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经费审计论文范文

2023-09-17

工会经费审计论文范文第1篇

单位:(盖章)XXXX公司工会(2011)

XXXX公司工会经审会

关于对XXXX公司工会2011年工会经费收支情况的审计报告 XXXX公司工会委员会:

按照XXXX总工会的要求,我会于3月19日—3月20日对2011年的工会经费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XX公司XX职工平均人数XXX人,固定资产XXXX万元,工资总额XX万元。

二、审计情况,

经审计,XX公司工会XX收入合计为XX元。其中:会费收入XX元、拨交经费收入XX元、上级补助XX元、行政补助收入XX元、其它收入XX元。

支出合计XX元。其中:职工活动费共支出XX元、维权支出XX元、业务支出XX元、行政支出XX元、事业支出XXX元、其他支出XXX元。

本结余XX元,累计滚存XXX元。

三、审计评价:

根据经费使用的具体规定,经审委员会审查工会经费收支明细账及经费支出原始单据,各项支出所列内容均符合《工会法》之相关规定。

四、存在的问题:

本没有职工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支出。

五、审计意见及建议:

建议在职工教育、业务培训方面给予一定的投入,以增强职工

及工会干部的工作能力 。

XX公司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

工会经费审计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本文对现阶段我国“三公经费”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概括总结,分析了“三公经费”长期居高不下的原因,提出了加强“三公经费”审计监督管理的对策建议。

关 键 词:“三公经费”;审计监督管理;同级审计

收稿日期:2014-05-20

作者简介:张芮(1992—),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研究方向为会计学、新闻学。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国务院遵循从中央到地方跟进的原则,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三公经费”公开工作。审计署在2013年公布的关于中央预算的审计报告中指出: “三公经费”支出虽已有所减少,但问题依然严峻,必须加以重视。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强调:“三公经费”的管理问题是各级政府部门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各级政府必须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坚持过紧日子,“三公经费”只减不增。

一、“三公经费” 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公经费”是指财政拨款支出安排的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这三项经费。“三公经费”长期居高不下,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目前,在“三公经费”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⒈公车配备超标,使用和管理失控。在公车配备上,据国家财政部统计数据显示,当前我国超编配车率已达50%以上。有的单位以各种理由按领导数量配车,有的单位则假借工作特殊需要超编配车,有的不符合配车标准或所配车辆已经达标的单位采取“灵活方式”向下属单位或管辖单位借车,有的单位甚至以“高费用”租用豪华车辆;在公车使用和管理上,公车私用现象十分普遍。据调查报告显示,公车三分之一时间公用,三分之一时间领导及家属私用,三分之一时间司机私用。

⒉公务接待虚实不分。一是公款消费种类多。检查考核、学习考察、协调资金、接风送别、请示汇报、表彰奖励、会议庆典等等,而且总能找到“合理”的理由。二是公款消费档次过高。有的官员把接待标准与客人的地位相联系,进高档馆子、抽高档烟、喝高档酒,更有甚者在吃喝接待过后,还安排洗澡、按脚等“夜生活”。三是公款消费存在假接待、乱接待以及将其他费用打入接待费等问题。如私人请客吃饭,家庭聚会等都算在了政府的账上,花国家的钱,办自己的事。

⒊公费出国旅游现象严重。近年来,公款出国(境)旅游之风盛行,而且屡禁不止。有的社团组织假借对外学习、交流、考察和学术研究等名义组织公费出国旅游;有的虽然是国家或单位正常安排的出国团队组织,但为了达到游玩的目的,也会采取变更原来安排的行程和路线等手段,使之变相成为公费旅游。

二、“三公经费”长期居高不下的成因分析

⒈预算支出不断加大。虽然我国已经进行了多次机构精简,但一些部门本位主义思想严重,没有形成精简高效的改革理念,致使大的机构数量略有减少,但小的机构却增加了很多,陷入了一个“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机构调整怪圈,而这个规律性的怪圈成为了降低“三公经费”的主要障碍。

⒉法制意识淡薄,特权思想严重。一些领导的“官本位”意识比较严重,法制观念淡薄,认为自己为国家效力了、贡献了,吃点喝点用点都不算什么。可以说,这是“三公经费”过高的思想根源。

⒊缺乏有效的管理监督。一是由于部门单位财务制度和内控制度不健全导致内部监督弱化。因为领导具体掌握“三公”消费的权力,直接上级不愿查,同级部门不便查,而下级部门又不敢查,因此监督管理工作及相关制度形同虚设。二是外部监督管理不到位。根据现行法律法规规定,在没有授权委托的情况下,一般的社会中介机构如律师事务所等并没有权力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三公经费”进行检查。三是社会监督意识薄弱。一方面是由于社会公众缺乏监督的积极性,知情权维权意识淡薄;另一方面则是预决算缺乏有效的公开机制,公开内容不全、不细,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社会公众对监督的积极性。四是能够进行“三公”消费的群体多为领导,领导具有消费决策权,致使监管无法到位。

⒋标准和规范不统一。在公众普遍呼吁加强“三公经费”管理的社会形势下,中央和地方也出台了一些管理制度,如财政部颁布的《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预算决算管理办法》(2011年),审计署发布的《2012年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报告》等等。但这些管理制度目前仅局限于中央各部门和各地方政府所属部门这个层面。这种制度缺位是“三公经费”浪费、失控的根本原因。

⒌对预算和审计的约束力不强。一是预算安排过于粗放。我国的“三公经费”在财政预算中隶属于公用经费,而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没有规定统一的“三公经费”支出标准,导致“三公经费”在使用中有极大的自主权。二是在预算执行方面缺乏有效的监管。现有的财政制度重拨款,弱管理;重支出,轻效益,导致预算执行监管能力缺乏。三是由于预算不够公开、透明,导致多半公款消费不明不白,令审计人员“无从下手”。四是经费来源较多,包括预算内安排和预算外安排等多种渠道,按现行财务制度的相关规定,有需要进入决算的、也有不需做决算的,使得“三公经费”具体消费额度难以控制和掌握。五是财务报销和审计制度不够完善。六是预算编制者和执行者集于一身,人大等一些监管部门实质上难以发挥监督作用。

⒍治理措施缺乏。“三公经费”的消费权力主要集中在领导干部身上,领导干部既是“三公经费”的管理者,又是执行、监督者。可见,“三公经费”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领导特权,管理措施乏力是“三公经费”治理难有实质性突破的根本原因。

三、加强“三公经费”审计监督管理的对策建议

⒈同级审计中不能回避对“三公经费”的审计。加大“三公经费”的审计力度,政府支出公开内容要逐步细化到“项”级科目,特别是各部门的行政经费,包括公费出国(境)、公务接待、公务用车、会议支出等等,都要详细公开。另外,公开制度要有法可依,有据可循。所报支出要经得起人大的监督,更要经得起公众的监督。在同级审计过程中,不能回避对“三公经费”的审计。应扩大审计范围,继续做好已开展的专项资金同步审计工作,据实反映其筹集、分配和到位情况,真实揭露具体实施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

⒉加强对“三公经费” 的审计监督管理。首先,加强法制建设,加大对“三公经费”违规行为的惩戒力度。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在GDP大幅度提升的同时,政府的行政成本和“三公”消费也在快速增长,一种新的腐败形式慢慢暴露在公众视野中。温家宝同志曾经指出:“三公经费”支出中的违法违纪、虚假报告行为从表面上看似乎不如贪污、受贿的危害那么严重,但却更具普遍性和破坏性,它败坏了党、政、民三风,所以必须下大气力治理”。对违反规定使用“三公经费”的应该视情节轻重追究直接责任人和主要领导责任,给予行政记过以至撤职处分,构成犯罪的,应该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在2014年3月5日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指出:中央国家机关“三公”经费已减少35%,31个省份本级公务接待费减少26%。只有加大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力度,严肃处理一批违法违纪分子,才能有效遏制 “三公经费”腐败行为。其次,发挥绩效考核作用,严控“三公经费”持续增加。将 “三公经费”使用效益情况公开化,并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指标,有利于控制“三公经费”的使用,杜绝浪费,有效发挥资金的效益。第三,加强“三公经费”制度建设,完善各项内控机制。政府应对“三公经费”进行全面审计,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性措施,让权力寻租、虚假报告等现象无处藏身。在公车购置及使用方面,应该加大改革力度。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可区分不同地区,实行分地区管理,比如在部分地区推行公车改革,实行公务用车货币化补贴时,可以在部门预算中安排“交通补贴”或者根据各单位的工作性质及工作量分不同档次划分车补。在公务接待方面,可实行公务接待报批制度。按先后顺序,严格按照章程申请。比如在接待前先填制《接待报批单》,经审批后再进行接待。笔者认为,在公务员公费出国(境)方面,应严把审批关并实行严格的备案制度。同时要制定严格的公款报销审批程序,这样既可以有效减少“三公经费”开支,更有利于增强政府的公信力。第四,加强审计预算及改革,完善“三公经费”公开监管制度,提升政府公信力。可以将“三公经费”公开,所谓的公开不是单纯的对内,而是指既要在单位内部公开,又要在门户网站上公布,以达到随时接受社会和公众监督的目的。一是要改革当前的预算制度。立法工作部门要依照全国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和年度立法计划的要求,督促有关方面加快立法步伐,推动改革急需的、重大的法律及时出台。要解决预算编制时间短、编制内容粗放、编制方法较落后这三个根本问题。对“三公经费”项目必须加以细化,比如支出项目、标准和定额。同时还要实行预算的全面公开和透明。二是要真正发挥人大对财政预算的监督管理职能。改变目前政府“三公经费”难以监督的现状。三是在现有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基础上,为“三公经费”设立专门的核算科目,比如 “公务接待费”、“装备购置费”、 “因公出国(境)费”等等,对其进行专门核算。四是要全面推行部门预决算公开。比如在细化部门预算的基础上,主动向社会公开年度预决算情况、各项资金安排情况(包括单位总体资金安排情况、“三公经费”安排情况等)、各项资金实际支出情况,是否与年初预算安排、项目、资金额度保持一致,使用效果如何等。使财政预算透明公开,政府及各部门的财政预算完全毫无保留地向公众展示,并接受公众查询和质疑。如我国香港地区,其一个部门在网上公开的财政预算情况、支出明细竟然多达数百页,细化到“一张公务用纸”、“一张桌椅的修理”。第五,强化审计监督,确保“三公经费”使用效益最大化。“经费——用途——绩效”是“三公经费”审计的经典路线图,绩效是问责的基础和前提,因此“绩效”也是审计监督的着力点和侧重点。一是要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其中包括制定单位的内控制度,进行不定期内部审计,确保“三公”消费符合财务和预算安排。另外还需改进管理方式,规范“三公”消费决策程序,进一步防范管理风险和财务风险。对审计中发现的违法乱纪事实,应及时予以揭露和披露,以严肃预算纪律,规范“三公经费”支出的合法合规性,提升“三公经费”的使用效益。二是应加强外部监督和社会监督。采取公开、答复等各种措施满足公众对“三公”消费的知情权、监督权,接受公众监督并依法依规邀请社会中介审计对“三公经费”进行审计。重点审核“三公”消费是否转移至下属单位列支或摊派到企业报销,以及“三公”消费是否转移到会议费、培训费等科目隐匿,各附属单位是否存在“小金库”、账面所反映的是不是“三公”消费全部内容等,这是“三公经费”事后审计的重要手段,且外部审计监督更具公信力,对公众怀疑的内容更具说服力。三是通过审计监督,找出“三公”消费在机制、制度和管理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从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预防腐败、切实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以此来帮助各部门强化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参考文献】

[1]后鸿燕.谈“三公经费”审计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08):56-57.

[2]田冠军.“三公经费”的控制与审计探讨[J].审计研究,2013,(04):45-46.

[3]吴迤.浅析“三公经费”消费的治理[J].企业导报,2011,(20):77-78.

[4]尹平.基于“三公经费”的会计、审计问题探究[J].会计之友,2012,(03):66-67.

[5]叶丹莉.浅析我国“三公经费”审计[J].公共管理,,2013,(03):65.

[6]张月玲,洪慧林.我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理论体系构建——由“三公经费”引发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05):78.

[7]周健.我国“三公经费”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商业,2011,(03):88-89.

[8]张福新.公共预算视角下“三公经费”监督管理问题研究[J].行政与法,2013,(07):88-89.

(责任编辑:刘亚峰)

工会经费审计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随着高校科研经费的日益增多,对其的有效使用问题也日益突出,建立健全高校科研经费监管体系,加强科研经费监督将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结合2014年国发11号文件要求,在深入分析高校经费投入使用管理问题及其监管失灵原因的基础上,着重从监管主体、监管方式、监管基础和监管内容四方面,就高校建立健全科研经费内部监管体系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校;科研经费;内部监管;体系建设

《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印发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积极评价,《意见》要求的有效落实需要政府、社会和科研承担单位的共同努力。近年来,随着高校获得各类科研经费投入的持续快速增长,其投入使用过程中的经费浪费和流失等违规违法问题也不断显现,影响着科研经费使用效益的提高和高校教学科研事业的健康发展。本文结合2014年国发11号文件要求,在深入分析高校经费投入使用管理问题及其根本原因基础上,着重从监管主体、监管方式、监管基础和监管内容四方面,就高校建立健全科研经费内部监管体系提出对策建议。

一、我国高校科研经费内部监管面临的形势

(一)高校科研经费投入使用现状

高校科研经费投入方面,总体上存在着结构失衡问题。首先,基础性科研经费投入比例偏低,基础性研究经费和应用性研究经费结构不合理,存在重“横向”轻“纵向”现象。其次,个体经费配置相对集中态势比较严重,易造成科研经费滥用和流失。我国竞争性科研经费支持政策导致“学术大腕”易于争取经费,以及多部门分散支持科研工作造成“多头申报”科研经费,因此容易导致比较严重的集中现象和贫富不均问题[1]。再次,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结构不合理,间接费用补偿和人力成本补偿不到位,易造成教学资源被挤压占用和福利待遇“票据化”。《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财教[2011]434号)规定:“间接费用是指承担课题任务的单位在组织实施课题过程中发生的无法在直接费用中列支的相关费用。主要包括承担课题任务的单位为课题研究提供的现有仪器设备及房屋、水电气暖消耗,有关管理费用的补助支出以及绩效支出等。其中绩效支出是指承担课题任务的单位为提高科研工作绩效安排的相关支出。”此规定适当调整了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结构,提高了间接费用比例,增加了对科研人员的激励性绩效支出。但在课题实际申报过程中,由于规定的模糊性和课题立项审核的严格性,导致由课题申报人主导的课题经费申报中的间接费用比例偏低,远远低于高校实际承担的间接成本支出[2]。

高校科研经费使用方面,局部上存在着支出失范问题。目前,高校科研项目种类繁多,科研经费使用规定也不尽相同,导致科研承担单位和科研项目负责人在使用科研经费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出现违规违纪违法行为。

(二)高校科研经费监管面临的内外部压力

一方面,外部监管越来越严,一是经费资助部门和主管部门等政府监管越来越严,除加强科研项目结题结算财务审计外,近年来,财政部门、教育部门、纪委监察与审计部门等都对高校科研经费投入使用情况加大了审计力度、开展了财务巡视、专项审计等工作,查处了一批科研教师、通报了一批案件;二是社会监督越来越深入和广泛,新闻媒体不断曝光一些高校科研经费腐败问题、浪费问题以及低效问题等。审计等外部监督的力度在加大,对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责任追究、结果公开等越来越重视,也越来越规范。同时也在根据外部监督发现的问题不断改进和完善现行科研经费管理政策,从政策角度保证科研经费得到有效投入使用。可以说,外部监督的加强对高校加强科研经费监管发挥了“倒逼”作用,促动并强化了内部监管工作。另一方面,科研事业稳定发展需要加强监管,一是高校自身的监管责任越来越大,高校作为科研承担单位,其法人责任更加明确;二是高校科研实力不等同于科研经费到款额度,高校将逐渐从追求科研经费到款转到追求科研创新、科研成果上来,必然需要高校加强管理,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既提高科研教师的科研积极性、自主性,又保证科研经费合规合法有效使用。

因此,在高校科研经费存在诸多不良状况的情况下,无论是为了适应外部监督的需要还是自身管理的内在需求,高校都应该建立和完善科研经费内部监管体系。

二、高校科研经费监管失灵的原因分析

高校科研经费投入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是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社会问题在科研领域的反映,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进程中的问题,既有外部宏观管理政策不合理、监管不到位原因,也有高校自身特性、内部制度粗放、监管宽松造成的。

在外部宏观管理层面,首先,科研经费投入的多头管理以及科研经费投入使用政策的多样性,增加了科研经费监管的难度。其次,我国目前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与科学研究活动本身的规律不适应。如,科研经费的“分散投入、多头管理”的管理体制,造成管理制度的不统一和管理单位间的政策冲突,易产生“多头申报”和科研经费“过度集中”等后果[3]。再次,国家对科研项目监管缺乏力度,监督检查不深入、不彻底,在促进科技创新和提高科研人员积极性下,对科研经费使用中的违规违纪事项处罚较轻,易使得部分科研人员产生侥幸心理。科研经费外部监管的虚化,进一步造成高校内部监管力度下降,重视不够,进而使内部监管长期处在“宽松”状态。

在高校内部管理层面,第一,课题制造成监管弱化。课题制在保证课题负责人或课题组在申报项目、项目研究以及经费专款专用自主权方面,曾经发挥着重要作用,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推动了广大科研人员积极申请科研、开展科学研究,但同时也易造成课题组权力过于集中[4]。课题负责制和法人责任制之间的对立,出现课题组“老板”化,诱发科研人员动用科研经费公款消费,发生违纪违法行为,严重违反了学术道德,败坏了学术风气[5],削弱了学校的监管责任和动力,降低了学校在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的法人责任。特别在大力争取科研经费背景下,学校监管往往会被进一步弱化。第二,学术行政化导致监管矮化。高校越来越多的科研大腕担任行政领导,这种“学术权和行政权”在管理高层的交叉导致各部门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不愿坚持原则、不能坚持原则、不敢坚持原则。第三,利益共享导致监管虚化。很多学校为提高本校科研竞争能力,获取更多的科研经费进入学校,避免科研经费“体外循环”,在政策上鼓励教师多争取科研资金,重视科研资金获取、忽视科研经费使用管理[4],通过降低间接费用承担比例、提供科研经费到款奖励、放松经费报销审核力度、对支出采取“形式上的审核”,对支出的合理性、真实性和相关性审核不到位等方式,为教师重复申报课题提供便利。第四,信息不畅导致监管盲化。由于我国科研项目存在多部门多头管理问题,一旦不同项目资助单位以及项目承担单位在科研项目立项、评审、结题、经费使用、经费审计报告等方面的信息封闭,易造成经费资助部门和社会监管存在盲区,必然易导致重复立项、分散立项等问题,也易导致校内监督、同业监督和社会监督不够。第五,职责不清导致监管分化。目前,高校内部各部门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存在职责不清、协同配合较差等问题,造成科研管理中的项目负责人、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等之间相互脱节、各自为政,相关部门在经费监管中分化,科研经费监管缺乏全面、系统和连贯。

三、我国高校科研经费内部监管体系构建

本文在分析高校科研经费监管失灵原因的基础上,结合《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文件(以下简称《意见》),着重从监管主体、监管方式、监管基础和监管内容四方面建立健全高校科研经费内部监管体系。

(一)明确监管主体职责

《意见》明确提出:“项目承担单位是科研项目实施和资金管理使用的责任主体,要切实履行在项目申报、组织实施、验收和资金使用等方面管理职责,加强支撑服务条件建设,提高对科研人员的服务水平,建立常态化的自查自纠机制,严肃处理本单位出现的违规行为。”科研经费监管主体,从高校内部来看,主要有科研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审计部门以及经费使用部门和课题组等,其既是科研经费监督者,又是使用者。高校科研经费监管者存在的主体同一化现象,往往易造成内部人控制,特别在学术行政化背景下,学校科研大腕往往又是学校校级领导或部门领导。所以,明确监管主体职责,建立健全内部治理结构往往就是成功关键。

(二)改进监管方式

《意见》规定要改进科研项目资金结算方式,实行“公务卡”以及银行转账方式结算;完善科研信用管理,建立“黑名单”制度;完善覆盖项目决策、管理、实施主体的逐级考核问责机制,建立责任倒查制度;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和向内部公开接受内部监督。从高校监管角度来看,需重点运用好信息公开、内部审计、“公务卡”结算等三种方式,关注全过程监管。

1.完善科研项目全信息公开。完善科研项目全信息公开,关键是做好全过程信息公开和全内容信息公开。在项目指南确定环节,包括指南征求意见阶段,科研资助项目一旦确定,应及时向社会公开发布,减少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申报垄断、权力寻租和不同部门科研项目资助的相同重复;在项目申报环节,应及时向社会公开不同项目的申报单位和申报人,以及申报书内容,减少虚假申报,减少预算经费编制的不科学;在项目评审环节,在做好事前保密工作的同时,对于评委评审结果应及时公开或反馈申报人,接受社会监督,减少学源者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互换;在项目结题环节,除公开项目结题验收成果、专家意见外,应公开经费使用、仪器设备购置使用以及项目研究成果等情况信息。

2.加强科研经费专项审计监督。当前,高校科研经费专项审计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绝大部分科研项目尤其是横向科研项目和限额以下、级别以下纵向科研项目尚未开展审计工作,高校内部审计也基本没有将科研经费投入使用纳入经济责任审计范畴。加强科研经费投入使用的专项审计监督,充分发挥学校纪检监察和审计人员对科研经费的监管作用,让审计部门参与科研经费投入使用管理的全过程,组织有关人员定期审计科研经费使用情况,实现科研项目结题财务审计双签字制度,实现内部审计人员对科研经费监管的常态化和制度化。

3.大力推行“公务卡”结算。公务卡是财政监管主导下,银行面向高校在职职工发放的,主要用于日常公务支出和财务报销业务的信用卡,是一种新型的财政管理手段和工具。利用公务卡进行经费使用结算,可实现对资金使用的监控,避免虚报冒领劳务费和专家费、公款消费以及以虚假票据和业务套取资金等,实现从资金流上对科研经费投入使用进行有效控制。

(三)夯实科研经费监管基础

1.加强科研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建设。一是宏观上,建立跨部门的全国性科研管理信息平台系统,促进各部门科研项目统筹,减少重复投入、重复申报和虚假申报。二是高校内部建立财务业务一体化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高校应在建立财务综合信息化系统的基础上,实现科研管理信息系统与财务管理综合信息系统、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等有机系统的有机整合,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通过信息化实现学校科研经费的全过程管理。

2.加强科研经费监管组织协同建设。高校科研经费的监管是一项专业性、政策性、系统性很强的工作,在明确高校法人监管职责和部门职责的基础上,需要加强科研部门、财务部门、审计部门和资产部门之间的业务协同,进一步整合监管措施[6]。首先,需要协调科研经费资助方(政府部门)、学校内部科研管理部门(包括科研管理部门、科研经费管理部门和审计部门、课题所在院系)以及科研项目组之间的关系。其次,完善学校内部科研经费管理岗位,可在财务处内部设置科研经费管理科,横跨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负责科研合同、预算编制与审核、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工作。再次,高校在科研经费监管中要充分发挥学校内部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的作用,建立科研经费审计监督制度,将科研经费投入使用管理情况纳入学校或院系部门负责人离任或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范畴。

3.加强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改进科研经费监管工作,核心是科研经费投入使用的制度建设和并能有效落实。在制度建设层面,一方面主要是解决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政策缺陷,现今除完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结构,增加间接成本补偿和人力成本报酬支出外,关键是建立全国统一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明确各环节规定;另一方面是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科研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增强制度的针对性、适应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在制度执行层面,一方面应建立健全制度培训服务制度,增强制度的接受性、理解力;另一方面要加强执行过程中的惩罚力度,严格制度执行。前者是监管的依据,后者是监管的重要落脚点[7]。

(四)明确监管重点,做好科研经费全过程监管

科研经费监管工作应该伴随着科研项目的全过程,包括科研项目立项前、立项申报中、立项审批中、项目执行中、项目结题以及项目结束后的六个阶段。对于项目承担单位的经费管理来说,主要涉及项目经费支持额度及结构确定、项目申报预算审定、项目预算经费下拨、项目结题财务审计、项目结余经费收缴等监管环节;对于高校来说,涉及科研项目申报预算编制、项目预算经费使用、项目结题财务决算报告编制以及结余经费上缴等监管环节,包括经费预算管理、经费支出管理、科研成果管理和科研绩效评价管理等工作。

1.加强科研项目预算的全过程管理。高校科研预算管理主要包括科研项目立项申报阶段的预算编制管理、科研项目实施阶段的预算执行管理和科研项目结题验收阶段的预算决算管理三阶段。首先,预算编制监管方面,科研项目在立项申报阶段,需要根据立项申报要求以及申报研究项目特点,科学合理准确地编制预算。一方面,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应加强对项目申报预算编制的服务工作,包括政策解读、知识培训和编制指导等。另一方面,做好科研项目预算编制的审核工作。建立项目申报预算审核审批制度,所有待申报项目预算都必须经过财务部门和审计工作的共同审核。其次,预算执行监管方面,确保经费开支严格按照预算标准、范围和进度列支是监管的重点。一方面,财务部门应及时反馈科研项目经费执行进度,服务科研人员做好经费支出安排或预算调整,避免出现应付未付、串账户支付等问题;另一方面,加强预算执行审核,严格审核科研经费是否按照批准的预算执行。再次,预算决算监管方面,加强科研经费预算执行决算监管是正确确定结余经费、应对财务结算审计的重要环节。

2.加强科研项目经费支出审核控制。加强科研经费支出审核,是保证科研经费支出符合项目预算,避免违规违纪违法使用科研经费的重要保障。第一,明确项目负责人、会计审核人员的审核监督职责,注重科研经费支出是否符合预算规定及相关规章制度。第二,加强审核力量,包括会计信息系统建设,增加专职科研经费管理科室和人员,对科研经费支出项目进行严格审核。第三,实现项目预算结构化控制模式,通过会计核算与预算结构化控制相互控制,实现按照项目预算结构实时控制支出。第四,及时反馈科研经费支出进度,加强经费支出过程性控制,减少科研项目结题财务决算审计过程中的调账发生以及科研结题时经费报账滞后等问题造成的部分经费没有使用完等问题。第五,加强会计基础规范建设,严格票据要素内容和报销手续,严格资金支付手段,全面推行“公务卡”报销制度。

3.加强科研经费成果管理。科研成果包括科研经费形成的固定资产和技术成果,加强科研成果管理,不仅关系到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关系到科技创新,更关系到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一方面要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我国科研成果转化率平均仅为20%,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专利技术的交易率也只有5%,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8]。另一方面要加强科研成果产权管理,防止科研成果私自转让、无偿转让和流失,维护国家、学校和科研人员的合法利益。

4.加强科研绩效评价管理。2005年,教育部、财政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教财[2005]11号)要求:“各高校要逐步建立科研经费使用的绩效考核制度,完善科研项目的绩效评价制度,对科研项目所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考核和评价,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科研经费使用绩效评价考核是加强科研经费监管的最后环节,它在进一步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绩效评价,对科研经费使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效益型进行评价,从而促进科研经费管理水平的提高。

本文在分析高校科研经费监管失灵原因的基础上,从监管主体、监管方式、监管基础和监管内容四方面构建了高校科研经费内部监管体系。当然,高校科研经费内部监管体系的完善以及作用的发挥,还需要外部监管体系的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席西民,李会军,郭菊娥.我国高校科研经费优化配置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03-107.

[2] 黄永林,李茂峰.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政策与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建议[J].教育与经济,2013,(3):3-8.

[3] 王永益.科研课题制与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改革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3,(6):29-32.

[4] 陈阳.论新形势下高校科研经费监管[J].教育会计研究,2014,(1):19-22.

[5] 姜晓玲.高等院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制度创新[J].会计之友,2006,(12中):83-84.

[6] 王春举,揭筱纹.建立协同监管机制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J].中国高等教育,2014,(6):55-57.

[7] 课题组.关于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和监督工作的探讨[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5):112-118.

[8] 卿文洁.我国高校纵向科研经费管理体系构建探析[J].湖南社会科学,2011,(4):137-139.

[责任编辑 吴明宇]

工会经费审计论文范文第4篇

近年出台的《中国工会审计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经审会接受同级工会干部管理部门的书面委托,对同级工会涉及经费、资产及有关经济活动管理的内设机构和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可见,经济责任审计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审计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中华全国总工会赋予全国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的一项重要职责。随着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逐步得到制度保障,一方面关系到领导干部个人的荣辱升迁,另一方面也为上级有关部门正确考核和使用干部提供依据,进而关乎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进程,相应审计风险也越大。因此,防范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控制审计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风险

(一)审计人员风险

经济责任审计涉及的内容较广,要求审计人员既要懂得财务会计方面的知识,又要懂得宏观经济政策、法律法规、审计专业知识,同时要掌握计算机审计技术,拥有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如果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够全面,就会制约和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

(二)责任界定风险

一是法律法规使用不当,定性错误,形成审计风险;二是由于审计人员专业素质和综合判断方面的原因,对审计查出问题的性质不能准确把握、表述不当从而导致判断失误;三是一些违纪违规责任的边界难以掌握,特别是被审单位违反财经纪律,在某些环节上既有离任者的个人行为,又有领导班子的集体行为时,往往相互推卸责任,致使责任难以界定。此外,由于决策失误、管理不当。造成重大损失浪费或国有资产流失,应追究何种行政责任,特别是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的界定,审计人员也很难把握。

(三)审计评价风险

审计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的一个中心环节。由于所评价的对象是领导干部,所鉴证的是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直接目的是为组织部门考核使用干部提供参考依据,评价结果涉及被审计者个人的切身利益。因此,经济责任审计评价风险更大,一旦出现风险后果更为严重:不实或不当的审计评价,不但会影响审计成果的运用,导致用人不当或决策失误,甚至还会引起行政复议。另外,目前虽有一些经济责任的评价标准,对领导干部的“四责一廉”有了一定的量化打分,但在具体操作中仍然会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自由裁量,致使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增大了审计风险。在审计报告中的审计评价部分也存在大量引用被审计人述职报告或工作总结中的文字、数据内容而未进行实际调查就进行评价的情况,显著增加了审计评价风险。

二、控制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的措施

(一)强化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升

首先,合理配置审计资源,以应对经济责任审计综合性对审计人员综合素质提出的要求。经济责任审计人员要熟悉审计基础知识,懂得HYPERLINK审计法规;熟悉会计原理及有关的专业会计知识,懂得财会法规;熟悉经济管理知识,懂得有关经济法规;具有一定的审计、财会实践经验,掌握审计技术方法不仅要具备查账技能,还应具备一定的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等。第二,加强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培养,使之能从宏观上把握整个经济责任审计事项。在审计中恪守审计职业道德,做到依法独立审计,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保持严谨、稳健负责的职业态度。第三,重视审计人员的风险教育,使每一个审计人员头脑中必须时刻牢记“风险”二字,使我们不是把防范风险仅仅讲在口头上,而是要切切实实地体现在审计的过程中。

(二)强化审前准备,编好审计实施方案

善于使用有关法律法规对照审计中发现的问题给予准确认定。明确对经济责任的界定依据及经济责任审计的目标,综合会计、审计及相关法律法规对经济责任进行统一的界定,并给出明确的标准,合理区分现任责任和前任责任、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主观责任与客观责任以及故意责任与过失责任等,并进行明确界定,使经济责任审计有统一的标准,避免由于定性难或者定性不准确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同时也避免了审计人员承担不必要的责任。

(三)保持谨慎态度编写审计报告应本着慎重、负责的态度对被审计人任职期间范围履行职责的情况做出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评价。评价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时,首先应严格按照审计规范评价准则和经济责任审计实施细则规定的评价内容做出评价建议,提出审计意见。其次,必须坚持审计什么就评价什么,审计到什么程度就评价到什么程度,切不能脱离审计内容、脱离审计机关的职责权限做出不恰当的评价。这既是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要求,也是对党委政府、对被审计的领导干部个人、对历史高度负责的体现。

工会经费审计论文范文第5篇

关于工会经费税务代收情况的汇报根据省总工会、省地税局、中国人民银行××分行*年*月联合下发的《××省工会经费收缴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全省已经全面实施工会经费税务代收工作。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关于工会经费(工会建会筹备金)问题工会经费是工会使用的专项经费,指工会依法取得并保障其独立自主开展活动所需要的费用,是工会依法履行职能的重要物质基础。为了保证工会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国家在立法中不仅规定了工会的法律地位(工会经批准成立可取得独立法人资格,获取组织机构代码证),也明确了工会的法定经费,这就是工会经费。工会经费(工会建会筹备金)是一个抵税项目,根据我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工会经费(工会建会筹备金)按照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2%从应纳税所得额中计算扣除,这是国家让利给企业职工、关心职工、支持工会的具体体现。按照工会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企业、事业单位拨缴工会经费是其法定义务。长期以来,工会经费收缴采取各级工会依法自行收取、自下而上逐级上缴的办法。除了机关事业单位、公有企业基本按照《工会法》有关规定计提和上缴工会经费外,非公企业基本上是象征式上缴,相当部分企业一直不愿意上缴工会经费,收取工会建会筹备金就更加落实。

工会经费审计论文范文第6篇

由于上半年各科室工作量较繁重,员工加班频繁,为缓解员工压力,提升团队凝聚力,特申请拟于xxx组织一次部门团队建设活动(具体活动方案见附件1)。此次活动旨在欢快、和谐的娱乐氛围内增强团队凝聚力、沟通力、执行力和团队协作力,缓解员工工作压力,放松身心。本次团队建设预计约有X人参与,按人均费用为X元/人计算,本次团队建设费用需耗费人民币X元。

特此请示!

当否,请领导批示。

上一篇:小学科技实践论文范文下一篇:教育科学研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