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问题范文

2023-09-18

历史教学问题范文第1篇

随着历史教学新课程研究的不断深入,广大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着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新教材对此究竟该如何设计教学?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思考,就历史人物评价的标准、前提和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以寻求人物史教学的最有效途径。

(一)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标准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客观分析他们对历史发展、社会进步所起的推动或阻碍作用,客观分析他们的作为对人民有利还是有害后,再予以肯定或否定,这是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标准。只有明确标准,才能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正确地评价历史人物。

(二)评价历史人物的重要前提

1.严格的历史性。列宁指出,“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这就是说,评价历史人物时一定要把人物放在他所处的历史条件下,决不能脱离当时的社会现实。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一些错误倾向:①用今天的标准去苛求古人,如认为韩非子主张君主专制的观点是反动的,等等;②对历史人物的局限性估计不足,不妥当地拔高、颂扬古人,把古人现代化;③把古人与今人简单类比,牵强附会。因此,在历史教学中一定要提醒学生,使他们认识到历史背景的重要性,要以历史背景、时代特征为突破口,对历史人物进行客观评价。

2.科学的阶级性。一般来讲,历史人物是生活在阶级社会之中的。因此,对历史人物还应进行科学的分析。这就要求评价历史人物时,既要看历史人物的出身,更要看历史人物是为哪个阶级服务的,其作为对哪个阶级有利。同时,还应注意历史人物的复杂性,绝不能简单化,唯成分论,一刀切。如对封建统冶阶级中的历史人物全盘否定,对农民阶级中的历史人物完全肯定,这是中学生学习历史、评价人物时最容易犯的错误。要避免这种错误,教师就应向学生讲清两点:①阶级是不会改变的,但个人是可以转变的。列宁说“阶级是各不相同的”,但“个别人可以从一个阶级自由地转到另一个阶级”。例如,佃农出身的朱元璋在元末农民战争中参加了郭子兴的红巾军。后来他领导这支队伍,推翻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建立了明朝,做了皇帝。朱元璋本人也就由农民阶级转化为地主阶级了;②相同阶级出身的人可以走完全不同的政治道路。如宋庆龄和宋美龄姐妹选择的政治道路就完全不相同。周恩来说:“她兄弟三人、姐妹三人就出了她一个革命的,不能因为她妹妹是蒋介石的妻子就要打倒她。”不能让中学生对该事件的认识停留在这一题材的电视剧里,而要引导他们以科学的阶级分析方法来看待这两个历史人物。

3.充分的全面性。“评价人物和历史,都要提倡全面的、科学的观点,防止片面性和感情用事,这才符合马克思主义”,这是邓小平对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论断。因此,要用矛盾的眼光看待历史人物,要重视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的关系:①评价历史人物应注意其个性特点,如品质、气节、修养、性格等。因为在相似的历史条件下,地位相近的历史人物,他们的表现和作用并不完全相同。同是封建帝王,隋炀帝气度狭隘,对一些才能突出的诗人也要杀之而后快;唐太宗则胸怀宽广,善于纳谏。当然,评价历史人物的主要标准是看其对历史所起的作用而非个性特点。例如,武则天虽然大肆杀戮李唐宗室,招收男宠,但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郭沫若才会因此对其给予“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高度评价;②应注意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之间的关系。历史人物行动的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往往不一致。如秦始皇建立郡县制为的是使他的统治“传之万世”,但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在客观上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谭嗣同给予了“二千年之政,秦政也”的高度评价。又如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为的是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解除匈奴的威胁,却加强了民族间的联系,开辟了丝绸之路。因此,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把动机和效果结合起来,只有以客观效果为主要依据,同时结合主观动机,才能对人物进行辩证、全面的分析。如果只强调效果,而忽略了动机,对学生就起不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作用。

(三)评价历史人物的两种基本方法

1.分阶段评价。对历史人物可根据其生平活动的主要阶段进行评价。如梁启超,中学历史课本主要介绍了他三个阶段的活动情况:①维新变法时期。宣传变法,参与变法,应予肯定;②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坚持保皇立场,反对革命,应予否定;③袁世凯复辟帝制时期。发表文章,反对袁世凯称帝,应予肯定。

2.分方面评价。对历史人物也可以根据其生平活动的不同方面进行评价。如唐太宗,我们可以从政治(三省六部制)、经济(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思想文化(科举制、设立国家史馆和分科较细的医学校)、民族关系(文成公主进藏)、对外关系(派使者到天竺学习熬糖法)等方面,对其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总结,做出正确的评价。

(四)操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应灵活操作。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操作。既可以根据讲课的进度评价不同时期的历史人物,也可以把历史人物的评价作为专题进行系统讲解。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都必须遵循一个根本原则:历史人物的评价要服从、服务于历史教学,要让学生通过评价人物了解一个时代,绝不能为了评价人物而评价人物,任意增加课本中没有提到的人物和材料。而且,讲解时不必逐个评价,可将历史人物分为如政治家、思想家等类别,每一类别重点评价一两个历史人物作为示例就可以了。这样,既能节省教师的时间,也能让学生有“人”可评。

2.应强调用词的准确性。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学生最普遍的毛病就是用词不当。如认为唐太宗是个“好人”、“君子”、“谦虚的人”,认为岳飞抵抗了金的“侵略”,是“中华民族的英雄”,等等。要纠正这种错误,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熟记课文,如课文中对岳飞的评价是“南宋最杰出的抗金将领”;另一方面,还要将教材讲深讲透,告诉学生,宋金之间的战争是中华民族内部的战争,这种战争有正义和非正义的区别,而没有侵略和被侵略的关系。翦伯赞在论述中国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时说:“至于各族人民共同承认的民族英雄,那要在维护国家统一,抵御外来侵略的历史条件下才能出现。”这告诉了我们,评价历史人物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

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前贤先哲和当代同人均有论述。笔者以以上思考,为历史教学补漏拾遗。

历史教学问题范文第2篇

摘 要: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和素质教育渗透,要求各个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知识探究,改变传统被动学习状态。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问题意识则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发展,促使学生高效率掌握所学历史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此,本文则从合理设置问題、转变教学方式以及提升教师素养等分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问题意识策略,望给予历史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高中历史;历史问题意识;培养途径;教学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使课堂教学更注重学生思维能力,教学目标也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为培养学生综合知识能力。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虽然大部分历史教师都相应新课程提出的注重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探究学习等号召,但在实际教学中设置问题依旧单一化和表象化,无法达到培养学生思维目的。问题意识即促使学生形成产生疑问时主动寻求答案心理状态,历史学科过去性特点则要求学生具备问题意识,从而更好地站在历史角度提出具有历史意义的问题并展开知识探究,真正提高历史学习质量。

1.合理设置问题

保证问题质量的关键在于科学合理设置问题,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高中历史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应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情况以及所选问题是否可以达到启发学生思维目的。首先问题设置保证难度适中;相关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缺乏积极性,在学习中不愿自主获取答案,过于依赖教师。对此教师可根据学生思维发展规律注重设置难易适中问题,使学生主动思考。同时还应坚持层层深入原则,拓展学生历史思维的同时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设置问题还需有一定难度,经努力探索才能得到答案,保证问题有效性。其次问题设置应具有启发性;启发性问题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和调动学生参与历史学习积极性。然而部分高中历史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忽视问题启发性,或惯性围绕考试内容设置问题,但这种问题只能考察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无法启发学生思维。以《南京条约》一课为例,多数教师会设置如“《南京条约》涉及哪些内容?它给中国带来哪些危害?”上述问题只是将学生思维固定在历史教材当中,因而在学生思维中就逐渐形成《南京条约》是一个带给中国危害的条约。事实上,该条约并非单纯给中国带来危害,从开放通商口岸这条而言就有利于中国与世界经济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所以教师针对《南京条约》设置问题时应善于启发学生思维,不仅让学生掌握教材知识点,更能站在全新的视角对历史事件进行评析,逐渐形成辩证思维,是养成良好历史问题意识。第三问题设置具有探究性;探究性问题可以增强学生主动求知动力,历史教师可通过设疑方式引导学生探究。以《俄国十月革命》一课为例,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曾有一名共产主义成员向马克思提出一个问题,即是否可以在俄国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理论?马克思直接回答:“不行”,但在俄国实实在在发生了社会主义革命。难以马克思也会判断错误吗?这种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改变传统被动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2.转变教学方式

历史教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还应探索全新的教学方式,积极和学生沟通互动,成为学生学习中的良师益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以“辛亥革命”一课为例,该章节为学生传授的知识点即虽然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但却被袁世凯窃取了胜利的果实。对此,历史教会可紧紧围绕这一主题让学生思考为何辛亥革命会成功,该如何评价袁世凯这名历史人物。当学生充分掌握教材知识点后,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相互讨论,积极鼓励学生阐述观点。之后教师再评析学生各种观点并适当补充其不足之处,保证学生以辩证角度看到历史人物和事件,更能达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目的。除了上述教学方式,历史教师还可借助小组合作构建开放性历史课堂,再以“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课为例,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段明清宫廷电视剧片段并提出相关问题:“明清朝廷如何运行的?”“明朝和清朝文化有何不同特点?”之后让学生相互讨论,选派一名代表上台发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促使学生思考历史内涵,提高人文素养。

3.提升教师素养

相关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教师教学习惯和方式在一定程度直接影响学生问题意识养成,因而需要提升学生专业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拓展教师专业知识;毫无疑问,专业知识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基础,更影响教学效率和质量。只有教师具备处理问题能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养成问题意识。历史教师应不断拓展专业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其次坚持教学反思;所谓教学反思即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对已有教学模式进行调整,也是教师吸取他人优秀教学经验弥补自身存在不足的关键,因而教师应善于课后反思,提高教学质量。

4.结语

总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符合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以学生为核心理念,帮助学生站在历史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逐渐养成良好的思维能力。最重要可以改变传统单一沉闷课堂氛围,使学生以主动积极的态度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高效率掌握历史知识,进一步提高历史教学效率和质量,实现预期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沈文娟.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途径分析[J].新课程(下),2017(11):191-191.

[2]张春蕾.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东西南北:教育,2017(15):90.

[3]洪立国.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措施探讨[J].亚太教育,2016(20):166-166.

历史教学问题范文第3篇

1 问题教学法注意的问题

1.1 充分尊重学生, 激发热情

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能使学生思维活跃, 求知欲旺盛, 敢想、敢说、敢做, 乐于发表意见, 敢于大胆创新。所以教师要以平等、和蔼的态度去热爱、尊重、信任每一位学生, 允许学生出错, 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表现欲, 鼓励大胆创新。对于学生表现出来的创新思维和解题方法, 教师要充分肯定, 善于发现学生回答问题中合理的因素。反对“师道尊严”, 反对训斥、讽刺、漫骂、惩罚学生。让学生在一种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1.2 培养解决问题的自主性,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要尊重学生, 不能机械地把知识塞到学生的头脑中去。这样不但收不到效果, 反而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不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善于诱导, 诱导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正确的学习动机,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发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 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还要求教师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 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在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1.3 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兴趣和爱好是求知的前提。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 他就会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的学习。使思维更加活跃, 更容易发现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 获得新知识。所以, 兴趣和爱好是问题教学法的重要心理因素。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第一, 我经常使用多媒体教学, 电教媒体正是以它集图、文、声、色于一体的特点, 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新中国的成立》一节时, 我给学生播放了《开国大典》一段录像, 学生心情非常激动, 兴致高涨;第二, 我特别注重一堂课的导入, 常以歌曲、谜语、故事导入, 例如我在讲《三国鼎立》一课时, 我以学生熟悉的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头曲导入, 扣住学生的心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2.1 鼓励自学存疑、疑而发问、问而求答

每堂课一开始我总是布置学生自学, 然后自己提出问题, 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如学习《鸦片战争》一课, 学生自学后纷纷提出问题: (1) 英国为什么发动侵华战争?是不是因为林则徐禁烟? (2) 鸦片战争中国为什么战败了? (3) 《南京条约》中英国为什么提出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4) 为什么鸦片战争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5) 如果林则徐不禁烟, 英国是不是就不发动鸦片战争了?针对这些问题, 我或者是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找出答案;或者是通过学生讨论争辩求得正确答案;或者是教师进行点拨, 有浅入深, 层层启发, 得出答案。这样, 学生在自学、问疑、解疑的过程中培养了能力。

2.2 发挥想象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丰富的想象是创造的翅膀。教学时, 启发学生发挥想象, 尽量发掘学生的想象力, 鼓励想象, 促发想象, 让学生在想象中进行创造性思维。例如学到英雄邱少云时, 我让学生想象邱少云烈火烧身一动不动的情景。在学生想象的基础上我进一步问学生:“为什么邱少云在烈火中一动不动?”这样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加深了学生对英雄的印象;又如在学习《休养生息与文景之治》一课时, 我在讲汉高祖刘邦的休养生息前, 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是汉高祖, 面对汉初经济的萧条你想采取怎样的措施来恢复经济?”学生展开想象, 把自己想象成汉高祖, 做出自己的决策。这样通过引导学生想象, 培养了学生的决策能力, 展现了智慧的无限潜能。

2.3 展开联想,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联想是由一种事物想到另一种事物的心理过程。联想往往可以启发人突破常规, 扩展思路, 从不同的方向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同一个问题,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似的联想、相反的联想、因果的联想。例如在学到清朝的闭关政策时, 引导学生由闭关政策导致清朝在世界上落伍了, 联想到今天的改革开放使国家富强, 使学生感悟出改革开放是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又如在学到日本的明治维新时, 引导学生由明治维新的成功联想到戊戌变法的失败, 并组织学生讨论明治维新为什么能成功?戊戌变法为什么失败了?这样通过联想将所学的历史知识尽量和以前学的别的历史知识联系在一起, 培养了思维的深刻性, 启迪创造思维。

2.4 通过对比分析发现矛盾从而提出问题

在讲授《戊戌变法》一节时, 教师可以出示这样的问题:19世纪下半期, 中日两国各面临怎样的社会危机?两国为挽救危机各采取什么措施?为什么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学生通过对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的分析比较, 就会发现中日在19世纪下半期都是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 组织了倒幕武装进行了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中国之所以未能象日本那样摆脱危机成为亚洲的强国, 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不敢发动群众只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2.5 通过假设提出问题

在讲第一次世界大战起因时, 教师可提出:“假如没有萨拉热窝刺杀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否可以避免?”讲鸦片战争时, 教师可以提问:“假如林则徐不禁烟, 鸦片战争还会爆发吗?”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分析论证, 使学生明白一战的发生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的产物, 也是帝国主义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疯狂扩充军备的结果。鸦片战争是在英国进行了工业革命, 想打开中国市场, 倾销商品的必然之举, 进而使学生弄清历史发展必然性与偶然性因素之间的辩证关系。

2.6 通过辨证的看待人物和事物提出问题

如在讲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时, 教师可以提问:你怎样评价左宗棠?通过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明白左宗棠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 镇压了太平军;还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 对中国步入近代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还收复新疆, 维护了祖国统一。

在历史教学中问题教学法不仅是可行的, 而且是必需的。作为一名历史教师, 要善于抓住学生智慧的“火花”, 点燃创造思维的“火炬”,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使历史课堂呈现出生机。

摘要:问题教学法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 是培养新型人才的客观要求。那么, 问题教学法该注意什么问题呢?怎样在中学历史课中开展问题教学?本文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历史教学问题范文第4篇

1 美育的渗透是人文教育的要求

法国美学家卢梭说:“有了审美能力, 一个人的心灵就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各种美的观念, 并且最后接受同美的观念相联系的道德观念。”由此可见, 美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 把以人的发展为本的主体教育与关注学生个体成长的个体教育相结合的人文教育作为根本出发点。因此, 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尤为突出。人是教育的出发点, 结合高中生的年龄特点, 美育在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个性方面起到了巨大的陶冶教育作用。我国战国时期的教育家荀子曾说:“故乐行而志清, 礼修而行成, 耳目聪明, 血气和平, 移风易俗, 天下皆宁, 美善相乐。”在历史教学中组织、渗透美育, 必然能以理服人, 以情动人, 以美感人, 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感受, 在感情上产生共鸣, 在性情上得到交融, 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个性。

2 历史教学是美育的有效载体

“史之所存, 美之所在。”古今中外的历史就是一个美育的大舞台。历史课堂教学应注意引导学生透过历史人物形象和行为的外表特征, 发掘历史人物心灵中的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是坚韧之美;楚霸王项羽破釜沉舟, 是刚毅之美;“匈奴未灭, 何以家为”的霍去病, 是豪迈之美;“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 是悲壮之美;二战时, 丘吉尔发表演说:“我没有什么可以奉献, 有的只有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 是坚强之美;当德军直逼莫斯科时, 斯大林毅然坚持红场阅兵, 号召人民“战斗到最后一滴血”, 是果敢之美;雷锋同志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是奉献之美;孔繁森两次进藏, 足迹踏遍阿里地区的山山水水, 以身殉职, 是忠诚之美。从“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的戚继光到“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从开眼看世界的林则徐到甘愿为变法而牺牲的谭嗣同;从“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到坚持抗日为国捐躯的杨靖宇;从为民主革命奋斗终身的孙中山到“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的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从坚持真理, 矢志不渝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上的布鲁诺到解放黑奴, 维护美国统一赢得美国人民爱戴的林肯……风流人物、民族英雄、千古豪杰, 他们闪光的思想, 高尚的品德, 震撼人心的事迹, 都对学生有重要的激励作用, 使学生的心灵、品格、情操在美育中得到陶冶和升华。

著名教授叶澜说:“今日教学改革所改变的不只是传统的教学理论, 还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观念, 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教学行为。”历史教学应善于利用美育捕捉学生的心灵轨迹, 将历史之美孕育于课堂教学之中, 使他们认识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 用美的知识武装学生。

3 利用美育优化课堂结构, 构建和谐民主师生关系

历史与美育, 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犹如“梅花”与“月色”, 梅花借月色之势, 月色乘梅花之气。只有将美育和历史课堂教学充分结合, 才能营造出“月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课堂氛围。美的氛围有利于优化课堂结构, 使学生在美的意境中领略历史的魅力, 创设美景, 激发美趣, 以美育的火把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同时, 美的氛围又有利于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美的历史课堂教学, 给学生以安全感和愉悦感, 允许学生“试错改错”, 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敢于真实地表现自己的特长, 充分地展示自己的个性, 自由地深入探究问题, 创造性的发挥自己的潜能。正如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 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美给人以安全, 美给人以和谐。历史教学要挖掘教材中的各种美育因素, 寻找高中历史教学与美育的结合点和渗透点, 运用艺术美的形式, 情感愉悦的特点优化课堂教学, 使学生获得一种美的感受, 体验一种美的情怀, 进入一种美的境界。

让我们的学生放弃“瓦盆”, 选择“花盆”;让我们的学生拒绝平庸, 选择美丽。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研究和实践历史课程的审美化和历史教学的审美化, 已毋庸置疑。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也是推进人文教育的必然, 将美育融入历史教学的全过程、回归历史教学学科特点、走进新课程改革, 是提高学科教学绩效的必由与首选之路。

摘要:审美教育是人文教育的要求, 同时也是新课程改革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要求。历史课有得天独厚的美育基础, 历史与美育相得益彰。美的课堂教学给学生以安全、和谐。美育的渗透, 优化了课堂结构, 促进了和谐民主师生关系的形成, 提高了课堂绩效。

历史教学问题范文第5篇

正处于人生最有创造性的黄金期的青少年有着充沛的精力,勇于探索。这种生理特征,为他们进行积极有效的思考提供了有利条件。正是基于学生这种心理特征在课堂教学中采用问题教学,旨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挥。因此,教师决不能在上课时滔滔不绝,叙史自我陶醉。教师应该设计巧妙的课堂提问,展开生动有效的问题教学,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一、避免偏颇利于探究

历史问题设计要科学,能够体现课文的精髓。做到深浅有度,探究性强,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有的老师盲目地担心学生答不出,提出的一些问题过于肤浅,流于形式,使用答案简单且枯燥的提问,是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锻炼学生思维的。学生也会没有兴趣参与问题的回答。如“战国时谁灭六国?”“秦统一六国是哪一年?”,问题设计太老套,不能激活思维。而复杂的、超越学生学习潜能的问题使学生缺乏学习的可能性,难以建构新知识和探索本质,也同样达不到激发学生求知欲和锻炼学生思维的目的。如“秦如皇为什么要采取这些措施才能巩固统一?”此题难度较大,不易激活学生的思维。换成“秦始皇采取了哪些措施以巩固国家的统一?”就会更好些。所以,设计问题的难易程度时,教师必须量学生能力而行,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设计贴近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课堂提问。

二、提问宜曲不宜直

如果说学生赵掌握知识的最佳动力是兴趣,那么曲问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魔棒。掌握了它,我们自会成为课堂上的智者。如有一次听一位老师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分析到解放战争的几个阶段时,他不是问:“解放战争经过了哪几个阶段啊?”而是展示了三张蒋介石的漫画,且换了一种问法:“同学们,大家说说看,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解放战争怎样的发展变化”这一问可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了,并且这个知识深深地烙进了学生的脑海。

三、问题精练不宜繁琐突出重点

“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被摒弃后,有的课堂就走向了“满堂问”。你问我答,热闹非凡。殊不知,问题过多也会有害。老师“问”代替了学生的“学”,学生忙于应付提问,必然会减少思考的时间,课堂教学效率自会降低。再者,提问过多,难免会趋于烦琐,致使层次不够清晰,重点难以突出。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对问题进行有机整合,更加突出重点,分清主次,使学生能从你的问题中有所“得”。

四、应在无疑处生疑

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那些容易被他们忽略但往往又是具有更加深层次的知识内涵需要挖掘。如在讲《抗日战争》时,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时,教师对“无疑处生疑”,引导学生对历史结论产生疑问,共同破除疑惑。比如“抗日战争使中国的国际地位的提高了,请举例说明”时,有些学生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结合当时的时间帮助大家破除了疑问,指出中国在二战后成为联合国创始国,还参加了布雷顿森林会议,成为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员国等史实,论证了这个结论是有历史依据的。这说明学生是课堂上一直在思考,对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充满了兴趣。过去,有些老师往往忽视对结论性文字的分析理解,就让学生死记硬背,扼杀了学生的思维开发。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该能够从结论性文字,浅易处挖掘深意,在学生“无疑处生疑”,在问题中开启学生的智慧。

五、体现主体主次分明

在传统的教学中,问题的提出与解决由教师操纵,导致学生缺乏问题意识,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发展被忽视。爱因斯坦说:“学生能提出一个问题,远比他们能够解决一个问题来得更为重要。”在课堂教学改革的今天,要转变教学观念,即以学生发展为本,并视其为历史教学的出发点。在教学中,通过营造浓厚的问题情境氛围,养成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兴趣,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求异创新思维。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自己善于设计问题,而且善于引导学生直接参与问题的设计,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如,讲《辛亥革命》时,创设情境,召开一次记者招待会,让学会以记者的身份提出质疑:“同盟会的纲领没有反帝内容,孙中山对帝国主义还抱有幻想,怎么能说辛亥革命具有反帝性质呢?”这些问题的提出,充分说明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积极性。

六、问题要具有创造性

教师设计的问题,应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不必受条条框框的限制,鼓励学生对问题提出多种设想,鼓励标新立异,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和提高。针对学生问题产生的不同情况,教师应该坚持因人而异,因材而教的原则,积极地创设多种多样而且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进行教学。

1.利用不同人物对某一问题的不同观点而产生的矛盾创设问题。如,我们在学习必修1《打开外交新局面》时,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得以改善,走上正常化。我们可以设置这样的题目:在冷战的背景下,中美关系为什么能够改善?中美关系的改善对中国、美国、世界的影响是如何?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由机械式的接受变为主动地自主性学习,实现了思维的升华

2.针对学生难以认识理解的史实,诱发引导,创设问题。如苏联20世纪30年代的肃反与我国的“文化大革命”十分相似,两者之间是否具有共同的原因?为什么社会主义国家会出现这种历史悲剧?我们应从中汲取什么经验与教训?

3.让学生走进历史,对历史进行积极的体验、想象,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创设问题。历史离我们的现实生活是遥远的,它也不可能原样重演。因此,要向学生去体会当时的情境,确实是有些难度的。如果让学生如同演戏一样,分角色扮演历史上的人物,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再现当时的场景,那么学生就可以在愉悦中掌握知识。如,我们在学习必修2《新航路的开辟》一节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的四个船队,让他们讲述航海的历程和艰险。这样,我们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可以促使他们课下收集资料,分工协作,共同探究。尽心整合与组织语言,讲述船队的所见所闻,学生的所感所思。由此,拉近了历史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在体验中进行换位思考,自主探究。

4.解决问题的途径要不拘一格:有教师的释疑,有学生自主探究,也有在教师指导下的课堂讨论,师生共同释疑,更有教师逐步指导学生自己动手查找资料、解决问题的课堂延伸探索。这种方法是:教师把几个典型问题筛选提炼出来,教师适时指导,先指出要查找的有关资料、途径(上网、上图书馆、工具书等),指导学生根据问题需要对已掌握的材料进行筛选、甄别,从而学会会取材料,然后把他们分组,互相交流资料,以资料为依据,提出本小组对一系列问题的看法,并整理成简单的文字说明,学生们在整理过程中对一些问题达成共识,而对一些问题展开广泛的争论。同时,教师也提出一些自己的材料,在平等的基础上与学生展开讨论,最终达成共识。从而达到学生提出问题后,在教师指导下查找资料,再到整理材料,最后,利用材料解决问题的目的。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之间进行互动式交流。教师可以通过巧妙的课堂提问对所教的历史知识进行研究性、探究式的学习,培养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使学生掌握分析能力、概括能力、比较能力、综合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和习惯。

关键词:高中历史,问题式教学法,策略

参考文献

[1] 孙建军:《生命课堂》,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

[2] 孙才周:《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问题与反思》,《历史教学》,2007年第1期。

历史教学问题范文第6篇

1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意义

初中阶段,学习历史是学生对自己国家认识的起点,是学生形成民族团结和爱国精神的前提。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采用讲解和概括,学生听和记的教学方式授课,学生根据讲课重点死记硬背,历史课变得枯燥、单调。在今天,学生受到多元化文化与思想的影响, 他们能通过各种途径获得多方面知识,用好奇和求知欲,分析问题,容易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创新是教育的灵魂,在新课改的推进下,初中历史教学需要在变化的实际中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模式下,结合具体的教学实际不断研究和探索,最终,找到适合具体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历史教师承担着塑造学生“三观”的责任,必须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

2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中,初中历史教学增添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教师积极投入到教学改革与创新中,潜心研究课标、教材、理念等,初中历史教学取得较大变化。然而,纵观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现状,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2.1 教 学观念落后

教学观念对于教学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一旦教学观念存在问题,即使教师作再努力,学生学习再用心,也有可能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在目前的教学观念中,存在着两个极端,一个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这种观念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在课堂上,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学生在下面拼命地记,完全处于一个被动的局面,主观能动性几乎得不到什么发挥,更谈不上能力的培养。另一个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 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注重课堂的气氛和学生的感受,而忽视了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主导者的地位,容易出现教学内容偏离轨道、教学效果差强人意、教学活动流于形式等。。

2.2 教学模式存在弊端

目前,我国的教学模式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应试教育。很多学科在开展过程中.都是围绕着各种考试来进行。考试作为一种评价方式具有客观、公正、可控性强等优点。在教学评价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如果单一地依赖考试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容易产生很多负面效果,如,学校过度追求升学率,教师过分强调考试重点,学生学习时总是盯着考试内容不放等等。在这种情形下,要想学好知识、培养能力是很难的,这些都会影响历史教学质量。

2.3 对于历史学科的看法存在误区

史实是通过史学家的科学分析研究而得出的,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很多过去认为是史实的东西也有可能会被推翻。例如.在老版的教材中就认为中国的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是由禹的儿子启所建立的,但是随着考古学、历史学的不断发展,现在的新教材就推翻了这一观点,而是把禹视为夏朝的建立者。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容易忽视这些历史科学中的误区,或对有争议的史实混淆不清,导致学生误解。

2.4 对新课程重视不够 ,流 于形式

新课程实施多年,各学校开展新教材培训、研讨课等活动。然而经过实际的调查研究, 新的教学理念并未真正受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教师新课程的认识与实践,新的教学理念很少地渗透于各科的教学工作中。新课程理念大多历史教师都熟知,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未能真正融会贯通, 很多历史教师忽视新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坚持过去的教学模式,教师对新课标学习不够, 教师可借鉴的资料少之又少, 使得新课程改革流于形式。

3如何改进初中历史教学

3.1 改变教育理念 ,端正教学目标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需要兼顾三维目标,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还要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一个探索的过程,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使学生更加深刻的记住历史。教师要单独花费一些时间做贴标签式的讲授,将历史知识融会贯通,使学生建构起正确的、清晰的、系统的历史知识框架。

3.2 激发学生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 应重视历史课题中改变传统的单一枯燥教学,通过生动的讲课方式,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例如,在讲述商朝历史时,可以结合《封神榜》的故事,学生更易于接受,并且更加感兴趣,学生听课效率更高。

3.3 改 进教学方法 ,引进新的教学工具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性。可以开展一些与历史知识相关的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也可以采用一些多媒体、投影仪等先进的教学习工具,既能增添教学内容,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又能丰富教学方法,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3.5 提高历史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提高历史教师队伍综合素质是要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重视历史教学的第一步。教师应重新审核历史教师的能力,不断加强对历史教师相关知识的培训、教育和交流,或者订阅相关杂志和报纸,丰富教师学习资源,让历史教师有一个持续、稳定的学科定位,并形成历史学科的知识体系,通过提高历史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来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

4结语

历史学科作为初中阶段的必修课, 无论是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还是对于国家的发展都具有莺要的作用,初中历史教师,有义务更有责任搞好历史教学工作,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正确把握各种教学理念,从而不断实践与创新,通过新的教学理念与具体的教学实际相结合让历史教学一定能够朝着一个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摘要:“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教育改革也发展到重要阶段。初中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掌握好历史这门学科,对个人发展,对于社会的进步都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从现今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若干问题出发,探讨了改进初中历史教学方法以及创新教育措施。

上一篇:工作计划时间范文下一篇:扫墓流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