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学习钢琴心理教育论文范文

2024-02-02

儿童学习钢琴心理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钢琴教育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教学活动,它不涉及了许多音乐素养与实践经验问题,还涉及到不同的学习对象则需要不同的对待。因此,有必要对钢琴教学中不同学习对象的教学模式来进行系统的探讨。在我国现阶段的钢琴教学实践中,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阶段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授课模式,一定程度上更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水平。更深层次的探索钢琴教学中的诸多现象与客观规律,对我国钢琴整体水平的提高有着广泛的意义。

【关键词】儿童;成人;钢琴教学观念;钢琴教学授课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不仅更重视孩子的教育,也更加注重生活品质,为了提高个人修养,陶冶情操,近几年来,学钢琴的路上不仅仅只是学生,还出现了一部分成人,针对这种现象就需要以不同的教学模式来指导具体的学习对象,长期以来,人们一直都在探讨着钢琴教学领域中的教与学,而对于钢琴教学中不同对象的授课模式及教学的观念等一系列问题更是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的探讨于思考。

一、钢琴教学观念

现代教育理念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不再是老师传授,而是通过自己平常积累及以有的认知结构基础上对新信息的第二次加工形成的,钢琴教师不再是钢琴乐曲演奏诠释的解说者和灌溉者,而是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帮助者,引导和帮助学生正确诠释整首钢琴作品,建构他们自己对钢琴作品的认知体系。这种由学生先自主学习,教师再来引导与帮助的师生角色转变的教学观念,可以充分的培养学生的认知体系及对钢琴作品演奏更准确地诠释。对以后的学习更会有很大的帮助。

二、钢琴教学授课模式

钢琴教学授课模式中最理想的模式就是在授课过程中能够采用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进度,使学生达到最佳的水平,从而在这种良好的教学效果中得到最大的收获。

那什么样的授课模式是最适合学生的呢,怎样来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于主动性,来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质,这就需要因材施教,主要为儿童与成人两种不同的学者。

对于儿童来说,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的威信绝对不可以建立在威嚴的基础上,这样会抑制学生的思维想象,抑制学生自然天赋,束缚学生自身音乐能力,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作为教师我们要去鼓励学生,发展个性,挖掘学生天赋,激发潜力,从而促进学生在音乐作品演奏过程中带有自己的演奏风格。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营造一种活泼,愉悦的课堂氛围,只需告诉学生演奏的基本原则和重难点,在音乐处理上则要充分留给学生自由的发挥空间,激发学生的音乐独创性。

对于成人来说,刚接触学琴时要时刻提醒慢练,成人对于自己弹奏的乐曲比起儿童更加了解,完整的概念,对于光彩的演奏效果,漂亮的快去跑动走着更为强烈的演奏渴望,因此,不是特别容易静下心来慢练。在学习进度与曲目的选择上也需要注意,起步阶段,成人学习肯定比儿童进步明显,而且,主观性也会明显区别于儿童,特别是在老师安排曲目上,成人可能会要求老师布置自己喜欢的乐曲,像久石让,理查德·克莱德曼等作品,但一定要根据学生情况来定,不可拔苗助长,不利于钢琴教学,到后期成人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则可以跳出传统模式,根据学生能力兴趣爱好,布置一些名曲或者热门曲目。

另一方面,比起儿童,更加建议成人参加各种钢琴比赛,钢琴演奏是一门表演艺术,它的最终呈现方式就是通过演奏来实现的。周广仁先生曾经也说过:“艺术实践是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搞表演艺术,一半是通过练习和上课来提高,另一半必须通过舞台实践来提高。”成人学习钢琴,之前上台机会比起儿童相对来说少,因此更需要争取上台机会,在实践中不断进步。

三、总结

钢琴教学中我们需要针对不同的学习者来进行不同的授课,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来因材施教,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促进钢琴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焦东建,董茉莉.米尔歇坦谈钢琴教学[J].钢琴艺术,2008.

[2]段召旭.永不褪色的钢琴梦——谈成人钢琴教育[J].钢琴艺术,2017.

作者简介:李婷婷(1994—),女,汉族,山西省临汾市,德州学院2014级音乐学师范类方向学生。

指导老师:于红,副教授。

儿童学习钢琴心理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成人学钢琴和儿童学钢琴有很大差异, 儿童学钢琴是在其成长过程中进行的, 弹琴所带来的肢体力量效应和对音乐感受的锻炼会促进儿童的发育, 一切都是顺其自然的;而成年人的肌肉、骨骼已经定型, 双手协调能力的培养也过了最佳的时期, 手指灵活性比较差, 在这种情况下学钢琴就是对肌体的一种改造, 从某种程度上说是违背自然的事情。这就是成人学钢琴的生理弱势。本文将从成人钢琴技巧学习方面探讨成人钢琴教学。

一、基本功入门

我们常常能看到一个看起来高大强壮的成年人, 在弹奏钢琴时手指却软弱无力, 声音要么轻飘飘的力量下不去, 要么就刺耳难听, 完全是“砸”出来的声音, 有时当某一手指触键的时候还会有其他手指跟着碰到琴键, 声音浑浊不清楚。更有的人, 弹琴时手总是感觉酸痛。仔细观察他们弹琴的姿势, 就会发现他们弹琴时全身僵硬, 动作非常不协调, 这些都是因为没有掌握的弹琴方法所致, 没有让自身力量真正传送到弹奏的指尖上去。所以正确的基本弹奏方法, 手指能力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1、弹琴首先必须要有好的心态

成人刚开始学琴对于弹琴有过多的想法和顾虑, 难免就会产生紧张的情绪, 不自觉的憋气并且呼吸急促, 所以就会感觉到疲劳, 音乐就完全失去了美感, 所以要想有美的声音, 就必须有美的心情和均匀自然的呼吸, 只有把顺畅的呼吸融入音乐的起伏, 内心才能轻松自然的歌唱, 琴声也才能自然优美。

2、重力弹奏法

音乐给人们带来的应该是美好和享受, 不管对于演奏者还是欣赏者都不应该感觉到不舒服, 钢琴的演奏也是呼应这一点, 钢琴演奏也是用人最舒服的手型加上最省力的触键方法构成的。试想我们的手平时垂直放松时的状态就是半握状, 而这个状态就是我们弹琴的手型。重力弹奏法也是呼应这一点, 弹奏时人身体的力量通过手臂、手腕到达指尖, 通过指尖来演奏。手臂、手腕始终是自然放松的状态, 不能人为的用力, 而是手指本身独立触键。触完键时, 手指就像人自然站立时脚支撑人的身体一样支撑着手立在琴键上, 完全靠重力压住琴键。对于成年人, 我们同样提倡用断奏入门, 直到学生能够熟练的运用手臂的自然重量, 再进入连奏的训练。成年人理解力强, 认为这个过程很简单, 学会了就可以了, 容易忽略这个阶段的重要性, 以致于后来即使弹到一定程度, 但是对于手臂重量的运用, 还是很吃力。所以这个阶段的练习是非常重要的, 可能这样弹奏的音乐不是那么连贯动听, 但是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将来必定是受益无穷的。

3、放松和控制

为了力量能够畅通无阻的传到指尖上弹琴者的肩部、手臂、肘、腕都必须保持放松。但是弹琴也不是绝对的放松, 还要有“控制”, “控制”是指对手掌和指尖的控制。弹琴时掌关节和指关节应该是绷紧的, 这样指尖才能在琴键上站稳;同时2、3、4指的第一关节要垂直于琴键, 每个手指都要保持“扣”紧的状态。不同的音有不同的音色和音量, 所以在弹奏之前要做好发力的准备, 比如抬手的动作。初学者的手指没有受过训练都没有力气, 只有手掌绷紧、手指随时保持高抬有力的状态才能控制好音的力度。这种弹琴方法刚开始时可能会不适应, 甚至觉得手指关节不舒服, 但是如果能坚持一段时间并保持自然顺畅的呼吸良好的心态, 很快手指的触键就会变得自然轻松、而且有力, 弹奏的声音也会有变的均匀, 并赋予层次感和颗粒性。

二、注意加强4、5指的练习

几乎所有的学琴者都碰到第4、5指触键无力、不灵活的问题。常会出现由于第4、5指不灵活而造成音色不统一或是几个音粘在一起弹不均匀的现象, 成人的这种现象会更严重一些, 所以平时应多注意单独做一些锻炼4、5指的练习。

1) 可以通过做变奏练习来增强第4、5指的稳定性。在练习《弹哈农练指法》时可以在弹到第4、5指的音时。延长其时值, 也就是延长4、5指站在琴键上的时间, 以锻炼4、5指的稳定性。

2) 通过五指练习来增强4、5指的独立性。让五个手指按下五个琴键, 然后单独抬起第4或5指, 做高抬手指再弹下的动作, 不过要注意手腕的放松。

3) 通过双音连奏的练习来增强4、5指的灵活性, 这个练习刚开始比较难做, 觉得手指抬不起来来, 双音不能同时触键, 可以把速度放的很慢, 把抬手和触键的动作分解来做。

三、视谱练习

1) 唱谱, 唱谱可以提高识谱的能力, 因为唱谱时可以集中精神识谱, 加快对谱子的熟悉程度, 还能提高节奏感, 可先学会唱谱、打好节奏后再弹奏, 这样既可以减少错误, 又可以减轻弹奏时的压力。

2) 视奏, 要经常视奏, 也就是看谱弹奏, 锻炼学生的快速识谱的能力, 并且能尽快熟悉钢琴键盘、乐谱和提高弹奏的准确性。的, 以至于成人的视谱能力得不到培养, 这种先会背谱才能弹奏的方法一碰到稍微难一点的曲子就不行了, 尤其是复调曲子。所以成人要多做视谱练习。

四、音乐素质培养

由于学琴时间的限制和技术的限制, 成年人弹的曲子的数目有限, 无法将每个作曲家的作品都弹到, 所以要想了解更全面的钢琴音乐, 提高音乐艺术修养, 就要多看, 多听并且精弹。

1) 多看, 是指多看与钢琴有关的文献资料, 多方面的搜集各种钢琴资料, 研究各位作曲家及其作品的创作背景、动机和乐曲的风格、影响等等。

2) 多听, 就是指多听各位作曲家的各种风格的作品, 多听同一作品不同时期的不同钢琴家的演奏, 这样有助于了解不同时期的作曲家及作品风格特点, 同时能很好的感受作品的情感表达。

3) 精弹, 是指选择合适自己水平的作品进行实际弹奏, 多听各位钢琴家的不同的演奏版本, 多做对比, 全面的掌握曲目的风格, 再结合自己的理解, 演奏出具有自己独特演奏风格的音乐。

通过多听、多看和有对比性的精弹, 才能更深刻的研究和感受各种钢琴音乐, 从而达到全面提高自身音乐修养的目的。

儿童学习钢琴心理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这些方法结合了幼儿平时喜欢玩弄的游戏,因此符合他们的兴趣,获得了孩子们的喜爱.通过近二十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这是个有效的方法.今整理成文,供教师同行和家长们使用.

一、 手臂放松操

面对钢琴零起点的孩子,在开始正规的课程之前,我总是先让他们认识身体的哪一部分是手臂,手臂可以怎样活动,怎样才能找到手臂的重量,重量又是如何落下.于是编了以下三节手臂放松操,由易到难,邮简到繁,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轻松愉快地认识了手臂以及手臂在演奏钢琴时的规范动作.为钢琴演奏的第一步"非连音的弹奏"学习做好了准备.

1、 手臂放松的练习

通过长期观察,我发现孩子们在弯腰的时候比站立时更容易找到手臂放松的感觉,于是编了以下的练习操,让他们看着自己的手臂放松的甩动,在教他们认识手臂的同时也找了手臂的重量. "大象甩鼻子:小朋友们请站好,两腿稍微分开,距离与肩宽.弯腰九十度,手臂放松垂直.手臂像大象鼻子一样,左右甩起来.

2、手臂用力的练习

通过前一节"手臂放松操"的练习,小朋友们能够在弯腰的状态下顺利地找到手臂的重量.此时马上站立起来做以下的第二节操,还像前一节那样前后甩动.把刚才的感觉带过来,就能比较方便的找到站立状态下的手臂重量.随着摆动幅度的加大,小朋友们还能体会到重量的由小到大,由轻到重,在找到重量的同时学会如何运用,为"非连音的弹奏"打下扎实的基础. "小猴荡秋千"小朋友们请站好,两腿稍微分开,距离与肩宽.两个手臂同时向前后摆动,就象小猴在荡秋千一样越摆越大,越甩越高.

3、手臂协调的练习

第三节操"手臂放松操"可以有多种练习方法:单手向前甩动,单手向后甩动,双手同时向前甩动,双手同时身后甩动以及双手反向甩动. "荷兰大风车"小朋友们请站好,双手顺时针甩手臂,双手逆时针甩手臂.右手顺时针甩手臂,左手逆时针甩手臂,做两个荷兰大风车. 能过以一一系列的练习,小朋友们已经完全了解手臂的重量,能够熟练地运用重量,并且在用力的同时能够感觉到腰部的支持和身体的平衡,身体的协调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锻炼.

二、五指练习操

通过第一部分三节操的训练,小朋友们已经能够在弯腰和站立的状态下顺利地找到手臂的重量,并能放松自如的运用,可以说这是个很好的开始.现在我们要训练坐着的状态下找到手臂的重量,让这个重量完全放松,自然地掉在大腿上.这样就可以非常方便地把手臂的重量掉在钢琴上了.

1、 手臂重量垂落的练习

在做这个练习时要注意检查坐姿是否端正,手臂弯曲的角度和手掌的方向是否正确.手臂重量掉在腿上时,是用手腕落下而不是手掌拍打. "宝宝抱大熊"请小朋友们坐在琴凳上,双脚放平,自然分开.两个手臂慢慢抬起,与肩同高,做抱大熊的姿势.手掌向下,手臂自然垂落在腿上.重复抬起--落下的动作.

2、

2、手指关节的练习

为了让小朋友们在弹钢琴时能够拥有比较漂亮的手型和比较独立的手指,需要一些手掌肌肉和手指各关节的练习.此时可以做以下的训练,注意必须检查手掌在这时是否完全放平,手指是否完全伸直,握紧的时候动作是否整齐,一致.在手掌完全张开的时候,还可以向小朋友们介绍他们的小手,让他们认识手掌是哪里,有几个手指,为了方便他们的辨认,我把每个手指都编了:1.2.3.4.5.并告诉他们每个手指有三个关节,每个关节的位置在哪里,还会加一点小游戏--点指游戏.帮助他们加强记忆. "石头剪子布"许多小朋友都玩过"石头剪子布"的游戏,现在我们把手掌放平,五个手指尽量伸直,做成一张大大的"布".然后收起五个手指,握成"石头".重复"布"-"石头"的动作.

3、从二指到五指的练习

在幼儿开始学习弹钢琴时,2,3,4,5指的抬指方向和用力方向是相同的,这节手指操既能让他们了解这四个手指运动有原理,又能锻炼他们从2指到第5指的整体协调,同时使掌关节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注意:无论是在开门,还是关门的状态2,3,4,5指始终是一个整体,动作要求整齐,有力. "小矮人的门:手掌张开,第2.3.4.5指伸直并拢,做成一块门板,第1指竖直.第2,3,4,5指整齐地向手掌心合拢,做关门的姿势.重复开门--关门的动作.

4、手指站立的练习

小朋友们在刚开始学习钢琴的时候通常会遇到的问题是:手指的第一关节很软,总是站不好,抬指动作不到位,不知道如何去抬指.这节手指操能够使小朋友们在简单的游戏中轻松地掌握每个关节的站立概念.找到弹琴的触键点.对弹钢琴的手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注意:必须检查所有的手指关节是否自然弯曲,放松.从心里感觉到第2到第5指与1指合成O形的指尖位置. "金鱼的嘴巴"第2指和1指做成一个O的形状,打开变成C的形状,重复多次,就像金鱼的在呼吸.第3指和1指做成O形状,打开变成C的形状.第4指和1指做成O形状,打开变成C的形状.第5指和1指做成O形状,打开变成C的形状.

5、保持正确的手型与手指抬起的练习

当孩子学会了每个手指的单一抬指动作后,要帮助他们顺利地找到弹琴的正确手型.手的第一个关节都能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既不压又不紧,并且能够在保持这个完美手型的同时使每个手指的独立性加强.使手指能够自如地抬起和落下,为连奏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也能使小朋友们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度过钢琴学习的又一个难关.做这个练习时要注意:做抬指动作的手指的三个关节要自然弯曲,落下的时候要站好,保持好小房子的造型. "造座小房子"小朋友们请侧坐在琴凳上,把整个前臂放在琴盖上.手握成拳头(看见尖尖的屋顶),然后慢慢地向外松开,五个手指自然分开,放好,就像是五根柱子支撑起一个屋顶,这样就造好了一个小房子. 第1指放松地上下运动,其余的手指保技原样.第2指放松地上下运动,其余的手指保技原样.第3指放松地上下运动,其余的手指保技原样.第4指放松地上下运动,其余的手指保技原样.第5指放松地上下运动,其余的手指保持原样.

6、手指和组合抬指的练习

通过一系列的训练,小朋友们已经可以很方便地找到弹钢琴的正确手型,并且在保持手型的同时,五个手指按要求独立地做抬指动作,但是在弹钢琴的时候除了每个手指需要有独立活动的能力外,还必须要继续进行不同手指组合的训练.这节手指操给第2到第5指提供了一些简单的组合练习,这中等以上速度的连音,快速的音阶跑动做好了技术上的准备.使小朋友们能够比较顺利的进入中级阶段的学习.注意:在做这节手指操时,要求保持小房子的手型.抬起的时候手指关节要自然弯曲,像一排大钩子,落下的时候手指要站好. "一排大钩子"先造一座小房子:第1指固定不动,第2,3,4,5指整齐地做上下运动.第1,2指固定不动,第3,4,5指整齐地做上下运动.第1,2,3指固定不动,第4,5指整齐地做上下运动.第5指固定不动,第1,2,3,4,5指整齐地做上下运动.第5,4指固定不动,第1,2,3指整齐地做上下运动。

三、大拇指的专门练习

大拇指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手指,它长得又短又粗,却非常有力.在演奏钢琴时它的运动方式也很特别,既要上下运动,又要左右运动,同时还要做和手腕配合的旋转动作.通过以下几节手指操的训练,小朋友们可以非常容易地掌握对大拇指的运用和控制,这钢琴演奏更高层次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1、 大拇指的抬起练习

小朋友们通过这节手指操的学习,可以了解大拇指在上下运动的时候方向是朝着第2指的,而不是向外翘的.大拇指看上去虽然短,支持它的肌肉却非常发达,强壮.所以要做大拇指的练习时要注意放松,在用力上尽量和第2,3,4,5指的用力一致,使手指的用力达到均衡,统一.注意:在练习时要做仔细观察1指的运动方式,体会1指的抬指方身和用力方法. "滑滑梯"小朋友们请用手造一个小房子,把手轻轻地放在琴盖上,第1指与第2指合起,像拿着一朵花,第1指顺着第2指像滑滑梯一样做上下运动.

2、大拇指的横向练习 通过这节手指操,小朋友们可以了解大拇指还可以做左右摆动的动作,这是大拇指和其他手指不一样的地方.学会了这个动作,能够为将来的长琶音,手位的快速移动,手掌的伸缩等钢琴演奏技巧的训练带来极大的方便.注意:大拇指贴着琴盖做横向运动,幅度尽可能大,为音阶的手位转移做准备. "小雨刷"小朋友们请用手造一个小房子,把手轻轻地放在琴盖上,第1指像汽车一样贴着琴盖上左右摆动.

3、大拇指的旋转练习

在练习这节手指操时要找到大拇指的触键点,也就是大拇指放在琴盖上接触到琴盖的地方.在做旋转练习薄的时候,手腕和手臂相应斩随之转动.为钢琴演奏的密集型快速跑动做好了前期准备.注意:要找到大拇指的触键点,为弹奏音阶的手位转移做准略去. "摁图钉"小朋友们请做一个顶呱呱的动作,反过来第1指朝下,像摁图钉一样左右旋转.

四、手腕灵活的练习

手腕灵活性的训练和运用对于钢琴演奏非常重要,从演奏技巧上来讲,无论是初学的非连音演奏,还是日后的音阶,琶音的快速跑动以及双音,和弦,八度的演奏,都需要手腕的配合.从音乐上来讲,每一个乐句的完成,每一个语气的形成都离不开手腕的带动和运用.而在遇到问题再单独进手腕的练习,对于儿童是不妥当的.因为既浪费时间,也使他们产生厌烦感. 这里的六节手腕练习操,使儿童能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顺利地学会手腕的不同方向的运动,为钢琴演奏的进一步完善做好准备.

1、 手腕的纵向练习

这节操是为非连音,落起,落连起等演奏技巧准备.注意:仔细观察手腕的纵向运动,从手腕的抬起--放平--落下有很大的空间,可分成五个层次:抬起是手腕抬得最高的一个点,手指差一点就离开键盘;抬起到放平中间还有一个点;放平是手腕与手指在同一水来面的一个点;放平与落下中间有一个点;落下是手腕最低的一个点.全神贯注手腕的运动,肩膀,肘部等其他部位尽量放松。

“升降梯”小朋友们请用手造一个小房子,手指尖挂在钢琴键盘边上。手腕像升降机一样做:上--提起,中--放平,下--落下的动作。

2、手腕的横向练习

这节操是为琶音的演奏和手位的快速移动技巧平铺助准备。注意:仔细观察手腕的横向运动,手腕放平,移动的幅度由小到大,但是手型要保持好,手臂的其他部位尽量放松,肩膀,身体和手臂不要随之左右晃动。 “摇摆舞”小朋友们请用手造一个小房子,手指尖挂在钢琴键盘边上。手腕向左--右做水平方向的移动。

3、手腕的转圈练习

在做这节操时建议家长做个小道具,报纸中间剪个洞,套在小朋友手上。让他们顺着圆形的洞面画,还可以准备两个不同大小的道具,这样小朋友们就能很开心的练习,不知不觉中小圈大圈都练好了。在以后的不同的音乐走向,键盘位置组合中能够自如地运用。注意:手腕画圈要尽量画圆,手腕,手臂尽量放松。

“画圈圈”小朋友们请用手造一个小房子,手指尖挂在钢琴键盘边上。手腕按顺时针方向画圈。手腕按逆时针方向画圈。

4、音程以及和弦演奏的手腕练习

这节手指操可用作四度,五度,六度,八度和弦的预备练习。注意:在做练习的时候要保持拿苹果的手型,同时手腕慢慢地运动。幅度由小到大,熟练之后可以加快速度并且加大难度:小--小动作;中--中等的,最自然的动作;大--最大幅度的动作。

“拿苹果”小朋友们请伸出两只手,掌心朝上,像拿着一个大苹果,手腕向里--向外做运动。当动作熟练后可以把手掌反过来,掌心向下,手掌轻轻地上下摆动。

5、手腕的转位动作练习这节手指操可以锻炼手腕的转弯动作,为音阶,琶音的快速跑动和快速换手位等演奏方法做准备。

注意:在画圈的时候,保持手指合拢的状态。练习时动作要灵活,速度要稍快一些。

“翻跟头”小朋友们请用手造一个小房子,手腕靠在琴盖上,五个手指抬起来,右手在空中逆时针画圈,左手在空中顺时针车圈,每画一个圈,手腕往前移动一寸,就像孙悟空在空中翻跟头一样。

6、手掌的伸缩练习

这节手指操锻炼了手掌的拇指和小指的展肌,拇指和小指的屈肌;掌短肌和小指短期培训屈肌,可以为钢琴演奏的特殊技巧和特殊指法作铺助练习。注意:手掌的伸缩动作幅度要大;伸--完全打开,尽可能张大;缩--完全合拢,第1指碰到第5指。

“拱拱虫”手掌放在琴盖上,张开--收拢,再张开--收拢。。。就像一条拱拱虫在快乐地爬着。

五、双手协调的练习

许多家长让小朋友学习钢琴是为了开发小朋友们的智力,使小朋友们变得更聪明。因为弹琴要用脑想,用眼看,用耳听,用嘴唱,用两只手的十个手指头弹奏不同的键盘,还要用双脚去踩踏板。。。当小朋友们能够同时做这么多件事情的时候,他们的左右脑已经能够同时使用,并且协调一致。因此孩子会变得非常聪明的。但是要达到如此完美的协调和控制是需要一个漫长的,严格的,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我在此介绍四个小游戏,在练琴累了的时候玩一玩,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1、 锤子与抹布

在弹钢琴时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两只手表现不同的音乐,一只手要连贯富有歌唱性。另一只手却要跳跃,有弹性,这是有一定困难的。在这个游戏中,锤子代表跳音,抹布代表连音,随着动作能够转换准确,以后在弹琴中碰到这种情况就不成问题了。

左手握拳做个锤子往左腿上敲,右手张开做块抹布在右腿上抹,超敲越快,越抹越快,一声令下,说换就换。换来换去,不可以乱。

2、一枪打六个

刚开始做这个游戏时,总会觉得手指反应慢,不听话,老出错,这个游戏只要管住2指和5指,找到替换的规律,就很容易做到。 左手做把枪,右手做成六,一枪打六个,左右轮流换。

3、拧来又拧去

这个游戏是第1指和第2指以及左手和右手的灵活,协调练习。在练习中其他手指放松,自然弯曲。 左手2指点住右手1指,右手2指点在左手1指,点点点点。。。越来越快,就像麻药拧来拧去。

4、拳击热身赛

在练习弹奏复调作品时就会发现,乐曲的旋律不总出现在右手高音区,有时也会出现在左手低音区。此时就需要根据主题在不同声部的出现而加强力度,调整音量,改变触键,丰富音色。这个游戏在锻炼小朋友们出左拳还是右拳的同时锻炼了小朋友们大脑的快速反应和身体的协调能力。 像拳击比赛一样,弓字步握拳准备好,叫右手--右手出拳收左手--复位。叫左手--左手出拳收右手--复位。

儿童学习钢琴心理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钢琴入门 手型 乐理 儿童心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习钢琴的孩子越来越多,年龄也越来越小。钢琴的入门,需要掌握较多的理论知识。对于

4、5岁的孩子来说,这些音乐的理论知识未免过于枯燥和难理解。为此,笔者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儿童钢琴入门的小技巧。

一、手型问题

钢琴入门,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手型问题,正确的手型会给后期的学习及演奏奠定良好的基础,错误的手型会使孩子在学琴道路越来越困难。对于

4、5岁的孩子来说,如果直接告诉他,正确的手型要注意:1.整只手与小臂持水平位置;2.手指关节要凸起,避免塌陷;3.手指自然弯曲,同手掌一起形成一个半圆形。这些语言对于一个4岁的孩子来说,比较难理解。即便老师做出了示范,孩子也许一时能记住,转眼就忘记了。应该学会用孩子的语言来讲解手型问题。

首先,把弹钢琴的力量比喻成一颗水滴,让孩子自己想像这颗水滴从胳膊滚落到键盘上,手腕如果高了,水滴就在手腕处下不去了,以此让孩子记住避免手腕过高。

其次,手自然打开放在钢琴上,手心里就像握着一颗鸡蛋,或者拿一颗鸡蛋给孩子握一下,在整个的弹琴过程中,不断提醒孩子,手心里的鸡蛋呢?是不是被压扁了?以此让孩子记住手指同手掌一起形成了一个半圆形。手指关节也避免塌陷。

当学生的手型出现问题时,教师如果直接提出批评,对于

4、5岁的孩子来说,很容易打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示范,让学生自己来观察,错误的手型会给演奏带来什么样的阻碍,比如手腕不平稳,就会影响到演奏的速度。通过实例观察,让孩子了解为什么要有正确的演奏手型,才可以让孩子更好地记住正确的手型。

二、钢琴入门时的乐理知识

钢琴是涉及到乐理知识较多的一门乐器,枯燥的理论知识,对于初学钢琴的儿童来说,是比较难理解的。以《汤普森基础教程第一册》为例,第一节课的知识点就涉及到五线谱的知识,认识五线谱,高音谱号,低音谱号,全音符,中央c的音名、唱名以及五线谱上的位置。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如果单纯的讲解,初学儿童很难记住这些知识点,教师可以通过各种生动的比喻让孩子记住,比如在讲解五线谱时,让孩子自己观察,为什么叫五线谱,因为有五条线,使孩子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知识。高音谱号像个挂钩,低音谱号像个耳朵。在钢琴的谱子中,高音谱号又代表了妈妈,因为只要看到高音谱号,跟在它后面的音就在右边的音(教师在钢琴上演奏高音区音阶),声音比较高,比较明亮,像妈妈说话的声音,所以它也叫高音谱号。像耳朵的这个符号,就代表了爸爸,因为跟在它后面的音,都在钢琴的左边,(教师在钢琴上演奏低音区的音阶),声音比较低沉,像爸爸说话的声音,所以它也叫低音谱号,每个小音符都有自己的名字,而且一个大名,一个小名。大名是它的英文名字c。它还有个小名,是我们经常叫的名字,叫do。它在妈妈这的位置和在爸爸这的位置是不一样的,我们来观察一下,它在妈妈这是在五条线的下面一条线上,它在爸爸这的位置是在五条线的上面这一条线上,但是它是同一个小朋友,都是do。像小皮球一样的圆圆的音符叫全音符,它有四拍。教师带着学生一起打拍子。如果学生的节奏不均匀,教师可以让学生看一下钟表的走动,让孩子模仿钟表走动的声音,嘀嗒,嘀嗒&&。教师模仿不规则的嘀嗒声,让孩子理解这样的声音就表示这个钟表坏掉了,以此启发儿童对于节奏均匀的理解。

三、鼓励性的语言

四、教师多做示范

4、5岁的孩子最快最直接的学习方法就是模仿,教师在讲解演奏姿势时,应该多做示范,让孩子更直观的观察到正确的手型,通过模仿,最快的掌握正确的演奏姿势。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也可以穿插一些简单的好听的曲子演奏给学生听,以此激发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

儿童学习钢琴心理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涌入城市,由于经济条件、户籍、教育条件等因素的限制,迫使外出务工人员不得不将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由他人进行照顾,这些孩子被称为留守儿童。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界定,学者们比较公认的是指父母双方或是一方一年中在外务工时间累积达六个月及以上,而被留在农村户籍所在地由父母单方、祖辈、上代、同辈监护或是自我监护的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根据全国妇联 2010 年的调查结果显示, 我国18岁以下留守儿童的数量已高达 6100 万人。面对如此庞大的社会群体,留守儿童问题也受到了研究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但是许多的研究对与留守儿童有关的负面问题给予了较多的关注,如许多的研究都是基于留守儿童存在的行为问题(如反社会行为)、心理社会问题(如同辈群体)和内部情绪问题(如抑郁、焦虑、孤独)展开调查和研究的。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研究者关注到那些在不良环境下依旧生活、学习很好的留守儿童,他们尽管也经历了亲子分离,但是并没有出现心理和行为的问题,在某些方面甚至比非留守儿童做得更好。本文将继续探讨心理弹性理论在留守儿童心理和情感方面的应用,并且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对心理弹性的研究要追溯到神话、童话故事、艺术和文学里的英雄故事;20世纪初,研究人员关注的个体在适应环境方面从自然选择到对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的转变,其中在对自我的研究上一般是集中在动机、能力和自我效能感等积极方面,但对有问题或是在危险环境下成长的儿童和青少年主要关注的还是他们的问题方面;在随后的研究中,令大家感到震惊的现象是,有些在高风险环境中成长的儿童比在低风险环境中成长的儿童发展得更好,所以研究者们将视角转向那些在高危环境中却发展得很好的孩子,并且使用心理弹性来描述这些存在生活问题和精神病学危险但在生活中依旧发展得很好的孩子。

二、心理弹性理论的定义、影响因素、理论模型

(一)定义

Masten认为心理弹性是指在逆境中一类有特点的积极适应的模式,其包含两种判断:第一,对行为的期望而言,那个人都是做得好或更好的判断。第二,减少对好的结果威胁的判断。

(二)影响因素

与心理弹性相关的因素包括良好的发展成果、威胁等危险性因素、资源等保护性因素。良好的发展任务是指社会或历史文化对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环境的儿童所给定的期望,包括良好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对于威胁等危险性因素可以由单一的指标来定义,包括离婚、虐待、早孕,父母生病、患精神病、贫穷、无家可归、战争的巨大创伤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也可以由累积的风险进行评估,可以采取两个主要形式:风险指数和生活压力经验分数。累积风险分数是指在孩子的生活中的危险因素的总分,而生活压力通常是指在一段时间内所遇到的总的消极事件和经历。资源是相反的危险因素,有证据表明,它们的存在能更好地预测适应性的结果,也是人类适应社会进程中的物质资本,保护性因素是在高危条件下人能够预测更好的结果的一种素质。

(三)理论模型

Masten认为,现在有两种主要的模型可以用来描述心理弹性,分别是变量集中的弹力模型和人集中的弹力模型。

以变量为中心的弹力模型考虑保护性因素和危险性因素的相互作用,分为可加模型、交互式模型和间接模型。可加模型认为,风险和资源都可以直接单独地影响个体,但是最终的结果取决于谁的影响力更大。交互式模型认为,一个变量有调节作用,能够改变风险或是资产变量的影响,如减少个体易感性或是激活威胁保护系统,能促进儿童个体的发展,这种变量可以称为调节剂或保护因素。间接模型关注某个变量的中介效应,如家庭良好的环境氛围,一方面,保护性因素通过中介因素对儿童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危险性因素通过中介因素受到阻碍,从而使个体获得良好的发展。

以人为中心的弹力模型的研究重点在于对被试类型的选择上,考察弹性人群,并比较他们与适应不良人群或未经历危险处境的人群之间的差異, 从而说明哪些因素导致了适应结果的不同。通常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进行研究:一是对概念模型具有启发式的个案进行研究,虽然并不是真正的弹性研究的个案,但是能激发对于弹性个案的研究。二是寻找具有弹性的子组。迄今为止,最经典的方案就是对考艾岛的纵向研究。1995年,研究人员在考艾岛上, 根据多个风险指标,对于那些2 岁之前就被认定存在高危风险的人群,在他们10 到 18岁时,考察他们的综合发展和智力健康分数,从而确定一个弹性子群,后可以将弹性组与同等高风险下的却做得不好的孩子进行比较得出影响心理弹性的因素。三是补充性研究,此研究中包括有一般人群的儿童,实验分为目标弹性组、低风险—适应组、低风险—不适应组以及高风险—不适应组。通过将四组被试进行比较确定哪些因素会引起适应环境的不同。

近些年来,对于心理弹性的解释更多的是趋向于路径模型。因为经典的弹性全面诊断模型有相当数量的时间跨度,风险和资源衡量弹性不是瞬时现象而是随着时间在变化。心理弹性路径模型,它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以更明确的方式追踪行为的动态系统模型。该理论认为,生命历程是个体对好的结果进行探索,对不适应结果进行反抗的过程,主要分为三种路径模式:路径A反映了一个成长在高危环境中的孩子能一直生活得很好。路径B反映了本身适应很好的孩子,突然受到重大的打击和恢复的过程。路径C反映了弹性发展的晚期模式,在高风险环境中适应不好的孩子,提供给他生活改变的机会,从而适应生活。如高危青年寻求第二次机会,参加军事服务、培养积极浪漫的关系、确定新的方向。

以往的研究表明,留守儿童易出现一些心理和情感方面的问题(如抑郁、焦虑、孤独),但是对那些在心理和情感方面发展很好的留守儿童而言,心理弹性理论认为的可能原因有:一是个人特质,如智商高、积极乐观、外向等。二是拥有更多的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如有效的父母教养方式、良好的家庭氛围等。留守儿童在心理和情感方面适应良好的现象是先天素质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内外因的交互作用,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三、心理弹性理论作用机制和提高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措施

心理弹性理论的作用机制旨在阐明保护因素是通过什么途径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Rutte在对以往文献归纳总结后提出了弹性发展的四种作用机制:一是降低危险因素的影响, 包括改变个体对危险因素的认知和避免或减少与危险因素的接触。二是减少由于危险因素而产生的消极连锁反应。例如, 由于得到良好照顾,儿童得以幸免于由于父母的去世带来的消极连锁影响。三是保护性因素对儿童弹性发展的影响可以通过自尊和自我效能的提高来实现。研究发现,与他人建立安全与爱的和谐关系以及获得成功解决问题的经验可以提高儿童的自尊和自我效能感, 有利于儿童解决不利的处境。四是为个体获取资源或完成生命中的重要转折提供条件。

留守儿童的心理和情感方面一直是研究人员关注的话题,近些年来,留守儿童在心理和情感方面出现的一些恶性事件引起社会的重视。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稳定的情感是儿童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所以研究人员致力于寻找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和情感的因素,以帮助留守儿童顺利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挫折,健康成长。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经历了早期的亲子分离,与父母缺乏心灵上的沟通和情感上的交流,有研究表明,父母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会做更多有关于亲情的梦,情感上表现出更多的孤独、郁闷,在小学阶段会比初中阶段表现出更多的亲情冷漠和憎恨。所以,对留守儿童心理和情感方面的关注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我们看到此类留守儿童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也看到了一些可以操作的环境变量能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和情感方面健康发展。儿童的弹性研究及其成果对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和情感方面的启示至少有三:

第一,学校是适学儿童成长的主要场所,在儿童成长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留守儿童而言,在家庭中,由于与父母的长期分离,易出现心灵孤寂和情感缺失,学校老师在心灵上的支持和关爱就起到很大的作用,不仅能帮助这些留守儿童自信地处理不利情景,还能帮他们脱离因与父母长期分离而处的危险情境,促进自身健康发展。如,学校组织定期家訪,及时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培训专业心理教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和情感问题及时解决;开展心理健康课,培养留守儿童自尊、自信、乐观、开朗等良好的人格品质,尤其要教给留守儿童应对挫折和调控情绪的技巧;组织在校留守儿童团体,进行团体内自助。

第二,留守儿童是社会上一个数量庞大的特殊群体,社会和社区的关注和重视对于解决留守儿童的一些问题就显得尤为关键。弹性理论认为,有效的学校管理、创办社会组织、高水平的公共安全设施、良好的社会紧急服务及公共健康服务都有助于提升个人的心理弹性,使其顺利面对不利情景。因此对于留守儿童,社会和社区要及时预防或减少危险性因素的影响,如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以减少留守儿童抽烟、酗酒及物质滥用等不良行为;通过志愿者行动为留守儿童提供家庭帮助。同时提供各种健康娱乐设施资源,如社区可以专门为留守儿童开放儿童俱乐部、休闲娱乐室、绿色网吧等,正确引导留守儿童参加健康的娱乐活动;创建良好的社会紧急服务和公共健康服务系统,及时为留守儿童提供紧急卫生服务,为他们进行定期身体检查,保障他们的健康。

第三,家庭是孩子坚实的港湾,能给孩子坚强的依靠,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良好的亲子关系会让孩子充满安全感,勇敢地探索周围的世界,坦然面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有研究表明,父母关系和谐、家庭功能良好、亲子关系良好对儿童心理弹性有很大的影响。父母的支持和鼓励能激发孩子的信心,使他们能够勇敢地处理生活中的不利情景。对留守儿童而言,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缺乏日常必要的感情沟通和心灵交流,良好的家庭关系和父母的支持、肯定就显得尤为重要。不管工作多忙,父母也要定时给孩子打电话,询问孩子生活、学习和心理状况;当孩子遇到问题时,要跟孩子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支持和肯定孩子的一些成功经验,培养孩子自信、乐观的品质;努力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长跟孩子一起成长;不要把自己摆在家长的位置上对孩子进行说教,而应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榜样。

(作者系郑州大学教育系学生;指导老师系郑州大学教育系研究生导师葛操教授)

儿童学习钢琴心理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它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美术教育属于艺术教育的范畴,是利用图画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教育,和语言文字的教育有异曲同工之处。美好的图画在人的心理上会产生积极地作用,美术教育正是通过这个作用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影响。本文旨在通过从学生心理问题的治愈这个角度对美术教育、美术教学的作用、方法、过程、目标等元素的进行探讨。力图在新的大的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用新的视角观察、探究美术教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产生的深远意义和广泛作用。

关键词:美术心理健康教育意义

当今社会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美术教育和其他学科一样重要,它传输给学生美术知识,训练学生的美术技能,还通过自身特有的艺术教育的特质,让学生的心理通过学习这门学科达到一个美的境界,不良的心理状态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从而得到治疗和矫正,在心理上逐步建立一个和谐的基调,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心理健康关系到一个人能否健康成长,美术教学正是通过美育帮助每个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出心理健康发展的第一步。笔者多年从事美术教学,依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可以得出科学的合理的美术教学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积极地作用,本文接下来将做进一步的阐述。

1 美术教育构建和谐的心理,完善人的道德和人格

美术是一种艺术,它将生活中的美,大自然的美通过图画的形式以艺术的方式沉淀下来,让人们去永久的品味和欣赏。美的原则是真、善、美,这三者是一个统一体,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纵观当今教育现状,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它的解决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共同努力,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人格体系,构建和谐的心理架构,美术教育作为教育部门的一部分,当然责无旁贷。学生不仅仅只是需要学习知识更需要一个健康的心理,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或者教育部门,都应该把这个作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来看待。作为一个美术教育工作者通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们也看到美术教育在治愈学生心理问题、塑造完善的人格体系、构建较为稳定和谐的心理架构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美术教师作为指导学生学习美术的人,首先就要做到自身拥有良好的精神面貌,积极地情绪,用心的去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状态,在编写教学方案的时候按照心理学的规律,设置一个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环境,它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只有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能愉悦的体验美术教育带给心理上美的感染力。一个优秀的美术教师不仅仅需要深厚的专业知识,同时更要善于引导学生,无论是在学生的求知欲上还是在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上面,都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教授过程也是一种美的存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美的教育,感受爱的教育,形成自身积极地人生态度,从而引导自身健康的成长。

2 灵活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增进情感交流

2.1 提高学生审美素养

美术艺术是一门比较特别的艺术,它在进行创作时首先进行整体把握,其次去粗存精华,去丑存美,一幅好的美术作品,必定有一个和谐的整体同时又彰显出作者的个性。美术教育的教学目标中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感知美的能力。学生的审美体验过程和艺术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情感宣泄良好方式。学生在美术教育中,将个人的感情结合欣赏的作品宣泄出来,有利于学生调节自己当下不稳定的心理状态,把握好自身心理的变化规律。用科学的构建方法调节自己的心理,可以有效的预防青少年在遇到心理问题以后不正常的行为。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处于一个波动的时期。他们渴望自己能够独立但是因为自身的原因往往又脱离不了家庭、父母、社会的帮助,再者,我们的社会由于正处在经济改革时期,很多外来的文化、经济因素也对他们的心理产生影响。这些因素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对学生的心理都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作为美术教育者有义务也有这个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艺术的途径宣泄个人情感。教会学生掌握通过艺术鉴赏和艺术创造途径有效的调节个人心理状态的基本方法。这正是美术教育治愈学生心理问题的深远意义的核心所在。

2.2 帮助学生增强沟通能力,增进情感交流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沟通是非常重要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的家长忙于事业工作,忙于应酬,与孩子的交流少之又少,久而久之,孩子在人际交往方面就会产生一种心理障碍,变得不愿意与人沟通,严重的甚至会患上自闭症,在学校的集体生活中,他们往往缺乏朋友,经常一个人,美术教学对于这样的孩子需要多照顾一点,多采取分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多举行一些校外教学活动,让这些孩子在集体的帮助下多认识一些伙伴,增进他们与别人的交流,进而改善孩子的人际交往。美术教育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一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必须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在以后的生活中或者工作中,才能以正确的心态去生活工作,在进行创作时,才能以健康的心态去看待事物。

3 美术教育有助于帮助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一个人要确定一个适合自己的人生目标,然后为之奋斗。对梦想的强烈的追求会使人勇敢地追求它并实现它,人会因为内心的动力自觉的行动。有毅力、自觉地意志行动、坚韧稳定的意志品质使人在实现目标的道路上勇敢地克服一切困难,坚强的面对,能够在荆棘的路上持之以恒的前行,最终成为一个成功者。美术活动无论是艺术创作还是教育学习都需要好的品质,一幅大师级的作品往往是一个艺术家几十年的心血。学生的意志力还处于发展阶段,没有达到稳定的状态,在美术教育中,可以对他们进行培养。

3.1 美术作品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个人成长道路上不可缺少的心理素质。早实现人生目标的道路上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成功需要的不仅仅是自信,但没有自信是不可能成功的,拥有自信才能勇敢地面对困面,才能有勇气去克服困难,胜利的走到成功的彼岸。自信心是健康人生里通向成功的武器,帮助我们拥有自己的人格魅力。在进行绘画创作的时候,有的学生有绘画的欲望,可是往往因为缺乏自信心不敢下手甚至无从下手,担心自己画不好二呆呆坐在位置上。这类学生心理比较脆弱,胆小,对自己没有把我的事不敢尝试,对自己有把握的事思前想后,担心做不好,作为美术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及时的引导,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心理帮助他们建立起自信,理解他们的不自信,从各个方面多给予鼓励和表扬,肯定他们的绘画,这样能逐步建立起他们的成就感,渐而树立起自信心。

3.2 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学生需要全面发展这个教学目标促使美术教育趋于多元化。学生学习美术不仅仅是单纯的为了获得美术知识,而是要求在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中逐步实现自我的价值和存在。学生希望自己在艺术创作和鉴赏中能够让自己的个性彰显出来。老师在课堂上占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也逐步被学生自主的审美创造和审美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所取代。学生这种个性上和心理上的改变以及课堂的民主化,无不体现了学生心理渐渐走向成熟。

3.3 美术教育有效地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

社会不断的进步,竞争不断的加强。成年人进入社会以后要承受来自生活和工作上的压力,在校的学生承受来自学业上的压力,学生心理上的压力逐渐变大,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心理健康上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唱歌可以让学生的压力通过声音发泄出来,在文字写作上,心理压力可以通过文字抒发出来,美术也一样,学生可以通过绘画把自己心中的压力流于笔端,现于色彩之中。美术教育者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去亲近大自然,体会大自然的美,可以去美术馆,参观大师们的名作,在这些过程中,不仅可以让学生缓解心理上的压力,还能学到很多美术知识。同时,对于一些年纪比较小的学生来说,可以让他们多动动手,比如制作一些美工作品,玩一些与绘画有关的小游戏,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转移他们对学业上压力的的注意力,把美术学习当作一种乐趣,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创作力,极大的缓解他们心理上的压力。

3.4 培养学生正确面对挫折

自古以来,没有谁的人生会是一帆风顺的,多多少少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失败。当今社会中,竞争已经越来越激烈,胜利和失败总是相辅相成,人生随时都要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免得考验。美术教育中教师应该结合这门课程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相关教育,培养学生敢于承受挫折的心理,锻炼他们顽强的意志力。美术绘画的过程中有很大的自主自由性,在进行绘画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色彩调不好或者调不出自己想要的色彩,一幅画反复画了很多遍都还是没有达到效果,还有图画的构思不正确等等,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如果遇到的问题都能自己解决那么无疑在培养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是成功的,但对于一些心理比较脆弱的学生来说,有时候经历了一次失败就觉得自己不行,垂头丧气,教师就要对这些学生加以引导,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渐渐地,也培养出自己的承受挫折的能力。同时,教师也应该注意到,自己在不是绘画作业的时候,要把握作业的难易程度,太难了不易于培养学生的信心,太容易了达不到锻炼的效果。必须把握好这个度,让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完成。通过美术教育告诉学生,让他们懂得成功需要努力,需要有勇气,需要经历打击和失败,只有风雨之后才能看见美丽的彩虹,只有走过了荆棘之路才能通向成功的殿堂。

4 美术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学会解读“美”,以创造性眼光去面对生活欣赏生活

美术的创作需要很大的自主性,那么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也要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和领悟能力,美术教育培养人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许多发达国家的教育家经过研究认为,一个人如果从小学到大学都接受美术教育,那么在未来的人生中将会多出很多的创造力,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可以看出,美术教育在社会现实中的重要作用。

学生的心理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就形成的,是长期以来心理上的的失衡和心理结构上的不完整所导致的。再者受到外界因素的刺激或者影响,往往能够使得学生出现不同的心理问题。近几年学校发展忽视学生心理的健康培养,家长也忽视对孩子心理的健康教育,使得原本只是学生较为简单的心理问题逐渐成为一种心理上的疾病,导致学生生活和行为上都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把学生的心理问题治愈和美术教育相结合起来,在美术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做一个很有意义的尝试。这样的尝试是用教育的途径慢慢的改变学生不健全的心理,是他们趋于完整健康的发展。这为今后其他学科借鉴美术教育教学解决心理问题的实践经验奠定了一个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

5 结语

综合以上几点,美术教育可以净化学生心灵,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同时对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有很大的作用,使学生的心灵趋于美与纯洁,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不应局限于开设心理教育课程、开展心理训练、进行个别心理咨询,更要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必须动员全体教师积极参与进去”,同样,美术教育需要广大的美术教师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申雯晖.谈校外美术教育对儿童心理的调适[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S1).

[2] 吕锦镯.美术传统教学改革之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3).

[3] 高波.论美术新课程教学过程的特征[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4] 李庆云.试论中小学美术教学法中的几种非审美性趋向[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

[5] 钱初熹.美术教育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

上一篇:小学科技创新素质教育论文范文下一篇:自主学习模式远程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