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区调研报告范文

2023-09-17

产业园区调研报告范文第1篇

——肇庆产业转移(工业)园区调研报告

近年来,肇庆把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作为招商引资的主攻方向,大力发展和打造产业转移(工业)园区载体,积极承接珠三角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园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总量和质量不断提高,对肇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了解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发展情况,近期市统计局工业交通科对省认定的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园区基本建设情况

目前,我市经省级认定的产业转移(工业)园区有5个,其中:工业园区2个,分别是广东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广东肇庆工业园区;产业转移工业园区3个,分别是中山(肇庆大旺)产业转移工业园、顺德龙江(德庆)产业转移工业园和中山大涌(怀集)产业转移工业园。5个园区总体规划面积共12370公顷,已开发面积共3980公顷,园内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均实现“三通一平”(通路通水通电、土地平整)。2008年,中山(肇庆大旺)产业转移工业园获广东省承接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首批示范性工业园区,并获5亿元扶持资金。该园规划建设面积为2250公顷,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功能拓展迅速,双转移成绩斐然。

(二)园区入园企业生产情况

入园企业不断增加。截止2008年,5个产业转移(工业)园区纳入统计范围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142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5.1%。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19家;小型企业123家。

企业生产贡献突出。2008年,5个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共完成工业增加值60.0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6.5%;对全市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达27.5%,拉动全市工业增长8.4个百分点。其中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7.49亿元,增长42.7%,占全部园区增加值的71.5%。

重工业成为园区的中坚力量。2008年,园区完成重工业增加值42.9亿元,增长36.6%,对园区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为72.1%,拉动园区工业增长25.7个百分点;重工业增加值占园区增加值的比重为71.5%。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支撑了园区工业的快速增长,2008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2.06亿元,增长76.5%,占园区工业增加值的36.7%。

高新技术园区发展迅猛。2008年,广东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82家,占全部工业园区规模以上企业的53.2%,完成工业增加值42.33亿元,增长45.5%;园中园中山(肇庆大旺)产业转移工业园入园企业达100多家,正式投产企业6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3家,完成工业增加值11.88亿元,增长19.3%,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省产业转移园前列。

(三)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仍然滞后。近年来,肇庆市不断加大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三通一平”工作不断推进,较好地完善了道路交通、通讯网络等条件。目前,广东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中山(肇庆大旺)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基本实现“九通一平”(九通:道路、雨水、污水、给水、天然气、电力、热力、电信、有线电视;一平:土地平整)。但山区县产业转移(工业)园的配套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主要表现在:电力供应受用电指标限制,供应不足,电压不稳;供水管道接驳不充分;通讯网络不稳定;生活文化娱乐设施不齐全等。

资金投入不足。除广东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中山(肇庆大旺)产业转移工业园获得省财政的大力支持外,其它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在资金投入方面依然显得捉襟见肘。产业转移合作双方层次偏低且多数是松散型合作,较少得到转移方应提供的园区开发资金,自筹建设资金难度较大,园区开发受较大影响。

发展后劲不足。尽管近年来山区县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引进了一大批企业,但总的数量并不算多,投资也不算大,普遍存在规模偏小、质量不高、辐射不强等问题,特别是与本地优势资源结合不够。山区县矿产资源、农产品资源丰富,产量和质量都比较高,但是涉及资源精深加工的企业并不多,产业链条较长的不多,尤其是战略投资者不多,在带动工业素质整体提升方面后劲不足。

劳动力资源不足。随着园区不断建设,入园企业不断增多,用工需求也迅速增大,虽然我市劳动力资源丰富,但企业招工较难。一是青壮年劳动力许多已外出打工,留在家中的富余劳动力年龄偏大;二是劳动力技能偏低。企业需要的是技术工、熟练工,而现有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技能水平偏低,很难实现稳定就业;三是就业观念还未彻底转变。许多青年不太愿意在本地就业,外流现象比较突出,致使出现结构性用工紧缺,引进来的企业招不到足够的、合适的产业工人。

环境污染堪忧。一些园区在引进企业时,降低了园区的环保准入门槛,对企业的环评把关不严,未严格执行环保“一票否决”制,环评和环保“三同时”制度(指污染治理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执行率不高,有些园区没有设立污水处理厂等。

(四)加快我市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当前,园区经济已成为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金融危机为产业转移与承接转移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契机。因此,我市要紧抓实施《珠江三角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难得机遇,高度重视、关注产业转移(工业)园区的发展建设,把建设产业转移(工业)园区作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重点和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为园区经济的做大做强创造良好的环境。

1、出台进一步推动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并确立工作目标任务。每半年召开一次全市性专题会议,突出一个重点,有的放矢地出台一个政策性文件,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发展,加快全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实现全市经济协调发展。

2、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产业转移(工业)园区所在地政府要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加强协调服务,解决园区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完善产业转移合作机制,落实市场化运作实体,明确各方责任,进一步推动产业、资金、人才、管理的转移。

3、学习借鉴中山(肇庆大旺)产业转移工业园发展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各地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从本部门的职能出发,学习经验,研究制定和进一步完善推动工业园区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继续加大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扶持力度,提升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吸引力,促进产业转移(工业)园快进项目、早成规模、早见效益。

产业园区调研报告范文第2篇

摘 要: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达县林业产业近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经营层次低、科技支撑不够、发展思路不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大力发展工业原料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林果业、适度发展种苗花卉业、重点发展精深加工业、优先发展森林旅游业等林业产业发展思路,并提出了加强领导、科学规划、强化政策扶持,营造发展环境、创新机制、依靠科技支撑,增强综合实力等对策措施。 关键词:林业产业;现状;发展重点;对策

加快林业产业发展,为人们提供丰富多样的林产品和生态服务,是促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地方和群众收入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富民强县赋予林业的历史使命。当前林业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变革和转折时期,正经历着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林业产业也经历着由传统的以木材生产为主、粗放型经营向培育资源、多元化集约化经营的根本性转变。传统的以消耗资源的林业产业已成为制约林业事业发展的瓶颈,不能适应当前林业事业的发展。因此需要通过大力发展木竹加工业、特色林果、森林食品、森林旅游、生物能源,不断满足人们对天然绿色林产品、营养保健、休闲娱乐、防治疾病、延年益寿的需求和愿望。

1 1 达县林业产业现状

近年来,达县林业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按照生态与产业“双轮”驱动,推进林业资源大县向林业经济强县跨越的思路,切实推动林业产业发展,初步建成了涵盖

一、

二、三产业,产品种类较为齐全的林业产业体系。体现在:

一是工业原料林建设稳步推进。98年以来,我县发展了以工业原料为主的速生工业原料林40余万亩,基本满足了我县工农业建设需要;二是经果林及林木种苗建设发展势头良好,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种类较多,门类齐全,主要有枣、银杏、花椒、板栗等干果类;柑、柚、梨、桃、李等水果类;油桐、油橄榄等油料类;栀子、佛手、金银花等医药类;茶、桑等经济作物类;种苗花卉类等六大门类。到2009年底全县累计建设各类经果林17.45万亩,其中果树类9.95万亩,木本药材3.2万亩,油料、饮料1.2万亩,其它经济林2.6万亩,林木花卉0.5万亩。三是林业加工产业有较大发展。目前全县现有木材加工企业(户)51家,年耗材2.3万立方米,年产值2000余万元,税收100余万元,解决农民工就业150余人,另四川升达、瑞丰木业正在投资建设中,建成投产耗材22万立方米,预计产值可达近6亿元,将拉动建设工业原料林5万余亩,解决农民工就业1000余人。四是森林旅游和乡村农家乐有较大发展。以铁山国家森林公园、雷音铺森林公园和真佛山AAA级风景名胜区主为的森林旅游业,火峰山森林公园也正在申报中,赵家桂花村、翠屏山等 2 乡村农家乐年接待能力10万人次,旅游综合产值达5000余万元,成为了人们走进森林、回归大自然的好去处。 2 达县林业产业存在的问题

达县林业产业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林产加工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实力弱,现有规模以上企业几乎没有, 98%以上的产品为原料型初级加工产品,附加值低、经营层次低,仅限于粗放的经营加工、利用,深加工产业薄弱;二是发展思路不明,一些项目过多,造成无序竞争、管理混乱,一些项目基础薄弱,扶持力度不够;三是科技支撑不够,经济效益不明显,项目科技含量不高,产品质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四是发展基础薄弱。我县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山区,自然条件差、经济欠发达,交通、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多数林区道路、排灌设施等建设滞后,严重制约了林竹基地、森林景观的培育和开发利用。林木良种化程度低,产业建设和管理的专业人员缺乏,发展机制和政策不完善,严重影响了林业产业的发展。

如何加快我县林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与最大化,构建和谐达县、绿色达县、生态达县,加快我县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林业资源达县向林业经济强县转变,促进农民增收和林区经济发展,奋力推进县委“135”发展战略,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的产业化发展要求, 3 以发展生态产业为前提,以产业基地建设为基础,以培育龙头企业为关键,以产品市场拓展为保障,全力推进我县林业产业的健康发展。 3 达县林业产业发展重点 3.1 大力发展工业原料林

按照“适地适树、集约经营、定向培育”的原则,围绕林产加工、建筑建材、坑木原料、民用装饰用材积极培育速生、丰产、优质、高效、珍贵的工业原料林基地,结合低效林改造,重点发展以杨树、桤木、松树等乡土树种为主的原料林,主要布局在麻柳、石桥、堡子、碑庙、万家、葫芦、铁山林场、大树、平滩等乡镇。 3.2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林果业

根据各地自然条件和群众种植习惯,突出区域特色和市场优势,发展特色经果林,重在梨、桃、柿、柑等优质水果、板栗、核桃等干果以及乌桕、油茶、油桐等生物质木本油料林,加快现有低质、低效经济林改造步伐,发展特色经济。同时合理开发林下资源,充分利用丰富的林地资源,走立体经营之路,挖掘林地资源潜力,注意长中短效益相结合,大力培育林菌经济、林药经济、林禽经济、林虫经济、林蔬经济、林果经济、林卉经济、林草经济等,使林下资源的开发尽快形成规模,提高效益。主要布局百节、马家、赵家、碑 4 庙、亭子、麻柳等乡镇和国有林场。 3.3 适度发展种苗花卉业

为了满足全县造林绿化种苗需要,以县级骨干苗圃为主,积极推行基地育苗、大户育苗,建设固定的育苗基地。鼓励发展园林花卉业,为城市绿化、通道绿化和乡村绿化提供优质大苗和多色花卉,引导业主建设园林花卉基地,主要布局在南外、河市等乡镇。 3.4 重点发展精深加工业

林产加工业的精深程度是林业产业发达的标志。要大力培植升达林产一体化等3-5个原料有保障、规模适度、辐射面广、竞争力强的林产加工龙头企业,充分发挥林业第二产业的牵引作用。积极整合县内小型粗放木竹加工企业,全面提升深加工、精加工和木竹综合利用能力,提高企业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同时还要延伸到林果、畜禽、旅游工艺品加工等方面,延长产业链,实现多次增值,提高产业化程度。要以科技为依托,优化生产工艺,提高技术含量,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3.5 优先发展森林旅游业

积极培育森林旅游资源,打造以自然生态景观为主体、其他景观为辅助的特色生态旅游品牌,充分发挥生态旅游主力军作用。加快铁山国家森林公园、雷音铺省级森林公园和真佛山国家AAA级风景区开发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和投入力 5 度,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接待能力。积极打造三里坪人文生态区、火峰山、翠屏山城市生态公园和林庄经济、林家乐等特色乡村旅游,不断满足人们的生态需求,促进森林旅游业的发展,促进林农增收致富。 4 发展林业产业的对策措施 4.1 加强组织领导

林业产业建设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各级党委、政府要从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稳定增加林农收入的战略高度,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积极投身林业产业建设。要把林业产业建设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任期目标和工作责任制,制定相应的监督和考核奖惩办法,加强督查,严格考核,把产业发展实绩纳入干部任用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在林业产业建设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4.2 科学规划

县林业局要在实施森林分类经营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各地森林资源状况,因地制宜,制定切合我县林产业发展的政策和科学的发展规划。生态公益林应重点发展森林旅游业,要搞好铁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及雷音铺省级森林公园的规划与开发。商品林则大力发展工业原料林、特色林果业,以林

6 木市场成熟理论,指导天然商品林、人工商品林经营管理和更新改造。

4.3 强化政策扶持,营造发展环境

4.3.1落实林业产业政策

认真落实国家《林业产业政策要点》和《达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意见》,对影响林业产业发展全局的财政、税收、金融和市场准入等政策,要逐一明确并落到实处。完善林业贴息贷款管理办法,解决林业融资难问题。4.3.2加强服务能力建设

加强林业产业行政管理体系建设,支持专业协会等社会中介组织发展。推进林业产业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完善林业产业预测预警机制。加快森林及林产品认证步伐,扶持一批林业龙头企业、名牌产品,强化林产品标准化建设和市场监管。加强林业会员经济管理指导,要办出精品,形成品牌,注重效益。

4.3.3完善林业产业管理和服务

加强林业产业协调管理机构建设,使产业管理的事有人抓,为产业发展争取政策的事有人管,为企业和林农提供产业信息、技术服务的事有人做。 4.4 创新机制

加强林权制度改革,促进森林、林地、林木权属合理流转,鼓励业主承包、租赁、转让、拍卖及合作入股经营,吸

7 引社会各届力量投身林业建设。坚持先发展后消耗的原则,认真实施“造一用一”工程。 4.5依靠科技支撑,增强综合实力

充分应用现代林业科技最新技术,加强森林资源培育,积极选育和引进优良品种、推广适宜不同林地条件的造林优良树种及栽培技术,积极推行林药、林菌、林牧、林渔等复合经营技术,提高林地生产力。充分应用林产品精深加工技术,提高林产品科技含量,增加林产品附加值,增强林业产业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 蒋海 苏志尧.林业产业化理论分析[J].林业经济问题

产业园区调研报告范文第3篇

加快重庆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政策支持建议钟德友摘要重庆市文化创意园区发展中存在产业聚集力不强、 融资难瓶颈、 知识产权保护不强瓶颈, 人才短缺瓶颈等问题, 需加快采取优化市场环境. 激励政震支持、 知识产权保护支撑、 融资体制建设和人才开发支撑等政策举措来加以化解。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产业集聚知识产权保护激励政笼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集文化创意产业与高新科技产业为一体, 科技产业与文化产业相互交融、 和谐共存的新型经济园区。 重庆作为正在崛起中的西部重要增长极和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城市, 培育和扶持创意产业周Ⅸ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提高重庆市综合竞争力、 把重庆建设成为国际大都市的重要举措; 二是提升重庆文化地位, 做大做强本土文化、 实现“建设与直辖市相适应的文化中心” 的要求; 三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经济发展式转变的重要举措。1重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近几年来重庆重点打造了l 7 个各具特色创意产业基地和文化创意集聚区, 创意产业的发展为重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起到J一积极作用。 但是应指出, 在这繁荣景象的背后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制约因素。1. 1业态单一, 产业集聚力不强重庆的文化创意产业闶区建设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 空间扩展与建筑更新改造快于产业的生成和集聚, 进驻企业较少,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 一是文化创意产业总体规模小, 其产值在经济中所占比例低, 对传统文化产业的依赖性较强, 新兴产业发展不足。 二企业规模小, 无法实现规模效应, 抗风险能力弱, 如果不迅速加以整合、 优化, 必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三是晶牌效应弱, 文化产业品牌屈指可数, 没有形成具有独特个性和竞争力的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和品牌体系。1. 2知识产权保护较弱1. 2. 1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不完善20 0 6 年至20 0 8 年, 市一中法院受理涉及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案件数量分别为32件、 4 3件、 58 件, 共计133件, 每年以约35%的速度增长。 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期既是其与传统产业矛盾突出的阶段, 也是自身发展问题集中的阶段, 现时也反映出重庆在创意产业发展中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不完善。1. 2. 2政府服务, 引导功能较弱各产业管理部门对知识产权重视不够。 缺乏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引导及相关培训教育。 各产业园区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多数园区未形成完整产业链条。 目前兴起的园区多数是在产业链中的一个或几个环节, 即使“一哄而上” 也很难产生规模效应, 形成整体竞争实力。1. 2. 3中介服务组织发展滞后处在起步阶段的文化创意产业需要各种中介服务机构提供作者简介:钟德友, 男,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 主要从事经济学理论的教学与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制度经济学。 近年采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 主持省部级课题2项, 参与国家课题3项.支持, 但重庆市的中介服务机构并不成熟, 既缺乏专业人员,也很难提供中小企业需要的规范全面的服务。1. 3融资难瓶颈显著重庆市文化创意食业融资难, 在间接融资中的困难主要有:( 1)无形资产比重较大, 担保能力相对较差;( 2)银行的信用评级比较单一;( 3)金融机构支持文化创意企业发展的观念滞后;( 4 )银行管理体制不顺, 信贷过程复杂而繁琐。对文化创意企业融资担保上存在: 资金来源单一, 基金规模较少; 政府财政资金不能满足广大文化创意企业融资担保的需要; 缺少对j: }i保机构的法律规范。风险资本支持的力度不够, 在实际操作上真正懂得文化创意产业风险投资的人还不多, 缺少文化创意风险资本运作的专业的评估机构、 法律机构和职业经营机构等中介服务配套。 这些情况严重制约了民间风险资本投资子文化创意企业。1. 4 人才短缺瓶颈突出目前发展重庆创意产业最缺乏的是创意人才。 一是创意人才数量少。 20 0 8 年, 文化创意产业的全部从业人员, 重庆只有15万人左右, 北京超过9 0 万人, 深圳达25万余人。 重庆文化从业人员仅占全市从业人员总量的2. 15%, 上海为2. 7 9 鬈, 湖北为4 . 2茗。 二是优质创意人才短缺。 重庆不仅人才数量少, 且领军人才缺乏。 尤其是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型人才、 文化贸易型和拥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高科技型人才, 以及懂文化, 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紧缺。2加快重庆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政策支持建议2. 1优化市场环境, 促进产业集聚2. 1. 1强化市场主体地位积极营造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公开、 公平、 公正的市场环境, 为此应做到: 在投资核准上摒弃投资核准上的所有制歧视, 在金融服务上政府要促进金融机构在融资、 汇总, 转帐、 结算、 资本运营等方面对文化创意企业和公有制企业提供同等的金融服务, 在土地使用、 对外贸易、 人才引进等方面实现公平待遇。2. 1. 2放宽市场准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和领域, 鼓励国内外著名文化创意、 制作、 经纪、 营销机构, 利用其人才、 技术、 资金和营销渠道,进行投资或合作, 开展文化创意活动、 生产、 创作及提供科技含量高、 集约型的文化产品和服务。2. 1。 3注重精益求精切忌粗制乱造, 浪费资源, 一定要使活动、 产品成为能够代表重庆作为直辖市的水平, 有影响和市场潜力的精品。 按照不同的产业类别, 要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类别聚集区, 使那些相关产业能够聚集, 实现优势互补。 同时还要按照国际标准建设几个具有困际一流水平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地。 要打造出若干符合市场规律的完整产业链, 并且围绕文化创意产业链培育一批富有竞争力的企业。2. 2加快制定激励支持政策, 提高产业集聚能力2. 2. 1完善财政激励方式20 10 . N 0 25鲤万方数据 一是要设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基金。 基金的来源靠政府财政投入、 基金收益、 社会捐赠等, 资金用于贷款贴息、 项目补贴、 支持担保信用体系建设、 创意奖励等, 以此激励文化创意企业技术创新, 研究开发文化新产品、 新项目。 二是要设立政府创业引导基金。 采用阶段参股、 跟进投资等方式, 吸引市内外的风险资本投向初创型文化创意企业。 三是支持高等院校和创意培训机构开展相关文化创意培训。2. 2. 2建立支持基金的稳定增长与统筹运作机制要加大财政对文化创意产业投入, 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增加文化投入, 形成政府、 企业、 社会多元化、 多渠道的文化投入格局。 要健全专项资金审批制度, 按照突出重点、 效益优先的原则, 制订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的分项预算计划, 由市文化创意产业指导委员会审议。 要提高资金管理透明度, 建立健全专家评审与行政决策相结合的制度, 规范资金运作程序。2. 2. 3用好税收激励政策, 支持促进企业创新制定促进产学研结合的税收激励政策, 依托具有较强研究开发和技术辐射能力的转制科研机构或文化创意企业研究开发机构、 集成高等院校、 科研院所等相关力量, 组建各级工程实验室、 行业工程中心和文化创意企业技术中心, 对其开展的技术开发与服务活动给予税收激励政策扶持。 完善激励人力资本开发的税收优惠政策, 制定鼓励多渠道办教育、 文化创意企业对职工在职培训和继续再教育、 个人对人力资本自我投资的税收政策。2. 3加快建立知识产权保障支持体系, 破解知识产权保护较弱瓶颈2. 3. 1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一是研究和制定整个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通过规范性文件明确全面保护知识产权的措施。 通过知识产权保护优势吸引高附加值的创意产业向我市转移, 使我市创意产业朝知识密集型和生产集约化方向发展。 二是研究和制定特色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根据各行业特点制定其保护办法。2. 3. 2构建知识产权信用评价体系建立知识产权信用评价制度, 提高失信活动成本, 以制度促诚信, 为创意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2. 3. 3构筑知识产权综合保护平台一是知识产权综合保护平台的服务内容应当贯穿创意产业价值链的各个阶段。 二是知识产权综合保护平台应当注重公共性与专业性相结合。 三是知识产权综合保护平台应当成为各类知识产权保护主体的信息反馈中心。2. 3. 4 培育知识产权中介组织第一, 推动知识产权社会性中介组织的成立和发展。 第二, 扶持和规范知识产权营利性中介组织的发展。2. 4 加快建立金融支持体系, 破解融资难瓶颈2. 4 . 1加大贷款的政策性支持鼓励孵化器多元化投入、 企业化运作、 专业化发展。 经认定为市级孵化器均可享受相同的扶持政策, 如申请种子资金,孵化器建设资金、 技术研发平台建设补助等。2. 4 . 2创新间接融资方式鼓励商业银行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 扩大对小企业集合信托债权基金项目试点。 建立符合文化创意企业贷款特点的审批方式。 各国有商业银行应从实际出发, 根据各自基层行2010. N 025薅万方数据的决策水平、 管理水平和所在地区的经济结构状况及企业融资规模, 分层次划定融资审批权限: 减少贷款审批环节, 提高办事效率。2. 4 . 3完善贷款担保机制多渠道筹集信用担保资金。 一是提高会员单位缴纳的会费或风险准备金。 二是将担保机构经营所获得的经营收入补充担保基金。 三是向社会各界、 企事业单位、 个人筹集资金。 建立文化创意企业信用评级和信用记录制度。 建立再担保机制, 尽快建立再担保机构来分散和规避文化创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风险。2. 4 . 4 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一是建立知识产权交易中心。 二是建立场外交易市场, 重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通过积极引导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对文化创意企业的股权投资和探索建立场外股权交易市场等形式, 不断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资金短缺问题。 三是鼓励创业风险投资。2. 5建立人才开发支撑体系, 破解人才短缺瓶颈2. 5. 1构建多元化的创意人才开发支持体系树立创意才能需要“深耕” 的理念, 增加创意人才培养的长期投入。 立足构建从幼儿教育到学历教育, 再到在职培训、终身培i)ll; 从传授知识到强化创新意识、 培养创意能力的多元化立体的人才开发体系。 改革现有学校教育模式, 注重学生创意能力培养。 改进在职培训, 提高培训的灵活性、 系统性。 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机制, 高等院校应当充分利用创意机构已有的人才和品牌效应, 以创意园区为课堂, 以专业特色为目标, 加速创意人才的专业化培养。2. 5. 2建设创意产业相关学科及专业的支撑体系重庆的高校应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特色和资源优势的创意学科专业目录, 建立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体系: 第一, 明确文化创意产业管理的主体地位, 使其能够和工商管理一样, 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和管理门类。 第二, 把某些大专职业学校改成大专、 本科、 研究生连读, 拉长创意人才培养产业链, 以利于高端人才的培养。2. 5. 3构筑创意人才成长的人文环境通过革新教育体制、 完善培训体系等措施, 进一步发挥已有的文化教育优势, 为创意人才创造更好的“精神家园” 。 努力营造开放自由、 透明高效、 公正公平的人才竞争环境, 破除学历、 户籍、 性别等限制, 在培养、 选拔、 使用和管理各个方面, 为吸引人才、 留住人才、 用好人才创造良好条件。2. 5. 4 建立创意人才跨国交流的支持体系借助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具有良好的政策及宏观环境, 增强创意人才、 企业、 资本形成独特的吸引力。 加大与国外教育机构的合作, 在创意企业交流, 人才培养、 产业咨询、 产品设计、 合作研究、 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展开工作。参考文献【1】 牛维麟主编. 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研究报告【M 】 .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年.【2】 蒋三庚, 王晓红.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研究【M 】 .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 0 6年.【3】 郑胜利等. 创意经济研究【M 】 .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4 】 申维辰. 文化资源评估与文化产业评价研究【M 】 . 山西: 山西教育出版社, 20 0 4 年.

产业园区调研报告范文第4篇

目 录

第一部分 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科技产业推进中心概况

一、 主要职责

二、 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第二部分 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科技产业推进中心2016部门决算报表

一、2016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2016收入决算表

三、2016支出决算表

四、2016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五、2016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六、2016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七、2016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八、2016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 第三部分 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科技产业推进中心2016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 名词解释

1 第一部分 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科技产业推进中心

概况

一、主要职责

(一)软件及信息服务业规划编制、特色产业推进政策研究制定;

(二)高新区新兴特色产业筹划、特色产业功能区划与规划、特色产业基地筹划与推进、特色产业集群建设;

(三)软件及服务外包试验区、创新型特色园区建设的推进工作,包括方案制定、文件起草、进度安排、协调咨询机构、起草汇报材料等文字综合、日常协调联络沟通、项目申报组织、方案落实、跟踪验收组织等;

(四)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中园区生产型服务业体系建设、产业推进、试点日常工作;

(五)科技信息综合管理、科技项目库建设与维护;

(六)区校一体化办公室工作,包括计划编制、推进跟踪、项目申报、政策制定与落实等。

二、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纳入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科技产业推进中心2016年部门决算编制范围的二级预算单位包括:

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科技产业推进中心(无二级预算单位)

2 第二部分 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科技产业推进中心2016

部门决算公开报表

一、2016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2016收入决算表

三、2016支出决算表

四、2016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五、2016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六、2016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七、2016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八、2016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

第三部分 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科技产业推进中心2016

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一)收入总计 193.65 万元,包括:

1.财政拨款收入193.65 万元,其中: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 193.65 万元,政府性基金收入 0 万元。

2.其他收入 0 万元。 3.上年结转和结余 0 万元。

(二)支出总计193.65 万元,包括:

1.基本支出 193.65 万元,主要是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各项支出,其中:工资福利支出 113.74

3 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 36.09 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 42.83 万元,其他资本性支出 0万元。

2.项目支出 1 万元,主要包括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等业务支出。

(三)年末结转和结余0 万元

主要是部分未完成项目需下继续使用的资金。

二、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

(一)总体情况

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反映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科技产业推进中心2016年整体财政拨款支出情况,既包括使用当年财政拨款发生的支出,也包括使用以前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发生的支出。2016财政拨款支出 193.65 万元,其中:基本支出 192.65万元,项目支出 1 万元。

(二)具体情况

2016财政拨款支出 193.65 万元,按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分,包括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156.95万元,教育支出 0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0万元,医疗卫生支出 10.64 万元,住房保障支出 26.06 万元,其他支出 0万元。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156.95 万元,包括:

(1)事业运行 155.95万元,主要是 行政事业单位人员支出及保障机构正常运行等支出。

(2)一般行政管理事务 1万元,主要是相关机构事务等支出。

4

2.医疗卫生支出10.64万元,包括:

事业单位医疗10.64万元,主要是事业单位人员医疗保险缴费等支出。

3.住房保障支出 26.06万元,包括:

住房公积金 17.58万元,提租补贴支出8.48万元,主要是按规定比例为职工缴纳的住房公积金等支出。

三、其他需要说明事项

1.关于“三公”经费支出说明。

2016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支出 0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 0万元,公务接待费 0 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 0万元。2016“三公”经费支出比2015年减少 0万元,下降 0%,主要是 没发生项目等 原因。

1.因公出国(境)费 0万元,主要 等,2016年参加出国(境)团组 0 个,累计 0 人次。

2.公务接待费 0 万元,主要用于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费用等,2016年国内公务接待累计0 批次 人, 0 万元。

3.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0 万元,其中:本发生公务用车购置费0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0 万元。年末公务用车保有量0辆。

2.关于机关运行经费支出说明。机关运行经费是指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日常公用经费支出。市直部门应当按照如下格 5 式说明:本部门2016机关运行经费支出0万元(与部门决算中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中公用经费之和保持一致,即部门决算中“填报说明附表”—“部门决算相关信息统计表”中数据一致),比2015年增加(减少)0万元,增长(降低)0%。主要原因是:……(具体增减原因由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填列)。机关运行经费支出口径应在专业名词解释中予以说明。

3.关于政府采购支出说明。高新区各单位政府采购事项由财政局统一管理,无需要说明的事项。

4.关于国有资产占用情况说明。各部门应当按照如下格式说明:截至2016年12月31日,本部门共有车辆0辆,其中,一般公务用车0辆、一般执法执勤用车0辆、特种专业技术用车0辆、其他用车0辆,其他用车主要是……;单位价值0万元以上通用设备0台(套),单价100万元以上专用设备0台(套)。

第四部分 名词解释

1.财政拨款收入:指市级财政当年拨付的资金。

2.上级补助收入:指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性补助收入。

3.事业收入: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入。

4.经营收入: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之外开

6 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5.附属单位上缴收入:指单位附属的独立核算单位按照规定上缴的收入。

6.其他收入:指除上述“财政拨款收入”、 “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等以外的收入。

7.用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指事业单位在当年的“财政拨款收入”、“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不足以安排当年支出情况下,使用以前积累的事业基金(事业单位当年收支相抵后按国家规定提取、用于弥补以后收支差额的基金)弥补本收支缺口的资金。

8.上年结转和结余:指以前尚未完成、结转到本年按有关规定继续使用的资金。

9.基本支出:指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10.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11.上缴上级支出:指事业单位按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的规定上缴上级单位的支出。

12.经营支出:指事业单位在专业活动及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

13.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指事业单位用财政补助收入之外的收入对附属单位补助发生的支出。

14.“三公”经费:指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

7 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住宿费、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培训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购置费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以上名词解释全部保留,其他的名词解释按各单位使用的功能科目填写,可参照预算公开文字说明或者去年决算文字说明)

(事业单位不填)15.机关运行经费:为保障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的各项资金,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产业园区调研报告范文第5篇

日前发布的《2013年全市工业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要点》提出,青岛市今年将加快提升工业产业集聚度,集聚区工业产值今年计划完成8000亿元以上,增速达到15%以上,集聚度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

青岛市经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青岛市今年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和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将分别完成投资 25亿元、280亿元。在资源配置和政策扶持上,向去年确定的52个产业集聚区倾斜,促其快速发展。同时,在产业集聚区大力开展清洁生产示范园区建设,引导园区内企业自愿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对符合规定的企业强制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发挥集聚区骨干企业的品牌效应,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现共赢。

本文由安全阀超市()提供上传,转载需注明出处.

产业园区调研报告范文第6篇

乐亭现代农业产业园选址在唐港高速乐亭出口连接线南侧,唐港高速东侧,占地面积6000亩。其中,核心区占地1100亩。园区占地通过土地流转方式解决,流转期限30年,每年的土地流转费用由县财政担负。按照政府引导、企业投资、市场运作的思路,由河北丞起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该项目由清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规划设计。

二、发展定位

牢牢立足第一产业。按照“立足农业、服务农业、做强农业”的要求,发展现代农业,凸显时代特点和区域特色,强化引领示范功能。着力连接第二产业。按照“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要求,拉长产业链条,既向农业要效益,又向工业要效益。努力嫁接第三产业。按照都市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的发展理念,凸显园区的示范性、引导性、观赏性、休闲性,使想创业的人们可以在这里产生创业灵感和创业冲动,使疲惫的人们可以在这里放松心情,找到“回归自然、回归乡村、回归童年”的感觉,实现

一、

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同时,将产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探索新型社区和农民进城模式。积极打造八大功 1

能:

1 、乐亭农业优势产业发展的导向功能。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通过选择符合滦河下游平原特点的优势产业,体现区域特色,突出产品“卖点”,避免区域类同和重复建设,园区种植的作物、养殖的动物以高科技产品为主,谨防“大众化”,避免“大路货”。

2、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的展示功能。以科技为先导,提高园区农产品生产的科技含量,通过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新种植模式等集中试验、示范,建设区域性种子、种苗集中供应基地,实现生产标准化、销售网络化、耕作机械化、服务信息化,以现场示范的方式,让农民加深对高新技术的认识,并能直接感到现代农业的魅力。

3、新型农民的培训功能。通过现场示范与理论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利用成熟技术、理念、信息、知识,让乐亭新生代的农民接受现代农业、高科技农业、工厂化农业的前沿性教育,培育和储备乐亭现实的农业生产力和潜在的农业生产力。

4、新型农业经营方式的创新功能。在政府的引导下,通过经营管理机制创新,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园区管理企业化,逐步建立“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管理制度,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进而达到“利农民、利公司、利社会、利子孙、

利生态”的目的。

5、放松心情、亲近自然的休闲功能。通过园林化、人性化、低碳化的整体设计和独具匠心的名、特、优、新果蔬花卉的陈列摆放,融科学性、艺术性、知识性、观赏性于一园。既可以欣赏到现代农业的新技术、新品种、新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和生活方式,感知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更可以欣赏到天更蓝、海更阔、林更幽、花更艳的田园风光,打造成“都市人周末休闲的好去处,京津唐日常生活的后花园”。

6、乐亭文化的传承功能.通过建设老吠大舞台以及历史人物、农史人物、地方民俗的有形推介,集聚、展示乐亭文化,传承弘扬大钊精神。

7、唐山湾旅游服务的中枢功能。通过强化园区内展示、休闲、观光、娱乐等功能,建设现代旅游设施,拓展旅游服务内容,实现对外接轨,对内整合、彰显特色、构建网络,打造旅游接待中枢平台,做大做强我县旅游服务产业。

8、新型社区建设的示范功能。借鉴外地经验,探索建设农村社区,引领农民进城途径。总体构想是:依托丞起集团和产业园区,由政府扶持,企业运作,对周边的王庄、三丁、三刘、三李、前葛、后葛六个村实施搬迁,分城区和三丁庄原址两个区位建设新型社区,愿意进城的安置城区,愿意安置在三丁原址的,在三丁原址安置。通过搬迁置换集体

建设用地,企业享受用地指标和政府相关政策。同时,企业按政策要求,妥善解决所搬迁村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

三、建设内容

按照园区的发展定位和园区建设的总体要求,核心区重点建设九个功能区。

一是精品农业展示区。规划面积250亩,其中:未来农业展示区120亩,重点建设四个现代化智能温室,包括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示范,南方热带植物展示,精品花卉种植、采摘观光和生态餐厅;实用农业展示区130亩,包括第五代高标准温室以及棵植多复种模式栽培等。

二是新品种、新技术研发区。规划面积200亩,其中: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研发实习基地100亩,重点建设研发中心、组培中心、质检中心、大学生集训基地;大学生创业园100亩。

三是生态农业观光区。规划面积100亩,包括采摘观光、植物公园、休闲小区等。

四是休闲娱乐区。规划面积100亩,以园区内现有连体坑塘为基础,依托已有地形地貌,重点建设水上娱乐、生态垂钓等。

五是农产品精深加工区。规划面积100亩,重点建设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和农产品深加工企业。

六是农耕文化演绎区。规划面积100亩,包括农耕文化、

乐亭文化、地方民俗、民间艺术展示等。

七是多功能服务区。规划面积150亩,包括园区广场、园区道路及配套设施。其中:服务设施占地80亩,园区道路占地70亩,重点建设旅游接待中心、商务中心、会务中心、餐饮住宿、商业服务等。

八、新民居建设示范区。规划面积90亩,重点建设新型民居、农庄别墅、农家四合院等。

九、低碳发展示范区。规划面积10亩,重点建设大型沼气池、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太阳能照明等。

四、建设思路

上一篇:初中化学实验报告范文下一篇:初中历史有效教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