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前景范文

2023-09-17

经济管理前景范文第1篇

本次金融危机从2007年发端于美国房地产次贷市场,此后范围逐步扩大,程度愈演愈烈,至2008年9月美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公司倒闭达到高潮。在本轮危机中,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无一幸免,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缠绕一起,目前还未见穷期。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08年8月统计,全球金融资产损失达到1.4万亿美元,近期IMF又将损失估值调高为2.2万亿美元。总体来说,危机是对此前严重的全球失衡问题的一次硬性调整,许多既有发展模式出现停滞甚至逆转,一些阶段性特点正在显现。对此,把握当前主要矛盾,及时推出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是应对此次危机的当务之急。

危机发源地美国形势趋稳,

破坏力已向其他地区转移

据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的统计表明,美经济从2007年12月即已陷入衰退,至今金融市场仍处于紧张状态。但从目前美国总体经济形势看,激进的投行模式已被传统商业银行取代,市场中的不确定风险基本出清;金融机构真正倒闭的不多,基本金融秩序没有遭到破坏;美联储最后贷款人的作用发挥较好,政府的注资也较为及时。最关键的是,美国政府和国会都已行动起来,采取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刺激经济的方案。当前美国面临形势已较为明朗,如何解决金融系统的坏账、让信贷市场尽快解冻,使企业投资和个人消费恢复信心,已经成为对美新政府的最主要政策考验。如果奥巴马经济刺激方案执行得当,市场担心的信用掉期市场等危机的发生概率将大为降低。预计经济刺激方案投入运行后,美国经济会缓慢回升。《华尔街日报》最新美国经济前景预测调查显示,多数经济学家认为美国经济可能在2009年下半年转为增长。

与此同时,欧洲和日本的经济形势依旧严峻,复苏毫无起色。欧盟统计局2009年2月13日公布,2008年第四季度欧元区15国经济环比下滑1.5%,这是欧元区连续3个季度出现负增长。在成员国中,德国、法国和西班牙2008年第四季度经济环比分别下滑2.1%、1.2%和1.0%,表明欧元区经济衰退程度进一步加深。日本政府2009年2月16日发表统计报告,扣除物价变动因素,2008年第四季度日本国内生产总值按年率计算实际下降12.7%,这是该指标近35年来最大的季度跌幅。报告同时显示,2008年全年日本经济实际增长率为负0.7%。由于外部市场疲软,内部投资不旺,日本近期走出困境的希望不大。另据IMF预测,受金融危机拖累,2009年工业国家的总体经济增长率将为负0.3%。可见,金融危机对美以外国家和地区的影响仍在继续。

发展中国家暴露深层问题,

俄罗斯与东欧面临风险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逆境下,西方金融机构迫于“去杠杆化”的压力,纷纷从发展中国家回撤资金。由此,一些外债负担较大、较多依赖外来资本或是倚重资源出口的新兴经济体,正日益凸显严重的金融和经济风险。随着债务融资难度增大和西方银行大举撤资,部分国家如俄罗斯等甚至有可能重演十年前的金融危机。据国际金融协会(IIF)预计,西方银行2009年将从新兴市场国家撤出约610亿美元的资金,而2008年为净流入新兴市场国家1670亿美元,2007年更是达到净流入4100亿美元的创纪录水平。IIF指出,欧洲新兴国家受创最为严重,预计将有270亿美元流出该地区,而2007年该地区净流入为2170亿美元。另据摩根士丹利公司测算,2008年发展中国家主权财富基金持有的股票、不动产及其他资产的价值跌幅高达25%,造成的损失约在5000亿美元至7000亿美元之间,同时由于石油美元和制造业出口收入大幅下跌,主权财富基金总价值已从约3万亿美元降至2.3万亿美元左右。

值得关注的是,俄罗斯经济的危机色彩正在加重。依赖外债的主要大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卢布大幅贬值,甚至有崩溃之虞。此外,由于原油价格急剧下跌,俄罗斯的财政和经常项目收支将出现赤字,预计2009年俄罗斯财政赤字将达5%。过去的几年里,俄罗斯的经济增长始终保持在7%左右,预计2009年经济可能出现负增长。俄外汇储备在几个月内已减少了1600亿美元,占到外汇总储备的27%。由部分石油出口收入转化而成的“稳定基金”有可能在2009年底流失殆尽。

在中东欧,匈牙利、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土耳其等国持有巨额经常账户赤字和外债。从2000年至2008年,中欧和东欧国家总体外债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从45%上升至51%。据摩根士丹利公司统计,东欧国家在海外市场共借入1.7万亿美元,而2009年必须偿还或须以新债代替旧债的就达4000亿美元,相当于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几乎所有东欧国家的债务都是欠西欧的,尤其是奥地利、瑞士、希腊、意大利和比利时银行,这使得整个欧洲的金融风险急剧上升。目前为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经对匈牙利、乌克兰、拉脱维亚、白俄罗斯等国采取了救助行动,但地区形势仍有可能进一步恶化。

内需不振成最大威胁,

各国极力刺激消费防止通缩

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是全球经济持续失衡的一次硬性调整,纠正失衡将成为未来数年甚至更长时间内世界各国的共同任务。但从目前经济形势看,全球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是需求不足。消费作为经济链条的末端,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拉动作用。消费萎缩、内需乏力,势必影响各国经济刺激措施的实际执行效果。如美国个人消费占GDP的三分之二,在预测美国经济前景时尤需予以关注。因此,目前国际社会的当务之急是保证全球需求止跌回升,各国应将盘活出问题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保证银行继续放贷作为第一要务。

为了刺激需求,各主要国家纷纷拿出更多政府财政支出、更多预算赤字以及更低利率的救市方案。美国奥巴马政府日前刚刚通过以减税和扩大政府支出为主要内容、总额高达7870亿美元的超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德国议院上周通过了500亿欧元(合650亿美元)的政府最新财政刺激议案;意大利政府上周也推出了一项80亿欧元的计划,以应对不断飙升的失业问题;日本政府2月15日决定,将出台大规模新经济刺激计划,总额预计超过100万亿日元(约合1万亿美元)。新计划将大幅度增加公共事业投入,修建、扩建机场、港口和高速公路,包括提前实施新干线和羽田机场扩建计划等。该方案将以发行建设国债作为财源,不足部分可能考虑发行赤字国债。

由于西方金融机构“去杠杆化”进程仍在持续,当前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惜贷”现象十分突出。随着商品市场因总需求减少而萧条,加之失业率上升会进一步抑制社会总体消费能力,由此可能发生经济停滞结合通货紧缩的现象。有国际组织预测,2009年发达经济体的通货膨胀可能降至1%的水平,接近通货紧缩。如果出现这种状况,对实质生产部门的打击将更为严重和持久。

就业问题成为危机派生的首要经济和社会难题

由于经济下滑、众多企业倒闭或者裁员,失业人口激增已经成为美国经济和社会面临的最大问题。据美国劳工部最新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2月初,美国持续申请失业救济的人数接近500万人,处于历史最高水平,首次申请失业救济的人数也达到近30年来的最高峰。目前,美国综合性失业率(涵盖有就业意愿但尚未找到工作的人员和希望转向全职工作岗位的兼职人员)已攀升至13.9%,在过去一年中这一数字上升了4.9%,从2008年12月到2009年1月,美国的失业率从7.2%攀升至7.6%,升幅连续第二个月达到0.4%。为此,奥巴马在其经济刺激计划中着重提出,要在两年中为国内创造350万个就业机会。此外,欧洲失业问题也很严重,如意大利失业率达到8.2%。

鉴于不少国家经济形势恶化导致失业率节节攀升,各国政府相继出台针对性措施,大力推动就业。如菲律宾政府为海外返乡的劳工提供创业资助;巴西政府出台法令,禁止国有企业和享受国家发展银行贷款的项目解聘员工;加拿大政府为鼓励失业者接受新的技能培训,划拨90亿加元再就业资金等。此外,世行行长佐利克还提出贫困人口救助计划,防止失业、贫困现象蔓延引发社会问题。

贸易和金融保护主义渐露苗头,

贸易战危险性上升

据WTO年度报告,2008年全球贸易总额仅增长6.2%,2009年更可能会下滑2.1%。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一些国家可能会自扫门前雪,用尽办法自保。自2008年11月以来,俄罗斯已经推出了28项上调进口关税以及补贴本国出口的措施,还有6项措施正在规划中。美国不顾他国反对,在经济刺激计划中依然保留使用美国货的条款。欧盟在向美国发出警告的同时,开始收紧自己的贸易规则,如重新为牛奶出口提供补贴,指控中国产螺丝和螺母以低于成本价在欧洲倾销,从而有效地将这些产品拒于欧盟市场之外。印度也在本国钢铁行业的要求下,计划上调进口钢材的关税。目前贸易保护主义的战火有蔓延之势。如美国拟对意大利饮用水和法国奶酪征收高关税,以报复欧盟对美国鸡肉和牛肉实施的进口限令。

在金融领域,保护主义也有可能抬头。西方政府在救助部分银行机构时,可能会间接给受援银行带来压力,迫使其保持并增加对本国企业和个人的放贷,限制对其他国家投资,从而将一国的信贷紧缩问题延伸至其他国家。凡此种种,表明全球化正处于停滞、放缓甚至逆转的边缘。各国一旦陷入冤冤相报的恶性循环,必将给今后的世界经济发展带来无穷后患。

亚洲国家集体自救,

举措和力度引人关注

在生产、消费、资金流动等国际经济链条的各个环节,亚洲都是美国的“对家”。据IMF统计,亚洲新兴国家(中国、印度、东盟等23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占份额从1997年的14.3%上升到2008年的20.9%,可与美国比肩。目前中、日、韩3国与东盟的外汇储备总额已经超过了3.5万亿美元,10+3区域内的贸易已占其外贸总量的40%至50%。2007年度日本出口额的28.6%都面向亚洲新兴国家,而对美出口只占19.5%。亚洲各经济体的经济基础也有很大改善,平均负债率已从2005年的31%下降到目前的17%。据联合国发布的《2009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东亚出口、进口将分别增长6.5%和7.5%。

当前亚洲经济正在整体承受次贷危机的后续冲击。西方次贷危机通过进口缩减、降息和美元波动、贸易保护主义、热钱流动等各种渠道影响亚洲经济。在金融危机影响下,2008年台湾出口下跌了42%,韩国出口下降了17%,新加坡2008年第四季度的GDP同比下降了12.5%,创下有记录以来的最大跌幅。据世行统计,2008年1—11月,东亚8个经济体(香港、韩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台湾、泰国和越南)的净股权资本外流达720亿美元。预计在2009年,整个东亚和南亚的私人资本净流入量将从2007年的2776亿美元降至86亿美元,主因就是证券投资资金大规模撤离。

需要指出的是,东亚经济结构是以美国为主要市场的外向型经济,东亚各国持有美元储备最多,也是美元铸币税最大的受害地区。到2008年7月底,外国持有美国政府债券2.67万亿美元中,亚洲国家占了半数,中日共持有42%。中国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约占60%。为应对货币掠夺战,亚洲各国积极筹建不受美元支配的货币体系,扭转东亚在世界货币格局中的被动局面,与美、欧相抗衡。此次西方金融危机,为东亚加快金融合作提供了契机。

货币互换方式已成为亚洲区域金融合作的亮点。2008年12月,受危机冲击较严重的韩国分别与中、日签署总额约为30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协议。此外,日本和印度2008年6月签署了一项总额为60亿美元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以预防金融危机发生。从实际效果看,货币互换可向双方金融体系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并推动双边贸易发展。双方获得互换资金后,可增加对彼此商品的需求,同时有利于双方出口企业规避汇率风险、节约汇兑费用。通过本币互换,双方还可为本国金融机构在对方的分支机构提供融资便利,缓解这些机构的资金紧张,维护各自金融体系的稳定。

东亚在集体合作机制上也颇有建树。早在2000年,部分东亚国家就设立了名为“清迈协议”的双边货币互换机制,旨在帮助参与国政府应对潜在的外汇资金短缺问题,同时避免过度依赖IMF等国际机构。2008年5月,中、日、韩3国和东盟10国又决定设立总额为800亿美元的共同外汇储备基金,以提高本地区集体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从而使“清迈协议”从双边升级为多边框架体制。按照协议,如果这13个参与国家中任何一国的金融形势出现紧急情况,或国际收支出现严重不平衡并危及其金融体系时,均可申请动用该外汇储备基金。2009年2月22日,东亚10+3财长会议又发布了最新的《亚洲经济金融稳定行动计划》,将原定800亿美元区域共同储备提高到1200亿美元,并决定在2009年5月前就外汇储备库的要点达成一致,包括建立独立的经济监测机构等。从当前亚洲经济形势看,这项协议很可能会提前实施。在目前纷乱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东亚国家能否有效自保,并开拓未来的发展天地,还有待观察。

(作者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所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肖雪晴)

经济管理前景范文第2篇

摘要:近几年,云南省民营企业在云南省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发展势头也越来越好,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除去自身方面的因素外,缺乏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是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原因。所以,通过对以往既有政策的改进,以及新政策和措施的颁布和实施,云南省民营企业将以更快地速度、更合理的结构、更高的层次向前发展。

关键词:云南省;民营企业;发展政策

1民营企业的定义

我国的《公司法》中,对于企业(公司)的划分是按照其资本组织形式来划分的,主要有:国有独资企业、国有控股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合伙企业以及个人独自企业。因此,在法律上,并无“民营企业”这一概念。所以,对于民营企业的概念,学术界也尚未形成统一定论。基本上,“民营企业”的概念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的“民营企业”的定义为:所有非公有制企业都是民营企业。按照这个定义,在《公司法》的分类中,除了“国有独资企业”、“国有控股企业”之外,其他类型的企业中,只要没有国有资本,都可以算作是民营企业。

狭义上的“民营企业”可以定义为:私营企业和以私营企业为主体的联营企业。由于“私营企业”这一概念具有较强的历史歧视色彩,因此众多私营企业的投资者、经营者以及部分学者,都倾向于采用“民营企业”这一较为中性的说法。

实际上,即使是按照广义的民营企业概念来说,我国的民营企业也主要是私营企业为主,加上由于“民营企业”并不是一个法律概念,多数统计部门仍然用“私营企业”这一统计口径来代替“民营企业”,而且政府部门的管理规范文件中也多用“私营企业”而不是“民营企业”。鉴于这两方面原因,文章所涉及的云南省民营企业的有关数据、政策文件等,多数情况下仍然用私营企业的数据及政策文件来代替。

2云南省民营企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云南省民营企业发展较为迅速。从表1中可以看出,从2004年~2008年,云南省民营企业的户数、所创造的生产总值都在稳步上升。而民营企业每年所创造的生产价值占当年全省的GDP的百分比也在逐年上升,从2005年的35%上升至2008年的38.5%,接近40%。可见民营企业在云南省经济中,地位和贡献正在逐步上升。而在吸收劳动力人口方面,随着民营企业的户数以及生产总值的不断提高,它们吸收劳动力能力也在逐年提高,从2004年的几十万人口上升到2008年将近200万人,对吸收剩余劳动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云南省民营企业发展速度及其他方面是比较乐观的,并且已经在整个云南省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这同时也凸显了研究促进云南省民营企业更快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纵向对比之后,我们再来看看云南省与全国以及部分省份的民营企业发展状况的横向对比,如表2所示。

通过表2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在西南地区,云南省的民营企业发展情况是好于其邻省广西及贵州的,吸收就业人数也比这两省多。因此在西部来说,除了四川外,云南省的民营企业发展情况是较好的。然而,我们通过对比云南与全国以及江苏、浙江等发达省份民营企业发展情况,可以发现云南的民营企业发展水平仍然是比较低下的。从民营企业的户数来说,云南省民营企业不足全国的2%、江苏省的15%、浙江省的23%,吸收的就业人数也与这两个省份有较大差距。

所以,经过以上分析可知,云南省民营经济在云南省整个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都在慢慢加强,但是和东部沿海城市的发展水平还是有较大差距。因此,研究如何加快云南省民营企业发展就成为十分必要的了。从企业自身方面的角度研究这一问題的文献较多,而文章试图从外部原因——政府的有关民营企业的发展、管理措施的绩效角度,来分析如何改善云南省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来促进其更快发展。

3云南省民营企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从前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云南省民营企业在户数、生产总值以及所占GDP比重方面,在近些年来都有很大提高,总体势头发展很好。然而,与江苏、浙江等省份的民营企业相比,云南省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云南省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发展结构不尽合理

首先体现在产业结构上。众所周知,在现代经济中,生产型、高科技、信息化产业所创造的经济效益要高于那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云南省政府在1995年出台了《云南省私营企业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在2006年对其进行了修订。在该《条例》中,政府是鼓励发展生产型、科技型、外向型私营企业,鼓励兴办服务农业和交通运输、信息咨询等产业的。经过10多年的发展,云南省民营企业的发展结构是否朝着这些方向发展呢?由于各行业在云南省民营企业经济中的份额的相关数据较难获得,因此我们用云南省城镇私营企业、个体劳动者在各行业就业人数来代替。虽然各个行业对劳动者需求的人数是不一样的,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年份的纵向比较,用从业人数来判断某一行业的发展程度,如表3所示。

从以上表3我们可以看出,从就业人数的所占比重来看,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一直是民营企业经营的主要行业。而从发展速度来看,农林牧渔业的增速居首,而《条例》中鼓励发展的生产型、科技型、外向型私营企业,鼓励兴办服务农业和交通运输、信息咨询等产业和行业,所占百分比和发展增速均不显著。这说明《条例》在调控民营企业的发展方向方面的效果是不明显的。这样,云南省民营企业所从事的行业多是附加值较低,产业链较短的行业,无法形成产业群,因此直接导致云南省民营企业竞争力弱,层次较低。

其次,在地区结构上,云南省民营企业发展也不均衡,地区之间差距很大。据统计,在云南省16个州市中,昆明、曲靖、玉溪、红河、楚雄和大理等6个地区中,非公有制经济占全省的70%以上。而其他地区的民营经济则发展滞后,与这些民营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甚大。

3.2资金缺乏,融资困难

在我国,“融资难”一直是困扰我国众多企业的问题。我们可以从民间借贷的发生情况来间接反映民营企业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难易程度。有数据表明,2007年云南省民间借贷加权平均利率为20.42%,同比上升2.65个百分点,较同期金融机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高12.77个百分点,发生额是2006年的1.1倍。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正是由于在获得金融贷款遇到困难,云南省民营企业才会转向民间借贷,从而推高民间借贷加权平均利率。

3.3人才、土地等资源匮乏

人力资源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而云南省民营企业由于自身的规模、薪酬福利方面无法与大型国有企业相比,因此较难吸引高层次的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加上云南省民营企业大多数采取家族式管理模式,虽然这种模式可以降低人员流动性,减少管理成本,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模式难以形成企业文化,造成排外思想,更加难以吸引优秀人才。此外,用地难也是云南省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问题。一方面是土地价格在不断上涨,另一方面是自身资金不足,这两方面加剧了这一问题。

3.4发展环境仍需改善

在硬件上,主要是基础设施不完善。受到地理位置以及地形因素影响,云南省的交通与江苏、浙江等沿海地带尚有很大差距。东中部地区近年来大力发展的动车、高速铁路等交通设施,在云南省均无法进行。而空运的成本又相对较高,多数总小型民营企业无法承担。交通不便利给云南省民营企业的发展增加了更多的交易成本。在软件上,虽然云南省省政府以及国家下达了包括《条例》在内的多种鼓励云南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文件,但是在执行过程中,有些部门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够重视,对这些政策落实不到位,在税收、贷款、土地批租等措施方面对民营企业还存在不同程度的歧视。

4促进云南省民营企业发展政策建议

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虽然云南省民营企业发展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些是由于自身原因造成的,但更多的是和云南省相关的条例、政策制定不当或者执行不力有关。因此,从政策制定和执行者的角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关于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

4.1继续扩大民营企业规模

在现有云南省民营企业规模上,继续扩大全省民营企业的发展规模,加快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提高民营企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只有实现了民营企业整体规模发展壮大,才能为个体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和氛围,才能在整个民营经济中引进竞争机制,提高其效率。同时,可以在重点行业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明星民营企业,以起到在该行业中的带头示范作用。

4.2加快结构调整,提升产业层次

前面提到,《条例》中虽然鼓励生产型、科技型、外向型私营企业,鼓励兴办服务农业和交通运输、信息咨询等产业发展,但是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实际上云南省民营企业仍然停留在资源开发型、初加工产品行业,产业链短,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所以,在政策上,应继续鼓励民营企业往高新技术行业、现代服务业、等较高层次的产业发展,对这些行业要实施一些包括税收在内的经济政策的适当倾斜,促进全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除了产业结构之外,还需注意平衡地区之间的发展。对民营企业欠发达地区,根据当地资源优势,制定特定的发展战略,培育特色产业群。如西双版纳、德宏等地区的橡胶加工、香格里拉野生菌加工等。

4.3建立融资担保服务平台

虽然《条例》在保障民营企业融资权利方面做出了一些规定,但效果仍然不明显。因此,政府在这方面,仍需加强金融环境建设。可以建立以信用为基础,政府、银行、企业和担保机构四方合作的融资机制。在这种机制中,建立专门为民营企业服务的担保机构是重点,因为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贷款持谨慎态度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民营企业缺乏强有力的担保。因此,政府在鼓励、引导以及扶持建立担保机构方面要发挥主要作用,加快建立和完善省、州、县三级联动的信用担保体系,加强对信用担保机构的监督和管理。此外,政府还应鼓励民营企业自身拓宽融资渠道,鼓励企业早日上市,让民营企业参与直接融资。

4.4完善生产要素供给机制

首先,对于民营企业用人难问题。一方面是要联手人才市场,定期举办民营企业专场招聘会;另一方面,可以分行业为民营企业的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其员工素质。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对民营企业的员工的薪酬福利进行监督和管理,有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不为其员工缴纳法定保险,致使员工安全感降低,因此更加不会选择民营企业,使得民营企业人才短缺。所以,只有民營企业的薪酬福利规范化,才能吸引更高层次的管理和技术人才。其次,对于民营企业用地难问题。主要是积极完善土地供给办法,在土地审批政策时候对民营企业应该一视同仁,在特色项目、高新技术项目等,还需要适当给予政策倾斜,以减少民营企业的用地成本。再次,在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上,政府还需要求各相关部门在协调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时,对民营企业应该平等对待,保证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不受这些生产要素的制约。

4.5继续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

虽然在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上,云南省发展交通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随着现代建设技术的发展,即使是在较为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也可以建设高速公路、铁路。因此,只要项目论证严谨、资金到位,是完全可以大力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的。此外,积极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区域物流中心建设,加强其对现代物流技术的运用和管理支撑,以减少其交易成本。

4.6加强政策执行和监督力度

对于促进云南省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种政策,建议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不定期检查各项政策措施是否实施到位,同时接受民营企业的投诉和举报,可以对相关部门领导实行问责制,发现有拒不执行各项政策者,给予通报批评和严肃处罚。只有保证各项政策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发挥政府在引导和扶持民营企业的作用。

5结语

云南省民营企业的经济总量在发展势头上是好的,然而,与江苏、浙江等民营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此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经过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制约其发展的因素,然后从政策制定和执行者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只有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扫除各种制度上的障碍,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民营企业才能长足发展,才能充分发挥其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就业渠道、增加财政收入、繁荣城乡经济、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厚义.民营经济与西部开发——浙江实践的启示[J].四 川政,2001,(5).

[2] 王明英.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探析[J].集团经 济研究,2005,(11).

[3] 赖文燕.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因素及解决途径[J].北方经 济,2008,(12).

[4] 丁忠兵.青海民营经济发展的量化分析与对策研究[D].西 北民族大学,2007.

[5] 周文,张倩.云南民营企业的症结何在[J].创造,2003,(2).

[6] “浙江省私营经济发展前景的思考”课题组.当前浙江民营 企业发展的八大特点——浙江民营企业的抽样调查报告 [J].浙江经济,2006,(10).

[7] 沈青.论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浙江民营企业的发展对 西部的启示[J].内蒙古大学学报,2006,(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经济管理前景范文第3篇

1、旅游管理专业介绍

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研究旅游业经营管理的新兴学科。属于工商管理下的二级学科,有庞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随着国际经济的全球化,旅游业更加繁荣,因此对旅游的管理要求也随之提高,现在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学校也很多,对专业能力和素质也有一定的要求。旅游管理学科的研究范围侧重于研究旅游企业管理、 旅游开发与旅游市场营销、会展服务与管理等业务领域。以旅游资源和服务设施为条件,为旅游者在旅行游览中提供各种服务性劳动而取得经济收益的经济部门。旅游业是综合性的经济事业,其构成涉及社会许多部门。它的基础经济活动由旅行社、旅游饭店和旅游交通三大部门组成。此外,还有为旅游者服务的经营旅游商品的零售企业、园林设施、文化娱乐事业和公用事业等。

2、中国旅游业现状分析

从宏观上看,旅游业的发展前景是欣欣向荣的。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目前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产业。并且每年还在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节假日改革、带薪休假的实行,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具生机活力和安全的旅游目的地,旅游业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据统计,从2002-2007年,过境旅游人数年均增长7.8% 。高于全球平均增长率3个百分点。旅游外汇收入年均增长12.6% 。高于全球平均增长率2个百分点。国内旅游人数年均增长l1.3% 。国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2% 。旅游总收入从5566亿元增长到1万亿元,年均增长12.4% 。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从20个增加到132个,出境旅游人数从1660万人次增长到400O万人次,年均增长19.2%。中国旅游研究数据显示,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2009年。中国公民出境游从今年第四季度开始率先恢复两位数增长。2009年1O月,我国公民出境游同比增长超过11% ,大陆居民赴台游更是保持150% 以上的强劲增长。但是在旅游业迅猛增长的背景下,旅游高素质人才供不应求。当前旅游市场服务性人才偏多,而高层次管理人才奇缺。从事旅游营销、经营、策划、规划、开发和会展的高级人才及通晓世界语言和与国际接轨的职业经纪人严重不足,全国年均缺口达到上万人。旅游业人才的缺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旅游服务类人才供不应求 据统计,目前全国旅游业从业人员600万。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行社和酒店的增加,实际需要专业旅游人才达800万以上.旅游业人才缺口至少有200万人。旅游人才的短缺不仅表现在“量”上,更表现在“质”上,目前中国旅游业最缺的就是优质人才。 (2)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新兴的专业人才紧缺

旅游业较为紧缺的人才主要为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的高端人才,包括高层管理者,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市场营销、旅游娱乐管理、旅游规划、旅游景区管理、旅游物业管理等人才。 (3)国际旅游人才需求增多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家和第四大旅游客源国。我国也提出了由目前的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转变的宏伟目标,这对我国的入境与出境旅游提出了新的要求,今后出境旅游将有大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对涉外旅游人才的培养。随着涉外旅游市场迅速发展,很多旅游企事业单位对涉外旅游人才更加重视了,具有较好旅游管理基础和外语能力的人.正成为旅游界争相聘任的对象,懂外语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成了旅游界的宠儿。 (4)经济欠发达的旅游景区人才紧缺

目前在国内,酒店、旅行社较旅游车船公司和旅游景点景区更吸引人才,也导致酒店和旅行社比景点景区有更多的人才储备,而景点景区所招的人才素质偏低。目前最需要高素质旅游人才的是一些稍偏远的地区, 这些地区大多风景优美,具有良好的旅游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由于旅游业起步晚,同时受经济条件的制约,旅游开发的 资金有限.旅游管理和技术人才缺口很大。

3、旅游管理专业就业建议 (1)改变思想观念

有许多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不从事旅游行业,我觉得这有几方面原因,首先,受家庭的因素影响,大多数人认为从事服务性行业,感觉就是低人一等,总认为是为他人做事,受不了那苦差事,心里 不是很愿意。其次,有很多人思想有一定的误区,认为旅行社就是干导游,但是导游又是只能靠青春吃饭的行业。到了一定的年龄就没有出路了。其实除了做导游,在旅行社内部还有很多岗位可以做,比如计调、外联等,也许有些人觉得在旅行社内部的一些岗位收入不如做导游多。但是我不禁要问一句:你觉得每月到底有多少收入才是叫高呢?不同的人生阶段,要根据自己的适应度和积累的能力去从事不同的岗位,认真对待自己的岗位,在工作中获取快乐与满足。把工作中的事做到最好,做到这些,我想物质条件自然就会好。 (2)好好学习各种知识

书本上的知识是有用的。也许你现在觉得书本上的理论枯燥无味。但当你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你会不自主地想起书上教的方法。所以趁在学校里的这几年,好好地多读些书。如果可能的话,继续深造。据了解,酒店的管理层的学历一般都在本科以上。许多高档酒店也都是支持员工在学历上继续深造的。 (3)学好外语

外语在旅游这个行业中相当重要。如果你能熟练掌握一种,甚至是多种外语,这对你今后的发展是会有很大帮助的。据了解,国内很多知名旅行社里的导游有很多都是知名外语学院的毕业生。所以,一定要学好外语,这样才能有竞争的资本。 (4)学好计算机

现在很多业务都是网上订单。基本的电子商务操作要掌握。专业课中有一门是《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是要有编程的基础的。学好了这门课,就可以制作、更新企业里的电脑管理程序,是非常实用的。

(5)让自己有一个好的性格和心态

任何工作都是不容易的。在旅游这个行业里。一种活泼开朗的性格可以让你在工作中更好地与人打交道,与人沟通:一种乐观平和的心态可以帮助你在逆境中仍旧充满希望,最终获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总之。旅游管理专业的就业前景是广阔的,关键是要很好地调整自己。不要仅仅盯着薪酬的高低不放。做到这些,你就一定会找到自己的舞台,快乐地工作,快乐地生活!

二、个人就业计划

1、个人基本情况 (1)家庭环境分析

我生长在一个的普通的农民家庭,父亲是一个装潢工,工作的性质决定了他严谨细心、为人真诚、善于交际的性格。母亲温柔娴淑、勤劳善良、心思细腻而有耐心。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我想我的性格中积极方面的因素大部分得益于多年来父母的熏陶和教育。

(2)性格分析 我是一个性格外向的人。大多数人对我的评价是热情随和、大气踏实、做事有责任心、有条理,创新能力较强。对人真诚而有耐心,对工作负责,具有较强的领导组织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对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我的兴趣爱好广泛,喜欢读书,有较强的文字功底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喜欢打篮球等体育活动,也会经常出去旅游,增长见识。

除了自身性格和兴趣爱好方面的优势外,我的性格中还存在着诸多缺点。如做事太强势,对不感兴趣的工作缺乏耐心。有时情绪容易激动,还不够淡定。

2、能力优势 (1)社会能力

我曾担任系学生会主席、班长、辅导员助理,社团主要负责人等职,大学至今荣获院“优秀团干”、“优秀团员”、“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 (2)专业技能

大学至今通过系统学习,扎实掌握了有关旅游方面的知识,对于行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大学至今获得一次国家励志奖学金和两次院级二等奖学金。曾参加学校组织的“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和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并能很好的将理论结合实践,参与撰写的报告分别获得国家级三等奖和安徽省一等奖。 (3)其他技能

有很好的社会实践能力,经常利用寒暑假期做一些兼职工作。同时有很好的组织策划能力和良好的交际能力。

3、个人就业计划

在我未上大学之前,我就有个目标,就是未来考取公务员,成为一名国家行政人员。基于我在大学期间所锻炼的能力以及获得的经验,我设定了以下就业计划: (1)大学四年级:

①积极考取公务员,同时加强个人休养的建设。 ②如果考取公务员,则积极学习各种提高公务员素质方便的能力;如果考取公务员失败,则加强就业方面的能力培养,积极学习酒店方面的知识,先在酒店就业。认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及答辩,做好离校的各项工作。 (2)中期目标(近十年)

2012—2016年: (1)考取公务员

利用这3年时间锻炼自己在基层岗位的能力,慢慢适应这种岗位。

(2)未能考上公务员

利用这三年左右的时间里,努力工作,不断的尝试,初步找到合适自身发展的工作环境、岗位。

2017—2022年: (1)考取公务员

经过前3年的时间锻炼,自己的能力应该有所提高。再利用这5年时间埋头苦干,认真学习公务知识,同时积极交际,为更高目标做准备。

(2)未能考上公务员

用这5年的时间勤奋苦干,储备资金,积累经验,同时了解市场行情。

2023—2024年: (1)考取公务员

经过前期的努力,此时经验能力会得到一个很大的提升,此时应着重加强自己作为领导的能力,加强自己协调工作的能力,进一步加强交际应酬能力。 (2)未能考上公务员

筹措资金,寻找合适位置,设计装修店铺,办理相关手续,正式开始拥有自己的生意。

三、结束语

任何计划,只说不做到头来都会是一场空。然而,现实是未知多变的,定出的目标计划随时都可能遭遇问题,要求有清醒的头脑。一个人,若要获得成功,必须拿出勇气,付出努力、拼搏、奋斗。成功,不相信眼泪;未来,要靠自己去打拼!实现目标的历程需要付出艰辛的汗水和不懈的追求,不要因为挫折而畏缩不前,不要因为失败而一蹶不振;要有屡败屡战的精神,要有越挫越勇的气魄;成功最终会属于你的,每天要对自己说:“我一定能成功,我一定按照目标的规划行动,坚持直到胜利的那一天。”既然选择了认准了是正确的,就要一直走下去。

经济管理前景范文第4篇

现代物流被企业界称为“尚未开发的新大陆”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加速器”。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日本、欧洲的企业界流行一种形象和通俗的说法:把采取各种办法降低物资消耗称为企业“第一利润源泉”,把千方百计提高劳动生产率称为“第二利润源泉”,把改进物流活动称为“第三利润源泉”。据调查显示,在产品的整个生产销售过程中,仅有10%左右的时间用于加工和制造,其余90%左右的时间都用于储存、装卸、等待加工和运输。世界银行统计,发达国家的物流费用占GDP的10%左右;研究和开发物流技术,实现最佳物流管理已成为经济和企业管理领域中的一个新热点和最具挑战性的课题。

可见,物流行业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无穷。物流行业发展得好,必然会带动就业。更进一步说,物流管理专业的就业前景如何呢?

物流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会计、贸易、管理、法律、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一定的系统开发与设计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知识结构

a) 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b) 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c) 了解物流管理发展的最新动态

◆能力素质结构

a) 具备物流管理的应用程序操作能力;

b) 具备物流信息组织、分析研究、传播与开发利用的基本能力;

c) 能进行物流系统分析、设计和规划,具有物流管理的基本能力。

不少高校都设有物流管理专业,但一般着重培养的是管理型人才,而市场每年对管理型人才的招聘很有限,更多的是需要在基层从事操作的人员。因此,物流操作员在每年的招聘中格外受宠。目前比较先进的企业正逐步向零库存迈进,这不光对物流管理人员提出了很高的专业要求,也要求最直接的物流操作员有更高的能力。相对于物流管理人员,物流操作员的需求量更大。因此,受过专业物流操作培训的毕业生凭借上手快、胜任物流各个环节操作,而被相关的用人单位大量吸收。

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可在物流企业、港口、海关、货运公司、商贸企业等就业,就业前景良好。今后一段时期,除储存、运输、配送、货运代理等领域的物流人才紧缺外,相关的系统化管理人才、懂得进出口贸易业务的专业操作人才、电子商务物流人才、掌握商品配送和资金周转以及成本核算等相关知识和操作方法的国际性物流高级人才将更吃香。

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社会物流需求显著增加,推动物流产业保持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现代流通方式 ”,现在,许多地儿政府正在积极筹划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把物流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上海政府规划在“十五”期间着重发展三类物流,“ 十五”期末基本成为全球现代物流供应链中的重要枢纽和节点;深圳市政府将现代物流产业作为三个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北京、大连、沈阳等城市都在加快制定物流发展规划并加紧实施;天津从2003年到2010年,每年拿出100亿元的资金用于物流基本建设,把物流产业作为天津经济发展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强势推进,我国的现代物流已经进入快速增长、全面发展的新时期,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丁俊发预计,中国物流需求高速增长期将持续10~15年,特别是在“十一五”期间,随着国民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和进出口贸易的进一步扩大,物流需

经济管理前景范文第5篇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目前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产业,每年还以两位数的速度在增长。在中国,2003年我国旅游业的固定资产达到8439亿人民币,年营业收入约2308亿人民币,创造就业机会约6487400个,据世界旅游理事会(WTTC)在WTO召开的世界大会上宣布,中国旅游就业现在是世界第一位的,并预测到2010年可吸纳8800万的就业人数。因此我国对旅游管理人才需求有很大的缺口。

有关业内专家认为,我国旅游就业前景广阔,旅游就业存在十大增长点。即:

新型住宿接待业、特色餐饮业、旅游景区景点开发、旅游商品生产与销售、旅游农业、旅游工业、旅游新兴服务业、旅游文化娱乐业、旅游交通运输业、旅游劳务输出十个方面,这些领域就业增长快、潜力大、带动性强,而且能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加快发展,就业成本低,老百性受益面宽。

我国旅游就业已形成六种模式

新近发布的《中国旅游业就业目标体系与战略措施研究》,分析了我国旅游业的地域特征,提出我国旅游就业可以概括为六种不同的地域模式。

一、以大型景区为龙头,形成了丰富的就业体系和就业方式,包括住宿接待、餐饮、娱乐、旅游购物、劳务服务等。

二、在旅游城市、交通枢纽和集散基地,以住宿接待为中心,形成了综合性的旅游服务体系,形成了酒店集中区等高密度就业区域。

三、以满足城市居民休闲度假为主,环城度假带已成为旅游就业的重要增长点,为城市居民休闲服务建立了相应的就业体系,包括旅游度假区、主题公园、农家乐、产业旅游等。

四、沿着重要的旅游交通干线及航空港、火车站、汽车站等站口形成的旅游就业重要的增长轴线。沿交通沿线带动的就业体系主要有三种增长模式;沿线的旅游交通服务,如餐饮、车辆维修、商品销售等;带动沿线旅游景点资源的开发;带动沿线城镇的发展和就业体系的形成。

五、旅游小城镇及乡村旅游就业体系。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古镇旅游、乡村旅游,这种旅游模式所产生的就业体系,与一般的旅游景区点相比,具有更高的参与性。

六、依托产业旅游带动的就业模式。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旅游热点,如工业旅游、农业旅游、体育旅游、节庆旅游、教育旅游等。产业旅游就业模式的特点是,旅游业依托其他产业,往往不是主业,从业者往往是兼职从事旅游。

专业定位:

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要求,本科旅游管理培养的是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受到旅游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这与以往的职业技术教育有很大不同。从培养目标上来说,旅游职校培养的主要是服务应用型的人才,集中在旅游产业的中低层,而我们开设本科专业主要培养的是具有丰富理论知识的中层的管理人才。以前我国旅游企业发展层次不高,对技能型的人才需求较多,现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短缺限制了旅游业的发展,现在更为迫切的是需要更多的专业化的管理人才。

素质要求:

旅游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首先,旅游管理者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主要包括管理学知识、旅游经济学知识、旅游法学知识、旅游地理学知识、旅游历史学知识、旅游文化学知识、旅游规划学知识以及国际旅游学知识。

其次,旅游管理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如旅游管理者要有较好的形象,有些院校在招收旅游管理专业考生时会在身体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一般要求男生身高不低于1.70米(或1.65米),女生不低于1.60米,有些院校还会要求考生做肝功能检查。

再次,从事旅游管理还必须熟练掌握英语,因为管理者在工作中会经常处理英文的文件,也经常会和一些外国人打交道,而且很多旅游企业在招聘面试是全英文的,英语好的人就会很占优势。

此外,旅游管理人员要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计算机是一种基本的工具,在工作中离不开计算机的使用。同时沟通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团队精神也很重要。

旅游业在2005年对管理类毕业生的需求也将增加。进入21世纪以后,旅游业一直都被人们认为是“朝阳产业”。尽管此前的应届生就业状况不够理想,但2005年是国家放开外资旅游企业进入内地市场的一年,内外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熟悉电脑操作、旅游专业毕业的管理人才、导游人员、开发策划人才、营销人才,都是企业争夺的对象。但是,

从事旅游业的人才都需要有相关认证,如导游资格证、领队证等。

旅游就业概念如何界定?

新近发布的《中国旅游业就业目标体系与战略措施研究》,明晰了旅游业的就业范围,确定了旅游就业新的测算方式。

旅游业就业概念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旅游核心产业就业人数,目前我国旅游统计中公布的直接就业人数包括旅游住宿、旅行社、景区、旅游车船公司等其它旅游企事业单位的就业人员构成。

二是旅游特征产业就业人数,包括直接为游客服务、与旅游密切相关的餐饮、娱乐、铁路、航空、公路、水运、公共设施服务等13个部门中的旅游就业人数。

三是旅游经济就业人数,这个概念最宽泛,是通过旅游经济活动所拉动的直接间接的就业人数。

根据这一划分,综合分析测算出2002年的旅游核心产业就业人数为612万、旅游特征产业就业人数为1685万、旅游经济就业人数为5100多万,占整个第三产业就业的24%,占中国全部就业的7%。充分显示了旅游在促进就业方面的优势。

从端盘子倒水做起

小李是今年毕业于某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一个本科生,现在北京的一家星级酒店实习。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学术委员、教研室主任蔡万坤教授说,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旅行社、酒店以及与专业相关的政府机构。不管毕业生是本科还是专科(高职),到了单位都必须从基层干起,从端盘子倒水做起,旅游管理专业就是培养应用型人才。”

因为这个专业需要跟人沟通的工作多,所以性格外展、开朗、活泼的学生更适合学习本专业。但是旅游管理行业的通则是要求管理人员要从服务员做起,因为要做高层管理者,必须要有基层经理、服务员的经验,否则,很难做好工作。在国外,酒店中高级管理人才一般都需要5—10年的一线服务经历。如果你打算报考旅游管理专业,首先做好心理准备。

就业前景:

旅游管理包括酒店管理方向、旅行社管理方向、旅游风景区管理方向、会展旅游管理方向、餐饮管理方向、休闲娱乐管理方向、旅游行政管理方向等。

就酒店管理方向而言,目前我国有星级酒店9751家,并且正处于酒店改制转型期,

8000多家公有制的酒店要进入市场经济,对酒店管理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而且酒店管理者的待遇在管理层中算较高的。目前,我国酒店的本土管理者基本上都是以前中专、职业技校相关专业的学生在从事酒店业务、积累经验后从基层升上去的,普遍存在理论知识不够的情况。因此,有一定经验的本科毕业生是相当受欢迎的。但是,本科毕业生要克服眼高手低的毛病,要脚踏实地地从基层做起,等有了经验后再图发展,否则高不成低不就,人为地造成就业难。

经济管理前景范文第6篇

[关键词]

一、

2008年金融危机后,在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持续推动作用下,我国经济稳步回升,正在恢复到平稳、较快增长的轨道上。2010年经济的快速增长,有上年同期基数较低的原因,但在较大程度上得益于持续性政策刺激的结果。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战胜来自国内外和自然界的严峻挑战,努力化挑战为机遇,取得了重大发展成就:经济较快增长,农业基础得到加强,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改善民生成效显著,不仅有效地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的成果,而且基本上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2.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目前,国内外经济环境更加复杂多变,来自国内外和自然界的挑战更加严峻。从国际看,世界经济虽然有望继续恢复增长,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恢复的过程必将缓慢、动荡而曲折。从国内看,宏观经济平稳运行面临复杂形势,在经济快速增长变动中,经济结构升级的约束增多,社会结构平衡的难度加大。传统增长模式面临新挑战。主要表现在,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强化,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国际收支不平衡,外贸增长方式粗放。投资和消费比例失衡,消费率偏低。城乡发展不协调,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我国社会事业总体上依然滞后于经济发展。在就业、教育、住房、医疗卫生、收入分配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领域,还存在不少难点和热点问题,基本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公平性仍然不够。特别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物价上涨压力增大以及部分城市房地产价格过高。

1.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问题

消费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最稳定、可持续的动力。但是它大大落后于投资和出口的增长速度,而且从长期看,消费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以及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有待提高,国家

2. 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与抑制房地产泡沫问题

继续坚定不移地加强住房保障和房地产调控,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各项房地产调控政策,运用各种手段保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坚决依法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抑制投机需求,坚决遏制房价过快上涨。

3.收入分配改革问题

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4.如何看待就业问题

要坚持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三、主动转型可避免掉入“中等收入陷阱”

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已经从极低收入、低收入进入中等收入阶段,遇到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挑战——各类要素价格迅速上升,靠大量生产要素投入驱动经济增长的模式难以为继,依靠大量出口国际市场维持高增长的模式受到极大限制,利益诉求进一步分化,各

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环境污染成为十分突出的问题,这就迫使我们必须主动转型。

无法克服高额生产成本和有限的创新与技术能力不足所带来的结构性制约,是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阶段国家面临的主要挑战。

成功应对“中等收入陷阱”这一挑战,需要政策的灵活性以及大量的人力资本和研发投资。中国政府需要进行重大的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模式。鼓励创新,要靠扩大内需。这些政策措施关键在于能得到有效实施,对于帮助中国经济转型、实现全球经济再平衡都具有重要意义。我相信这将有效应对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参考文献:

《怎么看2011年经济形势》,潘建成,《时事报告》2011年第1期。

上一篇:领导班子履职尽责报告范文下一篇:五星级班组申报材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