教育科研范文

2023-09-22

教育科研范文第1篇

项目类别:市科技计划项目□ 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项目□ (请选择)市卫生局科技项目□ 其它(请注明): 项目名称: 完成单位: 项目负责人:联系电话:起止年限: 结题日期:

年月 至 年月 年月 日

深 圳 市 卫 生 局 制 二○○六年五月填表说明: 1. 2. 3. 牌号码。 4. 隶属省部是指本单位和行政关系隶属于哪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国务院本报告一式三份,分别由项目完成单位、市卫生局、市科信局归档。 完成单位名称必须填写全称,不得简化,与单位公章一致。

详细通信地址要写明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区)、县(区)、街道和门

部门主管,并将其名称填入表中,如果本单位有地方/部门双重隶属关系,请按主要隶属关系填写。 5. 单位属性是指: 1.独立科研机构 2.大专院校3.工矿企业 4.集体或个 体企业 5.其他五类。 6. 《深圳市医学科研项目结题评分表》需每位专家分别打分,与结题验收报告 书一起装订。 7. 申请终止的项目也需填写此报告,报告中的专家评分表及专家名单不填,其 它均要填报,包括报告内的《经费使用财务报告》。 篇二:科研结题报告范文

科研结题报告范文 合 同 编 号: 项 目 名 称: 项 目 负 责 人: 所 在 单 位: 电子信箱(email): 起 止 年 月: 填 报 日 期: 项目结题简表

研究经费(元):

二、研究工作总结

三、完成论著目录

此页不够可另加页。

四、研究成果目录

五、所在单位意见

六、学校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篇三:济宁医学院青年基金课题结题报告

济宁医学院青年基金/校级科研课题 结题报告

教育科研范文第2篇

11、12

人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更好的进步,才能更好的发展。学习了行动研究法之后,让我感触很深。

让我了解了什么是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把行动和研究分开来理解。

行动:主要指实践者、实际工作者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工作。

研究:则主要指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工作者、专家学者对人的社会活动和社会科学的探索。

任何一种研究都需要有它的方法。而行动研究也不例外。教育行动研究法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由教育实际工作者与教育专家合作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计划、通过实施、验证、修正,而获得的研究结果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而行动研究也有它的特点。它一共有三个特点。它的具体特点如下:

一、行动研究以提高行动质量,改进实际工作为首要目标。

二、行动研究强调行动与研究过程的结合、注重研究者与行动者之间的合作。

三、行动研究要求行动者参与研究,对自己从事的实际工作进行反思。

行动研究更有它的优点:它可以即时解决行动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对教师本身也会有很大的提高。对学生的发展更是有一定的好处。

当然教育科研也有它的误区: 1.远离教育科研。 2.“难”字当头。 3.“忙”字当头。 4.“教”字当头。 5.“文”字当头。 6.“怕”字当头。 7.“不”字当头。

行动研究也有它的一般程序:它的一般程序是计划、行动、考察、反思……然后是,修正计划、再行动、再考察、再反思……这样一个循缓的过程。

教育科研,就要把握课题研究的基本程序:

一、选择好课题。

二、认真申报课题。

只有把握好这基本程序才能更好的搞好教育科研。而计划是行动研究的第一问题。提出问题是行动研究的起点,而计划中内容包括:预期目标,采用哪些策略和方法解决问题,告诉我们先做什么,再做什么,让我们知道如何去做。

而行动即是实施计划。但是我们说的计划并不一定是按照我们预期的计划来实行,而是要根据实际实施情况来看,来适时的改变我们的计划。以可以让行动研究有更好的一个效果。

反思是下一个过程的开始。反思也有它的任务,这个任务就是对行动实施进行评价。

行动研究的特点是:

1.首先应有一定的掌控能力。 2.有严谨的科学态度。 3.一定要有协作精神。

而教育科研应做到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才是教育科研最宝贵的资源。只有真正做到这些,才能把行动研究更好的实施。行动研究是一个需要我们长期实施的一个过程。而不是简单的一个短时期的事情。需要我们认真的去实施。才可以把它更好的完成。

教育科研范文第3篇

教育科研是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的需要,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兴办优质教育的需要,更是当今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如果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行动起来,切切实实做好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工作,那么,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必将更科学更新颖,教育前景必将更光明更锦绣。

一、明确课题,使教育科研成为可能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选题的一般方法是在问题中发现课题,也即人们通常所说的问题即课题。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目的和任务就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终要落实到为教学服务这个根本上。因此,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就是教师们要研究的课题。问题即课题,但并非所有的问题都能成为研究的课题。课题必须具有新颖性、可行性的特点。课题的这些特点要求教育科研课题要小,要具体,要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课改之际,很多人对课程开发进行了研究,我校也有省级课题《新课程背景下提高课堂效率行动研究》,这一类课题只能由单位来进行申报,因为这类课题需要借助更多教育资源,单靠教师本人无法完成类似课题研究。本着具体可行的原则,我们申报《高中地理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和利用研究课题》,借助科组力量,在学校的支持下就可以完成,且这一课题与课改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要求高度吻合,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也因此被评为中山市重点课题。

二、归纳方法,使教育科研趋于规范

一般而言,中小学教师教学工作量比较大,考试压力也比较大。长期一线的工作使中学教师在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育科研方法论等方面与大学教师和科研院所的专业研究人员有较大的差距。在物质条件上,中小学现状也决定了教师不可能有大学和相关科研院所的实验装备。因此,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方法与大学教师、专业研究人员有很大差异,主要是以行动研究、叙事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法为主,辅之以问卷研究法、实验研究法。中小学教师很少进行理论的演绎,而更多的是一种实证研究。

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基于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与专家合作,将问题发展成对研究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一种研究方法。它是一种适应小范围教育改革的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其目的不在于建立理论、归纳规律,而是针对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改进和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在《高中地理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和利用研究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采用行动研究法,在专家的指导下,建成了实践基地,形成独具特色的实践教育模式。

教育叙事研究是教师(即研究者)以叙事或讲故事的方式对教育教学事件进行描述、分析、论证和反思的研究方法,其目的是从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有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的教育教学事件中发掘隐含其中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解释或揭示教育的本质与规律。教育叙事研究在提高课堂效率和有效教学及心理教育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知识传授课型及教学模式研究》便运用了这种方法,通过教师自身的反思来形成理论。

三、整理档案,使教育科研扎实开展

教育科研是一项细致繁琐的工作,要求在占有大量材料的基础上,在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研究者的思辨去伪存真,去粗存精,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丰富教育教学理论。教育科研扎实与否,成果优劣与否与研究过程密切相关。单靠教师个人自律很难将教育科研工作落到实处,档案管理便成为一个有效的手段,推动教育科研工作扎实开展。

档案管理就是给每一项研究课题建立档案,由课题的主持人负责,将课题的前期准备以及研究过程中研讨资料、会议纪要、阶段总结、结题鉴定等一手资料进行归档,教科研管理部门定期检查指导反馈,课题组反思改进,日趋完善。通过档案管理,使教育科研工作由教师个人单兵作战的混乱状态进入集体攻坚有序阶段,使教育科研由自发状态走向自觉状态,教育科研工作扎实展开带来教育科研水平大幅提升。

四、精致表达,使教育科研成果水平提升

很多教师尤其是理工科教师认为教育科研工作是语言学科(语文、英语)教师的事,因为他们是语言学科的,能说能写。这种说法大错特错,原因之一教育科研工作是做出来的,不是写出来,原因之二教育科研成果表达并非文学语言,而是有特定的表达要求。

教师要学会提炼科研成果,学会把纷繁的研究材料进行整理,形成一个问题解决的基本框架,形成一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案例,形成一套符合教育规律的观点,就事论理,就理导行。研究论文、教学案例、研究报告(包括专题研究报告)、专著、教学课件等都是研究成果,教师要掌握这些实用文体写作技巧,做到格式规范,行文流畅,表达精当。格式规范是必备条件,也是文章学术性外显标志;行文流畅是要让读者读起来通俗易懂;表达精当是指文字平实,不要用太多的修辞,不要太含蓄,要让读者明确明了。在表达方式上,还要将文字、数字和图表进行有机结合,增强论文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责任编辑 黄日暖

教育科研范文第4篇

摘要:随着“双减政策”在我国教育领域中的落实和推广,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就要对学生作业设计进行优化,以此来实现新时期教育领域的科研改革。本文阐述了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措施,旨在推动我国科研教育的发展和改革。

关键词:作业设计;小学数学;科研改革

“五项管理”中重点强调了作业管理的重要性,这意味着在现阶段教育领域发展和科研改革中,学生作业设计和优化尤为重要。“双减政策”要求减少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作业任务量,那么就要以不同形式的数学作业提高小学生学习效率,在双减的过程中实现高效。基于此,本文针对优化学生作业设计做出以下探讨,为我国教育科研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优化作用

(一)有利于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

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小学生提高自身学习成绩的重要前提,在小学生数学作业设计优化的基础上布置数学作业,能够培养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学习习惯。小学数学教育并不局限在数学课堂中的知识讲解和课堂训练,还要利用小学生的课下时间拓展学习范围,这就需要合理的数学作业内容来提高小学生对小学数学学习的适应性。在“五项管理”中,针对作业管理提出了明确且严格的要求,所以要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优化作业设计,以此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意识。在不同数学作业的指导下,能够从多个方面引导小学生养成正确的数学学习习惯,同时还能够合理分配小学生课下学习时间,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小学数学作业的教育价值。

(二)有利于巩固小学生数学知识内容

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无法及时消化所有数学知识内容,所以就要通过科学有效的作业来进行巩固和记忆,那么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优化则能够提高小学数学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双减政策对小学数学课堂的影响下,数学作业设计优化不仅是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重要方式,也是双减政策下的必然结果。老师要根据数学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和小学生数学学习状态科学设计数学作业,并利用不同形式的小学数学作业类型来提高学生兴趣,同时还能够提高小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效率。通过优化现阶段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能够为小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作业形式,帮助小学生有效巩固和掌握所学习的数学知识点,为小学生后期数学学习能力培养和学习成绩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措施

(一)减少学生数学作业量

在新时期教育领域发展和改革的过程中提出了“双减政策”,其中重点强调了要减轻小学生的数学家庭作业,因此在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时就要减少学生作业量,从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减少作业量并不是完全取消对小学生数学课堂理论知识的巩固,而是利用其他形式来加强小学生对重难点的记忆和掌握,以此来降低小学生在数学作业完成中的压力和难度。例如,在学习《周长是多少》这一课时,老师要减少书面形式的数学作业量,避免小学生在写数学作业时因为作业较多而出现敷衍现象,而是要严格控制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质量,要求小学生课下利用课堂上“摆一摆、算一算”的学习方式,计算不同数值的长方形周长,对小学生课堂中的周长计算方式进行巩固,通过减少数学作业量实现小学教育中不同学科之间的作业平衡。

(二)增加数学作业趣味性

由于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要以兴趣为前提,所以在数学作业设计优化中就要增加数学作业的趣味性,以此来提高小学生在完成数学作业中的参与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新时期教育领域中的科研改革。不同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能力基础和学习状况有所差异,那么在增加数学作业趣味性时还要结合小学生个人学习能力基础,帮助小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作业中潜在的乐趣。例如,在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这一课时,老师要根据“五个管理”中的作业管理要求进行数学作业设计优化,明确划分家长和学校在作业辅导方面的责任,打破以往数学作业形式限制,要求小学生放学回家后与爸爸妈妈开展计算竞赛活动,比一比小学生和家长谁算的更快,这种作业形式充分激发了小学生的好胜心和竞争欲,在提高数学作业趣味性的基础上增进了家庭亲子关系。

(三)设计开放性数学作业

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部分小学生缺乏数学学习热情,在写作业时也存在比较明显的敷衍性,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在数学作业中难以感受到完成作业的成就感,那么就要设计开放性数学作业,引导小学生根据数学作业进行自主探究。在传统的数学作业设计中,大多数老师都是采用封闭式的数学作业内容,这种数学作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小学生数学思维的拓展,所以要在优化数学作业设计时提高作业的挑战性。例如,在学习《球的反弹高度》这一课时,老师在课堂中讲解了关于不同球体在同一高度落下后的反弹高度问题,小学生对本节学习内容表现出强烈的参与热情,那么老师在设计数学作业的过程中,就要遵循双减政策对新时期小学数学教育的要求进行作业设计优化,要求小学生在课下对生活中其他物体的反弹高度进行测量和记录,这种数学作业形式能够有效培养小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结束语

教育领域中的科研改革是新时期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就要科学设计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的作业内容及形式。通过减少学生数学作业量,增加数学作业趣味性,设计开放性数学作业,能够设计符合小学生兴趣和认知的数学作业,从而加快现阶段教育科研改革脚步。

参考文献:

[1]翁新萍,2021年,《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的问题和对策探究》,中外交流。

[2]李梦兰,2021年,《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创新策略》,新课程研究(上旬)。

[3]徐傳兴,2021年,《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后作业优化设计》,情感读本。

教育科研范文第5篇

1、题目:通过简炼、确切、鲜明的文字概括全篇内容、点明被调查范围。

2、署名:写明研究者的单位和真实姓名。非个人的要求署集体名,并附研究人员名单,但可写上执笔人。

3、引言:简要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时间、地点、对象、范围、方法、内容等,或提出社会、师生关注和迫切要发解的问题。

4、正文:主体部分。把调查获得的大量材料,经过分析整理。归纳出若干项目,条分缕析地叙述,做到数据确凿,事例典型、材料可靠、观点明确。报告的内容重点视调查的目的和问题的性质而定。最后写清楚调查结果。

5、讨论或建议:依据正文的科学分析,对结果做理论上的进一步阐述,深入地讨论一些问题,亮出自己的观点,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6、结论:通过逻辑推理,归纳出结论。即简单交待调查研究了什么问题,获得了什么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二、教育科研实验报告

1、题目:以简炼、概括、明确的语句反映出实验的对象、领域、方法和问题,使读者一目了然。为避免冗长,可加副标题,使主标题简炼。

2、署名:写明研究者的单位和真实姓名。非个人的要求署集体名,并附研究人员名单,但可写上执笔人。

3、引言:(研究工作概述):简要说明课题的来源、背景,别人在这方面所作的工作,实验目的、对象、时间、方法、规模、该实验达到什么结果和实验进展情况等,表明解决该课题的实际意义。

4、实验方法(正文):报告的主要内容之一,对研究内容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研究结果是在什么条件下,通过什么方法,根据什么事实得来的,从而判断实验研究的和科学性和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并可依此进行重复验证。为了科学、准确、生动形象地表述研究成果,提高说服力和可信性,减少不必要的文字叙述,正文部分常常利用若干表、图、照片来集中反映数据和关键情节。

5、实验结果:实验结果中最重要的是提出数据和典型事例。数据要严格核实,典型事例要能使人更好地理解实验结果,使实验更有说服力。

6、结论:是对整个实验的一个总结,是作者经过反复研究后形成的总体论点,它是整篇报告的归宿,语言要准确、简明,推理要严密而有逻辑性。

7、分析与讨论:即运用教育教学理论来分析和讨论与实验结果有关的问题。其主要内容有:第一,由实验结果来回答篇首提出的问题;第二,对实验结果进行理论上的分析与论证;第三,把实验结果与同类研究结果相比较,找出得失优劣;第四,提出可供深入研究的问题及实验存在的问题。

8、参考文献和附录:参考文献应写明著作者姓名、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和出版地点。附录,指的是能反映该实验的研究过程、研究成果、研究价值的主要材料,论文、证书、照片、录像带等资料。

(实验报告也可以按照:

1、题目;

2、署名;

3、前言;

4、正文;

5、结论;

6、参考文献和附录几个部分来撰写。)

三、教育科研论文

1、题目:要求既能表达论文的基本精神,又要简洁、精炼。

2、署名:作者所在单位和姓名。非个人完成的要署集体名,附研究人员名单,但可写上执笔者。

3、内容提要(摘要):较长的论文需要有摘要,以便读者了解全文的概貌,写作时要注意:第一,文字简练,二三百字为宜;第二,内容全面,重点突出,使读者对论文的结构、主要论点一目了然。

4、绪论:即引论,要求概述三个方面:第一,提出课题,说明研究这一课题的理由、意义;第二,交待研究背景,提出需要论证的问题;第三,说明作者论证的方法和手段。其中提出需要论证的问题是绪论的核心部分,体现着全文的基本价值。

5、本论:即正文,是展开论题,表达作者个人研究成果的部分。该部分占论文的绝大部分篇幅,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写好这部分关键在于论证,即证明作者提出的论题。包括论题的提出,对解决问题的设想,论据的选用,理论上的逻辑推理及得出的结论等。要特别详细地阐明作者提出的新的独创的东西,这是论文的学术水平高低,有无学术价值的具体表现。如果论文较短,这部分可以一气呵成。如果文字较长,为了概括内容和阅读方便,这部分可分章、节或冠以大小标题,或使用不同的序号加以显示。

6、结论:这部分要对正文中分析论证的问题加以综合,概括出基本点。结论是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的逻辑发展,是课题解决的答案,是全篇论文的归宿。

教育科研范文第6篇

以教育社会学的视角出发看待中国创造教育,探讨和分析中国创造教育中的现象、问题、结构,就是站在教育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上,把其当作一个工具性学科来解决中国创造教育的现状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是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也是教育学和社会学的中介学科。以教育社会学的视角首先就要充分了解什么是教育社会学,以及教育社会学的界定。

(一)教育社会学界定下的创造教育

要想在教育社会学的视角下界定创造教育,首先要明确的是教育社会学范畴内的创造教育与普通意义上的创造教育的联系和区别。两者之间的联系,我认为主要有以下方面:

1、两者都属于创造教育的范畴,以教育学的基础理论思想为指导,进而在历史发展和实践当中应实际的需要所派生出来的学科。

2、两者都是研究和培养创造性人才和创造性思维的工具性学科,在理论的基础上注重实践的要求。

(二)教育社会学界定下的创造教育与社会上所大力宣扬的创造教育的差异

1、研究对象不同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被界定为学校系统中的行为、活动、组织和制度之间的结构关系及其互动过程,是研究教育行动和教育事实的学科,从校园氛围等诸多方面构建一个以创新为基因的理论体系,而创造教育,特别是高校的创造教育,是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是从教育思想体制、制度、管理、教学内容、方法、理论体系、教育主体认知水平、行为方式、教育环境、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模式。

2、学科特点不同

教育社会学界定下的创造教育的特点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整体性、综合性、现实性和实证性,是社会与学校制度整合来发展看待问题。而创造学是面向社会的、关于教育发展的一种理想性、精神性、持续性和相对稳定性的范型,具有导向性、前瞻性、规范性的特征。

3、研究方式不同

教育社会学是一门实证主义学科,它必须依赖于科学的证据,而这些证据是通过对学校生活、其他各种教育事实的系统研究获得的理论性学科,而其视角下的创造教育也就相应地从理论和现行制度出发,对原有的制度进行反思和改革。而创造学是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的概括、总结和抽象,体现在社会的各个层面的要求上,是对社会现象的前瞻,因此需要在实证的基础上有所预测,并且实践性较强。

4、学科性质不同

教育社会学是以教育学的基础学科,是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也是教育学和社会学的中介学科,以此作为研究创造学的角度,决定了其视角下的创造教育综合了社会性和教育学的理论知识。而单纯普通的创造学是一场教育模式的革命,扬弃不好的传统教育模式,继承

其优秀的理念。实行创新教育的模式。它规定了教育的方向和目标,确立了全新的意识和观念,引导着教育的内容、方式和管理。

上一篇:春天来了日记范文下一篇:财务负责人履职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