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体制改革论文范文

2023-09-16

文化体制改革论文范文第1篇

近几年来,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命题,也成为了境外媒体涉华报道的重点。尤其是在十七届六中全会将“文化命题”作为全会的议题,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文化强国”的目标之后,境外媒体对我国文化建设的报道更是一路升温达到高潮。外媒的报道是折射国际社会对我关注面的“三棱镜”。因此,总结和分析外媒对我文化体制改革报道的特点和趋势,将有利于我国外宣媒体在新形势下找准海外受众的“兴趣点”,妥善回应外部关切,为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外媒报道特点

根据新华社中国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对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美国《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英国《金融时报》、英国广播公司(BBC)、新加坡《联合早报》、日本《产经新闻》等30多家境外媒体最近一年多来涉华文化报道的调研结果,自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外媒对我文化体制改革报道的重点主要集中在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文化产业的发展、网络监控以及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等几方面,相关报道的特点如下:

一是普遍对“文化强国”战略对中国内政外交的意义持肯定态度,认为加强文化建设对内有利于提振文化产业,促进软实力建设,提高民众的思想道德水平,以及抵御欧美文化的渗透和侵蚀;对外有利于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吸引力,改善中国的国际形象,巩固中国在国际舞台的大国地位。

二是大量报道中国加强软实力建设的政策举措,普遍表示注意到中国政府的努力,但认为我软实力建设的效果差强人意。一些媒体批评开办孔子学院、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等中国加强软实力建设的措施是自上而下的政治手段,因而得不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有的媒体提出中国建设软实力应多发挥民间力量,让民间人士发挥自身的文化自觉和创新,提升中国软实力。

三是普遍认为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构筑抵制欧美文化“防波堤”以及应对民众的道德危机,维护中共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但不少外媒却明确表示对我国核心价值体系究竟是什么表示困惑。

四是对电影业、图书业以及创意产业等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以及中国政府对为整顿和扶持文化产业而出台的新的政策法规高度关注。外媒一致认为,在“十二五”期间中国的文化产业将迎来“黄金五年”。

五是将文化体制改革与中国加强网络监管联系起来,认为六中全会聚焦“文化命题”的实际目的是为了在换届之际,加紧对媒体和互联网的控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同时,外媒还高度关注中国网络空间一些批评中共控制网络的言论,并炒作“言论自由”等人权问题。

新形势下我外宣媒体面临的新任务

以上可以看出,境外媒体对我国文化体制改革不仅“兴趣浓厚”,而且关注面非常广泛,涉及到了该领域的各个方面。其相关报道既有客观、理性的一面,也因受意识形态不同,文化背景、新闻价值取向相异以及对中国缺乏了解等因素的影响,存在不少歪曲、不实的内容。在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对我国文化外宣报道提出新要求的大背景下,如何主动出击,利用国际舆论对中国文化建设高度关注之契机,加大报道力度,消除外媒对中国文化体制改革认识的盲点,同时吸纳外媒报道中合理的建议,完善我文化外宣报道中的不足之处,是我外宣媒体在接下来的工作中需要进一步考虑的问题。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加强对文化体制改革相关理论和政策的学习,把握正确的报道方向。文化体制改革是我国继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单项改革之后所作出的又一项关系全局的重大决策。而外宣媒体肩负着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基本国情、价值观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了解和认识,展现我国文明、民主、开放、进步形象的重要使命。因此外宣媒体在向海外介绍我文化体制改革相关政策和举措时,至关重要的一点便是使自己的报道基调和方向同中央的精神保持一致。这就要求外宣媒体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理解和把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文化改革发展的主线,深刻理解和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根本任务,深刻理解和把握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基本要求。

第二,必须结合海外关切加大对文化体制改革相关内容的对外宣传力度,有针对性地设置议题。从境外媒体的报道可以看出,目前国际社会对我“文化强国”战略很感兴趣。因此外宣媒体应该以此为契机,大力宣传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路线方针、政策宗旨以及产业发展情况,充分回应海外关切。而且,要改变传统的“传播者本位”方式,充分重视不同国家乃至同一国家不同观众群在历史、文化、价值观上的差异,以海外受众对我文化体制改革最感兴趣的话题为出发点,进行议题设置。对于国际社会对文化体制改革中无知、曲解、误读乃至敌意的方面,要分门别类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报道,认真探寻合适的题材以及报道方式,消除或减少国外受众对中国的不良印象。比如,针对外媒指责中国控制网络无视言论自由的不实言论,要有理有据进行驳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外延,要加强宣传,全面阐释;就外媒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关注点,要大量报道,充分回应。

第三,在报道手法上注重人文色彩,在报道内容上强调平衡性,努力提高中国文化的海外“亲和力”。外宣媒体在对外宣传我“文化强国”战略时,无论是涉及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容,都面临着究竟该如何让海外受众理解和接受具有东方色彩的文化价值观的问题。关于这一点,笔者认为以人为重点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因为现实生活中人的故事是最能打动境外媒体和国外受众的。比如,在向海外受众解释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外宣媒体不能采用对内报道常常运用的通过大段的排比句式,简单化、概念化地阐述某一理念的方式,而是要从具体人物的具体事迹入手,通过人的故事来展示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从而树立中华民族的美好形象。另外,我们在报道内容的选取上还要注意平衡性。一些外媒曾建议,中国软实力建设应多重视民间的力量,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我们的外宣报道。我们应重视和吸纳民间蕴含的丰富外宣资源,在报道中既重视中央和地方政府宣传内容的传播,也要给民间渠道以充分的出口,既要有主流的言论,也要有边缘的声音,这样才能增加我们文化报道的平衡性,提高报道在海外受众中的公信力。

第四,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在对外文化传播中的影响力。当前网络媒体,尤其是微博和一些移动新媒体以其庞大的受众群、空前的传播力和惊人的发展速度成为许多公众热点事件的发源地和散热器,受到国际舆论界的高度关注。一些西方国家甚至将网络作为对我国进行文化和意识形态渗透的“新阵地”。这既对我文化外宣报道构成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机会。外宣媒体要深入研究网络媒体的发展趋势,整合各类网络媒体的宣传资源,充分利用网络媒体传播的便捷性、互动性以及草根性等特点,着力构建集传统媒体形式和新兴媒体形式于一体的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对外报道体系,做好新形势下的文化外宣报道。

(作者来自新华社对外部)

文化体制改革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教材既是高校教育、教学的知识载体,又是课程改革的有力体现。因此,高校教材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保证。文章分析了目前高校教材管理存在的问题,指出高校教材规范化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教材管理 存在问题 规范化管理建议

引言

自20世纪末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战略方针的调整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新建本科院校迅速增加,办学规模、办学形式发生了重大变革,高等教育事业正处于新的发展阶段,因此,高校教材管理必须适应新时期教育制度的改革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不断克服和改进教材管理存在的问题,积极进取,大胆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

高校教材规范化管理的意义

1.教材规范管理是实施教学管理与决策的重要保证。教材是高校教育教学的主要工具,系统、完整的教材反映了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的培训内容,为教学提供第一手资料;科学、规范的教材管理,可以为教学管理提供客观、科学的决策依据。

2.教材规范管理是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办学规模的增大,教材的数量、水平和层次也必须紧跟形势的发展,教材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的管理水平。

3.教材规范管理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依据。教材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材料,教材为教学计划、教学手段、教学过程、考试方法以及实验实习项目的制订、实验设备的购置等提供重要参考,同时也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重要的材料依据。

4.教材规范管理是科研工作的基本保证。高校是培养国家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的人才重地,也是科研的重要场所,科研离不开资料,教材则为科研提供重要的资料保障。

5.教材规范管理是教学评估材料的重要内容。教材建设是高校基础性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教学的内容离不开教材等资料,教材是对教学内容的客观反映。因此教材管理可为教学评估积累可靠、客观的资料。

6.教材规范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教材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媒介,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均离不开教材的支撑,教材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质量及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教材的规范化管理不但能够及时有效地改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而且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1]

高校教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管理观念落后,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教材是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高校硬件设施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发展时期,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高校管理的重要历史使命。由于教材肩负着培养人才的资料保证,因此如果高校主管领导对教材管理的认识不足,观念落后,不重视加强教材的管理,就无法保证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2.政府缺乏监管机制,教材印刷出版混乱

伴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校学生数量急剧增加,教材供需矛盾不断升级,为了应对人数众多的学生对教材的需求,出版商全然不顾教材的实用性和科学性,更是盲目印刷,重复出版,严重影响了高校的教材管理秩序。

3.教材编写制度缺失,优秀教材相对较少

党和政府一贯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部为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及教材编写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几十年来,组织专家学者编写了大量的优秀教材,但由于高校数量众多,专业门类繁杂,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也难以统筹全国地方性高校教材建设的具体编写工作,加之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大部分高校对教材编写缺乏合理有效的政策支持,使得教材编写队伍水平参差不齐,教材质量也就难于保证,优秀教材相应较少。

4.教学计划不切实际,教材供应偏废严重

十余年来,教育改革成果显著,全国高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与此同时,也出现高校盲目地整合或管理体制的变化,给教学管理带来许多困难,诸如人才培养方案的规划、教学计划的制订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导致教材征订与实际需求相脱节,教材的种类、数量、层次混乱,造成教材短缺不能满足使用而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或者教材过剩导致库存积压造成严重浪费。

5.管理人员素质较差,管理水平相对较低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高校管理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而教材管理人员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相应的文化素质和专业化水平的管理人员来承担,他们要有一定的业务知识和信息化管理技术,而不是简单的购置、保管与发放。因此,如果管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化教材管理知识培训,或者文化素质不高,就难以保证教材管理的规范化。

6.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教材征订不够规范

教材是学校重要的文献资源,需要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设置的要求,按照实际需要,合理制订采购计划,严格遵守采购的发标优选原则,切实保证教材征订程序合法,操作规范。如果缺乏严格的制度约束,只是由一部分管理人员任意采购,不仅不能保证教学秩序的顺利进行,还很有可能给高校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使个别人中饱私囊。

7.校内自编教材过多,影响教材整体质量

学校在选用教材过程中,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除选用规定的定编教材外,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结合服务地方经济的具体实际组织教师自编教材、讲义,为补充教学内容作了大量的有益贡献,当属无可厚非。然而,对于教材的选用一定以保证教学质量为前提,如果不科学计划统编教材与自编教材的比例,盲目无序地编写讲义,势必严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2]

加强新时期高校教材规范化管理的建议

各高校主管教学的领导一定要从高校发展的高度认识教材管理的重要性,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切实加强对教材管理的领导,不断创新教材规范化管理的模式,进一步提高教材管理水平。

1.加强行政决策力度,完善教材管理政策。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要在国家整体发展规划政策的指导下,建立完善的教材评估制度,有计划地对高校教材建设进行全方位的考察评估,对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把高校教材管理内容纳入高校评估范畴。[3]

2.科学规划教学方案,合理制订教材计划。高校在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根据自身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办学特色,通过周密审慎的论证,科学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按照专业设置计划,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材购置计划,并积极组织知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按照专业分类和人才培养模式继续编写结构合理、内容实用、方向性强的全国高校统一教材。保证既满足教材供应,又不造成积压浪费。

3.加强政府监管力度,规范教材印刷出版秩序。各级文化出版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对出版社的领导和监管,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整改出版的混乱局面,保证对高校教材的出版发行在健康的轨道上运行。

4.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教材管理水平。各高校应根据本校的人力资源现状,合理制订人事管理制度,把具有教材管理专业特长、综合素质高、热心教材管理、责任心强的人员充实到教材管理队伍中,与此同时,要制订平衡的个人发展激励政策和利益分配制度,鼓励教材管理人员安心工作,乐于奉献。另外,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管理人员有计划地进行培训提高,也可以联系与院校协作,例如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相互学习交流,共同提高教材管理水平。[4]

5.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保证教材管理规范。教材的编写、选用和订购,是高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制订完善的教材征订制度、选用制度、保管制度、发放制度、印刷制度、编写制度、发标制度等,与此同时,高校纪检、监察和审计部门应切实旅行职责,对教材的管理过程进行全程监管。

结语

教学管理是人才培养的基础,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而教材管理则是教学管理的重要体现。教材管理的规范化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只要努力研究教学规律,积极探索教材管理的新途径,不断创新现代教材管理模式,高校的教材管理必将迈上健康、科学、规范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汤丽英.高校教材管理的规范化刍议[J].南通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4).

[2]肖作仪,孙梅.浅谈高校教材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规范化管理[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1,(6):63.

[3]欧阳薇.浅谈高校教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广场, 2007,(12).

[4]王培臣.浅论高校教材的管理与建设[J].科教文汇,2007,(6).

作者单位:商洛学院 陕西商洛

文化体制改革论文范文第3篇

目前上海各项司法改革正按照预定部署方案,紧锣密鼓、如火如荼,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法律工作的检察员,笔者对于司法改革也有些思考和认识。

对于司法改革既要有信心,又要有耐心。司法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渐进式的改革,司法机关采取的一些改革举措,效果究竟如何,需要边摸索、边观察、边试验、边调整,既要有攻克万难的信心,又需要有成功不必在我的那份耐心,那种寄希望于司法改革短期内就能达到尽善尽美的司法公正的想法,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取的。

司法责任制既要落实,也需探索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司法机关及其人员逐渐独立行使职权后,必然的配套措施就是司法责任的强化与落实。笔者认为在司法改革中,不能只关注、强调或注重司法职权的独立与强化,不能仅仅追求司法人员利益和保障的配套跟进,如检察改革既要落实检察官办案责任制,充分尊重检察官的办案主体地位,还要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在检察官负责制基础上的案件质量管理和监督制约机制,探索在有利于维护检察官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前提下的有效监督制约办法,保证在改革进程中办案质量不受到影响,发挥好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作用,确保司法公平正义。因为司法改革的真正归结点是让每一位人民群众都感受到我国司法的公正与效率。

司法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要借助司法改革促进价值日益多元的社会整合。在推进司法改革过程中,既需要高度重视借鉴其他国家司法制度的有益经验,更应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阶段性发展特征,尽最大可能地把司法改革的力度和速度与经济、社会、民众价值观等可承受程度协调、统一起来,促使整个社会价值观向崇尚遵守法律规则、崇尚法治上融合。考虑到我国各个地区经济、文化、社会发展还极不平衡的国情,这也是司法改革最终全面推开实现艰难跨越的关键,所以上海司法改革必须强调“可复制、可推广”,这需要改革设计者的能力、决心与智慧。 (作者系市人大代表、上海市人民检察院案件管理处处长)

文化体制改革论文范文第4篇

1 深化认识, 营造农村文化工作的基本环境

群众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盛况, 发展和繁荣群众文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 县乡镇政府部门要加大对群众文化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力度, 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 重视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 经常对群众文化工作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帮助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 各乡镇应将文化工作纳入双文明建设目标管理范畴, 改变那种“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要花钱宁可不要”的现象, 使农村文化走出“无事干、无人管、无所作为”的误区。

2 强化改革, 建立农村文化良好的运行机制

机构改革是必然趋势, 文化站无疑必须面对现实, 迎接挑战。但无论怎么改, 从事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机构不能撤, 也不该撤, 在改革中, 文化站必须抓住机遇, 理顺体制, 开辟出一块属于自身的天地, 使之成为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向往之所, 也只有这样, 才有其存在的必要。按照文件要求, 在改革中, 要明确文化站是最基层的文化事业单位, 要将文化站的人、权、事、物彻底下放, 成为乡镇政府垂直的工作部门;明确县文化局的主管职能, 把握好进人关、用人关、培训关, 应尝试将一批业务精, 敬业精神强, 有较强工作能力的文化专干纳入国家公务员范畴, 使之生活和工作待遇上与其他干部一视同仁, 将文化事业纳入“以钱养事”机制, 建设良好的运行机制、激励机制、投入机制, 把发展先进文化与改造落后文化统一, 与提高群众文化素质统一, 与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统一。同时, 可发挥文化广播、电视、体育等相关部门职能互补的优势, 组成综合的乡镇群众文化娱乐机构, 增加其实力和发展后劲。

3 增加投入, 加大对文化中心配套建设的投入

农村文化在农村占有一席“阵地”。阵地是舞台, 是文化站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在乡镇机构改革中, 各乡镇党委、政府应该保证和改善文化站的基本办公条件, 必须将现有的文化市场, 阵地和设备划归文化站统一管理和使用, 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借调和挪作他用, 同时, 随着经济的发展, 乡镇财政应逐年增加对群众文化工作的投入, 应将文化活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逐步添置文化娱乐设施和设备, 比如建好一个文化站, 一个广播站, 一个图书室, 一个农科教中心, 一个文体活动中心等等。文化站要借助站力发展文化产业, 确立群众文化群众办的思路, 动员多方力量参与群众文化建设, 保护好开展群众文化的基本阵地。

4 提高素质, 优化农村文化工作的基本队伍

在忠县乡镇文化专干队伍中, 整体素质偏低是导致专职不专, 阵地丢失, 文化活动少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党委、政府要重视文化专干队伍, 确立“生存靠政府、发展靠自己”的思路, 文化专干基本工资应实行全额拨款, 奖金福利由自身发展文化产业补足, 以确保农村文化站业务骨干的稳定和自身“责任田”的耕种。同时, 各级文化业务部门要加强对文化专干的教育和培训, 通过举办培训班等形式, 努力提高他们的政治和业务素质, 使他们成为群众文化管理上的能手, 群众文化活动辅导上的行家, 逐步摆脱挂靠在政府, 长期靠“打工”度日的模式, 使之成为乡镇政府领导下的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的新生儿。另外, 文化站应转变观念, 凭借自身所拥有的人才、地域、文化经济政策等优势, 积极开发文化产业, 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 弥补文化经费不足, 壮大自身实力。

5 推陈出新, 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相结合

将农村的节日民俗活动, 作为民族民间艺术展示和传承的载体, 显示农村传统文化恒久魅力, 并和现代文化有益结合。每到传统节日, 农民舞龙玩狮、踩高跷、荡旱船以及民间曲艺等将成为农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大餐。农民是农村的核心, 必须改革单一形势, 把现有资源和当地民间传统结合起来, 农村文化与农民“零距离”, 挖掘和整合资源, 要让深奥的理论简明化, 用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和传播方式来阐述深刻的道理。加大对农村优秀民间艺术团体和文娱活动的支持, 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建设农村文化最重要的是需要村政权组织和广大农民在加快经济发展、改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同时建立起一种新农村建设的文化观念。一旦这种文化观念形成并深入人心, 就能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层面上发挥其广泛、稳定而持久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发挥农村文化的软实力作用, 农村文化建设必须改革与发展。当前的文化站必须直面现实, 走出原地停滞怪圈, 变“等、靠、要”的依赖性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自觉性, 变“求稳彷徨”的被动性为“无功就是过”的主动性, 在国家群众文化政策的指导下, 迎接挑战, 当好农村基层文化的“排头兵”, 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为繁荣农村文化, 助推农村经济发展而努力奋斗。

摘要: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在新的历史条件和历史责任支配下开展起来的。文化事业是一个国家政治体制、社会制度、经济实力的具体体现。农村文化关联着农村精神文明,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文化工作者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本文就农村乡镇文化事业改革发展提出了五点思考意见。

文化体制改革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10年来,随着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各项建设的纵深推进,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建设问题日益凸显。培养适应区域发展急需的外语人才成为一项迫切任务。文章通过分析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内涵与特征以及区域外语人才培养现状,梳理了HS学院旅游外语人才培养的策略,以期对区内外其他院校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从而为协同推进示范区向纵深发展提供外语人才智力支持。

[关键词]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HS学院;旅游外语人才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9. 03. 086

0      引    言

2009年,安徽省设立了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下文称示范区),这是安徽省委省政府所做出的上升到国家层面的新规划,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美丽中国”和“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等国家战略和使命;《安徽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全面建设“幸福旅游、美丽旅游、智慧旅游、信用旅游”的“美好安徽”一体化旅游新战略。2018年李克强总理在全国教育大会讲话中指出要“推动教育从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促进区域、城乡和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以教育现代化支撑国家现代化”,要“增强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培养更多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各类人才”,要“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突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更多创新人才、高素质人才”,要“鼓励学校与时俱进创新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这为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的根本工作人才培养指明了新方向。

众所周知,皖南地区是中国三大地方显学之一的徽文化(另外为敦煌文化、藏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区位优势独特,资源禀赋优越。为建设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示范区溯源于安徽省政府2000年始倡的“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和太平湖。这一重要旅游路线跨越黄山、宣城、池州、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等市县区,沿途散布着多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文化名城、风景名胜、历史文化名村(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世界文化遗产等国家级和世界级资源。

随着示范区向纵深发展,皖南与国(境)外的交流在不断拓展与提速。与此同时,示范区对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的需求将会日益增加,这不仅对示范区高校外语院系创造了一个极好的自我发展的机遇,同时也意味着更高的要求与更大的挑战。更好地为示范区的发展提供语言智力支撑,区内高校外语院系的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建设迫在眉睫。

1      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内涵与特征解析

应用型人才主要是在一定的理論指导下,从事非学术研究性工作,其任务是将抽象的理论符号转换成具体操作构思或产品类型,将知识应用于实践[1]。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人才[2]。

1980年代中期,一些外国语专门院校(如大连外国语学院和上海外国语学院)带头开展了外国语言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在外国语教育中试行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产生了举国瞩目的良好效果。据李敏调研:大连外国语学院率先探索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早在1980年就在日语专业下开设了导游翻译方向;1982年,上海外国语学院设置了国际新闻与国际经济与贸易等新型专业,与英语专业联合培养擅长国际新闻与国际经济与贸易等的外语人才[3]。1998年,教育部高教司颁布的《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若干意见》指出市场对单纯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正逐渐减小,外语专业必须从单科的经院式人才培养模式转向宽口径、应用性、复合型的培养模式[4]。教育部201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提出了当下外语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外语类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外语基本功和专业知识与能力,掌握相关专业知识,适应我国对外交流、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各类涉外行业、外语教育与学术研究需要的各外语语种专业人才和复合型外语人才,同时也明确了各高校应根据自身办学实际和人才培养定位,参照上述要求,制定合理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应保持相对稳定,但同时应根据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需要,适时进行调整和完善[5]。由以上两个文件可以看出,20多年来国家和高等教育界都在强调并倡导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实则强调各高校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更为广大高校提供了开创特色人才培养的依据。

综上,复合应用型人才是集理论与实践于一身,能够创造性地运用多种学科知识、技能解决社会复杂问题的高层次人才,其实质依然是突出应用,但更加强调自身知识与技能的复合品性特征[6]。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是指具备掌握了两种专业实用技能的人才:一是要以外语能力为核心,不能废弃、削弱;二是要以应用能力为抓手,突出实用与即时性;三是要以创新能力为动力,发展多角思维和自我学习、追求发展的能力;这三种能力将有机构成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的特色[7]。

2      示范区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复合应用型人才是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对人才培养的现实要求。纵观世界,可以发现:美利坚培养的是能够适应世界政治以及经济全球化形势的外语人才,各大高校配备创新课程体系,具有明晰的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英联邦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更凸显其社会意义与价值,成员国根据不同区域工商业、服务业等行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情况,规定外语专业办学规模,建构具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时刻体现着行业需求;德意志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标着眼于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外语被视为帮助学生学好专业知识的工具之一并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术交流能力;法兰西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以外语技能高超、熟稔从业领域相关知识、背景全面的双语或多语人才为目标,一方面给予外语技能中心位置,另一方面也注重与其他专业的均衡发展。随着对外交流的日益拓展和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在世界外交、军事、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活动中施展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我国与世界其他各国在所有范围的合作与交流都需要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作为智力支撑。因此,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既是国家亟需也是各大学外语院系的责任担当。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不仅突破了外语专业自身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实现了对专业本身的超越,是外语专业领域的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而且极大地拓展了外语专业的生存空间,有力地促进了外语专业的可持续发展[8],较好地契合了当代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对外语人才的现实需求。

示范区外语人才培养目前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有二,一是纯语言文学人才供大于需;二是由于缺乏所需的各种应用技能,外语人才的社会适用性不高,就业前景不容乐观。毋庸讳言,示范区高校单一的、甚至机械的流于形式的“外语+专业知识”(添加点缀其他某个专业的一些课程、未在修课和学分上进行严格规定)的“两张皮”式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有为于区内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纵深发展,更不能服务于区内国际文化旅游建设的广泛深入推进。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资源是皖南国际文化旅游可持续推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源泉,其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社会发展服务质量,对示范区核心竞争力形成和纵深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因此,根据示范区建设所涉及的旅游、文化、科技、经贸、电商、能源、金融、运输、法律、基建等合作领域,培养“外语知识与应用技能+专业方向知识与从业技能+跨文化交流与沟通技能”三位一体的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是示范区外语教育顺应新形势的迫切需要,同时也为示范区各高校外语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3      HS学院旅游外语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黄山市已将旅游业作为国际文化旅游城市建设进程中的优势产业和重要的支柱产业来培育和发展,并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旅游城市的发展目标。从2009年示范区的设立至今已有10年,为使安徽旅游业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示范区内地方本科院校外语院系应及时调整办学思路,不断强化复合应用型人才的意识,努力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

HS学院外国语学院一直以来就具有培养旅游外语人才的光荣传统。根据前任院长任良耀教授的回顾总结,早在1980年代中期学院便在皖领先于其他高校开设了旅游管理专科专业,隶属于当时的徽州师范专科学校外语系;1990年代末又开设了英语导游专科专业,后期为开拓专业发展新路径,又于21世纪初将其改为旅游英语专科专业,此后历年招收的英语专业专升本都设定为旅游方向;从2008年起,学院借助质量工程项目正式创建了“外语+旅游”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率先依托英语、日语本科专业,大胆试行复合应用型旅游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产生了实际预期的效果,崭露出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的头角;实验区项目的结题成果也先后获批校、省两级的教学奖项;基于此,从2012年起,学院又申报并获批了校级英语特色专业建设点和省级英语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8]。从2014年起,为贯彻落实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地方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分类发展的意见》(皖教高〔2014〕17号)文件精神,提高学校专业建设水平,根据HS学院《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外语专业积极融入“旅游专业群”,并在2014级人才培养方案中施行“外语+国际酒店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认为很有必要培养国际酒店管理外语专门人才,尽量满足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的需求。显然,在吃、住、行、游、购、娛这六大旅游要素中,吃与住和酒店的关系最为密切,完全可以说酒店就是游客的家外之家。国际酒店旅游外语人才是最重要的智力资源之一,是否了解世界客源国风土人情以及如何与世界各国游客顺畅地交流沟通成为他们义不容辞的职责。目前,学院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旅游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探索与实践的活动。下文将对学院的旅游外语人才培养策略做一介绍,以求教于示范区或其他地方本科院校的专家学者,希望对他们的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或启示意义。

3.1   根据区位优势,提炼培养模式,准确定位培养目标

作为生态优势区、文化富集区与旅游先行区,皖南地区推进示范区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建设是促进区域供给侧结构合理化、促进区域发展方式科学化、培养区域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需要,有利于深化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协作,有利于综合提高皖南地区开发利用、对外开放的整体水平,进而带动全安徽社会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作为区域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外语人才直接影响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这一战略规划向纵深的推进。

前文已经分别阐述了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复合应用型人才以及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内涵特征。现对旅游外语人才做一解析。王守仁等认为1990年代以来,全国广大高校外语专业在培养复合型人才时采用的较为通行的做法是“专业+方向”的模式[9]。在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探究与实验中,实质上依照的也是该模式。在这里,“专业”着重的是外国语基础知识与娴熟的听说读写译等技能,“方向”则着眼于旅游或国际酒店管理基础理论知识与从业技能。考虑到HS学院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办学定位,将这一模式修正为旅游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外语(英语、日语)+复合专业方向基础知识理论与从业技能(旅游或国际酒店管理)+文化素养。在这一模式中,旅游外语人才培养是一个相互区别且联系、相互渗透且转化的辩证统一概念,应综合整体地予以考虑,决不能厚此薄彼或顾此失彼。“旅游外语人才”从汉语词汇构成的语法视角来看,是一个典型的定中词组,“外语人才”是“中心语”,“旅游”是用来限定“外语人才”的。再者,“旅游外语人才”是“外语人才”中掌握旅游或国际酒店管理方向基础理论知识与从业技能的人才。正如《若干意见》明确指出的那样,外语人才培养才是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点与落脚点。也就是说,最终培养的是外语人才,而不是其他什么人才。这一模式对学生的内在专业知识结构做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使之不再是单一学科专业的纯外国语人才,而成为基本具备另一专业方向基础理论知识与从业技能的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这也与当今社会倡导的跨学科交融贯通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具体到采用的模式,就是培养的外语人才应在外国语应用技能与旅游或国际酒店管理基本理论与从业技能上都应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似需赘言,由于应用型转型是HS学院对自身办学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总体定位,因而无论在外语专业还是在复合方向的旅游或国际酒店管理上,乃至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都应努力契合应用型目标,尤其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或操作技能,从而使旅游外语人才的培养契合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目前,复合应用型本科教育已上升为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战略规划,因为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亟需大量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正如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讲话中指出的,要“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并要“极投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对此,应清醒认识,以增强复合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在实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过程中,自觉地将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和实操技能培养与培训贯穿始终。

3.2   围绕目标定位,统筹课程体系,实现课程协同育人

合理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施行以及精准的培养目标的有效达成都需要与之相配套的科学有效的课程体系作为根本支撑。根据旅游外语人才培养总体目标要求,使专业课程体系紧紧围绕学生的知识/理论、技能、素质三要素来统筹规划,实现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包括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及从业技能、选修课与必修课、实践操作技能与创新创业技能等的协调一致,这可以借助在专业平台上所搭建的清晰模块来呈现,专业课程体系可以由以下几个课程模块组成[10]。

(1)专业知识模块——旨在训练学生娴熟的外语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以及旅游管理或国际酒店管理基础理论,为高年级阶段的专业方向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主要课程包括语音、语法、写作、精读、泛读、听力、基础口语、翻译基础、旅游管理基础、国际酒店管理基础、国际会展、旅游文化、旅游政策与法规等。

(2)专业技能模块——旨在使学生具备旅游管理或国际酒店管理工作所需的较强的管理技能、实操技能以及过硬的外语应用技能。主要课程包括酒店情景外语、口译、笔译、外语导游业务、商务外语听说、外语营销、跨境电子商务、外语演讲与辩论、国际商务管理与沟通、国际酒店管理实务、外贸函电、公关礼仪等。

(3)综合素养模块——旨在让学生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三观;具有优良的品质、较强的责任感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备健康的体魄与健全的人格。在此基础上,更着重学生跨文化交流与沟通的技能,使之具有国际视野,掌握相关国际知识和国际交流技能。主要课程包括: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国学与人生、中国文化概论、徽州文化、客源国概况、跨文化交际、中外文明史、中外社会概况、中外文学概论、心理健康教育、大学语文、公益劳动等。

(4)实践与创新技能模块——旨在培养学生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有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具有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主要课程包括:专业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办公软件高级应用、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思政课实践、社会实践、创新创意方法、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基础、大学生就业指导、创新创业课程组、创新与研究方法指导等。

为保障以上课程体系中各模块的有效性,首先要不断夯实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模块(1)与模块(2)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技能课程,要确保其课时量不低于总课时的75%。其次,外语技能课程必须作为教学重点贯穿整个本科学习阶段,特别是要加强听说写技能训练,确保听说写训练四年不断线,最后以外语撰写毕业论文和毕业答辩终结。再次,根据国际教育经验,大学课程中选修课程比重在40%较为合理,也有利于学生的创新个性发展。最后,模块(3)与模块(4)不仅要纳入全程教学计划,有机融入每一阶段的学程之中,还要规定最低学时与学分标准,以确保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以及将所学知识及时转化到实践与应用中去。

3.3   深入面向行业,听取多方意见,提高协同育人合力

为切实提高旅游外语人才培养质量、改革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外语专业教学改革,事先谋划、积极部署,深入面向行业,听取多方人士意见,咬紧目标求突破,齐抓共管增合力,密切配合促落实。

(1)多次与行业人士进行座谈,主动了解人才培养面向行业。北京贵宾楼饭店和长富宫饭店、苏州尼盛万丽酒店、宁波威斯汀酒店、上海豫园万丽酒店等高层管理及中层人事部、前厅部、餐饮部等部门总监、经理对学院外语旅游方向的国际酒店管理特色予以了充分的肯定。他们指出酒店管理是全球十大热门行业之一,且全球范围内国际酒店管理人才一直都很紧缺,酒店管理人员在中国十大百万年薪职业中排名第六。酒店界知名研究机构Lodging Econometrics发布的最新中国筹建酒店报告表明,中国目前共有2435家酒店以及538,836间客房筹建中,就业潜力巨大。外语旅游方向从事国际酒店管理不仅很有优势,而且很有前途。国际酒店管理对外国语有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地道的、标准的外语听说读写等应用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借助外语进行深入有效的沟通和跨文化的交流,而外语旅游方向本科专业学生恰恰在外语应用技能和跨文化交流技能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旅游或国际酒店管理并不像一般人认为的属于“青春饭”的职位;相反,酒店管理行业没有年龄的限制,管理经验越丰富越受欢迎。当然,另一方面,酒店管理行业对从业人员、尤其是各级管理岗位的经理或总监的素质有很高的要求。除了基本的外语技能与较好的沟通交流技能,还应具备正确的职业观念与积极的职业心态、良好的职业习惯、可靠的行业职业道德与踏实的服务意识与充足的服务知识。外语旅游方向的学生要能胜任国际酒店管理就必须重视自身品质、素质与各种技能的培养,同时具有较高的情商和逆商。

(2)听取校内外领导、专家的意见。首先,充分听取了校領导的指导意见。校党委在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等方面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外语专业人才培养要顺应学校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和深化综合改革的大局,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要科学谋划学科专业建设,全盘考虑未来发展需要;要加大社会服务力度,扩大影响力。分管教学校长对人才培养方向与目标也做出重要指示,他充分认可外语旅游方向的国际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特色,称这一做法符合地方性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办学定位,契合应用型本科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要求,他指出要通过错位发展乘势而上,立足地方强化应用,打造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其次,重视校外专家的意见。适时通过电话、邮件、访谈等形式咨询省内外兄弟高校外语院系,主动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再次,重视校内专家的意见。邀请旅游学院分管教学院长、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专业教研室主任就外语旅游方向的国际酒店管理特色课程体系建设予以指导。他们建议旅游或国际酒店管理基础与操作实务是必开的课程,课程各有侧重,建议大二下学期或大三上学期分别开设。他们也认同“外语+旅游”的国际酒店管理特色人才培养路径,并认为外国语学院可以和旅游学院进行协同错位发展,发挥各自独特的人才培养优势,共同为保障旅游外语人才的培养的有效落实聚焦精准发力。

4      结    语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战略规划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区域旅游的发展,给区内高等外语教育的内涵提升带来了新机遇与新挑战。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进程,是一个在不断反思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的过程。高水平旅游外语人才建设有利于进一步吸引国际游客、提高示范区旅游知名度、促进示范区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HS学院在旅游外语人才培养的理论探究与实践改革方面做了长期大量的探寻与实验,并在可行性方面也探索出了一些合理路径。通过多年的努力求索,可以说学院的旅游外语人才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根据区位优势,提炼出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准确定位了人才培养目标;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统筹规划了课程体系建设,从而实现了课程协同育人;着眼学生从业能力的提高、主动深入人才培养所面向行业了解情况,听取多方人士意见和建议,提高协同育人合力,从而促使旅游外语人才培养落地生根。然而,随着2015年11月《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与东盟旅游合作共识》的达成,非通用语种(涉及国家有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文莱、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旅游人才培养又成为示范区外语人才建设所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希望区内有条件的高校大胆探索,开拓复合应用型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主要参考文献

[1]潘懋元,石慧霞.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历史探源[J].江苏高教,2009(1):7-10.

[2]辛涛,黄宁.高校复合型人才的评价框架与特点[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3):49-53.

[3]李敏.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实践[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2011(1):109-112.

[4]高等学校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J].外语界, 1998(4):1-6.

[5]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92.

[6]侯佛钢,张学敏.地方高校跨学科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科集群探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8(3):99-104.

[7]戴炜栋.关于面向 21 世纪培养复合型高級外语人才发展战略的几个问题[J].外语界, 1999(4):1-3.

[8]任良耀.复合应用型旅游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内涵解析[J].黄山学院学报,2016(4):133-136.

[9]王守仁,张杰,辛斌,等. 外语教学改革出路笔谈(十二篇)[J]. 中国大学教学,2007(4):69-70.

[10]朱萍. 新时期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本科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为例[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137-141.

文化体制改革论文范文第6篇

-------渭滨区文化体制改革及文化产业发展调研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战略部署和任务。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逐步形成有利于文化发展的科学的体制机制,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以此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是当前我区文化工作的新举措。

一、我区文化体制改革现状和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1、文化体制改革现状:我区文化体制改革依照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座谈会有关精神,按照我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座谈会的总体安排和部署,以“立足发展、搞活机制、分类指导、稳步推进”为原则,以大局和事业为重,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积极稳妥地推进了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进程。经过一年半时间的积极探索和努力开拓,我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深入推进。通过对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改制的探索和推进,以及完成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的深化,基本形成了职责明确、行为规范、富有活力、服务优良的文化运行体制机制。目前初步完成了对区图博馆、区文化稽查大队的体制改革,区清姜影剧院的改制工作正在进行中。改制后的区图书馆图书事业发展能力有效提升,区

文化广电综合执法大队对文化广电市场的监管进一步规范有序,收到了良好效果。

2、文化产业发展情况:通过构建科学、富有活力的文化发展体制机制,进一步促进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我区文化产业以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我区经济支柱性产业为目标,以积极构建产业发展平台、培育文化产业市场体系为抓手,以加强宣传服务、政策引导为已任,努力开创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产业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目前,我区文化产业发展逐步壮大。现已形成演出、娱乐、音像、电影、图书、工艺美术、文物复制品、艺术培训、互联网上网服务等九大门类十二个行业,涉及法律、法规20多部,具有600多家经营单位的多门类、多成份、多元性的市场体系。其中,营业性演出场所9家,演出团体5个;歌舞娱乐场所16家,茶秀28家,棋牌室221个; 音像制品零售、出租单位80家,电影放映场所3个,图书(报刊)批发零售57家,美术培训机构19家,电脑复印打字92家,印刷企业28家,文物工艺品(复制品)生产(销售)企业37家,网吧62家。文化资源附加单位5个,直接从业人员达8000余人,文化设施固定资产原值9000多万元,实现增加值1000余万元,年产值3000多万元,实现利税300万元。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规模大、门类多、靓点多的特点。

二、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区浓厚的文化建设氛围、优越的经济基础条件,为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背景条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保证。但是我区文化产业发展中仍存在着诸多突出问题,表现在:一是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多样化,没有形成领航产业品牌,整体合力低。二是区域文化特色价值挖掘不足,城市缺少文化元素,全区没有确立核心价值文化,使文化产业发展缺少主题文化凝聚力。三是文化产业总量不够大、现代化、信息化、科技化水平不高,要成为我区支柱型产业还有待于进一步努力。

三、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思考和发展文化产业的建议:

1、进一步推进文化体制深化改革,努力构建促进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逐步形成制度明晰、职责清楚、管理规范、运行高效、富于活力的运行机制,保障文化产业科学发展。建立健全人才任用、管理、考核体制,扩大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让更多的优秀人才推动产业发展,为繁荣产业提供人才储备和支持。

2、提高认识,扩大宣传。充分认识发展文化产业对推动经济方式转型发展的深刻意义和重大作用,发挥广播、电视、网络等舆论工具作用,通过发动基层组织,用板报、标语、走访、讲解等多种形式在全社会广泛展开宣传动员,宣

讲优惠鼓励政策,引导、鼓励全社会参与到发展文化产业事业中来。建立渭滨文化网站,搭建政府与企业交流平台,通过网络进一步提升对文化产业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文化产业的新政策和渭滨产业的发展情况、特点,实现互动、沟通、交流,寻求更多支持渭滨产业发展的力量。

3、培育发展文化产业市场体系,大力发展动漫、影视、演艺、出版等产业,不断推出文化精品项目。学好用好、用足用活各项产业政策,提高政策服务能力,放宽市场准入,扶持文化品牌企业不断做大、做强。

4、争取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拓展产业融资渠道,引导银企联姻,鼓励更多社会资本、民间资本投入文化产业中来,为产业做大做强提供资金保证。

5、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大力打击盗版,保障正规企业经营利益。做好文化产业市场安全规范整治监管,促进产业市场健康良性发展。

上一篇:消防毕业论文范文下一篇:铁路工程技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