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信息论文范文

2023-09-16

科技信息论文范文第1篇

一编者

北美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主要中心区,其科技信息业也非常发达。研究和分析北美地区的科技信息研究与服务的历史和现状,对我国科技信息业的改革和发展将产生巨大的借鉴作用。2003年8月,我们借参加“国际管理科学与工程大会”之机,应邀对美国、加拿大的科技信息研究与服务机构和图书馆进行了考察。在访问期间,考察团重点参观考察了美国技术信息研究所(NTIS,NationalTechnicallnformationService)[1、2]美国国会图书馆(LCC,The LibraryofCongress)c3]、加拿大国家科技信息研究所(CISTI,the CanadalnstituteforScientific andTechnical lnformation)[4),就这些单位的机构和人员设置、业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经费来源和运行机制、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与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下简称”中信所”)的合作等进行了广泛的研讨和交流。另外,还访问了佐治亚州立南方理工大学(SPSU,Southern Polytechnic State Umversity)Lawrence V.John·son图书馆[5]、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NationalSci-enee Foundation)[6]、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NIST,NauonallnstituteOfStandardsandTechnology[78]、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ThomsonISI,ThomsonlnstituteofScientific lnformation)[,]和加拿大国家图书档案馆(NLC,National Library OfCanada and National ArchivesOfCanada)rlo)。

一、业务内容和服务对象

1.美国技术信息研究所(NTIS)

根据美国法律规定,NTIS核心职能是作为政府科学、技术和工程及与商务有关的信息的主要采集和发布者,负责向各联邦机构和其合同商采集以上内容的研究报告。与此同时,NTIS将独立完成,或与企业信息业主合作完成增值信息服务。

NTIS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政府机关,其次是公众和各类信息研究与服务机构。目前也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

NTIS的主要产品是传统的美国”四大套报告”,即PB报告、AD报告、NASA报告和DOE报告,占馆藏的75%左右。NTIS共有科技报告馆藏250万份。每年约有6万名客户从NTIS购买约100万件的产品。NTIS还管理自己的网站(WWW.ntis·gov)和美国政府的网站(WWW.~dwodd.gov)。网站是NTIS对公众服务的重要窗口。目前,NTIS的绝大部分业务均通过网络完成。NTIS的馆藏90%是英文。

2.美国国会图书馆(LOC)

美国国会图书馆是美国最古老的联邦文化机构,不仅收藏美国的各类出版物,而且选择性收藏世界各国各地的各类出版物。该馆按其功能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四大“中心”美国国会和其他国家机关、学术界和一般公众的参考咨询中心,信息主题分类和图书分类、图书馆管理系统等图书馆理论和技术的应用研发中心,世界各国各地出版物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资料的收藏中心,国内外馆际互借和资料交换中,

该馆的服务对象首先是为国会服务,其次是为其他国家机关、公众和研究机构服务,并通过馆际互借为各研究图书馆服务。

美国国会图书馆是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目前馆藏达到了1.26亿册,60%为非英文馆藏,其中包括470种语言,中文馆藏90万左右。

3.加拿大科技信息研究所(CISTl)

加拿大科技信息研究所是加拿大惟一的法定科技文献收藏机构。

加拿大科技信息研究所的服务对象首先是国家研究委员会的下属科研单位,其次是加拿大国内的其他各类机构和个人。同时,加拿大科技信息研究所还面向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开展科技文献服务。

加拿大科技信息研究所的馆藏以数据库居多,其具有使用权的文献包含1 7万种期刊中的1.5亿篇科技文章。

4.加拿大国家图书档案馆(NLC)

加拿大图书馆是根据加拿大议会的决定,于1953年建立的。除了不收藏科技类信息外,该图书馆是世界上关于加拿大的图书、期刊、音像等各类媒体资料最全的收藏机构。图书馆在借阅资料之外,还必须存有一套馆藏资料,考虑到这与档案馆的有关馆藏重复,于是加拿大子2002年10月2日将国家图书馆和国家档案馆合并为现在的国家图书档案馆。

该馆目前既没有法定的特定服务对象,也没有自然形成的特定服务对象群。

加拿大国家图书档案馆设有全国联合目录部,负责全国联合目录数据库建设、组织管理、协调和维护。目前的联合目录数据库包括全国1300多个图书馆和科技信息机构的2400多万个馆藏记录和国家图书馆自身收藏的230多万条记录,其中科技信息570多万条记录。

二、机构和人员设置

美国和加拿大的国家科技信息服务机构和图书馆都是政府支持的信息内容服务机构,其正式工作人员皆按公务员管理。这一点可以从美国上述单位的网址中皆有GOV和加拿大上述单位的工作人员的名片上皆有公务员的红枫叶标志中看出。我们在考察中对其进行了确认。美、加国家科技信息研究和服务机构简况

1.美国技术信息研究所(NTIS)

NTIS是美国商务部技术管理局下属的3个单位之另外2个单位是NIST和美国技术政策办公室ceoftheTechnologyPolicy)。NTIS曾经与中信所有过长期的合作。中信所曾经派出多个人次赴NTIS学习和工作,双方曾经交换过有关科技报告。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这种合作中断了。而正是在这段时间里,NTIS无论是在组织结构、人员数量、业务内容,还是在经费支持和运行机制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如人员就从360人降到200多人。在这次访问中,对方提出由于“9.11”的原因,不能参观NTIS,只能在我们下榻的宾馆会谈。其组织结构等情况则不得而知。

2.美国国会图书馆(LOC)

美国国会图书馆是世界级的综合性超级图书馆,其机构设置、运行机制和采用的技术对科技信息研究和服务机构都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美国国会图书馆机构设置是国会研究服务部(主任办公室、国会事务和主任顾问办公室、财务和管理办公室、信息资源管理办公室、立法信息办公室、人力开发办公室、美国法律处、国内社会政策处、国际事务、国防和贸易处、政府和财政处、信息研究处、资源、科学和工业处),版权办公室(主任及登记办公室、辩护律师和版权仲裁陪审员办公室、政策和国际事务、国家版权计划及采集处、版权实施和自行管理组),授权基础组织(经费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综合支撑服务、国内大学、计划、管理和评估、安全),图书馆员办公室(主任、国会关系办公室、发展办公室、领导能力发展计划、特殊事件和公众项目、律师办公室、巡视员办公室、公共事务办公室),法律图书馆(法律馆员办公室、法律研究高级职员会、法律图书馆服务高级职员会),图书服务(图书馆馆员协会办公室、采集、编目、保存、公共服务收藏、区域研究收藏、国内服务、运转),主动战略办公室(主动战略馆员协会、国家数字图书馆、信息技术服务)。

3.加拿大科技信息研究所(CISTl)

加拿大科技信息研究所是一个不断探索的研究所,包括3个分中心,其组织机构是2003年7月刚刚调整过的。调整后的机构加强了信息技术的力量。其机构设置见右上图。

三、服务方式和服务技术

1.服务方式和服务承诺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科技信息的查全率、查准率、方便性和快捷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世界各国,特别是进入信息化社会最早的北美地区,科技信息的服务方式、服务承诺和服务技术发生了巨大变化。

首先是服务方式上,更多地采用网上服务。如加拿大科技信息研究所通过其网站提供CISTI和NRCResearchPress两大网上信息系统、出版物和图书馆服务。美国国会图书馆、加拿大国家图书档案馆和加拿大科技信息研究所的到馆读者都大大低于网上读者。NTIS则基本不接待到馆服务。而服务时间则都是7天24小时全天候。

其次是电子版信息快速增加。如,b口拿大科技信息研究所的电子文献类型包括论文数据库、期刊数据库、目录数据库,完整地收藏国内外科技文献信息资源。论文数据库包含全世界不同学科领域1.7万多种刊物范围内1500万篇论文资料,其中2000多种可以免费看到文摘。

再者是主动服务和个性化服务加强。美国国会图书馆的大部分人员是为国会议员服务的。同时,美国国会图书馆还建立了THOMAS法律信息系统(http://thomas.loc.gov)和网上参考咨询系统(http://删.loc.gov/rr/askalib/)。加拿大科技信息研究所近1/4人员长期在读者的单位开展服务。此外,普遍加强了研究馆员或专业馆员的力量。就是在CISTi网站上,也还包括文献专家服务一栏,负责包括技术情报、文献调查、公司和市场情报、专利和商标信息、厂商或公司名录等搜集整理和服务工作。

提供服务承诺也是近年来国外图书馆和科技信息服务机构普遍采用的方式。如在服务时间上,美国国会图书馆承诺1小时之内完成到馆读者的借阅请求,加拿大科技信息研究所承诺用户在使用其网站进行文献检索或其他订阅服务后,一般在一个工作日内完成,特殊情况下加急服务保证在两个小时之内完成但收取一定的加急费。目前,世界上读者等待时间最短的是澳门中央图书馆,其经过ISO 9000认证后,承诺15分钟内完成到馆读者的借阅请求。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网上服务承诺是两个工作日,特殊情况下24小时完成服务请求。

2.加快技术研发,强化技术队伍

美国和加拿大的图书馆和科技信息服务机构普遍重视先进技术的开发和使用,从事信息和网络技术的机构和人员也在不断加强。美国国会图书馆从19世纪开始编制主题词表,近年来,根据信息主题分类、标引、检索的需要,专门成立了7人小组负责主题词表的修订,并且每年修订一版主题词表,目前已经修订到第26版。加拿大国家图书档案馆500名员工(不包括合并的另外500名加拿大档案馆的员工)中有100人在信息技术部工作。加拿大科技信息研究所2003年7月通过机构调整,建立了IT解决方案部门,作为其6个二级单位之一,配有50名员工,占全体340名员工的15%左右。

3.数字图书馆和网络图书馆方兴未艾

2001年,美国国会批准国家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和保存项目(NDIIPP,theNational Digitallnformationln·frastrueture and PreservationProgram),要求国会图书馆在1994年启动“美国记忆网站(Ameriean MemoryWeb)”的基础上,联合国家医学图书馆、国家农业图书馆、研究图书馆团体、在线计算机图书馆中心、图书馆和信息资源委员会共同建设国家数字图书馆(The Na-tlonal DigitalLibrary)[11],现已拥有750万册(份)美国历史文献。

佐治亚州是美国一个比较落后的州,佐治亚州立南方理工大学是美国一所普通的学校,其学校图书馆仅有10余名员工,每年的文献采购费仅有几十万美元。然而,就是这样一所学校,却在州政府的支持下,建立了连接全州34所大学的网络图书馆(GALILEO,GeorgiaLibraryLEarningOnline)[12],实现了州内资源的共建共享。

2000年5月,加拿大国家图书档案馆建立了加拿大数字图书馆,按照历史、文学、音乐、绘画、妇女、体育、儿童等分类提供全国大多数图书馆馆藏的数字化服务。

2002年,加拿大政府启动了联邦科学电子图书馆(FederalSmenceeLibrary)项目c13),在加拿大科技信息研究所建立了全国科技图书馆战略联盟,以期支撑加拿大的研究开发能够从现在的世界排名15位上升到2010年的世界第5位。

四、经费来源和有关法律法规

1.经费来源

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NTIS的资金来源有3个渠道国会拨款,销售收入,其它政府机构的服务费。其主要收入靠科技报告的销售。早期的国会拨款主要用于与科技报告采集、处理及编目有关的成本(包括建索引、制作文摘、制作缩微胶片等等)。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NTIS的销售收入连年上升,国会拨款逐年减少。1984年,美国15U.S.C.1153条法律规定,NTIS应依靠其出售信息产品和服务的销售收入自我维持生计。这一法令使NTIS失去了美国国会的财政支持。目前,NTIS的主要经济来源是总统预算中每年拨款500万美元用于NTIS的信息采集、加工和传播,销售科技报告等科技信息产品,举办各类科技信息方面的会议;向其它政府机关提供长期稳定的信息服务,收取成本费;独立开展,或与私营企业信息业主合作开展科技信息增值服务等。

美国国会图书馆的所有预算皆来自国会拨款。因此,其财大气粗,购买了世界上很多文献资料。但是,由于处理能力不够,特别是掌握东方语言的加工人员严重不足,大量的文献资料没有加工入库,不能提供服务。

加拿大科技信息研究所的日常经费1/3来自政府,2/3来自于有偿服务,无论其服务对象是政府、NRC成员,还是企业,其全文请求服务和个性化服务都是收费的。为了占有丰富的科技信息资源,提供高水平的服务,加拿大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仅版权费就达500万加元。另外,加拿大科技信息研究所还承担各种项目,如上文提到的联邦科学电子图书馆项目获得了联邦政府连续4年(每年拿出0.3%的联邦科研经费,合1000万加元)的资助。

2.有关法律法规

根据美国政府1992年“美国技术卓越法”法令的规定(15U.S.c.3704b—2),联邦行政部门或机构应及时向NTIS提交非密的科学、技术和工程信息,或政府资助的研究与发展机构的科技报告,以便NTIS向私企、学术界、国家和地方政府,及联邦机构进行传播。法令还要求,NTIS至少要拷贝一份政府资助的研究与发展机构的技术报告的最终研究报告,及政府的最新和正在进行的科学研究的总结报告。

根据1870年颁布的美国版权法,在美国境内出版的图书、小册子、地图、照片、绘画、乐谱等都要向国会图书馆呈缴2份样本。版权法的贯彻执行,使得美国国会图书馆形成了连续100多年的非常丰富(除了医学和农业以外几平所有学科)的美国出版物馆藏。同时,根据有关法案,该馆还收藏了美国各官方机构的非正式出版物,并购买了世界上各国各地的各种出版物。

加拿大国家图书档案馆、加拿大科技信息研究所从创建之日起,就依据有关出版物呈缴法分工收藏各类加拿大境内和加拿大公民在境外的出版物。1965年,有关出版物呈缴法进一步将收藏范围扩大到系列出版物,1969年扩大到声音载体,1978年扩大到多媒体;1988年扩大到缩微胶片;1993年扩大到CD—ROM和声像记录,1995年扩大到以各种物理格式出版的电子出版物[14]。

五、趋势和启示

进入新世纪以来,知识经济已见端倪,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智能技术高速发展,信息资源特别是科技信息资源的研究与服务普遍得到了高度重视。此次访问的感受较深的有以下几点

1.信息资源,特别是科技信息资源,是一种可再生(或者说可共享)的战略资源。我们认为,信息资源是所有资源中惟一具有增殖效应和增值效应双重效应的资源,科技成果只有在信息阶段才是最有活力的。发达国家长期以来普遍重视信息资源的获取和服务,进入新世纪以来则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美国国会图书馆号称不但要有美国产生的信息资源的拥有权,而且要有其他国家的主要信息资源的拥有权而不是使用权。

2.普遍重视通过立法来保证国家对信息资源的拥有权和使用权。除了本文提到的美国和加拿大的有关立法外,据悉,日本和法国等发达国家都有有关法律法规,其中法国的呈缴法更有450年之久。而且这些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的执行非常得力。

3.美国和加拿大议会和各级政府在科技信息的采集、加工、保存、查询和增值服务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如颁布和及时修改有关法律法规,为图书馆和科技信息机构提供充足的经费等等。

4.图书馆和科技信息机构的人员和机构设置不断调整完善,确保满足社会的需求。目前比较突出的一是普遍增加信息科技部门和人员,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二是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减少信息资源重复建设,加拿大甚至将图书馆和档案馆合并。

5.相关技术发展非常快,研发和应用非常实际。无论是美国国会图书馆、加拿大科技信息研究所,还是像佐治亚州立南方理工大学图书馆的普通图书馆,都在研发和采用最新的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标准化和自动化成果,并将其主要用在数字化图书馆、知识管理和导航等方面。在数字化图书馆方面,则首先从名曲、名画、面向青少年、面向外埠人等方面入手,强调生动活泼和专门化,而不是大而全。

6.服务方式变化很快。普遍采用网上服务、个性化服务、上门服务、主动配送富翁,并通过增加研究馆员(专业馆员)、建立信息服务机构联盟、开展分析研究基础上的增值服务等手段来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降低服务的成本。

科技信息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科技博物馆 信息化建设 发展趋势

0 引言

21世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受其影响在许多领域都出现了新的契机。高度的创新性、分享的普惠性、广泛的渗透性和强大的辐射性,信息技术的这些特性被引入科技博物馆之中,彻底改变甚至重塑了整个行业的规范与观念。我们应当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手段,实现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从而充分发挥并拓展博物馆服务于科普文化建设的功能。

1 科技博物馆信息化的内涵

信息化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由日本学者梅棹忠夫最早提出,而后被译成英文传播到西方,西方社会普遍使用这一概念则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简言之,信息化以现代通信、网络、数据库为基础,对所研究对象的各项要素汇总至数据库,供特定人群生活、工作、学习、辅助决策等,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各种行为相结合。使用该技术后,可以极大地提高效率,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对科技博物馆来说,信息化建设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各项业务之间充分交互的信息处理过程。随着我国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其基本内涵也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与充实:(1)技术信息化。对博物馆整体进行自动控制,集中管理开放区域的各种设备,以便管理人员及时发现故障并快速排除。(2)信息化的数据处理过程。对科技馆展品、博物馆藏品、影像数据、管理数据以及图书数据等,采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处理,并实现信息共享。(3)信息化管理及办公过程。对场馆进行全面规划,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从而建立一个功能强大的信息管理系统。(4)收藏、展示、研究和教育一体化。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提升博物馆内部的信息化建设层次。(5)信息化从内部逐渐延伸至外部。将实物陈列与虚拟陈列、外部宣传相结合,增强博物馆的公共服务能力。

结合场馆的工作实践,科技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措施包括:(1)加强信息化管理工作。建立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有效提高办公效率,实现办公场所的智能化管理。(2)推进信息化科普教育。加强网站建设和局域网络建设,实现信息化网络共享,运用网络技术与虚拟技术,最大限度发挥资源优势。(3)完善信息化长效机制。强化博物馆全体员工的信息化建设意识,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信息化管理,并建立绩效评价机制,以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持久。(4)做好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必须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注重规划设计与实际需求的紧密结合,做到结构优化、功能协调、资源整合。

2 科技博物馆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已在博物馆、科技馆中得到广泛应用。早在1990年,“美国记忆”计划就拟将图书馆内的文献、手稿、照片、录音、影像等藏品进行系统的数字化处理和存储,并制成系列专题作品。1995年,美国正式建成了博物馆互联网系统,将国内诸多博物馆的馆藏信息数据库纳入网络传播系统,使得博物馆藏品的信息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无独有偶,欧洲也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实施了自己的数字化建设计划。此外,1995年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与IBM东京研究所合作开展了著名的“全球数字博物馆计划”。

博物馆网站是数字时代对外传播的重要窗口。对科技博物馆来说,要根据自身的特点,突出互动性和娱乐性,并具有强烈的感召力。美国旧金山探索馆是世界上第一家拥有独立网站的科普场馆,其官方网站创建于1993年,为观众提供了内容丰富的在线展览。目前,该网站已经成为全球访问人数最多的科普场馆网站之一。在陈列展示中,信息技术也是不可或缺的。如图1所示,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在其大型交互屏上“藏”了4 100多幅作品,并设有智能推荐功能。在这里,可利用面部识别、手势识别等技术,实现与艺术品的交互(观看与模仿)。观众还能分享自己的参观感想,与他人进行从内到外的深度交流,真正做到对展览的自我理解与学习。

在中国,上海博物馆于1984年建立电脑组,开始规划博物馆的计算机工作。同年,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也着手藏品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研制。1998年,河南博物院开通了中国大陆第一家博物馆网站。次年落成的南京博物院艺术馆则大量运用多媒体技术,并完成了第一件以虚拟现实技术制作的数字文物——东汉错银铜牛灯(见图2),令观众为之耳目一新。

3 科技博物館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科技博物馆的信息化发展趋势,是在更高的层次、更广的范围、更深的程度上拓展自身的内涵和外延,重新定义与充分发挥博物馆的功能。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升级,网络技术正在向智能化方向迈进。裸眼3D、全息投影、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体感互动等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全新体验,将进一步提升博物馆的展示效果。此外,移动应用、社交媒体、人工智能等正在改变博物馆与参观者之间的互动方式。以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为特征的新型科技博物馆,将致力于提高观众服务能力与管理智能化程度。

而随着手机终端设备的快速发展,网络科普逐渐成为科技博物馆的另一个重要方向。凭借搭载信息多元化、表现形式立体化、传播方式互动化的互联网平台优势,这使得科技博物馆的数字化、虚拟化成为可能。此外,还可以更加便捷地开展远程教学,扩展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实现数字化,意味着博物馆的工作重点将由资源开放转向对海量数据的深入挖掘。借助新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推动博物馆服务形态和模式的创新,向观众提供更为有效、更具针对性的个性化定制服务。博物馆信息化建设也将从分散建设、独立应用,向集成化发展,重组业务流程和业务体系,大幅度发展服务平台的规模与深度。日后,博物馆还将进一步实现智慧化,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手段,服务于自身业务的发展与提升。

以上各层次任务,显然需要引入社会力量来参与,理由如下:一是创造性,社会力量的参与会带来更活跃的思维和创意;二是客观性,更广泛的参与者可以打破行业局限,让认识与表达更为客观;三是经济性,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合乎市场经济运行规律,有益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科技博物馆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实现博物馆信息的存储、传递、使用和管理。当前,博物馆领域的信息化理念从纷纭的“数字博物馆”“虚拟博物馆”“移动博物馆”“泛在博物馆”到如今的“智慧博物馆”,正在不断更新和升级,“人”的主体地位亦不断得到回归和提升。以人为本,为观众提供更加实时、智能的服务,必将成为未来科技博物馆信息化工作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唐瑞芳.推进科技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海峡科学,2011(3):43-44,47.

[2]秦新华.关于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文物世界,2009(3):66-68.

[3]李洪光.对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博物馆研究,2007(3):46-49.

[4]张小朋.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的初步探讨[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4(9):24-28.

[5]江洪波,谈新权.科技馆信息化研究[J].广东科技,2003(1):48-49.

科技信息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该文结合无锡市科技计划项目跟踪检查的流程,简要介绍了无锡市科技计划项目跟踪检查系统(以下简称“系统”)的功能,指出了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系统下一步改进和优化的建议。

关键词:信息管理;科技项目;项目跟踪

一、引言

为了加强对立项的科技计划项目的跟踪管理,无锡市科学技术局建立了项目半年度和年度跟踪检查制度。由于每年度的在研项目数量庞大,导致了跟踪检查的工作量巨大,2005年,无锡市科学技术局将计算机信息系统应用到科技计划项目的跟踪检查中。现无锡市科技计划项目跟踪检查流程如图1所示,整个流程分为:企业填报、主管部门审核、主管处室审核、项目受理中心审核汇总、报送。

二、系统简介

1、企业填报。每次半年度、年度跟踪检查开始前,项目受理中心先在后台仔细核对本次跟踪检查的项目清单,确认无误后,向有在研项目的企业发送填报跟踪检查的通知。企业登陆无锡市科技局官方网站,通过“在线申报”即可登陆“无锡市科技局综合服务平台”。登陆系统后,找到研发中的项目,点击进入如图2所示,点击红色字体的“2014年无锡市科技项目执行报表(年报)”,填报本次执行报表,如图3所示,执行报表包括了企业基本信息、项目进展情况、项目经费到位及支出情况、立项后累计获得的成果、知识产权、发表的论文或著作、项目的产业化情况、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下一步目标等。企业填报后先保存,检查无误后再提交给管理部门。

2、主管部门审核。企业报送报表后,系统会提示企业所在地的区科技局审核。区科技局登陆系统,根据企业提交的纸质版项目跟踪报表和立项时的合同书对系统中对应项目进行审核,审核通过签署意见并提交至主管处室审核;审核不通过则退回给企业修改。

3、主管处室审核。主管部门报送报表后,系统会提示项目所属的主管处室审核。主管处室登陆系统,根据企业提交的纸质版项目跟踪报表和立项时的合同书对系统中对应项目进行审核,审核通过签署意见;审核不通过则退回给企业修改。

4、项目受理中心审核汇总。项目受理中心审核企业填报的数据,实时统计本次跟踪检查的进展情况,包括企业填报情况、各处室主管项目填报审核情况、各主管部门项目填报审核情况等。

5、报送。跟踪检查截止日期后,项目受理中心导出相应的数据,完成无锡市科技计划在研项目年度检查情况汇总表,并报送给无锡市科技局计划与财务处。

三、系统改进建议

近几年,每年在研的无锡市级科技计划项目数量都超过650个,系统的上线,给项目跟踪检查提供了很大便利,但是随着项目的日益增多,系统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以下是作者对系统的几个改进建议:

1、项目主管部门、主管处室修改功能

受理中心在对本次需要跟踪检查的项目清单进行核对时,经常会遇到企业从一个区搬迁至另一个区(主管部门变化)和某个类别的项目由一个处室划归另一个处室主管(主管处室变化)的情况。现有的系统中,受理中心只能记录下所有的项目,联系系统开发商修改。此外,本次跟踪检查修改之后,下一次跟踪检查的时候还需要再次修改!因此,作者建议系统中增加项目主管部门、主管处室修改功能。项目主管部门修改功能,使特定的用户可以修改项目的主管部门,修改后系统内所有出现主管部门的地方都统一改正,以避免后台修改后,每次跟踪检查都要重新修改的情况。项目主管处室修改功能,使特定的用户可以修改项目的主管处室,修改后系统内所有出现主管处室的地方都统一改正,以避免后台修改后,每次检查都要重新修改的情况。此功能将提高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并降低出错几率。

2、项目自动对比功能

系统会根据系统中项目的起止时间,筛选出本次跟踪检查的项目清单。而实际情况中,由于某些项目提前结题,某些项目延期执行等,导致了系统自动默认的本次跟踪检查的项目清单会与实际需要跟踪检查的项目清单有出入。管理部门用户单纯依靠人眼从650多个项目中挑选出少量的不参加本次跟踪检查的项目是项艰难的工作。作者建议,系统增加项目自动比对功能,导入实际需要跟踪检查的项目清单,按照该项目清单自动比对所有的项目,如果不是本次跟踪检查的项目,该项目的字体或者颜色变化,以提示管理部门用户。项目自动比对功能将很大的提高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

3、项目清单排序、导出功能

受理中心审核项目跟踪检查情况时,需要将所有项目导出做成申报项目汇总表。现有的系统没有此功能,用户只能手动地选择一页一页的所有项目,复制并粘贴至电子表格中,再制成申报项目汇总表。在项目总数不多时,手动操作还能接受;但是随着项目总数的增多,这种原始的制作申报项目汇总表的方式体现出了越来越多的弊端。作者建议,系统增加项目清单排序、导出功能。排序功能使用户可以方便的按某个条件排列所有项目,如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等,而导出功能使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自己选择项目汇总表所需要的项目关键字,比如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承担单位、项目年份等,然后导出所有的项目,自动生成项目汇总表。此功能将为用户制作项目汇总表提供很大的便利。

4、填报情况实时统计、导出功能

为了掌握企业填报情况、主管部门、主管处室审核情况,受理中心需要实时统计这些信息。现有的系统中,管理部门用户,只能同时查看一项信息,要么查看企业填报情况,要么查看某个主管部门的审核情况,要么查看某个主管处室的审核情况。作者建议,系统增加填报情况实时统计、导出功能,实时统计使用户可以自主选择需要统计的格式,可以同时了解多方面的信息,包括企业填报情况、各主管部门审核情况和各主管处室审核情况等等。导出功能,使用户按照设定的格式统计相应的信息并导出,便于用户把相应的信息反馈给各主管部门、各主管处室,以督促其更好的完成本次跟踪检查工作。此功能也将提高管理部门用户的工作效率。

5、与之前年报比对、与合同比对功能

受理中心审核处室已签署审核意见的项目时,为了对项目的年报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往往需要参考该项目之前的年报数据和合同数据。现有的系统中,管理部门的用户只能退出当前年报的页面,进入往年年报页面或者是合同页面,无法同时打开多个页面,操作繁琐且易出错。作者建议,系统增加与之前年报比对、与合同比对功能。与之前年报比对功能,使用户可以方便地将本次年报与上一次年报(或者上几次,由用户自主选择)进行比对,具体比对的内容、公式等信息也可由特定的用户设置,对比之后将有问题的项目直观的显示出来。与合同比对功能,也是类似,使用户可以方便地将本次年报与项目的合同内容进行比对,具体比对的内容、公式等信息也可由特定的用户设置,对比之后将有问题的项目直观的显示出来。此功能将提高管理部门用户的工作效率。

6、年报问题汇总表功能

现有的系统中,受理中心审核处室已签署审核意见的项目后,年报问题汇总表是由管理部门用户手工制作的,由于项目总数庞大,受理中心往往是由多个用户一起审核,审核发现同样的问题后不同用户会有不同的描述,且操作繁琐。作者建议,系统增加年报问题汇总表功能。该功能使用户审核发现问题后,只需在问题类型的复选框(新碰到的问题特定的用户可以自己添加)中选择对应的项目即可,最后一键生成年报问题汇总表。此功能可以保证同样的问题描述口径一致,一键生成年报问题汇总表也将极大地提高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跟踪检查系统下一步应增加项目主管部门、主管处室修改功能,项目自动对比功能,项目清单排序、导出功能,填报情况实时统计、导出功能,与之前年报比对、与合同比对功能,年报问题汇总表功能等。只有不断使用系统、不断完善并优化系统的功能,才能不断提高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并降低出错几率,从而加强跟踪检查科技项目的信息管理。

科技信息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近30年来,气象信息化发展对气象部门传统的职业分工产生了深刻影响,一般技术性手工劳动岗位不断减少,气象信息技术研发、加工、传播、服务和保障活动的岗位不断增加。信息化发展对气象职业分工带来新挑战,基层人员的岗位技能不适用现象将更加明显,气象预报员的核心地位可能发生改变,气象人员整体面临能力提升的压力,传统职业岗位面临重新调整。同时,信息化发展将给气象职业分工带来新机遇:气象队伍整体规模扩大,社会力量参气象服务业将成为趋势,气象人才的流动会出现新方向,还可能出现多元兼业的新业态。

关键词:气象信息化;气象职业分工;多元兼业;互联网气象;气象服务业

一、引言

气象部门自产生之日起就是一个典型的信息部门,从气象信息的采集、传递、处理、分析,再到气象预报产品的形成,就是一个从气象原始资料到气象科技知识产品的形成过程。在电报和电话时代,气象业务与职业分工主要根据气象信息采集、传递、处理、分析和制作气象预报而展开,各环节都有大量手工操作性的劳动。20世纪80—90年代,信息技术得到较快发展,气象信息化随之加速发展,气象部门传统的职业分工受到深刻影响。21世纪以来,这种影响还在继续扩大。中国气象局:《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北京:气象出版社,2009年。沈文海:《对气象信息化的理解和再认识》,《气象科技进展》,2013年第5期,第56-62页。周勇、刘东君、马锋波:《气象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研究》,《中国信息化》,2016年第4期,第74-80页。

二、气象信息化对气象职业分工影响之概述

20世纪80年代,受当时的技术条件影响,许多气象业务环节存在着大量的技术性手工劳动,真正从事创造性智力劳动的人员比例不高。根据统计,1985年,全国气象部门编制内一般技术性手工劳动岗位约23万,其中观测员17358人、报务员2800人、填图员1477人、卫星云图接收员470人,气象资料作孔员237人,占全部气象业务人员的558%。

随着气象通信技术和气象信息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气象部门以手工技能为主的劳动岗位迅速减少。到1990年代末,报务员、填图员、卫星云图接收员、气象资料作孔员以及相关的机务员等岗位已经实现信息化和自动化,8000至10000名人员的工作岗位发生变化,这部分人员面临转岗压力。在省级以下气象部门,一大批20世纪50—60年代出生的气象工作人员,在气象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中或被淘汰,或被边缘化,还有一大批辅助性技术人员转而从事综合经营和施放气球服务。统计显示,到2000年,全国气象部门转岗从事气象科技服务与产业的编制内人员达到11000多人。此外,观测员也大为减少,只有13968人,较1985年减少近20%。

随着气象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到2014年已经取消了全部常规气象要素的人工观测,地面气象观测实现了自动化,全国气象部门有近12万名气象观测员面临职业技术能力转型。在气象信息化发展进程中,相对30年前的1985年,全國气象部门近50%的岗位已经被取消或被淘汰,或者已经转型。参见由中国气象局计财司编制的1986—2015年的《气象统计年鉴》。

氣象信息化改变了气象职业分工的格局,一大批岗位实现了信息化和自动化,相关人员必须找寻新出路,这是气象信息化发展进程中的必然趋势,而且这种趋势还将延续。

三、气象信息化对气象队伍结构的影响

根据气象信息化对气象职业分工的总体影响,气象信息化发展对气象职业与岗位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总量上,更多地体现在气象岗位的结构上,主要表现为从事一般技术性手工劳动的岗位不断减少,从事气象信息技术研发、加工、传播、服务和保障活动的岗位不断增加,气象部门必须不断进行岗位转移,增加新的气象业务服务岗位。

(一)气象信息化对气象队伍规模的影响

根据信息化发展的趋势,一般性的观点认为信息化发展对社会就业总量既有消极影响,也有积极影响。消极影响在于,随着知识、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的快速增加,一般普通劳动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逐步下降,低技能的劳动者将受到排斥,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新的失业或隐性失业的情况(即人在岗却无事可做的情况);如果突然出现重大技术进步或产业突然升级转型,大多数劳动者仍然停留在原有的技术水平上,必然会导致结构性失业。积极影响在于,信息化发展对各行各业的就业数量、质量、结构等方面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拥有知识、技术并且从事技术型、信息型、智力型职业的人员将明显增加。

气象信息化发展的实践表明,信息化发展趋势在气象行业就业总量上的积极影响大于消极影响,气象队伍的人数不断增长。近30年来,随着气象事业的高科技化发展以及自动化水平的提升,我国气象部门近一半的一般技术性手工劳动岗位被取消,涉及近23万人。这足以说明,气象信息化发展对传统气象业务岗位的人员转移提供了巨大的空间。20世纪90年代,全国气象部门开展了较大规模的事业结构调整,大力拓展气象服务领域,出现了一大批新的气象服务岗位。如此一来,原有的气象职工队伍明显不足以支撑气象服务的发展需要,特别是在市县级的基层气象部门,事多人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气象服务任务越来越多。因此,在21世纪初,各级气象部门不仅大量增加了社会用工,而且通过技术装备研发生产的市场化和物业管理的社会化,向社会转移了许多传统的气象保障岗位,气象职工队伍的总人数较30年前增加了近1倍,总量达到10万余人。其中,全国气象部门共有77万人,气象服务岗位增加了大量编制外人员。

(二)气象信息化对气象职业岗位结构的影响

气象职业岗位的结构变化是传统技术时代过渡到信息化时代的一个基本标志。气象信息化经过了30余年的发展,气象部门在20世纪80年代的许多岗位,如填图员、报务员、卫星云图接收员、气象资料作孔员、机务员等岗位已基本消失;目前,传统的观测员、资料审核员等岗位也趋于消失。气象预报人员也在逐步减少,根据《气象统计年鉴》的数据,到2009年,全国气象部门的预报人员为4937人,较1985年减少了495%。

但是,在信息化发展的推动下,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们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气象服务岗位,如各类专业的气象服务业务、气象软件业务、气象网站业务、气象影视业务、气象短信电话业务、气象防雷技术服务、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气象技术装备研发与生产等。由此,完全改变了20世纪80年代气象服务处在气象系统末端且基本没有气象服务岗位的状况。从19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气象服务业务的岗位大量增加。一方面,气象服务承接了大量因气象信息化和自动化发展而被取代和转岗的人员;另一方面,气象部门吸收了大量信息类专业技术人才,1985年,全国气象部门的信息技术人才只占总人数的139%,到2014年,该比例已达到1966%。

气象信息技术发展直接影响气象部门的结构,从而影响气象业务的岗位结构。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社会需求发生变化,内在地要求气象部门进行调整,传统的一般技术岗位减少或被取消,同时又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气象技术服务岗位和气象信息服务岗位。新的岗位属于知识密集型,传统岗位则属于劳动密集型,相应的工作人员面临转岗:有的人员经过培训和磨合,进入了新的气象技术岗位和信息服务岗位;有的人员难以适应,转入工勤岗位甚至隐性地失去职务。因此19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气象部门有一大批工作人员内退或提前退休。根据有关统计,到2012年,全国气象部门从事气象影视、气象资讯、气象专业服务和防雷技术服务等业务的人员达到气象队伍总人数的332%,总计约24万人,这些岗位大都是近20年间在气象信息化发展中逐步出现的新的岗位。

四、信息化发展影响气象职业分工的新趋向

当前,气象信息化正在以人们难以想象的速度发展,信息化发展可能带来气象职业与分工的更大变革,并已经出现新的趋向。

(一)信息化发展对气象职业分工带来新挑战

1.基层气象人员的岗位技能不适用现象将更加明显

在传统的气象技术条件下,市县级基层气象人员的作用是上级气象部门和领域外气象人员无法替代的。当时,市县级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及时性和保障性一般优于上级气象部门,而且分布广泛的人工气象观测点也主要属于市县级。在气象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气象观测已经实现了采集、传输、汇集和处理的全程自动化,国家级气象预报可定点到县市级以上,省级气象预报可以定点到乡镇级,基层气象技术保障业务也在探索社会化的实现途径。气象信息化的这种发展趋势,已经对市县级气象部门传统的业务与岗位分工形成挑战,市县级气象机构的职能亟需调整,基层传统的气象职业分工将有所变革。但是,目前基层气象部门对变革的严峻性与紧迫性,认识明显不足。

2.气象预报员的核心地位面临挑战

一直以来,气象预报业务都是气象部门的核心业务,气象预报员就是各级气象部门的核心人员。但是,随着数值天气预报的发展和互联网气象的出现,市县级气象预报员的职能和作用已经受到影响。在传统技术条件下,按照气象台站预报职能的分工,市县级气象台站预报员作订正气象预报,这说明,市县级气象预报的准确率應高于省级和国家级的气象预报,如果准确率相同或者更低,就没有必要作订正气象预报。目前,由于数值天气预报的快速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准确率与上级气象台相同甚至更低的情况已经在许多地方出现,这种状况已经对市县级气象预报员的岗位职能提出了挑战,而且,这种挑战还会向省级气象台延伸。据统计,2013年,全国市县级气象台站的气象预报员有3900多人,约占当年全国气象预报员总人数的69%。随着数值天气预报和互联网气象的发展,这批人员可能会整体转为气象服务人员,或转为开发专业气象预报服务产品的人员。

3.气象人员整体面临能力提升的压力

气象信息化发展要求气象队伍整体地进行知识更新,并不断调整落后于气象技术发展的气象生产关系。气象信息化发展使气象业务实现了高度的集约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以传统气象观测为代表的人工值班岗位、一般性气象服务和气象信息转发传播岗位将会大为减少,在省级以下气象部门中,这类人员预计占60%左右,在市县级气象部门中所占比例更高。如果气象职工不提升相应的信息化能力,就不可能结合实际需求开发应用性的气象服务产品和气象技术产品,那么许多人员只能承担一些简单的值守班任務,难以适应气象信息化发展要求,就可能在信息化发展中被边缘化。如取消人工气象观测以后,一些基层气象台站的气象观测员由于信息化能力不足,将难以适应综合化业务岗位的要求。随着气象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这种情况也会在省级和市级气象部门出现。

4.气象传统岗位分工面临重新调整

在传统技术条件下,气象部门的岗位分工主要是根据气象业务流程。以省市级气象部门为例,在1980年代,气象部门的业务分工与岗位设置主要是气象观测员→气象报务员(气象通信与机务员)→气象填图员→气象资料员→气象预报员;1990年代中后期,气象部门的业务分工与岗位设置已经发生了变化,主要包括气象观测员→气象通信员(网络维护员)→气象资料员→气象预报员→气象服务员。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21世纪以来,传统的岗位分工已明显无法适应气象信息化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在气象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处理环节实现自动化以后,传统的气象岗位分工必然要进行结构性调整。气象数据开发、气象预报模式研发、气象预报服务产品研发、气象专业服务产品研

发、气象信息加工等均成为气象部门的主要岗位,面向用户采集需求、跟踪提供气象服务成为了最重要的岗位,气象业务运行维护则成为一般性的岗位。因此,如果从信息服务业的构成来划分,未来的气象职业岗位可能主要由原创性气象信息研发人员(即气象数据开发、气象预报模式研发、气象专业服务产品研发、专用气象软件研发、气象科学技术研究等),开发性气象信息生产人员(即气象预报服务产品研发、气象信息深加工、跟踪采集和研究用户需求并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等),一般性信息生产人员(包装性加工、一般性技术处理),气象信息释用人员(解释、应用气象信息等),信息传送人员(发送传播气象信息、应急处理等)和信息系统保障人员等六大类人员构成。

(二)信息化发展为气象职业分工带来新机遇

1. 促进气象队伍整体规模扩大

关于气象信息化发展对气象队伍整体规模的影响,一直存在一些不够清晰的认识。20世纪80—90年代,人们认为,气象现代化将大规模代替手工劳动,气象队伍的人员总量应当会有所减少。根据1998年《省和省以下气象部门基本气象系统岗位设置意见(试行)》规定,省级以下气象部门的人员在原有基础上应减少30%。但是,经过21世纪初近15年的发展,气象队伍的总人数并没有按照当初的设计要求有所减少,反而增加了近40%(包括编外气象人员),在基层,普遍存在事多人少的突出矛盾,基层气象部门均要求扩大编制,增加人员数量。

从气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来分析,气象队伍的总人数还将继续增加。目前,我国的气象服务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如果不开放气象服务市场,大量的公共气象职能增加以后,基层气象部门就会出现更多的事多人少的现象,必然要求扩编增员;如果开放气象服务市场,随着气象服务市场的不断成熟,全社会参与气象服务,寻找相关就业机会的人员自然会随之增加,气象队伍的人员总量必然还有一个增长的过程。

2. 社会力量参与气象服务业成为未来发展的大趋势

从气象信息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分析,首先,随着气象观测自动化的全面实现,一些过去主要依赖气象部门提供气象观测资料的行业和部门,既可以自建所需的观测站点,又可以利用气象部门开放的公共气象数据,以此为基础,生产本行业、本部门所需要的气象服务产品,实际上部分地參与了气象服务业。在我国,这种情况的出现既有技术原因,也有体制因素。其次,一些传统媒体、新媒体和新兴信息类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参与气象服务产品的制作与加工,这种情况早已出现。根据统计,2014年,全国各类气象服务网站已达1300余家,超过1万家中小型网站使用天气插件,每日为超过1亿的用户提供气象类服务;主流的手机天气类APP约500种,其中,仅墨迹天气的下载量已近3亿次。

2014年,中国气象局制定并实施了《气象服务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支持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组建气象服务企业和非营利性气象服务机构;培育和发展气象服务市场中介机构,开展气象服务的知识产权代理、市场开发、市场调查、信息咨询等专业化、社会化服务;鼓励和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气象服务产品市场,开展气象服务技术、资本、人才、信息、产权、版权等要素的市场竞争。这说明,社会力量参与气象服务业的总体政策已经明确,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家深化服务业改革,社会力量参与气象服务业已成为未来发展的大趋势。但是,省级以下气象部门如何适应气象服务业的这种变革,无论在政策层面,还是在操作层面上,目前还缺乏实质性的准备。

3. 气象人才的流动将出现新方向

一般而言,气象信息类行业的人才其稳定性高于其他行业的专业技术人才。随着气象服务业市场的开放,在一些专业性气象服务企业出现以后,在气象信息类行业,技术人才的流动性将会明显增加,也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气象信息类技术人才竞争。在气象服务业市场尚未开放的阶段,气象信息类人才和气象科研人才主要是在体制内流动,相关人才选择在地区和单位之间流动。在气象服务业市场开放以后,人才流动和人才竞争有可能突破体制的限制,出现从体制内向体制外流动的新方向。

4. 可能出现多元兼业的新业态

互联网气象是一个开放的、没有边界限制的信息服务业系统。由于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目前,社会劳动者正在发生新的变化。第一,兼职从业人员大量增加。互联网办公为信息类人才同时服务于几家单位或公司提供了可能,“不求所有只求所用”已经成为许多信息类单位或企业的重要指导思想。第二,阶段性职业从业人员大量出现。一些单位或企业的某些项目或任务具有临时性的特点,因此为个人的多元兼业提供了更多机会。第三,“移动办公”“网上就业”大量出现。“移动办公”“网上就业”形成了比较宽松的工作环境,工作方式也更加靈活。在网络条件下办公,可以完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而为信息类人员从事小时工、临时工、兼职工提供了便利,为更多劳动者参与多元兼业创造了条件。随着气象服务业的开放和发展,在气象部门的从业人员中也可能出现多元兼业的现象,气象科研人员参与横向研究、承担科研任务已经体现了这种发展趋势。

五、结语

面对信息化发展对气象职业分工的影响,应该说,气象部门人人都必须直面信息化的考验,只有在气象信息化进程中始终属于创新型、研究型、开发型、智力型和适应型的人才,才能在气象职业生涯中永远保持生命力和活力。

科技信息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师就要重视对学生的引导教育,教授给学生各种知识,创新各种教育方式,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和探究,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应用信息技术,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或者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梳理各种知识,以实现对高校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科技创新理念;教学策略

一、小学信息化教学的特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进行,信息化教学手段为小学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好的教育模式。在进行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当中,结合信息化教学手段,能够为学生有效拓宽教学资源,帮助教师能够掌握更多的教学模式,加强在课堂当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使抽象的知识逐渐变得生动形象。在目前阶段的多媒体课件一般都是由多媒体技术以及电子白板等组成,通过这样的新型教育模式,有效提高了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当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运算能力得到加强。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下,小学课堂教学逐渐由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过来,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逐渐进入到人們的视野当中,以培养学生的核心为主要观点,展开全面的多元化教学。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当中,结合信息化技术手段,将知识转变为生动形象的形式,向学生展现出来,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当中,有效地理解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当中逐步培养自身的学习习惯、学习思维以及良好的学习效率。通过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基于科技创新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1、促进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提升其教学实践能力

相当一部分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较为落后,甚至还停留在“课上理论讲解十学生演练”的单一教学模式上,对于其他一些较为先进、科学的教学形式及其手段不了解,更不会用。这便导致对于各种新媒体、新技术不了解的现当下,这些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与素养变得较为低下,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试想,如此又何谈引导学生以科学、合理的方式更好地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相关知识呢?学生们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进步与发展自然也便流于形式,成为了一纸空谈。

但是尝试新媒体、新技术合理地运用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之中,却可以很好扭转部分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所固有的落后教育理念,使得他们意识到原来除了沿用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那些新兴的、先进的新媒体、新技术手段也可以使得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与活力。这将使得其内心的教育教学理念得到极大的改变,能使得他们立足实际教学情况合理而科学地运用各种新媒体、新技术手段,从而在提升自身教育水平、教学能力的同时,确保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活动的更好组织与开展。新媒体、新技术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运用对于促进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更新教育理念进而提升其教学实践能力的价值得到了有力凸显。

2、尊重小学生信息技术学科学习的主体地位,提升其实际学习能力

在以往传统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活动中,教师牢牢占据课堂,学生们只能被动地聆听来自教师关于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学生们的学习主体地位未能得到肯定,其个性化的信息技术学习需求未能得到满足,自主探索与自我学习的能力等也未能得到有效的锻炼与发展。显然,这种教师把控教学节奏却忽视学生们学习实际需求的教学方式并不利于提升学生们信息技术学科素养及其能力的长远性进步与发展。

但是新媒体、新技术等的合理运用却可以让小学生们信息技术学科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得到最大限度上的满足,有利于促进其个性化的进步与发展。例如,微课新教育技术的出现与应用,便赋予了学生们信息技术学习更大的便利性。像在课前预习这一环节,我们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便可以为学生们分享自己制作的关于本节知识的微课视频,由于微课视频通常内容简短,学生们在各种智能终端设备中只需要消耗极少的流浪便可以实现对其下载、观看。而微课视频又具有快速拉近进度条、暂停、循环播放等多种功能,不同的学生们可以依据自身的实际能力决定微课视频的观看进度与次数。这样一来,微课新教育技术的使用就很好地尊重与满足了学生们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使得他们的课前预习效果得以显著优化。同时,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培养与锻炼,效果一举多得。新媒体、新技术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运用之于尊重小学生信息技术学科学习的主体地位从而提升其实际学习能力的可行性得到了充分证明。

3、优化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效率及其质量,提升该学科教学效果

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效率及其质量较低,学生们的教学效果也不甚理想,制约了其长远性的进步与发展。但是新媒体、新技术等的出现与科学应用却在改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理念、提升学生们学习能力等的基础上,让整学科的教学效益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与优化。

像各种新媒体的应用让小学阶段学生们的信息技术学科学习方式及其手段有了更明显的变化。例如,现如今各种短视频新媒体平台占据了人们很多的时间与空间,以碎片化的内容、趣味化的呈现方式广泛吸引了人们的关注,小学阶段的学生更是非常喜欢观看各类有趣的短视频。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便可以立足学生们实际情况与需求,有针对性地为学生们推荐与信息技术学科内容相关的新媒体视频短片,像程序工作人员按照特定的编程方法利用计算机制作出了一朵缓缓绽放的美丽花朵,这便使得学生们很容易对其产生积极的探索兴趣,并愿意跟着这一视频所展示的编程方法自己在电脑平台上制作属于自己风格的美丽花朵。有了学习的兴趣,愿意跟着主动学,我们信息技术学科关于编程相关知识的教学活动便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益。再如,小学生们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与习惯自行在新媒体平台中搜索自己想要浏览与学习的内容,这样他们能在扩宽自身视野范围的同时学到更多关于信息技术学科的相关知识。新媒体、新技术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运用之于优化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效率及其质量、切实提升该学科教学效果的作用不言而喻。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现阶段信息技术为小学教学课堂提供了有效的帮助,打破了传统的局限性,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有效地拓展学生思维发展,实现小学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魏冬珂.如何运用多媒体优化小学信息技术课堂[J].新课程·中旬,2018,(5):115.

[2]曾楚.多媒体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中小学电教:下,2018,000 (001):P.66-66.

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湄江四小  564100

科技信息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  目前,我国互联网发展已进入下沉阶段,农村地区成为了互联网发展的新阵地,农民网民数量持续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短视频以其独有的优势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辅助作用,“互联网”“短视频”“农业科技”这三个要素在不断地碰撞中为新时代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媒介技术发展;短视频

中圖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移动互联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短视频平台的崛起,使信息传播更加立体丰富。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短视频平台获取了实用的农业科技信息并将其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实现了线上传播与线下实践的有机结合,更新了传统的传播理念,构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新场域。

1  农业科技短视频的传播基础

1.1  农村地区互联网的发展与5G技术的推广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率先提出数字乡村概念。2019年,国务院在《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向村庄延伸,深入推进互联网与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目前,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统计,截至2020年3月,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46.2%,较2018年底提升7.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伴随着5G技术向农村地区的延伸,农业科技信息高效、瞬时传播成为可能。

1.2  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

手机又被称为“第五媒体”,是高效便捷的大众传播媒介。智能手机在满足传统通讯需求的同时,也具有强大的信息服务功能。《2019年通信业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达到114.4部每百人,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与智能手机价格的下调,农村地区智能手机持有率稳步上升,短视频等个性化服务平台走入了农民的生活,不同用户的差异化需求逐步得到满足。

1.3  短视频平台的迅速崛起

短视频通常指的是时长在5分钟以内的短片视频,其融合了文本、图像、声音、图片等多种信息形式,使受众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更直观的信息体验。短视频自诞生以来以超乎想象的速度迅猛发展,《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到7.73亿,占网民整体数量的85.6%。伴随着短视频平台的下沉式发展战略,用户群体从城镇逐渐向乡村蔓延,在信息传播、内容分享、推动农产品销售等方面,短视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  农业科技短视频的发展优势

2.1  信息内容直观易懂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农民群体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对信息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较差,思想保守,更喜欢直观的信息呈现方式。短视频平台借助视觉这一人类感知和理解社会的重要方式,将专业的农业科技信息进行可视化处理,形象直观地将其展示在我们的面前,降低了农业科技信息的接收门槛,使农民群体获得了更高质量的科技信息体验,大大提升了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2.2  信息获取灵活便捷

与填鸭式的信息传递方式不同,在以短视频为依托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农民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观看他人发布、分享的视频作品,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收获信息,达到浸润式的传播效果。同时,短视频平台中的点赞、收藏、分享、下载功能,能够实现视频内容的回顾性观看和二次传播,信息获取更加灵活便捷。农业科技短视频以智能手机为传播载体,满足受众随时随地获取信息的个性化需求。

2.3  受众参与感、互动感更强

相较于传统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方式,收看短视频获取农业科技信息的过程可以使农民有更多的机会与视频发布者进行互动,并参与到视频的制作和生产中。在短视频线上平台的促进下,身处不同区域、从事不同农业生产的农民有了沟通交流的渠道,大家因短视频而结缘,彼此分享经验,交流心得,共同组成了信息线上交流网络,使农业科技信息能够突破重重障碍实现多维度传播,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

2.4  信息内容更接地气儿

在短视频平台中,受众既可以是农业科技的接收者,同样也可以成为农业科技信息的发布者。短视频自媒体平台有效地缩短了信息发布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距离,缓解了信息传播不对称的问题。短视频平台中的农业科技“网红”大多实际参与过农业生产,他们懂得农民的所思所想和实际需求,因此,发布的短视频内容也更切合实际,更具有可操作性。

3  农业科技短视频的发展困境

农业科技短视频在多方位的推动下发展势头良好,但由于短视频平台对内容的监管相对宽松,内容发布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少数质量较低的视频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3.1  视频质量参差不齐

我们通常将短视频平台视为娱乐性自媒体平台,视频的发布程序简便,上传的内容由传播者自由决定,无须经过严格的审核,这也导致了平台中的视频作品质量参差不齐,为虚假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温床。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是一个严谨的过程,视频的发布者需要具有一定的农业专业素养。而短视频平台中的一少部分农业科技视频发布者身份难以查证,传播的个别信息内容过于随意,可靠性较低,缺乏权威性,影响了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秩序。

3.2  视频内容不系统

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是一个庞大的体系,科技知识的传递也是一个连贯、完整的过程。短视频的时长通常不超过5分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整、全面地展示农业科技知识显然有些困难,因此,通过短视频平台传播的农业科技信息缺乏一定的连贯性,受众难以对知识形成系统的理解,妨碍了其深入地传播与渗透。

4  农业科技短视频发展优化策略

4.1  加强平台监管力度

短视频平台创办初期娱乐性功能较为突出,整体氛围相对自由,这也导致了在进行科技知识类信息传播时内容不够专业、严谨,甚至出现了虚假传播的情况。因此,短视频平台要加强对内容的审核与监管,提升视频的质量。对于被受众举报认为有偏差的农业科技信息视频,平台要积极督促视频发布者进行整改,以免因虚假传播而导致难以挽回的损失。

4.2  鼓励开通官方账号

对于专业性较强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来说,非专业的个人用户很难实现准确无误的精准传播。官方平台与个人相比在内容选择、视频制作、视频连贯性发布等方面具有优势。因此,短视频平台要大力支持政府农业部门、农业研究所、传统媒体涉农节目、涉农企业、农业专家、种植大户等开办官方短视频账号,持续地、稳定地发布农业科技短视频,弥补短视频传播内容不系统的短板,从传播源头提升信息可靠度。我们在鼓励民间个人账号短视频传播的同时也要深挖官方渠道的宣传优势,在协同发展中寻求农业科技短视频的特色传播之路。

4.3  提升受众的综合素质

科技传播,关键在人。在短视频信息传播中,受众获得了更多的表达权,其综合素质也成为了影响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而对于短视频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来说,视频的受众多为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农民。因此,要积极开展针对农民群体的培训,一是要提升其知识水平和实操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农业问题。二是要提升其互联網及新媒体使用能力,增强媒介素养,使农民群体能够真正地享受互联网红利。

5  结语

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我们要跟上时代步伐,主动适应短视频自媒体蓬勃发展阶段的传播生态变迁,走出一条适合农业科技短视频发展的“网红之路”,进一步构建农业科技信息的辅助传播体系,使农业科技信息短视频真正成为农民的“新农具”。

参考文献

[1]刘楠,周小普.自我、异化与行动者网络:农民自媒体视觉生产的文化主体性[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7):105-111.

[2]常凌翀.5G时代数字乡村战略推进的内在逻辑[J].新闻论坛,2020,(2).

[3]李安,余俊雯.从生活展示到产业的转型:短视频在乡村振兴中的产业价值[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4).

上一篇:财务管理硕士论文范文下一篇:大学生学习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