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案例论文范文

2023-09-17

教育管理案例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案例教育;德育实效

作者简介:唐彰新(1975-),男,广西全州人,广西玉林师范学院讲师,华中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及德育;蒋关军(1980-),男,广西兴安人,硕士,浙江工商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

建国以来,我国德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如德育目标的“假、大、空”、德育内容的“繁、难、旧”、德育手段的“管、限、压”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校德育工作的“失效”,那么如何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呢?我们认为,采用德育案例教育就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德育案例教育是指学校德育老师利用具有启发意义的、典型的德育案例作为教育资源,以案例的具体事实和问题作为探讨的基础,经过老师和学习者的双向互动来探究案例中存在的深层次的、复杂的道德问题,从而让他们更直观、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道德知识,提高道德思维力、道德判断力。那么德育案例教育能否起到这样的作用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马克思曾告诉我们:“……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下面我们就从五种教育理论来探讨德育案例教育的可行性、要义及其与德育实效的关系。

一、教育交往——提升德育案例教育实效的现实诉求

教育交往理论,其英文名称为Teaching interaction Thoery,该理论认为,交往是一切有效教育的必须的要素,[1]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经过与同伴、同学和老师的沟通与交流来构建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发展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独立人格;在教育过程中,老师和学习者都是主体,即老师是主导中的主体,学习者是学习中的主体,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民主、平等、尊重和理解;老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各种角色(如学习的促进者、巩固知识的辅导者、人生发展的引领者)来与学习者进行交流与对话;学习者则在民主、自由、轻松、愉悦、和睦的气氛中学会求知、学会分析和学会总结。这样,学习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以充分显现,独立个性得以充分弘扬,个体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

教育交往理论是对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的单向的师生信息交流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为它要求打破传统的那种老师高高在上的形象权威,打破那种对学习者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的无限压制,打破那种你中无我、我中无你的独立的、断裂的和非本质的师生关系。因此,该理论为建立新型的、生态型的师生关系提供了新的理论空间和指导思想。

而德育案例教育以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和现象作为教育资源,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讨论,并在师生的公共交流下来学习道德知识和获得道德能力。因此,在德育案例教育中,开展小组分析与讨论,通过合作、交流和沟通,来发挥集体的力量,用集体的智慧来达成对道德问题和现象的恰当认识。比如“讨论爱国的问题”,经过小组讨论,最后大家得出结论:大公无私是爱国(奉献青春),公私兼顾(既关心国家,也关注个人)是爱国,无公无私也同样是爱国(不给社会增加负担,这只是最低层次的爱国而已)。从而让大家共同意识到道德修养的层次性特点。由此可见,德育案例教育是充分利用了老师和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学习小组与学习小组之间的交流来达到对学习者教育的目的。而这种交流则是通过平等、民主、自由、理解、去权威、无中心等活动场域来实现的。即:在平等的交流中民主提问,在自由的讨论中互相理解,在理解对方观点中去权威以养成独立的思考能力,在独立思考中形成自己的无中心思维模式,在无中心思维模式中形成尊重理解他人的个性张力,最终把这种张力升华为学习者平等待人、公平处事、真诚协作、乐于倾听和共享体验道德品质。

二、探究教育——提升德育案例教育实效的基本途径

探究教育理论,其英文名称为Inquiring teaching theory。该理论认为,学习者是在自己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在自身的活动体验中,在个体切身的探索实践中才能形成对知识的准确理解与把握。因此,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学习者单单学会一些死板的知识点,而应该是把知识点作为分析与理解问题的切入点,从而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形成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该理论也认为,学习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学习和习得了自身对外界事物和他人的情感、价值观和态度;该理论还认为,学习者虽然是一个不完善的个体,但他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是发展中的人,是独特的人,他们同样有自己的思考和创造。因此,老师不能认定学习者永不成熟、不完善而加以管理和压制,而是设法扮演好他们的引导者、指挥者、合作者角色。

探究教育理论本质上是一种从“做中学”的思想,也就是说,学习者依据问题境遇来开展学习,同时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以强烈的求知渴望来着手探究问题,形成问题假设,阐述研究结果,重构自我的知识系统或价值系统,并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于新情境,在与老师共同回顾和评价探究的过程中不断拓宽着知识和理解。[2]

“一个问题要与科学发现发生必然的联系,就必须与发现本身所提供的知识发生某种必然的联系”。[3]就必须对现存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批判,提出疑问。而在德育案例教育中,老师凭借那些富有启发意义的德育案例,让学习者来分析和理解,并通过思想投射来洞知他们在道德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思维方式和思维策略。老师再依据学习者的道德现状和表现,精选某些有针对性的典型案例,以贴近学习者实际状况的这种“亲和力”,来把他们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升为探究道德科学的“志趣”。例如通过对“雷锋叔叔是否还是今天的榜样”的大讨论,学习者就会自由表达各种观点,从道德过程的各方面来评价雷锋叔叔,而此后,德育老师因势利导,在与学习者一起回顾探究的过程中,认识到雷锋叔叔虽然离我们已很遥远,但是他的螺丝钉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依然放着光芒。不仅如此,甚至还会让学习者更深刻地认识到道德过程的“知、情、意、行、信”五端的各自意义和价值。因此,通过探究教育,就能很好地让学习者养成令人振奋的思辨理性、稳如泰山的探究毅力、和谐统一的集体情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等。

三、信息加工——提升德育案例教育实效的认知基础

信息加工理论,其英文名称为Information-Processing Theory,该理论认为,教育是学习者摄取信息的一种程式,教育过程可视为信息的流通过程。[4]老师在系统分析影响学习者学习和知识获取的内外部要素以后,就会将影响学习者学习的各种要素模型化为一系列教育事实所构成的“流程”中,这种流程就是学习者学习的内部结构以及每个结构所完成的信息加工过程。该理论还认为,学习者学习首先是从“内外环境”中接受一定的刺激开始的,在接受刺激之后,感受器获得激活,对刺激形成“感觉记忆”,感受器再进一步有目的、有选择性地摄取相关信息以形成“短时记忆”,最后经过大脑的编码转变成为言语单元或句段图式,并经过学习者不断重复的学习后变成“长时记忆”,而这种“长时记忆”就成了我们平常所说的“知识或经验”。这种“知识或经验”一旦遇到类似的情景和事件就立刻引起感受器和效应器发生作用,具体表现在学习者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技巧、策略反作用于外界,从而获得对问题的认识和解决。

而信息加工理论正是用“程序性知识”来表征信息变动所生成的这种“知识和经验”,其特征是“一个条件产生一个活动”的产生式系统,而通过学习或积累而构成的多个产生式系统历经复习和巩固后,就贮存在学习者的记忆中,这样就形成了学习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相对固定的方法和策略。

而德育老师采用案例教育,以鲜活的、现实中发生过的道德问题和事件来刺激学习者的兴奋点,这样就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充分唤醒他们先前所储存下来的知识和经验,有针对性地分析和解答所面临的不同境遇。这有效化解了传统德育中只注重陈述性知识教学而忽视程序性知识的教学不足。突出强调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知识储备形成程序性知识和产生式系统对于德育的意义。[5]例如,对“前几年南方出现大雪灾,公路不通,一盒快餐面可以卖到50元”现象的分析。学习者就能从所熟知的经济学、社会学和伦理学等背景知识来获得对此问题的全面认识。德育案例教育正是通过信息加工来唤醒学生的知识或经验,并不断强化这种知识或经验,最后促成学习者将道德知识或经验转化为一种相对稳定的道德能力。

四、自我建构——提升德育案例教育实效的内在机制

建构主义理论,其英文名称是Constructivism Theory。该理论提出,知识和经验并不是理解或解释现实问题和事件的固定“模具”,而是在一定的境遇下对现实问题和事件的一种特定解释,所以学习者内化知识和经验与否不在于老师,而在于他们依据自己平时的生活实践经验和需要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进行优化组合;另外,该理论也认为,学习不仅仅是学习者被动地、单向地学习,同时也是他们积极主动获取新知识并在自身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进行进一步构建的过程,即“在问题解决中学习”(赫尔巴特语),而这一过程就包含了新知识和经验与旧知识和经验的双向互动过程;该理论还认为,学习者在日常生活、学习和交往中所积累下来的知识和经验,是其对外界新知识和经验进行构建的基本条件,即学习者获取新知识和经验的生长点。故此,教育不是知识和经验的简单和单向输入,而是更深层次和更高目标的迁移与构建。

建构主义理论充分肯定了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凸显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建构性、学习方式的互动性和问题和事件处理的情境性,它要求老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引导学习者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并对新旧知识进行符合自己认知方式的、有意义的构建。

而德育老师采用案例教育,以实际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为基础,巧妙设置环环相扣的典型案例,引人深思,启迪思路,是理解教学内容的时空“线索”,是引导学习者进行学术探讨的支撑点。[6]例如对“什么是好朋友、好朋友如何体现,为好朋友是否可以做一切事情”主题的讨论,经过集体分析与讨论,得出结论:如果是帮助好朋友做好事或积极进取,就可以为他做任何事情;如果帮助朋友做不正当或不恰当的事,那就是助纣为虐了。德育老师正是通过类似的案例来帮助学习者建构个人认定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和经验,从而提高学习者的问题判断和决策能力。另外,德育案例教育也能通过案例本身的情景式“问题链”来给学习者提供替代性经验,这类替代性经验能够帮助学习者在原来知识和经验系统的基础上对新知识和经验进行相应的编码,从而促进学习者的思想转化和认知结构的重构。

五、批判创新——提升德育案例教育实效的新的生长点

后现代主义,其英文名称为Post-modernism。其特点之一就是批判与创新。该理论提出,教育的根本目的应从优越的文化决定论中解救出来,应该充分肯定学习者的个人知识和经验,并凭借老师的全面参与和引导来培养学习者的个性特质和批判思维;该理论也提出,教育课程的组织和设置应坚持开放性、合作性、灵活性、多样性、对话性和生成性;该理论还提出,教育的过程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的过程,也不是简单的学习者学习的过程,而是老师传道、授业和解惑的活动与学习者的学习活动相统一的过程;是教育的双边互动中的自我创生过程(创生就是指创造性生成,也就是说学习者将知识和经验内化为自身的知、情、意的心理过程和外显的行为);是师生坚持以人为本,在平等交流和对话中携手探究知识,在相互启发中实现双赢的过程。同时,后现代教育理论还坚持“异质平等观”,主张去权威、非中心、拆结构、摈歧视,反对用统一标准评价教育,主张接受差异,保护学生的丰富性、多样性,提倡教育者把关注的视线投向具有无限发展潜能和各具独特性的学生个体。[7]由此可见,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以多元纷争的思维方式、非理性的研究视角、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对话创新以话语解构的方式审视教育[8]。

而德育老师采用案例教育,用鲜活的、典型的、有启发意义的德育案例来引导学习者自由民主地表达观点,这就像是在模拟游戏一样,能让学习者重复决策境遇或探讨新的解决问题策略,研究新的可能结局及其背后隐藏的理论基础,从而提升学习者的道德解决能力。另外,由于“案例是叙述发生在一定情境中的、蕴涵着一定的德育原理、能启发人思考的、具有典型性的道德故事,这个道德故事中可能也必须包含有一个或多个德育疑难问题或矛盾冲突。”[9]例如,“篮子里有一大一小的梨子,母亲叫女儿吃,女儿跑过去就拿了那个自己喜欢的大梨子,母亲于是就问:孩子,你应该拿小的啊!大的让给妈妈吃啊?老师不是教了你孔融让梨的故事吗?”这例中就出现了成人礼让道德和小孩诚实美德的矛盾与冲突。因此,在德育案例教育中,老师和学习者都应成为积极的“参与者”,以“相互倾听”和“共同探讨”的对话方式来促进“人人是中心”的氛围,通过相互支持、相互带动,共同寻找道德问题的解决办法。在这一过程中,案例、理论和策略在为学习者所认知、剖析、应用时都被解构了。在案例、理论和策略被解构的同时,德育自身所蕴藏的知识也被解构成了学思交融、教学相长、民主交流和批判创新。

参考文献:

[1]肖川.论教学与交往[J].教育研究,1999(2):58.

[2]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Inquiry and the National ScienceEducation Standards.Washington,DC:National Academy Press,2000,pp.P24-27.

[3]周谦.学习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250.

[4]李秉德,李定仁.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9.

[5]徐延宇,汤小红.案例教学理论基础探悉[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6):38-40.

[6]张家军,靳玉乐.论案例教学的本质与特点[J].中国教育学刊,2004(1):48-62.

[7]李三福.论后现代主义的教学观[J].外国教育研究,2004(1):21-23.

[8]蒋关军.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后现代转向[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5(7):114-117.

[9]孙军业.案例教学[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13.

责任编辑时红兵

教育管理案例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班级心理委员和寝室心理联络员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一支十分重要的工作队伍。本文试从班级心理委员、寝室心理联络员在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系统、心理健康普及性教育、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上,探索其发挥作用的有效模式。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班级心理委员 大学生心理素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教育实践的需要,高校越来越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把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涵。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通过诸多教育手段使学生形成和提高心理技能,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健全和完善人格。既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消除大学生在心理方面的障碍。

一、 生活园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社会与学校培养的人才提出全面发展早日成才的要求。目前,大多数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他们有较高的智力水平,努力向上,积极进取,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适应能力,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不良,主要有焦虑症、恐怖症、疑病症、强迫症、神经症、抑郁症和情感危机等6种心理障碍。[1]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期,生理也正迅速变化,处于成熟与不成熟之间,他们对某些变化感到迷惑不解,难以适应。社会责任的压力、竞争的压力,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所带来的压力都会致学生的焦虑、不安和心理压力过于沉重,而出现心理上的失调,出现心理障碍。另一方面,校园文化中的消极因素也影响到学生的心理成长。如:学习生活的紧张;是课余生活的单调化;双休日生活的乏味;人际关系的复杂化,也会严重的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此外,学校教育重智育,轻德育、体育和劳动,偏重于智力因素而忽视非智力因素以及被人误解、失恋等都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当然,学生的个体内部心理因素的影响也是一个方面,它包括心理素质脆弱、个性特征的影响,心理发展中的矛盾影响,人生观的不成熟、不稳定等等。

现在学校德育工作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因为在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践中,往往没有充分遵循和应用心理科学来对照、分析教育对象,没有依据青少年学生年龄阶段及其心理学特征来设计教学内容、形式和方法,因此,德育工作往往脱离青少年学生的实际,效果不是很理想。只有充分认识到努力加强和提高学校的健康教育,并把德育作为不可缺少的内容来抓,才会促进德育工作开展,使思想教育工作卓有成效。

二、 大学生的心理毛病

1、爱贪小便宜

贪小便宜的危害:(1)贪小便宜的人表面看多占了一些东西,但却失去了一个可贵的品质——诚实。贪小便宜的人为了得到一点儿便宜有时要弄虚作假、欺骗别人,这是不诚实的表现。(2)贪了小便宜,也会给别人留下一个爱占小便宜的坏印象,而被人看不起。(3)如果养成爱占小便宜的习惯,在小便宜面前禁不起诱惑,也容易从贪小便宜发展为占大便宜,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在大学生中这样的事例还是很多的。

2、不讲卫生

不讲卫生容易生病,影响人际关系,影响个人和他人情绪,污染宿舍环境。

3、爱慕虚荣

虚荣心产生的原因:(1)不能正确对待自己与别人的优劣条件对比差的人容易产生虚荣心,伴有强烈自尊心的人也容易产生虚荣心。如某学生家庭经济条件特差,每当同学们出去购物和上饭店吃饭时。他就感觉自己特别痛苦。于是他就编造自己父母是个体大老板的谎言,无限度地向父母要钱,当父母无法满足他的要求时,在强烈的虚荣心作用下,有一天他走上了盗窃和抢劫的犯罪道路。(2)过分重视舆论效应的人容易产生虚荣心理。舆论有时能够影响一个人的心理,这是因为舆论即能表扬人也能贬低人。有些人对周围的舆论作用看得很重,希望能够得到舆论的肯定,结果为了获得这种短期效应就不惜弄虚作假或投机取巧去满足自己的虚荣心。[2]

三、 开展生活园区心理健康教育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进宿舍”系列活动

邀请心理咨询中心的朋辈辅导员为同学们全面、系统地介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安排,并让同学们在活动中放飞烦恼,重新体验童真、童趣,体验轻松和快乐;在生活中做身心健康的有志青年,在学业上做积极进取、勇于追求的大学生。

2、班级心理委员和宿舍心理联络员工作队伍建设

学校可以给每个班级和每间宿舍分别增设一名班级心理委员和宿舍联络员,为充分发挥心理委员和宿舍心理联络员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确保他们具有较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力。学校要结合实际,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邀请校内外心理学专家对全校所有心理委员和宿舍心理联络员进行系統培训和团体辅导。开辟宿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属宣传区域

在宿舍楼公告栏定期张贴系列心理宣传漫画、图片、文字等等。每个宿舍的门后面张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贴纸。

四、 丰富生活园区文化生活,积极拓展心理健康教育

1、组建大学生心理协会,提高自我心理健康教育

为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特点和优势,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要建立心理教育网站,设有心理教育快讯、心理知识、心理小测验、咨询信箱、心理咨询预约频道等栏目。同时,心理咨询中心要积极组建大学生心理协会,要充分依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心理协会来负责心理教育网站的日常维护与运作。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2、发挥心理咨询中心的作用

心理咨询中心要认真指导心理协会组织开展学生活动,要以学生课余活动为载体,通过开办讲座、讨论交流和文体活动等形式对每一届心理协会的干部进行培训和吸收新成员,鼓励班级心理委员和宿舍心理护航员加入心理协会,以进一步提高心协干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马建青《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论丛》2004年7月

[2]唐宏《大学生心理》 《高职高教研究》2011年5月

作者简介:段青(1983.12-),女,汉族,河北保定人,河北大学工商学院教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学生管理等方向的研究;贾秀敏(1976.2-),女,汉族,河北张家口人,河北大学工商学院教师,主要从事高校党建、学生管理方向的研究。

教育管理案例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文章就图书馆对大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问题进行探索,采用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法,对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现状进行了跟踪调查,列举了大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具体表现,图书馆员在服务工作中对大学生的指导和帮助,最后得出结论大学生应珍惜学习机会,从保姆式教育模式转化到自我教育模式,完成学业并走向社会。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大学生;图书馆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引言

查阅中外文献,图书馆对大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的作用研究很多,结论是国外的大学生创新能力较强,国内学生应试能力较强。中国学生大多性格内向,善于思考,能独立完成作业;而国外的学生善于交流、团结协作、团队意识较强,教学模式多以四人小组共同完成。

1. 研究现状

通过发放500份调查表分别对985工程、211工程、普通本科等师范类在校大学生进行随机调查,回收有效调查表435份,汇总出了大学生在学业方面、生活方面、情绪方面、动机归因方面、意志力方面、行动力方面、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方面,显露出诸多特点,总的来讲,大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的现状不甚理想,具体有如下几个研究现状及趋势和特点:

⑴学业方面的能力和行動不足,具体表现在: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不够;学习态度不积极,个别有逃课现象。从紧张的高中生活到松散的大学生活有些无所适从,从在家里的“保姆式生活模式”到“自我管理模式”有一个发展适应的过程。

⑵生活方面略显混乱。如作息时间,绝大多数习惯晚睡不能早起;在对生活的规划方面,每个学期结束不会为自己的学习、生活做总结,若被老师给予学习和职业准备计划的建议指导,大部分学生会选择接受。

⑶在价值观方面,大学生普遍认为价值体现在个人价值上,小部分认为大学生的价值体现在社会价值上。价值观对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行为有直接的影响。

⑷自我认知方面,绝大多数的学生认为“理想我”和“现实我”之间有差距,大部分的大学生认为产生差距的原因是主观的努力不够。

⑸在自我评价方面,用来评价自己的词语多是消极的负性评价,而评价别人多是积极的正向评价,两者并不一致,未能达到自我的真正融合。

⑹在情绪管理方面存在不足。在情绪的控制程度上,有的学生能够完全控制自己的情绪。当情绪不佳时,部分的大学生则无法像往常一样学习和工作。在情绪调节的方式上,大学生多会寻求家长和老师、同学的帮助。

⑺大学生在动机归因方面表现较好。在学业归因方面,学生将学业成绩不理想归于内部原因,并认为当事者本人应该为此负责。在成就归因方面,绝大多数的被试将成功归于内部和外部原因的综合条件。

⑻大学生在意志品质方面表现喜忧参半。意志品质的坚定性方面稍好;面对意志行动中的挫折时表现较差;意志品质的独立性方面稍差,大学生在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的行动力方面表现较好。

⑼案件分析:2014年2月18日“上海复旦大学投毒案”的审理也为我们的大学教育提出警示,追溯几年前的“药家鑫案”再次引起了社会对大学教育的广泛关注。此案的判决虽然引起争议,但给我们留下的反思才刚刚开始,究其案件发生的原因,杀人动机,我们惊醒:在本案中家庭教育有缺失,社会教育有缺失,学校教育也有严重的不足。从该案可以看出,我们的学校教育是不平衡的,都偏重于智力教育和能力培养,而忽视了道德教育和心理疏导。大学时期是学生世界观形成的阶段,高校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即将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林森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把室友黄洋送上了不归路,本该治病救人的准医生却杀人于无形,从本科生到硕士研究生,随着学历层次的提升,人的素质却没有提高,这就证明素质教育在家庭、社会和大中小学教育都不同程度存在着严重缺失,高水平研究生教育也没有能起到很好的矫正和引导作用。我们的大学将怎样培养学生才能对社会有用?怎样做才是一个有道德“底线”的人?重点高校985工程、211工程、复旦大学培养的两个将近而立之年的硕士研究生,由于一些生活琐事、不善于沟通和交流就导致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导致两个家庭的不幸、更是教育的失败、父母双亲的无奈……也成为我们反思的关键问题:学校、社会、家庭应该如何教育一个人,才能使大学生们茁壮成长,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作为高校图书馆如何引导学生阅读以达到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如何引导学生增加挫折教育,抗压能力,吃亏精神,如何提高大学生们情商的有效手段,将高校图书馆与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方法,也就是大学生通过阅读达到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终极目的,完善自我成长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家庭责任感、有担当的社会青年。

2.图书馆员的服务工作

在大学受教育阶段是人生经历中非常重要的时期,是走向社会的最后驿站,高校图书馆为学生提供了人才成长的丰富资源,高校图书馆通过提供良好的服务、系统的文献资源,充分发挥着第二课堂的积极作用,由图书馆员提供优质服务,帮助学生通过阅读好书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使他们具备较高的道德修养,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把生命教育、安全教育、挫折教育融入到学生的课堂教育和日常生活中,在阅读中感受由高校图书馆员提供的心理暗示作用,图书馆员给大学生推荐自己曾经阅读过的,有过心理共鸣的优秀作品,如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既是一本心理健康辅导书,又是一本成功励志书,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只有阅读才能使自己心理的包袱卸下来,自己安慰自己,自己从不愉快中走出来,忘记过去,展望未来,真正使自己的内心强大起来,成长起来,发展起来。

刚离开父母到外地求学的莘莘学子,可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不愉快事情,当他们遇到问题时会询问父母如何解决,有时也会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如果问题解决的彻底他们就很顺利;如果没有解决好,比如求学过程中的专业问题、与室友如何交往的问题、恋爱择偶问题、毕业前等多种问题出现时,可能会有一些心理问题不能及时疏导和很好的解决。台湾女教授陈书梅的书目疗法是一种心理治疗的辅助方法,高校图书馆员可以推荐读者利用阅读书籍作为心理治疗的媒介,其原理是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对书中的内容及相关的角色与自身经验类似,产生同情共感之认同作用;而后读者释放个人的情感,产生同情共感之后的解脱,并达到一种情绪上的净化作用;最后读者更可产生顿悟作用,将书中相关角色行为内化,进而能成熟理性地调整个人的态度与行为,并解决个人的心理问题。[1]

针对不同阶段的读者图书馆员将采取不同的阅读指导,其主要指导方法主要有:

⑴配合学校搞好“两课”(思想品德课、马列主义理论课)的教育资源的辅导与参考资料,建设好人文选修课的教育信息资源;

⑵联合教务处规定大学生对中外文化与文学优秀作品“以课带读”的方式加强指导,以人为书,聘请专家学者开办专题讲座活动,准备充足的中外文学名著以备大学生到馆借阅;

⑶广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生动、丰富、健康的校园文化,增加同学们之间的沟通和互动,以激发他们相互团结协作、团结友爱的良好人际关系;

⑷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了解国情、社会、服务集体、服务社会、献身祖国的实践活动,教育学生拥有危机意识可能是我们避免危机的一个最佳良方;

⑸日常业务学习服务渠道,善于引导学生把做学问与做人结合起来,掌握读者群的特点,做好导读服务工作,导读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使命工作之一;

⑹做好阅读指导工作。作为高校图书馆员阅读指导是职责所在,当好图书馆员首先就要多读书,读好书,向毛泽东同志学习、向李大钊同志学习,他们在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工作经历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教育学生要做复合型人才,我们就要全面武装自己,多阅读多思考,怎样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得更好,如何创新服务手段,把导读工作做得更人性化,更受学生喜爱才是根本。换句话讲就是学生为了做综合素质高的全面发展人才,更愿意接受润物细无声的服务方式,更愿意寻求师长的鼓励和帮助。

3.大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

大學生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问题研究是对人的全面教育:应根据学生的现状、特点和需求来进行研究,内容包括学业方面、生活方面、与人交往方面、自我意识方面、情绪管理方面等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方面等。重点也将放在这些问题上,教育工作要贯穿大学的整个阶段。

⑴针对学业方面的能力和行动不足的特点,学校和教师应积极开展对大学生学业方面的指导工作。可以采用传统的思想教育和现代的网络教育相结合的途径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明确的学业目标,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正确对待就业。具体内容包括,如何做好学业规划、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能力、探索学习方法等。方法如:讲座报告、校内媒体宣传、榜样示范等。

⑵针对大学生在生活方面的混乱现状。高校应该充分发挥学生自律组织引导和模范作用,学生自律组织的每一个触角都可以触及到每个学生,同时保证学生个体在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活动中的独立性,不受消极个体的影响。学生辅导员可以教育学生克服自己生活中的惰性,列出修正计划,一个月内改掉生活中的一个小毛病,一个学期下来,就能改掉4到5个不良嗜好,一年下来就能改掉将近10个毛病,放假回到家中父母发现孩子突然长大成熟了。

⑶针对大学生自我意识方面体现的现状,可采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帮助学生健全人格,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控制行为。方法如,开设心理学相关课程、系列讲座,切实帮助学生获得正确的自我认知、科学的自我评价,减少自我妨碍,拥有高自我效能感,以推动大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行动中的积极作用。学生辅导员可以和学生交友谈心,及时提醒学生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保全学生面子,用QQ聊天、短音形式,或是单独谈心方式,学生较容易接受。

⑷针对大学生情绪的现状,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心理行为训练、个体心理辅导和团体心理辅导,都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情绪的控制力,获得情绪调节的有效方法,从而减少大学生消极情绪的阻碍。学生辅导员可以定期到宿舍和教室与学生见面交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尤其是开学和放假时,是学生容易出现问题的高发期,如学生家庭变故,学费筹集等问题。

⑸针对大学生在意志品质的独立性方面稍差的特点,对大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特别是意志品质独立性的培养尤为重要。可使用的方法如:心理行为训练、心理健康教育班会、心理沙龙等。最佳途径为心理训练,如冲突解决训练、耐挫折训练等,同时要注意最关键的是引导学生将训练中习得的能力迁移到现实生活中,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高校图书馆优质服务是基于现实问题展开的反思与研究,指导大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具有应用价值和长期实践的教育意义。图书馆员的工作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关于素质教育向前推进了一步,扩大了大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问题研究的范围,使其更加全面,在普通高校更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⑺大学教育只是生命旅程的一个阶段。有的家长认为送孩子到大学就算完成了任务,其实这只是孩子离开家接受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时期,学业完成进入社会,开始工作才能算一个独立的人。一个学生高考考得好只是这个时期是努力的,是幸运的,到大学期间的学习更多的是靠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结果。这时候学生接触最多的可能就是图书馆员,因为他们会不定期到图书馆查阅资料,解决自己学习和生活中的难题,这就要求图书馆员在日常工作中善于观察学生的细微表现,及时捕捉学生的信息要求和心理需求,适时给予阅读指导和帮助。

历史会时常披着华丽的外衣重演过去的故事。多读传记文学作品,了解别人在痛苦时是如何经历人生低谷的,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经常形容人生变化无常,一个人不可能终生一帆风顺,那只是父母对自己孩子的美好祝愿,真正的人生是充满变数的。读懂历史,了解人类社会的本来面目,把握历史发展的轨迹,端正为人处事的态度,站稳立场,适合历史发展的规律,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观,通过阅读提高自己的处事哲学和实践才干以及生存法则。孩子们成功成才为社会多做贡献,也是母亲最大的安慰和成功所在。在调查表回收过程中发现女生参与的人数多于男生,师范类大学生各专业也是女生较多,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社会家庭教育也是母亲担负教育孩子的任务可能会更重些,纵观中国家庭教育也是母亲付出的较多,再观察一下高校图书馆八成以上的女性图书馆员战斗在一线服务窗口,女图书馆员更具有亲和性和母亲慈爱的表现,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什么事情愿意到图书馆与馆员进行交流,寻求帮助。由此看来图书馆员的工作充满了爱的传播,充满知识和信息的传播。

4. 结论

通过四年的大学教育,大学生们不仅学习到了科学文化知识,通过到图书馆由馆员指导阅读,大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具有现实意义。在将来的社会生活中将有所为,有所不为,能适应未来社会的优胜劣汰,能坚守作为人的道德底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珍惜今天的学习环境,能肩负起和平时期的重担和任务。图书馆员将大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跟踪加强对大学生阅读行为的指导,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图书馆员的服务创新将有助于大学生从“保姆式教育模式”转化为“自我式教育模式”,促使大学生完成学业,走向社会。

[参考文献]

[1]陈书梅. 从台湾阅读推广活动之现况谈公共图书馆之阅读指导服务[J]. 图书馆建设,2006(5):78-81

[2]岳修志.当代大学生阅读问卷调查分析[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4):81-85

[3]刘学平.功利性读书的文化报复[J]. 图书馆建设,2004(5):117-119

[4]邹婉芬.构建阅读社会:图书馆的使命与对策[J].图书情报工作,2007(3):113-116,86

[5]杨叔子.实施素质教育让学生成为他自己[J]中国高教研究,2013(4)1-4,20

[6]管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图书馆工作[J]中国成人教育,2006(8)

※本文为河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3-MYB-088)

[作者简介]侯爱花,女,(1964.06- ),河南安阳人,安阳师范学院图书馆员,正科级秘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图书馆服务与管理。王维堃,女,(1992.12-),河南安阳人,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在读学生。

教育管理案例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无意识教育作为对有意识教育的有益补充,并依据其自身特点,越来越被高校教育者所重视。无意识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还可以有效消除学生在学习中的逆反心理状态,能够全面覆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在班级管理中具有很大的优势。

关键词:无意识教育;高职院校;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当代大学生在社会上被公认为是具有高文化水平的群体,具有一定的专业素质。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网络资源的利用和普及,以及受社会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的个体意识越来越突出,老师简单化的灌输教育方法使学生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教育,学生对于此类教育方法有种逆反心理。使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无意识教育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模式被大家所重视,无意识教学的主要内涵和特点又称“隐性教育”,它是不被受教育者自身能意识到的教育新模式。这种教育方式是指借助于无意识心理学的理论,教育者按照预定的教育内容和方案,提前在学生们的周围安排好一些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这样可以使得受学生们能够被动地去感受和体会,使学生在一个轻松而愉快的情景中发展他们的智慧和学习知识的能力。

一、无意识教育的特点

在我们的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如果用有意识和无意识相比较而言,无意识的教育可以有以下的几个特点:

1.教育方式的渗透性。相对于有意识的教育,无意识的教育对学生们的影响是通过测方面的,当然了,也更不是通过一些硬性的规章条例和制度来强制实现的,我们可以通过教育、党建、法学等情景来产生无形的力量,从而达到约束受学生们学习的目的,引起受教育者的共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随着我们现在社会的发展,教育载体也随着时代而进步,这样就可以使得许多的教育者们能够施教在每时每刻,这样也更有利于消除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

2.教育方法的多样性。现在受教育者的思想也具有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在以往我们用直接说教的教育方法很容易引起受学生的排斥感,其原因是在说教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时间上相对集中,在道理上也过于绝对,这样会令自我意识逐渐增强的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班主任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法,以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为原则,灵活处理学生问题。

3.教育环境的快乐性。无意识教育既然是以人的无意识心理为发端,就本质地要求受教育者接受教育者所实施的教育活动是感到轻松、愉快的,满足其自身的心理需求,使其樂于接收,这样才能够真正地改变学生们的想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们综合素质的教育效果。在我们班级管理的无意识教育中,我们可以运用人们的情绪体验,然后再设计和选择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这样就可以融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从而使得学生们在轻松、愉快、幸福的正向情绪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他们想要学习,喜欢学习,进而达到我们教育的最终目标。

二、适当运用无意识教育于班级管理工作之中

1.寓教育于班级活动之中。班级活动是有多层性和目的性的,为了达到教学的目的,从而确定活动的内容,进而再开展多种内容的活动,班主任要善于把多层次和多目的性的活动结合起来,有计划地开展。首先根据学校对学生思想教育的计划和内容去选题或根据形势的发展与要求去选题。在选题过程之中,我们班主任要注意的是在教育内容上要由低层次到高层次,这样结构才符合学生理解和发展提高的规律,因为学生思维的提高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2010年我院团委组织学生进行我国西南五省干旱的捐款、青海玉树抗震救灾的捐款,我班级学生踊跃捐款。在这两次捐款之后,我班一学生的同学在南京上学时患了白血病,我班学生知道后又主动进行捐款,这么多的事情使他们深知生命的宝贵、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2.榜样的力量实现。在无意识的教育中,榜样教育就是在对于某些方面或某些领域成绩比较突出的学生,我们班主任就要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并且要在班级中通过宣传来树立这样的一个典型,从而达到教育和影响其他学生的目的。我们所选的榜样之所以有力量,那是因为榜样是产生在学生之中的,像这样的事能够具有真实性,也更加地有吸引力,所以榜样才更加地容易使人感动和接受,从而达到使人效法和模仿的目的。我们班主任可以通过宣传榜样的力量来鼓励先进,带动中间,教育后进。在选择、树立榜样的同时,班主任应注意对其他学生特别是学困生进行“正强化”教育,这就是说班主任应时刻注意对他们正确行为的肯定和表扬,使学生把正确的行为习惯巩固和保持下来。

3.无意识教育融于环境教育之中。人的思想品德均形成于一定环境之中。一种环境是指客观环境,即是人们活动的必不可少的场所,如在图书馆中,读者安静地读书,悄无声息,为什么没有人去喧哗?这是因为有一个无形的管理者在监督和约束着他们,这个无形的管理者就是图书馆内安静的氛围。如加强班级教室纪律和学生宿舍的管理,形成一定的奖惩制度,久而久之,学生习惯于这样的氛围,就自觉地去遵守这种制度,会保持教室和宿舍环境的优美。另一种环境可以是指人们通过种种活动相互交往,发生着各种关系。在这些交往中,人们常常是互相成为一面镜子,不自觉地充当着正面的或反面的教育者,相互以自己的言行影响着对方;其次,由于每个学生生活在班级这个群体里,每个人都希望班级学生喜欢他、接受他,获得班级群体对他的认可,追求内心的平衡,在班级里的学生个人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向约定俗成的班级群体风气靠拢。即一个班风好的班级,班风就是一股强大的约束力量,全体学生会积极地按照班风要求去做,自觉地维护自身班级的荣誉和班纪班规。

4.增强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教育要“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简单地说就是班主任要与学生交朋友。首先班主任要热爱学生,了解、熟知班级中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和特点,对待他们无伯仲之分。无意识教育作为一种理论,作为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由于无意识教育形式活泼多样,寓教于无形,因而能很好地适应班级管理工作,适应形势变化对班级学生教育方式提出的新要求。但在实践过程中,通过无意识教育获得的认知往往是比较直观的、零碎的,因而这种认知不是持久的,带有易逝性。因此,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利用无意识教育配合有意识教育,采用多种形式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史蓉.无意识教育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J].青海师专学报(社会科学),2000,(5).

[2]王石磊.无意识教育:高职院校“两课”开展的新途径[J].黑龙江史志,2009,(12).

[3]张佳.浅论无意识教育[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4]杨能山.论无意识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J].文教·历史,2006,(6).

教育管理案例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 回顾认识了人格化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与特征,并以此对高校教师管理适用人格化管理策略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认为传统管理策略的滞后、教师的人格特征和劳动特点决定了人格化管理的必要。从管理起点、过程、归宿描述了人格化管理的思路与途径,并提出要辩证认识人格化管理策略以及在教师管理实践过程中要注意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

关键词: 高校教师;人格化;非人格化;管理策略

高校教师管理是高校行政管理的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其基本内容包括教师的招聘、任用、评价等各个环节。在教学活动、科学研究、教书育人、自我成长等各项事务中,既有教师作为主体性角色的身影,同样也包含着行政力量对教师实施科学、人本管理的思维、策略和方针。而高校教师的管理思维、策略和方针是与教师自身的人格、教师劳动的特点、高校的基本任务以及教师在完成这些任务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实现形式等密切相关的。因此,高校教师的管理策略既要尊重高校教师的基本人格及其劳动特点,也要体现大学作为一种社会组织的基本效率。

一、 人格化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与特征

人格化管理理论是在对人在生产劳动中的地位、作用以及人自身的价值和需求不断认识、审视的基础上提出、发展和逐步完善起来的,是对传统管理理论中忽略、误读人性、人格的修正和重判。

传统管理理论对人性和人格做了一种错误的假定,它将人视为消极因素对待,认为人天生懒惰、厌恶工作、以自我为中心、忽视组织的需要,所以对多数人必须使用强迫的手段,这时期代表性的管理理论便是“经济人”假定原理和相应的X理论。后来,著名的霍桑实验提出了“社会人”的概念和相应的人群关系理论,认为人不仅有经济和物质需求,也有更为重要的社会需求,管理中要注重改善人际关系、鼓励员工参与管理。

人格的内涵是不断丰富发展着的,需求理论将自我实现视为最高层次。美国行为科学家麦格雷戈1957年在美国《管理评论》杂志上发表了《企业的人性方面》一文,提出了著名的“X理论—Y理论”,他认为有关人的性质和人的行为的假设对于决定管理人员的工作方式来讲是极为重要的,各种管理人员以他们对人的性质的假设为依据,可用不同的方式来组织、控制和激励。在适当的条件下,人们能够承担责任,多数人愿意对工作负责,能够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指挥,并有创造才能和主动精神,个人的追求与组织的需要并不矛盾,而且可以统一起来。

然而,至少在同一时空条件下,并不是所有人的需求层次都是一致的。人员素养、工作特点、人际关系、环境条件等方面的差异使得管理策略不可能完全相同,即便是同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阅历的丰富以及在一个具体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改变,其基于人格的需求也会发生改变。薛恩考察到这一特征,提出了“复杂人”的概念,认为“不仅人们的需要与潜在欲望是多种多样的,而且这些需要的模式也是随着年龄与发展阶段的变迁,随着所扮演的角色的变化,随着所处境遇及人际关系的演变而不断变化的”[1]。

莫尔斯和洛希基于这样的人性假设于1970年发表了《超Y理论》,认为人是怀着许多不同的需要加入到组织里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法要与工作性质和人们的需要相适应,要综合考虑,不能千篇一律,有些人适用X理论,需要正规化的组织机构和严格的规章制度加以约束,有些人适用Y理论,需要更多的自治、责任和发挥创造性的机会去实现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上述管理理论的出发点还是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设定在一个对立的前提下,只是对被管理者的人性假定、内涵、复杂性有着逐渐完善的认识。美国管理学家威廉·大内基于对日美两国企业管理实践的认识和研究提出Z理论,否定权威管理和人性管理而主张采用基于人格平等的人格化管理,这是人格化理论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Z理论既与依靠等级制度实行集权管理的X理论不同,也与实行人性管理的Y理论不同,它不是建立在人性基础上,而是建立在人格平等基础之上的。其基本观点是企业对员工实行长期或终身雇佣制度,促进员工积极关心企业的利益和企业的发展;注重员工的培训,培养员工适应工作环境需要;管理过程既要运用各种统计报表、数字信息等控制手段,更要注意对员工的经验和潜在能力进行诱导和激发;鼓励员工参与企业决策,并由领导者承担责任;上下级关系融洽等[1]。

二、 高校教师人格化管理策略的适用环境

(一) 传统管理策略不能满足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成长需要

传统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是一种“交易型”的管理[2]。所谓“交易型”管理是指管理者以利益奖惩为交换条件诱导被管理者从事工作的一种制度,这种管理制度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以物质刺激为激励诱因去实施管理,本质上是一种非人格化的管理。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对于组织管理的“非人格化”有过经典性的阐述,在其代表作《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中,他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他认为:在实行科层制的组织中,管理工作应该以法律、法规、条例和正式文件等来规范人的行为,人们在处理公务时只应考虑合法性、合理性以及有效性,而不得掺杂个人的情感、偏好等非理性的因素。“交易型”管理确实有利于刺激教师的进取欲望,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教师的竞争意识,但它却忽视了教师内在的、超越于物质利益之上的自我价值实现的精神层面,异化和抑制了教师的内在精神需求与专业发展的内部动机。这在一定程度上从内在精神层面制约了教师的专业发展,长此以往,会阻碍教师发展成为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励的人。

教师是大学立足与发展的根本。在当前我国高校培养创新性人才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高校教师承担着重要的任务和使命,为完成这些任务,需要激发教师的内在责任与创造热情,这就要求高校人事管理的职能和工作方式进行相应的改变。教师人格化管理策略要以培育和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创造尊重教师的良好氛围,尊重教师的个人尊严与自我价值,了解教师的愿望、要求、需要、意见,切实解决教师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激发教师参与学校规划、决策和管理的大事,为教师搭建施展才能的科研、教学和生活的平台,使教师自身发展与高校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统一起来。

(二) 高校教师人格特征和劳动特点决定了人格化管理的重要性

从第一部分人格化管理理论的发展演变过程可以看出,人格化管理策略的适用群体还是需要有所甄别的,高校教师正是非常适宜的群体之一,这是由高校教师人格特征和劳动特点的特殊性决定的。

人格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个人的道德品质;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人作为权力义务主体的资格。”显然,人格不仅表现为外在的道德人格,还包含反映人的内在特质的心理人格以及权责对应的法律人格。意大利诗人但丁曾说:“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多么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力量。”因此,我们所讲的教师人格,不仅具有心理学的内涵,就教师角色的社会职责和形象而言,还包含着道德与法律的内在要求。他们的人格特征不仅决定着自身的工作状态和生活幸福感,更决定着高等教育的质量与效益。长期以来,高校教师社会角色的道德要求使得教师面临着较大的工作和社会压力,在要求与现实之间,有的教师在工作中甚至有产生双重人格的倾向,这就需要我们在人格化管理过程中注重促进教师自身人格的健康发展。

高校教师的劳动特点与其自身人格、社会角色担当、高校的基本职责及其对教师的考核和评价方式密切相关。在新的形势和环境下,高校教师的劳动特点具有劳动对象的全面性和发展性、劳动工具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劳动过程的长期性和反复性、劳动形式的个体性和独立性、劳动技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劳动范畴的集体性和社会性、劳动信息的双边性和示范性、劳动价值的实效性和间接性等特征[3]。因此,管理对象和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高校教师管理往往游走在人格化与非人格化之间,需要针对具体的事务采用不同的方法,管理既要追求共性,更要倡导个性。

对高校教师进行人格化管理就是根据教师的心理规律、学术规律、管理规律,通过营造尊重教师、关心教师、激励教师的氛围,改善教师人际关系,维护人的内在需要和动机,促使其主动创造和创新,在满足自身需要和动机的同时,使其智慧、知识及创新研发能力长期服务于学生、高校和社会。对教师进行人格化管理不仅是科学规范地履行行政权力的体现,也是为教师群体更好地行使学术权力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三、 当前高校教师人格化管理的思路与途径

(一) 人格化管理起点:心理契约

心理契约由斯凯恩在《组织心理学》中最早提出,阿杰里斯在《理解组织行为》中将这一概念进一步深化。这种隐含的、非正式的、未公开说明的相互期望即心理契约,它同样决定着员工的态度和行为。

教师对高校这一社会组织的选择本身,已经包含着将个人社会价值的实现和高校组织发展的可能性紧密联系起来的希望;高校对教师个体的选择,也意味着将组织发展的目标托付给个人的期待。可以看出,这种相互期望使得教师的个性和人格得到尊重,需求和动机得到满足,高校的组织发展目标与教师个人的发展目标高度契合,教师不再游离于组织发展目标之外。

高校教师的人格特征和劳动特点决定了其对高等教育事业、对学科专业、对学校和学生往往具有深厚的情感和责任心,对新生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质疑精神,在工作过程中具备创新意识,并且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美国心理学家科曼认为,有效的领导行为应该把工作行为、关系行为和被领导者的成熟程度结合起来考虑。当下属比较成熟时,能独立进行工作,就不希望领导者过多地指示和约束。对于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同时又是情感成熟的人,领导者应该采用授权式领导方式,高校教师往往只希望“有限的社会感情上的支持”,厌恶指手画脚、说三道四,在他们心目中,有效的领导就是允许他们自己决定如何工作[4]。所以,心理契约管理应该是高校人格化管理的起点和理念,这对于高校教师队伍稳定性的巩固、积极性的鼓励、创造性的激发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二) 人格化管理过程:柔性与整合

柔性管理是相对于刚性管理的一个概念,其本身不是一种具体的管理方式,而是一种管理思维。多年来的教师激励和管理都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进行,忽视了教师自身的情感需求和价值诉求,或者说只是将这些要求当做有效的管理方法选择的一个有效变量。柔性管理关注教师的内心世界,以人性为前提、以感情为纽带、以精神为寄托,在应对机械的政策、法令、规章、制度中形成对人的具体诉求的尊重,并体现了高校组织的反应能力与调整能力[5]。现在形成的共识是,刚性管理形成基本秩序,柔性管理形成良好氛围,将理性的关系情感化,实质上是对心理契约管理的一种延伸。

整合是相对于当前高校科层制管理基础上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学术资源利用、传播、分配机制不合理,各类资源较为分散,没有形成合力甚至相互掣肘的情形提出的一种人格化管理策略,包括完善学术组织和非学术性组织、建立学习型教师组织、发展学术沙龙、构建学术创新团队等,在这样的整合过程中,各种资源得到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教师的成长机会、情感需求、学术权力得到实现、满足和保障。在此过程中,高校形成了一种特有的组织文化,引领组织健康地运行、发展。

此外,人格化管理具体的技术化手段也是必要的。如美国微软公司通过建立电子邮件系统、平等的办公室、无等级划分的停车场、没有时钟的办公大楼、适应天气的工作方式、到处可见的高脚凳、快乐的周末等方式,吸引了一大批富有创造活力的人才,并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6]。

(三) 人格化管理归宿:变革评价与考核方式

高校教师评价与考核一直是高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其出发点一是为了激励以提高组织效率;二是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但其模式和指标也一直处于不断地发展和争议之中。近年来,个人考核与团队考核、年度考核与聘期考核、目标考核与过程考核等考核方式的相结合,对于原有考核方法中机械生硬、急功近利、个人主义等现象有了较大地改善。

人格化的评价与考核方式首先需要转变评估观念,从尊重教师人格和劳动特点的角度出发,变奖惩性的评价与考核为发展性的评价与考核,尊重教师复杂的角色和职业体验,区别不同学科、专业、单位、教学研究类型的教师的劳动差别,尊重学术自由和思想独立以及教师的学术生命价值,直至引领教师本身超越评价和考核,即教师的劳动不再是谋生的需要,更是一种自我发展的内在要求[7]。

四、 运用高校教师人格化管理策略的注意要点

(一) 辩证认识人格化与非人格化管理策略

管理中的人格化与非人格化表面上看似很对立,但在具体实践中却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利用,做到对立而统一,关键的问题是在实践中分清主次、适度结合。非人格化管理具有管理的一般性特点,人格化管理是对它的深化和发展。人格化管理主要是指管理者对被管理者从人格的角度出发,理解、尊重、关心、信任他们,使其潜在能量得到自觉充分的发挥。而非人格化管理是指凭借一种相对客观的技术、数字和理性规则来实行管理,希望以此来克服管理过程中个人主观因素和其他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本质上是为了去除人为因素对管理行为的影响,让管理技术化、制度化、理性化的现代化管理机制。因此,即使针对同一管理对象,因为具体的管理任务和目标不同,二者之间不仅可能没有矛盾而且还有可能是一致的。高校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人格特征有异于其他群体,且其劳动的特点也有异于一般的劳动,所以,在实际操作中既不能以执行制度为理由而否定人格化管理,也不能单纯依靠人格化管理而废除必要的规章制度。

不可否认,由于种种原因,当前高校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在这样的不信任文化环境中,非人格化的管理策略仍然适用,甚至还显示出其极大的优越性。人格化管理策略不能破坏了公平、公正的制度环境,要区别不同的事务,要把握时机、区别环境。就高校教师管理的实际而言,只有把人格化管理和非人格化管理二者辩证地统一起来,而不是割裂开来,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解放教师的创造力。

(二) 提升管理人员人格化管理的水平

在教师管理的实践过程中,看似制定了种种制度,对教师的行为做出了规范和界定,关于教师管理过程的一切问题似乎都能找到答案。但事实上,针对具体的某位老师,制度本身也可能存在缺陷,比如,教师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基本教学工作量不足,教师攻读更高一级学位的学校和专业,教师外出访学进修的内容、形式,教师校外学术行为的规范管理,面对这样的情形,如何采用人格化的方式就与管理者自身的素质联系起来了。

“一个有能力组织有效集体工作,并被视为懂行和思想开放的行政主管人员,常能成功地在其学校中引进重大的质量上的改进。因此必须保证把学校的领导托付给合格的、尤其在管理方面受过特定培训的专业人才。”[8]从高校当前治理结构的实际来看,行政力量仍然在学校事业发展各项重大战略、各类资源调配使用以及其他一些具体的事务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甚至是支配性、决定性的地位,因此,加强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提升人格化管理的意识和水平至为重要。在此过程中,要加强管理人员自身的修养,补充必要的知识,让其了解教师个体的不同个性特征、不同成长阶段的发展和评估策略,了解校史校情和学校组织发展战略,等等。

参考文献

[1]薛恩.组织心理学[M].余凯成,等,译.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87:116.

[2]何菊莲.人格化管理: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则[J].云梦学刊,2007,28(1):127-129.

[3]陈华新.论新时期教师劳动的特点[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62-64.

[4]孙彤.组织行为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200-202.

[5]卢宝祥.柔性管理:教师激励的新视角[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7(4):69-74.

[6]车行.人格化管理[J].北京工商管理,2002(8):34-35.

[7]赵应生.大学教师劳动特点及绩效评估的人文关怀[J].黑龙江高教,2005(2):74-76.

[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44.

(责任编辑赵文青)

教育管理案例论文范文第6篇

本文是在总结分析住房城乡建设行业“十二五”土建类专业规划教材出版、选用等基础上,针对教材建设规划与出版的问题,对如何做好“十三五”教材建设规划提出了建议。

热词:教材建设 教材规划 人才需要

教材是学校专业教育(教师、教材、学生)的三大要素之一,是专业教育教学重要支撑,是人才培养和知识传授的重要载体。教材出版也是专业出版社的重要版块。教材规划是行业部门、学校(普通高校、高职院校、中职学校)、出版社等开展教材建设的重要依据和组织形式。做好每五年一次的教材建设规划选题、组织编写和教材推荐工作,无论对行业人才培养,对学校教育,还是对出版单位,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十二五”土建类教材规划优势明显

住房城乡建设行业从业人员近5000万人,但整体素质偏低,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约800万人,占16%;高中学历约1000万人,占20%;初中及初中以下学历约3200万人,约占64%。住房城乡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数量、结构、素质等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教材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环境。今年2月6日,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对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对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城市管理、城市建筑评估、历史建筑保护、工程质量管理、建筑安全管理、城市安全、装配化施工、建筑节能、城市节能、供热管理、地下管廊建设、街区路网改造、城市交通建设和管理、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生态修复、污水大气处理、垃圾综合治理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住房城乡建设行业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客观上为包括教材在内的图书出版提供了出版方向和内容要求。

(一)“十二五”土建类规划教材代表了行业最高水平

土建类专业包括本科14个专业、高职32个专业、中职13个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是土建类专业教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评选的“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各专业核心、急需及特色教材,也是土建类专业教学的首选教材,代表了行业教材建设的最高水平,在行业内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行业影响力。

根据2011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高等教育土建学科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选题的通知》,高校土建类专业共有388项选题列为土建学科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其中高校本科选题216项,高职172项。到2015年底,本科专业完成出版171项,完成比例为79%;高职专业完成出版130项,完成比例为76%。总体完成率比“十一五”规划选题提高了9%。另外,部分选题还获国家“十二五”本科教育和职业教育规划教材,约占申报数量的20%40%,远高于教育部5%选送比例。各专业层次规划教材出版完成情况如下:

1.本科专业。完成比较好的专业为土木工程、工程管理2个大专业,完成率90%以上。完成较好的为建筑学、城乡规划、给水排水工程3个专业,完成率80%以上。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因该学科专业内涵变化较大,完成率偏低(53%)。风景园林专业、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为新专业,教学成果积累时间相对较短,大部分教材为新编,完成情况欠佳(完成率37%—58%)。

2.高职专业。完成比较好专业为土建施工类、工程管理类2个大专业类,完成率90%以上。完成较好的专业为建筑设计类、市政工程类、房地产类和城镇规划与管理类4个专业类,完成率80%以上。建筑设备类完成率偏低,仅仅为46%。

5.中职专业教材。土建类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中,没有规划中职教材,但建筑工程施工与建筑装饰等中职专业完成国家“十二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15种;建筑工程施工与建筑装饰专业完成4种。市政工程施工、给排水工程施工与运行专业完成12种,但总体数量偏少。

(二)学校选用规划教材优势明显

规划教材是各高校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划并推荐的教材,无论在内容质量还是出版质量上,都具有明显优势,在全国各学校的使用率一般在30%—100%之间。本科专业规模较大的土木、建筑、给排水等,其主干课教材基本做到全国设置专业学生使用率全覆盖,有些主干课教材还被相关专业选用,使用率甚至超过100%;本科专业教材使用率普遍高于高职专业,说明本科规划教材得到学校认可度更高;中职专业教材建设明显偏弱,尤其在数量上,规划教材偏少,在使用上更是多样化,使得教学质量难以把控。

(三)规划教材质量,具有明显的优势

由于规划教材是行业管理部门组织评选、各编写单位和出版单位重视,作者优中选优等因素,规划教材具有明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1.质量和传承得到保障。土建学科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其作者和所在学校一般在我国土建行业具有很高的地位,有一定的权威性,且规划选题以修订版为主,约占70%以上,体现了良好的知识传承。

2.教材内容符合人才培养规范要求。“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大多数属于各专业教指委推荐教材,并严格按照各《专业规范》的教学要求编写,最后由本专业的专家审定把关,教材内容得到保障。

3.注重了教材课件的开发建设。在新版系列教材中,注重了配套教学课件的建设,如按新专业规范编写高校土木工程专业规划教材,全部配套了教学课件。2015年出版的中职各专业教材,绝大部分都完成了课件的配备工作,受到学校和教师欢迎。

4.注重新技术领域教材建设。建筑学专业配合BIM新技术,开发了建筑数字技术系列教材,对推动建筑信息技术教学有积极意义。

二、土建类专业教材深层次问题逐步显现

30多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土建类专业教育也快速发展,目前,本科高校中的60%、高职中的90%的院校设置了土建类专业,在校生人数达268万。教材建设也由过去的国家单一指定过渡到今天的学校自主选用,教材建设百花齐放,教材数量不断增加。但也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主要表现是:

1.鼓励编写教材的激励政策不够。教材编写作者大都在教学或科研生产一线,任务重,而现行职称晋升、教师业绩评价中,过于强调科研和论文,对于教材编写成果认可不够,影响了优秀教师编写教材的积极性。

2.教材质量参差不齐,质量好不一定得到应用。教材出版管理开放后,市场竞争激烈,多家出版社同时出版同一专业或系列教材,优秀、资深的编写者是有限的,导致教材有数量,无质量,部分教材质量不高,不仅造成出版资源浪费,也造成选用困难,影响专业学习效果。

3.教材内容修订不及时。理论上讲,教材内容应该根据技术、规范和法律法规的变化及时修订,但由于编写教材积极性不高和教材版权等原因,致使个别已编教材部分内容老化,一些经典教材,老作者没有精力或能力修订,致使不能很好发挥经典作用。

4.教材创新和数字化教材建设力度不够。从编写方式看,主要是传统的理论教学为主,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材及根据教学改革成果编写的教材少之又少。从表现方式看,由于数字化教材前期开发投入高,工作量大,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不够,同时又缺少政策支持,导致作者研发数字化教材的积极l生不高。

三、科学编制“十三五”教材规划

通过分析“十二五”土建专业规划教材完成和选用情况,对如何做好“十三五”教材规划选题和开展教材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1.树立并强化教材规划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应充分发挥代表国家对专业进行指导的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专家咨询作用,对专业教材(体系)的选题和建设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避免重复建设,并依托优秀出版社出版。

2.应建立和营造教材编写鼓励政策。教材建设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关系国家科技创新能力,一本好的教材对读者的影响,不亚于一项科技发明或创造,国家有关部门应制定鼓励优秀教师或专业技术人员编写教材的政策,鼓励编写教材。同时加大对专业点少,招生人数少的专业给予专项资金支持。

3.建立规划教材质量跟踪和评审制度。对已出版规划教材,由专指委或出版社建立教材使用跟踪机制,如建立规划教材管理电子平台,动态跟踪管理,并将相关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教材主要责任人,以便在教材修订时及时改进。同时把优秀教材通过信息平台向学校推荐。

4.加大对经典教材的修订力度。经典教材大都经历多年的教学实践检验,在内容、结构、风格和篇幅上得到读者的认可,其修订内容主要是反应近几年技术和规范变化,是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和升级。应加大修订的组织力度和政策支持,让经典教材发挥作用。

5.加大新编教材的组织力度。新编教材多为针对新技术领域、新专业开发的,由于技术新、理论体系不成熟,历史短,经验少等原因,新编教材困难较多,工作进度慢。行业主管部门和各专指委应加大组织管理力度,发挥全国专家力量,集全行业之力开展教材建设,以尽快应用于教学实践。

6.加大数字化教材和课程的建设力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材和课程内容已经能够通过文本、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形式来呈现。数字化教材在国外已迅速发展,国内各出版单位开始介入数字化出版。但由于存在产权保护、阅读习惯、投资大等原因,总体发展较慢,国家和行业部门通过制定相应政策措施,鼓励学校、出版社和作者编写和出版数字教材,可充分利用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视频公开课资源,通过二次数字开发,通过现代化网络技术,让精品教材得到广泛使用。

上一篇:微信营销论文范文下一篇:公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