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银行教学设计范文

2024-06-23

快乐银行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摘要:平面设计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课程,也是计算机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的平面设计教学中,如何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当前教学的重点所在。本文,从“快乐设计”的角度入手,分析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以求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计算机平面设计;快乐设计;教学

平面设计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在进行平面设计的时候,既充满枯燥又充满想象,学生在的学习时,有的学生看到了平面设计枯燥的一面,有的学生则看到了平面设计充满趣味性的一面。“快乐设计”的着重点就是使学生感受平面设计的趣味性,以此促使他们积极主动的探索平面设计知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一、“快乐设计”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在传统的平面设计教学中,受思维观念的影响,在教学中课堂长期都是由教师来主导的,尽管学生已经进入了职校,以技能学习为主,需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但是,在课堂上依然沿袭着教师讲解知识,学生被动接受,课下完成教师布置作业的方式。这种传统的方式,使得学生字学习平面设计知识时,难以真正的感受到计算机平面设计之美,学习的兴趣不是很高,而且这种教学方式,还容易使学生的思维受到局限,缺乏创造力,平面设计的内容千篇一律,没有新意。

“快乐设计”的主要理念就是使学生在学习平面设计知识时,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这种学习方式使学生从传统的封闭式课堂上逃离出来,着眼点是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时候,感受到快乐,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在平时的教学中,该种教学模式注意激发学生的快乐和激情,核心思维是引导学生不断挑战自己,不断创新,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教学模式,从某种层面上来说,既是学生学习的需要,也是当前时代变革发展的需要。学生在学习中只有感受到了快乐,才会对知识获取拥有不竭的探索欲望和动力。

二、“快乐设计”教育法在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中的落实

1、明确教学目的,对学生设计兴趣进行提升

学生进入中职之后, 已经有一只脚开始步入社会了,他们在校学习知识的目的已经不仅仅是为了通过各种考试,更为重要的是要在学习过程中,锻炼自身能力,为以后的求职和就业打好基础。因此,在平面设计教学过程中,要落实“快乐设计”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的目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当前学习的主要目的为以后的发展做准备的,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也应当明白,仅仅是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还不足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必须要让学生行动起来,积极主动的探索计算机平面设计知识,教学才是成功的。而在教学中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需要想办法提升学生的设计兴趣。使他们感受到平面设计学习的快乐。

在教学计算机平面设计知识时,,要想使学生感受到设计的快乐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并非是易事。首先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方法,要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积极的与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其次,在教学中,教师还应当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平面设计是一门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的课程,它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虽然自己独立设计出了教师要求完成的作品,能够使学生感受到设计的快乐,但是,在成功设计出属于自己的作品之前,学生还需要经过大量枯燥乏味的训练,才能掌握相应的技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掌握好技能训练的度,给学生适当的放松空间,比如說,在练习平面设计基本技能之时,教师可以结合训练内容,给学生们播放一些富有趣味性的广告短片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教师应与学生增强互动性,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变化,现在的课堂已经不再是过去的课堂,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知识,必须要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在思考同一个问题时,他们可能有与教师截然不同的观点,在学习中也渴望能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因此,教师在教学计算机平面设计知识的时候,不能只将目光着眼于平面设计知识的传授,在教学之余还应当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内心对计算机平面设计的看法和认识,并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学习追求等,因材施教,创设轻松、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促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快乐。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在职校,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在课堂上的传授,学生可以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多角度获取知识,比如说,在职校经常会开展各种各样的讲座,学生可以在讲座中获取知识;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学习资源。在职校教师只是学生知识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在教学时,要明确自己所处的地位,运用“快乐设计”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知识的快乐感和成就感,是教师的教学所无法比拟的。

当然,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培养,不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样的话,学生可能无法在学习和工作中灵活的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不懂变通,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总之,在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中实施“快乐设计”法只是教学中的一种方式而已。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变化,在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的教学方法,应用到平面设计教学中。但是,教师在教学知识的时候,需要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他们自身对自己所学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愿意为之努力,教学才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自身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锻炼。

参考文献:

[1]梁丽冰.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平面设计教学策略[J].科技展望.2017(24)

[2]王琴.平面设计教学中渗透艺术创新性教育[J].牡丹.2017(24)

[3]郜歌.心灵的舞台——谈在美术平面设计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美术教育研究.2014(18)

快乐银行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是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快乐是孩子学习的原动力,如果他们觉得阅读是一件快乐的事情,那么他们就会对阅读充满兴趣,就会成为学习的主人,在阅读中去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我们的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体味到童年的快乐,并期待这种快乐的到来。可课堂教学现状中我们仍然可看到,不少课堂老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练习简单重复,高耗低效,阅读只是单一的读读记记,教师深入细致的讲解代替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不高,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针对这些弊端,我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积极进行愉快阅读教学探索,并取了一定的成效,在这里把我的一些做法谈一谈,以期抛砖引玉。

一、课堂阅读——拨动学生快乐的心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教学依然是阅读教学的主阵地,如何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我认为可从“激”、“情”、“展”、“读”四个方面入手。

1、“激”,唤起阅读的欲望

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因此,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挖掘“快乐”因素,使其能自主、愉快地读,达到既减轻学习负担,又扩大阅读范围的目的呢?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导课。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课文设计新颖的方式,创设课堂教学合适的情境,引人入胜,促使学生充满情趣的进入特定的情境中去,投入到主动阅读的活动之中。导课的方式多种多样,如谈话导入、故事导入、谜语导入、音乐导入等等,教师要结合本班学生实际,精心设计,灵活选择,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愿望,使他们轻松愉快地投入到阅读中去。其次是要根据教学目标,结合课题或课文内容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通过音乐、图画、录相、游戏、实物道具以及绘声绘色的教学语言,创设气氛,以趣激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情”,感受阅读之美

社会心理学认为,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交流与传递,需要在良好的心理认同基础上进行,学生要想在学习中感到愉快,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尤为重要。从某种角度说,语文课堂便是情感场,不少教材情文并茂,如果配上教者情绪饱满、面带微笑,“未成曲调先有情”,再加上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轻松愉快,必能产生某种微妙的情感效应。因而,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感情丰富”是必不可少的。首先,作为语文教师要真正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了解他们的生活,思想,了解

他们学习语文的甘苦,少做“严父慈母”,多做兄长学友,使学生可亲近、可信赖、可仿效,没有心理距离,教师引着学生走,学生推着教师跑。这样教师就能得心应手,最佳发挥,学生则如坐春风,其情浓浓。其次,教师要苦练阅读基本功,培养阅读的兴趣。教师要让学生对阅读感兴趣,首先自己要感兴趣,自己要多读书,这样才与学生有交流的共同语言,只有教师积极参与到学生的阅读活动中,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思想感情,在阅读中的用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比如在教师范读时要用有感情地朗读和绘声绘色的语言,主动传达文章的情感,通过语气、语调、表情、体态,把“美”的信息直接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听得见,看得着,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体验文章的“美”,从而培养学生朗读能力,使学生会读、乐读。第三是要把学生带入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让学生充分去感受,去体验。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通过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哪个年代,感受小女孩的可怜和无奈,再通过与他们现在生活作比较,使他们学会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

3、“展”,共享阅读成果

爱表现,喜表扬也是小学生的一个显著心理特点,在阅读教学中,就可充分利用这一特点,通过让他们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画一画,演一演,让他们把阅读的收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出来,体验到阅读的成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比如

在教学《坐井观天》一课时,引导学生学完课文,让学生顺着课文的情节,展开丰富的想象,将课文内容作适当延伸,让学生想一想,如果青蛙跳出来的话,它会看到什么呢?又会说些什么呢?让学生的想象得到升华,同时训练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可让学生分别扮演“小蝌蚪”、“鲤鱼阿姨”、“乌龟”、“青蛙妈妈”来读课文、表演……这样,在“演”中生成、体验,在“读”中感悟、升华,学生有了最深刻的体验,感悟语言文字不再枯燥,学习成了学生的乐事。

4、“读”,掌握阅读方法

语文学习过程中“读”是第一位的。读是吟咏品味,读是鉴赏领略,读是情感共鸣。课文的语言、意境、情感,都要在读中才能领受体悟。在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讲绝对代替不了学生的读,学生读的过程是一个审美体验过程,是与课文人物、与作者间开展的一种心智交流的过程。一堂再“成功”的语文课如果剔除了学生必要的朗读环节,其“精彩”也只能是不切实际的作秀! 因此,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让学生多读,一是注重他们朗读技能的训练,让他们用不同的语气读出不同的感受,让学生入情入境,与文本、作者进行心灵的交融;二是我从每周的语文课中抽出一节课作为外阅读课,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有计划的课外阅读指导,使他们不仅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会阅读,在课外自己也会阅读。在指导中,我讲授了一

些阅读法如浏览法、泛读法、略读法、精读法及慢读与速读等方法,并设计了一些阅读训练。三是指导学生诵读优美词句章段,使学生在有意识的积累、感悟理解和运用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二、课外阅读——拓展学生快乐的天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教师在努力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的同时,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使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互相促进。首先,要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自己的知识需要,选择阅读内容,然后确定相应的阅读方法。在读课外书籍的同时,指导学生去写读书笔记来积累知识。这样一来,教学生学会了摘抄、剪裁、编写读书卡、编写阅读提纲等方法,我还鼓励一些学习好的学生写读后感、读后评、心得体会等。让他们把零碎的知识集中起来,划归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去。其次,提倡“亲子阅读”的概念,让学生在家里和父母一起读。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我引导他们每天陪孩子读半个小时的书,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氛,让家长的行为去感染孩子,同时阅读之时也是父母和子女感情交流之时,让他们不定期地交流读书感受。第三是,建立班级图书角,建立课外阅读兴趣小组,加强同学间知识交流。

三、阅读成果——激发学生快乐的源泉

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小学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他们往往缺乏阅读的恒心,难于坚持长期的阅读活动。这就需要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如:美文欣赏会、朗诵擂台赛、读书心得交流会、故事会、智力竞赛、奇事怪物、民情风俗、名胜古迹等课外知识大家谈、古诗文背诵、办手抄报……并设立优秀奖,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不但可以增长知识,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快乐银行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一、在现实生动的情景模拟中快乐的学习

“创造一个现实生动、实际客观、真实具体的模拟情境让学生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认为教师合理选择素材, 创设情境教学就能实现。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 可使学生的情绪高涨, 可以让学生有更浓厚的兴趣去学习, 引发出学生思维中的创新活动。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利用小学生对故事感性趣的特点,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 诱导学生置身于故事情境中, 想象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员, 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创设故事情境, 趣中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在新颖奇特的教学引导中快乐的学习

小学生对什么都是好奇的, 对新奇的事物特别感性趣, 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 采用“快乐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应该多多激励学生积极的、主动的、乐观的参与学习, 积极的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会”慢慢的向主动“会学”、“要学”转变, 能让学生从“会学”、“要学”主动获取新的知识, 从而达到快乐教书, 快乐的学习的目的。而新颖奇特的教学方式方法, 动态真实的教学过程, 参与性高、互动性高的教学环节能让学生们对学习内容增加浓厚的兴趣, 对教师教授的新知识点有着强烈的探究意向和主动学习探寻只是的积极倾向。

三、在大胆猜测与无限畅想中快乐的学习

对于”猜想”著名的波利亚的论述非常精彩:"我想谈一个小小的建议, 可否让学生在做题之前猜想该题的结果或部分结果, 一个孩子一旦表示出某种猜想, 他就把自己与该题连在一起, 他会急切地想知道他的猜想是否正确, 于是, 他便主动地关心这道题, 关心课堂的进展, 他就不会打盹或搞小动作。”由此可见, 猜想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探究, 人们丰富的认知活动和人们丰富的情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巧妙的运用独到的中国语言文学的魅力去设置相应教学内容的悬念, 从而达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能够紧紧扣住学生心弦, 吸引学习主动猜测和畅想, 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让学生和教师一起参与数学探讨活动, 能够快乐地参与数学实践活动, 在互动活动中快乐的学习。

四、给学生创造问的机会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让学生自己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去主动发现新问题, 探寻新的知识点, 这个探寻的过程能让学生对新知识点的印象和感受最为深刻, 知识点的理解最为通透, 还能融会贯通的运用在以后的学习中, 能够直接的掌握问题的内在规律、实质性质和内部联系。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这种自主探求新知识、积极思考新问题、努力开拓新思维的良好品质。这种学习习惯不仅有利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 相互借鉴, 加快学习中接触新信息和理解新知识的速度, 掌握更快捷更有效的学习方法, 更有利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创造了了有利条件, 在为这个培养过程花费的时间是非常值得的。

我们的学生只有敢于质疑, 善于提问, 才会对所学的知识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 我们的教育才能更有希望。课堂上仅仅有老师和学生双方的信息沟通, 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单调和乏味的负面厌学情绪。如某著名教师在课堂上提倡的七个允许:错了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允许充实;不明白问题允许发问;没想好的允许再想;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论;老师错了允许提意见;争论到白热化允许学生自由抢答接话茬发表意见, 不必举手等待老师批准。在我的课堂上学生经常能听到这样的发问:这个地方你觉得哪里难懂或者不懂?你认为这部分知识需要关注的重点在哪里?这道题还有没有别的解法?看到这个课题你都想提出哪些问题?等等。学生在不断的解惑中取得了进步。

五、给学生表达想法的自由

每个班级里都会有一些比较胆大的学生, 他们的特点是不论是对或是错都敢于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 上课回答问题的时候老师就可以让这些胆大敢于发言的学生先表达自己的观点, 当需要再重复说一遍或者补充说明的时候, 就可以要求那些平时不懂得展现自我的学生来回答或补充, 并且不论说的是否准确老师都应给予肯定, 并给予鼓励和表扬。当遇到的问题比较简单时, 也可以尽量让那些胆小的孩子来发言, 答对或者给出理想答案后一定要表扬, 给他们树立下一次还会给出答案并勇于发言的自信心。还可以把解决问题的机会放到小组里进行讨论, 让小组里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自我的机会。

如果能把那些乏味的数字、枯燥的符号、呆板的公式、一成不变的图形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事物相联系比较, 让学生注意到数学的某些知识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就在我们的身边, 那么就能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亲切感, 减少陌生感, 从而能够让学生们对数学学习产生新的兴趣, 激发他们对新知识的学习与探寻的欲望。不难理解这样一个道理, 听一遍不如看一遍、看一遍不如说一遍、说一遍不如背一遍。如果学生能像老师这样把所学的知识讲出来, 对知识的掌握、对思维的培养将会是大有益处。所以我们教育者一定要鼓励孩子想说--能说--爱说--会说。首先, 老师应该做好这样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当学生都渐渐的爱说之后再提出更高的要求就是如何能让自己的发言变得更简洁, 更有条理等等。

当我们的学生在学习中的某一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功, 比如出色地解答了一个难题, 准确的演算了一道数学题, 较以往的课堂上有明显的进步表现时, 不仅仅要得到老师的赞扬, 还要受到同学们的鼓励和表扬, 这样更容易让他感受到班级集体的温暖。有些老师在教学时引导其他学生为他鼓掌, 来表示对他的鼓励和赞美, 对优秀学生来说是一种激励情感的积累, 对于后进生来说则是一种莫大的鼓舞和动力。这样的方法不仅能增进老师与学生间的感情, 还能活跃课堂, 增加学生学习热情, 缓解学习中的紧张, 对数学教学活动有着一系列的积极作用。

摘要:小学数学的教学要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 结合学科内容, 运用适应小学生的教学方式提高学习效率。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快乐教学的方法, 充分调动师生两方积极性, 在师生融洽的氛围中, 高效率的完成学习任务。

关键词:快乐,教学

参考文献

[1] 梁国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研究[J].教育, 2016 (10) :254.

快乐银行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1 真心关爱学生, 激发学习语文兴趣

初中生喜欢情感用事, 缺乏清晰的奋斗目标且意志脆弱, 特别是学习中, 若对某教师没有好感, 那么对该教师任教的这一学科也没有兴趣。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情感, 就成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先决条件。融洽的情感, 需要教师爱自己的学生。感情上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弟妹或子女, 教师对他们的爱是发自内心的关爱, 尽量靠近学生的生活圈, 了解他们爱谈论的话题, 比如喜欢哪些明星或哪些流行歌曲甚至网络游戏等, 以此为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做准备。还应该特别关注后进生, 因为他们要么是被遗忘的角落, 要么是被师生嘲讽的对象, 哪科教师关心他们, 与他们交朋友, 耐心地深入到他们的心灵世界去寻找他们的闪光点, 他们就会对哪科有兴趣, 兴奋起来, 学起来。

记得曾教初一时班上有一个“双差生”, 纪律不好, 学习成绩属倒数之列。一天上午第一节课前十分钟, 我无意识地来到教室, 坐到最后一排他的身旁, 与他闲聊, 并看他整理书包和桌子。接下来在教学现代诗《秋天》时, 我让学生反复诵读文章, 并收索了大量的秋景和秋收的视频资料给他们品味。第二周伊始, 我在周末家庭作业中发现了他仿写的一首现代诗《冬天》, 内容主要是以雪景的美丽、年饭的丰盛和伙伴寒假的快乐来体现愉悦的心情。虽然全诗问题较多, 但我发现是他第一次花了这么多心思做的作业。我抓住这一闪光点, 及时在班上朗诵他的诗, 给予表扬。从此他的学习态度慢慢有了转变, 不仅上语文课非常专心, 还喜欢看课外书籍, 尤其喜爱读诗歌类作品, 那以后又主动写了好几首诗和作文请我修改。该学生语文成绩也慢慢提高, 两年之后中考竟成了语文优生。该生毕业后, 与他的一次邂逅, 他告诉我——那次我坐在他书桌旁的交流, 让他倍感亲切, 有一种被师爱融化的感觉。从此以后, 我的语文教学一直在研究如何靠近学生的心灵。

2 精心设计导语, 吸引学生注意力

课堂伊始, 是学生一节课精神最佳但注意力还很游离的时刻。教师应该用最精练的语言, 最短的时间, 选用最有效的方法, 把学生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的学习状态, 以此不自觉地集中起学生的注意力。“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好的导语像磁石, 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 能给学生以启迪, 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清人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开卷之初, 当以奇句夺目, 使之一见而惊, 不敢弃去, 此一法也。”当然, 他说的是如何写好一篇文章的开头, 不过, 这句话对如何更好地开启语文课堂同样适用。

长期以来, 许多老师孜孜探求, 创设了好多导入方法:如插图导入, 对联导入, 谜语导入, 故事导入, 影视导入, 赏物导入, 音乐歌曲导入, 游戏导入, 对比导入, 创设情境导入, 设制悬念导入等等, 举不胜举。具体使用哪种方法, 要根据教学内容特点而定。比如一次教学综合训练《雨的述说》, 课前三分钟我让学生欣赏歌曲视频《故乡探雨》, 上课后, 让学生闭上眼, 在音乐中思念故乡的微雨, 然后用一个词语、短语或一句话来描绘它。结果孩子们争相表达出了许多优美的词语、诗句和描绘 (抒情) 的话语, 这既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也达到了收集优美词句的教学目的, 还从潜移默化中进行了“爱”的德育教育。在教学《隆中对》时, 让学生讲《三国演义》的故事导入, 既了解时代背景, 又激发了学习兴趣。

3 有机融合信息技术, 增强学习效果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为语文教学营造出多姿多彩的课堂教学氛围。它以直观、逼真、形象为特点将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 具有真实感和表现力, 能较好地刺激大脑皮层的兴奋灶, 调动有意注意, 有利于深层次理解教学内容, 增强学习效果。可以用多媒体朗读课文, 以弥补教师朗读读音不准, 感情把握不当的缺陷;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图片, 演示动画, 以创设情境, 营造气氛, 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用多媒体链接相关信息、影片等, 以拓展学生视野, 扩大知识面。当前, 翻转课堂的发起, 让教育工作者更意识到信息技术能力提升的重要性。电子书包的运用及微课堂的制作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更是一门教学艺术。

信息技术的运用, 为语文课堂大添光彩, 但也不能狂用、滥用。通过电脑制作和网络下载的东西确实靓丽光鲜, 但它是预设的完美程序和内容, 不能适应复杂多变、问题百出的课堂, 不能对课堂教学的知识体系进行有机整合。还可能过分吸引学生看电影式的欣赏而轻视课程内容的学习。

4 有效整合多学科知识, 激活语文课堂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 工具学科, 也算一门综合学科, 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知识。语文教师要使自己的语文课堂生动有趣、富有魅力, 就应加强学习, 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 让自己成为“万金油”, 对天文、地理、历史、化学、音乐、美术等学科, 不说多精通, 也得略知一二, 借助他山之石来攻语文之玉。有些课文很形象、很具绘画美, 如果在抽象的理解课文中, 时不时地插入一些简笔画, 突然间就抓住了学生的目光。有的课文还可以让学生根据内容画画, 作为课文的插图。

例如在教学《竹影》时, 教师结合课文内容交给学生一些美术知识, 还可以让学生画竹, 学生对课文内容颇感兴趣。再如对短小精悍的诗歌, 特别是古诗词的学习, 古人今人都注重诵读, 这是不错的, 但我更进一步要求学生尝试模仿歌曲用音乐来谱曲歌唱。何况有的诗词本身就是歌曲, 像“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诗词与旋律结合, 语文课堂更加优美。

5 充分利用课程活动, 增添语文趣味

《新课标》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 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 形成能力, 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由此看出, 语文实践活动是将已有的语文知识技能在实践中应用, 又在应用中获得新知, 提高能力的过程。它作为教学活动的一部分, 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在语文实践活动课中, 要重点培养学生的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品德素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进行语文实践活动课教学, 必须有丰富的活动课内容。新教材语文课本的每一个单元都安排了“综合性学习”, 这些活动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提高学习效率, 为语文添趣。如指导学生进行“成语拾缀活动”, 就是把成语连缀成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我们还可以通过组织“小记者招待会”, 让学生学会如何表现自己, 展示自己;通过举办辩论赛、演讲会, 锻炼学生的论辩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可以通过“新闻评述”的形式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筛选信息的能力及分析评价能力;通过“对对子”“灯谜”“诗词朗读”等形式让学生领略汉语的结构之美、韵律之美、节奏之美。

语文课程安排的实践活动课是语文教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堂教学和活动课是语文教学的两翼, 两翼配合得当, 学生才能去飞翔, 才能去领略语文天地的无限风光。开展语文活动课的关键是抓好“三个结合”, 既要依纲据本, 立足课堂, 又要扩充时空, 延伸触角, 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拓展, 创造出一个适合语文创新教育的大语文教育环境, 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把你所教的学科看做是最感兴趣的学科, 让尽量多的学生像向往幸福一样幻想着在你所教的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 做到这一点是你应当引以为荣的事。”学生对语文感兴趣了, 才能感受到语文课堂的快乐。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经常面临学生学习兴趣较低、语文课堂死气沉沉的尴尬局面, 许多语文教师都在力图改善这种状况。本文旨在从融洽师生情感、设计好导语、融合信息技术、开展课程活动等方面实施快乐语文教学的体会和做法。

快乐银行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1、图片识字法

在一些象形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象形字的特点,把抽象的文字符号还原成图画,引导学生结合图画认识汉字,从而对识字产生兴趣,提高识字的效率。比如“日”表示太阳,把它画出来就是——一个圆圈中间加一个点;还有“月”两个长撇如同夜空下一轮弯月。

2、故事识字法

小学生爱听故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些汉字可以结合故事进行教学。例如:把“手”放在“木”上就是“采”,表示摘东西的动作;前面一个人,后面一个人,表示相随前后而立,就是“从”;不正就是“歪”,不好就是“孬”。如果我们的识字教学能充分挖掘汉字本身的文化特性,那么识字带给学生的就不仅仅认识几个文字符号,还有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以及对事物探索的热情。

3、归类识字法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传授

知识,而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中国汉字80%是形声字,形声字的造字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形旁表意,声旁表音”是形声字的构字特点,利用形旁与声旁学习形声字是简便有效的方法。如果把这一规律生硬地教给低年级学生,他们可能会感到很抽象,但是教师还必须使学生学会利用形声字规律自主识字,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加快识字的速度,提高识字的效率,以完成教学任务,从而达到课标要求。例如,教师出示“打球、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踢足球”六个词语,在借助拼音认读词语后,引导学生发现“打、拔、拍” 是手的动作所以都有“提手旁”,“跳、跑、踢” 和脚有关所以都有“足字旁”,这样学生就会认识到形声字的“形旁表意”。

再如,教师教学“清、请、晴、精、睛、蜻”等六个字, 启发学生“从偏旁、字音上你还能发现点什么?”使学生既说出了每个偏旁与字意的关系,又发现了这些字的韵母都与“青”的韵母相同。这会使学生体会到一个字当中既有“表音的部分”又有“表意的部分”,而且他们感到用这种方法识字很有意思,识字兴趣大增。

经常用这种方法引导学生从字形和字音两方面去识记生字,学生会逐渐有意识地利用形声字的规律去识字,提高了识字效率,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自主识字能力逐步提高。

4、谜语识字法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根据这一特点,把生字编成谜语,可以帮助学生在猜谜语中识字。如“比”字可编成字谜“兄弟两个在一起,一个弯来一个提。”字谜既体现了比较之意,又提示了左右两

部分的笔画不同。学生在猜字谜、编字谜的过程中,既识记了汉字,锻炼了思维,又理解了字义。

5、儿歌识字法

快乐银行教学设计范文第6篇

(语文S版)一年级上册识字

(一) 第二课

[内容简析] 本课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儿歌,第二部分是会认字和会写字的书写内容。儿歌分别写了红日、月牙、河水、火苗、鸟儿、小虫、马儿。此外,文中还印有一些图和有关象形字。教材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能借助图与字的关系帮助识字。 [设计理念]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是由形象向抽象发展的规律,本课主要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看画识字,在情境中识字。课堂教学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识字的兴趣。 [学生分析]

学生刚学完汉语拼音,急切需要接触汉字及一年级学生好动,集中注意力时间不长的特点,在教学中设置了许多游戏的环节,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努力激发学生识记汉字的兴趣,使学生热爱语文课学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认识8个会认字和会写4个生字,并能组词,简单的说句子。

3.引导学生学会书写“上、月、日、马",并掌握出现的新基本笔画“竖折折钩、横折钩”和笔顺规则。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书写4个会认字并掌握它们的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各种动物、象形字演变过程的彩图等);识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上节课我们学习的一种识字方法是什么? 2.除了这种识字方法,你还有什么好的识字方法?

【设计意图:创设一个美丽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来识字。】

3.今天这节课老师教你们在来学习一种新的识字方法。 4. 导入新课。课件出示(看画识字真有趣)

板书:(1)学生跟师书空写。(2)学生齐读。

二、动画导入,激趣引新。 1.打开书46页看图。

2.出示课件:出示日、月、水、火、鸟、马、虫、鱼、的象、形字及相应的画面让学生观察说一说。

师:古代人真聪明,他们看见这些东西,就模仿这些东西的形状创造出文字了。这些都是古代的象形字,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为了方便书写,就把弯曲的笔画写直了,逐渐变成了现在的汉字。现在的很多汉字都是由它们演变而来的,多奇妙呀!下面我们一起来通过看图学习这些有趣的汉字吧!

(1)学习“日”看图.(告诉学生看着图学习字,这是古文字是古代人模仿太阳的形状造的字,叫象形文字。后来慢慢的演变为古代一种字体小篆,再后来又变为现在的汉字楷书。) (2)学习“月” 看图.弯弯的月亮像什么?

(3)学习“水”看图.学生用水字组词和选词说话。

(4)学习“火”看图.学生猜谜语;(人们做饭离不开它,冬天取暖离不开它,它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能给人们带来灾难。是火。)(思考:火能给人们带来那些灾难和好处?

2【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生活经验,在生活中识字,注重从孩子的生活实际出发,调动学生的主观感受,让学生来学习。这样就很好地利用学生的生活资源,激发学生学汉字的兴趣。】 (5)学习“鸟”看图.思考:你们都见过什么鸟? (6)学习“马”看图.观察图. (7)学习“虫”看图.思考: 谁最爱吃虫子? (8)学习“鱼”看图. 小鱼的家在哪里? 3.出示生字卡片.(1)小老师带读 (2)开火车读(3)指名读 (4)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把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小老师读、齐读等各种方式巧妙的融入情景中,让学生乐于认读生字】

三、自读课文,认识生字

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短文。(思考:遇到不认识的字你怎么办?)

(合作学习要求:小组合作识字,读短文。)

2.检查合作学习生字掌握情况(出示12个生字)

(1)指名读 (2)两人合作猜字游戏 (3)同桌合作猜字游戏(4)练习连线(5)师生合作猜字游戏

【低年级学生最喜欢做游戏,在识字教学中,为激起学生识字的兴趣,我采用两人合作猜字游戏、同桌合作猜字游戏、师生合作猜字游戏等各种学生喜欢的游戏让学参与到游戏中,极大调动了学生的识字的积极性。】 3.抽查读文

(1)指名读 (2)男女生赛读 (3)师生合作读 (4)小组赛读 4.思考: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或课文告诉了你什么? 四.指导书写

1.学生观察书中“上”是几笔写成的? 2.观察“上”在田字格中占什么位置。 3.指名上讲台书写。 4.评一评。

5.学生独立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五.教师小结:

同学们,模仿事物的形状发明创造字,这只不过是古代人造字的一种方法,他们还用了很多方法发明了很多字,同样又好记又有趣,这些字正在以后的学习中等着和我们见面呢!

上一篇:昆仑能源有限公司范文下一篇:快乐英语快乐学习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