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管理部范文

2023-09-22

经营管理部范文第1篇

[摘要]人类步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快,企业走国际化发展战略是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而企业经营时间和管理者认知是企业国际化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企业国际化 企业经营时间 管理者认知

企业国际化,通常指企业围绕将资源配置范围由国内市场拓展到国际市场所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控制活动。根据产品市场定位不同,企业国际化可分为内向国际化和外向国际化两个层次。内向国际化指以国内市场为基地,通过引进产品、技术、管理经验等提升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俗称“引进来”战略,主要包括进口、购买技术专利“三来一补”、国内合资合营、成为外国公司的子公司或分公司。外向国际化则指企业向国际市场提供产品、技术、资金等一揽子生产要素,以实现生产过程的国际化,它是企业国际化的高级阶段,俗称“走出去”战略,主要指直接或间接出口、技术转让、国外各种合同安排、国外合资合营、海外子公司和分公司。限于研究目的,本文将国际化的内涵及研究的重点限定为外向国际化,主要立足于企业的视角,考察企业经营时间、管理者认知对企业国际化的影响。

无论是国际经验还是国内实践都表明,企业有着国际化的迫切需要,拓展海外市场可以解决国内市场饱和及过度竞争的问题;国际化可以摊薄技术研发的成本,充分发挥所有权优势;在世界经济格局和金融环境急剧振荡的今天,国际化也有利于保持经营的稳定,并可迅速增强获利能力。企业国际化理论是对企业跨国经营行为的理解和概括,针对企业如何从封闭环境走向开放市场,各国学者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理论。在这些理论中,有很多因素被看成能够解释企业国际化。就如Andersson(2004)总结的那样,要素条件、需求条件、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国内竞争、公司战略、市场不完整或交易费用、心理距离、组织学习能力、企业网络、市场潜力、区位优势、管理决策、企业创立者或企业家的国际化经验、国际化进入和风险管理时的年龄等诸多方面,都被认为是相关的影响因素,本人认为,以上这些因素可以归结为两大因素:企业经营时间的长短和管理者对企业及企业所处环境的认知,即管理者认知。所以探讨企业经营时间、管理者认知对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企业经营时间与管理者认知之间也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一般来说,企业经营的时间越长,管理者的认知水平也就越高,管理者认知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企业的良好经营,从而使企业的生命更为长久,所以两者对企业国际化的影响也有相得益彰的效果。

一、企业经营时间对企业国际化的影响

企业经营时间一般是指企业从创立到走向国际化所经历的时间,企业经营时间之所以是影响企业国际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因为企业经营时间的长短与企业文化的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塑造、企业国际化品牌的建设及完善的、科学的公司管理机制的形成密切相关。

(1)每个企业自诞生之日起,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企业经营的时间越长,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国际化影响越大。企业走向国际化意味着企业会面对全球市场经济一体的竞争,如果一个企业没有自己的信仰和价值取向,那么这种企业很难在国际市场上有立足之地,没有文化的企业尽管可以红极一时,但却逃不脱被市场淘汰的下场。企业的制度安排,企业的经营战略的选择,必然体现在人的价值理念中,以企业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企业文化是一个涉及企业能否高效发展、能否顺利实现国际化的极其重要的问题。①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任何一个企业所倡导的企业文化就是这个企业在制度安排以及经营战略选择上对人的价值理念的要求,即人们在价值理念上能够认同企业制度安排及企业战略选择,并以符合企业制度安排及战略选择的价值理念指导自己的行动。因此,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灵魂。②企业文化是实现企业制度与经营战略的重要思想保障。企业对人的约束有两种。一种是外在约束,如企业规章制度;另一种是内在约束,如作为价值理念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能使员工自觉主动地执行企业制度,贯彻企业经营战略。③企业文化是企业活力的内在源泉。企业活力最终来自于人,也就是来自于人的积极性,只有把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使企业充满活力。企业文化作为员工所信奉的价值理念,必然会直接涉及企业的活力,是企业活力的内在源泉。

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能够规范企业员工的行为,而且可以凝聚企业员工共同奋斗,激励员工努力工作,实现企业国际化的目标。我们从美国惠普公司的尊重员工的个人价值与尊严的企业文化,从美国IBM公司的尊重员工、用户至上、追求卓越的管理理念,从日本松下公司的产业报国、亲和一致、感恩报恩的企业精神,都不难发现其国际化成功的秘诀就在于企业文化的力量,而企业文化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它的形成是企业经营时间长期积累的结果,所以从企业文化的形成及企业文化对企业国际化的重要性的角度看,企业经营时间对企业国际化具有重要的影响。

(2)核心竞争力是群体或团队中根深蒂固的、互相弥补的一系列技能和知识的组合,借助该能力,能够按世界一流水平实施到多项核心流程。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长期经营后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中的,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并使企业在竞争环境中能够长时间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核心竞争力的拥有是企业短期经营很难得到的,衡量一个企业是不是国际化道路上的成功者,不仅要看其营业额,更要看其资本总额、资产质量、市场规模、开发实力、人才水平、管理水平、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等,只有上述诸方面的“综合实力”强才是真正的强,其中最为重要和直观的就是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就单个企业而言,这些恰恰是其核心竞争力的具体表现。纵观世界500强公司,它们的国际化都很成功,在全球范围内跨国经营,进行全球性投资、全球性生产和全球性销售。这些企业之所以能够发展到今天,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发展过程中,它们能够不断巩固和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得以保持500强的地位。

(3)企业品牌建设就是企业通过树立品牌形象和企业形象建立起自己产品在市场上的地位,使消费者给予推崇认可,达到长期占领市场的战略。品牌就是一种价值,而企业就是要追求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品牌建设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在企业品牌建设过程中,只有视质量为生命,以服务为依托,以文化为灵魂,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才能创品牌、创名牌。在品牌决定生存的今天,品牌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企业的研发、生产、物流、财务、推广营销等都应围绕品牌战略展开。企业品牌战略要与国际化经营战略相统一,成为企业战略组合的核心,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进行市场超越、稳固和强化市场地位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实现企业的国际化提供有力支撑。品牌建设是系统性工程,其建设历程可能长达几十年,这就要求企业经营时间必须要长,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企业品牌对企业

国际化的巨大推动作用。

(4)一个企业要想健康发展,成为“百年老店”,企业的规章制度是很重要的。公司规章制度在一家公司的地位和作用,等同于法律在一个国家的作用。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完备的规章制度,不仅可以帮助公司规避作业风险、减少损失,还可以扩展公司的无形资产。如果企业没有规章制度,就没有办法对其员工进行相应的约束,也就没有办法具体的告诉其员工,哪些事情是应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应该做的;如果企业没有规章制度,员工就不知道如何处理公司的正常业务,更不可能实现其国际化的目标。一个完善的企业规章制度是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的,它往往是在一个企业经历了很多磨难和困难基础上实现的,所以一项完善的企业规章制度制定的背后是企业经营长期积累的结果。订立一个比较完善、合法、理性的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对于企业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一个完善而规范的企业内部制度,可以建立健康而良好的管理秩序,不仅是对企业形象的一种宣传,同时也因其中所包含员工的行为规范及员工的责权利,对规范企业的管理和企业国际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企业的规模的大小一般也与企业经营时间成正比的关系,即企业经营的时间越长,其规模也就越大,而走国际化的企业一般都要求有一定的规模优势,如资金优势或技术优势,这两项优势规模小的企业很难拥有,而它们又是企业国际化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因素,所以从企业规模的角度看,企业经营时间对企业国际化也有很重要的影响。

二、管理者认知对企业国际化的影响

认知是人们用以从环境中选择并组织信息以使其世界具有意义的心理过程。在管理工作中,要实现管理的有效性,首要条件和根本保证就是管理者的决策是建立在对信息全面客观的认识评价之上,然而管理者的认知过程是戴着有色眼镜——自身的内在因素(信念、动机、自身的性格特征、知识、经验、价值观等)而进行的,这就难免会使管理者获得失真或扭曲的信息。进而言之,管理者对于企业的管理是以其对自身、企业员工以及周围环境等的判断和认知为基础,他所采用的管理方式和方法、管理措施和手段,甚至整个管理过程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自身的内在因素的影响,从而做出不适当的决策,制约管理的有效性。管理者认识偏差主要包括如下方面:一是认为国内市场已经足够大,在国内经营好就已经不错了,没有必要到国外市场冒风险投资;二是虽然国内很多管理者已经有不少认识到“走出去”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但由于怕承担风险,认为不了解国际市场环境、法规政策和国际惯例,又没有跨国投资经验,保险起见还是不“走出去”为好;三是管理者的等待心理,突出的表现是对自己的实力估计不足,担心技术不过关,管理跟不上,其中大部分的企业认为目前还不具备“走出去”的条件,希望等待将来条件成熟了再开展跨国经营。企业在跨国经营问题上存在的畏惧、等待和不屑一顾的心理影响了国内企业向外扩张参与国际竞争。

企业国际化意味着企业所处环境的巨大变化,而管理者对环境变化的认知,对自身实力与地位的认知对企业能否成功实现国际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管理者要做到对企业的有效管理,必须对自身在企业管理活动中的定位有清醒的认知。在当今迅速多变的环境中,国际化的企业将面对更大的生存压力和更加激烈的竞争,经营者的管理水平和认知水平必须提高,改变其经营理念,适应竞争的要求。笔者在此将管理者认知分为:管理者精神和管理者特征两方面。

1、管理者精神这一内涵主要包括承担风险的能力、对市场机会的洞察力和创新的精神等,它们是企业国际化的动力之源。管理者精神是决定企业家决策和行动具有创新性的主观态度和能力,企业国际化的启动和战略选择、进入国际市场的程度和国际化最终的绩效都受到其直接影响。同时,管理者精神还通过企业家网络的建立、管理和拓展,从而间接地对企业国际化的各个方面发生作用。企业家精神直接影响着企业国际化的决策,国际化必须靠人去引发,国外市场必须靠企业家去选择,没有企业家,就无法启动国际化,更无法进行国际多元化。系统论观点认为,企业的行为会受到环境的影响。管理者所处的环境是复杂的,但也是客观存在的。环境中各种因素是个人和企业难以改变的,但个人由于主观意志的不同,对它们的解释也会不同。而这些解释却影响着企业国际化的选择,也就是说,在选择是否进行国际化以及如何进行国际化时,企业家对环境的认知往往要比事实本身更加重要。其次,全球化背景下中小企业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因此正确的战略决策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成功至关重要,而决策的结果取决于管理者的企业家精神。管理者精神强调各个方面的创新,并保持对外部市场的积极响应和对全球化的高度敏感,这些都有助于中小企业保持质量和品种的领先,寻求并进入新的市场,保证国际销售份额,从而进一步扩展国际化广度。而企业家的风险偏好与创新精神也决定了他们是否会采取更加深入的国际化进入模式,如寻求适当的时机,进行直接投资。

2、管理者特征,这里主要指管理者的各种国际经历,决定了管理者所能获取的知识和经验,从而影响着企业国际化的战略决策和选择。同时,这些经历又会对管理者的社会资本,包括其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产生一定的影响。管理者通过国际工作经历可以获得企业开展国际业务的经验,而有丰富经验的管理者与无经验的管理者感知到的信息完全不同,因此任职背景丰富,有较多国际工作经验的管理者更容易获得促使有效实施国际化的信息(特别是多元化),并降低创建和并购等更为深入的国际化进入模式的相关风险。研究也发现,对企业而言,管理者过去在某个国家经营的经验会增加其优先考虑在该国进行国际化扩张的倾向。其二,管理者过去的国际任职经历,使得其拥有更多“关系”,而更容易成为结构洞中的焦点人物,并获得更多的信任,从而对网络的结构维度和关系维度产生影响。

当前,世界性的社会化大生产网络已经形成,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产品为基础的分工格局已被打破,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活动中的突出作用日益明显,“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新竞争格局已经形成。全球化的趋势要求企业成为国际化的企业。这种趋势不可逆转,也无可回避。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也是企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全球竞争时代已经到来,所以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将是未来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举措。本文认为企业经营时间和管理者认知对企业国际化有着重要的影响,企业经营时间的长短与企业文化的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塑造、企业国际化品牌的建设及完善的、科学的公司管理机制的形成密切相关,良好的管理者精神和管理者特征又是企业国际化过程中所必需的。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希望能够给即将走向国际化的企业一定的借鉴。

本文系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农业国际化背景下的小农户效率研究”(课题编号:08CGJJ004YBB)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BONK.E.T.The information revolution and its impact onsmestrategy:the asia padfic economic cooperanve forum as a model[J].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1996.34(1):71-77.

[2]CLERCQ D D.SAPOEMZA H J.CRIJNS H.Theinternationa-lizatio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firms[J].SmallBusiness Economics.2005.24(4):409-419.

[3]VIDA I.An empirical inquiry into international expansion of USretailers[J].InternationalMarketingReview.2000.17(4/5):454-475.

[4]Hymer.S.The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of National Firm:A Studyof Direct Investment[M].Cambridge.Massachusetts:MIT Press.1976.

[5]樊增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因素及其战略选择[J].国际经贸探索.2005(11):66—69.

[6]张骁,杨忠.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模式借鉴——来自日韩经验的启示[J].当代财经.2005(8):73—77.

[7]赵优珍.中小企业国际化——理论探讨与经营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43—45.51—52.

作者简介:贾驰(1977-),女,浙江杭州人,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农产品国际贸易、农户效率等。

经营管理部范文第2篇

[摘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已逐步认识到预算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预算管理基本内容的论述从预算管理的作用及其意义等方面进行分析,针对我国企业目前预算管理存在的现状提出应对措施及建议。

[关键词]预算管理概述 关注的问题 作用 措施

经营管理部范文第3篇

[内容摘要]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我国健康保险服务业依赖“供给拉动”,探究供给不足的原因是促进其快速发展的可行路径。本文用mIA模型测度2009—2013年我国28家人身保险和21家非寿险公司的经营绩效,用面板Tobit模型分析健康险业务规模对各类公司和整个保险行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健康险业务规模对不同样本经营绩效的影响存在差异:对非寿险组和总体样本组的经营绩效产生非显著负向影响;而对人身险公司产生非显著正向影响。这意味着我国大多数保险公司确实缺乏经营健康险的根本动力,因此可适时适当对保险公司提供分类支持,提高供给动力。

[关键词]健康险业务;保险公司;经营绩效

商业健康保险的重要性已不存在争议:微观上,健康保险可在医疗支出发生时减缓人们必须考虑医疗服务价格产生的精神压力而提高效用;宏观上,医疗支出对健康的边际产出较高,可提高老年人的平均生存时间;各国(地区)商业健康险在国民医疗保障体系的地位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而愈发受到重视。日益深化的改革和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决定了我国应充分发挥商业保险的市场配置作用,2014年8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积极利用市场作用以保障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可持续发展。

理论上,我国商业健康险理应有良好的发展态势:一方面,健康保险(包括短期和长期)属于“第三领域”保险,这意味着健康险的经营主体最多;另一方面,有理论研究表明保险公司产品多元化程度会显著正向影响成本效率,即保险公司会通过产品多元化经营摊销经营成本。反观实践,我国商业健康险业务发展滞缓:健康险保费收入总量在保费总收入中占比不高,且健康险经营(供给)主体数并未随保险经营体总量的增加而同步增加。因此,探究其发展滞缓的原因成为促进我国现代(健康)保险服务业自身发展,服务经济社会的逻辑起点:国际上有国家通过对需求方税收优惠以扩大需求,2015年5月国务院通过的《关于开展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试点》决定正是为了“扩大需求”,但这可能只是一种促进健康险发展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保险服务业发展阶段特性决定了供给的重要性,因此,本文试图另辟蹊径,从供给视角对此进行研究。

一、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已有一些文献对我国商业健康险发展滞缓的原因进行了探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经营与发展战略不明、核心技术不足”,“社会医疗保险的挤出效应”,“专业化程度不高”等。大多数研究主要基于相关理论、采用定性的研究范式,相对而言缺乏实证支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根本在于认清供需双方的特征和市场发展基本规律,健康保险产品固有的价格需求弹性直接影响需求,我国保险服务业目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理论上在这一阶段的业务发展多为“供给拉动”模式;故“如何释放市场供给体对健康保险业务的供给”成为我国商业健康险业务发展的关键之一。区别于以往的文献,本文认为保险公司逐利本性和竞争理论可成为探究健康险滞缓原因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一般而言,内外环境的压力和企业逐利的本性驱使企业采取多元化经营策略进行竞争。该理论对分析主要健康险业务由非专业保险公司经营的实践极为适用,若经营健康险能促进各类保险公司经营绩效,那逐利的各类非专业健康保险公司会坚持多元化经营策略,增大健康险的供给;反之则减少或退出供给。因此,从供给视角探究我国健康险滞缓的原因成为一种可行的重要研究路径,这也构成本文的行文思路和可能的研究框架与理论创新之处。

随着Chames和Cooper等对非参数数学规划边界的发展,效率研究快速发展。Cummins和Weiss多次进行了不同方法对美国保险业进行效率分析,成为国际上分析保险行业效率的主要和权威研究者。国内对保险业效率的研究随着保险市场的成长而逐渐受到重视,多用DEA或两阶段DEA进行保险公司或行业效率分析,研究内容包括保险公司的配置效率、规模效率、技术效率等多个方面。对文献梳理后发现,保险公司效率评估中已形成一个基本共识,即将寿险和非寿险公司进行分类评估。但现有文献的样本量一般不大且缺乏行业间或行业内的比较,几乎没有专门对健康险行业的文献。

相对而言,探究整个保险行业经营绩效影响因素的文献不多,而关于保险公司经营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结论存在争议。随着保险业务种类的丰富,有研究开始关注业务结构、多元化经营和绩效之间的关系:Meador等基于美国寿险业的实证研究认为分散经营多品种的保险企业(即产品多元化经营)比集中型保险企业更有效率,此文献开辟了业务结构对保险公司经营效率影响研究的先河;黄薇基于不区分“产寿”性质的混合公司样本的效率研究涉及产品多元化问题;刘志迎研究表明,车险业务比重对财产保险公司效率有显著正面影响;许莉的实证研究表明,产品多元化与财险公司绩效有着非线性关系。针对健康险业务与公司经营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张强春认为主营寿险对健康保险有销售协同效应,多元化经营对健康险业务具有促进作用。

二、经营绩效的评估实证

Pelter F.Drucker将企业绩效定义为“最大限度地提高创造财富的能力”,Seherer和D.Rose认为绩效包括“生产和配置效率、技术进步等多维内容”。广义的绩效内含了效率的概念,而狭义的绩效在很大程度上受效率的影响。因此,经营绩效以效率力基础。效率主要应包括投入产出效率、X-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等类型,其核心研究主题是怎样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Rawson的研究发现,大多数经营主体会优先对现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而不是重新组合;因此,资源配置效率成为效率评价的主要指标,《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二)》则直接将效率定义为“资源配置效率”,强调在资源和技术条件限制下尽可能满足人类需要的运行状况。Farrtll M.j的研究表明价格独立影响效率,自此技术效率成为衡量资源配置和公司经营效率的主要指标。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借保险公司技术效率表征公司的经营绩效。

(一)评估方法的选择

当前用于评估效率的方法主要有参数法和非参数法,非参数数学规划方法相对于参数法可避免设定误差,并能够实现每个决策单位的最优化,主要包括随机边界分析和数据包括分析。Cummins对保险业效率的研究表明,在方法的选择上数学规划方法的得分与常规绩效度量指标的相关性优于计量经济学方法所得的分数。因此,本文选择基于规模报酬可变DEA模型的非参数方法,利用DEAP 2。1软件实现。

(二)样本公司和投入产出指标的选择

1.样本公司的选择。

围绕研究目的,本文将近年来健康险业务规模在平均值以上或业务规模变化不大的公司筛选作为备选项;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产寿险公司的比较,将属于同一保险集团或有独立的产寿险公司作为备选项;结合健康险“第三领域”的业务特性将专业健康险公司作为财产和人身保险公司的共选项;最终将样本分为非寿险公司组和人身保险公司组。兼顾数据的完备性、业务特征和样本公司资本属性,最终选择了人保寿险、国寿股份、平安人寿、英大人寿、中意等28家人身保险公司作为样本(中资12家,外资16家);人保财险、国寿财险、太平财险、永安等21家非寿险公司作为样本(中资16家,外资5家)。从选择样本公司的健康险业务规模特征来看,除太平养老和昆仑健康保险公司在2009年、招商信诺在2010年和2013年、和谐健康在2011年出现了明显波动之外,所选样本近5年来健康险业务规模稳定,适合做长期分析。

2.投入产出指标的选择

投入指标:劳动力和金融资本基本上是没有争议的两个投入指标(Weiss、Cummins、Feeher、Berger等)。大量文献将营业费用作为投入指标之一(CLlmmins,黄薇等),另有些文献将固定资产作为投入指标之一(Fukuyama,黄薇等),本文认为这符合我国保险业正处于规模成长期的实际。最终,本文将员工数量、金融资本量(实收资本+资本公积)、营业费用(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业务及管理费)和固定资产作为投入指标。

产出指标:目前文献较为一致的选择包括“保费收入(Fecher、魏华林、田新民等)和赔付支出(Cummim and Zi、黄薇等)”,但还存在一定争议:(1)关于赔付支出的构成:考虑到不同类型保险公司经营特性,在赔付支出一项中,本文最终确定人身险公司赔付支出包括退保金及给付一项,而非寿险公司仅指赔款支出一项。(2)关于投资收益是否应作为产出指标:其他条件不变,本文试验结果表明投资收益对样本公司效率均有较大影响。最终,本文确定了保费收入、投资收益和差异化的赔付支出作为产出指标。

最终,投入产出指标样本空间的人身险组和非寿险组分别共计140个和105个决策单元,投入指标4个,产出指标3个;数据均由作者根据《中国保险统计年鉴》(2009—2014)整理得到。

(三)经营绩效评估实证结果

1.分年度评估结果。为了探究保险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因素,本文首先采用规模报酬可变一期DEA的multi-stage评估方法对各样本公司分年度进行效率评估,结果如表1所示。比较来看,非寿险公司的经营绩效普遍高于人身保险公司的经营绩效。这与前期一些未加入专业健康保险公司的文献研究结论一致,为后续研究奠定了良好的比较基础。

2.经营绩效变动趋势。为能从截面和时间两个维度对样本保险公司的效率进行评估,本文用Malmquist评估方法对效率进行分解并描述经营绩效变动情况。Malmquist指数用于描述DUM在两期之间的全要素投入产出的效率变动情况。Gmsskopf取几何平均值将Malmquist指数界定为:

其中,样本期间人身保险和非寿险公司各效率变化趋势总体一致。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两组样本在2010—2011年度均出现较大下降,这与前文分年度测算结论一致,说明将两个样本组进行比较分析是可行的。

三、健康保险业务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分析

(一)影响因素的选择

尽管本文关注的是健康保险规模对保险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但在研究中不可排除其他因素。从以往文献和前文研究可以看出,保险公司经营绩效与宏微观因素相关。Cummins利用美国人身保险公司的数据发现,公司规模、营销方式、所有权和人力资本对保险公司的经营效率有较大影响;姚树洁用中国1999—2003年的数据验证了Cummins的研究结论。随着我国保险市场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产权特点和公司国别性质对经营绩效产生的影响也逐渐被关注。田新民等的研究发现。国有寿险公司的年均经营效率值高于非国有寿险公司,外资的经营效率高于中资;结合研究目的,本文在前人研究的结论上提出相应的假设,将健康险业务规模作为经营绩效的影响因素解释变量之一。

(二)基本假设和模型设定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文样本选择、研究目的和内容,将下述6个因素作为影响保险公司经营绩效的解释变量,并提出表2中的若干基本假设。

(三)Tobit面板回归模型

其中,t和i表示年份和样本;被解释变量效率值EFF及其对数值LNEFF由前文DEA估测得出;解释变量数据由各年《保险统计年鉴》(2010—2014年)得出,RATE表示健康险保费收入占样本公司保费收入比例;LNASSE3S为公司总资产对数,衡量公司规模;ZX表示公司的营销渠道,用哑变量表示,如果公司的保费收入主要依靠直销(大于样本平均值)则取1,否则取0;CB表示公司类型,用哑变量表示,属于中资公司取值为0,外资或者中外合资公司取值1;EDU和LNEDU分别表示学士以上的公司员工占比及其对数值,用以衡量样本公司人力资本。各变量描述性统计如表3所示。

(四)影响因素的实证结果

为了进一步分析健康保险业务规模对整个保险业经营绩效的影响,鉴于健康保险具有“第三领域”的业务特征而专业健康险公司兼具“产寿”两类公司经营特性的基本条件,本文将两组样本合并,剔除可能引起多重共线的非寿险组中的专业健康险公司作为总体样本(225次观测)。通过实证结果的比较,最终选择检验结果通过了多重共线性检验、不存在异方差,具有较高解释力(P>ehi2在10%以下,rho较大)的模型:非寿险公司样本组适宜选择模型1,而人身保险公司样本组适宜选择模型2,总体样本组适宜选择模型1。为进一步挖掘经营绩效的影响因素及其显著性,本文采用了逐步删除回归方程中非显著性解释变量的方式进行逐步回归。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梳理如表4所示。

根据实证结果,非寿险公司经营绩效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1)公司营销方式;(2)集团化的组织形式;(3)人力资本结构。其中人力资本略不显著(显著水平在15%以下),集团化对公司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影响,而直销方式对绩效产生显著负向影响。随着非显著性解释变量的删除,本文关注的健康险业务规模对非寿险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呈现出非显著的负向影响。相对而言,人身保险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1)公司资产规模;(2)集体化的组织形式;(3)人力资本结构。其中:公司资产规模显著正向影响人身保险公司的经营绩效;集团化对人身险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与非寿险公司相反,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人力资本结构对人身保险公司经营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随着非显著性解释变量的删除,本文关注的健康险业务规模对人身保险公司的经营绩效出现显著的正向影响(显著水平15%以下)。

总体样本组经营绩效的Tobit回归结果显示,集体化经营和人力资本结构对保险行业经营绩效影响较大,均与经营绩效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本文关注的健康险业务规模对整个保险业经。绩效产生非显著的负向影响。

四、结论、启示与建议

健康险的经营特征决定了专业健康保险公司与寿险和非寿险公司均有较强的可比性。本文借鉴前人研究,通过多次试验筛选出较为科学的投入产出指标进行公司经营绩效评估,试图通过分析健康险业务规模对经营绩效的影响以探究我国商业健康险供给不足的原因。

利用DEA-Tobit两步法,本文得出以下几个基本结论:(1)包含了专业健康险公司的人身险和非寿险公司经营绩效呈现出相同的变动趋势,为进一步经营绩效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提供了可能;(2)总体来说,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结论基本吻合研究假说和先前的文献研究结论,个别指标因为所选择的样本和观测时段不同而出现差异;(3)健康险业务规模对不同类型的样本产生影响不同:对人身险公司产生一定的正向影响(但显著性不高),对非寿险和整个保险行业的经营绩效产生非显著的负向影响趋势。这一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本文最初提出的假说,即:我国当前商业健康险滞缓的原因之一是市场供给方——保险公司缺乏经营健康险的动力,而原因在于健康险业务并不能明显促进保险公司的经营绩效。

有研究认为,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制约的外部因素主要在于政府支持力度和方式有所不足,基于前文的实证结论,本文赞同这一观点。Feldstein Martin等最早研究表明美国对个人健康保险的税收补贴政策可提高保险参保率,但Mark.V.Pauly的研究曾明确指出:“不同收入人群由于需求弹性不同,针对健康险需求方的财政津贴可能产生不同的税收优惠杠杆效应”而出现“马太效应”;有研究表明,即使有税收优惠政策,市场主导的医疗保障体系并非最有效率,商业健康险本身的逐利性会加剧社会贫富差距。关于政府是否应对供给方采用税收优惠,白晓峰认为应同时将消费者和专业健康保险公司确立为税收优惠的对象。基于前文实证结果和我国商业健康保险主要由非专业健康保险公司经营的实践,本文认为,适时适当对保险公司采用税收杠杆不失为一种促进我国商业健康险业务发展的有效策略;进一步,基于研究结论,可对人身险和非寿险公司采取差别的支持方式。

由于数据的可得性和样本容量的限制,本研究样本年度跨度相对较少,由于统计数据来源的限制将长期健康保险统计进去衡量短期绩效可能是不合适的,可能会影响研究结论,这一点会在获得更多数据的情形下进行补充验证。

责任编辑:单丽莎

经营管理部范文第4篇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监理企业经营过程中涉及的公开投标活动日益增多,好的经营投标管理工作已经成为保证监理企业经营成果的重要手段。针对我国目前工程监理企业招标标准不明确,对招标的评价标准各种各样的现象,亟需企业以合理的投标管理策略来应对,确保工程监理企业的经营成果。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工程监理企业经营投标管理做了详细探讨,在深入分析说明投标过程存在的常见问题以及它们产生原因和危害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工程监理企业加强投标管理的策略,包括:完善的工程管理企业的经营管理体系;结合政府部门的监督;加强对工程监理企业经营投标相关人员的素质培养等。相信这些措施对于工程监理企业加强投标管理提高投标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工程监理企业 经营 投标管理

1 工程监理企业经营投标管理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产生及危害

1.1?工程项目的招标单位带来的主要问题

项目招标单位,就是指项目投资主体。如果项目招标单位在组织招投标的活动中存在违法、违纪的行为,就会给工程监理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这里所说的项目招标单位带来的问题主要是指以下方面:首先,项目招标单位过早的把项目委托给工程监理人。如果这样就会使工程监理人在项目招标单位没有头绪的情况下开始接手项目,让工程监理跑前期业务,最后结算的时候却不支付该项工作的监理报酬,因此,工程监理企业一定要做好这方面的防范工作,跑业务可以,但是必须提前讲好报酬问题;其次,在具体施工图纸,施工步骤都不确定的情况下就开始找工程监理,直接签订固定总价合同,由于项目是模糊的,期间可能涉及大的改动和变化,最后出现问题,却把责任推卸给工程监理企业,从而给工程监理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再有就是项目招标单位的虚假招标行为给工程监理企业带来一定损失,他们提前已经委托好工程监理单位,甚至都已进行现场监理一段时间之后才开始招投标,这势必会给其它工程监理企业带来损失;另有就是不及时依法上报相关主管部门进行审批的行为,并且擅自邀请监理单位进行投标,私下给一些工程监理单位提供方便条件和资料的行为都会给其它监理企业带来损失;还有就是招标单位压价行为,招标单位千方百计的压低工程监理费,有的甚至还添加附加条件,一些收费的项目当作免费提供的服务,一些本该招标单位承担的费用也让工程监理企业来承担,这将给工程监理单位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

1.2?工程项目招标单位的招标人员工作不负责任

工程项目招标单位的招标人员工作不负责主要是指他们对投标单位的资格审查仅仅做表面形式工作。投标资格审查是指招标单位用来优选投标单位的手段。有的招标企业花大力气对投标的单位进行相关考察,但是由于事前准备工作做得不足,事中控制力度不严还有一些各种潜在利弊关系的原因使这项工作仅仅流于形式,实际收到的效果与理想中的差距悬殊。要想真的从这项工作中收到成效,应该在考察之前把投标单位的资料详细列出,然后编写有效合理的资格审查文件,从而做到在考察时心中有数,处于主动地位,从而最大程度地获取所需信息,最终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另外,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在对投标单位进行资格审查时仔细认真审查材料,真正的为企业负责。例如遇到像一些原则性问题就应当做到寻根问底,认真查清底细的同时,向上级部门进行及时反映,避免错误决策给企业带来损失。

1.3?工程监理企业评标办法不够合理

评标办法是工程监理招标文件的核心组成部分,工程监理的招标与施工招标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工程监理工作所要求提供的服务是那种高智能,技术高度密集的服务,它把对工程监理能力的考核放在重要地位,所以,一定要把怎样围绕工程监理招标要求如何制定合理的评标办法放在首位去考虑。但是,我国目前的工程监理企业的招标、评标并不能包含自己企业的特点,设定的评价办法大同小异,没有针对性,更没有充分考虑所要招标项目的特点所在,盲目并不确切。

1.4?监督部门存在问题

建设监督部门作为招投标活动的监督主体,是工程监理企业进行招投标活动时的行政管理部门,理应公平执法,认真负责。可是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并没有起到监管和良好的指导作用,总会有一些人员在参与具体招投标活动时,假戏真做,把一些假的招投标活动像真的一样运行,甚至进行暗箱操作,不但不能提供足够的服务,还常常把审批当作监管,严重的危害了工程监理企业的经营。监管部门人员的这种做法不仅损害了招标单位招标的自由权,还为一些行政领导提供了贪污腐败的行径。如果监督部门存在问题,一定会对工程监理企业的经营投标管理造成不良后果。

2 工程监理企业加强经营投标管理的主要策略

2.1?完善的工程管理企业的经营管理体系

不论是任何工程监理企业,要想成功完成投标管理工作就必须首先建立工程监理企业的经营管理体制。制定完善的管理体系,第一应当结合各工程监理企业的经营特点和该企业的发展方向入手。第二是要规范企业经营投标的管理工作,这些工作包括对市场活动的调查工作和对投标活动的表格资料编制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努力避免管理上的重叠和管理上的不切实际,以防止制度空洞,规范不明确的问题。第三就是要制定、完善一些对责任的约束制度,建立以奖励为主导的绩效考核机制。通过这些措施,达到建立、完善、适应工程监理企业自身发展特点和目前形势的经营市场体系;并努力把握监理企业的信誉,增加监理企业的经济实力和监理企业发展所需要的社会公共关系;把这些与经营投标相关的要素得以完善。除此之外,还应当努力搭建工程监理企业建立的其它管理系统,不管是在规定制度还是实施程序上搭建与监理企业经营投标管理工作相互融洽的平台,最终实现从源头上很好地保证工程监理企业经营投标管理工作的持续性以及规范性的目的,从而实现工程监理企业经营投标活动有条不紊的开展。

2.2?结合政府部门的监督

工程监理企业经营投标活动并不单单是企业自己的事情,其间政府部门的参与也是不容忽视的。因为监理企业不是孤立存在的,尤其是像招标投这类的活动,与政府之间的交往更为密切,这就需要结合政府部门的监督作用。政府部门应当规范招标单位和投标单位的行为,严厉杜绝招标单位在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不公开、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政府部门应当从相关的管理体制上入手,尽职尽责防止投标过程中暗箱操作行为的出现,完善现有的监理企业招投标的管理办法,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执行细节,积极明确法律法规相关规定和相关的惩罰措施,如:针对一些企业的违法行为暂停或者取消该企业的招投标资格,并对该单位的不良行为进行记录,进行通报等。同时要适当限制一些招标单位的某些特定投标权利,例如对一些成绩不合格单位的相关权利进行相应的减小或者取消;突出对业绩优秀的工程监理企业工作的肯定,在招标的评标办法中体现工程监理单位的公共信誉程度,充分体现工程监理单位所获得的一些业绩等。结合政府部门监督力度的加强,加大有关法律规定的宣传力度,做到招标单位和投标单位都能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各种招投标相关的管理办法。

2.3?加强对工程监理企业经营投标相关人员的素质培养

众所周知,人才是一个企业经久不衰的最宝贵资源和企业向前发展的源动力。监理企业经营投标人员的基本素质有所提高才会带动工程监理企业取得好的经营成果,因为,人是社会化生产的最关键要素,特别是对工程监理企业来讲,对员工资源的素质要求尤为明显,经营投标人员队伍的工作能力直接关系到监理企业在监理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因此,努力培养一支业务综合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品行端正的市场投标人才队伍,不仅是工程监理企业进行经营投标的基础和保障,更是工程监理企业应当重视和努力的长期工作。只有全面合理的理解管理投标过程中投入和产出关系,积极为经营投标的人员创造一个优良的工作环境,并积极制订一些合理的经营方针和策略,努力从经济技术专业,商务和计算机技术等专业中寻找挖掘,培养出具有投标全面统筹安排能力、决策能力的专门从事监理企业投标经营的管理人才,才能很好的实现监理企业投标的经营方针策略和理念,才能很好的带动员工,并将他们打造成一支具有丰富的社会公共关系,真正懂法守法,明确合同相关内容,真正了解监理企业发展状况和前景的队伍,从而达到最大程度的发挥监理企业经营投标能力的目的。监理企业除了要加强投标管理相关人员素质的培养之外,还应加强员工对投标管理及相关知识的理论学习,鼓励员工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好每一次项目投标活动,并把它当作历练学习的良好平台,才会有利于自身地位的提高,最终成为具有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敏锐的思考能力和准确判断能力的人,从而得到企业的重用。

3 结语

总之,在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监理法律、法规日趋健全的今天,经营投标管理工作已成为一个关乎工程监理企业发展成败的关键因素,必须把它作为监理企业的头等大事来对待。

参考文献

[1] 姬兆民.浅谈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4(2):60~63.

[2] 宋嫒嫒.建设项目招投标中围标与陪标行为的分析[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5(6):43~45.

[3] 王俊安.招标投标与合同管理[M].北京:建材工业出版社,2003.

[4] 陈慧玲.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指南[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5] 韦海民.建设工程监理实务[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经营管理部范文第5篇

摘 要 近年来,经济的不断发展带动了我国机械化的发展,使我国逐渐转变成一个高能耗的国家。在此发展过程中,二氧化碳气体的大量增加给我国的气温和生态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森林资源能够有效地释放氧气和吸收二氧化碳,森林的经营管理直接影响到森林碳汇的形成和发展。基于此,介绍了森林碳汇的基本内涵,分析了森林经营管理对森林碳汇作用和影响,促进我国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森林经营管理;森林碳汇;可持续发展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社会信息化和科技水平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由于我国过去对于经济发展的过度追求,相关的高能耗企业和能源企业等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较大的环境污染,对于相关资源和能源的浪费现象也十分严重。森林资源作为相关产业运作和发展的重要能源,常常被过度的开采和开发,而且有关产业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侵占森林资源。大量的森林资源被破坏,碳排放量增加,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相关研究人员逐渐意识到加强森林碳汇的意义,积极开拓新方法和新策略,试图从提升森林管理质量的方式加强森林碳汇建设,从而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降低环境污染。因此,简要介绍了森林碳汇的基本内涵,分析了加强森林管理对于森林碳汇的积极意义,探究了提升森林碳汇量和加强森林管理的具体策略[1]。

1 森林碳汇的基本内涵

了解森林碳汇的基本内涵,应当首先明确“碳汇”的基本含义。“碳汇”一词来源于联合国,指的是国际有关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即在生态系统中,进行固碳潜力的提高,从而抵消碳减排的份额。通常情况下碳汇是指清除空气中二氧化碳的过程和有关活动,是对产生二氧化碳的源头(碳源)进行的一定作用实施。二氧化碳的增加离不开碳源,碳源包括海洋、生物体等,工业生产、生活等也是碳源的一种,这些碳源排放量增加后,就会导致温室效应,使得全球变暖引起生态破坏。

森林碳汇指的是森林植物对于二氧化碳的吸收,将二氧化碳有效地固定在植物当中,减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相关森林植物对于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和储存量,也被称作是森林碳汇。而森林碳汇更多的指的是森林植物对于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2]。森林是当前最为有效和庞大的碳库,在吸收二氧化碳、储存二氧化碳、减缓温室效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来看,森林是当前最为突出和有效的碳储存和吸收能源。但从当前碳储量的效果来看,陆地森林碳储量变化较大,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森林对于碳的吸收和储存能力是受到气候等因素影响的,气候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森林的光合作用,也会影响到森林碳汇的能力和效果。森林对于碳汇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国家和工作人员应当加强对森林的恢复,加强造林,恢复被毁生态系统,加强森林的经营和管理,加强对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态环境的变化,提升森林碳汇储量和能力。

2 加强森林经营管理对于森林碳汇的影响作用

2.1 森林经营管理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1.1 推进生态发展

进行森林经营管理,应将推进生态发展作为最首要的原则。在进行森林开发和森林资源有效利用的同时,要尊重自然,保护好生物的多样性,保证生态环境资源和各个系统之间的和平发展和互相制约,确保森林资源和文化遗产能够得到有效传承和保护。

2.1.2 合理有效利用资源

在森林管理中还应当做到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保证相关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在管理过程中,要注重合理利用森林资源,避免出现过度的开采和破坏的现象。为了防止森林资源的流失,要对相关的森林资源开采进行实时监督,对森林资源的开采和利用进行较为完善和科学的规划,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3]。

2.1.3 注重森林整体管理

要保证森林管理的有效性,就要将整体性贯彻到整个森林经营管理的过程中,注重协调森林资源保护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确保森林经营管理各个环节能够协调、有效,实现森林经营的整体管理。

2.2 加强森林经营管理对于提升森林碳汇的影响

2.2.1 森林开采和毁林对于森林碳汇的影响

当前对于森林的采伐和毁林是造成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因素。我国社会进行相关的生产和建设,不可避免地要用到森林资源,对于森林资源的开采和对木材资源的运用是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森林资源的开发将原本的森林用地逐渐转化成工业用地和相关的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用地,这也就使得森林资源的碳储量和有关的生物多样性会受到影响,进而导致森林碳汇受到影响。

2.2.2 森林的面积和质量对森林碳汇的影响

森林碳汇的能力受到森林的面积和质量的影响,要想有效地提升森林碳汇的能力,必然要从扩大森林面积、提升森林总体质量的角度出发。进行森林经营管理时,应当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同时,注重开拓森林面积,当森林面积达到一定程度后,辅助森林经营管理,有效提升森林碳汇能力。

2.2.3 森林灾害对森林碳汇的影响

森林资源容易受到森林火灾、病虫害等相关因素的影响而產生损害。森林灾害造成的危害对于森林来讲是不可逆的,特别是森林火灾,侵害范围广、危害大,一旦发生,森林的面积和质量都会受到影响。病虫害也是降低森林面积和质量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病虫害会对植被的根、茎、叶等造成破坏,不利于植被的生长,还会造成森林植被的碳汇能力不断下降。当前,我国森林资源受到灾害影响的范围和面积较大,也是影响森林碳汇质量和能力的重要因素。

2.2.4 加强森林经营和管理,有效保护森林资源

森林资源遭受侵害的影响因素较多,既包括自然灾害等的破坏,还包括人为的砍伐、开采等的破坏。这两方面是当前森林资源受到损害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提升森林经营和管理的质量可采取以下措施:1)对区域气候等因素进行有效分析,采取相关的措施,减轻和防止自然灾害或者人为因素对森林资源造成损害,进而有效地规避自然灾害的风险;2)提升人们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意识,通过对森林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等,保障森林资源的面积和质量,进而有效地提升森林固碳率,加强森林碳汇;3)通过对森林进行经营管理,使人们对森林资源进行合理有效开采,能够在保障生产所需木材资源充足的同时,有效地推动森林资源的再生,保证森林数量的增长[4]。

在进行森林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对于已开采地区要对相关的森林面积和树木种类等因素进行合理分析和规划,进行有效的森林资源再生。此外,还要对森林的开采和砍伐做出规划,使森林开采规范、科学、合理,使得森林开采在满足当前经济发展需要的同时,能够有效地保护我国的森林资源,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推动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而有效地提升森林碳汇能力。

3 加强森林经营管理和提升森林碳汇量的策略

3.1 政府应加大政策、资金支持

进行森林经营管理,政府应当积极引导,并给予森林管理较为充足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在森林经营管理过程中,应当注重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有效支持,通过这些政策的激励,推动森林资源的开采和森林经营,加强碳汇的管理,做到森林经营和森林碳汇工作的协调发展,推进森林碳汇能力的提升。因而政府人员应当灵活地进行政策的制定,注重发挥森林经营管理的经济价值,注重相关因素对于森林经营管理和森林碳汇的影响。

3.2 制定科学完善的经营管理制度

在进行森林经营管理过程中,应当注重开展科学的管理工作,制定完善、科学的管理经营制度。这就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要做到以下3点:1)应当根据森林的情况和有关影响因素,对森林管理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和规划,保障最佳管理效果的实现;

2)应当对经营管理的成效进行实时控制,及时做到合理改进,根据森林生态系统和发展状况,进行科学、有效的规划,注重将可持续发展原则融合到实际的森林经营管理工作中,构建和谐的生态系统;3)还应当注重管理队伍人员的素质建设,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确保工作人员能够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管理经验,保证工作人员能够规范、合理、科学地进行森林经营管理工作[5]。

3.3 推进可持续发展原则

提升森林碳汇量对森林经营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工作人员在进行经营和管理的工作过程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加强对碳汇管理工作的推动。进行经营管理时,要保障森林资源的安全,注重提升森林资源的质量,保障森林植被固碳量的提升,进而有效地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益。此外,在进行森林经营管理时,既要考虑到生产经营者的经济效益,又要考虑到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在提高生产经营者工作积极性的同时,有效地提升森林碳汇量,并通过不断地规范森林经营管理的流程和提升管理质量,保障森林管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3.4 增强人们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意识

进行森林经营和管理,应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意识,大力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近年来,我国不断进行经济建设,但在开发森林资源的同时,应当确保森林资源的安全和正常发展,不能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过度开采森林资源,造成生态破坏。在碳汇管理工作中,应当采取相关措施,提升人们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意识,进而能够合理有效利用资源。此外,管理人员应当实时监控森林资源的安全,在合理开采的同时要遵循自然规律,保障生产经营能够适应自然的发展,不破坏大气环境,保障合理的碳排放。

参考文献:

[1] 袁胜全.森林经营管理对森林碳汇的作用及提高策略[J].中国林业经济,2019(1):139-140.

[2] 凌向明,陈昭.浅析森林经营管理对森林碳汇的作用和影响[J].低碳世界,2019,9(3):298-300.

[3] 陈宏.森林管理对森林碳汇的作用和影响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8(19):186.

[4] 张磊,王得祥.森林经营管理对森林碳汇的作用及提高对策[J].现代园艺,2018(16):173.

[5] 刘晓莹.森林管理对森林碳汇的作用和影響分析[J].南方农业,2016,10(27):89,91.

(责任编辑:刘昀)

经营管理部范文第6篇

【摘 要】本文指出了我国森林的主要特点,并从森林经营工作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入手,提出了合理培育森林的重要手段及建议。

【关键词】加强;森林经营;提高;生产力

近年来,我国的森林生产力提高较快,森林资源保护、恢复和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但与之形成巨大反差的是森林经营粗放,重绿化数量和覆盖率,忽视林分和林木的质量,因而林地生产力低、森林质量差,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生态安全。

1.我国森林的主要特点

我国是世界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但人工林每公顷蓄积量仅为49.01立方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我国树种资源丰富,但造林绿化树种只有杨树、松树、杉树、桉树等寥寥几种,而且以人工纯林为主,森林病虫害严重,每年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达1.1亿亩,因森林病虫害而减少林木生长量1700万立方米.我国森林面积虽在持续增长,但林地生产力水平却无明显提高,现有林分每公顷蓄积量仅85.88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8%,人均年木材消耗量0.28立方米,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年木材消耗量0.65立方米的34%,木材生产难以满足生态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木材对外依存度高达50%。

2.当前森林经营工作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2.1正确把握林区定位

森林不仅仅指林木和林地,还包含依托它生存的野生动植物、微生物,它们一起构成了森林生态系统。森林资源不仅为人类提供森林产品和服务,而且它还具有多功能性,不能把生态功能与其他功能对立起来,更不能简单地把大片林区划定为单一功能区。森林区划应根据自然条件、环境要求、社会经济需求等因素,确定林区的经营方针和发展方向,以某一效益为主,兼顾其他方面效益,真正发挥出森林的多种功能。

2.2正确理解森林的分类经营

森林的分類经营是把森林划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公益林服务于社会公益性事业,由各级财政投资和组织社会力量建设。商品林属于基础产业,实行企业化经营管理,依靠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按市场需要组织生产,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主要表现为一是界定不科学,带有极强的行政色彩,如东北有些林区,重点公益林、一般公益林、商品林均各占三分之一。将本该培育用材林的林地划定为公益林,原本是留下来起防护作用的山帽子林反而被划为商品林。二是盲目区划建立各级自然保护区,主要目的是获得基建投入和单位升格。三是生态公益林建设局限于经济补偿,且补偿标准低。四是森林分类经营的分类没有到位,而且无论是商品林还是公益林都缺乏分类经营指导。五是森林经营受到一些现行政策限制。主要表现在自然保护区非核心区的森林不经营,生态公益林经营受限制,森林抚育受采伐限额制约。

3.合理采伐是培育森林的重要手段

为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必须通过采伐调整森林树种结构、林龄结构和林分密度,而将林木采伐与森林培育对立起来是不符合林业自然规律的。我国一些主要林区在天保工程中实施禁伐,这是一种消极管护,不利于森林培育。

4.科学组织森林经营

森林的经营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经营理论、技术、政策、评价等。森林经理(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是组织森林经营理论与方法的知识体系,其内容指森林调查、区划、规划、经营方案、监测、评价等。它为组织、策划、实施森林经营提供成套的方法和技术。森林的集约经营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是要把森林经营和林业生产组织的各项措施,以及实施步骤和程序,依靠实施森林经营方案落实到小班或森林类型。森林经营方案不仅对森林经营全过程进行控制,而且是森林经营主体制定年度计划、组织经营活动的重要依据。科学的经营方案提出了科学的经营目标、经营指标、经营措施,且技术先进,经济可行,能确保经营全过程健康有序进行。

5.建立森林经营技术体系,提高森林经营技术水平

在国外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热潮影响下,我国林业科技工作者也在研究探索与借鉴国外森林经营理论和方法,如近自然森林经营、生态系统经营、模式林计划、森林多功能等,但尚未形成规模效应。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林分状况差异大,其经营强度和经营模式也是不一样的。当前,很有必要选择不同类型森林经营主体,借鉴国外先进的森林经营技术,探索总结我国科学森林经营理念、技术和管理经验,逐步形成我国的森林经营技术体系。

6.进一步加快培养森林经营人才,实施人才强林

建设现代林业,必须要走森林经营科学化、集约化之路,需要有一支强大的现代森林经营人才队伍。目前无论是林业管理部门还是生产单位,森林经营人员状况极不适应工作需要,尤其是基层人才结构普遍年龄老化、知识老化,急需补充新人,但实用人才很难进得来。一方面受人员编制限制,另一方面林业基层单位工作条件艰苦、待遇低,不少国有林场和乡镇林业工作站还要靠自己创收维持生存,缺少发展空间,不但吸引不了人才,而且原有的人才流失严重。

7.加速发展营林机械化,提高森林经营效率

营林生产面积大、产出少、用工多、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粗放经营的传统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如今,森林经营工作量愈来愈大,由于林业企业和国有林场职工队伍老化,一般都只能以外包或雇用社会劳动力和农民工为主进行;“雇工难、雇工贵”问题突出。加快转变林业生产方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首先要从生产手段上进行根本性变革,通过大力发展机械化,推进栽植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生产标准化来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

8.健全森林经营的法律法规,依法经营森林

随着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推进,林业面临一个全新的转型期,林业经营模式也将随之改变。新的林业经营机制需要法律支撑,否则无法步入正轨。我国现行的林业法律体系中,有关森林经营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健全。《森林法》对森林经营的规定过于原则,主要体现在林地、采伐管理上。资源管理如何促进森林经营工作,森林资源监测和管理监督如何考核评价森林经营效果,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如何更好促进而不是制约森林抚育采伐等问题都需要深入探讨。考核各级政府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重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增长,缺少森林质量和森林经营效果的考核指标。

9.提升森林经营水平的建议

一是加强科技创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森林经营理论和技术体系。要组织强大的科技队伍,深入研究符合我国国情的森林多功能经营理论。

二是通过二类资源调查的复查,按照科学的森林分类标准,调整森林分类区划,特别是国家重点公益林的区划,落实经营主体,明晰权、责、利。

三是要加快培养现代森林经营人才,实施人才强林。建立森林经营人员资格准入制度,实施国家森林经营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

四是要把实现营林机械化作为现代林业建设的基础工作抓紧、抓好,设立林业机械化管理机构,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作用,抓好营林机械产业政策、规划布局、指导协调、结构调整、市场环境、信息服务等工作。

五修订、完善与森林经营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法律,明确规定包括森林经营的主体与客体,经营权的取得和限制,森林经营的基本准则,森林经营规划与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执行,森林经营与各方面的关系,森林经营效果的保障,森林经营风险管理以及国家对森林经营扶持等,建立森林经营长效机制。

六要建立森林可持续经营示范区,开展森林经理试点工作。选择不同气候、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经营主体和森林类型,建立森林可持续经营示范区。在这些示范区内从高质量的二类调查、编制科学经营方案做起,长期地、系统地、全面地开展森林经理试点,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总结我国的实用理论和技术,选择科学的森林经营模式和方法进行试验,以典型作示范,加快推动我国森林经营现代化进程。 [科]

上一篇:好心情原创文学范文下一篇:军训鉴定表个人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