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论文范文

2023-09-16

弘扬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 文化传播 中国文化失语 跨文化交际

近年来,我国物质硬实力的增长令人欣慰,但文化软实力仍然是一条短腿。中华民族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我们充满信心。

“语言表述着、承载着,也象征着文化现实,两者是不可分的。”语言和文化水乳交融、相互依存的关系,决定了语言教学中文化的重要地位。一门外语的学习,是语言与文化的双重学习,其核心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目的语言,更要能够熟练地运用外语进行跨文化的交流。大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提升外语语言能力,也要培养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肩负起作为中华文化承传者的历史使命,传承并弘扬中国的优秀文化,承担起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任。

一 大学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缺失的现状

大学英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让学生把英语作为向其他国家表达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媒介,进行跨文化交流。但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中有关文化知识的传授主要是集中在英语国家的文化上,对我国传统文化鲜有涉及,这使得母语文化在英语教学与实际应用中处于尴尬的境地,作为交际主体一方的文化背景——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基本上仍处于被忽视状态。这种现象被称为“中国文化失语症”。大学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缺失的现象日益引起学者的关注,许多学者针对这个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受试者不能很好地用英语表达我们自己的母语文化,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1.过分重视英美文化而忽视本国文化

许多英语学习者过分模仿和尊崇西方文化,忽略中华传统文化的沉淀,在西方文化输入上大做文章的同时,忽视了母语文化的英文表达,背离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初衷。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学生普遍存在一个问题:他们能够对柏拉图、莫扎特侃侃而谈,但不知道中国四大名著的英文名称;他们能够对复活节、感恩节、圣诞节的典故娓娓道来,却很难把清明节、中秋节记在心上。

2.忽视我国国情而单纯讨论英语问题

掌握英语基本技巧要求我们对目的语国家的基本国情有足够的了解,但归根结底,我们面对的是中国的国情,需要结合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当西方同行怀着敬意探询Confucianism/Taoism(儒/道)的真谛时,我们的学者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顾左右而言他。如果这种情况长期得不到改变,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分析

1.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根本目标实现的需要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英语课程要“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那么这个需要指的是什么呢?一方面,国家急需增强文化软实力。中国文化的传播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承担的义务,英语作为国际语言,使用英语向外国人介绍中国的国情与文化,可以有效地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另一方面,西方人对中国文化存在误会的现象屡见不鲜,要满足外国人对于中国文化的求知欲,消除他们的误解,除了官方的宣传介绍之外,更要依靠国人在与外国人的交往中,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向他们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由此可见,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融入,不仅增加了我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同时也促进了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

2.培养跨文化交际的国际化人才的需要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大学英语水平的定位是综合应用能力,要能够听懂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英文广播,要能读懂China Daily和专业综述文章,要能表述中国国情和文化。英语教学虽然是在学习外国的语言,但是同时也不应忽视我们的母语。在与外国语言的比较中,更能感受到中西方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性,从而发现影响交际的主要因素,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交流。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是促进学生进行跨国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3.提高大学生对中西文化辩证认识水平的需要

大学生大多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但是又缺乏一定的鉴别能力。在学习英语文化的过程中如果不善加引导,他们很容易疏远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辩证认识。另外,文化鉴别能力也是英语学习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调查对象在学习外语和外国文化的过程中逐渐培养了自己突出的扬弃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语言和交际能力,而且对于整个人格的完善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4.提高语言学习兴趣的需要

据调查显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引入一些时下热议的话题进行讨论,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而且还会使教学更加贴近生活,让学生了解一些新兴词汇如何用英语表达。将与自己生活贴近的母语文化与抽象的英语语言相结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学习的兴趣,无形中促进了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

5.适应四、六级考试改革的需要

2013年8月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对四、六级考试的试卷结构和测试题型做了局部调整。翻译部分“原单句汉译英调整为段落汉译英。翻译内容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迫使教育者与学生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到大学英语教学势在必行。

三 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可行性建议

1.在词汇和翻译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词汇和翻译在语言教学中一直处于重要的地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词汇和翻译可以作为很好的切入点。选择词汇作为切入点,在于很多词汇都有着浓郁的本土文化特色,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这些词所表达的文化内涵相去甚远。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不应一味迎合,抛弃传统,而应该在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基础上,知道如何用英语去表达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清晰地传递中国文化内涵,消除外国人对我国文化的偏见和误解,将中国文明推向世界。选择翻译作为切入点,大学英语教学需要更多地强调汉译英的学习和训练。选择优秀典型的中国文化材料进行翻译,无形中向学生灌输了中国文化,提高了学生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文化向世界的传播,扩大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2.在教材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教材是教学的依托和基础,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需要以教材为切入点。目前高校采用的英语教材多强调文化输入,所选文章都体现原汁原味的英语国家文化,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章极少,老师只能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与文化积累向学生传递信息,专业性、系统性严重缺乏。因此,在大学英语教材中导入中国文化的内容已是刻不容缓。

3.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素质

英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自身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效果。英语教师在有深厚语言功底的基础上,更需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文化传播意识。除此之外,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大学英语教师也应当积极引导学生文化平等交流的意识,避免崇洋媚外,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使学生在传统文化传承的历史重任前真正做到不辱使命。

四 结束语

文化的发展历程中,语言不仅仅是传承文化的重要手段,更是创造文化的先决条件。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不仅是以一门语言的形式而存在,它更是提高当代大学生精神文化素养的必要条件。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不仅符合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同时也满足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需求,当代大学生应当肩负起传承中华文化的重任,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张为民、朱红梅.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S1)

[2]崔刚.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渗透[J].中国大学教学,2009(3)

[3]尹彬.论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渗透的途径与意义[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1)

〔责任编辑:庞远燕、汪二款〕

弘扬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微时代”的媒介素养,已成为现代社会公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成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一個全新课题。目前大学生媒介素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媒介依赖过度、媒介动机偏差、媒介素养缺失、媒介文化冲击等。本文基于大学生媒介素养缺失的现状,提出以媒介素养思想引领、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媒介素养能力培育、媒介素养平台打造、媒介素养批判精神培育等,以期进一步完善高校学生媒介素养培育工作。

关键词: 微时代    媒介素养    培育措施

自2011年起,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使用频率的提高和应用范围的扩大,“微电影”“微小说”等“微+”式的名词越来越多,标志着“微时代”的到来[1],可以说“微时代”顺应时代发展趋势而来。它以受众数字精练化、传播效率快速化、交互冲击震撼化、交流跨越时空化为特征,以网络技术为手段,以媒体为环境,改变以往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这势必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网络媒体海量的纷繁复杂信息,由于新媒体环境缺乏监管,各种泛滥的信息会给大学生带来潜在的危害,给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何有效利用微媒体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媒介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进行“微时代”下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措施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媒介素养与媒介素养教育内涵与认知

1933年英国学者F.R.利维斯和D.汤普森在《文化和环境:批判意识的培养》一书中正式提出概念“media literacy”,彼时旨在维护传统价值观和传统文化,反对大众媒介中的流行文化对青少年的侵蚀,这就是媒介素养的“免疫”(“抵制”)范式理念[2]。1994年,美国学者麦克库劳提出“网络素养”的概念,之后出现“网络信息素养”“网络媒介素养”等[3]。中文的表达意思包括“媒体素养”“媒介认知能力”“传媒素养”等。媒介素养主要包括人们对媒介信息的认知能力与判断能力、参与和传播能力及道德意识等[4]。

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对媒介素养下的定义是: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的大学生媒介素养,包含大学生面对各种媒介信息时的选择能力(ability to choose)、理解能力(ability to understand)、质疑能力(ability to question)、评估能力(ability to evaluate)、创造和生产能力(ability to create and produce) 及思辨的反应能力( ability to respond thoughtfully)[5]。

媒介素养是听说读写能力及理解能力的更高层面的体现,在信息时代,面对浩瀚的知识信息,如何正确把握信息、甄别信息、理解信息已成为评判个体素养的关键指标。

媒介素养的形成及提高,离不开媒介素质教育。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英国就通过媒介教育帮助媒介受众抵抗不良媒介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目前西方国家针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普遍做法是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高校课程,通过课程学习,培育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就我们国家而言,大学生的媒介素育要以马克思主义引领网络意识形态、打造法治化、规范化的清朗网络培育环境[6],从社会、学校、传媒界多层次进行媒介素养教育[7]。

媒介素养培育本质上不是培养个体的专业技能,而是培养个体对媒介的感知、认知的一种思想,是培养个体面对海量信息时准确判断信息、理解信息、提炼信息的能力。针对大学生而言,要加强大学生甄别信息、筛选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利用信息资源丰富大学生活,使大学生活变得更加精彩,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人生价值。

二、大学生媒介素养存在的问题

“微时代”下,伴随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陷入浩瀚无边的信息中,日常生活、大学学习愈来愈多地依赖各种网络媒介,受到网络媒介的影响。目前,大学生使用新媒介更多体现在休闲娱乐上,新媒介的知识检索能力方面的资源运用得很少,这种媒介使用动机的偏差令人担忧。另外,目前新媒体环境缺乏自律、缺乏监管、各种信息泛滥,会给大学生带来潜在的危害。再者,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多元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造成一定的冲击,网络媒介在给人体生活方式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个体带来危机。可以说网络媒介犹如一把“双刃剑”,在拓宽大学生知识视野眼界的同时,其不良信息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造成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缺失。

1.媒介依赖过度

“微时代”下,微媒体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目前微媒体媒介产品种类繁多,各种不同的手机APP日新月异,层出不穷,当下“00后”大学生使用最多的媒介是智能手机媒介。由于网络发达,可以随时随地使用手机上网,特别是刚刚迈入大学校园的新生,离开家长的约束,拥有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加上网络新鲜的内容对大学生形成强大吸引力。如果放松对自身的管理,缺乏自律性,在强大的手机媒介环境下,部分大学生容易沉溺于网络,最后荒废学业[8]。可以说微媒体给大学生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逐渐使部分自制力较弱的学生形成惰性,如果网络占用大学生大量的时间,学习时间则大大缩减,则势必会影响到学业的完成。由于可以运用智能手机上网,学生在课堂上常常用其查找教师提问的问题答案,长此以往,会影响大学生认知能力、思考能力的培养。

2.媒介动机偏差

目前大学生已经对网络媒介形成一定的依赖性,并已融入日常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虽然大学生使用新媒介进行娱乐活动可以缓解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压力,放松身心,但是大学生对新媒介运用的娱乐化倾向已经过度。大学生使用新媒介的目的仅仅出于本身的娱乐需求,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网购、刷短视频、玩网络游戏等休闲娱乐上。面对新媒介的知识检索、国内外重大新闻传播、新知识学习等方面的功能,一些大学生运用得很少,浪费了新媒介的很多重要功能。

大学生对媒介信息利用存在偏差,势必导致利用媒介为个人成才提供信息服务意识缺失,浪费丰富的媒介信息学习资源,不能有效运用各种媒介制作工具,使用媒介仅仅是为了休闲娱乐,缺少对所学专业知識、时事政治、民生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可以说使用媒介动机存在偏差,影响到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形成。

3.媒介素养缺失

目前,在新媒体网络环境中,一些媒介为追逐利益,有时会失去良知,道德失准。网络虚拟世界,每每可见欺骗、敲诈、攻击等[9]。对大学生而言,虽然对媒介信息有一定的认知,但大学生心智和思想还不太成熟、人生观尚未完全形成,导致一些大学生难以把握媒介信息的是非标准,导致对媒介的认知和运用缺乏一定的理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大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网络获取自身所需要的各种学习信息,但由于一些学生缺乏网络媒介素养,面对给大学学习带来极大便利的新媒介海量的信息,直接抄袭,养成不劳而获的坏习惯,违反学术规范,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在虚拟网络中,发表不恰当的言论,攻击别人。

4.媒介文化冲击

“微时代”下,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信息的交流和获得变得更加快捷,大学生在网络运用过程中必然接触到西方文化。西方文化中,不乏腐朽价值观念和负面社会思潮。就大学生而言,新鲜感和好奇心易使他们好奇并盲从。不稳定的价值观,使一些大学生不知所措,处于迷茫之中。目前我国正处在深刻变革的时代,大学生活跃的思维很容易引发对社会重大事件的思考,学生有问题找“度娘”,由于网络的开放性,网络媒介涵盖大量多元化元素,可以从事件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使大学生的价值观日趋多元化。不少学生坚持共产主义信念,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参加党课学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们积极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播社会正能量。但某些学生受到享乐主义、金钱至上等不良信息的诱惑,影响了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三、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对策思考

媒体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人们的媒介素养,特别是当代大学生的素养直接影响到国民的基本素质和国家的未来发展。大学生作为思想最活跃的年轻一代群体,作为年轻一代群体,与新媒介有着频繁的接触和互动,是新媒介的主流群体之一,是未来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10]。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是时代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针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缺失表现,从五个层面培育和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1.媒介素养思想引领

目前由于大学生的心智还不够成熟、没有完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对媒介的运用存在一些误区,因此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观念进行教育显得非常有必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起到“思想导航”的作用,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的道德规范,从个体行为层面提出大学生在媒介运用过程中应该遵守的基本价值准则。在是非问题上,要坚持党的领导,要有爱国情怀,也不要在网络发布攻击他人的过激言论,做到团结友善,诚信待人。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时刻牢记国家利益大于个人利益,在媒介运用过程中要与人为善,和谐为贵,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追求,在纷繁复杂的虚拟世界里把握正确的方向。

2.出台相关法律法规

针对目前媒介缺乏有效的监管及大学生的网络抄袭、甚至网络攻击等不良行为,为此政府要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一是针对危害信息网络安全的行为,例如攻击政府网站、盗取核心数据、发布反动言论等,通过国家安全法、刑法等法律对惩罚网络犯罪行为。二是出台信息安全法保护电子版权、公民的个人隐私等。三是针对目前媒介信息发布缺乏监管情况,出台相关的媒体发布信息的许可性条款,净化网络资源,还网络一片净土,避免大学生在虚拟的网络里迷失自我。通过政府出台相关法律,规范网络行为,有利于当代大学生良好媒介素养的形成。

3.媒介素养能力培育

媒介素养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教育,教育成效取决于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就目前而言,大学里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短腿,除了从事新闻传媒的教师以外,一些教师特别一些高校辅导员是没有经过媒体传播方面的系统专门化学习和训练,可以说大学生的媒介知识方面的学习大多靠摸索得来,目前缺失具备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师。因为高校媒介是高校政治思想传播的主要窗口,加强媒介素养师资建设迫在眉睫,一是主管高校思想政治的领导要非常重视,二是多渠道多途径进行高校媒介素养师资培养,可以通过到传媒高校进行进修深造、新闻传媒教师开办讲座、集体研讨等方式培养,努力培养一批思想过硬、媒介素质过硬的教师。

除了培养媒介素养专职教师以外,大学还要开发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课程。除了新闻传媒专业以外,其他专业可以采用公共选修课或专业选修课的形式培养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形势与政策课、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课等可以融入媒介素养相关知识,通过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4.媒介素养平台打造

大学生活通过学生组织进行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动,学校的各种如学生会、学联、记者团、艺术团等组织都和媒介息息相关,可以说通过媒介活动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形成提供了平台,学校的校报、网站、校园广播、学校及院部的微信公众号等为学生的媒介素养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媒介素养能力得以迅速提高,很多学生毕业后从事广告、摄影摄像、微信公众号的开发及维护等相关工作。媒介素养作为高校人文素质的重要载体,学校应该努力整合媒介素养平台,构建媒介素养培养实践机制,整合学校与社会媒体有效资源,与红色教育基地、时代楷模人物等形成良性的媒介互动,引领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媒介价值观。

5.媒介素养批判精神培育

通过思想的引领、政府立法、能力培养、创建平台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但大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海量信息,还要具备一定的甄别能力,特别要具有批判精神。甄别就是要通过信息的现象看到信息的本质。大学生要有过硬的本领,能迅速准确地判断信息。除了具有甄别能力外,媒介素养的提高还要求大学生具备一定的质疑批判精神,学会运用媒介素养能力独立思考,在网络上不能人亦云、随波逐流。还要求大学生具有自律精神,面对各种诱惑有一定的控制力,时刻提醒自己,努力通过媒介素养的提高,学好专业本领,履行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担当。

参考文献:

[1]宋璨璨,俞晓红.“微时代”红学的传播与接受谈略[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69.

[2]王军.论媒介素养、信息素养和阅读素养的融合教育推广[J].传媒观察,2019(6):85-86.

[3]岳宇君,王娟.微媒体时代大学、职院学生数字媒介素养的调查与培育[J].情报探索,2019(6):48.

[4]郭颖茜,刘樱,程丽.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研究——以广西高校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9(9):25.

[5]黄鑫.大学生新媒介素养实证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8:14.

[6]张欣然.当代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培育路径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8.

[7]张蕾.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现实意义及实施途径[J].视听,2018(11):229-230.

[8]周婧.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与思考[J].青年记者,2018(35):29.

[9]孙夏夏.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研究[J].新闻采编,2019(1):58.

[10]殷志,谭军红,王莉芬,刘升学,罗筑华.关于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体素养培育和提升的思考[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15):19.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811050011Y);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2019SJZDA033);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辅导员工作研究委员会专项课题重点项目(18FYHZD014);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青年基金项目(QKJ201805);连云港市第五期“521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资助。

弘扬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纪录片是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在各种文化不断涌现风行之时,国内纪录片也在不断进行内容及传播形式的创新来吸引受众,以期实现传统文化更好地弘扬和传播。在此情形下,《如果国宝会说话》一举打破以往纪录片深沉厚重的风格,使用多变的表达形式,利用新媒体优势进行宣传与分发,达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本文以这部纪录片前三季为研究对象,对其传播特点进行分析,并基于“社会遗产传承功能”“议程设置”以及文创的开发、VR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对节目的进一步优化提出了建议,以期能为未来相关题材纪录片的制作提供些许有价值的内容。

【关键词】《如果国宝会说话》;微纪录片;传播特点;优化策略

一、《如果国宝会说话》节目介绍

2018年1月1日,国家涵养工程百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在央视网首播,此节目共分四季播出,每季25集,每集5分钟讲述从新石器时代至清代100件国宝中的一件文物。[1]第二季于2018年7月23日播出,第三季于2020年6月13日播出,目前第一季豆瓣评分为9.4分,第二、三季均为9.5分。微博平台的相关超话#如果国宝会说话#已达到2.2亿阅读量,央视网和腾讯网均达数千万的播放量,口碑俱佳。

二、《如果国宝会说话》节目传播特点分析

(一)微纪录的传播形式

新媒体畅行时代,短视频成为潮流,碎片化的信息形式更容易被接受与消化,有利于实现广泛传播。《如果国宝会说话》一改以往“长篇论述”的纪录片形式,积极顺应网络平台传播内容精短小、快准狠的特点,将自身形式定位为多个短视频的组合,给予更多受众“快速充电”的机会,在闲暇之时即可观看,由此可减少受众的抵抗心理,增强他们的尝试性与主动性,短时间内了解更多国宝文化及背后的寓意。同时,100集分四季播出也是“微结构”的一种表现,节目以每25集为一个节点,以历史纪年串起整部影片,构建“中华文明视频索引库”,[2]在保证纪录片整体完整性的同时,也保证了每一集的精彩程度和传播特性。

(二)融媒体下的多渠道宣传

该纪录片积极利用新媒体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播,线上多平台宣传与分发,线下制作生动海报,迎合受众的喜好与需求,实现贴切、广泛的传播。

节目提前通过“议程设置”影响大众关注的内容,借助网络媒体造势赢得关注度,扩大影响力。诸如播出前期在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通过大量海报图片、微视频等进行节目预告;依托央视网、多家报社以及网络媒体进行专访报道,多重“微传播”齐聚合力进行宣传;节目利用七夕契机在微博平台发布为国宝量身定做的爱情宣传片,举办“转发微博得国宝周边”抽奖活动,获得“1+1>2”的传播效果;节目方联手音乐界制作“铭合符银带钩”同名原创歌曲,将历史文物与古风歌曲相融合,进行跨界宣传。

在线下平台,节目组在各大城市人流量高的场所,张贴精心设计的海报进行宣传,文案使用年轻人喜欢的网感化词语,利用其“猎奇心理”来收获关注;由抖音、今日头条等发起的“Give me five”大众UGC活动,使得用户对宣传片进行二次创作或线下制作文物视频,随后发布到社交媒体平台,获得转发与分享,扩大了传播范围。

(三)融媒体下的多平台分发

在当今媒介融合的环境下,影视节目逐渐走向多屏传播。该节目积极借助各种传播渠道,首次由央视CCTV-9纪录频道播出,同时央视网在线播出,央视客户端、中青网、今日头条等APP上均可观看,爱奇艺、优酷、腾讯、B站等多家视频网站纷纷加入。多平台的合作播出,使节目面向更廣泛的受众群体,扩大了传播面。

短小的结构有利于通过多渠道进行碎片化多级传播,形成“长尾效应”,积累式的形成更大数值的传播量。在社交媒体开放式传播环境下,受众的主体性和表达意愿越来越强。由网友转载或剪辑的视频在抖音和B站上发布,进行“二次传播”,使更多年轻人有机会看到此纪录片的视频,在多个平台上进行互动,在制作者与受众、受众与受众之间的多向互动下,文物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纪录片传播的内容和空间也得到了极大的延伸。[3]

三、《如果国宝会说话》节目的优化策略研究

此纪录片从评分、平台播放量等来看,均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但相较于高流量的热门节目仍有一定的差距;其次,在传播过程中,官方微博的评论、点赞、转发量较少,对于网友疑问型的留言和评论,节目方少有回应;加之如今海外文化抢夺市场竞争激烈,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的发展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此,通过参考其他优秀节目的制作与传播优势之处,并基于人工智能、VR得到发展的传播环境下,提出以下传播优化策略,希望能为此类纪录片发展提供些许可参考之处。

(一)注重“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拉斯韦尔在讲述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时讲到“社会遗产传承功能”——“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将前人的经验、智慧、知识加以记录、积累、保存并传给后代,后人才能在前人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完善、发展和创造。①”在如何更好更广泛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道路上,纪录片担任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节目在内容制作上要更加注重文化传承,保证文化成分所占的比重,将文物中所蕴含的精神、内涵传达给受众。只有内容质量在受众心中得到肯定,才可能进行后续的传播与延伸解读,促进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节目的立意应达到直击人心的精神层面的高度,产生受众的反思和社会反响,这是其传播的意义所在之一。

(二)注重发挥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

节目前期的各种线上线下活动,以网络平台的各种话题为由来设置节目相关议程,为节目带来了较好的宣传效果。在节目播出过程中及后期,同样应该充分利用相关网络平台,借助智能技术分析网民的评论及所附带的情感,选择出其可能会感兴趣的议题,通过举办线上活动或发布相关议题,在能够把控议程走向的基础上在网络平台设置“公众议程”,效仿前期C位选拔活动,主要集中在年轻受众群体中制造话题性产生话题效应,[4]借势营销,增强受众的参与感,打造持久影响力。

(三)虚拟现实技术下增强用户体验

该纪录片的主人公是一百件珍贵的“国宝”,在介绍文物过程中,运用数字化技术360°无死角动态呈现文物的每一处细节,并遵从“影像本体论”中再现事物原貌的本质,给予了观众很好的视觉体验。[5]但随着VR技术的发展及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现场的体验感,影片于受众而言仍旧是停留在视觉效果层面。对于此问题,可以在进一步完善VR技术的基础上,在除博物馆之外的地方增设“VR”体验馆,借助VR让更多的受众与文物进行近距离接触。在“使用与满足”理论下,受众通过现场沉浸式体验,情感需求和求知欲层面得到满足,对于文物及文化的感知度及了解进一步加深,有助于增强传播的效果。②

(四)借“文化衍生品”扩大文化传播范围

在“万物皆媒”的环境下,传统文化及纪录片的传播手段可以更加多元化。此纪录片的主人公多是“国宝”实物,对于节目播完后如何留住其在受众心中的记忆,文化衍生品可以成为一个有力的方式。对于该纪录片而言,可以以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基于众多“网红国宝”发展其文创产品,充分利用符号语义传达产品文化属性,正确地将语义编码运用到文化衍生产品设计中去[6],在发挥着自身作为产品价值的同时又可以将文化得以延续发展,有助于实现“以文养文”的目标。③文创产品对于受众而言,可以唤起传统文化在其心中的印记,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符号代表,蕴藏着文化精神,其价值具有广泛性和非私密性,存在于受众日常生活中,无形之中强化受众对于传统文化的印象,起到了增强传播效果、广泛传播文化的作用。

(五)借助智能技术优化传播与互动

随着社交媒体平台在数字时代的广泛影响力,节目方应积极主动与受众进行双向互动和长期有效的沟通交流,连接受众与节目,延长影片留在受众心中的时间与印象。[7]对于受众的疑问及时回应,满足其认知与求知需求,有助于受众更好地了解影片的文化内涵,在转发时添加自己的理解和想法,赋予影片一部分新的内容,完成个人的“议程设置”,实现影片及传统文化更广泛的传播。同时,借助智能技术对用户话语进行分析,了解用户背后的依据和情感态度,对于合理的意见进行采纳,然后针对性地进行节目调整和传播手段的优化,帮助节目实现内容与传播形式的升级,更加符合受眾的接受习惯,进而提升节目传播效果,促进文化的传播。

注释: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00-101页。

②焦婉平:《媒介技术视野下的虚拟现实新闻生产及其影响研究》,上海师范大学论文,2018年。

③李智、王学军:《参数化符号学视阈下航天文创产品设计意义探析》,《工业设计》2018年第11期,第58-59页。

参考文献:[1]杨骁.《如果国宝会说话》:文明之根开出艺术之花[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8-1-11.

[2]刘阳.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再掀文化遗产热[N].人民日报,2018-1-18.

[3]彭兰.网络传播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37-238.

[4]王琨,胡智峰.中国电视剧的话题性研究[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7(01):97-105.

[5][7]贾安民.微电影传播特点及优化策略分析[J].出版广角,2019,(17):71-73.

[6]毛榕宁.故宫文创品牌传播的符号学解读[D].广西大学,2019.

作者简介:张薇,女,汉族,河北保定人,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新媒体。

弘扬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2、高校党建工作中传承红色基因的思考

3、新时代高校特色校园文化构建的研究与实践

4、探析延安红色文化传承的路径

5、论红色文化的意识形态价值

6、新时代背景下红色文化的传承研究

7、新型城镇化与中国城市发展模式的人文转型

8、高职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融入地方文化的研究与实践

9、中国文化与上海世博会

10、新时期山东红色基因传承发展的现状、问题和路径研究

11、生态文化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12、中共浙江省委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决定

13、河南文化强省发展战略研究

14、中国共产党推动红色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启示

15、新时代中飞院传承红色基因路径探究

16、大学生弘扬和传承红色文化的路径探析

17、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多角度探析

18、厘清文化资本的内涵等

19、我国文旅融合相关政策研究

20、红色文化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21、文化自信与新时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哲学对话

22、庆阳红色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弘扬

23、传承桂北红色基因增强文化自信的路径思考 ?

24、价值理性的回归:民族社区旅游发展中文化传承功能的升级演进

25、桂西南边境地区红色文化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26、贵州岑巩傩的现代展演及相关思考

27、传统民间文化在乡村文化礼堂中的传承研究

28、新时代乡村文化资源传承的路径创新研究

29、设计是社会文化的创造硬核

30、湘西地区红色家风的整理与传承

31、文化生态学视野下中国红色文化的当代发展

32、博物馆的发展和产业活动刍议

33、红色基因传承与思政类社团建设相结合初探

34、高校红色文化教育“三位一体”新模式探索

35、广西革命文化艺术再现历史与策略初探

36、泰州长江文化资源挖掘与传承思考

37、高校红色基因传承现状及对策研究

38、浅议图书馆如何传承红色基因

39、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40、语言文字与传统文化公益讲堂建设研究

41、地域文化特色在展览设计中的表达——从展览实践谈起

4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融入党的建设

43、传唱红色歌曲与弘扬红色文化探索

44、试论高中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路径

45、以辩证思维推进文化建设

46、陕甘片区红色文化遗产的价值挖掘研究

47、红色资源报道的激励效应

48、沂蒙地区红色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49、从建筑规划视域探讨提升红色文化的传承

弘扬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如何弘扬传统文化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以扬弃的观点看问题;二,古为今用;三,洋为中用;四,文化创新。对于弘扬传统文化的四个方面,总书记作出了高度概括: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的自觉、自信。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去正确看待中华传统文化,“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同时,习总书记指出:要继承和弘扬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传统美德,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关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措施,按主体划分可以分为国家(政府)、文化产业、和个人三个层面分别进行阐述:

国家层面(政府层面):

一、建立传统文化保护制度

建立传统文化保护制度意义重大,传统文化保护制度是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否保护传统文化,保护哪些类型的传统文化,以何种法律模式保护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为实现文化政策目标而作出的制度安排和立法选择。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我们可根据国际公约之精神,采取公法措施,对相关文化权利予以保护; 在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方面,则应致力于制度创新,在私法领域采取有别于现行著作权的保护机制,避开可能倾覆现代知识产权制度根基的法律变动。

二、完善传统文化的立法和相关法律法规

关于传统文化保护,中国立法不仅应立足本土文化、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也要考虑国际制度发展趋势,借鉴他国立法经验。采取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知识产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权利的双重保护。从文化业角度来说,两者分别涉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政策法律问题; 从法律部门而言,两者各自归属于传统的私法领域和公法领域。

完善文化法律法规,有助于提升传统文化地位。从韩国抢注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这一事件不难看出,我国对传统节日的法律保护存在缺失。应该适当增设传统法定节假日,不断完善对传统节日的保护性立法,不断完善相关细则,形成完备的传统节日保护法律体系;各地政府要对地区性传统文化节日进行地方性保护,通过地方立法,保护当地民俗节日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县、市、省和国家的综合保护体系。此外,要严厉打击个别商家“节日商机”等行为,避免泛娱乐化、商业化现象。

三、健全文化产业机制,加强文化市场自律。

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繁荣传统文化来说意义重大。只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一个优秀 的传统文化才能适应市场,适应生存和发展。文化主管部门要在健全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同时,要加大对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扶持,正确引导社会资本进入传统节日文化产业领域,在人财物等方面予以支持,在政策上予以倾斜;还要加强传统节日文化市场的行业自律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内部自律机制,不断完善文化调节机制,促进以传统节日为支撑的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四、不断丰富文化内涵,增强群众文化意识。

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是丰富的,是充满人文感召力的,其对于凝聚群众力量意义重大。因此,要不断丰富传统节日文化的精神内涵,在原本的精神内涵范围上不断赋予其新的特色,从而增强青少年对祖国传统节日的认同感;新闻媒体等舆论部门要大力宣传传统节日文化的精神内涵,在社会上树立正确的文化消费观,增进群众对传统节日精神内涵的认识。

五、加强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

传统文化作为一种优秀的文化传承,应当在学校的日常教育中加强宣传和弘扬,通过设置传统文化的课程、举办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校园活动、发表宣传传统文化的校刊、校报、文章等等加强学生的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宣传,使优秀的传统文化深植于学生的意识中,成为学生们的日常行为指导。

文化产业层面:

一、 通过现有的文化产业渠道弘扬传统文化

作为现有的文化产业的支柱,电视、新闻、报纸、电台、杂志等传统的文化产业渠道在人们日常的宣传和文化传播中仍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现有的文化产业渠道弘扬和传播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走向社会、走向群众的最重要的一环,在传统文化的推广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 借助新媒体,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随着新型的网络平台的崛起,微博、微信、社交网站、论坛、贴吧等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应用最广泛的交流平台。借助这些新媒体,我们可以进一步宣传和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其能更广泛地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人民大众日常文化的一部分。

三、鼓励传播优传统文化,促进文化融合

在当下文化交互频繁、文化碰撞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传统文化无可避免地与其他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文化以及新时代下产生的新文化发生交互、碰撞、交叉和融合,这个时候,我们应该以正确的方式对待传统文化。一方面,我们要坚持弘扬和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坚持传统文化的“主心骨”;另一方面,对于接踵而来的不同意识形态的文化、新时代的新文化,我们应持“扬弃”的态度,将其中优秀的部分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促使二者的融合,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增添新时代的特征,丰富其在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文化内涵。因此,在文化交互融合和碰撞的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应随时代变化而变化,以更广泛、更贴近生活的方式融入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

个人层面:

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个人的日常行为指导,在日常生活中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对个人的作用。在个人层面,我们可以把传统文化中宣扬的优秀道德品质——乐于助人、见义勇为、拾金不昧、尊老爱幼等传统文化提倡的美德作为我们个人在生活中的行为指导,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力所能及一点一滴地用自己的行为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篇二:弘扬传统文化

走好弘扬传统文化的“最后一公里”郭平恩

三马营完全小学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文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但是精神文明发展的怎么样呢?答案就是,远远没有与物质文明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甚至拖了我国综合实力的“后腿”。精神文明的核心就是文化,也就是说,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发展比较滞后,其中尤以传统文化的发展状况令人堪忧。 按道理,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值得我们弘扬,值得我们传承,而现实却狠狠的给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一记响亮的耳光,皮影、剪纸、京剧等本领无人可传、无人可继,古村落、古建筑被拆迁,端午节被他国申遗,过情人节、圣诞节,人们争先恐后,清明、重阳节鲜为人知……说好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都抓,两手都硬呢?其实,不是党的政策不到位,不是社会的不作为,不是你我他的不努力,而是,我们对弘扬传统文化的忽视,以至于,没有走好弘扬传统文化的“最后一公里”。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弘扬传统文化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责任同重!

一、 弘扬传统文化,政府是主导。

弘扬传统文化已经进入“啃硬骨”阶段,政府必须有壮士断腕的决心,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回首过往,立足当下,展望未来,努力与时俱进,以一丝不苟、实事求是、高瞻远瞩的态度,让更

好的政策,更健全的法律,更务实的精神,更睿智的指引,为弘扬传统文化修路架桥、增砖添瓦。

二、 弘扬传统文化,社会是主体。

传统文化的弘扬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氛围,社会要承接好党 的好政策、好方针,首先,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从而提高其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主动意识;其次,创新弘扬传统文化的方式,不再墨守成规,不再按部就班,而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让传统文化更与时俱进,更包罗万象,让传统文化的内容、形式更迎合现代人的“胃口”,更接地气,从而提高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最后,弘扬传统文化不能拘泥于一点一滴的小成就,不能夜郎自大,要敢于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更宽阔的舞台上展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三、 弘扬传统文化,公众是主人。

说到底,传统文化的弘扬还需要每一个人,我们要当好这 个主人翁,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自己做起,以认真负责的精神投入到弘扬传统文化的大潮之中,先武装自己,再推己及人,使人人成为传统文化的弘扬者、传播者,反过来,又让传统文化这片沃土滋养我们茁壮成长。

只有这样,才能凝聚人心,才能形成合力,才会出现1+1>2的局面,才能为传统文化的弘扬注入强有力的动力。让传统文化借着时代的好机遇,借着党的好政策,借着全国人民的热烈期盼,

搭载着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艘“诺亚方舟”乘风破浪,驶向发展壮大、弘扬四海的彼岸。 篇三: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范爱平

弘扬传统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

新乡市第三十六中学 范爱平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龙是中国的图腾,但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到这其中的典故呢?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就是要靠我们这一代人一脉相承,而我们又要怎样星火传递。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传统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具有深远的未来意义。

对于我们新一代接班人尤为重要。 有种种迹象表明,在从经济社会向智力社会的转变中,科学可能不再完全沿着17世纪欧洲科学革命时期确定下来的路线前进。英国学者李约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保存着“内在而为诞生的最充分意义上的科学”。

1985年英国天文学家抄里斯认为:“前进的唯一道路是转过身来重新面向东方,带着对它的兴趣以及对其深远意义的理解离开西方的污秽,朝着神圣的东方前进”;199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比利时化学家普里高津说,新的自然观“将把西方传统连同它对实验的强调和定量的表述,同以自发的自组织世界观为中心的中国传统结合起来”;而德国物理学家哈肯则说,他所创立的协同学,同时受到了西方的分析思维和东方的整体性思维的影响。

人类意义世界所作出的这种价值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历史转折时代的传统回归,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可能会获得其生命力。而这种可能需要我们的创新,我们需要在创新中推动中国优秀传统个文化。

然而我们又将如何进行用创新的手段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又将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推向世界的主流舞台,中国传统文化是否只是辉煌的过去? 不,我认为,中国古老深厚的传统文化,对当代和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我们做的就是用创新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 我们可以利用高科技做为手段,影视做为载体,再以特色做为亮点努力开辟世界这个窗口。

美国可以用肯德基推广美式快餐和美式文化,将两百多年的美国历史推向了世界的舞台,而我们有各种菜系和多元文化,没有理由挤不进世界的前列。日本,韩国等国民族单一,文化也没有呈现多元化,但是他们善于在自已的影视作品中添加本国传统文化,通过影视媒介很好的弘扬了本国传统文化。我们也可以在

一些好的作品里添加中国元素,努力发展影视产业的同时,注意文化软实力的加强。《功夫熊猫》不用改是外国人的作品。 我觉得,人类总是生活在过去和未来之间。历史在前进,人的思维也从不停止,不断寻求新的、迄今无人知晓的目标。基于世界文化走向趋同这一时代的新特征,提倡一种以科学新成就为根据的贯通古今、契合东西的新文化观,就成为建构世界主义的后现代科学观的基本进路。当代新科学的世界观向东方特别是中国古代某些思想归复的特征表明,中国传统文化的后现代性研究不失为在历史转折关头全人类的文化战略研究之一隅。

西方的一些自然科学家把目光转向古老的东方文化,包括《老子》《论语》《易经》在内的中国经典受到重视。这种情况的出现,完全是由于处在科学发展新阶段的科学家们寻找世界观启发的努力,而不是由于什么一时的感情冲动。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否可以为新科学的诞生提供有意的启示,就成为值得重视的研究课题。西方人能如此的重要,做为东方的雄狮更应该利用创新的手段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中华传统,底蕴厚重。上下五千年东方文明需要我们守正创新再创辉煌。

古圣先贤用更多的时间总结过去,思考未来,所以他们睿智。他们真正是在用心地活着,好好的活着,真正让自己达到精神与躯体的结合,诠释活着的内在含义。而生活在现代社会忙碌的我们,被太多世俗的东西所束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我们目前的障碍物远不止“一叶”。物欲横流、攀比严重、穷奢极欲、功利心强的现代风气,蒙蔽了我们的双眼,迷醉了我们的心窍;让我们仅局限于自己的世界里。梁漱溟先生认为人类面临三大问题,顺序错不得:一个是解决人与物之间的问题,二是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三是解决人与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人内心的贪嗔痴,使我们的境界充其量也就仅仅局限于第一个问题而无法达到更高。时代纷繁复杂,忙碌的人们,终要面对自己的内心,而这种面对,在今天变得更难、却也更急迫。我们都需要答案。而中国传统文化是古圣先贤抛却世俗的欲望,经过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宝贵财富。它就是改变现代心浮气躁功利的社会风气的一剂良药。但再好的良药也得有人愿意接受,愿意把自己的生命托付于它,才能发挥功效。

一人独自走在街上,发现戴手串的人越来越多。那一串串手串,或左或右。我相信其中不乏有人仅仅是为了装饰,更多的却带有祈福和安心的意味。这的手串真能够安抚我们那份不安、焦

虑、怀疑、悲观吗?我想只要我们能够体悟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精髓,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社会会是一个安静祥和的社会,我们还需要借助外来的东西增强自己的内心吗?古人有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如果我们能够潜心专修传统文化的一小部分,那么我们心中的那份不安与焦虑将会烟消云散;我们的心胸会开阔许多;我们的心境会开朗许多;我们的心灵也会纯净许多。当有一天我们拥有古人那般深厚传统文化的底蕴时,我们离佛家所说的无悲无喜、无欲无求的境界又近了一步,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为世俗所奴役。

中国传统文化承载着数千年先人的宝贵经验和智慧,我这晚辈后生尚不具备如此深厚的功底,不敢妄加评论。但我始终相信人的处世之法深藏其中;帮助人类处理好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己内心三大问题之道深藏其中;中国乃至世界的救市之道深藏其中。五千年的历史传承,无数仁人义士以生命和实践换来的宝贵财富,能够承受的住这几百年科学发展的考验,经得起时代的考验。如今的中国社会,急需传统文化匡时济世。一个民族要强大,首先文化要强大。我们没有理由不学习它,不传承它,不发扬它。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瑰宝,要传承,要发扬;但它更需要我们去接受,去实践,去体悟。学古不泥古,我们要将传统文化结合时代精神,融入到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去;以传统文化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用传统文化宽抚我们的内心,让传统文化促进社会的和谐。只有与时代结合,运用到生活中去,传统文化才是活的,才能在世界文化之林立于不败之地。我相信五千年祖辈的智慧会在日益强大的中国和富有创造力的中华儿女的传承和发扬下,在世界文化之巅闪烁出属于中华民族的智慧之光;让世界见证中国传统文化的神奇与博厚!

学习传统文化,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加和谐快乐,这既是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原因,又是这段时间以来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的收获。以前,我们遇事很多时候都是根据自己当时当地的心情、情绪来处理面对的问题。如果我们学了传统文化,有一颗宽爱地心,我们会在矛盾冲突发生以前有预见性地化解矛盾,无论何时,都可以以一份“共情”的心,从对方的出发点考虑问题,理解对方,从而更有效地沟通思想,解决问题。

学习传统文化,对于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传统文化中蕴涵的高尚道德情操,提升精神境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尚,不断

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学习传统文化应该体会到以下几点:学会爱社会,爱祖国和遵纪守法、学会感恩、学会礼仪为先、学会尊重别人、学会廉耻、学会替他人着想、学会与人和谐相处等等。

希望中国的传统文化越来越深入更多人们的心灵,走向大众。带来一个和谐的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灿若星空,有无穷的底蕴。她源远流长,即从中国产生人类起就有了中国历史,也有了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是迄今世界上最久远、最稳定、最辉煌、最丰富、最发达的文化之

弘扬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髓,是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体现,也是一个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之林的根基。

儒学——崇高情怀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从儒家所弘扬的学说中,我们可以从多方面去学习,可以从另一面了解到中华文化的深遂。

孔子说:“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成人矣!” 见利思义,这是多么干净的灵魂。如果大家都能做到,社会就真的和谐了,就不会有毒瓜子;不会有口水油;不会有病猪肉;不会有苏丹红;馒头里不会有敌敌畏;喝牛奶不会得肾结石„„

我们的民族,以前不是这样的。这些血淋淋的事已经显示出了传统道德缺失的危害。希望这样的事,不要发生了,永远永远。

诗经——高尚情操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春秋时代,人们便知道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个道理。而如今,众却渐渐遗忘了这一点。“见利忘义”“忘恩负义“已是习以为常的事。

“妈,给我钱!我去买衣服!”“爸,饭做好了没?我快饿死了!”诸如此类的话现如今已是习以为常。可是新一代80、90后的孩子们啊,你们可曾听说过“百善孝为先”“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生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

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这些话,早在3000多年前,古人们早已将它广为传诵,而如今呢?这些话早已被风吹散的不知踪影。对待亲人如此,对待他人呢?!

当社会在不断的高速发展,人们的思想在逐渐完善,正是由于中华民族这些传统的文化、美德、精神,才有今天我们这个强盛的民族!

上一篇:重点工程论文范文下一篇:图形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