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业发展现状范文

2023-09-21

水产业发展现状范文第1篇

目前,中国锂电池产业发展主要有两条技术路线:一是磷酸亚铁锂系,二是锰酸锂系。这两种技术路线各有优缺点。锰酸锂系起步早,技术较为成熟,其缺点是单体电池寿命短,满充满放2000次,耐高温性能差。磷酸亚铁锂系是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采用的技术路线,其缺点在于两个核心技术的专利一个在美国,一个在加拿大,而中国发展磷酸亚铁锂系绕不开这两个核心技术,因此存有知识产权隐患。

此外其耐低温性能差,材料一致性控制困难。不管怎样,锂电池技术路线应该由市场机制来选择,发展趋势应该是要高安全、长寿命、轻量化、低价格。关于锂电池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战略定位不准。说起锂电池,传统的观念往往想到电动汽车,其实电动汽车只是锂电池应用领域的一部分。锂电池广泛应用于通信电源,电动汽车,风能、太阳能、智能电网等兆瓦级储能电站等领域,而不只是电动汽车的部件,其科研规划也不应只放在科技部的电动汽车规划下面,而应单列。2.管理体制不清。当前生产锂电池的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行业混乱,恶性竞争严重。缺乏归口管理部门,包括在工信部中也没有确定由哪个司局管理。3.标准体系缺失。甚至可以说还没有锂电池行业标准。现在锂电池生产企业纯粹按用户要求设计产品,规格五花八门,形状有圆有方。一套模具成本几十万,标准未出,企业观望,不能提速发展。很多模具只使用一次,造成极大浪费。检测项目不合理,检测费用高。

锂电池广泛应用于信息、能源、交通、军事等领域。未来巨大的应用空间,将会对锂资源产生巨大的需求。近年来,全球市场对锂电池的需求年均增长超过20%。2009年世界锂产品消费量约4万吨(锂化学产品和锂精矿折算成金属锂),其中80%是以锂化学产品形态消费于各个应用领域,20%是以锂矿物形态消费于合金、陶瓷和玻璃等行业。锂资源在各领域的消费呈不同幅度的增长,将实现从“工业味精”向“能源金属”的转变。

中国属于锂资源储量大国,锂资源储量为110万吨,2008年的产量为3500吨。盐湖卤水锂矿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湖北等地,矿石锂主要分布在四川、江西、湖南、新疆等地。如果2012年中国生产100万辆电动汽车,那么至少新增2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需求。随着电动汽车的不断推广,对锂的需求大幅上升,今后电池产业将成为碳酸锂最大的市场。因此,中国应从战略资源高度规划锂产业发展。

水产业发展现状范文第2篇

摘要 介绍了雷山县茶叶产业现状,指出了产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 茶叶;现状;问题;建议;雷山县

茶叶是人们普遍喜爱的传统饮品,具有清热解渴、提神醒脑等功能。雷山县由于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及条件,多年来所产的茶叶品质好、口味佳,加之独特的加工工艺,曾多次获得特殊荣誉。雷山县的“银球茶”、“天麻茶”、“云雾绿茶”等茶叶,自1984年以来多次获省优秀产品奖,其中最有名气的“银球茶”于1998年获得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1990年获省科技进步奖,1991年被国家评为外交部馈赠礼品。近年来,雷山县生产的“大龙茶”、“苗家春茶”、“脚尧茶”、望丰公统茶场加工的绿茶等,不仅外形好、颜色鲜、水质亮、耐冲泡,而且香气持久、口味鲜醇、不涩不苦、回味悠长,深受消费者喜爱。

水产业发展现状范文第3篇

农业特色产业作为促进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角,长期以来,县委、政府及相关部门都将其与全县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紧密结合在一起,立足实际,依托区位、资源优势,抓项目、建基地、扶龙头,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增强农村经济‚造血‛功能,切实加快了全市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步伐。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县茶叶、特色水果、高山蔬菜及药材产业已初具规模。现将我县各产业基本情况汇报如下:

一、发展现状

(一)茶叶产业发展现状

茶叶是我县的传统经济作物,种植加工已有300多年历史。经过多年发展壮大,现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到2008年底,全县茶叶总面积达8.8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4.2亩。茶叶总产量4073吨,实现产值7920万元,占我县农村经济总量的7%,我县茶叶产业已初具规模。

1、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全县现有茶园面积8.8万亩,基本形成了万寨—椒园镇—珠山镇长达30公里的贡茶经济带,带内茶园面积达4.5万亩,同时培植了伍家台、板场、玉荷坪、香树林、红岩卡、新茶园、土皇坪、庆阳坝、老寨溪、石家沟、网台、白虎山、小溪等10余个茶叶专业村。

2、加工体系基本形成。目前,全县共有大小茶厂95个, 1 各类加工机械1070台套,年初制加工能力3000吨左右,年精制加工能力2000吨左右,基本解决了我县高、中、低档茶叶加工和精制问题。

3、龙头企业初具规模。不断发展的民营龙头企业有:恩施州伍家台富硒贡茶有限责任公司,以生产名优绿茶和精制绿茶为主,年加工量1000多吨;宣桃茶叶有限公司,以生产中、低档绿茶、批茶为主,年加工量1050吨;XX县西友民族茶业有限公司,利用低档原料生产砖茶,年加工量400吨。以这几家为代表的龙头加工企业,生产量不断扩大,分厂不断向重点茶区布点,效益逐步提高,带动了全县茶叶发展。

4、品牌创建已有起步。全县多年来围绕富硒贡茶系列开发做文章,加大名优茶生产力度,巩固发展了传统名牌‚皇恩宠锡‛和地域名牌‚伍家台‛,又创建了‚宣贡绿针‛、‚XX贡羽‛、‚伍台毛尖‛等几个享誉省内外的名优茶品牌。并依靠品牌网络市场,在州内各县、省内大中城市设立了XX贡茶销售点,与省内外多家茶叶公司建立了比较稳定的贸易关系,通过贸易伙伴将XX贡茶远销到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欧盟等国际市场。

5、良种繁育推广体系逐渐完善。我县茶叶良种繁育推广体系日渐完善,建立了400亩以‚鄂茶10号‛、‚鄂茶1号‛为主导品种的繁育基地,现有母本园200亩,生产示范园600亩。年可出圃合格种苗3000万株,能满足我县年新建1万亩 2 茶园的建园用苗。

(二)特色水果产业初具规模

2008年底全县特色水果面积达9.5万亩,其中:贡水白柚5万亩,宽皮柑桔2.8万亩,黄金梨0.8万亩。特色水果产量达4.66万吨,实现水果总产值5160万元,特色水果产业初具规模和特色:

1、区域化布局初步形成。经调查,目前我县基本形成了209国道两旁及贡水、酉水两岸低山河谷地带的‚贡水白柚、‘XX早’蜜柑经济走廊‛,面积达7.8万亩;建立了宣北209国道、椒石省道两旁海拔800米以上二高山的近万亩黄金梨产业带。

2、龙头企业初具规模。近几年来,我县以扶持、壮大水果龙头企业为工作重点,重点扶持了湖北松乐有机农产品有限公司、湖北楚林白柚开发公司和恩施州中农春雨果业有限公司。我县有1家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和1家业产业化州级重点龙头企业,公司自办或与农户联办贡水白柚基地1000余亩,黄金梨基地8000亩,拥有年处理柑桔鲜果5000吨的商品化处理厂和3000吨气调保鲜库。

3、标准化建设初见成效。2003年我县制订的《无公害食品 贡水白柚》、《无公害食品 贡水白柚生产技术规程》两个省级地方标准已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并在全省范围内实施,建立了以九间店、埃山为核心的千亩贡水白柚标准化 3 示范园。2005年我县制订的省级地方标准《绿色食品 黄金梨》、《绿色食品 黄金梨生产技术规程》已通过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专家评审并即将发布实施。贡水白柚标准化生产工作成绩喜人,‚贡水‛牌白柚2005年荣获湖北省‚名牌产品‛称号,全县有2万亩贡水白柚通过绿色食品认证、8000亩黄金梨通过欧盟有机食品认证。

4、积极建立特色水果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截止2008年底,我县共成立水果专业合作组织8个。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积极发挥作用,成立机防队,进行联防联治,开展技术培训,组织果品销售,共组织销售黄金梨6万多公斤,为农民增收12万多元,销售早熟蜜柑3000吨,为桔农增收近30万元。

(三)药业发展现状

按照县委、县政府对药业产业的总体发展思路和目标要求,县委、政府把药业发展当作一个富民兴县的支柱产业来抓,为培育壮大药业产业、龙头企业、工业化药业奠定了良好基础,使药业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1、药材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截止目前全县药材总面积111788亩,其中木本药材面积86729亩;草本药材25059亩。现有药材种植户9417户,其中1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达到711户;500亩以上的重点村31个,1000亩以上的专业村23个。州政府命名为‚药材专业乡镇‛的有3个。

2、龙头企业带动药材销售及加工作用增强。全县共有药 4 业企业及药材经营收购门市部27家,其州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武陵中药材公司是目前全县唯一的一家加工工业企业,公司占地面积6800平方米,拥有现代化办公楼和加工厂房4000平方米,两条生产线,加工设备36台套,有年生产2000吨中药饮片、年周转3000吨原生药材的加工销售能力,年可生产饮片66种。恩施州民丰实业有限公司,近年来重点突出竹节参基地发展和系列产品开发,制定了‚竹节参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竹节参产品标准‛、‚七叶一枝花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等,公司采用保护价回收形式与药农签定竹节参基地发展面积1500亩,使全县总面积达到2107亩,成为全州乃至全国最大的竹节参GAP生产基地,产品开发也取得突破,开发的‚椿木营欣源胶囊‛产品已通过中试,正在报批国家保健文号 。汤木瓜公司专营木瓜产业,现已建基地19000余亩,仅长潭河一个乡镇达到15000余亩,木瓜系列产品开发取得较大进展,现正在筹措奖金组建加工厂房,木瓜已基本形成一个产业。

(四)蔬菜产业稳步发展

按照‚十一五‛规划发展,全县全年发展蔬菜11.74万亩,其中高山蔬菜2.5万亩;年总产量达11.2万吨,产值1.25亿元,其中外销商品蔬菜3.5万吨。全县蔬菜工作重点是发展高山反季节蔬菜、传统特色蔬菜(生姜、大头菜)、山野菜。从目前蔬菜产业发展情况来看,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各乡镇各具特色,各有侧重:椿木营乡以生产高山反季节蔬 5 菜为主,品种主要是萝卜、白菜等常规蔬菜;李家、沙道沟镇等乡镇主要以特色蔬菜如大头菜、凤头姜、四季葱等为主;城郊蔬菜主要以满足城区居民生活用菜为主。二是蔬菜深加工开始起步:主要表现为大头菜、凤头姜的加工开始起步,但要使我县蔬菜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引进蔬菜精深加工企业生产加工脱水菜,是保证农民生产的蔬菜能销售出去的重要措施。三是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但生产盲目性较大,农民参与市场竞争和把握市场能力较差。四是‚公司+基地+农民‛的订单蔬菜发展稳定,以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农户发展订单蔬菜为主,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但订单蔬菜发展有待进一步规范。蔬菜产业占县域经济总量的1.68%。

(五)畜牧产业现状

1、畜牧业生产数量不断扩张。2008年,全县实现牧业产值4.93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37.18%。生猪出栏28.3万头;肉牛出栏1.19万头;山羊出栏2.7万只,;家禽出笼66.83万只,;禽蛋产量2517.00吨;肉类总产量26413.00吨;牛奶产量176.00吨。

2、养殖基地建设不断加强。规模化养殖快速发展,涌现出一大批养殖大户,全县新建成生猪‚150‛模式养殖户30户,年养猪50头以上的大户有230户,养牛5头以上的有343户,养羊20只以上的有234户,养禽500只以上的有18户,畜牧养殖示范基地3个。高罗乡麻阳寨村养猪大户吴国军年出 6 栏生猪541头,李家河乡板栗园村养猪大户代礼林年出栏优质仔猪600头、肥猪280头,高罗乡养鸡大户黄良宜年出栏优质肉鸡1.2多万只,宏伟物业公司年出栏山羊600只等等,他们都是XX畜牧规模养殖的带头人。养殖小区建设有了新突破。基本建成了椒园镇白泥坝—黄坪村、珠山镇和平、高罗乡麻阳寨村、李家河乡板栗元村、沙道沟镇上洞坪村等5个生猪养殖小区,每个小区出栏生猪5000头以上,年出栏生猪30000头以上;建成了椿木营勾腰坝村、长潭河乡两河村2个山羊养殖示范小区。

3、畜牧专业组织建设起步良好。2008年,全县共注册成立了5个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一是李家河乡代礼林养猪大户注册成立了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二是椿木营乡唐宏伟成立了XX县宏伟惠农养殖专业合作社,已发展社员30多人;三是沙道沟镇成立了生猪销售专业合作社等。

4、龙头企业不断壮大。以湖北大派食品公司为龙头的畜牧企业,2006年顺利完成新厂搬迁和设施设备改造升级。2008年公司生产分割冷鲜肉4500吨,加工火腿6万支,加工香肠等500吨,工业产值700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6600万元,税收145万元,利润185万元,目前公司已成为推动XX农民脱贫致富的龙头。

5、畜牧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坚持‚优、严、精、高、新‛科技兴牧五字方针,积极推行良种、良舍、良料、良医、良法的‚五良‛技术,在品种选择上求‚优‛,全县累计引进南江 7 黄羊、小尾寒羊、波尔山羊等国内外良种羊12000多只,安纳克、伊萨褐、艾维茵等良种鸡200000多只。在饲养技术上求‚严‛,积极推行标准化饲养管理,推广先进的圈养山羊、林下养鸡等,大大提高了管理水平。改建、新建标准化圈舍0.5万余间、10余万平方米。在饲草料加工上求‚精‛,年青贮氨化饲草料达4万吨,推广配合饲料及添加剂2000吨,提高了饲草料利用率。在品种改良技术上求‚高‛,推广科技含量高的良种肉牛冻配、肉羊人工授精、三元杂交等技术,加快了品种改良步伐。在管理服务上求‚新‛,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加大对养殖农户服务力度,有效调动了广大农户的积极性。畜牧科技的不断提高有力促进了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

6、畜牧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畜牧业的发展,不断加强对畜牧产业的组织领导,为畜牧产业的发展大开‚绿灯‛,努力营造畜牧业快速发展的良好环境。县委成立了全县畜牧产业化发展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的决定》,主要领导经常深入乡镇、畜牧部门调研畜牧产业发展情况,及时解决畜牧产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县政府每年安排防疫预算经费20万元,真正将动物防疫工作经费纳入了县级财政预算。每年专题召开全县畜牧兽医工作会议,县政府与各乡镇政府签订《畜牧业生产和动物防疫工作责任状》,不断优化畜牧业发展环境。

二、重点生态产业今后发展的方向

(一)加强宣传,统一认识。一是加强党政领导干部对发展特色产业的认识。二是强化企业对发展特色产业的认识。一方面是加强宣传,加强企业对政府解决问题需要开展的工作、履行的程序、办理的手续等的了解,对职能部门工作的理解、支持、配合。另一方面,加强龙头企业务实创新、开拓进取精神培养,使他们能够主动把握市场动态。三是加强群众对发展特色产业认识的宣传教育。使绝大部分群众能够着眼长远利益,树立科学意识、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合理开发和保护意识,进一步争取农民对发展特色产业的理解与支持。

(二)进一步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把扶持壮大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突破口来抓,采取切实措施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对带动能力强、技术含量高的优势企业重点扶持,使之成为支撑当前、推动今后企业发展的骨干;对有一定规模和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进行引导、帮助其加快技改步伐、加强经营管理,并通过政策、信贷支持等措施,促其发展。同时,积极鼓励龙头企业实施外向带动战略,采取多种形式与省内外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合作,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资金,使龙头企业在短期内获得很快发展。

(三)建立健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结合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建立健全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以钱养事新机制,充分发挥农技人员对农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大力开展基层科技创新与科技推广工作,推广应用农产业作物新 9 品种,提高优良品种所占比例,加强农艺措施,促进农户管理向精深转变,推进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

(四)加快培育适应市场化、国际化发展的现代农民 。一是发展专业大户,促进农民分工。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紧紧抓住市场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的新机遇,积极推动农民专业化分工。一方面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成为创业者和产业工人。另一方面,要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促进土地使用权流转,提高土地经营的商品化、专业化和现代化水平,大力培育农业专业大户,用专业化规模经营代替小户经营,不断创新农业生产主体,使农业专业大户逐步成为现代农业生产的主体力量。二是注重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要从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入手,全面提升农民素质,提高效益农业和块状经济的文化支撑力与科技支撑力,提升农业和农村经济竞争力。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前的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开发和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潜力,增进农民转产转业的信心和技能,提升在

二、三产业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合理配臵农村教育资源,切实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的落实,坚决杜绝农村适龄青少年因贫失学和因贫不能入学的现象。三是建设农村新社区,培育现代新农民。一要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以城带乡,统筹规划,配套建设,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让城乡人民共享现代文明。二要用城市社区建设的理念指导农村新社区的建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 10 建设水平。整体推进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布局优化、住宅美化等方面的配套建设,着力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努力建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政治民主、社会文明,生活富裕、服务配套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积极培育现代新农民。

(五)集中项目资金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一是强化金融服务。要充分发挥农村信用合作社这个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多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增加信贷资金,改进贷款方式,提高服务水平,解决企业发展中融资难的问题。二是要进一步统筹制订农业补贴政策,增加补贴份额,调整补贴结构,明确补贴重点,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的补贴,增加生产性补贴,更多地以‚普惠制+重点‛的直接补贴方式给农民。三是要集中财力办大事,建立突出重点区域、重点项目、重点投入的机制,发挥有限资金的最大效能。运用项目带动策略,实现建一个项目、带一片产业、富一方农民的效果。

(六)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及中介组织的作用。进一步发挥政府各产业各职能办公室的作用,采取积极措施,引导、推动以流通为主要服务内容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提高经合组织和协会的运行质量,提高龙头企业参与度和组织的调控手段,发挥其自我管理的作用。进一步整合我县茶叶、果业的资源,形成拳头优势,在项目争取、对外宣传和策划,协调业内利益方面发 11 挥重要作用。

三、重点生态产业今后发展重点和目标

围绕‚烟、茶、畜、果、药、菜‛六大主导产业发展,努力打造‚全国知名有机农产品基地‛,全县计划到2015年,各重点特色产业发展目标分别为:

烟叶:总面积稳定在7万亩,产量7000吨。

茶叶:总面积达到18万亩(现有面积8.8万亩,产量4073吨)。 畜牧业:‚十一五‛期末,全县生猪饲养量达到76万头,年出栏生猪45万头。

林果(干鲜果):20万亩(其中:柑桔3万亩,贡水白柚10万亩,黄金梨3万亩,干果4万亩)(现有水果8.6万亩)。

中药材:总面积达到30万亩(其中:木本药材20万亩,草木药材10万亩)。

特色蔬菜:总面积达到12万亩。

水产业发展现状范文第4篇

摘要:近几年内,伴随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大量排放,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剧,养殖池塘由于水质恶化而导致大面积死亡的情况的偶有出现;集约化、高密度的水产养殖,水体中的微生物急剧增加,病害大量爆发。水产养殖和水资源密切关联,水资源的有限性严重阻碍了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所以,水产养殖水体的净化和重复运用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技术。本文就水产养殖水处理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进行深入地研究。

关键词:水产养殖;水处理技术;发展;应用

1 引言

伴随我们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污水与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急剧性增长,在生活用水日益紧张的背景下,很多城市增大了对于地下水的抽取力度,然而地下水是一种回复时间比较久的水资源,其较长的循环时间是人们所无法接受的,同时地下水是地壳最为关键的构成部分,过度的抽取对城市地质环境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更有甚者还发生了地陷等问题,上述事故的发生严重危及到了我国社会的安定团结。从目前我们国家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来看,伴随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以及市场诉求的不断提升,国内的水产养殖行业在最近几年时间内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此种发展不仅仅展示在水产养殖业范畴的拓宽,更加展示在水产养殖品种的增加。伴随水产养殖事业的不断发展同样引起了食料品种的增加,其便造成了水产养殖水体污水源的增多,对于水产养殖的水处理发起了巨大的挑战。

2 水产养殖技术发展现状

伴随社会水平的逐渐提升,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生产带来了非常大的隐患,有很多水资源较为稀缺的城市正面对着非常大的考验。以往的水产养殖技术对于水资源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同样造成了人们在水环境问题层面的争论,水产养殖废水当中所包含的代谢物、粪便以及固体废弃物等等均会对于附近的水体环境产生相应的破坏。唯有改良水产养殖技术,才可以达到“绿色、无污染、无公害”水产养殖的目标,其是水产养殖技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大力发展水循环养殖技术的关键便是如何才能更加合理高效的运用水处理循环技术。在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当中,水产养殖技术具备废水当中低有机物与高氨氮等两个极为显著的特点。唯有合理运用循环水养殖技术当中的营养成分才可以实施对应病原体的解析与溶解悬浮物的处置。

3 水产养殖水处理技术的应用

3.1 物理技术

充分考虑水体当中污染物的物理特性,能够运用过滤、曝气以及沉淀等技术达到净化水质的目标。

(1)曝气

曝气便是对水体进行增氧,将水体当中的氮气等毒害气体排出去。其主要有以下两种解决方式:第一,水体静置48h;第二,经过机械搅拌实施增氧。如果用自来水进行水产养殖,首先便需要将水静置一定的时间,如此才能够去除掉水体当中的毒害气体。接着经过水轮式的增氧机使得池塘中的水体实施上下层的对流,有助于增加溶解氧,此时有害气体的外排便能够达到改良水质改良的目标。除叶轮式的增氧机以外,还有水车式的增氧机,此类增氧机大都运用于养鳗,此类机械增氧的形式能够将池塘底部的淤泥翻出来,进而搅拌整个池塘中的水体,达到上下层的循环流动,尤其是在酷热的夏天,浮动植物光合作用会释放非常多的氧气,如此上层水体中溶解氧便会逐渐趋于饱和。

(2)过滤和沉淀

过滤大都是运用于清楚掉水体当中的部分固态废物又或是部分较大的水生生物。最为常见的过滤装置主要有压力过滤器与机械过滤器等等。运用沉淀的方式,大多是因为水体中的悬浮物往往会附着于鱼鳃上,造成呼吸受到影响,如此便会造成水体黏滞性和浑浊度的提升,最后严重阻碍了鱼苗的孵化,因此往往会设置蓄水池首先实施沉淀处置。

(3)泡沫分离技术和磁分离法

泡沫分离技术同样是一种运用比较多的方法,在市场中能够看到非常多的基于此机理所制造的浮选分离器,其可以向水体中通气,如此水体外表的部分物质便会逐渐被一些细小的气泡所吸附,接着漂浮于水面上产生泡沫,最后将水体当中的部分悬浮物质和胶体物质等完全清理出去。然而值得关注的是,此类技术并并不能够运用于淡水环境中,大都运用于水体盐度超过5%的海水当中。磁分离法在当前是一种全新的水处理技术,其充分融合电磁工作机理,可以将水体当中诸如重金属离类的污染物实施电磁分离。

3.2 化学技术

现阶段,水产养殖水体处理的化学技术主要有臭氧氧化技术、化学絮凝技术以及紫外照射消毒技术等等。

第一臭氧氧化处理技术。因为臭氧具备着非常强的氧化能力,其在水产养殖系统的消毒与净化水质过程中有着大量的运用。根据相关资料可知,臭氧对于水产养殖废水中的总氨、化学耗氧以及亚硝酸氮等有着非常好的去除成效,去除效率依次是13.6%、31.1%与35.4%,同时可以影响细菌的生长,推动藻类生长繁育,增加叶绿素的含量;即使臭氧能够获得较好的水处理成效,然而臭氧残留却有着较大的毒性,需安装相应的去除残留设备,往往运用活性炭清理留臭氧。臭氧能够有效减少膜污染,造成微生物细胞液的溶出,同时为反硝化提供相应的碳元素,同时还能够消灭丝状菌,避免污泥膨胀,较少的臭氧投放量能够推动污染水体中颗粒的加大程度,推动絮凝。所以,需要根据具体状况科学高效的应用臭氧处理技术。

第二,化学絮凝技术。其工作机理便是在水体中投入化学药物和污染物发生反应,同时产生沉淀析出,从而被吸附、浮选分离出水体又又或是水体当中污染物被转化成无毒害的物质,进而实现水体净化的目标。

第三,紫外照射消毒技术。紫外消毒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有着广泛的运用,能够杀死病菌,其具备着成本费用较低与不会形成任何毒性残留等其他优势。依据有关数据可知,60mW?s/cm2~75mW?s/cm2的剂量能够破坏0.5mg/L的残留臭氧。运用紫外消毒技術的时候,由于微生物的种类并不完全一样,其所需要的UV剂量也并非是完全相同的。紫外照射消毒技术大多运用于水产养殖病害的预防与治理,安装紫外照射消毒装置大都是以消灭水体当中的病原体为主导,借此实现净化水体的目标。

3.3 生物技术

生物处理技术是现阶段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最为常用的一种技术。此技术对环境友好、成本费用相对较低,能够运用于各式各样环境的水域,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水处理技术。其最为重要的优势便是极少运用不可再生能源与材料,同时不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1)微生物净化剂法

运用部分微生物将水体又或是底质沉淀物当中的氨氮、有机物以及亚硝态氮等物质进行吸收或分解,转变成无害又或是有益的物质,而实现改善水质、净化水体的目标。此类微生物剂具备高效、安全以及可靠的优势。当前,此种微生物类型非常之多,其被统称为有益微生物菌群(EM菌),其主要包括蜡状芽孢杆菌、东江菌以及消化菌等等。在运用有益菌时需高度关注:不得与消毒剂又或是抗生素同时运用,运用以后的3天时间内不得换水又或是降低用水量。

(2)水生植物净化法

水体当中磷、氮的转化能够在池塘中种植适量的水生植物,经过植物的光合作用由水体与淤泥当中吸收、消化非常多的无机养料(比如:硝酸盐、亚硝酸盐以及氨等等),进而优化水体理化环境与生物构成,改善水体平衡。在池塘当中能够种植的沉水微管束植物主要有轮叶黑藻、苦草、金鱼藻以及菹草等等,在池塘、河沟当中能够种植菱、蕨菜、莲藕以及茭白等水生蔬菜,同样能够在水面上放养适量的浮水植物,比如水葫芦、浮萍等等。

(3)生物膜技术

生物膜技术大都是运用附着于填料外表的生物膜对于污染物的吸收、降解而实现目标的,其在养殖废水封闭式循环处理过程中有着大量的运用。当前,发展相对完善的生物膜技术主要包含了:生物转盘、生物滤池、生物接触氧化装置以及生物流化床等等。

3.4 增氧技术

水产养殖水体非常容易遭受外界各式各样因素所造成的影响,水质如果出现改变,发生严重的污染,便会对水体中所养殖的动物造成直接性的影响。水中不一样的含氧量对于养殖动物的生长情况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能够按照具体的要求,调控不一样的含氧量。

(1)纯氧增氧

此类增氧技术主要有以下三种不同的形式:第一,氧气瓶纯氧;第二,液体氧气罐;第三,纯氧发生器。无论运用何种形式增加氧气,其运用效率均不会很高。最高仅可以达到大约40%,此比例是非常低的,导致资源的大量浪费。若长时间运用以上几种形式进行增氧,必定会导致水产养殖户发生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需要以此为基石逐渐引入专业型的设备以更加高效的运用设备当中的氧气。目前,运用比较多的便是压力过饱和法,在高压容器当中使得水气全面混合,在高压环境下使得水体达到相应的饱和浓度,释放至正常压力下的养殖水体,变成普通压力下的过饱和溶解氧水体,以分子的方式渗透进附近水体,实现增氧的目標。采取此方法氧气的运用效率能够达到90%,有了较大程度的加强,养殖密度能够达到100kg/m2。

(2)微气泡增氧

微气泡增氧是以氧气增氧为基础经过改良而获得的,加强氧气的运用效率是人们所高度重视的内容。微气泡增氧技术大都是以形成微气泡技术为重视基础,探讨氧气气泡在水中的产生至溶解的环节,经过收集不一样的数据,以明确相应氧气气泡的大小。以此为基础所产生的微气泡增氧技术,有助于加强增氧工作的效率。

4 结论

目前,我们国家面对着非常大的用水负担,地下水资源大量运用,地质环境日益恶化,若想确保我们国家社会主义的平稳与国民生产总值的逐渐提升,整治水污染、加强水循环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在全新的态势下需要达到对于水养殖业水污染问题的解决,便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经过运用物力、化学以及生物等治理技术,才可以更加好的完成污水处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刘兴国.新型水处理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J].科学养鱼,2014(02).

[2]周子明,李华,刘青松,等.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生物填料的研究现状[J].水处理技术,2015(12).

[3]刘长发,晏再生,张俊新,等.养殖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5(06).

[4]章星异,朱环,李怀正,等.水产养殖水生物处理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J].水处理技术,2010(01).

[5]刘凯,方涛,冯志华,等.藻类处理水产养殖废水的研究进展[J].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3).

[6]黄世明,陈献稿,石建高,等.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其开发与应用[J].渔业信息与战略,2016(11).

水产业发展现状范文第5篇

-----无名

农业经济发展论文农业经济管理论文发表:

关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及农业强市

发展现代农业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重大任务,是改造传统农业的必由之路。武冈要由传统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实现后发赶超、建设湘西地区次中心城市,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1 增投入,夯实农业基础设施

武冈市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薄弱是现代农业的制约瓶颈。因此,要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多方筹措资金,努力增加投入,不断完善和夯实农业基础设施,努力形成财政支农、金融扶农、税收惠农、社会助农的强大合力。首先,切实增加财政投入。这几年,武冈的财政支农力度较大,并以项目为载体,科学制订资金使用分配方案,做到统筹安排使用。今后要按照《农业法》的要求,按上年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增加支农投入。其次,全力向上争取项目。要研究和吃透有关文件精神,精心包装、科学合理建立项目库,有针对性地申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最后,科学整合支农资金。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土地整理项目区和新农村示范村(片)为平台,整合各类涉农资金,集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同步提高项目建设质

量和资金使用效益。

2 调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武冈是个传统农业大市,农业大而不强、产品多而不优的问题比较突出。因此,要立足市场,以培育主导产业为目标、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为重点、推进订单基地建设为支撑、农村土地流转为动力,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优势传统产业,探索发展高效新兴产业,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农民增收。一是绝不放松粮食生产。2010年,全市早稻面积增加了1333公顷。今后,要进一步完善措施,努力扩大双季稻种植面积,提高水稻复种指数;要注重依托合作组织,加快土地流转,培育一批种粮大户;要持续推进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提高粮食产量。二是大力发展特色基地。要围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布局目标,抓住卤菜发展势头强劲的契机,抓紧制订卤菜生产标准;筹建中国卤菜研究会,组织召开中国卤菜高峰论坛,将武冈卤菜推向全国。要坚持不懈做大粮食、生猪、脐橙等传统产业。同时,发展葡萄等新兴高效产业基地,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三要巩固壮大加工企业。要强化“招回老乡建家乡”观念,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转化加工增值。要鼓励和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技改和扩建,加快做大做强,争取建立上市公司1家、省级龙头企业5家。

3 强服务,提高农业发展水平

目前,我市农业站、水利站、畜牧水产站改革相继完成,为农技推广奠定了队伍保证。因此,我们要从以下方面加快构建精简高效、

水产业发展现状范文第6篇

“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巨大成就,产业结构升级加快,人民生活不断改善,2010年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总体上说,“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条件和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不会发生根本改变。

2010年10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其中明确提出“做大做强航空产业,积极推进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卫星及其应用产业发展”。

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等多个部门参与了该规划的制订。为鼓励中国卫星导航产业的发展,主管部门计划加大扶持力度。以融资为例,一方面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引导和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另一方面科技部、财政部将会提供重大专项资金、支持资金支持相关企业。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在2010-2020年间,随着我国卫星发射提速,卫星产业链将整体获益,其中卫星制造和发射行业受益最为直接。此外,卫星制造关键部件的厂商也将分享我国卫星发射量的增长,卫星导航芯片和模块、卫星导航模拟器、时间同步系统的需求也将迎来新一轮增长。

受益于良好的外部环境,卫星产业将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有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等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在资源、技术、企业、配套设施等方面具备优势的地区应抢抓机遇,积极培育市场,出台优惠政策招商引资,成为卫星应用市场的主力军,使卫星应用产业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又一重要力量。

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卫星应用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依托庞大的调研体系,结合科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卫星应用行业的发展环境、现状、区域市场、优势企业、产业园区、发展趋势、政策法规、发展规划等方面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帮助客户全面把握卫星产业的总体发展状况。此报告是您跟踪卫星产业最新发展动态、编写产业规划、编制产业政策、制定招商策略的重要参考工具。

上一篇:沙盘实训生产总监总结范文下一篇:公开课心得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