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与商品学案例分析范文

2023-09-24

商品与商品学案例分析范文第1篇

本文选取沪深300股指期货与黄金期货两个品种作为金融期货和商品期货的代表。中国金融市场的沪深300期货起步较晚, 在2010年4月16日正式推出, 自此中国股票市场开启了双向交易机制, 交易者可同时进行做空和做多的双向交易, 沪深300股指期货对沪深300现货价格变动有重要性影响, 对我国股指期货现货的波动关联性具有深远意义, 有利于国内投资者的套期保值和投机套利。黄金期货是我国的一种典型贵金属期货, 虽然我国黄金期货市场并不成熟, 但由于其对抗金融风险和通货膨胀等保值的功能, 目前黄金的市场需求日益加大, 研究其现货与期货的关系对金融市场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金国外学者已经对金融期货、商品期货的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Garbade和Silber (1983) 在期货和现货的价格之间建立了动态模型, 分别对七种期货品种进行检验, 分析上一期基差变动对下一期期货与现货价格的影响, 其研究结果表明了期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功能[1]。随着期货市场的深入以及计量经济学的快速发展, Haigh (1995) 利用协整分析检验对期货市场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对期货与现货价格的关系做了实证研究, 证明了一般情况下期货与现货价格之间存在一定的协整关系[2]。M.Wahab和M.Lashgari (1993) 对美国S&P500指数期货和英国FTSE100指数期货进行研究, 并分析与其相应的现货市场指数变动的动态关系, 证明了两种股价指数的期货与现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 且二者互为因果关系, 但多数时间现货价格领先于期货价格[3]。John C.Hull提出了衍生品定价原理F=Ser (T-t) , 这是最基本的远期合约与期货合约的定价理论[4]。

国内学者也对期货与现货价格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研究。部分学者通过一系列的仿真数据进行分析, 吉瑶等 (2010) 选取沪深300指数仿真期货连续近月合约进行研究, 其结果证明二者相互引导。但在不同的市场条件下, 期现货的关系并不稳定, 比如在牛市中, 指数引导期货, 而熊市则相反[5]。我国期货市场不断成熟, 学者对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关系研究也不断深入, 罗洎 (2011) 分别对两个现货市场引入股指期货, 利用波动性估计变量对两个现货市场的波动性进行研究, 证明了沪深300股指期货在刚进入市场时, 其成份股和非成份股市场的波动性显著增大, 而逐渐稳定后成份股市场的波动性减小了, 而非成份股市场的波动性没有显著影响[6]。谷晓飞 (2010) 利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对黄金期货价格发现功能进行研究, 发现黄金的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之间不能相互引导, 且不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7]

1 数据采集及研究理论

持有成本定价理论又叫存储理论, 在持有成本理论中, 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的价差等于持有该现货到交割日所需要的成本, 用公式表示为:

持有成本=期货价格-现货价格

根据持有成本定价理论的相关假设, 期货的价格等于从t时刻至交割日T时刻之间所产生的存储成本、融资成本之和减去所产生的收益的乘积;

其中, Ft为交割日T的t时刻期货价格, St为标的资产在t时刻的现货价格, Rf为从t到T时刻的无风险收益, Wt为存储成本, Rt为便利收益和风险收益之和。

本文选取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的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和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黄金期货合约作为实证研究的对象, 其样本数据为该期货合约每日的收盘价, 现货价格的数据均来自Wind数据库。期货合约的到期交割期限不同, 使得沪深300股指期货和黄金期货的价格没有连续性, 为了克服期货价格的不连续性, 我们选取最近到期月份期货合约的收盘价格作为样本代表, 运用滚动展期的方式来构造期货价格的时间序列。

通过对沪深300股指期货和黄金期货的价格整理, 剔除不一致的交易日, 最后选取的样本区间为2014年1月2日至2016年12月31日, 样本总数为733个。

2 数据处理与实证研究

2.1 相关性分析

本文对沪深300股指和黄金进行了相关性的计算, 结果如下:

本文利用Eviews9软件对沪深300指数与黄金的期货与现货的价格来进行相关性检验, 通过计算可以发现沪深300股指期货与现货价格的相关系数为0.997749, 相关程度相对很高, 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的关联度强, 套期保值的效果好, 套利的机会较低;而黄金期货与现货价格的相关系数仅为0.831785, 其相关程度不尽人意。

根据持有成本理论, 对于金融期货来说, 由于沪深300股票指数不需要持有成本, 其现货价格在理论上会高于其期货价格;对于商品期货来说, 由于黄金需要持有成本的负担, 所以黄金的期货价格相比现货价格较高。

2.2 基差分析

基差在一般情况下是指特定时刻某个标的资产的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的价差, 反应了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的动态关系。在正向市场中, 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在期货合约期限内同向上升, 其基差绝对值始终大于持仓成本, 可利用无风险套利机会, 对期货进行做空对现货做多, 到期后进行实物交割。在反向市场中, 投资者也可进行与正向市场相反的操作进行投机套利, 基差变动为投资者营造了良好的套利机会。

由两组数据的基差分析计算得出, 沪深300股指的基差平均值为22.67, 表明由于没有存储成本, 沪深300股指的现货价格基本高于其期货价格, 标准差为49.88, 偏度为1.81, 其分布略微左偏, 峰度为8.14, ;黄金的基差平均值为-12.12, 表明黄金现货受存储成本的影响, 其期货价格高于现货价格, 标准差为10.67, 偏度为0.75, 其分布略微左偏, 峰度为1.10。

通过二者基差描述统计的对比分析, 沪深300股指的基差的离散程度较大, 其风险较大;而黄金的离散程度相对较小, 风险较小。金融期货的风险相对于商品期货来说风险较大, 而金融的期货的流动性较大, 更易受市场因素等外力因素的影响, 而商品期货最大的限制为周期性的季节因素。

2.3 平稳性检验

如上图所示, 在所取的实证期间内, 我国沪深300股指的现货与期货价格的总体走势基本一致, 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和同步性;黄金现货与期货价格的总体走势大致相同, 但相比沪深300股指来说相关性较小, 离差程度较大。二者从时间序列趋势图来看, 价格序列是不具有平稳性的。

在时间序列中首先考虑其平稳性问题, 在这里我们运用ADF检验是否存在单位根, 下表中Ft为期货价格, St为现货价格, 为了回避异方差性我们采取对数日收益率作为分析对象, 对其水平序列及一阶差分序列分别进行检验。

由上表计算结果可知, 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 期货价格序列Ft和现货价格序列St均存在单位根, 不具有平稳性;其一阶差分序列△Ft和△St均不存在单位根, 说明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的一阶差分序列均具有平稳性。

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实证分析, 分别利用相关性检验、基差分析、ADF检验对沪深300股指和黄金的期货与现货价格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的实证结果显示:

从相关性检验来看, 金融期货比商品期货的相关程度高, 说明金融期货的期货与现货价格具有高度的紧密型, 不易脱离市场, 金融期货通常的交割方式为现金交割, 其市场的流动性相对灵活, 可以有效的降低交易成本, 提高收益;商品期货通常由于现货的交易成本较高, 其期货的价格相对不够稳定。

从基差分析来看, 金融期货的现货价格往往高于期货价格, 商品期货的现货价格通常低于期货价格, 这是由于持有成本理论中的存储成本的影响, 投资者可以通过反向套利的方式来获取收益, 随着期货到期日的接近, 其期货价格将不断收敛于现货价格, 套利机会不断减小, 期货的价格对于现货价格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从平稳性检验来看, 金融期货和商品期货在时间序列趋势总体趋势大致相同, 但均不具有平稳性, 而金融期货的现货与期货的价格更具有紧密型。通过ADF检验, 可以判断在水平序列中二者都没有平稳性, 经过一阶差分后其序列具有一定的平稳性, 可进行协整性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等进一步的引导关系检验。

金融期货和商品期货是我国金融市场上的重大应用, 本文研究发现期货价格往往能够反映未来现货市场供求关系, 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的关系对于投资者套期保值、规避风险、提高收益都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摘要:期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的功能, 对现货市场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本文以沪深300股指期货和黄金期货作为金融期货和商品期货的代表, 通过相关性分析、基差分析、时间序列趋势、ADF检验等分析方法来探讨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的关系, 经过研究结果来分析对比金融期货与商品期货的期货与现货价格关系, 帮助投资者规避风险、提高收益。

关键词:金融期货,黄金,经济

参考文献

[1] Garbade K.D, Silber W.L.Price Movements and Price Discovery in Futures and Cash Markets.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65, 1983, 289-297.

[2] Haigh M.S.Cointegration, Unbiased Expectations, Forecasting in the BIFFEX Freight Future Market[J].Journal of Future Markets, 2000, 6:545-571.

[3] M Wahab, M Lashgari.Price dynamics and error correction in stock index and stock index futures markets[J].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1993, 13 (7) :711-742.

[4] John C.Hull.Introduction to Futures and Options Markets (Third Edtion) .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52-78.

[5] 吉瑶, 薛逢源, 童行伟.不同趋势下沪深300股指期货与指数之间的关联性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0 (6) :9-10.

[6] 罗洎, 王莹.股指期货对证券市场波动性和流动性的影响——基于中国市场的经验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 2011 (6) :55-61.

[7] 谷晓飞.我国黄金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实证研究[J].金融理论探索.2010 (4) :64-65

商品与商品学案例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商品学;商品质量检验与管理;人才定位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强化,在生产、市场、资金全球化、科技开发与应用、信息传播的全球化中,生产活动全球化,使分工从传统的小而全转变为世界性分工,形成世界性的生产网络,不同的国家成为世界生产领域的一部分,成为商品价值链中的一个环节,加强了各国经济的依存与互动;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拉动作用日益趋强,国际商品贸易品种多样化,电子化贸易手段普遍使用,使质量、环境和健康与贸易关系更加密切,ISO9000,ISO14000系列成为国际贸易商品的共同标准,世界多边贸易体制框架已经形成。

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目标,导致我国社会市场化、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为我国提高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它也给我国带来不利和风险。如何抓住机遇,兴利除弊,就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因此,经济全球化要求我们加强对商品质量的控制与管理的研究。

一、“入世”后商品质量检验与管理人才匮乏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培养的人才越来越趋向于多学科复合型。入世之后,我国服务贸易领域将逐步提高对外的开放程度,按照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从2005年12月11日起,我国检测市场已经全面开放,一些国外检测机构已获准在我国设立独立子公司,从事检测服务。由于国际一些著名检验机构十分看好我国这个庞大检测市场和其丰厚的收益,他们进入我国检验市场会使竞争更加激烈。当然,国际竞争机制的引入,也将有利于促进我国检验市场的优胜劣汰、合理布局,促进我国的质检机构改善经营管理,提高服务水平;有利于我国的检验机构联合、重组;有利于我国的质检机构按照国际通行的市场化运作模式来运作;有利于我国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按照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做法来规范检验市场。

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商品质量检验涉及的商品种类越来越广,检测指标越来越多,检测标准越来越高,因此,促进了商品质量检验市场的迅速发展。从目前来看各行各类商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大约有几千家,而且数量还在增加,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故需要大量的商品质量检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而目前从事商品质量检验的人员一般或是食品、或是纺织、或是机械等某专业的人员,从事商品质量检验管理人员一般是学习市场营销、工商管理专业人员。既懂商品属性、商品检验技术又懂得管理的人员极为缺乏,这正是商品质量检验与管理所要培养的人才类型,也是商品质量检验市场所需要的人才。从商品质量检验与管理人才培养的专业归属来看,目前,可以归属商品学专业,以其专业方向招生。

二、社会对商品质量检验与管理所需人才的层次和知识结构

在经济全球化时期,商品质量检验与管理人才的培养需要我们建立一套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商品质量检验与管理专门人才需求的培养问题,笔者调研了部分高等院校商品学专业(或商品学方向)建设、课程设置和相关的实验室情况,走访了质量技术监督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家建筑材料检测中心、工商行政管理局、海关、进出口报关公司、连锁经营企业、保险公司、资产评估事务所等用人单位,了解了对商品质量检验与管理人才的需求和要求,重点研究了其发展所需人才的层次和知识结构,明确了其培养定位和培养目标。

(一)社会对商品质量检验与管理人才的需求分析

通过调研明确了目前社会对商品质量检验与管理方向人才的需求主体是商品质量检验高层、基层管理机构和企业,他们对商品质量检验与管理方向人才的需求主要有4个方面:为提供商品质量检验社会服务,对人才的需要;为履行行政管理职责,对人才的需求;企业管理,对人才的需求;商品检验技术研究与开发,对人才的需求。在上述4类人才需求中,第1方面人才的需求会随着商品质量检验机构涉及领域的扩大、数量的增加而不断加大。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检测服务的触角已伸向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大到重大工程标准核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家庭装修不再停留在美观舒适上,还要求健康、环保,检测就必不可少;目前,“只要有需求,就会有服务”的检测市场已初步形成,检测项目涉及环境监测、食品卫生、产品标准等多个方面。第2方面人才需求会随着政府管理力度的加大,管理职责的健全,市场管理的规范而不断增加。第3方面的人才会随着企业自律意识的加强而不断增多,企业是由利益导向的,如果实现商品质量检验的结果是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即便没有政府部门的推动,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立足,也会主动请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权威报告,作为产品质量的信用凭证。第4方面人才的需求层次则较高。经分析在商品质量检验与管理人才需求层次上,可将该人才大体上分为4类:一是技术型检验人才。这类人才主要是在商品质量检验机构从事商品质量检验与鉴定,负责出具检验报告,要求他们具有某一专业背景,掌握检验设备的使用,精通检验技术,熟悉检验标准。二是管理型检验人才。这类人才主要是在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部门、检验机构、企业从事商品质量检验业务开发、业务管理,要求这类人才不仅懂得商品及其企业的技术管理、标准化与质量管理、环境管理、安全健康管理、进出口管理和物流管理,也要懂得各类消费品生产或服务性行业及政府有关部门的服务指导型与监督引导型管理。要求在商品及其企业的技术与经济管理相结合方面,系统掌握上述有关管理所需要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进出口产品(商品)技术特性、质量管理、环境及安全管理政策、法规,了解国内外产品(商品)技术和市场的发展动向及其规律,具有较强的分析、决策、协调和组织的能力。三是研究型检验人才,这是对人才要求较高的需求类型,要求这类人才除了具备以上的两种人才的能力外,通晓检验理论和国际、国内、行业标准,能从战略上分析和把握检测市场的发展趋势,可从事政策研究、标准研究等。四是开发型检验人才,主要从事检验项目研究、开发,检验设备的研制等。基于上述分析商品质量检验与管理人才培养,本科应定位于第1、2类,主要是第2类。

(二)商品质量检验与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

商品质量检验与管理人才所具备的知识结构应包括以下4个方面:商品知识;检验技术;管理知识;检验行业的特定知识。在商品知识方面,不仅要了解某一类或某几类商品分类、属性、功能等,还要了解与商品相关的生产流程、工艺等,如机电商品学、金属材料商品学、非金属材料商品学、建筑材料商品学、纺织商品学、食品商品学、工程力学、金属材料学、金属工艺学、纺织品生产工艺学、食品工艺学等等;在技术检验方面,不仅要掌握或了解物理检验、化学检验、生物检验、力学性能检验的基本方法和某类商品特定的检验要求和检验方法,还要掌握或了解数据分析方法、计算机技术等,例如长度、重量、密度、强度、刚度、硬度、稳定性、耐磨性、化学成分、化学稳定性等等的检测方法、检测设备使用、数据分析等等;在管理知识方面,不仅要掌握管理的基本理论,还要掌握企业内部组织、计划、指挥、协调方面的知识,例如管理学原理、商务交流、市场营销、现代物流、贸易理论等等;在检验行业特定的知识主要是与检验直接相关或间接相关的国际法律法规、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法律法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等。

单独掌握以上任何一个方面的知识,均无法满足现代和未来商品质量检验与管理对人才的综合素质的要求,培养熟悉商品专业知识、掌握商品质量检验技术、懂得管理基本理论、具有管理基本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是现代和未来社会最急需、最受欢迎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才发展量化分析与预测[EB/OL].中国网,2004-12-27.

2、选择新增专业更需理性慎重[N].中国教育报,2005-07-27.

3、检测市场将开放 人才争夺战在即[N].人才市场报,2005-09-28.

4、人才市场亮点:检测人才争夺战将揭幕[N].人才市场报,2005-09-30.

5、让检测机构走出“深闺”[N].中国质量报,2005-10-14.

(作者单位:北京物资学院)

商品与商品学案例分析范文第3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不仅追求物质生活的精致化,同时也开始注重生活模式的低碳化。住宅是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之一,为了适应人们不断发展的生活需求,商品住宅进行全装修不仅是社会发展趋势的必然产物,也是我国房地产开发的未来方向。本文通过阐述对商品住宅进行全装修的积极意义,分析现今商品住宅全装修管理的现状及问题,进而提出规范商品住宅全装修管理的意见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商品住房;装修管理;意见建议

引言:

在我国装修装饰行业发展进程中,随着人们对商品住宅功能性以及舒适性需求的提升,商品住宅全装修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并成为建筑住宅开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商品住宅全装修不仅能够适应人们的发展需求,也促进了房地产建筑行业的发展。所以,人们对如何规范商品住宅的全装修管理给予了更多的重视。由于我国商品住宅全装修行业起步较晚,在管理方面还不尽完善,所以人们对全装修住宅的施工质量以及材料使用也有着一定的顾虑。因此,规范商品住宅的全装修管理势在必行。

1.商品住宅全装修的重要性

商品住宅全装修即是在商品住宅最终交付使用前,完成住宅中的功能空间、固定面及管线的作业,并且水、电、卫生间内的各项基础配套设施全部完成,让房主可以直接拎包入住。这样进行全装修的商品住宅比较完整,有着非常大的优势,具体表现为:

首先,商品住宅全装修使顺应产业发展趋势的,弥补了现代商品住宅的不足。可以促进商品住宅逐步走向现代化发展道路,促进了房地产行业的向前发展,对提升商品住宅质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次,可以使消费者对商品房的装修投入有所减少。由于人们对装修的认识不够全面,且家装行业的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现今的住宅装修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而对商品住宅进行全装修正好能改善这一情况,通过大量规模化装修的行业行为,降低装修材料成本,保证装修质量,为住户提供实惠。

最后,商品住宅全装修有助于提升住宅设计的整体水平。住宅设计水平是实现住宅现代化的基础,而全装修通过土建和装修的一体化,促进了住宅装修设计水平的提升。所以要逐步构成成品化的住宅设计理念,注重一体化全装修设计,进而实现商品住宅的功能性和舒适性得到提升。

2.现今商品住宅全装修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现今的大部分城市如北京、上海、重庆、长沙等等都开始尝试推广全装修商品住宅,且短期内实施效果良好。但是对商品住宅全装修的全面推广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且由于管理体制的不统一以及各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所以还难以对商品住宅全裝修进行行政立法层面的统一管理。这也就导致了现今商品住宅全装修管理中仍存在不足之处,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全装修施工中的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仍处于较低水平。由于商品住宅的全装修是一个复杂庞大的工作系统,为提高施工效率,进行全装修的过程中往往会承包给多家单位联合作业。且每个单位的工作人员数量较多且素质水平参差不齐,这不仅对装修的质量安全有所影响,也增加了管理的难度;二是,装修验收没有统一严格的标准。现今常用的装修检验标准不尽完善且不够细致,所以在实际验收应用中往往效果并不理想。在全装修管理方面容易忽视细节问题,再加之部分住户对装修缺乏专业性的认识,所以难以发现装修中的问题,也就导致了交房后投诉问题频发;三是,室内装修和室外建筑设计缺乏关联。在商品住宅全装修过程中,往往将全装修设计与整体建筑设计区分开来,忽视了二者之间的关联性,这样会使施工的效率有所减低,也会造成重复作业,进而影响整个装修的质量与安全。

3.规范商品住宅全装修管理的意见建议

3.1设计合理的装修方案,做好前期准备

为了使商品住宅的全装修能够符合人们需求,进一步提高全装修住宅的管理水平,就需要根据住宅的整体设计来制定科学合理的装修方案,并对方案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估,使装修方案得到有效完善。要加强住宅整体建设与装修施工的沟通交接,结合整个施工过程的进度,做好全装修的施工计划。要严格按照装修方案和施工计划开展全装修工作,加强对各装修部门的有效安排管理,以保证全装修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和有效的落实。要针对不同的装修项目选择具备相应能力的装修团队,使商品住宅全装修的施工进度和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3.2对全装修的整体质量进行严格管理

要加强对全装修整体质量的管理,首先要对装修材料进行严格把关。装修材料的选择是保证商品住宅全装修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住宅装修材料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在管理商品住宅全装修时要注重严格把控装修材料的选择,以为全装修住宅的品质与安全提供有力保障。现今的装修材料种类繁多且功能多样,所以为了满足人们对商品住宅日益提升的要求,就要严格按照标准来选择装修材料,保证装修过程的节能与环保,降低装修造成的室内污染,以商品住宅在保证舒适的同时更加。

同时,也要注重对这个装修过程的严格监监管。在装修内容完成后,要注重对其整体的质量、功能进行检查和测试,对装修过程中的细节问题要认真检查,并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以保证商品住宅全装修的质量品质,进而为人们提供更为优越的居住环境。

3.3完善商品住宅全装修的验收程序

为了使全装修商品住宅的安全性有所保证,品质有所题提升,更符合人们的需求,就需要加强商品住宅全装修的验收环节:首先要制定一个较为完整严格且操作性强的验收标准,许多地区都出台了相应的商品住宅全装修验收标准,对其验收内容、验收方法以及验收质量标准都有了具体的规定。但是验收标准在适应和推广程度上还有所欠缺。这就需要在全装修住宅的不断发展进程中,对验收标准进行逐步的完善,进而实现验收的有效推广和应用;其次可以通过第三方验收机构与施工方一同对全装修住宅进行验收,加强验收的准确性,及时发现全装修中的问题,以保证全装修住宅的质量安全,也可以有效降低住户投诉问题的发生。通过两方机构共同出具的验收合格报告,能够增强住户对商品住宅全装修的认可及满意程度,使全装修商品住宅能够更满足人们的需求。通过验收程序的完善和强化,使商品住宅全装修管理的整个过程更为完整和严格,进而提升了商品住宅全装修的整体质量。

3.4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

商品住宅全装修过程中的施工团队的选择也是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施工团队质量的好坏以及施工人员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商品住宅全装修的整体质量与安全。所以,在施工的策划和前期准备阶段,就要结合具体的装修项目来选择具有相应专业能力的、资历丰富的以及有良好施工资质的单位进行全装修工作。要严格按照施工技术标准和装修设计对施工团队进行严格要求和管理,以保证商品住宅全装修的顺利进行。

结语

对商品住宅全装修进行规范化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为了使商品住宅全装修能够更符合人们对住宅的需求,使装修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就需要建立严格的商品住宅全装修管理体制,科学推进全装修管理工作,出台相应的全装修房建筑规范和验收标准,不断优化提升商品住宅全装修的管理制度,切实提升商品住宅的服务功能。通过对商品住宅全装修更为规范的管理,逐渐形成完整的全装修管理系统,并在不断的完善过程中,使商品住宅全装修的质量和功能得到认可,进而促进整个商品住宅全装修产业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马冲.住宅精装修管理的现状问题与优化对策应用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19):114+123.

[2]梁志长.全装修在新建商品住宅中的应用实践[J].山西建筑,2009,35(19):240-241.

商品与商品学案例分析范文第4篇

[摘           要]  解决好中高职课程体系的衔接,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更好地满足社会对职业人才的需要,是中高职教育衔接取得成功的關键。“双证融通”指的是职业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的有机结合,利用职业与教学标准的融合,将岗位实践与专业教学有效结合,进而推进职业培训和学历教育的相互认可和学习,最终毕业生获取“双证”。

[关    键   词]  中高职衔接;双证融通;专业建设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截至2020年构建适合经济与产业发展需求、中高职业教育协同配合发展、展现终身教育思想的现代化职业教育模式”;“建立并加大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双证制度的落实,促使职业标准和职业院校课程的有效融合”[1]。解决好中高职课程体系的衔接,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更好地满足社会对职业人才的需要,是中高职衔接取得成功的关键。

“双证融通”是指将职业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有机结合,利用职业与教学标准的融合,将岗位实践与专业教学有效结合,进而推进职业培训和学历教育的相互认可和学习,最终毕业生获取“双证”。

我校从2015级开始,药剂专业与广东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进行“三二分段”中高职对接,拓宽学生升学的渠道。以此为契机,我校结合医药商品购销员的考核要求,开展基于中高职衔接的“双证融通”药剂专业建设的探索性研究。

一、药剂专业开展中高职衔接的必然性

(一)顺应医药产业发展的趋势

医药产业是技术与劳动非常密集型产业,缺乏管理能力强并且操作熟练的技术人才。中职生文化基础较薄弱,因此中职阶段培养操作型人才。而高职阶段要培养既具有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又懂得管理的高技能人才。在本课题组前期调查中发现,药企多以初、中级工为主,缺乏高级工,且随着产业不断发展升级,对新进人员要有医药上岗证,如医药商品购销员,而且要求正在逐步提高[2]。

(二)满足中职生个体进步发展的需求

中职生毕业时只有18岁左右,心理和生理都不够成熟,以药品生产初级工、零售操作型为主,不利于职业发展。“现有员工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技术等级情况已经不符合医药企业发展的需要,甚至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要提高收入,必须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2]。实施中高职教育衔接,使学历和职业技能层次得到提升,有利于职业生涯的提升和个人能力进步的需求。

(三)打通升学通道,为将来升本科做好准备

结合发达国家的情况,应用型和技能水平高的人才培养,在规模和结构上要不断改进,才能更好地适应劳动力与社会发展的需求。构建中高职衔接渠道,促使中、高职和本科层次进一步衔接,在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的健康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订单培养、合作办学、五年一贯制等是中高职衔接的主要方式,对比来看,五年一贯制教学成效更优,有更强的可塑性。很多职业学校教学内容不能很好地与行业发展相适应,学生就职时发现大多数的操作设备不会使用,究其原因,是中高职沟通、企业与学校沟通不够及时有效。中高职衔接应以课程体系为中心,最大的问题在于课程名未统一,培养目标较为模糊;部分教师采取灌输教学模式,学习效果不理想。因此,应当围绕职业需求,利用实训促使学生职业素养和能力的不断提高,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无缝对接就业,避免出现“考试都会,干活不会”的情况。

三、基于中高职衔接的“双证融通”药剂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

(一)构建基础

医药商品购销员是医药类批发及经营企业的准入条件之一,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培训考试通过后,获得职业技能鉴定部门(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在广东省医药商业企业内均能使用。根据广东省开办药品零售企业验收实施标准(2006年修改)第七条规定:企业从事药品验收、养护工作的人员以及营业员须经相应的专业培训或岗位培训,并经所在地地级市(含)以上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考试合格,取得岗位合格证书方可上岗[2]。结合前期调查及我校药剂专业定位,选择购销员作为双证融通的职业资格证。

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购销员考核要求,能力递进应当在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中充分展现,确保经过高职教育,可取得购销员证书(高级),实现技能与素质的全面提升。在构建中高职教育衔接课程体系时,要明确衔接课程内容之间的对接关系,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处理好社会需求与学生基础水平、课程目标之间的协调关系,统筹考虑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之间的协调发展[3]。

(二)构建方法

“双证融通”是职业教育与职业技能证书之间的一种融通,首先要经过企业调查,分清适合中、高职生的岗位(群)及相应的职责和能力要求,按照国家职业标准,根据中高职阶段人才培养目标的递进和衔接、专业内涵的拓展和延伸,明确中、高职阶段应达到的职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统筹规划,避免培养目标重复、错位和资源浪费,促进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

课程体系建立过程中,以职业能力要求为依据,对课程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设计,将中级医药商品购销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医药商品购销员(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标准糅入课程体系,两个阶段独立存在,又具有一定的联系。以工学融合的方式,将实践任务融入教学过程,使职业标准更好地衔接课程内容,生产与教学的过程有效衔接,一方面中高职课程枯燥单调的内容实现丰富化发展,另一方面职业教育的特色也凸显出来。最终,中职毕业生可获得中专毕业证和中级购销员证书;高职毕业生则获得大专毕业证和高级购销员证书。

(三)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以购销员认证标准为导向,针对中、高职不同的培养目标,将商品购销员与课程体系结合,中职对应课程有药理学基础、药物制剂基础、药品经营与销售、药事管理与法规、药品储存与养护技术、医药商品基础;高职对应课程有药理学、药剂学、药品销售技术、药事管理、药品储存与养护技术、药品市场营销学,形成“专业技能纵向递进、横向拓展,核心课程+拓展能力相结合”的“双证融通”衔接课程体系,使衔接更加高效和全面,培养专业技能水平高和实践能力强的综合人才。

四、我校中高职衔接的“双证融通”药剂专业建设的体会

(一)深入开展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课程改革

我校广泛开展以工作任务为驱动的教学创新,特别是针对购销员考试占比较大的科目,如药理学(占比约50%)、医药商品基础(占比约20%)、药品储存与养护技术(占比约10%)、药事管理(占比约10%)、药剂学(占比约10%),编写结合职业资格证的“双证融通”校本教材,考试重点与教学内容相互结合,在教学中融入职业能力需求,使岗位技能与课堂教学更好地融合。

(二)开始理实一体化教学

充分利用学校的模拟药房、药剂GMP仿真车间、中药标本室等实训场所,以职业资格证认证标准和岗位任务要求为基础,从情境模拟学习向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学习,再发展为真实工作环境中学习,潜移默化地加深,提升职业素养。

(三)制定科学的转段考核方案

科学、合理的转段考核是保证中高职衔接畅通的关键,既有利于高职人才的选拔,也为中职专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依据。在制定考核方案时,在对接院校的带领下,组织专业人员多次开展研讨会议,形成以购销员证书为基础的,涵盖文化综合、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的选拔考试方案。

(四)构建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

以评价方法和主体的多元化为基础,结合购销员的考核要求,构建“五结合”考核评价体系,即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课内评价和课外评价相结合、理论评价和实践评价相结合、校内评价和校外评价相结合[4]。如主干核心课程《药理学》的教学考核中,开展“综合理论+日常实训”的综合评分方式:理论部分包括药理综合知识及医药商品购销员模拟题考试,共占比60%;实训部分设计用药服务咨询实训评价表,注重过程和能力的双重评分,得分由记录员组内评分、观察员组间评分、教师评分、企业导师评分四部分组成。

本文围绕双证融通展开分析,推进以工作任务引导,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中高职课程的有效衔接,以课程的角度进行探究,进一步缩短职业资格证书与专业教学的差距,在实践过程中对工作岗位和教学工作进行协调,对教学评价和购销员认证标准进行整合,在此基础上,推进学生技能和岗位要求的有效对接,为以后药剂专业中高职衔接体系的构建与优化提供相应的指导。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

[2]粵食药监通[2006]186号.关于印发《广东省开办药品零售企业验收实施标准(2006年修订)》的通知 [J].广东省人民政府公报,2006(27):15-17.

[3]毛秀华.佛山市中职药剂专业人才需求调研与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12):112-114.

[4]陶永德.基于“双证融通”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的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3(8):23-25.

◎编辑 尹 军

商品与商品学案例分析范文第5篇

网球与高尔夫球、保龄球、桌球并称为世界四大绅士运动。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2-13世纪的法国,当时在传教士中流行着一种用手掌击球的游戏,方法是在空地上两人隔一条绳子,用手掌将布包着头发制成的球打来打去。这种运动不仅在修道院中盛行,而且也出现在法国宫廷。法国国王路易十世在位时,宫廷中就经常进行这种以消遣为目的地网球运动。1358-1360年,这种供贵族玩的古式网球从法国传入英国,英国爱德华第三对网球发生很大兴趣,下令在宫中修建一片室内球场。当时球拍的拍面改装成羊皮,球由布面改成皮面,球的大小、重量没有详细记载。15世纪发明了穿弦的球拍,16世纪古式室内网球成为法国的国球。以后,古式室内网球有了自己的规则,在欧洲,尤其是英国得到了较好的开展。 近代网球起源英国。1873年,会打古式网球的英国少校M.温菲尔德在羽毛球运动的启示下,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户外的、男女都可以从事的网球运动,当时叫做司法泰克。1875年,随着这项运动在8字形球场上风靡起来,全英槌球俱乐部在槌球场边另设了一片草地网球场,紧接着,古式网球的权威组织者玛利博恩板球俱乐部为这项运动制定了一系列规则。从此,草地网球正式取代了司法泰克。1877年,在英国伦敦郊外温布尔顿设置了几片草地网球总会,草地网球在英国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展。同年7月,举办了首届草地网球锦标赛,即温布尔顿第一届比赛。亨利琼斯同另外两个人为这次比赛制定了全新的规则,他本人担任了比赛的裁判。当时的球场为长方形,长23.77米,宽8.23米,至今未变。发球线离网7.92米,网中央高度为0.99米。发球员发球时,可一脚站在端线前,另一脚站在端线后,发球失误一次而不判失分。采用古式室内网球的0、

15、30、45每局计分法。可以说,亨利琼斯是现代网球的奠基人。

1881年,世界上第一个全国性网球协会,是美国全国草地网球协会。该协会当年8月31日至1881年,世界上第一个全国性网球协会,是美国全国草地网球协会。该协会当年8月31日至9月3日,在罗得岛纽波特港举行第一届美国草地网球的男子单打和男子双打锦标赛,采用了温布尔顿的比赛规则。参加比赛的有26人。单打冠军是理查兹西尔斯(他连得7年冠军);双打冠军是克拉克与泰勒。

1887年,开始举行美国草地网球女子单打锦标赛;1890年举行女子双打锦标赛;1892年举行混合双打锦标赛。 因当时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爱上了网球运动,他不仅积极支持修建网球场,举行网球比赛,而且还经常邀请陪同他骑马散步的朋友们在白宫球场上打网球,所以人们称他为“网球内阁”,美国的网球运动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全世界的网球都停赛了,惟独美国没有停下来。相反,美国的网球运动还出现了令人惊异的高峰、极盛时期,竟有4000万人参加网球运动。

商品与商品学案例分析范文第6篇

1 我国出口商品竞争力存在的问题

1.1 出口层次偏低, 结构竞争力较弱

按2011年-2015年的情况分析, 我国的商品出口中以工业制成品、机械及运输设备、杂项制品与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等商品出口所占的比重较大, 这些都属于低层次或中低技术的商品。说明我国出口商品从总体上看仍是传统商品、劳动密集型商品、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商品多, 而资本密集型商品、高技术含量商品、高附加值商品少。虽然出口商品结构有所改善, 但是出口质量和效益并不高, 出口商品结构仍不合理, 仍是一个资源约束型的出口模式, 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以低价格的数量扩张模式。

1.2 我国出口贸易对部分发达国家依赖严重

我国出口市场过分依赖发达市场, 对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市场的出口占出口总额的50%以上, 出口商品区域高度集中, 极容易造成对少数国家出口依赖性高。我国的主要外贸市场集中在发达国家, 如果发达国家的经济处于低迷阶段, 我国的外贸企业就会进入寒冬。

1.3 我国出口商品面临许多人为因素的影响

我国出口商品面临许多人为因素的影响, 如反倾销、环保安全、国内政策调整, 以及贸易保护主义和技术性壁垒等, 其影响将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在商品进出口量和价格的变化中。首先, 发达国家加大对进口商品反倾销行动的力度, 我国商品出口的外部环境进一步恶化。除纺织品、鞋类与服装之外, 我国的一些机电商品也被发达国家纳入反倾销调查的范围。其次, “随着全球化关税水平的不断降低, 技术性贸易壁垒也越来越多的被用作贸易保护的手段, 成为贸易发展的障碍”。如:发达国家在安全性、节能性、噪声与电磁污染等方面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 从而使得我国商品出口的成本增加。各个发达国家以保护消费者安全和保护人类身体健康为理由, 广泛使用这种技术性贸易壁垒, 对进口商品设立比较严苛的商品品质标准, 不达标就不让进入国内市场;再次, 发达国家还设置绿色贸易壁垒, 以维护生态环境为理由, 制定以环境保护为目的的贸易惩罚措施, 以限制低质廉价商品进入其国内市场, 如环境附加税。最后, 发达国家还把出口商品贸易同劳工标准、社会福利等非贸易壁垒相挂钩, 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商品出口设置新的障碍, 如SA8000企业社会责任标准。

2 提高我国出口商品竞争力的对策

2.1 提高我国出口商品质量

商品质量是打开国际市场销路的“通行证”, 是在竞争中制胜最有力的武器。但是我国出口商品质量并不过关, 出口商品质量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商品出口的严重障碍, 它不仅直接影响到我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 而且还影响到我国出口商品的声誉。因此我国外贸生产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商品质量。商检部门要狠抓落实, 强化商检手段, 把好商品走出国门的关卡。

2.2 出口商品的生产要努力实现国际标准化

当前一些发达国家经常利用标准作为技术壁垒, 想要打破这种壁垒, 最好的方法就是使我国出口商品的生产实现国际标准化。而我国现行技术指标早已落后, 这对我国出口产生很不利的影响。如要推动我国市场的国际化进程, 改变我国商品型标准体系己势在必行。应改变现行的批准标准的作法, 应由代表第三方的权威机构——国家标准化主管机关批准, 且可以把批准后的标准要求生产企业必须实行。采用国际标准, 可以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2.3 推进我国出口商品的多样化

出口商品多样化不仅可以带来出口量的增多, 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出口质量的提升, 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我国出口依靠大量同质低价商品取胜的现状。其次, 提升出口商品多样化水平可以帮助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我国产业结构升级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就是为国际主导厂商做代工, 从事价值链低端工序, 过于依靠外需, 而推进出口商品多样化可以帮助我国厂商摆脱主导厂商的控制, 独立自主地生产多样化商品, 逐步走出这种困境。

2.4 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走科技致胜之路

产品花色品种的更新, 质量的提高, 商品结构的调整, 都必须以科学技术为先导。而发展科学技术, 进行技术开发和应用科学的研究, 必须以投入为保证。科技的投入其产出是无价的。我国要加强高科技的开发, 增强出口商品竞争力, 加速出口商品的升级换代, , 就必须高投入, 激发科技人员为科技进步做贡献的热情, 重奖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

2.5 以信息为先导, 寻求恰当的市场位置

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 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 谁行动快, 及时掌握了有用的信息, 谁就掌握了竞争的先导权, 就能在竞争中胜出。有效的信息不仅是促进生产的手段, 也是一种无形的财富。在缺乏信息的情况下进行决策, 参与竞争风险是非常大的。为此, 我国外贸企业要在强手如林、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就必须尽快建设一支有一定外语能力的, 熟悉国际经营业务, 训练有素的国际经营管理人员队伍, 研究竞争对手的方方面面, 去开发信息, 寻求被国外企业忽视的目标市场, 并据此去选择适合本企业发展的营销策略。

3 结语

随着全球化发展, “出口竞争力”也越来越被各个国家所重视。提高出口竞争力非常重要且具有挑战性, 但它本身并不是目的。它只是达到目的——即促进发展的手段而已。所以各国在追求利益的同时, 不能盲目, 而是应该合理地、合法地、按相关规定办事。所以健全相关法律也是很有必要的。我国出口商品的主要优势是拥有国内市场的规模和增长以及丰裕剩余劳动力的供应。中国能够提供的另外一个优势是迅速发展的供应商网络, 如众多的国内和国外企业的集群, 为跨国公司提供了广泛的服务和供应, 使其能够在某个区位更有效率地经营, 因而大大地降低了物流成本。可是最大的劣势却是高技术产业在中国出口产业中所占比重偏小。所以我国还存在着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摘要:国际竞争力通常是指对于一个国家而言, 在世界经济的大环境下, 与其他各国竞争力的对比分析, 其使国民财富增长或者创造附加值的能力。若想加强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增强我国出口商品竞争力是首要任务。本文从我国出口商品竞争力存在的问题出发, 根据我国的基本状况有针对性的提出适合现阶段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出口商品,竞争力,存在问题,对策分析

参考文献

[1] 张凤英.我国商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2.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课题组.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报告[J].经济研究参考, 2014, 3.

上一篇:上海市居住证申请材料范文下一篇:市委书记基层党建述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