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安联防机制范文

2023-09-23

社会治安联防机制范文第1篇

2、治安联防队要在上级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服从管理和指导。化解队员之间矛盾,齐心协力,努力维护一方平安。

3、要严格实行轮流值班制度,做好值班记录。

4、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及时处理各项值班事宜,不得误岗脱岗。如有特殊情况应找其他队员替班或换班,但须经主管领导和联防队长同意许可后方可离开。

5、在巡逻过程中,抓获现行作案分子时,要及时扭送当地派出所,不得打骂、体罚、禁锢违法犯罪分子。

6、联防队员举止端庄、着装整齐、仪表严整,严禁污言秽语、酗酒、赌博等。

7、联防队员不得借职务之便耍特权、抖威风,应做到公事公办,不得向群众索取财物。

社会治安联防机制范文第2篇

本报讯年终岁末,“两抢一盗”易呈多发态势。为了保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的安定稳定,连日来,荔城区黄石工业园区组织联防队员配合黄石派出所、区边防大队建立军、警、民三位一体的地面联防体系,对黄石镇主要路口进行设卡,查处无牌无证、超载超速等交通违法行为,并对园区内的企业、网吧进行检查,清查“三无人员”,遏制未成人年上网等违法行为。

这是近年来荔城区创新社会巡防模式,推行“大联防、大联动、大联治”的一个缩影。为了切实做好综治维稳工作,该区提出了“路面巡逻、路口盘查、路段设岗、小区管理、要素保障、责任明确、落实到位”的工作要求,全面开展“立体交叉、联动、覆盖”的治安大联防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今年该区全面开展路口设岗工作,在全区各主要路口共建设了73个岗亭(含警务室),其中城区28个岗亭,郊区45个岗亭,并由区公安分局牵头,实行民警带班,协警、联防队员配合,深入辖区开展24小时路面“网格化”巡防。同时加强技防设施建设,该区今年在公共场合共新安装各种类型的治安监控探头437个。其中在重要路口安装探头235个,对10个非物业管理小区进行三防改造,安装探头202个。另外,有10个生活小区通过深入、科学布点,依托警务室和治安岗亭分别建立了内部视频监控平台,派人实时监控,并派保安在小区内24小时不间断巡防。

该区今年在做好路口设岗和科技防范的同时,还不断充实专职巡防队伍。区治安巡逻大队在原来50人的基础上扩大至150人的规模,镇街、工业园区、工艺城和鞋服城共建立9支专职联防队,联防队员共405人。今年该区还新购买了治安巡逻摩托车90部,实时对讲机150部,配发到各个警务室和治安岗亭,这样巡逻人员在遭遇突发事件时就可及时采取联合行动,提高工作力度,有效震慑了犯罪分子。现在该区的社会治安明显好转,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也在逐步提高。

今年8月份,该区在全市还率先出台了《荔城区治安联防队员管理暂行规定》和《荔城区治安巡防督查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制度,建立和完善治安巡防督查、整改和问责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区委书记亲自挂钩全区治安视频监控网络建设,区长亲自挂钩全区治安联防队伍建设,其他区领导班子成员按照分管工作相应挂钩13个平安系列创建牵头单位,检查指导相关工作。区委政法委还成立了4支督察队,对全区治安巡防和维稳工作进行全面督察,保证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社会治安联防机制范文第3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切实增强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的责任感,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建立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按照分级负责制全面落实监管责任,切实保障青少年儿童生命安全,维护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实现“平安那坡”的目标。

二、目标任务

宣传教育全覆盖,警示标志全覆盖,隐患排查全覆盖,监管监控全覆盖,全方位构筑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网,实现“零溺水”的目标,全面防控,强化工作措施,做到重点时段有人看守,重点水域有警示标志,重点人群有人监护或代理监管,坚决遏制青少年儿童溺水伤亡事故的发生。

三、责任单位

XX派出所、镇综治办、镇安监站、镇文化站、镇卫生院、各村委会、中心小学及幼儿园。

四、工作职责

各村委会、相关部门和中心小学及幼儿园要在镇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明确职责分工,形成齐抓共管、多方联动、配合密切、落实有力的工作局面,共同做好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

(一)各村:支部书记、村主任要高度重视学生防溺水工作,镇督查组督查时和平时都要亲自到水域处查看,专门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按照镇政府关于防溺水工作通知的要求认真落实,确保宣传到位,措施到位。

村范围内的容易溺水点必须设置醒目的警示牌和防护网等安全设施。水域面积较大、或有多个入口的要设置多个警示牌。危险性较大的要设置防护网。水域属于个人的,督促水源责任人落实安全防护网、警示牌等安全设施。要定期检查安全设施,发现损坏马上补救。宣传栏有防溺水安全知识。要经常提醒家长看护好孩子。要经常开展安全巡查,每天做好巡查记录。因工作落实不到位导致溺水事故的,将追究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的责任。

(二)各小学、幼儿园:建立预防学生溺水工作网络体系。

实行教师安全包干。经常性上安全教育课。对学生、家长进行防溺水安全教育(安全宣传栏、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案例警示、家访、家长会、承诺书、致家长一封信、短信等)

(三)镇安监站:做好镇村、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的宣传、警示和防护工作。

将预防学生溺水工作纳入安全生产目标考核。

(四)镇防溺水领导小组:督查各村、各单位预防学生溺水工作措施的落实。

(五)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协调水利部门在河流、水域等设置醒目的防溺水安全警示标志,在特别危险区段设立防护栏、隔离网等安全设施。

(六)国土规建环保安监交通站:加强在建建筑工程内深基坑的安全监督管理,督促施工单位对在建建筑工程内的深基坑、沟槽、水池等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并设立安全警示牌;

督导做好地质环境治理工作,加强对土地利用的监管,配合做好安全生产的宣传、警示和防护工作。

(七)派出所:一要积极配合开展学生溺水事故救援工作,强化涉溺水事故接处警及警力调度,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配合施救,维护好现场治安秩序。

二是会同相关部门及时控制事故肇事人,做好涉案事故的调查取证工作。

(八)卫生院:要组织好对溺水学生的救治,确保溺水人员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抢救。

救援人员须学习掌握急救方法和其它安全救护措施,避免因延误而产生不利因素。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是各村各单位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各村各单位要站在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高度,切实把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各村、各单位要建立健全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领导组织,认真部署、强力推进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确保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二)强化措施,加强督查。

各村各单位要围绕努力确保青少年儿童安全的目标,加强督导检查,确保机制健全、任务明确、措施到位。要健全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细化工作措施,认真开展自查和整改工作,建立隐患排查台账,对发现的各类隐患逐一进行整改,确保警示标识、隐患整改、监管监控全覆盖。

社会治安联防机制范文第4篇

2011年5月1号

一、防溺水安全预警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预防预警机制:

(一)、对学生加强游泳安全教育,教育学生不到河边、塘边玩耍,不得私自下河游泳,如确须到游泳场游泳的,必须有家长带领。

(二)让学生掌握有关防溺水、自救等知识,在紧急情况下,会进行简单的处理。

1、加强领导,切实把学校防溺水工作落到实处,各校要进一步加强对做好防溺水重要性的认识,认真研究和分析本校防溺水教育所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学校要成立相应的应急防范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明确具体的工作责任。

2、突出重点,开展以预防学生溺水事故为主的每月定期分析制度。各校要认真组织开展对学生可能发生溺水事故隐患的自查和整改,对学校周边的河流、池塘、水坑等水域以及学校附近的情况进行分析,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

3、完善制度逐步建立标本兼治的长效机制,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的,切实可行防溺水事故发生的安全规章制度和防范措施,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尤其是要认真做好节假日,学校放学期间学生预防溺水的教育和管理,要积极争取学生家长及社会力量的支持和配合,严防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同时,要认真落实安全保卫制度,特别是节假日期间的值班保卫制度,学校领导要坚持领导带班,增强值班力量;值班电话要保证24小时有人接听,要严格信息报送制度,遇有突发事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并妥处置的同时,要及时,如实上报相关信息,不得隐瞒不报或迟报,漏报。

4、加强宣传,不断提高学生安全意识。要利用墙报、黑板报、班会、小广播以及国旗下讲话等各种形式,结合下发的防溺水有关资料对学生溺水伤亡事故案例进行反复多次的安全教育;要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中小学生安全须知》、《中小学生自我防范安全》、《全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指导丛书》,广泛、深入地对广大师生进行安全教育,积极宣传,营造氛围,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5、围绕主题,开展“五个一”活动。各班要紧紧围绕“提高自防、自救能力、杜绝溺水”这一主题,深入开展“五个一”活动;开展一次全校性的防溺水安全教育报告会,出一期防溺水为主要内容的黑板报,举行一次主题班会活动,举办一项竞赛活动(如手抄报、征文、演讲等),召开一次家长会或印发家长的一封信等。

三、应急预案:

(一)、一旦发生学生溺水事故,应在第一时间内报警、组织施救

(二)如有伤者,应及时送就近医院救治。

(三)、通知家长,密切配合,共同救护。

社会治安联防机制范文第5篇

区域性的大气污染是大气污染的特征之一。因此, 在2010 年5 月,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九部门《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 ( 以下简称《意见》) , 要求“全面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 切实改善区域和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该《意见》明确指出了重点区域和防控重点。1 环保部在2012 年发布《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 更加明确的提出了建立联防联控机制的具体要求。2013 年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指出要“建立京津冀、长三角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此外, 我国新《环境保护法》第二十条明确指出, “国家建立跨行政区域的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协调机制, 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的防治措施。”该条文标志着我国已开始从从法律制度的层面上明确了联防联控机制。

欧美政府间合作的跨区域联合控制大气污染已有着丰富的经验。1979 年, 30 多个欧美国家签订了长距离传输的跨国大气污染公约。在此之后二十年内, 欧美各国为联合控制大气污染, 相继签订了一系列国际协议或国际公约。如1985 年提出了《最低削减30% 硫排放及其跨边界层传输协议》, 1994 年提出《进一步减少硫排放的协议》, 2005 年提出《全球空气污染传输的特别工作组》。所以, 中外实行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的时间点存在较大不同, 因此, 我们更应该通过相关比较来认清自身缺陷, 从而明确相关措施与目标。

一、美国具备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单一

为了防治大气污染, 美国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开始就逐渐建立了完善的法律体系。美国从联邦、州、地区和地方政府这四个层次上建立了层级式的法律法规, 并且每一层级的法律法规都明确了各级政府的相应职责和权限, 逐渐形成了大气污染防治的完善法律体系。自1943 年的洛杉矶烟雾事件和1948 年的多诺拉事件之后, 美国开始针对大气污染颁布了多项法律法规并不断进行修订, 如1955 年制定颁布的《空气污染控制法》, 1960 年出台的《空气污染控制法》, 1965 年出台的《机动车空气污染控制法》, 1967 年通过的《空气质量控制法》, 1970 年通过的《清洁空气法》等等。3《清洁空气法》明确了首先应该治理的是移动空气污染物质排放源, 还专门规定了针对酸雨的治理工程。之后随着各级政府大气污染治理措施的不断实施, 各大城市的空气污染物排放量不断下降, 大气质量指数也明显提升。

中国的《环境保护法》于1989 年12 月26 日通过并实施; 之后于2014 年4 月24 日修订通过, 自2015 年1 月1 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于1987 年9月5 日正式颁布。国家又连续颁布了一系列法规用于配套实施, 如1984 年发布的《防治煤烟型大气污染技术政策》, 1987 年颁布的《城市烟尘控制区管理办法》和《关于发展民用型煤的暂行办法》, 2002 年颁布的《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等。可知, 我国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建立不仅起步晚, 而且单一, 更不可能建立法律法规体系。

二、美国管理主体明确; 中国管理主体模糊

美国在1970 年出台《清洁环境法》的同时也设立了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 ( EPA) , 其根据国会颁布的环境法律制定和执行环境法规, 从事或赞助环境研究及环保项目, 加强环境教育以培养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4EPA通过制定全国性的法律法规, 提供技术、资金等支撑, 致力于防治环境问题。美国的联防联控管理机制可以分为层级式的管理。第一层是联邦政府部门之间相互协调配合, 进行空气治理。第二层是EPA的10 个区域分局, 每个大区设立区域环境办公室。第三层是建立跨区域的大气污染治理机构, 联合解决大气污染问题。5 加州成立了南海岸空气质量管理局, 该局通过多种措施联合行动, 有效确保了南海岸的空气质量达标。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并没有明确管理主体。这种模糊性导致我国各部门之间互相推诿, 不作为现象大有存在, 十分尴尬。我国有着层级分明的行政区域划管理制度, 如省级与直辖市之间, 地级市与地级市之间, 并不是行政上下级关系, 因此就出现了谁是统一是指挥官和规划者这个问题, 而这个问题需要在立法上予以明确, 不仅要明确管理主体, 更要明确管理主体的职责范围。只有这样, 各行政主体之间才能各自分工与彼此配合, 才能避免资源分配不均和浪费现象的发生, 才能遏制各主体间相互推诿责任现象的出现。

三、美国有明确的目标体系; 中国的目标缺乏具体化

6 美国《清洁空气法案》明确列出189 个有害空气的污染物, 还要求EPA必须在该法案实施之日起十年内为这些污染物建立“最大可行控制技术”的评断标准。此外, 该法案还具体提出了两个阶段的实现目标: 第一阶段, 从1995 年开始, 公共设施必须减少500 万吨的二氧化硫排放量。这个阶段后, 二氧化硫排放量将控制至2. 5Lbs/百万Btu; 第二阶段, 从2000 年开始, 公共设施必须减少200 万吨的二氧化硫排放量。这个阶段后, 二氧化硫将控制在1. 2Lbs/百万Btu。由此可知, 美国在大气污染治理过程中提出了具体、全面、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的明确目标。

中国在《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中明示的实现目标是, “到2015 年, 建立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区域空气质量大幅改善。确保2010 年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空气质量良好。”可知, 此目标不仅没有实现, 大气污染更是日益严重。并且我们可以看出, 此工作目标的说法十分笼统, 并不细致, 也不具备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因为大气污染防治是一项需要长时间计划的工作, 需要分区域确定不同时期的阶段性总体目标和具体措施。

通过以上比较可知, 我国要想在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取得进展, 一是必须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 二是要在法律上明确联防联控的行政管理主体及其职责范围, 并且相互协调, 展开分工与合作。定期召开会议, 通过民主协商讨论、集中表决等形式通过雾霾治理协议; 三是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目标, 确定治理内容和方向; 四是要综合运用各种方式方法来防治大气污染, 特别是要注重发挥市场的应有作用和功能。

摘要:我国日益严峻的大气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民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 人民群众迫切需要改变这种生态环境, 改善生活环境质量。本文从美国治理大气污染的角度, 分析其采取区域性机制的成功治理经验, 从而发现并总结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机制的问题和缺陷。

关键词:大气污染,区域性,联防联控

参考文献

[1] 陈健鹏.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亟须提高环境监管有效性[EB/OL].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wzsy/gysd/1186536.shtml, 2014-05-05.

[2] 隗斌贤, 刘晓红.对大气污染区域联防制度创新的几点思考[J].科技通报, 2014, 01:208-216.

[4] 孟戈琳, 何丰, 李亦然, 董蕾.美国大气污染治理经验及启示[J].智富时代, 2014 (06) :43-44.

[5] 杜斌, 杨汉杰, 董高伊, 张燕平, 樊勇.发达国家大气污染治理经验及启示[J].华北金融, 2013 (09) :31-51.

上一篇:手机恢复删除短信范文下一篇:诗经楚辞取名大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