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课程论文范文

2024-03-19

经济地理课程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学者对经济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企业内部管理、技术创新和节能减排等方面,而较少的提到地理因素对经济的持续、健康和稳定发展的影响。经济和地理二者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它们之间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本文借鉴生态地理、经济地理等热点理论,结合笔者思考,着重分析了以地理视角看待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生态地理;经济地理;经济发展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0.088

0 引 言

当今世界,社会日益进步,经济也在快速发展。为使经济健康、稳定的增长,使人类社会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众多的学者开始从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角度对此进行了研究,通过提高技术水平、管理绩效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减少资源消耗量,达到使经济快速和健康发展的目的。然而,随着最近生态地理理论、经济地理理论等的兴起和发展,经济因素和地理因素的联系日趋紧密,这更加要求相关人员不仅要以经济环境的视角看待经济发展,还需要从经济地理的视角研究经济发展,且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地区,发展经济时,地理因素始终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中的一个首要因素。

1 生态地理视角下的经济发展

以生态地理的角度研究经济发展,将会涉及一门新兴的结合生态学和地理学的边缘学科——生态地理学,生态地理学巧妙地将地理环境与生态环境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人类迄今为止的开发利用等活动已经对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了影响,而生态系统受到的影响又会作用于地理环境,使地理系统结构发生变化。造成这种状况恶性循环的根源在于,人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忽视了对地理因素的考量。

以生态地理视角研究经济发展,相关人员需要借助生态地理学在生态地理区划方面的应用和研究。生态地理区划概念首次提出是在20世纪80~90年代,是一个综合了地理学、生态学和系统科学的新兴研究范畴。它按照自然界的规律,通过对各种地理因素进行对比分析,把一个地区进一步划分成不同等级的区域系统。将一个地区按照其地貌、气候特征、土壤、土地类型、经济结构和生态功能划分成若干区域后,就能对该地区各种地理因素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之后便可考虑这些地理因素,因地制宜的发展适合每个小区域的经济。部分学者对此领域进行了进一步探究,申元村、王秀红 等对中国沙漠、戈壁的生态地理区划进行了详细研究,这一研究成果将对认识我国环境和资源的分布规律、了解区域结构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区域的建设、改造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地理因素之所以成为发展经济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是因为若忽略了地理因素去发展经济,将不可避免的导致对生态环境和地理系统结构的破坏,这和人类盲目进行开采和利用所产生的后果是一致的。试想,一个工厂建立在了一个地理条件欠佳的位置,若该地区发生了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工厂的经济将遭受严重的损失,环境也将遭到不小的破坏,即使它在生产运作的过程中对环境排放较少的污染物也无济于事,也不能弥补忽视地理因素导致的对经济发展的阻碍。这个例子说明,它将地理和经济之间的联系切断了,只考虑到了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但事实上,地理、经济和生态环境三者是紧密相依,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以生态地理视角来看待微观经济中一个工厂的设立,主要涉及了一个选址的问题。这样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也屡见不鲜,曾有报道称,匈牙利一个铝厂因为将工厂地址选在一个地理因素复杂的地段,选址的这一失误最终导致有毒废水泄漏的灾难,不仅对该地区附近的人员造成了伤亡,还造成了经济的严重损失,这种后果显然是和使经济稳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背道而驰的。由此可见,若忽视地理因素而盲目发展经济,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可想而知。又例如,若将一个耗水量很大的企业建立在一个全年降水偏少或易出现季节性干旱的地区,那么将会对该地区地下水、土壤等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这说明该地区并不适合发展这样的经济。因此,相关人员可以毫不犹豫地将地理因素归纳为发展经济需要首要考虑的一个因子。前不久,习近平在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也曾提出要因地制宜地发展精细农业,这句话同样蕴含了以生态地理视角看待经济发展的哲理,因为不同的地区,其地理环境和条件大不相同,例如在浙江省和福建省,许多的田地都是分散和零碎的,若盲目进行发展,农业经济效益将达不到最优,农业经济将不能健康、稳定的发展,因此,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精细农业显得尤为重要。

2 经济地理视角下的经济发展

经济地理理论是经济学和地理学学科相互交叉后的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经济地理理论与经济的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以经济地理视角看待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经济地理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人类各种生产经营等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问题。经济理论在我国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20世纪40年代处于萌芽阶段,到20世纪80年代,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到了21世纪初,经济地理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初步形成了人地关系理论、地域系统理论等,同时,经济地理还与很多其他学科进行了交叉,出现了许多崭新的学科。

笔者认为,以经济地理视角看待经济发展,最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便是集聚经济。集聚经济主要表现为一些经济主体在一定范围内的地理空间内的集合。为了达到规模经济效益,降低资本成本以及加速资源的交流和配置,集聚经济成为备受人们青睐的一个选择。而目前,在我国,特别是钢铁企业,在发展经济时,极容易出现钢铁企业过度分散、集中程度低的问题,导致在某些程度上的谈判没有形成一个合力,这正是忽略了经济地理方面集聚经济因素的一个表现,同时也会成为限制钢铁等工业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这与经济稳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因此,采用市场化手段对这些企业实行联合重组显得刻不容缓,除此之外,还应加强龙头企业的“领头羊”作用,加强大企业和小企业间的资源共享,提升经济集聚区内各类资源和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目的,同时,集聚经济还有利于降低运输成本和对资源的消耗,这无疑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3 结论

文中的分析说明了经济、地理和环境这三者之间是紧密联系和相辅相成的,它们三者是缺一不可的,忽视了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对经济的发展造成不良后果。其中,地理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如下,首先本文通过考虑生态地理因素,对一个地区进行了区域规划,因地制宜的发展该地区的经济,为该地区经济的繁荣和增长提供一个整体的框架和指引,不过这种考虑还只停留在表层。其次,考虑了生态地理因素,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还需更进一步从经济地理的视角发现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其中,最应受重视的便是经济聚集的状况,这一视角比先前的生态地理视角层次更深刻,更深入的探讨了经济与地理之间的关联,使二者之间的联系更紧密。

总而言之,发展经济之前,只有充分考虑到一个地区的生态地理因素,并在发展经济中,运用经济地理理论解决出现的问题,同时降低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这样才能达到经济、地理与环境之间的最佳平衡状态。在这种状况下,经济的发展势必将走向稳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主要参考文献

[1]张素芳,马礼.浅谈中国生态地理区划研究进展[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

[2]申元村,王秀红,丛日春,等.中国沙漠、戈壁生态地理区划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1).

[3]何艳.中国经济地理学理论及研究方法综述[J].金田:励志,2012(7).

[4]沈在宏.经济地理视野下的区域经济聚集与一体化[J].现代经济探討,2015(4).

经济地理课程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中心课题。如何优化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协调人地关系使之和谐化,并且落实应用到地域的持续发展上,是当前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的核心内容,在我国具有巨大的紧迫性和现实意义。本文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人地关系 地域系统 调控

当前,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从过去的局部性已经步入了全球性。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之间、地理环境各构成要素之间、人类活动各组成部分之间出现了不平衡发展和不调和的趋势,世界面临人口数量加速增长而素质日益下降,资源在地域上和时间上的供应失调,环境污染扩大质量恶化,城市化进程加快而城市扩展失控以及温室效应、气候异常、植被破坏、土地沙化等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的困扰。这些非常严峻和现实的问题如不加解决或解决得不好,不仅经济、生产受到阻碍,人类社会本身也将面临危机,而和谐的人地关系可以为和谐社会提供必要的发展条件与生存的空间。为此,我们必须加大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及其调控的研究工作。

一、当代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发展趋向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以地球表层一定地域为基础的人地关系系统,是由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两个子系统在特定的地域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交错形成的一种动态时间结构和空间结构,并随着人类社会的进化、文化科技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向广度和深度不断发展变化,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一般而言,如果系统仅靠内部要素的联系而维持生存与发展,那么这个系统就可称为封闭系统,否则则为开放系统。

当前全球性的现代化扩张及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的出现,已经把世界统一为一个整体,任何一个国家或国家内部的地区都不能处于完全的封闭之中。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开放不仅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也成为系统自身發展的需求。作为宏观地域一个层次的每个地域,其自身的地域特性和发展特征使开放程度存在着差异,由此也就相应的存在着独立于整体的地域利益。承认地域特征和地域利益,并不意味着每个地域封闭性发展,而是要积极走向开放,增加与外部的循环与交换,实行非均衡发展。其原因在于:第一,任何地域同其它地域相比都不是完备的,任何地域的供给和需求都不是对称的;第二,任何地域的区位条件只有在地域互补联系中才能真正发挥优势,获取分工利益。由此可见,任何地域除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尊重自身发展特征外,还要不断扩大国内、国际的经济开放、文化开放和生态开放等等。因此,如何协调地域人口增长、资源供求、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谋求全球各国和各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生存与发展的新方向。同时,在特定的时间条件下,如何优化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协调人地关系使之和谐化,并且落实应用到区域的持续发展上,成为了当前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中的核心内容。

二、当代人地关系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协调

(一)当代人地关系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

人类社会环境子系统的主体是人,无论是社会制度、经济政策还是生产方式等,最终都归结到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上来。一方面人的发展更需要自然环境作保障,人的生存与发展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自然环境的存在价值,另一方面自然环境也越来越制约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两大子系统是矛盾的统一体。具体表现为两方面:

1.系统内部关系的不对称性。从人地关系的起源看,先有自然,后有人类,人是自然的产物,人类诞生之后才产生了人地关系;从自然存在法则看,组成自然环境子系统的各种因子可以不因人类而存在,人却必须通过不断地向自然环境子系统索取而生存;从伦理价值看,自然环境子系统中绝大多数组成因子并没有自身的利益,而人却永远从自然环境中谋求利益,人地关系紧张,实质上就是人对自然利益驱动的结果;从事物发展规律看,自然环境演化的过程一般是缓慢的,而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迅速的,人类社会与经济活动往往会导致自然环境的迅速蜕变。这种不对称的矛盾关系,要求人类在同自然环境打交道时一定要小心谨慎,否则会引起自然环境子系统某个节链的不协调,导致自然环境子系统不稳定,最终是整个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破坏。

2.系统内的协同机制。协同性是系统的普遍性。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一个永远开放的活系统,这个系统总是与它周围的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交流有时对系统是有益的,此时两个子系统共生共荣,系统结构比较稳定;有时系统与外界的交流是不利于它稳定的,此时两大子系统可以通过内部协调,遏制不利因素的干扰,力争使外界干扰的影响减小到最小程度,使系统始终处于开放但又稳定的状态。

(二)当代人地关系的协调

遵循人地规律、协调发展各类型地域的人地关系,是创建和谐社会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必然要求。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与否,关键在于能否解决人类无限的需求与自然环境有限的供给之间的矛盾,使供需达到平衡状态。协调的目的不仅在于使人地关系的各个组成要素形成有比例的组合,还要使之达到一种理想的优化组合状态。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在对地域系统内的人地关系发展规律和基本矛盾进行本质性分析和透彻了解的基础上,确定优化目标,选择对系统的演变有决定性意义的可控参量,通过科学地调控来协调人地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人类需求取决于社会的总消费,而社会总消费取决于自然环境的承载力。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平衡社会总消费与环境承载力,协调人地关系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杠杆作用。要解决人地矛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必须发挥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利用科学技术进一步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使人类社会环境子系统和自然环境子系统协调地可持续发展,保持人和地两个系统各组成要素之间在结构和功能联系上的相对平衡,保证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可容忍度,使人与地能够持续共存。

首先,人类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环境的容量相适应。自然环境的容量即自然环境承载量,是指人类活动的自然空间所能容纳的人口和所能提供的自然资源的数量,以及容纳与净化人类排放物的限度。人类的生产活动适应自然环境的容量是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基本前提,也是人类社会生态系统内部保持生态平衡的基本条件。这就涉及到一个“适度”人口的概念,这种“适度”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存在、合理的,是不容置疑的客观事实。人类做为自然界最高的消费者,在物质和能量转化过程中,构成食物链的营养级的生物量遵守着“十分之一”定理,形成一个金字塔式结构,人口的数量增长必须与生态系统所提供的生产量相适应。人口盲目增长超过一定限度,生态系统就会出现超负荷运转,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再者,地球是一个有限的实体,在一个有限的物质体内产生无限增长的消耗系统,这是一个很尖锐的矛盾。现在的人口问题及其带来的一切问题就是大自然对人口数量盲目增长的强烈警告。

其次,一个地域的经济结构反映着人类在该地域的经济活动内容和规模,也反映着人类同自然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类别和数量,因此必须保持一个地域经济结构与自然环境及其资源结构大体一致。这是维持各地域人类经济系统与自然资源系统之间平衡的关键,也是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保持稳定和协调的重要保证。例如,黄土高原其原始的自然景观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与森林草原,土壤资源结构以切割高原,淘壑水域为主,平原地狭小,这就决定了其农业结构应该以林牧业为主,实行林牧农相结台。但实际过程中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逐渐把该地区开垦为单一的种植农业区,造成了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土壤日趋贫脊、水资源面临枯竭、粮食产量日益下降的人类经济系统与自然资源系统难以平衡的严重现实问题。

再次,利用地理环境、既要遵循生态平衡规律,又要遵循社会经济规律。只遵循生态平衡规律,不遵循社会经济规律,就会因为满足不了社会的需要而迫使人类的行为超过地理环境容许的限度。以盲目的发展活动取代最佳的开发利用模式,最终只会使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成为幻想。

总之,任何地域的开发、管理与规划都必须以改善该地域人地相互作用结构、开发人地相互作用潜力和加快人地相互作用在地域系统中的良性循环为目标和目的。实践证明,惟有和谐的人地关系,人类社会经济才可能得以可持续的发展。

三、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调控

在人地关系的系统中,自然环境与资源为一项,社会经济与人口为另一项,双方与各自内部之间存在着多种直接反馈作用,并在时间和空间上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它们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促进作用和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抑控作用;二是人类对自然系统投入可控资源,治理自然灾害,开发不可控资源,从而实现土地资源的产出。因此,投入产出是人地间相互作用在人地系统双向作用过程中最充分的体现。由此可以在预测一个地域粮食远景增产幅度的基础上,分析出该地域的人口承载力,正确地布局粮食生产和有针对性地控制人口。也可以建立不同层次、不同尺度的各种类型地域的人地关系协调发展优化调控模型,亦即区域开发的多目标、多属性优化模型,为制定地域综合开发建设的各种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立特定地域人地系统的动态仿真模型来预测该地域系统的演变趋势。

(数据资料引用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例如,通过对1996~2004年重庆都市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动态仿真模型的建立,可以对该区域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定量分析,并预测出重庆都市区土地利用结构越来越多样化,分布越来越均匀,利用优势度越来越高的发展趋势。

1.地域概况

研究的区域包括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巴南区、北碚区、渝北区九个区,土地总面积5473k㎡,占重庆市土地总面积的6.6%。根据重庆市2005年统计资料,2004年末研究区域总人口数567.1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44.70万人,占总人口的60.76﹪;国内生产总值达10419800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6703元。

2.结果分析

按照上述土地利用结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的计算模型,重庆都市区1996~2004年土地利用结构的演变结果见表2。

從表2可以看出,重庆都市区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存在以下特点:

(1)从整体上看,1996~2004年都市区土地利用结构越来越多样化,分布越来越均匀,优势度稳步下降。

(2)从表1可知,1996~2001年都市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多样性指数变化幅度比较缓慢,2001~2004年多样性指数的变化幅度明显增强,这主要是受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影响,相应的引起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1996~2004年都市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均匀度有升有降,但变化幅度较小,其中1996年和1998年的均匀度最低,为0.447。这表明都市区的土地利用结构渐趋稳定。

(3)1996~2004年,都市区土地利用结构指数出现波动的趋势,这也反映了土地利用系统开放性,动态性和自组织的特征。

3.趋势预测

选用重庆市都市区1996~2004年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为统计数据,对都市区2006年和2010年土地利用结构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进行预测。

从表3可以看出重庆都市区土地利用结构将越来越多样化,分布将越来越均匀,利用优势度将越来越高。该预测可以为重庆市区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方向以及产业布局提供参考,为政府正确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缪磊磊,王爱民.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研究.科学 经济 社会,2001,(02).

[2]叶岱夫.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作用机理初探.地理研究,2001.

[3]方创琳.中国人地关系研究的新进展与展望. 地理学报,2004.

[4]邱竞,薛冰.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综述.兰州学刊,2008,(4).

[5]张文忠.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视角探析. 地理科学进展,2003.

[6]朱华友.新经济地理学经济活动空间集聚的机制过程及其意义. 经济地理,2005.

[7]宋德勇, 胡宝珠.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模型评析.经济地理,2005.

[8]李国平, 张杰飞.基于OTT框架下的新经济地理模型评析.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作者单位:云南曲靖师范学院)

经济地理课程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效课堂;信息化手段;教学设计;物流经济地理

作者简介:芦娟,硕士,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物流管理。(湖南 长沙 410000)

“物流经济地理”是物流学和经济地理学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是物流专业应用性较强的一门课程。随着物流业的不断发展,物流经济地理学逐渐成为一门研究工业生产布局、物流发展条件和规律的新学科。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该课程的教学必须摆脱传统地理学窠臼,不局限于教材中相关文字的介绍,而应紧紧结合国家物流和区域物流经济发展的现实,借助对物流经济活动所涉及的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流速和流效的具体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和研究我国物流产业布局现状。

一、目前“物流经济地理”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以文字教学为主,图片教学为辅。传统的经济地理教学过程中,不论是教材,还是课件资料,都是以文字为主、图片为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枯燥无味,并且很多地理知识,光看文字没有直观效果,识记起来非常困难。

2.以老师讲授为主,交际互动为辅。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占绝对主体,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中间辅以一定的交际活动,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听讲和做笔记。整个教学活动和教学结构都围绕着教师转,教师的教學水平、教学技巧和教学艺术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而课前准备,老师往往就是熟悉课程内容,了解相关知识点,重在对教学内容的熟悉,而忽略了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3.以教材内容为主,行业知识为辅。目前,授课老师在“物流经济地理”教学过程中,基本都按照教材内容来,授课分为我国生产力与物流的基本布局、农业物流经济地理、工业物流经济地理(分轻工业、重工业)、交通、商业、港澳台以及国际物流经济地理等几部分。教材内容严重滞后于行业发展实际,不能很好地与行业现实接轨,学生学到的知识较为陈旧,与行业需求不相匹配,教学模块无法反映物流学科新进展以及物流业发展新动态和新经验。

二、提高“物流经济地理”课堂效率的途径

1.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教学质量。信息化教学,是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素养为重要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而基于物流经济地理课程特点,在其教学过程中应多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图片资料极大地充实、拓展和深化了教材内容,在授课过程中合理使用图片资料是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和能力的有效途径。高职学生往往对形象、生动、具体的视频资料感兴趣,图片结合视频可以穿插在授课中间,在学生容易走神的关键点,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另外,应利用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平台。通过教学平台,可以提前布置预习、复习任务,通过教学平台可以发布学习任务、穿插小测验,学生有互相学习,有相互对比,还可以通过教学平台计时计分,形成竞争比赛,大家兴趣更浓,老师也能更方便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不但在课堂上进行,还能在课前课后进行延伸。

2.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设问、小组讨论、答题竞赛等形式,让学生自己总结知识点。要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主动建构知识,而不是死记硬背。在教学中应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其理解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想学习、爱学习、会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3.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从“物流经济地理”课程本身来说,其内容与经济社会活动联系密切,受经济社会活动和物流行业发展影响较大,课程内容应及时更新,跟上物流业前进的步伐。在把握好教材内容的同时,要关注国内外物流发展的新动态,结合当下时事新闻、前沿资讯,做到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例如,在介绍我国铁路运输网络分布时,除了可以借助各种信息手段将布局概况展示给学生看,还可以设计背景资料,要求学生搜索我国最新最近的铁路运输相关政策、铁路运价,规划出行路线。

4.结合实践教学提升教学效果。目前,“物流经济地理”课堂实践非常困难。在技术手段上,应该引进相应的地理教学软件,让学生在虚拟实训的过程中学习,做到“学中玩、玩中学”,避免了理论学习过程的枯燥无味。这方面需要学校经费支持,需要任课老师排除万难极力争取。倘若短时间无法引进软件设备,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职业行为习惯和综合素质。

三、“物流经济地理”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笔者以一次“物流经济地理”的设计为例,主要讲解内容为铁路运输地理知识,时间为90分钟。

1.导入阶段(10分钟)。本阶段设计意图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课堂一开始,通过温故,再介绍一些铁路建设的可喜成绩,激发学生的兴趣。①对上节课介绍的交通运输知识进行简单回顾。(1分钟)②谈一谈当前最新最热的话题,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并顺利引出主题。如“一带一路”给全球给中国带来了哪些机遇,铁路运输在“一带一路”中的地位,同时运用相关统计数据说明铁路运输近年来所取得的可喜成绩,让学生意识到学习铁路运输现状及进行未来发展规划的必要性。(5分钟)③展示教学相关内容,即课程教学重点和难点:铁路运输的概念、特点、现有铁路网概况及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清楚学习任务。(4分钟)

2.多元授课,介绍我国现有的铁路运输网分布(45分钟)。在此环节中,结合图片、视频、FLASH等多种方式传授知识。①铁路运输概念(讲授)。②铁路运输特点(作比较分析、设问)。此部分做设问,让学生从分析铁路运输优缺点的基础上得出铁路运输的适用范围,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③通過动态地图展示我国铁路网“五纵三横”分布,中间穿插相关小故事和时事新闻以加深印象。

3.实战演练,小组讨论(25分钟)。五人一组,进行必答、抢答相关知识竞赛。进行课堂演练1(看图填线)、课堂演练2(观察京九、湘黔铁路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课堂演练3(角色扮演,小明家住北京,假期要去多个城市旅游,作为他的导游,请为他设计实惠的铁路路线游玩图)。此处的设计意图是采用小组合作方式拓展知识,鼓励学生发言,鼓励他们联系实际,展现自我,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赏识激励,在线作业(10分钟)。应用在线APP,老师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在APP出题,通过APP计时计分。①登录APP进行答题(8分钟)。利用APP平台,学生登陆进去进行限时答题,答题分数和排行情况系统自动生成,有竞争有比较,学习者能更好地发现自己的薄弱点,及时查漏补缺。②颁奖激励,布置课后任务(2分钟)。根据在课堂中及APP的答题表现,选出一个最佳团队进行嘉奖,并鼓励其他团队继续努力。同时,为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布置一道课后作业(请同学们去网络搜索一下我国高铁规划状况,并提出自己对于某地区铁路路网规划的想法)。

5.课后反思。主要有以下三点体会:①让学生在案例中学习借鉴。让学生通过阅读案例、分析案例,掌握铁路运输的优缺点,落实知识目标。②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成功。角色扮演,让学生自己为客户规划运输路线,探求新知,得出结论,体会成功,达到技能目标。③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成长。培养合作沟通、交流的能力,将个体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让学生感受到团体的力量,提高自信,实现情感目标。

参考文献:

[1] 杨利峰.高职“物流经济地理”课程实践教学效果提升策略探析[J].开封大学学报,2016,30(3):74-75.

[2] 杨传喜.“物流经济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策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5,(12):249-250.

责任编辑 陈 莉

经济地理课程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物流经济地理;教学方法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经济地理已经成为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在高职教学阶段,物流经济地理学科的教学方法是灵活多变的,如何采用高效的教学方法来取得理想的授课效果成为教师们需要面对和思考的现实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高职物流经济地理教学的各种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阶段,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本保证是合理并符合教学实践的授课方法,物流经济地理作为高职教学新兴的学科,具有十分重要的教学意义。物流行业的蓬勃发展为物流经济地理学科提供了良好的历史机遇,培养拥有物流经济地理知识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时代的急迫需求。因此,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来取得较好的授课效果是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 讨论教学法

高职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是讨论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针对物流问题进行辩论、探讨的教学方法。在授课时,教师需要结合物流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让高职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这样可以显著地提高高职学生对于物流经济地理学科的认识,并且还能够在对问题分析的过程中总结相应的经验教训,从而对物流经济地理产生综合性的深层次理解。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明确讨论的课堂主题,讨论的主题应该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尽可能地贴近理论知识的关键点和实践中的热点,进而对高职学生进行有效的启发,使得学生围绕主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并且能够步步深入。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大胆地发表个人的观点和见解,当课堂讨论结束后,教师应该根据课堂的实际效果进行归纳总结,对讨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逐一的分析和解决,对于学生存在的不同见解,要进行详细的辩证和分析。此外,教師还应该根据课堂讨论的实际效果,给学生布置课下作业,这样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二、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方法是围绕特定的教学目标把现实存在的真实场景进行典型化的处理,从而形成可以供学生思考分析和判断的教学案例,通过学生的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教学模式,能够显著地提高高职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物流经济地理学科本质上是一门与实践经济活动联系比较紧密的综合性学科,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分析将会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物流经济地理学科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我国的物流布局中的成功案例和失败案例进行有效的归纳和总结,形成完美的教学案例。通过对现实案例的深入分析,可以使得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会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还能够提高高职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兴趣。

在采用案例教学时,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选择贴近现实、具有代表性、难度合适的实践案例,把各个理论知识点穿插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案例最好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吸引性,这样就可以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来使学生对课堂的教授内容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有助于学生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理论知识存在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及时地进行查漏补缺,尽可能地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同时,案例教学模式还能够帮助学生对课本的难点和重点进行充分的理解,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 实习教学法

实习教学法是高职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进行与本专业相关的社会活动,从而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分析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实习教学法的精髓在于把理论知识和实践问题有效地结合起来,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样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快速消化。实习教学法一般都是在课堂外或者是学校外面进行,高职学校在物流经济地理学科设置时,可以设置相关的实习教学周,教师应该根据实习周的教学要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布置相关的实习任务,并且规定任务完成的具体时间。比如,可以组织高职学生对当地的农贸市场进行实地的考察,对不同农产品的流向进行详细的记录,通过进行深入的分析,发现物流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且还应该归纳出存在问题的特点,最终制定出相关问题的优化方案;还可以组织学生联系当地运营状况良好的物流公司,对物理公司进行实地的调查研究,并且要求学生上交实习调研报告,教师结合实习报告的情况进行详细的总结,然后和学生一起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最佳的解决措施,这样就可以达到实习教学的根本目的。

四、 结语

物流经济地理是比较全新的教学领域,对于物流经济地理已经出现了诸多的新思维和观点,教学模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在授课的过程中,授课老师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法,并且及时地总结教学经验,从而能够灵活地运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切实地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社会输送洞悉物流经济地理知识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孙国楠,吴晓晨.高职物流经济地理教学改革之浅见[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11).

[2]杨晓楼.高职物流经济地理课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03).

作者简介:

段铁红,吉林省松原市,松原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地理课程论文范文第5篇

2、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的结构协调与要素协同

3、绿色之城:品质合肥 装置合肥

4、区域间旅游需求溢出测度的缺口模型及其验证

5、都市近郊传统村落乡村旅游嬗变过程中人地关系的演化

6、淄博市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7、城市发展理论与辽宁城镇化创新发展模式选择

8、民族与民族国家发展的“中国路径”

9、城乡治理的逻辑起点:分治与融合

10、系统工程思想视角下三产融合振兴民族村落的路径

11、论贫穷的本质与智慧城市的扶贫

12、互联网发展水平对城市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

13、一体化规模经济积聚效应

14、基于空间替代的环境规制产业结构效应研究

15、对三峡库区城镇发展模式及特色打造的思考

16、区域品牌传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7、人工智能应用下的大都市区治理:技术逻辑与治理路径

18、长株潭红色旅游共生发展的空间特征

19、人口城市化发展的分析与预测

20、天水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融合发展研究

21、试论区域跨越式发展路径的原始创新

22、创新集群:中国产业集聚区的未来之路

23、新发展阶段缩小我国区域差距空间模式的构建

24、时尚艺术:介质合谋与本体变异

25、基于空间经济学的交通基础设施集聚效应分析

26、南京临时政府北迁之因新探

27、大数据时代基于城市意象方法的武汉城市旅游形象定位与新媒体传播研究

28、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分析

29、从“中国实践”看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区域转向”

30、对边缘地带论的发展:“断裂带”分析

31、乡村旅游农户对土地流转意愿的调查分析

32、天津港口与城市转型发展的仿真模拟和策略研究

33、大运河城市文化模式初探

34、文化差异对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南北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

35、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36、城市流通系统:研究现状与一个综合性框架

37、建设多元共存的“一带一路”大文明圈

38、充分利用大国优势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39、铁路对城镇化发展影响分析

40、流域法治何以可能:长江流域空间法治化的逻辑与展开

41、平乐县沙子镇茶江漂流旅游项目开发研究

42、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再认识(下)

43、中国人口流动迁移对城市化进程影响的实证分析

44、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房地产投资环境评价分析研究

45、旅游摄影:研究述评与展望

46、制度厚度中国化涵义及构成要素探究

47、美国能源独立:动因、举措及影响研究

48、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分析

49、转型期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协调:特征、趋势与路径分析

经济地理课程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目前在高职院校职业技能课中大力推广,而物流经济地理作为一门辐射物流与港航专业群的综合性职业基础课程,传统的几种教学方法如讨论法、案例法、演示法在提高教学效果方面亟需改进和创新。该文作者结合物流经济地理教学实践,整合教学模块,积极探索“教中学,学中做,教-学-做融为一体”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关键词 教学做一体化 教学模式 职业技能

1 物流经济地理课程定位及培养目标

物流经济地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职业基础课,主要讲述交通运输线路和物流的操作对象即工业、农业、商业产品的生产布局,使学生具有运输线路的规划、设计、比较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对物质产品的采购和调运的能力。①

2 物流经济地理课程的一般常用教学方法

2.1 讨论教学法

课堂教学中有机地结合我国各个经济部门在物流运作中存在的实际布局问题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可以增加学生对各种物流现象、物流布局问题的认识。②

2.2 案例教学法

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师应结合课堂理论教学的内容尽量选取贴切的、有代表性的、难度适中的案例。一般来讲,在每个项目模块的开始部分,可以通过一个引导案例作为本章知识的一个导入,使学生通过对这个案例的分析产生学习本项目知识的欲望和兴趣。③

2.3 演示教学法

物流经济地理学重点介绍为解决实际物流问题不得不用到的交通运输地理知识,因此,在物流经济地理的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地方需要使用地理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工具——地图。例如,我国铁路网布局图、公路网布局图、全国沿海港口布局图等地图的应用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我国交通运输网络布局情况,掌握重要的交通运输路线。

物流经济地理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学术界和物流界还有很多新的思维和观点,对于它的教学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上述几种教学方法比较符合教学规律,是大多数高职学校进行物流经济地理这门课程教学的常用方法,但是这几种方法是把物流经济地理完全看作是一门职业基础课,是培养学生职业基础素质的课程,而没有把它提升到职业技能的高度。因此,作者对这门课程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进行了探索,希望通过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社会和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3 物流经济地理如何开展教学做一体化

3.1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施的条件

(1)一体化教室。一体化教室能科学、高效地实现一个自然人向物流职业人的转变。(2)双师素质。专业教师需具备双师素质,这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保障。

3.2 物流经济地理教学做一体化的具体实施

教学做一体化的实施首先要打破纯粹的按照章节或项目教学的模式,而是根据教学需要将前后内容有机联系起来,加以整合。如在学习我国的公路交通线路时,学习后要马上应用,已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此时教师可将后续的农业、工业、商业中的具体产品的产销情况、流量和流向一并简单介绍,就以其中的某些具体产品为例设计其合适的线路。以项目二“我国交通运输地理”中的任务3“公路运输线路布局”为例,介绍其教学单元设计。

3.2.1 单元简介

本单元主要介绍我国的高速公路线路和70条国道,通过对公路运输线路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为一票具体货物选择适合的线路。

3.2.2 单元目标

知识目标:熟悉我国的70条国道线路;掌握国家中长期高速公路网;了解高速公路的更名。

技能目标:理解线路的选取和物流运输速度和成本及效益之间的关系;根据不同货物的需求,选取适合的线路。

3.2.3 教学过程

(1)老师讲授;(2)地图教学:学生对照地图,进一步熟悉线路、走向、地名;(3)任务驱动:A.武汉某商贸公司销售一批工字钢80吨,买方为江西吉安某客户,请为其设计具体的公路运输线路。B.一批苹果重10吨,从陕西渭南运到武汉沙湖果品批发市场,请为其设计具体的公路运输线路。C.四川长虹集团200台42寸长虹LED电视要运到南京的配送中心仓库,请为其设计具体的公路运输线路。(4)单元考核:A.学生分小组讨论与设计方案。B.提交方案并做出汇报或展示,采用word文档和多媒体课件。(5)教师解析及点评:教师给出的三种货物分别是钢材、水果、液晶电视,钢材属于重工业产品,水果属于农产品,液晶电视属于轻工业产品,他们的生产布局及物流是项目四的内容,但是在讲解公路运输线路时,为了学以致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师特意将这两块内容有机联系起来,并且让学生了解到所学内容的前后续联系性。A.首先分析货物特性,该批货物为工字钢80吨,根据钢材的货物特性,从武汉到江西吉安既可走国道,也可走高速公路,主要取决于运输及时性的要求和运费要求。其次,具体查询两地之间的公路线路。如要求运费较低而对运输及时性无过高要求,则选择的里程最短的国道线路是武汉—G316—南昌—G105—吉安;如要求交货及时迅速,则选择的里程最短的高速公路线路是武汉—武黄高速—黄石—G45—吉安。B.分析货物特性,该批货物为苹果10吨,水果属于容易腐烂变质的鲜活商品,因此运输快速、在途时间短是最重要的,运费的高低是次要的,因此,该批货物尽量选择走里程最短的高速公路,即渭南—G30—西安—G70—武汉。C.分析货物特性,该批货物为200台42寸长虹LED电视,考虑到电视机的货物特性,不能碰撞、挤压、雨淋,所以该批货物只能采用公路集卡运输,国道一般路况较差,因此首选还是高速公路,具体查询线路,两地之间最近的高速公路线路是绵阳—G5—西安—G40—南京。

4 教学改进及完善

目前,物流经济地理课学生采用的工具以地图为主,信息化程度不够,因此,建议实训室引进相关软件,从而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整个过程用软件来实现。

注释

① 冯其河.中职物流专业理论类课程评价改革探析——以物流经济地理课程为例[J].物流科技,2010(4):107-109.

② 蘭琪.《物流经济地理》课程教学方法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09(9):111.

③ 李丽兰,穆中华.“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学”的课程开发分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27卷(10):112-113.

上一篇:煤矿经营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学校发展之我见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