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筑空间建筑管理论文范文

2023-11-15

城市建筑空间建筑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近年来,大空间建筑数量越来越多,此类建筑与一般建筑相比,要求视觉上的通透性和建筑造型上的特殊性。由于此类建筑体量大、火灾荷载大、火灾危险性大,加之人员流动性大、疏散困难等原因,因此,文章通过对数座大空间建筑实地调查,分析了大空间建筑的结构特点和火灾特点;通过对大空间建筑消防设计探讨,总结了大空间建筑消防设计的方法,可为此类建筑消防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大空间建筑;消防设计;建筑材料;建筑技术

1 概述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大空间建筑也越来越多,如会展中心、大型体育馆、展览馆、大型商场、影剧院、航空站等。此类建筑往往建筑规模巨大、用途广泛、人流量很大,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将很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事故。但由于消防技术规范的滞后性,目前,大空间建筑消防设计没有可资依据的规范条文,只能参照现行规范中类似的条文进行设计。由于大空间建筑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消防设计和普通建筑有较大的差别,必然要在现行消防设计技术规范的基础上有所突破,以实现其功能的需要,满足视觉上通透性的要求,达到建筑造型标志性的特殊需要,这些都给消防设计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因此,针对大空间建筑消防设难点,结合建筑消防设计中出现的新方法和新技术,探讨大空间建筑消防设计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

意义。

2 大空间建筑的特点

大空间建筑是伴随着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在二战后的几十年里,随着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大空间建筑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结构方面相继出现了混凝土薄壳顶、悬索结构、网架结构、悬挂结构等。世界上著名的大空间建筑非常多,如悉尼歌剧院、巴黎的法国国家工业与技术中心陈列大厅等。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大空间建筑也日益增多,如首都机场新航站楼、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会场“鸟巢”、游泳馆“水立方”。大空间建筑虽然功能多样、结构不同、造型各异,但其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1)普遍层数不多,而体量很大。无论是超市、娱乐场所、商城均比以往占地面积要大得多,大多数占地面积在上万平方米,有的建筑物占地面积甚至达四五万平方米。

(2)采用轻钢结构较多。因为轻钢结构具有造价相对低、施工周期短,且容易根据形式重新拆除改造的优势,所以倍受青睐。

(3)无窗和固定窗结构较多。为了便于管理和造型的需要,同时为了家具布置和内部装修的要求,再就是为了实现全空气调节模式,节约能源,很多建筑外墙多采用整体实墙面或固定中空玻

璃窗。

(4)功能复杂,疏散路线曲折,导向性差。一些大型商业场所,如大型室内商业街,由于业主主要意图就是突出商品和卖场功能,更希望顾客多流连其内,而使人们不容易找到安全出口。

(5)内部可燃物品多。无论是商场还是超市,其内部装修、货架上大量放置的商品,造成火灾荷载非常大。

3 大空间建筑消防设计难点

3.1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按照《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规定,喷头的安装高度不应大于12m,而大空间建筑高度绝大多数超过了12m。同时,普通自动水喷淋系统安装在建筑物顶部,依靠喷头附近的烟气温度启动,而在大空间建筑火灾中,喷头附近的烟气温度常常不足以启动喷头,即使启动,普通喷淋系统喷出来的水滴直径和流速都较小,一般粒径的水滴还来不及到达火焰面,就已经被烟气流冲散并迅速蒸发,起不到灭火作用。以上这些问题对大空间建筑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

要求。

3.2 安全疏散

大空间建筑进深和跨度都很大,而规范规定,从室内任何一点到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30m,一些大空间建筑内部至安全出口距离超过30m。为此,安全疏散距离设置非常困难。大空间建筑一般属于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很多人员不熟悉疏散路线和周边环境,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容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大空间建筑安全疏散设计存在

困难。

4 大空间建筑消防设计对策

4.1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在大空间建筑中,普通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因受建筑高度的影响,几乎起不到灭火的作用。为此,针对大空间建筑特点开发出了多种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4.1.1 大流量(5L/s)开式的雨淋系统。雨淋系统所使用的喷头为开式喷头,火灾发生时,系统保护区域上的所有喷头一起喷水灭火,能有效地控制火灾,防止火灾蔓延。大流量(5L/s)开口喷头的雨淋系统的灭火效果更好,它喷的水量很大,水滴直径也非常大,克服了普通喷淋系统喷出来的水滴直径和流速都较小,一般粒径的水滴还来不及到达火焰面,就已经被烟气流冲散并迅速蒸发的缺点。在布置雨淋灭火系统时应注意以下问题:雨淋灭火系统的喷头水压应超过5MPa,喷头一般采用正方形布置;为保持供水均匀分配,在每根干线水管上的支线水管不应超过6根,开式喷头在每根支线水管上不超过6个;喷头与支线水管立面布置,雨淋喷头应设在建筑物的凸出处。

4.1.2 智能消防水炮。智能消防水炮是在原有消防水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高度智能化的消防灭火装置,智能水炮由火灾探测器、火焰定位器、消防水炮、解码器、电磁阀、手动控制盘、计算机及其控制程序组成。其中解码器由功率模块、微处理模块、远程通讯模块和数据采集模块构成,它提供了消防水炮的驱动、状态反馈、火焰定位和远程通讯四项基本功能。智能消防水炮具有体积小、与火灾自动报警设施联动、灭火迅速、水渍污染少等特点。智能消防水炮的应用,能极大地提高大空间建筑早期火灾扑救的自动化水平。

4.2 安全疏散

4.2.1 安全疏散时间。大空间建筑中疏散路线复杂,同时,疏散时受人员特性、烟气、消防设施质量等因素影响较大。所以它的疏散距离和疏散出口宽度不能简单依据规范来做硬性设计。而应采用性能化设计的办法来确定疏散距离长短和疏散出口宽度,性能化设计的好处是以量化技术去分析影响人员生命安全的各种因素,考虑较为全面周到,能最大限度保障人员成功安全疏散。

4.2.2 设置消防安全通道。如何解决建筑内部距离远远超过30m这一问题,有人提出采用设置消防安全通道来解决这一问题,并在一些建筑中实际运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消防安全通道的设置方法是,按照建筑结构以及防火分区的划分情况,采用防火墙、防火卷帘等分隔出一定宽度的区域,连接各防火分区及疏散出口,严格对该区域进行防火管理,严禁放置障碍物和可燃物,设置明确清晰的疏散标志,采用防火门进入该通道,同时,可以运用正压送风方式,防止烟气进入

通道。

5 结语

目前,大空间建筑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发展势头迅猛,大空间建筑消防设计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现。大空间建筑消防设计的许多问题已经有了解决方案,能较好地解决大空间建筑消防设计与现行规范、技术标准之间的矛盾,但是某些方案仍面临着经济成本高、实际运用性不强等问题。大空间建筑消防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既要加强消防应用技术和高新技术的开发研究,也要完善消防法规和设计规范,而且需要通过科研、设计、管理人员共同参与和积极努力才能很好地解决。

参考文献

[1] 关于大空间建筑防火对策[J].建筑科学,2002,18(6):48-50.

[2] 刘卓洋,王毓薇.大空间建筑消防设计初探[J].安防科

技,2004,(2):56-61.

作者简介:陈宝珑(1982-),男,霞浦县公安消防大队十一级助理工程师。

(责任编辑:周加转)

城市建筑空间建筑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采用绿色建筑技术进行建筑设计,实现节能、节地、节水、减少污染、改善舒适度,是目前建筑设计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现状;思考

【Key words】Green building;Design status quo;Thoughts

我国对现代绿色建筑的研究已经起步,结合我国的经济、资源、气候条件,采用绿色建筑技术进行建筑设计,实现节能、节地、节水、减少污染、改善舒适度,是目前建筑设计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绿色建筑概述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绿色建筑的室内布局十分合理,尽量减少使用合成材料,充分利用阳光,节省能源,为居住者创造一种接近自然的感觉。因此,绿色建筑的内涵是节约资源与环境保护,注重以人为本,强调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

2. 绿色建筑设计特征

绿色建筑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体现绿色平衡理念,它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而且能源和資源的消耗最为经济合理,对环境的影响最小。

(1)节能特征。绿色建筑能够使能源、资源消耗降至最低程度。

(2)环保特征。合理使用土地,使用无污染、可拆卸材料,生活垃圾内部消化,形成类似生物链的良性循环。

(3)地域性特征。强调采用本地的原材料,尊重本地的人文、自然、气候条件,在风格上完全是本地化的,所以产生出新的建筑美学和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3. 绿色建筑设计的关键

3.1 对土地的合理利用。绿色建筑的理念主要是针对建筑用地的节约使用以及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对土地使用进行合理规划,包括外部设施;主要强调在土地用量不变的前提下,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将土地的利用延伸到地表以下。除了利用空间外,还可以运用新型的节约型材料来促进空间的使用率的提高。

3.2 改进传统技术。传统的建筑设计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环境和技术是最关键的。对传统技术的改革,主要着重点在于不仅要吸吸取传统经验中比较好的部分,而且要对它的用材、设计方法等进行多方面的改进,使建筑物最终能够适合环境和发展的需求。现代技术的科技含量高,其中生态技术等都是对建筑业的发展非常有利的。现代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主要还是要依靠它所涉及的高科技的成果;能够满足发展要求的适应新时代的新的理念和技术;信息化与智能化在建筑业中的利用;传统建筑设计与现代技术的完美结合;计算机在建筑设计中的高效运用,提高设计水平。古往今来,建筑设计都是利用现有的技术和环境条件来使住宅中的空气、温湿度等达到最佳的状态。而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最先考虑的是环境的承受力,关注的是环境保护和各种资源利用的绿色生态可持续。进行建筑设计必然避不开周边环境,但也要注意对水、能耗、土地等的节约和用防止污染等保护环境的方法来促进可持续发展。

3.3 资源的再利用。首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从环保的角度出发,尽量利用已被使用过的场地或地表环境已经被破坏的土地。其次,要重点保护水资源,尽量保证节约用水的基础上,运用新技术建设水资源循环系统。像在现有的住宅设计中考虑雨水资源的利用以及污水的处理系统设计等。

3.4 建设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水资源的循环,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保证生活用水质量,之后污水处理系统等一系列系统的建立,可以将生活排水等生活生产污水进行生化处理,达到标准后,再循环用于厕所、草坪、工厂、街道等地,使水资源的利用率最大化,将有限的水资源进行循环处理收获等量的自来水,不仅仅是保护环境的体现,也减轻了城市处理污水的负担。对生态景观中的水资源的利用规划要遵循整体性原则,可持续原则和循环利用原则,以节约水资源和防止水污染为主要目标,进行雨水收集,并在将雨水进行系统处理后,使生态景观的用水得到满足。

3.5 采用灵活的设计手法。不同的用户会有不同的需求,因此建筑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就应充分考虑到各种变量,采用灵活性的可调整的策略,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效益和寿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小对环境的危害。

4. 绿色建筑设计研究

4.1 住宅区的规划与设计。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建筑结构的布局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则可能会对居住环境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因此,建筑住宅小区实施规划设计作业过程中,笔者建议应当对建筑结构的平面功能设计、美观设计以及使用空间上的利用等加强关注,同时还要对高层及高密度的建筑群主体结构进行全面的考虑。建筑主体结构实际设计时,应当逐渐抛开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以钢结构体系取而代之。据调查显示,钢筋混凝土材料施工过程中,建筑耗能是钢结构建筑耗能的1.2 倍左右,同时其产生的CO2 等温室气体排放量大约是钢结构建筑排气量的1.4 倍左右。由此可见,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进行施工建设,必然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侵害。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住宅区附近的建筑热环境产生的原因很多,以气流的流动为重,加之住宅区周围辐射系统的影响,住宅区的室外环境可能会出现非常严重的“热岛”效应。该现象通常出现在夏季,一旦发生,不仅会使生活在这里的人出现中暑现象,而且还可能产生光化学烟雾,加重空气的污染。因此,合理的规划与设计,选择屋顶绿化、墙壁垂直绿化和设置水景等绿化方式,对于避免热岛效应的影响,提高居住环境的质量效果非常的明显。

4.2 自然通风与天然采光设计。自然通风设计是当前调节建筑结构周围环境的最经济、最有效方法,实践中影响因素非常的多,主要表现为建筑结构平面布局、三维空间的设置以及立体设计等几个方面。在对建筑结构自然通风设计过程中,应当先全面地掌握该建筑所处区域的自然环境、空气流动状况,只有这样才能通过科学、合理的开窗设计与室内环境布局,对自然通风设计进行有效的引导。比如,在低窗、高窗结合设计过程中,应当注意进出口高差的关系以及热气流的上升情况,使之能够有效地从高窗中排出,并促使凉爽、清洁的空气从低矮洞口流入室内,以实现内外控制的有效转换,即烟囱效应。在天然采光设计过程中,要清楚地认识到光照对人类生活质量的影响,因此在满足基本的生活、工作需求的条件下,应当最大限度的对天然光源合理利用。这样不仅可以为人类的生活、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而且还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的实际光照耗能。在绿色建筑设过程中,可采用如下策略:

(1)加强对建筑结构层高的控制,通过有效减少外墙面积,体形凹凸变化,来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

(2)窗外設置出挑大阳台。这样不仅可以有效获取较为理想的外景条件,而且还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出挑大阳台来遮挡夏日的太阳热辐射。

(3)窗外以及阳台的外沿设计成可以自由调节的外遮阳百叶窗,遮挡太阳的热辐射。

(4)窗玻璃应当选择那些低辐射镀膜材料的玻璃,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减少中长波太阳热辐射进到室内,而且对可见光进入室内不会造成太多的影响,视野也比较好。

4.3 内部水热与外部智能设计。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要注意节约用水,同时还要全面考虑水量与水质。绿色建筑设计中所采用的具体节水方法注意有下几种,即有良好节水型供水装置;安装有效的收集雨水设备;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对污水进行就地处理。即便是在炎热的夏季,室内空调的温度也应当控制在22至27摄氏度之间,冬季的室内供暖温度也应当控制在20至24摄氏度之间。同时,还要加强对建构智能化技术的有效应用,以实现低碳环保建筑之目标,前景广阔。实践中,应当深入发掘当前智能化系统建筑节能降耗技术的潜能,比如对建筑管理系统的相关环境控制参数进行调节,对空调、给排水、地热以及照明和电梯等设备加强监控,通过对这些电力设备的优化来有效减少电能的耗损和空气污染物排放量。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当紧跟时代发展之趋势,不断开发新型的智能化环保策略,并将其中有效地应用与设计过程之中,比如对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加强利用,对雨水、污水进行综合处理和利用。

5. 结束语

绿色建筑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贯穿于立项、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后期使用全过程。我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资源消耗大户的建筑业就必须走现代绿色建筑之路。让越来越多的绿色建筑、绿色社区、绿色城市构成我国未来希望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莫辉.实现建筑的设计与环境之间的合理配置的途径探析[J].民营科技,2012.

[2] 薛明.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其在我国的应用探讨[J].后勤工程学院报,2009.

[3] 张传经,曹泽新,吴俊.商业办公楼的绿色建筑设计思路[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11.

[4] 李敏捷,白荣林,周伟.云南冶金集团科研中心绿色建筑设计探索[J].华中建筑,2012.

城市建筑空间建筑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一、具有媒介特性的地标性建筑

加拿大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提出了“媒介即讯息”的观点, 将媒介定义为信息和传播的载体和介质。那么根据这个内涵, 可以认为只要是具备了这一特性的介质都应属于媒介的范畴, 包括建筑、音乐、艺术、美食等信息承载物都可以算作是媒介。建筑媒介作为一种最常见的实体媒介, 以其特殊的媒介特性成为关联城市主体、传承城市文化的重要空间实体 (慕玲, 2017) 。“建筑即媒介”, 这是建筑学界基于建筑实体的物理属性与传播特性提出的概念。“地标性建筑是指承载着城市特征的建筑, 就是作为城市象征和城市代号的建筑, 它虽然也是地标物, 但它的本质已经是代表和象征了” (牛龙珍&邹倩, 2013) 。标志性建筑的基本特征就是人们可以用最简单的形态和描述来唤起对于它的记忆, 一看到它就可以产生这个城市乃至国家的联想。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与传播、建筑与传播之间的关系日渐凸显, 城市地标性建筑作为城市建筑的典型代表, 其媒介传播特性也更加明显。这种特性主要从传播符号和传播媒介两个维度进行解释。

(一) 传播符号维度

作为一种传播符号, 建筑的形状、颜色、体积等都承载着某种信息, 传达某种意义。地标性建筑将这些意义精密组合, 将设计理念符号化, 显示出城市的文化内涵、经济水平、城市风貌, 当受众接收到这些符号后, 就能自动够解读出这些符号背后的内涵和意义, 实现编码与解码的交流与互动。正如建筑师伊利尔·沙里宁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建筑, 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在文化上追求什么” (马征, 2018) 。地标性建筑作为一座城市的名片, 是城市高度现代化的象征, 更是城市精神文明的高度体现, 正是由于地标性建筑的这种符号特性, 才使得它区别于其他一般的建筑。地标性建筑以其独特、醒目、易识别的特性成为人们文化生活、娱乐活动的聚集地, 就算是第一次来某个城市的旅游者, 往往也可以通过定位标志性建筑到达这个城市的核心。

( 二 ) 传播媒介维度

城市地标性建筑是一种偏倚时间的媒介, 加拿大著名学者哈罗德·英尼斯提出了“媒介偏倚论”, 他把媒介分为偏倚时间的媒介和偏倚空间的媒介。依照他的理论, 城市地标性建筑体积庞大, 耐久性强, 属于一种偏倚时间的媒介。建筑特别是地标性建筑因其持久存在和高关注度的特性,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呈现城市历史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一个城市的历史, 其实可以简写成一部城市地标建筑的变迁史。在规划和建造地标性建筑时, 往往会把这一个城市当前的文化、政治、经济等发展状况融入到地标的设计中, 从而使得地标与这个城市当前的物质和精神层面相契合。在地标性建筑建成之后, 这个建筑就代表了当前的时代特色和城市发展水平, 成为这个城市的标志。由于地标性建筑独特的持久和影响广泛特性, 它在一定程度上见证了整个城市的发展历程, 成为记载城市发展的历史符号, 地标性建筑通过虚拟媒介直接或间接为大众提供信息, 传播城市形象, 唤起人们的城市记忆, 这也是本文立意的主要来源和基础。

二、杭州城市品牌形象的现代化演进:基于地标性建筑的实证

(一) 地标性建筑:杭州现代性的起源和发展

杭州是浙江省省会和全省经济文化科教中心, 位于浙江省北部、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1, 它的发展就是我国城市现代化高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多年的时间里, 杭州市区的行政区划进行了三次重大调整 (1996年、2001年和2014年) , 从改革开放初期的683平方千米升至当前的4881平方千米。市区的建成面积从改革开放初期的53平方千米扩张到462平方千米2。同时, 杭州是一个有着22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 悠久的历史给杭州贴上了“人间天堂”、“丝绸之府”和“鱼米之乡”的标签, 也给杭州留下了延续千年的城市格局 (李澍田, 2017) 。

以全局的视角看, 从一个小县城发展到今天的大都市, 杭州的城市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到1978年之前, 杭州的城市空间形态都是吴越国时期的“东城-西湖”格局。改革开放之后, 杭州城市快速发展, 现代化进程带动了城市建设加快, 那些凝聚时代精神的建筑物成为了杭州城市的标识符号和精神象征, 见证了杭州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历程, 传播着城市形象。

(二) 研究设计与数据的获取

本研究以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杭州地标性建筑的演变过程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放入杭州城市现代化发展全过程的坐标系中去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把2001年 (杭州“跨江发展战略”的提出节点) 这个时期作为一个从“西湖时代”到“钱塘江时代”发展的关键时间点去梳理地标性建筑的变化。本次调研通过专家学者采访和发放问卷调查两部分组成, 先通过网络资料搜索合专家访谈确定两个不同时期各自20个地标性建筑, 通过问卷调查选出最能代表这个时期的10个建筑物。本次问卷根据不同年龄不同职业随机发放420份, 回收369份, 有效问卷355份, 得出两个时期的地标建筑排序表 (表1、表2) 。

从表1和表2的地标建筑物票数排序选出各自排名前十位的地标建筑物, 建立杭州新旧时期城市十大地标建筑物变化表 (表3)

(三) 数据分析与研究结论

从“1978-2001年杭州十大城市地标性建筑” (图1) 可以看出在1978年-2001年之间, 十大地标有一半的地标性建筑物是属于西湖山水 (西湖、雷峰塔、保俶塔、灵隐寺、六和塔) , 由此得出当时的城市经济文化中心圈是依托西湖生成, 并向外辐射。杭州历来以西湖之美闻名天下, 西湖山水与城市有着“城以湖美, 湖以城壮”的和谐关系, 在西湖得天独厚的庇佑下, 杭州开启了城市现代化发展的蓝图。现代性都市空间, 以活动和社交参与作为社会的基础, 这种社交参与以经济贸易为核心, 扩展到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龙翔桥在老杭州人的心中一直热闹繁华的代名词, 存在于30多年的龙翔桥公交站成为了他们交流沟通的重要集合点, 龙翔桥曾有过国营大菜场、夜市大排档、露天服装市场等繁华的活动场地, 是当时人们城市生活的中心地域。随着杭州经济的发展, 杭州第一个商贸旅游综合体——杭州大厦购物城于1988年建成使用, 它地处城市武林广场商业核心区域, 通过天桥和连廊, 将四幢商业楼跨街连贯成为一体。武林广场、杭州大厦、国大城市广场、银泰百货, 再到龙翔商业街、湖滨银泰, 再南至吴山广场、南宋御街, 这路上几乎是集齐了杭城最热闹的景致, 商品经济快速发展, 加速了城市交流。同时, 鉴于城市对于大型体育赛事和娱乐文化生活的需求, 1994年浙江省政府策划建立一个除奥运会主会场之外其他国内外重大比赛的场地, 2000年杭州黄龙体育中心主体育场建成并投入使用, 体育馆以其独特的建筑外观、气势恢宏的场地和良好的观演条件成功举办了多次大型比赛及演唱活动, 成为了浙江省和杭州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杭州黄龙体育中心的建成, 对促进浙江省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 创建文化大省、繁荣经济及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杭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和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从“2002-2018杭州十大城市地标性建筑” (图2) 可以看出, 在2002年-2018, 十大地标超过一半的地标性建筑物是属于钱江新城区域 (新市民中心、杭州大剧院、杭州国际会议中心、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杭州奥体博览中心、来福士广场) , 由此看出在2001年之后, 城市经济文化中心圈已经逐渐向钱塘江板块转移。随着城市的发展, 以西湖为核心的老城区受到土地区域的限制, 可用土地越来越少, 阻碍了城市的现代化发展进程。杭州城市要快速发展, 必须向外扩展, 寻求新的发展空间。1991年至1995年, 杭州初步确立了“跨江发展”的战略, 但是受制于行政区划等因素, 中心城区依旧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拓展。2001年2月, 一份酝酿十年的《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1-2020年) 》编制完成, 杭州经历了一次行政区域上的划分, 将萧山和余杭纳入杭州城市版图, 成为杭州的一个区, 至此, 杭州市区的面积从683平方公里扩展到3068平方公里。在该规划中, 杭州确定了“城市东扩, 旅游西进, 沿江开发, 跨江发展”的城市总体发展方向, 并实施“南拓、北调、东扩、西优”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3。至此, 杭州从“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

钱塘自古繁华, 杭州已在”三面云山一面城”的西湖时代丰饶千年, 而今迈步从头越, 走进了钱塘江时代。钱塘江畔, 以磅礴大气的气势渐渐变成了整个城市的传播中枢, 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在这里汇聚。杭州大剧院是钱江新城第一座拔地而起的大型地标性建筑, 是目前中国最具现代化的标志性文化设施, 是杭州从“西湖时代”向“钱江时代”迈进的文化标志。杭州国际会议中心的建立与和杭州大剧院将构成了“日月同辉”的景象。杭州国际会议中心、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杭州奥体博览中心等标志性建筑在钱江两岸拔地而起, 成为杭州现代化城市的新坐标。特别是2016年后, 市委市政府搬迁至钱江新城的市民中心, 使得市民中心成为城市新的市政中心。2016年G20峰会在杭州钱江两岸顺利召开, 使得钱塘江板块成为了杭州城市对外传播的新窗口, 向整个世界展示了杭州除了精致、美丽、秀气之外更加大气、开放、国际化的一面, 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作为一个空间媒介, 与地方集体记忆的重要历史相连接, 人们从大众虚拟媒介中看到了峰会的盛况, 而当人们走进国博中心, 看到每一处实体的场景, 脑海中的记忆立即被激活, 身临其境, 自豪感和幸福感油然而生, 感受着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从这里我们看出, 在真正的城市传播中, 实体空间的交流常常与虚拟媒介的交流交织在一起, 共同建构和传播城市形象。至此以钱塘江为轴心生活圈的城市结构体系形成, 在这个都市圈内, 一切的生活、生产要素都显示出了国际化大都市的标准, 比如隧道、CBD建设、地铁等, 以钱塘江为轴心的生活圈是一个创业型的辐射圈, 从跨江发展到沿江发展使得钱塘江畔的前景和价值得到深刻挖掘, 从而对城市形象的塑造变得更为立体和全面。

从“杭州新旧时期的十大地标建筑物变化” (表3) 可以看出, 地标性建筑物作为媒介, 代表了一种新型的传播方式, 这个方式构筑了城市现代文明的社会基础, 展现了一种与过去传统农业文明截然不同的社会关系。地标性建筑的空间布局体现了都市现代文明两个方面的传播内容, 一是信息的交流, 经济、文化的信息、新闻信息的传播等, 另一方面是人的交往, 市政中心、金融、商业中心以及休闲中心, 提供了人与人交流的公共平台。信息的交流和人员的交往交织在一起, 构成了一种新型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这种社会关系强调了最大限度的信息交流、人的交往、文化的融合, 显示出了更开放、大气、包容的一面。

作为媒介的地标性建筑, 将都市文明的各个层面交流整合在空间内, 一条河、一座大楼、一个街道, 都是城市文化的具象表现方式, 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产物, 有着鲜明的时代表征, 唤起人们的地方集体记忆, 因而它的传播内涵是独具特色的。很多时候, 人们对于媒介的理解狭隘地落到大众媒介上, 实体空间的传播角色被忽视, 事实上, 实体空间的媒介角色从未在都市文明中缺席, 反而随着城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不断彰显。从杭州新旧时期的十大地标变化, 人们不仅看到了西湖的精致秀美, 看到了钱塘江的大气开放, 更看到了杭州城市“外柔内刚, 刚柔并济”的城市内涵, 将杭州“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城市精神深入人心。

三、结语与启示

人类在很早就意识到空间绝不仅仅是抽象理念的空洞载体, 相反, 空间本身就构成了意义, 例如古希腊城邦, 正是民主政治理念化的具体化和象征, 它是公民参与公共对话的标志。都市的实体空间既是交流的公共平台, 更塑造了一种新型的关系, 其中, 那些有着独特历史文化内涵的地标性建筑, 成为了传播城市形象的实体空间媒介, 建构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社会与时代的关系。

杭州作为一座飞速发展的现代化城市, “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山水孕育了典型的盆地文化, 使得实体建筑显露出曲径通幽、深藏不露的精致特性, 随着城市中心的东移, 崇尚张扬大气、积极进取的钱塘江文化登上历史舞台, 这种文化赋予了建筑高大挺拔、色彩明亮的特质。

在2016年G20杭州峰会发表致辞时表示:“杭州既充满浓郁的中华文化韵味, 也拥有面向世界的宽广视野”。G20峰会对杭州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契机, 推动了杭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世界展示一个全新的城市形象。城市新旧地标四十多年的变化展示了杭州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 向世界展示了丰富的城市文化内涵和城市精神, 使得惊涛骇浪的钱塘江与鸟语花香的西湖形成了明显对照而又共生的合成传统文化, 共同建构出了“千年古都、文化圣地, 山水相依、湖城合璧, 日新月异、海纳百川”更加大气开放的城市文化空间, 并以此为契机, 建构和传播杭州“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城市品牌形象。

G20峰会后, 历史和时代赋予了杭州新的使命, 在这个关键时刻, 如何重新定位和建构城市品牌形象变得至关重要。地标性建筑作为具有高度整合性、广泛性的城市媒介, 是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精神的外在表征, 弥补了虚拟传播可能带来的异化世界, 和虚拟媒介的传播相结合, 共同建构城市品牌, 传播城市形象。在城市形象打造日益趋同的今天, 各个城市的建设千篇一律, 城市建筑风格基本雷同, 充分挖掘和打造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城市地标性建筑及其文化空间, 并以此为切入口来塑造城市特色, 为城市品牌的建构和传播带来了新途径和新方法。

摘要:本文将杭州城市的地标建筑物理解为一个特殊的实体空间, 它的变化和发展呈现了杭州现代性几十年的发展和变迁。在主流传播中, 实体空间常常被被忽略, 空间转向介入传播学催生了“空间传播”, 产生了新的传播学范式。本文认为, 杭州地标性建筑的都市空间, 既是城市快速发展, 城市进程不断加快的一个结果, 本身又作为一个媒介, 构筑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新型关系。在城市全球化进程中, 空间传播与虚拟媒介相互嵌入, 共同建构城市品牌, 传播城市形象。

关键词:地标建筑,空间转向,空间传播,媒介

参考文献

[1] Keith Dinnie.City Branding:Theory and Cases[M].Palgrave Macmillan, London, 2016.

[2] 蓝力民.城市标志性景观、标志性建筑与地标概念辨析[J].城市问题, 2013 (4) :7-10.

[3] 英尼斯.传播的偏向[M].何道宽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113.

[4] 孙玮.作为媒介的城市:传播意义再阐释[J].新闻大学, 2012 (2) :41-47.

[5] 刘娜, 张露曦.空间转向视角下的城市传播研究[J].现代传播, 2017 (8) :48-53.

[6] 慕玲.建筑媒介与城市传播[J].城市管理与科技, 2017 (2) :41-43.

[7] 马征.浅析色彩营销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 2018 (1) :211.

城市建筑空间建筑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新疆乡土民居建筑使得新疆这个古老而又充满生气的土地在建筑文化上不断创新,别具一格,其民居建筑强调传统建筑空间的重要作用,又注重传统乡土民居建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具有区域性、历史性的应用价值和理论价值。对于改善新疆民居建筑空间模式有显示的意义。

关键词:乡土民居;空间模式;土性文化

前言

新疆吐鲁番地区乡土民居建筑类型,从民居特征来讲,结合当地的自然和人文精髓,满足乡土民居住宅的发展要求。新疆当地民居建筑,强调传统建筑空间的重要作用,注重传统乡土建筑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提高新疆民居建筑空间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吐鲁番亚尔果勒村为例。结合具体的例子来探究吐鲁番亚尔果勒村空间模型整合方法,通过组织数据和图形分析,使其传统特质在时代的发展中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结合空间布局的特点,为吐鲁番民居的住宅改造提供可行性的创新设计。

新疆乡土民居建筑空间模式形成的背景

1.地理与气候环境的影响

吐鲁番其地质和地形状况使得日照所吸收的热量吸收快而释散慢。所以吐鲁番地区属于炎热地区的民居建筑,其民居便出现了充分适应这种天气的特殊形式。适应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是新疆乡土民居的优秀建筑样式。吐鲁番地区的民居经历数千年的演变,其外墙建筑材料依然是生土或生土制品,这样可以保持室内冬暖夏凉。土拱住宅就是利用当地黏结性强且易于脱水成型的泥土资源、适应这种自然环境发展起来的。新疆民居建筑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2.城市与经济发展的影响

今天新疆的农村居民们在新农村建设的影响下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这也并不是所有农民的全员普及。改造旧民居、老村落。建设新民居、新农村,我们应该分清各地区不同的实际情况、承认差别,不同对策。各地的居民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来选择建设他们的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筑。

3.城市生活变化的影响

城市经济水平的发展对新疆乡土民居建筑的形成也有影响,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休闲的时间增多了。人们便向往旅游。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各地纷纷都在整理、装饰、挖掘、加工本地区的旅游资源,这些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是有这些文化积淀的基础,民居建筑也有一定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色风貌。就是我们所描述的发扬传统、继承文化。

4.宗教文化的影响

新疆的原居民在伊斯兰教传入新疆后,逐渐取代了对原始宗教的崇拜和信仰,成为新疆占统治地位的宗教。受宗教文化的影响在新疆伊斯兰教建筑中出现了两种形式,一种是西亚宗教建筑形式进入新疆以后,通过本地化而成为富有西亚建筑文化形式,如尖桃拱、变形拱、拱门顶部和柱帽上叠涩构造、磨砖拼花、雕砖尖券、穹顶及植物的花茎、叶、蕾图案等。另一种是由回族文化的形成。又因为这些居民均属于信仰伊斯兰教者,与同宗教信仰的维吾尔族的生活习惯和审美观念有相同之处,所以他们比较多的向维吾尔族民居相似。

新疆乡土民居建筑空间模式的基本要素

1.新疆乡土民居建筑空间模式演进与发展概况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气候干燥,其民居建筑的形成遵循着在绿洲地区所形成的聚落,其中的居民也包括从其他地区自动迁来新疆而加入到原住民聚落中的住户。有些从外地迁来新疆或从新疆已开发的农耕区迁往其他未垦区从而扎根落户形成的聚落。它们的表现形式和聚落的组合方式是不同的。

2. 新疆乡土民居建筑空间模式的布局构成

新疆民居的居民点都要修建清真寺,而这个地方往往就建造在水池旁最为有利的位置。久而久之,凡信奉伊斯兰教的农村民居点都形成了以清真寺和水池为中心的聚落。当居住的住户不断增加时,便由此中心向四周扩伸。民居街巷曲折拐弯是由于这些居民点大都为自发地形成的,各户在占据宅院地时往往左右相依,前后错落,故而这种民居点的街巷便成为指向中心的放射形街巷构架。新疆有不少城镇便都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这便是原住村落的典型形态和组织形式。

3.新疆乡土民居建筑空间模式的要素分类

人类最初的居住屋的平面布局图几乎全为一室户。这是居住建筑的起步阶段。随着日常生活的开展,居屋的安排逐渐由单室向多室户发展。新疆的民居在这条探索的道路上充分体现出这种进步的现象,从而产生“一”字型,曲尺型、“凹”字型和组团式等各种布局形式。新疆民居在用地局促的地区和人口稠密的城区及其附近则常有楼房修建,按其类型可分为重叠楼、爬坡楼、过街楼等。重叠楼:指上下层承重墙对齐,每层房间平面布局相似的楼房,一般以砖木结构砌筑,高者四层。也有以土木结构砌筑的,以两层为主,三层极少。爬坡楼:在用地局促且坡度较陡的基地上,当地居民往往以爬坡的形式修建住宅,住宅中的各房间底面标高不同,但能通过楼梯相互联系通达。但外形却似楼房一般。过街楼:即指平面几地面积不足,在建楼层时又没有条件达到三层以上,只能借占街巷上空,横跨与对邻搭接形成过街楼的形式。

4.新疆乡土民居建筑空间模式的形态特征

由于地理位置原因,其民居庭院布局呈内向型封闭或半封闭形式,建筑之间的空庭之上采取高架棚覆盖以造成大片的阴影,高架棚高出屋面50—150厘米左右,其高架以土块或砖砌柱架起,其高差所形成的的空隙或为敞开,或以花格墙围合,保证空气的自下而上的对流。这种高架棚多架在房前或两建筑之间,但也有架设在房侧或离房屋几米的空地上的。高架棚下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二起居室和第二卧室了。为保证安全和私密性。每户将其用地范围以墙围合。为克服围合以后的空间闭塞的不舒适现象,当地居民又在围墙砌体上设计了各种花格式透空的砌筑形式。为了开展一些不宜在室外进行的家务,一般都建有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当地农民主要生产葡萄,当地居民会选择高爽地段或在自己的房屋顶上建起以四周均为花格墙的墙体、阳光不能直晒、通风又极好的葡萄晾房,其葡萄晾房有与众不同之处。

新疆乡土民居建筑空间的整合与创新设计

1.新疆乡土民居建筑空间模式的实例分析

(1)新疆传统乡土民居建筑特色风貌正在被新农村建设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破坏,土性文化建筑的构成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影响下显得越来越不协调,而这些乡土建筑是新疆少数民族经过反复实践、总结经验下营造了属于自己的民居建筑风格。而这些是需要被广为流传下来的时代文化的产物。需要对这些民居建筑空间模式研究进行详细阐述和深入研究。比如新疆吐鲁番市亚尔乡亚尔果勒村,本研究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意义。

(2)新疆乡土民居建筑是物质环境的载体,承载着人们的精神寄托。为了能全面落实和更有效地对新疆乡土民居建筑进行保护,提供了有力的理论研究价值。因此,研究新疆乡土民居建筑分隔空间模式对亚尔果勒村有着重要的作用。

2.新疆乡土民居建筑空间模式特征

吐鲁番一带的东疆民居,是颇具地方特色的土拱住宅。对吐鲁番亚尔果勒村空间模式特征的研究,从物质形态要素到空间特征的分析,提出吐鲁番亚尔果勒村的整合与创新设计,对吐鲁番亚尔果勒村的保护与建设做出有价值的理论基础。在不断完善论文内容的情况下,积极参与实地调研以及相关历史文化资料的收集,亚尔果勒村空间模式特征研究能对旅游建设带来发展性的见解。

3.新疆乡土民居建筑空间的主要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各种先进的施工方法在民居建筑上逐步推广,新的建筑材料获得居民的青睐。不少家庭为求好同新,纷纷装修、改造或翻新。最常见的是大量采用外墙瓷砖贴面,用三合板、五合板锯出图案贴到檐口、墙上并涂以各色油漆等。也有采用大玻璃窗、大面积镜面墙的,在建筑的质感和色泽上出现了变化。例如随着欧式风潮的袭来,新疆民居上的大铁皮屋顶上便一个个冒了出来,柱头的装饰也搬来了不少巴洛克和科林斯的样子。

在对外来文化不甚了解,只图新、只图怪、只图奇、只图洋,同时又被挤进改革开放的“成绩”,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和糟粕模糊了,文化和科技混淆了,优秀的民族传统建筑被贬低了,优秀的民居建筑全成为了落后的了。学术界对于传统民居进行了不少有益的研究和对新民居的探索,但是在付之实践和取得社会各界的认知过程中收效不大。对此我们的民居建筑进行着蜕变。

4.新疆乡土民居建筑空间模式保护与更新的原则

在城镇附近的比较密集的村镇中,面对家庭人口的繁衍、小家庭的分蘖,只能在已定的宅基地上、已建的住宅旁逐渐加建或加层,于是居民点的建筑密度和容积率越来越高,甚至出现了跨街跨巷建过街楼的现象。在改革开放后农民解决温饱问题后,对居住条件的改善自然就成为眼前必需。于是拆掉老房子、建设新房子。农民对自己的居家庭院和居民的改造增加。从而使农村的面貌产生了极大的改观。在民居保护和更新过程中于对传统民居的研究应该加强,对于既有的和外来的建筑文化要分清精粹和糟粕让自己的传统文化能够更好的延续下去。

5.新疆乡土民居建筑空间模式的重新整合与创新设计

新疆地大物博,各地民居在不同地区有各自不同的特色,在特殊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之下,当地居民通过不懈的努力,依据自己的思维观念、伦理道德、文化认知、审美价值、风俗习惯和生活需求,孜孜不倦地探求获得的,在今后的建设中如何保持其优秀的传统、继承文脉、发扬建筑文化的精髓、改进存在的问题以跟上时代进步的步伐是理所当然的。

结束语

新疆传统乡土民居建筑特色风貌正在被新农村建设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破坏,土性文化建筑的构成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影响下显得越来越不协调,而这些乡土建筑是新疆少数民族经过反复实践、总结经验下营造了属于自己的民居建筑风格。而这些是需要被广为流传下来的时代文化的产物。需要对这些民居建筑空间模式研究进行详细阐述和深入研究。新疆乡土民居建筑是物质环境的载体,承载着人们的精神寄托。为了能全面落实和更有效地对新疆乡土民居建筑进行保护,提供了有力的理论研究价值。因此,研究新疆乡土民居建筑分隔空间模式对亚尔果勒村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群《新疆维吾尔族生土民居的调研与思考》[J] 美术观察 2011.04

[2] 陈震东《新疆民居》[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12

[3] 叶禾《少数民居民居》[M]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6.09

[4] 白云翔《民居建筑史语》[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07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作者简介:赵会(1989.2-)男,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2级研究生,本科就讀于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环艺专业。

【本论文为新疆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校级重点学科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研究成果】 项目编号:SDMS—1316

城市建筑空间建筑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分析了传统天井的优势后,其自身的形式、功能、文化传承的特点给现代文化建筑空间的设计带来了启示。通过归纳总结天井空间与现代文化建筑服务空间结合的实例,为现代文化建筑的空间设计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使其能够更好的继承和发展下去。

关键词:天井空间;现代文化建筑;服务空间

1天井空间概述

“天井”一词最早出现于我国古代军事名著孙子兵法中,《孙子行军篇》载:“凡地有绝涧天井、天陷、天隙,必然远之勿近也。”原指天井是四面陡峭、中间低平的作战地形。传统民居天井是由四周坡屋面的屋顶围合成一个开放式空间,形成一个漏斗型井口,汇四水归堂(塘),下底设池塘、留沟防、变路径、安石埠,立基划界“以滴水为界的天然之井”,故也取名“天井”。在明清期间,天井作为一种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形式被广泛应用,早期的徽州和江西的民居都深受其影响。

2天井空间的形态、功能及文化内涵

2.1形态分析

平面形式和建筑高度是传统天井民居基本形态的主要体现。传统建筑的天井空间主要有两种平面形式,一种是“三间两搭厢”,由三面房屋一面墙组成,正屋三开间被置于中心,在正房前面两旁的房屋为厢房,最前面是高墙,并墙上开门。另一种是“对合”,四面围合的都是房屋,正房被称作上房,与正房相对,隔着天井的被称作下房,下房的中央开间是大门。

当一进式住宅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时,以上两种平面形式为基础,纵横向的伸展、变形和组合成复杂多变的平面布局。纵为主,横为次,形成了等级严谨、轴线分明、空间规则、方正、开合、多变的空间组织形式。

不同高度的天井民居的多样组合是传统天井民居形态多样化的另一重要体现。传统的天井民居一般以一层、二层为主,有少量的三层或三层以上的民居。通过天井的组织,形成了全封闭和顶部开敞空间的循环交替,展现出开合有序、丰富多变的空间形式。

2.2功能研究

2.2.1遮阳采光

天然采光是天井空间的主要功能之一。在传统建筑中,为了达到防火防盗的目的,建筑外墙高大封闭,多采用少开窗或开小窗,建筑内部采光条件差,因此,解决户内采光就成为建筑必须考虑的问题。天井在改善室内光环境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天井利用阴影使民居墙体尽可能的避免太阳直射,经过自然光线的二次折光后,满足了居民对采光和遮阳的需求。在现代建筑中,这一功能对被动式节能设计颇有启示。被动式节能是指建筑通过本身形式、空间布局和结构的设计,来收集和储存能量,使建筑物与其周边环境之间形成自然循环系统,在不依靠节能设备的帮助下,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到达节约传统能源的效果。在文化建筑内部通常使用人工照明,天井空间引入自然光线,不但减少了建筑能耗,而且为建筑内部提供了自然采光。

2.2.2排泄雨水

风水学说“四水归堂”中的“水”是财富的象征,有财不外流的寓意。建筑物的屋顶坡面向天井内倾斜,雨水经过屋面的收集直接进入天井之中,聚集起来,再流经明沟和暗沟引入到村落的排水系统中。这种排水系统能够调节室内微气候,同时加强空气流动,使室内温度更适合人们居住。天井空间排泄雨水的功能引入到现代文化建筑的空间设计中例子有很多,例如王澍设计的宁波博物馆,在建筑围合的天井空间中,主入口处设计了一个大的室外水院,能够排泄雨水,将水景引入建筑内部,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

2.2.3自然通风

在传统民居建筑中,天井的比例和在民居中的相对位置影响建筑的通风,多天井民居中各个天井各自运作相互协作,实现了通风的三种形式:①风压通风,形成穿堂风。主导风作用于建筑物外正面时,风从天井进入室内,与之相对的后天井排出;②热压通风,形成拔风。建筑处于静风环境中时,天井与外部空间尺度的不同造成空间密度的变化,产生热压差;③风压通风和热压通风同时作用,风压通风优先于热压通风。在现代建筑中,天井空间的三种通风形式往往被运用大型的文化建筑空间内部,通过热压效应促进建筑通风,从而代替设备通风,调节建筑内部温度。

2.3文化内涵

2.3.1民俗心理

民俗心理是民众心理中最深层、最稳固、最隐蔽的组成部分,以民间信仰为基本核心世代相传。在中国古代一般是对鬼神的恐惧和敬仰性的迷信,并作为一种民俗信仰与生活秩序相融合。这种信仰在保持曾经原有的传承的同时,也不断的随着时代发展把新的生活意识融入进去。其中,民居天井中就有它的强大影响。在天井建筑的平面布局、结构和比例安排上,还有装饰性的雕刻以及居住文化都体现出这一点。

2.3.2天人合一

天井空間是人与天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优场所,是居民对天、地、人三者关系思考的表现,是“天人合一”思想下的产物。天井式的建筑外整体形态表面上像围合了居住环境,把人与自然分割开来,但又通天接地、负阴抱阳,加强了人与自然的联系,令居宅充满生机与活力。

3天井空间在现代文化建筑服务空间中的应用

现代文化建筑包括博物馆、美术馆、会展中心、图书馆、音乐堂、剧院、档案馆、艺术中心等,它的范围十分广泛,是一种能够满足人们文化需求的建筑,方便人们欣赏、学习、吸收和传播文化的场所。本文将重点探讨天井空间在文化建筑服务空间的运用,分别从出入口空间、休息空间以及交通空间这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3.1出入口空间

入口和出口空间通常被称为出入口空间,其最基本的功能是连接并实现室内外两种不同空间之间的转换和过渡,是体现建筑特色的重要节点。室外庭院和室内中庭作为两种常见的天井空间与出入口空间的结合方式。

室外庭院是利用天井空间的空间特性和景观效果,在室外通过建筑围合和景观设计组织人流,使建筑和自然景观紧密结合,让人们通过周围环境的渲染慢慢的进入文化建筑的内部。例如哈尔滨大剧院,由MAD建筑事务所设计,位于哈尔滨市松北区文化中心岛内,依水而建,与哈尔滨文化岛的定位和设计相一致,不但具备功能性,而且成为一个人文、艺术、自然与大地景观相互交融的场所。哈尔滨大剧院设有多个出入口,是一座从四面八方都可以进入的“亲切”的建筑。在地面上设计了一个较大的天井作为大剧院出入口,连接大剧院的停车场。通过天井中的坡梯到达天井的底部,形成一个建筑外部空间和内部空间的缓冲平台,人们可以在此做短暂的停留。天井底部草坪的设计增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同时天井的设计给大剧院下层室内空间提供了一定的自然采光和良好的景观功能,也使出入口的空间形式变得丰富有趣(图1)。

室内中庭是利用天井空间的采光作用,在出入口处设计一个采光中庭,将自然光从天顶引入建筑内部,形成一个宽敞明亮的室内环境作为过渡。在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扩建工程中,大玻璃金字塔作为建筑的出入口,也是该建筑核心大厅的屋顶。三座小型的金字塔成为各个展厅的采光天井,地面上的四个体量通过天井将光线引入到了室内部分,为参观者提供了一个充满光辉的建筑。玻璃金字塔的简单的几何形式加上现代的技术手法与细致复杂的传统建筑形成了完美的结合。出入口空间在顶光的作用下,满足了空间的丰富性,明确了空间的逻辑性,同时让人们更加真实的感受自然。

3.2休息空间

在文化建筑中,休息空间的目的是缓解观众在参观过程中产生的疲劳现象。它属于过度空间,设置在一个较为安静的场所,避免主要流线的穿越。文化建筑的休息空间分布于各个公众活动场所,公众休息方式也多种多样。天井空间与休息空间相结合的这种方式,在现代文化建筑中越来越多的被采用。天井式休息空间具有采光、通风、休闲、景观等功能,有连续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同时,它可以直接与外界空间相连接,并与外部环境发生物质交换,还为建筑物内部增加了采光效果。

英国建筑师大卫·奇普菲尔德设计的良渚文化博物馆是对天井式休息空间的完美诠释。以“一把玉锥散落地面”为设计理念,由完全不平行的四个四方体建筑组合而成,整个建筑凸显简约、厚重、大气的特征,强调景观与自然的融合,在蓝天白云下,依山傍水、郁郁葱葱的景致中,让人感受到一种历史与现代、艺术与自然的和谐融合。院内穿插设计了三个天井式主题庭院作为休息空间,不同主题的展厅之间置入半开放式空间,即作为空间的停留与转折过渡之处,给游客提供休息、交流、观景的公共场所;又在天井庭院设计了与展览内容相关的意象景致或者植入绿植、水景等观賞性景观,让人们能够获得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在空间设计手法上,该博物馆的天井式庭院不但参与了空间序列的构建,而且使封闭的建筑体量内部变得更加活跃(图2)。

3.3交通空间

交通空间是文化建筑非功能空间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建筑中的动线,负责连接同一水平维度或垂直维度各功能区的建筑空间。交通空间具有一定的组织方式、逻辑结构和空间形态,成为联系各个展示空间的纽带,使整个建筑空间形成了完整、丰富的有机整体。同时它还具备通达性、导向性、公共性和舒适性的特征。人按照交通空间的序列在建筑中行走,逐步完成对建筑的认识、使用和体验这一连续完整的参观行为。天井空间与交通空间的结合方式有很多种,其中室内中庭天井空间和室外院落天井空间是本文要探讨的。

室内中庭天井空间在文化建筑交通空间中起到组织交通的作用。蚌埠博物馆就运用了天井式的中庭空间作为交通空间。博物馆的外部形态模仿层岩断面,交错折叠,与玻璃幕墙形成强烈的虚实对比,强调雕塑感和厚重感。建筑整体运用回字形的空间布局,主入口空间与中庭空间相互连接,36m x 36m的井字桁架屋顶被斜撑支柱撑起,利用大约10m跨度的拉杆使5折的蛇形廊道从屋顶悬下,并通过斜拉杆形成超静定构造避免晃动。在天井式的中庭中,吊桥把交通、采光、通风、展览、休息等博物馆所需要的要求都被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艺术化的视觉空间,同时也对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人流起引导作用(图3)。

室外院落天井空间不仅有组织交通的作用,而且与室外环境直接相连,提高了空间环境品质。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安达路西亚纪念博物馆。该建筑由3层基座“切割”成椭圆形天井中庭后的实心体量,在内部天井庭院形成双螺解构的坡道,将三个楼层自然的连接在一起,形成舒适的观展流线,层与层的环绕也创造了人与人之间的互视,增进了交流。整个天井院落像是一个朝向天空的“光的蓄水池”,行走在其中,远与近、明与暗、虚与实的这些变化使人更加深刻的体会到空间的时间特质。

4结语

传统民居天井空间的形成受自然因素、使用需求、社会条件、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等各方面的影响。它表达着人们对空间需求的重要意义,体现着建筑中空间的重要性。在历经数千年洗礼之后的传统民居,天井无论在空间形式上还是在建筑中采光、遮阳、通风、排水等功能上,都对现代文化建筑的空间设计产生启迪作用,同时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和其他相关的哲学思想。天井空间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展现了开合有序的空间变化,冲淡了建筑内外部的界限,使建筑和城市融合成为一个整体。现代文化建筑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的改进,现代建筑的材料和技术与现代文化建筑的使用功能相结合,在总结天井在文化建筑服务空间中运用的案例发现了很多新的空间使用方式与表现形式,即满足了现代文化建筑的一系列功能,又把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在现代文化建筑中找到回归本土的建筑文化。

参考文献

[1]陆元鼎,杨谷生.中国民居建筑[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2][美]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3]贾斯廷·哈德森.博物馆建筑[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城市建筑空间建筑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建筑;独立空间;灰空间;设计;属性

建筑行业发展很快,为了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筑行业一直在寻找新型的建筑材料,对建筑施工技术也进行改进与优化,这可以为业主建造出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当前社会,人们的审美眼光有了较大的提高,对建筑空间有着不被拘束的要求,建筑设计人员需要将室内、室外空间有效的连接起来,采用灰空间设计手法,可以更好的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

1 灰空间概述

1.1 概念

灰空间的概念是由日本杰出的建筑大师提出的,灰色属于中性色彩,属于过渡色彩,而灰色空间具有连接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的作用,其也属于过渡空间,可以缓解室内室外空间的矛盾。灰空间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其具有半封闭、板开敞的特性,是一种中介类空间。会空间有着较多的功能,其可以营造出一种半开放式、不受拘束的建筑空间环境,有利于满足人们的对建筑居住空间的心理需求。

1.2 属性

1.2.1 边缘性。灰空间处于两个空间的边缘地带,其位置比较独特,在发挥连接作用的同时,也不失自身的特点,灰空间具有边缘性的属性,其在塑造空间形象的同时,也营造出了新的场所认知氛围。

1.2.2 过渡性。灰空间是连接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的过渡部分,其具有过渡性的特点,在室内与室外空间相接的位置,发挥着缓解矛盾与冲突的调和作用。灰空间的特性缓冲了周围空间的压力,其可以丰富建筑室内空间形态,而且增加了建筑的使用空间,有利于提高业主的满意度。灰空间还具有协调建筑生态性的功能,可以将室外的环境信息反馈给室内的人,使业主可以置身于大自然中,完善的建筑空间的使用功能。

1.2.3 暧昧性。灰空间介于室内室外之间,其是建筑空间公开与私密的过渡空间,对相邻的空间有着分隔作用,可以保证两个空间之前不是孤立存在的,灰空间具有暧昧性的属性,可以保证两个空间之间相互作用。灰空间有着半公开、半私密的特性,其具有多变的形式,在应用时,应把握好公开与私密的尺度,保证空间之间相互沟通,传递信息,从而提高空间的视觉效果,满足业主的心理要求。灰空间可以提高建筑的环境效益,可以使建筑空间充满活力,为业主提供了舒适的居住环境。

1.2.4 流动性。灰空间连接了它周围的空间,使得周围空间的特征在其内部交汇、流转。这种异质空间之间的对话、沟通在灰空间中形成了由此空间到彼空间的连通和流动。灰空间为其周围的空间互相沟通、互相转变提供了一个平台,承载着周围空间之间来往的各种信息、各种对话。

1.2.5 渗透性。从空间的渗透角度,灰空间具有使周围空间之间相互渗透的作用。当其周围空间通过一定渠道进行沟通时,则发生空间的穿插和渗透。在灰空间中,可以体会到空间之间的连通、穿插和渗透以及内、外空间的相互交融,当人置身其中的时候,可以感受到空间之间流通的点点滴滴。

2 小型独立空间建筑解析

首先,我们解释一下“小型”。小型的东西与很多种,像小型的设备、小型的装置、小型的物品等,当然空间中也会包含着一种“小型空间”的存在。小型空间通常指由建筑立面、道路、植物、河流等围合或半围合的空间状态,这种空间在整体空间环境中略显次要,可以归属于一种社会公共空间。其次,我们再来解释一下“独立空间”。独立空间可以从两个角度出发,从广义的角度看,它泛指具有独立的空间。从狭义的角度看,它可以概括为使用功能统一的房间。最后就是“建筑”一词,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生活需要,利用技术手段和一定科学法则构建的人工生活环境。我们可以将这三个名词结合在一起概括为一种围合或半围合的具有独立性空间状态的小型构筑物。也就是我们所提到的“小型独立空间建筑”。

3 “灰空间”在小型独立空间建筑中的应用形式

在小型独立建筑空间中“灰空间”的运用会给人但来身心的愉悦感。说到“灰空间”在小型独立建筑空间中的应用形式通常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种:(1)适当的添加室内或室外灰空间的比重,可以使空间的比例划分的更加明确;(2)用灰空间来弥补小型独立空间建筑的设计不足,进一步丰富原有空间的设计,使小型独立空间建筑附有灵活感;(3)用灰空间来增加整个空间的层次感,使得不同功能的建筑单体更加协调统一。

4 “灰空间”在小型独立空间建筑中的设计手法

在现代小型独立空间建筑中“灰空间”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设计手段,应用在各种建筑中。于是,如何在建筑中设计“灰空间”的存在,尤其是在年轻人需求增加的小型独立空间建筑中运用“灰空间”的存在,对于我们来说越来越重要。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用于营造“灰空间”存在的设计手法有很多种。灰空间了表现形式各有所不同,但是其表达的设计目的不尽相同。以下我将介绍几种“灰空间”在小型独立空间建筑中通常运用的几种设计手法。

4.1 在空间中做“减法”形成“灰空间”

这种方法通常采取去除建筑物的底层空间,在建筑物可以承受的状态下在去除建筑多余的墙或窗等地方,从而达到一个通透的又具有连续性的空间。

4.2 在空间中做“切削”形成“灰空间”

这种方法通常造型很多形式很丰富,但像小型独立空间建筑的这种通常会被用作在一个建筑的入口处,缓和内外部空间矛盾的同时,又缓和了人们由室外进入到室内的心理需求。从而形成“灰空间”。

4.3 在空间中做“挖空”形成“灰空间”

其实,运用挖空而形成灰空間的这种设计手法,与运用减法形成灰空间的手法有些相似。两者的区别在于,减法的设计手段多余形成大面积的灰空间的需求,而挖空的设计手法多用于小型居住空间中对于灰空间的需求。

4.4 在空间中做“加法”形成“灰空间”

最后的这种方法叫“加法”形成灰空间的手法,顾名思义与“减法”的运用手段恰恰相反。加法是把几个或多个基本形状的几何形体按照一定的方式连接或穿插在一起,相互组合从而形成我们所需要的“灰空间”。运用加法形成灰空间的设计手段形成了其他设计手段无法超越的优越性。将这种设计手法运用到我们的小型独立空间建筑中也一定会起到更加完美的效果。

结束语

灰空间是指连接建筑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的过渡部分,灰空间设计手法在小型独立空间建筑中应用比较广,在现代化的城市中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可以满足现代都市人对建筑独立又不受拘束的心理要求。本文对灰空间的概念以及属性进行了介绍,还对这种设计在小型独立空间建筑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为了提高设计的水平,相关设计人员应掌握灰空间的技术要点,保证建筑设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曾冠生.私有空间的公共性与公共空间的“私有性”[J].建筑技艺,2015(5).

[2]杜小辉,宋昆.空间单元的杂陈艺术——一种建筑空间解构重组的设计逻辑[J].新建筑,2015(3).

[3]段奇闻,张娟,谢羽瑶.空间句法用于建筑空间可理解性分析的验证[J].山西建筑,2015(23).

[4]季景涛,林建群,宋博.虚拟现实视阈下的建筑空间环境营造[J].建筑学报,2014(S1).

[5]刘大学.形态构成原理在空间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教育,2015(8).

上一篇:高校中间学生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高职思政课的养成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