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业论文范文

2024-07-16

高校创业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创新创业是我国研究的热点,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文章在诠释文化、创业文化和创新创业文化内涵的基础之上,以常州高职园区为研究对象,就其创新创业文化构建的重要性进行了解析,梳理发现常州高职园区创新创业文化独立于专业文化教育之外、缺乏区域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的整体营造以及创新创业文化资源共建共享不够等病理,针对常州高职园区创新创业文化构建的目标,重点而有效地从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三个层面提出了几点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常州高职园区;创新创业文化;构建

作者简介:高振发(1962-),男,吉林延边人,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年度重点自筹课题“职业教育新常态下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跟踪调查研究——以常州高职教育园区为例”(编号:B-b/2015/03/085),主持人:高振发;2014年度常州科教城(高职教育园区)院校科研基金项目“高职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编号:K2014337),主持人:周大农;常州大学高职研究院2016年度立项课题“常州高职园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基于共享经济模式的视角”(编号:CDGZ2016029),主持人:张保伟。

近年来,创新创业是我国研究的热点,创新创业文化乃是支撑和引领创新创业建设的基础和核心。经外文数据库文献查询研究发现:就一个国家而言,美国是创新创业被公认为最成功的国家,无论是发达的教育、先进的科技还是大量的创新创业成就。研究表明,美国创新创业取得如此辉煌的成果,源于他们有开放、自由的文化。就一个民族而言,犹太民族是创新创业界被公认为最成功的民族,无论是诺贝尔奖获得数量,还是在世界其他奖项中,犹太人获奖者比例非常高。研究表明,犹太人创新创业成就突出的主要原因源于他们迁徙、流浪的生活方式为背景的多样性文化,它是创新创业的源泉。就一个学校而言,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是美国历史上杰出的创新创业典范,学院科学家的多项研究在世界科学界的地位无人取代。研究表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卓越成就源于它创新的文化教育[1]。

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笔者检索到2003-2016年有关创新创业文化的文章67篇。由此可见,我国创新创业文化研究还非常年轻,主要始于2012年;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从不同视角看创新创业文化的培育,不同学校创新创业文化研究以及创新创业文化功能的分析等。常州高职园区是近十年常州市政府重点建设的园区,如何利用好有效的空间距离、共同的教育资源、团队的集体力量等搞好高职园区的创新创业文化,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纵观国内外文献,较少有以高职园区作为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的研究对象。本文以常州高职园区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创新创业文化构建的重要性及方法路径。

一、创新创业文化及其构建的重要性

(一)创新创业文化概念及其构成

1.何谓文化。“文化”一词在西方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原义是指农耕及对植物的培育。中西方对文化一词的来源解释不同,但一致认为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精神现象,抑或泛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对文化的解释,首推英国人类学家E.B.泰勒。他指出:“据人种志学的观点来看,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风俗和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任何其它能力和习惯。”[2]现代西方学者普遍接受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罗伯和科拉克洪的观点,他们在分析考察了100多种文化定义后对文化下了一个综合性的定义,即文化存在于各种内隐的和外显的模式之中,借助符号的运用得以学习与传播,并构成人类群体的特殊成就,这些成就包括他们制造物品的各种具体式样,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通过历史衍生和由选择得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其中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文化要素主要包括精神要素、语言和符号、规范体系、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物质产品。文化的一般特征:①文化是由人类进化过程中衍生出来或创造出来的。②文化是后天习得的。③文化是共有的。④文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⑤文化具有民族性和特定的阶级性[3]。笔者认为,文化是一种具有强烈时代感的综合体,它凝结着人类的生活和生存的方式,以知识、艺术、信仰、道德、法律、风俗等为主要表现形式。

2.何謂创业文化。创业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渗透于整个社会的每一处角落。创业文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创业文化内涵主要包括开拓、冒险和创新,即鼓励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具有开拓向上的勇气和激情,直面和容许失败,拥有和弘扬团队精神,注重学习培训,把知识经济时代的科学精神与创业精神相融合,通过知识和创业价值的发掘来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经济的腾飞[4]。笔者参考杨先举将企业文化结构分为内层文化、幔层文化和表层文化三层次的认知分析,将创业文化看作是由价值观、组织制度与标志品牌三个部分组成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统一体。从经济发展角度来讲,创业文化主要包括创业精神、创新意识和流动偏好三方面内容。

3.何谓创新创业文化。创新是创业文化的灵魂,它是一个社会性的、地域性的、嵌入的互动过程。熊彼特所讲的“创新”,是指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把一种从未有过的有关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之中[5]。吴刚等认为,高校创新创业文化是高校师生在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中所产生的一切信念、思想、价值、物质等成果的总和,它是以创新创业为主导价值观,其精神层、制度层、物质层等要素均有利于创新创业行为的文化;是一种激发创新意识、崇尚创新精神、鼓励创新活动、促进创新发展的文化生态[6]。高校创新创业文化的要素包括创新的价值追求、创新的思维方式、创新的传统风气、创新的心理氛围、创新的制度保证和创新的物质支撑等。陈向军指出创新创业文化最初由熊彼特提出,创新创业文化是个人价值观念、管理技能、经验和行为的组合体,主要包括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三个方面,具有激励、导向、凝聚和协调四个功能[7]。

(二)创新创业文化构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创新创业文化的构建是国家转型期的需要,是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中国经济转型和保增长的“双引擎”,这充分表明了国家对创新创业的重视程度。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新常态的创建期,需要创新创业来助力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处在“三期叠加”“去四化”的经济特殊期,要将产业链和价值链推向中高端,保持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急需创新创业来加速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升级[8]。中国处在新旧动力转换期,要保持中国经济稳定持续的高速增长,就必须特别鼓励创新创业,以创新供给促进需求的扩张;必须特别支持创新创业企业及其活动,因为它能给中国经济注入新活力,它是刺激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2.创新创业文化的构建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需要,是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我国已经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首当其冲需要实施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2013年以来,国家有关创新创业文件已有20多份,其中专门针对高等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文件就有5份。可见,党中央和国务院极其重视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及其文化的构建,它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是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主要推手。在国家各类创新创业文件的倡导下,各地高校纷纷实践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创新创业的成果和杰出案例层出不穷。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急需创新创业的文化土壤和生态系统,这就需要在高校植根新时代的创业精神,营造公平、减政、诚信的环境,不断创新创业制度和规范。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要颠覆我国传统型人才培养的旧模式,从文化培育先行,鼓励学生树立敢于实践、宽容失败的心态。

二、常州高职园区创新创业文化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园区创新创业文化独立于专业文化教育之外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建立在学科知识基础之上的融合专业知识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在内的综合性教育[9]。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特征主要表现为,重创业技能实践轻创业素质的培养。现如今,常州高职园区各大高校创新创业普遍模式是设立创业部专管学校学生的创新创业工作。例如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由市场部分管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各系部选派辅导员负责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讲授和创新创业大赛选拔与辅导,专业教师完全不懂创新创业教育,辅导员老师完全不懂专业,使创新创业教育脱离了专业文化教育的根基。创新创业教育往往单纯表现为由一两门创业课程、创业大赛和创业实践基地三种基本形式构成,与专业学科教育基本处于分离状态。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学科教育的分离,违背了创新创业教育以专业学科教育为基础的教育宗旨。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要与专业文化教育相融合,而且还要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特点,展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地域性。常州高职园区创新创业教育的地域性,即由创新创业活动的主体和它赖以进行创新创业活动的常州经济背景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创新创业系统,从而使创新创业打上了区域经济特色和时代文化的烙印。

(二)高职园区缺乏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的整体营造

当下,高校创新创业活动普遍存在“三无”现象,即学生无创新创业意识、校园无创新创业环境和学校无创新创业制度。创新创业实践的形式远远大于内容,大学校园严重缺乏浓郁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淡薄,对创新创业政策支持程度不了解,学校相关创新创业制度还很不完善。据笔者对常州高职园区五所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的调查,发现98%的学生对创业表示不感兴趣,有的是来自家庭的经济原因,有的是来自自身的怕失败原因,甚至有些学生从未想过要创新创业,认为找一份稳定而体面的工作是其最重要的努力目标。可见,常州高职园区各高校还未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尤其是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目的和意义还认识不清。笔者深入访谈常州高职园区各高校创新创业部门负责人,在谈及创新创业制度建立方面,他们均回答还是在探索和研究之中;在问及学生对贵校创新创业的优惠支持政策时,无人知晓。

(三)高职园区创新创业文化资源共建共享不够

常州高职园区五所学校在国家和地方创新创业政策的指导下,为努力做出各自的特色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创新创业政策的制定、发展目标、活动开展与管理等方面做出一些成绩。然而,五所学校很少在一起交流创新创业服务与管理方面内容,更是难以见到能共享创新创业的新政策、创新创业的实践基地以及共同管理的方案等。据调查,常州高职园区五所学校在创新创业文化资源建设上,缺少常州科教城的统筹领导和统一规范,各高校处于自行实践与探索中,且各自进度不一致、要求不统一,不能很好地实现创新创业文化资源的共建目标。常州高职园区不能共同制定创新创业的相关政策、规则、制度和实施方案等,也就难以突出创新创业文化资源共享的特色。

三、常州高职园区创新创业文化的构建对策

创新创业文化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由内在联系非常紧密的观念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10]。该体系中各类文化内容环环相扣,相互作用,缺一不可,共同辅助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

(一)从精神层面上,构建常州高职园区创新创业的观念文化

創新创业的观念文化是引领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核心,主要指在创新创业过程中指导实践活动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和个人的观念意识,突出表现为创新创业主体的思想态度、人生境界和奋斗目标。创新创业的观念文化是创新创业活动的风向标,它主宰着创新创业主体活动实践与否,它决定着创新创业活动主体能力的发挥程度。创新创业的观念文化是常州高职园区各大高校创业者的灵魂,学生一旦接受、认可并树立起创新创业观念,便会多方关注创新创业动态,寻找创新创业的灵感,寻求更多的创新创业机会,从而极尽所能去实现个人创新创业的理想。

据笔者对常州高职园区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主要问题在于没有接受过创新创业相关的观念教育,还没有树立起创新创业的观念。人的观念意识并非与生俱来的,它的形成需要后天的家庭熏陶和学校教育来培养。就如何帮助学生培养创新创业观念,树立创新创业的目标,可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学校创新创业意识培养专题或者课程的开设,邀请校外专职优秀教师授课或者选择有专业知识背景的创新创业专业教育师资,帮助学生树立创新创业的意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自信心。二是聘请创新创业成功人士面对面定期座谈,让学生感受到创新创业没有想象的那么高远,只要努力就有成功的可能,并从中帮助学生树立宽容失败的观念,懂得失败的背后就意味着离成功更近了一步。三是呼吁学生家庭和身边主要人物的支持,创新创业文化普及不能忽视创新创业者的家人和主要支持者的观念意识和心态的养成,在许可的情况下与创新创业者家人保持联系,形成统一的观念与态度。四是定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知识竞赛,通过竞赛促使学生不断加深对创新创业活动的了解,帮助学生树立创新创业的观念,正所谓“知之深,爱之切”。五是大范围大幅度表彰创新创业活动先进工作者,使学生看到身边的成功案例,让学生与成功人士零距离接触,帮助学生树立创新创业的理念。六是组织学生到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走访,让学生亲眼目睹创新创业实践操作的全过程,从而消除内心的顾虑,激发学生对创新创业活动的饱满热情。

(二)从制度层面上,构建常州高职园区创新创业的制度文化

制度是创新创业文化构建的基础和保障,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化制度改革,激发创新创业主体的主动性,营造创新创业活动的良好环境,保障创新创业者的权益[11]。制度文化是观念文化的物化形式,创新创业者的观念文化需要通过制度文化来体现、加固。制度文化不仅是规范创新创业活动的形式,而且是保障创业活动持久创新的基础。

根据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特征,结合常州高职园区创新创业的实际情况,可以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培养、基地建设、效果评价等来不断改进并完善创新创业活动的制度文化。就人才培养目标而言,常州高校各专业负责人可研读国家有关创新创业的文件,根据人才需求市场调研,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质量的毕业生。就课程设置而言,可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在基础课程和专业实训实践课程中融合创新创业内容的安排,实现专业学科知识与创新创业知识的完美结合。就教学方法而言,需要根据设置课程的性质,选择理论和实践性课程相结合的授课方法,既要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下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又要在严肃认真的课堂氛围中增长学生的创新创业技能。就师资培养而言,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有扎实专业背景的教师加入到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中来,需要鼓励专业教师冲破传统观念和学科专业的壁垒,学校可根据创新创业师资的实际困难制定相应的奖励政策。就基地建设而言,常州高职园区五所高校均有创新创业的实践基地,可考虑联合利用各学校的实践基地打造自身独具特色的专业化的创新创业基地,相互取长补短,促进交流,共同成长。就效果评价而言,常州高职园区五所高校可借鉴周边城市高职园区以及我国创新创业建设成绩突出的高职园区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也可以参考成功创业企业案例,联合制定高于当下创新创业水平的又可以实现的创新创业效果评价指标,促进常州高职园区创新创业效果整体升级。

(三)从环境层面,构建常州高职园区创新创业的环境文化

常州高职园区是本区域内各高校创新创业文化的重要载体。高校创新创业环境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渗透在校园的建筑、校训、标语、活动等多方面,它们处处蕴含着创新创业的精神、理念和观念,散布在校园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不经意间便能感受到创新创业文化的氛围,无需刻意[12]。

常州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创新创业文化先行,高职园区和科教城可联合开展一些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的活动,让学生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身边创新创业文化的存在,让学生能自然地对创新创业文化产生兴趣,让学生能轻松地参与到创新创业活动中去。常州高职园区创新创业环境文化的构建,可以考虑从以下几点开展实践。第一,利用学校的校训开展延伸活动。例如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可围绕“知行并进”的校训,开展校训内涵解读评选,设计组织校训与创新创业活动关系的辩论会等,让创新创业文化渗透到校园内每一个活动中去,使学生在活动中不仅仅是领悟校训的含义,还能在实践中予以践行。第二,搭建创新创业专题网站平台。常州高职园区五所学校均有各自的创新创业专题网站,本着“资源节约”的原则,聘请专业团队集中打造一个综合性创新创业服务网站,以供常州高职园区全体师生以及对外的企业和潜在客户使用,在线下和线上联合宣传创新创业政策、制度和规范等,亦可实现创立常州高职园区自己的品牌。第三,联合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常州高职园区可利用科教城资源,全力推动实现创新创业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定期在科教城和高职园区任一所学校开展创新创业专题讲座,联合开展创新创业大赛,联合走访创新创业基地等,以实现创新创业文化的多途径有效传播的目的。

鉴于我国各级政府对创新创业工作的重视,创新创业文化的构建在我国也是势在必行。缺少了文化的创新创业活动,犹如失去了灵魂一般。常州高职园区作为常州高校的集中地,其创新创业文化的构建比独立学校创新创业文化的构建,更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因此,笔者选择常州高职园区创新创业文化的构建为研究对象,在以往文献研究中还不多见。鉴于笔者水平有限,仅是对常州高职园区创新创业文化的重要性、文化病理和文化的构建对策作了简单的分析,希望后续对创新创业文化构建情况有定量的研究以及在创新创业文化构建的影响因素等方面有进一步的思考。

参考文献:

[1]秦虹,张武升.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文化基础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2016(1):80-85.

[2][英]爱德华·伯内特·泰勒.人类学:人及其文化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52.

[3][6]吴刚,陈桂香.文化哲学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培育[J].教育与职业,2014(32):112-114.

[4]王莹,徐瑾.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文化的构建[J].职教论坛,2016(2):39-41.

[5]约瑟夫·熊彼德.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2.

[7][10]陈向军,陈金波.创新创业文化及其发展[J].宏观经济管理,2015(9):75-77.

[8]杨伶,张勇.从就业到创新创业:重塑高校专业教育文化[J].江苏高教,2013(4):93-94.

[9]徐蒙蒙,崔跃武.大型煤炭企业技术创新的文化机制探析———以淮南矿业集团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3(33):22-23.

[10]谭贞.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文化生态[J].中国高等教育,2015(24):50-52.

[11]吴志功.创新创业应成为大学的文化和自觉[J].中国高等教育,2015(17):1.

责任编辑 韩云鹏

高校创业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当前大学生创业热情高、兴趣浓,但付诸实践少、创业知识欠缺、创业成功率低。当前高校学生创业教育的问题有:学生存在观念误区、高校的创业教育供给不足、创业环境支持不够等。可以从培养学生創业意识,建设科学的“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活动+网络教育”的三位一体创业教育体系,从营造家庭支持、舆论推动、国家保障的创业环境等三个方面提出完善高校创业教育的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 创业调查 创业教育体系

一、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现状

(一)大学生创业热情高,但付诸行动的少

以四川省部分高校为调查对象,通过900名在校大学生的反馈统计发现:对创业兴趣较浓的学生占总数的82.5%,基于兴趣而想创业的学生有69.1%,而真正付诸实践的学生却仅有9.9%。空想与实做的比率反差,明显反映出当代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矛盾心理”——理想上期望主动创业,行动上选择被动就业。

(二)大学生创业知识经验不足,创业能力不够,成功率低

从调查情况来看,许多大学生创业者既不了解创业相关政策,也没有相关经历,缺乏相应的能力和经验。

二、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中的突出问题

(一)创业教育的受众——大学生存在观念误区

刚踏入社会的大学生缺乏创业和市场实践经验,对创业表现得急功近利,对问题考虑欠佳,追求短期效益。同时,创业前对理论素养的忽视也容易造成其受挫。

(二)创业教育的主体——高校供给不足

1.创业教育师资力量匮乏。当前,高校教师缺乏创业经历,成功的创业者缺乏学术背景和授课经验,这个问题比较普遍,且将长期存在。

2.创业教育实效性不强。高校邀请很多企业家到校开展创业讲座,但因所传授的创业经验与知识和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践需要有一定差距,针对性不强。

3.创业教育理论研究缺乏。目前我国的创业教育理论研究不够系统,作用发挥不足。有些高校成立了专门研究创业教育的机构,但在基于本校实际研究如何实施创业教育方面还比较有限,所开展的创业教育缺乏专业化、针对性强的理论指导。

4.创业教育体系尚未形成。近年来一些高校虽进行了有益尝试,但仅仅局限于课程和实践基地上,总体上国内教育界对创业教育体系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

(三)创业教育中社会环境有待优化

一是传统社会观念阻碍;二是各方面重视自主创业的社会氛围还不浓,对创业扶持政策宣传力度不够,信息渠道不畅通,社会服务意识不强。

(四)创业教育中缺乏对创业政策的灌输

国家出台的一系列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与相关条例,没有宣传到实处。对于大学生创业,政府帮扶作用不容小视,但持续性需要关注。

三、完善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途径

(一)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积极培养创业意识

认清形势,转变观念——大学生思想应从消极转变为积极。把握机遇,理性选择——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新机遇,要积极把握,理性选择,不盲目跟风。积极培养创业兴趣——让创业成为自己丰富人生的途径。

(二)高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

1.发展模式:初期的“牵引式”+成熟期的“自发式”

我们要先从主观意识抓起,培养学生自主创业意识,激发热情。要实现这点,国家、社会等的带头牵引是主力,此时的发展模式为“牵引式”:高校创业教育应该积极向学生灌输国家政策,为学生争取国家资金支持;联系社会企业及创业家为学生提供实践基地和技术指导。学校更应该面向不同的对象、领域进行创业意识与知识的开放性教育。通过这些措施,把学生创业变被动为主动。

在自主创业教育完善过程中,创业成为大众的共享资源。这时候每个人都重视并开展创业。此时的发展模式就转变为“自发式”:调查结果显示13%的积极创业的在校大学生通过成立自主创业社团、学生外联文员会、网络俱乐部来吸引更多的创业者,从剩下的87%中培养出不可计数的创业者。

2.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体系: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活动+网络教育

高校应主动适应大学生自主创业新形势,建立健全该教育体系,把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过程进行系统设计。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应该包括创业教育管理体系、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创业教育科研体系和创业教育质量体系等。同时,创业教育还应创新教学方法,突破创业教育的课堂局限,构建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网络互动的三位一体创业教育体系(见图1)。

图1:创业教育体系

首先,可实现分层次、分专业的学分制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在分层次上:针对大一新生,可将创业相关课程纳入选修课,通过开设几门简化浓缩的选修课程,开展案例研讨,营造创业教育氛围;在大二学生中,自愿或选拔有志于创业的学生加入“创业实践班”,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为大三和大四自主创业的学生提供相关咨询、辅导或跟踪服务,并利用好大学生科技园。在分专业上:对管理类、经济类专业的学生,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等,让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非经济管理类学生,通过演讲讲座,使其受创业教育熏陶,培养创新、创业意识。

其次,可拓展第二课堂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搭建学生创业学习和实践平台。创建相关创业社团,确定可操作的项目,面向全校学生开放。选择社团与企业相结合的方式,依靠学院师资和硬件,以企业技术员与企业家的实战经验为指导。根据学生专业和兴趣安排部门;在管理上突破学生团队的管理模式,将社团和企业管理相结合,对学生实行业绩奖励与聘任制度,由指导教师监督。

第三,开发网络社区,拓宽教育平台,共享教育资源,加强学术研讨交流。

3.建立专业化创业教育导师人才库,提高师资水平

建设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可按照分步骤分阶段的程序进行,也可根据学生教育阵地与教育方式的不同建设专业互补、专兼职并存、校内外互补的创业教育专家人才库。(见图2)

图2:提高师资水平途径

(三)营造和优化利于学生创业的环境

转变社会观念,营造良好的大学生创业氛围,既是一种外环境支持,又是促进大学生积极创业的动力。这需要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和社会舆论的引导。此外,大学生创业所需还未完全落实,国家政府需改善创业环境,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来优化创业环境,指导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一方面,要开辟融资渠道;另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加强服务意识,促进全社会支持学生自主创业。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内容之一,创业教育注重培养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大力开展创业教育有利于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学生创业教育更是一项民生工程,大学生创业既能推动就业,又能提高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同时还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科技成果转化。无论从哪方面效益来看,大学生创业及教育都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正能量。社会、国家、学校需要进一步探索科学的学生创业教育方式,跟踪调查学生创业的成果和困惑,实现“教育-实践-反馈-改进”的创业教育循环,提升创业成功率和创业教育实效性。

[ 参 考 文 献 ]

[1] 陈利敏.大学生创业失败之内因与相关对策[J].琼州大学学报,2006(4).

[2] 费菲.广州普通高校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需求分析[J].华南师范大学,2007.

[3] 关勇.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浅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7(15).

[4] 郭忠孝,张永明,张红,王仲德.大学生创业重要性及创业意识、能力的培养途径[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2).

[责任编辑:刘凤华]

高校创业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存在很多的问题制约着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本文对应用型高校进行研究,从我国应用型高校发展现状,到相关校内、校外、自身制约因素研究,进而提出一些针对性切实可行办法,降低制约因素限制,推动我国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迈上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制约因素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的到来,各个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蓬勃发展,更加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能力,近年来,我国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但总体来说,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存在很多的问题制约着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与此同时,欧美国家在创新创业教育上渐趋成熟,呈现出战略化、全球化、终身化、全民化和系统化的发展趋势[1]。各种类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也各有差异,本文针对应用型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进行研究分析,同时借鉴国际成熟经验,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我国创新创业型国家建设,开辟一条中国地域特色型创新创业教育道路。

一、我国应用型高校发展现状

应用型本科高校是介于学术性大学和职业性大学之间的一类新型大学。立足于地方,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应用型本科高校不同于学术性大学专门搞研究,注重理论教学,也不同于职业性大学专注于技术,应用型高校理论研究与技术应用于一身,更加注重实践教学工作。

不仅如此,应用型本科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比较重视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定位贴近,所以在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应用型高校更注重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学校管理机构健全、职能明确。大学生创新创业社团建设和运行良好。高校为创新创业教育给予支持与保障。经费、人员、场地等条件能落实到位,投入了一定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专项经费和创业项目孵化经费[2]。

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完整,教育功能发挥良好。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综合素质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构建系统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调查显示。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较好地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了融创新创业教育、训练、实践于一体的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注重创业训练和培训,创业计划竞赛开展很好,创业项目完成质量较高。竞赛项目能较好转化为创业项目,孵化基地建设和运行良好,能成功创建一些实体性公司。

二、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制约因素分析

与欧美国家在创业教育上积累了丰富的政策与实践经验,逐渐走向成熟相比,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存在很多的问题制约着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才能又好又快发展。

(一)校内制约因素分析

1、重视落实不够

虽然应用型高校更注重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但是应用型高校落实不够。许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支持经费有限,实训与实践教学体系有待改善,学校实训基地建设、创业园等建设不足,相关硬件设施不够完善,使创新创业教育只是少数人的教育,未能普及到每一个大学生。这也与地方本科院校的财政有关。

2、创新创业教育观念需要转型

不少高校狭隘地将创新创业教育等同于创办企业教育。创业课程与实践仅对部分学生开放,学生所学也局限于创办企业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导致创业教育的片面化倾向。造成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少数人的教育。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是全体学生的教育。

3、创新创业教育形式单一

由于创新创业教育观念的偏差,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形式单一,高校应该通过各类正式与非正式教育、传统教学与网络课程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方,为所有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机会。以多种形式开展,应从大一新生进校门开始,專门开设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普及创新创业观念,学生的专业课学习应与创新创业教育紧密结合,培养学生利用专业知识进行创新创业意识。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社团与兴趣小组,使学生将课堂学习与课后实践相结合,加大对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必要的资金与技术支持。

4、创新创业专职教师缺乏

由于我国创新创业起步较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储备不足。不仅教师数量不足,而且多数教师虽然学历较高,但没有在政府、企业等实务部门的锻炼经历,这样的教师很难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水平及教学能力

如何提高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水平及教学能力,这同样是各高校共同关注的主要问题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的准备上存在诸多问题。

(二)校外制约因素分析

1、地方政府、企业等对院校支持力度需要加大

早在2015 年 5 月发布的国务院就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要求地区和有关部门要整合发展财政和社会资金,用于支持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大力提倡并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给与政策支持。

但具体到地方层面,受地方经济发展影响,不同地域的经济水平相差甚远,各地方政府对当地高校经费投入存在差异,导致有些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城市所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缓慢。而且地方性企业研发能力较弱,又受到自身发展限制,追求眼前利益,而开展创新创业项目投资金额大,回报周期长,具有一定风险。所以如果单纯想依靠地方政府或是企业进行创新创业项目研究,显然是不够的。

2、大学生的家庭环境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缺乏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仍然处于初期阶段,社会舆论对创新创业教育持观望态度,对在大学生阶段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存有争议。而且新闻时有报道大学生创业失败的案例,就算是从数据出发,大学生创业失败率也是极高,大学生的父母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并不看好,进而怀疑创新创业教育的合理性。

(三)大学生自身因素分析

由于当代大学生从小生活的环境,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环境对创新创业不甚了解,大学生从小在这种环境下成长,定然对创新创业教育不太重视,对创业没有太多的主观意识,在这种情形下,高校对他们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收效甚微。

三、相应的解决方案

1、针对校内制约因素,各个高校可以按照自己的特点以项目的实施来提高本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能力。一是地区和高校要明确全体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责任,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标准,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考核评价。二是配齐配强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就业指导专职教师队伍,并建立定期考核、淘汰制度。三是聘请各行业的优秀人才来担任专业课、创新创业课授课或指导教师,形成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四是加强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意识和能力培训,建立相关专业教师、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制度。五是完善高校科技成果处置和收益分配机制,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创新创业。[3]

2、而在校外的支持方面,笔者认为,在高校经费缺乏的情况下,地方各大高校可以抱团发展,形成创新创业高校联盟,开启“共享模式”,地方政府出台相应的支持政策,企业将自己需要的人才类型与高校进行沟通交流,然后联合培养相应人才。

笔者建议:1、政府还应在社会上加大宣传创新创业教育宣传力度,鼓励更多的人创业。使社会形成创新创业氛围。2、创新创业教育应该从高中开始,树立创业意识。大学生具有高学历,是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代表着最先进的流行文化,大学阶段是学习专业知识的的好时期,如果在高中阶段接受了一些基础的创新创业教育,那么到了大学,就更容易将专业知识加以应用,转化为创新技术和创业资本。

3、大学生自身的创新创业意识需要提升,创业本身就是一种对自己的挑战,是一种风险和机遇并存的事情。即使不是大学生,失败也是常事。只是目前大学生创业者这一热潮席卷下,创业失败难免会被社会舆论放大。

其次,大学生创业成功与否不应该简单的以获利作为唯一标准,而应该制定更多的衡量标准,如,经历一次创业后是否对创业有了一定的了解,是否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等等。很多成功人士并不是一次创业就成功了的,他们也是经历了一次一次的失败后才有了现在的成就。所以,一次失败的创业并不能否认创业是无意义的,也根本不能用来评价创新创业教育。所以,本文希望作为大学生的父母,如果孩子有创业的想法,不要轻易否定他,也不要因为一时的失败创业而否定孩子的一切,而应该對孩子的想法给予支持,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对孩子创业的困境,应该能够包容。

参考文献

[1] 徐小洲,倪好,吴静超, 创业教育国际发展趋势与我国创业教育观念转型,中国高教研究,2017(4):92-97

[2] 丁俊苗,安徽省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与发展思考,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7(4).

[3] 韩团军,聂翔,黄朝军,张志伟,应用型本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创业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本文從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实施不理想这一现状出发,从环境、教学、管理、服务四个层面剖析了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实施不理想的原因所在,指出高校创业教育需要以构建环境体系、学科体系、服务体系及管理体系为核心,同时在四个体系内部建立相关的制度,保证这四个体系的服务性能,最终实现创业教育在高校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高校;创业教育;有效实施;体系建设

作者简介:李娜(1979-),女,河南安阳人,上海电力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助教,管理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经济与管理。(上海 201300)

虽然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它对我国来说还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所以期间存在一些问题是在所难免的,但只有正确发现这些问题、认识这些问题,才能为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创业教育认识程度不够,普及低下

目前,我国高校部分领导对开展创业教育还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其主要表现为对开展创业教育认识不足、片面,缺乏紧迫性和自觉性。如,有些高校领导认为开展创业教育主要是针对那些就业困难的学校和专业不好找工作的学生的,自己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好,不需要开展创业教育;有些高校领导根本就不看好毕业生创业,认为毕业生属于“三无”(无资金、无场地、无经验)人员,不具备创业的条件,创业必将导致失败,故不鼓励学生创业,特别是在校生创业,所以也就不把创业教育引入其教学计划,创业教育的开展也就无从谈起;还有一部分高校领导认为创业教育只需在部分院校、部分专业开展,而无须对整个在校生进行创业教育,创业教育只是少数有创新头脑的学生的事,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创业教育的意义不大。这些思想严重影响了创业教育在高校的开展,无形中成为创业教育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

2.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孤立,结构零散

创业教育是通过创业教育课程来实现的。从目前高等学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来看,缺乏系统性。虽然目前部分高校开展了创业教育的相关课程,这些课程却呈现出孤立、零散、破碎的特征,同其他课程之间缺乏联系性、逻辑性。[1]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创业教育未普及到高校的各个专业,特别是在某些理工类院校中,大部分学生对创业教育缺乏基本的了解;第二,在某些高校中,创业教育课程多以选修课的形式进行,这是一个进步,但其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参与选修课的学生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使用相同的教材,而这些教材对他们来说理论性太强。有的学校的选修课形同虚设,教师没有制定专门针对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的教学计划;第三,有些学校也意识到增加学生创业教育相关内容的重要性,在许多专业开设了相关课程,却忽略了将创业教育的相关知识与本专业的知识相结合,这样不利于学生对创业知识的理解和进一步学习,也不利于完善学生创业知识结构、增强学生创业能力。

3.创业教育师资数量有限,质量不高

从创业教育研究到创业教育理论知识传授和创业教育实践指导,教师没有形成专家体系,高校专业创业教育教师严重缺乏。现在高等学校实施创业教育的教师大多是从校门到校门的学术专家,虽然知识比较丰富,绝大部分没有受到系统的创业教育,普遍缺乏创业教育意识,更缺乏创业经历和创业实践指导能力,不熟悉企业的运作、发展、管理与经营,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倾向于理论说教,讲不清企业的实际运作过程和操作环节,对学生缺乏吸引力,达不到实施创业教育的目的。缺乏创业教育师资的有效积累已经成为高等学校推进创业教育的“瓶颈”。[2]

4.创业教育配套教材匮乏,教法陈旧

教材选取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目前,与我国创业教育发展相适应的配套教材现在还很匮乏。教材上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第一,教材大多是针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用教材,理论性较强,不太适合非经济、管理类学生对该门知识的学习;第二,教材的编写具有滞后性,大多跟不上最新经济形势的发展;第三,目前创业教育教学采用比较传统的教材,其联系我国创业实际的部分较少,缺乏专门的基于我国国情的创业教育教材。第四,教材质量有待提高,有些教师为了评职称自编教材,粗制滥造,强制学生使用,严重打击了学生上创业课的积极性。如果始终没有在创业教育理念指导下编写的创业教材,那促进创业教育教学就成为一句空话。

5.创业教育校园氛围不足,平台有限

创业实践活动以其自身具有的实践性、社会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在培养学生创业综合素质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创业前的模拟演习基地、实习基地不足,需要社会的支持。很少有企业愿意提供机会,能让学生学习实际的企业管理和经营知识。虽然部分高校实施了创业教育,但由于现有的校内政策措施、教学管理制度等缺乏与创业教育实施的衔接和配套,创业教育不成体系,理论与实践脱节,创业教育活动载体少,创业计划大赛活动时间短,参加学生少,“精英化”倾向严重,学生社团活动内容又很少涉及创业教育,学校在宣传毕业生典型时又大都把在工资性工作岗位中取得优异成绩者(比如优秀工作者、政府官员)作为典型,很少把自主创业成功的毕业生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致使校园创业文化氛围不浓。

二、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1.环境层面——创业教育校园文化氛围不足

在专门培养人才的高校里,环境总是在有意无意地发挥着举足轻重的教化作用。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尚未形成一个完善的、健全的、浓郁的创业教育文化氛围,高校内部的文化氛围、培养目标、激励导向、评价体系都未能向创业素质培养倾斜。大部分高校的校园里还无法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不畏困难、勇于探索的创新创业气氛,如果置身于这样一种封闭的、静态的、循规蹈矩式的“弱势文化”氛围中,必将掩埋掉大学生的创业激情和创业斗志。[3]

2.教学层面——创业教育的学科体系不明晰

从教学层面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目前,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在教育内容中虽然己经出现了一些创业教育的相关因素,如,相关讲座、选修课程等,但整个创业教育尚未纳入高校正规的教育学科体系,有关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尚未完全形成,课程性质的选择倾向上还是多以选修课为主。各个高校都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做这方面的探索,但是还没有系统地纳入到国家的教学安排中;创业学科除研究生层次的MBA外,并没有本科生层次的创业学科;创业课程除“创业基础”,例如“大学生KAB创业基础”、“创业学”外,大多属于“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系列,没有形成独立的创业课程和系统的创业课程群。[4]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我国高校未将创业教育纳入正规的学科体系。

3.管理层面——创业教育的管理体制不健全

从管理层面来看,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管理体制还不健全,主要表现在我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组织管理机构不完善;教学质量的评价和考核上也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和行之有效的考核方法;创业教育专业教师队伍的缺乏,没有对专业队伍的培育作提前规划;对学生创业行为缺乏弹性管理等方面。我国除少数创业教育试点单位设立了创业教育专门管理机构外,大多数高校在实施创业教育过程中依托教学、科研或学生管理部门来组织;缺少经常性的创业教育专门管理机构,使创业教育在实施过程中缺少有效的协调机制。

4.服务层面——创业教育缺乏服务支撑体系

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实施需要良好的服务支撑体系。创业教育不仅仅是向学生教授创业教育的基本知识,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创业和创新能力,所以学校同样应尽可能地向学生提供各种实践平台和场所,向学生提供各种创业信息的咨询,以及资金上的帮助。良好的创业教育服务支撑体系是高校创业教育全面实施的有效保证。但现在我国大多数高校还没有为学生搭建各种有效的创业实践平台,各种服务系统还不完善,[5]少数高校搭建了创业园和孵化基地,但只有少数学生参与其中,创业教育的开展大部分还只是书面知识的传授,这必将影响学生今后走向社会真实去创业的能力。

三、我國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为推动创业教育的开展,以往的研究者多以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创业教育教学评估改革、创业教育模型的建立、高校管理改革以及服务体系支撑等角度,来为创业教育的实施出谋划策。这些方法在推动高校创业教育发展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整体来说创业教育在高校的开展还不够理想。

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单一地进行创业教育课程改革、抑或是进行一下教学评估改革就可以实现的。创业教育在高校的有效实施,只有建立一套合理的创业教育体系才能促使高校创业教育实施的载体发挥巨大的作用,才能有效地解决高校创业教育所面临的多方面的问题。

由创业教育的基础理论得知,创业教育的目标决定了创业教育的内容,创业教育的内容制约着创业教育的实施途径。创业教育实施途径的好坏则直接决定着创业教育是否能在高校有效实施。所以反过来,创业教育要想在高校得以有效实施,则必须找到最佳的实施途径,最佳的实施途径就是能高效完成创业教育内容实现创业教育目标的方法。经过上述分析,高校创业教育的目标、内容以及实施途径的关系可用图1来表示:

根据图1,我们可以发现创业教育环境体系的建立,可以有效保证环境课程顺利实施;创业教育学科体系的构建,可以大大推动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实现;创业教育服务体系的构建,可以保证创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创业教育管理体系的构建,保证了创业教育不论是课程还是实践活动有条不紊的开展。创业教育环境体系、学科体系、服务体系以及管理体系的构建,较为全面地保证了创业教育的实施,但要想确保“有效”,则还需建立创业教育的制度体系,即在创业教育的每个体系中制定一系列制度,来确保创业教育的各体系的有效运作。所以高校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需要高校建立创业教育的环境体系、学科体系、服务体系及管理体系四个基本体系,同时四个体系内部都要建立相关的制度,来保证这四个体系的服务性能,最终实现创业教育在高校的有效实施。[6]所以高校创业教育有效实施系统可简单地用图2来表示。

高校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需要高校建立创业教育的环境体系、学科体系、服务体系及管理体系四个基本体系,同时创业教育的这四个体系内部都要制定相应的制度,形成新的创业教育的制度体系,与上述四个体系共同构成合力,推动创业教育的发展,最终实现创业教育在高校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刘东菊.我国高等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6):53-55.

[2]吴言.政策:创业的“发芽生根剂”[J].高教观察,2007,(1):25-26.

[3]张玲.以创业带动就业,迎接创业的春天[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2):23-25.

[4]李家华.我国创业教育发展状况[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2):43-45.

[5]周小燕.非正规就业者的社会保障问题[J].社科纵横,2005,(1):37-39.

[6]胡求光.创业教育——教育与经济的结合点[J].经济师,2001,(6):8-9.

(责任编辑:张中)

高校创业论文范文第5篇

作者简介:李双(1990-),女,内蒙古赤峰人,大连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

摘要:21世纪全球化浪潮下,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国际上基本形成了“创新创业型人才属于第一战略资源”这一共识。培养优质创新型人才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它也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分析美、德、日等多个国家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来总结出国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给我们的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知识经济;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创业教育最初源自于国外,创业教育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创业教育,是指以培养具有开创个性的人为目标;狭义的创业教育,是指提高学生从事商业化活动综合能力的一种教育,目的是使学生由最初的求职者升级为工作职位的发明者。创业教育有别于以往就业教育形式,它以“创新”和“开放”为特征,致力于培养全能型人才。[1]

国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较早,逐渐已经趋于成熟,国外各高校也有了自己创业教育的特色,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成果。本文通过对国外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的分析,进而得出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启示。

一、“国外模式”:以美、德、日为例

(一)美国模式

当前,美国已经具备较完善的高校创业教育体系,具体模式包括以哈佛大学与百森为代表的商学院模式。该种模式下设有经营和分销等方面的众多创业课程,并且学校开展多样的实践类课程来丰富同学的实践经验,挖掘同学们的创业潜力、激发创业激情和培养相关的创业素养。

以斯坦福大学为代表的理工科模式。该模式有效地将基本创业知识渗透到基础课程中去,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创业相关知识,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创业知识和评估创业机会的能力,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机会去了解如何将自己的创意应用于实践中去。

(二)德国模式

该模式主要采取两种主要的教学方式,一种是传统教学方式,即以某一个问题作为出发点,由相关教师传授创业理念相关知识,这些内容都是预先规定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开展,待学生实现既定的教学目的后,会被给予相对应的教学点评和评价。[2]另一种教学方式为创业学习方式,即以对策作为出发点,在相对宽松、自由的氛围内,同学们通过教师的提示和指引自主参与创新创业类活动。在参加实践活动前并不会被限定学习的内容和范围,而是在参与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感受和经历、遇到的问题或产生的疑惑,来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和结束后,不需要接受点评和评价,只需要按照既定的时间要求完成相应的学习目标。

(三)日本模式

日本高校创业教育主要有四种模式:一是创业家教育模式,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际管理经验,学生不但能够发表高水平的论文,还要能够将其创业理念真正的付诸实施。二是经营技能综合演习模式,主要是通过专门的知识学习培养有关专业的学生的综合技能,如策划能力和管理能力。三是辅助模式,主要是将创业教育作为学生的辅助课程,该模式的主要对象是工科类或者医学类的学生。四是企业家培养学习模式,主要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和培养学生的创业观念。

二、“国外模式”对我们的借鉴和启示

(一)提升高校大学生群体的创业热情与观念

我国各高校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的塑造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积极的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和激情。各个高校在实施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努力提高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积极的创业精神可以使即将选择创业的学生,树立正确的市场竞争意识以及合理的自主创业观念。其次,应培养高校大学生的创业价值观,即让他们明白在实现个人自我价值、获得物质利益的同时,一定要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己任。

(二)合理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完善教学环节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重中之重为明确创新创业教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建构相应的课程系统。此外,我过各高校在实施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要重点开展实践课程,创业教育不能够只停留在理论方面,更需要关注实践层面的问题,因为创业实战技能是创业教育的中心环节。具体来说,在课程设置过程中,注重将基础知识课程与创业类知识课程有效的融会贯通,设置实用性强并且科学合理的创业知识课;高校在开发和设置必修类创业课和选修类创业课的过程中,要始终结合和考量学生们已有的知识框架,以及要以提高学生们的创业素养作为终极目标。

(三)保障政府政策的支持,建构充实可靠的社会支持系统

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创业理想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鼓励和扶持,各级政府在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问题上需要扮演好组织者和帮扶者的重要角色,因为脱离了政府各部门的帮扶以及引导,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将始终流于形式,不能取得实效。各相关政府还要强化在政策和法律法规上面给予大学生支持,努力促进各项创业优惠政策的出台与落实,积极提供创业财政支持,应鼓励各类创业基金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解决新创企业的资金问题。

(四)加强交流,打造高校创业教育精品实践平台

学校要倡导在校大学生能够积极有效地利用起自身零散的闲暇时间,尝试探索着去创立一些小成本和小风险的小型实体,通过这些实体来感受创业氛围,以及通过这些创业过程多了解社会中的创业大环境和大平台。

三、结语

国内高校在培养新时期接班人的时候,应该在学生掌握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开展创业教育课程,并且组织创新创业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努力去尝试和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多种途径,持续完善现有的创新环境。挖掘大学生的创新潜力,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提高他们的创新技能等综合素养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但需要依靠学校师资力量,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激发学生勇于、敢于、乐于去创业。

(作者单位:大连大学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李磊.国外创业教育经验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启示[J].职业教育,2015(2):296-297.

[2]陈雁,符崖,陈晔,田婧.国外高校创业教育模式与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思考[J].创业与创业教育,2015,6(1):134-136.

高校创业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近年来,“双创”教育持续向更高层次、更大空间以及更深程度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对扩大就业与改善民生、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与经济结构升级、实现机会公平与社会纵向流动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促进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但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如何释放新动能?在认真梳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内合外联,集成合力”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整合路径,以此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释放教育新动能。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整合;路径

DOI:10.15938/j.cnki.iper.2020.02.03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2]高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作为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在“双创”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中,更加需要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最大限度地释放创新创业教育新动能,增强创新创业教育最大动力,使得创新创业教育向更高质量发展。但如何加快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步伐,如何释放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动能,如何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等方面,在已取得创新创业教育成就的基础上,需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者认真进行谋划和顶层设计,充分挖掘、整合和运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资源。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整合的意义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其资源丰富多样,既包括国家政策、社会资金、孵化基地等校外资源,也包括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学生等内在要素。目前这些资源的使用现状并没有完全达到一个合作共赢的状态,尚未实现资源整体结构的最佳化。通过整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不仅能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发展,而且能满足校内外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主体共建、共享、共赢的需求,整合是对现有资源在最大程度上进行合理的资源科学配置调整,有机结合,它不是简单的组合,而是要追求资源结构利益的最佳化和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进而推动产业发展和经济进步。

1.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学科的融合发展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尚未形成独立的学科地位,往往包含在企业管理学科或经济学科之中。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涉及经济发展、主体素质结构和教育教学规律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涉及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门类内容的学科,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研究上与其他学科有着很强的融合性。整合多学科资源和优势,实现多学科间协同创新的综合性研究势在必行。创新创业活动作为一项十分复杂的实践活动,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的知识、技能与能力,还要能综合运用自身的素质与能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根据不同的实践活动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其他学科进行观念、知识与技能的内在整合、融汇和提升,以此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学科的融合发展。

2.满足共建、共享、共赢需求,推动产业发展和经济进步

共建、共享、共赢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整合的一个根本原则。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有着广泛性、分散性的特点,从整体上来讲,目前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整体意识相对缺乏,总体规划没有达到系统化、科学化的水平,导致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不足和资源浪费现象并存。同时,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是由于“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依然存在,导致目前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依然是处于一种理论资源丰富、实践资源相对匮乏的状态。一方面,通过整合高校的科技创新实验教学平台,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另一方面,通过外联政府、社会、企业外部资源,完善高校与产业的“产、学、研”联盟协同机制,满足校内外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主体共建、共享、共赢的需求,在最大程度上實现对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用,进而推动产业发展和经济进步。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整合问题

回顾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历程,资源配置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中,虽然有一定程度的优化,但高校创新创业资源各构成要素还存在配置不优、动能不足现象,主要体现在:一是政府、社会、企业、基金等创新创业资源不能及时、准确、有效地补充到学校中去,使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层面,缺少资本投入和政策支持,创新创业活动育人功能没有凸显出来;二是高校内部的学校平台资源不能完全分配到学生中去,学校的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支持计划、校内设备、师资力量等不能够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有针对性地分配到每个学生中去;三是学生间资源分配的不充分,不同专业、不同能力、不同特长的学生并不能充分地接触,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在学生中的开展是片面的,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是团队化、分工协作化的教育。

1.校外资源与校内资源缺乏无缝对接

政府部门、社会企业、孵化园、天使基金、风投等校外资源不能完全与学校资源进行对接。 产学合作一般是指高等学校与企业相互合作,将教学、科研与实践、生产相结合,进行技术创新、成果产出和人才培养的过程。党和国家也不断出台政策和文件,明确提出要完善高校与行业、科研院所、企业等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当前,产学合作在为学生提供实际体验、实际操作、经验与训练支持等方面为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发挥着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产学合作双方的利益诉求差距较大。当前,高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产学合作中的利益诉求主要是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并通过产学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的平台和机会、锻炼能力、增长经验等,而企业的利益诉求则主要是指向获得最大化的经济利益。高校重点关注“人才培养”,而企业则主要指向“经济价值”,高校往往希望企业提供更多资源,而企业则多会抱怨高校主动服务功能不强。高校的教育规律与企业生产规律之间的差异性决定了二者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难以找到利益契合点。另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产学合作外部动力略显不足。一是各级政府对参与创新创业教育产学合作的企业没有大的激励政策,如在纳税、进出口等方面没有给予政策倾斜,缺少外围动力导致企业很难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支持;二是对高校的评价还停留在考察专著、论文、课题、经费等内容,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产学合作没有给高校自身的发展带来直接的积极影响。三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产学合作的资源配置不均衡。资源丰富的院校和大型企业在产学合作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拥有较为聚集的合作资源,而一些地方院校和中小企业对于创新创业教育产学合作的需求却很难被满足。也就是说,有些学校资源过多难以消化,导致企业的需求无法满足;有些学校资源过少不够用,导致高校的需求无法满足。同时,一些企业或高校由于合作经历有限、专业不匹配、合作理念和合作方向不统一等原因放弃合作,也有一些企业为了和多家高校合作而建立多个科技园区、创业基地,从而导致人力、物力、财力等合作资源的浪费。

2.校内资源与学生资源的断层

新时代背景下,培养什么人、怎么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一个根本问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如教师、实验室设备、资金等能否完全有效地对接给有需要的学生,是高校培养创新创业优秀人才、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以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良性运行的关键环节。教师资源有效对接学生尤显重要。长期以来,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建设上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与实践,积淀形成了一些成绩和经验,但与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相比仍显滞后,与国外尤其是部分发达国家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建设相比仍显得不够规范与成熟,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师资类型多元多样,各自为战。在教育实践中,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相对复杂,既包括课堂内传授创新创业理论知识的专门教师,也包括对学生创新创业咨询与指导工作的相关人员,亦包含高校聘请的面向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讲座等教育活动的社会人士等。总的来看,丰富多样的师资类型有利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全面深入开展,有利于各类师资人才教育优长的充分发挥,但在实践中也导致管理“模糊化”的现象出现。例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咨询型教师一般隶属于团委、就业中心,他们在对学生进行咨询服务、创新创业团队组建时,可能会有职能重合现象。创新创业教育的通识课教师则分布部门更加宽泛。这种教师部门交叉分布的情况,不仅需要教师群体的个人沟通,更需要部门之间的整体协作,并没有达到长远规划的定岗管理,在实际工作中时常出现内容上的重合或割裂,难以形成管理“合力”。也可能会形成队伍类型过于零散,队伍力量过于分散,甚至导致创新创业教育“碎片化”和自相矛盾冲突的情况。多类型、部门交叉的教师队伍也无法实现教学或管理经验共享,达到共同设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专业化发展趋势。

3.学生与学生资源的融合不够

高校、孵化器或众创空间的创业环境、文化、气氛对大学生创业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3]“双创”氛围并不浓厚,学生的重视程度不足,学校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还需加强,从而影响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如各高校每年都会有国家级、省级及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可以供学生申报,政府及学校也都提供资金支持。但在很多的数万人的高校里申报的人却很少,有的创业项目更是无人问津。本是一件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有重要意义,对学生综合能力有良好的锻炼作用的工程却闹得“门前冷落鞍马稀”。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是可以为创新创业教育互相补充的,比如商科学生与工科学生的补充便是典型,工科学生开发产品,商科学生营销策划。创新创业教育讲究团队合作、分工协作,学生之间文理科、技术型与商科型等学生之间不能够有效对接与合作,在高校出现了学生与学生资源的断层问题。

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整合的目标

根据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整合目标要与其相一致。可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整合目标分解为基本目标和核心目标。

1.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得到广泛认同的基本目标

理念是理性思维的产物,科学的理念能揭示出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外在特质,能够有效指导人们的生产实践活动。这一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既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也是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理论和探索实践的努力方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整合也应遵循这一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进行。

2.“内合外联”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整合系统为核心目标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整合的重要意义和所发挥的支持作用毋庸置疑。在對我国目前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整合的现状及问题分析后,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要充分发挥资源整合的优势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支持,迫切需要构建科学化、规范化、具有可行性的资源整合系统。着重破解三个问题,第一,如何进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内部整合;第二,如何进行高校与企业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外部的整合;第三,如何按照教育规律发挥产学合作的育人功能。

“内合外联”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整合形式:一方面是整合高校内部就业中心、社科处、科技处、各学院和学生社团零散分化的教育培训、资金、师资、实践平台等资源,使之系统化、一体化、科学化;另一方面,外联政府职能部门、创业园、商业协会、天使基金、校友网络等外部资源,通过组织协调、资源流动,对不同来源、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不同内容的资源进行重新配置,进行创业孵化和转化,推进高校创新创业产学研一体化,最终形成 “高校、政府、社会”创新创业教育资源良性运行的生态结构系统。

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整合路径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体制机制、师资队伍、社会资源等多个要素组成的一个有组织的、动态的、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如图1所示)。“内合外联”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整合模式,是促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向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整合生态系统

1.整合管理资源,营造创新创业教育氛围

第一,成立校内专门机构,完善体制机制。机构和制度是保障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前提基础。无论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还是从国家决策来看,理顺机制,完善体制,都是顺势而为。具体而言,高校要结合自身优势,整合学校就业中心、教务处、团委、学院等相关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整体联动,成立创新创业学院或研究中心。这个专门机构要统筹校内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明确分工,达成共识,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一体化。要建立健全校内多部门参与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协调机制,进一步理顺体制,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效率最大化。

第二,成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专门机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当前,高校信息化发展非常迅速,校内的信息管理资源非常丰富,通过网络平台可以推出一系列的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视频公开课、慕课等线上开放课程,可以提高资源管理使用的最大效率,对于普及创新创业教育意义非凡。

第三,成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专门机构,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制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发展因素众多,单靠学校一方面的努力,创新创业氛围很难形成。有的时候就会出现高校这边做得风风火火,而其他相关部门则相对平静,即使出台了一些政策导向,也大多没有抓住问题的要害或者力度不够。成立专门的高校创新创业机构可以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的紧密联系,集聚资源,舆论上造势,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氛围。

2.整合特色资源,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

因为高校的办学层次、类型、资源和办学特色都不尽相同,导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也难以形成统一的模式。各高校应立足本校实际情况突出特色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一方面可以借助整合区域资源优势,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高校要依据区域性人才需求确定培养目标,以实现学校、社会和企业三方共赢。强调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与社会、企业资源充分的结合,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提供多重支持和保障。另一方面可以依托学校的专业行业特色,整合资源,探索构建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如一些商科院校,可以在创业教育中大力开展国际合作,以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创业教育模式;理工科学校可依据学生专业特点,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实现科技研究成果的转化。

3.整合教学资源,完善教育体系

打破高校教学资源流通的壁垒,开放相关数据信息,共建共享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势在必行。[3]

(1)整合课程资源,提高创新创业教学质量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课程始终处于核心地位。整合课程资源就是要对课程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形式进行有机整合,重新组织、设计并形成一套以观念为基础,以知识为核心,以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这具有更强的层次性、科学性和针对性。在整合课程資源时,一是要关注多学科的融通与综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实践活动,创业者不仅需要知识与技能,还要能够综合运用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根据不同的活动性质调动与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相关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共同去完成活动任务。因此,要通过整合与创新创业相关的多个学科的观念、知识和技能,形成综合性的跨学科课程。二是要考虑社会需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开发、组织和实施需要企业、政府、学校相互联动,共同完成。政府要为课程目标、内容与评价、教学目标等提供政策指导;高校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阵地;企业则是课程的实践场地,是创新创业成果的转化地。因此,整合后的课程应是适应新的社会、市场发展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新兴课程。

(2)整合教师资源,提高创新创业师资水平 整合校内外教师资源。一是将校内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学科专家资源如商学院、管理学院专业课教师整合起来,使其发挥出最大能量。二是将校内专业型教师与校外实战型教师相结合,组成理论与实践优势互补的师资团队。三是集聚实践型专家资源库。高校应积极挖掘产业的融资、创业、人力资源管理等精英,将其纳入到创新创业师资资源库,充实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中,侧重增进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体验,使知识向能力转化。

做好师资队伍的管理和保障。一是可以成立专门的创新创业研究院,对全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进行规划、组织和管理。二是可以组建创新创业教研室,采取以专职教师为核心,兼职教师为辅的创新创业教师学术团队,教师数量和结构依据学生数量、课程设置情况、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确定。三是在学院范围内实施融入式创新创业教育,由创业管理学院或就业中心牵头,吸引各专业教师进行创新创业研究,把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和专业教学紧密联系起来,取得综合教育效果。

(3)整合硬件资源,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保障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硬件资源包括校内外的硬件设施资源。校内有关的创新创业教育硬件设施资源涵盖不同专业学科所设立的不同级别的实践基地,如实验室、资料图书、设备仪器、案例研讨室等,这些资源是可以实现资源共享的。资源利用的途径可以通过预约制实行,不同学科的师生根据需求选择适用的资源进行实验实践体验。校外的硬件设施资源主要是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实践基地、设备仪器等,但由于这些资源的所属权不同,可以通过沟通与交流的方式,有选择的对外开放这些硬件设施资源,来实现创新创业教育校外实践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

4.整合实践平台资源,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系统

实践育人是目前高校人才培养的最薄弱环节。[4]目前,创新创业计划大赛、创业园、大学科技园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典型的实践平台,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与实践,但还存在实践平台资源整合不充分的问题,因此完善和改进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是非常必要的。一是转变观念,实现教育功能和实践功能的整合。在原有的功能基础上,通过组织参观考察、技能培训、交流讲座等形式,帮助学生完成从就业观到创业观的转变;从实现自身价值到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的转变;从参加活动到潜心科学研究的转变。二是构建多元参与、互利多赢的运行体制。反观以往的创业计划竞赛,发现项目孵化率较低的根本问题在于缺少社会资源的投入。因此,要突出企业和社会资本的作用,汇聚更多的社会资源融入到实践平台资源的建设中。

5.外联社会资源,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产学联盟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活动领域从校园延伸到社会,它所需要的教育资源也是丰富多样,单是高校自己难以满足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发展,这就需要运用各种资源来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产学联盟体系。通过产学联盟可以进行校内外创新创业资源的整合,极大地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在外联社会资源,进行产学联盟的过程中要注意一些问题:第一,要考虑双方利益的契合点,否则合作动力不足;第二,要考虑观念和区域差异,否则会导致资源配置的不均衡;第三,要考虑机制保障,否则会难以持续;第四,要考虑教育规律,否则育人功能发挥不足。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产学合作的经验,中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方向要体现可操作的实践性、体验的真实性、资源的丰富性等特点,要本着互惠共赢、优势互补、资源整合的原则,构建一个“内合外联、集成合力”的相互作用、相互支持、相互保障的可控制的支持体系,即包括连通系统、平台系统、组织机制保障和过程调节系统,通过连通系统使高校和企业相互合作,具体合作路径则通过平台系统实现,同时通过组织机制保障确保创新创业教育产学联盟的有序运行,最后通过过程调节系统对创新创业教育产学联盟进行平衡调控,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新动能。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19(1).

[2] 刘海滨.大学生创业价值观转变的影响因素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1):155-159.

[3] 张莹.大数据时代高校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应对策略[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1):107-109.

[4]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提高质量内涵发展—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文件汇编(2012年)[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30.

[责任编辑:张学玲]第36卷 第2期2020年4月

上一篇:少数民族汉语教学论文范文下一篇:教案议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