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报表论文范文

2023-09-23

会计报表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舞弊;报表审计;会计信息

1 会计舞弊及其主要手段

中国证券市场二十几年的起起伏伏,使日益成熟的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会计报表成为广大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经营状况的重要渠道。但中国乃至世界上市公司的会计舞弊行为层出不穷严重侵扰了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也引起投资者的高度警觉。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动机:①高管人员的利益与上市公司盈利直接有关,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成为会计舞弊的直接驱动力。②国家监管政策一直是上市公司的压力所在。如为了获得投资者或供应商的持续支持,或者为了避免连续亏损被退市或特别处理。爆出丑闻的浏阳花炮就是一例典型的为了避免亏损而进行财务舞弊的案例。③债务契约、客户及供应商契约等一般多对利息保障倍数、资产负债率等一系列反映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有严格的规定,违背契约条款可能陷入严重的财务困境,如银行收回贷款将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甚至破产。

随着我国上市公司的发展,报表粉饰手段也在步步升级,让我们分析一下会计舞弊的主要手段:

(1)高估资产。具体形式有:①存货计价不正确,增加期末存货价值,从而降低销售成本。②高估应收账款,比如3年以上的应收账款依然挂账,应收账款账面净值增加。③高估其他固定资产项目,比如将研究开发支出列作递延资产。④利用资产评估调节资产价值是少数企业进行重大会计舞弊的手段之一。

(2)虚增销售收入,虚增利润。具体形式有:①虚构客户,虚拟销售。有些上市公司通过伪造订单、原始凭证、销售合同,开具增值税发票等手段来虚拟销售对象及交易。如黎明股份即通过与关联企业或非关联企业对开增值税发票的形式,虚构购销业务,在回避增值税的情况下虚增收入和利润。②寅吃卯粮,提前确认收入或费用。如天津磁卡公司将吉林天洁公司支付的1 100万元软件系统及技术服务收入计入当期主营业务收入。截至审计报告日,合同硬件部分尚未履行,该公司提前确认收入虚增利润。

(3)关联交易。我国的上市公司多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上市公司与控股公司及其附属公司之间普遍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关系,利用关联交易来调节上市公司的业绩已是不争的事实。如可以将公司生产的产品卖给其控股公司;研究开发费用也可以通过竞争性项目卖给关联方而转移到关联方;公司可以通过将宣称有价值的专利卖给关联公司使每股收益大增,而这种专利价值难以判断。

(4)企业重组。上市公司想方设法通过置换、剥离、兼并等方式将公司不良资产“变为”优质资产。还可以将持有的其他公司的股权,赶在年度决算前高价出售,虚增年报利润。

(5)变更会计政策,调节利润。由于同一交易或事项往往有多种可供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加之我国的具体会计准则无法涵盖涉及不到企业核算的方方面面,因此许多上市公司利用会计政策上的选择和变更来操纵利润,粉饰经营业绩。

(6)会计信息违规披露。不少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中,对有利于公司的会计信息过量披露,对不利于公司利益的会计信息披露常常不够充分,甚至三缄其口,使投资者决策缺乏必要的信息支持。

2 会计报表审计方法

在审计发展史上,公司财务报表舞弊一直是困扰审计界的重大问题。审计人员需要运用多种分析程序,综合各种结果才能揭示出存在的财务报告舞弊。

2.1 分析性复核

常用的分析性复核方法有比率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例如一家公司的主营业务毛利率较前期发生重大变化或高出同行业平均值,则可能存在高估收入或低估成本的舞弊行为。如果一家公司营业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较前期出现下降或明显低于行业平均值,管理费用占利润总额的比例较前期出现重大变化,或余额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化,财务费用与公司借款的比例明显与银行利率有差异,则可能存在期间费用的舞弊行为。

2.2 交易实质分析法

应用交易实质分析方法,可以透过经济业务现象发现经济实质。比如,公司通过调整会计科目,把应收账款转到其他应收款上或预付账款上,推迟办理存货入库,存货挂账预付账款,然后少结转销售成本等办法提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使相关财务指标趋于正常。

2.3 资产质量分析法

对于虚构收入等欺诈行为,检查时应采用审阅法仔细审查待处理财产损益明细账及有关原始凭证,考察其投资是否存在,其质量如何。审计时通过将不良资产总额与净资产进行比较,若前者大于或接近后者,即说明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可能存在问题,也可能表明上市公司在过去多年因人为夸大利润而形成“资产泡沫”;如果当期不良资产的增加额和增加幅度大于利润总额增加幅度,则表明上市公司当期的利润表可能是虚假的或错报。

2.4 税项分析法

在应付税法下,企业所得税是根据税法计算而得。如果公司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差距扩大,则表明公司提供给股东的财务报告有可能变得不是非常真实。根据会计公式计算的应交税金期末余额与公司的实际期末欠税额比较,若两者相差较大,则公司造假确定无疑,基本手法就是虚开发票。反之,若公司的实际税负非常低,与其主营业务收入难以配比,则其收入和利润都可能是虚构的。

治理财务舞弊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从宏观方面建立健全法律制度、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压缩会计舞弊的空间,还应在微观层面注重审计手段、审计方法的研究,更重要的是提高投资者鉴别使用会计信息的能力。

会计报表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工商年检审计是我国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的重要法定业务,在审计实践中,较多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对行业规定存有误解,要认识审计风险,做到事前防范;优化审计程序,提高审计质量;规范报告格式,生成优质产品。切实做好企业年检审计工作。

【关键词】年检审计 分析

工商年检审计是我国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的重要业务内容,也是《公司法》等法律法规赋予注册会计师的法定业务,年检审计收入,在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的收入中占有较大比重。做好年检审计工作十分重要,笔者就审计实践中的几个重要环节分析如下,供与同行交流。

一、认识审计风险,做到事前防范

工商年检审计的重要性在审计实践中往往被忽视,因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年检时,要求提供的材料,有营业执照副本、企业年检指定代表或者委托代理人的证明、网上年检预审通过通知书等等,资料比较多,工商年检审计报告只是其中一项,只要提供审计报告,而无需对报告进行审核。有些地区不要求所有的企业,在年检时提交审计报告,因此被认为可有可无,无关紧要。并且这么多年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好像也没有追究过注册会计师出具的有“病”工商年检审计报告的责任。表面上看,上述这些原因似乎有道理,但实质上并非如此,工商年检审计充满风险。

首先是行政风险。工商年检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按年度对企业法人进行检验,确认企业法人继续经营资格的法定制度。其目的,不仅是为了检查登记注册事项的执行情况和遵法守纪情况,更重要的是为了保证市场经济的有序和健康发展。正由于这点,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越来越重视和加强工商年检,对工商年检审计报告的审核也越来越严格。随着监管工作的加强,违规进行工商年检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将会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事实也正是这样,一些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因出具虚假工商年检审计报告已经受到了行政处罚。

其次是法律风险。因为《公司法》第一百六十五条明确规定,“公司应当在每一会计年度终了时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并依法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这就是说,工商年检审计是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一项法定业务,就必须严格按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执行这类审计业务,来不得半点马虎或应付,否则,就会违反《注册会计师法》等法律法规,受到处罚,甚至于严重的还会被吊销注册会计师证书。显而易见,其法律风险与其他类型的审计报告并无差别。

再次是业务风险。从业务上看,工商年检审计也充满了风险。一方面,由于工商年检审计的内容较多,有企业法人登记事项的执行及变动情况的审计;有企业法人投资情况的审计;有企业法人的资产负债情况和经营情况的审计;有投资者出资情况的审计。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一些企业法人虚假投资,或出资人抽资或变相抽资等的手段变得更多、更隐蔽,假象丛生。稍不谨慎,就会出现失误,就会掉入陷阱,由此可见,工商年检审计根本不是风险比较小,而是风险比较大,而且现在许多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通过自身实践得出结论:工商年检审计业务的风险并不小于其他年报审计业务。为此我们认为接受和从事工商年检审计业务时,要注重防范风险,务必慎之又慎。

二、优化审计程序,提高审计质量

年检审计时只实施实收资本审计程序,只审查投入资本是否经过验证、实收资本与注册资本是否一致、实收资本的报表数与账面数是否一致,其做法已经被否定,究其原因:

其一,年度会计报表审计程序也包括了上述所有审计程序。因为,审计企业年度会计报表,也必须审查投资者对企业的投资情况(包括投资者名称、性质,投资金额,投资比例,投资到位率等);必须查明企业资本金的变动情况(包括是否存在资本金不到位以及抽资的情况),《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关于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企业年度检验审计业务的通知》(会协[2007]17号)中明确规定:“会计师事务所在执行企业年检审计业务时,应对企业的财务报表及其附注进行审计”。

其二,工商年检审计只注重实收资本一个审计项目的做法难以达到审计目的。因为工商年检的主要目的就是检查企业的出资是否真实、有无抽逃注册资本金。当企业有意抽逃注册资本金时,必然会涉及到其他会计科目。因此,企业会计报表中与实收资本可能相关的内容都应该是审计关注的重点。为此,部分省级注协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曾联合发文,明确规定工商年检审计关注的要点和重点审计科目如:货币资金、债权、债务、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实收资本等等。

其三,审计实收资本,只注重报表和账上反映的实收资本数额与注册资金数额是否一致的审程序也不完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关于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企业年度检验审计业务的通知》明确规定:会计师事务所承办公司工商年检审计业务,必须严格按照《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一号——会计报表审计》的要求,认真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对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的審计程序至少有:①审验申请注册资本是否达到法定最低限额。②审验投资者的姓名及其各自投资方式,投资比例,应认缴数额是否与章程、合同、协议的约定相一致。③审验投资者出资方式,出资比例是否合理。④审验“其他应收款”、“银行存款”、“递延资产”、“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等账户上,有无虚假出资挂账、有无股东出资后又抽逃的迹象,从而判断其真实性、存在性,判断资本金是否完整。

因此,实施年检审计时,要改变以前形成的错误认识,运用专业判断和分析性复核手段,科学设计不同企业的审计程序和重点审计领域。审计程序优化了才能事半功倍,进而提高审计质量。

三、规范报告格式,生成优质产品

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因误以为年检审计风险小、程序可简化,所以年检报告往往也被简化。如:报告格式简单化,整个报告只有两小段;报告内容简单化,只简单复制验资报告的结果;报告附件简单化,后附的会计报表和执业证书不完整等等。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关于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企业年度检验审计业务的通知》第五条明确指出:“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对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及其附注发表意见,并出具审计报告。在出具审计报告时,注册会计师应当遵守《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1号——审计报告》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2号——非标准审计报告》的规定”。

注册会计师应该遵循准则的要求,规范年检审计报告格式,不在形式上留有瑕疵,为客户提供优质的审计产品。

作者简介:孟静(1975-),女,汉族,江苏盐城人,本科,会计师,研究方向:会计。

会计报表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和税收管理体系的日益完善,税务会计越来越成为专门的会计学科,财税分离是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在这样的背景下,税务会计报表体系应当进行重新设计和构建,本文首先阐述了财税分离和税务会计报表的相关理论,分析了现行税务会计报表体系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税务会计报表体系的构建模式与方法。

关键词:税法 财税分离 税务会计报表

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越来越重要,在此背景下,税法及会计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目前税务会计在我国已经形成初步完整的理论框架,但是在实践应用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税务会计报告体系和企业税务相关的信息披露,还不够明晰等。而且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税务会计体系远不够完善,所以在财税分离会计模式下,构建税务会计报表体系有着重要意义。

构建税务会计报表体系有助于完善税务会计理论,推进其学科发展。在实际工作中,也有助于企业高效率地会计核算,保证税务报表的准确、客观和全面,树立依法纳税的形象,同时也能利用好税务会计报表来进行税务筹划;对于税务机关来说,更方便进行税务核查,加强税收管理,更好促进我国税收事业的发展。

一、财税分离的理论基础分析

(一)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不同

1.两者目标不同。税务会计是为了反映企业纳税情况,满足税务机关征、查、管等税收管理需要,企业外部债权人和投资者,甚至社会公众也会通过税务会计来了解其经营信息、企业诚信度等等。而财务会计主要是为了满足内部使用人的需求。

2.两者对象不同。税务会计将所有涉税事项纳入核算对象,而财务会计则是以企业经济业务为核算对象。

3.两者核算基础和依据不同。财务会计按照会计准则作为核算基础与依据;而税务会计的基础和依据,不仅包括会计准则,还包括国家为税务征管工作所制定的法律法规。

4.两者在计算损益上的不同。财务会计按照会计准则规定来计算损益。而税法强调对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税务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以历史成本作为计量方法,不承认预估费用和预估收益。税务会计在损益计算上与财务会计的不同,是不可调和的。

(二)财税分离模式的发展趋势

在英美这样的自由市场经济国家,税务机关并无权限干预企业的会计核算,会计准则也为民间非营利组织所指定,所以会计准则相对于国家制定的税法是具有独立性的,政府财政税收、宏观调控与企业追求市场价值最大化,两者在理念上相悖,导致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相分离。

虽然我国目前市场经济体制与自由市场经济是有一定区别的,但是在进行股份制和资本市场的深化改革这样的背景下,企业资本运作方式要与英美这样的先进市场经济国家的做法相接近。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会计作为通用的商业语言,也要实现全球逐步统一,英美国家的财税分离模式是全世界会计趋同的方向,所以我国也应选择财税分离的会计模式作为税务会计的发展方向。

二、现行税务会计报表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2006年我国对纳税申报表进行了修订,减少了不必要的项目,以“收入总额-扣除项目=应纳税所得额”作为主要编制线索。修订后主表变为35行,附表变为20张,主表附表间的勾稽关系更加清晰明了,但是经过仔细分析纳税申报表的填制过程,可以发现在工作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税务信息披露不够完整

第一,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项目,都是按照财务会计准则指导下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类项目缺乏明细分类项目,尤其是应交税费项目,是以年初、年末时点的静态指标来反映应交未交的税额,不能反映当年企业总体的、动态的、详细的纳税情况,而且也没有明细地列出具体税种的应交税费的情况,例如消费税、房产税、增值税等信息,就难从资产负债表中获得。

第二,在利润表中,也存在着不能够详细反映涉税存货等资产和应税劳务方面信息的问题。例如营业税金及附加栏目,是消费税、城建税、营业税及教育附加这些税的总额,缺乏对各个税种明细的反映。而且从所得税计算角度看,暂时性差异与永久性差异并没有在利润表中反映,更没有按照具体明细项目来反映这两者是如何产生的。而且由于税收优惠政策,例如加计扣除、即征即退、先征后退等,都无法在利润表中体现出来。

第三,在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项目,下设的收到的税费返还、支付的各项税费这两个项目,仅反映企业当期实际缴纳的税费总额,而无法按照权责发生制反映这些税费所实际归属的会计期间,哪些是代收代缴所支出的税款也无法区分出来,自然也无法反映实际税负。投融资支出的税费信息,在“支付的其他与投资(融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中统一列示,也无法做到详细反映具体的税目支出,以及税负原因、实际期限,是否企业自身负担等详细信息,都无法详细反映出来。

第四,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虽然税务机关一般不对提供的会计报表附注做硬性要求,而企业会计报表附注中对纳税信息往往只是总体情况说明,并不提供明细信息,这满足不了税务稽查工作的需要。

(二)现金流量表无法反映实际的涉税收支状况

现金流量表只是反映一个缴纳税款现金支出的总计,同样存在缺乏缴纳税款具体明细项目的问题,也无法反映具体涉税业务对现金流量的影响。例如增值税视同销售业务,税法规定应计算销项税额并纳税,而企业并无实际现金流入,这实际上属于现金流出。委托代销业务中,委托方如果在发出代销货物满180天的当天,还没有收到来自受托方的款项,也要计算并垫付增值税款,然而当下的税务会计报表中对此项现金流的支出并无反映。

(三)纳税申报工作难度较大

由于财税分离模式的逐步实施,在填制纳税申报表时,需要计算暂时性差异与永久性差异,调整会计收入和会计利润,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这样的工作无疑加大了税务会计信息填报的难度,而且调整项目较多,计算程序较复杂,填报容易发生错误,也给税务机关的稽查工作造成了一定难度。例如固定资产的折旧与减值,会计与税法的处理方法并不一样,需要调整的地方较多,而且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多,调整难度逐渐增加。

三、税务会计报表体系的构建分析

分析现行税务会计报表存在的问题后,可以看出科学规范的税务会计报表应当更具独立性,而不是财务会计报表的简单更改,而且税务会计报表应当结合税法和涉税事项要求,提供更明晰、按照具体税目列示的数据。具体应当包括税务会计上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税收总况表。

(一)税务会计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税务会计资产负债表虽然可以按照财务会计的资产负债表结构来编制,但是每个明细项目,应当按照税法及税务会计理论的要求,以税法规定的计税基础进行分析填制,例如在财务会计体系中,资产负债表项目是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后的数据填制,而税法则要求按照历史成本和具体的计税基础(主要是资产是否需要纳税)进行分析后填制。总体来说,财务会计资产负债计量强调的是公允价值、实质重于形式等会计原则,而税务会计强调的是符合税法要求、法律规定、以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文件)约定为准等原则。

税务会计报表的具体项目计税基础如表1所示。

(二)税务会计利润表的编制

税务会计利润表可按照两步骤进行,首先是应纳税所得额计算表的填制,设计如上页表2所示。

但是税务会计利润表的重点在于各项收入和费用的计税基础的计算,税法与会计准则有很多的不同部分,企业编制税务会计利润表时,应按照税法要求,将收入确认和成本费用扣除按照税法规定加以调整。

(三)税务会计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税务会计现金流量表,应当注意结合各税种和各经济事项来逐项地反映涉税现金的运动情况,而不是以税金总额作为编制基础。所以应当在原有的现金流量表基础上增加明细项。例如,在“税收活动现金流入”下的“收到税收返还项目”下,增设“收到增值税销项税额”、“代收消费税(委托加工企业)”等具体项目;在“税收活动现金流出”下的“应纳税款总额”项目下设“支付增值税进项税额”等具体项目;在“税收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下设“企业代垫增值税额项目”。

(四)税务会计下税收总况表的编制

目前的纳税申报表,缺乏反映税收总体情况方面的报表,而增设税收总况表有利于企业对每个税种的缴纳情况、税收优惠享受情况、纳税管理成本(包括涉税处罚成本)进行明细的反映,有利于企业更好地进行纳税管理和税收筹划,也有利于税务机关对企业缴税情况的稽查。对税务会计下税收总况表的设计建议如表3所示。

(五)实现税务会计报表的电算化的设想

目前,企事业单位申报纳税,主要采取网上申报纳税的方式,所以推行税务会计报表体系,应当先从变革官方申报纳税网站上的纳税申报表开始入手,按照前文的分析和建议,设计符合税法和税务会计独立性要求的税务会计报表体系。但是这样做,恐怕会给报税会计人员造成不熟悉、不方便,提高了他们的工作难度,所以建议增设方便税务会计数据填制的“涉税事项基础数据表”,以为税务会计信息项目的填列做好数据和计算的准备,相比直接填制税务会计报表,能够起到降低难度和提供更明晰会计信息的作用。

其中“资产负债表”的“涉税事项基础数据表”,主要填制各项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例如固定资产的折旧项目中填制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等。各项目事先设置公式以自动算出抵扣额,如坏账准备项目,只要填制期间应收账款总数,就能自动算出坏账准备的最大抵扣额等。

“利润表”的“涉税事项基础数据表”,应填制计税营业收入、其他计税收入、计税投资收益、计税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计税管理费用、计税财务费用、计税销售费用、计税资产减值损失、税前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等栏目,其中企业成本费用的各项扣除政策,也要事先设置好计算公式,以方便报税单位会计人员正确计算成本费用扣除额度。最好能按照具体的每项经济业务,逐项填写,例如在表格中事先设置税法规定的收入确认类型栏目,以方便报税单位会计人员进行计税收入的处理。

“现金流量表”的“涉税事项基础数据表”应按照具体的经济业务填制“收到增值税销项税额”、“代收消费税(委托加工企业)”、“支付增值税进项税额”等涉税收支项目,并上传相关凭据的照片做附件以待税务机关审核。

在这些“涉税事项基础数据表”中要增设税法、税收政策等法律法规提示栏,以实时更新和列示最新的税法规定,方便报税单位及时了解、掌握和使用。也应增设附件栏,以便上传合同文书、收入确认相关凭据、抵扣发票等照片资料,以方便企业会计人员复核,方便税务机关的审核。最后税务会计报表中的某些较难填写的项目从这些“准备表”中的对应项目取数,再加上企业会计人员对其他项目的填制,形成完整的纳税申报表。

应对纳税报表体系进行重新的设计,突出税务会计的独立性,突出各个税种的明细信息,突出企业税负的明细计算原理和过程,并积极利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先进技术为纳税人创造方便,减轻纳税申报的难度和工作量。

在电算化软件的研发上,应设置专门的税务会计模块,在财务会计核算时,遇到涉税事项的会计处理时,就应自动弹出税务会计信息填制表格,并附有涉税事项的相关税法规定的提示,财会人员在表格中应填制资产计税基础、收入类型等税务会计信息,例如填写资产、负债计税基础;还有资产折旧、减值、摊销的税务处理、税法上的收入处理、成本费用的扣除计算等数据和信息。由于提前做好了税务会计信息的填制工作,这样能大大减轻税务会计的复杂程度。在电算化软件中设置的税务会计报表模版和前文提到的“准备表”。在自动计算生成财务会计报表的同时,也自动生成了税务会计报表和纳税申报表。Z

参考文献:

1.马雪.浅析税务会计的基本理论研究及其体系构建[J].现代经济信息,2012,(17).

2.郭少洪.税务会计理论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07).

3.刘晓北.“财税混合”模式下税务会计核算研究[J].财政监督,2013,(17).

会计报表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上市公司; 会计信息; 披露质量

会计信息是会计人员对相关会计数据通过记录、计算、分类、汇总等程序处理后产生的,反映经济活动真实情况的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各种经济信息。会计信息产生之后最终是以会计报告的形式向外界发布。由于会计信息在经济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会计信息的质量就显得尤其重要。

会计报告是会计信息披露的载体,而财务报表又是会计报告的主要形式。本文从财务报表出发,透过财务指标来分析它们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比较科学的财务报表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一、研究设计

(一)变量选择

本文从财务报表出发,从中选出若干指标,分析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变量的具体含义及简单描述如表1(见后)所示。

(二)样本选取

本文选取2001年12月31日以前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至2009年12月31日仍然挂牌交易的、不是单独发行B股的河南省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数据时间范围为2007年至2009年三年。本文在对样本公司的数据进行研究分析时,采用的统计软件为SPSS13.0。

二、基于因子分析的会计信息质量评价

因子分析是一种将多变量化简的技术,分析的目的是分解原始变量,从中归纳出潜在的“类别”,相关性较强的指标归为一类,不同类间变量的相关性较低。因子分析的前提条件是各变量之间必须有相关性,否则各变量间没有共享信息或相关性较弱,提取出来的公因子对指标的综合能力就偏低。除了根据专业知识来分析外,还可以使用KMO统计量和Bartlett球形检验来加以判定。

表2给出了KMO检验和球形检验结果。其中KMO值为0.626,根据统计学家Kaiser给出的标准,KMO取值大于0.6,适合做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检验给出的相伴概率为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拒绝Bartlett球形检验的零假设,认为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在表3主成分列表中,按照特征根从大到小的次序列出了排在前八位的主成分。根据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或等于80%的原则,结合主成分负荷及因子得分系数矩阵结果,本文选取第一至第八主成分代表原变量的所有信息量,总贡献率为83.859%。使用的8个因子分别命名为变动因子、利润因子、股本结构因子、现金保障因子、控制因子、董事会规模因子、现金收益因子和债保因子,提取的8个因子对原变量的信息描述有显著作用。

进行因子分析之后,以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8个因子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数进行加权汇总,得出每个上市公司的综合得分F。

三、描述性分析

通过对河南省上市公司样本数据的实证分析可以得出,2009年和2007年排在最后的是*ST安彩,2008年排在最后的是东方银星。结合表4的描述性统计分析表,我们发现,这两家上市公司在当年的大部分因子都处于全体样本一般水平以下,仅有个别因子得分为正:2009年*ST安彩只有债保因子为正,2008年东方银星也只有债保因子为正,2007年*ST安彩为正的三个因子都只与公司治理有关。

综合观测样本公司的总因子得分情况,建立起一套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信誉等级标准评价体系(如表5)。

本文通过因子分析计算出因子得分的所有河南省上市公司,都可以对照表5得到该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信誉等级。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这里建立的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的分级标准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探讨,根据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求以及样本数据的不断扩充,该评分标准可以进行相应调整。

四、比较分析

深圳证券交易所自2002年开始,每年都会对深交所上市公司当年度的信息披露工作进行综合性考评,旨在强化信息披露义务人的披露责任,提高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意识,并按照优秀(A)、良好(B)、及格(C)和不及格(D)四类形成最终考评结果。考评结果在上市公司范围内通报,并记入诚信档案,向社会公开。

结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考核办法》所公布的深圳证券交易所2009年、2008年和2007年对深市主板上市公司年度信息披露考核的考核结果,将二者的结果进行比较,具体数据如表6所示。

通过两个有关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考核结果的比较可以看出,对于信息质量优秀和信息质量中等的上市公司来说,本文分析与深交所考核结果基本一致,2009年信息质量优秀的上市公司均为2家,深交所考核优秀的是同力水泥和神火股份,本文分析为优秀的是同力水泥和双汇发展;2008年深交所考核信息质量优秀的上市公司有2家(同力水泥和神火股份),本文分析结果有3家(同力水泥、双汇发展和神火股份);2007年深交所考核信息质量优秀的上市公司有1家(新乡化纤),本文分析结果有2家(双汇发展和焦作万方)。三年期间信息质量考核为中等的上市公司数量完全一致,在信息质量良好和信息质量较差的上市公司数量方面,二者的考核结果差异较大。

笔者认为,造成二者分析结果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分析考核的侧重点不同。深交所的考核是对深交所上市公司年度信息披露工作进行的综合性考评,对于每一份公告均从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合法合规性和公平性六个方面进行评分,综合考虑上市公司与证券监管机构工作配合情况、信息披露事务管理情况以及被采取监管措施情况等多方面因素,对上市公司当年的年度信息披露工作进行多角度评价,形成最终考评结果。本文的分析主要是从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出发,分析相关财务指标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没有考虑财务报表之外的其他影响因素,因此两者的分析结果会有一定的出入。●

【参考文献】

[1] 沈颖玲.网络时代财务报告的编报管理[J].财经论丛,2005(2).

[2] 乔旭东.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结构的互动:一种框架分析[J].会计研究,2003(5).

[3] 蒋尧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与虚假陈述研究[J].会计研究,2004(1).

[4] 师萍.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模式探析[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

[5] 部莉王君.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评价[J].会计之友,2010(2).

[6] 岳上植,汤洪亮.论会计诚信治理体系建设[J].会计研究,2006(6).

会计报表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在经济发展与市场需求变更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集团公司融资上市。在市场建设中集团公司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方面,由于企业并购的存在,其管理以会计报表合并处理为主要形式。但是因为当前在这方面,国家还没有给出具体的要求,为此导致子公司和集团公司工作过于杂乱,最后结果是集团公司财务会计报表未能发挥其应有的效果。文章通过对集团公司的财务会计报表合并现状进行研究,结合其问题做出思考,以此规范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

关键词:集团公司;财务会计;报表合并;思考

一、合并报表的含义和影响

(一)合并报表的含义

当我们把子公司以及总公司的现金流量、运营结果以及财务情况整合成一个报表的时候,我们称之为合并财务报表。其中,现金流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所有者权益合并、利润表合并,四部分共同组成合并财务报表。通常总公司会拥有下属至少一个子公司,并且总公司控制着子公司的运营。

(二)合并报表的影响

子公司与总公司事实上并不是同一个企业法人,其各自独立,之间通过控股产生关联,为此可以将子公司看作总公司管理下的一个经济实体。尽管子公司与总公司都能够执行财务报表的编制,但为了能够完整反映集团公司的财务状况,仍需合并财务报表。当某一企业持有另一企业50%以上的资金或股权的时候,就是我们所说的经济角度,此时前者和后者具有控制关系。尽管控制与被控制公司作为两个独立的法律主体,但是在经济方面他们组成了一个经济联动体。其中控股企业的会计报表内容涉及总企业财务状况,无法看出子企业的财务状况。为使总公司更好地掌握经济主体财务状况,即要求将子公司、总公司的财务报表合并处理,帮助投资者以及债权人更准确地了解经济主体财务状况,进而做出决策。合并报表和汇总报表相比又有区别,后者主要是针对企业报表简易的进行整合处理,前者则不单单是把子公司与总公司的财务执行简易的汇总而已,其依据特别的方式,对待公司项目时根据具体情况执行抵消而后进行编制,在合并处理后便可通过报表查看集团公司整体的财务状况。

二、互联网在集体公司财务会计报表中产生的影响

(一)网络对财务会计组织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不断的发展,为了让企业财务与经济处理更具效率,集团公司相应的采用了具备网络特性的财务会计审核系统。网络系统能够自动收集原始凭证及其数据,并且能够根据会计工作的步骤自行处理业务,同时产生对应的电子记账凭证、执行记账操作。借助网络产生的财务会计报表,在信息能方面能够通过预测系统来实现自动化分析。在网络的结算卡的帮助下,能将企业与外界产生的经济业务的相关信息准确的录入到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系统当中,对传统的财务会计组织而言这无疑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二)网络对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影响

借助互联网技术形成的财务管理系统,能够在集团公司信息公开的平台上对会计信息进行展现。在集团公司内部各个部门能够按照已有的权限对不同的信息执行查阅,对于外部的信息使用者,则要求通过授权才能够通过系统来调阅、浏览所需会计信息。在以往互联网尚未普及的年代,会计工作通常都是人工执行处理,而在互联网的今天,过去的内部调度已经不再使用,时代要求建设健全的内部会计控制体制,使得财务会计信息更加安全可靠。

(三)网络对财务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影响

由于互联网所具有的开放性特点,导致网络会计信息平台有被黑客、病毒等攻击的风险。网络会计平台被他方恶意攻击有以下几种可能,1. 当信息平台的管理者、使用者安全意识不强时,对于下载文件没有在第一时间内进行安全监测以及病毒查杀;2. 信息会计平台本身安全等级不高,防火墙尚未配置或者存在缺陷;3. 平台程序的本身弊端明显,系统性问题突出。

(四)网络对公司财务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

过去的财务报表是通过纸制文件或磁介质来进行信息的传递,由专门的会计人员执行编制,依照集团公司现存结构来上报。在互联网的影响下财务报表多为线上汇报,企业的管理者能够通过互联网对其信息进行查阅与询问。

三、集团公司财务会计报表合并中存有的短板

(一)没有明确统一的合并政策

在集团公司中有两种合并形式,一种是股权联合合并,另一种是购买合并,其两种方式性质不同。并购合并主要体现在并购公司下属子公司在资金流上有部分资金的流出,其形式多样(实物、债务等)。在并购当中得到资金的公司对自身企业的控制权将被削减、甚者将完全丧失控制权。这类型的购买合并中,债务通常用说明的方式表現在企业负债表之中。在项目融资的债权关系中,债权人具备追索的权力,为此项目责任方面项目投资者只需承担部分责任,这对那些投入、回收周期长的企业项目而言相对有意义。在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通常不会把企业投资的项目一次性全部反映出来,这将导致企业负债失衡,因企业财务状况超过警戒线,从而不能得到银行的新资金的贷款,不利于未来的盈利和发展。

(二)没有将股权联合法和购买法进行统一

就当前国际而言,关于股权联合法与购买法有这几个不同的声音:1. 全部的公司在合并过程中仅能通过购买法来解决问题;2. 公司合并过程中两种法律都能被使用,股权合并法具有一定的使用前提,不可替代购买法;3. 公司合并过程中两种法律都能被使用,股权合并法使用时需要具备一定前提,同时能够替代购买法。无论哪一种方法,都是基于财务会计信息的解决方式。在网络普及的如今,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财务会计工作要求结合时代特性,结合实际找出最适合我国的财务报表合并的方法。

四、集团公司财务会计报表合并建议

(一)子公司要根据规定来提供报告

我国有关部门在报告方面给出了标准,其标准能够适用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下的企业,使其信息报告在原有基础之上更好地接轨国际。报告制度的设定能够让使用报表的人对总公司旗下各子公司的财务状况能有更深刻的了解,集团公司的管理者又能够依照报表对子公司的预计收益和风险进行分析。集团公司的合并报表能够清楚的展现出企业的整体状况,是每个子公司分部报告的汇总,合并报告同分部报告二者一起使用,能让集团公司更好地了解每个行业公司的运营状况。

针对子公司和总公司的差异,要求把可管控的子公司加入到报表合并中来,同时在表中细化其有关内容,报表标准一律按照总公司标准执行。

(二)对集团公司的财务预算实行全面管控

为确保集团公司预算的有效可靠,公司总部需要借助财务信息数据来进行全面的财务预算。财务杠杆的收益有两大方面的内容:1. 集团公司处于一定规模,集团企业会在息税前利润中取出部分对债务利息进行支付;2. 集团公司的息税前的利润超出债务资本后的利率,这时股权资本将得到部分的利益。集团公司的财务杠杆风险多源于在利用财务杠杆的过程中可能导致的收益降低,为此集团公司需要针对财务执行全方位的预算,避免财务投资方面的损失。

(三)构建集团公司内部会计控制系统

在集团公司中集中的销售与采购机制存在的部分缺陷需要在人手方面来处理,其预算制度、核算制度又要通过会计系统来管控。集团公司购并过程中涉及资源较多,范围较广,普遍需要跨行业、领域,为此在合并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要进行财务方面要求与处理,依据业务能力的变化第一时间内实行更新,避免因为疏忽对公司带来风险、造成损失。合并报表制定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合并报表要能够反映每个子公司的资金流量,让报表更具严谨性和安全性,一旦发现问题要第一时间进行改正,让会计合并报表系统最优化。

五、结语

总而言之,集团公司作为21世纪的主要商业模式,其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世界经济低迷的如今,我们要找出并解决集团公司内部财务管控问题,借助报表合并来展示公司的整体财务情况,给投资人提供有价值的财务信息参考。在构建合并报表系统过程中拓宽公司账务发展思路,通过报表合并业务让公司更好的生存,获得更好地发展。

參考文献:

[1]唐国斌.集团公司报表合并遇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9).

[2]杨红霞.企业集团合并会计报表的难点及改进[J].财经界(学术版),2017(19).

[3]王开亮.央企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编制难点及分析[J].现代商业,2017(26).

[4]姜婷婷.上市公司合并会计报表编制状况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09).

(作者单位:大连易世达新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会计报表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本文主要以改进和完善企业会计报表附注为中心论题,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分析,找出企业会计报表附注在披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通过分析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增强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完整性,使报表使用者更加充分地认识和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从而做出合理预测、决策。

[关键词]会计报表附注;上市企业;披露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0.16.024

0     引 言

会计报表附注在披露过程中,由于披露信息量巨大、内容冗杂,再加上附注披露中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使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有的企业经不住巨大利益的诱惑,会粉饰会计报表附注,导致企业披露信息缺乏真实性,诱导了报表使用者,也会影响证券市场的有序、稳定發展。

1     上市企业会计报表附注披露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主要搜集了43个财务报告过程中舞弊的样本公司进行分析,可大致看出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舞弊类型可以分为:利润表舞弊、资产负债表舞弊和虚假披露3种,如表1所示。其中,虚假披露最严重。随后,本文又对这43个样本上市公司虚假披露进行了具体分析,可以看出未披露关联交易出现的次数最多。此外,隐瞒重要事项也是披露中常用的手段,具体隐瞒的重要事项如表2所示。

1.1   披露不真实

在会计报表附注披露的过程中,由于会计报表自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许多虚假披露问题在监督管理部门没有调查研究前很难被发现,这样很容易误导投资者决策,给投资者造成经济损失,如表3所示。

1.2   披露不及时

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关乎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也影响会计报表附注的质量。上市企业财务报表是在该企业上个会计年度后的几个月内公布的,反映的信息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有的企业利用这一缺点进行披露,实际案例如表4所示。

1.3   披露不充分

现实生活中许多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过程中出现披露不充分问题,如表5所示。

1.4   覆盖不相关

信息的相关性对信息质量的影响举足轻重,但是企业披露的部分信息和企业发生的业务相关性比较低,甚至完全没有关系。比如,2017年证监会指出广西慧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披露过程中利用政治问题进行炒作,披露了大量与之不相关的信息。

1.5   覆盖不全面

现阶段,我国对小规模企业及对外发行证券企业以外的其他企业制定具体单独的财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制度还不够完善,主要是因为以上企业没有具体的披露标准,影响了附注信息披露的规范性和统一性。典型案例如表6所示。

2     上市企业会计报表附注披露问题产生的原因

2.1   现行的财务制度不完善

现行制度不完善,通常出现一些互相重复或者不一致的规定;且规定企业进行披露的财务信息也不相同;制度和准则在细节制定上存在差别。

2.2   利益驱使

①捏造利润:目的在于获取配股资格或者提高股票发行价格,或者为不被摘牌,而这类做法都有悖法律精神,影响投资者决策。②隐瞒利润:有的企业担心未来的营业,会故意隐瞒已经获取的利润,或考虑税收方面的问题,也会故意隐瞒本企业已获取的部分利润。

2.3   缺乏有效的管理

2.3.1   会计师事务所监管不力

就目前状况看,我国的注册会计师并没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导致有的会计师事务所与注册会计师不顾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为了眼前利益违背“公正、客观、独立”的原则,编制虚假的不合规的会计报表,为这些公司谋取不正当的利益。

2.3.2   证监会监管不力

通过分析2013-2016年受处罚的财务报告舞弊的43个上市公司在2007-2019年被证监会研究处罚的情况,如表7所示,表明证监会对处罚对象出具的行政处罚公告具有较差的及时性。

2.4   会计人员素质较低

会计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与职业道德水平会直接影响公司会计报表以及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据统计,我国将近1 800多万的会计人员中,中专以上学历的仅占其中少部分,会计人员的总体文化程度与职业道德素质均处于较低水平,不能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需求。

2.5   执法力度不够

我国证券市场起步相对较晚,会计报表附注披露信息的质量也相对较低,且受会计执法力度的影响。无论公司粉饰会计报表,还是会计师事务所违反职业道德,主要原因在于企业管理层受利益驱使无视法律存在,屡教不改。如果证监会对违背法律的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加大处罚力度,让他们有所忌惮,那么我国会计信息质量将会有很大提升。

3     解决上市企业会计报表附注披露存在问题的对策

3.1   完善企业会计准则

国内颁布的会计准则应对会计报表附注做出明确规定,并在各个方面提高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尤其对于企业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需要提出更加充分以及具体的要求。

3.2   提高公司内部透明度

第一,明确企业管理部门的权责。对于出现的违规违纪现象,监督管理部门要制定完善且系统的管理办法,同时也要按照《区改制企业监督管理暂行办法》,逐步实现对企业以及公司的监督管理,维护广大投资者和职工的合法权益。第二,企业要建立人才引入机制。通过市场聘用职场经理人,尤其是对技术、金融、证券等行业的专业人员,打破企业现行的管理以及技术机制,建立人事激励与约束机制,吸引人才、合理利用人才,让企业充满活力。第三,实行“三分开”原则。公司要做好人、财、物方面的管理工作,避免关联交易和财产权属模糊,为企业以后更好更快发展打下基础。

3.3   加强外界监督

3.3.1   加强审计部门监督

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与道德水平,以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管理部门要严格监督会计师事务所,杜绝其违反职业道德或法律法规的行为;负责监管会计师事务所的部门要起到约束会计师行为的作用;加强审计准则研究,颁布审计公告,提高审计质量。

3.3.2   证券监管部门加强监督

第一,制定证券市场相关的规章與规则。目前,随着现行市场的发展,证券市场的相关法规也应不断完善,这样证券市场才能稳定发展,市场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才会得到保障。第二,加强证监会对上市公司证券交易的监督管理。

3.3.3   加强社会媒体的监督

证监会的人手有限,且处理信息需要一定的时间,只能通过制度要求信息披露工作,不可能检查出所有的虚假披露,这时需要社会媒体的监督。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后,媒体可以通过监督,找出存在的问题,提高证监会的工作效率。

3.4   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上市公司建立并完善人才培育机制,加强对职员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道德品质以及法律意识,且在日常经营中严格要求工作人员。对违反法律规范的工作人员给予相应处罚,重要事项则交给法律部门。对于提供虚假报告、隐匿会计信息、销毁会计凭证、跨级报告或做假账等违反会计准则的工作人员,相关部门应注销其相关资格证书,终身不

再录用。

3.5   加大惩治力度,明确法律责任

有关部门应该明确法律法规,严惩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或误导性财务报告的财务人员,主要制裁手段为追究其法律责任并给予惩罚。对于那些违法违纪的人员,会计准则制定者与证监会应加大会计报表附注虚假披露的惩治力度,保护报表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主要参考文献

[1]孟烨.会计报表附注对财务分析的影响[J].新经济,2014(1):109-110.

[2]徐俊贤.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附注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

2006.

[3]王莉.关于会计报表披露的有关问题[J].中外企业家,2015

(2):52-53.

[4]夏洪智.企业会计报表附注研究[D].成都:西华大学,2009.

[5]彭慧玲.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透明度研究[D].成都:

西南财经大学,2006.

[6]郑伟宏,李晓,张婷,黄敬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与审计揭示——基于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分析[J].财会通讯,2019(22):

19-25.

上一篇:旅游营销论文范文下一篇:关于民俗文化的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