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教学全面教育范文

2023-09-17

数字教学全面教育范文第1篇

审计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及其与相关学科的渗透性, 需要学生在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了解的基础上, 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 运用逆向思维、批判性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从审计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 一方面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仅限于课本, 依靠“死记硬背”来应付期末的考试, 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和探索性、研究性学习的习惯;另一方面无论是审计课的教学理念、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法上都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和考查, 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意识、手段和考评机制, 导致审计教学结果与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的脱离。因此, 积极探索高校审计课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模式对当前审计课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高校审计教学与素质教育难以融合的原因

(1) 审计教学理念滞后于社会发展。我国传统的教育是以“应试教育”为核心。围绕这一核心, 强调书本理论知识的传授, 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程序化、标准化单项信息传递教学模式就成为必然。这种教学模式在审计课程中的教学实践中显得尤为突出, 大部分学校仍采用“一讲到底”的教学方式, “一卷定成绩”的教学评价方式。究其原因, 主要是教育理念滞后。有的老师把完成课本理论知识的传授作为首要任务, 甚至是全部任务, 忽视了学生是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的调动与发挥;忽视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以及能力的培养。这种滞后的教学理念仅仅将教育教学停留在传授知识的浅层次上, 影响了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

(2) 教学环境不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以及教育技术的发展, 多途径获取知识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必然趋势。现行审计教学大多限于课堂教学。因此, 造成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内容过于狭窄的现状。另一方面, 课堂教学往往采取合班制, 这种“同质产品、采用标准化工作程式的大规模生产状态”在获得教育规模效应的同时违背了学生对事物和知识的认知过程规律, 导致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

(3) 忽视审计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的研究。大学教师往往重视知识的积累与学术水平的提高, 忽视教育科学与教学方法的研究。在目前的审计教学中, 教学设计大多是以教为本位, 学生丧失了在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意识, 从而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在教学组织上, 大多是以班级集体授课为主, 这种单项传播的形式缺乏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引导。

(4) 教学内容体系缺乏先进性和科学性。目前高校审计课教学内容大部分侧重财务审计的讲授, 导致了学生对审计产生片面性的理解, 不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此外由于教学内容体系中大多是对审计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的介绍, 缺乏相应的事例对学生思想道德、职业道德进行教育。

(5) 缺乏科学的、多元化的学习效果评价机制。高校审计课的传统学习效果评定方式基本上是以期末书面考试成绩为主, 加上极小比例的平时成绩综合得出的。这种“一卷定优劣”的评定方式将学生的注意力锁定在书本知识和课堂笔记的死记硬背上, 大大束缚了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其次这种教学效果的测评具有滞后性, 不利于信息及时反馈。再次, 不利于学生自我调控学习过程, 强化学习动机, 增强学习能力。

2 高校审计教学贯彻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

高校审计教学要与素质教育很好地融合,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 树立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审计教学理念。知识经济时代, 教育主体的角色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研究者和合作者。教师应有目的性的引导、启发学生对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现象或问题进行观察、思考, 通过课堂案例讨论、交流以及社会调查等, 培养学生敏锐的社会洞察力, 较强的自我获取知识和构建知识的能力, 以及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协调能力, 让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对审计理论知识的认知过程,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

(2) 逐步完善审计教学环境。审计教学环境应由封闭式逐步向开放式转变。首先应逐步建立审计教学的网络环境, 利用校内网络平台将审计教学的内容以及相关知识的扩展与学生共享;同时利用互联网资源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分组协作, 进行研究性学习。其次应安排小班授课, 通过课堂分组讨论等方式加强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

(3) 重视审计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的研究。应开展审计教学设计研究, 制定适宜的教学策略, 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 积极探索借助于声像、视频、审计软件等为平台的现代化教学方法, 采用案例教学、审计实验教学相结合的复合型教学模式。此外, 教师应引导学生并创造机会让学生走出校门进行社会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 使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认知过程, 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

(4) 建立先进科学的教学内容体系。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是源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无论是审计理论的发展, 还是审计实务的创新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审计教学内容体系既要包括审计基本理论和知识, 同时又要结合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 将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和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等与审计理论和实践相关内容, 通过案例或知识链接的形式补充到审计教学环节中;同时应注重审计教学大纲的编写和修订。此外在案例讨论过程中, 应通过实例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教育, 使学生形成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

(5) 建立科学的、多元化的学习评价机制。从高校教育教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出发, 制定合理的学习评价机制, 构建多个成绩模块:学习态度、课堂讨论、模拟试验、研究性学习、社会调查报告以及期末书面考试成绩等。在评价时间上, 安排在一个学期的不同时间;在评价方式上可以采取书面答卷、回答问题、上机操作、教师观察等形式。

摘要: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知识经济条件下我国高校审计教育面临的巨大挑战。传统教学模式和理念已不能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 积极探索高校审计课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模式, 将专业教育与全面素质教育较好地融合是当前审计课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高校,审计,教学,素质教育,融合

参考文献

[1] 戚万学.高等教育学[M].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4, 7[1].

[2] 吴小明.高校教学理念的更新探索[J].广东教育, 2008[3].

[3] 田岗.审计教学改革初探[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 2005[6].

数字教学全面教育范文第2篇

1 充分发挥学生的各种潜能, 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培养学生学习的创新能力。教学的本质是教会学生学习, 教会学生创造。而要做到这一点, 就必须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管理, 发挥学生的潜能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 激励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知识, 自主参与教学活动, 自主体验教学成果, 促使学生养成乐学、爱学、会学的习惯。教师要坚持以思维为主攻, 优化教学过程, 促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高效的学习方法, 最终实现自我发展, 以训练为主旋律, 让学生在灵活多样的训练中螺旋上升, 全面发展。要紧紧抓住小学生的心理、思维特点, 激励他们动脑、动手、动眼、动口。动脑以发展思维能力, 动心以发展想象能力, 动手以发展创造能力, 动眼以发展观察能力, 动口以发展表达能力。教师在设计“直接教学”时, 应加强学法指导, 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在设计自动作业时, 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静中求动, 主动探索知识, 发展观学生的各种能力。

2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利因素, 开展素质教育

现行教材, 不论从教学要求还是从教材内容和编写形式, 都体现出了素质教育的总要求, 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深入的钻研教材, 理解教材, 准确而灵活的使用教材, 是复式课堂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因此, 教师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 结合学科特点, 按照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大序列, 对教材内容进行整理归类, 紧扣素质教育教学目标, 精讲点拨、反馈评价。让学生紧扣教材, 在教学目标的引导下, “抬起头来走路”, 在学习过程中尝到成功的喜悦, 为掌握而学习。

3 充分利用知识的无意传递, 促进素质形成

复式班与单式班相比, 在纪律要求、学习常规、课堂常规、活动常规等诸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虽然复式班不像是单式班是一对一的教学, 但复式班也具有许多有利因素。具体的讲低年级的学生除接受教师的讲解和训练外, 更多的是从高年级学生的行为中无意仿学到的, 这种影响往往比教师的要求作用还更大。加之在同学科知识授课中, 教师给高年级讲课, 对低年级学生往往起到提前认识、掌握的作用;教师给低年级讲课, 对高年级学生可以起到复习、补缺的作用。即使不是同学科的教学由于学科之间存在着知识的横向联系, 学生往往通过无意的对比、联想, 促使学习中“疑难”问题顿悟, 无意传递间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因此, 教师要善于利用这种优势, 在课程搭配中注意高低年级课程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 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补充渗透, 直接教学与自动作业相互启发诱导, 因势利导, 潜移默化,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轻松愉快地掌握许多知识, 形成良好的习惯和能力。

4 充分体现“主导”作用与“主体”作用, 加强素质培养

教师的主导作用应在于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点拨学习方法, 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于用手操作, 用眼观察, 用脑思考, 用心想象, 用耳听取, 用口叙述, 多种感官参与认识过程并获取知识。由于在复式教学中, 直接教学时间短、任务重, 要充分展示学习过程, 教师应为学生开展逻辑思维活动和形成基本技能而“搭桥”“导航”, 引导学生自己去主动获取知识, 由学会到熟练, 由熟练进入创新境界。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讲解时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提问时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预习复习时要培养学生设疑、质疑、解疑的能力。其次教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互动、合作学习的意识。教师应提前精心设计自动作业的内容, 明确提出自学要求, 若需分小组学习, 每个小组选一个组长, 组织学习、讨论, 探究。从而达到理解内容、掌握方法之目的。

5 充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落实素质教育

教学过程是知识、技能的掌握过程, 也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养成过程。素质教育明确指出, 要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如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等。就复式教学本身而言, 其突出特点是一班多次一人教, 自学较多讲解少。学生大多数时间处在独立自学、自我发展的境地, 这样, 自学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 教师要把自学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学生具体的学习方法,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各种能力。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要因材施教,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自学水平的要求应分层次进行, 每个学生都能够探索出适合自己特点的自学方法, 使学生水平和自学能力同步提高。

总之, 素质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永恒主题, 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 必须坚持教法与学法并重, 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举的教育观, 把素质教育贯彻落实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之中, 寻求新课标下现代教育技术与复式教学整合的最佳点, 实现复式教学的质的飞跃。

摘要:新课标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根本保证。复式教学作为山区普遍存在的一种教学形式, 作为一种特殊的课堂教学形式, 具有许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潜在优势, 充分发挥复式教学的潜在优势, 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数字教学全面教育范文第3篇

1 游戏

游戏是一种具有特定规则、满足游戏者娱乐需求的并且伴随紧张、愉快情感的自愿性活动[1]。

德国生物学家卡尔·谷鲁斯认为, 游戏不是没有目的的活动, 游戏并非与实际生活没有关联;游戏是为了将来面临生活的一种练习活动。

荷兰的胡伊青加在其《人:游戏者》一书中, 认为:“游戏是一种自愿的活动或消遣, 这种活动或消遣是在某一固定的时空范围内进行的, 其规则是游戏者自由接受的, 但又有绝对的约束力, 游戏以自身为目的而又伴有一种紧张、愉快的情感以及‘不同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2 数字化教育游戏

游戏具有教育功能, 幼儿即是通过玩乐和游戏的方式学习语言、交流, 认识周围的世界、理解社会的分工, 进行角色的辨认等认知活动。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人们更多的将游戏与娱乐联系在一起。直到受詹姆斯·杜威 (James, Dewey, 1944) 的影响, 游戏开始逐渐应用于教学。近年来, 网络技术快速发展, 各种数字化游戏更是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教育也开始与数字化游戏结合起来, 形成了数字化教育游戏。

数字化教育游戏是在信息技术条件下, 能够满足一定教育目的的游戏活动, 是数字技术支持下的游戏形态。数字化教育游戏具有游戏的特征, 即娱乐性、竞争性、规则性;同时, 数字化教育游戏又必须满足一定的教育目的, 即在游戏的过程中, 能够激发游戏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帮助其获取知识或者培养能力。数字化教育游戏在教育中扮演的角色就好比烹饪中所需要的佐料, 当没有这些调料的时候, 主料的营养再丰富, 也会因为淡然无味而难以下咽。

3 数字化教育游戏教学应用中的问题

数字化教育游戏能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但就目前的发展状况而言, 数字化教育游戏融合于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3.1 应用遭受诸多阻碍

从历史的角度看, 游戏和教育一体同源。儿童的学习和游戏难以分开, 只是在后来才发生了分化, 游戏趋向于娱乐和感性, 教育则越来越严肃和理性。导致后来大部分家长, 甚至部分教育部门的官员也认为游戏和教育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得不到学生家长甚至是政府部门的支持, 数字化教育游戏在教学中的应用举步维艰。

3.2 过多注重游戏性

数字化教育游戏就是将游戏和教学结合起来, 在游戏中来达到知识学习和掌握的目的。目前, 国内外的数字化游戏学习设计中存在着教学内容和游戏结合上的偏差, 有些形式虽然比较符合学生与教师的口味, 但是不能体现学习的目标。很多产品是教学软件加上一些游戏功能, 存在大量与学习不相关的内容, 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 浪费大量教学时间, 反而影响了学习效果。

3.3 缺少配套规范

数字化游戏学习作为一个争议性较强的新生事物, 同时还缺少一个公开、权威、统一的规范, 缺少对这类游戏软件在技术性、教育性等方面进行全面而又公开的审查。如果能够从数字化游戏学习的各方面进行评价, 给出权威性意见, 就可以保证进入教学领域的软件质量, 对数字化游戏学习市场的培育和发展也非常有益。

3.4 适应学科种类单一

目前游戏型数字教学软件的学科种类主要集中在数学、语文、英语等少数科目上, 而科学、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等方面的数字化教育游戏相对较少。不能满足学生更加广泛的需求, 在应用中削弱了学生的兴趣, 影响了数字化教育游戏在教学应用中提高学习兴趣的效果。

4 数字化教育游戏教学应用问题成因

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与教的手段, 如何将数字化游戏恰当的融合到教育中, 防止网络迷恋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全面分析和把握问题的成因是关键。数字化教育游戏教学应用中的种种问题有着表面和深层的各种原因, 从内在观念到外在环境, 从操作规范到应用方法都可以找到这些问题的根源。

4.1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在封建社会, 受科举制度的影响, 读书和学习渐渐偏离了教育的本质。教育被发展成为功利性的升官发财的最主要途径, 社会强调“苦读”, 用“玩物丧志”从道德层面上贬低游戏。社会长期的教育功利性目的造成了教育和游戏的逐步背离。加之, 近几年网络游戏的内容和形式也更加多样, 造成青少年对网络游戏的沉迷, 一些游戏中存在着不健康的内容, 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家长和教师集体声讨网络游戏的现象接连不断, 减缓了数字化教育游戏的推广步伐。

4.2“教”与“游”的平衡点难以把握

从数字化教育游戏一出现, 就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 那就是它到底是偏重于“教”, 还是偏重于“游”。许多学者说将教学性与游戏性紧密结合起来, 可是这个平衡点非常难找。如果在数字化游戏中加入大量的教育内容, 就会损失游戏的可玩性, 使学生对其产生厌烦, 这就违背了将数字化教育游戏应用于教学中的初衷。这一难题导致了教育游戏软件的“难产”, 最终导致市场的空缺。

4.3 缺乏权威认证

数字化教育游戏在国内的发展不够完善, 属于起步阶段。作为一个新生事物, 教育部门并没有对数字化教育游戏这一新型学习方式进行规范。由于没有一个权威性的验证, 数字化教育游戏很难在教学中得到深入应用。

4.4 游戏开发群体的结构不合理

数字化教育游戏的开发需要建立科学的开发团队, 该团体要由教育专家和游戏设计者相结合, 在教育与游戏的结合方式上寻求突破;[2]对教育游戏的对象和教育游戏中的学习类型进行详细的评估;[3]并且要充分考虑玩家的学习心理特征。[4]

目前, 对数字化教育游戏进行开发的人员并没有达到以上的要求, 多数的参与人员都只是进行单纯的游戏软件开发, 教学内容不能够有机融合到数字化游戏中, 导致目前的数字化教育游戏种类简单、产品单一, 在教学中无法广泛应用。

问题的存在不能否定数字化教育游戏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手段和学习方式, 在教育领域发展的良好前景。随着信息化教育的不断推广、应用和研究的不断深入, 教育部门将会更加重视数字化教育游戏在教学中的应用和研究。同时, 随着人们对数字化教育游戏认识的不断深入, 会有越来越多的家长接受这种学习方式, 了解它对教育的诸多好处, 进而推动数字化教育游戏在教学中的应用。相信数字化教育游戏将会成为青少年快乐而有效学习的重要途径。

摘要:信息技术软件业的发展推动了数字化教育游戏的开发和教学应用。当前数字化教育游戏在教学应用中存在诸多问题, 形成原因主要是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与“游”的平衡点难以把握;缺乏完善的管理规范;游戏种类不丰富。

关键词:数字化游戏,数字化教育游戏,教学应用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 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7.

数字教学全面教育范文第4篇

同一说认为两者有相同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向。但是有些学者则认为,素质教育概念不明确、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因此,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具有不同的内涵,两者是不同的。而这样不同的看法主要根源则在于,素质教育的内涵和本周没有一个明确而公认的认识。

超越说认为素质教育超越了全面发展教育的观点比同一说具有更多的合理内核,它把全面发展的目标从理想转向了现实,并强调它的内容侧重于从现实的可能性出发,培养受教育者的潜能,这对于界定素质教育的内涵应是重要的依据。 同异说认为,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两者有着相同之处,全面发展教育和素质教育在方向上是一致的,在教育目标上是同一而紧密相连的,素质教育也是为了使学生全面发展,或者说为全面发展打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两者是相通的、一致的,素质教育里面有全面发展教育,全面发展教育离不开素质教育。两者的相同之处是对“同一说”的概括和总结,同时,又明确的提出两者存在着区别。它从辩证的角度来看待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指出两者是不同的,但他们之间存在着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辩证关系。并对“同一说”和“超越说”提出了批判,认为素质教育相同于全面发展教育和超越了全面发展教育的观点都没有把握住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把全面发展教育理解的片面化了。正所谓真理越辩越明,在上述几种不同观点的争论中,对于进一步的更为准确的把握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一种进步。

具体化说认为素质教育乃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化,是全面发展教育的落实——全面发展只有落实到人的素质上才能实现;全面发展只有通过素质教育才具有可操作性;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落实。它从实践的层面考察了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是对其他各种观点的进一步补充,也是对素质教育本质认识的一次深化,这对于全面了解素质教育及其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教材上看完上述内容的时候,其实还是很困顿的——这么多种观点其实都有它们各自的道理,究竟应该如何理解全面发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呢?为此,我查看了许多参考文献并且有了自己的一点想法,并不能特别清楚准确地描述,进行了如下总结:

首先,关于全面发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涵义。

根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全面发展即指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充分发展,后扩展为包括人的道德意向和志趣、个性的发展,亦即人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充分发展。所以“全面发展”是指人的素质构成,或者说是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标准或规格,是教育要实现的目的。“全面发展教育”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而实施的教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和途径。我国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教育,是指我们的教育目的所规定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

全面发展教育的定义是明确的,可以较为准确地描述出来的,而素质教育的涵义则比较抽象,存在着很多不同的观点了。这也是二者之间的关系存在那么

多争议的主要原因。

很多论者将素质教育理解为一种教育理想,一种教育价值观。简言之,素质教育是根据社会时代发展和人的发展需求,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精神为引导,以不断开发学生潜能和个性为宗旨,注重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为特征,重视适应未来社会和回归学生生活的教育。

再者,关于二者之间的关系。

首先,全面发展教育和素质教育在很多方面是有一致性的。全面发展教育就是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充分自由的、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发展,就是要促进学生的各个方面才能、特长、潜能得到和谐统一的发展,同时包括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发展。所谓素质教育,是指利用遗传、环境和教育的积极影响,在对大学生的已有发展水平和可能发展潜力做出正确判断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所有大学生都在其已有发展水平上有所发展,都在其可能发展的范围内充分发展,从而促进社会意识向大学生个体心理品质内化的活动。简言之,是以促进大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审美意识、身体心理等素质为宗旨的教育。这就是说,素质教育同样把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上,这两种教育观所要达到的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但是,这并不是说素质教育就等同于全面发展教育。一,素质教育是在承认教育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实践的前提下,进而主张教育是提高人类自身素质的实践活动,它把提高和完善大学生的素质作为教育的基本目的和职能。也就是说,素质教育就是运用文化手段促进大学生的自然素质的社会化,更加明确了素质教育的实质是实现社会意识向大学生个体品质的内化。二,素质教育是以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为出发点的教育,通过每个个体素质的提高和完善来实现整个民族的素质。因此,素质教育充分体现了社会需要与个体价值的统一。三,素质教育是潜能开发、心理品质培养和社会文化训练的整体性教育,充分体现出质教育的主体性、整体性和个体性;四,素质教育是以文化教育为导向,以心理素质教育为中介,最终以健康教育为本体,以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发展大学生的个性为共同目标。因此,素质教育将从根本上变革传统的教育价值观,构建一个独特的教育内容体系。

素质教育是对已有全面发展教育的继承和进一步的完善。素质教育的提出,弥补了教育方针概念上的不足,有效地克服了教育方针贯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更加深刻地揭示了教育内在的本质规律,强调了遵循个性教育原则,面向受教育者的整体素质的提高,达到最大程度的因材施教,即以整体性、群体性、潜在性为目标,塑造受教育者的良好素质,为全面正确地贯彻教育方针提供了具体而有效的途径和保证。素质教育的提出为全面发展教育增添了新的内容,如心理素质教育,强调除了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几方面都得到发展,还应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性格、非智力因素等方面。同时,素质教育对全面发展教育的划分,不在局限于传统上的五育的划分,而且还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深人具体的划分。如有人对心理素质教育,进一步划分为智力健康教育、情绪稳定教育、意志坚强教育、环境适应教育、反应适度教育、社交和谐教育、个性健全教育。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具体实践形式。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最高指南。要贯彻执行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充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要进行素质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讲,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策略。由

于全面发展教育过于抽象,因此在实践中难以操作和监控。素质教育的提出,它将教育方针的大的方面内容分解为一项一项比较具体的内容,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各个学校的实际、学生的实际,把抽象的教育方针一个一个具体化,使之具有很强的现实可操作性。如,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德育”,在素质教育中分解为“思想政治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道德教育、传统美德教育”等,并且每一个教育内容都有具体的教育目标要求,具有较强的现实操作性。因此可以说,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方针与现实具体教育实践的一个“桥梁”,有了这个“桥梁”,全面发展教育方针就比较容易实现了。

而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是促使大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基本手段,也是提高大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当然,作为全面发展教育或素质教育的途径绝不是仅仅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这几个方面,随着社会展和进步,其途径也应有发展和丰富。但是,不管如何发展,通过全面发展教育来实现的素质教育目标,是最基本的途径。总之,全面发展教育与素质教育在方向、目的、基本内涵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在我看来,现在争议最大的应试教育其实是对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的一种错误发展方向。因全面发展教育中“德智体美劳”几个方面,“智”是最能够通过“考试”这一一定意义上算是比较公正的考评方式来考评,其次是“体”和“美”。所以在这样的考评机制下,大家都着眼于“智”,要么就是艺术生或体育生的各种“分数”。真正的全面发展教育是无法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的,而素质教育则是提倡能够“跳出”这个条条框框的考评机制,踏踏实实地从各方面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素质教育的提出是符合我国当前的教育实况的——错误地将全面发展教育偏向于“智”这一方面而对其他方面的关注度没那么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成绩好了,品德和劳动能力也就好了,成绩波动了,一个人的品德也就随之起伏了。这很讽刺,也是当前教育的悲哀——没有真正去实现“全面”发展教育,而更像其他方面都是“智”的附属品。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就是针对这样的现状,要求各教育者顾忌方方面面,能够真正领会教育的本质及其目的,不是机械地

数字教学全面教育范文第5篇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等到充分的功效。”《纲要》也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近年来,在《纲要》的指导下,襄阳市直属机关第一幼儿园努力探索家园合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体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转变教育观念,正确理解家园合作。

多年来,我园一直都比较重视家园合作共育工作,但是,在家园合作问题上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如有的家长只顾挣钱,对孩子的教育不放在心上;有的家长过分强调知识的学习、包办代替、娇宠溺爱,有的甚至错误的理解为幼儿教育是幼儿园的事情等等。在家园联系的过程中有的老师常常以“命令式”的口吻向家长提出要求,如要求家长收集材料却不说明目的及用途,每周布置一大堆任务让家长完成,常常惹得家长抱怨。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组织教师和家长认真学习新《纲要》,并结合我园教育现状,分析讨论。要实现真正有效的家园合作,其前提是教师要摆正自己的角色定位,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教师和家长是平等的合作者,不存在谁支配谁,谁服从谁。只有在平等、尊重的前提下才能得到家长更多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通过学习,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让家长认识到幼儿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它包含着幼儿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只有树立大教育观,发挥各自优势,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才能促进幼儿健康、和谐的发展。通过学习和讨论,使大家统一了思想,明确了家园合作的目的和重要意义,更加坚定了家园合作的信心,以高涨的热情投入到了家园共育工作中,我们开始将家长摆在了合作者的地位,力图通过多种方式去了解家长的需要,了解家长对培养孩子、对家园合作方式等方面的想法,努力地去尊重家长:如通过问卷调查表征求家长参加家园活动的意愿,尽量在家长可能的时间内、以家长能接受的方式和能理解的内容作为家园共育内容;通过家长会真诚地听取家长们的建议„„逐渐形成了有效的家园合作,带来了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的提高、幼儿的发展、老师的自我成长及幼儿园的良好效益,通过家长的口碑宣传,使我园的生源源源不断。家园合作的过程是我们理解《纲要》的过程,也是《纲要》精神从幼儿园走向家庭,实现幼儿园与家长共同成长的过程。

二、采取多种方式家园合作,提高家长科学育儿的水平

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思想和科学的育儿知识,帮助家长提高家教水平,不仅可以改进和优化家庭教育,而且有助于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园取得共识,达到教育上的协调一致。为此,我园不断探索家园合作共育的新途径。

1、办好家长学校,普及家教知识。家长学校是专门为家长开设的课堂,它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家长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教水平和家教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2005年,我园被省教育厅、省妇联授予“湖北省示范家长学校”。几年来,我园高度重视家长学校工作,把举办家长学校作为宣传幼儿教育,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技能,争取家长理解和支持的主阵地,并把办好家长学校工作列入园务工作议事日程,纳入园整体工作计划,切实加强领导,健全家长学校管理机构,选聘了一支高素质、懂教育、热爱家庭教育工作又善于开展家庭教育的人员组织成立了家长学校专兼职授课教师队伍,负责家长学校教学计划的实施和对家教科研工作的研究。每学期我们坚持向家长授课两次,每期开课前,我们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征求家长对讲座内容、形式等意见,以了解家长的需求和热点,使讲座更具有时代性、针对性和指导性。主要内容有:如针对大班家长的《家庭中怎样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的讲座,由三十多年丰富教学经验的潘玉清老师主讲,得到了家长的欢迎和赞同。还有针对小班刚入园,我们园领导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概况和幼儿园的保教工作目标内容和方法,使家长对幼儿在园的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另外,我们还专门聘请一些专家为家长进行讲座。如:邀请广州英豪家庭教育研究中心的讲师为家长进行《将成功传给下一代》的专题讲座,讲师精彩的演讲,对孩子成功教育的讲解和分析,以及传授给家长一些独特的成功教育方法,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又如:邀请市一医院儿科医生为家长开展幼儿家庭保健常识的宣传等,让家长了解了幼儿生理发展规律以及对孩子身体保健的护理等,家长都觉得受益非浅。专家们的讲座,理论结合身边的实例,讲得家长频频点头,以示赞同、接受。通过讲座,家长们感受很多,掌握了平时难以学到的教育方法,家长们普遍提高了认识、转变了观念,又解决了教育孩子操作性的问题。尤其是每学期组织一次家教知识竞赛。在班级家教知识竞赛的基础上,每个班推荐1个家庭参加园级竞赛,经过预赛和决赛,每学期就有八个家庭获奖。这种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家长参加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使家长在理、情、趣相结合的活动中轻松、愉快地获得知识,学到科学教子的经验。现在,我园逐步形成“幼儿入园、家长入校”的喜人局面。家长受教育率达到95%,家长测试率达到100%。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2、办好家教园地,指导家长行为。家教园地是幼儿园与家庭联系的一个纽带,是向家长展示保教工作的一扇窗户,更是进行教育交流的一块园地。设有园级和班级两级家教园地,在园级家教园地中向家长公布办园宗旨、教育目标、幼儿一周食谱、家长在园行为规范等,我园各班都创办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家教园地,在家教园地中教师不仅向家长展示工作计划、幼儿在园表现、育儿知识等,还发动家长写一些育儿经验、心得体会等进行相互交流,从而促进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使双方形成合力,对孩子实施协调一致地教育。

3、家长开放日,增进理解与交流。家长开放日是幼儿园向家长展示办园理念、课程特色、教学过程的良好渠道,是教师教育教学的缩影。通过家长开放日活动,如:六一庆祝活动、冬季运动会、保教活动汇报会等活动让家长走进幼儿园,了解幼儿生活、活动情况,参与幼儿教育,使家长和老师彼此加深理解和交流。几年来,我园实行新生家长“陪读”活动,请家长走进幼儿园、走进班级观摩并参与教师组织的幼儿一日生活活动,家长通过三天的“陪读”,具体了解了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内容及方法,了解了幼儿园生活常规及自己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和发展情况。通过此活动,减轻了亲子分离的痛苦,使幼儿很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另外,开展“老师上课怎么样,家长来评判”活动,征询家长对教师的评价意见,将评价结果作为教职工业务考核的重要依据。家长开放日使家长从教师的教育行为中汲取了宝贵经验,更新了教育观念,也促使家长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主动地配合幼儿园和老师,共同完成对孩子的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4、成立家长委员会,参与幼儿园管理。《规程》第五十条明确规定:“幼儿园应成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是家长参与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每班推选出1-2名重视子女教育,热心社区工作,有责任心,并有一定组织能力和文化水平的家长组成家长委员会。同时指出家长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工作计划和要求,协助幼儿园工作;反映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协助幼儿园组织交流家庭教育的经验。家长委员会是家园沟通的“立交桥”。通过家长委员会,一方面可以及时听到家长的心声,了解家长的需要和孩子的需要;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及时把幼儿园的要求、计划、决定等通过家长委员传递到每一个家长中,引导家长参与幼儿园与家庭互动教育和促进家园合作。家长委员会为我园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杜道贵委员真诚地为幼儿园的建设和管理提出了许多科学、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家长委员会向全园家长发出倡议书,对全园家长进行文明卫生宣传,发出争当文明家长的倡议,收到很好地效果。 5做好家访工作,增强沟通的及时性。幼儿园改变传统的守株待兔式的沟通方式,少请家长,多去家访,建立家访和缺勤回访制度,规定每位教师每学期家访不少于10次,幼儿缺勤要问明原因,并有记录。变被动等待为主动沟通,变单项交流为双向互动,尽量减少因等待或捎话而产生的各种矛盾或误解,建立相互信任的伙伴关系,让家长由事不关己的“旁观者”变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

6、评选模范家长,组织家教经验交流。家长们通过幼儿园组织的科学系统的家教理论知识的学习,有效地提高了家长科学育儿的能力和水平,做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在家庭教育中能身体力行,严以律已,一言一行都做幼儿的表率和榜样,让幼儿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每年在全园开展“争创学习型家庭,争做模范家长”活动,评选模范家长19名。整理家教论文、经验文章二十多篇在全园范围内交流。组织家教经验交流会,模范家长介绍教子经验,举例说明。它促进了家长引领家长。用家长的亲身经历向家长传播教育理念、教育策略,其影响力有时甚至盖过了教师的引领。它促进了教师的发展。看到家长展现出的先进理念,教师有了危机意识,认识到只有不断地学习,“跑步前进”才能避免滞后。幼儿园与家庭合作的方式和形式是多种多样,丰富多采的,需要我们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努力探索,增强家园合作的新途径。

三、充分利用家庭和社区教育资源,促进家园合作向深层次发展

家园合作的目的是使家庭、社区和幼儿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密切配合,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因此家园合作的形式绝不仅仅是幼儿园学习成果的展示、早晚接送时交谈反映情况等形式。当前,家长资源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被引入幼儿教育,家长不同的职业背景、成功的育儿经验、鲜明的个性特征为幼儿园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

1、建立幼儿园家长信息资源库

所谓家长资源库,就是对全园家长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整理。家长资源库以其内容的丰富性、信息的共享性和及时性而体现出独特的优势,是幼儿园开发家长资源的主要形式之一。在每学期开学初都组织各班教师对本班家长资源进行调查统计,填写《家长资讯表》,将家长的职业、兴趣爱好、专业特长以及可为幼儿园提供帮助的时间、项目均做好登记,形成家长资源库,便于随时调用。

2、发挥家长职业优势,参与教育教学活动

不同职业不同经历的家长均可成为幼儿园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幼儿园提供多种支持和帮助。随着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探索的深入,教师根据并利用家长的职业特点将家长请进幼儿园参与教学活动。如:请医生妈妈为幼儿讲解医生工作,教给幼儿预防疾病的知识;交警爸爸对孩子们进行“识标志讲安全 遵守交通规则”的教育。在我园组织的“节能减排”、“丰收的季节”、“辉煌建党九十年”主题活动中及活动区布置,处处可见家长共同参与的身影。主题活动的开展前,我们发放了“告家长书”,详细介绍了主题活动的环境创设、区域创设、所需物品等,让家长了解我们需要什么?例如《丰收的季节--秋天》主题,家长们送来了麦苗、水稻等农产品,让孩子也亲身感受到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在创设《辉煌建党九十年》这一主题中,家长送来了有关书籍、网上下载的相应资料„„家长的参与很好地丰富了班级的主题内容。在《节能减排》活动中,为了加强幼儿的环保意识,开展了《有趣的废旧材料》这一主题活动。本次活动如果没有家长的参与,活动将无法顺利进行。本次活动分三个环节:首先,我们设计了一份调查表,让孩子们说一说收集过哪些废旧材料,分一分哪些是可回收垃圾哪些是不可回收垃圾哪些是有毒垃圾?用收集的废旧材料你能做哪些小玩具? 并根据调查的结果做了相应的环境布置;接着我们进行了《礼物》的活动教学,这次活动需要许多的不同种类的废旧材料;最后我们开展了亲子活动,孩子与家长合作制作小小玩具,开设了“玩具展览会”。这次活动单靠我们教师是无能为力的,家长的参与,收集提供了许多的材料,丰富了本次活动的所用的材料,并在收集制作的过程中与幼儿园一起加强了幼儿的环保意识,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共同教育了孩子。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认识到只有家长们的勇于参与,我们的主题活动才能开展得有声有色,乐趣融融;只有家园互动,我们的课程改革才能得到家长的支持和帮助。幼儿园在开发、整合、运用社区资源的同时,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家长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起到的推波助澜的作用,让家长充分参与,让他们与幼儿园的教学资源有机地融为一体,淋漓尽致地发挥他们的作用。

3、有效利用家长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幼儿园不是幼儿学习的唯一场所,老师不是幼儿的唯一教育者。我们园的家长来自各个阶层,具有广泛的社会关系及基础,为了开拓孩子们的视野,增强孩子们对大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培养孩子的探索和求知欲望,我们注重充分发挥各行各业家长的作用,为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牵线搭桥,在消防队看到战士们严明的纪律、整洁的宿舍和消防演习,在田野里,孩子们认识了多种农作物,知道了它们的生长周期和规律,领悟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滋味。在银行里,孩子们认识人民币,学会存钱,了解理财知识。„„正是诸如此类的活动,扩大了孩子们的知识面,孩子们的社会经验,更激发了孩子们对周围生活、事物的兴趣和关注。同时也发挥了家长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使家长真正成为幼儿园的合作者。

数字教学全面教育范文第6篇

一. 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含义

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是指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与可能性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并以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实施,着眼于培养幼儿素质的教育

二. 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意义

(一) 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幼儿的全面发展教育关系到国家的未来与民族的兴旺发达

1. 重视幼儿体育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 2. 重视幼儿智育能为提高社会文化科学水平奠定基础 3. 德育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不断发展的保证 4. 美育能给人以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动力和保证

(二) 对个体发展的意义

1. 体育能促进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全面增强体质。并为幼儿其它方面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2. 智育可以满足幼儿的认知需要,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德育可以帮助幼儿适应社会生活,促进个性品质的健康发展 4. 美育可以陶冶幼儿的心灵,促进其审美能力与智力的发展

体育

一. 幼儿体育的概念 幼儿体育是指在幼儿园进行的,遵循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运用科学的方法,以保证幼儿健康为目的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二.幼儿体育的目标

总述:幼儿体育旨在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与技能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1. 保护幼儿的生命与健康,促进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 2.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 卫生习惯

3. 锻炼幼儿身体,发展基本动作,增强体质,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三. 什么是体质

体质即人体的质量,是人体在体格,体能,适应能力和心理因素等各方面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征,是身体发展状况的综合表现

四. 什么是健康

健康的人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与疾病,还应具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与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五. 幼儿体育的内容

1. 做好卫生保健工作 2. 积极开展体育活动

六. 幼儿体育的实施应注意什么问题

1. 建立良好的生活环境

2. 制订,执行合理的生活制度与卫生保健制度

3. 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睡眠,饮食及保持个人身体,服装及环境清洁的习惯等,睡眠一天不少于12-13小时,其中午休2-2.5小时) 4.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5. 重视幼儿心理健康

七.体育活动包括什么

1.体育游戏 2.基本动作练习 3.基本体操

八.幼儿体育的实施应注意什么问题

1.锻炼与保护并重,注重幼儿身体素质的提高

2.重视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态度,为养成幼儿终生锻炼的习惯打下基础 3.专门的体育活动与日常活动相结合

智育

一. 什么是智育

有目的,有计划地使受教育者掌握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受教育者智力的发展的教育过程

二. 什么是幼儿智育

根据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的增进幼儿对周围环境的认识,获得粗浅的知识与技能,发展智力,并培养其认识活动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教育过程

三. 什么是知识

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

四. 什么是技能

技能是人们运用知识与经验执行一定的活动的方式

五. 什么是智力 智力是指人认识事物的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要素,其中,思维能力是核心

六. 幼儿智育的目标

1. 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 引导幼儿学习周围生活中的粗浅只是,形成对一些事物的初步概念 3. 发展幼儿的智力(幼儿智育的核心) 4. 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七. 幼儿智育的内容

1. 保护和促进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培养幼儿的感知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引导幼儿学习周围生活中初步的知识和概念

八. 幼儿智育的实施应注意什么问题

1. 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材料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2. 组织多种多样的具体操作和实践活动以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3. 利用一日生活中的各种生活情境引导幼儿学习和思考 4. 引导幼儿应用语言来表述和归纳自己所获得的经验

九. 如何保护和促进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1. 保护和促进幼儿的学习兴趣 2. 培养幼儿的学习主动性 3.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十. 引导幼儿学习周围生活中初步的知识和概念包括什么 1. 有关自然界的常识 2. 有关自然界的常识 3. 有关数的初步知识

德育

一. 什么是幼儿德育?

幼儿德育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按照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发展幼儿社会性,培养幼儿道德品质的教育活动

二. 幼儿德育的目标是什么

萌发幼儿爱家乡 爱祖国 爱集体 爱劳动 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 自信 好问 友爱 勇敢 爱护公物 讲礼貌 守纪律的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三. 幼儿德育的内容是什么

1. 萌发爱的情情感

2. 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学习必要的社会行为规范 3. 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

四. 如何实施幼儿德育

1. 日常生活 游戏是实施幼儿德育最基本的途径 2. 专门的德育活动是实施幼儿德育的有效手段

五. 幼儿德育的实施应注意什么问题

1. 热爱与尊重幼儿 2. 遵循德育的规律实施德育

六. 道德行为的形成应注意什么

1. 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 2. 直观 形象 切忌说教 3. 注意个别差异

美育

一. 什么是幼儿美育

幼儿美育就是根据幼儿身心特点,利用美的事物,通过组织幼儿审美活动来培育幼儿感受美 欣赏美 表现美 创造美的情趣和能力的教育活动

二. 幼儿美育的内容是什么

1. 培养幼儿对美的事物和艺术活动的兴趣和爱好 2. 发展幼儿对美的事物和艺术作品的感知与欣赏能力 3. 培养幼儿艺术活动的想象力和初步的表现力

三. 幼儿美育的实施应注意什么

上一篇:社会控制的特征范文下一篇:项目经理党员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