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生态治理论文范文

2024-01-26

证券市场生态治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本文阐述了丰宁满族自治县汤河河道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的设计及布置,着重介绍了如何提高河道行洪能力,同时兼顾河流生态修复与保护等目标。将河道护岸设计与景观设计更好的融为一体,更加符合生态理念,实现 “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综合整治目标。

关键词:行洪 生态修复 保护

一、引言

随着人类对生态环境的日渐重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当前的河道治理,人们并不满足于使河道仅仅实现防洪、排涝等基本功能,怎样使河道设计与景观设计更好的融为一体,更加符合生态理念,实现 “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使岸坡更自然、更接近原生态等,也应当作为设计者考虑的重要方面。

丰宁县,作为京津冀的水源地,占据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优势,作为“京西北生态经济特区”中重要的县市之一,丰宁县的发展在未来几年将具有更好的政策支持和资源供给。

二、工程任务、规模及概况

1.1工程概况

汤河治理范围位于丰宁满族自治县汤河乡境内,汤河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丰宁县城40km。汤河乡北与大阁镇搭界,南与北京、喇叭沟门满族乡接壤,全乡面积373km2,人口0.93万人。汤河乡属典型的深山区乡,地势地形较为复杂,全乡地域广阔,呈现西北东南走势,平均海拔700m,14个行政村分布于三条大沟之中,大西沟、中沟、小西沟。

以汤河为依托,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洪汤寺作为燕山大峡谷景区的首景,青山环抱,绿树如屏,松涛鸣唱鲜花盛开,呈现一派秀丽景色;大峡谷内峻岭连绵,绝壁顶天立地,潭水神秘莫测,巨石奇形怪状,白榆林生机盎然,会使久居闹市的人们,领略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饱览清风名泉的神韵。

汤河河道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试点项目起点为汤河乡三间房村,终点为汤河与G111国道交接处,治理段全长22.5km。

2.2 工程任务

本次工程建设的目标是提高汤河治理段的防洪标准,通过本工程的建设使其防洪标准村庄段达到10年一遇、农田段达到5年一遇,河道行洪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同时将河道护岸设计与景观设计更好的融为一体,更加符合生态理念,实现 “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综合整治目标。

三、工程布置及建筑物

3.1堤线的布置原则

本次汤河河道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堤线布置根据汤河(三间房~G111国道)地形、地质条件,结合现有建筑物的位置、施工条件、已有工程状况以及征地拆迁、行政区规划因素,经技术经济综合比选确定。其防洪工程堤线布置原则为:

(1)堤线应与河势流向相适应,并与大洪水的主流线大致并行;

(2)堤线布置应力求平顺,相邻堤段间应平缓连接,不应采用折线或急弯;

(3)堤线应尽可能布置在压占耕地少、拆迁房屋及建筑物少的地带,并宜避开文物遗址,同时应有利于防汛抢险和工程管理;

(4)堤防工程宜利用现有堤防和有利地形;

(5)综合考虑河道两岸地形、工程投资及占地等因素,对于岸坡顶高程高于设计洪水位河段,岸坡不再筑堤;對于岸坡顶高程低于设计洪水位的河段,且岸坡外村庄较低的河段进行筑堤防护。

3.3河道断面的确定

横断面设计时,现有河底宽度超过设计宽度时,一般情况下利用现有宽度,不再回填处理,如果现有河底宽度不能满足设计宽度时,扩挖至设计宽度,边坡系数原则上按设计边坡。

汤河两岸分布大量居民,沿河分布有三间房、小西沟、西台子、河东、河西及汤河乡政府等多个村和度假村,部分岸边为农田和山体。设计在农田段,设计河道采用梯形断面;在居民分部量较大河段,设计河道采用矩形断面;在预设滚水坝段,设计河道采用复式断面。

3.4河岸的防护型式

根据汤河沿岸地形、地物及河槽现状等实际情况,在满足河道行洪要求的前提下,并结合生态和后期景观设计需要,同时为避免出现大面积征、占、迁,力求节约投资,设计河道断面采用梯形、矩形和复式三种型式,堤岸防护型式为坡式、重力式挡墙及重力式挡墙+坡式三种。

汤河两岸分布大量居民,沿河分布有三间房、小西沟、西台子、河东、河西及汤河乡政府等多个村和度假村,部分岸边为农田和山体。

居民房屋比较集中、临村地段及后期预建滚水坝护村一侧,护岸结构型式采用浆砌石重力式挡墙;汤河河道两岸居民较少,农田及荒地分布较多,以及沿河公路临河侧有较宽裕的空间,护岸结构型式采用格宾石笼框格插砌石护坡;对于沿河公路临河侧护砌空间有限段,护岸结构型式采用40cm厚浆砌石仰斜式挡墙护砌;对于后期预建滚水坝护农田一侧,护岸结构型式采用浆砌石重力式挡墙+连锁砖生态护坡;现状河道一侧为山体段,本次不再进行护岸。

3.4.1格宾石笼框格插砌石护坡

汤河河道两岸居民较少,农田及荒地分布较多,以及沿河公路临河侧有较宽裕的空间,护岸结构型式采用格宾石笼框格插砌石护坡。格宾石笼尺寸为4.5m x 1m x 0.5m(长 x 宽 x 高),围成框格尺寸为边长2.5m的正方形,框格内采用当地块石进行插砌,厚度为50cm,坡比为1:2.0,然后采用河道开挖砂石土料进行灌缝,表层覆土10cm厚种植草本植物,美化环境。

3.4.2浆砌石重力式挡墙+连锁砖生态护坡

对于后期预建滚水坝护农田一侧,护岸结构型式采用浆砌石重力式挡墙+连锁砖生态护坡。浆砌石重力式挡墙采用M10水泥砂浆砌筑。墙顶宽0.5m,墙体高1.0m,迎水面1:0.3,背水面1:0.3,挡墙基础埋深1.5m,前、后趾宽0.5m。连锁砖生态护坡迎水坡坡比为1:2.0,坡顶采用40cm×10cm(宽×高)C25预制混凝土压顶。

3.5河底护脚设计

河道疏浚开卡后,为防止水流对堤脚淘刷,确保河道两侧堤岸安全与稳定,需对河道凹岸坡脚进行防护。为确保堤坡稳定,本次设计防洪堤脚采用格宾石笼进行水平防护:水平防护长度均为5.0m,厚50cm。

四、结论

本项目河道长、流域广,工程沿线地形复杂、地质条件多变,项目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河流生态修复与保护等目标,经多方面论证,根据不同河段河道需着重实现功能的不同、两岸环境形态的不同及河岸景观设计需要,确定了河道两侧采取新型生态护坡及传统护坡相结合的形式。

河道包含清淤开卡、堤岸防护、预设滚水坝段及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工程措施。为将河道护岸设计与景观设计更好的融为一体,更加符合生态理念,实现 “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综合整治目标。

(作者单位: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证券市场生态治理论文范文第2篇

一、生态保护是政治的“题中应有之义”

政治的含义不同学者对其定义亦不同。柏拉图认为“政治的核心是正义”; 伯克认为“政治是一种设计, 政治最重要的原则是利益均衡”; 马克斯·韦伯则认为“政治是力求分享权力或力求影响权力分配”。 (1) 西方政治学家对政治的定义众说纷纭, 比如认为“政治是国家的活动, 是治理国家, 是夺取或保存权力的行为”; “政治是人们在安排公共事务中表达个人意志和利益的一种活动, 政治目标是制定政策, 也就是处理公共事务”等。

政治作为上层建筑, 尽管学者对其定义各有千秋, 但政治的实质内涵不变, 即是, “利用权力处理众人之事”。 (2) 政治是指利用权力处理众人之事。那何为“众人之事”, “众人之事”也即公共事务, 是指为了满足社会全体或大多数成员的需要, 体现他们的共同利益, 让他们共同收益的那类事物, 例如资源与土地、人口与就业、环保与生态、教育与文化、治安与稳定、医疗与交通等诸多领域。由此, 一个健全的政治必须将环保与生态纳入其目标治理中, 生态保护与政治有了必然的联系, 即生态保护是政治的“题中应有之义”, 生态政治作为政治的特殊性表现亦有了存在基础。

政治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生态政治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其调整的社会关系超越了以往纯粹社会性的性质, 不仅要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还要处理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因此, 生态政治的宗旨首先是尊重自然, 遵守生态规律。生态政治观认为, 由社会经济发展而引起的环境危机, 单靠盲目的市场机制是无法彻底解决的, 必须依靠政治权力机制, 从政策角度治理。在我国的穹顶之下, 雾霾不仅是一种气候问题, 更应提升到政治的高度。建立健全生态政治, 贯彻落实“绿色政治观”。

二、“穹顶之下”生态政治失范

生态政治的价值在于实现政治思想、政治制度、政治行为的“绿化”。我国的生态政治作为一种新兴政治类型, 其发展过程中, 问题矛盾也随之显现。具体表现如下:

( 一) “唯GDP”论

改革开放以来,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了大多数政治政策的宗旨, 在经济方面我国取得举世的成就, 可同时造成的隐患也令人发指。

1943 年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52 年伦敦烟雾事件, 时至今日, 从北京雾霾事件到上海雾霾持续爆表乃至南京重度雾霾使中小学幼儿园全面停课。这些社会悲剧无不让我们反省“人类为了更有尊严的生存, 是否维护过环境的尊严。”政府为搞绩效工程, 企业为追求高额利润, 片面追求GDP, 环保成为一种奢侈品。因此GDP政治取代了生态政治该有的地位作用。所谓GDP政治, 它是一个社会、国家和政府, 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 为了实现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运用国家政权调动一切资源, 一切以GDP指标发展为中心的政治倾向、政治主张和政治关系。 (3)

( 二) 左右为难, 夹缝执法

法律制定的再好, 不执行也是空话。为防止大气污染和改善能源结构, 我国现有的法律有《环境保护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少, 但却缺乏充分有效的执行。若将既有的法律落到实处, 今天雾霾的现状不会发生。

良好的环保执法首先要求执法者、相对人和其他政府官员对环保的重要性有清醒的认识; 其次还要求有良好的执法环境, 使执法者只需“依法行政”而不受其他因素干扰;最后要求执法者有明确而充分的权限从事执法活动。 (4) 然而, 这些要求距离生态政治的宗旨还有距离。

( 三) 非不能为, 实不欲为的司法

司法作为环保执法的最后一道保护屏障, 虽然却是为环保立下汗马功劳, 但却仍不能发挥其应有的职能。首先法院对环保部门申请行政强制执行的积极性不高, 导致了环保部门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落不到实处, 大大削弱环保部门的执法权威。其次, 污染受害者在寻求民事救济时, 法院经常采取不受理、受理了迟迟不判决, 判决了迟迟不执行的策略。对于雾霾的治理, 环保部执法不到位, 若司法不能对其进行最后的保障, 危机只能愈演愈烈。

( 四) 企业自律, 困难重重

在环保部门执法不力, 司法保障出现问题的时候, 企业有了可乘之机, 社会责任感极大缺失。雾霾污染主要是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不尽合理造成的。我国的经济发展大部分是靠烧煤获得的, 可由于煤炭的清洁程度不够以及燃耗不充分导致了大量的污染性气体排放, 造成大气污染。企业对于环保的自觉性有待提高, 不应该把全部责任推卸到国家油品标准上。

传统政治对于生态理念的贯彻距离生态政治的宗旨还有一定距离。构建生态政治, 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不仅仅是雾霾, 但它却是生态政治建设的最大阻碍之一。 (5) 构建生态政治应该怎么做?

三、以雾霾治理为视角, 构建生态政治的途径

生态政治的发展关注政治生态文化、法律生态文化的建设、生态政治与制度文明的关系, 寻求政治民主化的生态机理, 换言之, 生态政治的价值必须在政治思想、政治制度、政治行为上得到体现。 (6) 如前所述, 生态政治在思想、制度、行为方面都存在失范, 因此就要从这些方面着手, 完善生态政治建设。

( 一) 生态政治文化建设

生态政治的文化建设首先要树立环境伦理观。行政学家宇都宫深志认为“伦理是政策之母, 伦理与时代同步。没有理念的环境政策是没有方向的。伦理与时俱变。在倾向环境的范式上, 人是道德世界的中心, 在生物圈中拥有特殊地位这一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应该被抛弃, 取而代之的是把整个生物圈都纳入视野的伦理规范。”现阶段, 在我国穹顶之下, 针对雾霾的防治, 在思想文化方面应做到以下内容:

其一, 德行教化。品德或者道德的建树对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至关重要。生态道德是政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老子的《道德经》以“道法自然”为纲, “顺应自然”是基本要求。显然, 我们要转变政治观———从GDP政治到生态政治。生态政治要求我们尊重自然, 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回归到雾霾的防治, “同呼吸, 共命运”我们要将生态道德摆在最前端的位置, 一切生产、生活必须体现出对自然生态价值的应有尊重。

其二, 民生本位。在当代, 民生的内涵复杂化, 因为生态危机不得不将民生与生态政治相结合, 生态民生化, 民生生态化, 在民生建设的重要领域如教育、就业、医疗、分配、社会保障等都要与生态相结合, 生态政治的基础设施建设才能得到保障。 (7) 管仲提出“政之所兴, 在顺民心。政之所废, 在逆民心”。我们的人民需要生态政治建设, 需要有尊严的呼吸, 如果没有一个能够生存的环境, 其他权利的实现也很难得到保障。

( 二) 生态政治制度完善

绿色的生态伦理观不与制度相结合, 很难保证其真正贯彻。唯GDP论、执法、司法不到位、企业自律难、公众参与得不到保障等这些失范和制度的不完善有直接关系。

研究表明, 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是PM2. 5, PM2. 5 组成十分复杂, 主要有燃煤、机动车、扬尘直接排放的细颗粒物构成。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能源结构不合理、机动车污染严重都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原因。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可以作用于经济发展的盲目性。环境标准制度的完善对于雾霾天气的防治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环境标准作为一种技术规范, 要随着科技和社会发展适时修订, 并且符合人体健康标准。

我国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较其他发达国家晚, 1979 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这意味着生态政治观的初步形成, 因此生态法律制度建设起步晚, 问题与发展同在。经过多年实践, 开始实施史上最严《环保法》, 环保法的执行不是棉花糖, 是杀手锏。法律制度建设必须与政策制度建设相结合, 共同抵制雾霾, 完善生态政治建树。

( 三) 政治行为要脚踏实地

生态政治行为落到实处。首先, 党和政府要发挥领导作用。从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到政策的制定再到贯彻落实, 党和政府的作用不容小觑。在环保部门执法难的问题上, 政府要放权, 维护环保部的权威, 解决环保部门尴尬的局面, 将执法变成真正的杀手锏。 (8) 其次, 企业应扮演好主动性角色, 过多的高消耗重污染工业企业是雾霾的主因。因此, 将企业“绿化”, 将生态指标作为合格企业准入的条件, 取缔超标企业, 做到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在反推力下, 企业自身要有生态责任感, 将其作为企业文化贯彻。最后, 公民主人翁的角色。“勿让雾霾遮望眼”, 公民要积极参与到生态政治的建设中, 提高参与意识, 在生态大政方针的制定过程中, 促进维护共同利益的责任。在一个法律不完美, 道德良莠不齐的时候, 监督是最有效的途径。

穹顶之下, 雾霾的解决不会轻而易举, 并且生态问题也不仅只有雾霾。将生态问题提升到政治的高度, 将国家性应对雾霾变成生态政治的目标, 用生态思维绿化现代政治, 用“政治绿风”吹走雾霾。人类的发展, 我们要的绝不是“浮士德式的交易”。

摘要:在我国的穹顶之下, 雾霾使空气污染从局部问题演变成国家层面事件, 提升到了政治的高度。本文将以雾霾的防治为视角, 讨论生态政治的建设。生态政治作为新兴的政治类型, 其在发展过程中亦存在失范。完善生态政治, 发展绿色政治观对于实现生态文明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生态政治,雾霾治理,绿色思维,可持续发展观

注释

11王建明.生态环境问题何以成为政治问题——西方生态政治哲学视野[J].江西社会科学, 2005 (11) .

22 郇庆治.环境政治学:理论与实践[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7.

33 王寿春.循环经济与生态产业发展中的生态政治问题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5 (4) .

44 严俊乾.论国家治理视野视域下的雾霾问题[J].实践探索, 2014 (4) .

55 郇庆治.环境政治学视野下的“雾霾之困”[D].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66 郇庆治.雾霾政治与环境整治学的崛起[J].时事观察, 2014 (9) .

77 李咏梅.生态政治:理解民生问题的新视角[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3 (9) .

证券市场生态治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阶段,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生态意识淡薄等现象,迫切需要重视和加强生态文明的宣传和教育。在全社会建立全覆盖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培养生态危机的忧患意识、形成以大学为中心的生态科研和教育辐射网格必将开拓出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态文明教育的新思路。

关键词:市场经济 生态文明 教育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人类的物质文明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同时也带来了生态文明的严重失衡。虽然世界各国通过行使一系列的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采取了诸多的保护措施,然而不同程度的生态危机仍然时常发生,特别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究其原因,这并不是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最本质的根源是人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文明观的缺失。中共十八大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强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培养人们自觉的文明理念和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规范人对自然的行为,培养新的生态价值观,对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素质和保持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

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西方学者提出生态文明概念以来,人们逐渐以生态学的价值观来探索人类的思想、文化、科技、生产和生活方式,进而开始越来越认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生态文明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生态文明主要指经济方面,包括:森林保护、土地使用、农耕改进、能源和资源利用、物种和大气的保护以及人口控制。广义的生态文明除了包含狭义生态文明的内容外还包括社会的各个方面,人与自然、人与人的一种全方位的和谐,政治、经济、国际关系、民族和睦、社会福利和正确的文明理念引导以及全民的素质教育。近年来我国对生态文明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十七大报告中,党中央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强调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

首先,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支撑点。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就是要使生态环境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事实表明,人与自然关系不和谐,关系到人类繁衍生息的根本问题,关系到和谐社会与经济文明建设的基础。如果生态文明建设不力,即使物质文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再好,也如同空中楼阁。

其次,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商品是市场经济的载体,商品就是通过自然资源的转化得来的。这样矛盾就出现了,经济利益要追求最大化,但是资源是有限的,怎样才能让二者均衡发展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就会使人们树立新的生态理念,正确处理“利益最大”和“资源有限”的矛盾,自觉维护生态平衡。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生态文明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成就举世瞩目,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生态代价。利益的驱使和片面追求GDP指标,使生态环境遭到巨大破坏,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

近年来我国的大气环境污染形势日趋严峻。中国在2000年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995万吨,居世界首位。2010年达到306亿吨,是目前第一大环境问题。最普遍的大气污染是燃煤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造成的,目前我国燃煤量约1.5亿吨/年,大约有2/3的工厂能源还是主要依靠燃煤。现代都市中的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夹带大量化学物质,在阳光作用下,形成一种刺激性的烟雾,雾霾越来越严重。

近20多年我国企业大多采取传统的粗犷性生产方式,在能源、资源方面造成了严重浪费,有些资源已趋近枯竭状态。煤矿资源是不可再生能源,在我国能源和消费结构中占70%左右,由于开采技术有限,造成大量煤矿开采的浪费。我国虽然地大物博,资源种类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过度开发造成了资源严重浪费。

多年来,我国排放的废水总量年均值约为500亿吨,大大超过了环境容量。据统计,只有5%的生活污水和17%的工业污水在排放前经过了处理,其它都直接排入江河湖泊。迄今为止,我国已有90%以上的城市河段、湖泊受到严重污染,城市的水源、水质达不到标准,水资源的污染程度在逐年增加。

总之,虽然我国人均GDP逐年增长,但也付出了惨重代价。要想保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能走西方先浪费再节约,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因此,如何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三、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新思路

生态文明教育是普及生态环保知识、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的全民教育。对全民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使其树立科学的生态观。这种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更主要的是针对全体社会成员,使生态文明意识真正成为每位公民的自觉行动。

(一)从孩子抓起,建立起全覆盖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

建立从幼儿、中学到大学的生态教育体系。在现代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生态意识的培养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幼儿是祖国的未来,21世纪的主人,体现环保的言行习惯首先应从娃娃抓起。萌发幼儿环保意识,喜爱优美的环境和动植物,厌恶破坏环境的行为。使幼儿的自我意识逐渐转化为自觉的行为,良好的习惯会伴随孩子的成长,对自身、家庭和社会具有深远的影响。另外环保意识在中小学中仍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小学生每星期应该有一堂生动有趣的环保课,如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垃圾分类,观看垃圾回收工厂电视,领略垃圾变废为宝的神奇。中学更要注重感受和参与,如在花园制作农肥,培育植物,到农村体验,通过课程教育和亲身体验使环保真正渗透进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同时,将生态文明教育扩展至全社会。借助各种媒介、进行经常性的教育培训活动,用社会舆论的力量来形成普及生态知识、保护生态环境、崇尚生态文明的意识和氛围,建构起社会全覆盖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

(二)培养全社会生态危机的忧患意识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因为市场经济是建立在个人的欲求、意志和计划之上的,自诞生之日起,就走入了对增长无限制追求的困境,市场经济一方面在推动文明的进程,另一方面也蕴含着自我否定,自我毁灭的因素,尤其是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其负面效应越来越危害人类的生存和延续,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人类面临有史以来最严峻的考验,虽然找到了经济高速增长模式,但它却带来了很多难以化解的矛盾。因此我们必须在技术层面、政策层面、文化层面和人格层面培养全社会的忧患意识。如营造社会氛围、完善相关的生态法律、倡导生态消费和低碳生活等。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命运。从全面和协调发展角度去考察发展的问题,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发展自己的同时满足人和自然的和谐。

(三)以大学为中心形成生态科研、教育辐射网格

现代的大学在社会中的地位不仅是知识传授,还是科研和社会文明传承的中心,其外部效应越来越明显,大学已经承担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首先大学应该成为传播生态文明知识,培养生态文明观念,弘扬生态文化的重要阵地。高校知识信息传播面广,可以迅速传播生态文明的知识观念并将其渗透到全社会,使人们普遍树立适应时代发展的生态文明观。其次,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具有最前沿的知识和应用技术,能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发挥科研的优势,其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的转化,能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生态文明建设,为企业和社会解决生态环保的问题和难题。如研究大气污染、污水处理、风沙防治、水土流失等。最后,大学里拥有具备社会生态文明思想的先锋群体,他们对人类和社会的关注是最前卫的,富有热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充沛的创造力,会用敏感的眼光去发现损害生态环境的现象,应用自己的知识、技术和能力去参与和解决环保问题,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大学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研究生态文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能使人们在具有强烈忧患意识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与文明的协调发展,虽然市场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是相互矛盾和制约的,但从本质上分析,只有生态文明达到了较高水平,才能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人类才能充分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

参考文献:

[1]何颖.生态伦理观指导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初探[J].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14(4):1—4

[2]祁琳琳等.社会转型视阈下的生态文明教育[J]高等农业教育,2014(8):27—31

(陈永青,1963年生,辽宁大连人,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证券市场生态治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近年来,湿地生态旅游作为旅游的新亮点,越来越受旅游者的青睐。然而盐城湿地生态旅游还存在旅游市场定位不准、营销策略单调等诸多问题,文章在分析盐城湿地生态旅游市场细分、市场定位的基础之上,提出了相应的促进湿地生态旅游的营销策略,以期推动当地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

关键词:湿地生态旅游;市场定位;营销策略;盐城

1.盐城湿地概况

盐城拥有世界级品质的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不仅拥有原始的自然生态风光,而且还拥有广阔的湿地面积、多样的生物种类,拥有包括糜鹿、丹顶鹤等在内的世界级、国宝级珍稀动物,是人们观光、休闲、度假的理想旅游之地,因此,应当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顺应世界性潮流和未来旅游的发展方向来进行科学开发、合理利用其丰富的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以促进盐城生态湿地旅游更好更快地发展。

2.盐城湿地生态旅游客源市场细分及市场定位

2.1盐城湿地生态旅游客源市场主要分布在周边发达地域

通过对盐城湿地生态旅游问卷调查分析,按客源的集中度大小可将盐城湿地生态旅游客源市场细分为一级、二级和机会市场三个部分。一级市场是重点市场,客源主要分布在包括上海、南京在内的长江三角洲等城市,占85.7%;二级市场是开拓市场,来源于山东、安徽、河北、河南等周边地区的省份,占8.1%;机会市场是海外市场,主要来自于韩国、日本等东亚国家。这说明在开拓周边市场和海外市场的同时,应更加注意一级市场的巩固。

2.2盐城湿地生态旅游客源市场以青壮年和中等收入阶层为主

从问卷调查可知,生态湿地旅游客源性别比例比较均衡,男女游客比例分别占46.7%和53.4%;年龄以青壮年为主,主要集中在19-29和30-45岁之间,分别占44.8%和37.5%,大多是老师和高校大学生,46岁~59岁占8.6%,说明潜在游客主要集中在由中年旅游者。盐城生态湿地旅游者平均月收入主要集中于1001-2000以及2001-3000元,占67.9%,其次是1000元以下的占13.7%,这表明目前生态湿地旅游者主要以中等收入阶层为主,从而决定其消费水平不高。

2.3盐城湿地生态旅游者在旅游地的停留时间存在差异

湿地生态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停留时间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态景观的吸引力、游客收入水平、游客的余暇时间和游客的需求心理。从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时间及方式等角度来看,绝大多数生态湿地旅游者是通过旅行社以团队旅游的方式在周末、黄金周及寒暑来进行旅游。从调查问卷结果可知,盐城湿地生态旅游者在旅游地的停留時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中停留时间一天的占20.2%,两天的占32.1%,三至五天占18.6%,其余为五天。

2.4盐城湿地生态旅游形象定位

旅游形象定位是指从形象评价的角度,在对一个旅游目的地目前的旅游资源、旅游环境和旅游条件分析的基础上,着重于对今后发展起长期、稳定、根本作用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并对该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事业进行定位。盐城湿地生态旅游形象的定位是“东方湿地之最——丹顶鹤的家园、麋鹿的故乡”,旅游理念识别可以定位为“滩涂——湿地——盐城”,旅游行为识别定位为“蓝天、碧水、滩涂、静谧、辽阔”。

3.盐城湿地生态旅游发展的营销策略

3.1设计并推广精品湿地生态旅游线路

在旅游线路设计原则的基础之上,精品湿地生态线路应考虑其独特的湿地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特征,结合旅游者的需求特点以及不同时期的时尚和潮流,从而设计出适合市场需求的旅游线路产品。以湿地生态二日游为例,可以设计如下旅游线路:盐城——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台永丰林农业生态园——市区——大纵湖——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送团,此条线路将游客的心理、兴致与景观特色分布结合起来,注意高潮景点在线路上的分布与布局,从而使旅游活动安排做到劳逸结合,有张有弛。

3.2渗透和优惠价格营销组合措施并举

能吸引顾客、实现市场营销组合的价格策略非常重要,例如采用渗透价格策略可以帮助盐城湿地渗透旅游迅速打开市场,当湿地生态旅游产品和服务较完善后再适当提高价格,逐步转为正常价格。再如折扣定价策略,对团体游客可采取适当优惠价格,以稳定和扩大市场;对学生、教师等主要湿地生态旅游群体实行半票优惠;在旅游淡旺季实行不同的价格策略,利用季节折扣价策略以分散游客购买时间。

3.3充分利用当地举办的湿地生态旅游节

推广湿地生态旅游可结合本地的生态旅游节,例如湿地、麋鹿观赏的最佳季节,面向国际国内举办丹顶鹤、麋鹿、中华鲟“生态休闲节”,及其以这些为主题的研讨会、交流会及旅游休闲活动,从而提高盐城湿地生态的知名度,加强二级市场以及机会市场的开拓,使盐城逐渐成为国内外游客的生态旅游首选目的地。

3.4注意广告宣传等促销措施的运用

广告宣传对于盐城湿地生态旅游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可以持续不断地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户外广告、直邮广告等媒体进行促销方式,做好旅游宣传品发放、新闻媒体广告宣传、召开旅游推介会等常规旅游宣传促销工作;建立具有特色的湿地生态旅游网,使之成为湿地生态旅游景点和游客信息交流的平台和窗口,从而更好的推动当地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

4.结语

湿地生态旅游是当今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它是融游览观光、保护环境和生态教育为一体的新型旅游形式。江苏盐城具有发展湿地生态旅游的天然优越条件,其在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和政策等方面的优势,为当地的湿地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因此,有必要在对湿地生态旅游进行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营销措施,从而有利于湿地生态旅游的进一步发展。(作者单位: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江苏省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基金编号:2012JSSPITP4214。

参考文献

[1]那力.沿海旅游资源开发要加强环境保护[J].沿海环境,2001(3):12-.13

[2]曹晋杰.盐城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

[3]陶奎元.盐城湿地与生态旅游[J].火山地质与矿产,2001.22:150-156.

[4]吕士成,施问全,孙明等.江苏盐城沿海滩涂生物资源及其环境保护[J].现代农业科技,2007.(24)197-201.

[5]仇昊,黄震芳.江苏沿海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3(2).

[6]刘曙霞.对盐城开发生态旅游的思考[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3(5).

证券市场生态治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机构投资者对完善企业公司治理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中国机构投资者规模不断扩大,影响大大加强,机构投资者的行为也受到各方面的日益关注。在对机构投资者进行界定的基础上,简述了中国机构投资者发展的现状,分析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必要性和障碍以及中国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关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机构投资者 内部人控制 公司治理 “用脚投票”

一、机构投资者的界定

机构投资者指在金融市场上从事证券投资的法人机构,在中国主要是保险公司、养老基金、投资基金、证券公司和银行等。跟机构投资者概念相对的是个人投资者,他们以自然人的身份参与有价证券的买卖,而之所以要将机构投资者跟个人投资者区分开来,是因为相对于他们机构投资者有如下几个特点:

1.专业化的投资管理。跟个人投资者相比,机构投资者具有更加雄厚的资金实力,在信息的搜集与分析,上市公司的研究,投资者理财的方式,投资决策的运作过程等方面都有完善的部门,因此他们的投资行为更加地理性化。而个人投资者的资金远远比不上机构投资者,他们获得信息的渠道相当狭窄,专业程度上更是有天渊之别(殊不知有时间成天徘徊在证券交易所的大多数都是老头老太),他们即使有足够的时间也根本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分析走势,判断行情,对于上市公司的具体经营情况也缺乏足够专业的判断。而当个人投资者的资金规模扩大以后,他们也肯定会委托机构投资者管理他们的资产,以更加有效地规避风险,降低投资的成本。

2.规范化的投资行为。作为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经济实体,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时刻受到多方面的监管,他们的投资行为在内外两方面的约束下显得更加规范。外部方面,处于维护证券交易的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保障社会的稳定,保证资金安全,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机构投资者的行为。

3.合理化的投资组合。资金的规模越大,投资的风险也越大。在资金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最有效的合理规避风险的方法就是投资组合化。中国在外汇政策上就曾经有过参考“一篮子货币”从而降低人民币对美元的外汇风险的做法。而投资组合化对成本方面拥有较高的要求,一般的个人投资者处于自身条件的限制难以进行投资组合,机构投资者就不同,他们有的是雄厚的资金,有的是专业的人才,有的是多角度的研究,因而能设计出更加合理的投资组合,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

二、中国机构投资者发展的现状

机构投资者的历史从1868年英国建立的海外殖民地信托起萌芽,经历了美国股灾,渡过了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危机,逐步走向成熟,而中国机构投资者的起步比较晚,但是也在三个阶段的发展中逐步壮大。

第一个阶段是起步阶段,以1993年8月20日山东淄博基金在上交所的上市为标志,中国机构投资者正式进入证券市场。在这一阶段,基金主要是一般投资基金而不是证券投资基金,基金中只有很小的比例投资证券市场,而大部分都是资金1亿元以下的小投资公司。由于他们的资产规模小,无法进行有效地投资组合,再加上受到法规尚未健全等条件的制约,整个机构投资者的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发展阶段,时间段是从1997—2003年。1997年11月4日颁布了中国第一个全国性基金管理法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1998年3月23日发行了封闭式基金——基金金泰与基金开元。1999年,国家批准保险公司以及三类企业(国有企业、国有控股公司和上市公司)入市,放宽了对于入市主体的限制。2000年10月8日,发布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试点办法》,拉开了开放式基金进入资本市场的序幕。2001年12月发布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打开了中国养老基金发展的第一页。2002年11月7日又发布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由此正式引入了QFII机制。在这一阶段,随着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中国已初步形成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主体,以QFII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保险公司等为重要组成部分的较为完整的机构投资者格局。

第三个阶段是壮大阶段,从2004年至今。2004年10月,发布了《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管理暂行办法》,这一办法的施行从法律上赋予了保险机构投资者直接买卖股票的权利,标志着中国机构投资者又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06年9月1日发布《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办法》,2007年6月20日公布《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境外证券投资管理试行办法》,证明了中国机构投资者发展的日趋国际化。

三、中国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必要性分析

1.缓解内部人控制的需要。内部人控制是指在现代公司制企业中,股东委托经理层管理公司造成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经营者(内部人)逐步掌握了公司的筹资、投资、融资、人事等实际权利,这种权利的过分集中就是内部人实际控制公司的表现。在内部人控制的前提下,由于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信息的不对称,股东很难对经营者实施很好的监督,因此经营者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在经营的过程中就有可能作出损害股东利益的决策。个人投资者往往资金有限而高度分散,没有精力和实力去分析公司的经营情况,而且即使参与了,也往往没有足够的话语权。

2.“用脚投票”弊端重重。在股市中“用脚投票”具体是指股东在持有某个公司的股票后,并不积极参与其公司治理,相反,当其公司出现问题,股票出现下跌时,以抛售股票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近些年来,随着中国机构投资者的不断发展,“用脚投票”的弊端暴露的越来越严重。由于机构投资者规模庞大,持有的股票份额巨大,假如将手中的股票同时抛出,短时间内往往难以找到合适的买主。

3.实现本身价值的需要。机构投资者从本质上来说还是一个企业,而追求利润是实现其企业价值的最终途径。机构投资者通过其充足的资金,专业的知识,完善的制度参与和改善目标公司的公司治理,所能带来的因为目标公司市值增加的利润远远大于参与公司治理的成本。参考国外经验,美国的Gillan和Starks在研究中发现,CalPERS在未介入42家目标公司的公司治理前,这些公司的业绩普遍低于市场上平均水平的50%,但是当他介入以后的五年内,这些公司高出了市场平均业绩的41.3%。也就是说,参与公司治理所带来的高额回报完全是可以预期的,此外,规模产生效益,在得到参与公司治理的经验之后,今后再进入同类公司的时候就能有效地减少治理成本,从而获得更多的收益。

四、中国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障碍和问题

1.法律上的障碍。从法律上来说,可能是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中国对基金持股比例有严格的限制,比如说1997年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一只基金持有同一只上市公司的股票不得超过其资产净值的10%,同一个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全部基金持有的单独一家公司的证券超过该证券的10%。在这项规定的开始阶段无疑是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的。

2.双重代理模式的障碍。在资本市场上,机构投资者实际上既不是资金的持有者,也不是投资对象,他们实际上是一个投资理财的中介,在他们参与公司治理过程中,存在多重委托代理的关系。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例,基金的发起人根据相关法律和证监会的有关规定筹建基金,将筹集的资金交给基金托管人进行保管,由基金经理人管理和使用资金从事投资活动,最终向基金受益凭证的持有者分发投资收益。在这个过程中,基金的持有者和管理者之间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另外,基金管理者在资本市场上购买上市公司的股票成为上市公司的股东,与上市公司的经营者又形成了一层委托代理关系。双重代理模式的存在,对于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来说又是一层障碍,因为他们的投资行为将无时无刻受到最终委托人的约束,即使基金管理者认为可行的投资方案,只要委托人不认可,他们也只能作罢。另外基金的委托人,一方面希望所投资的基金能够获得长期效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却会以短期绩效来衡量基金管理者。

3.资本市场的问题。就整体来说,中国的机构投资者品种类别上讲比较单一,功能比较单一。中国的机构投资者主要有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和投资基金、证券公司、银行等,而相比较之下,美国种类繁多,有私人年金基金、银行信托、共同基金、保险公司、大学和捐赠基金、公共年金基金等,关键在于,美国的机构投资者由于其不同的性质,在规模、运作方式、风险偏好等各不相同,因此同为机构投资者,他们在公司治理中所起的角色,发挥的作用各不相同。反观中国,几种性质的机构投资者性质相似,功能单一,因此他们在看待问题时就会相对片面,因而对实际的治理效果产生影响。

4.“搭便车”的问题。“搭便车”用另一个时髦的词语来形容就是“囚徒困境”。当机构投资者参与了公司的公司治理而产生了对公司的正面效用,这种正面效用可能被其他人免费享用。也就是说,其他人不用花费一分一毫就能完全享受机构投资者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成本所带来的效益。这就是搭便车的现象。

5.机构投资者自身机制的问题。在中国,机构投资者的管理者一般都长于资本运营,但是对于具体的公司治理则不擅长。即使机构投资者有相应的专业人员,但是因为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组合种类繁多,投资的公司遍布各个行业,很难保证管理者对各个行业的具体情况都具有相关的知识。再加上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大多数具有被动性,他们仅仅是被动地披露监管机构强制要求披露的内容,这种情况加剧了机构投资者和经理人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因此,机构投资者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方面还有待提高。再者,机构投资者本身也是企业,也存在着内部治理和内部人控制的问题,机构投资者的管理者和经营者追求的也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他们不是资金的所有者,而只是一个代理客户理财的代理机构,他们不参与目标公司的利润分配,仅仅按照固定比例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和期权报酬。

五、加快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之对策

1.完善法律法规,提供法律保障。立法部门应该参考国外的相关成功经验,结合中国机构投资者发展的现状制定适合中国机构投资者发展的法律法规,并切实加强法律的监督和执行工作,使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能有法可依。要逐步放宽各类型机构投资者的投资准入,适当放松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机构持股比例的限制,进而鼓励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公司治理;建立和完善关于机构投资者内部治理的法律制度,进而逐步规范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2.优化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完善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保证机构投资者在未进入董事会的情况下仍然能够获得完整真实的信息,以确保机构投资者的监督能及时有效,从而进一步增强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强化独立董事的作用,确保独立董事能有效地行使自己的职权,提高上市公司的运作透明度,改变过去独立董事不懂事的现状,充分发挥他们的监督作用。

3.大力发展资本市场。首先要做的是增加机构投资者的种类,鼓励各种类型的机构投资者都参与到公司治理上来;要建立和健全多层次的股票市场体系,在发展和规范主板市场的同时,进一步发展创业板市场的建设,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促进各种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让机构投资者等拥有更多更完善的规避风险的手段;规范中国上市公司的分红制度,完善做空机制,引导广大投资者的投资趋向,减少投机行为。

4.建立机构投资者的自治组织。机构投资者之间的搭便车以及投机心理的问题,总结到一点就是他们的无序性和自发性。建立了机构投资者的自治组织,通过机构投资者组织内部的集体协商,可以有效地提高信息流通的速率,降低收集信息的成本,不仅如此,通过相互之间的协议,可以根据各个机构投资者所擅长的领域决定相应的治理目标,这样做能有效地避免搭便车的问题,防止盲目投机,实现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

5.完善机构投资者自身治理。首先也是最关键的是人才的培养,对外部人才的选聘和内部人才的内部培训上要特别注意两个方面,一个是人才的业务素质和专业能力,要培训和大力引进产业经营人才,这样就加强了机构投资者对相关投资对象行业的认识,提高了他们参与公司治理的能力;另一个是人才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从人才的来源上杜绝那种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现象,将机构投资者自身塑造成一个值得信任的伙伴。其次是投资战略的选择方面,在参与对上市公司的投资以后,不能把眼光仅仅集中在对政策的揣摩等方面,而应该对投资公司的未来发展进行长期的规划,引导公司长期经营的经营方向。最后要加强机构投资者内部控制制度,完善企业的内部监督机制,特别加强对资金管理人以及机构内部高层的监管,创建合理的奖惩机制。

六、结论

要解决中国的机构投资者在参与公司治理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促进机构投资者的长远健康发展,从而保证中国证券市场的稳定运行,需要机构投资者内部与外部两方面共同的努力。在这过程中,要善于吸取国外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结合国内与自身的实际情况,发挥自身的优势,从而克服各种障碍,实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刘曼琴.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动机与障碍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8,(4):26-28.

[2]王建辉.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动因分析[J].企业经济,2009,(10):143-145.

[3]李善民,王彩萍.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决策的模型分析[J].管理学报,2009,(4).

[4]钱露,李世宗.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决策研究——基于绝对净收益的视角[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4):48-52.

[5]刘星,胡伟.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研究——基于关联方占用的角度[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0,(6):42-47.

[6]秦志敏,马颖.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障碍分析及其应对[J].会计之友,2009,(3):92-95.

[7]罗栋梁.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途径分析[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8,(9):121-125.

[8]杨成,潘魏灵.机构投资者的介入与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J].商场现代化,2008,(11):47-48.

[9]傅强,邱建华.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治理的影响[J].商业研究,2010,(2):169-173.

[10]何本芳,聂晶,何冬阳.机构投资者对中国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J].财会月刊,2009,(9):44-45.

[11]范海峰.论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J].会计之友,2010,(4):66-67.

[12]蒋欣文.试论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的治理[J].经济师,2010,(3):79-80.

[13]孙喜平.投资者关系管理的现状与改进[J].财会月刊,2009,(10):32-33.

[14]曾德明,刘袁,汪忠.中国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必要性及障碍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2006,(9):66-69.

[15]孔玉生,陶明.中国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研究[J].会计之友,2008,(1):107-108.

[16]杨世勇.中国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4):41-42.

[17]祝婧然,朱洪远,杨世勇.中国机构投资者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分析[J].投资分析,2009,(5):162-163.

[18]宋丽萍,黄惠青.中国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公司治理的障碍[J].辽宁财专学报,2002,(6):41-43.

[19]傅强,邱建华.影响中国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因素分析[J].投资分析,2009,(1):179.

[20]耿志民.中国机构投资者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1]李维安,武立东.公司治理教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2]王化成.财务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责任编辑 陈丽敏]

证券市场生态治理论文范文第6篇

中水技室函[2011]98号

关于召开第四届全国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 技术交流研讨会通知

今年中央1号文件将中小河流治理摆在加强水利薄弱环节建设的重要位置,各有关单位: 明确要求加快治理步伐,"十二五"期间基本完成重点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的若干意见》对中小河流治理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中央水利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在继续加强大江大河大湖治理的同时,加快推进防洪重点薄弱环节建设,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力度,用5年时间对洪涝灾害易发、保护区人口密集、保护对象重要的5000多条中小河流重点河段进行集中治理,从整体上提升流域防洪保障水平。为贯彻落实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和今年中央1号文件指示精神,总结交流近年来河流治理经验,以提高广大水利工作者的技术水平,中国水利技术信息中心联合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召开第四届全国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交流研讨会,并编辑出版《2012 全国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汇总》,会刊将被中国科学技术研究所和中国知网收录。望各单位支持研讨会工作,协助转发通知并积极组织相关人员报名参加。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 组织形式

主办单位:中国水利技术信息中心

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支持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环境分会,同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

究院,河海大学,武汉大学 ,清华大学

媒体支持:中国水网中国知网新浪搜狐网易腾讯

二、 学术委员会

主席:王 浩 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主任 中国工程院院士

副主席:刘树坤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高

金相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环境分会理事长 研究员

委员:(排名不分先后)

陈元芳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院长教授

陈永明浙江省水利厅河道管理总站 站长 教高

丁爱忠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 副院长教授

汪俊三环保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研究员 首席专家

万成炎水利部中科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研究员

郑灿堂山东水利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

三、 时间和地点

会议时间:2012年4月6~8日

地点:江西南昌

四、主要内容

1. 河道防洪与供水安全

2. 城市河道规划与文化内涵

3. 城市河流的功能与发展方向

4. 中小河流治理的指导思想与区域规划案例讲解

5. 河道边坡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

6. 城市河道周边土地的开发利用

7. 河流水污染综合治理与生态保护

8. 城市河道清水产流机制修复技术

9. 河道环保疏浚设备与脱水固化技术

10.新产品,新技术推介,交流与合作

五、形式说明

1.邀请国内主管部门领导、地方政府相关负责人、权威专家做专题报告,并针对目前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作交流指导。

2.邀请国内外先进水利技术(产品)持有单位采用现场演讲、实物展示、图片展览、多媒体展播、会刊等多种方式对推介技术(产品)进行介绍和宣传。

3.组织国内水利科学技术研究,水利工程勘察、规划、设计及建设,产品生产等技术需求单位开展技术需求调查、技术交流与合作等活动。

4.邀请有关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并重点介绍国内先进技术(产品)。

六、日程安排(以现场为准)

七、论文集介绍

1.《2012全国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汇总》全面汇集河道及相关行业的产品和技术信息,为科研、设计、生产厂商提供交流、推广和发展的专业平台。

2.论文具体要求详见征文通知。

3.论文集特设彩色版位用来展示各单位的优秀产品与河道治理取得的效果。

八、展览说明

为能进一步展示多年来国内外研究机构及优秀企业在此相关领域所取得的优秀成果,让与会嘉宾和代表能更深刻地了解优秀产品(技术)的使用方法与特性,

切实加强和扩大会议实效性,应广大代表的要求本次盛会特设展览区,展区位置设于会场内周边部位,展览时间将与大会同步进行,便于大家交流与沟通,具体事宜请与大会组委会联系。

九、其他事项

1.关于协办或战略合作伙伴事宜请与组委会联系。

2.请参加会议的代表及时将参会回执传真或发邮件至组委会秘书处,以便安排会议住宿。

十、联系方式

大会组委会秘书处:

联系人:杨国电话:010-63536580

传真:010-63536365Email:hedaozhili@126.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宣武区白广路北口水利部综合办公楼100053

上一篇:本科教学工商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电影分级制能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