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孤独症的护理范文

2024-06-12

儿童孤独症的护理范文第1篇

特殊教育含义:根据特殊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教育需要,采用一般或特殊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者的潜能,使他们增长知识,获得技能,拥有良好品德,提高适应能力的一种教育。

孤独症教育康复的介绍:孤独症儿童有“一百个孩子一百个样”之说,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理解。一是可以客观反映出每个儿童都具有自己的个性,都有不同的社会和家庭环境、教育成长环境以及成长过程中表现出的身体和智力、心理上的差异。二是可以理解为孤独症儿童的个体差异明显,教育康复必须坚持个别教育。孤独症教育康复是一门跨多学科(医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尤其是以教育和医学康复最紧密结合的特殊教育方法学.讲教育康复就是要教育的目的、方法与医学的康复手段有机结合,突现教育的育人功能。

据国际医学权威杂志Costello报道,孤独症儿童患病率在万分之十。但是近年来,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儿童孤独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2006年12月,中央电视台第10套播出的科教片《牵手孤独》中这样说,在我国每出生500个孩子中就有一例为孤独症儿童。我国目前每天出生人数为27000多人,也就是说,我国每天将有55名孤独症儿童来到这个世界上。

儿童孤独症的特征及其表现

孤独症儿童的疾病原因是脑部神经系统发育障碍,而直接后果则造成了孤独症儿童严重的心理发展滞缓(心理年龄低龄化),并由此所表现出的自信心严重缺乏,耐挫力,自制力,自控力。自我表现能力极差,沟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水平低下。

正常儿童0-2岁:语言现象:“鹦鹉学舌”(又称“仿说”“回声”“录音回放”“答非所问”等语言现象。

行为现象:随心所欲,不惧怕危险,

随时发脾气,不会正确表

达自己的愿望,害怕见陌

生人。

表达方式:不注意场合,会用哭、

叫、闹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要求。 在平衡、协调和控制能力方面,0-2岁正常儿童的精细动作能力都比较差等。(孤独症儿童心理年龄低龄化)

一、感知觉神经系统严重统和失调

人的感知觉分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实际感知觉:平触觉,震动觉、运动觉、痛觉、温度觉、饥渴感觉和内脏感觉。

孤独症孩子在多处神经系统出现障碍的情况下,我们认为感知觉神经系统严重失调(视觉、听觉不同步,嗅觉、味觉和触觉统和失调。

(1).孤独症儿童存在着明显的视觉与听觉信号系统不同步。

正常人看电视或看表演时,可以根据剧情情节和人物对话表现出喜、怒、哀、乐。这是因为人的视觉信号系统与听觉信号系统在接受信息后能正常通过神经传导系统到神经中枢,引起相关神经冲动,可孤独症儿童做到这些却需要很长时间。

孤独症儿童听觉神经系统启动较慢,视觉系统一般较好。

(2)嗅觉系统上:嗅觉系统要好于味觉系统。孤独症儿童一般都比较偏食,喜欢喝碳酸饮料,喜欢吃肉,绝大多数拒绝吃蔬菜。

孤独症儿童的味觉系统存在:咀嚼功能普遍较差,其中部分儿童吃饭时不会咀嚼,只会采用“吞”食的方法。

例:有些儿童喜欢吃辣的食物。据推测,是因为“辣味”对口腔的刺激。许多孤独症儿童喜欢吃“薯片”,据推测是因为咀嚼发出的食品声对听神经的刺激使他们生理上获得的快感而正是咀嚼功能缺乏正确运用。因此,对不同食物的鲜、美味就无法体验。这对一些孤独症儿童为什么吃干的方便面,吃生米等现象就可以解释了。

(3)在触觉方面:部分孤独症儿童有严重的皮肤过 敏症,他们拒绝任何人触碰自己的身体。

二、言语和语言障碍

大约一半被诊断为有孤独症儿童会在沉默中度过一生。还有一些患者对他听到的话只能像鹦鹉学舌般重复(一般称为“模仿语言”)

而那些能够讲话的孤独症患者将“我”“我的”和“你”等代词混淆,并且可能在许多不同情境下重复使用同样的短语。如“牛奶和饼干......”。孤独症患者的身体语言非常难以理解,说话时,孤独症儿童的面部表情和活动很少能与所说的内容相符。另外他们的语调也不能反映他们的感受。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需要。他们只能尖叫或者去抓他们想要的。

三、缺乏正确的表达和交流方式。(信息加工整合能力差)

正常儿童的信息加工表现在知觉、注意、记忆、问题解决和元认知。

由于疾病的原因,孤独症儿童的神经传导和“中央处理器”系统出了问题,因此表现出他们无法整合外界信息,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加之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和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因此出现了许多令人“匪夷所思”的现象。加上家长老师“读不懂他们,教育引导方法出现了问题,所以会常常有纠正了问题明天继续出现的想象。

孤独症儿童需求表达和情感交流的主要几种形式:

一、需求表达

(1)有一般的需求表达时,出现莫名其妙的尖叫、痛苦、大笑(如不予以及时制止,可以一整天持续或自己咬自己。

(2)有强烈需求时,出现自伤自残的现象。如自己打击自己,用头撞击物体,用利器划、割自己。 (3)寻求别人关注时,扨、摔东西。撕扯书籍,报刊等。

二、情感交流

(1)表示欢迎时,有微笑,允许别人与自己有身体接触。

(2)表示惧怕时,面部表情有恐怖状,身体会退缩,有时会出现”声嘶力竭“的喊叫。

(3)表示接纳时,用打、抓、咬、吐、掐、踢等方式。 (4)表示拒绝时,头转向其他反向,拒绝与访问者的目光交流。

(5)表示同意时,会依指令顺速用目光扫视目标后自行执行。

(6)表示厌烦时会扔摔东西或出现情绪烦躁等。 这些形式多为0-2岁正常孩子的表现。

四、缺乏主动与他人交流的问题是孤独症儿童不可逾越的障碍。

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的目的和一般原则

根本目的:改善他们社会性状况。 一般原则:关爱性原则、早期教育原则、长期强化原则、均衡发展原则、提醒的原则。

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的一般方法

一、发展孤独症儿童认知途径和一般方法

认知:事物呈现在眼前,感到熟悉并确认在以前感知过他和回忆一起,构成记忆的一个重要环节。

认知包括:感知觉、注意、表象、学习记忆、思维言语等心理过程及其发展。 1.正常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一个由近及远的发展。例:幼儿最初认识一日之内早、午、晚扩大到今天、明天、昨天,到一个星期、一个月....

2.儿童的认知是由此及彼地发展。儿童认识事物有局部到整体,由片面到比较全面。

3.儿童认知发展是由表及里地发展。 4.儿童认知发展是由浅入深的发展。 孤独症儿童在行为认知发展等方面与正常儿童的发展规律不一致。

1.孤独症儿童对事物的认知往往关注的是一个细节而不是一个整体。

2.对事物的发展往往缺乏联系。

3.选择性注意明显。

4.迁移能力弱,往往拒绝变化。

改善方法:

(一)充分认识影响孤独症儿童发展的相关因素。

(二)提高孤独症儿童认知水平的一般方法。

1、注意形象直观教学 如、

教孤独症儿童认识卡车,需要教师或家长带孩子在实物前进行那个讲解,并要求他们通过实物观察进行与小汽车、公交车、等车的辨别。

2、注意引导性发展。

3、注意引导他们对具体事例的观察、分析、思考、提高他们的抽象、概括能力。

4、要十分重视和加强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发展。

5、要积极引导孤独症儿童参加社会实践。

二、对孤独症儿童语言教学的基本方法

孤独症儿童的听力正常,但其听觉注意、听觉识别、听觉选择、听觉理解等方面的问题突出。

1、声音觉察的训练

(1)听觉游戏条件反应的建立

训练儿童听到声音后作出反应。

例:3岁以下的儿童可以选择套筒、套塔、乒乓球玩具等容易操作的物品,只需要听到声音放下或敲击玩具就可以了。

(2)自发性机警反应的建立

例:一人陪儿童活动,另一人喊儿童名字或给出其他声音,观察儿童的反应,如果没有反应,提醒儿童,“听,什么声音?”“听,谁在叫你?”

注;训练者要多次演示游戏过程,引起儿童注意,吸引他们参加;声源的选择多样化。如电话铃声、流水声、歌声、洗衣机转动声。

2、声音的辨别训练:

例:(1)给孤独症儿童呈现一定数量的不同实物、玩具、模型或图片,训练师说出其中任意一个或几个事物的名称,要求他们通过听辨指出或我、取出相应物品。

(2)训练师出示一幅图,问:“指一指,红色的灯在哪儿?小猫在吃什么?哪个是男孩子?

(3)训练不能总是采用你说他听的形式,他们会很快产生厌烦,所以训练者要开动脑筋,设计出相应的游戏活动。让他们按照说的内容绘画是一个好方法。在活动过程中,老师和孩子同时绘画,面对面不让孩子看到老师绘画的内容。画完后,将两幅画进行对比,复习语言内容,找出他听错的地方。训练者在活动中所采用的语言内容要适舌,儿童的听力语言水平。对只能听取单个词语的儿童,可以说画一个房子;而对于较高水平的儿童可以说;在纸的中间画一所房子,在房子的旁边画三 朵花。

3、发声构音训练

例:加强呼吸训练的游戏:闻花香、吹气球、吹泡泡、吹画、吹纸条、吹球过洞、吹蜡烛。

呼吸锻炼操;第一节:扩胸运动,两臂弯曲平举至胸前向后甩。第二节:呼吸运动,两手缓缓上举同时吸气,两手缓缓放下呼气,两拍一个动作。

4、语言训练

例:

1、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应抓住每一次与孩子共同参与的日常活动机会,进行语言教学。比如吃饭时,早餐、晚餐或吃点心时都提供大量的语言学习机会,也是积累和理解各种日常生活用语的好时机;饭前、饭后、洗漱、睡前、与孩子共同外出的活动,都能够给以实时的语言刺激。

2、游戏活动:老师可以自己制作一个纸板娃娃,并在另外的纸上画出几套不同的衣服、裙子、裤子等。在活动中,你对孩子说“给娃娃穿红色衣服,给娃娃带蓝色的帽子.....”让他选择,然后互换角色。

三、感知觉训练主要内容及方法

游戏在孤独症儿童成长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如“猫抓老鼠”“官兵捉强盗”等游戏都能改善特殊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找朋友”“丢手绢”等游戏对增强孤独症儿童的自信心和自我控制力具有积极作用。

适宜孤独症儿童的游戏有: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结构游戏、体育游戏、听觉游戏、视觉游戏、嗅觉游戏、味觉游戏、触觉游戏。

儿童孤独症的护理范文第2篇

UCLA 孤独量表(UCLA Loneliness Scale,Unive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s)首版于1978年,Russell等人编制而成,曾经在1980年和1988年进行了两次修订,分别为第二版和第三版。本量表(见下)即是第三版,该量表为自评量表,主要评价由对社会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的差距而产生的孤独感。全量表共有20个条目,每个条目有4级频度评分:4= 一直有此感:3 = 有时有此感;2= 很少有此感觉;l= 从未有此感觉。其中有9个条目反序记分,分数越高,孤独程度越高。

Russell(1988)等人对 487名美国大学生的的研究结果是平均分M= 40.l,标准差 SD= 9.5。内部一致性被受试者接受和掌握,在孤独的评定中优于其它量表。第二版和第三版问世以来已被国外学者广泛应用于心理学、教育学和医学等领域。

内部一致性:Russell(1980)报告,第二版20条修订本的a系数为0.94。其他人的研究结果类似。如上所述,用于在职成人普查的4条修订本a系数为0.75(Hays&DiMatteo 1987年测查199名大学生所得a系数为0.63)}Jays & DiMatteo修订的8条本a系数为0.84,与20条表相关为0.91。第三版a系数为:大学生0.94,护士0.94,教师0.89,老人0.89(Russell & Cutrona 1988)。

重测信度:Jones采用原始表进行两个月间隔的重测,相关为0.73。Cutrona (1982)在大学新生中进行间隔7个月的重测,相关为0.62。Russell等(1987)用第三版本对老人进行重测,相关为0.73。

聚合效度:第二版本与第一版本都与抑郁评分呈正相关(r约为0.50),与焦虑亦呈正相关(r—0.3—0.4)。Russell等(1980)发现,孤独与以下情况呈正相关:每天独处的时间(r—0.41),独自进晚餐的次数(0.34),独自过周末的次数(0.44);与以下情况呈负相关:与朋友交往的频度(一0.28),好友的多少(一0.44)。孤独亦与以下情况显著相关:被抛弃感、抑郁感、空虚感、无望感、孤立感、自闭感、不好交际或不满(Russell,1982)。不少研究发现LJCI。A量表的的孤独得分与各种其它测量指标有与理论推测一致相关,如社会行为、归因模式及自我保护功能。8条本与4条本的聚合效度与此类似。

区分效度:上述Russell(1980)的第二个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探讨UCLA表第二版的区分效度。虽然采用各种人格与心境评价(以多重回归方式相互组合)可解释UCLA量表分的很大一部分方差,但孤独“自我标签”最后进入方程后对方程仍有显著贡献,说明这一指标的不可替代性。另外,当把人格与心境变量加以控制后,LICLA得分与社会变量(如独自进餐)的相关依然存在。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发现,尽管孤独与抑郁肯定有关,但在心理测量上仍然是有区别的。Hays & Dimatteo(1987)发现LICLA八条版本得分同理论上与孤独相关的变量有关,例如疏远与社会焦虑,但与以下几种行为无关:如锻炼、节食、饮酒、滥用药物、吸烟及睡眠时间。

Russell等(1987)用489名大学生作为受试,研究了用词简单的UCLA表(版本三),分析它对社会支持的分辨效度:“因子分析显示,孤独与社会支持各属于不同的因子。尽管各自相关,但与其它心境和人格测量的关系各不相同。一般地讲,孤独与心境和人格测量的关较社会支持更强。”Russell(1987)还探讨了社会支持与孤独的区分效度,样本是301名老人,发现孤独的与社会支持有显著相关,但仍可看出它们各自评定的是不同的成份。孤独与精神健康状态相关很强,与躯体健康状态相关很弱。 该量表有三个特点需要说明。第一,“孤独一词未见任何条目之中。Russell(1982)指出,这可能有助于减少回答的偏性,因为孤独是一种不被社会所欢迎的、名声不好的状态(Gordon,1976).Borys&Perlman(1985)的综述支持这一看法:当使用UCLA时,性别对孤独得分几无影响,而当明确提到孤独时则影响较大。Borys Perlman的研究提示这可能是由 于社会对男性的孤独更不易接受的缘故。

该量表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一维性。作者所用的孤独概念是一维的情感状态,其量表也据此设计。采用孤独之多维概念者显然需用或加用不同的量表,对只需一维的一般测量者,UCLA的某个修订本(4条、8条、20条和20条简化条目量表)则是较好的选择。

第三,UCLA未给受试者规定时间范围,因而不清楚它测量的主要是特质抑或状态。间隔两个月重测相关0.73,七个月重测相关0.62,提示该表的测定具有特质成份。Spielberger等(1970)报告,焦虑特质重测相关为0.70--0.80,而焦虑状态重测相关只有0•15--0•55)用此标准衡量,则UCI。A主要是特质量表。对孤独特质与状态的区分促使人们创制其它量表。 指导语:

下面描述了人们生活中面出现的一些感受,请选中符合你 现状的条目;每个答案无所谓正确与错误。这里并没有对你不 利的题目。请尽快作答,不要在每道题目上太多思考。 1 :从不 2 :很少 3 :有时 4 :经常

1.你常感到与周围人的关系和谐吗? 2.你常感到缺少伙伴吗? 3.你常感到没人可以信赖吗? 4.你常感到寂寞吗? 5.你常感到属于朋友们中的一员吗? 6.你常感到与周围的人有许多共同点? 7.你常感到与任何人都不亲密了吗? 8.你常感到自己的兴趣与想法与周围的人不一样吗? 9.你常感到想要与人来往、结交朋友吗? 10.你常感到与人亲近吗? 11.你常感到被人冷落吗? 12.你常感到你与别人来往毫无意义吗? 13.你常感到没有人很了解你吗? 14.你常感到与别人隔开了吗? 15.你常感到当你愿意时就能找到伙伴吗? 16.你常感到有人真正了解你吗? 17.你常感到羞怯吗? 18.你常感到人们围着你但不关心你吗? 19.你常感到有人愿意与你交谈吗? 20.你常感到有人值得你信赖吗?

注意事项一:手抄报的总体构思

当你在办手抄报,应当从总体上考虑,首先要确立主题思想。

一期手抄报,版面很有限,要办出特色,必须在内容上突出一个主题,做到主题突出,又丰富多彩。 版面编排和美化设计,也要围绕着主题,根据主题和文章内容决定形式的严肃与活泼,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注意事项二:手抄报的编排设计

制作手抄报的编排设计,总的要求就是:主题明确,版面新颖美观。 技巧1.版面划分

先把版面划分成两块,每块中还可以再分成片。划分文章块面时,要有横有竖,有大有小,有变化和有对称的美。报头要放在显著位置。 技巧2.块面编排

如不符合原先的划分,就要将版面块面安排作必要的调整;如不能安排下文章,就利用移引、转版的形式等,并用字号、颜色、花边与邻近的文章块面相区别。

技巧3.装饰设计

除报头按内容设计、绘制外,每篇文章的标题也要作总体考虑,按文章主次确定每篇文章标题的字体、字号、颜色及横、竖排位置。文章内容以横排为主,行距大于字距,篇与篇之间适应用些题花、插图、花边及尾花等穿插其中,起装饰、活泼片面的作用。

注意事项三:手抄报的版面书写

(1).标题的书写

主要或重要的文章标题,应用较醒目、庄重的字样;文娱消息或次要文章,则可用轻松活泼的字体。同一期或同一版上的各篇文章标题,也应用不同的字体书写。标题字体应比文章内容字体大,色彩也应加重。标题多用美术字,以楷书、行书、魏书、隶书见多。 (2).正文的书写

字体要清楚、美观大方,字行间要整齐,字体不宜太小,忌潦草、错字。

注意事项四:手抄报的装饰美化

主要是用色彩、绘图等艺术手段,弥补文字的单调,给人以生动形象、优美和谐的美感和启迪。内容包括报头、题花、插图、花边、尾花和色彩运用等。 1.手抄报报头

它是手抄报的标志,由图案或画面和刊名组成。文字上由报头名称、日期和编辑单位等组成。 2.手抄报题花

是对文章标题或开关的装饰,常见的有底纹,带有提示性的图画或图案。 3.手抄报插图

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画一个能说明一个情节的画面,这种形式与文章内容紧密联系;还可以采用与文章内容毫无联系的图案,如花鸟、山水等,这是纯粹为了美化而作的。 http:// 4.手抄报花边

一般不宜太多、太大、太粗,否则就会喧宾夺主。花边可以美化版面,可以隔开文章,便于阅读。 5.手抄报尾花

是装饰在文章后面的图画或图案。如一篇文章抄完后,还剩有空白,可以画一尾花,既可充实版面,又能增加美感。 6.手抄报色彩

一般宜简练、明快、淡雅,不宜过分渲染、杂乱。

教育理念是教师的一项基本素质。用什么样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兴衰成败,直接影响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前途。这就要求当代教师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质量观、学生观,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育人培养新型人才。

树立全面的人才观。人才结构的宝塔式,就要求教师要注重自由发展,兼顾全面提高,发展学生个性。现代教育的中心目标,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开发”人的智力,千方百计地培养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创新人才。因此,必然强调用教育教学工作促进个性自由发展,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有全面的观点,既教知识又培养能力,既解决理论问题,又解决思想实际,既增长知识又培养积极情感,完善心理,既要求掌握现代的知识,又要鼓励学生有所创新突破,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作为教师应适应这种发展和进步的要求,在实践中更新教育观念,掌握教学规律,树立科学的育人思想,用科学的教育思想教学和育人。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念,要在品德上追求卓越,情感上注重关怀,意志上培养坚强,个性上不断以完美作为引导学生健康发展的起点,带动他们在智能、态度、体格、学识和经验等方面全面提高。

树立现代的效益观。教师应具有前瞻与效益意识,应以最少时间,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教育效果。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明确教学目标,熟悉教学大纲和教材;另一方面要优化课堂教学管理,科学地组织教学活动,以利于“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养成喜欢读书,善于理解,敢于质疑的习惯,同时培养其科学表达的能力。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之中,了解学生,这是教育学理论与实践的交接点。要善于从个性特征方面教育引导学生,把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作为自己的信条,切实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如果不了解学生,即使掌握了教育理论和方法也无济于事。

树立科学的质量观。作为面向未来的事业,教育应促使学生“为明天而学习”,不能把分数与学生的质量和能力对等,要树立科学综合素质质量观。因此,教师应建立以过程管理为基础的教育模式。依据教学目标、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内容,及时调整教和学,充分重视对教学过程的评价,注重利用课堂管理和积极的情感因素促进知识的传授和智力的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教学工作并列为现代教育的两个“轮子”,缺少任何一个“轮子”现代教育将无法启动。心理健康教育的这种地位促使我们要把它当作一种使命、一门艺术,勇于实践,大胆开拓,不断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个性向完美发展,使他们各种心理潜能达到最佳状态,心理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

心理发展任务数量多,普遍化的特点决定了必须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面向全体学生,分阶段、有层次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此,我认为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必选课程体系,在各年级分别开设了以学习心理、自我意识、交往艺术、情绪调节、良好的性格培养、正确观念、心理压力的应付、青春期性心理、择业心理等为内容的选修课,每周每班1课时,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及时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训练。有了课时保证,还需要适当的教材。如果能按课时和教材进行正规的心理健康教育,相信学生当中的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会大大减少。

心理健康教育课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自我体验,更要强调的是学生间相互影响、相互沟通,形成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相互激励的自由、轻松的心理氛围。例如为了提高班上学生的自信心,我选择了“他人眼中的我”这一课来对学生们进行自信训练,训练课上,让所有的学生轮流在大家面前大声、清晰地说出自己在智力、能力、性格等方面的优点,其他学生通过积极倾听,目光注视,鼓掌,补充该学生的优点等方式给台上的学生以关注和激励,使学生在体验自我成长的同时也体会到他人对自身的关注和鼓励,从而缩短了学生间的心理距离,融洽了课堂心理环境,在良好的氛围中,积极主动的学生给退缩、消极的学生提供良好的示范,学生在训练中看到自己行为良好的效果,将激励他们迎接更严峻的挑战。

当然,要在课堂中创造最佳的心理氛围,使学生有所感,有所获,就要求心理辅导教师不仅是个好“导演”,也应成为一个好“演员”。教师是课堂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但不是课堂的“主角”,“主角”应该是学生。教师通过设计课堂情境,通过具体事例,通过团体讨论,通过行为训练使学生情感得到体验,心灵得到沟通,理念得到认同,情绪得到调节,行为得到训练;教师是课堂的设计者但并不是旁观者,教师在课堂中应持共情、无条件关注、真诚的态度,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融入课堂,创造真诚、亲密、合作、民主的氛围,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学生共同成长。例如,尖子班激烈的竞争曾经给我班学生带来紧张、压抑、抑郁、消极、自卑等不良心理,为此,我组织了一堂名为“快乐谷”的心理辅导课,活动中,我有意识的让学生去发现生活的美好、乐趣,走出自己阴郁的心灵误区,我与同学们一起笑、一起唱、一起乐,在真诚、亲密、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自觉地调整了不良情绪。

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渗透到学科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延伸

学习活动是学生所有活动中的主导活动,也是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来源之一,长期学业失败造成的自尊心低落,过分强调竞争的学习环境给学生造成的紧张与焦虑,“填鸭式”的教学使学生产生的对学习厌烦,无兴趣感┄┄事实证明,单靠心理健康教育课要从真正意义上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是远远不够的,没有解决学科教学这个环节,也就没有从根本上解除学生的心理困扰,更谈不上发展学生的心理潜能了。要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必须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的教结合,与学生的学结合,有机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中。

(一)开展学法指导,促进学生对学习兴趣。

大部分学生学习某门课程成绩低下,情绪低落的原因,一方面是他们缺少掌握该门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是他们在学习动机、学习方法或学习习惯上有不合理的地方。美国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其核心是自信心)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关健因素。教师掌握了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的规律,就可根据本学科的特点,通过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潜能,端正学习的动机,掌握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从而改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被动无助状态,增强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增强自信,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使学生乐学会学

实践证明,忽视学生的需要、兴趣,忽视良好课堂心理氛围的营造,仅仅靠教师单向的传授,仅靠学习方法的改善,依然维持只强调竞争不讲合作的学习格局,那么比较、防范和挫折等不良情绪与攻击、自我封闭等相应的不良行为就不会有较大幅度的改善,要达到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心理障碍,提高学习效率,仍有较大的困难。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努力创造一种合谐、民主、、平等、轻松的心理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合作性,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让兴趣引导学习。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健康愉快的情绪得以保持,自主性得到发展,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得到培养。

(三)利用教材人格教化的作用,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教材的编写的原则是和培养“四有”新人的教育目标一致的,因此教材里面涵含着不少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教师要充分地有意识地运用教材本身的魅力作用,有机地运用它去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例如,政治教材几乎每课都有对学生进行健康心理教育的内容,尤其初一年级更是以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为主要内容;语文优秀文学作品的人格教化因素,如利用《卖柑者言》中“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告诫学生“不求虚荣”,但求“实实在在”,在数、理、化学科中可通过背景知识,介绍科学家们的成长经历,从公式定理中引申到正确观念的树立,良好品格塑造,合作精神的培养等。可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机制,对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有百利而无一害。

三、个别心理辅导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个别心理辅导是辅导者运用心理学和理论和技术,借助语言、文字等媒介,与辅导对象一对一进行信息交流并建立某种人际关系,帮助辅导对象消除心理障碍,正确认识自我及社会,充分发挥潜能,有效适应环境的过程。 作好个别心理辅导工作主要从以下三面个方面着手。

(一)建立和完善心理教育研究室,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立体网络

可以成立以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兼职教师为指导教师,班主任、备课组长为研究员的“心理教育研究室”。同时,成立学生为主体的“心联部”,选拔那些有热心,有爱心,善于人际沟通的,对心理辅导感兴趣的学生接受心理咨询技巧培训,担当心理辅导教师的助手,以便那些不愿意找心理辅导老师咨询的学生可以得到及时的帮助。这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就构成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组成的纵向、横向交织的立体网络。

(二)建立和完善心理咨询室

心理咨询室作为个别心理辅导的专门场所,它的建立和完善,直校关系到个别辅导的效果。好的心理咨询环境能使来访的学生降低焦虑,消除疑虑,愉悦情绪,达到更好地交流与沟通。

1、选择环境幽静,远离教学区的地方,把它建设成为集心理咨询、心理放松、心理教育、心理测试的中心。在环境的布置和物体的摆放上尽量做到合谐、美观、大方,使来访者在这里可以达到心理放松,情绪趋向平静;

2、建立心理资料库,购买了一定数量的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测验量表、软件,建立了学生的心理档案。

3、开设了“知心姐姐信箱”和心理热线电话,每周固定时间答复、接听,以便那些不愿和辅导教师见面的学生可以通过悄悄话信箱,热线电话寻求帮助。

(三)建立并完善心理放松室 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绪问题,这些情绪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调适,将会形成累加效应,最后导致心理崩溃。心理放松室就是让学生发泄不良情绪,降低焦虑,使心理重新平衡的场所。在心理咨询室旁边可以设立心理放松室,天蓝色的天花板、草绿色的地毯、温馨的颜色、明快有趣的装饰,使人有置身于大自然的感觉;高大的镜子有助于学生重新认识自我,不倒翁、放松椅、沙袋等玩具可以让学生发泄不良情绪,找回平衡。

四、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是了解学生,使心理健康教育由被动到主动的有力保证

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任务、年龄特征,我们可以通过智力、学习适应性、性格、心理健康、职业倾向等方面的测试的结果分别给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心理测试一般一年一次。

心理档案建立后,从横向看,心理辅导教师可以通过档案了解学生,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主动找学生联系,更好地开展心理辅导工作;从纵向上看,通过同一学生在不同年级的心理发展情况,可以看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和不足,以便及时巩固好效果,及时采取措施,改进心理健康教育中不足的地方。心理档案的建立还有助于教师、班主任、学校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活动,有助于学生更科学、更全面地了解自己,有助于家长全面地了解孩子,更好地教育孩子。

五、健康融洽的家庭氛围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有效保障

我在给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的心理问题直接或间接地源于家庭。有这样一位令老师头疼的女学生:迟到对她来说是家常便饭,她脸上没有笑容,不与同学交往,见人从不打招呼,整天无精打采。通过深入的交谈,我才发现她的抑郁、消极情绪,逃避人群的行为的背后是她的家庭关系问题——父母的不睦使她的心灵饱受创伤。后来我与她家长多次长谈,终于让这一对夫妻和好如初,我的这位学生脸上终于有了笑容。

心理学研究表明:父母的教育方式,父母的人格素养,父母的和睦与否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心理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没有家庭的积极配合是行不通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须做好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家长会上有关宣传、心理健康讲座、亲子对话、积极家庭治疗等方式加深家长对心理健康的了解,使他们掌握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增进与子女的情感交流,促进家庭内部良好氛围的形成。例如,我曾经就班上同学逆反心理严重组织了一堂名为“是妈妈爱唠叨吗?”的心理健康训练活动课。课堂里我请来了善于与孩子沟通的家长和与孩子关系很紧张的家长若干,通过情景创设,让孩子和家长在活动课上纷纷表明心迹,加强了沟通,活动课后,家长们不仅爱孩子也真正的了解了孩子,而孩子们也懂得了怎样体谅父母,逆反心理得到调适,以后的教育工作就好做多了。

儿童孤独症的护理范文第3篇

目前在我校平均每班有一至两名孤独症学生,超过学生总数的十分之一,给我校的教学带来新的挑战。平时这些孤独症学生在班级里进行集体教学,但是我校也有专业的孤独症教育康复教师对他们进行个别训练,使他们各方面都能有所发展,更能适应生活,适应社会。

我们把这些孤独症学生按照各方面能力分成低、中、高三组,其各组主要表现如下:

低功能组:无语言,只能发出无意义的声音;身体发育正常,协调能力尚可,能进行简单的大运动练习,但精细动作能力极差;不能按要求进行活动,多动或者极度安静,不能配合老师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并扰乱课堂秩序,给教学带来困扰。

中功能组:有语言,但只能重复词语或句子末尾的几个词,不能正常表达和沟通;身体发育正常,协调能力良好,能在引导下参与集体活动,但精细动作能力差,有严重的重复刻板行为;在集体教学时注意力保持能力差,给教学带来许多不便。

高功能组:语言能力较好,能正确和他人进行简单的沟通;身体发育良好,能在指导下参加许多项目的活动;精细动作能力较好,能在指导下完成一些任务;重复刻板行为严重,虽然能在短时间内纠正,但过段时间还会出现新的刻板行为;生活自理能力发展较好,能独立穿衣、穿鞋或者洗碗等;能参加集体教学,但课上有问题行为出现。这些还需加强教育训练。

这些孤独症学生有些还具有特殊才能,如何恒宇有记地图的能力,他能将无锡所有的公交车线路图画下来,也会画中国地图,并标出每个省的省会;他还会被说明书,只要看一眼就能将说明书丝毫不差地写下来。如孙兴国有记日子的功能,随便说一个日子,他便能说出这个日子是星期几,他还善于记书本的页码。如朱俊逸,他对音乐和舞蹈比较感兴趣,会唱许多儿歌和流行歌曲。但是他们的这些特殊才能并没有实际的使用价值。

我校根据这些孤独症学生的情况,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探讨,制定了相应的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训练标准量表。我校老师按照这一量表对孤独症学生进行教育康复,用心记录,仔细评估。

儿童孤独症的护理范文第4篇

目前在我校平均每班有一至两名孤独症学生,超过学生总数的十分之一,给我校的教学带来新的挑战。平时这些孤独症学生在班级里进行集体教学,但是我校也有专业的孤独症教育康复教师对他们进行个别训练,使他们各方面都能有所发展,更能适应生活,适应社会。

我们把这些孤独症学生按照各方面能力分成低、中、高三组,其各组主要表现如下:

低功能组:无语言,只能发出无意义的声音;身体发育正常,协调能力尚可,能进行简单的大运动练习,但精细动作能力极差;不能按要求进行活动,多动或者极度安静,不能配合老师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并扰乱课堂秩序,给教学带来困扰。

中功能组:有语言,但只能重复词语或句子末尾的几个词,不能正常表达和沟通;身体发育正常,协调能力良好,能在引导下参与集体活动,但精细动作能力差,有严重的重复刻板行为;在集体教学时注意力保持能力差,给教学带来许多不便。

高功能组:语言能力较好,能正确和他人进行简单的沟通;身体发育良好,能在指导下参加许多项目的活动;精细动作能力较好,能在指导下完成一些任务;重复刻板行为严重,虽然能在短时间内纠正,但过段时间还会出现新的刻板行为;生活自理能力发展较好,能独立穿衣、穿鞋或者洗碗等;能参加集体教学,但课上有问题行为出现。这些还需加强教育训练。

这些孤独症学生有些还具有特殊才能,如何恒宇有记地图的能力,他能将无锡所有的公交车线路图画下来,也会画中国地图,并标出每个省的省会;他还会被说明书,只要看一眼就能将说明书丝毫不差地写下来。如孙兴国有记日子的功能,随便说一个日子,他便能说出这个日子是星期几,他还善于记书本的页码。如朱俊逸,他对音乐和舞蹈比较感兴趣,会唱许多儿歌和流行歌曲。但是他们的这些特殊才能并没有实际的使用价值。

我校根据这些孤独症学生的情况,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探讨,制定了相应的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训练标准量表。我校老师按照这一量表对孤独症学生进行教育康复,用心记录,仔细评估。

儿童孤独症的护理范文第5篇

摘要: 孤独症是一种复杂而严重的广泛性发育障碍,而目前对于孤独症,公众尚且缺乏清楚的认知和理解,有人未听说过此词汇或尚以为孤独症只是不愿与人交流的轻微心理疾病。本文着重探究孤独症儿童行为发展问题,提出预防和缓解孤独症儿童问题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从政府、个人尤其是大学生角度来提出对策措施。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公众对于孤独症儿童的关注,提升社会认知和理解,还为孤独症儿童自身成长有重要的意义,以还孤独症儿童健康发展的明天。

关键词:孤独症 生存现状 康复对策 星星的孩子

Abstract:Autism is a complex and severe 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 Currently, however, the public lack a clear understanding and comprehension towards it. Someone even have not heard about autism or simply consider it as psychologic ailment. This article focus on exploring the behavioral development of the children with autism and putting forward practical solutions to prevent and relieve aut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government, individuals and especially university students. In this way not only raise public awareness about this disease but also provide brighter futur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Key words:Autism Survival situation Practical solutions Children of the stars

一、引言

据欧美各国统计,约每1万名儿童中有2~13例 孤独症患儿。目前,估计在我国约有50万名左右孤独症患儿。这是一支多么庞大的队伍!然而更可怕的是,孤独症的流行趋势在上升。儿童的研究治疗尚落后于国外,多表现类似于智力落后儿童或精神发育迟滞儿童,所以有些很可能是孤独症儿童但却被误认为是痴呆儿童而忽视了对这类儿童的教育训练。

虽然我国尚未将孤独症列为一种单独的病症进行统计,因而没有准确的官方统计数字,但自1982年江苏南京出现了全国首例孤独症患者的报道以来,越来越多“星星的孩子”浮出水面。据中国孤独症网站保守估计,我国孤独症患者已达到180万人,其中孤独症儿童已超过40万,在每年新生儿中的发生率在千分之一左右。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测算,我省孤独症患者数量至少有3万人之多。

同时,由于近些年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于儿童精神关注度不够,孤独症儿童也是直线上升,但我国目前尚无公立的自闭症专业训练机构,仅有为数极少的几十所民办的训练机构,仅一成孩子获得治疗,这也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

二、研究目的

通过实践研究,了解孤独症儿童目前生存现状,并依照其自身发展状况从政府、个人乃至大学生方面

提出切实可行的康复性对策。

三、研究内容

1. 通过对威海孤独症儿童中心走访和与孤独症儿童的亲身交流,了解孤独症儿童的行为心理现状,为研究的进行打好基础。

2.对孤独症儿童中心老师进行实地采访,了解他们对于孤独症儿童的教育方法以及教育方法的有效程度。并对孤独症儿童家长进行走访,了解其家庭教育环境,使课题可以得以顺利进行。

3.调查政府部门对孤独症儿童的相关政策和帮扶措施,了解其对于孤独症的关注程度。

4.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等书面形式,了解社会各界人士对孤独症的了解程度、关心程度以及对孤独症儿童的态度。

5.通过与专业教师等有关专业人士进行交流,了解孤独症的详细情况及症状。 6.与在其他地区的实施情况进行比较,找出相对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

四、正文

自闭症儿童因眼神清澈却少与人对视交流而被称为“星星的孩子”。近年来,我国对自闭症的公众认知、干预训练、教育资源、指导机构等方面都有明显改善,而让更多的“星星的孩子”离开孤独,道路还很漫长。

在走访孤独症儿童中心的过程中,与孤独症儿童有了近距离的接触,虽然目前大家对这个群体的关注度在不断提升,但是很明显,他们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

1.孤独症的症候人群在不断扩大。

总的来说,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原因之一在于在以前对于孤独症的不了解,一开始家长并未将其定论为孤独症,而现在的宣传越来越多,他们也逐渐对其了解。原因之二这当然也与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家庭教育不当有一定的联系,很明显,目前许多家庭的教育方式存在问题,注重物质而忽视精神教育也成为原因之一。当然,目前对于孤独症的原因众说纷纭,国内外也并未有唯一定论,遗传和生存环境影响两者都有支持者,因而我们并不对孤独症的发病原因进行进一步探究。

2. 孤独症儿童的自理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低,生存状况令人担忧。

孤独症儿童的行为模式异常,突出表现为语言和表达障碍等症状,造成绝大部分社交能力的缺失,几乎不能通过正常人群能够理解的方式表达自我的感受和想法,造成无法与人交流沟通,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甚至终身需要正常人的监护和照顾。因此,除其身处的家庭和亲人外,大多数孤独症儿童几乎不被外部社会所了解和关切,其生存和教育全部依附单个家庭支撑。孤独症儿童就每个家庭来说是个案,对社会整体来说,孤独症人群的背后是成千上万个家庭,数十万的家长及亲人,他们承担的经济上特别是精神上的负担,导致生活遭受着巨大压力,毕竟有很多家长对于这个病症是很难接受的,他们甚至产生自卑心理。这

就导致妨碍他们的正常工作,也同样间接涉及到他们所在的单位或组织,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孤独症儿童家长及亲人)对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贡献。

3.目前孤独症诊断和康复研究滞后,孤独症儿童受教育状况欠佳。

首先,诊断康复研究滞后,尚未实现专业化。由于孤独症这一症候及其群体在我国的社会认知度和接纳力不够,尚未建立任何形式的专业诊断康复研究机构,其诊断标准和康复方法全部依赖引进国外。一些中心城市的儿童医院或综合性医院虽然可以做鉴定工作,福利院和培智机构也愿意接收孤独症儿童,但都不是专业的机构,诊断康复方法手段的专业性和科学性亟待提高,无法给孤独症儿童适当的康复治疗,而且其数量严重不足。在威海孤独症中心调研之时,根据访谈所知,政府并没有足够的补助,这使得中心依靠自身的力量步履维艰。

其次,专门教育机构尚未建立,私人机构难以支撑,不少儿童处于无学可上境地。目前我省尚无政府设立的专门针对孤独症儿童的教育机构。同时,孤独症儿童家长希望他们的孩子症状好一些之后可以和正常的孩子,可以去正常的学校学习。但是大部分的学校拒不接纳,即使孩子已经得到有效治疗,因而整个教育的情况由于这种矛盾而使其陷入停滞状态。由少数孤独症儿童家长自发、自办的机构不因为缺乏投入和师资,其专业程度不高,可用的教育资源可以说是极度匮乏。即使现在所已经有的机构大部分都是属于私人所创办,这一方面就造成师资力量的欠缺,威海市一家孤独症儿童中心的老师并非经过专业的学习,只有少部分是有过经验的,而大部分是通过网上招聘,没有任何经验,在一边教学,一边进行学习,这就使得中心的教育资源很有限。

再次,孤独症家庭实际数量远远大于能联系上的家庭。一是一些家庭不能接受事实,无法走出心理阴影,不愿走出家庭,面对社会;二是在一些经济不够发达、偏远的资讯闭塞的地区,没有给存在孤独症异常行为的孩子进行诊断;三是一些困难家庭因为经济困难,无力支付孩子的康复教育费用,感到孩子康复无望只能放弃。据威海孤独症儿童中心校长所言,每年的学费如果降低,设备的费用,老师的培训费工资也会让中心本身负担不起,中心的前景也堪忧。的确如此,单靠个人的努力是难以将培训中心的培训费用降低。这些家庭的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或是在与正常孩子的游戏中就无法融入集体。到了入学年龄,因为在气质和行为上的特殊性,正常孩子的学校一般不接收他(她)们就读,而特殊教育学校也没有接纳孤独症儿童的班级,绝大多数孩子在上完幼儿园后,只能处于无学可上,辍学在家的境地,这便使得他们的未来处于一片昏暗状态。

4.法律保护没有涉及,社会福利保障机制尚未建立,孤独症中心单靠个人力量难以支撑。 孤独症虽然是20世纪中叶才在科学上进行定义的新症候,但由于一些国家对孤独症的认识和科学界定较早,通过专门机构不断研究验证,目前已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孤独症人群诊断、康复、教育、培智、就业等保障制度、机构和运作机制。

孤独症人群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无法用常人的方式与外界进行沟通,不少国家已将其归入精神残疾,其身份等同于残疾人,其权益受到法律的保护。在我国孤独症人群尚未被大多数人充分认识和熟悉的国情下,无论是在残疾人权益保护法等法律,以及各地方法规方面,还是在医疗诊断方面,都没有将孤独症人群作为残疾人对待,社会福利及保障体系也没有将他们纳入到保障的范围之内。在访谈中了解到,威海政府没有对私人所办的补助措施,只有福利中心有着少量的补助,可是这对于整个中心的设备更新及师资配备只是杯水车薪而已。

当然,无可辩驳的是,目前人们对于孤独症儿童的关注正在一步步提高,根据前期的问卷调查可以清楚地看到人们只是欠缺对孤独症知识的理解,但是,如果有可能的话,他们还是愿意尽自己所能去帮助这些星星的孩子。

究竟如何治疗孤独症,这也是近些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所致力于研究的问题。为了理解自闭症患者的神秘的缺陷与功能,凡与儿童和成人健康问题有关的专业,如心理学,教育学,精神病学,康复学,运动治疗学,语言治疗学,护士学,儿科学,神经学,功能治疗学,遗传学,社会工作者,法律学,神经放射学,以及药物学---在几乎所有的健康性专业中,都有专业人员投身于自闭症领域,为自闭症患者服务。

根据在孤独症儿童中心的实地调研,可以清楚地得知,目前,最为广泛应用的便是行为疗法。所谓行为疗法是指行为治疗是以减轻或改善患者的症状或不良行为为目标的一类心理治疗技术的总称。行为治疗控制环境以增加、减少或保持所研究的目的行为。这种方法被称为“ABC方案”。治疗中控制行为的条件或结果或者两者,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减少过量的行为或增加行为能力。

孤独症儿童中心主要是采取正强化的方法,校长否认其中心利用负强化,而是全部运用正强化,可是,据我们的实地调研,孤独症中心不仅使用负强化,甚至是采用惩罚的方法,例如是在孩子不能进行足够多的训练,不听话时,他们会有责骂,当然不会是严重的责骂,但也让旁观者有些于心不忍,本来都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为何要在这里受这种待遇,其实这也是难以避免的,教育资源有限,教育人员也缺乏必要的知识修养,这使得效果也平平。与此同时,中心也采用感统治疗法,其主要是采取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这样使得成果也得以更好地巩固。

显而易见,目前孤独症儿童中心的康复性训练还是较为单一,训练体系也并不丰富,这与其资金不足,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不够是分不开的。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训练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不仅仅是这简单的几种。

1.正性强化:这是强化某种行为时最常使用和最简单的方法。目标行为后伴随有一个愉快的事件,就可以提高这种行为再次发生的可能性。最关键的因素是发现哪些因素是孤独症患者真正感兴趣的。不能想当然的认为我们觉得有趣和奖励性的事情就是对孤独症患者多感兴趣的。这种强化方式理论上比较切实可行的方法。

2.负性强化:指在一辨别性刺激或情境下,行为者发出一种行为,结果可引起厌恶刺激(或称负强化物)的移去或取消,则以后在同样情境下,该行为的出现率会提高。这种训练方法很少单独使用,而是与正强化共同使用,使得效果更加明显。

3.促进:这是一种培养完全没有的新行为的方法。有一系列的途径促进儿童的行为。物理促进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传递”动作以指导儿童的新行为。这是促进孤独症儿童自身发展的重要方法,毕竟单靠自身原本行为的强化难以使其正常发展。

4.特殊教育

针对孤独症儿童的特殊教育计划是老师根据每个儿童的特点而制定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法来达到特殊的需要。这些计划的目的是提供可以控制的、连续的、高度有组织的教育环境。孤独症儿童的认知情况需要事前进行评估,例如对一个有良好视觉-运动技能的孤独症儿童使用视觉仪器将比口语仪器效果更好。对教育的反应依赖于智力和语言的情况,但是大多数的儿童在进行一定的行为和特殊教育治疗后都有改善。

将孤独症儿童整合到一个正常教育的环境中是令人期待的。是在主流还是特殊教育学校主要依赖于儿童的智力水平。在正常的学校中一些孤独症儿童需要密切的监控和支持。如果没有合适的特殊教育和资源,孤独症儿童有可能会变得更加孤立、分裂和扭曲。

治疗孤独症的方法并非单独便会起作用,而是依靠多种方法的结合才会使得效果更佳。目前,并没有完全根治孤独症的方法,每个孤独症儿童的治疗效果也与个人的体质有很大的关联。

专业的治疗方法并不是我们研究的主要目的,关于政府,个人,以至于大学生又应该做些什么呢? 1. 对于政府来说:首先政府尽快加大对孤独症干预工作的投入,制定相关目标,计划,政策,法规逐步完善孤独症的医疗,教育,康复体系,树立孤独症的干预的终生性的观念。在流行病普查时深入社区及农村,强化孤独症儿童登记工作,敦促家长进行早期干预训练;成立救助孤独症儿童专项基金等。

其次,加强对孤独症的科学研究,尽早解决孤独症儿童问题。同时增加政府专项拨款,建立专门的教育机构,同时维持专门机构正常运转,鼓励社会及民间组织参与筹集经费。

再次,对孤独症知识进行加强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孤独症,关注孤独症儿童。倡导全社会共同关注参与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支持体系,引导鼓励自闭症孩子家长提供研究标本。举办更多的免费公益讲座,宣传孤独症特点,并提供咨询服务,能唤起更广泛群体的重视,让更广泛的群体认识孤独症尤为重要。

2. 对于个人来说:这是一个需要被认识和关注的群体。因为他们生活在社会的边缘,或许有时就在你的身边,却很容易被忽略了,也其边缘,使这个群体没有得到社会应有的关注。

首先,每个生命都是值得尊敬的,哪怕他们是那么的沉默和弱小。有句话,“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

者前行”,作为每一个有爱心的人,更要做到这样。我们的关注和理解才会让他们有正常的生活。有爱,才能让这个世界不再孤独。

其次,对于孤独症儿童和他们身后艰难却不放弃的父母,我们要做的很多,最基本的是给他们更多的理解、宽容、保障和爱心。爱心,不是说说就可以做到的,孤独症儿童说起来特殊,特殊在他们的不足的交际能力和自立能力,但是他们也是一个正常的孩子,他们也有正常生活的权利,不要用有色眼镜看待他们,让他们有自己生活的空间才是最重要的。

3. 对于大学生来说,我们需要做的更多。接纳孤独症孩子,把他们当成普通一员理解、尊重和帮助,不能歧视和排斥他们,要主动去为他们做点什么,捐出一分钱,为他们献出一份爱。孤独症的康复不仅是患者一个家庭的任务,也是整个社会的任务,只有整个社会都来关注孤独症孩子,他们才可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康复。

首先,平等地对待每个孤独症儿童。孤独症儿童家长对于外界本身的抗拒和不信任以及自身所带有的某种自卑感,使得我们与其交流的难度增大。孤独症儿童自身的难以交流可能导致我们的交流过程难以继续,但是我们不能因这些而放弃。相反,我们需要帮助他们放下精神的包袱,以更好的精神状态克服家庭面临的困难,让他们相信他们并不是孤单在抗争,整个社会都在支持他们。

其次,充分利用网络这个媒介。由于目前网络上的信息资料十分繁杂,我们更要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利用交流平台将孤独症儿童家长,治疗医师,爱心人士连成一线,以有利于早发现,早治疗,共同克服困难的流程,以便于问题的解决。

再次,宣传工作必不可少,亲身去行动也是必然要做的。毕竟仍然有许多人并不了解孤独症,甚至认为孤独症儿童会伤人,其实事实相反,孤独症儿童患者成长过程中少言寡语,言语交往能力差,固执任性,墨守成规,反对做任何改变。对玩具等某些物体,过分依恋,不能分离。另外情绪不稳,对刺激反应过度或不足。但是,少数孤独症儿童在某些方面也有自己的天赋。因而,不能让片面的理论造成对孤独症儿童的伤害。

孤独症就在我们身边,或许只要你简简单单的一个举动,一份爱心就能使这个世界更加与众不同,让星星的孩子不再被阴霾笼罩,相反,等待他们的也是一个灿烂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李安茂.孤独症儿童行为障碍与家庭教养环境的关系研究[R] 【2】张学成.家庭情感环境与儿童孤独症[J]健康天地

【3】王梅.孤独症儿童情绪调整与人际交往训练指南[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9.03 【4】刘美.一名无语言自闭症儿童干预个案研究报告[R] 【5】戴淑凤,贾美香,陶国泰.让孤独症儿童走出孤独 修订本[M].北京市:中国妇女出版社, 2008 【6】陆颖主编.中国特殊教育与孤残儿童发展 优秀论文集 上.北京市: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8.02

五、附录 <1>.调查问卷: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做以下问卷,此问卷旨在宣传孤独症儿童知识,让大众了解孤独症儿童,关注孤独症儿童。希望您能重视这份问卷,认真回答,本问卷采取无记名方式,不会泄露您的个人信息,请放心填写,谢谢。 基本背景调查

1 您的性别是 A男B女

2 您的年龄属于 A17岁以下 B18-23 C24-30 D30-40 E40-50 F50岁以上 3您的最高学历是 A初中B高中C大专D大学E硕士研究生F博士及以上 4 您的家庭状况是A已婚有子女B已婚无子女C未婚 问卷正式开始:

1.您是否听说过孤独症 A是B否 2.你认为孤独症患者会对人造成伤害么 A是B否 3.你有主动了解过孤独症的有关知识么 A是B否 4.您的周围还是否有孤独症患者 A有B没有 5.您了解以下哪项关于孤独症的信息 A世界孤独症日在4月2日

B我国的发病率保守估计为万分之四,已确诊患孤独症的孩子有约30万 C 9成孤独症儿童难获治疗 国内仅有500家康复机构

D孤独症是一种存在于儿童发育过程中的行为功能障碍,使大部分还患儿不能融入社会,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

6.您了解的孤独症状有(多选) A孤独离群,不会与人建立正常的联系 B言语障碍十分突出 C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 D大多智力发展落后及不均衡

7.您判断婴幼儿孤独症的标准是(多选)

A当婴儿盯着父母或者照顾他的人时,却没有表现出高兴的反应 B 5个月左右的孩子,不发出交流的咿呀声。

C不能辨认出父母的声音,当爸爸妈妈叫他名字时没有反应。

D不和别人进行眼神交流。

E说话前很少配合手势,如挥动小手。拿着某样东西,反复重复一个动作。 F 16个月大时还不能说出一个字。

G一周岁时仍不会发出咿呀声,而且也不做任何交流性手 H两周岁不能说两个字的词语。 8.您对孤独症治疗方法的了解有

A心理治疗,直接针对儿童或间接针对家长 B医药疗法

C教育疗法,从社会人际,语言能力,及认知功能方面发展的方法

D行为治疗法,经由行为治疗隔离、消弱、惩罚、差别增强等方法而改善不当的行为

E感觉综合训练,根据自闭症的儿童显现出许多感觉处理不良的现象进行感觉直觉上的综合训练 F高频音乐疗法等其他疗法

G医药疗法,包括中医治疗、西医治疗

9.如果您的子女患有孤独症,您偏向以下哪种教育方式

A 进行家庭教育,运用科学教育方法加之最细致的关爱逐渐治疗,

B依靠孤独症教育机构的帮助,让孩子接受上下学式特殊教育,即同时注重家庭和学校教育 C将孩子送入专业孤独症教育机构,进行封闭式教育训练 D顺其自然

10.您希望如何帮助孤独症患者

A通过志愿者、义工、社区服务帮助孤独症患者 B通过捐赠资金或其他设施帮助改善孤独症机构的现状

C生活中若碰到孤独症患者,能够理解其行为方式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D增加对孤独症的了解

11.您对待孤独症患者的态度是 A远离旁观的态度 B主动对其关心留意 C从心理上理解其现状 D歧视他们

12.您认为建立孤独症康复机构的主要力量应来自 A社会爱心力量

B私营机构 C国家福利

我们对问卷进行了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多数人了解孤独症儿童是通过网络报纸,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是自己亲自接触到孤独症儿童。同时一半以上的人在心理上的理解他们,在行动上却有所欠缺。这就充分说明目前大家还是碎玉孤独症儿童这个群体比较关心,但是了解度不够。这就为我们实践活动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和很好的基础。

<2>.孤独症宣传稿----爱心抚慰孤独

你们知道吗?有一群特殊的孩子迫切需要你们的了解和关注,他们是孤独症儿童,人们又叫他们“星星的孩子” 。他们个个长的漂亮可爱,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可是他们却大部分没有语言,不知道与他人交流沟通,生活几乎不能自理。如果能早期接受专业的教育和训练,他们的可塑性很强,能非常接近正常人的水平;可是如果不能接受教育训练,他们连弱智的儿童都不如,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给本人和家人带来终其一生的痛苦,给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

孤独症,根据前段时间的问卷调查发现,公众尚且缺乏清楚的认知和理解,有人未听说过此词汇或尚以为孤独症只是不愿与人交流的轻微心理疾病。孤独症是一个医学名词,被归类为一种由于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以严重的、广泛的社会相互影响和沟通技能的损害以及刻板的行为、兴趣和活动为特征的精神疾病。

孤独症的症状主要是包括:

1、孤独离群,不会与人建立正常的联系即是缺乏与人交往、交流的倾向。

2、言语障碍十分突出 大多数患儿言语很少,严重的病例几乎终生不语,会说会用的词汇有限,并且即使有的患儿会说,也常常不愿说话而宁可用手势代替。有的会说话,但声音很小,很低或自言自语重复一些单调的话。

3、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不肯改变其原来形成的习惯和行为方式,难以适应新环境,多数患儿同时还表现无目的活动,活动过度,单调重复地蹦跳、拍手、挥手、奔跑旋转,也有的甚至出现自伤自残,如反复挖鼻孔、抠嘴、咬唇、吸吮等动作。

4、大多智力发育落后及不均衡多数智力发育比同龄儿迟钝,少数患儿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其在智力活动的某一方面有的又出奇地好,令人不可思议,有不少患儿的机械记忆能力很强,尤其对文字符号的记忆能力。

孤独症的治疗上最重要的是教育和行为治疗,目的是促进对孤独症儿童正常行为的教育,特别是社会性行为的矫正,纠正异常行为,如刻板支作等,消除睡眠障碍,发脾气,多动等继发性症状等。孤独症的发病率约为万分之五左右,全国的孤独症儿童有五十多万人。而目前,国内的孤独症的研究重视不足,专家称我国至少落后国外15年。我国目前尚无公立的自闭症专业训练机构,仅有为数极少的几十所民办的训练机构,仅一成孩子获得治疗,这也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

或许,孤独症这个词语离大家都有些遥远,可是当你真正走进孤独症中心,去接近这些孩子们,你们就会发现他们也渴望做一个正常人,有的孩子也会胆怯的叫你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不论多坚硬的心也会在那一刻柔软下来。他们渴望关怀,渴望健康成长,可是有多少的人选择了忽视和旁观,他们呢,有的连正规的教育都接受不了。

星星的孩子,多么美好的词语,却只能在黑暗中生活吗?不,我们不能如此残忍,关注这个群体,以正常的眼光对待他们,让他们更多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你的小小的一个关注举动或许带来的是一个孩子灿烂的明天。

PS:4月2日,世界孤独症日。 推荐电影:《雨人》 Rain Man (1988)、《玛丽与马克思》Mary and Max (2009)、《自闭之旅》 Temple Grandin (2010)、《海洋天堂》Ocean Heaven(2010)

全世爱科研实践团队

<3>.与孤独症儿童中心校长交流

问题:

1. Q:首先我们想要问一下,中心的历史有几年呢?

A:我们中心建立是有四年了,我们2008年3月份建立。从刚开始自己在做这份工作,现在生源不断增加,场地也不断在扩大。

2. Q:目前,我们中心的聘任原则是什么?师资力量如何?

A:我们目前有十多个老师,是通过网上招聘。有少部分老师是有相关的经验,有从事过这个事业。但

是大部分都是没有相关经验,是招来之后一边培养,一边工作。 3. Q:目前学校的资金来源怎样呢?

A:是自筹资金的,明年高区残联有补助,但是也不过是每人每月200元,实际上起的作用很小。 4. Q:目前我们中心对于孤独症儿童的训练方法有什么呢?

A: 主要是ABA行为矫正,游戏介入,感统治疗,我们主要是正强化,不采用负强化。同时进行家长陪练,家校互动以使得训练效果不断强化。

5. Q:儿童的每天训练时间有多长呢?若是不听话的孩子主要采取什么措施?

A: 从上午8点到下午4点半。对于不听话的孩子,我们要分情况对待的。 6. Q:您能和我们分享一下关于孤独症的其他问题么?例如您遇到有您难忘的孩子么?

A: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个例,都有不同的特征,他们都很可爱。如果说有难忘的话,我认为是每一个。 当然,校长的访谈记录我们没有完全引入,我们足以看出目前政府的支持力度不足,中心师资设施欠佳。校长最后倡导教育公平,教育成本也是他们面临的很大问题。希望社会的广泛关注。

【感想与体会】

通过这次科研活动,我真的收获很多,并不仅是说说而已。

记得最初参加这次科研立项的原因,是因为在大一的时候随着社团去孤独症儿童中心。那次的感触真的很深,那次的经历即使到了大三我也未曾忘记。孤独症儿童中心的第一个印象就是偏僻,我们甚至是认为那个门是后门,进入里面便是很多小孩子,老师让我们帮小孩子训练。刚开始,我觉得害怕,我怕他们会打我,后来,我觉得根本不会,他们甚至不大会说话。注意力不集中,乱动,我甚至不敢想象他们是如何度过每天。只有整天的训练。有很多的小孩子长得很可爱,并不像有病,但是他们确实行为有点异常。他们会寻找自己认识的人,或是躲在角落里自己玩。一个小孩子便让我满头大汗,真的很累,但是也让我觉得这个下午很充实。回来的路上学姐告诉我他们的家长其实很富有,我便充满疑问,为什么不赞助他们去好点的学校呢?事后经同学提醒我想明白,他们并不想让他人知道。在现在,太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忙着赚钱,孩子快乐的童年没了,多了的是心理疾病。这社会是不是该反思了呢? 当时写了一篇感想挂到了网上,浏览的人不少。我突然发现,大家还是乐于了解这个群体的。于是,我便想做一个这样的实践活动,我想要探究一下他们真正的生存现状,我想要我想要改变些什么,当然我也明白自己的能力,不可能说我帮助他们脱离了困境。但是我想只要我去做,便始终能够改变一点,哪怕只是让人们更了解一下。

当时联系董老师的时候,董老师很支持我们的项目,并且对这个项目很感兴趣,让我们很受鼓舞。 做的时候才真正发觉有多难,不仅是坚持到底这件事情。由于这个项目整个要持续一年,很明显,我们要把整个课余时间的一半拿来做这个项目,于是也便产生了与学业的冲突。就像是那次与孤独症儿童中心校长交流,成员中有上课的,有考试的,所以没有都去,可是,有很多团队之外的同学自愿加入我们,主动去了解孤独症儿童这个群体,真的觉得很感动。

在孤独症儿童中心探访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孤独症儿童家长对于外界本身的抗拒和不信任以及自身所带有的某种自卑感,使得我们与其交流的难度增大。孤独症儿童自身的难以交流以导致我们的工作进程有些缓慢。孤独症儿童中心害怕影响孩子的教育,对去孤独症儿童中心期间的工作要求限制多,因而使得工作遇到一些阻碍。但是我们没有放弃,这让我们学到了坚持,与别人交流的艺术,并且提升了我们

的社会责任感,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大学校园中。

本来整个进程忽然变得茫然起来,原先的信心满满的我们突然变的不知所措,好像整个课题都变得没有目标,我们不明白到底我们的研究方向是着重于实践方面的去关注和帮助孤独症儿童,还是从理论上去研究孤独症儿儿童,因而整个项目有些停滞不前。

在这过程不是没有想过要放弃的,我觉得我真的是有些坚持不下去了,因为觉得自己的努力并不一定会得到肯定。可是,老师为我们点开迷雾,我们觉得一切变得明朗起来。老师给我们了几点建议,并纠正了我们的错误。因而很感谢老师对我们的帮助。后来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名为《爸爸爱喜禾》,感触很深。 作者叫蔡春猪,北京一个编剧。儿子两岁时被诊断出自闭症,他开了个微博叫“爸爸爱喜禾”。他成天在微博上调侃儿子、嘲弄自己,实心实意讲自闭症,也没心没肺开玩笑。这是他文章中的句子,为自己儿子写的信”专家说,你是高功能低智能自闭症——吾儿,你终于得到了一把叉了,还是一把大叉,叉在你名字上——你的人生被否决了;你父母的人生也被否决了。吾儿,你知道绝望有几种写法吗?你知道绝望有多少笔画吗?吾儿,你还不识字,将来你识字了,我希望你不需要知道这两个字几种写法多少笔画,你的人生里永远不需要用这两个字来表述。吾儿,你收到这封信后,我知道你会把他吃掉。你爱吃饼干,但我找遍了全世界,也没找到饼干做的纸。SORRY。所以你就别在意口感了,至少比烟头泥土好吃吧,你又不是没吃过。那些都是你的过去,不是你的现在,更不是你的将来。现在你一天比一天进步,我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你势头很猛啊,小朋友,不得了啊,照此发展,你八十岁的时候就可以说:其实我也是个普通人嘛。有的人八十岁未还必能达到,一个曾经的高官现在的阶下囚说:我就想做一个普通人。呸!不经过努力没有奋斗能成为普通人吗?“ 吾儿,你知道绝望有几种写法吗?你知道绝望有多少笔画吗?吾儿,你还不识字,将来你识字了,我希望你不需要知道这两个字几种写法多少笔画,你的人生里永远不需要用这两个字来表述。 吾儿,你知道绝望有几种写法吗?你知道绝望有多少笔画吗?吾儿,你还不识字,将来你识字了,我希望你不需要知道这两个字几种写法多少笔画,你的人生里永远不需要用这两个字来表述。

这便是孤独症儿童家长的心声,他们也曾盼望自己的孩子健健康康快乐,但是一旦接触到孤独症这个字眼,他们却发现自己什么都给予不了孩子,甚至是自己的孩子在生活中遭受白眼和蔑视,他们也感到无能为力,我们又能够做些什么,即便是同情和关注,更重要的是实际的行动,即便是这样,我想,我还能帮助到他们什么呢?是不是在他们看来,这些都是一些毫无意义的努力?但是,我还是想坚持下来了,你不去试过,怎么会认为自己的行为没有作用呢?或许你自己觉得微不足道的事情,给别人带来的可能是难以想象的帮助。

我们在实践过程中,进行多种方式宣传孤独症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关于孤独症的症状及病因,了解到孤独症儿童也需要我们的关注和关怀,也有很多的人试着去主动了解孤独症儿童,并且愿意自愿加入我们的项目。这让我们又感到欣慰和自豪,原来并不是我们孤孤单单的在奋斗,每一次的努力也终究会有回报。

坚持下来,得到的总是比想象的多,我学会了承担。因为要组织成员进行活动,例如去孤独症儿童中心,需要事先联系。与儿童交流还好,毕竟他们有跟社团有交流,但是要找到校长是一件挺麻烦的事情。需要安排时间,还需要让她能够接受我们的访谈。真的没有做过,不知道有多难。但是现在想想,也不是那么难,毕竟是过去的事情了。可在当时却是一件很为难的事情。你是负责人,就必须要担负这个责任。

科研立项马上就要结束了,后天是结题的日子。没有轻松的感觉,反而有一种失落,毕竟这个课题已经伴随着我们走过了整整一年的时间。中间有难过也有快乐。有我们珍惜的回忆。今天我把我们实践的各种资料进行了汇总整理,论文,调查问卷,网站,宣传材料,访谈资料,实践感想。我没想到我也能够写那么多东西。当然,这次实践有很多遗憾,不会什么事情都会做得十全十美。最让我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与孤独症儿童家长进行交流。

但毕竟我们不会因为这次科研立项的结束而结束。我们的爱心之旅永不止步。

【指导教师评语】

项目研究意义重大,但难度更大。项目组的五位成员,为了高质量的完成课题,先后多次去威海市孤独

症儿童中心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在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较全面的分析与总结了孤独症儿童的生存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康复对策,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予以结题。

董昭江

儿童孤独症的护理范文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2 年1 月—2015 年1 月, 选取该院儿科收治的60 例儿童糖尿病患儿进行分组对比研究, 所有患儿均被确诊为1 型糖尿病, 符合1 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经患儿家长同意, 将这60 例患儿纳入此次研究的病例中。 采取数字抽签法进行分组, 分为各有30 例患儿的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中, 男女比值为14:16, 年龄分布于4~10 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7.24±1.32) 岁, 患病时间长达1~6 年, 平均 (3.83±1.21) 年;观察组中, 男女比值为15:15, 年龄分布于3~11 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7.21±1.43) 岁, 患病时间长达1~7 年, 平均 (3.79±1.34) 年。两组就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P>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可进行对比研究。

1.2 诊断标准

参照1999 年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3]:患者出现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的血糖超过11.1mmol/L;空腹血糖值超过7.0mmol/L。 如患者满足以上3 条中的任意2 条, 即可被确诊为糖尿病。 1 型糖尿病患者自身无法分泌胰岛素, 胰岛素分泌严重不足。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1 型糖尿病诊断标准;2年龄不超过12 岁;3接受胰岛素注射治疗;4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急性感染;2肝肾功能不全;3临床资料欠缺。

1.4 研究方法

所有患儿均接受胰岛素注射治疗。 对照组患儿施行常规护理干预, 主要包括基础护理、健康教育、给药护理、饮食指导、运动护理、并发症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施行心理护理干预, 主要包括心理评估、心理疏导、正向暗示等。

1.5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的血糖控制情况 (护理前后的空腹血糖值和餐后2 h血糖值) 、 治疗依从性以及患儿家长的焦虑情绪评分和疾病不确定感评分。 治疗依从性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 依从性= (完全依从例数+部分依从例数) /总例数×100%。 SAS焦虑自评量表[4]的总分为0~100 分, 临界值为50 分, 分值越高, 则说明患儿家长的焦虑情绪越严重。 疾病不确定感量表[5]共有25 个条目, 每个条目分值为1~5 分, 总分为25~125 分, 分值越高, 表示患儿家长的疾病不确定感越严重。

1.6 统计方法

在SPSS 17.0 软件中录入数据, 并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表示为[n (%) ], 进行 χ2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 (±s) , 进行t检验。 以P<0.05 表示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血糖水平对比

与护理前相比, 护理后两组患儿的血糖均得到有效的改善 (P<0.05) , 但观察组患儿的改善幅度较之对照组更加显著 (P<0.05) 。 具体如表1 所示。

注:与护理前相比, ▲P<0.05;与对照组相比, *P<0.05。

2.2 治疗依从性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明显更高 (P<0.05) 。 具体如表2 所示。

注:与对照组相比, *P<0.05。

2.3 焦虑情绪评分和疾病不确定感评分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患儿家长的焦虑情绪评分和疾病不确定感评分均明显更低 (P<0.05) 。 具体如表3所示。

注:与对照组相比, *P<0.05。

3 讨论

近年来,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发生改变, 1 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递增趋势[6]。 1 型糖尿病的发病人群以青少年为主, 目前临床上尚未明确1 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可能和自身免疫缺陷和遗传因素有关[7]。由于1 型糖尿病的临床特征以机体无法分泌胰岛素为主, 因此, 临床上多采取长期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来补足机体所需的胰岛素, 但由于1 型糖尿病的患病人群多为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 其年龄阶段性的特点导致患儿对治疗的依从性不高, 对治疗不够配合[8], 因此, 临床上应对儿童糖尿病患儿采取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 以提高患儿对治疗的依从性。

该研究特选取了60 例儿童糖尿病患儿进行对比研究, 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常规护理+心理护理, 研究结果显示, 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改善幅度较之对照组更加显著 (P<0.05) , 同时,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明显更高 (P<0.05) , 观察组患儿家长的焦虑情绪评分和疾病不确定感评分均明显更低 (P<0.05) , 证实了心理护理在儿童糖尿病患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常规护理措施具体如下[9]:1 基础护理: 对患儿的身体状况进行系统性的评估, 对患儿进行各项常规检查, 密切观察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2健康教育:为患儿及患儿家长讲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对患儿及患儿家长进行常规健康知识宣教;3给药护理:按医嘱给予患儿药物, 为患儿家长讲解药物使用方法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告知患儿家长坚持用药的重要性, 督促患儿按时服药;4饮食指导:告知患儿家长营养学相关知识, 主要包括食物的热量计算方法、适合摄入的食物、 营养物质的摄入需求以及药物与食物的配合, 告知患儿家长应严格控制患儿每天糖分的摄入, 多食用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禁止食用刺激性食物;5运动护理: 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为患儿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 运动强度和频度因人而异, 叮嘱患儿家长陪伴患儿进行锻炼;6并发症护理:房间应定时开窗换气, 定期用食醋熏蒸房间, 减少去公共场所的次数, 鞋袜要合适柔软, 禁止赤脚走路。 心理护理措施具体如下[10]:1心理评估: 对患儿及其家长的心理状态进行系统性的评估, 并根据心理评估结果, 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对策;2心理疏导:定期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心理疏导, 聆听患儿家长的倾诉, 并表示理解和支持; 3正向暗示:为患儿及其家长讲解胰岛素治疗的重要性, 引用治疗成功的病例, 并对表现良好、治疗依从性高的患儿进行表扬。

综上所述, 在儿童糖尿病患儿的临床护理过程中, 应用心理护理具有显著应用效果, 能够更好地控制血糖, 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 缓解患儿家长的不良情绪。

摘要:目的 研究并探讨心理护理在儿童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12年1月—2015年1月, 选取该院儿科收治的60例儿童糖尿病患儿进行分组对比研究, 采取数字抽签法进行分组, 分为各有30例患儿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施行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施行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血糖控制情况、治疗依从性以及患儿家长的焦虑情绪评分和疾病不确定感评分。结果 与护理前相比, 护理后两组患儿的血糖均得到有效的改善 (P<0.05) , 但观察组患儿的改善幅度较之对照组更加显著 (P<0.05)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明显更高 (P<0.05) , 观察组患儿家长的焦虑情绪评分和疾病不确定感评分均明显更低 (P<0.05) 。结论 在儿童糖尿病患儿的临床护理过程中, 应用心理护理具有显著应用效果, 能够更好地控制血糖, 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 缓解患儿家长的不良情绪。

关键词:儿童,糖尿病,护理,心理护理

参考文献

[1] Katz M L, Laffel L M, Perrin J M, et al.Impact of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on the family is reduced with the medical home, care coordination, and family-centered care[J].The Journal of pediatrics, 2012, 160 (5) :861-867.

[2] Cossu A, Ferrannini, E, Fallahi P, et al.Antibodies recognizing specific Mycobacterium avium subsp.paratuberculosis's MAP3738c protein in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children are associated with serum Th1 (CXCL10) chemokine[J].Cytokine, 2013, 61 (2) :337-339.

[3] 孙静, 孔莉, 李广文, 等.8~14岁儿童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J].实用医药杂志, 2015, 32 (7) :654-655.

[4] 阎冰梅.浅谈新时期儿童糖尿病的心理特征及其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 (上旬刊) , 2013, 23 (4) :1836-1836.

[5] 郭浩然, 苏丹, 苏庆菊, 等.对糖尿病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 (34) :220-221.

[6] Ehehalt S, Dietz K, Willasch A M, et al.Prediction model for the incidence and prevalence of type 1 diabetes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Evidence for a cohort-dependent increase within the next two decades in Germany[J].Pediatric diabetes, 2012, 13 (1) :15-20.

[7] 孙雅静.儿童1型糖尿病的护理评估和临床护理[J].糖尿病新世界, 2015, 18 (16) :125-126, 129.

[8] 毛芳, 孙斐, 周正香, 等.心理护理在儿童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 2013, 26 (25) :212-213.

[9] 蒋哲.心理护理在儿童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 2014, 9 (18) :200-201, 202.

上一篇:峨眉山一日游作文范文下一篇:俄语常用单词汇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