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周期管理范文

2023-09-20

工程项目周期管理范文第1篇

一、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概述

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其实主要就是根据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为核心点, 并进行展开讨论的一个过程, 主要造价管理的内容包含了项目决策时期的对项目进行资金的评估、数据的分析、材料的收集工作;设计时期有关施工的材料、地点、设备等多方面综合性资金使用情况的思考;投标时期对施工环境等因素进行思考, 并制定合理条款、招标文件等工作;施工时期对材料的选购、施工设备的维护等相关成本的制定, 以及后期竣工、维护时期中包括的项目考评、分析、检验、维护等各方面综合性的工作, 都是基于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全程, 以此让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成本消耗得到最佳的保障。

二、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作用

通过如今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现状, 可以从中发现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其中具体体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首先, 全生命周期包含了整个工程项目的全部阶段, 而工程项目的实施本身时间的跨度就比较大, 因此基于全生命周期的造价管理方式会更加的科学化;其次考虑工程项目在造价思考方向需要成本最优化的选择, 所以全生命周期的造价管理方式成为了企业进行投融资的参考依据;然后因为全生命周期考虑的是所有阶段的成本控制, 因此在项目材料的选择上会比较的合理, 而且在一定的情况下确保了项目施工的质量;最后就是通过全生命周期的运用, 可以加大工程施工过程中对设计进行科学评价的质量, 有利于施工方案的完善, 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所以, 由此可见, 给予全生命周期进行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 会更加的全面化, 对成本的控制也会更加的优质化。

三、基于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 在工程项目不同阶段进行造价管理

(一) 在工程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

工程项目的发展阶段中投资决策是最初的阶段, 在整个造价的管理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对整个的工程项目发展有着80%多的影响力, 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能否科学、合理、顺利的进行结果。因为在最初的投资决策阶段, 决定的是工程项目是否顺利进行的关键, 在对工程项目进行拟建的过程中需要科学的进行策划工作, 对相关性的技术进行经济上的分析, 讨论整个工程项目的可实施性, 如果在进行, 决策的过程中, 发现条件相同的工程项目, 需要对两者的成本进行对比, 择优进行选择以此降低工程项目前期的成本消耗。

(二) 在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

工程项目中的设计阶段在整个的全周期造价管理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设计环节, 需要对整个工程项目中地址的选择、能源的配比、材料的选取以及环境等多个因素进行考量, 同时对工程项目的造价情况进行深入评估, 其中评估的标准包含了其施工、运营以及检修等过程中的成本预算。对此, 首先需要对工程项目的资金运用非常重视, 以最小的收益成本当做基础, 将工程项目的应用者的所需进行落实, 以取得更高的效益;其次对规划的施工可行性进行重视管理, 将其告知工程项目的设计人员, 并让一些具有相当经验和实力的工程施工人员参与设计中, 进而优化设计阶段产生成本。

(三) 在工程项目投标阶段进行造价管理

在投标阶段, 工程项目中全周期造价管理是完全按照设计阶段的设计进行投标, 在投标的过程中, 将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融入其中, 制定更加全的工程投标文件, 并将工程承包的合同价格进行考量, 一旦投标的成本超过了该有的成本, 在有同样项目且成本较低优先选择方案的基础上, 可以选择弃标, 以此保证工程项目在投标的过程中, 对工程项目的成本加以控制, 一最低的成本对工程项目进行合理的建设。

(四) 在工程项目建设阶段进行造价管理

工程项目在建设阶段包括的造价情况更多一些, 以此在对其进行造价管理的时候, 应该适当的增加造价管理的强度, 以相关的造价标准为主要目标, 并将其预算的价格与实际进行比较, 保证实际消耗的价值小于或等于预算的价值, 因此基于全周期性造价管理, 需要对工程项目的成本加以控制和管理, 并制定合理的成本应用计划和目标, 以此降低工程项目建设阶段成本的不必要浪费。

(五) 工程项目的竣工、维护阶段

在工程项目竣工之后, 需要对全周期中工程项目的每个阶段造价的数据都进行评估和分析, 并对其质量情况进行检测, 才能将工程项目进行完全移交处理, 并建立相关的造价数据库, 以防日后进行造价的对比。另外项目的维护阶段同样非常的重要, 结合全周期造价管理情况制定工程项目维修的计划, 并定期对工程项目进行维护管理, 以确保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 提升造价的水平。

结束语:

总之, 基于全生命周期性造价管理对工程项目进行造价管理, 文章将工程项目分为了投资决策、项目设计、项目投标、项目建设以及竣工、维护五个主要阶段, 进行了阶段性的造价管理, 在整个过程中对成本的控制更加的准确和全面, 同时可以选择多种造价方案, 对工程项目进行造价管理, 不仅能够使全生命周期的成本最小化, 而且也提高了投融资的合理性和高效性。

摘要:全生命周期可以说是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一种交易理念, 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逐渐生成, 因此在进行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过程汇总, 可以根据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分析, 因为在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 都存在着需要解决的问题, 所以文章会首先从全生命周期对在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并根据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不同阶段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管理。

关键词: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工程项目

参考文献

[1] 赵林轶.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各阶段造价控制[J].门窗, 2017, 01:156.

[2] 黄继盛.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应用思考[J].江西建材, 2017, 04:239.

工程项目周期管理范文第2篇

1 建筑行业现状及国家政策的要求为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提供可行性条件与机遇

全国已有的建筑中采取节能措施仅为4%, 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45%。建筑节能潜力巨大, 大力发展可持续建筑, 这就要求我们从建筑全生命周期来考虑, 从摇篮到坟墓的全生命周期包括规划与设计、材料与构件的生产、施工和移交、运营与维护、清理与拆除等阶段。

2 改变原有的微观层次的造价管理观念, 使工程造价提供到宏观层次的全生命周期中不同阶段的计价与控制

作为造价管理人员, 对工程造价的管理传统的管理模式侧重于施工过程的控制, 是对工程量的审核及定额套用的争议上, 而对设计阶段极少介入, 而恰恰设计阶段对工程的造价不仅影响到工程建设成本而且影响着工程项目的运营成本,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工程项目的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综合考虑——这就是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核心思想。

3 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是个系统工程

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 是传统造价管理模式的延伸, 但又不是简单的范围外扩, 它是科学的价值工程系统理论, 它是对项目功能和成本的分析, 在尽可能的降低成本同时, 提高项目的功能, 这就需要我们具备全过程、全方位、动态的工程投资和管理能力, 这就需要我们全过程去评审整个工程的造价, 它包括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招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竣工验收后评估阶段的造价管理。如果传统的造价管理理论去评价一个工程项目它的造价是偏高的, 在系统价值工程中 (全生命周期) 成本有可能是合理的。因为传统的造价管理的模式更多是考虑是点, 是局部的, 而不是面即没考虑系统整体。本管理的核心概念是在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 以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低为目标, 通过减少项目全生命周期内对能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建筑材料的消耗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对项目的成本进行控制。

4 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是工程造价全系统的平衡, 是一次性建设成本和运营、维护成本平衡的实现

它要求我们对工程管理提前介入及工程维护运营阶段的范围外延,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全系统、利用价值工程理论进行全生命周期成本的均衡与控制。因为生命周期成本的控制不是简单的数字累加, 而是科学的进行比较、筛选与甄别, 一次性建设费用合理增加, 在运营阶段的成本有可能是数倍建造成本的节约, 能做到总造价评审效果的只有才有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理论。

5 全生命周期成本理论为我们造价人员提出了更高的理论要求

全生命周期成本是全新的管理理论, 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建筑造价、建筑成本管理与合同形式编制专业知识和能力, 具备与建筑及土木工程有关的专门知识。而现阶段造价管理人员一直停留在概预算编制、结算审核上, 知识面窄, 知识结构不够完善, 综合协调能力较弱, 缺少一定的实践经验, 作为造价人员今后应加强此类知识面积累, 以适应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需要。

6 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由于时间的延长, 突发、不确定因素的增多

从而使工程风险系数增多, 这就需要对工程不同阶段风险进行预判, 分析发生的概率及影响数值进行评估, 做好风险处理措施, 以有效的进行风险转移、风险规避和风险自留, 使工程在不增加不必要的投资基础上, 得以顺利开工, 从而使全生命周期成本得以降低。

7 全生命周期成本为节能建筑及低碳生活提供了量化理论依据

把项目在生命期内使用费用纳入造价管理, 更加直观评价建设项能耗费用及能耗降低率, 从而便于工程立项的决策及审核, 以有利于新型节能环保材料及施工工艺应用于推广。

8 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现状

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理论在国内的研究虽然有了一定的进展, 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不容否认, 这些研究中也存有诸多问题。另外, 在理论应用实践的过程中, 我国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使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理论不能很好的应用于实际当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 国内对全生命周期理论研究尚不深入, 没有对未来的成本范畴做个清晰的定义, 如环境成本计算往往忽略环境的外部成本。同时全生命周期成本历史数据的缺失以及方法论的不足, 使未来运用成本与维护成本计算模型的提出有一定的困难。 (2) 建设领域法规还不完善, 国内缺乏统一的绿色建筑标准规范, 缺乏推行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法律依据。大部分开发商不具备从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考查成本理念的条件与意识, 作为开发商由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缺少对后期运营成本考虑的动力, 他们更多成本意识集中在施工阶段的降低造价, 追求资金利润的最大化, 也就造成目前大量高能耗高污染的项目大量出现, 这就需要政府部门从法律上制定相关配套的法律依据进行约束, 另一方面国家从政策上给予房地产商一定的经济优惠条件, 来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从而为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理论提供生存的空间。

总之, 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理论是一套全新的造价管理理论和方法体系, 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广大的造价从业人员应努力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掌握全生命周期成本理论, 作为我们进行工程投资决策及设计与计划安排的理论工具。

摘要:随着国家节能及低碳政策出台, 作为造价管理人员如何利用生命周期成本理论, 对工程建设进行投资决策, 对全过程进行造价管理, 寻求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总造价的最小化和价值的最大化, 同时对国内利用全生命周期成本理论现状提出对策及要求。

工程项目周期管理范文第3篇

1.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 顾名思义, 全过程就是指建设工程从开始实施直到工程顺利完成之后的这段时间, 在这种模式中需要对这段时间内的一切工程相关内容进行造价管理。需要管控的造价部分包括投入资金、完工结算、施工图设计预算等。不过这种模式也存在一些漏洞和限制。

被投入到整个建设工程项目中的资金费用总额度是有限定的, 也可以说是一个定值, 而这些资金将要被分为几部分来操作, 其中包括对设施的建设费用以及设施进行后期的运营、维护费用, 但是大多数建造者往往只考虑前者, 而忽视后者。不重视后期的运营、维护将导致整个项目的生命周期大幅度缩短。

为了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的科学性以及合理化, 要求我们必须对项目工程的每一部分预算, 不论是前期的设施建设还是后期的运营、维护都实现缜密、精确的计算。但是从目前的理论角度以及计算方法的合理性上来看, 均还未对后期的运营、维护费用给出明确的表示方法, 甚至是有一些模糊不清, 这就有可能对整个项目的操作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也是急需改进的地方。

我国现有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方法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的, 管理思想及模式相对陈旧。在国外, 一般选用工程监理制度对工程造价实现管理, 而我国的工程造价还只是将目光放于静态分析以及建设前期的造价上, 也就是在施工过程中, 缺乏对工程全局的把握以及对全局的整体设计眼光。这种方法不利于工程的整体设计及规模发展, 也不能实现工程造价的有效性、科学性, 甚至会对工程质量造成一定影响。

整个工程造价行业还没有完全形成统一的造价标准, 这一状况不仅发生于不同建设工程的造价标准和要求不一致, 而且在同一建设工程中, 施工建设的前期造价要求也会区别于工程后期对于运营、维护的造价要求。没有统一的要求标准会导致整个造价管理体系发生混乱, 也不利于不同行业的共同发展。

2.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

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指的是在整个工程实施的过程中, 要对每一个阶段都实现管理操作的模式, 其中包括施工建设的前期造价以及工程后期的运营、维护造价。通过对各部分实现精确的造价计算, 从而达到整个工程造价最低的目标。从投入成本上来看, 这种模式更加合理化、科学化, 因为它充分考虑到了整个项目的每一部分造价组成, 而且还可以有效审计项目中费用的具体去向。整个造价计算考虑的方向不再将目光局限于前期施工过程, 相比于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 它所涉及到的部分更加全面具体, 包含设计部分、施工部分、完工部分以及后期运营、管理。同时这种模式在理论知识以及计算方法上均有所改进, 提出了更加科学有效的计算方法, 包含对施工建设的前期的造价计算以及对工程后期的运营、维护的造价计算, 弥补了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在这方面的不足, 还给出了科学的管理方法, 对投入资金进行分析、管理。

3. 结语

本文通过对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特点进行分析、比较, 可以发现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自身具有一定的不足和漏洞, 相比之下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显得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通过对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实现管理操作, 从而使得这种模式的规划和对成本的管理方面更加科学化。通过对各部分实现精确的造价计算, 从而达到整个工程造价最低的目标, 有效延长整个工程项目的生命周期。同时它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更加强烈, 在确保成本最低的要求下, 采用对环境更加有益的材料来进行工程实施。系统化、科学化的理论知识和计算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优越性。

摘要:工程造价管理主要是指涉及到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建筑工程价格的组织活动以及全部的业务工作,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在项目投资方面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相关的活动或者工作必须符合客观规律的发展, 同时也要遵循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法规, 整个活动或者工作的过程必须面面俱到, 不能遗漏任何细节。全部管理人员必须明确并坚持同一个工程造价目标, 然后根据自己所处的不同职位去运作, 操作过程中需要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及认真态度。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是工程造价管理中两个比重较大的组成部分, 本文通过对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特点进行分析、比较, 发现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在各方面均优于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

关键词:全过程工程,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

参考文献

[1] 董士波.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之比较[J].经济师, 2003, (12) :136, 138.

[2] 张梦洁.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之比较[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6, (30) :498.

工程项目周期管理范文第4篇

1.1 建筑工程项目前期工作概述

建筑工程项目的确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同时又是十分重要的过程。将项目构思到项目批准正式立项定义为项目的前期阶段。要取得项目的成功, 必须在项目前期阶段就对前期工作的质量进行严格的管理。工程项目前期工作阶段的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报告, 是决定建筑工程成败与否的首要条件, 它关系到工程建设资金保证、时效保证、质量保证, 决定了工程设计、施工能否按照国家规定的建设程序、标准来规范建设行为, 也关系到工程最终能否达到质量目标和被社会环境容纳。

建筑工程项目的前期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筑工程项目前期工作以决策立项、输出设计任务书告结束。建筑工程项目决策成功, 项目才能成功;决策失败, 项目必然失败。方向错误必然导致整个项目的失败而这种失败又常常是无法弥补的。建筑工程项目前期阶段的工作质量对整个项目的决策产生重要的深远的影响。

1.2 建筑工程项目前期工作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的提出, 一般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近远期规划, 以及提出者 (单位或者个人) 生产经营或社会物质文化生活的实际需要。因此建筑工程项目构思必须以国家及地方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方针为依据, 结合实际的建设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环境进行。

项目构思从识别需求开始。建筑工程项目需求的识别要考虑下列因素二市场需求、经营需要、客户要求、技术进步和法律要求。

建筑工程项目构思的主要内容如下。

(1) 项目的定义即描述项目性质、用途和基本内容。 (2) 项目的定位即描述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水准, 项目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力, 并进行项目定位依据及必要性和可能性分析。 (3) 项目的系统构成描述系统的总体功能, 系统内部各单项工程、单位工程的构成, 各自作用和相互联系, 内部系统与外部系统的协调、协作和配套情况以及可行性分析。 (4) 其他与项目质量有关的重要环节, 均可列入项目构思的范围。

2 建筑工程项目勘察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

建设单位要对建筑工程项目勘查设计过程的质量负责, 对勘查设计工作质量进行管理, 或者委托工程监理单位对建筑工程项目勘查设计实行有效的管理, 重点是对勘查设计的工作质量进行管理。

(1) 委托勘察设计任务。

建设单位应根据主管部门审批的或在有关部门备案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文件, 办理设计委托, 与确定的勘察设计单位签订合同, 建设单位根据设计单位提出的勘察资料要求, 即勘察任务书, 委托勘察单位并签订合同, 明确双方职责。

建设单位必须首先对委托的勘察设计单位的资质进行核实, 它必须是持有与委托承包任务相应资质等级证书的勘察设计单位;持有工程勘察、设计资格证书并持有工程勘察设计收费资格证书的单位之间, 可以联合承担勘察设计任务, 当证书等级不同时, 应以级别低的一方为主, 并由其对勘察设计质量负责。持有工程勘察设计收费证书的单位, 不能与无工程勘察设计收费资格证书的单位联合承担勘察设计任务。

(2) 搜集和提供设计基础资料。

设计基础资料是设计的重要依据之一, 它必须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 按合同规定的时间及时、准确地向设计单位提供设计基础资料。

建设单位完整、全面地提供设计基础资料是控制勘察设计质量的前提。设计基础资料的内容, 大体上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人文地理和技术经济状况;原材料、燃料、设备等资料;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形测量以及控制测量等资料;地震资料, 如大区地震等级、地震烈度, 小区地震等级、地震等级线图等资料。

(3) 审查设计方案。

管理设计质量, 审查设计方案, 以保证项目设计符合设计大纲的要求, 符合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方针、政策, 符合现行的设计规范、标准, 符合国情, 符合工程实际, 技术先进, 能充分发挥建设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设计方案必须符合以下要求:可行性研究阶段确定的质量要求;相关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规定;各部位设计的协调性;现场、施工的实际条件;施工对设计深度的要求。设计方案审核要结合投资概算资料进行, 要做好技术经济比较和多方案论证, 以确保工程质量、投资和计划进度。

(4) 审核设计图纸。

设计图纸是设计工作的成果, 又是施工的直接依据。所以, 设计阶段质量控制最终要体现在设计图纸的审查上。设计图纸的审核包括:初步设计图纸审核、技术设计图纸审核和施工图设计审核。

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工程施工是指按照设计图纸和相关文件, 在建设场地上将设计意图付诸实现的测量、作业、检验, 并提供质量保证的活动。施工的作用是将设计意图付诸实施, 建成最终产品。任何优秀的勘察设计成果, 只有通过施工才能变为现实。因此, 工程施工活动决定了设计意图能否实现, 它直接关系到工程主体结构的安全可靠、使用功能的保证, 以及外表观感能否体现设计的艺术水平, 在一定程度上, 工程施工是形成工程实体质量的决定性环节。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为:工序质量管理——分项工程质量管理——分部工程质量管理——单位工程质量管理——单项工程质量管理。其中单位工程质量管理与单项工程质量管理包括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安装施工质量管理与材料设备质量管理。这里主要探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施工过程质量管理。

工程项目施工是一个从投入原材料开始, 直到完成工程质量验收和交工的系统过程, 应建立健全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工作体系。

4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

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 进行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评定和验收, 是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建筑工程质量等级的评定是承包商进行质量管理结果的表现, 也是竣工验收组织确认质量的主要法定方法和手段。建筑工程的竣工验收, 是指在建筑工程已按照设计要求完成全部施工任务, 准备交付给建设单位投入使用时, 由建设单位或有关主管部门依照国家关于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制度的规定, 对该项工程是否合乎设计要求和工程质量标准所进行的检查、考核工作。

建筑工程质量的评定与验收是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的最后一道程序, 是对工程质量实施控制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认真做好建筑工程的竣工验收工作, 对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建筑施工管理的相关工作经验, 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知识, 采用调查研究、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法, 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了较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 提出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理念下的建筑工程管理, 即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 指出从工程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投资决策、勘察设计、建筑施工、质量验收直至使用维修阶段, 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给工程质量留下隐患, 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 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勘察设计

参考文献

[1] 凌传荣.21世纪中国建筑质量管理的新思路[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0, 22 (1) :1~4.

工程项目周期管理范文第5篇

建筑工程质量的形成是一个有序的系统过程。工程项目从策划、建设到竣工交付使用, 经历了项目前期工作、项目设计、项目施工、项目验收等各个环节或阶段, 其质量水平高低是各阶段、各环节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我国多年来的工程建设实践和发达国家成功的建设项目管理经验都证明, 工程项目质量是按照项目建设程序, 经过工程建设系统各个阶段而逐步形成的。工程项目质量问题贯穿于建筑项目的整个寿命进程, 从工程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投资决策、勘察设计、建筑施工、质量验收直至使用维修阶段, 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给工程质量留下隐患, 影响工程项目功能和使用价值质量, 甚至可能会酿成严重的工程质量事故, 这就是所谓的“9 9+1=0”。

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是从建筑产品形成的系统性出发, 在建筑产品全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对产品的形成过程进行全面控制。即从建筑工程的立项、勘察、设计、施工到质量验收等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 根据不同阶段产品的形成特性和影响因素采用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方法, 实现建筑产品全寿命周期内的质量控制。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包括建筑工程前期质量管理、勘察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和质量验收阶段的质量管理。

2 勘察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

建设单位要对建筑工程项目勘查设计过程的质量负责, 对勘查设计工作质量进行管理, 或者委托工程监理单位对建筑工程项目勘查设计实行有效的管理, 重点是对勘查设计的工作质量进行管理。

2.1 委托勘察设计任务

建设单位应根据主管部门审批的或在有关部门备案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文件, 办理设计委托, 与确定的勘察设计单位签订合同, 建设单位根据设计单位提出的勘察资料要求, 即勘察任务书, 委托勘察单位并签订合同, 明确双方职责。

建设单位必须首先对委托的勘察设计单位的资质进行核实, 它必须是持有与委托承包任务相应资质等级证书的勘察设计单位;持有工程勘察、设计资格证书并持有工程勘察设计收费资格证书的单位之间, 可以联合承担勘察设计任务, 当证书等级不同时, 应以级别低的一方为主, 并由其对勘察设计质量负责。持有工程勘察设计收费证书的单位, 不能与无工程勘察设计收费资格证书的单位联合承担勘察设计任务。

2.2 搜集和提供设计基础资料

设计基础资料是设计的重要依据之一, 它必须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 按合同规定的时间及时、准确地向设计单位提供设计基础资料。

建设单位完整、全面地提供设计基础资料是控制勘察设计质量的前提。设计基础资料的内容, 大体上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人文地理和技术经济状况;原材料、燃料、设备等资料;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形测量以及控制测量等资料;地震资料, 如大区地震等级、地震烈度, 小区地震等级、地震等级线图等资料。

2.3 审查设计方案

管理设计质量, 审查设计方案, 以保证项目设计符合设计大纲的要求, 符合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方针、政策, 符合现行的设计规范、标准, 符合国情, 符合工程实际, 技术先进, 能充分发挥建设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2.4 审核设计图纸

设计图纸是设计工作的成果, 又是施工的直接依据。所以, 设计阶段质量控制最终要体现在设计图纸的审查上。设计图纸的审核包括:初步设计图纸审核、技术设计图纸审核和施工图设计审核。

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工程施工是指按照设计图纸和相关文件, 在建设场地上将设计意图付诸实现的测量、作业、检验, 并提供质量保证的活动。施工的作用是将设计意图付诸实施, 建成最终产品。任何优秀的勘察设计成果, 只有通过施工才能变为现实。因此, 工程施工活动决定了设计意图能否实现, 它直接关系到工程主体结构的安全可靠、使用功能的保证, 以及外表观感能否体现设计的艺术水平, 在一定程度上, 工程施工是形成工程实体质量的决定性环节。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为:工序质量管理—分项工程质量管理—分部工程质量管理—单位工程质量管理—单项工程质量管理。其中单位工程质量管理与单项工程质量管理包括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安装施工质量管理与材料设备质量管理。这里主要探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施工过程质量管理。

工程项目施工是一个从投入原材料开始, 直到完成工程质量验收和交工的系统过程, 应建立健全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工作体系。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法, 主要是审核有关技术文件、报告和直接进行现场检查或必要的试验等。

3.1 审核有关技术文件、报告或报表

对技术文件、报告、报表的审核, 是项目经理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控制的重要手段其具体内容有:审核有关技术资质证明文件;审核开工报告, 并经现场核实;审核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措施;审核有关材料、半成品的质量检验报告;审核反映工序质量动态的统计资料或控制图表;审核设计变更、修改图纸和技术核定书;审核有关质量问题的处理报告;审核有关应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的技术核定书;审核有关工序交接检查, 分项、分部工程质量检查报告;审核并签署现场有关技术签证、文件等。

3.2 现场质量检查

其内容包括:开工前检查, 目的是检查是否具备开工条件, 开工后能否连续正常施工, 能否保证工程质量;工序交接检查, 对于重要的工序或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 在自检、互检的基础上, 还要组织专职人员进行工序交接检查:隐蔽工程检查, 凡是隐蔽工程均应检查认证后方能掩盖;停工后复工前的检查, 因处理质量问题或某种原因停工后需复工时, 亦应经检查认可后方能复工;分项、分部工程完工后, 应经检查认可, 签署验收记录后才许进行下一工程项目施工;成品保护检查, 检查成品有无保护措施, 或保护措施是否可靠。

4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

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 进行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评定和验收, 是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建筑工程质量等级的评定是承包商进行质量管理结果的表现, 也是竣工验收组织确认质量的主要法定方法和手段。建筑工程的竣工验收, 是指在建筑工程已按照设计要求完成全部施工任务, 准备交付给建设单位投入使用时, 由建设单位或有关主管部门依照国家关于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制度的规定, 对该项工程是否合乎设计要求和工程质量标准所进行的检查、考核工作。

建筑工程质量的评定与验收是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的最后一道程序, 是对工程质量实施控制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认真做好建筑工程的竣工验收工作, 对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时, 常将工程项目划分为4个验收层次, 即单位 (子单位) 工程、分部 (子分部) 工程、分项工程和检验批。工程验收项目的划分应在施工前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承包单位自行商议确定, 并据此收集整理施工技术资料和进行验收。

4.1 单位工程

每一个建筑工程可以按下列原则划分为若干个单位工程:凡具备独立施工条件, 并能形成独立使用功能的建筑物及构筑物可作为一个单位工程:建筑物规模较大的单位工程, 可将其能形成独立使用功能的部分划分为一个子单位工程。

具有独立施工条件和能形成独立使用功能是单位 (子单位) 工程划分的两个基本要求。单位 (子单位) 工程划分通常应在施工前确定, 并应由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共同协商确定。这样不仅利于操作, 而且可以方便施工中据此收集整理施工技术资料和进行验收。

4.2 分部工程

每一个单位工程可以按下列原则划分为若干个分部工程:按专业性质、建筑部位来划分;当分部工程较大或较复杂时河将其中相同部分的工程或能形成独立专业体系的工程划分成若干子分部工程, 即一般按材料种类、施工特点、施工工序、专业系统及类别等划分为若干子分部工程。

对于建筑工程一般按专业性质及建筑部位分为地基与基础, 主体结构, 建筑装饰装修, 建筑屋面,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 建筑电气, 智能建筑, 通风与空调, 电梯九个分部工程。

4.3 分项工程

每一个分部工程可按主要工种、材料、施工工艺、设备类别等划分为若干个分项工程, 如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可分为模板、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现浇结构、装配式结构等几个分项工程。

4.4 检验批

检验批是工程验收的最小单位, 是分项工程乃至整个工程质量验收的基础。检验批是施工过程中条件相同并含有一定数量材料、构配件或安装项目的施工内容或项目, 由于其质量基本均匀一致, 所以可作为检验的基础单位, 并按批验收。检验批可根据施工及质量控制和专业验收需要按楼层、施工段、变形缝等进行划分。

5 结语

质量是建筑工程的生命, 没有质量就没有一切。建筑工程质量的形成是一个有序的系统过程, 它涉及到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高质量的工程产品是上述各方协同工作的结果。

摘要: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建筑施工管理的相关工作经验, 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知识, 采用调查研究、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法, 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了较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 提出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理念下的建筑工程管理, 即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 指出从工程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投资决策、勘察设计、建筑施工、质量验收直至使用维修阶段, 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给工程质量留下隐患, 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 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勘察设计

参考文献

[1] 凌传荣.21世纪中国建筑质量管理的新思路[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0, 22 (1) :1~4.

工程项目周期管理范文第6篇

1 全寿命周期下工程造价投资管理的意义

在全寿命周期下, 加强对工程造价投资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对工程造价投资管理的全寿命周期进行研究, 可以为工程项目建设的投资管理提供可行性依据, 完善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投资管理。第二, 对全寿命周期下的投资管理进行研究, 可以完善设计和施工阶段的控制, 强化造价投资管理。第三, 可以加强对竣工和核算阶段的投资管理, 实现对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控制。

2 全寿命周期下工程造价投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全寿命周期下, 企业的工程造价投资管理面临着较大的困境, 对工程项目建设的造价管理产生了明显的阻碍作用。其投资管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决策、设计、施工、竣工和维护等几个方面, 具体表现如下:

2.1 决策阶段的缺失

在工程项目造价投资管理中, 决策阶段是保证投资控制合理性的重要保证, 关系着企业的投资质量和效率, 但是在现阶段企业的决策阶段投资管理控制中存在明显的不足, 其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企业在项目决策阶段, 对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存在明显的不足, 由于企业主要以营利为最终目的, 因而其在项目决策阶段, 通常是以对项目的收益评估为主, 在确定项目具有收益的情况下, 其通常会选择对项目进行投资, 而缺乏对项目的可行性评估, 导致部分项目在执行过程中, 虽然具有一定的盈利性, 但是会增加成本, 且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加大后期治理费用, 影响项目收益。第二, 在企业项目决策阶段的造价工程控制中, 缺乏对项目估算报告的制定, 项目估算报告可以确保后期的投入, 是完善造价投资管理的重要保障, 然而企业对估算报告制定的不足, 对后期的投资管理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可见, 企业在项目投资阶段的缺失, 影响了造价投资管理的有效性。

2.2 设计阶段的不足

在全寿命周期下, 设计阶段是工程项目投资管理的重要阶段, 企业的设计图关系着投资金额以及后期运行情况, 是保证项目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 但是在企业现阶段的设计中, 主要以项目的可行性设计为主, 无法满足设计阶段的投资管理控制需求, 其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在设计前, 企业缺乏对实际施工环境的具体分析, 仅仅根据环境概况来设计方案, 导致项目设计后期变更较大, 影响企业对项目造价的投资管理效率。第二, 在企业的项目设计阶段, 缺乏对设计方案的评审, 无法确定方案的可行性。第三, 在项目造价投资管理中, 缺乏设计监理, 无法实现对设计阶段的全过程监管, 影响造价投资管理效率。总之, 由于设计阶段的不足, 对项目造价投资管理效率提升产生了明显的阻碍作用。

2.3 施工阶段管理不完善

在项目造价投资管理过程中, 施工阶段是重要的环节, 企业虽然加强了对施工阶段的造价投资管理, 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 其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缺乏对招投标阶段的合理控制, 在企业的招投标阶段控制中, 通常是以成本控制为主, 选择价格最优的企业来进行施工, 但是未对施工企业进行评估, 导致施工企业不具有相关的施工资质。第二, 在项目的合同管理中, 虽然规定了相关材料以及设备型号,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 对其投资管理控制存在明显的不足。第三, 企业在项目施工过程中, 对于工程变更的结算存在明显的不足, 缺乏对工程变更投资的合理控制, 影响了项目投资管理效率。可见, 施工阶段的诸多问题对投资管理效率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2.4 竣工阶段缺乏管理

竣工阶段是项目造价投资管理的重要环节, 但是企业对该阶段的控制存在明显的不足,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企业缺乏对项目的综合评估, 在对项目的评估中, 难以实现对工程量变化以及设备使用情况的综合评估, 从而影响了项目造价投资管理的综合效率。第二, 在企业的项目竣工阶段控制中, 对于项目变化量的研究存在明显的不足,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 由于设计以及施工情况的变更, 导致项目结算存在较大的变化, 而企业对于项目变更情况的投资计量存在明显的不足, 导致整体投资质量受到直接的影响。

2.5 缺乏有效的运营维护阶段造价投资管理

在全寿命周期下, 项目运营维护阶段是保证项目实行的重要保障, 但是现阶段, 企业对于项目运营维护阶段的造价投资管理控制存在明显的不足,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企业缺乏对项目设备的使用以及材料的变更等情况的综合评估;第二, 在项目运行的过程中, 管理者缺乏对项目运行情况的综合评审, 缺乏准确性和真实性, 影响项目造价投资管理的质量以及效率提升。

3 全寿命周期下工程造价投资管理建议

在企业的工程项目建设中, 其在全寿命周期下, 工程造价投资管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对企业的工程造价投资管理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因此, 在企业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下, 需要在决策、设计、施工、竣工和结算等全生命周期加强工程造价投资管理, 具体策略如下:

3.1 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投资管理

决策阶段是工程造价投资管理的第一阶段, 关系着造价投资管理后续进行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但是在传统的工程造价投资管理方式中, 管理者对投资阶段的造价投资管理控制存在明显的不足, 影响了工程项目建设的投资管理质量。因此, 在全生命周期下, 需要加强对工程项目决策阶段的造价投资管理, 以此来提升投资管理质量, 其决策阶段造价投资管理措施如下:第一, 在工程项目建设决策阶段的造价投资管理中, 需要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在分析过程中, 对项目的经济指标进行分析和论证, 确保项目造价投资管理控制的可行性和可靠性。第二, 在项目造价投资管理的决策阶段,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 编制投资估算报告, 其对于项目造价投资管理的后期控制具有明显的保障作用。

3.2 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投资管理

在项目工程造价投资管理过程中, 加强对项目设计阶段的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主要是由于设计阶段的质量关系后期的施工质量以及费用控制, 因此需要通过投资管理控制来进行保障。其主要工作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在设计前, 管理部门以及设计部门要对管理需求以及施工条件进行综合分析, 在确保安全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 编制初步设计方案, 保证设计方案以及造价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第二, 在评审过程中, 需要加强对设计方案的评审, 确保工程量的合理性, 对于无法确定的工程量, 管理部门可以派遣专业人员进行实地调查, 保证设计方案的最佳可行性。第三, 在项目设计阶段, 需要设立监理, 对项目设计的全过程进行监督, 加强对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从而加强对企业的成本管理。

3.3 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投资管理

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投资管理是最为重要的环节, 占据总投资的大部分金额, 传统的工程造价投资管理控制主要集中于该阶段, 但是控制存在明显的不严格现象。因此, 在全寿命周期的情况下, 需要完善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投资管理, 其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在工程项目的招标和投标阶段, 需要加强对相关单位的资质审核, 并且根据设计方案, 确保招标文件制定的科学性。第二, 在合同履约阶段, 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对采购、材料、设备以及施工的管理, 同时要保证设备以及材料引进的价格合理性, 实现最佳的投资管理控制。第三, 在施工阶段, 要加强对结算模式的控制。另外, 在施工阶段的控制中, 需要对项目变更情况进行严格的控制, 一旦出现项目变更情况, 要及时与相关部门联系, 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更新, 保证数据的及时性和完整性, 从而可以为工程造价投资管理控制提供可行性依据。

3.4 竣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投资管理

在工程项目造价投资管理过程中, 竣工阶段造价投资管理不仅是对工程项目的总结, 而且及时进行竣工造价投资管理, 可以实现对资金的优化配置。但是在传统的投资管理方式中, 竣工阶段的管理通常较为迟滞, 无法满足工程项目的建设需求。因此, 在全寿命周期下, 需要加强对竣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投资管理控制。第一, 在竣工阶段, 管理部门需要对工程量、材料差价以及机械设备等运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确定工程项目的最终造价, 并且对相关差异进行原因分析。第二, 在竣工阶段, 需要对相关金额进行综合控制, 对于前期存在的造价, 需要按照合同拟定的投资资金来进行支付, 而对于后期变更的费用, 则需要采取当时的市价来进行管理控制。总之, 在工程项目造价投资管理中, 加强对竣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投资管理, 可以更好的提升控制效率。

3.5 维护阶段的工程造价投资管理

项目维护阶段是保证工程持续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 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来维持项目的稳定性, 因而需要对其进行造价投资管理, 然而传统的项目造价投资管理中, 其管理模式存在明显的不足, 无法实现对维护阶段的合理控制, 因而在全寿命周期的角度下, 需要加强对工程造价维护阶段的投资管理。其策略如下:第一, 在维护阶段的工程造价投资管理中, 需要加强对设备以及材料的维护运营, 根据材料以及设备的使用周期和运行条件, 制定针对性的投资控制计划, 这样可以有效的保证投资管理的科学性和可靠性。第二, 在项目的维护阶段, 需要对项目合同以及施工图等文件进行综合评审, 根据评审结果来制定相应的维护投资方案, 对于无法确定的投资管理项目, 企业可以咨询造价管理部门, 对相关项目进行综合评估, 保证项目维护阶段投资管理的可行性。总之, 在项目维护阶段, 强化工程造价投资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结语:在企业的发展中, 对于项目全寿命周期的工程造价投资管理控制中, 涉及决策、设计、施工、竣工以及结算等多个方面, 但是企业现阶段的工程造价投资管理控制存在明显的不足, 影响企业的成本投入以及盈利效益。因此, 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 企业在项目造价投资管理中, 可以实现对全寿命周期的投资管理控制, 以此来提升整体投资质量和效率, 提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摘要:在项目工程造价投资管理中, 其涉及决策、涉及、施工、竣工以及维护等全寿命周期, 因而需要在全寿命周期角度下, 加强对项目工程造价投资管理与控制研究。本文在分析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投资管理意义以及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全寿命周期的工程造价投资管理与控制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 可以为企业项目工程造价投资管理与控制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投资管理

参考文献

[1] 田英.炼油改造二期工程全寿命周期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技术开发, 2014, 08:175-176.

[2] 刘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造价控制分析[J].铁道工程学报, 2014, 06:104-108.

上一篇:小学品德学习材料范文下一篇:大学迎新晚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