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职称论文范文

2023-09-16

主任职称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法律硕士(非法学);大班授课;小班研讨;国际私法学

一 问题的提出

在我国,法科硕士研究生的结构由法学硕士、法律硕士(法学)、法律硕士(非法学)、在职法律硕士(现在为“非全日制法律硕士”)组成。1996年我国正式招收法律硕士生,没有限制法学本科毕业生报考,有八所高校首批试点招收法律硕士生。2000年,法律硕士生招生对象则限定为大学非法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通常称为法律硕士(非法学)。到了2009年,教育部又将法律硕士专业学位面向法学专业背景的考生招生。2010年,教育部正式将法律硕士(法学)纳入硕士研究生常规的招生计划。至此,我国法律硕士的“多重双轨制”已然形成。201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适用于非法学专业毕业生),指出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主要培养立法、司法、行政执法和法律服务以及各行业领域德才兼备的高层次的复合型、应用型法治人才。该指导性培养方案在培养内容、培养方式等宏观方面均围绕复合型、应用型法治人才目标展开。作为微观层面的教学模式,理应与培养模式进行有效对接,并以复合型、应用型法治人才作为首要的任务。然而,二十余年法律硕士培养的实践表明,法律硕士(非法学)混同于法学硕士、法律硕士(法学)教学模式,以及泛本科化等现象凸显。而问题的根源则在于:非法学法律硕士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理论法学教育或培训,但研究生阶段又有专题研讨、深入探究的诉求。纯粹的大班授课或者小班研讨均不能满足非法学法律硕士系统掌握知识并拓宽视野的双重需求。因而,如何在大班授课基础理论,与小班研讨热点或实务问题之间寻求平衡,是法律硕士(非法学)教学模式改革始终无法回避的问题。笔者拟以所教授的“国际私法学”及其问卷调查为基础,展开对法律硕士(非法学)“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讨。

二 代表性法律硕士(非法学)招收院校“国际私法学”课程开设概況

我国大约有600多所院校设立了法律院系,有将近1/3的法律院校获得招收法律硕士的资格。鉴于我国涉外民商事交往的频繁,法律硕士(非法学)应用型人才理应熟悉甚至精通涉外民商事法律适用的规则,国际私法应当成为该类学生知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纵观这些有资格招收法律硕士(非法学)院校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国际私法学”均被列为比较重要的一门课程。

(一)法律硕士招收院校的分布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先后10批次授权审批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截至目前有权招收法律硕士的院校共有198所(详见表1)。

(二)代表性招收院校培养方案中“国际私法学”课程的定位

从上述表格可见,随着我国法治社会目标的确立及建设过程的推进,很多综合性院校甚或理工科院校纷纷成立法律院校,这些院校在逐步发展自身优势专业的基础上开始招收法律硕士。以下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以下简称《指导方案》)为指导,并选取中国政法大学、复旦大学、苏州大学、重庆大学和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非法学)培养方案为代表,探究“国际私法学”这门课程在法律硕士(非法学)课程体系当中的地位。

就被授予法律硕士招收权的时间和批次而言,以上院校分别位于第一批、第三批、第五批、第七批和第九批,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在这些院校中,“国际私法学”大多属于限选课或选修课,学生在6至9门课程中选修5至7门课程。值得注意的是,苏州大学法学院将“国际私法学”作为必修课。重庆大学则对法律硕士(非法学)确定了研究方向,其中国际法方向的法律硕士可选修“国际私法学”。

可见,尽管“国际私法学”在绝大部分院校法律硕士(非法学)培养方案中并非居于学位基础课或核心课的地位,但该门课程的重要性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扩大必然进一步彰显。“国际私法学”有效衔接了民商法与国际法课程,为我国应用型法律硕士将来处理外贸企业涉外法务,以及审理涉外民商事争议提供了理论积淀。因而,各院校应当重视该门课程,并将其教学模式与社会需求进行有效对接。

三 “国际私法学”课程问卷调查分析

鉴于法律硕士(非法学)的学科背景,以及师资等方面因素,有些院校采取法律硕士(非法学)与本科生一起开设“国际私法学”的现象。该种教学模式可以顾及法律硕士(非法学)对“国际私法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总体框架等不了解的现实,并提高了授课效率,但忽视了法律硕士(非法学)培养目标所强调的复合型、应用型法治人才的要求。作为培养对象,法律硕士(非法学)对该门课程也有自身的期待。对此,笔者对所教授的“国际私法学”中的法律硕士(非法学)学生开展了问卷调查。

参与调查的为*校2017级法律硕士(非法学)的10名学生,这些学生本科阶段所学专业分别为公共管理、金融管理、电子商务、经济学、商务英语、生物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工程与技术、软件工程。也就是说,该年级法律硕士(非法学)的专业背景中仅有1名为文科(商务英语),4名文理兼修专业。其余5名来自理科专业。70%的学生是因为对法律感兴趣而就读法律硕士。在被问及最期待从国际私法课程学习中获得的知识或能力时,80%的学生回答“处理涉外民商事纠纷的能力”,30%的学生还提到了“获取英文文献的方法”。当被问及与本科生一起上课的态度,40%的学生回答“不好”,50%的学生回答“一般”,10%的学生回答“好”,所有学生主张法律硕士单独开课会比与本科生一起上课好。而在单独授课模式中,70%的学生主张用专题研讨的形式,30%的学生同时赞同文献研读形式,20%的学生主张仍采取传统授课方式。当被问及如采取专题研讨教学模式,会否课前积极搜集、研读文献,课上积极发言时,80%的学生回答“会”。在对本课程的具体建议方面,绝大部分学生主张更多地通过研讨典型、热点案例或专题,以求对本课程更深层次地了解,同时提高自身的思辨能力、处理具体争端的能力。

纵观此次问卷调查的情况,至少可以获悉学生以下方面的意愿比较强烈:其一,单独开设“国际私法学”课程,对该门课程在掌握基础知识基础上朝应用性或研究性方向拓展;其二,专题研讨或案例分析在法律硕士(非法学)“国际私法学”课程教学中应占据主导地位。笔者就此也走访过一些院校,单独小班开课或大班一同授课兼而有之,单独开课将成为主流或唯一的方式。对此,笔者认为这是各院校更重视法律硕士教育的重要体现,将为社会培养出应用性更强,或者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法治人才。然而,如若完全摈弃大班一同授课的形式,纯粹以专题研讨或案例分析的形式,则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如何弥合法律硕士(非法学)对国际私法基础知识掌握的欠缺?“国际私法学”并非法硕联考的考试科目,学生未必了解该门课程的知识架构和具体规则。为此,有必要通过大班授课的形式弥补基础知识的断层,并为小班研讨或案例分析奠定基石。笔者认为,“大班授课、小班研讨”应当成为法律硕士(非法学)“国际私法学”比较恰当的教学模式。

四 “国际私法学”课程采取“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小班研讨式教学源于西方的习明纳(seminar),首次于1737年由德国学者格斯纳(J. M. Gesner)引入大学课堂, 19世纪70年代亨利?亚斯(Henry Adams)将其引入哈佛大学。小班研讨主要基于大班授课的种种缺陷或问题而产生,诸如师生关注、互动不足,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灌输式教学效果不佳,等等。19世纪20年代,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先生将习明纳(seminar)引入中国。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杭州大学等较早实践,四川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厦门大学、湖南大学、黑龙江工程学院、南京审计大学等纷纷探索该种模式,并发展出形式多样的“大班授课、小班研讨”形式。在国际法教学上,已有学者提出“问题教学模式”,提倡以小组的形式就特定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论辩或研讨,教师在其间主要起到设计问题、引导论辩、答疑解惑以及总结评论等作用,问题教学属于典型小班研讨模式。在笔者看来,对于法律硕士(非法学)学生而言,应当将大班授课与小班研讨有机结合起来。

(一)本科大班授课的基础化路径

国际私法涉及的范围广,内容非常细致繁杂。在国际私法所涵盖的范围方面,历来有大、中、小国际私法三种界说。无论如何,国际私法跨越国内外民商事实体法、國际条约、国内外民事诉讼法律制度、民商事仲裁制度等。

国际私法这门学科对中国而言,早期完全是舶来品,晦涩的法律用语、抽象的理论、特殊的逻辑关系都增加了国际私法学习的难度。该学科特有的概念、制度与传统法律概念、制度有较大的差别。因而,希冀并非法学专业的学生靠自觉自学本课程并达到与法学学生相当的认知程度,恐难实现。历年法律硕士联考的专业科目有宪法、民法、刑法、法理学、中国法制史。换言之,国际私法这门课程并没有纳入联考科目。在法律硕士(非法学)考入法学院校之后,其知识体系的完备程度不会高于法学大二或大三的学生。因此,让法律硕士(非法学)学生与法学本科生一起上课,绝不是研究生“放低身段”或“掉价”的表征,而是契合法律硕士自身境况的可取之举。因而,就国际私法基本知识体系的架构这个层面而言,法律硕士(非法学)尚需走本科化路径。

(二)研究生小班研讨的高级进阶

课程教学改革的宏观走向,以及以上对“国际私法学”课程的问卷调查结果均表明,对法律硕士(非法学)单独开设“国际私法学”,且采取研讨、辩论式教学方法,能满足学生深入国际私法具体制度内核的期望。这种课堂化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教学模式不仅会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而且将提高学生应用法律规则的能力。学生在研讨、辩论的过程中,思考、创新、合作、组织、口头表达等能力都会有较大提升,从而真正实现从被动接受学习模式向主动获知模式的转型。

在具体的组织形式上,如研究生人数较多,可采取分组方式;如若人数不多(10人以内),则不必再进行细分。在具体的研讨形式上,可根据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意愿,选择案例分析模式、专题研讨模式、文献研读模式,或者在教学过程中交叉或结合使用这些模式。

“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混合式教学模式兼顾了法律硕士(非法学)基础知识与拓展延伸的诉求,但其实施可能会面临学时不够的问题。在国务院下发的法律硕士(非法学)《指导方案》和各院校的培养方案中,“国际私法学”这门课程只有32或36个学时。而法学本科该门课程一般也是32或36个学时,这将使得小班研讨因没有学时而无法开展。可能的解决方案,一是可以通过增加该门课程课时或学分的方式,在与本科生一起授课之外另行安排法硕的案例分析或研讨课时,这会事实上增加国际私法这门课程的课时总量;二是可通过学分置换的方式实现,即研究生仅参与本科生听课但不参与考核,课时或学分仅按1/2计算。其余一半课时或学分则由小班研讨完成,并通过专门的小班考核给出最终成绩。

“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混合式教学模式克服了大班授课忽视学生知识拓展的弊病,也兼顾了小班研讨难以架构完整知识体系的不足,使得非法学法律硕士有别于法学法律硕士、法学硕士,并区别于传统法学本科教学。在笔者看来,该种教学模式应当可以适用于国际公法、国际经济法等国际法课程,以及并非属于法硕联考范围的法学课程。

参考文献:

[1]姜朋.现实与理想:中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J].中外法学,2005(6).

[2]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转发《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学位办[2017]19号)(2017/8/2)[M/CL].http://www.china-jm.org/article/?id=679.

[3]张曼,王思锋.法律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教育评论,2012(4).

主任职称论文范文第2篇

领导谈经验

记者:赵处长,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我刊的采访。长期以来,中共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我市中小学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工作。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的努力下,我市在班主任队伍建设方面积累了许多有价值的经验,在发挥班主任重要的教育作用方面形成了具有天津特色的工作机制。您能否介绍一下天津市贯彻《意见》,开展班主任队伍建设工作的总体思路和进展情况?

赵蓓: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对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市教委主要抓了以下四项工作。

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小学生的成长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这也对中小学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教委要求各中小学组织干部、教师学习理解《意见》中关于“班主任岗位是具有较高素质和人格要求的重要专业性岗位”、“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中极其重要的育人工作,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做班主任和授课一样都是中小学的主业”等要求,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是加大对班主任的培训力度,进一步规范班主任培训工作。

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对于提高班主任队伍整体素质和班主任工作水平,充分发挥中小学班主任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的骨干作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市教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班主任岗位培训制度,将班主任培训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记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档案,让教师有组织地参加岗前和岗位培训,分层次地提高班主任管理教学班、组织活动、教育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同时,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中“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试行‘班主任资格证书’制度,逐步做到持证上岗”的精神,在培训的基础上,实行班主任持证上岗制度,激励和引领广大班主任努力提高自身思想素质、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不断增强政策意识、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发挥他们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三是强化对班主任工作的管理,使班主任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市教委制定了《天津市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实施意见》,对中小学班主任做出全面、科学、明确的要求;制定了《天津市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评估方案》,全面、合理、具体地规范班主任工作;逐步建立健全班主任工作检查评估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班主任工作进行检查评估,努力把对班主任工作的各项要求、规定落实到每个教学班。同时,通过检查评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促进班主任工作的规范开展。此外,我们还要进一步做好班主任表彰工作,对在班主任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教师予以表彰,从而不断激励广大教师做好班主任工作,为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多做贡献。

四是以科研为先导,加强科学研究。

为了贯彻《意见》中“应加强班主任工作的理论研究”的精神,我们大力推进班主任工作研究,积极探索班主任工作的规律,不断提高班主任管理学生的水平,不断丰富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理论。“十一五”期间,市委教卫工委、市教委将做好国家重点课题“中小学班主任专业素养的现状与发展的研究”和“班集体文化建设策略与机制的研究”的研究工作。通过科研课题的研究,引领班主任树立专业理想和信念,丰富专业知识和理论,增强专业技能,提升专业智慧,使班主任队伍率先成为学校教师中学习型、研究型、专业型团队,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骨干力量。

班主任工作是我市基础教育,特别是中小学德育的亮点,具有突出的特色。我们应站在新的起点上不断创新观念、创新思路、创新制度,使天津市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水平,使其成为在全国领先的强势“品牌”。

在中共天津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天津市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天津市各区县教育局认真落实《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强班主任工作,形成了颇具活力的工作机制,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教育实践。我们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南开区、红桥区、静海县和大港区。请四个区县的教育局局长谈谈他们的新鲜经验和做法。

记者:近年来,南开区努力创办优质教育,在教育的均衡发展上做足了文章。当教育逐步进入均衡发展的轨道时,教师专业化水平也成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在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方面,南开区有哪些大手笔?

杨志成:高质量的教育需要优秀的教师,拥有了最好的教师,也就铸就了最好的学校。因此,班主任专业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班主任是学生的“精神关怀者”,是影响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他人”,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健全人格的树立等方面起着基础性、方向性的作用。因此,我们南开区高度重视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制定了“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将2004年确定为师德建设年,2005年为教师队伍建设年,2006年为干部队伍建设年,每年确定一个主题,努力打造一支德高业精、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我们在教师中选聘思想道德素质好、业务水平高、身心健康、乐于奉献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具体来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严把“入口”关,培训出良师。

为了保证教师队伍的素质水平,我区首先在新教师的招聘工作中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岗前培训和业务考核。在此基础上,我们将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纳入教师全员培训计划。十年来,我们每年选送南开区“名优班主任”参加天津市优秀班主

任研修班;德育研究室每年举办青年班主任培训班,为班主任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自2004年起,我们在全区中小学校、职业学校中开展了B类和C类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教师培训工作。我们每两年举办一次全区班主任技能大赛,在全区班主任中征文,选择优秀文章收入《优秀教育案例集》和《优秀教育活动案例选》,并定期举办专题讲座,强化班主任专业意识,全面提高班主任专业素质。三年来。我区坚持教师学习与考核制度,每年都表彰考核成绩优秀的教师,并把结果作为教师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是制定政策,为班主任专业发展保驾护航。

为了贯彻《意见》中的要求,我们制定了《南开区关于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建立了班主任培训及持证上岗制度、新大学生见习班主任制度,并成立了班主任工作研究分会。除此之外,我们还制定了《南开区关于班集体建设的指导意见》、《班集体建设标准》、《班集体评价办法》,为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提供了制度和政策保障。

三是研制“助推器”,名师出高徒。

为了促进班主任的成长,我区要求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个人专业发展三年规划,并且加强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管理和督查,促使每位班主任进入“自觉追求高水平”的状态之中。过去只讲竞争力,现在讲“竞和力”。2005年,我区率先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在全市范围内聘请了一百名特级教师,实施了“百名特级教师带百名班主任”工程,充分利用和发挥优秀教师资源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四是手牵手、心连心,当好教师“娘家人”。

作为普通人,班主任也有喜怒哀乐,也要承受来自社会、生活的压力,只有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才能使他们保持活力和激情,把最精彩的一面展现给学生。为了解决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我们于2003年成立了教师艺术团,让教师自己唱自己,自己演自己,最终为自己“减压”。南开区委、区政府、区人大和区政协的主要负责同志深入学校和教师家庭,充分体现出对教师的尊重和关心,并及时为教师排忧解难。2005年,我们投资570多万元,为教师报销医疗费用,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教师的后顾之忧,缓解了教师的生活压力。

五是栽种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我们努力完善对班主任的奖励制度,充分肯定他们在学校教育中的贡献。我区筹集资金,提高了班主任费,努力改善班主任的待遇。2000年,我区启动了“三名、三青工程”。区委、区政府设专项奖励基金。表彰本区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和优秀青年校长、优秀青年教师、优秀青年班主任。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每年享受1000元奖金。同时,名校长每月享受50元津贴,名教师、名班主任每月享受40元津贴。对评选出的优秀青年校长、优秀青年教师、优秀青年班主任,我们也给予一定的奖励。现在,我区广大中小学校普遍重视和加强了班主任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了班主任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记者:红桥区在天津市中小学德育实践和研究中做出突出成绩,先后承接了“九五”、“十五”、“十一五”多项全国重点德育科研课题,并多次组织全国范围内的班主任征文活动,在全国产生了一定影响。在班主任专业化建设这个问题上,作为红桥区教育局局长,您应该很有发言权。

姜德志:班主任专业化是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必然,是班主任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我区在班主任专业化道路上不断探索,执著前行,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做法。

一是主推“明星班主任”,掀起“追星潮”。

为打造一支高素质、创新型的优秀班主任队伍,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我区自2000年起,每两年举办一次“名班主任”评选活动,至今已举办三届。在评选中以“转变观念、面向全体、重在过程、提高素质”为宗旨,以多层次培训为途径,评选环节的设置科学、合理、灵活,与班主任工作实际紧密结合,充分调动、激发班主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目前我区已有49名教师荣获“名班主任”称号。区教育局在资金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入,获得“名班主任”称号的教师每月能获得100元奖励津贴。

二是以制度为保障,发展先人一步。

我区积极制定与完善班主任工作制度,以保障班主任专业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2005年3月22日召开了“红桥区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会上下发了《红桥区关于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红桥区班主任持证上岗工作的有关规定》、《红桥区见习、助理班主任工作职责》等相关文件。在文件中规定,我区将推行“见习、助理班主任”制度,规定凡是没有班主任经历的教师,今后不得晋升职称。此外,我们把原实行的班主任岗位津贴增加了一倍,由区财政统一拨款;在区域经济相当困难的情况下,我们又实行了班主任的岗龄津贴制度,同时为优秀班主任提供优先学访的机会。目前,这些举措已顺利实施,班主任岗位成了人人羡慕、争相竞聘的岗位。

三是一唱一和,双人治班。

2006年,我区为各中小学每个教学班增加了一名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目前,我区每个教学班都有两名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的工作重点为在班内针对本班学生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日常学习生活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保证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均为持有各级证书的天津市中小学心理健康辅导教师。

四是鼓励班主任不当教书匠,争当教育家。

在“九五”、“十五”和“十一五”全国重点德育科研课题的研究中,全区班主任积极参加,以科研带动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我区建立了“全国班主任工作研究中心”,对全国,特别是天津市的班主任培训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多年来,我区积极研究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特点、规律、专业化及管理等相关问题,组织班主任参加理论培训与实践活动,开展优秀班主任的学访交流活动,组织了“治班方略”、“班主任的教育故事”等专题研讨和征文活动。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区班主任队伍形成了梯队发展的良好态势,涌现出了一大批专业水平高、科研能力强、乐于奉献的优秀班主任。天津师大附小的夏娅素老师、新村小学的张水老师荣获了天津市“十佳班主任”的光荣称号。张水老师还在全国第十五届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上获得全国优秀班主任的光荣称号,捧得“第一缕阳光杯”。仅一年之中,我区就有720余人在全国各级各类班主任科研论文评比中获奖。

记者:大港区作为国家级课改实验区,在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经验,走在了全市的前列。新课程改革有赖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尤其是班主任的专

业化发展。那么,大港区在班主任专业化建设工作中有哪些经验呢?

刘明成:在实践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过程中,班主任起着核心和纽带的作用。因此,我区把班主任专业发展工作放到了重要的位置来抓。

一是三管齐下,鼓励敬业。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就是一个优秀的班,一批优秀的班主任就是一所优质的学校。要使班主任成为令人羡慕的岗位,首先应通过政策导向使教师热爱这个岗位,眷恋这个岗位,进而奉献于这个岗位。我们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激励班主任专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一是在岗的每位班主任由每月18元的岗位津贴调至100元,所增加的费用由区财政支付,大幅度提高了班主任的岗位津贴;对具有15年以上(包括15年)岗龄的现任班主任每年另加奖励400元。二是教师评聘中级职称原则上需有三年班主任经历,评聘高级职称原则上需有五年班主任经历。同时,对多年连续担任班主任的教师,在职称评聘中给予适度政策上的优惠。三是坚持每年评选并表彰大港区百名优秀班主任、“十佳班主任”。组织“十佳班主任”进行巡回演讲,通过报纸、电视台等媒体报道优秀班主任的突出事迹,通过宣传和奖励,大力营造“担任班主任光荣”的浓厚氛围。

二是制定制度,促进发展。

为深入贯彻《意见》中关于“要完善学校班主任制度”的要求,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先后制定了中小学班主任聘任制度、学习制度、培训制度、例会制度、考核制度、奖惩制度等,建立了全区统一的班主任管理手册、班主任工作手册,把班主任的专业发展纳入制度的轨道。为发挥制度的动力作用,教育行政部门除认真督查外,或率先落实关系全局的制度,或为制度的实施提供必要的措施支持。以培训制度为例,除坚持以校为本外,教育局每年都根据培训的主题统一组织活动,并鼓励学校选派优秀班主任到本市和全国教育发达地区进行学访和考察,使他们增强专业发展的自觉性。

三是多方出击,发现“新星”。

各种教育活动是发现人才、锻炼人才、培养人才的平台,能在更大范围促进班主任的专业发展。几年来,我区结合教育学生中出现的难点、热点问题举办“班主任论坛”,在研讨、辩论中提高班主任的思辨能力;结合传统美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等各种活动,教育局开展了主题班会的评析活动,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围绕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问题,我们开展班主任工作方法创新和思路创新活动,征集各类论文4000余篇,先后编写了《中小学德育方法100例》、《中小学班集体活动创新100例》、《班集体活动论》、《大港区中小学班主任优秀论文集》,使班主任得到了实实在在的锻炼,管理能力和理论水平得到切实提高。

记者:“全国第十四届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暨全国班主任专业化高级论坛”在静海县举行,“精神关怀”从此唱响全国。毫无疑问,班主任专业劳动的核心内容就是“精神关怀”,那么,在培养班主任成为学生的“精神关怀者”方面,静海县的教育工作者做了哪些探索?

杨广才:为了使班主任成为学生真正的“精神关怀者”,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大力推进班主任专业化建设工作。

一是培养学习型班主任。

静海县教育局全面启动“班主任学习型群体构建工程”:一是组织班主任学习专业理论。我们将班华教授的《专业化:班主任持续发展的过程》及唐云增等主编的《班主任专业化读本》等作为教材组织班主任学习,让班主任领会理解班主任专业化的基本概念、内容、要求。二是组织班主任学习外地经验。我们多次组织班主任参加了全国班集体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以便于他们开拓视野,借鉴经验。同时,我们还成功组织了全国班主任高级论坛。三是为班主任自学创造条件。我们定期免费为班主任印发资料,推荐刊物,组织学习交流活动,引导班主任走上专业发展的道路。

二是培养反思型班主任。

班主任专业发展的过程,也是班主任不断实践的过程,离开实践,永远也不会发展,更谈不上专业化。我们静海县教育局的做法如下:一是定期总结。我们每周出一期《班主任报》,刊登班主任工作的经验做法;每年编写一本《班主任工作经验集》,记录班主任工作的闪光之处。二是引导班主任多反思,在反思中改进工作,提高能力。我们先后以乡镇和学校为单位组织了班主任反思交流活动,促进班主任形成在工作中不断反思的习惯。最近,我们正在组织编写《班主任反思个案集锦》。三是开展活动,搭建平台。每学期,我们都在全县班主任中开展“读一本理论书,写一篇教育行为反思文章,进行一个案例分析”的活动。

三是培养科研型班主任。

静海县先后三次参加了“全国班集体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选定“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思路研究”、“班集体建设与创新精神培养”、“精神关怀是班主任专业劳动的核心内容”、“把班集体建成学生全面发展的精神乐园”等课题进行研究。我们还积极开展教育行动研究和校本研究,定期进行研讨活动,组织论文评选,先后评选出县级优秀论文380多篇。为了保障班主任科研工作的有效进行,我们还建立了由县德育研究室领衔、乡镇教科室负责、学校班主任广泛参与的研究网络,成立了静海县中小学班主任研究会,会员达到300人。

专家谈课题

在天津市政府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充分重视班主任专业发展.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的同时.天津市教育科研部门和班主任工作领域的专家们也加强了对班主任工作的理论研究,积极探索班主任工作的规律,不断丰富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理念和思路。市委教卫工委、市教委申报了“中小学班主任专业素养的现状与发展研究”课题,该课题被列为“十一五”教育规划重点科研课题。相信随着这一课题的不断深化。天津市班主任专业化的理论建设也会迈上一个新台阶。前不久,记者就该课题的有关问题。对参与该课题研究的几位专家进行了采访。

记者:天津市中小学德育工作者协会为什么会选择班主任专业素养方面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

李国汉:这一课题的选定除了基于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外,在某种程度上和“班主任专业化”这个命题有关。2002年10月18日至20日,“第十一届全国班集体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我市大港区召开。中国教育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委员、首都师范大学王海燕副教授提出,教师专业化的问题在国际上已经提出20多年,班主任作为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否也该进行专业化方面的研究。通过讨论,2003年“第十二届全国班集体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的主题被确定为“班集体建设与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研究”。这样,“班主任专业化”这个命题便首先在天津产生,逐

步传播到全国各地,并在从事班主任工作研究的理论工作者和广大班主任中渐渐流行起来。

“班主任专业化”的命题产生于天津,引起了我们天津市广大班主任的关注,引发了理论研究者的新思考,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也因此活跃起来。尽管当时的研究处于自发、松散的初级阶段,但探讨的初步成果却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例如,漓江出版社2003年出版了《班主任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其中“专家论坛”的八位作者中有三位是天津人,他们的一些基本观点至今被各地研究文章引用。在广西柳州举办的“第十二届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的“代表论坛”上,天津的代表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角度阐明了“班主任专业化”的目的、意义及实施策略,受到全国各地代表的一致好评。在实践操作层面,我们一直默默耕耘,在专业发展培训、考核评价、定级认定、政策制度建设等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这些坚持不懈的积累和铺垫,为系统研究班主任的专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记者:天津市开展“中小学班主任专业素养的现状与发展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有哪些优势?

温伯华:“中小学班主任专业素养的现状与发展研究”是近20年来天津市在中小学德育,尤其是班主任工作研究方面承担的级别最高的课题。它标志着“班主任专业化”由“问题”转化为课题,标志着我市班主任工作研究的重点由“如何提高基本功”转移到研究“如何促进专业发展”。研究这个具有一定理论和实际价值的课题,我们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领导和专家的引导和指导力量强。市教委副主任李旭炎同志亲自担任课题组组长,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不仅有利于保证研究按预定思路进行,也便于领导从科研的角度推动班主任队伍建设,使管理要求和科研目的有机地融为一体。领导带头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凝聚与协调了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班主任等多方面力量,突出重点,集体攻关,促使研究工作由分散走向整合,由局部扩展到全局,由零星步入系统。另外,天津市中小学德育工作者协会拥有一批从事班主任工作管理和研究的专家,他们既有实际工作经验又有理论水平,能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和经验支持,充分发挥引领和指导作用。

二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好。多年来,我市教育行政部门坚持班主任工作研究为实际工作需要服务的方向,在增强广大班主任的基本功、总结和推广优秀班主任的经验以及整体推进队伍建设等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理论工作者在研究中坚持观念创新,积极探索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探讨新观点、新思路、新策略、新方法,从而积累了一定的理论财富。《班主任工作研究》、《成长中的年轻班主任》、《智慧的爱》、《班主任读本》等多部反映班主任研究理论和实践成果的著作,为系统培训班主任提供了教材和资料,为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参与科研的人员积极性高。近年来,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部署和领导下,天津市中小学德育工作者协会先后举办了七期青年优秀班主任研修班,共培训优秀班主任近千人。通过系统的进修学习,班主任不仅在班内管理和学生教育方面拓展了思路,增强了能力,而且提高了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增强了科研的信心,做科研型班主任成为他们共同的职业追求。每年有3000多篇论文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探讨新形势下班主任工作的改革和创新,论文质量逐年提高。这一切表明班主任敢于面对挑战、敢于超越自我的信念和勇气,反映了广大一线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

我们有领导重视的优势,有专家指导的优势,有经验积累的优势,更主要的是有广大班主任积极参与的优势。我相信,这个课题的研究一定会圆满成功,最终一定会产生具有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的研究成果。

记者:那么,这一课题的研究价值具体来讲有哪些?

魏永田:这一课题的研究价值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课题的工作价值。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颁布了一系列重要文件,提出“要完善学校班主任制度,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教师担任班主任。”中共天津市委、市政府也提出了“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试行‘班主任资格证书’制度,逐步做到持证上岗”的要求。实际上,这都强调了班主任工作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特殊地位。现在,我们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还有诸多不是。比如,应试教育、重智轻德的现象还存在;有的学校仍然认为班主任工作是“软任务”,是教学工作的“陪衬”和“副业”;有些班主任“奉命”完成任务,出现“职业倦怠”等。总之,班主任专业意识和专业水平亟待提高。我们这个课题,探索的恰恰是班主任专业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规律,这将有力地推动我市贯彻落实中央的有关指示要求,进一步更新观念,提高广大班主任的工作能力。课题研究的开展与深化,会调动广大班主任自觉提高专业素养、主动完成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从而充分发挥班主任重要的教育作用。抓住了班主任队伍专业素养建设这一根本,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工作就会水到渠成。因此,这个课题的研究将直接促进中小学的教育改革,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奠定基础。

二是课题的科研价值。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中极其重要的育人工作,班主任岗位是具有较高素质和人格要求的重要专业性岗位,但关于班主任工作的科学研究一直是比较薄弱的,特别是班主任专业化建设方面的理论研究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这个课题的研究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由领导、专家、广大班主任参与的群体性研究,它将从班主任工作现状入手,探索班主任工作的规律,研究班主任专业化的内涵、外延、途径、方法等,这对班主任专业化理论的建立、发展和完善,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是课题对人的发展的价值。当前,中小学班主任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小学生成长的新环境、新特点,这些均对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整个班主任队伍也趋于年轻化,他们虽然有活力,善于与学生沟通,但缺乏专业理论和经验,常常出现不会干或不知如何干好的困惑,因而亟需专业理论的指导。这个课题的研究恰恰满足了广大青年班主任的迫切需求。他们可将丰富多彩的育人实践与学习研究相结合,从而树立专业理想,丰富专业理论,提高专业能力,增强专业智慧。课题研究与专业化同行,使班主任既是研究的参与者,也是研究的受益者。一批具有较高专业化水平、满怀责任感和自豪感的班主任将登上新时期的教育舞台,开创班主任工作的新天地。

记者:班主任专业化这个课题,2002年在天津市提出后,我市的几位班主任理论专家就开始了相关的研究,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

们从这些研究中发现,全面扎实地提高班主任素养是实现班主任专业化的关键。那么,班主任的专业素养与教师的专业素养有什么不同?班主任的专业素养究竟包括哪些内容?

杨连山:这是一个十分关键、十分重要的问题。班主任队伍是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而且大家都认为,一个好的班主任应当首先是一个好教师。因此,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同样也是对班主任的要求,这就是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专业素养的共性。但是,班主任除了与任课教师一样,要完成好教书育人的任务之外,还要履行“班主任职责”,对所带班及其学生负有全面的责任。他们既要抓好班内德育,又要对全班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既要组织丰富多彩的班集体活动,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既要善于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又要协调好家庭、社会与学校的关系。可见,班主任的专业角色内涵比任课教师丰富得多,其工作难度也大得多。为此,《意见》中强调:“班主任岗位是具有较高素质和人格要求的重要专业性岗位。”这也就决定了班主任专业素养的特殊性。从这些特殊性出发,班主任不仅要具有任课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修养。

第一,高品位的专业精神。专业精神是指班主任在全面理解和践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精神境界。它是一种角色意识、思想境界和不懈追求自主专业发展的心理状态,是对现实自我的自觉超越和朝着专业化目标拼搏进取的精神,其内在动力是班主任对全班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高度负责的精神。

第二,崇高的专业理想。专业理想是教师对班主任职责及专业发展方向的理解,是志向和情感的高度统一,是一种对事业成就的向往,是履行班主任职责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专业理想不仅是班主任专业素养中的关键素养,也是班主任提高自身素养的精神支柱和内部动力。有了它就会产生从事班主任工作的志向和抱负,就会充分认识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第三,精湛的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是班主任最基本的素养,也是班主任专业化的基础。班主任除了要具有教学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有班主任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其中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和岗位实践知识。前者是通过语言方式传播的、具有一定理论体系的“显性知识”:如班主任要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就离不开“德育论”和“心育论”的知识;要在班内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就需要以“班内管理理论”为指导。后者是指班主任在工作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性知识。班主任岗位实践知识的获得,一靠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二靠对工作的反思和对经验的不断深化。这种知识是个性化的实践知识,开始阶段往往难以言传,属于“隐性知识”,只有经过不懈的努力,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形成假设—采取对策—再实践,才会逐渐使这些实践知识明晰化,变为可以用语言表达的“岗位实践理论知识”,这便是班主任走向专业化的重要标志。

第四,较强的专业能力。专业能力是班主任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班主任实现专业化的关键。除了要具有作为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之外,在履行班主任职责的过程中,班主任还应该具有以下几种能力:1.了解研究学生的能力;2.班内建设与组织管理的能力;3.设计与组织策划班集体活动的能力;4.处理偶发事件的应变能力;5.协调各种教育力量的能力;6.教育科研的能力等。而这些能力的提高与班主任思维方式的变革、教育策略的优化、教育方法的创新等息息相关。

这里所说的只是一个粗略的线条,有必要的话可以分专题进行阐述。

(责任编辑 冯琪)

主任职称论文范文第3篇

1 第一周

在学生进校的第一周中我要做的是尽快认识每一个学生, 叫出学生的名字, 我会经常去他们的寝室和他们聊天, 了解他们的生活, 关心他们的生活。最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做人, 在第一次班会课的时候就让学生建立起我与班级荣辱与共的信念以及宽容待人的品德。

2 第一个月

引导学生学习, 尽快认识专业, 学习专业, 建立专业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2.1 老师对专业的介绍和引导

我充分利用专业老师当班主任的优势, 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我在学生一进学校时就给学生讲授各种专业知识, 让学生在可以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一个认识。然后在日常的生活多给他们讲专业, 多引导他们在专业方面的学习, 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而专心于专业的学习, 不但可以让学生学习好专业, 而且也可以让学生的课余时间过得充实而有意义。现在学生用电脑已经很普遍了, 但是学生有很多都迷恋打游戏, 上网。我了解了情况之后, 也把学生集中起来, 给他们讲专业与电脑的关系。决不是一味地去否定他们, 而是从正面给他们引导, 告诉他们, 上网也好, 打游戏也好首先要适可而止, 要有节制, 然后可以利用上网找专业知识的资料, 找设计类的网站查询相关信息, 利用打游戏看别人做的三维动画效果。这样讲学生心里不反感, 也会听进去一点。我又利用专业, 给他们布置一定量的专业绘图作业, 利用计算机画各种CAD图纸, 做一些效果图, 这样学生有了专业作业要做, 所剩的时间也不多了, 对他们的专业绘图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也正是因为我对专业的重视和对学生的不断引导, 所带班级的学生在各种比赛中获得了很多的好成绩, 很多学生设计的产品直接被企业入用, 并和学生一起成功申请了多个专利, 这些都源于在第一个月中对学生的专业引导。

2.2 请有经验的毕业生回校指导学生学习专业

学生对学生的交流比较直接, 我会请已经毕业的学生回校与新生进行交流, 开主题班会, 与他们面对面的交流自己在学校中的学习心得, 告诉学生如何有效地进行专业学习。记得刚带产品0721班的时候, 我请了刚毕业的产品2004级学生中专业最强的万陆峰、王建华、张浩等学生来跟他们谈心, 引导学生学习。那晚我在给学生简单介绍了学生之后就离开了, 学生聊了整整一个晚上都不肯结束。就是现在2007的学生毕业时还有学生在提当年是2004的学生给了自己学习专业的方向, 可见学生的榜样作用以及言传身教的力量。

2.3 请高年级的学生一人对一个寝室深入指导

还可以请在校的高年级专业优秀的同学, 一个人带一个寝室, 多深入他们的中间, 直接与其交流, 引导新生学习专业。

3 第一个学期

在第一个学期中, 学生与班主任处于一个相互适应的过程, 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时段。在这个学期中我认为有三个方面可以加深班主任与学生的感情联系, 使班主任工作事半功倍。

3.1 写好期末评语

每个学期的期末都要给学生写评语, 这些事情你可以随便叫学生写, 也可以自己认真去完成, 但是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我就非常看重这个环节, 特别是第一个学期的第一份评语, 我认为这是与学生沟通交流的好机会。所以在学期快结束的时候, 我会让学生自己先写一个总结, 然后让班委也给这个同学写评语, 最后才是我自己写。我是以学生的朋友的口吻写的, 写的也不是冰冷的评语二字, 而是写“老师心中的你”:“你是我们班中我第一个记住的学生, 从认识你开始你的一声小邬老师拉近了我和你的距离, 也把我变成了我们班的小邬老师。做事认真负责的你, 在学业上却有一些不够投入, 老师希望你在下个学期可以更加努力些, 做到真正的全面发展。”“一直觉得你是个开朗, 直爽的好孩子。对自己喜欢的学习也很认真, 但是有时上课还会讲空话, 这样会影响别人哦!老师希望你下学可以改正。特别是不要偏课, 尤其是对英语的学习, 要明知有困难, 偏要迎着困难上的信心和志气, 这样才能全面发展, 成为老师心中真正的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老师觉得你在这个学期好了很多, 有了比较明确的学习目的, 尽管有时还很热爱玩游戏, 但是老师相信你, 正如你自己所说的一样, 自己拿了身份证了, 是大人了, 应该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了, 也应该知道什么东西重要, 什么东西要努力学习。老师希望你在下个学期中可以更上一层楼。”等等的评语都是针对他们每一个人写的, 学生的总结我从来不要求他们写得长, 只要是自己真心写的就可以, 那么我应该也是这么真心地面对他们才可以。让他们可以通过评语这个平台知道老师了解他们, 真心地关心他们。我把所有他们自己写的, 班委写的, 我写的放在一张纸上先发给他们, 让他们自己先看, 如果有觉得我写的不好的, 可以要求老师来重写。第一年实行的时候还真的有学生拿来我重新写过, 我也是认真履行我的诺言给他们重写, 直到他们满意。这样的交流让原本很是枯燥的事情, 变得十分地有人情味, 学生也会对老师有了更加深的信任。

3.2 评定好奖学金

每个班级中都有个性有很强的学生, 这样的学生更要与他们进行了多次的沟通, 才能建立相互的信任。这种信任是建立在平等、公正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要求老师对学生的任何事情都要有公平、一视同仁的态度, 特别是在一些小事情的处理上, 一定不能偏袒任何的同学。老师个人对学生的喜好, 绝对不可以放在公事上, 所以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上评定好奖学金, 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 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

3.3 对班级进行总结

经过一个学期的相处, 班级或多或少肯定会有些问题, 这个时候要及时进行总结, 及时跟班委沟通, 跟全体学生沟通, 甚至是个别有问题的学生单独沟通, 解决存在的问题, 改正班级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为下个学期更顺利的开展工作努力。

在接手新班的时候如能做到这三个一, 一定能有一个很好的开始, 为成功带好一个班级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班主任工作是教学活动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班主任工作的成败,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带新班的“三个一”。要求班主任在带新班的第一周深入学生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在第一个月引导学生学习专业, 建立专业学习目标;在第一个学期写好学期评语、评好奖学金、做好班级总结。

关键词:新班主任,三个一,专业学习,总结

参考文献

[1] 梁勇莉.新班主任工作失误谈[J].职业, 2009 (11) .

[2] 高飞.新班主任要注意的六个细节[J].班主任之友, 2009 (9) .

主任职称论文范文第4篇

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从1996年开始的。在西城区心理教研室的指导下,在向13中、159中、161中等许多兄弟学校学习的过程中,我校的心育工作走过了一段学习、实践、提高的过程。

一、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学校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我校在贯彻文件精神的过程中特别注重以下几点:第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第二,预防胜于治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着眼于学生的健康发展:第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当务之急是转变教育观念,认清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坚持学生心理各要素的协调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是情绪调节、情感体验的过程,是心灵的沟通,理念的认同。因此,我校在工作中,坚持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隐性教育资源的作用。我们的追求是:

第一,通过校长、教师健康的心理品质,营造良好的群体心理氛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在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中耳濡目染、陶冶情操。

第二,美化校园环境。以积极的心理暗示,帮助学生调适好自己的心情,并在全体师生中大力提倡勤勉、健美、合作、奋进的校风,爱生、敬业、求是、自省的学风,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

第三,指导家长在家庭生活、家庭教育中创造健康的家庭环境,使学生在幸福的家庭中生活,在民主、平等、和睦的家庭环境中陶冶健康的心理品质。与此同时,大力倡导每一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承担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在自身的教学行为中,以高尚的师德风范在课堂创设良好的、和睦的心理氛围。

二、建设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

按照社会心理学的观点,教师的素质高低影响一个社会的人口素质状况和一个人群的性格状况。一个人未来的智力发展,自我的成长、性格的发展乃至事业的成功与生活的幸福,都会不可避免地与其学生时代教师对他的态度相联系。所以,教师的素质成为关键所在,尤其是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更大。因此,要提高学生的素质,班主任首先要具有良好的素质。

1997年初,我校召开了第一届班主任工作研讨会,题目是《班主任自身素质对学生教育的影响》。会上有7位班主任宣读了论文,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到班主任应具备高尚的道德素质,较强的文化素质,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在分组讨论会上,大家发言热烈,认识到:班主任要承担比一般教师更重的工作,与学生之间有着最广泛、最频繁和最亲切的关系,他们对学生的影响最大。班主任的思想品格、性格、兴趣和风度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对学生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因此,班主任要加强自身修养,要用高尚的人格影响学生。这次研讨会对班主任队伍建设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1998年初,我校召开了第二届班主任工作研讨会。我们以《如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为题,引导班主任自省以往的工作,总结经验,发现不足。这次研讨会推动了班主任对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学习。图书馆有关心理教育的书籍、杂志、报纸一借而光,大家纷纷从理论的高度来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一位班主任在发言中说:“为什么我们有些时候工作越认真,管理越严格,效果越差?为什么我们天天在讲提高德育的实效性,而实效却甚微……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缺乏对‘教育以育人为本’的认识,没有把学生作为一个‘人’来研究、了解与认识。往往对学生居高临下的说教多,而平等的朋友式的交谈少,忽视了学生对理解与尊重的需要。我们往往对所有学生采用一个标准、一个要求、一个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没有对不同特点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我们也往往把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只看成是纪律问题、品德问题,忽视了纪律问题、品德问题的背后更多的是心理问题。班主任要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时,首先自己要健康。”班主任们自觉地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自觉地展开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成为我校一道可喜而又迷人的风景。

在日趋浓厚的氛围中,我校于1999年初召开了第三届班主任工作研讨会,题目是《真诚只有用真诚唤起——谈班主任工作艺术》。我们以一事一议的个案分析的形式,对具体问题进行深入探索和广泛讨论,力图推进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向更高更深的层次发展。我们欣喜地发现,班主任的观念有了极大的转变,他们提出了这样一些观点:“宽容是一种美丽”、“给学生犯错误的权利”、“在暂时后进的学生心田播下自尊自信的种子”等等。伴随着学生的成长,我们深深感受到了我校班主任的成长,感受到了班主任队伍的成长。

在2000年初,我校召开了第四届班主任工作研讨会,题目是《教育是“生命影响生命”的事业》。这个题目是我们几年来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对班主任工作及对教育工作的一种认识,也是对我们教师人格作用的一种认识。这次研讨会,是我校班主任教育观念不断更新的一次展示,也是我校不断探索德育途径与方法的一次交流。会上,几位班主任分别从《打开闭锁的“锁”》、《给学生以阳光》、《帮助每一个学生创造成功的经历》、《尝试——把团体咨询引进班会》、《做学生的同龄朋友》等题目做了发言。

每年一次的班主任工作研讨会,正在成为一个整体化、系统化、科学化的工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研与实践相结合,探索创造与自省实践相结合,有效地推进了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良性发展。在这个工程中,我校年轻的班主任们不断成长、成熟,做出了很好的业绩。

几年来,我们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方针,大约有10人次的专家学者来到我校进行讲座、座谈、团体辅导,有30人次左右的班主任参加了全国、市、区级的心育培训班、研讨班的学习。跟专家对话、跟科学理论对话,让我们获益匪浅,面向科学、面向社会、面向世界,让我们眼界大开、思路大开。定期地印发学习材料,定期地以年级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定期地总结自省,成为我校踏踏实实工作、不断提高的基础。

三、创造性地开展心育工作

1997年,我校开始了为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建立心理档案的尝试。第一批学生个性测试结果出来后,引起了班主任们的一阵兴奋。因为大;数心理测试的结果,与学生平时的表现基本一致。这样一来,激发了班主任对“心理测试”这一科学方

法的兴趣,同时使班主任对学生的认识不再停留在一种表面的感觉,而是有了科学的深层的分析。在心理测试的基础上,班主任选择班内2~3名有典型性的学生建立了心理档案,记录他们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身心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需要帮助的发展性问题,记录学生一些特殊的情绪状态、偏常的行为反应。心理档案的记录使班主任更敏锐地观察和发现了学生的特殊需要,更深入地了解了学生,并能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更有效地实施教育,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在条件逐渐成熟的情况下,我校于去年10月开设了“心雨屋”。我们本着“真诚、热情、耐心、保密”的原则积极工作。到目前为止,已接待了学生80多人次。他们带着困惑、疑问、忧虑、矛盾、失望等不良情绪,在这里倾诉、减压、排忧。在工作中,我们深深地感到,真诚把爱的门推开了,爱把生活的门推开了。越来越多的同学在没事的时候,也愿意到“心雨屋”来看一看、坐一坐、谈一谈,“心雨屋”正逐渐成为学生们的好朋友。

此外,我校还创办了《心雨》专刊,主要由学生组稿、编辑、印发,介绍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讨论学生们关心的问题。学生们在工作中成长,又感染和影响自己的同学。这种同学互助的形式,使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逐渐形成群体教育的趋势。

我校还设立了心雨热线,建立了心雨信箱、心雨专栏、心雨直播室,这些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将团体咨询引进班会是从2001年上半年开始的,这是我们在心育工作中进行的又一种尝试。不少班主任已将此项工作列入了工作计划,并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出了系列教育计划,目前正在不断实践、不断总结。

四、构建家长学校工程

在工作中,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条途径完成的。我们有全校的家长学校,针对普遍性的问题进行指导:有不同年级学生的家长学校,帮助家长了解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还有特殊学生的家长学校,针对这些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特殊的指导。

指导工作,不仅使家长掌握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规范了教子行为,而且帮助家长在家庭生活、家庭教育中创建健康的家庭环境,以使学生在民主、平等、和睦的家庭教育环境中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

最后,我想用泰戈尔的一首诗来总结我校几年来的心育工作:

播种一种愿望,

收获一种行为,

播种一种行为,

收获一种习惯,

播种一种习惯,

收获一种品德,

播种一种品德,

收获一种命运。

主任职称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对于学生来说,班主任是学生在学习上的引导者,也是学生形象的塑造者。而在中职学校教育教学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因此来说,中职学校班主任需要对德育工作重视起来,并且中职学校班主任基于关怀理论视角下,可以为社会培养出思想端正、品德高尚的有用人才,本文就对中职学校的学生在关怀理论视角下,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进行详细探讨,并对存在的问题分析具体的原因并给出改进方法,从而为中职学校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关怀理论视角;中职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

1.关怀理论视角下中职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1班主任有明显的差生观念

许多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对于进入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存在明显的差生观念,这都是一些中职班主任在长期的教育中对中职学生形成的错误观念。而中职班主任在学生日常学习中,也存在一些对学生的嘲讽或冷漠的情况,在这种环境下就导致学生更加不愿意学习,班主任对学生的关怀也体现不出来,学生对学习更加的抗拒,有明显的叛逆心理。

1.2德育工作的管理模式不合理

在中职学校里,学校以及班主任会在班级中对学生设立很多的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习准则等,比如在学校中不准打架,上课不准迟到、不准早退等,并且对应这些有明显的处罚措施,丝毫体现不出学校对学生的关怀理念。并且由于多个方面的规范限制,学生也明显发挥不出主体的作用,学生在个性上难以有正常的自我表达及发展,并且一些中职学生也会希望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但在这种情况下,容易被打击信心,磨平意志,不利于学生身心全方面且健康的发展。

1.3班主任德育工作机制相对被动

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在教学开展中,越来越演变成传话筒的作用,对学生的管理,往往就是,学校有什么规定出来,班主任就对学生进行宣布实施,简单的做到上传下达的工作,成为只是为了完成工作而工作,在工作中班主任没有明显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也没有让学生很好的感受到班主任及学校的关怀,长期以往,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开展也就没有落到实处[1]。

1.4教育成为看管学生的一个方式

有部分家长认为学生还没有成年,书又读不好,在家又总出各种“情况”,因此他们就考虑把学生送到中职学校,让学校代替家长来管住学生,也可以让家长自己消停。家长基于这样的想法将学生送到中职学校,而老师为了应付家长所托,就只是简单的成为学生的“看管员”,没有在教育和日常管理中体现职业教师应负的责任,也没有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关怀。

2.关怀理论视角下中职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改进方法

学校是教师开展教育的重要地方,而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也是最主要的实施者,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开展不仅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执行人。自古以来,教师就一直受到人们的尊重与爱戴,认为教师是传播道德和知识的重要人物[2]。因此,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基于关怀视角下,就应该给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榜样,给学生做好示范作用,了解自己身上所背负的重任,教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对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在学生的心目中,认为教师是非常权威的人,特别是对于一些在学习中严格要求自己的学生,教师日常的行为也会对其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做好表率,基于关怀视角下平等且正确的看待学生,将学生作为主体开展德育工作,具体来说,基于关怀视角下,中职学校班主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德育工作:

2.1对学生以更多关爱,且对自己的教育事业充满热爱

我们都知道,教师工作最大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在工作中,不仅需要对学生传授知识,还需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培养。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不仅需要积极学习更多的知识,对自己的教育观念进行更新,还需要进行经验总结,灵活应用。在学习中多关心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对学生的关爱和期待,才能让学生有更大的信心去学习,学生感受到了学生的关爱,可以更有效的激发出其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2.2善于发现和挖掘中职学生的优点

中职学校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要通过关怀视角去重视和培养学生的自信,多和学生接触,通过互动去尽可能发现学生的优点,并且这也可以加深师生之间的情谊,让学生以班主任为学习的榜样。

2.3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

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这样不仅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更加健康的学习成长。比如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可以多让学生了解成功的人物和事迹,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还可以定期开展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像志愿者活动等,来发挥关怀理论的活动宗旨,为社会上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帮助,学生通过提供关怀,去感受关怀,从而当德育思想融入到实际的生活当中[3]。

2.4教师、家长及学生共同推进德育的工作有序开展

家长要全面支持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多和学生沟通,做好学生的榜樣,教师从中做好引导,从而实现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共同教育,提升的德育工作开展的效果,促进学生更加全面的成长。

3.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中职班主任和学校要承担起学校的德育教育,促进中职学校德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卫明.浅谈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实践心得[J].数码设计,2020,9(11):16.

[2]王苇琪,叶飞.身体关怀视角下合乎道德性的学校德育建构[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0,40(4):7.

[3]王强英.关于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思考[J].新作文:中小学教学研究,2020,3(5):104.

作者简介:董杰(1972—),女,汉族,辽宁沈阳,本科,沈阳市艺术幼儿师范学校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民族民间舞、儿童舞蹈、传统文化传承、中职德育、美育教育。

辽宁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项目,民族文化传承视域下民族舞教学模式构建研究,LZY20067。

主任职称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语文是教学体系中的重点内容,对于学生后续学习起着积极作用。在本篇文章中,首先就优化小学语文班主任管理策略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切入点展

开相关研究。紧接着,笔者为探究以人为本理念下小学语文班主任的管理策略而积极出谋划策,以期能够在相关研究中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进一步优化小学语文班主任管理工作。让以人为本的理念同中小学教育教学水乳交融,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小学生的言行举止。

关键词:以人为本;理念;小学语文;班主任;管理策略

引言:在小学阶段,班主任几乎扮演着另一个家长的身份,无论在小学生的学习还是生活中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在班级管理中为小学生创建一个有利于学习的氛围是小学班主任的主要任务。然而,传统的班主任管理更像是权威的指导和命令。虽然也对小学生产生了很多积极的影响,但是却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因为新课程改革以后,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受到了广泛的认可。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班主任以及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地位,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感受,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来进行教育教学乃至班级管理。因此,积极加强相关研究,改革小学语文班主任管理策略的任务已经刻不容缓。

一、优化小学语文班主任管理策略的必要性

首先,小学班主任几乎扮演着家长的角色,同小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小学班主任除了需要承担必要的教学任务以外,还需要负责班级管理工作。大多数情况下,小学班主任都是由语文教师担任的,因为语文教师本身肩负着立德树人的德育使命,在班级管理工作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

其次,毕竟受到个人年龄的限制,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明辨是非的能力十分有限。很多时候需要班主任提供积极的帮助。这也就决定了传统的班主任管理模式是一种基于权威身份的强制管理模式。学生需要做的就是听老师的话,听班主任的话,唯命是从。虽然这种模式的班级管理模式的确对小学生有一定的震慑作用,也有一定的效果,但毕竟不符合教育的初衷,也无法很好地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直接的结果就是班级管理效率低下,可谓事倍而功半。

最后,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素质教育的相关理念已经逐步普及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以人为本的思想也已经深入人心。很显然,传统的班主任管理模式不符合以人为本理念的要求,既不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又無益于小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现状亟需得到改善。通过改革小学语文班主任管理模式,让小学生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视的学习体验是非常重要的。

二、以人为本理念下小学语文班主任管理策略

首先,小学语文班主任管理中要想贯彻落实人本理念,需要先从自己做起,平等对待每一位小学生。正如前文所言,传统的小学班主任管理模式之下,班主任是家长,是权威。小学生需要听班主任的话,服从班主任的指导。这样的师生关系是不平等的。虽然大多数小学生还是非常尊敬老师和班主任的,但师生关系中的不和谐因素已经埋下种子。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以后,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更加关注学生的体验,关注学生的感受。这种传统的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亟需转变。为此,小学语文班主任应该加强与小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主动了解学生的情况,并在交流中深入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需求,从而在教育教学以及班级管理工作中更有针对性地为小学生提供帮助。事实上,这也是因材施教对于小学语文班主任提出的要求。

其次,情感教育是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这就要求班主任积极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小学生只有在班集体中感受到了爱和温暖,才是以人为本理念真正得以落实的体现。为此,小学语文班主任应该定期开展班级集体活动,引导并帮助小学生深入感受集体的力量,帮助小学生更好的融入班集体生活中,把班集体当成一个大家庭。这将会大大减轻班级管理的难度。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从语文学科教学出发,定期开展相关的活动,如古诗词飞花令,或者成语接龙,对对联比赛等,在集体活动中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强化学生对于班级的归属感。

最后,班主任在应对班级突发情况时,应该采取更加柔和的处理方式,理智分析事件背后的本质性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保证班集体的和谐发展。因为小学生在相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一些矛盾和冲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强制性管理可能会适得其反。如果能以更加柔和的方式缓解冲突,并通过深入挖掘矛盾的来源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仅能够收获更好的班级管理效果,而且能够在相关问题中发挥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结束语:总而言之,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小学语文班主任管理工作需要彻底打破传统的班级管理理念,在管理班级的时候重视学生的需求和感受。为此,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以及温暖和谐集体氛围的营造是非常必要的,班主任也需要通过更加柔和的方式来处理班级突发事件。在深入挖掘事件缘由的前提下,对症下药,解决根本性的问题,让以人为本的理念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丽娟.以人为本理念下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研究[J].家长,2021(24):38-39.

[2]冯龙博.以人为本理念下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研究[J].新智慧,2021(18):49-50.

[3]方丽萍.以人为本理念下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J].甘肃教育,2020(22):48.

[4]王佃福,孟庆礼.以人为本理念下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21):137.

上一篇:英语教学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园林职称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