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习惯的培养的论文题目范文

2024-07-19

幼儿习惯的培养的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2、浅谈学前教育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3、谈美术活动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4、浅谈行为退化与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5、浅谈故事表演中大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6、幼儿自信心的培养方法

7、浅谈体育活动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8、在教学中培养幼儿自信心的尝试

9、幼儿自信心的缺失原因及培养对策

10、试论幼儿自信心培养的重要性

11、幼儿自信心培养在幼儿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12、积极语言的HAPPY模式对幼儿自信心培养的启示

13、体育活动与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14、培养幼儿自信心的实践与思考研究

15、浅谈家庭教育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16、在游泳活动中培养幼儿自信心的实施策略

17、关于培养幼儿自信心的几点建议

18、浅谈小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19、浅析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20、自主游戏对幼儿自信心培养的研究

21、谈体育活动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22、培养幼儿自信心的五个切入点

23、幼儿自信心的培养与教育几点思考

24、幼儿自信心培养的五个误区

25、幼儿自信心培养的现状、原因和对策

26、学前教育中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方法探讨

27、幼儿自信心的发展及培养途径研究

28、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自信心的实践研究

29、体育活动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30、浅论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31、培养幼儿自信心的策略研究

32、浅谈幼儿自信心的培养策略

33、有效培养幼儿自信心的实践策略

34、角色游戏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分析

35、学前教育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策略

36、培养幼儿自信心的尝试与探索

37、培养幼儿自信心是现代幼儿教育的重点

38、学习《儿童发展与指南》之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39、幼儿教育如何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思考

40、幼儿自信心培养的几个关注点

41、如何加强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42、浅谈小班幼儿自信心培养的策略研究

43、谈谈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44、在美工活动中培养幼儿自信心的策略探析

45、幼儿自信心的建立与培养

46、学前教育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47、谈学前教育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48、幼儿自信心培养的策略马晓彬幼儿自信心培养的策略

49、幼儿自信心的激发与培养

幼儿习惯的培养的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 我们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工作。

1 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要让孩子听你的, 首先要让孩子信任你。所以教师要懂得与孩子交流感情。托班的孩子最喜欢得到老师的爱抚, 我们经常会用拥抱和亲切的话语来表示对他们的赞扬和爱。如, 每天早上, 师生相互问好, 我们会抱抱孩子, 表扬他叫老师的声音真好听, 穿的真漂亮, 夸夸他对老师有礼貌……这样, 师生之间既交流了情感, 又培养了孩子有礼貌的习惯。同时, 教师要取得孩子的信任, 必须正确使用权利, 对待孩子要不偏不倚, 不能带着情绪来对待孩子。高兴时对孩子犯的错视而不见或不了了之, 心情不佳时孩子的无心之过也会遭到大大的批评, 这是对孩子不公平的。班里的教师和保育员对孩子的态度和教育要一致, 如果要求不一, 态度各异, 孩子会感到无所适从, 或者干脆谁也不听, 不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所以, 我们班里的老师经常统一思想, 从不放松。

2 建立必要的行为规则

良好的常规是实施教育的保证, 而必要的规则是形成良好常规的前提。如, 上厕所和洗手时不推不挤、拿椅子必须双手端起来, 不可以拖着或顶着走、搭积木时不能争抢、听到《摇篮曲》就休息、听到进行曲就走线, 餐前要保持安静等。我们把规则和幼儿必须养成的习惯联系起来, 贯穿于一日生活的每个环节。托班孩子的模仿能力强, 当他们不理解的时候, 老师可以反复示范, 用动作来提示他们应该怎样做。如刚入园时, 老师点名时, 小朋友不知怎样回答, 我们班里的老师相互配合, 让小朋友看老师怎样回答, 再请能力强的小朋友做榜样。就这样通过示范, 小朋友知道了点名时要喊“到”。游戏活动时我请小朋友到“蓝线”上, 一开始, 他们都不知道怎么办, 教室顿时乱哄哄的, 我就自己宝宝跑红线上, 请小朋友和老师孩子们听了我的话, 看了我的动作, 一个个都把椅子放到了位。

由于孩子的自控能力差, 他们经常会违反一些规则, 老师要及时提醒、纠正, 以免使他们养成不良的习惯。如, 该听故事了, 有些宝宝坐不住, 离开座位或在位置上扭来扭去不听。这时候老师就得想办法吸引他们的注意, 必要时制止孩子的不当行为, 让他们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我们班的郭玉珠十分好动, 总是管不住自己, 坐着的时候总是把脚跷到椅子上, 经过我们多次教育纠正, 现在她“坐”的习惯好多了。

3 运用生活体验, 培养托班幼儿的良好习惯

3.1 在生活体验中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每天, 幼儿在来园时都会向老师问早问好, 可我们发现很多幼儿常常是在家长的提醒或老师的鼓励下才张口, 并不是主动行为。为了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我们就主动和幼儿打招呼, 通过自身的榜样作用去影响幼儿。当幼儿逐渐养成习惯后, 教师再用动作或眼神去提醒幼儿, 这样, 幼儿就能形成主动问早问好的习惯。同样, 在幼儿离园时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幼儿主动和老师、同伴说再见。

3.2 在生活体验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很多托班幼儿在家中都需要由成人喂饭, 和成人一起睡觉, 否则就会哭闹。而很多幼儿在进入幼儿园后出现的许多不适应, 也正是因为幼儿园和家庭生活的差异, 教师要帮助幼儿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2.1 进餐习惯

在进餐时, 我们放手让幼儿自己动手拿勺子吃饭, 发现幼儿几乎能自主进餐时, 我们就及时进行鼓励;而对一些食量小、胃口不好的幼儿, 我们就从少到多, 逐步增加食物, 并通过儿歌、故事帮助幼儿养成自己动手的习惯。此外, 进餐习惯的养成还需要家长的紧密配合, 教师可多开放一些活动, 让家长观看幼儿在园进餐的情况, 让家长知道幼儿虽然年龄小, 但也能自理, 争取家长的配合, 才能让幼儿真正养成自己进餐的习惯。

3.2.2 入厕习惯

针对托班幼儿年龄小, 容易尿裤子的现象, 我们就每隔一段时间就提醒幼儿上厕所, 帮助幼儿养成饭前、午睡前、起床后及时如厕的习惯, 对一些特别容易尿裤子的幼儿及时观察, 适当提醒, 此外, 我们还通过故事《小猫尿床》, 让幼儿知道有小便时应及时去厕所。

3.2.3 在生活体验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我们主要通过发挥环境、材料的作用来帮助幼儿在生活中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在幼儿进餐、吃点心时, 我们都会在桌子中间放上盘子, 并告诉幼儿盘子的作用, 食物的包装袋、瓜果的皮、核或骨头等可以放在盘子里, 并在幼儿进餐或吃点心时多提醒幼儿使用。我们在每个教室里放有三个放卷纸的盒子, 都是固定放在玩具橱上的, 当幼儿有鼻涕时, 或小嘴巴有脏时, 鼓励幼儿自己去取纸, 先自己擦, 擦不干净老师再帮忙, 帮幼儿擦干净后我们会让幼儿自己将纸扔到垃圾桶里, 久而久之, 幼儿知道了要将废纸、果皮、包装袋放进垃圾桶里, 从而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4 引导幼儿自我服务

如果孩子做事总是依赖大人, 那么他们会缺乏独立性, 进而影响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 特别是劳动习惯。因此, 老师应鼓励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由简单到复杂。如, 先让宝宝自己脱裤子、脱鞋子, 然后再教他们穿的方法。暂时不会的可以慢慢练习, 不过要天天学, 天天练, 不仅孩子有耐心, 老师也要有耐心。现在, 我们的宝宝能自己穿裤子和鞋子了。家长们都反映说, 他们的孩子在家也变得爱劳动了, 喜欢和妈妈抢着干活呢。

5 用诚心架起家园共育的桥梁

幼儿的成长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 幼儿园和家庭是幼儿成长的两个主要环境, 教师和家长是影响幼儿成长的关键人物, 因此, 家园配合协同教育是开展托班教学工作的基本保证。

为了更好地和家长沟通, 了解幼儿在家的一些情况, 同时也把幼儿在园的各种表现反馈给家长, 例如, 宝宝在哪些方面较以前有进步了, 让家长鼓励和表扬孩子, 哪些方面还需要努力的, 则需要家长配合给孩子自信并帮助孩子来改进。哪些宝宝情绪突然不稳定了, 也很有必要和家长沟通等, 同时在和家长沟通的同时给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 例如, 怎样来让孩子更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怎么样来培养孩子的好习惯等等, 良好的沟通大大拉近了我和家长们的距离。通过这些途径, 家长们进一步了解到宝宝在幼儿园具体的活动、学习、生活, 能配合我们的工作, 也更能理解、支持我们的工作了。

幼儿习惯的培养的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1创设融洽、愉悦的氛围,设疑激趣,诱发幼儿主动学习

1.1为幼儿创设融洽、愉悦的心理环境

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把教学过程看成是知识的传递过程,把幼儿当作听话筒、收音机,幼儿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体会到学习的愉悦。为此,我们要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期望带给幼儿,尊重、理解和宽容幼儿。如在中班“认识7”的活动中, 幼儿胸前分别挂着1~6的数字卡片扮演数字娃娃,老师胸前也挂着一张数字卡片“7”以数字姐姐的身份与幼儿交朋友玩游戏,一起参与活动,让他们觉得老师是他们的好伙伴,与他们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再在活动室周围挂上数量分别是1~7的物品(主要是“7”),让幼儿根据自己身上的数字找相应数量的物品。如此,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学会了知识。

1.2 利用游戏诱发幼儿主动学习

游戏寓教于乐,是幼儿最容易接受、最乐于参与的一种学习模式,是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一种较有效的教学形式。如在复习5以内的加法自编应用题时, 笔者通过组织玩角色游戏“百货商店”的活动 ,让幼儿分别扮演售货员、顾客、业务员 , 提供多种5以内数量的货品。游戏规则是:售货员说出应用题的条件“柜台里有××(货品名称)多少个”,顾客说出应用题的另一个条件“我 要买 ()个××”,业务员说 出应用题 的问题 :还剩()个××? 营业员说出答案:“还剩下( )个××”。游戏活动通过变换条件和角色可以进行较多种形式的自主学习的训练。我们还通过评选最佳营业员、顾客、业务员的形式激励幼儿,这样游戏很快就能顺利进行下去。幼儿轻松、自主地掌握了数学知识,从而喜欢数学、探究数学、学习数学。

2用丰富的材料、生动直观的教具激发幼儿主动学习

2.1 材料符合幼儿兴趣 、需求和原有水平 ,使幼儿对探索活动保持足够兴趣

在材料的投放上,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要求,投放充足的操作性强、趣味性强、游戏性强的活动材料。为了能使幼儿更好的了解不同的游戏材料,对幼儿主动学习精神产生较大的影响,教师可在同一区域(数学区)内投放不同的活动材料,现成和自制的数学玩具、分类图片、分解盒、计算盒,幼儿可操作的或参与制作的废旧材料等。让幼儿观察不同的活动材料等,从而吸引幼儿主动来数学区进行活动。例如:小班分类能力的培养的活动材料就可设置按图形、大小、颜色、用途等归类的游戏材料,有趣、新颖与幼儿生活经验接近。

2.2 提供的材料应该具有艺术性 ,种类要丰富

实践证明,色彩鲜艳、干净、对比度清晰、形象可爱且具有游戏性的材料,能较好地调动幼儿主动探索的兴趣。分类图片、计算盒、分类盒这些对幼儿来说比较枯燥的活动材料经过我们老师重新设计,便能化腐朽为神奇。如:小班幼儿在体验物体空间关系时,我们制作的各种形象可爱,色彩鲜艳的小动物拼图,有小鸭、小猪、小猫等,形象贴近现实生活,逼真、生动,并穿插一些游戏情节——小动物图片被弄坏了,请小朋友帮他们拼好,激发幼儿正确地将图片摆放在不同位置,构成一个动物整体,从而充分发挥幼儿的智力潜能, 使幼儿在数学探索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有关知识。

3教师通过观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幼儿主动学习

3.1 提 供适时 、适当的指导 ,提高幼儿初步的数学素养

教师的指导艺术在于适时地把握时机,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环境来激发幼儿进行操作、尝试的欲望,最大程度地调动幼儿探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教师适度的指导还能保证幼儿探索的方向正确, 但教师的引导应充分注重发挥幼儿的自主作用,决不能代替幼儿的发现。

3.2 良好的师幼互动 ,促进幼儿主动探索

幼儿并不是被动接受的容器, 他们的反馈能激发教师的教育思路,拓展教师的教育技能,教师必须善于利用、善于发现、善于把握。例如:在大班认识正方体的活动中,帮助幼儿理解正方体有六个面、十二条边,教师准备了很多大大小小的正方体,请幼儿亲自触摸感知, 但幼儿还是难以理解, 学习积极性逐渐下降。这时教师则有意地把这个难题交给幼儿:“怎样才能知道正方体有多少个面多少条边呢? 请小朋友们想个好办法。”这时幼儿的兴趣来了,有的说可以在正方体上记数,每数一个面按照顺序记上一个数字; 还有的说可以把正方体的每一个面图上不同的颜色,有多少种颜色,正方体就有多少个面。至于边,幼儿更是想出了用线绳测量,用火柴棍测量等多种方法,于是教师根据幼儿的想法提供了相应的材料,大家在共同的活动中,拓展了探索的方法,达到了教与学的目的。

幼儿习惯的培养的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1 推荐阅读书目

首先, 可以介绍与之“性相近”的读物, 在调查中, 我们已看到反映高中生生活的小说和武打科幻言情类作品是高中学生习惯阅读的, 因此, 为了激发他们的阅读行为, 我们可以先“投其所好”, 尽管这一类作品确实存在良莠不齐的情况, 但鲁迅先生早就说过:“我们吃东西吃就吃, 若是左思右想, 吃牛肉怕不消化, 喝茶又要怀疑, 那就不行了。”一直以来, 我们教师都把武侠、言情小说视为洪水猛兽, 采取追拦堵截的方法坚壁清野, 然而结果却适得其反, 它们在学生中泛滥成灾, 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 其实我们何不试着换一种眼光来看待它, 换一种方法去对待它呢?换一种眼光, 我们会看到学生感兴趣的这一类作品对净化人的灵魂、塑造真善美和谐统一的思想人格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就以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为例, “飞雪连天射白鹿”的优美动人, “笑书神侠倚碧鸳”的回肠荡气都堪称经典, 都可作为中学生的课外读本。

其次, 以课内基本篇目为基点, 可选用同一题材不同体裁, 或同一中心不同题材, 或同一体裁不同中心的作品介绍给学生进行比较性阅读鉴赏。例如, 学《促织》引导学生读《聊斋志异》精选本, 领悟蒲松龄写鬼写妖实为刺贪刺虐的良苦用心。还可介绍与课文有关的作者、时代的背景材料, 或者对课文有所补充的材料。

总之, 教师要在书籍的选择上把好关, 科学地选择并推荐课外读本必须以三个方面为依据:课外读本的阅读价值、课外阅读的目的和任务、课外阅读主体即学生的阅读背景。

2 制订阅读计划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教师要根据高中学生的特点, 适合他们的心理要求, 向其提供积极有效的指导, 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计划包括: (l) 阅读目的—为什么要阅读这些书?有利于提高阅读能力, 能高屋建领的驾驭全书的内容;有利于提高欣赏水平, 增强审美意识, 培养健康向上的阅读观;有利于扩大知识面, 加强思维训练, 调节紧张的学习生活。 (2) 阅读内容的选择——选择什么书来读? (3) 阅读的数量——在多久的时间内读完几本书, 阅读量是否合适? (4) 阅读的时间——利用什么时间、多长时间读完一本书, 是否有较高的效率? (5) 阅读的点——在哪阅读, 是否有较好的阅读环境? (6) 阅读的方法——采用什么方法读书, 是不是最适合的? (7) 阅读的预期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 期待自己有哪些收获、提高?有没有及时写下心得体会? (8) 阅读的检测手段——用什么方法检测自己读懂了此书, 能否灵活的学以致用, 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

3 教授培养阅读习惯的方法

俗话说:“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正确的培养阅读习惯的方法, 有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3.1 阅读习惯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

如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可以促进聚精会神的阅读习惯和读思结合的阅读习惯的养成。记笔记的习惯有助于集中学生阅读的注意力, 教师要指导学生在阅读时学会勾画批注、写读书笔记方法, 善于且勤于圈关键词、划中心句、批重点段、及时记下心得体会。学生在阅读时养成这些习惯, 就可既动手又动脑, 从而有效克服一般阅读只用脑不用手, 易使脑神经疲劳而导致注意力不能长期集中稳定的弊端。这样既养成了勤于积累的习惯, 又促进聚精会神的阅读习惯和读思结合的阅读习惯的养成。此外, 要培养学生持久阅读的行为, 应注意加大学生阅读思考时的思维密度, 加深阅读分析时的深度。学生在积极阅读、认真思考的过程中, 勤于思考的阅读习惯就自然而然地得到训练。相反, 阅读教学中的提问如果分散而又缺乏深度, 就难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自然不利于形成持久阅读的意志品质。持久阅读这种有目的的意志行动不是经过一次激发就可以形成的, 而是要经过反复多次的自觉阅读行动, 在长期不断的、一丝不苟的持久训练中才能完成。

3.2 介绍名人、伟人的阅读习惯

介绍名人、伟人的阅读习惯, 让学生效仿学习。例如:鲁迅有背书的习惯。为了告诫自己, 他制作一张小巧精美的书签, 上面写有“读书三到, 心到, 眼到, 口到”10个工整的小楷字。他把书签夹到书里面, 每读一遍就掩盖住书签上的一个字, 读了几遍后, 就默诵一会儿, 加强记忆。等把书签上的10个字盖完, 也就把全书背下来了。他还有抄书和剪报的习惯。毛泽东阅读有画读的习惯, 他每读一本书或一篇文章, 都要在重要地方画上圈杠、点、直线等各种符号。这种阅读习惯让他阅读的广度、深度都超乎寻常。

3.3 加强阅读方法的训练

不少学生没有使用正确阅读方法的习惯, 原因是他们对这些阅读方法不甚了解。教师应对此加强训练。精读是对读物内容和形式作全面、深刻理解和把握的一种基本的阅读方法。精读法特别适合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教读课文的教学。高中生诵读不要求齐声朗读, 但是必须“声出口, 笔在手”对文章当中的字、词、句、段的难点进行标注, 课外再自己通过查找词典等方式自行解决疑难问题, 却决不纠缠于是否深刻。有了粗略的整体感知以后, 便进入“利用诊释阶段”, 这是更为细致的阅读, 这时要边读边想, 从而形成更丰满的整体认识。“还原纲目”也就是全面整合了课文的思路、内容、表达形式, 是较为实在的理解。“咬文嚼字”就是体验、细细品位文章精要之处, 不必面面俱到。对文字的咀嚼不会是容易的, 自然就产生疑问。有了疑问, 找老师同学探究, 解决疑难。经过这几个环节, 有了不少收获, 将精华部分抄录下来。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本文对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培养学生阅读习惯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习惯培养,指导

参考文献

[1] 蒋绍愚.读什么和怎样读[J].语文建设, 2002 (1) .

幼儿习惯的培养的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但是, 作为语文教师是无法像课堂教学那样去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 毕竟时间和精力斗非常有限。所以, 我认为课外阅读指导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那么, 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呢?

一、阅读兴趣的培养

子曰:“知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之者不如好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阅读的兴趣, 才能点燃学生的阅读火苗, 才能使学生主动地、自觉地进入书籍的海洋, 饱览群书, 才能在阅读中迸发生命的活力。因此学生的阅读习惯的养成, 必须以阅读兴趣的培养为基础。要做好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工作, 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让自己成为学生的向导。

作为教师不仅要重视教书, 更要重视读书。这不仅能够让自身时刻有“活水来”, 同时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教师热爱读书, 不仅要读经典, 也要读青少年读物, 同时把适合学生的读物推荐给学生, 让更多的适合学生口味的书籍带进教室, 使学生能够读到自己喜欢的读物, 阅读兴趣自然就提高了。教师在向学生推荐青少年读物的同时, 更要带领学生阅读经典, 给学生阅读经典中的名段, 使那些精彩的片段成为“诱饵”, 学生就会因为被“诱导”而去寻找这些经典来阅读, 这样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也调动起来了。与此同时, 因为教师的“博览群书”、“上知天文, 下识地理”, 让学生对你产生敬佩之情, 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读书的价值和意义, 这样学生自然就会产生阅读的动力。有了动力, 就会产生兴趣。

2、让阅读成为一种快乐。

有人告诉我放羊的经验:如果你把羊拴在一块地方吃草, 不管那里的草有多么鲜美, 羊都不会一直老老实实低头去吃, 很快它就厌倦了;而当你把一束干草捆起来放在它要努力挣扎才可以勉强吃着的地方时, 它会尽其全力并吃得干干净净。真是奇怪啊!可细想却也不怪, 面前的不费吹灰之力便可吃到的鲜草是“你让我吃”的, 而远处的干草却是“我自己想吃”的。

我们的语文老师呢?辛苦搜集并印发了好文章下发, 课文中精选的佳作都一股脑给了学生, 要求读几遍, 思考几个问题, 背诵几个段落。结果却只是扼杀了学生“我要读”的愿望。尤其是任务一下达便开始监督和检查, 对处在叛逆期的学生而言, 这样的阅读会有什么快乐?试问, 宝玉和黛玉读《西厢记》可有人监督与检查, 如有此大煞风景之人, 我想这两人也不会感到“词句警人, 余香满口”, 更不会“过目不忘”“一目十行”吧!

所以我认为要想使学生在阅读中找到快乐, 我们教师首先要转换角色, 从“监督者”转换成为一个出色的“导读人”和“交流者”。首先是激发学生自己“找草吃”, 并能够多介绍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文章给学生, 要他们在寻找中品味不同文章的滋味。早读时可以朗读和品味自己的所爱, 并鼓励他们读写结合, 及时写下自己读书的感受并定期交流。

当“我要读, 要读得更多”成为学生的一种发自内心的要求时, 我相信快乐阅读就不会离他们很远了。

3、让阅读成为最好的美容剂。

阅读, 其实是一种读者与作品的对话, 是读者与作者的心灵交互。多走进作品, 学生就能多联系自身或社会现实, 就会更多地激起读者的心灵感悟, 自然而然地, 也就跳出了“井底”, 沐浴在阳光底下的快乐。如此, 也就增强了学生的感悟力和理解力, 提高了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 提升了联想和想象的层次。

学生的视野开阔了, 必然会拓宽他们心灵自由驰骋的空间, 激发起他们更为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能自觉将所学知识、技能运用到新的情景中去, 解决新的问题:如能把在阅读中积累的观点、材料、语汇、表现手法等移用到作文中去;能把在阅读中学的知识用到编墙报、出报刊、作演讲、写书评中去;生活中, 能把在阅读中培养的能力活用到社会实践中去, 如拟宣传标语、广告词、写书信等……当获取的知识习惯变成能力的时候, 也是最快乐的时候。有了这种习惯, 学生就会越读越快乐, 越学越美丽。

二、制订课外阅读方案, 明确读书方向。

在课外阅读的初始阶段, 学生大都带有随意性和消遣性, 所以教师指导他们读书方向, 要读好书, 读健康的、科学的, 深浅适宜的, 分量适当的课外读物。

每学期开始, 师生共同商讨、制订课外阅读计划, 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的间隙、生活闲暇之时, 随时翻看身边的报刊杂志, 读一读, 品一品, 了解一些社会新闻, 洞悉一些时事动态, 学习一些文化风情, 捕捉一些生活讯息;要求诵读一些古典诗词、经典美文, 领略我国文化的源长和精美;规定每生每学期至少读一两本名著, 经典文学名著的阅读, 正是中学生走近社会、走近生活的“绿色长廊”, 能增加其生活厚度, 强化其角色意识, 提升其人文素养, 丰富其文化底蕴, 使学生们尽速成长为一名善于品味生活、感悟人生的“有心人”。

摘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 语文教学必须加强学生课外阅读指导, 其重点又是阅读习惯的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应该从兴趣培养, 要有明确的目标引导, 阅读方法的指导等方面着手。

幼儿习惯的培养的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一、激发阅读兴趣, 让学生喜阅读

(一) 通过讲解培养兴趣

孩子不爱课外书, 从根本上说是对课外书缺少了解, 不懂得课外书的趣味。老师可以利用各种契机, 让孩子产生对课外书的一种向往。每天的阅读时间, 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 适当安排一定的时间, 引读部分童话故事、成语故事、作文天地、精典名著, 用生动的描述和精彩部分的嘎然而止, 激发学生强烈的看书欲望, 激发孩子阅读类似书籍的兴趣。帮助学生分析书中深奥的内容, 培养阅读兴趣。

(二) 亲身带领读书

古语道“其身正, 不令侧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每次读书时间, 老师也和学生一起读书、笔记;每次读书展示周, 老师和学生一起撰写读后感、共编阅读小报。我们用自身阅读的状况、频率、习惯等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 以师道的示范作用带动孩子, 让孩子们在不知觉中爱上课外阅读。

(三) 赏识激发兴趣

为了学生能保持读书的热度, 在阅读教学的开展中, 老师要以赏识的眼光关注每一个孩子的阅读过程, 发现其“闪光点”, 不失时机为孩子某一做法进行激励、表扬、喝彩, 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我们还开展“读书小明星”、“课外知识小博士”、“书香小姐”等荣誉的评比活动。我们通过多种途径激发阅读愿望,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营造阅读氛围, 让学生想阅读

(一) 营造学习场所的文化氛围

名人名言是语言的精髓, 是生活经验的高度提炼, 对学生有强烈的启发性和教育意义。它是教育、启发、激励学生学习, 锁定学习目标的钥匙, 要让这把钥匙打开学生读书的兴趣之门, 将名人名言制作成条幅挂在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让其天天看, 常常受到启发和教育, 学校选择经典名人名言, 悬挂在教室、楼道、文化墙等, 也可以挂在学生的卧室里, 让学生随时感受到名人名言的激励。

(二) 营造良好的阅读资料氛围

营造良好的阅读资料氛围, 首先要加大对小学生课外阅读资料的投入。让学生随时随地有书可读, 学校应当建立图书室, 规定一定时间让学生阅读, 班上可建立图书角, 让学生课余时间有书可读, 有条件的学生家庭可以建立图书架, 让家长购买一些适合学生特点的书籍, 让孩子节、假日有书可读。

三、传授阅读方法, 让学生会阅读

(一) 略读法

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 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 以便学以致用。如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一课, 学生为了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人类与地球、自然的密切关系, 有目的地阅读《人与自然》一书 (或上网查阅) 。而且要指导学生去图书馆借阅相关的资料, 再选择自己所需要的部分, 用于写科学小论文, 以培养摘录资料和运用资料的能力。同时, 丰富了语言积累, 提高了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二) 精读法

就是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 集中精力, 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有的文章语言隽永, 引经据典, 情节生动。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作品为依据, 指导学生精读, 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 调动多种感官, 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 边读、边想、边批注, 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三) 默读法

默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 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 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 要集中注意力, 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

(四) 摘抄评价法

此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 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 作注释, 写评语。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 可以摘录下来, 积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 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

(五) 写心得体会法

教师要鼓励学生经常写日记或读后感。也就是要求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后, 用日记或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 并在课外阅读活动课上进行交流。

四、体验阅读成功, 让学生爱阅读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是长期效应, 教育者还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善于观察的心, 抓住一些时机, 在最恰当的时候对孩子进行榜样教育。用好的阅读为孩子的成长奠基, 为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基。

摘要:读书能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 能陶冶他们的情操, 能使他们才思敏捷, 能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能使他们终身受益。本文从喜阅读、想阅读、会阅读、能阅读四个方面阐述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策略。

上一篇:小学数学科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最近法律热点事件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