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技术专业范文

2023-09-18

工程技术专业范文第1篇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交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国际化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1-2]。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是要确认工科专业毕业生达到行业认可的既定质量标准要求,是一种以培养目标和毕业出口要求为导向的合格性评价[3]。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重视成果导向的教学设计以及坚持持续改进的质量机制,自2006年我国教育部启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来,众多高校纷纷加入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来[4]。大连理工大学交通工程专业自2014年准备迎接工程教育认证起,就按照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查找自身不足,包括教学顶层设计、教师教学能力、学生实践能力等,并持续改进,促进专业建设。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交通工程专业建设是国家改革和培养交通工程人才的新模式,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而实施的教育模式改革的重大举措,对培养具有工程设计和工程实践能力的交通工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5]。

自2009年大连理工大学设立交通工程专业以来,本专业以培养交通工程优秀人才为目标,持续构建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包括构建多元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建设和稳固实践实习基地、搭建国际合作培养人才平台、加强教师能力和工程背景、强化教学全过程管理、持续推进教学改革。本专业于2016年首次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9年又进行了第二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同时此专业被评选为本科示范专业。目前,本专业已成为我国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交通工程领域育人基地,为同类型高校相关专业建设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此次认证,专家组对交通工程专业在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及支撑条件等方面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也就全面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培养目标定位等方面提出了改善意見。

2018年交通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遵循以下思路:首先,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培养人才的思想理论道德修养;其次,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思维与能力,并注重在实践中的多学科融合应用;最后,以联合培养项目及国际交流项目为契机,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使学生的能力水平得到提高及知识储备得以增加。同时,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遵循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及课程体系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在全面梳理专业知识点的基础上,优化课程体系,进一步压缩课内学时学分,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6]。

大连理工大学以工程教育认证专家的建议及2018年交通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为契机,严格遵循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全面深化课程体系改革,从而培养出具有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人文修养,扎实的自然科学与交通工程基础,较强的工程实践和持续学习的能力,较好的团队精神、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能在道路工程、交通规划与管理等领域从事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建设与运营管理等相关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的长远发展提供人才储备。

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下的课程体系改革

合理的课程体系改革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随着我国本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不断完善,参考国际同类专业的培养体系,同时结合我国社会市场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本专业逐步推动交通工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改革。目前改革的对象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OBE理念[7]下的交通工程核心课程群设计

经过2012年和2016年两次培养方案的全面修订和持续改进,构建了交通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群,以学生毕业要求为导向,顶层设计知识体系架构。将道路工程、交通规划、智能交通等3个专业方向整合在交通工程专业中,制订了统一的大类与专业基础课程和个性化的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在专业基础课程中增设了数据结构与算法、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材料力学等课程,从而培养学生数学、力学基础知识和使用专业信息工具的能力;将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测量学、交通工程导论、土木水利工程学科前沿实验、理论力学、运筹学等课程作为各专业方向必修的公共专业课程,夯实学生的解决交通运输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理论基础;增大实践类课程的学分比例,在道路建筑材料、道路实验与检测技术、交通仿真实验、交通调查、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实验等课程中设置试验和现场调查等实践环节,强化学生工程设计、实践及创新能力培养。与2012级专业课程体系培养方案相比,各类课程的主要差异总结如表1所示。

(二)加强特色专业教材建设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教材的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加强课程的教学内容、结构,教学方法、手段的研究,教学改革才能取得实质性成果;只有将教学成果落实到教材编写和选用上,才能促进教材建设,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我院结合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已有成熟的基础课程教材建设的基础上,大力加强特色专业课程教材建设。现已出版了《交通流理论》《路基路面工程》(辽宁省十三五规划教材)、《交通信息化环境下随机道路网络拥挤收费理论与方法》《土木工程施工》等8本特色大连理工大学教材。其中多项教材荣获省级、市级精品教材荣誉称号,强调教学与科研的良性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将教师的科研成果引入教材中,以案例的形式呈现;同时结合教师的科研实践,在教材中及时更新学科前沿知识,使学生能够在夯实基础的同时,密切联系实际,了解工程一线科学技术。

(三)加强设计环节,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

1.核心课程之外设置设计教学环节。在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交通规划、交通管理与控制等课程之外,平行设置设计教学环节。与课堂教学并行,学生分组,组内协作,完成设计报告、图纸,小组答辩,评定成绩。这可以增强学生团队协作和工程实践能力。

2.以竞赛充实课程设计。依托大学生各类竞赛,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3.建立课程设计环节的考核评价方法,针对团队合作课程模式,建立了设计报告、集中答辩、提问和小组互评相结合的成绩评价方法,合理评价每位学生的贡献和知识掌握情况,从而确保学生对教学各环节的高参与度,提高学习效率。

(四)建设交通工程仿真与设计平台,培养学生工程设计和创新思维

考虑到目前学生进入企业开展生产实习的困难、学生的竞赛需要等问题,本专业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标,建立仿真设计平台,从路面结构响应、材料设计、交通方案设计等方面开展仿真实训,强化学生对交通工程中路面结构设计与分析、材料特性、交通流理论的理解。在必修课弹性力学与有限元程序设计的教学中,要求学生进行环境和交通荷载耦合作用下路面结构响应分析初步研究,培养学生利用先进数值仿真技术进行复杂交通工程问题分析的能力。开发沥青和混合料性能虚拟测试平台,并用于必修课道路实验与检测技术的实践教学环节。在交通仿真实验课程的教学中通过仿真模型实验、实验报告、答辩等方式,要求学生能够针对特定区域进行交通规划方案、智能交通系统规划方案、物流系统规划方案、交通治理改善方案的设计,并能够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二、多元化、多重知识背景的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师是实施教学过程、教学改革的主导者和责任人,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8]。加快交通工程专业建设不仅需要专业教师具备良好的交通基础知识,同时也对专业教师计算机应用和其他相关技能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突破学科界限、组建多元化、多重知识背景的师资队伍是当务之急[9]。大连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学院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师资队伍能力。

(一)多措多举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

首先,本专业要求青年教师严格执行学校规定,保质保量完成教师岗前培训、通识培训、教学观摩、教学竞赛等。青年教师上讲台前必须先完成两轮助教工作。其次,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有责任提携青年教师,为其在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提高的过程中指点迷津。老教师通过助课或者同讲一门课、助研、研讨等形式,将自己深厚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传授给青年教师,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另外,我专业邀请校内教学知名教师听青年教师讲课,为青年教师把脉,促青年教师成长。最后,学院专业教师要积极参加交通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的相关活动,通过举办大会报告、参加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以及小组讨论等方式加强我专业与各高校之间的教学交流与研讨,了解交通工程学科的最新教学理念和先进经验,不断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二)强化教师的工程背景

首先,鼓励在职教工赴企业开展博士后研究,要求青年教师必须参加企业工程实践半年以上,现已有近20%的教职工完成了企业博士后的研究工作。其次,学院积极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全国高校智能交通创新与创业大赛、挑战者杯、全国节能减排科技竞赛等赛事。最后,加强校企合作,让企业兼职教师进课堂,学生在企业接受培训。聘请更多有丰富工程经验的企业专家到学校兼职授课、指导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进一步提升兼职教师队伍质量。此举不仅促进了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密切交流,提升了教师的实践认知,为教师传授实践相关知识和开展服务于生产的科研项目提供了有利条件,还有力地提升了教师的实践能力、教學和科研水平。同时,这也激发了学生的专业课学习热情,使其了解了企业文化,积累了工程经验,有助于他们的职业规划。

三、工程专业认证体系下的国际合作培养人才平台构建

“开放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国际化是世界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需要在实现传统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跨文化交往以及胜任全球合作和竞争的能力[10]。在此背景下,我院主动融入对外开放新格局,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通过开展专业国际化认证,推动国际合作办学,实现学位联授互授,带动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学校始终秉持“定位高端、科教融合”的原则,大力推动与世界一流大学建立硕士/博士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并依托国际科研合作平台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学术创新型人才。

同时,以“一带一路”倡议和“交通强国”国家战略为契机,学校全面实施国际化战略,进一步提高学校对外开放和国际化程度[11]。以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为抓手,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培养师生的国际交往能力、跨文化学习研究能力和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国际竞争力为总目标,以项目为纽带,以师生为主体,以规范管理和优质服务为保证,不断提升交流层次,拓展交流范围和领域,全面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推进专业建设。

本专业已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等高校合作,实施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的“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合作开展“3+2”联合培养项目。此外,自2013年起,在学校国际化基金的支持下,交通工程专业每年选派并资助学生赴日本、韩国、新加坡、德国、丹麦、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知名高校进行短期交流,为开拓学生国际化视野提供了机会。例如,本专业部分学生访问了丹麦科技大学、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大学,并参观了哥本哈根中央火车站及自行车交通设施、卡尔斯鲁厄轨道交通地下隧道工程,使学生接收到了国外文化、专业知识,开拓了他们的国际化视野和提升了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我院2016—2019年度交通工程专业本科生海外交流信息如表2所示。另外,本专业教师与国内外教师通过学术交流、学术项目合作等方式,现已建立密切的联系。例如:我院邀请原世界交通学会主席、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大学WernerRothengatter荣誉教授做了关于交通对物流的影响及巨型交通的评价两场报告;邀请林同棪工程顾问公司(台湾)副总工程师、林同棪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公共交通总工程师林忠正做了“大众运输导向周边开发策略——以轨道系统为例”的报告;邀请日本东京海洋大学兵藤教授一行三人做了关于多式联运枢纽对区域货运结构调整的影响的报告。我专业教师与田纳西大学、名古屋大学、美国西北大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美国罗德岛大学、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大学、德国亚琛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等世界著名高校建立了密切联系,常常相互访问或开展合作。

总而言之,我专业严格遵循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基于OBE理念,从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国际化等方面锐意进取,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力求培养出具有高尚品德和良好人文修养,扎实的自然科学与交通工程基础,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较好的团队精神、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的交通工程高级技术人才。

四、总结

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背景下,新时代赋予了高校重大的使命。新时代的交通工程类专业人才不仅应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还应具备一定的创新及科研能力,以适应社会对交通工程专业人才的要求。我专业采取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强化师资队伍、国际合作培养人才平台构建等改革措施来加快交通工程专业建设,从而全面提高交通工程专业人才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国际化视野,为建设“交通强国”伟大事业培养交通工程专业高级技术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马香娟.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交通工程专业建设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9(1):217,219.

[2] 王军,王美蓉.工程教育认证制度背景下交通运输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改革[J].航海教育研究,2013(1):81-83.

[3] 黄山,鲍学英.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工程管理专业建设的构想[J].高等建筑教育,2016(1):16-22.

[4] 林健.工程教育认证与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2):10-19.

[5] 韩晓燕,张彦通,王伟.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研究综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6):6-10.

[6] 叶玉玲,刘佳林.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19(3):143-145.

[7] 顾佩华,胡文龙,林鹏,等.基于“学习产出”(OBE)的工程教育模式:汕头大学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27-37.

[8] 滕俊江,喬艳辉,马浩,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应用化学省级特色专业建设实践与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19(6):14-18.

[9] 严利鑫,张诚,熊钰冰.工程教育认证和社会需求双重驱动下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2):6-9.

[10] 刘乐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工程人才核心能力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18.

[11] 张文雪,王孙禺,李蔚.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研究与建议[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5):22-26.

[收稿时间]2020-08-10

[作者简介]潘宝峰(1967—),男,内蒙古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道路工程的教学与科研。周长俊(1983—),男,江苏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道路工程的教学与科研。赵胜川(1963—),男,河北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交通工程的教学与科研。王宝民(1971—),男,山东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建筑材料的教学与科研。姚荣涵(1979—),女,山西人,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交通工程的教学与科研。

工程技术专业范文第2篇

[关键词]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外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英语是我们进行国际交流的一种语言。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外语是结合专业知识而开设的一门课程,这门课程涉及与本专业相关的大量词汇、习惯表达等。要想获取专业信息,了解本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就需要与国内外专家进行更多的交流或参阅相关的专业文献。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领域的很多前沿文献和资料都是用英文书写的,因此懂得专业英语,能够精读专业方面的英文文献,才能及时了解国外的动态,吸取其先进经验。对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学好专业英语是其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掌握前沿知识的基础。然而受客观因素的影响,这门课程被当作一门边缘课程来看待,学生觉得不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兴趣不高。

笔者结合自己对专业外语的教学实践,分析本专业的专业外语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然后对提高专业外语的教学效果,对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出几点建议。

一、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外语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专业外语作为国内外专家交流的平台,是大学生掌握新技术、新知识的基础。专业外语是学生学完基础英语,掌握一定专业课程后开设的针对本专业的应用英语。为了达到应用效果,该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词汇,区别单词在基础英语与专业外语中释义的差别,熟悉专业英语的语法特征以及习惯表达法,学生要在专业技术方面具有英语听、说、阅读、翻译、写作的能力。考虑到专业英语涉及内容的专业性,该课程一般由专业课教师担任。目前,本专业的专业外语教学存在一些问题。[1] [2]

(一)学生现状

当前大学公共英语四、六级的教学很大程度上是应试教学,学生的基础外语词汇量掌握得不错,语法也精通,但是学生对专业外文参考文献却无法正确理解单词或短语的意思,因此其在进行外文资料的翻译时词不达意、错误百出。例如“fault”一词,在基础英语里是“错误”的意思,但在本专业却是“断层”的意思。

由于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外语属于选修课,学生对此重视程度不够,加之语言学习是一个枯燥的过程,因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二)师资现状

本专业的专业外语教学对教师的英语能力、专业知识及教学方法的要求较高,是专业知识与外语的有机结合。基础英语教师对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知识了解较少,无法用基础英语准确表达专业意思。目前,我院的专业外语教师一般由专业课教师担任,专业课教师虽然专业功底深厚,但对外语教学方法与规律知之甚少,且大部分专业外语教师均为年轻教师,流动性较大,因此专业外语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三)教学内容现状

目前专业外语教材的建设落后于专业发展的需要,公开出版的教材较少且不具有通用性,有的教材内容落后,信息陈旧,没有涉及最新的专业技术。这些教材从内容广度与深度、词汇量的提供角度来看,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难以达到教学目的和要求。[3] [4] [5]因此在专业外语教学时,教学内容一般由专业课教师选取与本专业有关的专业外语教材或文献,其内容较窄。

(四)教学方法现状

现在的教学形式基本上都是让学生先背一些专业词汇,然后由教师或学生逐字逐句翻译原文,课堂上学生在书上密密麻麻地记录了一些生词的汉语解释,课后如果不及时复习就会生疏。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仅仅停留在对文献的翻译与阅读上,而对专业外语与普通外语的不同语法特点、习惯表达、用词特点等翻译技巧涉及太少,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外语表达以及精读外文资料的目的。

对专业外语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方法单调枯燥、学生习目标不清楚,造成了教与学的标准不清晰,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提高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外语教学的几点建议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外语教学的目的是要求学生读懂专业资料,积累一定数量的专业外语词汇并能够将把中文文献翻译成较地道的外文,即外文资料的读写和翻译能力是该课程的主要任务。这需要教师在阅读和翻译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学生要掌握专业词汇的习惯表达。同时,为了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听、说能力,能够基本听懂外国专家的报告,并能进行简单的学术交流,教师需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改进。

(一)教学内容建议

教材中涉及的知识较为基础,且教材、专著中的知识更新时间较长,而期刊论文和会议论文则更能反映科学研究的前沿。因此,教师除讲授专业课本上的知识外,还可结合学生的实际,适当让学生了解本专业发展前沿。教师在教授了一定的专业基础外文知识以及表达方法后,可适当讲授最新发表的论文。教学内容要有循序渐进性、系统性、完整性,因此,选择合适的教材是学好专业外语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在此基础上,教师应挑选一些经典的、涉猎内容广的、实用的论文进行讲授,让学生对学科的发展有一定认识,同时让学生从中发现自己的兴趣,为以后的研究方向做准备。

专业词汇是专业外语学习的基础,所以专业词汇的讲解与理解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外语中有大量特定的句型和习惯用法,掌握它们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专业词汇的学习有两种途径,一是让学生背单词,二是在学习文章与句子中学习单词,后者可以让学生轻松掌握用专业术语描述专业内容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建议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外语是基础外语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结合。因此,专业外语的教学有别于基础英语教学。教师应充分了解专业外语的特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引导学生掌握专业术语、专业习惯表达,多读专业资料,通过专业外语来学习专业知识。

同时,考虑到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外语教学时数少的特点,在其他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标出其专业词汇的英语意思,以及个别习惯表达法,这不会耽误专业课的教学,但是能提高学生掌握理解专业词汇的效率。

关于学习专业词汇的建议:1.采用滚动循环的方式背单词,如第一天背十个单词,第二天复习前一天背的十个,再学习十个新单词,第三天复习第二天最新学的十个单词,再学习十个新的单词,以此类推。学习完一轮后,重新开始学习,直到完全掌握;2.在学习文章中学习单词,大声朗读课文,用过声音加强对新词的记忆。

关于增强读写能力及听说能力的建议:1.在课堂上以讨论、问答以及演讲、小组竞赛的方式活跃气氛,让学生两两一组进行对话,针对某个专业知识点进行讨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适当运用多媒体播放与专业相关的外文视频,增加学习的趣味性;3.让学生背诵几篇经典的文章,增加学生的语感;4.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主动性。

大学是每个学生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大学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种种能力的培养应建立在兴趣之上。我们相信,在兴趣的驱动下,没有什么事情是干不好的。语言学习本来是一个枯燥的过程,如果在教师有心并且悉心的指导下,逐步培养学生对专业语言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去学习,那么我们可以预见,这将极大促进专业课的学习,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使学生逐步与国际接轨。兴趣的建立在信心之上,我们可以从让学生记住一个单词、看懂一个句子、背会一个段落开始,逐步建立学生对专业外语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三、结束语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外语是本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是学生了解并掌握国内外先进技术、与国际专家交流的基础,能为学生以后从事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外语基础。通过本文提出的专业外语与专业知识的结合以及各专业课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在有限时间内定能达到专业外语教学事半功倍的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 陈莉娜,贾国欣.工科专业外语教学探讨[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75-77.

[2] 孙伏.工科《专业外语》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信息,2008(16):349-350.

[3] 宋怀庆.理工科专业英语教学现状与建议[J].科技文汇,2009(1):166-168.

[4] 刘永光,朱靖.专业外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3):176-177.

[5] 田海波,寇发荣.工科类专业外语教学模式[J].时代教育,2013(3):114-115.

[责任编辑:陈 明]

工程技术专业范文第3篇

本专业实践环节完善,有地形测量实习、数字测图实习、计算机制图综练、线路测量实习、摄影测量实习、地籍测量实习、GPS测量实习、施工测量实习、矿山测量实习、工程测量实习、生产性实习、顶岗实习。实习实训设备齐全,有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墨线仪、罗盘指向仪、垂直定向仪、动态GPS等设备

充分利用校内实训资源的同时,还积极与企业联系,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7个:义棠煤业公司、灵石煤矿公司、段王煤化公司、中国煤炭博物馆、山西省物探测绘院、晋中煤炭规划设计研究院、太原易仁勘测公司。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具有50余年的办学历史,为水利水电、测绘、交通等行业培养出了大批优秀测量人才,在职业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和管理经验。 2002年被国家确定为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4年顺利通过验收,并被河南省命名为河南省示范专业。 2006年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首批28所高职高专示范性建设院校中唯一一个

测绘类示范建设专业。该专业下设工程测量和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两个专业方向。其毕业生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蜚声海内外。

一、培养目标: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紧紧围绕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立足河南、面向全国,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掌握测量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各种工程测量、地籍测量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技能人才。学生毕业时除获取学历证书外,还必须获取至少一种由国家颁发的职业技能鉴定证书。

二、主要课程: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和证书课程有:数字地形测量、控制测量、勘测规划测量、工程施工测量、工程变形监测、地籍测量、土地管理和GPS测量。

三、主要实践环节:

地形测量实习、数字测图实习、计算机制图综练、线路测量实习、摄影测量实习、地籍测量实习、GPS测量实习、施工测量实习、工程测量实习、生产性实习、顶岗实践或毕业设计。

四、就业方向:

毕业生面向测绘、水利水电、城建、道路、桥梁、工业与民用建筑、土地管理等部门,从事测量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组织管理工作。

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望 21 世纪,工程测量将在以下方面将得到显著发展:

测量机器人将作为多传感器集成系统在人工智能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其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影像、图形和数据处理方面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在变形观测数据处理和大型工程建设中,将发展基于知识的信息系统,并进一步与大地测量、地球物理、工程与水文地质以及土木建筑等学科相结合,解决工程建设中以及运行期间的安全监测、灾害防治和环境保护的各种问题。

大型复杂结构建筑、设备的三维测量,几何重构及质量控制,以及由于现代工业生产对自动化流程,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质量检验与监控的数据与定位要求越来越高,将促使三维业测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工程测量将从土木工程测量、三维工业测量扩展到人体科学测量。

多传感器的混合测量系统将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如 GPS 接收机与电子全站仪或测量机器人集成,可在大区域乃至国家范围内进行无控制网的各种测量工作。

GPS、GIS 技术将紧密结合工程项目,在勘测、设计、施工管理一体化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工程技术专业范文第4篇

1. 2. 3. 4. A. 法律调整范围 B. 立法目的

C. 国家网络安全战略

D. 国家维护网络安全的主要任务

答案

B 解析

2 单选题 (3.0分) “导出安全需求”是安全信息系统购买流程中()的具体内容。

1. 2. 3. 4. A. 需求分析 B. 市场招标 C. 评标 D. 系统实施

答案

A 解析

3 单选题 (3.0分) 《网络安全法》第五章中规定,下列职责中,责任主体为网络运营者的是()。

1. 2. 3. 4. A. 统筹网络安全信息收集、分析和通报,统一发布网络安全监测预警信息

B. 建立健全本行业、本领域的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和信息通报制度,按照规定报送预警信息 C. 制定本行业、本领域的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 D. 按照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的要求进行整改,消除隐患

答案

D 解析 -3.0分

4 单选题 (3.0分) 在泽莱尼的著作中,与人工智能1.0相对应的是()。

1. 2. 3. 4. A. 数字 B. 数据 C. 知识 D. 才智

答案

C 解析

-3.0分

5 单选题 (3.0分) 信息安全管理中最需要管理的内容是()。

1. 2. 3. 4. A. 目标 B. 规则 C. 组织 D. 人员

答案

A 解析

-3.0分

6 单选题 (3.0分) ()的攻击原理是伪造受害主机源地址发送连接请求,使受害主机形成自身连接,消耗连接数。

1. 2. 3. 4. A. Ping of death B. LAND C. UDP Flood D. Teardrop 答案

B 解析

-3.0分

7 单选题 (3.0分) 蠕虫病毒属于信息安全事件中的()。

1. 2. 3. 4. A. 网络攻击事件 B. 有害程序事件 C. 信息内容安全事件 D. 设备设施故障

答案

B 解析

-3.0分

8 单选题 (3.0分) 2017年3月1日,中国外交部和国家网信办发布了()。

1. 2. 3. 4. A. 《网络安全法》

B. 《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 C.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D. 《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战略》

答案

D 解析

9 单选题 (3.0分) 网络日志的种类较多,留存期限不少于()。

1. 2. 3. A. 一个月 B. 三个月 C. 六个月 4. D. 一年

答案

C 解析

-3.0分

10 单选题 (3.0分) 管理制度、程序、策略文件属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化文件中的()。

1. 2. 3. 4. A. 一级文件 B. 二级文件 C. 三级文件 D. 四级文件

答案

B 解析

2)多选题,共10题,每题4.0分,共40.0分 -4.0分

11 多选题 (4.0分) 拒绝服务攻击的防范措施包括()。

1. 2. 3. 4. A. 安全加固 B. 资源控制 C. 安全设备

D. 运营商、公安部门、专家团队等

答案

A,B,C,D 解析

12 多选题 (4.0分) 信息安全保障包括()。

1. A. 技术保障 2. 3. 4. B. 管理保障 C. 人员培训保障 D. 法律法规保障

答案

A,B,C,D 解析

-4.0分

13 多选题 (4.0分) 在我国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中,属于专门立法的是()。

1. 2. 3. 4. A. 《网络安全法》

B. 《杭州市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保护管理条例》 C. 《保守国家秘密法》

D.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答案

A,B,D 解析

-4.0分

14 多选题 (4.0分) 网络运营者包括()。

1. 2. 3. 4. A. 网络所有者 B. 网络管理者 C. 网络使用者 D. 网络服务提供者

答案

A,B,D 解析

15 多选题 (4.0分) 信息安全保障的安全措施包括()。 1. 2. 3. 4. A. 防火墙 B. 防病毒 C. 漏洞扫描 D. 入侵检测

答案

A,B,C,D 解析

-4.0分

16 多选题 (4.0分) 实施信息安全管理,需要有一种与组织文化保持一致的()信息安全的途径。

1. 2. 3. 4. A. 实施 B. 维护 C. 监督 D. 改进

答案

A,B,C,D 解析

-4.0分

17 多选题 (4.0分) 《网络安全法》的突出亮点在于()。

1. 2. 3. 4. A. 明确网络空间主权的原则

B. 明确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的安全义务 C. 明确了网络运营者的安全义务 D. 进一步完善个人信息保护规则

答案

A,B,C,D 解析 -4.0分

18 多选题 (4.0分) 安全设置对抗DNS欺骗的措施包括()。

1. 2. 3. 4. A. 关闭DNS服务递归功能 B. 限制域名服务器作出响应的地址 C. 限制发出请求的地址

D. 限制域名服务器作出响应的递归请求地址

答案

A,B,C,D 解析

-4.0分

19 多选题 (4.0分) 《网络安全法》的特点包括()。

1. 2. 3. 4. A. 特殊性 B. 全面性 C. 针对性 D. 协调性

答案

B,C,D 解析

20 多选题 (4.0分) PDCA循环的内容包括()。

1. 2. 3. 4. A. 计划 B. 实施 C. 检查 D. 行动 答案

A,B,C,D 解析

3)判断题,共10题,每题3.0分,共30.0分 21 判断题 (3.0分) 密码字典是密码破解的关键。

1. 2. A. 对 B. 错

答案

A 解析

-3.0分

22 判断题 (3.0分) 日均访问量超过1000万人次的党政机关网站、企事业单位网站、新闻网站才属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1. 2. A. 对 B. 错

答案

B 解析

23 判断题 (3.0分) 信息展示要坚持最小化原则,不必要的信息不要发布。

1. 2. A. 对 B. 错

答案

A 解析

24 判断题 (3.0分) 《网络安全法》没有确立重要数据跨境传输的相关规则。

1. A. 对 2. B. 错

答案

B 解析

25 判断题 (3.0分) 信息安全事件管理与应急响应过程包括准备、确认、遏制、根除、恢复、跟踪。

1. 2. A. 对 B. 错

答案

A 解析

26 判断题 (3.0分) 安全信息系统获取的基本原则包括符合国家、地区及行业的法律法规,符合组织的安全策略与业务目标。

1. 2. A. 对 B. 错

答案

A 解析

27 判断题 (3.0分) 我国信息安全事件管理与应急响应实行的是等保四级制度。

1. 2. A. 对 B. 错

答案

B 解析

28 判断题 (3.0分) 网络空间主权是国家主权在网络空间的体现和延伸。

1. A. 对 2. B. 错

答案

A 解析

29 判断题 (3.0分) 总书记担任中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组场以来,我国信息化形势越来越好,国家对于信息化也越来越重视。

1. 2. A. 对 B. 错

答案

A 解析

30 判断题 (3.0分) 《网络安全法》只能在我国境内适用。

1. 2. A. 对 B. 错

答案

B

1)单选题,共10题,每题3.0分,共30.0分

1 单选题 (3.0分) 内生动力又称为(),是指在有机体需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推动力,是驱使有机体产生一定行为以达到满足需求的的内部力量。

1. 2. 3. 4. A. 内驱力 B. 驱动力 C. 外驱力 D. 推动力

答案

A 解析

2 单选题 (3.0分) 德鲁克认为激励员工“唯一有效的方法是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而非满意度”。

1. 2. 3. 4. A. 责任感 B. 成就感 C. 认同感 D. 以上都是

答案

A 解析

3 单选题 (3.0分) 团队精神能够使团队成员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朝着一个目标努力。在团队成员对团队事务的态度上,团队精神表现不包括()。

1. 2. 3. 4. A. 团队成员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心尽力 B. 主动为了整体的和谐而甘当配角 C. 每个人都是主角

D. 自愿为团队的利益放弃自己的私利 答案

C 解析

4 单选题 (3.0分) 影响专业技术人员内生动力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但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对其起影响的因素不外两个方面: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是指()。

1. 2. 3. 4. A. 自身因素 B. 主观因素 C. 内在因素 D. 心理因素

答案

A 解析

5 单选题 (3.0分) 每个专业技术人员所担负的(),都是和他对国家,社会应履行的义务相一致的。

1. 2. 3. 4. A. 工作 B. 职责 C. 任务 D. 责任

答案

B 解析

6 单选题 (3.0分) 当今世界,()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1. 2. 3. 4. A. 社会资源 B. 文化资源 C. 人才资源 D. 技术资源 答案

C 解析

7 单选题 (3.0分) ()是指驱动一个人在社会活动的特定领域力求获得成功或取得成就的内部力量。

1. 2. 3. 4. A. 需求动机 B. 行为动机 C. 成就动机 D. 创新动机

答案

C 解析

8 单选题 (3.0分) ()是企业组织理念文化的核心。

1. 2. 3. 4. A. 组织章程 B. 组织纪律 C. 价值观 D. 核心观

答案

C 解析

9 单选题 (3.0分) 尊重专业技术人员的主体地位的关键在于重视其的(),让专业技术人员感觉组织是把他当回事的,他就愿意扛起一份责任,有责任感的专业技术人员是会尽全力把事做好的。

1. 2. 3. 4. A. 理想 B. 需求 C. 存在价值 D. 社会地位 答案

C 解析

10 单选题 (3.0分) 哈佛心理学博士泰勒·本·沙哈尔提出,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一定要考虑三个关键问题。其中不包括()。

1. 2. 3. 4. A. 意义 B. 快乐 C. 优势 D. 薪酬

答案

D 解析

2)多选题,共10题,每题4.0分,共40.0分

11 多选题 (4.0分) 以用为本的核心是满足发展的需要。包括()。所以说,人才的使用过程就是力求实现对广大人民群众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满足过程。

1. 2. 3. 4. A. 经济发展的需要 B. 社会发展的需要 C. 人才自身发展的需要 D. 职业发展的需要

答案

A,B,C 解析

12 多选题 (4.0分) 美国波斯顿大学的教授弗兰克·帕森斯的“人职匹配”理论把职业与人的匹配分为()。

1. 2. A. 性格匹配 B. 人格匹配 3. 4. C. 条件匹配 D. 特质匹配

答案

C,D 解析

13 多选题 (4.0分) 职业生涯规划是专业技术人员谋求自我发展的个人设计,但组织可以通过()等辅助性措施从外部加以指导。

1. 2. 3. 4. A. 领导设计 B. 组织安排 C. 企业文化 D. 制度体系

答案

C,D 解析

14 多选题 (4.0分) 为了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就需要健全()的人才市场服务体系,与此同时,鼓励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兼职、定期服务、技术开发、项目引进、科技咨询等方式进行流动。

1. 2. 3. 4. A. 专业化 B. 信息化 C. 产业化 D. 国际化

答案

A,B,C,D 解析

15 多选题 (4.0分) 权益是指某种社会主体在一定时期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依法所享有的某种权利和利益的总称。权益具有以下特征()。 1. 2. 3. 4. A. 权益具有较强的政治性 B. 权益以法律明确规定的重要根据

C. 权益的根本目的就是满足权益主体的某种物质和精神利益的需要 D. 权益授予权益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

答案

A,B,C,D 解析

16 多选题 (4.0分) 敬业是专业技术人员对所从事的职业应有的认同、热爱和尊敬的基本态度和职业道德意识。主要表现为()。

1. 2. 3. 4. A. 职业责任心 B. 职业荣誉感 C. 职业尊严感 D. 职业道德水平

答案

A,B,C 解析

17 多选题 (4.0分) “责任”一词在生活、工作中都随时被我们挂在嘴边,屡见不鲜。新华词典中关于对“责任”的解释:份内应做而未做或者未做好应当为此承担的过失。责任分为三种()。

1. 2. 3. 4. A. 家庭责任 B. 企业责任 C. 社会责任 D. 职业责任

答案

A,B,C 解析 18 多选题 (4.0分) 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管理新机制。

1. 2. 3. 4. A. 优化人才评价发现机制 B. 改革人才选拔任用机制 C. 健全人才流动配置机制 D. 强化人才激励保障机制

答案

A,B,C,D 解析

19 多选题 (4.0分) 健全人才流动配置机制。坚持人才效能最大化与人才价值最大化的有效统一,突破体制性障碍,创新专业技术人才流动机制。就要建立()的人才流动配置机制。

1. 2. 3. 4. A. 政府宏观调控 B. 市场主体公平竞争 C. 中介组织提供服务 D. 各类人才自主择业

答案

A,B,C,D 解析

20 多选题 (4.0分) “当代中国,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我们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集聚人才体制就是一个实现中国梦的人才体制。集聚人才就是()。

1. 2. 3. 4. A. 集聚强国之能量 B. 集聚实现共产主义之能量 C. 集聚民族复兴之能量 D. 集聚建成小康社会之能量 答案

A,C,D 解析

3)判断题,共10题,每题3.0分,共30.0分

21 判断题 (3.0分) 为鼓励专业技术人才科技创新,就要加快发展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让专业技术人员成为平台上的创业者,形成政府主导的创业生态系统。

1. 2. A. 对 B. 错

答案

B 解析

22 判断题 (3.0分) 内驱力不仅仅是生理需求产生的紧张状态,也是心理上的。

1. 2. A. 对 B. 错

答案

A 解析

23 判断题 (3.0分) 可将专业技术人员分为不同的类别,为同一专业技术人员提供职务等级、职能等级的不同的职业发展通道。

1. 2. A. 对 B. 错

答案

A 解析

24 判断题 (3.0分) 社会角色是一套社会行为模式,社会角色不是由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所决定,而是个人根据社会需要自定的。 1. 2. A. 对 B. 错

答案

B 解析

25 判断题 (3.0分)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又叫激励保健理论。该理论认为引起人们工作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激励因素,二是保健因素。只有激励因素才能够给人们带来满意感,而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们的不满,但不会带来满意感。

1. 2. A. 对 B. 错

答案

A 解析

-3.0分

26 判断题 (3.0分) 需求是内驱力的基础,需求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力和直接原因。需求一定会成为行为的动机,以驱使机体行动。

1. 2. A. 对 B. 错

答案

B 解析

27 判断题 (3.0分) 专业技术人员内生动力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是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形成的过程。

1. 2. A. 对 B. 错

答案

A 解析

28 判断题 (3.0分) 职业道德观所决定的职业态度总是在履行工作职责的行为中得到表现和受到评价的,在实践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在实践中得到完善和提升。

1. 2. A. 对 B. 错

答案

B 解析

29 判断题 (3.0分) 创新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主体创新活动的内部心理过程,是形成和推动创新行为的内生动力,是产生创新行为的前提。创新主体的创新动机是单一的,这既与创新主体的价值取向有关,也与组织的文化背景、创新者的素质相关。

1. 2. A. 对 B. 错

答案

B 解析

30 判断题 (3.0分) 组织文化是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并为全体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组织文化是指组织成员的共同价值观体系,它使组织独具特色,并区别于其他组织。

1. 2. A. 对 B. 错

答案

工程技术专业范文第5篇

随着现代建筑的多需求、多用途、多功能的迅猛发展,建筑设备的功能化不断完善,自动控制的要求不断提高,建筑设备自动化已成为发展的主流。目前,国家已将该专业列为紧缺型技能人才行列。建筑设备工程专业的从业人员需要将多门学科相互渗透,专业领域需不断拓宽,因而对人才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包括了照明、通风空调系统(包括制冷系统)、给排水系统(给水、排水、热水、中水)、采暖系统、冷热源系统、电力系统、消防系统、保安系统、电梯设备、车库管理等,其中涵盖了大量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而先进的设备需要由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去施工、管理和维护,否则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是难以保证的。但目前不仅乌鲁木齐,尤其是全疆其他城市中建筑设备工程的高素质人才非常短缺,因而市场对该专业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需求空间是很大的。

二、建筑设备工程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

建筑设备工程专业开设的24门核心课程是 :流体力学泵与风机、热工理论基础、电工基础、建筑给排水工程、供热工程、锅炉及锅炉房设备、通风空调工程、制冷技术、燃气工程、电子技术、电机及电力拖动、建筑电气自动控制、建筑供配电、弱电技术、建筑设备工程制图与识图、金属工艺学、计算机应用教程、高层建筑设备管理与维护、仪表与测量、建筑设备安装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工程测量、工程监理、CAD制图。

三、就业岗位

1、毕业生的服务方向

供热通风与空调系统的安装施工及运行管理;给排水系统的安装施工与运行管理;锅炉房设备安装及运行和维护;电气设备工程的安装施工与运行管理;消防、供电系统的技术管理;工矿企业的电气设备运行及管理;物业管理的设备运行及维护;建筑设备工程的质量检验;建筑设备工程设计;安装工程预决算;建筑设备的营销及售后服务;高层建筑的设备运行维护及管理等。

2、对口就业部门

建筑公司、工业设备安装公司、物业管理公司、企事业单位、地暖公司、消防公司、供热公司、燃气公司、预算部门、监理公司、设计部门、供电公司、质检部门、设备生产厂家的营销及售后服务工作等。

四、人才规格

取得的技能证书:

(1)管道工中级证

(2)电工中级证

(3)全国计算机一级证(CCT考试)

(4)英语三级证

工程技术专业范文第6篇

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二、主要课程

1、《建筑工程制图》

主要内容:学习和掌握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正投影原理与投影图、房屋施工图阅读与绘制。

2、《建筑材料》

主要内容:学习各种建筑常用材料(砼、木材及钢材)的基本知识,掌握材料的主要名称和

性能,了解常规性材料试验的方法和结论。

3、《建筑力学》

主要内容:静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以材料力学为主,含部分理论力学及结构力学。主要为静力学,运动学和构件在静荷载作用下的基本变形和应力计算,应力状态及强度理论,

超静定结构内力分析等。

4、《建筑工程测量》:

主要内容:学习和掌握测量仪器基本知识、水准测量、导线测量、施工测量。

5、《房屋建筑学》:

主要内容:学习和掌握民用建筑构造、工业建筑构造、建筑设计基本原理与方法。

6、《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

主要内容:学习和掌握钢筋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构造与计算、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构造与计算、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砌体材料力学性能、砌体结构构件构造

与计算、砌体结构设计计算。

7、《钢结构》:

主要内容:学习和掌握钢结构材料力学性能、连接与基本构件构造和计算、钢屋盖设计计算、

轻钢结构简介。

8、《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主要内容:学习和掌握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地基土的应力应变计算、天然浅基础设计、

桩基设计、挡土墙设计、地基加固。

9、《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

主要内容:学习和掌握房屋建筑工程主要工序的施工方法、施工原理。学习建筑施工组织的

基本内容,熟悉网络计划和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方法。

10、《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

主要内容:学习定额、基础单价、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结算和工程竣工决算的基本知识

和方法。

上一篇:见面大会主持稿范文下一篇:生态因子作用特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