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课件范文

2023-09-21

中医基础理论课件范文第1篇

2、恶寒重发热轻→风寒表证;发热轻而恶风→伤风表证;发热重恶寒轻→风热表证;新病恶寒→里实寒证;久病恶寒→里虚寒证;

3、壮热是指高热(39℃以上)持续不退,不恶寒只恶热的症状,属里湿热证; 潮热是按时发热,或按时热势加重,如潮汐之有定时症状;

下午3-5时热势较高者,称为日甫潮热,常见于阳明腑实证;

午间及夜间有低热者,成为午后或夜间潮热,多属于阴虚火旺所致。

4

5、寒热往来无定时多见于少阳病,为半表半里证;有定时者多见于疟疾。

6、自汗→多见于气虚和阳虚;盗汗→多见于阴虚证;绝汗→常见于亡阴亡阳的表现;战汗→是疾病发展的转折点。

7、头痛的位置:阳明头痛(前额连眉棱骨);太阳头痛(后台连项);少阳头痛(头两侧);厥阴头痛(头顶痛);少阴头痛(头痛连齿)。

8、渴喜热饮而量不多,或水入即吐,多为痰饮内停所致;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兼面色黧黑,或肌肤甲错者,为有淤血的表现。

9脾弱;饥不欲食→多属于胃阴虚。

10、五色主病:赤色:主热证,亦可见戴阳证;白色:主虚证、寒证、失血证;黄色:主脾虚、湿证;青色:主寒证、疼痛、气滞、血瘀、惊风;黑色:主肾虚、寒证、水饮、血瘀、剧痛。

11、五轮学说:瞳仁属于肾,称为水轮;黑睛属于肝,称为风轮;白睛属于肺,称为气轮;眼睑属于脾,称为肉轮。

12、正常舌象:淡红色、薄白苔

13、舌色:淡白色主气血两虚、阳虚;红舌主实热、阴虚;绛舌主里热亢盛、阴虚火旺;紫舌主血行不畅。

舌形:老嫩舌(老舌多见实证、嫩舌多见虚证)、胖瘦舌(胖大舌多主水湿内停、痰湿热毒上乏;瘦薄舌多主气血两虚、阴虚火旺)、点刺舌(主脏腑热极或血分热甚)、裂纹舌(多属于热甚伤津)、齿痕舌(主脾虚、水湿内停证)。

舌态:痿软舌(多见于伤阴或气血俱虚)、强硬舌(多见于中风先兆)、歪斜舌(多见于中风、暗厞或中风先兆)、颤动舌(为肝风内动征象)、吐弄舌(心脾有热)、短缩舌(多见于病情危重的现象)。

苔质包括:厚薄、润燥、腻腐、剥(落)苔、真假苔。

苔色:白苔:多主表证、寒证、湿证、亦可见热证;黄苔主热证、里证;灰黑苔主阴寒内盛或里热炽盛。

14、音哑与失音。新病音哑与失音属于实证→“金实不鸣”;久病音哑与失音者多属于虚证→“金破不鸣”。

太息→肝气郁结之象。

谵语:指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属于实证。见于外感热证,温邪内陷心包或阳明实热证、痰热扰乱心神。

郑声:指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语声低弱模糊的症状。多因久病脏气衰竭,心神散乱所致,属于虚证。见于多种疾病的晚期、危重阶段。

独语:指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语止,首尾不连的症状。多因心气虚弱,神气不足,

或气郁痰阻,蒙蔽心神所致,属于阴证。常见于癫病、郁病。

错语:指病人神识清楚而语言时有错乱,语后自知言错的症状。证有虚实之分。虚证多因心气虚弱,神气不足所致;实证多为痰湿、瘀血、气滞阻碍心窍所致。

15、咳声呈阵发性、痉挛性,连续不断,咳后有鸡鸣样回声,并反复发作者,称为顿咳(百日咳),多因风邪与痰热搏结,见于小儿。

咳声如犬吠,伴有声音嘶哑,吸气困难,是肺肾阴虚,疫毒攻喉所致,多见于白喉。

16、正常脉象的特点“有胃”“有神”“有根” 有胃是指下有从容、徐和、软滑的感觉。平人脉象不浮不沉,不疾不徐,来去从容,节律一致。 有神:具有和缓有力之象。 有根:表现为尺脉有力、沉取不绝。

-------------------------------

脉象记忆歌诀:

浮脉类:浮 洪 濡 芤 革 散

沉脉类:沉 伏 牢 弱

迟脉类:迟 结 涩 缓

数脉类:数 动 疾 促

虚脉类:虚 细 微 代 短

实脉类:实 紧 长 滑 弦

-------------------------------

浮脉为阳表病居,按之不足举有余,浮而有力多风热,浮而无力是血虚

拍拍而浮是洪脉,来时虽盛去时衰,波涛汹涌脉体阔,相火炎炎热病裁

浮而柔细方为濡,精血不荣湿气阻

浮大中空乃是芤,失血亡阴葱管候

弦硬搏指革浮取,外坚中空按鼓皮,男子亡血失精候,妇人半产漏下疾

浮散无根飞杨絮,按之全无至难齐,元气离散是大虚

------------------------------

举之不应按有余,沉脉虚实皆为里

推筋着骨始得伏,厥证痛极属邪闭

牢脉沉实大弦长,阴寒内实少思量

沉细极软为弱脉,濡之沉者不虚才怪

-------------------------------

不足四至已一息,迟则为寒辨实虚

脉来缓慢乱止为结,阴盛气结寒痰瘀血

往来艰涩难流利,轻刀刮竹病蚕饥,有力血瘀兼气滞,无力便是精血虚

一息四至应指徐,平缓从容病无力,或风或湿或脾虚

-------------------------------

数脉一息五六至,数则为热分虚实

动脉专司痛与惊,厥厥动摇如豆形,滑数有力指下明

一息七八便为疾,阳极阴竭脱元气

脉来急促止无常,阳盛热实细端详,有力痰食与肿痛,无力虚脱又何妨

-------------------------------

举之不足按之空虚,气血脏腑虚而又虚

中取应指细如线,气血劳损虚可见,热入心营兼数象,不忘湿邪遏脉关

脉微欲绝细软极,若有若无好依稀,轻取似无是阳微,重按似无竭阴气

止有定数代脉中,良久复来再前行,脏气衰微难接续,损伤惊恐痛与风

首尾俱短难满部,气虚气滞短脉主

-------------------------------

三部有力皆充实,有形实邪体内滞

紧脉紧张又拘急,如牵绳索行有力,为寒为痛为食积

长脉首尾越本部,如循长杆布指疏,肝阳内热有余证,或是气血皆充足

应指圆滑往来利,如珠走盘滑替替,痰饮食滞与实热,妇人当是经孕期

端直以长按琴弦,肝胆痛证疟与痰,土虚木旺乘脾胃,春应东方正盎然

-------------------------------

17、八纲辩证:

表里:辨别病变部位的浅深;寒热:辨别疾病的性质;虚实辨别邪正斗争的盛衰;阴阳辨别疾病的类别。

中医基础理论课件范文第2篇

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有关世界本原和发展变化的宇宙观和方法论,是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最有影响的古代哲学思想,也是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法。这部分内容深奥而且没有条理性,学好这部分知识需要的是有中医学独特的思维方式,然而世界观是思维方式的基础,它为人们认识和把握外部世界提供了思维背景和认识框架,从而决定了人们的四维空间和思维内容。所以我们需要通过看更多的相关书籍从而去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人的世界观以及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自己对内容的足够了解和熟悉再加上老师生动的讲解,这看似深奥的中医哲学相信也不在话下了。

想必学中医的我们知道精、气、血、津液、神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重要位置,而藏象学说中所说的五脏六腑以及奇恒之腑又是人体不可或缺的内脏器官,所以针对这一部分我们需要做的是深入个体,将每一个个体的基本概念、生理机能、生理特性以及个体之间的关系都整理出来,这样就能够有清晰地条理,以便我们掌握。

我们学习医学无非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双手救死扶伤,为人类出去病痛,让世人都拥有健康的身体,幸福的生活。而疾病源于生活,是生活中一些因素引起的,病因的种类很多,如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等,均可导致发病而成为病因,而这些都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或者有的不那么常见,但是这都不妨碍我们通过结合生活实际来学习这部分内容,所以当我们将病因与生活一一对应的时候我们会发现病因其实很好掌握。而病机部分需要我们在联系生活实际的同时,再结合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以及精、气、血、津液、神,相信如果我们能将哲学、藏象部分学好,那么病机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中医基础理论课件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中医男科理论; 萌芽与发展; 继承与创新

理论研究是各自然科学里学科建设的最高层次,它来源于社会实践并对其起到指导作用。随着时间的变迁,经验的积累,认识的延伸,理论也不断获得新的补充和完善。一门学科的理论研究水平,规定并影响着整个学科领域的发展。21世纪中医男科学要生存和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创新是关键,它体现了中医男科学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轨迹。通过继承、移植、创新三者结合,实现对传统的中医男科疾病的诊治水平得到提升和超越。

1 中医男科学学科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中医男科理论从萌芽到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其起源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殷商时代。商周至秦汉时期的中医著作就已经涉及部分男科病名、治疗及有关病因病机,并对男性生殖发育及性医学等内容作了一定的描述。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及商周的著作中可以看出,当时已认识到男女生殖器的结构和功能不同,提出了针对男科病的用药。

西汉马王堆出土的医简《五十二病方》,其成书年代约在先秦时期,记载了治疗52类疾病,用药达247种,其中所载男科病就有癃闭、淋症、阳强、阴肿、疝气等。尽管记述内容及使用方药较为简单,但实为中医男科学的萌芽。

我国最早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对男性的解剖、生理、病因病机及病症方面,都有许多科学的阐述。书中所涉及的男科病症主要有遗精、早泄、阳痿、阳强、缩阳、不射精、房室茎痛、睾丸疼痛、不育、癃闭、下疳、疝气、白淫、房劳伤等近20种。生理方面指出男子在“二八”肾气逐渐旺盛,男性生殖器官已发育成熟,并具有排精功能,进入青春发育期;到了40岁以后,男性机能及生育水平开始下降,即“五八,肾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从而揭示了男性生、长、壮、老的发展过程及生殖生理学机制。病因方面强调房事不节,情志异常以及寒、热、湿与男科发病有密切关系。《素问•腹中论》:“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指出了房事过度,醉后行房,会给人体造成伤害。《灵枢•本神篇》:“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精时自下”;《灵枢•经筋篇》:“经筋之病,热则筋驰纵不收,阴痿不用”;“足厥阴之经,伤于寒则阴缩入”。这些精辟的论述,指出了情志损伤,感受寒热之邪均可导致男性功能的异常。

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对男子失精,精冷无子、遗精、淋症、阴狐、疝气等男科病症多有论述。尤其是治疗遗精滑精的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肾气不足、精亏、精冷无子的金匮肾气汤,均体现了理法方药的整体辩证观。

晋隋唐时期,男科理论及临床均有新的发展。主要反映在治疗方剂增多,病因病机认识进一步加深,病症范围进一步扩大,性医学研究更加深入。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对男子虚劳失精、尿精、遗精、少精、血精及男性不育多从肾虚立论。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与王焘的《外台秘要》是唐代两部综合性医书,载有疝气、核肿、核痛、阴卵大,阴痿、阴缩、失精、少精、尿精、遗精、阴冷、阴痛等30多种男科疾病,反映了唐代对男科病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扩大和深入,《备急千金要方》所记载的具有补肾温阳益精的七子散治疗男性不育症,至今仍有医家沿用,对阳虚不足的不育症,确有较好疗效。丹波康赖《医心方》从《备急千金要方》、《玉房秘诀》、《玉方指要》等晋唐隋期间的多部医方中辑录了12首治疗阳痿的方剂,在这些方剂中,补肾药物是为主要用药方向。

宋及金元时期,《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是宋代官修两大著名医书。《太平圣惠方》收载男科病方30余首,其中治遗滑精方13首,阳痿方10首,少精不育方7首,阴疮方4首。同时所载方剂,不仅详细记述药物组成及应用方法,还将病因病机与主症、兼症简要列出。《圣济总录》收载治疗男科病白淫方14首,阴疝方9首。李东恒创制的龙胆泻肝汤,被广泛用于男科疾病,如阳强、淋证、睾丸炎、龟头炎等。朱丹溪《丹溪心法》创制的大补阴丸,知柏地黄丸等各方,至今在阳痿、阳强、不育症的治疗中仍沿用不衰。宋金元时期众多男科方的记载,客观的反映了该时期诊治男科病的认识水平,为后世男科病的辨证论治思想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明清时期,男科病的理论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辨证论治更趋完善,许多重要医著对男科病都有重要阐述,而且出现了对阳痿及男性不育两类男科病的专门著作。明代俞桥所著《广嗣要语》认为男精女血是孕育胚胎的两种基本物质,男子精血的充盛,是孕育胚胎的基本条件。岳甫嘉《医学正印种子篇》为论治男性不育的专篇,载方52首,认为肾的功能失常是该病的直接原因,七情、六淫等病因也可导致肾的功能失常而引起不育,论治主张审因求本。清末韩善徵著《阳痿论》(未刻本),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阳痿病论治专著,本书论治阳痿的独特之处,在于提示阳痿的发病“因于阳虚者少,因于阴虚者多”的发病规律,指出了阳痿滥用温热药治疗的危害,改变了前人将阳痿与阳虚等同认识的偏见。万全《广嗣纪要》对男性不育发病提出了夭、犍、漏、变、妒“五不易”的发病原因,即“夭,原身细小,曾不举发;二曰:犍,外肾只有一子,或全无者;三曰:漏,未至十六其精自行,或中年多有白浊;四曰:变,二窍具有,俗谓二仪子也;五曰:妒,妒者,忌也。男子有五病不能配合太阴,乏其后嗣也。”充分认识到原发性阳痿、睾丸先天发育不良、隐睾、性病、前列腺炎,生殖器畸形(两性人)等,均可导致男性不育。并提出对男性不育的治疗以益精固精法为主。张景岳《景岳全书》对男科临证理论有许多独创见解,书中对疝气、癃闭、淋证、血精、遗精、阳痿、不育症等多种男科疾病有较详记载,主张辨证论治,在其“阳中求阴,阴中求阳”的理论原则指导下,创制的左归丸、右归丸、赞育丹对男性功能障碍及男性不育症的治疗有较科学的理论意义和临床实用价值。总之,明清时期对男科病名、相关概念、鉴别诊断、治疗方药等认识都远远超出之前的任何时期,并相继出现了以“男科”命名的书籍。如《男科证治全篇》、《傅青主男科》(内容以内科病为主)等。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医学虽然得到发展,但因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等诸多客观原因,男科医学发展缓慢。进入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随着国际“男科”热和我国改革开放后国内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政治环境的宽松及人们健康生活的要求,中医男科学也迎来了较好的发展时期。一些有远见卓识的医家在浩如烟海的中医古代文献中挖掘、整理和研究古人的诊治经验及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开展了继承和创新的努力。1985年王琦教授等学者从临床实践和理论构建两方面开始了创建男科专业学科的工作。1986年,青年学者秦国政撰文首次明确提出了“中医男科学”临床学科概念[1]。1988年,王琦等主编的《中医男科学》专著出版,标志着中医男科学作为中医临床医学的一个专门学科得以形成,其学科的基本理论体系得以构建,成为中医男科学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之后经广大中医学者的努力开拓,众多中医中西结合的男科专著相继出版,如《中华中医男科学丛书》(王琦等)、《实用中医男科学》(秦国政)、《中西医结合男科学》(何清湖等)、《男科病特色专科实用手册》(秦国政等)等男科学专著近百种,从深度、广度进一步充实了男科学的内容。特别是1997年王琦主编、秦国政任副主编推出的我国首部大型中西医合璧的男科学专著《王琦男科学》,书中编录了165个男科病症,并评列了17种男科常见病,对每个病分别阐明其概念、沿革、病因病理、辨病、类病辨别、辨证要点、治疗要点、论治及原则、其它治疗、转归与预后、预防与护理、文献选录、现代研究进展、诊疗标准参考等。进一步深化、充实和完善了中医男科学的学术体系,提高了中医男科学的学科理论水平,也具有较好的临床实际应用价值。这些专著的出版对中医男科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和完善,继承与创新做出了积极贡献,丰富和发展了中医男科学的理论内涵。

2 中医男科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中医男科学的相关内容起源于殷商时期,后经历代医家不断充实完善,到了明清时期,有了明显发展。进入20世纪80年代至今近30年的时间得到迅猛发展,形成了一门独立完善的专门学科。广大中医学者在继承整理传统中医诊治男科病经验基础上,从临床实践、实验研究、辨证模式、理论探讨诸方面,均呈现新论叠出的可喜局面。在具有代表性的男科疾病中,阳痿、男性不育、慢性前列腺炎是最常见的世界性难治性疾病,本文选择性地介绍以上三种男科常见疾病理论继承和创新概貌,旨在帮助中医男科工作者了解和掌握中医男科疾病的新理论和新观点,以促进中医男科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2.1 阳 痿

阳痿,现代医学病名为勃起功能障碍(ED)。阳痿的诊治,历代医家多有阐述。但古代医家的论述多从“肾虚”、“阳虚”论治,或单从某一脏腑或某一病因立论,且以治法为主体,理论阐述不系统,单凭经验用药,有的治法甚至缺乏科学依据,不能被大多数医家接受。现代中医在古代医家诊治阳痿的基础上,从理论到实践深入研究,提出了许多新的诊治论点。

近年来,在阳痿的病因病机方面,不少学者逐渐突破了在脏腑定位上以“肾”为中心,在病因病机上以“虚”为重点,在治疗上以“补肾壮阳”为主导的传统观念,开始从多角度、多方位探讨了阳痿的发病原因及诊治方法。如以王琦教授为代表的现代中医学家1985年首次明确提出从肝论治阳痿[2],使阳痿的治疗原则上升到理性认识。王琦提出:“男子有曲情,非女子独有;前阴为肝所统,气血充盈则振;宗筋为肝所主,治痿当重调肝;临床辨症为先,阳痿肝病居首。”并强调“从肝论治阳痿,关键是抓住肝伤以致气血失调,运行障碍,宗筋失充这一病机核心,辨明证侯,法以证立,方从法出。”临床中提倡调肝疏肝,活血通络,补气生血,潜阳凉肝,清热利湿,暖肝散寒,培土抑木,滋水涵木,益肝壮胆等九种治法。王琦以肝与宗筋、肝藏血、情志伤肝与阳痿等生理病理方面,阐述了阳痿从肝论治的理论基础,使阳痿从肝论治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王琦在论述“阳痿从肝论治”的基础上,提出了治疗血管性阳痿以“调合气血,充润宗筋”为治则的观点。动脉性阳痿以“瘀”为重点,以活血药物为主,改善阴茎的供血,方以柴胡疏肝散、桃红四物汤为主;静脉性阳痿注重“气”,其病机是气血不和,气的摄血功能失常。因为血液的运行需靠气的调节,也就是说静脉的关闭有赖于气的维系,治疗宜气血双顾。以当归补血汤加减以补气调气为主。秦国政教授通过对阳痿患者进行了前所未有的较大样本的临床资料调研发现[3]:在当代社会环境条件下,对于病因学来说,房劳损伤已不再是主要原因,情志之变则是主要病因学基础,不良生活习惯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对于病机学来说,实多虚少是病机转变的普遍规律,脏腑功能改变以肝肾为中心涉及其它脏腑;对于基本病理学来说,最基本的病理病化是肝郁肾虚血瘀,其中肝郁又是主要病理特点,肾虚是主要病理趋势,血瘀是最终病理结局,而且三者有机联系,互为因果,共同作用。因此,疏肝解郁,活血通络,补肾振痿是其基本治疗法则。这进一步提高和丰富了从肝论治阳痿的理论内涵,突破了几千年补肾壮阳治疗阳痿的定式,这一观点经受了实践验证,受到中医男科学术界的广泛认同。

2.2 男性不育

传统中医对男性不育多从肾虚(阳虚、阴虚、精亏)、精少、精冷立论,历代医家都强调肾精在男性不育中的重要作用。认为肾精的盛衰决定着男子的生育能力,肾精亏虚是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现代中医男科在继承传统中医病因病机认识的基础上,吸纳当今先进科技检测手段和现代医学知识,与之移植嫁接,认识到传统中医学中从未论述过的许多病机和病症,如精索静脉曲张,免疫异常,染色体异常,前列腺疾病,纤毛不动综合症及现代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均可导致不育。并利用现代实验室检测协助分析致病原因和阐述发病机理,结合宏观辩证和微观辨病,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研究方向,报导的文献超千篇,使男性不育症的病因病机及分类的研究不断深化,不仅诊治思路产生了重要变革,而且理论认识也得到了较大提升。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众多报导男性不育的文献研究异常活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男科名家王琦和徐福松教授的学术思想。王琦提出“肾虚挟湿热瘀毒虫”是现代男性不育症病因病机理论的新观点[4]。认为现代男性不育症的病性是“邪实居多,正虚为少”。肾虚:指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肾失滋养,肾精亏虚的生殖功能低下,少精症,弱精症;湿热:过食肥甘辛辣,或过量饮酒酿热生湿,或感受湿邪浸淫对生精功能的损害,包括前列腺炎及其它生殖系炎症;瘀:指各种生殖系统的慢性病变形成的血瘀、痰瘀、精瘀等病理因素,精索静脉曲张,精液液化不良等症;毒:指化学药品,汽油,农药,工业废气,微波,放射线,辐射,食棉籽油(棉酚)及腮腺炎引发的病毒性睾丸炎等对生殖器官、生精功能的损害;虫:指性传播疾病的各种微生物、类微生物感染,包括梅毒螺旋体、淋球菌、支原体、衣原体、结核杆菌及弓形虫、滴虫等。王琦通过438例男性不育症的调研发展,实证最多(54.11%),其次为虚证(21.0%),无证可辨(13.7%)及虚实挟杂证。在实证中瘀血阻络及湿热下注者居前两位(21.69%或15.75%),虚证肾虚以肾阳不足和肾精亏虚为主(7.76%和7.08%),虚实挟杂症以肾虚挟瘀、肾虚湿热居多(4.11%和3.89%),据此可以看出瘀血阻络、湿热下注、湿热挟瘀、肾阳不足和肾精亏虚是男性不育最常见的五种证型(均大于7%)。调查结果表明,男性不育虚实挟杂症占据了证型中的大部分,单纯虚证占的比例较少(21%)。在实证中瘀血阻络和湿热下注两种证型出现机率远高于其它证型,肾阳不足在肾虚中仅占15%左右,瘀血、肾虚、湿热三者构成不育症病变核心,它们单独为患或相互作用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及演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用药指导思想为补肾填精,活血化瘀兼清湿热为治疗男性不育症的重要法则。王琦通过研制的第一个国家治疗男性不育三类新药黄精赞育胶囊就是在此理论指导和临床调研基础上开发的[4,5,6]。经临床应用多年证明,确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徐福松在对古今中医理论与临床研究的基础上,从男性生理、解剖及病理特点出发,首次提出了腺、性、精、育男科四大主症的理论学说,认为腺是基础,性是外象,精是物质,育是结果,四者存之以共,缺一不可。即腺(指主性腺和副性腺)为纲,睾系疾病、精囊腺疾病、前列腺疾病为目;性(指男子性功能为主的疾病)为纲,性器官疾病、性功能疾病、性传播疾病为目;精(指精液、精子病变)为纲,排精异常、精液异常、精子异常为目;育(指与生育有关的问题)为纲,男性生育,优生优育,男性节育为目。

“肾虚挟湿热瘀毒虫”这一现代男性不育症主要病机的理论认识以及“腺、性、精、育”男科四大主症理论观点的提出,不仅为男科临床医学疾病谱增添了新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同时也为男性不育症的病因病机探索和临床辨证治疗的研究起到了提纲挚领、执简马叉繁的指导意义。为男性学科研究的纵深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基础。

2.3 慢性前列腺炎

现代中医男科学之慢性前列腺炎(CP)属移植西医泌尿男科之病名,属祖国医学“淋浊”、“白淫”、“尿浊”、“精浊”、“白浊”等病症范畴。因前多数学者认为湿热瘀结是主要病因,气滞血瘀贯穿本病始终,久治不愈则气虚血瘀。戴春福认为,血毒,瘀血,气虚为慢性前列腺炎的三大主因;热毒内蕴,瘀血内阻,正气亏虚为其三大主要病理变化。其中热毒是主要因素,因热毒内蕴,煎熬血液成瘀,因热毒耗气致气虚;又因瘀血阻滞,影响脏器组织的营养供给,病变组织难于康复,气虚无力祛邪,气虚又加重瘀血内阻。热毒内蕴、瘀血内阻及气虚三大病理因素往往互为因果,相互影响,使慢性前列腺炎病情缠绵难愈。《王琦男科学》将慢性前列腺炎分为湿热、瘀血、寒热错杂三个证型。王琦提出慢性前列腺炎的病机特点是瘀浊阻滞[8],故治疗过程中应紧紧围绕瘀浊阻滞这一特点辨证用药。“瘀”不仅指血瘀,还包涵淤积不出,“浊”为秽浊之分泌物。辨证过程中除全身整体辨证外,还须注重前列腺指检及各种理化检查的局部辨证。其治疗主张分期论治,即根据慢性前列腺炎的不同病理发展阶段加以治疗,其更具针对性。初、中期以清热解毒为主,辅以祛瘀排浊,佐以温阳散寒之品以防湿遏伤阳;后期以祛瘀排浊为主,辅以清热解毒,佐以温通之品。秦国政提出慢性前列腺炎从疮疡论治[9],认为慢性前列腺炎的早期病理表现为前列腺间质组织炎性充血、肿胀、腺泡增大,腺泡及周围组织可见多形核白细胞浸润,并可发生小脓肿。在前列腺液涂片中,可见较多的中性粒细胞和脓细胞,这与疮疡的病理表现极为相似,从病症的各阶段表现也与疮疡相似。因此将慢性前列腺炎与疮疡论治是基于现代医学和中医学对二者的认识基础上,在理论上具有可行性,临床实践中也得到了良好的印证。李春华提出慢性前列腺炎从肝论治,认为前列腺位居下焦,在脏主要与肝肾相关,在经络主要与足厥阴肝经最为密切;足厥阴肝经所绕阴器,抵少腹。前列腺炎多见会阴坠胀疼痛不适,或小腹不适,或阴囊、睾丸疼痛,胸胁闷胀等,均属肝郁血瘀所致。针对肝郁气滞、气滞血瘀、肝郁化热,肝经湿热等辨证治疗,不仅能有效地缓解和治疗前列腺炎的有关症状,亦能明显改善全身表现出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笔者对慢性前列腺炎多从气痰瘀热论治,认为“久病成瘀”、“久病多痰”。慢性前列腺炎发病虽然不外乎六淫之邪乘虚侵入下焦,或纵欲房劳,或七情所伤,脏腑功能失调等原因所致,但起病多由湿热蕴结为因,其病机关键是气血凝滞,痰瘀互结,核心是气(气滞气虚)、瘀(血瘀)、痰(痰浊)、热(湿热郁热)相互为患,聚于前列腺体形成慢性炎症。因此,治疗该病关键是气痰瘀热同治,以理气行滞,活血化瘀,益气消痰,清热解毒为四大治疗原则。在临床应用中,还应把握好治痰治瘀必先调气,调气重在疏肝健脾,清热散结避免过伤阳气的灵活辨证用药法则。

新的世纪里,在继承中医药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深刻领会其科学内涵的基础上,选准切入点,通过流行病调研和移植现代医学病名和科学思维,同时把吸收现代科技成果应用到所有男科各个疾病当中,才能使整个中医男科学的理论与实践水平得到新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秦国政.试论建立中医男科学体系[N].中医药信息报,1986,9(2):19.

2 王琦.论阳萎从肝治[J].天津中医,1985,5:15.

3 秦国政.阳萎中医发病学和证候学规律新探(附717例流行病学调研分析)[J].中国医药学报,1999,6:66.

4 陈金荣,王琦.王琦治疗男性不育的思路[J]. 男科医学杂志,1999,4:24-28.

5 关艳冰,梁幕兰,陈军平.黄精赞育胶囊治疗精液异常不育症57例临床观察[J]. 新中医,2004,36(3):26-27.

6 刘保兴,王琦,赵厚薇,等.黄精赞育胶囊优选方对弱精子症大鼠运动能力的影响[J].中医药学刊,2005,22(2):368-369,383.

7 刘保兴,王琦,赵厚薇,等.黄精赞育胶囊优选方对弱精子症大鼠精子鞭毛超微结构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9(11):765-767.

8 王琦,秦国政,等.王琦男科学[M].郑州:河南科技出版社,2007,647.

9 张富刚,秦国政.从疮疡论治前列腺炎的理论基础探讨[G].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七届男科学术大会论文集,2007,180-181.

10 李春华.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体会[G].云南省中医药学会第三届男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52-55.

[收稿日期:2008-07-05]

中医基础理论课件范文第4篇

1.淮河治理耗时10年,国家、地方和众多企业投入600多亿元巨资,但成效不大,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地方保护主义和片面的GDP的发展观。从哲学上看,这要求我们() ①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②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看问题③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的手段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④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我国2006年将在全国全部免征农业税,原定五年取消农业税的目标,三年就可以实现。全部免征农业税,取消农民种种负担,彻底改变两千多年来农民缴纳“皇粮国税”的历史,实现这一目标只是农村税费改革迈出的第一步,巩固成果还要付出更大的努力,走更长的路。这一认识蕴涵的哲理是()

A.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B.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C.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3.在我国,既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又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标志是()

A.生存权和劳动权

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言论、集会等自由

D.对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的监督权

4.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我国人大、政府和司法机关都必须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说明()

A.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是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B. 中国共产党在整个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于领导核心地位

C. 中国共产党是人大、政府和司法机关产生的基础,并监督它们的工作

D. 中国共产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5.居民购买国债的热情很高,主要原因是()

A、它具有风险小、收益较高的特点B、它具有可抵押转让,流通性强的特点

C、它具有风险高、收益高的特点D、它是建设债券,是为经济建设事业筹资而发行的

6. 农村税费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财政收入B、实现依法治税C、减轻农民负担D、增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 7我们所指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

A、历史文化的多样性B、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C、建筑文化的多样性D、文学艺术的多样性

中医基础理论课件范文第5篇

【摘 要】 姚氏医学流派是云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中医学术流派,其妇科造诣尤为突出。通过检索姚氏医学流派相关文献,对流派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结合姚氏医学流派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今后的发展。

【关键词】 姚氏妇科;姚氏医学流派;研究现状

中医学术流派是在长期的歷史过程中不断积淀、传承、演变并凝练出独具特色的学术思想和诊疗技术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历史影响和社会公认度,也是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姚氏医学流派是云南中医界久负盛名的中医流派之一,至今已有二百五十余年的历史,流派尤擅诊疗妇科疾病,在妇科领域有较高造诣[1],是云南中医流派的代表之一,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

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检索文献资料,发现对于姚氏医学流派的研究从1984年至今,可检索到相关文献33篇,其中姚氏医学流派及其代表人物姚贞白传略、介绍3篇,理论及学术思想8篇,用药经验5篇,临证总结8篇,临床观察9篇。姚氏医学流派尤以妇科见长,故文献内容也多侧重妇科,妇科文献占21篇。现将姚氏医学流派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1 姚氏医学流派学术思想

1.1 姚氏妇科学术思想的概括 姚氏医学流派在长期的临床诊疗经验总结和传承中,凝练出了“以阴阳气血为整体,以气化原理为辨证线索,因地、因人、因时为治疗特点”的学术思想[2]。姚氏医学流派在继承前辈学术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血为本,以气为动”的妇科疾病的治疗纲领,强调“辨证机要,首重肝脾冲任;因证立法,旨在运转机枢;详审病因,强调郁火为患;熟谙标本,治分层次缓急;善用逍遥,循古而有创新”[3]。隋婷婷[4]探讨《金匮要略》妇人病3篇的内容与昆明姚氏妇科的学术相关性,提出《金匮要略》妇人病3篇为中医各妇科流派学术思想的形成发展奠定了基础,具有“一源多流”特点的中医学在流传各地的过程中也会与当地环境和文化相融,逐渐形成体现当地学术特点的中医流派,云南地区的姚氏妇科流派就是其中之一。杨小燕[5]分析兰茂的《滇南本草》和《医门揽要》与云南姚氏医学流派的学术渊源和联系,并且探讨滇中地区医学流派的区域性,提出姚氏医学流派“三因制宜”“注重肝脾冲任”“以气化原理为线索”的思想是对兰茂学术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1.2 姚氏妇科“郁火”致病理论的研究 妇科疾病的“郁火”致病理论由姚氏医学流派第六代继承人姚克敏老师提出。姚克懿等[6]结合病例介绍了姚氏妇科的“郁火”致病理论,认为女子以血为本,以气为用,若脏腑功能失常,气机失调,转动不畅,便会因阻滞而成郁,女子因其生理特点,常“有余于气而不足于血”,故阴血不足而多郁,郁久化火,虚热内生,而为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之“郁火”。对于妇科“郁火”为病的治疗,姚氏流派提出“清、润、疏、达”的治疗大法,并重视心理调节、倡导移情悦志[7],并列举治疗“郁火”导致的月经不调、崩漏、胎漏、胎动不安、乳癖、更年期综合征的医案加以阐释。

李建梅等[8]通过回溯中医经典,认为“郁火”和《金匮要略》中“结气”的病机密切相关,姚氏妇科“郁火”为患的病机理论源于《金匮要略》的妇人病“结气”病机理论,又有所继承发展。

杨希等[9]通过分析昆明地区气候特点,认为妇科疾病“郁火”致病不止与女性本身生理特点密切相关,还与当地气候日照长、干燥的特点密切相关。

因”郁“致病理论的源流深远,早在《黄帝内经》就提及五气致郁,医家也有论因郁致火,张仲景有论表邪致郁火者,刘河间亦言:“阳气怫郁,不能通畅,则为热也。”后世更发挥至表里诸热都可以归咎阳气怫郁。姚克敏老师经过数十年的临床总结,结合女性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云南当地独特的气候环境以及当代人饮食作息等生活方式,从而提出了妇科疾病的”郁火“致病理论,对中医妇科临床诊疗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2 姚氏医学流派用药经验总结

姚氏医学流派用药以轻清平淡、灵动疏和为特点,选药多选性味平淡之品,组方药味少,剂量轻,意在疏调气机,从而正气得布,邪气自消,也体现了流派“以气为动”的治疗纲领。

杨小燕等[10]分析姚氏医学流派荷叶顶配竹茹、阿胶珠配炒艾叶、官桂配荔枝核等妇科常用药对,并说明药对将中医基础理论、病机、中药的性味功效有机结合,体现其灵活性和固定性,认为药对的实际应用应当灵活化裁,作为相对固定的药对组合体现了中医复方配伍的精髓,值得挖掘总结并推广运用。

杨小燕等[10]以分析姚氏妇科对茯苓的运用为引,阐释姚氏妇科临证善用茯苓,其性味平和,调治气血,行中寓补,补中有清,以平淡清灵收功,擅长化裁运用逍遥散,在临床治疗中体现了姚氏医学流派“轻、灵、疏、和”的用药特色。

万青[11]论述姚氏医学流派第六代传承人徐涟老师在妇科临床运用生麦芽的用药经验,生麦芽因其药性平缓,不温不燥,不寒凉凝滞,养中有清,补而不腻,具调和诸补益药的滋腻之性,使全方补而不腻,平淡中见变化,灵活运用在女子不同年龄段的各种妇科疾病均能收到良效。

曹鸣鸿[12]通过以妇科经病临证为例,介绍姚氏医学流派自创方剂“姚氏新加当归补血汤”的应用。

李建梅[13]通过对肝脾失调证的论治,介绍姚氏医学流派在临床如何灵活运用逍遥散加减化裁来治疗妇科疾病,体现了姚氏流派妇科辨证首重肝脾冲任气血的特点。

3 姚氏医学流派临证经验总结

各医学流派在长期临证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渐形成其诊疗特色,从而有了能够体现其学术思想的优势病种。因此,流派学术思想的研究,优势病种是不能够忽视的。

3.1 多囊卵巢综合征 林莉等[14]论述姚氏妇科辨治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证经验,姚氏妇科流派在治疗中首重气血肝脾冲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善用逍遥散。结合病案,从分期立法、辨证治疗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认为姚氏医学流派以气血为本,首重气血肝脾冲任的学术思想有待进一步临床实践和经验总结。杨希等[15]亦结合病案论述了姚氏妇科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认识和用药特点,认为阴阳失衡是病理基础; 气血、肝脾、冲任失和是发病机理; 痰湿瘀血是病理产物,3个方面互相作用,形成了本病临床表现多样的特征,故姚氏妇科在诊疗中,正确认识女子生理特征,结合临床症状,抓住气血、肝脾、冲任,辨证论治,灵活用药,善用“和”法,用药轻清宣透,灵动疏条;并提出多囊卵巢综合征作为临床表现多样的妇科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故临证需要抓住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结合心理、饮食、运动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治疗。

3.2 崩漏 徐涟[16-18]总结姚氏医学流派第六代传人姚克敏老师治疗崩漏的经验,姚克敏老师根据年龄、体质、生理等不同阶段的特点,提出治疗崩漏的“青春期、育龄期、更年期”三期辨治法,确立“养肝健脾,调固冲任;三期治疗,各有侧重;分期立法,择时用药;中西合璧,配合心理疗法”的治疗基本原则,临证将女子三期治疗和月经分期治疗有机结合。

3.3 月经病 林莉[19]论述姚克敏老师运用固摄调冲法治疗经间期出血的经验,提出“固摄调冲为主,辅清兼夹之邪”的治疗大法,重视分期治疗,忌“见血止血”。

徐涟等[20]总结姚氏妇科论治痛经的经验,认为主要病机在于寒凝胞宫和气郁冲任,治疗上以温、化、和、顺为要旨,以和为先。

3.4 不孕症 戴月[21]总结姚氏妇科调经孕子法治疗不孕症的经验,提出调经重在补脾胃以资血之源,疏肝气以和畅气机,固冲任以滋助精气,并按月经周期分期治疗。

4 临床研究

医学理论发展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服务临床,医学流派的存在与传承在于其疗效能够经受住临床的考验。临床病例观察研究可以在实践中体现流派治法方药的合理性,是印证和推广流派诊疗思想的重要手段。

4.1 妇科疾病 徐涟等[23]运用姚氏妇科疏调养血助冲法治疗70例不孕症患者并观察治疗效果,治疗2年,总有效率94%。表明姚氏妇科疏调养血助冲法在不孕症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疗效。

徐涟等[24]运用姚氏妇科清热泄浊疏利法自拟三豆薏苡仁败酱汤治疗慢性盆腔炎42例,总有效率92.9%,疗程最短3个月,最长6个月,疗效较好。

歐阳虹等[25]选择在圣爱中医馆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02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采用姚氏新加五子汤治疗1个疗程,观察受孕率,结果有效102例,治疗后有61例怀孕。说明姚氏新加五子汤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具有较好疗效。

徐涟等[26]选取60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使用姚氏妇科用药经验配置的纯中药制剂\"阴克宁\"进行辨证治疗及外治,另设60例对照组采用雌激素治疗,结果阴克宁系列药组总有效98.4%,对照组总有效率91.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于老年性阴道炎的治疗,阴克宁系列药可以作为替代雌激素用药的有效药物,可以避免长期应用雌激素带来的副作用,还可用于合并雌激素依赖性肿瘤患者。

4.2 男科疾病 欧阳虹等[27]选取昆明市中医院100例男性性功能障碍和不育症患者采用口服姚氏启阳丸治疗,治疗后分析年龄、证型、剂量等因素与疗效的关系,结果显示:性功能障碍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5.5%优于不育症患者的78.9%(P<0.05);20~30岁的总有效率为82.6%,30~45岁的总有效率为86.7%,优于45~60岁的 22.2%(P<0.05);肾阳虚、脾肾阳虚型患者有效率分别为95.9%、81.8%,优于其他证型(P<0.05) ; 姚氏启阳丸常规治疗剂量为每日60g,常规剂量无效的前提下,加大剂量或延长疗程,可取的较好的效果。说明姚氏启阳丸治疗20~45岁年龄段男性肾阳虚和脾肾阳虚所致的性功能障碍、不育症疗效较好。

欧阳虹等[28]选择昆明圣爱中医馆血精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姚氏医学流派经验方姚氏猪鬃宁血饮治疗,对照组应用左氧氟沙星片治疗,疗程1个月。治疗组总有效率80.00%,对照组53.33%,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姚氏猪鬃宁血饮治疗血精症临床疗效显著。

欧阳虹等[29]将昆明市中医医院男科门诊就诊的180例少精子症患者随机平均分为用姚氏生精丸治疗的治疗组和用生精片治疗的对照组,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精子密度、活力和成活率都得到了改善,治疗组的精子密度改善程度要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姚氏生精丸治疗少、弱精子症具有疗效,对于少精子症的疗效尤其显著。

欧阳虹等[30]选取昆明圣爱中医馆门诊的72例弱精子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服用左卡尼汀口服液治疗,治疗组使用姚氏醒精煎治疗,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7.4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P<0.05)。

4.3 皮肤科疾病 王泽鸿等[31]选择门诊的83例气血亏虚型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42例治疗组和41例对照组,对照组口服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姚氏新加当归补血汤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2%高于对照组的87.8%(P<0.05),说明姚氏新加当归补血汤合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治疗气血亏虚型荨麻疹可标本兼治,疗效优于单用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

5 现状评估和发展思考

5.1 现状评估 姚氏妇科流派于2012年遴选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经过验收和综合评估后于2019年顺利进入第二轮建设。2017年6月2日,云南省政府印发的《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将姚氏中医妇科疗法列入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姚氏医学流派在不断地学习总结下,提炼出了“以阴阳气血为整体,以气化原理为辨证线索,因地、因人、因时为治疗特点”的学术纲领和“以血为本,以气为动”的妇科治疗纲领;确立了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等多个优势病种的诊疗规范;公开发表33篇学术论文,内容以流派思想的探讨总结、临证经验分享、临床观察研究为主,体现了姚氏医学流派论治的学术特色;出版《姚氏妇科流派医文集萃》、《姚克敏妇科经验研究》等多部专著;科研研发了五子益冲丸、归芪补血调经颗粒等院内制剂;多次参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活动。在流派队伍建设方面,流派中有姚克敏老师、姚克懿老师、徐涟老师等带头继续发扬流派的医技医风,姚派传人亦是云南中医领域的中坚力量,并且流派在国内外多地建设有工作站和示范门诊,由主要传人开展临床和授课工作。

5.2 发展思考 姚氏医学流派历史久远,传人众多,流派学术造诣在继承先辈的基础上还在不断地发展,学术资源丰富,但目前相关论文、课题还不多,对流派学术思想的总结发展还不够。周恩来总理曾嘱咐姚氏医学流派的代表之一,也是云南四大名医的姚贞白先生将其生平和家传的学术经验整理出来,姚贞白先生亦整理有医案、书籍等文献资料,但对其思想经验的研究总结目前还不够。对于流派今后的发展,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强。

5.2.1 凝练学术思想,丰富流派理论 学术思想是流派的灵魂,流派的生存发展需要学术内涵的支撑,姚氏医学流派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具有特色的中医学术理论体系。中医学作为一门“经验医学”,名老中医的经验是非常宝贵的资源,流派传人众多,他们在临床实践中还在积累着新的经验,但流派中的一些代表性传人的思想经验尚未进行系统的总结传承。通过进一步对流派的思想经验进行研究总结,能够继续突显流派特色,不断丰富流派的学术理论,有利于流派自身的传承和推广,有助于对流派学术思想的学习运用,使流派的思想经验能够更好地指导临床。

5.2.2 兼顾其他分科,全面发展优势 笔者在研读《姚贞白医案》时发现,医案中的妇科医案占比并不大,医案除妇科之外还有伤寒、温病、内伤杂病诸多内容。姚氏医学流派秉承仲景之学,除了在妇科领域有其专长,在其他分科也能施展身手,因此流派可以在发展姚氏婦科的基础上,总结凝练其他分科论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丰富流派的学术理论体系,充分发挥流派优势,有助于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

5.2.3 加强科学研究,注重学科交叉 一个医学流派能够一直流传不仅是因为其切实的临床疗效,还因为流派能够与时俱进,不与时代脱节。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流派可以结合现代多种学科和技术得到发展:借助药理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通过实验研究对姚氏医学流派的学术理论以及方药进行研究和探索,并申请高质量课题和专利,发表优质的文章,研发流派制剂;通过临床观察、临床试验等方法进一步验证并推广流派优秀的治法和方药;使用数据挖掘技术,整理录入《姚贞白医案》以及其他流派代表性传人的医案,建立合理的数据库,对流派临床诊断和用药配伍等方面进行研究,从数据中发现新的规律和认识。

5.2.4 广开流派门户,吸收优秀人才 世代相传的世医家族是中医流派传承的主要载体,以家族为载体的医学流派具有更强的凝聚力,但因于门户之见,而故步自封,甚至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世医家族也并不少见,所以广开门户,吸收高素质人才非常重要。目前姚氏医学流派已经吸纳包含硕博、教授、名医在内的许多人才,但流派后续的建设发展需求涉及到临床、科研、教育等多个方面,因此还需要继续加强人才的吸收培养,为流派注入新鲜血液。

5.2.5 注重文化培养,发扬流派底蕴 医学流派在传承过程中总结了独特的学术思想,同时也积淀浓厚的流派文化,姚氏医学流派作为一个有传承的流派,同样也有其宝贵的文化元素。姚氏医学流派通过加强流派传承工作室的建设、发表文章和书籍、培养文化素质、借助新媒体宣传推广等手段,推动流派文化发展。此外,楚图南曾言以医德著称的除了北京同仁堂和杭州胡庆余堂,另是昆明姚家“,姚氏为人称道的医风医德也值得大力发扬。

总之,云南姚氏医学流派在云南延续二百五十余年,它作为云南中医流派的代表之一,不但有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还有在云南的长期发展中形成的独特的医疗风格和文化内涵。如今姚氏医学流派的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已进入第二轮建设,姚氏妇科疗法也成功申报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科技的进步和国家的重视为医学流派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挑战,建设工作需要完成诸如高质量人才吸收、成果整理、论文发表、课题申报等工作,因此在今后的建设当中要不断完善工作,为姚氏医学流派的传承、云南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可谓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姚克敏.姚氏妇科流派医文集萃[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5.

[2]姚济白.昆明姚氏妇科流派的学术观点及诊治特色[A].云南省中医药学会、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云南省针灸学会、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学会.首届兰茂中医药发展学术论坛暨云南省中医药界2014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云南省中医药学会、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云南省针灸学会、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学会: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2014:3.

[3]欧阳虹.浅谈姚贞白妇科诊治特色[J].云南中医杂志,1984(2):6-9.

[4]隋婷婷.《金匮》妇人三篇与昆明姚氏妇科流派学术相关性研究[D].昆明:云南中医学院,2016.

[5]杨小燕,王寅,苏国有.云南本土姚氏医学流派渊源探微[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20):38-39.

[6]姚克懿,徐涟,林莉.姚克敏老师论郁火与妇科病[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94(1):6-10.

[7]徐涟.“女子多郁火”之临证心悟[J].新中医,2014,46(7):238-240.

[8]李建梅,姚克敏,王寅.姚氏妇科“郁火”病机理论学术渊源初探[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24):8-10.

[9]杨希,姚济白.姚氏妇科郁火与昆明地区气候关系探析[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8,39(8):10-12.

[10]杨小燕,姚克敏,姚济白.姚氏妇科常用药对辨析[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6,37(3):5-7.

[11]杨小燕,姚克敏,姚济白.姚氏妇科对茯苓的运用特色探讨[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6,37(4):38-39.

[12]万青.徐涟老师善用“生麦芽”治疗妇科诸疾[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6,37(10):99-101.

[13]曹晓鸣.姚氏新加当归补血汤在妇科经病临床中的应用[J].云南中医杂志,1993(2):35-36.

[14]李建梅,王寅,姚济白.从逍遥散看肝脾失调的论治[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6,37(1):28-31.

[15]林莉,任磊,林闻娇,等.姚氏妇科辨治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20):32-33.

[16]杨希,欧阳虹,姚克敏.姚氏妇科辨治多囊卵巢综合征临证心悟与困惑[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20):101-104.

[17]徐涟.姚克敏老师治疗崩漏规律探析[A].//云南省中医药学会、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云南省针灸学会、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学会.首届兰茂中医药发展学术论坛暨云南省中医药界2014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云南省中医药学会、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云南省针灸学会、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学会: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2014:3.

[18]徐涟,林莉,姚克懿.姚克敏老师治疗崩漏用药规律试析[J].云南中医杂志,1994(3):33-37.

[19]徐涟,姚克懿,林莉.姚克敏老师治疗崩漏规律初探[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94(2):6-9.

[20]林莉,姚克敏.姚克敏老师运用固摄调冲法治疗经间期出血经验[J].云南中医杂志,1993(3):4-7.

[21]徐涟,姚克敏.温化和顺治痛经[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6,37(1):7-10.

[22]戴月.调经孕子法在不孕症治疗中的运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4):157,159.

[23]徐涟,万青,杨正芳,等.疏调养血助冲法治疗不孕症70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21):111-113.

[24]徐涟,万青,姚克敏.三豆薏苡败酱汤治疗慢性盆腔炎42例[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6,37(2):32-33.

[25]欧阳虹,朱耀,董春来,等.姚氏启阳丸治疗男性性功能障碍和不育症100例临床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16):109-110.

[26]欧阳虹,董春来,徐涟,等.姚氏新加五子汤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临床研究[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5,36(6):24-27.

[27]欧阳虹,陈凤,杨希,等.姚氏猪鬃宁血饮治疗血精症的临床体会[J].中国民族民間医药,2016,25(20):111-113,116.

[28]徐涟,姚佩兰,盖建华,等.阴克宁系列药治疗老年性阴道炎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9):10-12.

[29]欧阳虹,魏永进,董春来,等.姚氏生精丸治疗肾精不足型少精子症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6,48(1):47-49.

[30]欧阳虹,董春来,魏永进,等.姚氏醒精煎治疗弱精子症临床研究[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4,35(7):42-43.

[31]王泽鸿,徐涟,祁原婷,等.姚氏新加当归补血汤治疗慢性荨麻疹42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7,38(5):101-102.

(收稿日期:2019-10-15 编辑:陶希睿)

中医基础理论课件范文第6篇

吴梓筠

体育舞蹈的种类

体育舞蹈的种类有:华尔兹舞、维也纳华尔兹、探戈、狐步、快步舞、伦巴舞、恰恰舞、桑巴舞、斗牛舞、牛仔舞。

体育舞蹈对大学生的影响

体育舞蹈具有很强的健身价值,参加这项运动会使人身心诸多方面都得到了全面锻炼,从而得到有效的效果。国外一些学者在能量代谢方面对体育舞蹈进行了研究,从数据中得出:“伦巴”和“牛仔”接近和高于艺术体操和广播操,“狐步舞”接近网球。“华尔兹”和“探戈”高于网球而接近羽毛球,“恰恰”和“快舞”接近长跑。由此可见,体育舞蹈对人体锻炼价值不可忽视,长期练习可起到健美和减肥的作用。 体育舞蹈是融体育与舞蹈为一体的新型体育运动项目,它之所以风靡世界、覆盖全球,必有其独特的功能,除了体育的教育性、锻炼性、竞技性、舞蹈的自娱性及娱人性等特点外,还可以将任何几种特点进行组合,从而显示出体育舞蹈的多功能特性。

经过了一学期的学习,我发现体育舞蹈对人特别是我们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是有极大的好处和影响的,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

首先,从身体上说,体育舞蹈起到了健美形体的作用。通过参加体育舞蹈锻炼,可以改善体型体态,使人的体态丰满匀称,使形体符合一定的健美标准。男生身体匀称,体格魁梧、四肢细长有力,形体呈楔形体。女生身材苗条、腰围细小、胸围丰满,臀部上翘,四肢修长,形体呈曲线流畅,此起彼伏的波浪形状,富有曲线美,既丰满又不失女性的妩媚,显示出一种阴柔之美。因此,体育舞蹈锻炼,可以塑造出健美的形体和良好的体态。

2、

其次,我通过查阅一些资料发现,长期从事体育舞蹈锻炼,心血管系统产生很大的影响。它能使人的心脏得到锻炼,使心肌发达,心搏有力。

3、

重要的是,体育舞蹈有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体育舞蹈是人们交流思想,抒发感情,释放压力的最佳运动之一。通过群体的学习,大学生自我封闭的意识得到了完全的解脱,舞场中和谐,融洽,高雅的气氛也增强了人的交流与沟通意识。体育舞蹈既增强了舞伴,舞友的友谊,又丰富了社会生活,提高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可见,体育舞蹈是一项非常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活动。体育舞蹈的动作多,风格各异,练习者在优美的伴曲下,尽情地享受着优雅的舞蹈,使人忘记烦恼、放松精神、心情舒畅,使人的神经得到充分的调节。总之,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增强体制,改善人体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机能状态,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机能,促使效率健康,以达到健美、健身、健心的最佳效果。

4、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体育舞蹈是一项融体育,音乐,舞蹈为一体的体育项目,其综合性,艺术性很强,具有丰富的美学内容。体育舞蹈团体舞更是美不胜收,群体的配合位置,队形的变化,亮丽的服饰,伴以相应的音乐构成了一幅幅丰富多彩的动态画面,参与者在展示美的同时得到了身心的锻炼,心灵得到净化,观赏者得到美的享受。

上一篇:首席技师申报材料范文下一篇:商业文化的作用及意义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