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推广范文

2023-09-21

形象推广范文第1篇

一、“形象遮蔽”和“形象叠加”理论

王衍用在1990年提出“阴影理论”,主张类似的旅游地区之间会产生形象竞争,高等级的景区会对相对低级别景区产生形象遮蔽;李蕾蕾立足规划案例探讨分析,提出TDIS模式指导形象策划;杨振之在理论学习及规划实践中首次提出“形象遮蔽”和“形象叠加”理论,并详细介绍该理论的表现形式与作用机理,并在后期项目开展实证研究。

“形象遮蔽”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旅游资源级别高的旅游地(景区)在旅游地形象方面遮蔽其他景区。第二资源品类相似的旅游地(景区)可以树立相同或相似的旅游形象,率先形成旅游形象品牌的会对后期旅游地产生遮蔽;第三旅游资源品类、级别都相似,市场竞争力强的会对其他旅游地形成遮蔽。

“形象叠加”是位于同一区域内的景区应分别树立不同的旅游地形象,体现出差异化、个性化,在每个特色形象定位的基础上形成区域叠加合力,增强整体感召力。旅游地形象在旅游竞争中享有重要地位,将指导旅游地的形象策划、定位以及旅游规划,对于区域内相互竞争的旅游地也有借鉴意义。

二、沈阳故宫旅游开发现状

(一)沈阳故宫资源概况

沈阳故宫位于辽宁沈阳市沈河区,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距今400年历史,是中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沈阳故宫是清入关前的皇宫,迁都后称作“陪都宫殿”、“留都宫殿”。沈阳故宫占地面积六万多平方公里,包括古建筑114座,500多间,都得以完好保存,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二)沈阳故宫资源特色

1. 融合满、汉、蒙多民族建筑风格

东路建筑历史最为悠久,建于努尔哈赤时期,“一王十亭”的建筑格局反映了清早期的满族八旗制度;中路建筑为皇太极时期的建筑,清宁宫的“口袋房,万字炕,烟囱竖在平地上”反映了典型的满族建筑特征。重檐、飞檐、斗拱等木构架营造技术则反映了汉族建筑特色。对蒙、藏文化的借鉴主要体现在建筑的装饰艺术上,典型的有梵文天花、相轮、火焰珠等。北京故宫的建造主要受中原文化影响,建筑风格都属传统特色,建筑全部采用黄琉璃瓦而沈阳故宫采用的是黄琉璃瓦绿剪边,反映出满足人民对草原和山地的热爱。

2. 清前期馆藏丰富

沈阳故宫的文化资源从形式上可划分为物质性文化资源及非物质性文化资源,物质文化资源也称作有形文化资源,涵盖建筑群及馆藏文物。沈阳故宫占地面积高达67000平方米,拥有一百多座古建筑,可移动文物10万多件,包括具有特色的清前遗物、官窑瓷器、明清书画、器物家具等。其中努尔哈赤的龙虎宝剑、皇太极御用腰刀等十件文物被评为镇馆之宝、国宝级文物。沈阳故宫馆藏大多为清初珍品。非物质文化资源也称为无形文化资源,包括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民俗习惯、神话故事等。沈阳故宫有古朴神秘的萨满文化;有皇太极、庄妃(大玉儿)、多尔衮之间的神奇故事;还有神杆(索伦杆)背后的满族图腾传说。

3. 景区及周边具有统一性

沈阳故宫坐落在沈阳旧城区,是方城城市布局的中心地带,属于特色历史文化街区。怀远门、抚近门两座城门实现区域的有效分割,其间贯穿着清代一条街,商铺采用仿古建筑风格,售卖东北特色物产及特色文创商品,实现古遗址与现代建筑的过渡。古代布局讲究前朝后市,沈阳故宫的后身就是中国的第一条步行街、百年老街———中街,两侧建筑很多都保留着原貌,各式胡同小吃保留着老沈阳的情怀。以老边饺子、李连贵熏肉大饼、萃华楼为代表的几家百年老店丰富游客旅游体验,在其中体会沈阳人一脉相承的乡土人情。

(三)沈阳故宫发展不足

沈阳故宫与北京故宫是我国仅存的两座皇家宫殿建筑群,北京故宫在资源品级、品牌效应、市场影响力等方面均高于沈阳故宫。尤其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新兴旅游需求的兴起,北京故宫积极转变角色,提出“让故宫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将历史文化遗迹贴近人民生活。《上新了,故宫》、《国家宝藏》等节目利用明星效应使故宫文创引领新潮流,真正实现了“让文物活起来,让游客走进来”的目标。

反观沈阳故宫的发展,缺乏明确的形象定位,对外宣传时大都维持原有认知,如“仅存的两座皇家宫殿建筑群”等,没有突出自身资源特色,甚至没有被熟知的宣传标语,因此长期处于北京故宫的旅游形象遮蔽下。此外沈阳故宫宣传工作不到位,致使很多游客只知北京故宫而不知沈阳故宫,还有一些游客存在着去过北京故宫就不需要再去沈阳故宫的误解。地理位置、资金投入、景区规模等因素也都在制约沈阳故宫的发展。

三、“形象遮蔽”和“形象叠加”理论下沈阳故宫的发展

(一)差异化宣传,打破“形象遮蔽”

由于北京故宫在资源品级、规模体量、知名度等方面皆优于沈阳故宫,因此可跨越较远距离形成对沈阳故宫的形象遮蔽。形象定位不准确则很难发挥资源实际的竞争力,导致发展稳定性差。沈阳故宫定位时可立足满族文化习俗,并增添多种形式的活动,增强游客参与感和归属感。沈阳故宫自1977年起推出皇家礼仪表演,截至目前已经有七部经典剧目,受旅游者推崇。在盛大节日时开展活动,使游客在沈阳故宫体会传统的满族风情节日,感受其中的风土人情,在特色的活动中体验历史、感悟历史;顺应时代的发展,借助大众媒体传播速度快、受众广的特点,开设专题节目,利用明星流量增加关注,打破大众对沈阳故宫的刻板印象,刺激旅游者的旅游动机。

(二)针对不同客源市场,展示不同形象。

沈阳故宫目前的客源主要集中在辽宁省内周边城市,开拓国内其他市场和海外市场成为重中之重。将东三省、京津冀等周边省市作为沈阳故宫的一级市场,由于区位条件的优势,要大力突出沈阳故宫的满族风情及龙兴之地,开展特色活动,树立历史文化博物馆形象;针对国内的二级市场要增强知名度,积极开展博物馆之间的交流展览,如2007年11月初香港海防博物馆推出清代八旗武备展,受到极大关注。打造寻根问祖主题,激起全国满族人民与对满族文化感兴趣的旅游者探究本原;针对海外市场要不断开发国际交流,向内引进展览,向外推广自己,与北京故宫、台北故宫形成有效的叠加效应,吸引海外游客参观游览。

(三)产品组合升级

作为清文化、科学、技术的载体,沈阳故宫为沈阳市城市个性的塑造做出贡献,为城市留下文化烙印,成为市民文化认同的标志。沈阳故宫打造品牌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首先提出“一个故宫,三个博物院”的概念,将沈阳故宫、北京故宫及台北故宫博物院叠加,形成整体叠加效果,打造统一的品牌形象;其次打造“满族寻根问祖圣地”,激发满族人民民族情感,唤起民族意识,吸引他们寻根问祖,拜祭祖先;大众媒体的兴起为景区宣传提供新思路,沈阳故宫要转变思路,开拓宣传渠道,增强知名度;最后立足沈阳故宫“清史”“清前史”“清宫廷史发祥地”等标签,深挖文化内涵和特色。

沈阳故宫要立足自身特色资源及优势,策划形象定位,进而形成与北京故宫及区域内其他旅游景区的差异化,突破旅游地的“形象遮蔽”,做好产品策划,与区域内其他景区形成良好的“形象叠加”,凝聚成强大的吸引力,吸引游客到访参观。

摘要:作为辽宁省仅有的几项世界遗产项目,沈阳故宫在辽宁省旅游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对比其他知名旅游遗产地,沈阳故宫近几年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都处于落后地位。据网络调查显示,沈阳故宫的旅游形象感知远低于北京故宫、兵马俑、长城等知名旅游遗产地,旅游客源相对单一。“形象遮蔽”和“现象叠加”理论对于分析两个或多个旅游地(景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笔者基于该理论在分析沈阳故宫资源特色及开发不足基础上,提出沈阳故宫旅游形象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形象遮蔽,形象叠加,沈阳故宫旅游形象

参考文献

[1] 王衍用.区域旅游开发战略研究的理论与实践[J].经济地理,1999(01):117-120.

[2] 李蕾蕾.旅游地形象的传播策略初探[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04):87-93.

[3] 杨振之,陈瑾.“形象遮蔽”与“形象叠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旅游学刊,2003,3(18):62-67

[4] 刘逸,陈凯琪,黄凯旋.桂林市区与阳朔空间竞合关系演变:基于旅游形象叠加-遮蔽视角[J].旅游论坛,2016,9(02):1-6+13.

形象推广范文第2篇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 2.知道骨导的原理. 3.了解双耳效应及其应用.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和生活经验,体验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加强物理与生物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综合,从而培养学生学科间的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

1.人类听到声音的“物理过程”. 2.骨导的原理.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和生活经验,体验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用具 音叉(若干个)、人耳的构造挂图、录音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入新课 [师]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丰富多彩的声音,人们凭借人体的什么器官听到声音呢?

[生]耳朵. [师]那么,耳朵通过什么途径感知声音呢?请同学们观察人耳的结构挂图,想一想生物课上介绍的人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什么?

二、进行新课 [人耳的构造]

[师]出示人耳的构造挂图. [生]分组讨论人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 [师生共同活动]总结上述问题: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声音-----鼓膜振动-----听小骨及其他组织-----听觉神经-----大脑-----声音 [生]耳聋是怎么回事?

[师]在声音传递给大脑的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例如鼓膜、听小骨或听觉神经损坏),人都会失去听觉,导致耳聋. [生]神经性耳聋和非神经性耳聋又是怎么回事呢?

[师]由于听觉神经损坏而导致的耳聋为神经性耳聋;由于声音的传导发生了障碍(如鼓膜、听小骨损坏)而导致的耳聋为非神经性耳聋. [生]这两种耳聋能够治愈吗?

[师]神经性耳聋不能治愈,非神经性耳聋可以治愈. [生]助听器矫正的是哪种耳聋? [师]当然是非神经性耳聋,同学们,假如我们听不到自然界中的各种声音,我们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子呢?

[生]那样的话,我们将失去了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我们将生活在一个非常寂静的世界. [师]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失去听觉,我们每一位健康的人应该关心、帮助残疾人,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使这些人恢复听觉. [想想做做]

[师]请同学们将振动的音叉放在耳边,听音叉的声音. [生]分组操作(两个学生一组,轮换听音叉的声音) [师]在这种情况下,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生]音叉的振动在空气中激起声波,声波由空气传入耳内,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师]用手指将耳朵堵住,再听音叉的声音. [生]听不到了. [师]请同学们用手指将自己的耳朵堵住,把振动的音叉的尾部先后抵在前额、耳后的骨头和牙齿上,看看能否听到音叉的声音?

[生]分组操作.把音叉的尾部抵在前额、耳后的骨头上,能“听到”较弱的声音,把音叉放在牙齿上体验,“听到”的声音较强. [师]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道理? [生]骨能传声. [师]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物理学中把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一些失去听觉的人可以利用骨传导来听声音.例如: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就是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自己演奏的琴声,从而继续进行创作的.他的这种对音乐的执着和刚强的意志,真让我们健康人为之震撼. [科学世界]

[师]实际中我们如何来确定发声体的位置呢?

[生]通常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眼睛来确定发声体的位置. [师]如果将你的双眼蒙上,能大致确定发声体的位置吗?让我们一起来做一做. [生]结果表明“能”. [师]这是为什么呢?下面让我们来介绍双耳效应. 由于人有两只耳朵,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生]老师,我们明白了:人们可以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是由于双耳效应的结果.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音响设备都是双声道立体声或多声道立体声,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下面让我们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人们平常听到的声音是立体的.要想重现舞台上的立体声,使我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把两只话筒放在左右不同的位置(相当于人的两只耳朵),用两条线路分别放大两路声音信号,然后通过左右两个扬声器播放出来, 这样,就会感到不同的声音是从不同的位置传来的,这就是常说的双声道立体声. 如果想得到更好的立体声音效果,可以在声源的四周多放几只话筒,在听众的四周对应地多放几只扬声器,这样听众就会感到声音来自四面八方,立体效果就更好.

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 1.声音传播的两种途径: (1)空气传导 (2)骨传导 2.双耳效应

四、布置作业

1.把动手动脑学物理第2题写在作业本上. 1.省电;效果;还原 2.小论文:助听器的功能

3.查阅资料了解双声道立体声.

五、板书设计

空气传导声音传播的两种途径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骨传导基础双耳效应: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第三节

声音的特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声音的特性. 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3.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

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其相关因素. ●教学难点

探究决定音调、响度的因素. ●教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 ●教学用具 钢尺(若干)、示波器、音叉、乒乓球(系有细绳)、铁支架、口琴、笛子、小提琴、录音磁带、录音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入新课

[师]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声音各种各样,千差万别.其中有许多声音让我们感到悦耳、动听.例如:音叉发出的声音、人歌唱的声音、各种乐器的演奏声等,它们都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物理学中把这类声音叫做乐音.请同学们注意听下面的歌曲(男低音独唱曲、女高音独唱曲),比较这两支歌曲的演唱风格有什么不同?

[生甲]前者的演唱声音低沉,后者的演唱声音尖细. [生乙]前者的演唱是通俗唱法,后者的演唱是民族唱法. [生丙]前者的演唱声音小,后者的演唱声音大. [生丁] 前者的演唱音调低,后者的演唱音调高. [师]有的声音听起来音调高,有的声音听起来音调低,声音为什么会有音调高低的不同呢?让我们一起来做下面的探究活动.

二、进行新课

[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师]每组的实验台上备有钢尺,请同学们想办法使钢尺发声. [生]把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 [师]使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短一些,注意观察钢尺振动发声时振动得快慢及声音的特点. [生]钢尺振动得较快,声音尖而细. [师]使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长一些,再次拨动,注意要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得快慢和发出的音调. [生]当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短时,钢尺振动得较快,音调高;当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长时,钢尺振动得慢,音调低. [师]同学们刚才的探究活动很成功,为同学们成功的合作及探索鼓掌.请同学们阅读教材20页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投影]

1.频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什么叫频率? 2.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什么?

3.物体振动得快慢、频率跟音调的关系是什么? 4.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什么? 5.什么叫超声波?什么叫次声波?

6.生活中你对超声波、次声波了解多少?能说出它们的一些用处吗? [生]阅读教材内容,并讨论上述问题. [师]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 [生答]

1.频率是用来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物理学中把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frequency). 2.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ertz),简称赫,符号为Hz. 3.实验表明,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物体振动得快,频率高,发出的音调就高;物体振动得慢,频率低,发出的音调就低. 4.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20 Hz到20000 Hz.其中20 Hz是人类听觉的下限,20000 Hz是人类听觉的上限. 5.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supersonic wave). 频率低于20 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infrasonic wave). 6.超声波有两个特点:一个是能量大,一个是沿直线传播. 超声波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超声波加湿器、治疗咽喉炎及气管炎的药液雾化器利用超声波的高能量将液体破碎成许多小雾滴. (2)超声波清洗污垢. (3)声纳利用超声波基本上沿直线传播探测水中的暗礁、敌人的潜艇,测量海水的深度. (4)超声波探伤仪利用超声波沿直线传播探测金属、陶瓷、混凝土制品内部是否有气泡和裂纹. (5)医院利用B超(B型超声波)分析体内的病变. (6)许多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爆发、龙卷风等在发生前都会发出次声波,科学家们用次声波来预测台风、研究大气结构等,在军事上可以利用次声来侦察大气中的核爆炸、跟踪导弹等等. [师] 有趣的是很多动物都有完善的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器官.例如蝙蝠,飞行中不断发出超声波的脉冲,依靠昆虫身体的反射波来发现食物.海豚也有完善的“声纳”系统,使它能在混浊的水中准确地确定远处小鱼的位置. [生]老师,现代的无线电定位器——雷达,就是仿照蝙蝠的超声波定位系统制造的. [师]的确是这样,这门新学科叫仿生学.另外,有些动物对高频声波反应灵敏(如猫、狗、海豚),而有些动物对低频声波有很好的反应(如大象可以用人类听不到的“声音”进行交流,实际上大象的语言对人类来说就是一种次声波).请同学们课后通过查阅资料、访问网站等多种途径,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应用,并利用活动课进行交流. [演示]观察声波的波形

[师]简单介绍示波器的作用:

在这里,我们要用示波器显示声波的波形. [生]示波器为什么可以显示声波的波形呢?

[师]示波器的构造复杂,工作原理要在高中物理的电场部分涉及到,目前同学们的知识还不足以理解它.另外,我们也没有必要弄懂它,只要我们会正确使用就行了.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个实验. 1.通过示波器观察两个频率不同的音叉发出声音的波形,比较不同频率的声音的波形有什么差别. 2.通过示波器观察不同的男女同学发出声音的波形,比较男女学生声音的波形有什么不同? 实验结论:

1.两个频率不同的音叉发出声音的波形相似,但频率高的音叉的波形要密一些. 2.男、女学生声音的波形不同,女同学的音调比男同学高,波形就密一些. [生]老师,轻敲和重敲同一个音叉(即频率相同的音叉),音叉发声的波形有什么不同?

[师]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让我们做做看. 实验结论:

轻敲音叉时,波形的幅度小;重敲音叉时,波形的幅度大.但两种情况下,波形的疏密程度相同. [想想议议]

[师]振动会发出声音,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却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声?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生]分组讨论. [师生共同活动,总结上述问题]

蝴蝶的翅膀一秒钟振动不超过10次,蚊子的翅膀一秒钟振动500~600次,由于蝴蝶的翅膀振动的频率低于人耳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当然人耳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而蚊子翅膀的振动频率在人耳的听频范围内,人耳就能听到蚊子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 [师]声音有音调的不同,也有强弱的不同.物理学中把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响度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声音的大小.怎样才能使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更响?

[生]大胆地猜想.应该使物体振动的幅度大一些. [师]同学们能设计一些切实可行的实验来证实你们的猜想吗?

[生甲]轻敲鼓面,鼓皮振动的幅度小,声音弱,响度小;重敲鼓面,鼓皮振动的幅度大,声音强,响度大. [生乙]拨动小提琴的琴弦,琴弦振动的幅度小,琴声弱,响度小;琴弦振动的幅度大,琴声强,响度大. [师]同学们刚才的猜想和论证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值得表扬.下面让我们利用准备的仪器进行探究活动,证实同学们上面的猜想. [探究]响度跟什么因素有关? 1.用细线把乒乓球吊起来,使乒乓球静止在竖直位置,恰好跟音叉的一个叉股接触.轻敲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2.重敲音叉,使音叉发出响度更大的声音,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3.比较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有什么不同. 4.通过上面的探究活动,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生]分组实验,探究响度跟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结果:

1.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小,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小,音叉振动的幅度小;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大,音叉振动的幅度大. 2.通过上面的探究活动可知,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师]物体振动的幅度叫振幅.物体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就越大. [生]振幅是确定响度的惟一因素吗?

[师]实际中,响度还跟听者与发声体的距离有关.距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小,响度越小.(可以向学生简单介绍原因:因为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越到远处越分散.)

[演示]音调和响度的关系 用口琴先用力吹“1”,再轻轻吹“5”.请同学们比较它们音调的高低,响度的大小. [生甲]“1”的响度大. [生乙]“5”的响度小. [生丙]“1”的音调低. [生丁]“5”的音调高. [师]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可以发现:音调和响度是声音的两个不同的特征. 响度大的声音,音调不一定高; 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也不一定大. 在同一首歌曲中,音调低的“1”可以唱得比音调高的“5”更响. [练习]请同学们讨论并回答,蚊子的叫声与黄牛的叫声相比,哪个音调高?哪个响度大?

参考解答:

蚊子的叫声音调高; 黄牛的叫声响度大. [师]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调.但是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便音调相同,我们还是能够分辨它们.这表明在声音的特征中还有一个因素是十分重要的,它就是音色. 物理上,把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特色叫音色(musical quality). [想想做做]

[师]请两位同学藏在讲桌后面,分别用不同的乐器(口琴和笛子)演奏C调的“1”,让同学们猜他们用的各是什么乐器?

[生甲]第一位同学用的是口琴. [生乙]第二位同学用的是笛子. [师]两位同学猜得都对.为什么这两位同学猜得如此准呢? [生]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师]播放录音(分别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同学们能不能分辨出由不同乐器演奏的同一首乐曲. [生]据它们的音色不同来分辨. [演示]观察波形. 将话筒接在示波器的输入端,用不同的乐器对着话筒发出相同音调的声音(都发C调的“1”),比较各波形有何异同?

实验结果:

不同乐器演奏C调的“1”时,波形各不相同,音调相同,频率相同;但振幅不同,响度不同. [想想做做]

[师]在上节的活动课上,我已经让同学们用录音机听自己的录音,然后把自己的录音与自己的原声作了比较.在这里,我们要让别的同学听你讲话,再听你的录音,然后加以比较,两次听到的声音一样吗?

[学生实际操作]

实验结果:听别人直接讲话和听别人的录音没有多大差别. 分析原因:这是因为录音机录下的是说话人通过空气传来的声音,直接听到说话人的声音也是通过空气传来的,所以别人认为像说话人的声音.

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 1.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 2.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3.响度是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的. 4.不同的发声体具有不同的音色.

四、布置作业

1.活动课上,每个同学尽可能带一种家里有的乐器,观察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又是怎样改变音调和响度的. 2.制作音调可变的哨子,并用它演奏一首音乐课上学过的简单的曲子. 3.把动手动脑学物理的3题写在作业本上. 4.自制乐器,在活动课上交流.

五、板书设计 音调:决定于了发声体的效率声音的特性响度:决定于发声体的振幅

形象推广范文第3篇

[摘 要] 当前课堂交互分析将教学视为行为系统或信息系统,注重师生外显行为,没有关注学生思维过程。课堂交互本质上是认知过程,本文基于学习科学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从学习过程的角度对课堂交互进行分析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以中学(七年级)数学课堂《从不同方向看》为研究对象,选取典型课堂交互,利用CAUT模型对问答过程进行分析,并在ACT-R中实现了模拟。通过学习过程分析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三点建议,帮助教师更加有效地设计教学来促进学生学习。

[关键词] 学习过程; 课堂交互; 认知模型

[作者简介] 魏雪峰(1981—),男,山东莱芜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课堂交互、问题解决等研究。E-mail:weixfeng@gmail.com。

2000多年前孔子(公元前551—前479)的“启发式”和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70—前399)的“产婆术”,是教学中经典的提问方法,通过提问不断引导学生思考,最终实现预期“学习结果”。仔细分析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师生交互会发现:从次序上看,提问内容具有一定的顺序性;从内容上看,前后内容之间具有严密的逻辑推理;从认知逻辑上看,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

目前看来,课堂教学依然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课堂交互(Classroom Interaction)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是认知活动的竞技场,[1]最近关于学习的研究表明,发生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课堂交互本质上是社会认知过程。[2][3][4][5]本文从行为系统和信息系统两个角度对已有课堂交互分析方法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尝试利用脑科学、认知神经科学、心理学、人工智能等相关研究成果,从学习过程的角度对课堂交互进行分析,并在ACT-R中模拟,以期更好地揭示认知过程,帮助教师深入理解学习过程,进而设计有效教学帮助学生学习。

一、已有课堂交互分析方法

(一)行为系统视角

从行为系统的角度对教学分析的研究,大致关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研究特定行为的教学价值。有研究者关注成人学习者的学习持久性与教学交互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26%的学习者认为,异步讨论对他们的坚持学习有促进作用。[6]Wai King Tsang考察了非母语英语课堂中教师反馈与学生举手发言之间的交互关系,研究发现:重做可能会引发其他类型的反馈;尽管重做和明确修改对于拼写错误有作用,讨论协商更有利于语法错误的纠正。[7]Judith Kleine等研究者关注不同类型的交互(不使用计算机的面对面交流、基于计算机的协作异步交流、在计算机辅助下的面对面交流)与学习效果的关系,研究表明,计算机介入的交互更加规则,与计算机介入的交互相比,面对面的交互能发生更多的学习。[8]

从行为系统的角度对教学分析的研究关注的另一方面是对交互进行细致解释学分析。人们关注的主题有:确定对话结构和特征的有效可靠的方法、通过对话交互分析确认对话角色、智能教育系统中对话的运算模型。[9]Joi L等人研究发现,质量越好的交互所达到的层次越高。[10]

典型的课堂交互分析方法有:弗兰德互动分析系统(Flanders Interaction Analysis System,FIAS)和学生—教师(Student-Teacher,S-T)分析法。弗兰德互动分析系统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弗兰德(Flanders)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课堂行为分析技术,用于记录和分析课堂中师生语言交互过程及影响。该系统大致由三个部分构成:(1)一套描述课堂互动行为的编码系统;(2)一套关于观察和记录编码的规定标准;(3)一个用于显示数据,进行分析的矩阵。[11]宁虹等采用弗兰德互动分析系统对一堂中学物理课进行了分析,并针对FIAS存在的缺点进行了改进。[12]S-T分析法主要用于对课堂交互的定量分析。S-T分析法将教学中的行为分为S(学生)行为和T(教师)行为两类。它将教学分为四种不同的教学模式:练习型、讲授型、对话型和混合型。[13]S-T的分析结果可以用S-T图表示。单迎杰采用S-T分析法对陕西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电视原理”等六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进行了分析。[14]

(二)信息系统视角

在教学分析领域,国内外有些学者认为教学是一个信息流动的过程。李克东教授对教学系统中认知学习过程进行了信息流向分析,并采用功能模拟的系统科学研究方法来分析教学系统。[15]美国学者豪恩斯坦(A.Dean Hauenstein)把系统的观点引入教学,并明确提出,任何一个系统都是由输入、过程、输出和反馈构成的封闭回路,他明确提出教学系统是一个信息系统。[16]

杨开城教授也认为教学系统从本质上讲是信息系统。教学系统的分析实际上是用另外一种编码体系来表征自然语言表征的教学系统,把教学分析建立在信息系统视角之上,从教学系统整体功能机制出发,把以信息系统为视角的教学分析的观点引入实际的分析操作。[17]他提出了IIS(Instructional Information Set)图分析法。[18]林凡等通过严谨的实证研究证明了目标知识点的激活量与学习效果正相关。[19]

(三)对已有分析方法的评述

弗兰德互动分析系统(FIAS)多使用固定时间单位(如每三秒钟)进行采集,容易造成“意义单元”的切分;观察量表仅是对教师和学生的语言行为进行量化,对于整个课堂交互过程来说显得过于粗糙,不能反映一堂课中的所有交互行为;更多的关注教师(或学生)的语言行为,如教师、学生言语所占比例,教师提问次数,学生回答次数等,分析仅停留在外显行为层面。

S-T分析法中,S、T行为界定粗糙。通过S-T分析图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师生各自的行为发生了多少、所占比例、发生的时间,却无法界定他们做了什么动作。可以判断教学模式,但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处于一个模糊状态。

IIS图分析法比行为系统的分析更近了一步,更加关注教学内容,通过分析课堂交互过程中知识点的激活量来预测教学效果。然而,IIS图分析法关注的是教师、学生的输入和输出,认为内部的信息处理是透明的、不可见的,即没有关注学生内部的信息处理过程。

二、基于学习过程的课堂交互分析

(一)学习科学的兴起

目前,许多国家大力支持脑与学习科学的研究工作。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执行总裁阿登·贝蒙特(Arden Bement)认为“关于学习的基础研究非常重要。在当今复杂和快速变化的环境中,对学习过程的基本理解有助于我们发展知识基础,这种知识基础对于永远处于变化当中的世界的繁荣是非常必要的”。[20]我国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正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随着学习科学(Learning Sciences)的诞生和发展,为有效研究学习提供了新的视野。学习科学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它吸收了有关人的科学的多种理论视野和研究范式,以便弄清学习、认知和发展的本质及其条件”。[21]“学习科学研究的目标,首先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认知过程和社会化过程以产生最有效的学习。其次便是为了用学习科学的知识来重新设计我们的课堂和其他学习环境,从而使学习者能够更有效和深入地学习”。[22]学习科学对学习的研究主张将学习置于多学科研究的广泛视野,涉及信息科学、脑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及教育学等众多研究领域,通过在心智、脑科学和教育(Mind、Brain and Education)之间建立桥梁,将脑科学的最新成果应用于学习和教育过程。

美国教育部教育技术办公室(Offic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在2010年3月5日发布了《2010国家教育技术规划》(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lan 2010,以下简称“规划”),题目为“改变美国教育:技术使学习更强大”。在规划中多处出现了“学习科学”这一术语,认为学习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所揭示的人是如何学习的过程为教育技术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规划也承认:当前的教育系统在对学生进行评估时过多地注重学习结束后事实性知识的掌握,而没有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即时学习的反馈和改进,即很少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这种情况在我国的教育系统中也普遍存在。学习科学的不断兴起,为我们从学习过程的角度研究课堂交互提供了重要基础。

(二)CAUT模型

根据目前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23][24][25][26]提出了CAUT(a Cognitive Architecture of Human Thinking)模型,[27]如图1所示。

CAUT模型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重视对学习过程的理解。该模型包括以下几部分:感觉器官、感觉控制、对象编码、长时陈述性记忆、长时程序性记忆、活动对象(工作记忆)、控制与决策、情境/目标、运动控制、效应器、外回路、内回路等。为了表述清晰,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八个模块:(1)E/I(External Loop/Internal Loop):内部回路或外部回路;(2)IO(Internal Object):内部的对象;(3)MC(Declarative Memory Retrieval Check):陈述性记忆提取,判断感知的对象是新对象还是旧对象;(4)LTDMO(Long Term Declarative Memory Operation):对长时陈述性记忆的认知操作;(5)AO(Active Object Buffer):激活对象集合,包括看到和听到的对象,是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的一部分;(6)AADM(Active Action buffer and Decision Making):包括激活的动作、决策及相关部分;(7)CGE(Context,Goal, Expectance):与当前任务相关的情景、目标、预期;(8)Action:动作模块,包括运动控制和效应器。因此,CAUT模型可以表示为如图2所示。

当我们感知到(看到或听到)外部对象时,通过视觉或听觉通道编码表示为内部对象,然后判断内部对象是否存储于长时陈述性记忆中,如果已经存储就激活相应的对象进入到活动对象中,如果没有存储就不停复述、直接进入到活动对象(工作记忆的一部分)中(如现实生活中我们记一个陌生的电话号码需要不停地重复)。工作记忆中的活动对象会激活长时程序性记忆中的相应动作,激活的动作可能不止一个,通过决策选择一个动作执行。

与其他认知结构如ACT-R、[28]SOAR、[29]CLARION[30]等模型相比,该模型具有以下特点:

(1)在效应器和感觉器官之间增加了内部言语回路,如默读等,回路的存在已经在认知神经科学中得到证明;[31][32][33]

(2)长时记忆进一步区分为陈述性记忆(Declarative Memory)和程序性记忆(Procedural Memory),并与学习过程中的知识和技能相对应;

(3)强调记忆的巩固。最近研究表明,在学习或其他认知过程对长时记忆的使用与记忆的巩固是分开的,记忆的巩固发生在认知过程之后。[34][35]

(三)典型课堂交互分析

1.研究对象

我们选取七年级(上学期)一节数学课,讲授内容为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中的第四节《从不同方向看》。所用教材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数学(2005年5月第四版),授课教师为济南育英中学唐鲁军。

2.典型课堂交互序列

出于研究的需要,先将课堂视频转换为文本。在观看录像过程中,我们发现,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经常使用实物(或教具)及多媒体课件来帮助学生理解,因此在转换过程中不仅要把教师的课堂话语转换为文本,对于课堂教学中所用的实物展示及大屏幕所展示的内容,通过加标注、注释等方法记录下来。

在研究中采取“教学目标—教学子目标”的方法对课堂交互文本进行分类。教学目标的确立依据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36]从知识和认知过程两个维度进行分析。我们对《从不同方向看》课堂交互文本中的教学活动进行分类,按照时间序列得到了9种教学活动。我们选取了讲解概念的交互序列,如图3所示。

3.交互序列认知过程模拟

ACT-R(Adaptive Control of Thought-Rational)是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John R. Anderson)领导的认知科学实验室多年研究的国际上著名认知仿真工具。其内部架构、参数设定都是根据大量的认知心理学实验数据得到的,很多数据是通过核磁共振实验精确验证过的。其外在表现是一种编程语言,使用这种编程语言编写的程序就符合了ACT-R内部的认知预设,从而能够和真人实验的认知过程一致,达到仿真的效果。它已经被广泛使用来模拟人类认知行为的不同方面,例如汉诺塔问题、语言理解、模式识别、记忆、简单几何证明等。

学习过程的模拟是非常复杂的,需要对每一句话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分析。图3给出了一个典型的课堂交互序列,限于篇幅,本文只选取“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课堂交互序列进行模拟分析,提供课堂交互分析的一种方法。交互序列如下所示,其中T表示教师(Teacher),S表示学生(Student)。

T:那么,我从正面看到的就叫做什么?

S:主视图。

利用CAUT模型对选取的课堂交互序列进行分析,分析的结果转换为能在ACT-R中执行的程序(.lisp格式),从而实现学习过程模拟。

教师在提问之前已经讲述了“主视图”的概念,即假定学生长时陈述性记忆中存储“从正面看到的图叫做主视图”。下面把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认知过程描述如下。

(1)学生听到教师的话语:“那么,我从正面看到的叫做什么?”分词后由听觉通道进入大脑(如威尼克区)并进行相应的神经编码;(2)编码后的词激活长时陈述性记忆(LTDMO)中心理词典(mental lexicon)中相关对象并进入活动对象集合(AO);(3)活动对象集合(工作记忆的一部分)中的内容,经过语义理解,设定该句话的目标为搜索问题,搜索三元组(从正面看到的叫做什么);(4)活动对象激活长时程序性记忆中的产生式,并产生相应的动作;(5)激活的动作可能不止一个,通过“决策”来选择其中的一个动作执行;(6)以三元组的形式(从正面看到的叫做什么)在长时程序性记忆中搜索;(7)只有一个与之匹配的答案“主视图”,搜索结束;(8)学生说出答案。

为了形象直观地表示学生听到“那么,现在我从正面看到的就叫做什么”后,回答“主视图”的认知过程,用M行8列的认知矩阵来表示,如图4所示。其中,左侧的数字表示行号,每行代表认知逻辑步骤(Cognitive Logic Step),并非实际执行的步骤,最后一行表示认知结束。8列与图2中的8个模块相对应。从图4中分析看出,第7行设定目标,直到第9行理解老师的话,第12行给出答案,即达到目标,认知任务结束。

ACT-R提供了抽象的认知结构,仅从功能的角度对认知模型进行了描述。在研究需要根据认知矩阵的分析过程,编写能够在ACT-R中模拟的程序,编写的程序为.lisp格式,模拟结果如图5所示,最小时间间隔为0.05秒(默认值)。

通过模拟可以发现,学生在回答问题时首先要确定目标(Goal),突出目标的重要性,这与加涅提出的“九大教学事件”中的“告知学习者目标”教学事件相一致。根据活动集合中的对象,激活了相匹配的产生式(Proceduction-Fired),并在长时陈述性记忆中开始提取(Start-Retrieval);当有多个产生式同时被激活时,会采取冲突解决(Conflict-Resolution)策略,选择其中的一个产生式执行;0.015秒时,其中的一个产生式被激活,在长时陈述性记忆中搜索,找到与之匹配的内容,达到目标,认知过程结束。

4.模拟结果分析

通过上述模拟深入研究学生回答问题的内部认知过程,并通过ACT-R将这种内部认知过程展现出来,将该学习活动所涉及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提取出来。教师根据不同的知识类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主视图、左视图、命题等概念,这些陈述性知识主要通过教师讲解来记忆;而像算术计算、解方程、几何证明等程序性知识需要学生在实际的做题过程中不断训练才能获得。

该模型还可以分析师生的交互是否有效促进了学生的认知,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例如,两种不同的提问方式“从正面看到的叫做什么”和“主视图是从正面看到的吗”属于两种不同的问题,前者是搜索问题,后者是判断问题。在ACT-R中模拟回答这两类问题的认知过程是不同的,学生在回答这两类问题时所需要的程序性知识也不同。

三、学习过程分析对课堂教学的启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不同的课堂交互会产生不同的学习过程,进而产生不同学习结果,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一)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促进学生深度理解

在中小学课堂中,提问依然是课堂交互的一种常用方法。然而,从实际课堂观察可以发现,教师往往为了课堂表面的热闹而简单、随意甚至重复地提问,部分提问缺乏科学依据和科学设计,课堂提问问题层次较低,纯粹记忆性问题过多地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不易于教学内容的深度理解。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所讲内容特点,精心设计有效课堂提问,使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自动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从上述模拟过程可以看出,关于“主视图”的不同提问“从正面看到的叫做什么”和“主视图是从正面看到的吗”,产生的认知过程是不同的。卢正芝提出了有效课堂提问的标准,[37]为教师设计有效课堂提问提供了参考。

(二)合理提供反馈,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往往采用“好”、“对”、“错误”等简单评价,提供的反馈方式单一,尤其是对于学生回答错误或不完全正确的情况,缺乏进一步的启发和诱导。对于教师的提问,不可能所有学生都回答正确,合理的启发和反馈非常有必要;即使对于学生回答正确的情况,也可以对学生做出该回答的过程进行询问,如“你是怎么得出这个答案的”、“为什么这么回答”等,帮助学生更多地关注学习过程,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结,养成“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习惯。

(三)科学设计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在中小学阶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比简单的获取知识更为重要。良好的思维习惯能使学生遇到相似问题或新问题时,顺利地实现知识迁移,甚至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思维习惯是隐性知识的重要内容,也是程序性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思维习惯的养成要与具体学科知识教学相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过程中针对知识点设计典型的问题进行讲解,讲解过程的每一步都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加重视问题解决的过程,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不断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例如:在讲解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众数”概念时,通常的方法是给出问题和数据,然后告诉学生“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是这组数据的众数”。与之不同的另一种方式是呈现现实问题,如“我们班明年举办生日庆祝活动,给某月出生的同学过生日,如果你是班主任,会选哪个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自己能收集数据并作出选择,根据统计结果会选择过生日最多的月份,然后引出“众数”的概念。虽然两种不同的教学过程,学生都能学会“众数”概念,但概念理解程度和运用“众数”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有差异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养成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

四、总结与展望

本文在总结已有课堂交互分析的基础上从学习过程的角度对课堂交互进行了分析。根据脑科学、认知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选择典型课堂交互序列利用CAUT模型进行了分析,并在ACT-R中模拟。根据课堂交互的分析过程,为课堂教学提出了三点建议,帮助教师设计更加有效的教学。

然而,在基于学习过程的课堂交互分析过程中,本文仅选取了一小段进行了分析,认知程序的编写需要对学习过程有具体而深刻的理解,如何利用CAUT模型自动生成认知程序,并在ACT-R中实现对整堂课的模拟,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课堂互动”研究:意蕴与课题[J].教育研究,2010,(10):73~80.

[2] Judith L, Gregory Camilli, Patricia B. Elmore. Green. Handbook of Complementary Methods in Education Research[M].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2006.

[3] Baruch Schwarz,Tommy Dreyfus and Rina Hershkowitz. Transformation Knowledge Through Classroom Interaction[M].Routledge Teylor& Francis Group,2009.

[4] Asa Wedin.Classroom interaction: Potential or problem? The case of Karagw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2010,(30):145~150.

[5] Bernard J. Baars, Nicole M. Gaga.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neuroscience: Cognition, Brain, and Consciousness[M].Elsevier Ltd, 2007.

[6] Steven F Tello. An Analysis of Student Persistence in Online Educ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2007,(3):47~60.

[7] Wai King Tsang.Feedback and Update in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An Analysis of 18 English Lessons in Hong kong Secondary Classrooms[J].RELC Journal,2004,(35):187~209.

[8] Judith Kleine,Staarman,Karen Krol,Henny vander,Meijden Peer. Interaction in Three Collabora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J].The Journal of Classroom Interaction,2005,(4):29~39.

[9] Rachel Pilkington.Analysing Educational Dialogue Interaction:Towards Models that Support Learning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Education,2001,(12):1~7.

[10] Joi L. Moore,Rose M. Marra.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Online Discussion Participation Protocols[J].Journal of Research 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2005,38(2):191~212.

[11] Freiberg,H.Jerome. Three Decades of the Flanders Interaction Analysis System[J].Journal of classroom interaction,1981,16(2):1~7.

[12] 宁虹,武金虹.建立数量结构与意义理解的联系——弗兰德互动分析技术的改进运用[J].教育研究,2003,(5):23~27.

[13] 傅德荣,章慧敏.教育信息处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4~108.

[14] 单迎杰.以S-T分析法分析教育技术专业课课堂教学问题[J].现代教育技术,2008,(10):29~31.

[15] 李克东.系统科学方法在教学系统研究中的应用[J].教师教育研究,1990,(4):56~60.

[16] 马兰,盛群力.教育目标分类新架构——豪恩斯坦教学系统观与目标分类整合模式评述[J].中国电化教育,2005,(7):20~24.

[17] 杨开城.教学系统分析技术的初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7,(8):1~5.

[18] 杨开城,林凡.教学系统的IIS图分析法及其实证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0,(2):31~34.

[19] 林凡.教学系统分析IIS图方法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9.

[20] Arden Bement. Learning about Learning: NSF Awards $36.5 Million for Three Centers to Explore How Humans, Animals and Machines Learn [DB/OL].http://www.nsf.gov/news/news_summ.jsp?cntn_id=100454&org=NSF&from=news.

[21] Sasha A. Barab. Using Design to advance learning Theory, or Using Learning Theory to Advance Design[J].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04,(3):16~19.

[22] Robert Keith Sawyer. Introduction: The New Science of Learning.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C].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5~6.

[23] Zoltan Torey. The Crucible of Consciousness: An Integrated Theory of Mind and Brain[M].Cambridge:MIT Press,2009.

[24] Stephen M Wilson,etc.Listening to Speech Activates Motor Areas Involved in Speech Production[J].Nature Neuroscience,2004,(7):701~702.

[25] Karim Nader,Oliver Hardt. A Single Standard for Memory:the Case for Reconsolidation[J].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2009,(10):224~234.

[26] William P. Banks.Encyclopedia of Consciousness[M].Oxford: Elsevier, 2009.389~402.

[27] Cui Guangzuo, Wei Xuefeng,ect. A Cognitive Model of Human Thinking[C].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atural Computation, ICNC 2011, Shanghai, China.

[28] Anderson, J. R., Bothell, D., Byrne, M. D., Douglass, S., Lebiere, C., & Qin, Y . An Integrated Theory of the Mind[J].Psychological Review,2004,(4):1036~1060.

[29] Laird,J.E.,Newell,A.,and Rosenbloom,P.S.Soar: An Architecture for General Intelligence[J].Artificial Intelligence,1987,(1):1~64.

[30] R.Sun and I.Naveh. Simulating Organizational Decision Making With a Cognitive Architecture CLARION[J].Journal of Artificial Society and Social Simulation, 2004,(3):1~39.

[31] NORBERT WILEY.Inner Speech asa Language:A Saussurean Inquiry[J].Journal forthe Theory of Social Behavior,2006,(36):319~341.

[32] Sophie K.Scott, Carolyn McGettigan and Frank Eisner. A Little More Conversation, a Little Less Action—Candidate Roles for the Motor Cortex in Speech Perception[J].Nature Review Neuroscience,2009,(10):295~302.

[33] Friedemann Pulvermüller and Luciano Fadiga.Active Perception: Sensorimotor Circuits as a Cortical Basis for Language[J].Nature Review Neuroscience,2010,(11):351~360.

[34] Susanne Diekelmann and Jan Born. The Memory Function of Sleep[J].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2010,(11):114~126.

[35] Pierre Maquet. The role of Sleep in Learning and Memory[J].Science, 2001,(294):1048~1052.

[36] L.W.Aderson,等.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M].蒋小平,等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37] 卢正芝,洪松舟.教师有效课堂提问:价值取向与标准建构[J].教育研究,2010,(4):65~69.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课堂交互产生学习结果的认知模型与仿真研究”(课题编号:BCA100023)

形象推广范文第4篇

教师形象是人们对于教师职业的社会职能、职业特点和角色行为所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固而概括的总体评价与整体印象。中国传统教师形象,正是历代教师在与其代表、传承和践行的以儒家思想为内核的传统文化的互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现代社会,对教师形象的传统定位已经过于模糊和片面。现代教师应主动进行自身角色转换和价值重建,促进传统教师精神与现代教师文化的融合。同时,公众也应积极调整对教师的角色期待,进而实现教师形象的现代重塑和提升。

一、中国教师形象的历史嬗变

教师形象是作为教师的群体或个人在其职业生活中的形象,是其精神风貌和生存状态的表征。教师形象是历史的产物,它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不断演进,折射出特定时代和社会对教师的期望,从古到今,教师形象大致经历了神圣化、官僚化和公仆化三个阶段的历史嬗变。

1. 教师形象神圣化

教师这一职业自萌芽之初,就被渲染了神圣的色彩。在原始社会,教师是由氏族和部落中的智者来充任的,在“伏羲氏之世,天下多兽,故教以猎”“神农始作耒耜,教民耕种”等故事中,伏羲、神农以及黄帝、尧、舜等人物都被传说为圣贤之人,是氏族公社中智慧的化身,他们既作为部落首领和长者,又以教师的身份向人们传授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经验和技能。关于教育活动的这些论述描绘出了最原始的教师形象,成为教师职业具有圣贤特质的文化源头。

到了春秋时期,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将教师的圣贤形象发挥到极致,教师被奉为礼的化身、道的代表、德的典范。这时教师形象被隐喻为圣人。“与天地同位,与君亲同尊”“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荀子•大略》)等君师并称的描述,充分展示了教师的圣人权威地位。教师不仅被视为知识的权威,也被视为道德的权威,即所谓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礼记•学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董仲舒主张:“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慎于行。”(《春秋繁露•玉杯第二》)“深受儒家思想熏陶和浸润的传统教师以一种深沉、神圣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地充任起传统思想道德和文化的传承者、示范者和践行者”[1],将教书与育人、正人与正己并重,以自身道德主体的完善来垂范他人,赢得了崇高的职业尊严和良好的社会声誉。

2.教师形象官僚化

随着封建社会制度的变革和专门教育机构——学校的出现,所谓教师的圣贤形象逐渐走下神坛,取而代之的学官型教师成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教师身份类型,教师形象逐渐趋向官僚化。

在我国,远可追溯到西周时期,由于政教合一,“学在官府”,所以,学校教师皆由官吏兼任,即“以吏为师”,官师合一。在官学中,教师皆由国家的各级官员担任,他们既管政又管教,具有一定的品阶,享受官府俸禄。在后来兴起的私学中,教师为官场失意、热衷学术的有学之士,譬如朱熹、王阳明等人,这类教师与官场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联系,他们在与官场的若即若离中求得自身的发展和理想抱负的实现;另一类为从事私塾教学的“屡试不中”的秀才。尤其当科举考试成为选士、做官的唯一途径之后,无论官学抑或是私学都完全成为科举考试的附庸。“学而优则仕”成为人们孜孜追求的终极目标。而教师俨然成为政治伦理的布道者,官本位社会的“卫道工具”,官僚形象的载体。在这种官师一体的体制和“学而优则仕”的社会机制下,教师职业成为谋取功名者的暂栖之所和科场落第者的无奈之选,常常以怀才不遇的失败者形象出现。教师虽然从事传道、正礼、明德的“圣职”,但实际社会地位不高,成为依附于统治集团的“半职业”。“威严”“清高”“迂腐”“穷酸”成为官僚文化背景下教师形象的隐喻。在官僚文化中的教师,其所教知识失去了实践性和生产性价值,同时教育的功利性质也完全抹杀了教师原创性知识产生的可能。

3.教师形象公仆化

近现代以来,教师开始以“公仆”的形象出现。教师是蜡烛、春蚕、园丁等隐喻形象地勾勒了一个个生动的“公仆”形象,反映了教师“无我”的生存处境。教师公仆化的出现不仅有其现实的社会原因,同时也是传统文化,尤其是教师圣贤文化和官僚文化在现实社会中的自然演变。所谓“公仆”,是指为公众服务的人,是新中国官员的新形象,所以“公仆”教师实乃官僚化的惯性所为,另一方面,“公仆”无私奉献的崇高形象亦是对远古时期教师圣贤化的延伸。

教师的公仆形象主要弘扬了教师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公仆”教师甘于清贫,安于寂寞,工资待遇差、工作条件简陋,为了学生甘愿奉献自己的一切。这种以个体牺牲为代价的“公仆”形象塑造了教师崇高的社会形象。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隐喻都表达了人们对教师的职业的崇高、奉献和神圣的颂扬,将教师引向一种应然的理想化状态,形成一种高尚、伟大近乎神圣的职业形象。这种“公仆”形象完全脱离了教师作为一个人的个体存在,使大众对教师的期待仅仅在于精神和道义层面,而遮蔽了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功能和对教师奉献的回报。事实上,教师同样是有血有肉的凡人,社会对教师的“公仆”形象期望已经远远超过了他们的能力和条件。

二、教师形象嬗变的历史反思

从教师形象由“圣人”到“官吏”,然后到“公仆”的历史嬗变过程中,可以看出公众和社会对教师的期许,多失之于对教师形象的外部责任义务等规定,缺乏对教师主体性及教师职业内在精神的关照;对教师德行道义和社会功能方面的要求高于教师专业学识方面的要求。教师形象的这种迷失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道德至上主义

诚然,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使命,教师的这一职业特性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伦理道德修养,但是将最高的社会道德伦理规范等同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只会导致教师这一职业的道德至上主义与道德虚无主义。“圣人”“公仆”等过于理想化的传统教师形象将教师视作道德的化身,把教师道德精神的要求和规约强调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弱化了教师作为道德主体以外的其他角色。教师作为一个常人,其私德水平是有层次的。尽管师德规范需要以崇高的理念为指导,但却不能以此作为衡量所有教师的尺度和基准,过高的道德期待往往适得其反。

2.教师主体性缺失

教师的主体性集中体现在独立自主性、自觉能动性、创造性和独特性四个方面,同时存在着发展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主体人格和主体价值四个层次。趋于完美主义的“圣人”和“公仆”的光环,将教师塑造成一个“圣像”或是“虚像”,遮蔽了教师有血有肉的实体存在,造成了“作为一个人的教师”与“作为一个教师的人”的角色冲突。过多地强调教师的社会责任与理想人格,而贬低了教师的个体生命价值,导致教师职业生活中“自我”的缺失。

3.教师专业性不强

纵观教师形象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出,对教师精神道德层面的要求很高,但是对作为一名教师所必备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教育教学能力的要求甚少,过分强调精神道德层面的褒贬,而淡化了实际职业行为的扬弃和物质利益手段的运用。在传统的官本位社会中,教师形象官僚化使教师成为依附于政治集团的“半职业”,缺乏职业的独立性,其专业性更是无从谈起。而近代以来的“公仆”型教师又被塑造成无私奉献的楷模,且职业的准入门槛较低,只要具有相当的文化水平即可胜任教师职业。目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变革进程的推进,教师已从一个职业逐渐发展为一个专业,但是其专业性地位依旧远远不及医生、律师等职业。

三、教师形象的现代重构

教师职业形象的建构是萌发于传统、立足于现实并指向未来的动态过程。现代社会教师职业形象的定位与重构应以确定教师的人本为前提,以教师专业性的全面提升为基础,以教师角色的丰富化为主要内容,以教师专业形象的塑造和专业自我的建构为核心目标,在教师职业基本形象的基础上探求教师职业形象的时代特征,进而构建以专业自我为核心的教师专门形象。

1.教师是模范公民

“每一个生命体的存在是他目的的本身,而不是其他目的或他人利益的手段,正如生命以其自身为目的一样。所以,人必须为了自己的缘故而生存下去,他既不能为了他人而牺牲自己,也不能为了自己而牺牲他人,为自己而生存意味着达到他自己的幸福是人类最高的道德目的”[2]。兰德的这段话向我们揭示了人存在的本体性意义。教师最本质的身份是一个具有独立生命体的人,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普通公民,这是我们重构教师形象的逻辑起点,我们必须还原教师以“人”的主体性,去除社会赋予教师的“圣人”“道德化身”“春蚕”等的神圣化的标签,实现由“师”向“人”的复归;满足教师作为人的现实需要与追求,赋予教师与其职业声望相一致的经济地位,增强对教师人性的理解与真实生活状态的关照。

但是由于教师教书育人的职业特性,现代教师形象又必须实现由“人”向“师”的提升。尤其在社会转型和多元文化激流碰撞的今天,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职业伦理道德修养和完善的人格,即要超越一般性普通公民的基本素养,成为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道德水准和行为规范的模范公民,在对下一代的培养中发挥好榜样和引领作用。

2.教师是专业人员

在现代社会中,教师专业化成为各国促进教师发展的一个共同的做法。我国于1993年颁布的《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教师应当以受教育者的生命快乐与幸福为旨归,形成以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和专业伦理规范为主要内涵的专业特质,为受教育者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要构建教师的这种专业人员形象就必须促进教师专业化的进一步发展,提高教师专业标准和教育水平,改革教师教育体制和模式,使教师成长为一种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专业工作者。一方面,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树立研究意识与态度,以研究者的姿态审视和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不断提升个体的内在专业水平;另一方面,社会也要赋予教师作为专业工作者应有的声望、收入和权利;同时要使教师享有充分的专业自主权和相应的职业尊严和精神自由,促使教师形成专业生活方式,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性活动。

3.教师是研究者

传统上,教师职业被定位于“传道、授业、解惑”这一固定职能上,由此强化和放大教师的文化继承和维护能力,而弱化和抑制了教师的文化创造和创新功能。教师成了脱离学术研究和文化创新而被禁锢在知识传递者位置上的“教书匠”,其职业实践一直停留在个人化的匠艺水平上。教师成为研究者就是要从传统的经验型“教书匠”,成长为富于创造力和反思能力的专家型的教师。

作为研究者的教师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专家,而是要扎根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际,用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去反思和解决出现的问题,不断总结、归纳,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和理论。作为研究者的教师,其研究内容应包含以下三个方面:一要研究学科专业知识,系统地把握本专业知识的完整体系,深入钻研,精深地掌握本学科知识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等,力求使自己成为本学科专业知识学习和研究的专家;二要研究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教学的对象,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思维发展和认知结构,理解和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思想感情,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形成独立学习的能力与习惯,做好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三要研究教学,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是一种感性的活动,这一职业特性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机会,教师要善于主动反思和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并形成理性的认识,从而提高教师职业的学术性和职业魅力。

教师长期工作在教育实践第一线,掌握着丰富的研究素材,容易获得鲜活的问题意识和独到的实践体验,教师最有条件对已有的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进行检验、反思和完善,也最有条件摸索出有效的理论向实践转化以及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的途径。教师应当让教育研究成为自己的一种专业生活方式,成为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总之,在现代社会,教师要成为他自己,教师职业要成为独特的富有魅力的职业,首先教师自身需不断反思自己的职业行为与专业发展,逐渐形成专业生活方式,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性活动。社会公众亦须转变对教师形象的传统期待,让教师回归人本,关注教师的生命主体与价值,关注教师职业的本质与内涵。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起融合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于一体的独具职业魅力的教师形象。

参考文献:

[1]阮成武.论传统教师形象的现代重塑[J].教育科学研究,2003(1).

[2]爱因•兰德.新个体主义伦理观[M].上海: 三联书店,1993.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

(责任编辑:刘福才)

形象推广范文第5篇

在品牌这条路上,众多中国企业在经历简短(20年)的短缺经济和产品经济时代之后,就在本土与国际知名企业不期而遇,迎来了国外企业走过几十年、上百年的品牌竞争时代,先天的不足,加上后天的营养不良,使得许多企业在品牌建设的道路上举步维艰,遇到的困难和瓶颈数不胜数。一个比较明显的现象就是:企业还停留在通过大量广告投放的方法来进行品牌塑造,不能很好解决如何将品牌工作引向更深一步,建立起能争取顾客、维系顾客的品牌核心,相比于世界级大企业在体育营销世界纵横驰骋的景象,国内企业仍然在传统的品牌营造的泥潭中挣扎。

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中国的企业学会了市场和营销的观念,学会了从顾客的角度看待产品。那么,当营销大行其道、进入品牌为王的新时期,我们是否学会了自觉地利用通行的体育营销的手法去与国际性大品牌进行面对面的品牌对话呢?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依托于体育营销的品牌塑造、管理方法才受到了来自国内顶尖的如联想、海尔等企业的追捧。但是也应该看到在国内,很多企业在还不了解体育营销真正运行机制的情况下处于盲目追风的状态,远没到随心驾御的地步。通过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后,我们在这里尝试地利用已有的知识来阐述体育营销的内在机理,希望能找到开启“黑箱”的钥匙,以便于对现在或未来的体育营销行为有所帮助。

发现体育营销价值体系

■现代体育特征

世界上具有现代意义的体育营销应该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人尤伯罗斯筹办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时开创的“私营模式”的奥运商业运作为起点的。洛杉矶奥运会成为现代奥运由衰到盛的转折点。体育消费者倾向于将自己与体育联系在一起,创造了增强对相关赞助产品品牌忠诚度的机会;而体育营销恰恰以其特有的公益性、互动性和成本效益优势成为消费者和商家共同青睐的品牌传播方式。具体原因如下:

1.体育激发个人情感依恋,体育营销者能将企业及产品的品牌与比赛的兴奋、动力及感情联系在一起。

2.体育包含了生活的所有要素,能跨越文化、信仰、种族等障碍,如果人们想找到一种全世界共同的交流语言,那肯定是体育。正是体育文化这种公平、平等和无边界的沟通功能,让体育营销圆了众多商家的品牌梦。

3.另一方面,作为兼具媒体功能的体育赛事,由于赛事的群体普及程度、规格等级、吸引力不同,其传播的能力及商业投资的价值就千差万别。作为参与投资的企业面对现实,如何从中发现价值,赢得回报,显得更加紧迫!

4.普通营销的一种重要趋势是从“广告型”营销向“事业型”营销转变,这种转变有助于企业树立“道德”和“社会责任”的公益形象,而体育营销正迎合了这一趋势。

体育营销是依托于体育活动(赞助形式),将产品(或企业)与体育结合,把体育项目内涵赋予企业品牌,形成特有的企业识别、形象解码转移、品牌内化演绎的价值增值的系统工程。体育营销堪称21世纪最有效的市场推广工具之一,是企业经营战略之一,各行各业已认同体育营销对达成商业目标的效用。

■关于体育营销“三角形”

体育营销一词最早出现于1978年美国的《广告时代》杂志,在广义上包括两重含义:体育的营销(marketing of sport)和“通过”体育的营销(marketing through sport)。本文所阐述的是后者。

关于体育营销的定义,在《体育营销学》一书中,澳大利亚学者戴维•西伯里、谢恩•奎克、汉斯•维斯特比克指出:所谓“体育营销”,即企业通过实物、资金等手段,同体育组织、活动、项目等建立某种联系,获得相应名义、权利,进而运用广告、公关、促销等手段,围绕品牌定位、整合传播,建立独特的品牌联想和品牌认同,有目的地推进营销策略的实施。

从上述定义中可以看出,体育营销有三重含义。其一,体育营销的组成元素即“体育三角形”,所有营销是建立在赞助方、体育项目和观众三者基础之上的,缺少任何一方都不能成其为成功的体育营销。

其二,体育营销是围绕赞助展开的,赞助(sponshorship)能将运动项目形象(event image)与企业品牌形象(brand image)有机结合起来;转移机制的起点是赞助,形成认知、产生兴趣、依恋、增强渴望,直至顾客购买,转移过程结束,运动项目内涵附着于品牌,而转移效果的强弱决定于调节变量──运动项目与赞助企业的相似性、赞助级别、运动项目的频率及产品的复杂程度。

其三,做企业的人应当知道,其品牌主要是为顾客做的,所以要用品牌去争取顾客、维系顾客。赞助是开展体育营销的首要因素,但仅有赞助是不够的,在与运动项目或组织建立联系后,企业不仅要从营销传播技术的角度去营造品牌,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去管理品牌,更重要的是要从全新的品牌视角进行品牌价值的营造、管理。事实上,品牌营造、管理已经成为一项战略性管理主题,是否有能力创造品牌价值并使其保值、增值,日益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

有别于传统广告的体育营销

我们很容易发现在球迷中有很多对球队或明星队员追随、崇拜的现象,可以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不管球队是输或赢,为了表达对球队的忠诚,每年的每个赛季,他们可以花成千上万块钱与球队征战东南西北,买球衣和球星签名的纪念品,往脸上画油彩,搜集所有与球队相关的信息,与球队同悲同喜。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看见有顾客对某个企业或产品达到如此痴迷的地步吗?答案是肯定的:没有。这就是体育的魔力之所在,也是体育作为营销手段区别于传统广告的最大不同。虽然体育营销是众多营销手法中的一种,但最近几年企业在体育营销方面都加大了投资,而且增长势头强劲,这表明了以下几点:

1.传统媒体营销江河日下。传统广告在最近几年价格飞涨,而新媒体的不断出现又分流了部分人群,不论是电视观众,还是平面媒体的读者,在数量上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导致广告效应越发不明显。

2.双向交流的体育营销日益受到企业青睐。对于传统广告,人们更多的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在倡导“关系营销”的今天,体育营销在与现场观众双向沟通方面突显出不一般的价值。体育营销能营造出与现场观众身份、兴趣一致的氛围,使得现场观众全身心投入,获得自由的交流效果。

3.体育营销是一种“事业型”营销手法。很多研究表明,顾客愿意为那些支持公益事业的企业、产品买单,而且92%的顾客认为企业在社会上尽到一个良好的“公民”职责是很重要的;当产品质量和价格相同的情况下,76%的人更愿意选择购买对公益事业有过贡献的企业的产品。同时,在美国,有87%的雇员表示,自己所在的企业参与公益事业能增强员工的凝聚力,提高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

当然,体育营销只是企业整体营销的一部分,而赛场上体育营销表现出来的也只是品牌的展示、获得现场或媒体的曝光度等传统广告的特征,如果把这些看作体育营销的全部,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除了体育营销的有形展示部分外,无形的部分才蕴涵了体育营销的真正价值。对于这一点,企业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全文未完,待续)

(白长虹,南开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邓里文,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博士)

形象推广范文第6篇

学者戴维o刘易斯曾经用仪器测量过大脑对电视幽默广告的反映。生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大笑或微笑时,压缩的血管使更多的血液被挤入大脑,从而使大脑分泌内啡太,产生良好情绪,使受众心情舒畅,从而让人们从一个更积极的角度来看待产品。研究同时显示,喜剧情节对大脑的效果与催眠很相似,在这种状态中,受众的注意力变得相当精准,热烈。因此幽默的广告最容易给人们灌输品牌意识。05年6月法国著名雷诺(Renault)汽车广告中,车库里的雷诺车异现成了一只活泼的宠物狗,那摇着后雨刷器的尾巴令观众忍俊不禁,拍案叫绝;好乐门(Hellmann)蛋黄酱的广告中,一个送丧人本应在葬礼上致悼辞,他却抱怨没有蛋黄酱,令人捧腹而笑。

有人说,品牌或者是“卖”出来的,或者是“炒”出来的,而事实上,无论品牌是以哪种形式产生的,都离不开传播沟通。品牌形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品牌在消费者中的传播过程,也是消费者对某个品牌逐渐认知的过程,所谓品牌传播,就是指品牌制造者找到自己满足消费者的优势价值,用恰当的方式持续地与消费者交流,促进消费者的理解、认可、信任和体验,产生再次购买的愿望,不断维护对该品牌的好感的过程。可以说,无论是新品牌的诞生,还是老品牌的维护,都有赖于良好的传播沟通,没有传播沟通,就没有品牌。

在行业竞争中,随着市场主体的增多,行业竞争的加剧,企业品牌的形象建设已成为企业经营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任何一家企业要参与市场竞争、要生存,企业品牌形象的塑造都不能忽视。

品牌的形象是指企业或其某个品牌在市场上、社会公众心中所表现了出的个性特征,它体现公众特别是顾客对品牌的评价与认知。品牌形象与品牌不可分割,形象是品牌表现出来的特征,反映了品牌实力与品牌实质。品牌形象由顾客评价,使之成为赢得顾客忠诚的重要途径。另外,品牌形象直接影响着企业内职工的凝聚力,影响着企业的生存环境。

俗语说:产品是企业的,品牌都却在于消费者的心理。要想在消费者心理建立起一定的品牌,没有良好的企业形象很难在消费者心目中占有位置。因此,如果说品牌背后是文化,品牌的脸面就是形象。

托尔斯泰说:从一个人的脸面能够看懂这个人的婚姻是否幸福!同样从一个企业的形象我们也能看出这个企业的病症。“形象”是消费者对产品“一见钟情”的门坎之一。品牌形象影响力就是企业形象和产品形象建设即企业及其产品对公众的综合吸引力,提高企业品牌形象力就更体现在企业的广告投放和宣传上。那么,在投放的广告里面,广告配音又占据了主导的地位,如何提升广告配音对品牌形象建立的影响力则成了广告客户(企业)最为关心的问题。

在这里,我们要先解释一下什么是品牌形象论,只有认清了何谓品牌形象才能有的放矢的去

进行广告创作。

20世纪60年代由D·奥格威提出的品牌形象论是广告创意策略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在此策略理论影响下,出现了大量优秀的成功广告。

品牌形象论的基本要点是:

1、为塑造品牌服务是广告最主要的目标。广告就是要力图使品牌具有并且维持一个高知名度的品牌形象。

2、任何一个广告都是对品牌的长程投资。从长远的观点看,广告必须尽力去维护一个好的品牌形象,而不惜牺牲追求短期效益的诉求重点。

3、随着同类产品的差异性减小,品牌之间的同质性增大,消费者选择品牌时所运用的理性就越少,因此,描绘品牌的形象要比强调产品的具体功能特征要重要得多。

4、消费者购买时所追求的是“实质利益+心理利益”,对某些消费群来说,广告尤其应该重视运用形象来满足其心理的需求。[①]

对品牌内涵的进一步挖掘,美国Grey广告公司提出了“品牌性格哲学”,日本小林太三郎教授提出了“企业性格论”,形成了广告创意策略中的另一种后起的、充满生命力的新策略流派——品牌个性论。该策略理论在回答广告“说什么”的问题时,认为广告不只是“说利益”、“说形象”,而更要“说个性”。品牌个性论的基本要点是:

1、在与消费者的沟通中,从标志到形象再到个性,“个性”是最高的层面。品牌个性比品牌形象更深入一层,形象只是造成认同,个性可以造成崇拜。

2、为了实现更好的传播沟通效果,应该将品牌人格化,即思考“如果这个品牌是一个人,它应该是什么样子……”(找出其价值观、外观、行为、声音等特征)

3、塑造品牌个性应使之独具一格、令人心动、历久不衰,关键是用什么核心图案或主题文案能表现出品牌的特定个性。

4、寻找选择能代表品牌个性的象征物往往很重要。

例如:“花旗参”以鹰为象征物;IBM以大象为象征物;“万宝路”以马和牛仔为象征物;白兰氏鸡精以灯泡为象征物等。②

解释过有关品牌形象和品牌个性论的问题,我想就广告现状举一些实际的例子分析一下:

首先我想谈谈几个看过一次就再也不想看的广告,分析一下这些广告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会引起这么大的争议。

1.脑白金:“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还收脑白金。”21世纪仍然摆脱不了封建时代礼俗的旧观念,配音更是烦上加烦,让人听了以后很是心慌意乱。一播三遍五遍有哪个观众受得了这样的打击?仿佛当年的恒源祥的广告,在国外各种科技类服务类广告已经开始普及的时候,我们国内还在天天听着羊叫。不知道这是不是另一种让人记住一个产品的好方法呢?

2.哈尔滨制药集团系列广告:生产了无数很好的产品,但是这些产品的形象与广告内容基本不成正比。解说词带有明显的夸大和弄虚作假的成分。有些推销假药的嫌疑。另外,更有巨能钙和钙中钙两个厂家在解说词中互相诋毁,揭人之短,这也明显是一种不正当竞争的手段,

难怪被众多广告爱好者把解说词窜改,用来指责这些广告商。

4.蒙牛牛奶:“对接成功,中国航天员专用牛奶。”观众不是傻子,在太空饮用液体不是件容易的事,而且到底是不是专用牛奶谁也不知道,这种就属于典型的给自己的产品扣大帽子型的了。至于配音,本身创意很好,模仿了影视配音的手段,但是到最后一个大嗓门喊出来“中国航天员专用奶”未免也太突兀了吧。

这就显得这支广告有几分鲁莽,也不禁让人联想到难道蒙牛这个企业是个没头苍蝇样的只会瞎砸钱的企业么?

5.胃必治:一个外国人说:“1234,胃,必治。”深恶痛绝!品牌形象毁于一旦。我们似乎没有这个必要去崇洋媚外吧,明明是咱们中国自己的药,却偏偏找一个中国话讲不好的外国人去拍这条广告。这条广告和“法国合生园”的广告形成鲜明的对比,一句“宝宝少生病,妈妈少担心”给足了人情味,深情款款的男声带出的感受就是一种关怀。

7.螨婷:“看这里!看这里!看这里……”。说得不好听了这个广告形象就是一个“小疯丫头”的形象,显然不如之前的一版广告,权威的女声告诉观众一句话——“专业除螨、信赖螨婷”。虽然这是两种不同的产品,但是作为同一个厂家,要体现同样的企业和品牌形象,这就需要给观众一种延续感。如果观众觉得一个品牌三天两头的换产品定位那还有专业可提么?

说过上面这么多广告还真是令人担忧,但是在众多广告作品中不乏也是有很多优秀的广告的,下面我就来举出一些优秀的广告配音的承载体现:(排名不分先后)

3.旺旺的旺仔牛奶:“看我……再看我……再看我就把你喝掉……”广告创意绝对吸引人,一个可爱的小男孩的语言是如此天真无邪,旺旺的品牌定位和形象非常鲜明的被刻画出来。

4. 中国移动通信:海难篇:“沟通无处不在,可靠绝非偶然。”应时应景,体现了实力见证品质,不用任何的渲染,简单平实的一句话足以让人震撼。标板:“沟通从心开始”——醇厚的男声富有磁性,把一个心字作为重音着意描述,温情油然而生。

5.德芙:“颗颗香浓、丝般感受,德芙鲜牛奶巧克力。”雅致柔美的女声,大气又带有沉醉的感受。仿佛让人真的融入了香滑的巧克力中,令观众通感。

6.戴比尔斯:“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DeBeers”中英文混排的广告并不少见,但是唯独这支广告的中英文让我都记得非常清楚。不像adidas会经常换口号,让人的记忆产生错位。

看过了这些例子,相信您一定有所共鸣。不错,广告在我们的生活中太常见了,而您记得住的又有多少?就要看广告作品对品牌形象建立的影响力了。

贴切、真实、感动、还原、再现,这五点要是做到了,那么这条广告一定是成功的。把品牌形象要表现的一切内容还原在现实生活中就成功了一半;把现实生活中的细节在广告作品中再现,那么这条广告就得到了另一半成功

现阶段中国的广告正处于飞速发展的时期,想在提升广告对品牌形象建立的影响力方面获得

质的飞跃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磨练,这要求我们要在理论上不断完善、业务上精益求精,不断实践、不断提高自身欣赏水准,中国广告的明日之星必将在今日的创作新星中产生!

营销时代的市场竞争正越来越体现为品牌的竞争。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形象塑造,“ 如同鸟儿筑巢一样,用随手摘取的稻草杂物建造而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贸出口持续快速增长,2004年,出口额5934亿美元。在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自主品牌建设薄弱已经成为外贸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目前,国际市场上名牌所占比例不到3%,但市场占有率高达40%,自主品牌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低于10%,称得上世界名牌的更是寥寥无几。企业大量从事贴牌出口,主要是在加工制造环节参与国际分工,成为世界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以品牌为标志的研发和营销等高增值环节基本上还不掌握,既影响了贸易收益,也不利于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和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企业名牌意识不断增强,实施名牌战略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

国内市场上,大型超级市场内成千上万的产品,以及街道、电视上常见的各式广告,很真实地反映出现今都市人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作为生产商或服务机构,怎样突出自己的优秀产品,吸引消费者的注意,进而提高产品被购买的成功率呢?这就需要“品牌”。教育、广告、杂志等都在宣扬使用高品质货品更能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与此同时对各种高性能消费品的要求也加强了“品牌”的重要性。过去人们单单以产品的价钱和品质作为购买因素,当产品或者服务设施都达到一个基本的水准后,品牌的建立就是唯一可令某个产品或机构更被青睐的不二法门。

如今“品牌”化的趋势不只限于这些。因为信息的流转、交通的发达,很多城市也都开始主动学习自我包装、宣传,以及市场推销等手法来吸引外资、旅客或人才。我国有数以百计的大小城市,各有千秋,又各有所长,这其中也就意味着有无限的城市品牌创造机会和挑战。

我们的生产单位、服务机构目前单靠便宜的价格在国际市场搏斗;我们的城市,也在以过时失修的景点或落后的商业设备来迎接远道而来的旅客和投资者。在新的世纪里,我们真的需要把发展属于自己富有创造力、竞争力的城市、产品、服务等国际级品牌放在至关重要的地位。

上一篇:办公空间设计范文下一篇:企业品牌策划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