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文学论文题目范文

2024-07-21

英语文学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2、世界文学视域下的诗歌翻译探究

3、西方文化中的吸血鬼形象与东方文化中的鬼形象之对比

4、世界文学语境与《孔子的智慧》的翻译智慧

5、运用比较视域提升世界文学教学的研究

6、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焦虑与因应之道

7、“五四”语言文字改革与世界文学

8、百年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

9、交错纠缠的「世界文学」对话

10、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世界文学研究

11、世界文学的困境与前景

12、跨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传播和意义建构

13、莫雷蒂“中心—(半边缘)—边缘”系统探析

14、随童庆生看汉语的“旅行”

15、试从法国文学看文学、文化全球化的内涵

16、人工智能翻译与“世界文学”

17、文学世界主义研究的最新力作

18、解析《雾都孤儿》中语法变异现象

19、简评黄万华《百年香港文学史》

20、关于“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重新认识

21、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学维度研究

22、浅谈外国文学史的教学思路

23、比较文学的理论与实践

24、《红楼梦》人物描写风格浅析

25、比较文学教学中的问题意识培养

26、打造中国当代文学的出版高地访上海文艺出版社社长陈徵

27、“世界文学中”的韩少功文学创作

28、新南方写作:主体、版图与汉语书写的主权

29、大学语文教育的学科定位与功能特性

30、后现代视野中的“世界文学”

31、论1992—2015年间“世界文学”概念的界定

32、中国文学高等教育优质教学资源分布特征考察

33、作为世界文学之一环的亚洲文学

34、浅谈英语电子词典程序设计思路

35、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文学新人培养研究

36、论少数民族文化“走出去”的汉译中介模式

37、作家刘醒龙:一辈子只能做一件事情

38、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合并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讨

39、作为文学批评的比较文学:利器还是糙货?

40、论变异学与世界文学理论的新发展

41、英语培训机构在中等城市的现状及出路

42、在乡土文学中发现现代主义因素

43、浅析“世界文学”的命运与比较文学的前景

44、“世界文学”时代的写作

45、从学科层面反思比较文学

46、理工见长高校的文科阶段性发展战略

47、“世界文学”观念的重构与当代中国文学的世界性价值

4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之于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的作用浅析

49、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历史与发展

英语文学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2、论博尔赫斯对18世纪英国哥特小说的接受*

3、知识产权保护与美国的技术霸权

4、英美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特色与翻译

5、印太战略背景下应注重加强中孟合作

6、论通识教育及其对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启示

7、21世纪中国现代化议程(下)

8、毛泽东与外国首脑及记者会谈录等

9、德意志“历史主义”与形式的“艺术史科学”

10、2018年《世界知识》总目录

11、今天,我们该怎样进行英美文学教学

12、法律程序运作中法律情感的潜入、活化及适用

13、西方古代艺术概念中的智识传统

14、全球化与英美文学教学研究

15、边缘化与涵化:华人赴美生子群体的文化调适与认同

16、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与国际关系的调整

17、英美文学课教学内容与方式商榷

18、重提后现代:后现代法学理论的中国化演进与发展

19、天河世奥书城提供500种可供书目

20、现代中国文学域外传播的历史脉络考察

21、网络环境下英美文学与大学英语的融合教学价值探析

22、中国版本图书馆月度CIPX数据精选

23、当代英语丝路文学的中国形象及其体用之辨

24、近代文学刊物翻译专栏对英美小说的译介及影响

25、英美文学作品国内翻译出版的问题与对策

26、“一带一路”推动下内蒙古外语人才人文素质培养路径探究

27、康德美学中国化之三种价值趋向

28、从商标法域外适用和国际礼让看涉外定牌加工中的商标侵权问题

29、浅析英美文学中国形象的变迁

30、新华书店总店提供1666种可供书目

31、翻译专业英美文学教学目标与策略探析

32、美国政治的逻辑:一项研究议程

33、文教何以共谋:战后台湾学术形成的权力语境

34、历史的与美学的观点:当代文学批评的科学武器

35、影像作品涉及的相关法律的研究

36、历史的光影与现代的幽灵

37、体现英语学科思想让英美文学走进高中英语课堂

38、亚裔美国小说中流散者正义观与世界主义思想研究

39、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绘画思想变革(1900-1917)

40、英美文学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之初探

41、功利主义影响下中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该何去何从

42、关于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43、20世纪女性文学中的一个盲点——评盛英、乔以钢《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

44、基于文化差异视角下英美文学的翻译研究

45、蒋介石与反“台独”斗争

46、英伽登的现象学文学作品论

47、英美文学中的女性主义及其影响

48、文本细读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意义及方法

49、斯科特·斯洛维克生态学术思想探究

英语文学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2、高校日本文学教学中的文本分析问题研究

3、探究日本文学中的“蓬莱”意象及其流变

4、基于读者论的日本文学教学实践与研究

5、试析日本文学翻译中异文化的传达

6、日本文学对中国和欧美文学的接受特征研究

7、日本文学巨匠夏目漱石的两次中国行

8、《日本文学思潮史》数字化出版及其传播价值

9、日本文学作品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索

10、日本文学的个人主义传统

11、浅谈日本文学中“长安”意象美学意蕴

12、浅析日本文学作品的翻译方法

13、后疫情时代高校日本文学教学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探究

14、Biblio-battle在日本文学作品赏析课堂的应用

15、赶上关于日本文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16、儒学对日本文学的影响浅析

17、浅析日本文学中的“物哀”

18、日本文学与中国文学的文化差异分析

19、日本文学中的“蓬莱”意象及流变

20、试论日本文学课程在日本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21、日本文学作品赏析课程的教学探析

22、日本文学作品汉译中的译注研究

23、浅析美学特征在日本文学中的表现

24、基础日语教学中日本文学的融入研究

25、浅析日本文学中的物哀审美

26、日本文学作品中「つもり」否定表达的语用差异

27、解析日本文学作品《且听风吟》的语言特色

28、日本文学中的极致审美

29、浅析日本文学作品中文译本翻译方式对比研究

30、从日本文学的发展历程来看日本文化的独特特征

31、教育语言能力到审美意识的日本文学教学方法

32、关于日本文学中季节感和景物观的探讨

33、关于日本文学课程在日本语教学中的作用

34、日本文学中的物哀探究

35、以悲为美论日本文学中的物哀

36、文化视野下日本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分析

37、日本文学中的物哀审美研究

38、美学视域下的日本文学研究

39、日本文学研究视域中“北京”的“方法化”

40、杭州题材的日本文学研究

41、日本文学中“物哀”的美学意义分析

42、物哀之美:日本文学中杨贵妃形象的流变

43、浅析日本文学中汉字“假读”现象

44、评柴红梅的《二十世纪日本文学与大连》

45、分析文化视野下日本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

46、研究生日本文学课程思政的意义、方法

47、spoc课程教学在日本文学选读课堂中的应用

48、浅谈《西游记》在日传播及对日本文学的影响

49、文化视野下日本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研究

英语文学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摘要:合理归化就是一种译者在译文语言表达上符合目的语的语言表达习惯与文化内涵的翻译原则。本文在概述英语文学翻译原则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英语文学翻译中的“合理归化”原则,并具体分析了“合理归化”原则在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的应用。

关键词:英语文学 翻译原则 合理归化

一 英语文学翻译原则概述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对外交流活动达到了空前频繁的盛况。英语文学是西方文化的瑰宝,而翻译在跨文化交际、向国人介绍英语文学这一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何谓翻译,翻译就是用一种等值的语言文本材料去代替另一种语言的文本材料。由于中英文学在文化上的差异,使中西之间的跨文化交际形成一段障碍,而翻译可以为中西之间的跨文化交际架起一座有效沟通的桥梁,可以在原文和译文之间搭建一座有效的沟通途径。而翻译作为一种艺术,一种将原文翻译、表达出来的艺术,需要技巧的帮助,需要技巧对其的润饰,需要广大翻译工作者的不断尝试,需要广大翻译工作者的经验总结。翻译工作者所翻译的作品,不可以对原文进行随便地删减,而需将译作保持原意。对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是将英语复述出来,可以在变化词句的基础上改变原文的表达形式,但是不可以改变原英语文学作品的表达意义。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者,在语言把握的高度上,需要深入透彻地理解中英两种语言文字;在选词造句与措辞使用方面,需要绝对地遵循原作的意义,并且使译文高度地符合原文的语言形式。换言之,从英语文学作品中翻译过来的英文,不管在语言表达形式还是表达意义上,都必须使其与原文中的英语保持高度的相似,而不可看起来像中文式的英文。英语文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因素,如何在翻译英语文学作品过程中,准确地传达其原文的意境和文化内涵,需要遵循一定的翻译原则,这是获得英语文学作品翻译成功的关键条件之一。合理归化原则作为英语文学翻译的重要原则,在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 英语文学翻译中的“合理归化”原则

著名美籍意大利学者韦努蒂于1995年发表的名著《译者的隐身》中,首次提出了归化的概念,他提出合理归化是英语文学翻译的一种极其重要的策略。归化是指在翻译中以目的语和目的语的文化作为依托,并以译文和译文读者为中心的一种翻译原则。在西方,归化的翻译传统,是自古代的西塞罗以及随后的贺拉斯、泰特勒等著名学者都比较认可的一翻译原则,只不过当时并没有将其作为一种翻译原则以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而已。英语文学翻译中的“合理归化”原则,就是在英语文学翻译中,把英语文化中让读者感到陌生的文化因素、成分转化为中文读者比较熟悉的中文文化内容,并始终着眼于中文文化,使广大中文读者也能够像英语读者一样能够全面、深入地感受到英语文学的文学艺术成就、感受到中文文化的妙趣,并使译文在中文表达上更为符合广大中文读者的语言表达习惯。当代翻译译学研究的集大成者、美国知名学者奈达,站在社会语言学一级语言交际功能的角度研究翻译,认为翻译必须多站在读者的角度,以读者为服务的中心。他认为,任何信息如果不能真正地起到交际、交流的作用,那么信息将会变得毫无价值。例如,“whit as snow”作为一个普通的英语成语,在翻译时应该如何处理?按着奈达的说法,世界上有不少地方的读者都没有见过雪,并且其源词中也没有雪这个词汇,如果把其强制性地翻译为“白如雪”,那么很容易形成翻译中的“零位信息”,使对这词汇的翻译失去其应有的意义。因而,在对其进行翻译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中文的语言表达习惯,将“whit as snow”翻译为“白如霜”或者“白如蘑菇”,或者与此相似的引申义和喻义。照此类推,也可以将“spring up like mushrooms”翻译为中文的“雨后春笋”,将“make hay while it is sunshine”翻译为中文的“趁热打铁”。

从这个角度去考察英语文学中的信息,当对英语文学翻译时,如果译文中的信息不能够很好地起到跨文化的交际作用,那么对英语文化的译作,也就会是一次失败的翻译。因而,衡量英语文学翻译是否成功,其首要条件之一,就是深入考察当广大中文读者在面对英语文学译作时会有一种什么样的反应,并对中文读者的反应与原文读者的反应进行一番比较,如果中文读者的反应与英文读者的反应有很大的相似性,那么这会是一次成功的英语文学翻译。由此可见,合理归化翻译原则,在英语文学翻译中占有极其高的重要地位,对英语文学翻译的成功起着极其显著的作用。

要想深入地了解英语文学翻译中的“合理归化”原则,我们还有必要共同探讨一下归化与异化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合理归化与异化的翻译原则就像是孪生兄弟,在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合理归化与合理异化翻译原则的配合之下,可以使译文更为自然、透明、通畅,让读者感觉不到是在译作。合理归化与合理异化之间的区别可以追溯到更为遥远的过去,因为它们二者与早期的直译和意译有关。异化主要是指在一定程度上去破除目的语的语言规范从而保留原发声语中的异域文化特色。由此可见,英语文学作品中的合理异化翻译原则,主要着眼于原文的英语文化,把英语文化成分近似地转换为汉语的形式。在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中,采取合理异化的翻译原则,它能够原原本本地反映原作、原原本本地反映原文中的表现形式,以及保留原文中所要持有的英语文化内涵,因而,在英语文学翻译中,通过合理异化翻译原则的积极应用,可以指引不懂英语的人去了解英语文化中的文学作品艺术形式和异域人们的情感体验。在英语文学翻译中,主要持合理异化翻译原则的是著名翻译理论家韦努蒂,他从解构主要是翻译思想出发,极力反对在英语文学作品仅仅关注译文通顺的翻译原则,极力要在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语言上关注译语言以及文化上的差异。从这个角度去看英语文学作品翻译的“合理归化”原则与“合理异化”原则,貌似它们二者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的合理归化原则,要求译文符合中文的语言表达习惯,以及中文的文化内涵,从而在行文流畅译文的帮助之下,读者能够尽量减少发声语中的文化色彩。从这个角度去看,合理归化翻译原则似乎与异化翻译原则的目的背道而驰。其实不然,英语文学翻译中的合理归化原则与异化原则,都处于殊途同归的境况之中。但是,在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合理归化的翻译原则往往处于主导的地位,据有关翻译专家学者对傅东华先生《飘》译本中的翻译策略研究表明,傅东华先生在《飘》中,主要遵循了目的文化为归宿的原则,也就是主要地采取了合理归化的翻译原则,其中也少许遵守了合理异化的翻译原则、运用了合理异化的翻译策略,但是,在傅东华先生《飘》译作中,合理归化与异化翻译原则的遵守,其目的无非是译者傅东华先生为了实现翻译的最终目的而做出的最佳选择,合理归化与异化在英语文学翻译中并无孰优孰劣之别。

三 “合理归化”原则在英语文学翻译中的应用分析

“合理归化”作为一种重要的翻译原则,往往为广大英语文学作品翻译工作者所采用,它反映出一种英语文化符合译语的文化价值观,把原作者带入到译语文化中。在我国的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采取合理归化这一翻译原则的例子数不胜数。

例如,我国著名英语文学翻译家傅东华在翻译英语名著《飘》时,就严格而恰到好处地遵守了合理归化的翻译原则,使这一英语名著全面而深入到广大中文读者中,是一部典型的成功英语文学翻译代表作。在《飘》的傅译本中,傅东华先生把作品中的主人公加上了具有典型中国传统语言气息元素的姓,将主人公翻译为“郝思嘉”、“白瑞德”,并在傅译本《飘》的序言中,对合理归化这一翻译原则的目的做了具体的阐述:在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合理归化翻译原则的目的,就是要忠实于原文的趣味精神,而不仅仅追求于原文中的一枝一节。

与此同时,我国早期著名翻译理论与实践家钱钟书先生认为,英语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就是合理归化,将英语文学作品从英语文字转化为中文文字的过程中,在不因语言习惯上的差异而暴露出牵强附会的翻译痕迹的同时,还能够完全地保留原英语文学作品中的风味,这就可谓是达到了英语文化翻译的合理归化境界。让我们来看看钱钟书对合理归化翻译原则在其译文《安东尼和克里奥佩特拉》中的运用:

原文:“Fie wangling Queen——/Whom every thing becomes,to chide,to laugh,/To weep;who se every passion fully striver/To make itself,in thee,fair and admired!”

钱译:嗔骂,嘻笑,啼泣,各态咸宜,七情能生百媚。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钱钟书先生的译文中采取了中文传统的古体语言表达形式,巧妙地彰显出了英语原文的神韵。因而,在英语文学翻译中,合理归化原则的遵循与运用,可以有效地彰显译者的再创造之美,给广大中文读者阅读英语文学大餐时带来理解上的便利,以及文学艺术上的审美享受,更有利于中文与英文之间的跨文化交际。

此外,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大师老舍,在精通英语的基础上成功地翻译了萧伯纳的后期作品《苹果车》。老舍在该翻译作品中,对于称谓的处理,坚持了合理归化的翻译原则,并巧妙地使用了合理归化的翻译策略,使原文中表面上温文尔雅、实际上你死我活的勾心斗角的人物对话,生动形象地展现给广大中文读者。例如,《苹果车》中的这句:“Has he an audience?/No,maam…”老舍先生将其翻译为:

王后:(有点不悦)“他有正式接见的通知吗?”

庞菲理亚斯:“没有,姑娘……”

让我们来分析此例中老舍先生对合理归化翻译原则的运用策略。在西方的人本主义传统文化中,“Maam”这一称谓一般是用于对女王、贵妇人、高级女军官等的尊称,如果翻译为夫人或者女士,这对于王后的称呼都显得不够贴切,而老舍先生将其翻译为“姑娘”却恰当好处地与原文中的意思等值。因为,与英国传统平等的基督教文化不同,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姑娘是皇帝老婆的最高尊称,在宫廷女人中具有绝对的最高地位,并且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素来都强调“仁”、“礼”,要求称谓能准确地表达出人的辈分、尊卑、贵贱等,因而,老舍先生将“Maam”翻译为“姑娘”,“姑娘”一词巧妙地表达出了王后的尊贵地位,很好地遵守了合理归化的翻译原则,很好地忠实于原文的思想。

四 结语

在对英语文学进行翻译的过程中,遵守一定的翻译原则,可以较为有效地达到中文与英文之间的跨文化交际。合理归化就是译者在译文语言表达上符合目的语的语言表达习惯与文化内涵,是一种在英语文学翻译中运用最为广泛、十分重要的翻译原则。因而,我们有必要深入分析英语文学翻译的合理归化原则,使其在英语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中得到有效的应用,使广大读者更便捷地享受英语文学大餐,达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之用。

参考文献:

[1] 邓伟:《归化与欧化——试析清末民初翻译文学语言的建构倾向》,《文艺理论研究》,2010年第3期。

[2] 骆贤凤:《文学翻译的归化与异化论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第3期。

[3] 宋秀芝:《文化全球化语境下商业广告和文学翻译的“归化”与“异化”》,《学习与探索》,2010年第6期。

[4] 李丽华、严峻:《政治立场与民族认同的选择——文学翻译归化与异化之争的本质》,《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12期。

[5] 徐泉、王婷:《析傅东华译〈飘〉中的归化翻译》,《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6] 姚丹丹:《从双性同体角度重新诠释〈安东尼与克里奥佩特拉〉中的克里奥佩特拉形象》,《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第9期。

[7] 张艳萍:《浅析〈苹果车〉中老舍对称谓的归化翻译处理》,《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第6期。

作者简介:李嘉贤,男,1976—,内蒙古乌兰察布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工作单位:包头职业技术学院。

英语文学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2、新时期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创新实践

3、汉语言文学与新闻宣传的契合点研究

4、新时代下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的启示与改变

5、基于职业教育下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改革创新策略研究

6、汉语言文学专业研讨式教学分析

7、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分析

8、汉语言文学与传统文学的思考

9、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

10、浅谈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11、谈我国汉语言文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12、微课模式下开放性大学汉语言文学教学探讨

13、关于汉语言文学审美问题的研究

14、中职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办法研究

15、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教育素养培养的必要性探析

16、现代教育思想下的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分析

17、探析语文教学中汉语言文学的具体运用

18、现代教育思想在党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9、高职汉语言文学类选修课建设的研究

20、全球化背景下汉语言文学发展的有效性研究

21、分析汉语言文学教学策略研究

22、探讨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中现代汉语教学新模式

23、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效果的思考

24、网络语言环境下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探析

25、中职汉语言文学教学现状及优化路径探析

26、新形势下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27、浅谈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课程的合理设置

28、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探讨

29、汉语言文学专业导论课程教改探析

30、浅析网络环境下汉语言文学的发展

31、网络语言给汉语言文学发展带来的影响分析

32、浅析如何提高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有效性

33、关于汉语言文学教学多元化的研究策略

34、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与中学语文教学的对接

35、探析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及意义

36、浅析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能力培养

37、新文科理念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38、网络环境下对汉语言文学阅读方法的分析

39、汉语言文学教学促进高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路径研究

40、“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党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优化策略分析

41、新媒体环境谈汉语言文学发展困境

42、职业教育下汉语言文学教学创新探究

43、探讨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

44、汉语言文学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研究

45、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46、论汉语言文学和英语教学的融合

47、汉语言文学教学促进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路径研究

48、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思考

49、浅析汉语言文学教学之我见

英语文学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2、对专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方案的思考

3、西泠捧出鲁迅罕见文稿

4、浅析李逵形象在《水浒传》中的独特作用

5、名师,一种虚化的情感

6、PPT课件在文学概论课教学上的运用

7、基于审美意蕴的教学设计

8、旅游利于初中语文教学

9、应用型高校课程思政改革路径探究

10、“武侠小说家”,我和金庸感觉不同

11、对英语专业选修课《文体与修辞》“课程意义”阐释方式的研究

12、同伴教学法在文学概论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3、吾爱真理 吾爱吾师

14、论如何利用影视资料上一堂生动有效的文学理论课

15、基于学习认知规律的多媒体教学设计原则

16、浅析黄天鹏的新闻编辑思想

17、关于“文学概论”课程教学状况及现行教材认同度的调查报告

18、文学概论课程合作式教学之我见

19、文学概论课中的人文精神渗透

20、《文学概论》课堂教学设计探索

21、高职高专《文学概论》教材编写刍议

22、长似烟鬼“剽窃”丑闻兄弟失和……揭开“文坛斗士”鲁迅的另一面

23、浅谈中小学写作教学方式

24、古诗文诵读的教学策略

25、论影像文化对文学概论教学的作用

26、刘鲁豫:用影像引领时代风尚

27、家书互勉,母子同时大学毕业

28、1931年后我国形象思维研究综述

29、《茶馆》与《屈原》之戏剧美学比较论析

30、华裔美国文学的自传传统概论

31、“三大问题”说透中国儿童文学

32、敢于言“我”,敢于立论

33、锯齿形残墙拉锯着目光(外一首)

34、高校英语专业比较文学概论选修课程的认知与对策

35、论高师“文学概论课程教学论”教改教研意义

36、论微视频在《文学概论》中的创新应用

37、高校小教专业的发展与“文学概论”教材建设

38、构建“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的策略

39、论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对中国现代小说史研究的影响

40、中国版本图书馆月度CIP数据精选(三)

41、浅析朝鲜朝使臣的文化误读现象

42、中国石油文学概论课程教学论纲

43、李晓:学人的“学问问道”

44、“比较文学概论”课程教学的窘境与出路

45、“气之清浊有体”之“浊”义辨析

46、《文学概论》课程教学团队的叙事者功能分析

47、立德树人视域下课程思政育人实践探索

48、面向21世纪高职院校文学概论教学改革构想

49、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第14届年会综述

上一篇:修改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美学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