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范文

2023-09-18

德育工作范文第1篇

【导语】计划的种类很多,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主要分类标准有:计划的重要性、时间界限、明确性和抽象性等。但是依据这些分类标准进行划分,所得到的计划类型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密切联系的。比如,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战略计划和作业计划等。东星资源网为大家准备的《志愿者协会2021年工作计划》,供您借鉴。

德育工作范文第2篇

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做好班主任工作,要着重解决“倡”与“忌”问题。

一、倡提高学生能力,忌让学生死啃书本。

创新能力就是指能够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也就是创造新东西的能力。科学发展离不开创新,科学人才最重要的是要有想象力,有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创新能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我们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班主任首先要从德育教育入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课余时间还要开展适合青年特点的有益活动,把思想教育科学化、兴趣化,使学生逐步树立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可实际情况,在班中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书法、演讲、美术、手工等业余课堂,寓教于尔,既陶冶了学生情操,增长了知识,培养了创新兴趣,又增长了他们的社会工作能力和自我表现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

要忌讳“死啃书本、单纯学习”,这种作法片面认为学生就是来学习的,学习必须抓好,其它都不管,所以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机器"人,结果把学生完全禁锢在“三点一线”的小天地里,整天只知学习,弄得头昏脑涨,把充满朝气的青年学生培养成高分低能的“书呆子”。

二、倡“择贤引路”,忌“揽权不放”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最关键的是建立一支素质好,质量高的班级核心队伍,这支队伍一定要由一些思想品德好,学习成绩优良,有一定工作热情和能力的学生组成。

班主任在培养学生干部工作中,要任人为贤,提倡“择贤引路”。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学生进入学校以后,通过对档案的了解,(班主任工作反思 )放手让一些表现好的学生担任临时干部,在工作中大胆的放手让他们工作,让他们有职有权,在班级形成正确的集体与论,把大家思想统一到班级集体意志上来。

班主任忌“揽权不放”。不敢让学生工作,事发躬新,不放心,信不过,结果赞成了学生干部畏首畏尾,或者干脆不做,班级无人抓,严重影响了工作的开展,班级就会“一盘散沙”。

三、倡激励教育,忌简单粗暴

做好班主任工作,要提倡的教育方法是“激励教育”。就是要用因势利导的方法去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对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表现出低成绩、不足、缺点等,班主任都要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从中发现较好和较差的两个方面,抓住时机,积极主动做好教育工作。例如:要针对班级情况,大力表扬先进的学生,鼓励他们发扬成绩,带动后进。对后进学生,班主任则要有耐心、爱心,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多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做他们的知心朋友,要经常诱发后进生向上的热情。

班主任对后进生要讳“简单粗暴”,也就是对后进生教育不注意的态度、场合、氛围,不管能否接受,就大加批评,这样会造成学生的抵触情绪和强烈的不满,认为教师不理解人,“破罐子破摔”,导致师生关系的“敌对化”,这样不仅对学生起不到教育作用,相反还会给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德育工作范文第3篇

摘 要:新时代的到来要求我国培育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德育工作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为了全面应对新时代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小学班主任在管理班级工作时应当注重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渗透,引导其建立完整的人格和优良的品质,成为对社会和国家有帮助的人。其次,新时代的时代背景下,班主任的教育思想要与时俱进,真正理解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将德育教育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本文就班主任如何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有效展开德育教育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践路径

引言

小学在学生的成长生涯中尤为重要,该时期是小学生思想道德和品质形成的重要阶段,关系着学生以后的发展,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健全人格、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因此小学班主任应充分挖掘德育教育对小学生的重要作用,在日常教学中融入德育。其次,班主任自身的行为习惯也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所以班主任应用自己的优秀品质熏陶学生,为学生树立道德榜样,对于道德意识较差的学生应给予及时的引导,展开有效的德育教育,推动小学德育教育的发展。

一、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小学生的智力和心理发展不成熟,没有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判断能力,很容易被外界因素所影响,而国际化和信息化社会下,各种思想文化碰撞,影响着小学生思想的发展,为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增加了阻力,也正是在此背景和挑战下,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才能真正体现。所以班主任在管理班级工作时应当将德育教育放在首位,为学生提供正确思想引导,确保小学生健康成长。

(一)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上文提到小学生心理和智力发展不成熟,没有独立的判断能力,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面对错综复杂的思想和信息,会产生一定的迷茫,不能分辨社会中各种现象的好坏;班主任教育不当很可能会形成不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品质。目前我国教育部门要求加强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就是防止小学生被外界不良文化影响而误入歧途,增强小学生对道德的认知,树立道德底线和原则,使其能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道德原则和优良品质。

(二)建立优良品质和健全人格

由于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有限,没有正确法制意识和是非观,德育教育能够为学生灌输简单的法治意识,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法治意识和是非观。班主任是学生接触最多的人,能够更加全面的掌握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在进行德育教育时更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育内容,并将德育教育全面覆盖,帮助学生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但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班主任在实施德育教育时会遇到许多困难,这些困难主要来自网络上参差不齐的思想文化,因此班主任应当加强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力度,做学生思想上的引路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这也是我国教育部门有关德育的具体要求。

(三)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除了家庭,学校是小学生最主要的学习场所,而班主任则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因为小学生会无意识地模仿班主任的行为习惯,所以班主任的行为习惯对小学生行为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很多学生在长大成人后仍然会记得班主任带给自己的影响,所以班主任应当利用与学生朝夕相处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用自己的优良品质去熏陶学生;对于出现错误思想和不良习惯的学生班主任应当及时纠正。

二、小学班主任在新时期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上文提到新时期的背景下,各种思想碰撞,会对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小学生由于自身缺乏判断能力,很容易陷入思想的误区。小学德育教育主要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意识,借助道德模范的真实案例,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认同,以完成对学生正确道德观念的树立,增强其对不良思想的判断力,保持道德原则和道德底线。所以德育教育在当今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小学班主任应从以下几点开展德育教育:

(一)班主任以身作则树立道德榜样

小学班主任既是教师又是班级的领导和管理者,身上肩负着教书育人的担子,育人指的就是德育,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内容,对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使学生将优秀的道德品质内化于心,以完成德育教育的要求。当然,思想的熏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德育教育并不能在短时间内能够完成,所以班主任应当将德育融入日常教育中,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班主任用注意自己的言行,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为学生树立道德模范,以自身的品格魅力去熏陶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将优秀的品质内化,进而形成自身的优良品质和道德意识。最后,班主任也应多关注学生的内心,给予学生温暖,让学生感受班主任的爱,建立对班主任的信任;这种做法有利于增强班主任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便于德育教育的实施。

(二)营造优良班风

优良的班级风气,对德育教育的实施非常关键。如果班级氛圍不够和谐过于混乱,学生在班级内就不会找到温暖和归属感,没有团结意识。班主任实施德育教育时就会非常困难,(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所以优良的班级风气对塑造学生的品格和人格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班主任要为学生创建和谐的班级氛围和优良的班级风气,让学生能够在和谐的环境里学习,感受来自教师和班集体的爱。在营造班级氛围时班主任要优先关注特殊学生。例如:小学班主任可以采用家访的手段,对学生在家庭中的具体情况做调查,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心理有问题的学生,给予及时的心理疏导和关爱,鼓励引导其融入班级,多与其余学生交流感受来自同学的友爱。

(三)在日常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应当体现在小学教育的方方面面,因此,班主任应当将德育教育融进日常教育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优秀思想的熏陶,进而将优良品质和道德进行内化;班主任拥有足够的耐心,德育教育才会取得较好的效果。近年来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德育教育方法,班主任应当利用多种德育教育方式,将德育教育渗透与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个角落,做到切实落实德育教育,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

例如:在国庆节时班主任可以为学生播放爱国影片,让学生感受先烈们的爱国情怀,鼓励学生写下观影感悟;在讲解语文课文时班主任也可以充分挖掘其中的德育价值,使学生认可书中优良品质和价值观念。

在日常教育中班主任应该灵活运用不同的德育方法,充分将思想道德教育融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另外,对于道德感较差,有不良习惯的学生,班主任应该严慈相济,使学生能够心甘情愿接受班主任的教育,有利于德育的渗透。

(四)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共同教育

在德育教育中,不能忽视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如果仅靠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就无法实现德育教育作用的最大化。所以班主任应该创新思路,联合学生家长共同教育学生。家校合作的方式,不仅能够帮助班主任了解和掌握学生在生活中最真实的样子,更能让家长清楚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从而设计科学合理的教育手段。

比如随着社交平台的发展,班主任可以利用社交软件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确保家长了解学生的实际状况。所以班主任应当好好利用社交平台,加强与学生家长的交流,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结语

总而言之,德育教育在小学教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班主任应当重视对学生德育的教育,更新教育理念灵活运用多种德育方法,争取将德育教育的效果最优化,家校联手促进学生优良品质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马海霞. 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J]. 西部 素质教育,2019,5(13):40.

[2]谢华.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价值与实践[J]. 新课程研究,2019 (18):124-125.

[3]沈丽荣,岳莹莹.新形势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开展的策略[J].华夏教师,2019(5):83-84.

德育工作范文第4篇

摘 要:德是人的生存之基,立足之本。中职学校作为培养社会技能型劳动者的主阵地,学生毕业后要走向工作岗位,走向社会,学生不仅要具有良好的技能素质,更应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团结协作、互助友爱、无私奉献的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关爱学生;培养团队意识;培养责任感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管理的基本要素,德育工作是学生管理的关键,中职教育是学生走向社会工作岗位的转折期,班主任是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对其走向社会工作岗位产生重要影响;现在的中专学习基础差,大部分学生厌学,缺泛上进心,难于管教,作为老师,教书育人是我们的天职,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是学校教育的任务,德育工作如何适应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新形势,怎样有效地教育好这些中专学生,是我们每位班主任迫切思考的课题,如下是我多年来担任中职班主任的工作体会。

一、了解、关心、爱护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班主任工作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熟悉学生的性格特点、行为习惯、家庭状况,通过课任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纪律,只有了解学生才能建立沟通的桥梁,只有良好的沟通才能作出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学生是学校生存的保证,是老师的衣食父母,我们要以满腔的热情、高度的责任感,像亲人一样关心、爱护学生,多与学生聊天、互动,讲生活道理,探讨现实问题,推心置腹、开诚布公,既让学生了解老师的思想,也让学生畅所欲言,对待学生要宽容、多表扬、少批评,经常参与学生的课外活动,建立了解学生信息的多种渠道,让学生对你有亲切感、信任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同时班主任的管理工作要加强服务学生的意识,这样学生就会较好地配合老师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使班主任的工作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引导学生多读书、学会学习、健康上网

在当今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我们的学习和工作越来越依赖网络,网络成为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但也有很多学生由于沉迷网络而荒废了学业,处于中职年龄阶段的学生自制力差,很容易被网络上好玩、刺激的内容诱惑,一上网就沉迷于玩游戏、QQ聊天、网恋、看黄色视频等,在网络上迷失方向,误入歧途,把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花费在网吧上,严重影响了学习,甚至被开除。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信息网络,如何利用网络来提高学习效率,也是当前学校教育的重要课题,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信息拓宽专业知识,了解国家和世界的时事,学会利用网络搜索资料,辅助学习,学会电脑操作,远离黑网吧,杜绝玩暴力游戏、网恋、看黄色视频等不良的内容,做到健康上网,多花时间用在阅读上,经常到图书馆和阅览室,读书使人聪明,收获智慧。

知识是永远的财富,求知是人的天性。在市场经济中,知识是提升一个人生存品质的重要手段,知识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一个人要在社会上立足,在岗位上有所发展和提升,学会学习,自我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手段,现在单位招聘新人时要求的不单纯是:“你可以做什么”,而更重视的是“你能学什么”,具备学习的能力,才能谈得上占有和更新知识,接受和处理信息,才能对知识应用,不断地跟上世界知识革命的步伐,向学生灌输阅读的好处,为学生读书创造条件,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使他们养成爱读书、勤思考的习惯,阅读的过程也能使学生修身养性,塑造良好的品格,确立积极的人生观,通过阅读,把他们引入知识的海洋里不断地探索和提高,学会学习,懂得获取知识的方式和途径,逐渐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一个爱读书的学生,纪律是不会差的。

三、教育学生学会回报、常怀感恩,培养责任感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目前的中专生,有些不但对老师没有敬畏之心,还对学校、社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好像别人欠他一样,心态不平衡,行为叛逆、缺乏公德心、肆意破坏公物、不尊重老师、不服从学校管教,其实这些学生小时候很多都是娇生惯养,被家长宠坏了,不知道感激,没有回报的意识,因此我认为作为老师在付出爱心的同时,要教育学生懂得感恩,学会回报。古人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做人起码的品德修养,我们要让学生明白,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老师对我们有教育之恩、学校对我们有培养之恩、社会对我们有关爱之恩、军队对我们有保卫之恩;要让学生理解爱,学会感恩,感恩于父母赐予的生命、感恩于老师赋予的智慧、感恩于朋友给予的友谊,感恩于党和国家创造的社会环境;一个常存感恩之心的人、心理坦荡、胸怀宽阔、以助人为乐。

在学会回报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我们每个人生活在世界上,需要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当一个人有责任感时,做事就有分寸,态度就认真,当学生富有责任心时,就会自觉维护班集体利益、学校秩序。正所谓:国家兴亡,我的责任。懂得感恩,富有责任感,使学生养成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学校、爱社会;共创和谐友爱的校园氛围。

四、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加强安全知识的教育

现在的学生管理安全是第一位,保证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是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责任,现在的中职学生独生子女居多,生活条件良好,缺少艰苦的磨练,心理和身体的承受力差,并且他们正处于青春发育的高峰期,是心理困惑和烦恼出现的最多时期,早恋、不善于与人相处,家庭原因(特别是单亲家庭的学生)容易产生心理疾病,学生的自杀、离家出走不时见之于报章,给学校和家庭的教育管理带来很大压力,所以班主任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给予更多的关爱,经常与其谈话沟通,号召同学们给予帮助和宽容,有行为异常的学生,要及时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做好沟通、协调工作,配合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部门,解决问题学生的心理困惑,共同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合作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品质,使人胸怀开阔,积极上进,从而消除不良情绪的产生。

加强安全知识的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安全知识的学习是班会课的重要环节,交通、消防、人身安全等教育要常抓不懈,要求学生熟读《安全教育手册》,掌握常见的避险、自救和简单救护的常识,懂得使用110、119、120等求救电话;教会学生认识交通标志、各种禁止、警告、消防标志,以及危险物品的包装标志;注意人身安全,严禁无证驾驶机动车,在家或宿舍要消除火灾隐患。

五、认真执行学校管理的统一规定,严格班级组织纪律

我对班级的管理工作,奉行的是“严师出高徒”的原则,要求同学们在班里争先进,班集体在学校创文明班;严格要求学生按学校的管理制度和学生守则来规范个人行为,同时建立本班的德育量化管理体系,由班干部认真统计和考评各项数据,通过数据找出问题,总结出各位同学的日常表现,及时给予表扬或批评,再加强管理和引导;通过教育使学生明白纪律性是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的前提,班级整体纪律好,同学们学习积极性高,课堂气氛好,任课老师的授课质量就高,真正达到学的专心、教的开心,最终每位同学都受益;班级有良好的学习气氛,大家团结友爱,积极进取,在学校的各项评比中,获得先进,全班同学都感受到光荣,各位同学也会从中感受前进的动力。

六、构建积极上进、团结和谐的班集体,争创文明班级

国家在提出创建和谐社会,任何组织的发展也需要团队合作,现代管理越来越重视团队观念,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能提升班级管理的效能,使学生养成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所必需的团队意识,班级团队意识的培养可以这样做:

首先,要创建一个学习型的班集体,引导同学们认真学习、积极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表现就会进步,而且学习基础存在的差异也给同学们提供了相互帮助的机会,成绩差的同学通过求助于成绩优秀的同学,可以等到提高,成绩优秀的同学在帮教的同时,也巩固了自身的知识基础,真正达到共同提高,同时大家的友谊也加深了。

其次,加强道德教育,使学生们明白个人的品德修养是社会立足的根本,诚实守信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引导他们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懂得关心他人,富有同情心,有责任感,学会自控,妥善处理同学之间不愉快的现象。

最后,要组建一个号召力强的班干部队伍,班委在民主选举的基础上,挑选有组织能力,学习优良,善于团结他人,有正气的学生来担任,给班干部拥有相对独立的决策权,同时也要发挥同学们的民主权力,这样才能做到大家齐参与,更好地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班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就充分发挥起来,班干部工作时,要做到大胆管理,积极管理。为了体现班团队作风,班上要经常组织一些生动活泼,富有号召力的活动,特别是校园里的文体比赛要积极参与,它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受锻炼和熏陶,更好地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体现团队精神的作用。

总之,一个班富有团队精神,无论班风,学风都会呈现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氛围,有利于学生主体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成就文明班级。

七、班主任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以勤为主,不断学习,开拓创新

有人说:态度决定一切!只有强烈的责任感,做事才有认真的态度,尽管中专生素质差,难管教,但每个学生都是父母的希望,家庭的未来。作为班主任,我们要站在父母的角度来考虑学生的前途,就算学生将来不能成为专业领域上的栋梁,我们也应该把学生培养成知书达礼,遵纪守法,自食其力的社会公民,这就是我做班主任工作的思路。俗话说:不怕官,最怕管,学生的管理固然要靠规章制度,但更需要班主任的具体行动来实施,班主任的管理效能只有建立在勤奋的基础上,提高管理技巧才能达到;其实每个人都有惰性,要有人管才能克服。现在的中专生缺乏主动性,更需要班主任工作的勤奋,要经常深入到学生中,无论课室、宿舍都要常去,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让学生经常能见到、感觉到,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培养他们自觉性,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以说班主任工作离开勤奋,讲方法、技巧都是空话。

参考文献

1.石中英著:《教育哲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德育工作范文第5篇

摘要:全媒体时代,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形成了全程、全息、全员、全效媒体。学校德育工作在全媒体环境下如何提质增效,要因全媒体融合而谋,应全媒体融合而动,顺全媒体融合而为;通过更新理念、建好队伍、创新方法与内容、建好平台、强化监督等多措并举来取得优异成绩。

关键词:全媒体环境;学校德育工作;提质增效;路径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0年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研究)“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及山西实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0zsszsx159;2020年度山西金融职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会课题“红色基因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育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0szzx01;太原市社会科学創新资金资助项目“太原市志愿者服务能力及影响因素研究”成果,项目编号:TYSSKL202008

基于信息传播方式与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变革,人类已步入全媒体社会。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1]学校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阵地,要因全媒体融合而谋,应全媒体融合而动,顺全媒体融合而为,培养出担当复兴大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一、全程媒体环境下学校德育工作要在更新理念的同时坚守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更新理念,首先是要积极认识、接近、使用全媒体,认识到全媒体融合是信息技术变革的结果,会对学校教育产生深远影响,只有使用不能回避,谁也不可能置身事外。“口语、文字、印刷媒介时期,人类逐渐建立了清晰的世界观、精神产物开始传承、逻辑思维受到鼓舞。”[2]在这些时期,学校德育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受众;教师与书本是信息源,是知识权威的象征;学校德育环境也多局限在宿舍文化、班级文化和校园文化中,管控难度较小。而全媒体时代,信息来源更加广泛,传播更加快速,获取更加便捷,空间更加广阔,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皆是自媒体,因此必须更新传统学校德育理念。其次是要从整体把握全媒体视域下的学校德育工作。全媒体需要新旧媒体融合,但并非简单叠加,而是对多种媒体的深层次整合。那么借助全媒体技术,完全可以实现家庭、学校、社会德育的深度融合,破解学校德育与家庭德育、社会德育“两张皮”难题。再次是要注意全媒体视域下各媒体之间互联互通的相关性。以往相对分散割裂的资源通过融合被激发出更大的活力,形成新格局,创造新价值。学校德育应注意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参加社会实践、网络生活虚拟体验之间的互联互通,达成线上线下、课内课外面对面交融的德育效果,增进时效性。

全程媒体环境下,学校德育在更新理念的同时,还要坚守目标,这里存在一个变与不变的关系,变的是技术,不变的是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学校德育一方面要把最新的媒体技术运用到德育活动中,如微信、微博、公众平台、电子期刊等,也要坚实有力地推进主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净化校园网络环境的同时还要建设好校园文化,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还要办好传统德育阵地,如学校的“一报一刊”、学校广播站和电视台等。

二、全息媒体环境下做好学校德育工作要在创新方法基础上创新内容

全息媒体环境下,学校德育工作要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成效,必须创新工作方法,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一是要加大网上德育课程开发,通过网络平台挖掘、开发、传播更多优秀学校德育资源,引领学生学习。二是要增强师生交流,鼓励教师运用QQ、微信、抖音、APP等新兴媒介,与学生互动交流。三是要注重全媒体与学校德育工作深层次融合,建好学校官网、官微等德育平台,为学生提供日常学习中的服务,使学生在感受服务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教育。

全息媒体环境下必须创新全媒体视域下学校德育的工作内容。一是强化全媒体背景下网络道德规范教育。针对网络交流的隐匿性、随意性及监管难度大等特征,学校德育要注意师生网络道德规范教育,包括信息生产者、发布者、服务者、转发者、使用者都要恪守相应的网络道德规范。二是强化全媒体背景下网络安全防范教育。随着各种媒体广泛深入使用,学生不仅要在各种媒体平台上寻找学习资源,还要开展交往娱乐等活动,这就需要学生分辨是非,对个人信息加强保护,对不良信息要有警惕感,抵制诱惑。三是强化全媒体背景下的法制教育。国家为营造清朗法治的网络空间,健全了相应的网络法律法规。学校德育要主动增设相关的法律法规教育课程,选取适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法律法规教育案例,运用活泼生动、轻松有趣的方式讲解,达到入情入理、入脑入心的教育目的与效果。

三、全员媒体环境下做好学校德育工作要在建好队伍的基础上注重能力提升

全员媒体环境下,需要提升学校德育工作队伍素质。第一,需配齐配强德育工作人员,党务、团学等专职德育工作人员需要配齐配强。将德育工作队伍打造成全媒体背景下的行家里手、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均过硬的队伍。第二,要构建全员育人的格局,鼓励、要求、引导任课教师、管理人员、后勤人员都参与到德育工作中,关注、运用各种媒体教育培养学生。第三,关键要提升学校工作人员的媒体素质。一是要有媒体意识。善于运用媒体,理性负责原创媒体信息,善于质疑媒体信息,慎重转发媒体信息。二是要有媒体知识。对各种媒体的特征、属性、形态、使用方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要了解各种媒体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三是要有媒体技术运用能力。要积极学习、掌握、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要会使用各种新媒体,会识别、判断、创造、传播信息。一方面要组织相关的学习培训,帮助师生树立全媒体意识,了解全媒体知识,提升媒介与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另一方面要开发德育平台,运用媒体发布信息,让师生在日常校园生活中自觉运用媒体。

四、全效媒体环境下做好学校德育工作在建好平台的同时要服务好师生

在全媒体环境下,贴近群众、服务群众、引领群众,成为媒体工作效果的“试金石”。以往学校德育工作受教材、教学课时、教学内容、教学场地等时间空间多方限制,学生接收德育信息的渠道不畅通、内容不充分,导致德育效果不佳。随着数字网络时代的发展,各种信息系统得以优化,提高了信息利用率,也涌现出一批优质的平台。例如,“爱课程平台”“高水平在线课程学习平台”提供了许多优质课程,让学生足不出户便能聆听名师精品优质课程;“学习强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权威、全面的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想宝库。因此,学校要运用信息化手段,借助各种社会力量,研发和打造富有本校特色的德育信息平台,使学生能够在平台依据实际有选择性地自主学习,提升获取信息的效率,增强学习效果。

全媒体背景下,信息传播更趋于生活化、个性化与碎片化,不像传统媒体那样严肃,学校德育工作要适应这一变化,注重贴近学生实际,建构起贯穿学生校园学习、生活、休息、休闲娱乐等多层次的多个媒体平台,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满足学生的信息需求,达到全方位开展学校德育工作的目的。另外,还要注意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工作,重視全媒体视域下文本的形象和艺术性,第一时间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信息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理性关注相关新闻,重视学生的质疑,用主流观点引领非理性看法,保障校园安全与和谐,推动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更好地落实。

五、全媒体环境下做好学校德育工作还要做到科学评价和强化监督奖惩

关于评价,一是要注意评价的科学性。评价要注意可操作性,改变传统学校德育工作务虚的理念,减少人为评价因素,具体量化到便于执行的指标,注意信息技术运用,突出过程评价,将整个过程转变得更加规范、务实。二是要注意评价的全面性。以往学校德育工作评价多注意课时、教研文章数量等内容,难以反映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方面的内容。三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学校德育工作不同于其他方面的内容,推动学生成长成才也是一个不断从内化到外化的过程,具有长期性、反复性、阶段性特征,因此学校德育评价工作坚持目标导向的同时也要注重过程导向,注重参考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成绩进步、综合素养提升、道德品行锤炼、价值观养成等各方面内容。

关于监督,要第一时间修正师生在运用全媒体过程中的不良行为,进而保障师生的合法权益。既要构建以学校领导与相关部门为主体,全体师生参与的分工明确、重点突出的监督机制;也要畅通多方面的监督渠道,通过述职、评议、督导、检查等方式,多措并举,了解并监督学校德育工作过程中全媒体的运用与建议工作。对在德育工作中工作积极、成绩突出的师生给予奖励,并与教师职称职务职级晋升、外出进修学习、学生奖助学金评定这些和师生切实利益相关的事情挂钩,以便更好地激励师生,对在德育工作中表现不佳、不积极配合、不主动作为的师生作出惩罚,有违反相关纪律与规定的,还要严肃处理,以警醒师生。

六、结语

全媒体环境下,学校德育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要在更新理念、建设队伍、创新方法、优化内容、搭建平台、强化监督、科学评价等方面全面发力,积极探索全媒体视域下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在规律,勇于创新,勇于实践,进一步推动学校德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思想基础[N].人民日报,2019-01-26.

[2] 韩银平.媒介技术与思想变革——媒介视域下人类思维嬗变的轨迹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7(8):76.

作者简介:闫青会(1976—),女,山西乡宁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李小杰(1988—),男,山西清徐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德育工作范文第6篇

为了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日前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德育T作指南》(教基[2017]8号)文件(以下简称《指南》)。下面我就有关情况向大家做一个介绍。

《指南》起草的背景和过程

研究制定这个《指南》主要基于三方面考虑:

第一,落实党和国家对德育工作的新要求。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中小学德育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对加强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对中小学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指明了方向。特别是2016年l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对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小学德育工作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引导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人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之中,树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

第二,适应德育工作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中小学德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中小学生思想道德表现积极健康向上,同时我们也看到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比如,重知识传授轻实践养成,德育工作各学段之间还没有形成有效衔接,德育工作的方法途径单一,德育工作的体系不够完善,德育工作还缺乏常态有效的开展机制,等等。因此,对中小学德育工作迫切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着力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T作格局。

第三,回应基层教育部门的期盼。一些基层教育部门和学校反映德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还涉及家庭、社会,希望教育部能出台一个科学、规范、可操作性强的德育工作指南,明确中小学德育工作“做什么”和“怎么做”,将德育工作落细、落小、落实。出台《指南》就是为中小学开展德育工作提供一个基本遵循,也作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督导、评价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依据。

《指南》的研制分三个阶段:一是深入调研。2016年6月,教育部专门组建了课题组,开展《指南》的研制工作,邀请高校德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地方中小学德育干部、学校德育工作者参与,在全面梳理政策文件、调研摸底地方情况、分析归纳各地德育工作有益经验的基础上,研究提出《指南》基本框架。

二是研究论证。2016年下半年,教育部将文稿向高等院校的学者、中小学校长、党组织书记、班主任及品德课教师征求意见,对《指南》的基本结构、呈现方式、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实施途径、保障条件等进行认真研究和论证,形成《指南》征求意见稿。

三是修订完善。2017年上半年,教育部就文稿先后征求了中央宣传部、团中央等相关部门、专家学者、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长教师、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的意见。在多次修改完善的基础上,《指南》经教育部党组会审议通过后于8月17日正式印发。

《指南》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关键在于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和全面发展,为中小学生的一生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指南》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实施途径和要求、组织实施六个方面的内容。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指南》,可以用“—二三四五六”来概括:

构建德育工作的“一个体系”。着力构建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德育工作体系,不断完善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长效机制,大力促进德育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实效化,全面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水平。

深化德育工作的“两个结合”。根据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特点,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形成德育工作的合力。

抓好德育工作的“三个关键点”。从中小学生的成长规律出发,中小学德育工作要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以落实《中小学生守则》为抓手。

坚持德育工作的“四个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正确方向。加强党对中小学校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把握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的主导权,保障中小学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二是坚持遵循规律。要符合中小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教育规律,注重学段衔接和知行统一,强化道德实践、情感培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努力增强德育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针对性、实效性。三是坚持协同配合。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引导家庭、社会增强育人责任意识,提高对学生道德发展、成长成人的重视程度和参与度,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调一致的育人合力。四是坚持常态开展。推进德育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创新途径和载体,将中小学德育工作要求贯穿融入学校各项日常工作当中,努力形成一以贯之、久久为功的德育工作长效机制。

明确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五项主要内容”。《指南》着眼为学生一生的成长打好思想基础,着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明确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同时根据中小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能力和教育规律,按照小学低年级、小学中高年级、初中学段、高中学段四个阶段,《指南》提出了分层次的德育目标,既强调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又突出德育工作的有机衔接和逐级递进。

按照这样的目标设计,《指南》明确将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指南》对各方面内容都作了具体的描述。

创新德育工作的“六大实施途径”。德育工作重在落实,要把德育目标内容通过多种途径落实到学校日常教育教学的各方面和各环节中,在总结提炼各地德育工作的主要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突出了可操作性。

一是课程育人。从严格落实德育课程、发挥其他课程德育功能、用好地方和学校课程等方面,强调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的主渠道作用。

二是文化育人。从优化校园环境、营造文化氛围、建设网络文化等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校园处处成为育人的场所,发挥校园文化育人的作用。

三是活动育人。利用节庆纪念日、仪式教育活动、校园节(会)、跚队活动等,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

四是实践育人。通过开展各类主题实践、劳动实践、研学旅行、志愿服务等,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是管理育人。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从完善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责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细化学生行为规范、关爱特殊群体等方面,将中小学德育工作贯穿落实到学校管理的细节之中。

六是协同育人。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构建社会共育机制,争取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的德育工作。

《指南》为德育有效实施明确五大保障

《指南》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如何保障中小学德育工作有效实施提出五项明确要求: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党组织主导、校长负责、群团组织参与、家庭社会联动的德育工作机制。二是加强条件保障。将德育工作经费纳入学校的经费年度预算,提供德育工作必需的场所、设施、图书、仪器设备,等等。三是加強队伍建设。重视德育队伍人员的选拔、培养,优化德育队伍结构,建立激励和保障机制。四是加强督导评价。将学校德育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对学校督导的重要内容,建立区域、学校德育工作评价体系。五是加强科学研究。探索新时期德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创新德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效性。

《指南》是基础教育领域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文件,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各地开展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遵循,对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水平将发挥重要作用。下一步我们将狠抓工作落实,着力推动《指南》在各地各校落细、落小、落实,主要有以下几点考虑:

一是召开一次部署会议。今年教育部将召开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验交流暨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对《指南》的贯彻落实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二是制定实施手册。组织编写《指南》的实施手册,汇集各地的典型案例,给大家提供一种更加具体的操作参考,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三是加强宣传解读。邀请一批中小学德育领域的专家和校长撰写解读文章,在网站和相关媒体进行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范围。四是纳入校长教师培训。将《指南》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提高校长教师开展德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五是开展督导考核。将《指南》作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中小学德育工作进行管理、督导、评价的重要依据,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水平。

上一篇:智能教育优势范文下一篇:传统美德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