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性资产管理办法范文

2023-09-20

经营性资产管理办法范文第1篇

1 医院无形资产的内容构成

1.1 技术知识类无形资产

是由高度密集的知识、智力、技术和技巧组合而成的能带来高附加值的资产: (1) 医院专有技术:涉及医疗、药剂、医技等各个部门的专有技术, 成为医院所特有的医疗服务链, 这是医院医、教、研长期投入和医院人技术智慧共同形成的结晶; (2) 专利权:包括医院与职工共同享有的职务发明专利和医院人独有的发明专利; (3) 团队技术配置:例如一些重点学科或领先专科, 正是由掌握不同分支技术的医院人构成了最佳的技术组合, 这种团队配置包括技术互补、人员协作等, 是由医院这一平台所提供的, 因此, 不同医院团队技术配置不同。

1.2 信息网络类无形资产

指非人们通常普遍了解或容易获得的医院内部信息: (1) 病案:内含巨大的医疗技术科研价值和潜在的医疗服务信息, 是医院开发医疗服务市场的源泉; (2) 版权:包括医院独有的各种管理制度、技术操作规范、人员技术培训方案等的正式出版物以及医院人员的技术专著; (3) 网络:医院长期形成的社会医疗关系网络、科研教学协作网络、科技情报信息网络等。

2 加强无形资产的核算和管理

确认无形资产必须满足2个条件:一是该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另1个条件是医院应能够控制无形资产所产生的经济利益, 也就是医院要拥有无形资产的法定所有权, 或者与别人签定了协议, 使得相关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医院直接将发生的无形资产购置费用计入当期支出费用类账户, 一方面会造成当期经营利润的虚减, 不能真实反映医疗经营的成果;另一方面, 这也使得医院总资产相对减少, 不能全面反映医院的价值, 直接导致医院的净资产减少, 对医院在此类合作中的利益产生不利影响。正是由于医院所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与会计准则有比较大的区别, 诸如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都存在不完善性, 才造成无形资产的真实价值不能够正确反映。建议在公立医院中重视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摊销、期末减值的处理, 以正确反映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存在状况, 对决策提供比较真实的信息。

3 建立医院无形资产管理体系

无形资产管理是无形资产经营的基础。只有建立健全医院无形资产管理体系, 通过严格管理才能保证无形资产的经营, 才能实现其增值。

3.1 确立医院无形资产管理的概念

医院无形资产管理是对无形资产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控制, 使之发挥最佳效益。它涉及经济、技术、法律、人力资源诸方面, 是现代化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 是以知识形态存在的无形资产为中心, 通过无形资产管理带动医院其他生产力要素的管理。

3.2 强化法制化管理理念

长期以来我国医院管理讲的是方针政策, 对法的概念淡薄。不仅对卫生事业管理涉及的种种法律知之甚少, 对于诸如专利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更是事不关己、置之度外。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细则》早已规定服务商标受到保护。医院冠名权、商标权是医院质量、形象和信誉的象征, 它们理应受到保护, 但过去极少被医院重视。因此, 学法懂法、强化法制化观念对医院无形资产经营管理十分迫切。

3.3 加强医院无形资产评估核算

由于无形资产的成本不易被准确地识别和计量, 评价难度很大。可以从投入角度估计, 也可以根据其增值量做出评估, 例如, 创建医院文化及建立特色服务前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估比较。总之, 建立一套客观可行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医院无形资产评估核算体系, 才能正确反映无形资产的价值, 使其在产业化经营的各个环节 (如:研制、计价、转让、投资等) 保证医院无形资产的保值增值。

综上所述, 医院无形资产的价值和特征正渐渐为现代医院管理者所认识, 并成为其实践医疗产业化改革, 提升医院综合竞争力的源泉。21世纪是无形资产的世纪, 21世纪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院无形资产的经营和管理。谁领先一步, 掌握和运用好这一医院价值创造的主要形式, 谁将赢得一个新世纪。

摘要:医院作为无形资产占高比重的科技密集型行业, 如何运用产业经济的思路, 对医院无形资产进行科学、管理、开发、经营, 是提升医院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课题。本文试通过揭示医院无形资产的构成和特征, 及其对医院价值创造所起的作用和方式;进一步阐述无形资产的投资、收益、成本控制和管理体系的建立, 为医院产权制度和经营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医院,无形资产,经营管理

参考文献

[1] 徐雨虹.改进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的几点设想[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 (3) :23.

[2] 葛家澍, 杜兴强.无形资产会计的相关问题:综评与探讨 (上) [J].财会通讯, 2004, 9.

[3] 郑立川, 韩小琴.《医院会计制度》的不足及改进建议[J].财会通讯, 2005 (1) :77~78.

[4] 王广庆.对我国无形资产准则的一些思考[J].会计研究, 2004, 5.

[5] 马贤明, 郑朝晖.用益物权权会计初探:以路桥收费权为例[J].会计研究, 2004, 7.

经营性资产管理办法范文第2篇

一、医院经营性固定资产概述

(一) 医院经营性固定资产基本内涵

固定资产是指医院在医疗保健服务活动过程中, 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 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 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其实物形态的资产。根据医院固定资产的实物形态, 可以将固定资产分类为房屋建筑物、专业设备、一般设备和其他固定资产;按照固定资产的经济用途又可以将医院固定资产分类为经营性固定资产和非经营性固定资产, 其中经营性固定资产是指作为医院日常经营或直接服务于日常经营过程的房屋建筑物、专业设备、一般设备和其他固定资产。

结合上述固定资产分类可以看出, 医院经营性固定资产中房屋建筑物具有固定性、长期性、不可替换性, 是医院固定资产中较为稳定的部分;而一般设备和其他固定资产具有可替换性的特征, 在更新、更换时对医院日常经营不会产生较大影响;而作为体现医院专业特征的专业设备, 主要是指医院医疗设备资产, 它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决定着医院经营发展、医疗技术、医疗服务质量, 必然成为医院内部控制的重点与核心。

(二) 医院经营性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实施现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医疗卫生机构医学装备管理办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 (试行) 》等规定, 医院在内部控制管理中, 已经制定了医疗设备购置预算管理、医学装备管理、医疗设备购置论证审批、医疗设备巡检保养维修、医疗设备安全与风险管理、医疗设备应急管理、医疗设备应用分析与绩效评价等内部控制制度和措施。医院通过医疗设备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内控组织机构的健全、内控工作流程规范, 能够有效指导医疗设备内部控制工作的实施, 医疗设备内部控制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是, 医院经营管理中, 医疗设备的内部控制措施缺乏有效的一体化衔接机制, 医疗设备的计划制定、采购、验收、评价、维保、清理等全过程内部控制联动机制未能建立, 医疗设备的关键节点控制施落实不到位, 突出地表现为购置计划执行不严格、采购项目库传导作用不强、医疗设备绩效评价分析不深入等问题, 需要在内部控制实施中进一步改进和加强。

二、医院经营性固定资产内部控制问题分析

(一) 事前内部控制措施落实不到位

一是医疗设备购置预算刚性约束不足。制定的医疗设备预算管理办法中, 存在预算指标层次复杂、说明性文字缺少等问题, 不便于设备申请科室编制预算, 存在主观编制预算情况;预算分配依据中未考虑设备的开机率、投资回收期、年度诊疗人次等已有资产使用效益情况, 可能出现重复购置、设备闲置的问题。

二是医疗设备项目库约束性较差。目前, 医疗设备经过医院装备委员会审批后, 将计划采购的设备纳入年度医疗设备项目库管理。但是, 因无配置许可证、转换方式获得、变更年度计划、人为替换干预等原因, 纳入采购项目库的医疗设备总体执行率较低, 严重制约了医疗设备项目库、总额预算的控制作用。

三是医疗设备可行性分析未严格执行。医疗设备购置可行性分析中, 存在购置申请填写内容不完整、签批手续不全、效益分析缺失等问题。特别是医疗设备效益分析中, 预期收费项目、使用材料试剂、预期使用效率等关键性指标缺少, 医疗设备主管部门在审核环节履职尽责不到位, 出现了审核流于形式、复核把关不严等问题, 导致低效医疗设备入库。

(二) 精细化内部控制措施跟进不及时

一是内部控制模式仍以经验控制为主。随着群众对更高层次医疗技术的需求增长, 医院医疗设备资产的规模出现了级数增长。在实施内部控制中, 医院仍然依靠人力控制为主, 未能建立信息化、大数据的现代医学设备管理信息系统, 严重制约了内部控制实施的效果和作用。

二是控制措施滞后于资产结构变化。在医疗设备采购数量、金额大规模增加的情况下, 医疗设备资产的结构已经过度为量多、价低、小型、多样的新型结构, 单位资产价值出现了降低, 在实施内部控制中仅将大型设备作为控制重点的思维, 难以适应医疗设备资产的结构变化。

三是医疗设备维保费用大幅上升。医院在采购医疗设备, 特别是大型医疗设备中, 未能统筹考虑医疗设备的后续支出, 导致低价采购设备, 高价购买后续服务的情况发生, 出现了费用支出率与设备成新率同向变动趋势, 费用支出有过快上涨趋势。

四是医疗设备实物资产控制不严。存量医疗设备管理中, 使用科室存在“谁占有、谁拥有”的错误认识, 医疗设备不能实现内部调配、优化配置, 有时还存在闲置浪费的情况。资产盘点中, 也有报废设备未及时处理、实物与记录名称不符、迁移设备转账不及时、实物资产缺失等问题。

(三) 设备绩效跟踪评价需要继续深化

一是职能科室日常效益评价流于形式。按照医院要求, 设备管理部门需要每半年对甲类和乙类设备进行效益分析与评价, 并将评价作为设备购置参考依据并反馈科室总结改进。但是, 执行中存在跟踪数据不准确、未提供评价结果、评价结果未使用等情况。

二是医疗设备绩效评价体系尚未建立。在对医疗设备进行绩效评价中, 主要侧重于经济效益的考核, 关注投资还本期、投资收益率、年均现金流量等指标, 忽视了设备的技术效益、社会效益, 未能将医疗设备的外部性效应纳入考核指标。

三是医疗设备绩效评价结果不能有效应用。医疗设备考核中, 存在部门重复购买、投入后未使用、使用后未发挥效益等问题, 发现问题后问题的整改较差, 未整改问题的责任追究制度尚未建立。

三、医院经营性固定资产内部控制优化建议

(一) 提高预算刚性约束, 落实事前控制措施

一是提高医疗设备预算总额刚性约束机制。优化预算指标体系, 对预算编制进行必要的说明和指导, 要将预算压实打牢, 着重提高预算指标的可量化、可操作性。建立资产配置的定额分配制度, 将医疗设备预算与科室有关收入、工作量、效益等指标进行关联, 确保优势学科获得更好发展。采购中利用同类设备打包购买、寻求更多供应商、引入新进服务商、后期材料维保内容整合等途径, 提高医院整体议价能力, 提高医疗设备预算资金使用效率。

二是严格医疗设备入库遴选、执行。继续发挥医疗设备项目库在设备总额预算中的控制、筛选作用, 计划执行中要明确管理控制方式、取消依据、临床信息变动沟通等程序化流程, 建立采购计划动态管理的模式, 及时修正采购实施方向。

三是保证可行性分析有效落实。探索可行性分析工作的集中业务指导, 按照既定程序落实审批流程, 通过可行性分析的先期控制, 提高设备采购的针对性、有效性、效益性。进一步优化改进可行性分析报告内容, 修正并完善分析指标因素, 提高分析指标的可理解性、可执行性。

(二) 实施精细化控制措施, 适应医疗设备结构变化

一是向信息化内部控制模式转变。医疗设备内控控制中, 通过建立预算项目库、存量设备库、使用效益库等措施, 将设备论证、采购、实施、考核等各个环节进行信息化管理, 在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与医院各类信息系统的联动, 实现自动化控制。

二是实施“抓大控小”的全覆盖分类控制。积极分析设备采购结构变动, 实施大、中、小医疗设备的针对性分类控制措施, 在重点设备管理的基础上, 更加精细的管理小型常用设备, 促进设备投入资金效益最优。

三是有效管控设备后续支出规模。医疗设备招标采购中要统筹考虑, 做到设备购买价款与后续支出“双关注”, 尽量获取设备的后续免费服务, 降低设备后续支出金额, 针对性解决后续费用支出与医院资产新旧结构不合理现象;必要时, 整合医疗设备维保外包的内容范围, 确定年度外包资金总量, 真正形成维保费用整体外包的规模效应。

四是加强存量医疗设备调配与控制。做好医用设备功能清单的建立, 根据科室需要、使用效率等合理调配存量设备。严格执行医疗设备的维修、保养措施, 积极利用更新改造等技术方法延长设备经济寿命。日常管理中, 做好设备动态管理, 落实盘点制度, 及时对资产管理中的问题进行修正。

(三) 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实施联动考核追责制度

一是建立联动绩效评价机制。设备管理部门要严格履行已定职责, 切实做好在用设备的跟踪问效;财务部门要及时将问效情况纳入预算考核;审计部门应进行专项绩效实施评价, 重点关注绩效评价内控措施设计和执行的有效性。通过搭建绩效评价与预算管理衔接通道, 及时分析绩效评价制度的不足, 延伸制度条款和管理链条, 形成常态、有用、精准、联动的效益评价机制。

二是构建全面绩效评价体系。医用设备绩效考核不仅要重视经济效益, 也要兼顾社会效益、技术效益, 才能体现医院的公益性特征。绩效评价中应考虑使用关键指标分析法、平衡计分法等先进的绩效评价方法, 在综合考虑群众满意度、职工技能发挥、医疗服务能力均衡、社会技术效益等方面的基础上, 得出科学有效的评价结果。

三是确保绩效评价结果整改。绩效评价中各方面效益均不高的医疗设备, 要运用“多维分析法”, 找到限制医疗设备效益的关键卡点, 对重点、重要、困难的整改问题, 可以由各部门成立“整改小组”, 提高问题导向下的多部门整改协同合力, 对整改不积极、整改不力、整改敷衍等行为, 要与绩效收入挂钩, 实施必要奖惩, 对特别严重的不整改行为, 应实施责任追究制度, 从严、从重对直接责任人进行处理。

四、结语

医疗设备作为医院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在医院提高医疗服务能力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医院在内部控制过程中, 需要通过构建设备年度预算控制、可行性分析、需求动态调整、采购管理、验收管理、使用效益分析、实物管理、清理处置、维保维修、更新改造、重新购买的全闭环设备管理模式, 重点搭建使用效益分析数据、维修维保成本、更新改造支出、经济寿命评估、重新购置分析等多环节决策管理平台, 才能优化现有设备结构、提升医疗技术效益、压缩设备资产规模, 为实现医院轻资产、高效益运营模式奠定基础。

摘要:医疗设备资产作为公立医院重要的经营性固定资产, 影响并决定着医院的医疗技术和医疗服务水平, 是医院长期、稳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为合理配置、有效使用医疗设备资产, 公立医院已经建立了医疗设备资产的内部控制体系, 实现了内部控制的预期效果。但是在内部控制实施上, 医院仍然存在事前控制措施、过程精细化管理、产出绩效评价等方面的不足, 需要进一步优化改进内部控制的实施, 提高医院综合管理水平, 实现医院持续良性经营的目标。

关键词:医院,医疗设备,内部控制,绩效评价

参考文献

[1] 程燕玲, 吴继萍.新医改形势下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重构[J].会计之友, 2017 (20) .

[2] 唐大鹏, 任少波.内控视角下国有资产配置与预算管理问题研究[J].中国财政, 2017 (16) .

[3] 程平, 尹赤, 张红梅.基于财务云平台的收支管理内部控制优化研究-以重庆海事局为例[J].会计之友, 2017 (18) .

[4] 朱宇, 尚高岭.公立医院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研究[J].财会通讯, 2011 (2) .

[5]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 (试行) [Z].2012-11-29.

经营性资产管理办法范文第3篇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2005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贯彻国资委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精神和信息产业部、铁道部2005年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总结2004年公司各项工作,分析当前的形势,部署2005年的工作。

下面,我对2004年工作进行简要的总结,同时对2005年的工作做总体安排。

一、2004年公司主要工作情况

2004年是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发展历程中值得纪念的一年,也是中国改革和发展重要一年。在国资委、信息产业部和铁道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全公司干部、员工开拓创新、克服困难、团结拼搏,各项工作取得可喜的成绩。

1.全面完成2004年各项经营指标,为公司持续发展夯实了基础

2004年公司围绕发展目标,坚持“协调发展,效益增长”的经营原则,抓住市场发展机遇,优化营销组织结构,提高服务质量水平,挖掘业务发展潜力,在改善业务收入结构、大客户营销、市场策划推广等方面取得了进展,在经营管理上,从加强计划目标的过程控制和完善区域经营部、客户经理制入手,积极推进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较好的经营结果。

2004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实现106.9亿元,是去年同期的150.8%,约占全国电信业务收入的2%。其中社会电信市场收入实现71亿元,是去年同期的187.9%。

在固定电话用户发展上,提前3个月完成全年用户净增计划,截止到12月份,用户累计净增530万户,完成年初计划的131%,在网用户达到1191万户,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3%, 约占全国固话用户数量的3.8%。

在宽带用户发展方面,提前4个月完成全年用户净增计划,用户累计净增68万户,完成年初计划的170%,在网用户达到98万户,是去年同期的333%。

在为铁路运输做好服务的同时,积极采取措施,完成了与各铁路局的服务合同签订工作,

1 全年铁路市场收入实现35.9亿元,完成了铁路市场经营任务。

2004年公司实现利润总额1.3亿元,比去年增长了66.98%,完成全年预算计划的130%。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为0.49%,流动资产周转率为1.67次,劳动生产率15万元/人年。国资委已原则同意公司核销资产37.4亿元,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已同意继续对公司铁路收入免征营业税两年,并正式行文上报国务院,同时争取到继续享受企业所得税集中汇缴的税收优惠政策。

2.确定了未来三年的发展战略,明确了发展方向

公司自2000年成立至今,走过了四年的发展历程,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是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公司今后几年如何发展,公司向何处去,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面对新形势,公司审时度势,及时制定了《2005-2007年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发展战略》,明确了公司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和奋斗方向,确定了发展指导思想,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重在特色,重点发展,加快改革,加强合作,用3年左右的时间,将中国建成一个效益高、队伍强、形象好、业务全、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现代化电信运营企业。公司制定的发展战略从战略依据、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及战略措施等方面较为系统的阐述了公司的未来发展问题,是公司立足市场,走特色之路,实现快速壮大的行动纲领。

公司上下认真贯彻落实战略研讨会精神,围绕公司的发展战略,各省分公司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各省分公司的发展规划,进一步统一了思想,理清思路,在大与强、数量与效益、近期与长远、投入与产出等问题上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走特色发展之路,以效益为中心,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理念逐步贯穿到各级管理者的实际工作中。

3.加强铁路专网的基础建设、维护管理与市场开发,为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和服务奠定了基础

公司在铁路市场方面坚持效益观念,树立为各级铁路部门做好服务的思想,开展了多项有针对性的工作,提高了服务质量,强化了对专用设备的维护管理,为确保铁路运输安全和促进铁路信息化建设做出了贡献。通过不断了解铁路运输的需求,积极主动地为各级铁路部门提供优良的专业服务,整体服务的质量明显提高,树立了公司的良好形象。加强了专用基础建设,安全生产常抓不懈,深入开展设备专项整治,同时各级铁道业务部门积极开展市场

2 宣传工作,向路内用户宣传公司各项业务,扩大了公司市场影响力,拓展了经营范围。为全国铁路第五次大提速、调度命令无线传送系统推广、三次铁路运输生产指挥系统的调整、郑州铁路分局管内京广线安全标准试验线建设等提供了优质、安全的服务,圆满完成了铁道部的各项重大任务。

4.不断完善、优化网络,规范建设管理、强化网络运维,为公司的业务发展提供了网络支持

2004年网建工作围绕年初既定的“加强建设管理、狠抓制度落实”的工作思路,公司上下共同努力,加强公司基本建设的规范与管理工作,通过整章建制,完善了基本建设程序,加强了三类工程的管理,完善了公司验工计价的管理办法,提高了验工计价的完成率和准确性。通过交流培训,提高了全公司建设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通过不定期检查、现场监督等措施圆满的完成了公司各项建设任务。

网运系统以“支持市场发展、强化运维管理、加强网络保障、培育运维队伍”为重点,积极适应业务发展,配合网络建设,不断调整优化网络结构,增强网络能力,及时响应市场需求,丰富了业务种类。运维系统广泛开展了“标准化机房和标准化线路区段活动”,机房面貌和线路维护工作大为改观,运维生产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建立“网络运行维护通报制度”,使网运运行状况、业务发展情况和网络资源能力等信息上下通达,运维工作的组织开展更清晰有序。通过编制一系列运维管理规章和技术规范,进一步完善健全了运维管理制度体系。2004年公司网络运行平稳,网络质量状况良好,为公司顺利实现市场经营目标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5.加强投资管理,为公司重点区域及重点业务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公司以“效益优先,理性投资,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重点地区和重点业务”为原则,下达了2004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并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调整了投资计划,增加了对重点地区的投资,以促进其快速发展。为进一步体现以效益指标指导投资的原则,制定了《中国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分配原则的管理办法》,强化了投资管理。2004年公司财务决算共计完成投资额93.6亿元,其中基础建设63.9亿元,更新改造29.7亿元。为落实“效益优先,量力而行”的投资战略,在认真总结2004年投资计划分配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2005年投资计划额度分配办法。

3 为促进和提高省分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公司在2004年对资金、成本、物资、工程建设等经营管理的重点领域进行了审计和检查。通过审计和检查,对经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针对超计划投资、收入确认和招投标等重点问题开展了整改活动和效能监察,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整改,对有关主要领导和责任人追究了责任,为今后加强管理、提高经营质量奠定了基础,强化投入产出观念,提高了投资效益,增强了公司核心竞争力。

为规范网络建设,打造优质高效的网络,围绕省内传送网、城域传送网、IP城域网、本地电话网、业务支撑系统建设,公司颁布了一系列技术规范,并严格加以贯彻执行。在项目评审过程中,坚持对技术水平与经济效益、长期目标和短期收益进行综合考评,有效避免了以往项目建设中,单纯追求网络规模、忽视产出效益、重复投资建设等问题。

6.积极跟进新业务、新技术,为公司发掘新的业务增长点拓宽了渠道

2004年公司在3G、数字集群技术试验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根据信息产业部的总体安排,3G技术试验工作从网络建设、系统调测,到目前正在进行的内容补测,每个阶段都受到了信息产业部领导的充分肯定。同时,通过试验,在3G移动网络建设、网络优化、运营维护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深入掌握了3G技术,对系统性能、功能和业务有了较深入的了解,锻炼了队伍、培养了人才,对外展示了公司在开展移动业务方面的能力,树立了公司良好的形象,为今后移动业务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2004年继续进行数字集群的技术试验,在试验过程中,没有走被动接受的老路,而是从一开始就积极主动参与规范的制定和系统的研发,以面向未来实际应用为准则,引导两种数字集群技术向正确的方向发展,结合数字集群技术和应用特点,对两种系统提出了多项改进意见,使得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两种系统在网络结构配臵、性能、尤其在功能和业务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基本满足商用试验的要求。

公司在积极跟踪、试验新技术的同时,也加大力度在既有技术基础上的业务创新,重点推广了以IP技术为代表的虚拟专网业务和传统固话增值业务,取得了较好的经营效益。

7.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为公司树立品牌形象和提高竞争力做出了新的贡献

公司紧紧围绕提高客户满意度这条主线,外树形象,内抓管理,全面落实用户服务“五满意”的各项要求。各分公司不断完善服务质量监管体系,明确客服部门对服务质量实施监督的职责,落实了服务质量稽查员制度,加强了对代理商服务质量的监控,初步形成了内部

4 检查与社会监督相结合、普遍检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上级检查与单位自查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质量管理监督机制,随着客户服务规范管理办法的陆续出台,以及对各个服务环节检查措施的落实,为基础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提供了制度的保障。各级客服部门作为公司对外服务的窗口,大力推行“统一接入号,统一工作流程,统一服务标准”的集中化服务方式,不断完善和优化服务流程;积极开展评先创优活动,树立学习榜样,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得到显著提升。针对公司普遍存在的长途质量不理想、业务受理与缴费地点分离、用户补交话费后不能及时复机等问题,开展了专项整治工作,收效明显。经过公司上下的共同努力,“客户满意年”活动进展顺利,公司综合服务水平又上一个新台阶。

8.深化人力资源改革,为公司稳步发展提供了保证

为了落实人才战略,公司在人力资源方面建立各项管理制度,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和实施意见,加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改变了以往岗位技能工资制的分配形式,建立起以绩效工资为主的薪酬体系,制定了《公司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指导意见》,并在部分分公司开始试点。根据公司发展需要和依法用工的指导原则,统

一、规范了公司用工制度,降低劳动用工成本,依法约束员工行为。

根据国资委文件精神,在2004年对省分公司负责人全面实行年薪制。重新组织编制了公司组织机构设臵方案,进一步规范、明确各级组织机构的职责和权限,本着精简高效、满足需要的原则,对岗位定员编制重新进行了核定。

同志们,2004年是公司发展的重要一年。在这一年里,我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是公司总部各部门,各省分公司干部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广大干部员工用辛勤的工作和奋力的拼搏换来的,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在此,我代表集团公司领导班子向在座的总部各部门负责同志、各位省公司的负责同志并通过你们向全体干部员工表示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应看到公司在经营管理、改革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市场开拓能力,市场营销的方式方法还有待提高; 二是没有牢固树立经营企业的观念。有些省分公司仍然存在盲目追求用户数量和收入规模的问题,个别分公司甚至出现了收入增加利润反而下降的现象。三是在投入产出上没有精打细算,没有深入挖掘现有市场、客户及资源的价值,而是一味依赖投资,热衷于铺新摊子,上新项目,使得资产负债率过高,企业发展缺乏后劲,并出现严重超计划投资现象;四是高端电信业务推广困难,

5 长期不能形成规模收入,收入的结构难以得到优化,新业务发展艰难,“差异竞争、特色发展”战略不能真正得以贯彻和实施。五是销售渠道管理上还存在薄弱环节。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及营销网络的规模日趋扩大,代理费用的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长,已经成为公司经营成本中的一项关键要素。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5年主要工作安排

按照中央和国资委的部署,2005年是推进中央企业改革和调整、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05年经济形势做了全面深刻的分析,总的来看,今年国内外经济形势将保持好的发展趋势,但是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因素也不少,需要引起我们密切关注的有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加快和规范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二是要切实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做大做强主业;三是要高度重视企业风险的防范和管理,随着企业的经营范围不断扩大,特别是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企业经营除了要面对价格、需求、技术变化等市场风险,还要面对复杂的法律、政治和社会风险;四是要处理好收入分配关系,事关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的发挥,也是实现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五是要确保企业和社会的稳定。

信息产业部在刚刚结束的工作会议上指出:信息产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全球范围内的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投资活跃,发达国家制造能力加速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以信息技术等为标志的全球性科技革命蓬勃发展,新技术新业务加快发展融合,高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创造了新的社会需求。

铁道部在前不久结束的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提出了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总体思路和部署,随着铁路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公司铁路专业的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通过分析形势,既要看到机遇也要看到挑战,05年对公司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正确分析和把握当前形势,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提高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资产质量上跨上新台阶。

面对新的形势,2005年公司工作的总体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效益为中心,重在特色,重点发展,加快改革,切实提高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铁路运输专业市场与社会电信市场的并重,大力深化内部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而实现

6 良好开局,为落实公司未来三年的发展战略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2005年的主要经营目标是:

公司2005年计划实现销售收入140亿元,;实现利润2亿元;完成新增投资80亿元。 全年公司计划新增450万户固定电话用户;交换机实占率达到75%;发展宽带接入用户70万户。

应该看到,今年公司的改革和发展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为了确保今年各项指标的完成,我们要围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大改革力度,加快调整步伐,开拓创新,扎实工作,2005年重点要做好以下工作:

1.坚定不移的贯彻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未来三年的发展战略,就是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重在特色,重点发展,加快改革,加强合作。我们要充分理解发展战略的精神实质,坚持特色发展的原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坚持低成本,高利润的原则;坚持合作共赢的原则;坚持服务领先的原则。要把发展战略落实到整个经营工作中去,指导每一项具体的经营活动,用发展战略统一各级经营班子思想。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实施制度创新,探索公司市场化运作的新机制。

按照国资委今年要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公司的改革步伐,公司各级经营班子,要在公司董事会的领导下,继续做好国有独资公司建立和完善董事会的试点工作,逐步形成出资人、董事会、监事会、经营层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约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各级经营管理者的管理水平,进一步探索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的新途径,在有条件的省分公司,试行公开选聘经营管理者。按照市场化原则对各级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完善人才管理机制,真正做到能进能出,选拔德才兼备的同志充实到一线经营管理者的队伍中,以解决经营管理人才不足的问题。继续加大内部薪酬分配机制的改革。

2004年部分省分公司在改革创新方面做了大胆的探索,创造出一些好的经验,这些经验对其他省分都有借鉴的价值。这次会议将分别安排他们做经验介绍和交流,希望同志们要认真听取他们的经验介绍,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来改革和完善自己的工作。今年公司还将继续探索股份制、资本运作、股权多元等方面的改革试点工作,为公司的改革积累经验。探索“引进来,走出去”的新路子,加快对外交流、融资、合资合作工作,推动国际业务的开展,力争有所突破。

7 2.加大营销力度,提高收入质量,加强渠道管理、严格控制营销成本,大力挖掘现有用户的收入潜力

第一,从调整市场结构入手优化收入结构,提高收入质量。要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充分利用目前公司资源,积极拓展业务增长空间,重点在大客户营销方面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各级市场营销部门在做好大客户营销阶段的纵向牵引工作的同时,要加强对大客户售后服务的横向协调工作,切实落实客户经理制度,要加强大客户基础管理工作,掌握大客户的全部信息档案,建立企业领导兼任大客户经理的制度,减少汇报层次、缩短反应时间。与网运、客服部门建立可操作的、权责分明的业务流程,与客户建立起固定的、顺畅的信息沟通渠道。理顺前台与后台支撑的流程,强化业绩考核和服务责任。不断提高经营效益,加强营收管理,努力降低坏帐比例,加大对装机率等指标的考核力度。

第二,严格代理渠道管理,减少不必要的营销中间环节。加强公司营销渠道的管理,分公司对每个业务单元的“价值链”要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可替代和可压缩的中间环节,逐步压缩代理商特别是职业代理商的份额,严格控制代理层次,努力实现代理营销渠道的扁平化,掌握市场的主动权,提高产品的收益率。与此同时加强对员工的培训,调整考核激励措施,提高公司直接销售渠道利用率和营销能力。

第三,大力开拓互联网业务的内容服务。宽带接入业务的发展,必须与内容服务双管齐下。目前,互联网出口带宽和费用已成为公司发展宽带业务的瓶颈,为了能有效地减少对互联网出口的占用,要在本网内大力发展内容服务。我们要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发、推广有关业务,不断满足用户的需求。

第四,进一步加大品牌建设,培育精品品牌。建立和推广统一的品牌可有效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增强用户对企业及业务的识别能力。2005年要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树立决心和信心,突出公司的品牌战略,制定品牌建设近、中、长期计划,力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若干个具有全国影响的业务产品。

第五,加强沟通合作,做好互联互通工作。互联互通是公司实现经营目标和拓展市场的重要保证。2005年,互联互通工作要本着“依靠监管、服从监管、推动监管”的原则,加强与政府主管部门的沟通,争取获得更多的理解与支持,进一步推动监管与政策环境的改善;

8 建立健全与其他运营企业的逐级协商机制,加强企业间的沟通与合作,及时有效的处理各类网间问题;认真贯彻落实互联互通有关政策法规,在提高网间质量、保障网间安全的同时,杜绝和避免发生违法违规事件;严格执行公司互联互通工作管理办法,规范工作流程,提升管理水平,为公司实现经营目标和拓展业务市场争创良好外部环境。

3.开拓铁路市场,以新技术、新业务提高服务铁路的水平

2005年各级铁道业务部门要把工作重点放在铁路市场经营上,坚持以市场经营为中心,在保存量的基础上,以提高服务水平、保证设备安全与质量为手段,确保今年铁路市场收入指标的完成。

各级铁道业务部门要把巩固铁路市场作为第一要务,切实把铁路业务作为市场来做,在思想观念上要有一个大的转变。要通过为铁路部门提供个性化、差异化服务,提高我们的服务质量与数量,在做好服务,保证安全的同时,要牵头组织力量,做好专业新业务的市场研发工作,与铁路科研部门保持联系,加强沟通,把握铁路信息化的发展方向,以开发新业务为重点,保证必要的市场投入,形成新的收入增长点。重点做好GSM—R增值业务的研发工作,不能把工作的目标仅仅定位在提供简单的维护服务上,要挖掘GSM—R业务的内在市场潜力,积极筹划构建天地一体化的铁路信息服务平台。虽然公司实行了分类管理,但是各级单位要有大市场观念,要对铁路和社会市场给予同样的关注。由于业务分类管理后公专网的机构、业务界面及流程、维护责任等尚在探索和完善过程中,各分公司要以维护公司整体利益为出发点,积极妥善地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要本着维护公司整体利益的原则,积极协商处理,不能互相推诿。铁路专业市场是公司发展之本,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是做强铁路市场的必由之路。各级铁道业务部门要组织好服务合同签订、清算签认工作,加强对有关单位的公关工作力度,采取各种措施增加清算收入,确保公司2005年收入计划按时完成。

4.优化网络结构,加大运维体制改革的力度,提高管理水平

在网络优化方面,要转变观念,树立“使用资源计成本,做好运维有效益”的意识,在适应市场发展和保障网络安全的前提下,加强资源管理,优化网络组织,提高资源利用率,采取各种措施,降低运行成本,节约维护费用,特别是要在全公司范围内大力推行交换机用户数据弹性编码。坚持“面向市场,服务用户”的运维指导思想,做到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灵活应对市场变化,主动配合市场开发,积极提供市场支持。贯彻落实大客户运维服务规范,

9 建立健全大客户运维服务考核。合理投入完善必要手段,提高大客户网络监控能力。积极推进运维体制改革,统一运维组织机构,加强各级网管中心建设,逐步实现集中维护管理。从公司整体利益出发,理顺公专网关系,协同做好网络维护工作。进一步推进双达标活动,完善运维通报制度,规范运维管理制度,加强运维基础建设。各级运维部门还要加强网络安全预案编制与贯彻落实,做好网络安全考核,积极探索运维生产指挥信息化管理的新方式,为快速响应市场和加强资源管理提供必要的技术手段。

5.实施人才战略,加强绩效考核,深化薪酬和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

公司人才战略的目标是调整和优化人员结构、提高人员的管理素质,尽快培养和造就适应公司快速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建立一套适应现代企业的选人用人制度、绩效管理制度和薪酬激励制度,为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创造人才环境。为此,在2005年要继续加强各级经营班子的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完善省分公司负责人薪酬管理暂行办法;加强技术和业务骨干队伍的建设,增强企业技术、业务创新能力;全面推进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加快实施高技能人才“86111”工程,提高一线员工队伍素质。

要处理好收入分配的问题,要树立大局意识,坚持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处理好收入分配中的各种关系。既要调动企业负责人的积极性,又要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要树立人工成本的概念,按照“两个低于”的原则,即企业工资总量的增长要低于效益的增长,职工收入的增长要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超出人工成本的承受能力将会削弱企业的竞争力。我们有些省分公司的经营收入增加了,而职工的收入并没有增加,主要就是因为成本过高,收入和利润没有实现同步增长。这实际还是算经济帐的问题,企业用于分配的能力要靠增加利润形成,只有增加了利润才有可能增加分配。因此,今年我们要进一步改革公司的分配制度:首先对那些超出人工成本的承受能力,导致企业竞争力下降的分配办法要进行改革。二是要教育我们的职工,只有企业做好了,增加了效益,分配才能增加。公司可以从外部引进人才,但关键是要看其能为公司创造多少效益,并以此决定其薪酬。三是公司要尽快出台分配制度改革的配套措施,使我们的分配制度真正按照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来激励我们的员工更好的为企业贡献力量。

围绕公司的战略目标,进一步研究各级经营组织架构问题,及时解决职能交叉、职责不清等问题。完善企业员工招聘录用办法,建立员工考核、管理和激励的日常工作机制。同时,要依据国家政策,加强对离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加强人力资源部门的自身建设。

10 6.加强投资管理,规范工程建设,坚决制止投资超计划

今年计划投资管理工作在围绕公司发展战略的前提下,要继续坚持效益优先、突出重点、科学决策、理性投资、严格监控的原则,加大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水平。要制定投资制约机制,要处理好投入、收入、收支差三者之间的关系,引导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要学会经营企业,会算经济帐,要分析经营和财务指标,努力发展有价值的用户,对那些投入产出少,效益低的用户坚决不投不做。公司将按照发展战略的要求,调整工作思路,尽快制定出投入产出的管理办法,使我们有限的资金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对盲目决策,没有经过市场调查研究的超计划投资,要追究决策者的责任,对情节严重的将给予必要的行政处罚。

2005年公司将继续规范工程管理,特别是省分立项建设的三类工程,大力提高工程质量,严格执行建设规范,健全执行准入制度,确保参建单位资质水平,规范工程招投标行为;继续推行工程监理制度,认真执行工程质量监督申报制度;加强工程建设阶段的验工计价管理,落实验工计价的责任制,杜绝超验及虚验现象。

7.加强集中采购工作,降低运营成本

为实现公司整体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提高公司采购管理工作水平,促进廉政建设,公司将深化采购集中管理工作,完善相关制度,细化实施细则,建立完备的集中采购管理工作体系。2005年,公司采购工作的重点是将公司网络设备和主要材料集中到公司总部和省分公司层面采购,通过减少采购管理层次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扩大采购规模降低运营成本,限制地市级分公司在物资采购上投入过多精力,保证其专心进行市场经营。

集中采购分为公司总部集中采购和各省分公司集中采购两个层面。总部先期对本地网交换设备、ADSL设备和铁路专用设备实行集中采购,为建立具有公司特色的集中采购管理机制积累经验,逐渐扩大总部集采范围;总部集采范围之外的设备和主要材料由省分公司集中采购;各省分公司不应将采购权继续下放,已经下放的,要尽快收回。列入总部集中采购的设备,具体操作办法和实施细则另行下发。

集中采购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公司总部相关部门和省分公司的密切配合和支持。在采购中要研究使用好商务部批准的外经贸权限,使之成为公司效益增长的新亮点,总部将加强对分公司集中采购工作的业务指导,也会适时地检查分公司的采购工作,对未认真执行集中采购的分公司将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11 8.加强财务管理,规范收入核算,强化内部审计工作

加强财务管理、规范收入核算和强化内部审计是05年公司重点工作之一。为此,公司将制定《中国集团有限公司电信业务收入确认办法》,组织有关部门开展收入调研工作。通过调研,摸清情况,找出问题,健全收入内部控制制度及相关管理办法,完善《中国营业款管理办法》,通过规范收入核算,从源头上杜绝挪用、转移、隐瞒、虚列、混列收入的现象发生,确保收入的真实、完整。

继续加大基建更改项目的清理力度,对公司成立前的历史遣留问题,区别情况,妥善处理,同时完成2001-2003年基建更改未转固项目的清理工作。初步建立公司预算制度,加强日常考核工作。建立公司资金调度平台,加速资金周转,减少资金沉淀。完善《企业会计制度》相关配套制度,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建立成本费用定额管理体系,完善成本费用控制制度,逐步推进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加大财务人员培训力度,努力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继续加大对建设项目资金使用的审计力度,对公司重点投资、重点工程要进行审计检查,对建设项目概(预)算执行情况加强监管,对虚报投资完成额、挪用转移建设资金、建设成本不真实等问题要进行严厉查处,确保公司持续、健康发展能力真正得到提高。

9.继续跟踪新业务、新技术,积极争取政策支持

2005年,公司将继续跟踪新业务、新技术,积极争取国家的政策支持,做好数字集群及3G的试验网工作。目前,总部已经确定在沈阳、长春、重庆三个城市进行数字集群的商务试验,确定市场营销模式。在进一步完善功能需求的基础上,编制数字集群系统技术规范、设备规范、网络技术规划等指导性文件,为大规模业务的开展做好各方面的前期准备工作。做好数字集群业务的市场策划和业务发展规划工作,做好3G技术试验的总结工作,并根据政策情况,适时启动相关业务开展的准备工作。此外,还要做好在现有网络技术基础上的业务创新,积极跟踪以软交换为代表的下一代网络技术发展动态和业务应用。

10.加快主辅分离改革,规范多种经营业务,集中精力做强主业

按照国资委的要求,中央企业要进一步突出主业,规范企业重大投资活动的管理,加快实施主辅分离,集中资源、集中力量做强做大主业,要把思想统一到国资委的要求上来。去年,集团公司成立了实业部,其目的不是为了大力发展实业,而是要对多种经营进一步进行规范。首先各省分公司不能成立新的实业公司,集团实业部要摸清目前各种多经的现状,分

12 门别类的对现有各实业公司提出处理意见。

11.继续开展服务满意活动,以优质服务构建品牌和核心竞争力

公司今年将继续开展服务满意活动,完善客户服务流程,规范客户服务行为,强化服务质量监督,明确责任,对影响服务质量的重点、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有关责任部门要高度重视,及时加以解决。切实落实首问负责制,杜绝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

进一步探索针对行业大客户服务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要组织力量对长期积累下来的为铁路专网服务的实践经验进行归纳、梳理和总结,找出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形成成熟的流程和服务模式,为进一步拓展其他专业服务市场做好准备。

12.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事关企业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各级领导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常抓不懈。认真贯彻“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形成处罚违规部门与违规人员相统

一、监督管理与考核任用相衔接、事前防范与事后追究相结合的机制。要紧紧抓住落实责任这一中心环节,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整治安全生产隐患,严格追究事故责任,切实把安全生产工作抓紧抓好。

元旦刚过,春节将至,各级领导要切实关心职工生活,解决困难职工、离退休人员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落实稳定工作责任制,确保职工队伍的稳定,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经营性资产管理办法范文第4篇

根据教育部, 教技发[2005]2号文件《教育部关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的指导意见》的要求, 需要“改革高校以事业单位法人的身份直接办企业的体制, 重新建立国有经营性资产的责任主体。”“促进学校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 搭建教师与学生的社会实践平台, 以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学院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文件要求, 全国各地高校陆续成立资产经营公司, 完成资产经营性资产的划拨, 实现学院控股, 对所投资的企业进行监管。资产经营公司成立主要管理校办企业, 规避风险, 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二、高校资产经营公司发展现状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资产经营公司成立较短, “一校两制”管理模式是多数资产经营公司现状, 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产权不明晰、经营机制不灵活、行政干预较多、管理效率低、风险防范能力较差。从公司治理的角度, 迫切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 完善治理结构、增强风险意识。

三、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的职能特点

高校资产经营公司区别一般的现代企业, 法人治理结构具有浓重的行政色彩, 行政领导对市场经营干预常常制约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的市场化发展。所以我们要分析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职能特点, 才能更好地建立适合高校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高校资产经营公司主要职能特点。 (1) 实现高校控股、管理高校企业, 做好“防火墙”角色, 规避风险, 确保国有资产增值保值。 (2) 孵化科技企业, 促进学校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 转化学校科技成果, 孵化科技企业, 搭建教师与学生的社会实践平台, 实现学徒式教学 (3) 整合高校资源, 实现产学研一体, 不少高校在校园建设上也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 资产经营公司创造经济效益时也能补充高校的财政资金不足, 实现资产公司与高校双赢局面。

三、高校资产经营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

2008年, 借鉴美国SOX法案, 我国财政部会同五部门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2010年发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 高校资产经营公司应该按照两部规范文件的要求, 制定适合高校经营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 完善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 确保国有资产增值保值, 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四、建设高校资产经营公司内控制度的五大要素

高校资产经营公司借鉴美国COSO为框架, 结合两部规范文件, 制定适合高校企业的内部控制五要素。

(1) 内部环境: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明确经营性资产管理委员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职责职权, 减少高校行政干预, 理清人、权、物关系, 做到现代企业自负盈亏, 优化治理结构, 提高公司治理效率。制定科学的企业战略目标, 合理配置资源, 保护国有资产增值保值;

(2) 风险评估:建立风险评估机制, 风险分为战略风险、经营风险、报告风险和合规风险, 对风险要有识别的手段, 从战略执行和目标实现入手, 寻找风险因素, 尽量预测危险可能造成的危害, 选择控制风险的有效方式。风险评估是对风险定性和定量体现, 风险评估是在风险识别后, 对潜在的风险对战略目标实现程度的评估。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 对风险要有应对机制, 风险措施有回避、降低、分担、承受四种类型, 在风险评估时, 高校资产经营公司治理层要从企业大局层面考虑整体风险, 资产经营公司管理者要从各业务单位、各部门或企业其他活动的风险进行复合评估, 确保经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3) 控制活动:建立各项业务控制措施, 控制活动核心内容: (1) 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 高校经营企业需要全面分析、梳理业务流程, 对不相容职务实施相应的分离措施, 做到各个岗位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 (2) 授权审批控制, 高校经营公司制定相关的各岗位的权限范围和业务的审批流程, 做到谁签字谁负责的工作职责, 责权分类进行列明, 避免出现“监管缺失”和“权力真空。” (3) 会计控制, 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中控制活动的核心, 制定相关的财务制度, 建立财务风险的预警机制, 财务风险是企业经营风险的集中体现, 会计风险控制是一个连续、动态、重复的过程, 企业要识别、分析、评估风险的能力, 确保企业的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 (4) “三重一大”事项控制, 三重一大的主要内容:重大决策事项、重大人事任免事项、重大项目安排事项。“三重一大”面广, 触及高校企业的较多部门, 系统梳理经营公司的“三重一大”的主要内容、工作流程、涉及部门等工作, 建立科学合理的内控制度, 规避企业风险。 (5) 企业文化控制, 企业文化建设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个成功的企业都有优秀独特的企业文化, 内部控制建立要根植企业文化, 优秀独特企业文化对经营公司有着强大的推动力。

(4) 信息与沟通:制定科学、有效的公司内部各层级、外部关系户和公司与学院的沟通制度, 它是企业和员工一起通过一定方式、识别获取和加工、传递沟通相关信息, 并确保能履行职责, 这些信息来自财务、经营和法律法规的信息报告, 制度要要确保信息的可靠性、可靠性。并提供资产委员会、管理层及时决策。同时沟通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统计, 例如制度规定内部监事会会议次数、审计对年内财务事项的意见、监事对年内财务的独立意见。

(5) 内部监督:建立高校资产经营公司内部的监督机制和外部审计制度, 内部审计通过对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来协助管理企业, 建立完善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 确保监督企业围绕战略目标开展经济活动。外部审计是企业来自外部的监督, 也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一种外在压力, 这种压力有利于企业改善内部经营管理。

五、高校资产经营公司内部控制基本原则

高校资产公司内部控制建立时, 应该遵循基本原则有:合法性原则, 内部控制系统的建立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全面性原则, 内部控制制度系统应该贯穿公司业务的整个流程, 覆盖企业的各种业务和事项;前瞻性原则, 企业的内部控制应该围绕企业的战略目标制定, 要有不断创新的前瞻性目标;成本效益性原则, 任何形式的管理控制都是为了企业效率服务, 实现最低成本取得最大利润, 制定内部控制应当正确处理成本与利润的关系, 权衡成本效益, 实现企业最大效益。

六、高校资产经营公司内部控制的评价机制

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评价机制是对高校企业内部控制由设计到执行的一种评价, 是内部控制体系非常关键的环节, 一套内部控制设计的再好, 如果执行不到位, 那么内部控制也只是空架子, 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评价机制可以帮助内控制度发现问题、提示和进行风险防范控制。评价标准结合美国COSO框架, 以两部规范性文件中内控五大要素为评价标准。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评价的五大要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等。内部控制量化评价方法有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关联分析法、熵权法等, 这些方法对资产经营公司操作起来非常烦琐, 不利于实际操作。评价体系可以采用河海大学封学军、丁明磊的SPSS梳理统计工具, 构建综合得分模型。通过高校资产经营公司整体运行与评价标准对比进行分析, 提出对资产经营公司的内控控制情况的评价报告, 通过建立内部控制评价机制, 能够落实企业的内控制度, 规避经营风险, 提高经济效益, 实现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的战略目标, 促进企业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高校资产经营公司在具有时代特点, 成立时间较短, 且具有浓重的行政色彩, 高校企业发展参差不齐, 整体不乐观。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竞争, 迫切需要一套适合高校企业发展的内部控制体系, 建立内部控制体系有利于经营管理好校办企业, 规范风险, 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同时确保国有资产增值保值, 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校资产经营公司,内部控制,五要素

参考文献

[1] 赵爽.利益相关者视角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博士论文, 2013 (5) .

[2] 朱波强.基于核心竞争力视角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博士论文, 2011 (12) .

[3] 丁胄, 封学军.资产经营公司内部控制与评价机制[J].中国高校科技, 2014 (6) .

经营性资产管理办法范文第5篇

摘 要:顾客资产管理是一种新的营销理论,但现有的研究成果对顾客知识的重視不够。本文认为企业要适应动态、竞争的市场环境,需要集成顾客资产管理与知识管理,以顾客知识的获取和应用来支撑有效的顾客资产管理。

关键词:顾客资产管理;知识管理;商业智能

随着顾客角色的变化、竞争的加剧、营销模式的变革、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以及基于知识的竞争优势,顾客关系管理从理论和实践上都需要进入新的阶段——顾客资产管理阶段:该理论以顾客为导向,强调将顾客内化为企业的竞争性战略资源(即顾客资产),并以顾客资产为核心,优化配置企业资源,重视顾客满意/忠诚和资产价值的提升(保值/增值),自1996年Blattberg和Deighton首次提出“顾客资产”概念以来,虽然较多的研究成果得以涌现,但现有的理论和工具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缺陷,例如,对顾客知识的研究和重视程度不够,对隐藏在顾客消费行为中顾客知识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所以,理论和实践都需要集成顾客资产管理与顾客知识管理,以实现顾客资产的保值/增值。

1 顾客知识的作用

顾客资产管理是当前学术界研究和关注的热点之一,同时,知识在企业管理和战略制订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被人所认识,许多人在制订企业战略时,把知识作为战略中的一个关键维度,David J.Skyrme和Debra M.Amidon根据企业行为对象划分,把企业知识分为七大类。他们认为,在一个企业拥有的所有的知识当中,顾客知识是第一位的。利用顾客知识来处理顾客关系,已经超出了顾客满意所能达到的境界,顾客知识在企业顾客资产管理中的作用包括:

(1)顾客知识有利于加强企业对顾客的了解,从而为顾客持续不断地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以此提升顾客资产,顾客知识能够帮助企业了解:顾客为什么要购买自己的产品或者服务?今后是不是还要继续购买此种产品或者服务?顾客的偏好和需求是什么?为什么样的顾客服务是有利可图的?什么样的顾客不可能为企业带来利润?通过顾客知识,设计自己的产品或者服务,满足顾客的价值需要。而且,通过掌握顾客知识,企业还可以尽量去最大化每一位顾客的生命周期价值,衡量并且提升顾客所能够带给企业的现在的和未来的潜在的价值。

(2)通过对顾客知识的直接使用来提高企业面向顾客的战术决策能力,而且,在以顾客为中心的组织结构的支持下。通过顾客知识的管理,最终提高企业顾客发展战略和总体战略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3)顾客知识的获取和应用能帮助企业在服务顾客的过程中传递持续、统一的价值,使企业有更灵活的顾客回应能力,从而增进顾客的忠诚度。为防止企业在在顾客服务过程中出现脱节与偏差,需要有一套良好的顾客知识分析系统,并且让这些知识在每次与顾客接触时都能充分运用。

(4)顾客资产分析和价值提升是建立在对顾客数据的分析、知识发现的基础之上的。它使企业对顾客的决策建立在定量的基础上,而不是定性的假设。

时至今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顾客知识的战略价值,借鉴知识管理的有关理论,综合剖析顾客知识的特殊性,更好地全面管理顾客知识——不断强化对顾客特定经营环境的理解、持续提升顾客管理的经验与技能、深入挖掘与顾客的互动机会、主动开发和运用有关多层次顾客需求的知识,已经成为企业竞争制胜的关键有,有关企业创新实践的大量研究已经表明:在实现商业化的新知识和创新中,许多都是由用户和顾客创造的。因此。为了实现更有效的顾客资产管理,企业迫切需要关注的就是顾客知识管理,培育和提开顾客信息处理和利用的能力。

2 顾客资产管理与顾客知识管理的集成

 从理论发展的角度来看,顾客资产管理源于几个相互重叠的流派,并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和发展起来的。顾客知识管理是有效地獲取、发展与维系有利顾客组合的知识与经验,具体的内容是指建立一套有效的顾客管理支撑体系,提供合适的工具和方法产生顾客知识,扩展顾客知识的深度,并实现顾客知识的有效运用,考察现有的顾客资产管理和顾客知识管理研究成果,可以说,通过对顾客知识的管理,可以实现对顾客资产现状的掌握,进而达到顾客资产的保值、增值以及提升顾客满意/忠诚目的。

(1)顾客理念发展的必然结果。从顾客角色的演进历史可以看出,顾客已从被动的商品或服务的接受者逐渐转变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并成为企业创造价值活动的伙伴,这个演变的过程同时也是企业竞争变得日益激烈、经营环境日益动态、不可预测的过程。因此,企业需要建立与顾客紧密的信息搜集与学习机制,不断地从顾客那里学习到关于颐客需求的知识,要达到这个目标,企业就要利用知识管理对顾客知识进行收集、组织、挖掘、传播和利用,将知识管理纳入企业整个顾客资产管理体系结构中。

(2)顾客资产管理为实施知识管理提供应用平台。王德禄教授曾提出,很多知识管理项目失败的原因在于没有和业务流程密切结合,他认为顾客知识与特定的业务流程密切联系,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而顾客资产管理为顾客知识的应用提供了平台。

(3)顾客资产管理对知识管理的需求。有效的顾客资产管理必然离不开知识的获取工具,通过对这些工具的应用,可以高效的处理海量、分散以及非结构化的顾客信息,这个分析和处理过程实质上就是顾客知识的管理过程。

3 顾客知识获取工具——商业智能(BI)

在企业界,数据资产的观念正在进入企业的资源规划(ERP)系统中,而把数据转换为资产的方法和技术也正在成为企业投资IT的热点。因为目前大部分大中规模的企业都是信息丰富的组织,而一个信息丰富的组织的绩效不仅仅依赖于产品、服务或地点等因素,而更重要的是依赖知识,显然,数据—信息—知识是一个并不简单的过程。商业智能的本质正是把数据转化为知识,致力于知识发现和挖掘,使企业的数据资产能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减少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使企业取得新的竞争优势。

商业智能这一术语1989年由Gartner Group首次提出,它描述了一系列的概念和方法,通过应用基于事实的支持系统来辅助商业决策的制定,商业智能技术提供使企业迅速分析数据的技术和方法,包括收集、管理和分析数据,将这些数据转化为有用的信息,然后分发到企业各处,商业智能的目标是将企业所掌握的信息转换成竞争优势,提高企业决策能力、决策效率、决策准确性,其代表了为提高企业运营性能而采用的一系列方法、技术和软件的总和:①BI是数据(信息)获取、分析和处理的必要保障;②BI能实现企业和顾客的互动;③BI促进企业流程的改造;④BI提升顾客个性化服务水平。

对于商业智能,最关键的技术包括数据仓库(Dw)和数据挖掘(DM),商业智能系统由业务数据库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等部分构成(如图1)。

数据仓库是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的技术概念。在金融、电信、保险和零售等数据处理密集型行业中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数据仓库是市场竞争的产物,是在企业业务人员和管理者对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多的情况下提出的一种理念和技术。美国著名信息工程科学家w.H.Inmon将数据仓库描述为:数据仓库就是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稳定的、不同时间的数据集合,用以支持经营管理中的决策制订过程。

1995年,美国计算机年会上提出数据挖掘(Data Min-ing,DM),并指出数据挖掘是一个从大量的数据中发现潜在知识的过程。从技术的角度出发,数据挖掘是应用一系列技术从大型数据库或数据仓库的数据中提取人们感兴趣的信息和知识,这些知识或信息是隐含的、事先未知而潜在有用额,所提取的知识表示为概念、规则、规律和模式等形式,从商业角度看,数据挖掘是新型的商业分析处理技术。它从大型数据库或数据仓库中发现并提取隐藏在其中信息的一种新技术,帮助决策者寻找数据间潜在的关联,发现被忽略的因素,这些信息和因素对预测趋势和决策行为是至关重要的。

4 结语

当今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顾客消费的个性化日益显著,顾客资产管理的实施需要有大量的顾客知识来支撑。只有获取了顾客足够的信息,企业才能把信息转化为知识,并同顾客建立良好的、互相信任且有价值的关系,实现提升顾客的资产价值的目的,所以,本文认为顾客资产管理与知识管理的集成是企业应对挑战和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经营性资产管理办法范文第6篇

最近,按照市委、市政府有关会议精神,新区国资委党建处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在辖区开展了集中走访调研活动。走访范围包括市属驻区国企、区属国企和塘沽、汉沽、大港组织部门和开发区、保税区企业处和高新区企工部等单位。对全区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现状作了一次比较全面、深入的调查,共召开座谈会次,走访各类企业家,发放调查表份。通过走访进一步摸清了新区国企党组织的基本情况,主要做法和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且找出了问题存在的症结,提出了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对策和建议。现将这次企业党建调查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一、新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基本情况

新区国资委党委成立于XX年5月,在新区区委的领导下,负责所监管企业、事业单位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指导所监管企业统一战线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稳定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以及工会、共青团、妇女会等群众组织的工作。协助做好驻区企业党的工作及关部管理工作。目前,在新区230个国有企业、1674个中央及外省市国有驻区企业以及13000多个新经济组织中,共有企业党组织1159个,其中,国有企业党组织共221个,新经济组织938个,共有党员20583名。

经初步调查摸底,市属国企家,区属国企家,塘汉大所属国企(塘沽17家)家。其中局级企业家,处级企业家。专职党务工作者名,占企业总数%,兼职党务工作者名,占企业总数%。从党员构成上看,党员年龄比较年轻,35岁以下的占接近比例;党员的文化水平比较高,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占%;在企业各种管理技术岗位中,党员占%以上。

从企业党组织的特点看,国有企业大多属于在新区发展中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在新区发展中具有重要主力军重要。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对党建工作比较重视,党建工作比较扎实、规范。

近年来,新区始终高度重视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作为加快新区开发建设和的重要保证。企业各级党组织自觉把“十大战役”作为新区开发开放、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把服务“十大战役”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着力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掀起了新的建设高潮,并依托创先争优载体,评价干部、培养人才、锤炼队伍,努力探索基层党组织在工程建设中发挥作用的新形式、新途径,将党的组织优势、政治优势转化为推进开发建设的强大动力。截至目前,全区各级党委对在“十大战役”中涌现出的555个先进党组织、4848名优秀共产党员、716名优秀党务工作者进行了评选表彰。

为了适应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新形势的要求,进一步优化组织设置,创新管理模式,坚持在重点工程、项目指挥部健全党的组织,深入推进项目党建工作,在重点工程项目中建立党组织36个,发展党员1200多名。各级参战单位党组织组织广大党员开展义务奉献活动近XX次,为企业和基层办实事、解难题6000多个,筹措和捐助各类帮扶救助资金近500万元,慰问困难群众、党员近10000名,收到感谢信、表扬信180多封。为重点工程的顺利完成提供了有力保障。

区国资委党委深入“十大战役”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现场慰问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以开展“调增上”活动为载体,深入各功能区,深入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重要企业现场一线,了解实际情况,开展调研服务,落实工作措施,帮助解决实际困难130多个。大力开展干部队伍培训,突出抓好招商、规建、重大项目管理类一线干部的实用型培训,为新区发展提供人才队伍支持和保障。开展了“国资讲堂”等实际操作性强的培训专题,参训人员达160人次,构建了知识更新与能力提升相结合、业务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实用型培训工作机制。经过努力,自上而下的党建工作网络体系业已建成。各级党组织,基本上能够做到按照《党章》和上级党组织要求开展工作。

二、新区党建工作主要做法和存在问题

——党建工作的基本做法

(一)明确工作思路,坚持围绕促进企业发展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

找准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立了“一保三促”国企党建工作思路,“一保”即:保证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三促”即: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与技术进步、促进企业管理的完善和企业文化的提升、促进企业利益与职工利益的共同实现。“一保三促”较好地发挥了党建工作优势,形成了党政共担责任的合力,实现了党建工作与经营管理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使企业的党建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促进国有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二)加强制度建设,确保各项党建工作规范深入开展

国有企业各党委始终坚持“抓制度促党建、抓党建促发展”,不断完善党建工作制度,加大对党建工作质量的量化管理和考核。制定了党委议事规则,党委班子理论学习制度和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完善涉及干部管理、党风廉政建设的多个专项制度,规范了党委和纪委的工作职责、权力运行和责任追究。同时,狠抓制度落实,确保按照制度规范审议“三重一大”事项,按照制度规定选拔任用干部,按照制度规范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按照制度规定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日常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了各项工作的规范开展。

如不少企业基层党组织,结合“三会一课”制度,开展了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党性修养、廉洁从业教育、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意识教育、党政党纪和法律法规教育,通过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主题教育等形式,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集团公司认真组织领导干部学习了xx届五中全会、xx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及xx“七一”讲话重要精神,组织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观看了《第一书记》、《女检察官》、《巨贪:终极大审判》、《建党伟业》等经典影视,使领导干部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党性修养,培养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了正确的权力观、价值观、地位观。

(三)将党建工作与经营管理工作融入企业管理机制,使党政工作形成合力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在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中,自觉做到从围绕中心转变到融入中心进入管理上来,把服从、服务于企业发展作为企业党的工作的出发、落脚点和检验标准,把党的工作与生产经营中心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依法进入公司治理结构,使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成为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成为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基本推动力量。具体做法是:一是从体制制度上融入,把企业党组织的机构设置、职责分工、工作任务纳入公司的管理体制、管理制度、工作规范之中,在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方式上积极探索党政领导干部“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建立了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聘任公司管理的干部和公司重大决策都通过党委会讨论或采取党政联席会的形式。二是工作内容方法上融入,企业党委在研究、布置、开展工作的同时与公司的生产经营工作实现同布置、同推动、同落实,形成了同频互振,联动互补的效应。三是从考核评价上融入,企业党组织的工作也讲效率,讲效益,并借鉴和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的思想、方法和手段,使企业党的工作真正成为企业价值链上的重要环节。把企业目标管理与创建"四好班子"结合起来,把企业党的工作的考核评价重点放在促进公司搞好改革、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加快发展上来,确保党建工作与企业管理各项工作有机融合、互相促进,形成党政共担决策责任、共担人才队伍建设责任、共担科技进步责任、共担企业文化建设责任、共担廉政建设责任的工作合力

中心商务区投资集团公司党政工作形成合力,党建活动齐抓共管,行政口积极配合,根据企业实际组织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结合建党周年,开展了“红色纪念月”活动,举办了“颂歌献给党”合唱比赛、“七一”现场慰问、红色经典影视教育、评选表彰先进等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党员群众的业余生活,使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得到了教育,加强了集团系统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以基层党组织能力工程建设和党员先锋模范工程为重点,着力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

适应新区改革发展的要求,着力建立党建工作长效机制。首先,抓好党组织能力工程建设,大力提高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重点加强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参与企业决策的能力、构建企业文化的能力、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加强自身建设的能力,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堡垒作用。同时,深入开展了“党员先锋模范工程”,制定了“党员十二在先”,即:科学理论学在先、业务知识钻在先、投身改革冲在先、实践创新闯在先、遵纪守法严在先、诚信互助行在先、精于本职干在先、力创一流争在先、勤奋简朴行在先、危难时刻冲在先、群众工作做在先、利益面前让在先。采取党员履行党章、履行承诺的“双履行”,激励党员在新区重点工程和本职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五)深化“四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探索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有效方式和途径

坚持突出党委重点在管全局、议大事、把方向上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保证国有企业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着力解决好关系公司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具体体现五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企业的贯彻落实的保证监督作用;二是在公司治理结构依法行使职权、促进公司生产建设经营完成任务方面的支持协助作用;三是在公司重大问题决策方面的沟通参与作用;四是在理顺内部关系、建立和谐企业方面的指导协调作用;五是在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群众工作方面的领导、组织作用。还在干部管理上,形成了后备干部选拔、干部年度培训、年度考核等规范化管理为基础,以人才的培养、使用、监督为重点的长效机制。在党风廉政建设上以完善和执行制度为核心,以岗位责任为基础,以严格流程为重点,以内审监督为保证的廉政建设长效机制,通过有效的党建工作促进公司各项工作规范健康地开展。

——存在问题

新区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以来,新区国有企业各级党组织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坚持保证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促进企业生产经营与技术进步,促进企业管理的完善与企业文化的提升,促进企业利益与职工利益共同实现的“一保三促”党建工作思路,探索总结出适合新区特点的国企党建工作有效途径,为新区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当前,新区开发开放攻坚战已经全面打响,“十大战役”和“十大改革”正在深入推进,经济建设取得迅猛发展,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水平。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自身承担的重要任务、与加快“十大战役”建设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是一些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还不够突出;党建工作方式方法比较单一;一些党组织不能有效参与重大问题决策,适应市场经济和管理现代企业的能力不强,等等。为此,国有企业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紧密结合企业实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切实把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优势转化为推动新区发展的强大力量,不断开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新局面。

调查表明,虽然部分企业在党建工作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当前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解决。主要表现在:

1、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还不够突出。主要表现为:基层领导不够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力度较小。部分企业由于抓好党建促经济的意识大大减弱了,缺乏思想推动和领导推动,这些企业党建工作基本处于“不管”状态。另外,部分党员放松了政治学习,影响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手段单一,缺乏实效,致使企业党组织缺乏应有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2、党建工作方式方法比较单一。部分企业党支部,特别是一些党员较少的党支部,活动制度没有建立,工作没有跟上。有组织无活动,有形式无实质。学习资料缺乏,活动形式单一。对于党组织的活动,流于形式的现象较为普遍。同时,部分党支部未能组织党员开展活动,党员未能过上正常的组织生活,缺乏应有的学习教育。对“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党日以及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则很少落实甚至不落实。组织活动不够正常,致使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定程度弱化,党员的先进性不够凸显。

3、一些党组织不能有效参与重大问题决策,适应市场经济和管理现代企业的能力不强。特别是部分党务干部工作水平有限,没能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党务干部的党务工作经验缺乏是制约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由于企业的党支部党员较少,企业党组织的党务工作者缺乏必要的业务培训,因而造成企业党组织工作不规范,党务工作人才缺乏。同时,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联系不紧密,特别是在如何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开展党建工作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发展方面参与不足,以致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4、党建经费不足,难以开展党建工作。由于目前企业的经营效益不是很好,经济收入不稳定,失去了一项较大的经济收入,企业自身不能完全解决本单位党组织的党建工作经费问题,导致开展党建工作出现“投入难”的现象。东移西凑、捉襟见肘,党建工作十分被动。

问题存在的主要症结有两大点:

认识上有问题。党组织在国有企业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中央早有明确规定。但到目前为止,这个问题无论在认识上还是在实践上,都还没有完全解决。从认识上看,主要存在三种比较典型的倾向。一是“淡化论”。认为企业是一个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组织,依法经营,照章纳税,对资本负责。企业党组织只需抓好自身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不必介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二是“强化论”,认为应该恢复到过去一元化领导。三是“可有可无”论。从认为党组织没有存在的必要,认为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和与国际接轨,关键是遵循市场法则,企业党组织地位和作用自然削弱,也应该削弱,企业作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组织,没有必要打上“政治色彩”,党组织在企业的领导可要可不要。

2、措施上有问题。一是思想政治工作缺乏针对性、实效性。许多企业党组织仍然只会用形式单一、内容空洞的说教方式对党员和职工群众进行思想教育,或者简单以罚代管、以罚代教。二是企业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在“结合”和“服务”上难到位。不少企业在“结合”的关键环节上处理不当,未能有效地将行政工作的难题作为党建工作的课题来抓。“服务”缺乏载体。企业党建工作如何围绕中心,服从、服务于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不少企业在这方面办法不多,还没有在党的建设上走出一条不搞政治运动,而靠改革和法制建设的新路子。

三、加强新区党建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1、提高思想认识,全力以赴做好新区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

众所周知,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对于大力推进国有企业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做大做强国有企业,不断提升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切实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因此,必须教育广大党务工作者,必须牢固树立新的形势下做好党建工作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密切结合新区辖情,充分发挥新区优势,创新新区党建思路,不断开拓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首先,各级领导头脑里要引起高度的重视、高度的觉醒和高度的关注。越是在困难面前,企业党组织主要领导越是要充分认识企业生产与加强党建的关系,树立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增强做好工作、战胜困难的信心,永远将党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和落实在行动上。并且,要卓有成效地开展党建工作,围绕主动适应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围绕企业改革、脱困和稳定,重点关注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出思路、常过问、解难题,大力推动,通过抓好本企业党组织的党建各项工作,着力保持党的先进性,着力凸显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对党员进行学习教育,使党员们的思想认识跟上改革开放时代的步伐。让党员认识到:每个党员都负有为搞好企业党建做贡献的责任,搞好企业党建工作不只是企业党务工作者的责任,每一名党员都要自觉为搞好企业党建作贡献,承担相应的工作任务。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

2、提高工作能力,进一步强化企业党务工作者的教育培训

卓越的党建工作,依靠一支卓越的党建工作队伍。熟悉党建业务知识和企业经营管理知识,是企业党务工作者做好企业党建工作的基本功,同时也是做好党建工作的人力资源基础。因此,要根据新形势、新变化和新任务的需要,定期对他们进行党务知识、工作能力的培训。让党务工作者摆正位置,正确认识自己的地位和作用,既要认识到企业的发展是党建工作的基础,又要认识到党组织独立的地位。同时,要对党务工作者进行现代科技知识、信息技术特别是市场经济知识、经营管理知识的培训,努力提高参与企业决策的能力。把党建工作有机地融合在创新企业制度,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党建工作的着力点,全力大造一支作风过硬、纪律严明和能征善战的党务工作队伍。

3、精心策划活动,围绕促进企业发展这个中心开展基层党建工作

活动激励干劲,活动聚集正气,活动壮大声势,如果一个基层党组织,一直不组织开展任何活动,那么,这个党组织就失去存在的意义。企业党支部要因地因时制宜,以结合中心工作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为指导思想。在活动形式上,要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把活动开展定位在能够围绕中心、围绕企业所需,围绕党员喜爱的范围内。要根据本企业生产管理的特点,本着有利于党的建设,有利于党员管理,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原则,制定支部生活和学习制度,保证党的活动正常进行。并围绕企业改革和生产经营开展活动,在形式上要坚持相对集中和分散活动相结合;活动内容上,做到灵活多样,增强吸引力。比如根据“三个围绕”“三个有利于”,有意识策划一些演讲活动、知识竞赛活动、红色之旅活动、岗位争先创优活动、假如让我当一天车间主任活动、身边优秀党员巡回报告活动等等。

4、保持先锋形象,下大力气加强广大党员思想意识教育

强化党员教育,加强党员的教育培养,提高党员的整体素质。采取各种灵活方式,搞好先进性教育活动。一是建立党的教育知识读本,确保学习覆盖面。为党员都能受到一次系统党的先进性教育,根据本企业情况编印可以随身携带的“口袋书”、“工具书”和“党史书”,做到学习资料人手一册。二是组织党的教育报告会,邀请老红军、老干部和共和国老功臣讲述我党我们国家的创业历程,讲述战争年代先辈党员的献身精神,教育现在的党员珍惜大好时光,发挥各自特点,立足岗位,建功立业。三是建立了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网站,指导党员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通过网上学习文件、交流学习计划和心得体会、重温入党誓词,使企业党员能够不受倒班、地域和时间限制,最大范围地受到一次先进性教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传授先进管理知识和经验,支持国家建设,热心公益事业,救助扶贫,奉献社会。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模范遵守职业道德,在社会生活中,提倡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令。四是遵守党章党纪,积极参加党组织活动,按时缴纳党费,自觉置于党的监督管理之下。

5、搭建成长平台,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感染力、影响力和创造力

特别对于青年党员,企业基层党组织要从以人为本、培养和爱护本企业人才的角度,积极为他们创设走向成功的桥梁,搭建成长的平台。深入开展创新创效活动,立足于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青年技能人才队伍,紧密围绕职工素质工程的开展,深入实施了“青年党员技能振兴计划”。结合“青年党员技能月”活动,广泛开展了青工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能比武活动。围绕创建优质工程、安全工程、文明工程和绿色环保工程,广泛开展“我为企业做贡献”活动。经过努力,做到创新创效活动内容丰富,覆盖面广,活动扎实,效果凸显,使一批又一批青年党员在企业大熔炉,在党组织培养帮助下,健康成长。

6、完善管理机制,加强企业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建设

要正确认识让职工实现当家作主与更好地开展党建工作的关系,积极探索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贯彻民主集中制的有效途径,坚持把党组织的工作制度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工作规则结合起来。完善党委内部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形成按制度管理、按程序办事的工作机制,营造重民主、讲民主和有民主的氛围。企业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谋划意识、效益意识和表率意识,维护班子团结,发挥集体领导的作用,推动企业发展。正确处理国有企业党组织与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班子以及职工代表大会之间的关系,积极探索党委会、董事会、职代会三位一体的决策监督机制。完善厂务公开制度,落实职工代表大会的各项职权。

7、构筑牢固防线,推进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

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上,一是紧贴企业实际,着力构建国有企业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二是采取有力措施,贯彻落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规定;三是围绕经营管理,加强对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权力行使的监督;四是发挥治本功能,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的力度。四是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深入学习贯彻党章,开展党规党纪教育。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化效能监察和内部审计,加强对改制重组、资本运营、产权交易、投资担保、营销采购、项目招标、收入分配和选人用人等关键环节和部位的监督。五是加强对企业领导人员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的监督,建立完善企业领导人员述廉评廉、重大事项报告、谈话诫勉以及回避制度和廉政档案制度,严格重大决策失误、重大资产损失、重大监督失职等重大事项个人责任追究制度。六是建立健全纪检监察、监事会、财务审计等监督主体信息共享和协调运作机制,形成监督合力。针对新区重点项目较多、资金使用较大的实际,建立完善重大资金网上实时监督体系,确保资金使用安全。

8、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

企业要实现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和科学发展,必须建设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党组织要加强对企业文化工作的领导,把企业文化建设融入企业发展、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制定适合本企业实际的文化建设工作目标,着力培育具有时代气息、健康向上、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总结提炼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经营宗旨、价值理念等,着力培养企业职工的团队精神,增强企业凝聚力,激发职工创造力。认真制定和落实企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维护稳定组织机构,严格落实维护企业稳定工作责任制。做好信访工作,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作用,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积极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依法保障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探索和完善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帮困救助工作机制,逐步建立困难职工群众帮扶基金,关心下岗职工和困难职工生活,认真做好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协调好出资人、企业和职工的关系。

9、改善工作条件,适当增加党建经费投入。

党建经费,可以说是开展党建活动的物质基础。企业党组织开展党员管理工作、组织生活和慰问活动,这些党建工作都需要一定的工作经费。为了解决企业党组织“无钱办事”难题,确保党建工作不掉队、不脱节,要想方设法多渠道筹集经费。一是积极争取上级的拨款。积极争取上级党组织的支持,要求上级党组织要多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拨给企业党组织适当的党建工作经费,解决部分党建工作经费。二是想方设法自筹经费。企业要从生产经营收益中挤出一部分资金,作为本单位党组织的党建经费。三是结对帮扶。上级党组织要安排一些资金较宽裕的党组织,与困难企业结成对子,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帮助缓解困难企业的党建经费不足问题。

10、党建工作建议

上一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范文下一篇:大学生党员学习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