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科研素养范文

2023-09-20

大学生的科研素养范文第1篇

2、大学生英语文学素养培养中的网络学习共同体研究

3、学前师范生文学素养的探索与思考

4、浅谈对高职学生的文学素养现状的反思与提高对策

5、经典诵读与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

6、大学语文应用作文教学改革探索

7、以英美文学渗透大学英语教学

8、浅谈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文学素养

9、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美学素养情况调查研究

10、文学素养的培养与思辨创新型阅读教学

11、古典诗词学习对于当代大学生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功能探析

12、大学英语教学与大学生英语文学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

13、提升大学生自身文学素养的几点体会

14、大学生语文学习意愿与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15、简析大学语文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职能与作用

16、大学生母语危机对汉语国际化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17、基于网络背景下英美文学与大学英语教学的融合价值探讨

18、关于江苏大学生文学素养和审美情操的调查论证5

19、自媒体时代语文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原则

20、基于英美文学阅读基础上的大学生英语文学创作研究

21、新媒体视域下的大学文学教育创新

22、浅谈新生代影视文学与大学生行为教育之间的关系

23、运动员文学素养提高的有效途径

24、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5、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文学素养与审美能力

26、大学英语教学融入英美文学的必要性和方法

27、大学语文课程现状调查及问题研究

28、地方高校学生文学阅读情况调查

29、试析文学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30、网络文学对大学生文学创作的影响及对策

31、“莫言热”——促进高校图书馆文学经典阅读的推广

32、大学生英语文学素养培养策略探究

33、学生英语文学素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培养

34、以英美文学教育促进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

35、三本院校汉语言文学(师范)学生文学素养养成教育

36、碎片化背景与文学史课程的教学建构

37、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国学经典诵读指导方略

38、文学教育对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影响探究

39、强化《大学语文》教学,提高理科生文学素养

40、文学艺术对大学生人格的影响

41、以文学阅读为载体培育大学生人文素养

42、浅析提升理工科大学生文学修养对策研究

43、新媒体时代大学生英语文学素养培养研究

44、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文学经典阅读现状及对策

45、分析大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政治教育

46、探究网络文学融入高职语文课程教学的路径

47、“互联网+”模式下中医院校大学语文特色化发展探讨

48、论大学生文学素养的缺失与《文学理论》教学

49、网络文学教学的课程思政要素分析

大学生的科研素养范文第2篇

一个学生的素养影响着目前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动力,影响着学生的日后的生活与工作态度及能力。因此良好素养的培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兴趣与学习欲望,能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如何在课堂上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素养,这我们作为教师的值得深思与探讨,个人认为: 知识素养的培养

数学知识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在目前的大打生源战的今天,为了让学生考分上更好、在录取名校人数以让社会及家长获得更多的认可,尤其在农村初中生源不足的情况下,我们不得不以考纲为基础,更多的训练只在中考中考的一部分内容而削弱了数学的其它知识的学习。事实上知识层面的狭窄往往制约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制约了学生学习的动力,枯燥的题海战术往往让学生感到生畏,以至于让很多同学学无动力而厌学。故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到知识的全面性及学生的参与性。在讲解勾股定理时,我没有按照以往的教学方式通过知识点的给定让学生练习获取做题的正确性,而是一让学生自己去查找勾股定理的起源、发展及应用,事实证明通过这种改变学生不仅很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还知道勾股定理的十几种证明方法,知识的层面与梯度上明显高于了目前初中所需掌握的知识同时在很大程度了提高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增强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能力素养的培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教师的我们,如果只是才教会学生一些知识,如何去应付考试,或如何做题,那只能说是一个不合格的教师,我们只有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如何去学,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课堂上采用组织引导,设置各种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去体悟。通过小

组互动学习、参与讨论,形成以学生为主的学习环境与氛围,让他们在交流中掌握知识,在讨论中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尽可能地在教学过程中留有一些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这些问题,让他们自身解决这些问题,在这过程中给予一定的帮助与点拔,从而激迸他们学习的信心。在教尝过程中,我们不妨预留一点时间让学生去思考,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讨论,让学生积极思考、热烈讨论、亲自动手操作而不将问题全由老师完成。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也不是放羊式的教学,我们要观察学生的情绪的变化,要掌控整个课堂的秩序,观察学生所遇到的困难与困惑,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一定的帮助,否则学生很可能进入一个孤助无助的状态,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造成学生学习焦虑,反而促使学生不愿学习或恐惧学习。在讲授新课时,常在一种题型或一个知识点完成之后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让学生提出类似问题并由他们给出解决的方法与方案,并加发归类、归纳、总结,以完成知识与学习能力的积累。从而在一定的程度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人翁感,从被到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没有任何的思想负担,让他们感受到这是他们要学的、想学的、能学的,从而体验学习的快感与学习的自豪。

心智成长的培养

数学的学习其实不仅仅表现在对数学这一门功课知识层面与技能层面上的学生,更多的我们要学会如何学好为社会的发展和建设做更好的、更有用的运用。在目前的学习状态下,许多家长、老师以学生的成绩为唯一目标,认为只要学生学习成绩好了就是好的,却忘却了作为学生成长的第一关键是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对社会对家庭有责任感的人,如何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学习的过程中有部分学生只知道去学习、去考试、去获取较高的分数得到社会与家庭的任可。以至于出现了大学上学不知怎么去报名、不知如何洗衣服、要

家人陪读的高分低能儿,也有许多学生不记得爸爸、妈妈生日送去一声祝福却只、知道没钱用了就打个电话问爸爸妈妈要,不知道好好读书只知道在游戏间遨游人生。也有不少学生自私、孤傲、自我为中心,在家是小皇帝,不顾他人感受,另有部分学生不能正视自己的缺点,不能受到任何的挫折与打击,以至于自暴自弃、伤害自己、伤害他人生命来宣泄对生活、对世界的不满,甚至有的用自己所到的知识出卖国家利益。而这些都是在学习过程中心智没有健康成长的表现,初中阶段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尤其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独生子女越来越娇宠、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欠缺、单亲家庭教育的不健全造就孩子的心智成熟越来越晚、越来越不成熟。作为教师我们只有在课堂上多对孩子进行责任教育、感恩教育、从孩子的点滴关心起,从孩子日常的冷暖温饱问题、到学生的亲情问题、孩子在青春期所遇到的一些生理问题、与同学的相处问题。用一个老师的细心耐心恒心去观察他们、帮助他们。平时我与学生处成一片、与他们象朋友一们交流,把自己置身于他们之中,聆听他们的烦恼、担忧、帮助他们分析、与他们共同面对想方设法解除他们一切的后顾之忧。曾遇到过一个学生整天无所事是,上课不是睡觉就是讲话,甚至逃课。曾是教师眼中的不良典型,通过多次了侧面了解,原来孩子爸爸妈妈因感情不合而离异属于双不管,他认为连爸爸妈妈都不要他了而产生了各种负面影响,在了解这一情况后,着手从他的生活方面着手,经常给他送一些吃的、穿的、带他到家中洗澡,他感受到家的温暖,并多次找他谈心,同时经常打电话给他爸爸妈妈让他们从生活上、精神上给予关心,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个活泼开朗、积极向上、乐于助人的好学生也出现在大家的面前。

学生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但我们只有从点点滴滴做起,从小事做起,改变原有的应试教育的作法,把时间还给学生、把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

大学生的科研素养范文第3篇

1 信息素养的定义及产生过程

“信息素养 (Information Literacy) ”的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是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在美国提出的。简单的定义来自1989年美国图书馆学会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ALA) , 它包括: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 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 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信息素养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美国教育技术C E O论坛2001年第4季度报告提出21世纪的能力素质, 包括基本学习技能 (指读、写、算) 、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信息素养是其中一个方面, 它涉及信息的意识、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的应用。信息素养是一种综合能力, 信息素养涉及各方面的知识, 是一个特殊的、涵盖面很宽的能力, 它包含人文的、技术的、经济的、法律的诸多因素, 和许多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信息技术支持信息素养, 通晓信息技术强调对技术的理解、认识和使用技能。而信息素养的重点是内容、传播、分析, 包括信息检索以及评价, 涉及更宽的方面。它是一种了解、搜集、评估和利用信息的知识结构, 既需要通过熟练的信息技术, 也需要通过完善的调查方法、通过鉴别和推理来完成。信息素养是一种信息能力, 信息技术是它的一种工具。信息素养是人的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能力、信息心理及信息潜能等?多种基本素质有机融合而逐渐形成的信息品质与内在涵养。

在我国, 针对国内教育的实际情况, 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主要针对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 热爱生活, 有获取新信息的意愿, 能够主动地从生活实践中不断地查找、探究新信息。 (2) 具有基本的科学和文化常识, 能够较为自如地对获得的信息进行辨别和分析, 正确地加以评估。 (3) 可灵活地支配信息, 较好地掌握选择信息、拒绝信息的技能。 (4) 能过有效地利用信息、表达个人的思想和观念, 并乐意与他人分享不同的见解或信息。 (5) 无论面对何种情境, 能够充满自信地运用各类信息解决问题, 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

2 加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 信息素养是评价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依据, 高校作为师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建构的重要阵地, 肩负着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的重任。当代大学生每天与海量的信息接触着。寻找和有效利用信息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他们拥有参与职业竞争和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也就是说, 通过信息素养教育使学生逐步具备信息素养人所应具备的特征。这既是信息社会对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又是现代信息社会人的精神诉求。因此, 非常有必要在大学生当中进行信息教育。

3 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途径

3.1 重视信息素养的培养

信息素养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技能, 信息素养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这就要求高校教师思想上必须重视信息素养的教育, 信息时代不仅带来教育形式和学习方法的重大变化, 更重要的是对教育的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学是人文荟萃之所, 是以研究为主的知识生产机构, 高校对学生应该实施完整的信息素养教育。信息素养是一种综合性教育, 不是哪一门课可以涵盖的。因此, 开展信息素养培养要解放思想、改变传统观念, 要明确新世纪对在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的要求, 把信息素养培养贯穿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

3.2 加强校园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统一全校师生对校园信息化的思想认识, 成为一个人人支持的大环境, 使全校师生投入到信息化校园建设环境中来。校园信息化是以校园网络为基础, 使师生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各种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活动。高校应努力提高校园网络化、信息化水平, 将学校建成一个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有机结合的新型教育、学习和研究的校园平台, 以高度发达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支撑, 以信息和知识资源的充分共享为手段, 以培养善于获取、加工、处理和利用信息与知识的学生为主要目标, 把高校校园变成知识、信息传播的中枢。

3.3 培养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水平, 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 建立一支具有信息素养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首先信息素质教育的授课教师必须是专职的, 学校要为教师提供学习、进修的机会, 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其次教师应加强自身的基本信息素养, 学会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能熟练运用、操作计算机。最后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重要场所, 馆员是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知识的传播者。要不断的学习来充实自己, 真正为师生服好务。高校图书馆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良好的阅读环境, 充足的信息资源。应不断加强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通过开设文献信息检索课程, 促使大学生更多地学习信息科学知识。定期开展读书活动等一系列活动, 让大学生更好地利用图书馆的文献, 来获取更多的信息。使图书馆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成为师生信息素养提高的保障。

摘要: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已成为当代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从信息素养的概念出发, 介绍了信息素养的产生过程, 阐述了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教育,高校图书馆

参考文献

[1] 贾晓黎.发挥图书馆教育职能培养大学生信息素质[J].科技情报与经济, 2006, 16 (5) :64~65.

[2] 吴钢, 郭沁峰, 易芳, 等.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6 (3) :23~25.

[3] 林川, 于挽平.大学生信息素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图书馆, 2008 (5) :36~38.

[4] 阮喜荣.试析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J].科技文汇, 2009 (5) :48~49.

大学生的科研素养范文第4篇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园情怀, 更加关注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从价值取向上看, 它反映了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须的素养与国家、社会公认的价值观。

“核心素养”之所以是“核心”, 就表明它是关键必需, 是少而精, 并不是面面俱到。“它与学生一般素养、学科素养在概念和意义上是不同的。”

二、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近几年, 我国各地经常出现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因为学习压力大、因承受不起家长或老师一句批评的话而跳楼自杀、因学生之间相互斗殴致死致伤的事屡屡发生。这些学生自杀事件可以折射出学生的心理健康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也反映了我们教育方面的缺失。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已迫在眉睫、不容等待。

三、如何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每个学生不是独立存在的。每个学生与所处的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往往与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紧密相连。

(一) 国家如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1.国家深入到教育系统中了解教育状况。首先国家要深入到学生、教师、学生家庭、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中去, 详细了解我国的教育现状、问题、具体原因等, 只有这样, 才能对症下药。

2.以核心素养为目标制定教育法律法规。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首先要引导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 我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 我深深感受到目标与实践矛盾重重, 严重阻碍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有一句教育名言:生活即教育。为了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优良品质, 我们幼儿园在“重阳节”计划开展关爱老人的主题活动, 带幼儿到敬老院去, 了解老人的生活, 和老人一起玩耍、给老人表演节目, 给老人带去快乐和欢笑。当我园活动一切准备就绪, 明天一早就开始行动的时候。县教委一声命令, 文件有规定, xx人数以上走出学校开展活动要经过县教委同意。xx人数以上要经过市教委领导同意。发生xx人以上安全事故局长要下课, 发生xx人以上安全事故要追究县长的责任。当安全涉及到行政领导的职务时, 领导高度重视, 经常采取一刀切的措施阻止一切外出活动。幼儿又少了一次体验老人生活的感受。只得乖乖地坐在教室里听老师照本宣科用嘴巴讲述如何关爱老人。现在, 连带幼儿到幼儿园附近花园去寻找春天的基本活动也取消了。

我国要彻底改变一些旧的教育法律法规、政策。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 并提出具体详细的措施与方法。

3.改革现有的教育管理制度。我国的教育管理制度是行政领导管理为主, 这就造成了外行领导内行的现象。老师每天要填写很多安全资料来接受本单位领导和上级领导的检查。这些资料许多是重复的内容, 老师怨声载道而又无可奈何, 甚至是造假。比如现在的电话家访, 老师要记录每个家长的电话, 打电话的内容。老师一天忙碌于应付这些无用的、重复的资料和检查, 在最重要的教育科研方面却没有精力和时间去研究。真正的教育是教育专家引领教育的方向和教育理念。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学校收费、卫生、防疫等非教育专业问题。

4.改革现有的考试制度。我国所有小学、中学、大学的考试制度都是以考试分数来确定学生的水平和能力, 这种片面的评价导致了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分数只能说明学生在学习方面的能力, 不能代表学生的核心素养。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而建立全面的、立体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 并采取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公布, 接受所有学生、老师、家长的监督。

(二) 社区如何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社区是社会构成的基本单位。

1.社区充分发挥辐射作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社区要积极发挥自己的辐射功能, 和学校一起共同制定发展核心素养的方向、策略。如学校的开放日活动、教育专家讲座, 可在范围更广的社区举行, 让更多的家庭了解教育理论和方法。

2.社区宣传家庭教育。社区还可以通过宣传栏宣传家庭教育, 提高居民的家庭教育水平。

(三) 学校如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具体指终身学习能力、合作交往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个人发展能力以及品德修养能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刻不容缓, 这既是我国提高教育质量的重大问题, 也是世界各地在教育改革中共同关注和解决的核心问题。那么, 学校如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呢?

1.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总目标制定层级计划。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总目标制定学校计划、教学计划、年级组、班务计划等。只有这样才能全校行政领导、教师、职工、学生目标统一、齐心协力, 共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不致于造成上下脱节、各自为政、互不相干的情况。

2.变革育人导向。核心素养的培养将改变过去那种以知识、考试为主的方向, 更加注重学生理想信念和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注学生的生命质量和价值, 突出终身发展的核心素养。

3.改革课程。学校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 提供满足孩子现实生活、未来发展的课程, 特别关注核心价值观、生涯指导、金融理财素养, 突出学生是现实生活中“完整的人”。

4.注重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学校将更加关注学生学习体验、动手实践及创新意识的培养, 注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及其包含的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突出实践育人的价值。

5.变革课后作业形式。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学校应减化学生课业负担和作业。课后作业形式及总量发生较大变化。不再是以书面作业、作业题为主。也许中学生的课后作业是几个同学合作去调查关于所在地的婚庆公司的现状与未来发展分析报告。

(四) 家庭如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著名教育家福禄贝尔所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 也是亲子关系建立的基础"。可见家长自身素质的高低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家长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有位优秀的儿童教育家说过:“优秀的品格, 只有从孩子摇篮中开始陶冶, 才有希望, 在孩子心灵中播下道德的种子, 越早越好。”孩子在幼年时期行为习惯不固定, 在心理上对父母存在依赖感和信任感。此时父母的行为习惯就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 孩子从小到大, 家长的一举一动都对其性格、品德、素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首先要求自己有高尚的品德、有理想、有积极的人生观;对国家、对人民、对事业有高度的责任感;在社会上奉公守法, 遵守社会公德, 讲究文明礼貌, 作风正派, 为人正直, 是非分明等等。比如在孝敬父母方面, 如果在平时能多关心老人, 多孝敬父母, 你的孩子也会懂得这是一种美德, 是值得学习的。

2.家长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当今时代文化科技日益发达, 知识不断更新。即使高学历的人, 如不继续学习, 也会跟不上时代的要求, 知识也存在老化的问题。孩子的求知欲相当强, 经常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 所以家长要善于学习, 使自己成为孩子求知的良师, 不仅为孩子做出了榜样, 也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也提高了自己。

3.家长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质。教育素质, 即教育孩子所需要的观念、方法和能力。这些观念、方法、能力, 就构成了父母的教育素质。

家长要有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全面了解孩子情况的基础上, 对问题的原因、性质、程度、后果做出恰如其分, 客观及时的判断, 并提出切实可行、简单易行的解决办法。

4.家长配合学校共同引导孩子。作为家长, 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等的表现和情况, 并向各阶段老师反映孩子在家情况, 并向老师请教好的引导方法。特别是孩子的缺点更应该及时了解后及时引导纠正, 逐渐改掉孩子的缺点。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发展。

孩子们是家庭的希望, 是国家的未来, 为了培养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我们国家、社会、学校、家庭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大目标, 群策群力、团结一心, 为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所需人才共同努力奋斗!

摘要:世界在21世纪进入了知识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 为了适应21世纪的挑战, 全球需要优秀品格、创新与创造力、信息素养、国际视野、沟通与交流、团队合作、社会参与及社会贡献、自我规划与管理等具有核心素养的人才。国家、社区、学校、家庭如何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一一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大学生的科研素养范文第5篇

我认为, 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活用文本, 随文巧练。如何活用文本, 让随文巧练更有实效呢?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 笔者也摸索出了以下一些途径。

一、立足文本, 巧连词语

我一直认为词语是构建语文学科大厦的砖瓦材料, 词语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性工程。而我们的词语教学, 常常是让学生抄写、默写、造句, 考试再来几道注音解词题做做。这样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学生记得枯燥, 学得死板。从运用角度考虑, 词语只有在一定的语境中才能生发出活的意义, 其作为词语的价值也才能真正得以实现。基于此, 我采用以下方式训练:

1.连词定意, 激发兴趣。首先, 训练学生将每一课要积累的词语缀连成文。具体做法是摘取“读一读, 写一写”中的词语至少5个, 设置一个场景或确立一个主题, 要求学生组成一段话, 200字左右, 并分组展示。这样坚持, 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降低了写作的难度, 锻炼了每一位学生的写作能力, 学生的写作水平就会提高。如教学《走一步, 再走一步》时, 从“耸立、瘦骨嶙峋、心惊肉跳、头晕目眩、小心翼翼、自豪”中选五个词语, 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 写一段话描写爬山的过程。

教学《紫藤萝瀑布》时, 从“繁密、忍俊不禁、仙露琼浆、蜂围蝶阵、挑逗、凝望、灿烂”中至少选五个词语, 并且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写一段描写春天景物的话。

2.连词写感, 抒写真情。教材中有些文章的内容能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力, 如《生命生命》《台阶》《春酒》等, 通过学习, 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动笔写一写, 让他们把心中的情感释放出来。如九年级上册《孤独之旅》一文, 写了少年杜小康, 因家庭变故而失学, 不得不跟随父亲去放鸭。生活的艰难和精神的孤独压迫着他, 也锤炼着他的身心。在一场暴风雨后, 他觉得自己“突然长大了, 坚强了”。在人生的旅途上, 每个人都要长大。在教学中, 让学生在欣赏作品中得到人生的启示和艺术的享受。在学生对小说的主题和人物形象有了一定的理解后, 告诉学生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都或多或少地感受过孤独, 从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然后要求学生以“我的孤独”为题写一段话, 表达自己的感想, 用上“歇斯底里、撩逗、嬉闹、厚实、撅断”等词。

总之, “巧连词语成段”的训练模式需要渐进进行, 持之以恒, 并有意识地贯穿在教学中。

二、模仿文本, 巧仿句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意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 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现行义务教育初中教材里的文章大多文质兼美, 语言文字知识要素十分丰富:精当的用词、丰富的句式、贴切的比喻、富于节奏的排比、充满音韵美的对仗、还有生动的描写、严密的说理、巧妙的结构……教学时, 让学生把最精彩的句子或段落积累起来, 让学生反复诵读, 在品味好词好句的基础上, 要求学生开展随文练笔, 仿写佳句佳段。

1.仿精彩句式, 丰富积累。帮助学生加强内化课文词句, 丰富语言积累, 应该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 因此围绕文本的精彩语言作一些仿写训练, 可以培养学生感受、积淀、习得语言的意识, 提高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教学中, 教师抓住文中的特色句式进行仿写训练。对象通常为比喻句式、拟人句式、排比句式、特殊句式等具有形式感又具有较强表现力的句式。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是个经典句式, 教学时先让学生反复品读, 掌握这个句式的特点, 然后让学生仿写, 学生兴趣盎然, 写出了很多精彩句子。如:“不必说宽阔的海洋, 苍劲的松柏, 浮动的白云, 湛蓝的天空;也不必说夜莺在婉转地歌唱, 麻雀在叽叽喳喳地嬉戏, 美丽的蝴蝶在风中舞蹈, 单是一株不起眼的小草, 就足以令人心旷神怡。”“不必说学校里的的楼台, 翠绿的竹林, 流淌的小河, 绿叶片片的树林, 也不必说朗读的声音从小林里飘起, 篮球场上你争我夺的场面, 教室里飘出的歌声, 单是那学生们走出校园, 在阳光下面, 就有无限的生机和朝气。”

2.仿特色段落, 提升能力。段式仿写对象为总分句段、并列句段、承接句段等一些形式感较强、表达效果独特的句段。仿写时, 告诉学生这种片段在写法上的规律, 使学生有规可循, 有法可借, 有例可仿。如《赵州桥》第4自然段:“桥面两侧有石栏, 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 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 前爪相互抵着, 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 真像活了一样。”教学时, 我让学生重点理解课文是怎样把栏板上图案精美的特点写具体的, 然后, 让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 动笔写一写天空中变幻莫测的云朵, 然后交流。这样的随文仿写, 学生信手拈来, 水到渠成。典型句式的迁移训练实现了对课文中经典语句的有效吸纳, 使学生在模仿中创生出自己独特的言语, 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

三、拓展文本, 巧练篇章

作文教学的篇章训练, 需要教师把握学生的心理认知方式, 洞察学生的情感需求, 即针对学生最了解的、感受最深的、最时尚的、最有话可谈的内容设计最贴切的话题, 激发学生情感的火花。

1.练谋篇布局, 创新思维。文本是学生学习谋篇布局最好的例子。每篇课文在结构、立意、表达等方面或多或少都有值得学生关注迁移的特点。在教学中, 要渗透与写作相关的知识训练, 让学生学好这些范文, 习得语言方法, 形成语言能力。叶圣陶老先生曾说:“作家思有路, 遵路识斯真。”每篇文章都是作者按一定的思路组织起来的。无论是写人记事, 还是写景状物的文章, 在布局上都有一定的特点。重要的是把文章的思路变成教学的思路, 然后通过教学活动变成学生的思路。在教学中, 着力点不仅要放在引领学生明白文章写了什么, 还要放在文章怎样写上, 引导学生抓住作者的思路, 学习布局谋篇。如, 八年级上册《阿长与山海经》一文, 写的是作者对儿时保姆的回忆。在阅读教学中, 让学生熟读课文, 看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重点写了什么;从这些事情中, 可以看出阿长是怎样的一个人。从中了解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 描摹记叙文语言的特点, 继续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在学生对文章有了通透的理解与体会的基础上, 问学生在他们的童年生活中, 有没有像阿长这样的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普通人, 他们又是怎样看待这样的人的。要求学生学习课文的谋篇布局练练笔, 从而更好地写好记叙文。

2.同主题拓展, 提升素养。初中教材每个单元的课文都是围绕一个主题的, 教学时可以进行同主题拓展写作训练, 学以致用, 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都是写的普通人物, 其中《背影》《台阶》两篇文章都是从细微而且特别的角度写父亲的, 切入角度巧, 以小见大, 教学时, 很适合拓展训练, 从新巧的角度写父亲, 学生思维活跃, 有写《肩膀》、《白发》、《手》《帆布包》等, 情感真挚。甚至还可以进行现在最流行的群文阅读, 让学生读几篇和课文同主题的文章, 然后再进行同主题写作训练。这样学生的阅读量扩大了, 写作能力会大大提升。

随文巧练的方式是多样的, 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地挖掘, 巧妙地安排, 精心地设计, 耐心地引导, 长期有效地进行, 就能让写作训练活色生香!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如果我们能用好用活教材, 把积累好词佳句的要求提升到综合运用的层面上来, 以课后的“读一读, 写一写”及课文的优美词语为突破口, 开展写作训练, 指导学生巧练词语, 巧仿句段, 巧练篇章, 就能巧妙实用地解决学生作文困难的现状, 有利于学生写作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活用文本,随文巧练

参考文献

[1] 谢象贤《语文教育学》.

[2] 《中学语文教学理论与实践》.

大学生的科研素养范文第6篇

一、自媒体的含义

自媒体一词, 最早是由谢因·波曼 (Shayne Bowman) 与克里斯·威理斯 (Chris Willis) 在2003年, 在其自媒体研究报告提出的。报告中, 两人提出:“自媒体是一个普通市民经过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 提供并分享他们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途径。”可见, 自媒体主要指的是个体或者单个的人借助于网络媒介与他人交流、分享、沟通信息的一个过程和结果。

在我们传统的媒体传播中, 媒体因其强大的渲染力、传播力和影响力, 一直处于主导地位, 直接决定着信息传播的时间、地点、内容和方式, 其他人只能是被动服从者于媒体。然而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 人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得到发扬和彰显, 信息传播更加注重人的反应和接收程度。因此, 自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自由度会更大, 信息量也会剧增, 传播的范围也会较以前更广泛。下面我将详细阐述一下自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具有的单独特点。

1、平民化

传统媒体是由特定的国家传媒机构和工作人员, 在规章制度内被动地向外界传递新闻消息的过程。自媒体时代, 信息的传播主要依靠的不是国家传媒机构, 而是重点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进行传播。在这个信息传播过程中, 群众自己也会使用网络技术, 同时他们还会创新一些网络应用和网络技术。并且, 在网络平台上分享自己的创造成果, 使更多群众受益, 使大家的信息传播更加方便和高效。由此可见, 群众正成为网络时代的主宰力量, 自媒体也越来越趋向于平民化。

2、自主性强

传统的媒体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 主要采取的是由上层领导机关到基层人民群众的方式, 也就是垂直传播方式。自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 主要是由个人到个人、个人到组织、组组到组织的形式传播的, 即由点到面的发射式传播方式。这种传播方式传播的信息很庞大, 重要是接收信息的人的数量也是庞大的, 而且接收信息的人都是自觉自愿接受信息的, 因此, 信息的有效性得到了保证。我么可以用一个流行词来形容, 即“DIY”。自媒体传播信息的自主性, 也即是信息传播的“DIY”。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特点、专业, 制作出一份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信息产品。

3、发展快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 自媒体的载体也更新换代、层出不穷。QQ、微信、论坛、贴吧、电子邮件、微博、直播等自媒体载体大大改善了公众表达自我的手段和方式。手机系统的不断更新升级, 更是增加了人们社交的便捷性。这为自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又拓展了新的途径和方向。目前, 普及性最广, 影响力最大的社交软件当数微信平台了, 几乎男女老少都下载并安装了微信软件, 并且能熟练使用微信, 整个世界都被微信连接起来了。

4、应用广

自媒体在摒弃传统媒体的弊端时, 吸收并融合了传统媒体的优点, 从而使自媒体得到迅猛的发展。同时, 自媒体提升了自我的应用范围, 例如将文字沟通发展为语音沟通, 将非面对面的沟通发展为面对面的视频沟通。

二、大学生媒体素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对大学生的媒体素质教育重视度不高

我国强调的是九年义务教育, 实行的是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因此, 老师们都将时间花费在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上, 往往都忽视了学生的素质教育, 更别说对大学生的进行媒体素养教育。大部分高校是不会开设专门的媒体素养教育公共课程, 只有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 由于是专业课要求的, 所以才会专门开设这类课程。

2、重基础理论教育, 轻媒体实践应变能力教育

目前我国的高校教育都采取的是理论教育为主, 实践教育为辅的教学方式。即学生主要是知识、信息的被动接受者。高校会教给学生具体的媒介传播理论, 使学生了解传播的手段、目的、方法和技巧, 并培养自己的信息识别能力和筛选能力。但是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 对于层出不穷、千变万化的信息, 大学生除了应该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外, 更要掌握应对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媒体素养教育主体意识淡薄

媒体素养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自我对媒体信息的认知、自我对大众媒体的态度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大众媒体。如何检验高校媒体素养教育的成效呢?方法只有一个, 那就看学生在媒体平台上是怎么说的, 怎么做的。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是自古不变道理。因此, 高校在进行媒体素质教育过程中, 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 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 而不是将学生的思维固化。最终实现大学生媒体素养的提高。

摘要:自媒体是个人或者组织在网络技术的条件下, 借助于网络媒介或平台表达自我观点和看法的一种直观方式。本文主要分析了自媒体的含义及大学生媒体素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自媒体,大学生,媒体素养教育

参考文献

[1]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缺失及对策研究[J].贤娟, 唐思妍.新闻知识.2015 (12) .

[2] 全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之我见[J].吴春年.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 (22) .

上一篇:企业信息化范文下一篇:金融监管的必要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