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机械范文

2023-09-20

建筑机械范文第1篇

当今正是我国建筑业转型的时代,而为了在这激烈的转型竞争中能保持住自己的绝对优势,大多数企业都会采取压缩资金的方式,尤其是在机械设备的选购上,更是省了再省,这就造成所采购的机械设备空有其表,不耐使用,成为施工过程中的一大阻碍,因此,要加强管理施工现场的设备,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必要手段和措施,而且,一般人都会认为施工现场的管理主要是人员的管理以及施工质量的控制,其实不然,对于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管理才是所有管理中的重中之重。

二、施工现场机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资金压缩使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

随着社会的进步,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一些建筑商为了在工程竞标中中标,只能压低价格,这就会导致利润空间减小,再加上他们的安全意识差,用于安全生产的经费空间被更重要的施工材料等项目挤压。建筑商们没有更多的资金去购置用于安全生产的必要设备、器材、工具等,于是在一省再省、一拖再拖下,致使施工现场十分混乱,无形中增加了安全事故隐患爆发的可能性。

(二)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

為了节约资金的使用情况,安全管理工作常常会被忽视,在施工单位中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系统,在施工现场经常能看到项目经理、工长、技术员等为了施工技术问题进行各种检测和维修,以确保施工项目安全快速地进行,但很少能有人注意到建设工程中机械设备的安全问题,即使存在安全管理系统,相关管理人员缺乏责任心,缺少对机械设备相关安全问题的认识,意识不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无法高质量的完成自身的工作,安全管理工作根本达不到相应的标准,很容易引起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

虽然在施工现场也会树立着一些制度牌、安全标识,等等,但这些东西只是具有一定的象征性意义,并没有真正起到安全教育和安全警示的作用。在人们的心中它们只是标牌,是为了应付安全检查而设立的,更甚者有些施工人员根本就不明白这些安全标识的意义,致使安全施工流于形式,因此,加强对技术工人和工程管理人员的安全知识培训,应当成为施工企业的当务之急。

三、加强建筑机械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建立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应该建立完善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这样才能减少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出现问题的次数,以及出现相关的机械设备问题时,有专门的负责人员及时维修解决,避免耽误到建筑工程的整体进度。管理制度的建立一定要秉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明确每一项工作的负责人,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选择的相关负责人一定要对建筑机械设备有着充分地了解,最好可以派遣一些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专业知识充足的人来担任这一职位,这样在遇到一些突发的紧急事故时,负责人才能保持冷静,客观地找出问题的所在,很好地解决这些事情。负责人还需要对建筑机械设备进行不定时的全面地检测,确保其设备检测指标的正常性,并做好记录工作,如果发现机械设备出现问题时并及时向维修人员反映,确保机械施工的安全性。完善的管理制度不仅能规范相关工作人员的不良行为,还可以保障施工建设安全有序地进行,是非常重要的。在施工现场时,也不能放松对设备管理的力度,一定要做到专人管理专机,这样出现问题的时候,比较容易找出问题的所在,方便处理。

(二)建立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在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中,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使用次数的增多,机械设备的表面很容易出现磨损,严重的还会造成内部结构或者一些细小零件的损坏,这样设备就很容易出现故障,小的故障往往不会引起设备的使用障碍,但很容易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所以机械设备的维修非常重要,维修人员一定要做好机械设备的检查工作,对相关损坏进行仔细认真的分析,明确损坏原因,提出相关的使用建议,尽量减少二次维修的概率。结合实际来看,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往往很容易发生相同的故障,因为破损点即使维修后也仍然面临相同的压力磨损,无法避免,与其不断地维修,不如学会如何正确的使用设备,做好设备的保养工作,这样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减轻设备的坏损,有效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立相关的维修保养制度必不可少,必须要求专人负责专机,这台设备归谁使用操作,那么就由谁负责它的保养工作,根据设备反映出的问题,提高自己的设备使用能力,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磨损出现,大大地保障了自己的生命安全以及建筑工程的稳定进行,施工单位可以采取一些奖励措施,比如设备的磨损小,保养工作完成度较高的工作人员应该给予奖励,对于无法正确使用机械设备,造成严重损坏的人员给予一定的处罚,这样施工人员才会更加充满动力,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

(三)加强设备在施工现场的使用管理

在建筑施工现场,首先要做好相关机械设备的统计情况,负责人要明确了解每一台设备的操作人员,以及相关设备的使用情况,在施工前,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一定要制定出一份合理的任务分配计划,避免设备使用不合理以及浪费现象发生。同时还要注意做好设备的数据记录工作,以便于日后的综合分析,更好地完善设备的管理情况。机械设备的有效应用有利于建筑工程的高质量完成,这对于建筑业来说是一项巨大的助力,一定要掌握好相关的技术,高效率的使用,促进我国建筑业的飞速发展。

建筑机械范文第2篇

摘要:施工机械是建筑企业生产的必要工具,做好机械维修管理工作,提高机械使用率,使建筑机械能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文章分析了机械的维修工作,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阐述相应解决措施,总结建筑机械维修要点和管理重点,希望这些观点能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建筑企业;建筑机械;维修;管理

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建筑行业施工运用的建筑机械的类型和数量逐渐增多。建筑企业要想减少建筑机械的损耗、延长使用寿命,提高正常运行的使用效率,改进建筑机械的维修工作,防止建筑机械出现安全事故,减少企业经营成本,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综合竞争力。

一、建筑机械的维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艺不断完善,建筑机械在建筑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有所改进。建筑行业主要是承包制,建筑机械需要长时间工作,在工程项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重点是对改进建筑机械的维修工作效率、排除机械故障,并使其工作寿命得到延长。最关键的是维修保养环节,但是建筑机械维修工作目前还存在着很多问题[1]。

(一)缺乏建筑机械设备维修工作体制

建筑工程中整套的工程设备的价格很高,技术复杂,且在应用中的更换速度过快,大部分建筑企业在资金上无法承受,所以,许多企业运用的仍然是口头管理的模式,若是在规范设备维修流程不完善、采集配件管理不规范、维修技术指标不合理,那么建筑企业的维修工作会呈现无序的状态。另外建筑企业没有建立维修管理部门,维修工作技术人员团队的素质水平良莠不齐,缺少监督考核机制,致使很多设备得不到应用的情况出现[2]。

(二)机械工人维修工作意识不足

施工进度快、工期紧是建筑行业的特点,所以,建筑企业站在经济利益的立场上,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安排工期和设置进度中,对于设备的态度过于随意,出现设备故障时,才临时指派人员检查维修,这种做法会导致工期延误。而且若机械设备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会使设备增加机械故障率[3],提高了工程成本,减少企业经济利益。

(三)建筑设备维修工作档案系统不完善

建筑机械的维修工作涉及到各个型号、各个批次的机械设备,另外设备的采购、维护以及配件的购买,都需要复杂、详细的技术参考资料,但是我国许多建筑企业并没有完善的建筑机械维修工作技术档案,日常维修还处于整体外包和经验型阶段,缺乏对设备技术属性的了解,增加了维修保养的难度。

二、建筑机械的管理方法

(一)建立机械维修管理体制

建筑企业要根据实际的工程项目,建立配套的机械维修管理体制。拥有专门的维修管理部门,设置专项的职能岗位,在挑选管理职位的员工时,要优先考虑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合适的维修人员,同时建筑企业还要重视技术培训和实际检查,应设立相应的监督考核机制,进行规划和验收工作并负责到人,奖罚机制分明[4]。

(二)提高工作人员技术水平

建筑机械维修保养的实际操作人员是维修管理技术人员,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质量会受到管理人员的技术手段的影响,要想提高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就要配备一个技术过硬的维修管理团队,从人员招聘开始,选取具有丰富机械维护经验的专业维修人员,并根据建筑机械的相关特点,开展有针对的岗位培训,对维修技术水平进行强化,监督考核维修操作,保证维修质量[5]。

(三)建立建筑机械维修档案管理系统

机械维修管理档案的建立,能够将很多种类的建筑机械的技术参数录入档案。整理采购设备、出入配件等技术环节的技术特性,并进行分析和归档,建立专门的专职技术档案管理部门,记录并整理维修多次的设备类型和具体情况,做好机械设备的维修记录,为接下来的设备维护大修,以及设备的更换提供参考资料。对信息化技术平台充分运用,建筑机械维护管理档案系统的建立,使档案流程得以规范,维修技术查询的时间减少,大幅提升了维修管理的实际效率[6]。

(四)对建筑机械的维修管理进程进行规范

技术水平高、操作复杂是建筑机械维修管理的特点,针对这个特征,工作人员需要对建筑机械维修管理技术操作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在维修过程中,对于保养流程、维修程序和配件的使用情况等相关方面的量化指标进行规范操作,工作人员还要掌握即将更新换代的老旧设备的技术参数,并知道更换时间和更换的设备的技术指标。同时对大型成套的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修、保养和升级配件操作,需要坚持的保修方针是预防为本,另外还要严格限制保修程序,分配保修责任人员,严格控制验收环节,将维修工作细致到件,量化考核明细,确保维修效率[7]。

三、建筑机械的维修管理工作改善措施

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根本上改善建筑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措施。

(一)建筑企业应设立一些工地维修组,并负责现场的建筑机械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同时还及时处理现场出现的机械设备故障和难解决的问题。工作人员要详细了解机械设备的具体使用情况,选择合理的维修保养方法,制定维修计划,合理安排施工现场的维修保养工作,使建筑机械设备能够利用率最大化,排除设备使用中的不利影响[8]。

(二)专业的机械施工机构的出现,将原有的分散式设备管理变成集中式的管理模式,加强了建筑机械的专业化程度。这些机构将设备的技术人员、维修管理人员、施工操作人员和设备当作一个统一整体,综合规划建筑机械设备的维修使用和调拨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将这些数据信息化处理,建立符合自身企业的建筑机械维修管理系统,减少维修信息查询程序,降低机械维修管理成本,提高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

(三)根据我国相关规定和能源政策,对于已淘汰的、技术落后的机械设备,需要进行一系列改造和报废处理。如果机械设备是因为机械性能较差、效率不高,进行保费处理又显得可惜,那么可以进行相关技术改造。对建筑机械设备进行技术改造,要以可靠的技术理论和技术力量为基础,从实际施工角度出发,在保证物质和经济方面的条件下,进行机械设备的改造工作要求十分复杂,所以如果设备没有修理机制,应该进行报废处理。

(四)运用新型的适合实际情况的维修技术,并建立符合设备特点的维修管理制度,针对重点设备,应推行预知维修,其主要依据是状态监测和诊断技术,并通过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频率,同时还要建立专门的维修体制,并根据设备的实际运作情况,选取相应的维修工作,工作人員要随时学习,并对最新技术进行掌握,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保证维修的质量和其实际工作周期。通过以上几点方式,可以逐步的做好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进而保证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正常的进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机械的维修管理中,需要很多专业人员,在机械维修管理这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应对相关管理经验进行总结,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利益与机械设备的管理质量直接相关。所以,相关部门重视建筑机械维护管理,并在保证其合理发展的同时,分析机械设备的管理方式,积极讨论及应用,使机械设备管理科学、规范,同时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立军.筑路机械维修保养问题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3(3):145-146.

[2]马广强.公路养护机械维修与管理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3(2):125-126.

[3]杨毅.基于故障率特性的数控机床预防维修决策技术研究[J].重庆大学.2013(5):178-179.

[4]罗银光.探讨施工机械设备维修管理[J].四川建材,2013(12):158-159.

建筑机械范文第3篇

摘 要:文章首先简要分析了建筑机械维修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建筑机械维修管理问题的对策。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建筑机械设备使用寿命的延长有所帮助。

关键词:建筑机械 维修管理 问题 对策

一、建筑机械维修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制度体系不健全。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施工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尤其是一些大型机械和成套设备,其造价相对比较高昂,很多建筑企业对于此类机械设备采取的是定时维修和预防性维修相结合的维修管理制度,这样的维修管理制度虽然也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在实际中,其所存在的隐患也比较多,如容易造成资源浪费,会导致工程成本增加,加重了企业的财务负担,维修效果不理想等等。

2.人员的技术水平不高。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推动下,建筑机械设备的性能越来越完善,机械的先进程度也越来越高,由此对机械操作者及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国内大多数建筑企业的机械维修人员在数量上均有所不足,其技术水平不高,加之企业对人员的技能培训不够重视,使得机械维修人员无法适应机械维修操控现代化的发展要求。

3.维修管理意识薄弱。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而言,工期紧、质量和安全要求高是主要特点,很多建筑企业出于经济效益方面的考虑,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工期的安排和质量安全的保证上,对工程施工中使用的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有所疏忽。不仅如此,由于相关管理人员的意识薄弱,抱着能用则用的心态,在机械发生故障后,才进行维修,这样一来反而导致了工期延误,并且还影响了施工质量,有时还可能诱发安全事故。满负荷运转的机械设备,其故障发生几率进一步提升,维修费用随之增加,工程成本显著提高,最终导致企业经济效益降低。

4.维修管理档案缺失。目前,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已经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作业,整个施工过程中涉及大量的机械设备,由此使得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包含多个种类的设备。然而,很多建筑企业却并未建立起相对完善的机械维修管理技术档案与信息管理系统,对机械设备的维修仍然处于经验型或是外包,致使对机械的各方面性能不够了解,增大了机械维修管理的难度。

5.机械维修费用高。对建筑机械设备进行维修需要相应的维修设施,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使大量先进的机械设备在工程项目建设中获得了应用,此类设备对润滑油、配件的要求要远远高于常规的机械设备,但由于建筑企业在维修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有所滞后,加之管理模式的不相适应,从而严重影响了机械设备维修管理的正常开展,致使该修的设备得不到有效的维修,降低了机械设备的利用效率,不利于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此外,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进度与经济效益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有的施工企业为了赶进度,使机械设备长时间处于超负荷状态运转,不仅如此,使用时保养维护也不到位,导致机械设备的零部件严重老化,这样不但增大了维修难度,还使维修费用有所提高。

二、解决建筑机械维修管理问题的对策

1.健全维修管理体制。建筑企业应当按照实际工程项目的规模和特点,建立健全与之相配套的机械维修管理体制,通过专职维修管理部门的设立,合理设置相关的职能岗位,从企业中选出一批经验相对比较丰富的管理人员担任机械维修管理职位,同时选出技术水平过硬的维修技术人员,并建立岗位责任制,对分工加以明确,将机械设备采购、维修与管理等岗位分离开,使人员各司其职,提高机械使用和维修管理效率。此外,还应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督考核机制,对日常的机械维修进行监督检查和验收,并将具体的职责落实到人,做到奖罚分明,以此来调动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确保机械维修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2.规范维修管理过程。由于建筑机械维修管理的技術含量相对较高,加之操作流程比较复杂,为此应当编制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维修管理操作条例,明确维修操作、保养维护流程及配件管理等方面的量化指标,并对维修操作过程加以规范。同时应针对老旧设备的更新换代制定详细的技术参考,并对更换时间等情况进行明确规定,大型设备应进行定期保养维护和部件升级,本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进行维修管理,真正实现维修到件、监管到人、考核到位的目标,以此来确保维修及管理效率。

3.加大维修人员的技术培训力度。对于建筑机械设备而言,其通常是在工程现场使用,由于机械设备的作业环境较为恶劣,为保证其性能的发挥,需要配制专业的维修技术人员,他们的技术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机械的维修状况,鉴于此,建筑企业应当对人才结构进行优化调整,积极引入综合素质高、技术过硬的机械维修人才,与此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大对现有维修人员的专业培训力度,借此来提升他们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使其能够应对各种机械设备维修工作。在对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时,应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有计划地补充新的技术理论知识,满足先进机械设备的维修与管理要求。大量的实践表明,施工现场快速维修技术是提高机械设备利用效率最为有效的技术手段之一,建筑企业应对此予以重视,扩大该项技术的使用范围。由于很多建筑机械常常需要在恶劣的气候条件和环境中进行施工作业,加之工程地点经常变换,使得机械的性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对此,机械维修人员必须予以重点关注,并采取一些合理可行的措施,如保持施工场地平整、露天停放的机械要防雨防冻,为机械性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4.以适宜的维修方法降低费用。对于建筑机械设备而言,高效的维修有助于相关费用的降低,可采用的维修方法有以下两种:一种是单机维修,这种维修方法适用于维修技术力量相对比较薄弱的企业;另一种是总成互换,这种维修方法适用于同种类型机械较多、零部件通用性强、库存量充足、维修层次简洁、换件时间短速度快等情况,由此可进一步提高机械的使用效率,并确保其完好率。总成维修法最为突出优势在于能够大幅度减少机械设备全寿命周期内的维修费用及相关支出,由此可使企业的经济效益获得显著提升,这种维修方法,可以利用经过修复的零部件或是新的配件替换磨损部件,同时对替换下来的磨损部件进行修复,检验合格后存库备用。

5.构建机械维修管理档案系统。为进一步加强建筑机械维修管理,建筑企业应当构建起一套相对完善的机械维修管理档案系统,借此来对机械全寿命周期内的维修使用进行有效管理。通过该档案系统,可对机械设备的台班数、产量完成情况、油耗、配件费用、维修费用以及人工费用等进行登记录入到系统当中,从而随时了解并掌握机械设备的使用与维修状况,综合分析相关机械设备的维修效果,以此为据,对机械设备进行相应的技术改造,降低设备能耗,提高使用效率,减少相关费用支出,以此来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机械设备作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物质基础,其性能优劣关系重大。为此,应对当前建筑机械维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合理可行的方法和措施加以解决处理,从而确保建筑机械的整体性能,提高利用率,这有助于经济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士伟.新时期建筑工程机械管理与维修措施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5(8):65-67.

[2]王术光.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建筑,2015(2):33-34.

[3]凌其峰.现代建筑机械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J].技术与市场,2016(4):56-57.

[4]齐翀,王鲲.现代建筑机械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展望,2016(1):32-33.

[5]黎发兴.关于建筑机械设备安装管理的一些问题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2):48-49.

建筑机械范文第4篇

1.1 缺乏一定的安全意识

施工安全是每个施工生产最基础的因素, 安全意识是安全管理的初级部分, 主要有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问题。现阶段, 我国的管理人员对于建筑机械施工的安全问题没有给予重视, 在进行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没有进行安全意识的树立, 造成整个施工团队的安全意识不足, 造成安全事故频发。施工单位对于施工人员没有进行规范的施工安全教育, 造成其安全意识淡薄, 造成施工过程安全问题多, 影响施工工程的进展和安全。

1.2 安全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机械施工也是需要进行管理制度的制定的, 因为管理制度是其机械施工的安全保证, 但是实际的建筑工程, 由于其安全管理制度的不健全, 造成其机械施工中的安全风险问题增加, 造成工程机械施工环节工作的衔接问题。如, 在进行某个环节的机械施工过程中, 由于其安全管理制度缺乏, 造成其机械设备的约束力和管理度不够, 最终导致其机械设备的工作情况与其工作时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严重的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 造成安全隐患增加。

1.3 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机械工程的施工过程是其整个过程中的重要部分, 施工过程的质量直接与机械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挂钩, 同时对与机械工程的安全有着一定的联系。所以, 在进行机械工程施工前期, 其工作人员应该全面的对机械设备进行彻底的检测, 及时的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和高效的进行处理, 保证其机械工程的顺利进行。但是, 现阶段, 建筑机械工程企业并没有对机械设备的管理进行关注, 只是简单的进行流程化的检查, 造成机械设备进行施工过程中的故障频发的问题, 严重的影响了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 对于人员和工程都存在一定的影响。除此之外, 机械设备在进行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其维修人员没有进行高效的处理, 造成其施工管理工作的难以开展。

2 机械施工安全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2.1 加强领导和员工的安全意识

对于建筑机械施工而言, 其安全意识是整个工程的重中之重。首先其建筑工程领导需要树立安全管理意识, 加强工作人员的机械设备施工安全意识, 重点对机械设备安全意识进行强调, 保证施工团队对其的重视度。如在进行资金专项的设置过程中, 需要保证整个工程的安全, 对于采购环节进行安全制度的制定, 同时进行安全问题的解决措施的制定。除此之外, 施工人员需要接受企业安全教育培训, 对施工人员自身进行安全防范意识的树立和重视。对安全问题进行讲解, 不断落实其施工安全自认, 定期的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和检测, 全面的对施工过程的安全问题进行集中解决, 保证其施工安全隐患的顺利解决。除此之外, 很有必要进行安全条幅的设置, 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

2.2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制度是整个施工过程的安全保证。所以, 需要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健全, 从而提升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安全管理制度的健全需要通过一步一步进行不断的完善。保证其安全管理制度的合法化。第一, 应该对施工职责进行落实和明确, 做到责任到人, 从而保证对于发生的安全问题进行快速的源头确定, 高效的进行其安全问题的解决, 降低企业的损失。同时需要进行监督管理制度的完善, 保证工作人员进行施工监督, 从而保证其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态度, 保证其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 同时也实现了企业的安全保证。除此之外, 建筑企业应该对工作人员进行奖罚制度的制定, 对于工作态度积极的员工进行一定的奖励, 提高其员工的工作热情, 加强员工凝聚力。

2.3 加强施工管理

机械设备的施工过程是整个建筑工程管理的核心工作, 需要很具其施工过程的问题进行相应措施的制定。首先, 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意识, 保证其在设备检测中将具体措施进行落实, 禁止发生其形式化问题的发生。对于机械设备检测环节需要组织专业的检测人员进行负责, 该措施能够保证机械设备运行的安全和工程的正常进度, 同时还能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时期。其次, 不断的加强机械设备的监督力度, 对于上级领导而言, 需要对工作运行情况进行随后的跟进和检查, 对于不达标准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和制止, 同时进行奖罚制度的落实, 不断的刺激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 保证其施工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2.4 加强机械设备技术管理

机械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技术性文档的制定, 根据设备的技术操作情况进行施工培训工作的落实与培训。在具体施工过程中, 应该加强特殊工作的机械设备的技术管理, 提高其技术管理的规范性, 对于技术运用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专业人士的请教。同时参与的部门应该加强之间的协作性, 加强技术交流活动的举办, 从而不断的进行机械设备技术文档的健全, 同时进行机械设备技术的数据库的构建, 以便能够对设备性能进行实时的跟进和掌控。

总之, 由于建筑机械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对于整个工程来说, 是非常重要的管理工作。因此在进行管理中, 要对产生的问题进行明确, 进行针对性措施的制定, 严格按照施工规章进行施工管理, 落实施工职责, 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发生率, 保证工程的整体安全。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进而就在一定程度上对建筑机械的施工安全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 就针对这些年来机械工程的施工设备来看, 其在运行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问题, 进而就导致很多机械工程无法顺利完工, 从而也就不利于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因此, 就应不断的研究与分析建筑机械施工的安全管理问题, 进而有效的保障建筑机械工程的施工安全。本文就针对建筑机械施工安全管理的问题及策略展开具体的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建筑机械,施工安全,管理问题,策略

参考文献

[1] 甘良强.建筑机械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及策略[J].建材与装饰, 2017, (10) :177-178.

建筑机械范文第5篇

严格地讲,没有一种建筑技术是完美无缺的,只有相对合理的;没有一种建筑产品是最好的,只有应用上最恰当的,在特定条件下,最合适的。这样的认识无疑是辩证的。因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如何用好、用活、用准,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正面效应,减少、降低负面影响,是建筑师应好好把握的。在建筑工程项目设计中,决定和制约对技术和产品选择的因素很多。其中有社会效益、公共环境、业主利益、规划管理、规范条文、经济指标控制、建筑拟定标准,以及与之结合的技术及产品的适用范围、施工条件、耐用年限等等。比如说石材墙面,先别说整体效果,立面要求,结构限制条件。就从技术上讲,有垒砌墙面和饰面石材墙面之分。石材饰面又可粘贴,可镶掛灌浆,可干掛。这里面的技术要求,适用范围和建造成本完本不相同,甚至可能差异很大。就拿干掛石材墙面的技术来讲,有竖向龙骨作为主要受力构件和横向龙骨作为主要受力构件之分。干掛掛件接头有滑槽式,也有万向接头,掛件连接方式有针掛,也有槽掛。其中,干掛石材墙面一般来讲成本较高、镶掛次之,粘贴成本最低。从效果上来讲,干掛立面效果最好,而粘贴石材墙面易出现“淌眼泪”——既石材表面受粘贴水泥砂浆的碱性作用,面层个别地方出现碱性浸渍痕迹。镶掛灌浆技术虽也高不开水泥砂浆,但在施工操作上可采取在灌浆高度上的区别及分层灌浆的方法,来避免其石材面层的浸渍痕迹。但镶掛相对于粘贴技术对施工工人的技术要求较高,须有一定的该技术工作经验。在此不难看出,石材墙面的各类施工工艺技术都是有针对性的。在设计上,要根据工程具体情况来确定,不能一概而论,不能不加思考,张冠李戴地应用。又如何针对防水类材料产品来说,一般地讲卷材产品适合用于筏板类的地下防水,涂膜类产品适用于带有基坑的独立式基础。而掺和到砂浆中的防水液,则有与底板、面层结合良好的优点,宜与带有配筋的刚性防水层配合使用。每种防水产品的防水原理不同,加之其它外部原因,如工程有工期要求,而产生不同防水产品对施工面的干燥程度、气候要求不同,每个工作场地中的地下水位高度不同,就会产生对产品材料的性能、厚薄上的选择。设计时在诸多因素面前,存在着建筑材料产品的档次,适用范围与设计要求及具体条件之间的“匹配”问题,不能绝对地说高档次产品材料处处可用,低档次产品材料不好用,就像医生开处方一样,要开出一张好方子,是需要一定的经验及一番思考的。目前,很多建筑师感到工程难做,现场处理量明显比以前增多。技术处理和材料运用往往是分不开的,建筑师们的技术处理经常受到业主制约。如对建材性能、特点不了解,技术处理时讲不出道理,工作将会被动,出了问题还得反反复复跑现场。排开其它一切非技术原因的因素外,如建筑材料熟悉,材料运用的效果,现场处理效果就好点,反之,效果则差些。或者说,在某一方面体现了建筑师的能力。

建筑物的建造是物质的,是由各类建筑材料,建筑产品(含建筑设备)物质构成的,建筑材料产品的种类繁多,随着材料科学的进步,其产品也日新月异,建筑师的视野,知识上的更新,新信息的补充都成为了工作上直接的需要。对新信息充分的掌握。这会使建筑师在设计领域得心应手,组织协调各专业更灵活,更具能力。在这方面,国外建筑师及港、澳、台地区的建筑师的能力显得较强。而我们过去由于长期的设计经济模式以及双轨制的两条腿走路的模式遗留下来的条块分割,使得工程技术人员对相关、相邻专业知之甚少。记得20世纪90年代初,我们与台方一家事务所合作时,在一次方案进入初设阶段的技术会上。我方去了包含各个工种8名工程技术人员,而对方只有1人。以1人应付我们8人反而显得条理清楚,整体感强。而我们自己的各专业在会上都时时出现专业间“碰撞”。国外一些建筑师对建筑材料、建筑设备的了解就象我们了解家用电器一样。其实,建筑师在某方面的知识掌握只是科普类的。只要求对大面的了解,即省时,省人又便于宏观协调。有的东西只有到了某设计阶段,需专业深入时,才具体划分到各专业去进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虽然现在我们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多年),中国建筑师仍然存在着继续与世界先进领域进行接轨的问题。

建筑技术、产品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建筑设计的要求,从而也进一步关系到建筑质量标准。这理应是建筑师应负的职责之一。建筑师对此提出看法,从而进行思考、比较有利于将建筑质量状况与建筑设计掛勾,固定建筑师的责任。建筑单位应把建筑标准、要求及准备负担的经济能力统盘告之建筑师,由建筑师综合规划管理,建设环境状况,规范要求,技术特点后进行取舍,并及时与建筑单位勾通。而目前的现实状况却出现了甲方的建设管理部门对此干预较多,而设计人员为了“避嫌”有意放手,未对建筑选型及技术要求提出较具体详细的要求。建设标准、技术要求与建筑质量本身就有关不可分割的联系,建筑师如不对建筑产品的选择负责,就极易产生建筑工程质量与模糊设计要求之间的空档。到真正出现问题时,各方(可能是实际控制方)又都是“外行”,定会将责任推到建筑师“内行”上。因而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不能放弃和被剥夺建筑师应有的权利,否则不仅失去了应有的权利,还将承担不应该承担的责任,更重要的是对社会,对人民的利益会造成损害。

建筑市场上的无序竞争和建设行为缺泛有效管理所产生的腐败,对建筑本身和建筑新产品的研发、创新都带来不可估量的阻碍。一个建筑项目不论其投资及规模大小,它总是供人使用的,怎么讲也算得上百年大计。注册建筑师制已明确地成为建筑师对建筑要砌底承担终身责任的制度。不论从职业道德还是从法律层面,都要求建筑师对建筑产品的选择,对建筑技术的运用上排出私利,反复比较、深思熟虑。建筑技术、建筑产品构成建筑的方方面面。前几年,有个华裔美国建筑师(杨森的儿子)要回故乡来参观。在他回美国前,给我们举行了一个座谈会。他谈到他的回国之行中,看了不少建筑,但却很少看到很光鲜、耀眼的建筑。他认为不是国内的建筑设计水平不行,而国内的建筑材料产品不行,无法与美国的建筑材料产品相比。当然,生产这些材料的技术及构造方式也相对落后。他不止一次地谈到,由于没有较好的建筑材料产品,没有先进的构造技术,使得建筑表现不太干净、纯洁,处理手法显得哆嗦,建筑构成中增加了不少需抑制缺陷的条线、饰块等。

从某种角度讲,建筑设计是一个应用学科。而材料产品产业则是一个新兴、飞速发展的行业。短短几十年,建材的发展是建筑师们有目共睹的。随之而来的各项技术也在反过来推动建筑设计。如果说第一代设计大师勒·柯比西埃的作品是钢筋混凝土运用的成功典范。那么,密土·凡·得罗的作品则开创了玻璃与钢的时代风格,不论说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创时代,这都与大师们灵活驾驭建筑技术、建筑材料的能力不可分割。目前,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涌现,极大地丰富了建筑的表现手段,为实现过去一些难以实现的功能要求提供了各种可能性,可以说,建筑技术和建筑产品的进步不仅完善了建筑本身,反过来,对于建筑设计也是一个激发,有人说,只要经济状况允许,什么样的建筑都能设计出来。但准确地讲,只要有物质条件(当然包括建筑材料产品)和技术条件作基础,的确几乎什么样的要求都可以办到。

也可以说,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的进步为建筑师拓展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而建筑师们熟悉和了解建筑技术及建筑产品的发展,也就在这方面把握了时代进步的脉博。

摘要:本文概括了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的进步为建筑师拓展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而建筑师们熟悉和了解建筑技术及建筑产品的发展,也就在这方面把握了时代进步的脉博。

建筑机械范文第6篇

【摘 要】在中国,建筑物建筑节能与建筑造价管理中依然具有一些不足之处,不管是在现场管理方面,还是在管理本身的准则方面,不可避免地呈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以此来保证其每个工作细节都能够完成科学合理、精雕细镂。然后让其顺畅的度过,在这个开展过程中的关键时刻使得建筑工程的效益能够最大程度的表现出来,并且为中国的经济开展做出应有的奉献。

【关键词】意义与作用;相关措施;浅析

引言:

现如今,建筑物建筑节能与建筑造价管理作为我国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其主要的目标就是在于提升建筑工程的使用功能,而其主要的效益来源就是控制投资、生态节能。因此我们更加要重视建筑节能与建筑造价管理过程中的各项工作,以此来确保其每个工作细节都可以实现科学合理、精益求精从而让其可以顺利的度过这个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刻使得建筑工程的效益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建筑造价管理对建筑节能的意义与作用

现代建筑智能化趋势其中就包括节省能源,其中包括水资源、电资源、热能源现代智能化建筑对于建筑本身所具各的特点和功能是有相对发散性的设计理念要求的,其中对于墙体内部管道的设置,屋顶防水积水的处理以及风力、太阳能的处理都是新型智能建筑设计需要注意的,在北力地区降低墙体内部热量损失节省供热能源消耗,在南力利用太阳能电池、热水器都是从节能力向去考虑而进行设计的

1.1建筑节能采用的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技术通过建筑工程造价来进行分析与研究,满足建筑节能的建设建立建筑造价经济体系和全而技术,在发展中提高和完善编制规范的管理体系适用于节能建筑造价费用管理和经济核算等,小断推广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技术在建筑节能建设中的使用。

1.2建筑工程造价贯穿建筑节能全过程主要涉及到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环境质量、建筑设计等力而,应用到更加复杂化的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技术上,需要投资的资金比例更大,因此对建筑造价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它必须为建设建筑双力提供建筑工程造价全而完整、透明、准确、高效的信息服务,为建筑节能小断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2关于建筑节能的相关措施

2.1政府的相关政策。政府要从宏观调控上扭转整个建筑行业的节能趋势,首先要制定必要的法律法规,为实现节能建筑施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要对率先主动使用节能材料的施工方和开发商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在政策上和资金上进行必要的倾斜。

2.2统筹规划,加大管理力度。当一个项目得到良好发展后,将会给多个方面带来利益,这个过程是长时问的。想要推广建筑节能,就要将运行者和使用者、业主和建筑企业的利益照顾周全。由于建筑业主的目的大都是尽可能地降低成本,所以对于高耗能建筑对业主和社会造成的经济困扰,他们基本上都不够重视。由于物业的统一管理形式造成业主处于被动的地位,这些都使成本的控制受到了阻碍,影响了建筑节能的快速发展。

2.3采用科学技术创造更大价值。目前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的重点主要放在了降低能源使用基础上,虽然这一方法能够节约一定的能源使用量,但是效果不明显,与日益匾乏的能源相比,杯水车薪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改变能源结构,开发可再生的使用能源,开发新型环保能源类型才是最根本的方法。要集中广大科学技术研发人员参与到科研开发工作中来,用科学技术手段不断的研发新型能源,实现长久的建筑节能和高效的建筑节能。

3.建筑物建筑节能与建筑造价管理

3.1树立“全寿命周期成本”的节能建筑造价管理思想

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成本是指建筑从项目构思到项目建设投入使用直至项目寿命周期终结全过程所发生的一切可直接体现为资金耗费投入的总和,主要包括建设成本和使用及维护成本。从项目的整个寿命周期来看,工程项目的建设成本和使用及维护成本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随着工程项目功能水平的提高,项目的建设成本增加,使用和维护成本降低;反之,工程项目的功能水平降低,建造成本降低,但使用和维护成本会增加,因此,当功能水平逐步提高时,全寿命周期成本呈马鞍形变化。

3.2重视建筑成本管理

严格来说,建筑的成本有正常使用期限之内的消耗和维护运营应付出的成本以及该建筑一次性建造的所有成本,这些成本合起来就是整个建筑工程中的全过程成本。为了实现这一节能环保的目标,我们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文件,并加强了管理,但是管理过程中存在漏洞,导致我国现有的建筑物中有相当多的不能够满足节能要求。这一漏洞的根源在于,一些建筑商和投资方只顾眼前利益,为了节约建筑投资,放弃使用节能环保建筑材料,虽然建筑成本较低,但是用户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将会承担更繁重的经济费用。

3.3经济性的建筑节能

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和案例对比我们发现,节能建筑较之普通建筑相比,其投资建设经费比较高,大约高出了一成左右,而这笔高出的经济费用全部应用在了节能建筑施工中。虽然造价高出了一层,但是就目前的销售数据来看,人们还是倾向于选择节能型建筑,它给业主带来的居住环境更好,居住舒适度更高。而这部分高出来的一成经济费用,随着建筑物使用年限的增加,而节省卜来的经济费用将远远高出原本的经费投资,从这一方面分析卜来,节能建筑更具有经济性。

3.4加强工程造价的管理

严格监督建筑质量、认真掌控工程造价这两点决定了建筑工程的好坏,也就是说,在建筑工程当中,工程造价起着重大的规划作用。想要让节能建筑得以推广,就要对工程造价的管理方面进行掌控:时兼顾造价成本和使用成本,重视在全过程成本里面的使用成本的比重,从而让节能思想与全过程成本达到融合。要将科技创新作为前提将造价管理进行更新优化,将只看重造价成本而忽略使用成本这种腐旧模式摒弃,建立全新的管理意识;建立新一代的工程造价的管理体系,用以在工程造价中取得控制权,从打造全新的规范的计价体系;遵照建筑节能的规范和要求来提高管理水平。从小处入手,建立有关于节能建筑在工程造价方面的信息体系,用市场经济加强这一行业的竞争力,从而得到良好发展。政府发挥宏观调控功能利用信息上的优势对其进行引导,社会各地区根据自身特点完善节能技术并以此提高自身竞争力,从而让整个行业蓬勃发展。

结束语:

在当今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大家的物质需求也越来越高,而关于住所的要求也愈加严苛。但是,如今建筑行业情况较为让人忧虑,我们关于房价居高不定。所以,开发商就应当想方设法的处理住所造价的成本。在建筑规划方面,需要进行合理的思考,系统性的分析以及人性化的思考,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来操控住所造价的成本。

参考文献:

[1]金坤.产业化进程中浙江省公共体育场馆的建筑设计特征研究[D].浙江大学,2014.

[2]王英顺.钢丝网架板与建筑节能结构一体化[A].中国绝热节能材料协会.中国绝热节能材料协会2014年年会会议资料[C].中国绝热节能材料协会:,2014:3.

[3]石锋.建筑节能服务市场培育的政府行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

[4]王江.控制建筑工程造价的重要性及管理途径探析[J].科技与创新,2014,16:72-73.

[5]黄苏韬.强化建设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浅析[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4,09:35-37.

[6]李婷,薛峰.建筑领域对太阳能设计的要求及期望[A].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中国生态城市研究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论文集——S09太阳能在建筑中的应用[C].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中国生态城市研究专业委员会:,2014:10.

上一篇:专家申报材料范文下一篇:研讨会会议纪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