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学研究范文

2023-09-22

档案学研究范文第1篇

摘要:新文科建设是高等文科教育对时代变局的有力回应,为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新机遇和新进路。通过阐释新文科的内涵及其主要特征,分析新文科战略对于档案学专业人才的“新要求”,总结当前我国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进而探讨新文科背景下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提出了基于新文科建设背景的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优化路径,包括明确培养目标、创新教育模式、建构课程体系、打造育人平台和夯实师资力量。

关键词:新文科 档案学 人才培养 模式

2020年11月3日发布的《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做出了全面战略部署。新文科建设作为新时代高等教育由外延转向内涵发展的全新构想和重大战略抉择,旨在推动人文社会科学与理学、工学等的跨界交叉与融合[1],培育新型文科专业人才。于档案学专业而言,其作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平台,彰显了鲜明的交叉学科属性,与“新文科”的建设理念高度契合,而“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也历来是档案学理论和实践均高度重视的话题。因此,如何促进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与新文科建设相结合成为新的时代课题。
一、新文科的内涵及其主要特征

(一)新文科的内涵

目前学界对新文科的内涵尚未形成统一的认知。有学者围绕“三新”:新办学制度、新评价体系、新学科建设和专业布局来理解新文科[2];有学者则认为新文科强调运用新技术和跨专业知识研究人文社科话题[3];还有学者认为新文科聚焦新人才的培养,提倡培养专业素养高、学术能力精、综合实力强的新型文科人才[4]。不同学者对新文科内涵的理解迥然相异,但共同点是新文科并不是对传统文科及其知识体系、研究成果的全盘否定,而是在继承已有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对传统文科进行改造和重组,实现新时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

(二)新文科的主要特征

1.新理念。新文科推崇全新的教育理念,认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具体来说,新文科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立足于学生学习、成长和发展等基本条件,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需求,帮助学生精准定位自身优势,正视不足,致力培养学生成为具备独立人格、复杂思维、广博视野、复合知识和创新精神的人才,真正实现对学生的“综合教育”。

2.新范式。新文科建设的推进使得学科之间的界限渐趋淡化,催生出人文社会科学“另辟蹊径,开疆拓土”的新型研究范式。一方面,新技术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为人文社会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提供了新技术路径,并催生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新领域,如数字人文、技术哲学、计算机档案学等。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应用赋予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学者“第三只眼”——数据之眼,学者们通过对数据进行挖掘分析,不断发现新问题、揭示新内容,再运用和发展相应理论,使理论研究更多基于数据与事实,实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模式由“单打独斗”向“整体作战”的转变。

3.新路径。新文科建设突出强调“双向推进”的教育质量提升路径。一是变革现有文科课程内容与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等。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知识,还要积极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吸收其他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做到兼收并蓄。二是开创新型文科人才培养路径。通过对接新兴领域的实践需要,立足人才需求的指向性和针对性,改革与之对应的培养方案、教学模式等,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和模式。
二、新文科建设对档案学专业人才提出的“新要求”

一是新使命。档案学专业人才应自觉牢记“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努力成为新时代中华记忆的传承者和学科未来的开拓者。二是新知识。档案学专业人才除需具备系统的档案学基础理论知识、档案管理与服务实践技能外,还需掌握数据知识相关的技术实践和应用能力。[5]三是新方法。档案学流传着“文献传统”的“基因”和“计算传统”的“血脉”。[6]近些年档案学在图书馆学、情报学实现一级学科内部交叉融合的同时,也不断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专业进行学科交叉和优势互补,在研究方法上实现了由单一向多元的转变。因此,档案学专业学生需能运用更加灵活的方式应对档案学与其他学科交融所产生的新问题。
三、新文科背景下现有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审度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单一

就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而言,目前高校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突破,依旧是将培养体制内组织机构的文件与档案管理工作者作为主要定位,停留于“专业—行业对口”之上,培养出来的仍然是“窄深型、處方式的专家”。

由冯惠玲教授牵头的档案学科调研组对“十三五”期间档案学科发展情况包括人才培养、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约58%的档案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进入企业,可见企业成为档案学专业本科生的主要就业去向。[7]然而,企业文档管理工作要求文件和档案管理工作者有更多的个性特点和效益诉求。[8]显然,高校档案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与现代企业文档管理人才不相适应,甚至出现一定程度的脱节。

(二)学生对档案学专业认同度不高

档案学专业一直以来被视为一种“小众”的“冷门专业”,这种局面至今仍未得到根本性的扭转。一方面,从高校档案学专业的生源来看,除大类招生情况外,大多数档案专业学生是被调剂而来[9],学生对档案学专业缺少认知,对档案学“兴趣不高”,对档案学专业的就业前景或帮助自己实现人生价值抱有相对质疑和消极的态度,专业认同度较低[10]。另一方面,从档案学专业本身来看,由于档案学专业的综合性、交叉性、实践性对学生的学术素养和水平有较高要求,在学习过程中,除要大量学习历史学、管理学等方面的内容外,还要广泛涉略计算机、信息技术等领域的课程,学习内容较为“泛化”。另外,专业实践性教学和对应课程匮乏,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致使档案学专业学生对档案学专业的归属感不强,对未来自身的职业发展和规划不够清晰。

(三)专业师资储备力量较为薄弱

当前,高校档案学专业师资储备力量尚显不足。其一,专职教师总数较少且来源单一,主要由各大高校档案学专业毕业的博士构成。虽有高水平学科带头人,但整体的教师数量与学生数量增长比例失调,“十三五”期间,具备招收档案学专业博士的高校共计培养出71名毕业生,其中还有5%的博士毕业生并未进入高校。[11]另外,高校档案学专业教师招聘机制固化,缺少多元化招聘手段,唯学历、唯职称论加重档案学专业教师队伍来源的单一化;现有教师重科研、轻教学,教学方式和手段陈旧。其二,转型教师相对较多,科班出身相对较少。全国档案学专业教师中有超过40%是非图情档学科出身[12],导致教师的知识结构与新文科背景下档案学专业发展趋势及社会实际用人需求不符。伴隨新文科建设的深入推进,档案学科师资力量与专业性质之间矛盾将会愈发凸显。
四、新文科背景下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优化路径

(一)新文科背景下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新文科建设背景,构建以培养目标为导向、教育模式为途径、课程体系为抓手、育人平台为推手、师资力量为保障的“五位一体”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为国家、企业和社会培育和输送高质量档案专业人才。

(二)新文科背景下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化路径

1.与时俱进,明确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新文科建设框架下,高校应当树立全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形成“大教育观”新格局,立足于新时代的重大发展问题、现代化行业企业的现实需求,遵循“厚基础、宽口径、大纵深”的人才培养思路,致力培养理论坚定、视野宽广、技术强大、方法扎实的复合型、应用型和创新型的档案学专业人才。

2.以生为本,创新档案学专业学生教育模式。高校在开展档案专业教育活动时,应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性教育模式。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沉浸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成效。具体而言,学校可以创建数字化资源平台、构筑多媒体实验平台,数字化资源平台中整合档案学专业相关的课程资源和档案局(馆)相应的实践案例;多媒体实验平台则为学生提供科研写作、信息搜寻、模拟实训等资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3.求同存异,合理建构档案学专业课程体系。一是求同,打造“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人文教育”三维课程体系。通识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三观”,专业课程中科学合理地嵌入大数据分析、信息安全、数据伦理等理论和实践课程,人文课程则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二是存异,高校结合自身特色,构建个性化课程体系。如山东大学、南昌大学、辽宁大学等可编写地方史料整理方向教材并开设相关课程;南京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等重视企业档案管理学方向课程;云南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等突出民族档案特色,积极开设民族史料学、民族档案学等方向课程。[13]

4.知行合一,打造档案学产学协同育人平台。一方面,高校应加强与档案局(馆)、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和信息研究所等之间的合作,建立专业实习基地,组织档案专业学生前往各级档案局(馆)、情报研究所等进行专业实践,提高学生参与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高校应主动对接产业,与各大档案、信息、情报企业联合建设培养工作室,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全国高校档案学专业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互联网+”及企业冠名的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在科研训练项目的实地调研、创新创业大赛的技能磨炼中锻炼科研能力和实训能力。

5.开源固本,夯实高校档案学专业师资力量。一是建议适当增加档案学专业博士点,并扩大档案专业博士招生人数,从源头上扩充档案专业教师储备。二是坚持“引进来”政策。引进具备图情档等多学科背景的师资,聘任外籍专家入驻,同时聘请具有在档案局(馆)、研究机构等任职经历的实务人员加入师资队伍中,组建“双导师”队伍,并完善其选拔、培养和激励等机制。三是践行“走出去”策略。组织并鼓励在岗的档案学专业教师分批、定期前往国内外其他高校访学深造,安排其赴档案局(馆)进修、参访、挂职培训等,提升档案学专业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育实践能力。

*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数字人文视阈下新文科人才培养路径研究”(项目批准号:21ZD011)阶段性成果。

注释及参考文献:

[1]周毅,李卓卓.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J].中国大学教学,2019(6):52-59.

[2]段禹,崔延强.新文科建设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向[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52(2): 149-156.

[3]王之康.新文科:一场学科融合的盛宴[N].中国科学报,2019-05-08(1).

[4]陈鹏.“新文科”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N].光明日报,2019-05-20(8).

[5]王晰巍.迎合新文科建设要求培养复合型学科人才[J].图书与情报,2020(6):14-16.

[6]黄水清.图书情报学的新文科建设之途:机遇与忧思[J].图书与情报,2020(6):3-5.

[7][11]冯惠玲,连志英,曲春梅,等.回顾与前瞻:“十三五”档案学科发展调查和“十四五”档案学重点研究领域展望[J].档案学通讯,2021(1):4-15.

[8]张斌,马晴,苟俊杰,等.我国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状况调查分析[J].北京档案,2015(4):11-15.

[9]张丽华.档案学本科生专业认同调查研究[J].浙江档案,2017(10):26-28.

[10]张衍,张奕萱.档案学本科生专业认同研究:以上海大学档案学专业为例[J].档案学研究,2020(2):19-24.

[12]冯惠玲,闫慧,张姝婷,等.中国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教育发展研究:历史与现状[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20,46(1):38-52.

[13]冯惠玲.改革开放40年中国档案高等教育的历史性跨越[J].档案学通讯,2018(6):4-9.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历史系

档案学研究范文第2篇

(一) 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并存背景

纸质档案是一种传统的信息记录方式, 在档案的记录过程中其以纸张作为载体, 具有信息与载体的依附性、存储介质的耐久性等多个方面的特点。纸质档案早在我国东汉年间就有出现, 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档案发展的悠久历史, 在信息记录与传递上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而电子档案是在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推动下逐步形成的, 这种档案在信息的记录上多是以光盘、U盘等特定的介质作为载体, 相对于传统的纸质档案, 电子档案在储存方式与内容、信息量上更加丰富, 不仅节约了纸质资源, 同时还有利于后期的管理与运用, 具有纸质档案所不可取代的优势与特点。因此,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 越来越多的组织、个人都倾向于使用电子档案, 这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纸质档案的淘汰。

但是在档案行业发展、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 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依然处于一个并存的状态。由于两种类型的档案在属性与特点上的不同, 也决定了两者会处于一个相互依存的体系之中, 既相互兼容, 同时更处于一种协调推进的状态之中。另外, 在档案管理工作中, 不仅要加强对电子档案的管理, 同时更应该注重对于纸质档案的保存, 纸质档案上往往记载着更为悠久与值得借鉴的信息资料。

(二) 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互动发展

在当前社会, 我们既应该鼓励电子档案的运用与管理, 利用其在信息处理、服务、利用等多个方面的优势。同时还应该看到电子档案在真实性、耐久性、安全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缺陷, 在充分认知的同时, 鼓励并且推进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互动发展。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应该推动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开发与利用, 积极做好管理等相关工作, 尽全力推动电子档案、纸质档案的共存共荣与优势互补, 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水平与档案运用的价值。

二、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共同管理建议

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活动发展不能脱离有效的管理模式、管理对策与方法。对此, 可以在采取“双套制”管理模式的基础上, 建立合理且针对的管理机制, 全面推进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共同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一) 推动“双套制”管理模式的实行

“双套制”管理模式指的是对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实施同时性的提交、保存与归档工作。在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共同存在、互动发展的现阶段, “双套制”的运用提高了对这两种档案在管理上的重视程度, 以公平公正的态度与方法, 在结合档案自身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管理系统, 有利于开展分别操作与保管、利用等活动。

在实施“双套制”的基础上, 还应该注重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有效衔接, 构建较为畅通的渠道实现不同类型档案的灵活转换, 使得电子档案中一些需要长期保存与维护归档的档案能够从“电子”活跃到“纸上”;也使得纸质档案中一些利用频率较高、共享需求较为强烈的内容能够移植到“电子”平台上。

(二) 对档案保管的设施进行全面改进与调整

在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保存、管理的过程中, 保存管理条件与设施的优化直接影响到了两种档案在管理上的完整性、安全性。由于纸质档案、电子档案的载体、特点等多个方面的性质都有着明显的差异, 也应该对原有的设施进行全方面的优化与改进, 这样才能保证共存、互动发展的整体水平。

例如对于纸质档案的管理, 应该将“件”作为基础管理单位, 认识到其在信息量上、总体数量等方面的特点, 重点解决纸质档案在管理空间不足、管理工作繁琐上的情况;对于电子档案的管理则应该认识到其一般是由光盘、云空间、U盘等介质为主, 需要存放的空间较小, 但是需要保证设备的安全性, 提高技术力量。

(三) 建立混合文件管理系统实现集成管理功能

混合文件管理系统是一种融合了纸质档案储存管理与电子档案储存管理的系统, 对于发挥集成化的管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并存、互动的背景下, 应通过混合文件管理系统的建立、统一分配标准的确定等来保证电子档案、纸质档案之间的协调互动。

对此, 对于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 (同一份文件) 可以采取相同的档案号与题名, 并且在数据库中进行较为周详的记录, 这样才有利于后期的搜索与运用。在构建系统的基础上还应该构建集成服务平台, 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来提高文件管理的效果, 并建立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信息积聚的综合服务平台, 实现一体化的服务, 提高对纸质档案、电子档案的综合运用效果。

三、结论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 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将会长期共存、互动发展, 这是由两种档案的特点与优劣势决定。在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 必须要针对性地开展管理工作, 在构建机制、确定模式的基础上实现两种档案的长期共存与有效运用。

摘要:纸质档案、电子档案都是极为重要的物质与精神文化财富, 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本文在研究中就从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并存背景入手, 认为目前这两种档案正处于互动发展的状态。而为了维持这种状态, 更好地推进我国档案工作的开展, 应该加强对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管理力度, 实现针对性、高效性、衔接性的管理。

关键词:纸质档案,电子档案,互动,管理

参考文献

[1] 赵波.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的集成化管理措施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 (16) :174.

[2] 纪晓群, 江媛媛, 柳萍, 张慧慧.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和谐共存与集成管理[J].兰台世界, 2013 (29) :15-16.

[3] 冯华.信息化时代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长期并存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 2011 (09) :224+226.

档案学研究范文第3篇

档案信息在信息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 主要记录着大量的原始信息, 有利于维系社会时空性与联系性, 档案信息要想为人民大众提供更全面更系统的服务, 则需转变服务模式, 逐步淘汰传统意义上的“实体管理”, 而成为“信息管理”模式, 主要依靠综合档案馆与内部管理机构, 全面收集社会档案信息, 以及存在于不同系统不同行业的档案管理信息, 逐步建设完成一个相对完善的档案信息数据库, 将大量的档案信息集中于此。

要想达到这一目标, 则要求档案管理部门应用最新技术手段和实现服务模式的创新, 有利于全面推进档案管理工作与档案事业发展。

一、社会信息化视角下档案管理转型的阐述

档案管理要想淘汰传统管理模式, 将全社会的档案信息集中在一起, 创建大信息时代, 从而实现更加全面更加优质的服务, 就需掌握社会信息化模式下的档案管理内涵, 基于社会信息化视角下的档案管理转型就是把存在于全社会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信息集中在一起。但依据当前的实际情况来分析, 我国的档案信息资源分布较广, 不同信息缺乏必要的联系, 出现了信息孤岛。我国规定, 档案管理部门只负责管理一级部门的档案和有代表意义的二、三级部门档案, 导致大量的档案信息不能进入档案馆, 造成了信息资源浪费的现象, 信息不能实现全覆盖。在社会信息化要求下实现档案管理的转型则需依据大众对信息的需求, 应用当前信息技术手段, 将存在于全社会的信息资源集中在一起, 达到档案信息的全覆盖, 创建应用数字化的档案信息服务, 分不同阶段将大量的社会档案信息集中在一起, 从而将更全面更优质的档案信息服务提供给人民, 逐步形成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的管理模式。应用信息化手段实现档案管理有着一定的特点, 并不是通过信息管理来使信息发挥更大的作用, 没有认识到档案实体的作用。实现社会信息化档案管理, 要认真落实不同部门的管理职能, 依靠网络技术建立互动性强、广泛交流的平台, 逐步淘汰传统意义的服务模式, 顺应大众需求, 开展更为广泛的服务, 建立分布式数据库, 积极收集大众的档案信息需求, 提供个性化服务。

二、社会信息化视角下档案管理转型的内容

在社会信息化发展下实现档案管理模式的转变是一个长期任务, 要求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 档案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基于社会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模式的转变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在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中, 用户的需求也出现了千差万别的变化。所以, 实现档案管理模式的转变主要依靠数字化技术与网络技术, 有效集中档案信息, 不但要集中、处理、加工大量的信息, 而且还需进一步创建全国性的档案信息服务中心。

(一) 要实现档案的数字化转换。要想进一步开拓现代网络信息服务渠道, 则需大力应用数字档案, 不受时空限制。档案信息数字化就是利用数字化技术、数据压缩技术、高速扫描技术, 将纸质文件、音像文件等转变为电子档案, 形成档案数字信息库。档案信息数字化主要内容涉及目录信息与全文信息的数字化。一是目录信息数字化, 这在档案信息数字化转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具备有序的目录信息, 才能做到科学管理档案与分类, 有利于大众在应用档案时准确及时找到档案。有利于推动档案管理的转型。二是全文信息的数字化, 档案管理部门发挥扫描技术的作用, 转变卷宗内容为影像信息, 利用文字识别技术转变影像的格式存储在计算机当中。然后, 再根据不同大众的需求, 对其进行分类和整理, 大众可以在馆内查询也可以在网上检索, 从而实现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档案数字化工作。

(二) 要完善档案信息网络化的服务渠道。档案信息服务应该依靠互联网, 建立本地区的档案局域网。进一步设立档案门户网站, 明确所在省份的省级档案馆为中心, 集中当地档案信息资源, 达到资源共享, 提供“一站式”服务。大众在利用信息时可以登陆门户网站, 点击相关链接, 从而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这种管理模式不但有利于提供更加广泛的服务, 而且保证将真实安全的信息提供给大众。再有, 档案管理部门还可以利用档案微博与微信, 将掌握的档案信息及时公布给民众, 实现与民众的合理交流, 掌握民众的档案信息需求状况, 从而确定信息专题, 将经过处理的档案信息公之于众。

(三) 要完善数字档案的社会功能和管理功能。档案馆要建立数字化的档案馆, 并充分发挥其社会和管理功能。数字化的档案馆社会功能主要是突出其社会服务性, 要通过网络获取更多的有效信息, 并将纸质档案信息转化为数字信息, 保存大量的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丰富馆藏。数字化的档案馆管理功能主要侧重于合理整合、科学集成不同类别、不同区域、不同领域的档案信息, 并运用信息技术供大众所使用。数字化的档案馆要鉴定和整理已形成的电子文件和档案信息, 还要制定相关的业务标准, 比如制定元数据标准。同时要注意确保数字档案的安全性, 维护数据库系统的安全, 对档案信息进行加密与备份。

(四) 要构建区域性的档案检索与利用服务中心。一般区域内的省市级档案馆要设置一个信息检索与利用服务中心, 包括对实体档案和数字档案的检索、利用, 信息服务中心的服务对象主要是该区域内的用户。档案馆要先建立区域内各种档案机构的档案目录数据库和档案全文数据库。这种模式的运行, 大众就能运用计算机检索到所需的开放信息, 或找到实体档案所在位置, 进行阅览、复印, 减少了再去档案室或其他档案机构查找的环节。

信息服务中心是以该区域的数字档案馆和门户网站为依托, 向大众提供远程服务。信息服务中心包括对区域内各个档案机构的介绍, 使得大众能够了解该区域内档案机构的情况。同时, 要在信息服务中心的门户网站上设置一键式检索服务, 依据档案信息的来源、类别等设置, 用户通过输入关键字就可检索到信息。

总之, 社会信息化视角下档案管理转型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过程。档案管理的转型不仅需要国家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扶持, 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来提升档案工作的地位, 还需要档案管理部门、档案研究人员等相关各界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给档案管理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认识到当前实施档案管理转型是必然趋势, 大力推动档案管理的转型, 不断探索档案管理转型的新路径, 推进我国档案事业的繁荣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档案管理当前已经实现了管理模式的转变, 而成为信息管理模式, 结合社会环境、档案管理工作特点, 本文提出了档案管理应该如何实现转型。

关键词:社会信息化,档案管理,转型

参考文献

[1] 裴友泉, 张学辉.固守还是转身?——国家档案管理模式改革专题研究[J].档案学通讯, 2012 (04) .

[2] 裴友泉.档案信息由“国家资源”到“社会资源”重大战略转向研究[J].档案学研究, 2012 (03) .

[3] 张东华, 姚红叶.信息生态视阈下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研究[J].档案学通讯, 2011 (05) .

[4] 孙爱萍, 沈蕾, 谢永宪.基于信息公开环境下的档案信息保密问题思考[J].档案学通讯, 2011 (05) .

档案学研究范文第4篇

摘 要:针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档案界关于档案本质属性问题的研究状况,尝试对这一时期撰文著述的学术观点按照对原始记录性的承认和继承、与原始记录性比较接近的观点以及对原始记录性质疑并提出新观点这样的顺序进行梳理和分析研究,最后,得出“原始记录性作为档案的本质属性仍是我国档案学界的共识性问题”等结论,以期能给我国档案本质属性研究带来一些启示。

关键词:档案;本质属性;原始记录性;综述

“档案本质属性”是档案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区别档案与其他事物本质的基点。什么是档案的本质属性?如何科学阐释和全面解答这个问题,关乎我们对很多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理解。桑毓域教授指出:“探讨档案本质属性最为重要的意义,就是试图准确把握档案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明确档案学的研究对象究竟是什么。”[1]该论述,将档案本质属性的研究意义定位于对档案学研究对象的认识与界定上,从理论层面更加说明档案本质属性研究的重要性。

1 “档案本质属性”研究相关文献统计

通过CNKI检索,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档案本质属性研究的期刊论文共计55篇。涉及1990年到2010年这一时间区域(1990年~1995年8篇,1996年~2000年10篇,2001年~2005年22篇,2006年至今计11篇,其余4篇年份不详)。从时间分布来看,我国档案本质属性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初处于预热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21世纪初处于研究高潮阶段,近几年,研究热度有所降低。

这些论文中,对原始记录性观点表示“赞同”与“认可”的共计29篇,约占53﹪;与原始记录性观点较为接近的观点论述共计5篇,约占9﹪;对“原始记录性”提出质疑并提出新观点的有19篇,约占34﹪。另有2篇关于档案本质属性研究综述性论文,约占4﹪。

2 “原始记录性”观点的承认与继承

“原始记录性是档案的本质属性”长期占据我国档案本质属性研究领域的统治地位。冯惠玲等主编的《档案学概论》将原始记录性阐述为“档案本质上是社会生活的原始记录,换句话说,原始记录性是档案的本质特性”。[2]将档案的本质属性进行了高度的抽象和概括,把档案的本质属性定位于“原始记录性”。

方舟先生指出:“档案原始记录性的真实内涵应该是除了档案所记载的方式和记载的内容表现为原始记录以外,要加释档案所含的固有的有机联系这种表现,档案所含的有机联系也是原始的。”[3]此加释丰富了原始记录性的内涵,档案固有的有机联系深化了原始记录性作为档案本质属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韩宝华教授认为,档案本质属性与档案定义密切相关。他认为:“档案是直接记录作为社会成员的组织和个人自身社会实践及思维活动信息的载体。”[4]他指出:“档案所具有的直接记录自身活动信息载体的特点,规定着档案是与记录活动过程共时态生成的,共时态生成性是档案能够作为历史记录或原始记录的内在依据。”[5]这直接论证了他提出的“档案以其记录的形式特征、记录的内容特征、记录的载体特征及其三方面的统一,规定了档案具有原始记录性的本质属性”论断。

黄霄羽老师提出“档案的本质属性必须是原始性与记录性的统一”观点。她认为,寒江先生提出的“档案的绝对原始性与相对原始性构成了档案的本质属性‘原始性’”这一观点存在理论缺陷,并提出:“档案是特定的形成者当时当事直接产生的原始文件的转化物,具有很强的原始性。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档案又是反映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所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历史记录物,也具有很强的记录性。”[6]这里,主要指出了寒江先生论述的理论缺陷在于割裂了原始性与记录性这一档案本质属性的基本内涵。十几年后,黄夏基先生撰文认为,原始记录性的理解,需要把握原始性、记录性以及历史性三个关键性因素,忽视历史性将出现理论上的漏洞:“如果没有历史性,档案将很难发挥它的凭证价值”,“如果没有历史性,档案和文件将很难区分,因为档案和文件都具有原始记录的共同属性”。[7]

桑毓域教授从分析“事物的本质属性”、“档案定义与档案本质的相互影响”、“档案与文件的关系”等角度出发,给出如何评价档案的原始记录性的理论思路,在理论铺垫的基础上,提出档案的原始记录性作为档案本质属性的前提与科学性。另外,桑教授还撰文“如何认识原始记录性——关于档案本质属性的探讨”,更全面、客观地分析了原始记录性作为档案本质属性的科学理论意义。

另外,甄桂英先生、卫奕博士、张仕君先生等相继撰文,支持和认可原始记录性作为档案的本质属性。以上著述,从不同角度论证了原始记录性是档案的本质属性,丰富了我们对于原始记录性以及档案本质属性内涵的认识,也巩固了原始记录性作为档案本质属性的理论学术地位。

3 “原始记录性”相近观点的提出

与原始记录性相近的一些观点被一些学者相继提出,并得到了理论上的论证和诠释。这些观点与原始记录性有哪些联系和区别呢?

寒江先生认为:“档案绝对原始性与档案相对原始性构成了档案的本质属性。”原件或者原稿具有的原始性称为绝对原始性,相对原始性则是相对于某个时空的复制件所具有的。

郭东升先生提出:“直接历史记录事后有用性”是档案的本质属性。他指出:“我认为,档案的本质属性是其直接历史记录事后有用性。直接历史记录性把档案和资料区分开来,其事后有用性把档案和当事记录物区别开来。档案实质是直接历史记录性与事后有用性的统一。”[8]该观点基于“档案是原始记录物的转化物”观点展开论述,与原始记录性有一定的概念交叉,但是,基于的档案定义不同,也必然产生档案本质属性观的差异。

孙学政先生认为,档案的本质属性为“作为历史记录保存的价值性”。他从档案定义出发,指出:“两者都强调档案是历史记录,直接形成的记录才有价值,有价值的记录才可能具有保存价值,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才能最终成为档案。”[9]他的观点承认了历史记录的价值性,跟原始记录性有着相通的地方。这提醒我们需要考虑档案价值在档案本质属性研究中的作用。

陈忠海教授对于档案的本质属性的理解,尝试从档案的逻辑起点出发来表述。陈教授认为“档案学的逻辑起点应当界定为原始记录性材料内容的有用性”。[10]进而指出档案的本质属性是“原始记录性材料内容的有用性”。该观点是站在比档案更大的集合中来对档案本质属性进行界定的,认为“潜在的有用性”可以作为档案区别于其他与档案有联系的非档案材料之间的关系的属性。

以上这些观点,与“原始记录性”有着很多交叉或相近地方。在“原始记录性”不断受到质疑和挑战的同时,这些看似脱离原始记录性但仍与之紧密联系的新观点,也为“原始记录性”的理论发展起推动作用。

4 对原始记录性的质疑及新观点的提出

作为我国长期以来学界同仁的共识,“原始记录性”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受到一些学者质疑。

伍振华教授提出档案本质属性为“备以查考性”观点。他指出:“档案是从特定的形成过程和形式以及能满足特定的需要等意义上根本区别于其他文献。”[11]作者把档案的形成过程、作用及外表方面的特有属性进行综合,归结为档案的本质属性为“备以查考性”。随后,在对几个其他学者观点评析结论中,得出“正是以‘备以查考性’为标志的档案实践赋予了档案的社会属性,才使档案与其他文献区分开来”。[12]作者直接将档案本质属性与实践的观点及反映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对于备以查考性的内涵,作者指出:“备以查考性包括前提、动机和行为三个方面,作为证据或依据而具有保存价值,为了要实现这种价值和保存起来且形成了档案这类文献的外表特征。”[13]其理论特点表现在突出了档案的保存价值,同时,用“备”这个关键字,来反映和强调档案形成或保藏者的主观性特征。“备以查考性”观点在理论界引起较大反响。

李福君教授等提出了“具有历史联系逻辑排列的的文献结构”作为档案的本质属性学说。该观点从档案结构出发,用新的视角来审视档案,并提出了“档案所具有的‘结构’属性,它是档案、文件材料、图书、资料等相近事物都具有的一种属性,并且,在这一属性上,它们之间又存在着根本不同,档案在结构上表现出它所具有的特征,所以,我们认为,档案的本质属性只能来源于‘结构’”。[14]有学者对此观点产生质疑,认为档案的结构与其他任何事物的结构都是不同的,而不仅仅是与图书、资料等结构差异而即可认定为档案,将其作为档案的本质属性欠妥。但从结构的观点来审视档案也拓展了我们的研究思路。

邹吉辉教授认为“历史再现性”是档案的本质属性。他认为:“所谓历史再现性,简言之,是指档案以真实的历史记忆来再现当时社会活动的原始面貌,它是由档案的真实性和直接再现性构成的有机整体,并以此区别于非档案的文献。”[15]作者基于档案与文件的区别点来分别定义两者的本质属性,“文件与档案虽然在内容和形式上完全相同,但是,由于其形成目的、社会职能、利用主体、使用价值、生存时态等的差异,因此,它们之间既是血肉相连的承接关系,又是本质属性完全不同的两种事物”。“原始记录性是文件的本质属性”,“档案作为保存社会活动真迹的记忆,……即以历史记忆的真实性来再现文件原始记录的真实性,并由此产生凭证、情报等价值”。[16]在这个理论基础上,作者提出了档案的本质属性只能是“历史再现性”。

启森教授提出“归档与集中保存说”是档案的本质属性。他认为,归档和集中保存是档案本质属性的重要条件。指出:“构成档案的根本条件,就是归档保存。没有这一程序和条件,也就没有档案。这一转化使单个存在的文件集中并形成系列,使文件之间产生有机的联系而构成一个整体,全面反映历史的原貌。”[17]他认为,档案的归档保存是人类在整理人类历史记录实践活动中重要内容,是档案的本质属性。

王玉声先生认为,“三属性(档案的历史属性、实践属性、物质属性)交集说”是档案的本质属性。关于档案的历史属性,作者指出:“历史性或历史记录性是档案的重要属性,但非本质属性。”[18]关于实践属性,他认为:“档案的实践属性,乃是档案本质属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因为,离开行为主体的意识作用,任何文件都不可能自动和集合,当然,也就不会形成档案。”[19]关于物质属性,其观点为:“档案是由拥有一定内部联系的含有特定信息的载体所组成的集合统一体。”[20]王玉声先生的“三属性交集说”是在总结了各个单独属性描述档案本质属性存在缺陷的基础上进行了观点的集中和整合,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价值。然而,这三个属性属于档案与其他事物所共有的多数属性,将其交集作为档案的本质属性来区别档案与其他事物,说服力不强。

王恩汉先生提出,档案本质属性为“可追溯性”。“可追溯性”解释为:“某一物质的记忆功能是‘记忆’赋予的,没有‘过程’的记忆是不存在的。……某种物质,经历了一种特殊的过程,记录了有价值的信息,会因此而获得一种新的物质属性。……这一属性,笔者称之为‘可追溯性’。”[21]作者对档案是人类的一种历史记忆进行了分析,认为档案是人类留下的可以再现的历史,而通过档案,人们可以了解历史上发生的活动。可追溯性将档案与历史再现结合起来,并与动态的过程性相联系,构成了记忆的可追溯及历史原貌的可再现。

此外,肖英先生的“内在的有机联系性”、毛惕凡先生的“凭证性作用”及傅荣校教授的“非现行性”等也较有创见性。不同的学术观点互相碰撞,学者们的互相评析和商榷,对于各个理论的认识和完善也具有一定的作用。这些观点的提出,代表了我国档案学研究者对于档案本质属性的深层次挖掘和更为全面和系统的认识,推动了我国对于档案定义、档案本质等理论基础性问题的研究进程。

5 总结

综观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关于档案本质属性问题的探讨,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原始记录性作为档案的本质属性仍是我国档案学界的共识性问题;②“原始记录性作为档案的本质属性”生命力得到体现,并不断被学者论证;③不同的档案本质属性观点繁荣了我国档案本质属性理论研究,不仅反映了“原始记录性作为档案本质属性”在不同时代环境下存在的理论解释缺陷,也为巩固其理论地位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

档案学研究范文第5篇

一、数据来源及统计方法

本文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 和万方数据库为研究平台,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 检索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高校档案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 经筛选、核对、剔重后, 检索到24所高校档案学专业有效硕士论文1218篇。

二、统计结果的比较分析

(一) 论文数比较。从论文绝对数来看, 24所高校中前3位高校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安徽大学、山东大学, 各有168、135、93篇, 后3位高校分别是:南开大学、山西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各有15、12、11篇。

(二) 研究主题比较。涉及研究主题最多的有30个, 最少的有7个。研究主题数居前两位的高校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苏州大学, 各涉及30、27个主题, 山东大学、云南大学、黑龙江大学并列第三, 各涉及26个主题。从统计结果来看:有8所高校至少有1个研究主题对应的论文数为十位数。分别有12、15、21所高校至少有1个位居24所高校第1、第2、第3的研究主题。

为了更客观地进行横向比较, 本研究将论文数接近的高校放到同一平台上进行比较。

中国人民大学不仅论文数第一, 大幅领先其他高校, 涉及的主题也最多, 且前3位的主题论文数均为十位数;研究面不仅宽, 还兼顾研究的深度, 在其涉及的30个研究主题中, 有21个主题处于领先的地位, 突显该校在该学科领域的绝对霸主地位。安徽大学居24所高校第二, 该校前4位的研究主题论文数均为十位数, 显示出该校在该学科领域的领先优势。山东大学居24所高校第三, 涉及26个研究主题。“专题档案研究”是这3所高校前3位主题中共同的研究主题。

论文数在80篇区间的高校有苏州大学、云南大学和中山大学。

“文件管理”是苏州大学和中山大学排在前3位主题中共同的研究主题;“专题档案研究”是苏州大学和云南大学排在前4位主题中共同的研究主题;“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是云南大学和中山大学排在前3位主题中共同的研究主题。

论文数在60篇区间的高校有黑龙江大学、辽宁大学和广西民族大学。值得一提的是“古代档案研究”和“基础理论”各以17、15篇大幅领先其他主题, 为辽宁大学的研究特色。

“档案馆研究”和“档案管理研究”是黑龙江大学与广西民族大学排在前5位主题中共同的研究主题;“文件管理”是辽宁大学与广西民族大学排在前5位主题中共同的研究主题;“专题档案研究”是黑龙江大学与辽宁大学排在前6位主题中共同的研究主题。

论文数在30篇区间的高校有吉林大学、四川大学、上海大学、郑州大学和湘潭大学。其中, “信息研究”是湘潭大学的特色研究主题。

“档案馆研究”和“档案开发利用”是吉林大学与四川大学前5位主题中共同的研究主题;“文件管理”“专题档案研究”“档案馆研究”和“档案开发利用”是四川大学与上海大学前5位主题中共同的研究主题。“档案馆研究”“档案开发利用”和“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是上海大学与郑州大学前5位主题中相同的研究主题;“中外档案工作比较”和“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是郑州大学与湘潭大学前5位主题中共同的研究主题。

论文数在20篇、10篇区间的各有5所高校。“档案馆研究”是论文数在20篇区间的高校中的4所前3位的主题中共同的研究主题。

(三) 对同一主题的关注度比较。不同高校研究的侧重点各不相同。那么, 不同高校对同一主题的关注度又有什么差异呢?从统计结果来看, 排在前3位高校关注度高的主题分别是“档案馆研究”“专题档案研究”和“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并列, “档案服务研究”, 各有22、20、19所高校涉及。

三、结论

1.高校间论文数、涉及的主题数均悬殊较大。

2.有近一半的高校档案学专业已形成自身的研究特色。

3.产出论文数最多的是“专题档案研究”主题, 最受高校关注的是“档案馆研究”主题, 产出论文数较多, 且也是高校关注度较高的4个主题:“专题档案研究”“档案馆研究”“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基础理论”。

摘要:本文从论文数、研究主题、对同一主题的关注度三方面对2000-2013年间检索到的24所高校档案学专业1218篇硕士学位论文进行比较研究, 以期对我国高校档案学专业的科研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高校,档案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1] 康蠡, 周铭, 王晋.近10年我国高校档案教学单位研究论文统计分析[J].档案学研究, 2008 (4) :23.

档案学研究范文第6篇

网络已经渗透到社会的不同领域, 档案的管理也越来越离不开信息和网络平台。计算机网络为我们带来了便捷、效率, 也给我们造成了操作风险, 电子档案已经成为网络犯罪侵犯的主要目标。计算机给我们创造方便和高效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管理风险。针对电子档案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应该采取有效电子档案风险防控措施。21世纪初的“熊猫烧香”案件给了我们深深的教训, 从计算机病毒产生之日起, 电子文件就时刻被暴露在风险之中。因此, 档案工作人员应该未雨绸缪, 及时发现问题, 面对问题, 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二、电子档案的概念和重要特征

“电子档案”是指在档案管理部门保存的电子文件, 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在档案领域出新的全新理念。依据国家相关规定, 电子档案是指有留存价值的可以归入档案的电子文件和与其匹配的软件等数据。电子档案有以下重要特征。第一, 电子档案的动态性和虚拟性相结合。电子档案被储存的方式是以电子文件的形式存储在电脑中的。它有动态的特征, 他的存储是分布式的海量信息。第二, 数字、多媒体化。电子档案的信息整理、分类都是以数字和互联网为基础开展的。通过电脑的交互性实现的, 电子档案是多媒体的, 可以利用网络来具体操作。第三, 加工的标准化和智能化。在搜索技术方面, 电子档案是智能的, 检索系统可以根据检索条件来完成筛选工作。第四, 服务用户是第一位的。电子档案的优点是信息更完备, 从而让使用者在使用时不受时间、空间上的限制, 它的形式、内容都是以客户为中心来设计的, 电子档案使用户更多, 但同时也给档案用户带来了风险。

三、电子档案面临的主要风险

(一) 电子档案面临的主要风险。电子档案依据其自身的特征, 其风险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第一, 技术风险。鉴于电子档案对计算机的依赖性很强, 所以, 当计算机的软硬件产生问题时, 就会影响档案工作的效率。第二, 自然环境风险。造成这一风险的主要原因有, 保管的产地、天灾和人祸。保管场地的要素有温度、湿度等, 都会影响电子档案的保管效果。如过高的温度、过大的湿度都会减少信息载体的寿命。自然灾害是不可抗力造成的灾害, 如地震、洪水。第三, 网络风险。网络风险是一种搭建在开放性技术协议前提下的信息交流途径。他的防卫和攻击能力不高。当电子档案在网络上传送时就有可能因为硬件故障或是没有对内网和互联网进行隔离而受到的侵袭, 如, 黑客的侵袭。第四, 数据存取风险, 主要是由于数据存储方式不合理而对电子档案的是否真实、完备造成影响的风险。主要是在单位内部造成的。表现为:一是数据收集不精准。二是数据没有加密。三是按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低、风险意识薄弱造成的操作问题。四是已篡改数据的人员。五是数据未能及时备份。六是涉密档案传送时泄露。第五, 风险管理, 电子档案是档案管理的新形式。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资金投入不高、管理者不重视、人员配置不合理、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 这大大增加了电子档案管理的风险。第六, 法律风险。我国现有法律法规不完善, 电子档案中的数据的法律受保护的力度不高, 还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

(二) 电子档案风险基本特征。第一, 电子档案风险的客观性。造成电子档案风险的因素有自然、社会和人为因素。这些因素都是客观的, 不随着人的意志改变而变化。正是由于这种客观性, 造成了人们对电子档案的风险管理受到限制。第二, 电子档案风险的不可规避性, 由于决定电子档案风险的各种要素是独立于风险主体的。电子档案风险管理的不可规避表现为:一是新的电子档案的风险会反复发生。二是引发电子档案风险的自然灾害是不随着主观意识而转移的。第三, 电子档案风险的随机性。电子档案风险是随机的, 风险的产生、发展、产生的场景、都是不可控的, 它往往是不能够提前预测的。

四、电子档案风险管理对策建议

(一) 电子档案风险管理原则。科技的发展进步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风险。风险管理已经成为电子档案管理的重要工作, 其管理原则有以下几点:第一, 尽量能够在风险产生前, 利用各种预判方法, 降低风险产生的概率。在风险发生中, 利用各种手段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在风险后, 总结经验, 以备今后得以借鉴。第二, 前端控制。为了能够实现电子档案的真实性, 前端控制是非常有效的管理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电子档案管理效益。第三, 控费原则和风险平衡原则。我们要重视降低成本和机会成本的均衡, 尽量使风险控制成本大于机会成本。

(二) 电子档案风险控制。对电子档案的管理, 应该做到对随机出现的风险进行预判, 把风险发生的可能降到最低是风险控制的目标。在风险管理时, 第一步是进行风险辨别, 第二步是对风险的预判, 第三步是风险控制方式的选择, 他们三者构成了不可或缺的有机整体。

1.电子档案风险识别。电子档案风险识别是指使用不同的途径, 对未来有可能发生的风险及可能会造成风险的因素进行辨别、整理。风险管理首先要做的是对风险进行预判, 也就是说首先应该调查研究电子档案风险存在的种类和有可能酿成的后果, 便于档案管理工作者增加对风险的认知和了解。

2.建立风险评估机制。电子档案风险评估是信息管理体系对所存档的信息的完备性进行系统性评估的流程, 是电子档案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风险评估包括:预估电子档案的价值, 电子档案的形式、传输程序、加工和处理, 评估电子档案对保密、完备的标准。估算电子档案及有关财务是否脆弱、潜在风险发生的可能, 估算电子档案遭到损坏后的严重影响。

3.电子档案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电子档案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 依据风险评估, 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风险控制的最终目标是尽量减少对电子档案管理所产生的风险, 从而达到电子档案管理的人、机器和环境相配合。

4.构筑技术保护屏障。电子档案风险防控的重要方式是利用安全的信息安全技术。此类技术包括:物理、网络安全技术、数据加密、备份、病毒防护技术, 身份认证、事故应对技术、紧急应急技术等。在实际操作中, 用得比较频繁的是防火墙技术、电子签名技术、WORM技术、存取权限控制等, 保证了电子档案信息是独一无二的。

5.实现规范化管理。第一, 提升档案管理队伍的管理水平, 人是档案管理核心要素, 以人为本, 提升档案工作者的风险防控认知, 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更新管理知识, 避免了电子档案工作人员因工作失误而形成的风险。第二, 优化内部管控制度。实践表明, 电子档案的风险管理水平主要来源于企业内部, 内部风险的防控要比外部风险防控高。依据电子档案管理流程、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增强内部监管是电子档案风险管理的首要工作。核定电子档案归档、范畴、技术、软件、数据等, 保障电子档案质量的连续可行。

6.电子档案风险控制策略。第一, 人本策略。认识电子档案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以人为本, 加强档案管理者的风险意识, 提高业务水平, 定期学习管理知识、提高管理理念, 降低档案管理者在工作中存在的风险, 从而避免经常发生的风险。第二, 制度策略。制度保证。完善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是规划公司有效运营的重要手段, 制定电子档案体制, 严防死守。国内外许多研究说明, 许多威胁是从组织内部开始的, 对内部威胁的防控比外部威胁的防控更难。

摘要:计算机网络为我们带来了便捷、效率, 也给我们造成了操作风险, 同时成为网络犯罪向电子档案侵袭的重要方式。我们要加强电子档案的风险管理, 做好电子档案风险的甄别, 应该采取电子档案风险防控有效措施。

关键词:电子档案,风险,对策

参考文献

[1] 宗文萍.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档案信息安全管理[J].档案学研究, 2005 (1) :38~42.

[2] 陈涛, 千峰.浅析从定性到定量进行风险管理的步骤[J].商业研究, 2005 (12) :18~20.

[3] 许国栋, 李心丹.风险管理理论综述及发展[J].北方经贸, 2001 (9) :40~41.

[4] 袁湘华.企业档案计算机管理网络安全策略[J].档案学通讯, 2002 (1) :43~44.

[5] [加]露西安娜·杜兰蒂.如何长期保证电子文件的真实性[J].李音, 译.中国档案, 2000 (3) :6~48.

上一篇:社团活动宣传方案范文下一篇:初中地理学期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