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教学论文范文

2023-09-17

如何写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一、切合实际的分析和理解

数学建模竞赛的题目都是客观的实际问题,内容无所不包.准确地了解题目的背景和要求是解题的第一步.这就要求我们对题目所涉及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要分析有哪些因素对我们所讨论的问题有影响,哪些因素是主要因素,哪些因素是次要因素,哪些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哪些因素是微不足道的,以及各因素之间的主从关系.要充分和正确理解题目的要求,即题目要求我们要解决哪些问题.千万不能曲解题意,否则将前功尽弃,徒劳无功.要分析解决问题需要一些什么怎样的数据,这些数据题目是否已经给足,如果不够就要我们自己去收集.要分析哪些数学工具适合于问题的求解,哪些数学知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或是不适合于本问题的解决.在分析的基础上,最好能够制定出解题的步骤和方法以及所需的工具(这里主要指数学知识、计算方法和软件).这样我们就可以有条不紊,从容不迫,按部就班地进行求解和写作.

二、令人信服的合理假设

数学模型的建立是在假设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题目的要求,首先要收集有关的数据.这些数据必须来源可靠,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合理指符合客观实际,不能与已经被证明是正确的定理和规律相悖.

假设是数学建模至关重要的一步,关系到建模的成败和模型的优劣.假设也是数学建模的一个难点,数学建模的假设就是要发挥每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出适当的、合理的见解.如果这一步成功了,那么你的整个建模过程也就成功了一半.本题的合理的令人信服的假设我个人认为主要是: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专业收费标准应该有区别;也就是说,你的模型是针对什么地区,哪类学校,什么专业的.所有的这些数据的来源应该都是可靠和具有权威性.模型的理据应该充分,有说服力.

三、选择适合的数学知识

数学建模中,同样的一道题可以有多种方法求解,因此往往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数学知识.在可供选择的多种数学方法中,当然是所用数学知识越简单越好.因为我们的模型是给人看的,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建立的.只有模型(包括计算)越简单才能被更多的人看懂和应用,模型的应用价值也就更高.如果用得不当,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使问题复杂化,有时甚至得出荒谬的结果,这是我们需要慎重考虑和认真解决的.

四、严密的逻辑推理和论证

要按照不同地区、不同专业建立相应的模型.在分析论证过程中一定要有充分的依据,要说明数据的来源,且必须有充分的依据.不能凭借着自己的感觉去估算,要使人信服.

五、注意语言的通俗和简洁

数学建模的论文和其他科学论文一样,语言是给人的第一个印象,就好比人的衣着,要得体,既要朴素、整洁、好看,又不能太过华丽,更不能奇装异服,使人看起来很不舒服.这就要求我们平常要多训练,多看一些好文章;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有时候也可以模仿别人的做法.模仿不是抄袭.在前人已有的基础上,学习别人的思想方法,根据自身问题的客观实际,加以改进并结合自己的观点,这就是创新,这就是创造发明.

六、好的摘要是第一道门坎

为什么这样讲?因为现在参赛的队数越来越多,阅卷的专家人数有限,阅卷时先看摘要,如果看了摘要后给人的印象是这篇文章不值得一看,那就可能第一步就被淘汰,连门都进不了,哪里还有获奖的机会.摘要至少要包含思想方法、主要结论和优缺点.建议多看一些写得好的摘要,多动手,多训练.最好能达到如下的效果:就是看了你的文章的摘要后能使人产生有必要进一步细看文章内容的欲望.

七、再谈谈文章的新意和创新

1.创新创意从一点一滴做起

文章要有不同于一般常人的新意和创新,这个可以从以下几点体现:(1)在模型的假设中体现;(2)在建模中体现;(3)在论证推导中体现;(4)在求解和计算中体现;(5)在数据的收集中体现.

2.创新创意其实并不难

有人认为创新创意太难,不是我们常人能做到的事,这种想法是不对的.什么是创新?就是不同于别人的新思想、新方法、新理论、新规律、新成果.这就首先要解放思想,树立自信心,要相信自己.其次要多学习,多看书,多联想.

3.创新创意要靠平时的积累

任何的创造和发明都不是偶然的,创新创意也一样,要有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这要求平时要多学习、多看、多联想外,还要对平时的所见所闻多观察、多思维,对身边周围发生的事物多联系、多思维.要用形象思维的方法去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只有经过长期的努力,才能做到得心应手.

4.创新创意也可以模仿和借鉴

有时别人的想法、做法往往有启发作用,尤其是当你还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时,不妨参考别人的好思想、好方法.模仿别人已经成功的经验,包括思想、做法.其实很多创新、创造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现在的实际,经过自己的思维加工改进而成的。

如何写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一、什么是教学反思

反思:是对自己的思想、心理感受的思考,对自己体验过的东西的理解或描述。反思是一种思维的形式,是个体在头脑中对问题进行反复、严肃、执着的沉思,进一步理解为“对于任何信念或假设,按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步推导出的结论对其进行的主动地、持久的周密的思考”。

教学反思或称为“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

二、教学反思的特征

首先表现为自觉性。如果你想在三尺讲台上开启一片蔚蓝的天空,那么你会觉得不断地教学反思不仅是个人的思想需要,而且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是精神产品的再生产,你会发现生命就像每天升起的太阳一样是新的。

其次表现为超越性。反思是一种手段。反思后则奋进。存在问题就整改,发现问题则深思,找到经验就升华。如此说来,教学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

第三个特征为个性化。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身自觉地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反观自照,属于“个人奋斗”。你可能在灯光下静夜思,回顾和展望。你可能倚着窗口,遥望星空,夜不成寐。正因为教学反思具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个性化特征,你就有可能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模式。

三、教学反思的类型

从时间角度分,教学反思可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种。教学前反思的主要根据是经验,有利于对教学过程的合理设计,教学前反思这一环节,要求各位教师在对前一阶段教学工作中的信息收集、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运用已有教学经验,并借鉴他人教学中的长处,以局外人的身份,对自己的教学准备、设计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充分酝酿,反复比较、选择,形成教学设计和准备的最优化,达到最佳的教学准备状态。

教学后记的几种类型

“课后思”:一场课下来就总结思考,写好课后一得或教学日记,这对教师非常重要;

“周后思”或“单元思”:也就是说,一周课下来或一个单元讲完后反思,摸着石头过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月后思”:对于自己一个月的教学活动进行梳理;

“期中思”:即通行的期中质量分析,这是比较完整的阶段性分析。通过期中考试,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家长意见,从而进行完整的整合思考;也可以以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或一届教学的宏观反思。

四、教学反思内容

一是对教师自身教学状况的反思。

如:本节课我讲授的时间是多少?(哪些可以不讲或者少讲)学生是否有自由支配的“空白时间段”?是否给学生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机会?对问题的设计以及提出,是否符合所教学生的实际?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处理适合学生吗?讲话的音调怎样{激情}?微笑教学了吗?训斥学生了吗?教师在教室里是怎样走动的?(目的性)授课后我感到快乐吗?有有导致我心情不佳的事件?尊重学生例举。感到最自豪的教学活动是什么?我对学生的需要类型是否清楚?这节课,我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到位吗?

二是对学生学习状况反思。

例:学生听课时的反应如何?有无原因?学生学习状态描述。学生的合作状况怎样?本节课的异类观点。(能否形成案例?)意外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于——学生,关于——事情,课后应该找他谈话交流。

三是对授课内容、方式、技能技巧的反思。

例:关注现实生活的情况,是否注重学科了学科教育价值的体现?所任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会贯通情况;师生对话形式。师生交往互动的状况以及下一步的改进措施;那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效果?非预期性事件的处理(处理方法、怎样处理更机智)。

四是对课堂整体状况的反思。例:这节课从学生那里学到了什么?在什么样的情形下,感到与学生的关系最密切?那些精彩片断值得仔细回味?那些突发事件让我措手不及?自己感觉,这节课成功吗?感觉成功的课,有没有可以总结的规律?其他值得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五 如何写课后反思

(一)书写内容

1.写成功之处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光辉顶点。

2.写不足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上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

3.写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写学生创新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

5.写“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二)写好教学反思的方法

1.从怀疑处反思。

从怀疑处寻求问题,至少产生两个角度以上的思考。如:教

5 学方法的使用是否科学。从“是”与“否”两个角度,还可以延生出怎么“更科学”,怎么才能避免“不科学”等举一反三的思考。

2.从转换立场处反思。

一个教学细节,从教师、学生、家长的角度来看也会不同,细究之,从学生的不同层次来看也是如此。因此,反思中,要有机地寻求转换立场,多角度来“包围”反思主题,才能增强反思的深度与客观性。

3.从转换知识系统、学科领域处反思。

综合实践、跨学科教学实践是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因此,反思有时也应从转换知识系统、学科领域来寻求不同的答案。

4.转换时空处反思。

环境、时间的变化影响了人们的认知。每个教学细节都有其发生、发展的时空特性,一堂课、一个教育教学过程的成功与失败都有诸多偶然因素,不要因为成功或失败就放过或忽略潜藏其中的问题。

5、从假设性问题处反思。

注重思维的设计性是培养创新思维的要点。假设是逻辑思考的重要方式。一种假设就代表一种新思维、新概念,甚至能产生与已有的问题相悖的结果。反思中提出一个假设,就可能是在发现问题后寻找到的解决问题的一把钥匙。

6.从联系对比处反思。

对比体现差异,联系体现衔接,通过横向、纵向的联系、对比,我们就可以从中发现许多新的问题。

7.从事物本质处反思。

哲学是所有科学的基础,心理学、教育学是教育科学的基础。要学会做更深层次的反思,就必须掌握哲学原理,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知识,才能使“反思”更全面、更科学、更客观,才能提高“反思”的含金量。

(三)、写教学反思的注意点

1.注意反思的“落脚点”。

教师们多数处于实践研究层面,因此要重视发挥自已的优长,找准“反思”的落脚点。首先要做好个人教学能力与教学风格的自我反思,如课堂教学设计是否过于单一,教学组织是否有序,激励奖惩是否得法,课堂氛围是否和谐。通过一番自我“反思”,明确自已“反思”的中短期目标、方向;其次“反思”要有结合实际教育资源意识,如社区环境、学校环境、办学条件、学生实际等,有了实际的教育资源意识,“反思”才能实事求是,才能因地制宜。

2.注意反思的“系统化”。

一堂课、一个教学细节都是反思的因子,但“反思”并不是仅仅只是为了一堂课或一个教学细节,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我们整个的教学理念,教学思维,说到底是提高教育教学的生命活力。因此,要做好反思还必须具备系统化意识。所有的学科都由若干

7 的子系统组成,都有其内在的规律特征与传统经验积累,只有进行“系统”的反思、实践,才能提高整体教学能力,才能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境界。

3.注意反思的“实践性”。

新课标是一种理念,实践是在理念的指引下进行的,理念又是在实践的论证下发展的。“反思”的目的就是为了改造教学实践,在实践中体现价值。

4.注意反思的“发展性”。

如何写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教师作为教学主体,不仅应该思考如何带给学生更好的教学质量,在课后也要做好教学反思工作。教学反思是多方面的,不仅需要从教师自身出发,也要从学生上课的反应出发,全面总结出教学过程中优秀与不足的地方,才能不断完善上课方式,提升上课质量。本文将从这些角度简要探究中学语文教师如何在课后写好教学反思的问题。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反思;语文课堂

教学反思是每个教师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能让教师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出色的地方与不够完善的地方,从而在出色的地方继续保持,在不够完善的地方积极改善。教学反思也是教师自身的思考,审视自己某一段时间内的教学情况与状态。做好教学反思,才能不断给学生带来更好的教学体验,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本文将以中学语文教师为例,为如何写好教学反思提供一些思路。

一、从语文教师自身反思

1.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之处

可以写教师在进行教学当中的一些亮点,以及带来学生良好反应的教学方式。一些亮点包括教师对文章进行的创新型教学,不仅吸引了学生的上课兴趣,也帮助了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比如,《桃花源记》这篇古文的传统教学方式是教师首先带着学生逐句翻译古文,了解课文大概涵义,再解释一些重难点字词与句式,当作普通古文学习。但如今课堂教学开始逐步依赖多媒体的形式,利用多媒体可以向学生展示更多内容,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并加深印象。教师在进行教学反思的过程中,可以指出自己在对一些古文进行教学的时候,根据古文自身特点对传统上课形式做出的一些改变。《桃花源记》这篇古文的特点在于有大量的景色描写,将古文中桃花源这个地方描绘的生动优美,在上课的时候可以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体会到桃花源的“美”,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也稍微放松了原本较为沉闷的古文学习的课堂。古文学习在语文学习中是很多学生的薄弱环节,因为古文学习有大量需要记背的基础内容,并且上课方式也较为固定。教师若能对这些方面进行思考,适量对课堂进行创新,就能更好的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这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之处。

2.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之处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自身也会有一些需要及时改善的问题,比如,一个非常常见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占据了过多的主导地位,导致学生的任务基本全是听与记,并没有真正参与进课堂当中,这样“填鸭式”的教学效果不好,课堂氛围也会较为枯燥。在语文课堂中这样的情形较为常见,因为语文是一门文科学科,需要学生运用逻辑思考的内容很少,更多的是锻炼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这些能力也是需要教师积极建立与学生的互动来体现的。缺少互动的课堂会让教师也不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学生也不能及时指出教师在讲解当中一些不够明晰的问题。如果教师发现了这些问题,在教学反思过程中需要积极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让学生更多的参与进课堂,如何建立一些有意义的课堂互动,帮助学生理解与记忆。另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就是对于课文缺少创新意识,用陈旧的教学思想千篇一律的对学生进行教学。创新是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内容,不断创新才能适应如今的教育节奏,带给学生更好的教学体验。教师在这方面也需要多加思考,如何让课堂变得更加新颖,在吸引学生的同时也能让学生学习到更好的学习内容。

二、从学生的反应反思

1.学生的一些积极反应

学生的积极反应一般从两个方面体现:上课的活跃性以及课后高质量的作业与考试,这些也是每个教师的最终目标。而教师可以从这两个表现总结出许多内容。首先是学生上课的活跃性,一般与教师教学的内容与方式有关。从教学内容来看,学生更偏向于现代记叙文,这类文章通俗易懂,学生可以更好地与文章产生共鸣,在学习这样的课文当中学生就会表现的更有积极性。而对于一些散文、古文等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下降,因为这些课文本身就带有一定的难度,并且非常考验教师的教学能力。但这也为教师改善课堂提供了一些思路,了解到学生更愿意学习哪一类的文章,教师可以把另一类文章的学习方式向学生喜欢的文章学习方式靠拢,尽量带动学生更多的积极性。从教师的教学方式来看,学生更偏向于轻松活跃的课堂,加入多媒体、增加课堂互动的方式都可以建造一个学生较为喜欢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从这两方面入手,对学生的积极反应进行一定的总结。

2.学生表现出的一些问题

学生表现出的问题一般为一些知识上的难点,学生难以掌握,在这些难点就会很容易出错。教师在教学反思中需要充分记录这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制定新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进行记忆与理解。在每一次的反思的过程中教师都应该记录下学生新的问题,便于发现学生是否有一些反復犯错的地方,教师也可以阶段性的再对学生以前有问题的一些地方进行再次复习测验,帮助学生进行巩固。另一方面,学生在课堂中的一些问题也集中在上课不够专注,对上课缺乏积极性。而这些方面就需要教师从自身思考是否存在一定的教学方面的问题。可以结合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之处与学生的一些积极反应入手去改变学生的这些问题。

三、从课堂方面反思

这个课堂主要指某一阶段的学习过程。教学反思可以是每节课后的,也可以是每一阶段性的总结。每节课后的总结能反应的内容不够全面,只能记录学生在当下的一些反应,但是通过一些阶段性的反思总结,教师更能发现学生在上课过程中的变化,比如,从每节课后总结出一些可以坚持的优势改变了学生的状态,让学生更积极的参与进课堂当中并获得更高质量的学习成果,从阶段性的反思总结当中更能体现出来。阶段性的反思总结也是对自身教学状态的一个反思总结,可以看出教师在这个阶段的变化,并积极思考其中的原因。每节课后的反思总结与阶段性的反思总结同样重要,都可以帮助教师不断地完善课堂,带给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

四、结束语

教学反思是每个科目教师都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能帮助教师放大在教学过程当中的亮点,也能提醒教师及时改善一些问题,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带给学生更好的学习内容。作为教育工作者,要认真积极地对待教学反思,如何写好教学反思的问题上也应该多多参考更好的例子,而不是像完成打卡一样写一些格式化的内容。不断思考是对学生与教师共同的要求,教师自身需要做好榜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受到鼓励,在学习当中也更加积极主动。要不断吸取现有的经验,在反思的过程中更准确的找出问题与优势,才能营造一个优质的课堂。

参考文献:

[1]李细平.在反思中成长,在反思中提升——浅谈初中语文教学反思[J],新课程(中学),2018(1).

[2]孟凡琦.初中语文反思性教学理论及课堂模式探究[J],学苑教育,2017(2).

[3]路琴.教师需在实践中反思[J],新课程(中学),2016(12).

如何写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首先要明确续写的要求,包括题目本身的要求和附加的要求。

续写一般要求:必须顺着故事开头想下去,这是不可动摇的。而且续接故事的主题必须是健康的,有意义的。续写的内容情节要有明确、集中的中心。构想故事时,想象必须合理,情节必须连贯。续写的步骤一般先确定中心,然后根据中心构想故事情节,接着就可以写了。四川省中考作文题题目是:《卖炭翁的炭被抢走以后》;附加要求是:“1、根据课文内容,发挥合理想象,写出卖炭翁在炭被抢走后可能产生的言行和思想活动。2、写成记叙文。3、写600字左右。”这个题,题目本身的要求很简单、很宽泛,而附加要求则比较具体和狭窄。一般考生,命题作文写惯了,往往只注意题目本身,而对附加要求则不屑一顾,结果因“偏题”、“脱轨”而吃虧不小。记得有位写作能力较强的考生,由于忽视了附加要求第一点的限制,尽管“卖炭翁的炭被抢走以后,少林俗家弟子除暴安良”的情节不能说不合情理,尽管结构完整,语言生动、流畅,仍然只得了个及格分数。这不能埋怨评卷老师过于苛刻,只能怪自己没有认真“审题”。

其次要紧扣中心来写,避免漫无边际。认真读懂给你提供的材料,想一想续写后整篇文章中心是什么,要根据这个中心,展开想象的翅膀,续补事情的发展和故事的结局。展开想象要注意以下几点:想象要符合原文的发展,人物和事物要与原文保持连续性和一致性。想象要符合生活实际。即使虚构,其内容也应该是现实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不能为了追求故事的离奇曲折,编得天花乱坠,使人难以相信,故事情节的向后延续发展要合乎情理。想象成的作文,要与提供的材料融为一体,要有明确的中心,重点要突出,详略要得当。

续写部分和前面的文章衔接得上,并且与原文情节发展和人物性格相一致。续写的语言要尽可能与原文的语言保持风格上的一致。 最后要在吃透要求的前提下,努力写出新意。续写的作品,应该而且必须是原作的自然延伸和发展。因此,一般来说,续篇的主题应力求同原作在主题上保持一致。如写作《警官访将军》和《叔叔归家》这两篇名著(《变色龙》和《我的叔叔于勒》)的续篇,其主题分别是抨击腐朽的封建警察制度或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但不少续篇,也可以写出迵异的主题。如写《驿路梨花》的续篇《再过哀牢山》,若写“我和老余”同“瑶族老人”与当年“相似的经历”,续篇则成了完全多余的“蛇足”或不伦不类的狗尾;若写与当年“形成对比的经历”——叙“我和老余”在“梨花宾馆”所受的“冷遇”和“瑶族老人”生病而被拒之“驿路诊所”门外的经历,借以呼吁“精神文明的复归”,续篇则可与原作成为“伯仲”或“姊妹”。又如河北中考作文题“续写《小桔灯》”许多考生按“要求”把作文写成了“以古衬今”的平庸之作,唯有个别考生独辟蹊径,把这一“四十多年后”的“团聚”;写的悲喜交集:“我”在“小姑娘”之家见到了她的妈妈和爸爸,不过在家中已只有“小姑娘”健在,她的爸爸妈妈只有遗像挂在墙上。“小姑娘”告诉“我”:现在,我们终于好了,爸爸妈妈的“特务”帽子摘掉了,冤案得到了平反昭雪……闻其言,睹其物,“我”在“欢度春节”时竟然“老泪纵横”……这个续篇,既与要求合拍,又在主题上,情节上写出了这个新意,自然应该让它独占憋头。

有道是,文贵创新,考续写作文,也同样以创新为贵。愿大家去努力追求这个“新”字吧!

如何写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一、切合实际的分析和理解

数学建模竞赛的题目都是客观的实际问题,内容无所不包.准确地了解题目的背景和要求是解题的第一步.这就要求我们对题目所涉及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要分析有哪些因素对我们所讨论的问题有影响,哪些因素是主要因素,哪些因素是次要因素,哪些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哪些因素是微不足道的,以及各因素之间的主从关系.要充分和正确理解题目的要求,即题目要求我们要解决哪些问题.千万不能曲解题意,否则将前功尽弃,徒劳无功.要分析解决问题需要一些什么怎样的数据,这些数据题目是否已经给足,如果不够就要我们自己去收集.要分析哪些数学工具适合于问题的求解,哪些数学知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或是不适合于本问题的解决.在分析的基础上,最好能够制定出解题的步骤和方法以及所需的工具(这里主要指数学知识、计算方法和软件).这样我们就可以有条不紊,从容不迫,按部就班地进行求解和写作.

二、令人信服的合理假设

数学模型的建立是在假设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题目的要求,首先要收集有关的数据.这些数据必须来源可靠,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合理指符合客观实际,不能与已经被证明是正确的定理和规律相悖.

假设是数学建模至关重要的一步,关系到建模的成败和模型的优劣.假设也是数学建模的一个难点,数学建模的假设就是要发挥每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出适当的、合理的见解.如果这一步成功了,那么你的整个建模过程也就成功了一半.本题的合理的令人信服的假设我个人认为主要是: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专业收费标准应该有区别;也就是说,你的模型是针对什么地区,哪类学校,什么专业的.所有的这些数据的来源应该都是可靠和具有权威性.模型的理据应该充分,有说服力.

三、选择适合的数学知识

数学建模中,同样的一道题可以有多种方法求解,因此往往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数学知识.在可供选择的多种数学方法中,当然是所用数学知识越简单越好.因为我们的模型是给人看的,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建立的.只有模型(包括计算)越简单才能被更多的人看懂和应用,模型的应用价值也就更高.如果用得不当,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使问题复杂化,有时甚至得出荒谬的结果,这是我们需要慎重考虑和认真解决的.

四、严密的逻辑推理和论证

要按照不同地区、不同专业建立相应的模型.在分析论证过程中一定要有充分的依据,要说明数据的来源,且必须有充分的依据.不能凭借着自己的感觉去估算,要使人信服.

五、注意语言的通俗和简洁

数学建模的论文和其他科学论文一样,语言是给人的第一个印象,就好比人的衣着,要得体,既要朴素、整洁、好看,又不能太过华丽,更不能奇装异服,使人看起来很不舒服.这就要求我们平常要多训练,多看一些好文章;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有时候也可以模仿别人的做法.模仿不是抄袭.在前人已有的基础上,学习别人的思想方法,根据自身问题的客观实际,加以改进并结合自己的观点,这就是创新,这就是创造发明.

六、好的摘要是第一道门坎

为什么这样讲?因为现在参赛的队数越来越多,阅卷的专家人数有限,阅卷时先看摘要,如果看了摘要后给人的印象是这篇文章不值得一看,那就可能第一步就被淘汰,连门都进不了,哪里还有获奖的机会.摘要至少要包含思想方法、主要结论和优缺点.建议多看一些写得好的摘要,多动手,多训练.最好能达到如下的效果:就是看了你的文章的摘要后能使人产生有必要进一步细看文章内容的欲望.

七、再谈谈文章的新意和创新

1.创新创意从一点一滴做起

文章要有不同于一般常人的新意和创新,这个可以从以下几点体现:(1)在模型的假设中体现;(2)在建模中体现;(3)在论证推导中体现;(4)在求解和计算中体现;(5)在数据的收集中体现.

2.创新创意其实并不难

有人认为创新创意太难,不是我们常人能做到的事,这种想法是不对的.什么是创新?就是不同于别人的新思想、新方法、新理论、新规律、新成果.这就首先要解放思想,树立自信心,要相信自己.其次要多学习,多看书,多联想.

3.创新创意要靠平时的积累

任何的创造和发明都不是偶然的,创新创意也一样,要有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这要求平时要多学习、多看、多联想外,还要对平时的所见所闻多观察、多思维,对身边周围发生的事物多联系、多思维.要用形象思维的方法去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只有经过长期的努力,才能做到得心应手.

4.创新创意也可以模仿和借鉴

有时别人的想法、做法往往有启发作用,尤其是当你还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时,不妨参考别人的好思想、好方法.模仿别人已经成功的经验,包括思想、做法.其实很多创新、创造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现在的实际,经过自己的思维加工改进而成的。

如何写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我手里有一本新书《名博是怎样炼成的》(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出版),书的目的性非常明确——教给你如何能靠通过写博客出名,创造出个人名字的品牌,“顺便”会带来各种荣誉,其中当然也就包括了经济效益。顺便说一句,我的意思绝对不是说这是一本内容平庸的书,它甚至是新奇的,因为至今为止,还绝少有教人如何靠写博客出名的书。但是,这本书在写作的目的方面是“平庸”的,缺少创造性,因为它与时下许多热门的却是平庸的社会现象非常吻合。我的意思是说,我们当下的社会文化现象与过去相比,不但没有什么进步,而且越来越平庸,甚至是低俗,粗陋得令人难以忍受。

随便翻开《名博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任何一页。不看它的组词造句,只统计出现次数最多的词汇,都是告诉人们为了能把个人博客写成“个人品牌”,也就是“应该如何”云云。这就像鲁迅曾经批评过的“如何写小说”,或者热闹多年而不见衰落的“如何写高考作文”之类的书籍一样。这些作者们几乎是手把手地教人“如何写……”——这样的书之所以好卖,是因为想偷懒而又迅速获得利益的人太多,就像时下流行打着各种投资的旗号去投机(比如投机股市与房市)一样。投机或者走捷径当然没有什么不好,它可以事半功倍,但是我总觉得这种脑子动得有问题。

“应该如何……”的背后究竟暴露出什么问题呢?首先,告诉别人“应该如何……”的人,有一个不言而寓的前提,那就是他自己当然是知道“应该如何”的——这怎么可能呢?!从理论上讲,这是不可能的,一切预言或者是老生常谈(就像一个笑话:今年的股市趋势只有三种可能性:涨、跌、不涨不跌),或者是事后诸葛亮,就像那算命一样。

同样非常奇妙的是,我甚至不能一般地断言这样的“投机取巧”会培养起一种令人不思进取的懒惰之风——尽管事情的实质是这样的,但是,事情的效果却不是这样的,难道不是吗?教人“应该如何”的书,也可以写得头头是道,有板有眼,甚至玄妙无比,就像那教人算命的书一样。我们民族精神遗产中最博大精深的著作《周易》,竟然就是一本与算命有关的书,这样的观念刻在我们民族集体无意识中的,几千年来绵延不断。

顺便插一句,我这篇文章只是打着书评的旗号,其实却根本不是书评,我只是想借着某个似乎固定其实却根本无法固定的话题,说我任意想说的话,因为我在骨子里觉得任性很有意思,人是任性的。因为这就是人性——你教我怎么样做才是正确的,我就偏不照着你的话去做,即使碰得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俺人性太多,没有办法!所以,我还要接着上面的话题往下说,无论遇见多么敏感的地方,也绝不打马虎眼,因为那些地方有趣而不平庸,甚至还是重大理论的突破口,就像那老和尚告戒不谙世事的小和尚“女人是能吃人的大老虎”,但是小和尚出于人性,就是喜欢她这个“大老虎”——对这小和尚来说,当他终于知道女人不是“吃人的老虎”时,就相当于他“在理论上有了重大突破”。

让我斗胆猜测一下,权当做一回小和尚——还是接着《周易》与喜欢“算命”的民族精神的关系这个敏感话题,这不应该算是我的什么发现,但却由于这样的现象太普遍,反而被我们熟视无睹。我们民族的思维习惯中,不习惯于怀疑各种告戒我们“应该如何才是正确的”观念,因为这样的怀疑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事实也是如此,直到现在,我们社会的主流媒体提倡过这样或那样的“应该如何才是正确的”,但是绝少提倡或者鼓励独立思考、言论自由。有太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都是与独立思考和言论自由对着干的。当然,现在没有人愚蠢到敢于公开地说我们就是不要什么“虚假的”言论自由,因为这显得太没有人权,等于自己打自己嘴巴。但是,长期以来的经验教训,似乎已经教会了人人懂得言论自由或者独立思考的界限在哪里。这与算命有什么关系呢?大有关系,因为算命也是预先就告诉你“应该如何才是正确的”。

既然独立思考、言论自由的效果很不好,于自己和社会都很不利,更不利于众多可怜的考生们金榜提名,我们民族的精神风俗就这样渐渐养成了——凡事都要讲究一个“后台”,这远比“独立思考”有用、实惠、可靠。当然事实就是如此。有靠山的不用什么独立思考,没有靠山的,独立思考也没有用,当然事实又是如此。这对于我们的社会有什么危害呢?没有什么危害,因为没有人看出有什么危害。

我们的文化,就这样渐渐成了考试的文化、口号的文化,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事先就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才是正确的”的。这种“应该如何才是正确的”的文化,甚至影响了学者文人们的写作风格、电影电视的风格、新闻报道的风格。当然,只有一种风格,等于没有风格,或者叫真正的思想个性无处藏身,长此以往,也就没有什么真正的思想,因为思想没有用。当然,任何事情都是有代价的,那就是我们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大思想家、大艺术家、甚至大科学家。

当我说,我们的民族,时下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大思想家、大艺术家、甚至大科学家,我的衡量标准是世界性的——如果别人与我争论,给我扣上一大堆大帽子,说什么我是自轻自贱,甚至是什么汉奸之类,我是不屑与之辩论的,顶多只哼三个字:爱国贼!当我写出这三个字时,大脑却一下子完全空白,我为自己的想法而震惊,甚至是目瞪口呆,我来到了思想的边界,经验教训告诉我再也不能往前想了,因为再往前想有异常的风险。可是,我这人只是表面上老实,骨子里的性格,却是上串下跳的——我只是动动心眼,也有罪吗?什么强大的权力也管不住我的心思啊!

我所谓“上串下跳”,也就是心思不顺从,管不住自己,就像害羞的少年见了漂亮姑娘管不住自己的心情一样。这当然不像那些财大气粗的“爱国贼”一样,脑子被清洗的就剩下“应该如何才是正确的”了。

我的精神是如何“上串下跳”呢?以上面为例,本来我想探讨一下我们的民族为什么时下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大思想家,可是突然想到人家会给我扣帽子,一时气极冒出“爱国贼”的念头,静下心来一想,所谓“原因”,所谓“爱国贼”,都与脑子里充满了“大家一致认为”什么才是“正确的思想方式”或者“应该如何才是正确的”有关。

规矩多,并不一定会妨碍精神自由,要看是什么性质的规矩,比如古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规矩就很不错。但是,有些暗中带着威胁的“潜规矩”就不太好,它暗示我们听话——从上幼儿园开始就要听阿姨的话,上学了,要听老师的话,工作了,要听领导的话,如此等等。其中有什么“潜规矩”呢?那就是“如果你听话,就会……”,或者“如果你不听话,就会……”云云。

我很讨厌“大家一致认为”这样的表述方式,因为根本就没有什么“大家一致认为”,它距离每个人的心情都是“上串下跳”的这种实际情形太远。于是,我的心情又开始“上串下跳”了: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潜在的精神压抑无所不在。当然,也有释放方式,比如说我们互相用手机传送的那些“段子”,或者是无所不在的“搞笑”。但是,以这些“低俗”的方式抵抗“一板正经”,毕竟不是真正的抵抗,这些“段子”或者“搞笑”的写手,也永远做不了真正的思想家或作家。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不过与我们大家想“不正经”的发泄一下的欲望不谋而合。可是,发泄过后,一切照旧,无聊与烦恼依旧。

呜呼!什么时候才没有这样多的“大家一致认为”?

上一篇:知识产权贸易论文范文下一篇:管理学概论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