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疗妇产科论文范文

2023-12-06

基层医疗妇产科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产前检查顾名思义为生产前的检查,又称围产保健。在整个孕期通过产前检查及时了解孕妇身体情况及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从而保障母亲和胎儿的健康和安全,做到优生优育。通过产前检查能够对各种妊娠合并症、妊娠并发症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保障孕妇及胎儿健康,从而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的死亡率。

关键词 规范化产前检查 基层医院 围产期保健

基层医院面临整体地区经济落后,卫生医疗条件差,人们对产前检查的认识程度与重视程度极度欠缺等等困难,制定适合自身条件的一套规范化产前检查显得极为重要。我院为县级基层医院,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形成一套相对规范化产前检查,现报告如下。

早期产前检查

一般在8~14周进行第1次产前检查,最好12周内完成。内容:①建立孕期保健卡,推算预产期,既往病史、家族史等。②B超确定宫内妊娠。高龄产妇及唐氏高危孕妇建议10~14周上级医院B超测胎儿NT值。③TORCH感染筛查:妊娠期TORCH感染代表以病毒及其他微生物引起的一组围产期感染性疾病。在我国产前或孕早期进行血清筛查后,较为明确地认为,TORCH感染对胎、婴儿危害较大。重医及国内大多数医院主张孕早期筛查。④妇科检查:全面了解外阴、阴道、宫颈情况,必要时行双合诊。重点筛查生殖系畸形、宫颈病变、阴道炎等(征得孕妇及家属同意)。⑤检验:血常规、肝功、肾功、孕妇血型、乙肝两对半、白带常规、尿常规、心电图、HIV、梅毒。了解孕妇基本身体状况,如是否存在贫血,肝、肾功能情况,是否患有乙肝,是否存在糖尿病、心臟病及艾滋病、梅毒等。⑥提供早期孕期保健咨询、遗传咨询。

中期产前检查

孕中期每4周1次产前检查。内容:①唐氏筛查(唐氏综合征血清学筛查):一般16~20周检查,通常采用三联法。唐氏筛查是一种通过抽取孕妇血清,检测蛋白(AFP)、hCG、游离雌三醇(uE3)。唐氏儿AFP降低,hCU升高,uE3降低。并结合孕妇的预产期、年龄、体重和采血时的孕周等,计算生出唐氏儿的危险系数的检测方法。检出率60%~75%。目前很多基层医院因医疗条件限制,无法进行该项检查,可采集血液标本送上级医院或专业检验机构检查。筛查结果,如结果为高危还要进一步做羊水穿刺、脐血穿刺和胎儿染色体等才能进一步明确诊断[1]。②系统彩超及胎儿心动图:一般在18~24周检查,对胎儿各结构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最大限度检查出胎儿畸形。目前中孕期系统彩超筛查成为优生优育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因该项检查对超声医生的专业知识及个人经验要求极高,在大多数基层医院无法进行,但对于高龄、高危孕妇可建议至上级医院完善检查[1]。③50g糖筛(GCT):对于糖尿病高危孕妇在首次产前检查就应筛查,对于普通孕妇在24~28周首次筛查。方法:50g葡萄糖+200g水5分钟内服用完,1小时后测血糖,>7.8mmol/L为阳性。50g糖筛阳性的孕妇应12小时后行75g糖耐量实验(OGTT)。75g糖耐量实验方法:先测空腹血糖,再予75g葡萄糖+200g水,5分钟内服用完,测1小时、2小时、3小时血糖。正常值分别为5.8、10.6、9.2、8.1mmol/L。OGTT4项中有1项大于正常值为糖耐量异常(GIGT),≥2项者为妊娠期糖尿病(GDM)。此项检验方法简单、价格便宜,一般基层医院都能做到,一般孕产妇都能接受该项检查。

晚期产前检查

孕晚期每周1次产前检查,了解胎儿及孕妇情况。内容:①肝胆酸、肝功(关注血清总胆红素、肝胆酸)一般30~32周检查,有皮肤瘙痒的孕妇必须检查,筛查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孕妇。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为妊娠期特发性疾病,肝内胆汁淤积,主要发生在妊娠晚期,少数发生在妊娠中期,以皮肤瘙痒和胆汁酸增高为特征。对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应完善筛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密切监护,改善妊娠结局,以确保母儿平安[3]。②B超检查:此阶段B超应更加关注胎儿生长情况是否与孕周相符,是否存在胎儿生长受限。此阶段需了解胎位,如为臀位妊娠可考虑纠正胎位。③O型血孕妇其丈夫为A型、B型及AB型血型30~36周检查抗A或抗B效价,Rh(-)血型的孕妇其丈夫Rh(+)应检查抗D效价,以预防母婴之间的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1]。④孕妇34周后:开始做胎心监护,一般每周1次或2周1次,严密监测胎儿宫内情况。⑤孕妇35~37周应特别关注血压情况,特别是高龄、多胎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病史及家族史、慢性高血压、慢性肾炎、糖尿病、营养不良及低社会经济状况均与其发病率密切相关。基层医院面对较多低社会经济状况,更应做好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产前检查工作,以确保母婴安全。⑥孕妇38~39周B超检查:了解胎儿成熟情况、脐血流S/D、羊水等情况。完善血常规、凝血四项、心电图等检查,为入院待产做充分准备。⑦40周(入院待产):做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检查。胎膜早破孕妇必须查C-反应蛋白、复查血常规。待产过程中每天至少1次胎心监护。

围产期保健是妇产医院近几年新开放的一个科目,围绕产期前后开展的保健服务。主要是指导怀孕妇女科学的度过孕产期,有的还开设专门讲座,讲解孕产期注意事项、营养搭配、生活禁忌、婴幼儿体检等。由于经济、卫生医疗条件、文化水平等具体情况限制,基层医院产前检查的水平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约,需要更加关注基层医院产前检查、孕产妇保健工作,提高孕产妇产前检查的水平,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李克敏,李松.实用围产保健.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1994:400.

2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799-804.

3 张惜阴.实用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48.

基层医疗妇产科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医疗风险评估制度医疗事故指导意义

随着医学健康知识的日益普及,人们对医疗的需求与期望越来越高,但基层医院普遍存在软硬件不足,医疗技术水平不高的现状,且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和医学本身的许多局限性,使得医疗风险无处不在。为最大限度规避医疗风险,改善医疗质量管理水平,提高医疗技术,保障病人医疗安全,减少医疗纠纷,我院自2010年执行医疗风险评估制度,五年来杜绝了医疗纠纷及医疗事故,社会满意度明显提高,现将我院医疗风险评估制度的具体做法及对基层医疗工作的指导意义分析如下:

1明确医疗风险评估制度的重要性

领导重视,成立一把手负责的医疗风险评估领导小组,建立医疗风险评估体系实行院科两级质量管理制度,医务人员学习掌握实施医疗风险评估制度基本原则与工作重点,使医疗风险评估制度贯彻整个医疗过程。

2医疗风险评估的基本原则

2.1全面推行原则 各科室对所有患者均应进行医疗风险评估。

2.2全员参与原则 全体医务人员是医疗活动的主体,是医疗风险防范的主要责任人。

2.3全程及动态评估原则 从病人挂号到病人出院要全程开展评估,对病情有变化者开展动态评估,作为住院转院更改医嘱或进行重要操作的依据。

2.4力求成效原则 通过实施医疗风险评估制度,全面提升门诊住院医疗质量。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

3 进行医疗风险评估的时机

3.1 门诊患者根据患者年龄、症状、体征、辅助检查以及核心制度执行情况等因素,综合判断病人病情轻重程度以及发生医疗风险的高低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可作为处置门诊患者的重要依据,如 收住院,转诊 转院 同时履行告知义务 ,签字确认。

3.2.住院患者

3.2.1入院当天(有评估表并在首程 医患沟通中体现),

3.2.2第二天 (上级医生查房录中体现)

3.2.3手术前 (术前小结 术前讨论中体现)

3.2.4入院第8天(病程录中体现)

3.2.5病情变化时(有评估表并在病程录中体现)

3.2.6住院时间》=30天 出院15天内再入院者(病程录中体现)

3.2.7转科病人(在转入 转出记录中体现 )

3.2.8重要医嘱更改及实行重大操作时(病程录中体现)

3.2.9出院时(有评估表并在病程录中体现)

4医疗风险评估制度的考核

医疗风险评估执行院科两级考核。考核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分管院长医务科及科主任是考核的主要责任人。各科主任每月对医疗风险评估工作进行现状调查,组织实施,效果检查,组织讨论,原因分析,制定对策, 提出整改措施 通报院部。确保医疗风险评估制度落实到位,监督到位,考核到位,整改到位。

醫疗风险评估制度实施以来,通过全体医生认真执行,未出现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确保了医疗安全,也取得了满意的社会效果。对基层医院的指导意义如下:

1. 保证病人利益

通过对每位病人进行及时评估,做到心中有数,对高危极高危患者及时进行家属沟通,签字,进行有效治疗与必要的转诊,使病人得到及时有效适度治疗,控制医疗费用,争取家属的支持取得满意临床效果,保证了病人的利益。

2. 保证医生利益

由于及时动态的对患者进行医疗风险评估,进行沟通转诊,同时注重服务态度,工作谨慎小心,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执行各项医疗操作规范,使医疗隐患扼制在萌芽状态,杜绝了医疗纠纷事故,医生的工作环境得到了净化,保证了医生的利益。

3. 保证医疗安全

患者医疗风险评估制度实施以来,全体医务人员都明确了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在临床工作中都能认真执行,并以医疗风险评估结果指导临床工作,使用基本药物,执行一级医疗技术,开展适度医疗。加强了医患沟通,防患未然。未出现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确保了医疗安全。

医疗风险评估制度目的就是降低医疗风险,防范医疗纠纷,杜绝医疗事故,减少给患者及亲属带来的伤害,减轻医院负担。医疗风险可防可控,只要我们怀有仁爱之心,严格执行各项医疗规范,就能有效控制医疗纠纷,避免医疗事故。

基层医疗妇产科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随着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较之以往有了明显改善,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在医疗服务水平享有上的差距也在逐渐的缩减,健全我国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并且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对于预防和控制农村地区重大疾病,提高农民居民健康水平,保障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进行有重大意义。该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以A县为调查对象,研究发现 A县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關键词: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甘肃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Grassroots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 System

——Taking A County of Gansu Province for an Example

Gou Hongxia et al.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Lanzhou 730070,China)

Key words:The rural;The system of rural basic level hygiene service;Gansu Province

近年来,许多人士从不同角度对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行了研究探索,其中杜长宇在《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2011)中,从英国、古巴和印度3个国家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做法中受启发,基于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建设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有效的建议,即建立财政分类投入机制,基本医疗服务责任分担机制,加强对农村医务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鼓励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发展、重点加大对农村村卫生室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构建乡村医生首诊机制和双向转诊机制、并建立合理的分工机制等,以解决“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疗机构资源闲置”[1]的问题。同时,由于医疗卫生服务层次的高低是由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直接决定的,王桂秀在《社区卫生人力政策评价研究》(2010)中,认为社区在这方面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存在于医护人员与非医护人员之间的差异,因此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来改变这种现状,如采用多形式的培训方式,定期对社区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此外,医生职称晋升可以通过社区卫生服务绩效来评定、以此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提高社区医务人员的收入水平[2]。

农村基层医疗卫生组织在地理位置上更加接近农民,改进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条件,提高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改进农民的就医环境,并与推进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结合,对于预防和控制农村地区重大疾病,提高农民健康水平,提高农村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保障水平有重要意义。

1 甘肃省“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现状

我国农村卫生服务是国家根据农村实际情况,依法制定的有关疾病的预防、治疗等对农民权益保护的各项政策一体化的体系,其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如:医疗设施、医护人才、健康教育、卫生监督等。它是由农村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和全覆盖的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构成的全面的一个体系。甘肃省人民政府在继国家新医改方案后,出台了《甘肃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2009-2010年)》,作为甘肃省3a改革的阶段性工作指导方案,在这3a时间里,对健全醫疗卫生服务体系做了详细和明确的要求,加大了对县级医院,中心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建设力度,要求每县至少有一所县级医院达到二级甲等以上水平,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实现标准化建设。同时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的定期培养制度,创建骨干医务人员进修政策,落实乡村医生的补助政策等。

1.1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

1.1.1 加强护士队伍建设,推行护士人事代理制度 推行护士人事代理制和护工同工同酬制度,要求医院必须把护士的人事关系放在人事部门代管,医院按月给其缴纳“三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并实行护士同工同酬,对医护人员的管理和考核进行了加强,以此来维护护士队伍的稳定,提高护士队伍建设的水准。

1.1.2 实施省、市、县、乡、村五级中医带徒项目 在全省内选择1000名中医,每人带几位,财政补助每位老师6000元/月,每名学徒3000元/月,进行为期5a的师承教育,培养一批中医临床骨干和实用型人才。全面实施省、市、县、乡、村五级中医带徒制[3]。

1.1.3 积极改善就医环境,推进中医特色基层医疗机构建设 为了让老百姓对乡镇卫生院的信任度提高,相信医院的就医水平,甘肃省在全省内开展中医特色乡镇卫生院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并计划在两年内使所有乡镇卫生院和8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改进并完善基层中医药能力。

1.2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的建设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很大程度上是由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的服务水平和能力决定的。甘肃省为了健全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切实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重点在人才的培养、吸引和使用等环节上,采取了一系列有效且可行的方法与措施,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较好的进展和成效。

1.2.1 根据相关政策,建立大学生引进机制,公开选拔大学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 2009年,甘肃省实施“医疗卫生类大学毕业生进农村计划”,开始每年招聘5000名医学类大学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2a内共招大专以上医学毕业生10000名到乡镇卫生院工作,全部按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人员管理,省财政按年人均15000元标准补助。同时为基层公开招聘340名执业医师,为农村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类大学生200名,有效解决了乡镇卫生院卫生人才缺乏的问题。

甘肃省卫生厅联合省人社厅下发印发了《关于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中建立动态流动机制的通知》,建立了大学生的引进机制,规定县级以上引进大学生必须从基层逐级选拔,引导和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服务,为基层医疗机构吸引人才奠定基础。

1.2.2 为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的建设,进行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 甘肃省卫生厅印发了《甘肃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实施方案》,优先安排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骨干人员以及曾接受过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全科医生骨干进修或者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和岗位培训的技术人员,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参考培训对象个人意愿,采取按需分程,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训。

1.2.3 为解决农民就医问题,开展千名医师支援农村活动 甘肃省卫生厅每年抽调1200名医护人员到基层医院工作,并把到基层工作1a作为晋升职称的必备条件,保证了千名医师下基层支援农村的效果。连续6a共选派7645名城市医务人员到基层开展对口支援工作,达到了“派出一支队伍、带好一所医院、服务一方群众、培养一批人才”的目的,每年培训基层人员3000多人,并且建立了省、市、县三级远程会诊平台,连接到乡镇卫生院,开展远程会诊和远程培训。

当前甘肃省农村卫生工作相比之下发展较为滞后,特别是农村公共卫生发展的水平与呈增长趋势的农村健康需求水平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不适应的矛盾日渐明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全面强化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为根基的医疗服务体系,促进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积极发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4]。为此甘肃省A县卫生局为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规范全县基层医疗服务工作,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安全的就医环境,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建设。

2 甘肃省A县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医疗机构基础设施不足 由于地处山区,经济比较落后,工作人员知识比较匮乏,A县乡镇卫生院基础服务设施设备比较落后,有近50%的乡镇卫生院还未达到标准化的建设水平,并且有部分地方的建设水平较低,建设面较窄,卫生用房较紧。农村居民没有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

2.2 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人员整体素质普遍偏低 A县属于国家贫困县,乡镇卫生院的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整体水平偏低,呈现出医务人员数量较少,质量较差的局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紧缺,乡镇卫生院基层医务人员素质偏低,医疗水平不高,且医务人员学历较低,取得医师资格证的人数极少,存在小病看不好,大病治不了,病人不相信医生的现象。

2.3 农村基层医疗机构机制不健全 A县的好多乡镇卫生院在患者接受治疗时,没有挂号,没有诊疗记录,拿完药后只有一份药品清单,而之后也没有人去核实,并且缺乏有效的监管。并且有些基层医疗卫生部门没有对相关的资料进行记录存档,使得相关部门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管。在这种松散的监督下,很有可能使一些基层卫生机构钻空子,无视制度,很容易出现损害百姓权益的问题。

2.4 农村基层卫生资源浪费严重 近年城镇化的步伐越来越快,大量农村居民移居到周边的城市,农村人口需求量也相对减少而近几年我国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开始重视,投入大量的硬件设施,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的建设已经提高了一个档次,但乡村人口锐减,医疗需求也随之较少,乡镇卫生院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变成闲置。而许多村卫生室都有病床和几间诊疗室,但几个医生中往往只有一个人值班,病床也呈现出从未使用的迹象。乡镇卫生院门诊楼和住院部,前期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建设,但大量病床闲置,大多数病人只是因为不住院不能报销而不得不每天到卫生院休息。

3 甘肅省A县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3.1 多方投融资,改进基础设施设备 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医疗方面也同样适用。地方政府应当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将基层医疗归入到重点规划范围内,设法筹集资金,加大对基层医疗的投入。在基層医疗的硬件投入、基础设施引进、设备的更新、网络化信息化建设方面竭力提供资金上的支持,从而有效保障基层的医疗水平,满足更多居民的需求。

3.2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队伍建设 建立农村医疗卫生人才培养项目,多方面培养县级骨干医师、乡镇卫生院实用人才,比如通过对基层卫生从业人员的培训、考核来提升其专业素养,培养德医双馨的医疗人员,以此建设更有活力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

3.3 建立对社会大众负责的工作机制 根据现状分析,对现有基层医疗卫生工作机制的弊端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首先要使基层医疗的日常行医合乎规范。其次,要提高医务人员的道德素质,提高处理和缓解医患关系的水平。再次,是在制度上的约束,强化全行业监管职能,加强基层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要让人人都有监督的意识,把监督责任落实到具体个人[6]。将监督的具体范围、流程、事宜都明确下来。调动医疗卫生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增强服务意识,实现按劳分配,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管理。

3.4 探索城镇化下的财政投入重点 在城镇化过程中,大批农村居民移居城市,一些农村形成空心村,农村卫生院(室)也呈空心化。按新医改政策,政府在农村地区投入了大量财政资金,但移居城市的原村民不可能回到原住地享受医药服务,造成一方面乡村卫生院(室)闲置,另一方面大中城市医院床位紧张,居民就医难[7]。因此,国家应调整财政投入重点,适应城镇化发展的要求,按常住人口规模配置公共卫生资源,既保证居民医疗需求,又不浪费公共卫生资源。

4 结语

医疗卫生事业是关乎全社会的事业,而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是这一环上较为薄弱的一节,因此完善农村医疗卫生体系是造福人民的事业,是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体现。基本的就医和卫生保健服务是每一位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提高,是人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改善的重要标志,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完善和改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公共卫生保障能力和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公共卫生信息体系,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等。基本实现每个居民享有安全、便捷和经济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杜长宇.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理论界,2011(8):170-172.

[2]王桂秀.社区卫生人力政策评价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2010.

[3]崔庆荣.甘肃:中医药让综合医院如虎添翼[N].中国中医卫报,2013(58).

[4]刘锦林.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经济药物学,2014(11):244-245.

[5]刘钰曦,袁兆康.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26(12):28-29.

[6]黃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中的问题及对策[J].社会学研究,2013(11):12-14.

[7]王銀安.关于深化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2013(68):59-63. (责编:徐焕斗)

基层医疗妇产科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县(市)人民医院是我国三级预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救死扶伤、处理当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农村卫生院提供技术设备援助,为辖区人民提供基本健康保障,为省、地(市)大医院分流患者的职责,在为避免造成医疗资源浪费等方面也起着医疗、科研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目前县(市)级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经济欠发达 县(市)级医院 存在问题 解决对策

县(市)人民医院是我国三级预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县(市)辖区内的公立医院。其对辖区内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农村基层卫生院提供技术设备援助、处理当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辖区人民提供基本健康保障;分流省、地(市)级大医院部分患者,从而为避免造成医疗资源浪费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作为县(市)级人民医院的财务科,起着“参谋、核算、管理、监督”的重要职能作用。特别在当前进一步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全面推进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促进医院的科学发展,提高医院经营管理水平,提升医院服务水平,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促进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笔者结合在县(市)级医院工作的实践及有关调查,谈谈经济欠发达县(市)级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供读者参考。

一、县(市)级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医疗卫生系统各级职能部门、医院共同努力,使医院的改革发展朝着健康、快速的轨道发展。但是,经济欠发达县(市)级医院由于受“盈利化”思想的误导,加之地方财力投入不足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财务管理方面尚存不少问题,从而损害了医院的公益性,加重了患者负担,影响了人民群众医疗健康水平的提升。医院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体制“一支笔”,违规违纪案件频发。目前县(市)医院的领导体制和财务体制,大多是党、政、财集院长一身,院长既管党的工作,又管医疗业务;人事和财务,往往都是推行“一支笔”,对医院财务开支、审核,是由科室、财务人员签署证明,经办人后均由一把手审核把关,同意开支。故权力过大,缺乏科学、民主、公平、公正的监督,造成随意性大、漏洞大,财经纪律和医院会计制度往往形同虚设,漏洞百出,违规违法现象频频发生,甚至恶性案件、大案、要案不断上升。如《南方日报》2005年1月28日报道的原花都区人民医院院长冯某一案,多次收受他人贿赂人民币57万多元,港币5000元,并隐瞒境外存款港币192万元,美元5.4万元。

2.财务人员素质偏低,会计职能日益弱化。思想观念落后,业务技能较低,主要是具有财经会计专业的研究生、本科专业毕业生很少,大部分是电大、夜大、函大、业余大学等“五大”毕业专科学历,加上脱产进修培训机会少,且具有高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等专业技术职称层次人员限少,懂专业、会管理、善理财的当家理财人员与当前医院的业务发展及管理需求不相适应,已严重制约了医院的深化改革和业务拓展需要。尤其是一些财务人员、素质偏低、法制观念淡薄,利用职务便利,贪图金钱、化公为私、造假账,贪污、挤占、挪用公款,利用假发票、套取医疗收入的公款,进行违法犯罪,给国家和集体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3.财务核算制度不全,经营管理效益不佳。经济欠发达县(市)级医院,领导和医务工作者大多数是医疗界专家教授及技术专业人员,只重视医疗业管理,对财务管理是外行,对财务管理和网络信息技术管理不熟悉,对医院成本核算缺乏制定严谨、科学的考核、管理、分配制度,对成本核算目的只追求片面的收入奖金核算,对行之有效的全面绩效工资考核缺乏可行、周密的部署。有个别领导对会计法规、制度置之不理,甚至我行我素,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的指使、纵容财务人员截留给医院捐赠、租金、培训收入等款项作为小金库,送礼、行贿领导,卖官买官,严重违法违规,给医院带来了一定的财务风险,败坏了党风和院风。

4.以药养医,偏离了医院的经营宗旨。现阶段,经济欠发达县(市)级医院,地方政府投入少,仅靠医院的业务收入难以维持生存和发展。因此,医院创收办法就以药养医,每年将经营目标的业务收入层层下达分解到各科室。医院的以药创收办法往往常见采用:“少治疗、多检查”、“少开药”、“多开刀”、“小病住院、开大多处方”、滥开处方等,医院科室的医务人员按业务收入提成奖励、发奖金,使患病就医的患者入院难、看病贵。医疗的潜规则加重了病人负担,加剧了医患关系的恶化程度,严重违背了医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益性宗旨。甚至滋生腐败,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5.监管技术滞后,财务账务混乱。县(市)级医疗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领导对医院财务管理不够重视,很少进行全面的财务分析,财务人员学习培训甚少,工作不够安心,敬业精神欠缺;加上网络信息管理滞后,电算化的计算机专业人才缺乏,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的网络信息化建设无法达到有机融合,医疗科室之间,医疗科室与财务科之间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互不联系,无法实现信息资源网络共享,造成资源浪费,重复劳动,工作效率低,致使医院财务、账务混乱,影响了医院的管理水平。同时,医院的财务管理由单位“一把手”说了算,不实行财务公开,为滋生腐败埋下了祸根。如医院的“三公”费用开支大,即“公费接待、公车费用、公费考察费用”等。这样,大大增加了医院的财务和成本开支,出现了入不敷出,资产负债过高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医院的发展后劲。

二、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经济欠发达县(市)级医院的党政领导,要认清形势,明确方向。要结合医院财务经营及管理存在的问题,组织医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和财务科的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以及各项法律法规,从而进一步提高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和监督,规范医院财务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抓管理、出效益、促发展的正确轨道上来。

2.民主决策,制定目标。鉴于县(市)级医院的职责和任务,根据国家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的相关规定,医院领导和财务科负责人,应召开医院领导、各科室主要中层干部会议,在深入调查,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后,共同研究,制定好医院的财务管理目标。医院的战略管理目标是:以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全面推进建设小康社会,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为指导,推动医院又好又快向前发展,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安全、廉价的医务服务,在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下,建立起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核心的财务战略管理体系。转变财务工作重心,更新理财观念。把财务战略管理的目标分解落实到投资、融资、营运、分配等各个环节,从各个方面来强化实现财务管理战略。县(市)级医院在筹资、投资、营运、分配活动中,都要紧紧围绕以资本增值为目的,以价值管理为特征,通过对内部经营要素的优化配置,对医院全部资产进行综合有效的经营管理;充分运用财务杠杆的调节,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扩大融资渠道,通过国家拨款、捐资、参股、联合等途径实现规模的扩张,提升业务技能和服务质量,形成公益性、服务性、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服务。

3.以人为本,提高素质。针对现阶段医疗财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无法适应新形势的现状,要尽快建立和培养一支“四有”财务干部队伍,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正管理好医院。当前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制定和加强财务人员的政治理论学习制度,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二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办法,开展法规法纪教育,如请大专院校的教授、当地公检法司的领导前来讲授有关法律法规专业知识,也可到附近监狱,请违法犯罪的服刑人员,现身说法,进行警示教育,以增强财会人员对人生观、价值观、法纪观的正确认识,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做到“常站河边不湿脚”。三是鼓励采取业余时间自学、脱产培训,补送进修等办法,培训好骨干,提高财务队伍业务技能。对一些年轻有为、素质好、有培养价值的中层骨干,单位出资选派他们到大专院校脱产学习财务会计、计算机管理等专业,使其掌握更高层次的理论和业务操作知识,培养他们成为医院的财务管理的高层次人才。四是采用优惠特殊人才政策,从外地吸收、选调引进一定数量的年龄在40周岁以下、具有财务管理专业的研究生以上学历或具有副高会计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才,以改变目前医院财务人才断层和缺乏高素质人才的被动局面。

4.完善体系,增强约束。医院是公益性事业单位,随着国家加大对医疗卫生的体制改革,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城乡合作医疗的财政资金投入,医院规模、医疗质量、服务水平将跃上新的台阶。尤其是对县(市)医院的财务管理目标将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财务管理将上升到发展战略的层面。因此,必须顺应潮流,抓住机遇,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增强约束力,使财务经营和管理及监督从体制上实现新的突破。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应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1)建立健全医院财务领导小组,落实各项责任制。财务领导小组由医院党、政、工、青、妇等领导班子成员和各科室负责人组成,医院党(总支)支部书记、院长任组长,由党(总支)副书记、业务副院长、纪检组长、工会主席任副组长、常务副组长由医院常务副院长兼任(并负责审批财经各项开支,实行书记、院长分开,院长不得分管和签字审批各项财经开支,实行院长分管人事、医疗业务与不管财、物的分离),其余人员为领导小组成员。(2)制定好新时期的医院财务管理实施方案(包括医院和经营发展目标,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加强成本管理、完善财务分析、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加强信息网络管理等方面内容)。其中:规定医院改革的考核目标为:公益、安全、高效、价廉四大方面。院长任期考核目标:主要考核三大方面:一是经营业绩,医院总收入、总支出、负绩率、成本管理、资产保值、升值等要素;二是医院科学发展要素,主要涵盖服务能力、运行状况、医疗设施条件、公共卫生防保、社会满意度、各项经营责任制等方面;三是院党政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主要包括德、能、勤、绩、廉等方面。同时,明确规定医院的各科室经营目标责任制考核,主要从德、能、勤、绩、廉等五方面进行考核,不能将医院每年创收指标下达至科室,从目标和制度上根本刹住“以药养医”为最大化的盈利的错误做法,确保医院的公益性。(3)加大投入,建立和健全医院的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要加大投入,配备计算专业技术人才,尽快建立和健全医院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系统,把医院财务、医疗科室之间的信息联网,将医院的资产输入网络,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堵塞漏洞,开源节流,加强管理,提高效率,使管理迈入信息化、网络化、科学化。

5.科学理财,提高效益。为了彻底改变经济欠发达县(市)级人民医院的落后状况,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将各方面积极因素调动起来,关键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立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奋斗目标,坚决依法依规办事,对医院实行科学理财,才能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当前,医院在遵循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努力完成医院编制财务方案及各项任务中,一是要制定和实施好医院业务公开和财务公开的办事制度,提高财务管理的透明度。二是聘请财务监督员,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以确保医院财务开支做到“依规、合法、公开、安全、廉洁”。三是县(市)人民医院,应设立总会计师,加强财务核算管理及监督工作。四是坚持价格公示和住院清单公示,组织审计、物价等部门加强对医院进行监督。五是发扬民主,实行科学理财。对医院的重大基建项目、购进医疗器械和大额开支,要召开医党政领导和财务管理小组全体成员联合办公会议,进行集中讨论,听取各方意见,然后进行科学决策,表决通过,才能形成预算、决算、开支。把钱用得准,用在刀刃上,才能最大地发挥资金的效益,防止再发生“决策一张口、用钱一支笔”独断专行的现象,造成决策失误,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使医院财务管理职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穗14宗职务犯罪大案公布.南方日报,2005.1.28.A5版

2.院长带头贪,七成医生吃回扣.羊城晚报,2006.2.18.A6版

3.广东逾七成病人遭潜规则.文摘报,2011.6.16.2版

4.对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经济管理论文网

(作者单位:广东省化州市人民医院财务科 广东化州 525100)(责编:若佳)

基层医疗妇产科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遍布城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在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中发挥了基础性的作用。本文对河南省S村卫生室的战“疫”历程进行了考察,从健康治理的视角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短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希冀能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参考。

关  键  词:健康治理;健康中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疫情防控

收稿日期:2020-10-29

作者简介:章兴鸣(1975—),男,湖北浠水人,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江南大学新社会组织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社会治理、公共政策;原新园(1998—),女,河南焦作人,江南大学新社会组织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社会治理、公共政策。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我国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战”疫经验充分验证了中国特色健康治理理念和治理体系的科学性、有效性以及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網底”的重要性。然而,实践中也存在着疫情防控物资需求与应急储备不足的矛盾、以科技支撑健康服务与基层医务人员专业能力偏低的矛盾以及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工作量大与福利待遇低的矛盾。如何化解这些矛盾,完善基层健康治理理念,促进健康中国战略在广大农村地区顺利实施,笔者以河南省S村为例展开探讨。

一、从健康治理理念到健康中国战略的解读

(一)健康治理理念

健康治理是由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并倡导的一种医疗卫生服务理念。世界卫生组织2002年发布的研究报告《全球健康治理概念考察》将健康治理定义为一种社会为促进和保护公众健康而组织的行动和手段,其结构层次分为地方、国家、跨国区域和全球范围,治理主体包括公共、私营和公私合作的组织,治理机制融合正式和非正式的合作。[2]健康治理强调优质与公正的价值导向,优质意味着卫生系统对人民所期望于它的东西能够作出恰当的反应,公正意味着它能够没有偏见地对每一个人作出一视同仁的反应。[3]健康治理强调以人为本、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将预防工作提高到与治疗同等重要的地位,[4]更新了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将关注的中心转向更广泛、更深层次的人民健康福祉,标志着医疗卫生服务理念的转型。健康治理强调“治理”思维,通过多主体协作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一是跨部门协作。许多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处于卫生部门范围之外,多部门防控是开展预防工作的关键。[5]公共卫生系统担负着提供服务、开发资源、筹集资金和管理制约的职能,[6]而这四项重要职能的实现需要更紧密的跨部门合作。对此,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健康入万策”理念,[7]主张建立跨部门的统筹协调机制,将人民健康福祉的理念融入所有公共部门、所有公共政策。二是多元参与。健康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仅仅依靠政府公共部门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需要社会各方力量的共同参与。世界卫生组织2013年报告《全民健康覆盖研究》指出,多数国家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扩展卫生服务,利用有限的资源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全民健康覆盖就是每个人都可获得质量良好的卫生服务,而不会面临因付费带来的经济困难风险,这就需要有一个强有力、高效、运转良好的卫生体系以获得基本药物和技术,当然还需要数量充足且积极进取的卫生工作者。[8]多元参与要求市场、社会组织、个人应在各自领域发挥优势与特长,承担应该承担的健康责任,不仅有利于促进健康公平,而且有利于提供优质健康服务。三是注重初级医疗卫生服务。世界卫生组织2008年报告《初级卫生保健:过去重要,现在更重要》指出,在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卫生保健往往支离破碎,分散、孤立的卫生保健工作将重点放在单个疾病或项目上,忽视了协调工作,而且在基础设施、服务和工作人员方面投资有限,因此应回归初级卫生保健制度,将家庭和社区置于卫生系统的核心,重点放在公平享受卫生保健机会、合理配置资源及贫困和边缘化群体的需求和期望上,以满足社会对公正高效且费用低廉的卫生保健的需求。[9]

(二)健康治理理念在中国的创新发展

健康治理是2009年我国在开始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下简称新医改)时树立的新理念,也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经验。[10]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把维护人民健康利益放在第一位,主动适应健康治理的世界潮流,针对医疗卫生事业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第一,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从人民群众对健康的新需求出发,注重生命品质的提升,强调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11]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在卫生领域的具体化,其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高价值目标,在价值理念上超越了生物医学意义上的社会健康观。围绕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6年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党的十九大作出“建设健康中国”的重大战略部署,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部署了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将健康中国战略提升到实现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高度,标志着我们党对医疗卫生事业认识的升华。第二,把治理理念引入医疗卫生服务领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过程中,要以基层为重点,预防为主,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坚持人民共建共享,全民健康,[12]这一论述集中体现了新时代我们党在卫生健康工作中的“治理”思维。一是加强部门间的统筹协调。维护人民健康利益不仅仅是医疗卫生管理部门的职责,其涉及到各领域、各部门,必须建立和完善多部门有效参与、协调一致的体制机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各部门各行业的沟通协作,形成促进健康的合力”,[13]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实现把健康融入到所有政策之中。各地方、各行业、各单位在制定和实施政策过程中都要贯彻维护人民健康权益的理念,管地方就要管该地区人群的健康,管行业就要管该行业从业人员的健康,管单位就要管该单位职工的健康。[14]二是坚持政府主导,动员全社会参与。政府是人民健康最重要的责任主体,政府主导是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现全民健康覆盖,保证社会公平的前提和保障。坚持政府主导要求公共部门切实履行维护人民权益的基本职责,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区域医疗卫生资源共享,解决医疗卫生资源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实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普惠共享。不可否认,政府在提供医疗卫生公共服务过程中也存在做不到或者做不好的地方,这就需要动员全社会参与,充分发挥市场、社会组织、个人的力量,满足公众多元化的健康需求,实现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健康治理新格局。三是以基层为重点不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以农村和基层为重点是我国健康治理的基本方针,新医改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的原则在农村地区普遍建立“县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推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15]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普遍具备为居民健康“守门”的能力。

二、河南省S村卫生室的战“疫”实践

作为我国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网底”,村卫生室是基层健康治理的主体,担负着为村民健康“守门”的职责。笔者通过对河南省S村卫生室的调研来考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健康治理体系中的角色与功能定位。

(一)河南省S村卫生室医疗卫生服务概况

S村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村常住居民5932人,设有卫生室5个,共有医务人员12人。卫生室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即县卫生局统一规划和组织,统一业务管理、统一药品管理、统一人员管理、统一收费标准、统一机构名称,乡卫生院承担对村卫生室的管理和指导职责,5个卫生室分别按乡卫生院划定的区域为村民提供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目前,各个卫生室总面积都不少于60m2,基本医疗器齐全,有独立的诊室、治疗室、药房、处置间、留观室,配有药品柜、资料柜、宣传栏、电脑等基本设施,具备为村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疾病初级诊疗的条件。

卫生室的主要职责包括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消化不良等常见疾病的诊治,同时整理保存患者基础资料;一旦遇到疑难病症,由村医填写扼要病史并提出转诊要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括村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如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等。卫生室在乡卫生院的指导下每年对辖区内的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及65岁以上老年人开展一次免费健康体检,医务人员对慢性病患者进行3个月一次定期随访,将信息造册登记并录入“河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村卫生室在日常工作中会对村民进行健康教育,以墙报、宣传版等形式普及卫生知识和疾病预防常识。

在传染病预防方面,村卫生室依据《传染病防治法》执行疫情报告制度,一旦发现传染病例则填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内容包括患者个人基本信息、病例分类、发病日期、诊断日期、填卡医生等。其中,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在2个小时内完成报告,乙、丙类传染病人、疑似病人及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24小时内完成报告。

(二)河南省S村卫生室战“疫”模式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村卫生室按照上级指示第一时间暂停诊治发热患者,所有医务人员全力投入到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抗“疫”行动中。

在疫情防控知识培训方面,专业知识能力是医务人员有效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必要条件,根据河南省卫健委的统一安排,村卫生室所有医务人员于2020年1月30日前完成了“河南省基层卫生人员能力训练管理平台”的在线培训工作,培训内容包括病例的发现与报告、转诊要求和个人防护措施等,培训结果截图发给乡卫生院,乡卫生院指定专人负责监督村卫生室所有医务人员的学习情况。

在执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方面,对于辖区内发现的发热、咳嗽人员,村卫生室详细询问病史并做好门诊登记,无流行病学史的普通发热患者建议到就近的乡、县医疗机构就诊,有流行病学史的发热患者立即报告乡卫生院。乡卫生院初步检查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或建议居家隔离观察或派专人专车送至县定点医院发热门诊进一步诊治。县定点医院对于各项检查无异常的患者建议暂时居家医学隔离观察,若症状加重的由乡镇派专人专车送至县定点医院发热门诊进一步诊治(见图1)。战“疫”期间,村卫生室于每日下午四点前将辖区内居家隔离观察者的体温和发热症状者的情况通过微信上报乡卫生院。同时,村卫生室将排查到的95位自湖北入村人员和76位非来自湖北入村人员填写的纸质版“外来人员健康登记表”“外来入村人员健康状况建档立卡登记表”整理成电子表格后上报乡卫生院,内容包括乘坐车次、同行人員姓名及联系方式、到达目的地时间、居家留观时间、隔离解除时间等。

在密集排查方面,一是排查重点人群。为防止疫情随春运输入本村,在村委会的领导下,村卫生室自2020年1月20日起设置路障封村,并在村口设立检测点由医务人员和村委会工作人员轮流值守,严格排查外来人员,为必要出村和入村的村民测量体温、登记信息,同时要求村内有武汉旅居史的村民主动报告。为了让村民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村卫生室在街路上张贴了“武汉回来莫乱跑,传染肺炎不得了”“过年期间少串门,做负责任的好公民”等标语,并在武汉返乡村民的家门口张贴了“本户有武汉返乡人员,请勿相互来往”的标志。二是排查重点场所,减少非必要的大规模聚集性活动。自2020年1月20日起,S村的台球厅、KTV等密闭式休闲娱乐场所按照村委会要求全部停止营业,村卫生室指派医务人员到福利院、养老院、超市等与村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场所定时喷洒消毒水,对进出人员进行体温监测和信息登记。在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的倡议下,村卫生室通过村委会大喇叭循环播放等形式大力宣传“喜事新办,丧事从简”的新风尚,引导村民自觉居家隔离,春节期间用手机视频通话来代替传统的走亲访友,取得了良好效果。如村镇餐馆纷纷退掉了年前承接的酒席费用;一对已经定好婚期的新人如期举行了新颖的“云婚礼”,原本打算按传统习俗大办丧事的两户村民则选择一切从简。

在科学隔离及人性化服务方面,战“疫”期间,村卫生室所有医务人员坚守岗位,认真做好辖区内隔离人员的管理工作。5个卫生室分别指派1名医务人员专门督促返村人员及外来人员签订居家隔离观察告知书,每日上午九点、下午三点为居家隔离者测量体温并将其体温情况和身体状态填写到隔离观察记录表上,连续观察记录14天确定无异常后签订解除居家隔离观察告知书。在关注居家隔离者身体健康的同时,村卫生室还在辖区微信交流群中不断提醒自我隔离人员“有异常要及时与负责人联系”,利用微信、视频等与需要进行心理疏导的人员进行互动,为慢性疾病患者、村民代购药品、商品并送货上门。另外,村卫生室还安排专人每日辅助村委会巡逻,对个别串门聊天、聚众打牌的村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宣讲新冠病毒的危害性和居家隔离的必要性。

在运用科技手段搜集上报疫情信息方面,村卫生室以地域信息库为依托,充分利用大数据对与本地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有过接触的人员及外来人员进行精确定位、全面追踪。如在广东打工的刘某刚返回S村不到一天,村卫生室医务人员就到其家中登记信息并开始居家医学隔离观察。不仅如此,5个卫生室还自发联合起来建立微信交流群,以实现信息互通。如第二卫生室在排查本辖区外来人员过程中发现大车司机张某去过武汉,在了解情况时发现有6位村民随同张某出行但并未上报所属的卫生室。第二卫生室随即在微信群中向其他卫生室通报,极大地提高了收集疫情信息的效率。

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为村民健康“守门”的成绩与不足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战“疫”共同体

村卫生室是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是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重要主体。在卫生行政部门和乡卫生院的指导下,村卫生室坚持以人民生命健康为中心,积极与村委会协调配合,在疫情排查、预防教育、隔离管理、信息上报等方面充分发挥了“门神”作用。一是以人民生命健康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健康治理理念和治理体系的核心原则,也是党和国家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的必然选择。疫情发生后,各级党委和政府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迅速作出部署,全面加强对疫情防控的集中统一领导,[16]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17]河南省是全国最早启动疫情应急响应机制的省份,[18]并且第一时间将乡村纳入防控重点,充分体现了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基本立场和出发点。二是政府主导,统筹协调。面对疫情,党和国家集中统一领导,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分工协作,上下联动,构建了纵到底(从国家卫生主管部门到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纵向联动)、横到边(村医与包村干部、民警、村民组长横向联动)的防控体系,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强大的统筹协调能力和社会动员能力,体现了我国的制度优势。其中,卫生主管部门建立的“基层卫生人员能力培训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即时在线专业培训使农村医务人员能够及时掌握疫情防控的最新知识并获得科学、规范的专业指导,从而为疫情防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是社会参与,协同治理。村卫生室在村委会和村民志愿者的配合下,通过挨家挨户发放疫情通知单、喇叭循环喊话、张贴“硬核”标语、将疫情防控知识编成顺口溜等形式在农村营造出全民战“疫”的氛围,使得“勤洗手、多通风、不去人多密集处”“出门就把口罩带,切莫随地乱吐痰”“发热症状及早看,自行隔离不传染”等观念深入人心。四是疫情信息公开透明,让村民安心。村卫生室利用微信交流群实时公布本市、县、乡疫情最新进展,准确、详细地叙述确诊病例、疑似病例的活动轨迹和密切接触者名单,使村民能够及时掌握身边疫情的最新动态,增强防范意识。及时回应村民关切,对一些不实信息进行辟谣。五是隔离不隔心,隔病不隔爱。村卫生室采取的分类管理、精准化服务等措施一定程度上“软化”了隔离管理的刚性,不仅确保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发热病人,降低疫情传播的风险,也避免了村民不必要的恐慌和焦虑。六是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疫情防控中,村卫生室与地方政府和村委会协同,发动村民、组织村民、依靠村民,与村民团结一心,群防群控,形成了共同应对健康风险的命运共同体。同时,在乡卫生院的指导下,村医与包村干部、民警、村民组长和志愿者协同,联防联控,形成了共同守护村民健康的责任共同体。

(二)战“疫”过程中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短板

一是疫情防控物资需求与应急储备不足的矛盾。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防疫物资的充足是持久战“疫”的根本前提,但疫情发生之初,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上级没有统一调配防护物资,乡卫生院没有给卫生室发放足够的防护服、体温枪和生活营养品,口罩、酒精、防护服等应急物资储备都存在缺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疫情防控工作。二是科技支撑健康服务与基层医务人员专业能力偏低的矛盾。大数据时代,“互联网+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成为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村卫生室与时俱进,不断推进信息化建设,利用互聯网信息技术汇总村民健康电子档案成为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内容。集约的信息共享方式有利于基层各部门高效获取信息,提高工作成效,应对疫情的实践也充分证明了利用科技支撑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治理效能的强大优势。但应看到,村卫生室医务人员普遍存在学历偏低、年龄较大、知识结构老化等问题,难以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如S村卫生室12位医务人员中,仅有1位是本科学历,其他均为中专学历;50岁以上的5人、40至50岁的5人,30至40岁的仅2人,平均年龄49.1岁。访谈中,一名S村卫生室的村医说:“每次需要信息统计我都盼着孩子放假来家,能帮帮我,我念信息,他往电脑里输信息。我年龄也大了,输一会儿眼睛就开始模糊,我自己一天输的信息还没他坐这里俩小时输的多。”三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工作量大与福利待遇低的矛盾。2016年12月27日,国务院印发《“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强调要维护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将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19]2018年6月1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规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中医药健康管理、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卫生计生监督协管等12类项目。[20]实践中,乡卫生院把其中很大一部分摊派给村卫生室。尽管村卫生室承担了极其繁杂的工作任务,但医务人员的福利待遇并没有明显提高。由于工作量大、福利待遇低,村卫生室难以吸引高水平的年轻人才。自2014年以来,我国村卫生室人员数量总体上呈不断减少的趋势①。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2019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共有村卫生室61.6万个,村卫生室人员144.6万人,与2018年比较,村卫生室数减少0.6万个,人员总数减少0.8万人。[21]如S村卫生室5年来没有人员变动,医务人员的收入主要包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贴、诊疗费补贴和门诊药品收入,每月平均2000元左右,比一般农民收入高,比村小学教师低。

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未来构想

在健康中国建设进程中,应进一步强化治理思维,多措并举构建基层健康治理新格局,建设基层健康治理共同体,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条件,织牢“网底”,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为村民健康“守门”的能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一)预防为主,加大“网底”应急物资储备

一方面,设立疫情专项资金,做好物资储备工作,提升对突发疫情的预防能力。切实改善乡村一线医务人员工作条件,合理配发口罩、防护服、消毒水、非接触式体温计等公共医疗卫生防护用品。县级医院要做好相关物资储备工作,成立专业的基层卫生应急队伍;根据各乡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实际需要统一安排、调配防护物资并保证公开透明;对各乡卫生院及村卫生室进行专业指导,确保关键时刻医务人员能够规范、科学地使用相关物资;对防控力量薄弱的村卫生室及时安排人员支援,以缓解基层工作压力。另一方面,多方筹措资源,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建设。要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资金投入,鼓励个体、乡镇企业、自治组织等社会主体共同参与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设施建设,力求乡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具备独立的诊断室、治疗室、药房等;想方设法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引进先进设施和仪器,提高乡卫生院及村卫生室的硬件服务能力水平。

(二)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

一是提升乡村医务人员疾病预防专业水平。要不断强化乡村医务人员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培训,使其及时掌握最新知识,为村民提供优质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通过继续教育获取相关证书,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增加基层医务人员的成就感、获得感,满足其职业成长和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22]二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精神,应继续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教育部办公厅于2020年5月25日发布《关于做好2020年中央财政支持中西部农村订单定向免费本科医学生招生培养工作的通知》,强调“国家免费医学生”只招收农村生源,鼓励有条件的省份可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按照考生户籍以县为单位定向招生的办法。[23]这一部门工作文件有利于改善乡村医务人员的年龄结构,稳定基层疾控队伍。未来,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坚持理论教学和应急演练相统一,将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培养融入到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其乐于奉献的爱国情怀,鼓励其勇于承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三是加强数字技术的系统培训。定期对乡村医务人员进行系统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培训,使其能熟练使用相关软件,提高信息上报效率。同时,为减轻乡村医务人员工作负担,可以考虑建立村内信息访问平台,对村内人员进行分类管理。有智能手机的村民自行在信息访问平台上登录上报常规信息,乡村医务人员主要负责辖区内儿童、老人及相关重点人群。

(三)改善“网底”医务人员福利待遇

一是重视物质激励,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的职业获得感。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整体工资水平,使其基本工资与当地县级综合医院同等条件医务人员相仿;不断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制度,充分激发基层医务人员的内在动力。二是重视精神激励,增强基层医务人员的职业荣誉感。评选典型优秀人物不仅有利于增强获奖者的内心满足感,还有利于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营造乐于奉献的医疗服务工作氛围。如疫情防控中,S村的孙某被评选为“最美乡村医生”,他激动地表示“这比给多少钱都有意义”。三是建立科学的职称晋升体系,增强基层医务人员的职业成就感。在编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时适当增加高级职称名额,[24]这样既有利于充分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有利于拓展其职业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16]习近平.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2-24(02).

[2]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2).Global health governance:a conceptual review[R].Richard Dodgson,Kelley Lee,Nick Drager.https://apps.who.int/iris/handle/10665/68934.

[3][6]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卫生系统:改进业绩[R].王汝宽,李海燕等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4][5][9]2008年世界卫生报告:初级卫生保健——过去重要,现在更重要[EB/OL].世界卫生组织官网,https://www.who.int/whr/2008/whr08_ch.pdf?ua=1.

[7]第64届世界卫生大会秘书处的报告:加强卫生系统 当前的趋势与挑战[EB/OL].世界卫生组织官网,https://apps.who.int/gb/ebwha/pdf_files/WHA64/A64_13-ch.pdf?ua=1.

[8]世界卫生组织.2013年世界卫生报告.全民健康覆盖研究[EB/OL].世界卫生组织官网,https://www.who.int/whr/2013/report/zh/,2013-08-15.

[10]赵黎.新医改与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十年经验、现实困境及善治推动[J].中国农村经济,2019,(9).

[11][12]习近平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 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 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J].党建,2016,(9).

[13]中共中央国务院.“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0-25.

[14]刘顺智.健康中国的“三个转变三个强化”[J].中国卫生,2019,(12).

[1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醫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J].中国劳动保障,2009,(5).

[17]习近平.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的讲话[J].求是,2020,(7).

[18]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题第二十八场新闻发布会[EB/OL].河南省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henan.gov.cn/2020/03-12/1303845.html.

基层医疗妇产科论文范文第6篇

6.择期手术术前平均住院日≤3天; 7.处方合格率达95%;

8.住院病人三日确诊率90%; 9出入院诊断符合率95%;

10.完成成分输血指标达85%,全血和成分输血适应证90% ,血袋回收率100%; 11传染病报告率100%; 12.甲级病例90%;

13.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0%;

14.医院感染漏报率≤10%,医院感染率≤10%;

15.无菌手术切口甲级符合率97%,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0.5%; 16.术前术后诊断符合率≥85%;

17.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60%。 附件二:科室重点监测指标 1压疮发生率; 2跌倒发生率;

3.管路脱落发生率(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尿管、胃管、引流管、深静脉插管等); 4.意外伤害发生率(烫伤、坠床、自杀、走失等); 5.24/48小时重返ICU率;

6.手术患者重点并发症(手术后肺栓塞、手术患者手术后深静脉血栓、手术患者手 术后败血症发生率、择期手术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 7.胸腔镜诊疗再开胸发生率;

8.手术患者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再次手术)例数/术后住院期间死亡例数;

9医院感染重点监测指标(呼吸机相关肺炎、静脉导管致血行感染、留置导管致感 染等);

10.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 11.药物不良反应报告。

附件三:三级医院评审指标 妇科专业

【三级医院重点专科】 1.癌血清及显相诊断;

2.中期妊娠引产术(有并发症); 3.内分泌RIA测定;

4.腹腔镜诊断与经腹腔镜手术(可选); 5.卵巢癌要治术+化疗;

6.绒毛膜细胞癌的诊断与综合治疗。 【三级医院一般科室】 1.复杂子宫全切; 2.外阴癌要治术; 3.宫颈癌要治术;

4.子宫内膜异位诊断及处理; 5.经阴道子宫切除术; 6.生殖器官畸形矫形术;

7.显微外科:输卵管吻合术及街口术; 8.宫腔镜、阴道镜。 产科专业

【三级重点科室】

1.产科技术水平判断标准; 2.子痫发生率(院内):<0.1%;

3.产后出血发生率:阴道分娩<3%~4%,剖宫产<6%; 4.产后出血死亡率:0; 5.围产儿死亡率:<12%0;

6.可避免死亡(纠正院外转入者):<10%; 7.会阴Ⅲ度裂伤发生率:<0.5%; 8.会阴侧切伤口感染率:5%; 9.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和处理;

10.产前出血(>500毫升)的诊断和处理; 11.产后出血(>800毫升)和诊断和处理; 12.产后DIC的诊断和处理;

13.高危妊娠监测手段:胎心监护仪(外、内)、B超、头皮血气测定; 14.产前诊断:遗传、绒毛、羊水、血液; 15.高危新生儿的复苏及监测处理。 【三级医院一般科室】 1.内外科并发症诊断处理;

2.产前诊断:血液、绒毛、羊水;

3.分娩期高危儿处理(低体重儿、异常儿、母有并发症新生儿) 4.高危妊娠监测手段:服心监护仪(外); 5.开展腹膜外剖宫产。

附件四:临床路径及单病种质量控制 参见相关卫生部病种临床路径。 附件五:手术分级标准: 妇科专业

Ⅰ级(住院医师):

处女膜切开(整形)术,阴道壁囊肿切除术,阴道挫伤缝合术,单纯外阴血肿清除 术,外阴阴道血肿清除术,外阴良性血肿清除术,外阴巴氏腺囊肿切除术,外阴巴氏腺 囊肿造口术,过期流产刮宫术, (首次)葡萄胎清宫术,

(复次)葡萄胎清宫术,已婚妇 女阴道异物取出术, 宫颈息肉摘除术, 子宫颈活检术, 子宫冷冻术,

子宫颈激光激化术, 子宫颈电灼术, 外阴湿疣电灼术, 外阴小肿物切除术, 宫腔注药或通水术, 输卵管通水,

输卵管造影术,阴道镜检查术,宫腔镜检查术,腹腔化疗注药术,后穹隆穿刺注药术, 诊刮术,宫腔插管(宫颈)术,扩宫治疗术,人工流产术,中晚期妊娠羊膜腔利凡诺引 产术,清宫术。 Ⅱ级(主治医师):腹式全子宫切除术(筋膜外、筋膜内) ,腹式次全子宫切除术,腹式全子宫切除术 (筋膜外、筋膜内)

附件切除术,腹式次金子宫切除术+附近件切除术,子宫穿孔修补 术(腹式、腹腔镜),残角子宫切除术,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阴式子宫肌瘤黏膜下肌 瘤剔除术,经腹附件切除术,腹腔镜下附件切除术,盆腔肿物切除术(经腹、腹腔镜) 卵巢楔形切除术(经腹、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经腹、腹腔镜) ,会阴破裂修补术(Ⅰ、Ⅱ)

,陈旧式Ⅰ、Ⅱ度会阴破裂修补术,腹腔镜下输卵管通水术,输卵管造口术 (经理、腹腔镜),外阴单纯切除术,经腹宫外孕手术(输卵管切除、妊娠部切开取胚、 修补),腹腔镜下宫外孕手术(输卵管切除、妊娠部切开取胚、修补),后穹隆阴道瘘修 补术,阴道纵隔切开术,阴道狭窄松解术,阴道瘤体注药术,宫腔取支架术,宫颈锥形 切除术,宫颈环扎术(缝扎),闭孔动脉插管术(腹膜外),受精卵移植术。

Ⅲ级(副主任、主任医师):

全盆腔器切除术,腹式或腹腔镜子宫癌根治术(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 除术),卵巢癌细胞减灭术(子宫+双侧附件+大网膜或阑尾、部分受肿瘤浸润肠管等切 除),广泛子宫切除术,次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单纯盆淋巴结清扫术,复杂膀胱阴道瘘 修补术(阴式),阴腹式联合膀胱阴道瘘修补术,直肠阴道瘘修补术,阴式尿粪瘘联合 修补术,外阴广泛切除术,外阴癌根治术(包括阴部广泛切除术、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 扫术),单纯外阴及双侧腹股沟深浅淋巴清扫术,阴道成形术,阴腹联合结肠代阴道成 形术,腹壁下动脉插管术,全阴道切除术,输卵管移植术,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筋 膜外、筋膜内),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附件切除 +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曼氏手术(宫颈部分切除+主韧带缩短+阴道前所壁修补术),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双角子宫融合术,腹壁子宫固定术(腹阴式、腹腔镜),经腹圆

韧带子宫固定术,腹腔镜下圆韧带子宫固定术,阴道纵隔成形术,单膀胱阴道瘘修补术 件切除术,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切除或电灼术,韧带、卵巢巨大囊肿切除术, 输卵管吻合术。 Ⅳ(主任医师)

腹腔镜下子宫体癌根治术、 腹腔镜下子宫颈癌要治术、 腹腔镜下卵巢癌 (输卵管癌)

分期手术与肿瘤细胞减灭术、 腹腔镜下深部子宫内膜异位症切除术、 腹腔镜下盆腔淋巴

结清扫术,腹腔镜盆底重建手术,先天性无阴道等生殖道畸形宫腔镜矫治。 产科专业

Ⅰ(住院医师):

单胎顺产接生术(包括断脐、接生处理) ,双胎顺产接生术,胎头吸引助产术,会 阴裂伤修补术(Ⅱ度以下) ,会阴切开缝合术(Ⅱ度以下) ,轻度宫颈裂伤修补术,会阴

血肿切开缝合术,流产或产后清宫术,中孕水囊引产术,晚孕水囊引产术,人工剥膜引 产术,人工破膜催产或引产术,宫腔塞纱术,徒手剥离胎盘术,羊膜腔穿刺术,羊膜镜 检查术,阴道检查术。 Ⅱ级(主治医师):

臀位助产术,臀位抽产术,产钳助产术,外倒转术(横位、臀位),穿颅术,双胎

难产接生术,会阴Ⅲ度裂伤修补术,阴道壁血肿切开缝合术,宫颈裂伤修补术(深度、 复杂),部宫产术(腹膜内或外),剖宫产+双侧输卵管结扎术,剖宫产+子宫肌瘤摘除术, 剖宫产+卵巢良性肿瘤切除术,产后第二次以上清宫术。 Ⅲ级(副主任、主任医师):

上一篇:焊接自动化技术论文范文下一篇:企业复品牌营销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