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论文范文

2024-09-14

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2020 年6 月,教育部发布的《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将原《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中“基础设施”一章调整为“支撑条件”,并明确了“支撑条件”的建设内容和要求。文章秉持系统观念,围绕数字校园服务中心工作的目标要求,从加强信息化培训、提升全员信息化意识与能力,补齐职业院校在信息化组织机构、人力资源以及政策规范中的短板,重视信息化研究和规划工作三个方面进行了解读,旨在阐明职业院校数字校园“支撑条件”内涵以及建设应用要求,推进职业院校数字校园的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数字校园;标准规范;职业院校;基础设施

2020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是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内生变量,支撑和引领驱动教育现代化发展” 要求[1],以及《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中“发展‘互联网+职业教育’”要求的重要举措[2]。《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将“实施职业教育信息化2.0建设行动”作为八大重点任务之一,明确要求落实《规范》。文件要求“各地要研制校本数据中心建设指南,职业学校要系统设计学校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要提升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高速稳定的校园网络”[3]。该文件对包括各类办学支撑条件在内的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提出了系统性规划指导和建设要求。

《规范》共分十一章,本文对第七章“支撑条件”部分进行解读分析。之所以定义为“支撑条件”,实际上比基础设施赋予了更广泛的含义。随着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职业院校数字校园支撑条件在内涵上有了扩展,向空间、环境有了较大延伸,与管理服务也在相互融合发展,虽是支撑条件,也会涉及学校管理服务内容,如智慧平安校园、智慧后勤等。在管理服务部分,校园卡系统作为校园生活服务平台内容纳入管理服务内容,有些学校在实践中纳入支撑条件。实习实训的支撑条件包含在数字资源中,网络安全的支撑条件包含在网络安全中,而网络安全其实又是贯彻所有环节和过程的。另外,《规范》中对支撑条件也没有要求应有尽有、全面覆盖,只是结合数字校园的发展趋势,在国家大力推进“互联网+职业教育”的背景下,重点就信息化基础设施、教学支撑条件、平安校园和后勤服务等支撑条件做了一些基本要求。各学校应结合本单位发展战略和实际需求,创造性理解落实《规范》中对支撑条件的要求,夯实数字校园信息化底座,支撑保障和助力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社会服务能力提升。

一、强化顶层设计,系统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和运维

信息化基础设施是为职业院校数字校园体系正常运转提供基础支撑的数字底座,主要包括弱电系统、校园网络、物联网平台、数据中心、信息系统基础设施和网络信息服务等内容。

1.系统梳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系统需求,加强弱电系统统筹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

弱电系统包括通信管网系统和综合布线系统,是数字校园最基础的承载环境。伴随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校园内各类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应用不断拓展,要坚持系统观念,规划建设高标准、稳定可靠、灵活可扩展、智能化管理的弱电系统,为信息化应用与服务提供满足服务质量要求的弱电系统支撑。

弱电系统应当统一整体规划,统一进行管理维护。管网系统和综合布线系统均需要综合考虑包括有线和无线网络、固话及移动通讯、安防、消防、能源、智能教室、门禁、电子考场、数字广播、校园卡、自助服务机具等各类智能化系统在内的所有需求,避免重复建设;同时考虑冗余路径和充足备份,满足可用性要求和对后续新业务的支撑。在进行综合布线系统建设时,应根据不同楼宇功能,综合考虑楼内各类智能化系统设计要求,形成《楼宇智能化设计任务书》来指导设计,设计任务书应对入楼管孔与路由、弱电间、弱电桥架及管线、信息点位、楼内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技术标准等内容进行规约。

室外地下通信管网在规划时不仅要考虑连接学校所有单体,还应考虑连接各智能化系统室外设施。在规划设计阶段,应将占用通信管道的资源汇总后合理性分配,从而提高通信管网利用率和后期资源管理的准确率。综合布线系统应满足终端千兆乃至更高带宽的接入要求,对于一些大型房间如计算机机房、电子阅览室、教室、大办公室、实验室、大型会议室、报告厅等和重点保障单位应规划光纤入室。

弱电系统规划时应同步设计运维管理体系,逐步实现运维管理的规范化、精細化、智能化。应规划统一的管理规则,规范弱电系统的命名和标签管理,构建弱电系统基础数据库,实施有效的资源管理。有条件的学校建议采用IoT技术,集成GIS技术,结合日常弱电系统管理业务,将弱电系统的信息采集、传输、加工、查询、统计及工单管理应用融为一体,实现校内弱电系统资源的综合管理[4]。

2.加强系统谋划,统筹有线、无线、物联网、智能化系统、信息系统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

坚持系统观念,落实国家相关文件要求,推动建设有线、无线一体化认证的高速、稳定、安全的校园网络[5]。推进校园网IPv6部署[6],统筹融合支撑有线网、无线网与物联网一体联通,以及IPv4、IPv6的共存互通。规划校园承载网,构建安防消防专网、能源专网等虚拟专网,实现业务的一体化支撑,支持物联网应用和各类智能化系统建设和运行。

应规划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满足用户终端的泛在接入需求。无线网络的点位设计和设备选型应基于场景,根据业务需求、场地面积、可能并发的无线终端使用人数等进行规划,并需要考虑冗余和扩容。为满足物联网的接入需求,室内无线AP应集成或能够扩展RFID、ZigBee、蓝牙等功能。如室外采用Lora方式建设物联承载网,室外无线AP建议与Lora基站集成设计。

结合校园应用和网络信息服务发展需求,统筹规划、设计数据中心机房环境以及信息系统基础设施,应单独构建数据中心独立高性能网络,与校园核心网络实现高速冗余连接,支持数据横向、纵向高性能无障碍传输。数据中心机房应规划建设较为完备的机房管理和监控系统,实现机房环境和安全监控,有效保障机房环境稳定和运行安全。应逐步构建云信息系统基础设施,推进应用和服务上云,并落实容灾备份措施,实现业务可持续性管理和保障。

3.落实系统观念,统筹开展信息化基础设施运维和安全管理

《规范》提出:“应构建IT运维管理体系,规范运维和服务流程,明确运维人员职责,建立统一、清晰的资产和服务台账,完善运维和服务考核指标,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提升校园信息服务的可用性、可靠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信息化基础设施各部分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如果弱电系统规划建设不到位,就会影响网络和智能化系统建设,相应的网络应用和服务就无从谈起。即使弱电系统非常完善,网络规划实施或设备选型出现问题,网络应用、信息化服务以及用户体验仍然无法保障。在弱电系统和网络设施得到保障的情况下,数据中心机房环境和信息系统基础设施出现问题,网络应用和信息化服务同样无法得到保障。基于以上情况,信息化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完成后,对信息化基础设施的统筹运维管理也就显得极其重要。

应部署统一运维服务平台,实现信息化基础设施各个层面的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运维管理,实现精细化的资产管理、状态管理和配置管理。既要能够实现不同信息化基础设施的运维管理联动,为业务发展提供智能动态的运维管理策略调整,又要能够提供清晰透明的信息资产管理和状态监控,为运维管理提供简单化、人性化界面,提高业务管理服务效率,降低部署和管理成本。信息化基础设施运维管理的核心是资产管理和资产状态监控,应以此为基础面向不同对象开展运维管理服务,构建运维服务管理体系。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将“担当责任,保障安全”作为保障措施的内容,提出“以《网络安全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为纲,全面提高教育系统网络安全防护能力”[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中要求“增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控能力”[5]。为此,《规范》专门增列“网络安全”一章,就数字校园的网络安全做出规定,其中就包括信息化基础设施安全。由此可见,安全管理贯穿于信息化基础设施运维管理各部分、各环节,在对信息化基础设施各类资产梳理的基础上,要系统梳理网络、物联网、信息系统基础设施、网络信息服务、智能设备、智能化系统、机房环境等安全风险,制定相应的安全策略和行动方案,并结合运维管理加以落实,同时要强化运维管理自身的安全管理。由此可见,信息化基础设施安全和运维管理也是一体的,从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和运行全过程应该予以统筹考虑和落实。

二、秉持服务教学变革理念,系统规划信息化教学支撑环境

1.系统总结职业教育对数字校园支撑条件的需求,明确推进工作的着力点

2015年1月,《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颁布后,职业院校大力推进校园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升级改造或建设校园网络、信息系统基础设施、多媒体教室、数字实训室或系统,职业院校教育教学信息化环境得以完善,初步实现了职业院校信息基础和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标准化、规范化[7]。在职业教育日常教学中,探索将信息技术与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项目化教学、情景性教学、案例教学等相结合,开发了一批基于工作过程的虚拟仿真实习实训资源,探索构建基于网络的数字实训室、虚拟工厂等网络学习空间,支持虚拟与现实结合、线上线下相联通的理实一体化混合教学模式[8]。“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是要突破原有学校教育范畴,将职业院校学校职业教育拓展到社会培训与终身学习,构建全新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划和建设应致力于为每一名学习者提供泛在学习、终身学习的信息化环境和服务[9]。“互联网+职业教育”新模式能为职业教育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和终身学习注入新的活力,为跨领域职业人才成长提供支撑,服务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力[10]。相关研究表明,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建设和升级完善,为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日常教学奠定了基础条件,为职业院校应用数字校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便利支撑。但是,当前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还没有出现实质性、规模化的转变[11]。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过程中,需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将信息技术深度融入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实验实训、顶岗实习和日常职业培训中,要充分利用智能技术拓展教学时间和空间,推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的职场化、标准化、个性化,实现职业教育智能化、体系现代化、学习终身化[12]。

2.系统学习国家相关政策和文件要求,进一步明确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对数字校园支撑条件的建设需求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全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综合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探索未来教育新模式” [13]。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更是将虚拟现实技术及其相关领域列入“战略任务”中的首要发展内容[14]。《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建设一批资源共享,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面向先进制造业等技术技能人才紧缺领域,建设若干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或校企共建一批校内实习实训基地”[2]。《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 “大力推进智能教育,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能化教学支持环境建设,推动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全流程应用,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探索泛在、灵活、智能的教育教学新环境建设与应用模式”,“加快面向下一代网络的高校智能学习体系建设”,“加快建设智能教室、智能实验室、在线智能教室、虚拟智能实验室、虚拟智能工厂(医院)等智能学习空间”[1]。由此可見,国家政策层面也对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规范》对信息化教室、信息化实习实训环境等教学条件进行了规定。明确“智能教室规划建设应聚焦教师和学生的需求,注重支持教师教学体验和学生学习体验和成效”,“实习实训环境建设应支持虚实一体、线上线下融合实习实训系统建设、运行和管理”。

3.系统完整学习《规范》,更加清晰认识《规范》编制定位就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根本上对支撑条件做出定位

《规范》明确提出在课堂教学方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新型学习空间,拓展教学时空,形成虚实融合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支持智能互动、理实一体的高效课堂”。在实验、实习实训方面,要“借助信息技术去解决实验和实习实训中‘三高(高成本、高危险、高污染)’、‘四难’(难下去、难操作、难看见、难再现)的教学和学习难题,达成‘进得去、看得见、动得了、可再现’的教学目标”。在职业培训和社会服务方面,要“借助互联网优势,开展在线学习或远程培训,支持终身学习”。因此信息化教学支撑条件建设要围绕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服务教学模式创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支持构建新型学习共同体去设计和建设,核心还是推进教学观念和教学管理理念的变革。

《规范》中定义了多媒体教室、智能教室、智能交互教室和网络互动教室等多种教室形态。除了显示系统、扩声、拾音、环境监测、互动系统以及在线教学和学习平台外,应结合不同的教学模式、场景,对教室形态、布局和风格进行设计和建设,打造开放、互联的智能化学习空间。另外,信息化教学支撑条件中涉及虚拟仿真实训资源、系统以及基地建设部分包含在数字资源这一章,可以与智能教室等信息化教室融合建设,建设智能实习实训室、智能实验室等。上述智能化教学条件建设,必须考虑如何解放教师和学生,让教师和学生专注于教学、学习,有效服务教学、学习,还能建立起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沟通,这依赖于与教学平台等各类系统、教学资源的无缝集成以及智能运维平台建设。同时,职业院校数字校园支撑条件要与数字资源、应用服务统筹,强调和突出职业教育特色[15]。

三、强化支撑和服务保障,规划建设校园智能化管理服务系统

以智慧平安校园、智慧后勤为代表的校园智能化管理服务体系是职业院校数字校园支撑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校园智能化管理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实现校园安全、秩序管理和保障,实现基本条件支撑和服务保障,提升师生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1.建设综合管理平台和应急指挥中心,打造智慧平安校园

《规范》明确智慧平安校园的核心是构建集视频监控、报警处理、出入口管理、周界防护、对讲、车辆管理、电子巡查、预案管理、消防可视化、应急指挥等于一体,通过电子地图对学校安防要素实施全方位统一展示和管理,实现多个技防系统的融合及协同工作的安防消防一体化综合管理平台。建设监控和应急指挥中心,基于综合管理平台,以GIS、电子地图为核心,实现对校园安防/消防资源及人、车、物等安全对象可视化管理。各子系统基于预案实现联动管理,各类报警信号统筹管理,数据实现统一分析展示,实现安保人员及安防设备设施的远程指挥调度和对安全事件处置的全过程记录,支持应急统一指挥。

智能平安校园的规划应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综合管理平台与各子系统的规划都应考虑学校各区域、各层级、各方面安全管理的需求,并与智能楼宇管理、智慧后勤管理以及相关业务系统紧密融合。智慧平安校园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应与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统筹设计。将智慧平安校园的管网、光缆和弱电综合布线等基础设施纳入学校弱电基础设施体系进行统筹规划设计,规范设计与建设标准。依托校园网络构建安防专网,实现专网的智能化管理和安全管理。依托学校数据中心与云平台建设,规划建设安防数据中心和安防云服务平台,为平安校园各类智能化应用提供算力支撑。

2.以节能、便利化服务为核心,规划建设智慧后勤管理服务

《规范》明确智慧后勤的建设内容,包括:实现工程项目的信息化、楼宇维修计划与实施管理、校园及楼宇环境建设与管理;实现安全值班、维修、卫生、绿化等物业服务信息化监管;实现学生宿舍管理与维修服务信息化,教室、办公室管理服务要提升对师生教学、科研、学习、生活等方面条件保障能力;后勤保障信息化要逐步构建以能源管理为核心,以后勤条件建设、后勤资产管理、后勤工程管理、后勤物业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后勤管理信息化服务体系。

随着物联网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智慧后勤规划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构建逐步覆盖全校的物联网平台体系,让所有后勤设备设施具备可被智能化管理的基础条件;二是要构建针对所有设备设施的可视化管理系统,让管理可以透明化,并逐步提高效能,变被动为主动;三是要构建服务于人的人性化管理工具,让沟通无障碍,通过信息化提高师生的服务体验。具体内容包括:以智慧能源管理为核心,构建智慧后勤物联网基础设施体系;以智慧设备管理为抓手,构建后勤智慧运营管理体系;以后勤信息化建设为手段,构建可持续性智慧服务体系。

3.推进支撑条件管理的智能化升级,建设校园智能运营中心(IOC)

校园智能运营中心(IOC)是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数据呈现、GIS、BIM等技术,将不同功能的信息化系统,如信息化基础设施、智慧平安校园系统、智慧后勤系统、智能教学环境、智慧校园生活服务系统、校园各类业务平台等,通过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数据融合和应用集成,支持校园可视化管理、信息共享、系统联动及资源调配,形成具有信息汇集、资源共享及优化管理等综合功能的管理平台。该平台能够实现跨部门、跨业务、多维度全域监测的运营管理决策,为领导层提供 “一站式”的智慧管理信息中心,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数据支撑。通过三维全息影像系统,实现校园内的所有建筑、房间、地上地下设备设施和车辆、人员的可视化管理,结合传感网络智能感知实现远程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使得人与校园内的“物”有机地构成一个智能化的整体,更有效地实现师生和校园资源的全面交互,提高交互的明确性、灵活性和响应速度,从而实现智慧化校园管理服务,推进校园治理模式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变革。

四、结语

支撑条件是实现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的基础保障。将支撑条件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全过程、全要素融合,应借用“新基建”的概念,从服务和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等出发,推進职业院校新型校园IT基础设施、校园融合基础设施以及校园创新基础设施等新型支撑条件建设。特别是要对实验、实习、实训系统集成设施进行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打造全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创新基础设施,创新性实践《规范》“立德树人”的要求,切实推进国家智慧教育创新行动。

(致谢:感谢《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编制组韩锡斌、程建钢、陈明选、宋继华、张屹、刘革平、钟志贤等专家对本文的指导)

参考文献:

[1]教技[2018]6号.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Z].

[2]国发[2019]4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Z].

[3]教职成[2020]7号.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的通知[Z].

[4]李子木,陆川,王继龙,等.基于 IoT + GIS 技术的校园弱电管网智能监控管理系统设计和应用[J].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20(z1):155-159.

[5]教职成[2017]4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Z].

[6]教技厅[2018]3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的通知[Z].

[7]江玉梅,邢西深,佟元之.2.0时代的职业教育信息化现状、问题与发展路径[J].中国电化教育,2020(7):119-124.

[8]贺世宇,和震.面向未来工作的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策略探究——基于国际劳工组织系列报告解析[J].比较教育研究,2020(3):3-10.

[9]时立荣,高峰,卢立涛.职业教育数字校园政策的价值分析与实现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15(8):47-51.

[10]韓锡斌,陈明选.互联网+教育:迈向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学习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6):27-31.

[11]任友群,郑旭东,吴旻瑜.深度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创新——《教育信息化 “十三五”规划》解读[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5):3-9.

[12]课题组.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的转型路径选择[J].教育研究,2020(6):115-124.

[13]国发[2017]4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Z].

[14]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6-05/19/content_ 5074812.htm.

[15]韩锡斌,葛连升,程建钢.职业教育信息化研究导论(第2 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320-321.

(编辑:王晓明)

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1 信息素养的含义

信息素养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 Zurkowski在1974年提出来的, 1998年美国制定了学生学习的九大信息素养标准, 简单地讲信息素养即通过教育所培养的在信息社会中对信息资源的获取、加工、处理以及信息工具的掌握和使用等的能力。

2 高职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及原因

目前, 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不容乐观, 主要表现在:一是信息意识不强, 缺乏利用现代技术信息获取信息的意识, 不少学生不了解信息检索对于本专业学习的意义和作用, 学习是被动式的, 信息源主要还是来自课堂, 除了写毕业论文, 学生们平时一般不会就某个自发的学习研究目的去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 有的学生根本没有为学习研究利用计算机网络获取信息的意识。二是信息技术能力偏低, 尤其是缺乏高效获取信息所必需的知识、技能。许多学生不懂得计算机文献检索的方法及其检索工具的使用, 不会利用网络来获取电子图书和文献数据库信息, 不了解多媒体信息的采集、编辑和载体的制作。三是信息道德素养有所欠缺, 比如不能规范自身的信息行为, 在网络上恣意发布各种信息, 抵御和鉴别信息污染的能力较低等行为。

导致高职生信息素养低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对信息素养的重视程度不够。许多高职院校重视专业技能的训练, 而对信息技能、信息意识与信息伦理道德的培养不够, 影响了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许多学生没有信息素养的意识, 学习计算机知识只是为了要拿到计算机证书, 而部分教师的信息素养意识不够, 在教学工作中并未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的训练。

信息技术课程设置不合理, 教学内容与专业及信息素养要求脱节。许多高职院校的信息技术课程设置是根据大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设置的, 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学生所学的计算机公共课程是相同的, 内容的单一导致了学生接触不到能辅助本专业的相关的信息技术, 阻碍了信息素养的提升。

高职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学习自觉性差, 往往不会主动去学习。由于自身基础不牢、再加上独立学习能力差直接影响了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较差也是影响信息素养教育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由于计算机教学软、硬件环境的不足, 使得许多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无法有效的开展, 从而影响了信息素养的教育效果。

3 改革计算机公共课教学, 提高高职生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培养以信息技术教育为基础, 以信息能力、信息伦理道德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 而计算机的应用是信息技术的核心。因此,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的《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 应紧紧围绕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目标, 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为出发点。

在教学中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 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适合信息素养教育的要求

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 不能简单地照搬普通高校的教学模式, 而应认真地开展市场调研, 根据信息素养教育需要专业特色来确定教学目标、内容和任务, 选用合适的教材, 使教材更贴近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和信息素养要求。课程设置更注重知识, 能力和素质培养。在教学内容方面, 加强与信息技术密切联系的内容。例如Internet有关知识的介绍, 结合数据库、多媒体等课程的讲解, 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信息作用的认识, 培养学生对信息处理和利用的能力。

3.2 教师要更新观念, 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 信息素养的培养工作对教师的知识与应用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计算机知识的不断更新, 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 更新知识结构, 提高自身信息素养。教师本身既是知识传授者又是学习者, 教师必须掌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检索、分析组织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运用信息技术, 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学生。

3.3 改进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着力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

(1) 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 提高教学效益。

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这一现代化教学环境, 开展网络教学, 合理使用直观性教学原则、采用现代教学手段, 编制多媒体教学课件和演示程序, 化抽象为直观, 使原本比较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 变得生动活泼,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强化教学效果。同时, 网络教学平台可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 便于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来自主学习, 资源共享的目的, 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信息管理和协作的技能, 提高信息素养

(2) 加强实践教学, 注意信息能力培养。

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 计算机的实践教学是计算机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重视实践教学, 才能更好地提高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质量,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开展大量的与信息技术有关的实践教学, 提高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3) 使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教师根据学习内容给学生分配不同学习阶段的学习任务, 将传统的课堂讲授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 引导学生开展自主的研究性学习, 学生学习的方法和途径由学生自己选择、决定, 这样将极大地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 变被动式学习为主动学习, 同时培养了大学生的动手能力、研究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从而提高自身的信息能力, 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

(4) 注重学生信息伦理道德、法律意识、社会责任感以及对各类信息的批判鉴别精神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 在教学中加强教书育人, 加强对机房的管理, 提高学生自身的信息品质。

总之, 提高高职生的信息素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计算机公共课程的教学, 应紧紧围绕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 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为立足点。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都要不断更新观念, 不断适应新的教育环境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 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 已成为公民的基本素质, 因此, 加强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针对高职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高职学院计算机理论课教学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 以适应信息素养教育的需要。

关键词:高职,信息素养,计算机教学

参考文献

[1] 黄河明.现代教育技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信息化全面发展对我国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从当前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进行转变会计信息化教学理念、改革专业及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采用多样教学方法等建议。

关键词:专科层次 会计信息化 教学

财政部在《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中指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变革的技术手段和基础性工程。会计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工作,是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对于全面提升我国会计工作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的形势下,全方位的会计改革与发展要求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工作,人才是关键。本文从我国对新型会计信息化人才的需求出发,分析了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并对当前高校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在教学思想、专业及课程设置、设施建设、师资培养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

( 一 )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的意义 在我国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工作的今天,教育界对于新形势下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缺乏系统科学的研究,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对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理论和实践教学快速发展的新要求。而要科学确定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必须首先对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历程加以把握,并结合当前社会对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人才的需求进行分析和研究。在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前身——会计电算化,其概念于1981年在长春市召开的“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问题讨论会”上首次提出,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于会计实务的简称,包括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和报账,以及代替部分由人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的过程。会计电算化的主要特点是第一次将电子信息技术引入会计领域,用计算机代替了人的手工劳动。从会计信息系统划分角度看,会计电算化主要是对手工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单纯模拟并部分代替人的分析判断,应归于信息技术与现代会计结合的初级阶段——会计仿真阶段。会计信息化概念最早于1999年4月在深圳举办的“新形势下会计软件市场管理研讨会暨会计信息化理论专家座谈会”上提出,是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资源,全面运用以计算机、网络和通信为主的信息技术对其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存储和应用等处理,为企业经营管理、控制决策和社会经济运行、管理提供充足、适时信息的过程。从会计信息系统划分角度看,会计信息化采用了更先进的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强调与企业整体信息系统的融合,通过深化开发和广泛利用会计信息资源,建立信息技术与会计高度融合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实现“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财务报告目标,是信息技术与现代会计的高度统一阶段。总体来看,会计电算化虽然是会计技术手段的一次重大变革,但没有对传统会计理论和基本结构产生本质影响,其发展对传统会计模式、会计工作及教学的影响并不深刻,在高校专科层次会计教学中则突出表现为会计电算化教学与传统会计教学各据一方的“割裂”现象。而会计信息化在会计技术手段上具有重大变革,其使用的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甚至开始动摇传统会计的理论根基,使得既有会计假设、会计原则等理论合理性受到进一步质疑,促使现代会计学在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过程中不断打破学科藩篱,从管理学、信息学、经济学等多学科中寻求更坚实的理论基础,并由此表现为会计学、计算机学、信息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教学间的“互融”现象。由此可见,会计信息化比会计电算化更准确地反映了当前信息技术与现代会计等多学科融合与发展的现实,其全面推进必然对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现行教学模式提出新的变革要求。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化教育已建立起以大专、本科、硕士和博士为主要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其中,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培养的是初级会计信息化人才,具有培养人数众多、覆盖面广、应用性强和主要面向社会基层单位就业等特点,对于我国普及会计信息化起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在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新形势下,我国必须确立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新人才培养目标,用以指导现阶段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工作,以满足初级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需要。确立既满足社会需求又符合教学实际的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人才新培养目标是当务之急,对于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全面推进也将具有重大意义。

( 二 )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人才基本培养目标及阶段目标的确立 随着信息化教学成为学校提升层次和培养现代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标志,会计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高校会计电算化、经济管理等财会类专科专业的核心课程,并对其他专业课程教学产生了巨大影响。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效果的好坏,决定了能否培养出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复合型初级会计信息化人才。基于我国当前会计信息化全面发展趋势和高校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对象的特点,我们认为,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人才基本培养目标应当确定为培养适应信息技术与现代会计融合与发展以及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操作型、应用型和复合型初级会计信息化人才。为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必须根据现阶段高校实际对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做以下调整及设置。首先,教育部门应当对会计电算化专业名称及课程设置作出统一调整。目前,在部分高校专科专业设置中,会计电算化专业仍是招生热门专业之一。在部分高校该专业课程设置中《会计电算化》课程也依然占据着重要地位。为适应会计信息化发展新形势,教育部门应当参照《指导意见》要求,加紧进行会计电算化专业名称及课程设置的调整。高校应当尽快把会计电算化专业统一更名为会计信息化专业,制定新的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专业教学方案。同时,要在专科层次财会类专业中全面开设《数据库技术》、《管理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化实验》等会计信息化基础和专业课程。其次,各高校应根据本校实际确立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人才阶段培养目标。第一阶段是会计信息化低阶理论和技能培养目标,重点培养学生会计信息化实务操作能力。开设课程应包括计算机原理、会计基本理论、手工与电算化会计实训、会计信息化基本理论教学、SAAS在线会计、财务软件操作等会计信息化基础及专业课程。第二阶段是会计信息化高阶理论和技能培养目标,重点培养学生会计信息化应用与开发能力。开设课程应包括中高级会计理论、数据库技术、高级程序设计、管理信息系统、会计信息化实验、会计软件开发等会计信息化基础及专业课程。这两个阶段共同组成了掌握会计、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管理知识及技能的实践型、应用型和复合型初级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最后,由于各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逐步实现初级会计信息化人才两阶段培养目标。由于高校客观上划分为综合类、文科类、理工科类、财经类等,在信息技术、管理学和会计学等学科基础、优势和侧重点不同,在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层次上设定的具体目标也可有所差异。会计信息化基础薄弱的文科和财经类院校,可以着重强调第一阶段会计信息化教学,讲授会计信息化基本理论,使学生掌握会计信息化基本操作技能,更好的为会计信息化实践服务。会计信息化基础较好的综合类和理工类院校,则应在第一阶段会计信息化教学顺利开展的基础上,继续讲授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信息系统以及会计软件开发等内容,逐步使学生达到第二阶段初级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二、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现状及问题

( 一 )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理念落后 美国著名信息系统管理学家托马斯·达文波特教授指出,过去的四十年应该更确切地描述为“数据时代”,而不是信息时代。实际上,真正意义上的信息时代才刚刚开始。近年来,信息技术在全球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2008年,中国XBRL地区组织的建立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以XBRL为代表的会计信息化第二次浪潮。当前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之迅猛,丝毫不逊于始于20世纪80年代以会计电算化为代表的会计信息化第一次浪潮。信息时代的大门正在向我们敞开,我国高校会计信息化教学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及机遇。然而当下许多高校对XBRL、SAAS、云计算、全程电子商务等会计信息化新进展和信息时代 “时不我待” 的特征缺乏足够认识和深刻把握,认为开设一两门会计信息化课程就能满足会计信息化教学需要。在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中,则具体表现为脱离管理信息化长远目标,仅就目前需要讲授一两门会计电算化或会计信息化课程,既不能从深层次角度来认识企业信息化需求,也不能引领学生从管理信息系统产生及发展历程对会计信息化新进展及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认识。目前,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的落后教学理念严重限制了会计信息化教学进展,有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如果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继续忽视会计信息化新进展而贻误追赶时机,必将被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快速抛弃,初级复合型会计信息化人才新培养目标将难以实现。

( 二 )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实验设施陈旧 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实验设施建设普遍处于停滞状态。部分高校由于未能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会计教学的冲击,对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在会计信息化方面的投入较少,没有根据会计信息化新进展继续购置新型实验教学设施。另有部分高校虽对会计信息化新进展有所认识但由于经济条件限制等原因而投入不足。部分高校自身教学硬件设备并不落后,但未能与管理软件厂商进行合作交流,会计信息化教学很难获得并讲授管理软件最新版本。此外,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所选用的教材更新缓慢,部分高校主要选用的是会计电算化或计算机会计方面的教科书,难以反映当前会计信息化教学要求。图书馆中大部分会计信息化教学配套书籍资料是上世纪末关于会计电算化的理论和实验书籍,介绍会计信息化新进展的书籍所占比重较小,难以保证传播会计信息化新理念及知识的需要。总体来看,相对于当前会计信息化领域的迅猛发展,相当一部分高校专科层次会计手工及电算化实验室已不能适应当前会计信息化发展新形势的要求,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选用的教材和教学参考用书等已普遍陈旧落后,这严重影响了现阶段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理论及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 三 )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课程不合理 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应当是一个系统工程。然而由于诸多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对会计信息化的新进展不甚明了,其课程更新速度明显滞后于会计信息化实践应用需要,而且对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各课程之间逻辑关系把握不清,对会计信息化课程设置不合理,导致毕业生所掌握的会计信息化知识技能与经济社会要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目前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课程设置问题主要有以下表现:(1)课程设置定位不符合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许多高校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课程设置层次较低,部分高校甚至不开会计信息化而只开会计电算化课程,SAAS、ERP管理软件、XBRL等跟进会计信息化学科前沿的教学内容更难引入课堂。(2)会计信息化基础课程开设不足。会计信息化专业课与基础课的比例失调,强调传统会计理论教学的课程越来越多,然而培养学生会计信息化综合素质的通用基础课不够,如部分高校绕过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和管理信息系统等基础课程直接开设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导致会计信息化教学成为“无源之水”。(3)会计信息化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学“割裂”现象严重。会计信息化基础与专业课程没有根据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新目标设置,造成了会计信息化基础课程依据计算机技术教学体系开设,会计信息化专业课程依据会计理论教学体系开设,两类课程各自为政的后果,割裂了原本一体的会计信息化知识体系,使得会计信息化教学难以收到良好效果。(4)会计信息化实验和实践课程所占总课时比重较低。按照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新目标的要求,会计信息化实验及实践课程本应在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中占据较大比重,而实际上由于诸多高校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实验室条件落后、工学结合较少、实习基地缺乏以及教学师资不足等原因,已成了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的“短板”。

( 四 )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复合型师资缺乏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使得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专科财会类专业作为热门专业招收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多,从事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师资力量相对匮乏,而高校在短期内难以获得充足会计信息化师资力量。同时,会计信息化作为一门边缘学科的特点,要求任课教师能够掌握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经济和管理理论、会计理论、财务管理理论等多学科知识并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指导学生在整体上认知企业管理信息化后开展会计信息化专业学习。而从事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的教师中相当一部分是“半路出家”,要么在会计理论方面要么在计算机能力方面有欠缺,或者会计信息化理论水平不高或者实验实践能力不足,对会计信息化全面发展往往缺乏足够认识和把握,实际上难以胜任会计信息化教学的要求。此外,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主要是在会计既有教学基础上开展,而相当多的会计专业教师对会计信息化新进展缺乏认识或足够重视,不了解信息技术发展对当前传统会计教学的新挑战,对于会计信息化对传统会计教学的冲击普遍缺乏认识。同时,由于会计信息化是新兴学科,目前高校专科层次教学中普遍缺乏教授级学术带头人,使得会计信息化始终不能在会计教学中获得重要地位。高校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难融入传统会计教学的“割裂”状态使得对现有会计师资力量整合困难,难以发挥现有会计教学团队的整体优势,难以形成新型会计信息化教学团队并带动会计信息化教学进步。

( 五 )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方法落后 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审计和相关人员信息化知识与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人才的既有教学方法也显得相对落后。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应当侧重对学生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在不断的实训和实践中提高学生应用会计信息化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必须以实践为主,强调教学互动。目前,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一般是沿袭传统讲授教学模式,学生一味依赖教材和教师,只要能够接受教师传授的理论知识即可,缺乏对SAAS在线会计等先进会计信息化技术的学习和运用,其会计信息化能力发展受到了极大妨碍。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内容一般是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按部就班地完成既定实验项目内容就万事大吉,学生自身缺乏足够思考,会计信息化教学自然也失去了应有效果。在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实践性教学方面,由于高校与企业、会计及审计师事务所等业界联系松散,缺乏长期固定的合作关系和联系机制,不能为学生开拓广泛的参与会计信息化社会实践的渠道,从而不能使会计信息化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

三、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对策

( 一 )转变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理念 面对会计信息化发展新形势,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理念亟需更新。我们要从整体上重新审视会计信息化教学理念,认清会计信息化终将融于管理信息化中的发展趋势。必须从管理信息化出发,用管理前沿思想指导会计信息化教学,精心进行课堂设计,在管理信息化知识和理论基础上讲授会计信息化,强调对网络技术等新信息技术的掌握和运用。同时,应当将企业信息化理念贯穿于财会专业各门基础和专业课程教学中,这样才有助于在学生心目中牢固树立起企业信息化整体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专业学习。高校应当切实围绕信息化条件下会计教学这一目标,确立以管理信息化带动会计信息化教学理念,并从“会计教学导向”下“割裂式”的会计电算化教学,转向“管理教学导向”下多学科“融合式”的会计信息化教学。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要直面现实、立足现有条件,根据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会计信息化教学体系,改革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内容,使会计信息化专业毕业生真正满足社会对新型初级会计信息化人才的需要,这是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

( 二 )抓好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设施建设 高校首先应认清会计信息化迅猛发展的形势,跟上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步伐,逐步加大对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实验室建设及基础教学设备的投入,增加新型会计信息化教学设施,购置企业管理沙盘和会计信息化软件等会计信息化教学工具,重点提高学生的会计信息化技能。高校还可借助政府对高校信息化的支持,争取政府科研项目经费以增加会计信息化投入。同时高校还可以学生订单培养定向就业的方式与企业开展会计信息化联合办学,既赢得企业经济支持以解决会计信息化实验室建设问题,又可以在企业中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在减轻学校经济压力的同时拉近学生学习与就业的距离。在其他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高校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还可以迎合中小企业的要求,利用SAAS在线会计等新技术成本低的特点,利用网上全程电子商务平台开展教学。在教材和参考书籍方面,高校应当主动采购或编写符合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需要的教材,为图书馆及时购置最新会计信息化书籍,以满足会计信息化专业教师及学生的教学和学习需求。

( 三 )改革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设置 在会计信息化工作全面推进的新形势下,高校必须根据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重新设置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我国高校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课程设置首先应是开设会计基础课程、计算机基础课程、SAAS在线会计、会计信息化课程等会计信息化基础课程,满足会计信息化低阶教学目标要求。在此基础上,始终把突出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实践中心地位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工作重点,满足会计信息化高阶教学目标要求。在会计信息化发展新形势下,一方面,要加强会计信息化课程的研究与改革,使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增加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的课时来加强实验教学。另一方面,高校应该鼓励财会类课程教师在适应会计信息化发展趋势的前提下,根据会计信息化需要对传统会计专业课程开展教学改革,自觉调整并在传统会计课程中会计信息化教学内容,努力打破会计教学与计算机教学二者之间的“割裂”局面。会计信息化专业教师还应当开展会计信息化前沿讲座课程,传播管理信息化理念,打破管理各学科的藩篱并将各课程中割裂的知识加以整合,使学生全面理解会计信息化理论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

( 四 )加强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素质复合化是培养复合型初级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前提。高校对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师资要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原则,鼓励教师成为高层次会计信息化人才,不断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信息化教学人才为学校所用。首先,高校要不断引进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会计信息化专业人才充实教学师资队伍,完善既有师资结构。其次,从事会计信息化教学的教师应当努力充电,使得自己具备在会计信息化基础上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并且将这种优势发挥出来,用以指导整个会计研究的进步。再次,高校应当鼓励从事会计信息化教学的教师定期到企业财务部门进行实践锻炼,培养解决会计信息化实际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自身整体素质。最后,高校应当在转变理念、改革教学模式和整合师资队伍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体系,建立会计信息化教学团队。高校应当鼓励全体财会类课程教师参加会计信息化培训,开设会计信息化前沿讲座,组织研讨会进行交流,消除会计教学师资与会计信息化教学师资之间的隔阂,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高校会计信息化教学团队。这不仅有利于整合财会类专业既有资源,而且能够更好地实现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

( 五 )改革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的飞跃必然会推动会计的发展,信息技术发展也必然会带来会计方法、手段和功能的进步。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师必须根据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人才新培养目标大胆改革,锐意进取,采用情景式教学、启发式教学、项目教学等新教学方法,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会计信息化课程的积极性。教师要用科学管理理念综合会计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充分融合多学科知识分析处理现实问题。在会计信息化教学中,一定要以实践运用为导向,在课堂教学设计细节方面下足功夫,真实再现企业会计信息化场景,让每一个知识点生动鲜活起来,这样学生喜闻乐见,自己教授起来也兴味盎然。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会计信息化课程特点,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习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比如加强校企合作,把教学课堂设在企业会计信息化办公现场和项目实施现场,为学生提供创造性地运用会计信息化工具的机会,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会计信息化实务操作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倡导信息化生活理念并身体力行,让会计信息化领域最新成果以多种方式走进课堂,引导每一名学生将信息化理念应用于生活之中,让学生在进行会计信息化实践学习的同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努力成为会计信息化浪潮中的弄潮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

[2]庄明来:《会计信息化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 编辑 聂慧丽 )

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1 人口管理信息化的基本概念

人口管理信息化概念。

我国的人口管理信息化从1985年开始设想的,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人口管理被列入了公安信息化的发展规划要点。而“人口管理信息化”的说法大约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是在公安信息化概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被用来表述一种新兴的人口管理体系。它是公安信息化的一个分支系统,具有公安信息化的共性和自身的特性,也是公安信息化建设的最基础。

根据公安信息化的定义,所谓人口管理信息化,是指在公安部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人口管理领域的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人口信息资源,加速实现人口管理现代化的过程。

人口管理信息化的定义是:“所谓人口管理信息化,就是指在公安人口管理中普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人口信息资源,优化人口管理服务职能,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促进公安人口管理现代化的过程。”该文中对人口管理信息化建设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论述。

2 人口管理信息化的基本内容

我国人口管理信息化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人口管理信息化办公体系;三是人口管理信息化信息体系。

2.1 人口管理信息化办公体系

我国的人口管理信息化办公体系由部、省、市三级人口信息管理平台组成。

(1)部级人口信息管理平台。在公安部建立的一个超大规模数据库,集中存储全国13亿人口的基本信息。为全国各级公安部门和广大公安民警提供跨省、跨区、跨市为主的人口基本信息的快速查询查证,为全国各级公安人口管理部门开展跨地区户口迁移、纠正公民身份证号重错号和重复登记人口、进行人口调查等业务提供信息支持。为“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提供基础数据。

(2)省级人口信息管理平台。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建立的省级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及数据库。存储本省(区、市)的人口信息。负责向部级人口信息库报送数据,提供本省(区)的人口信息查询、分析、统计、决策支持等综合应用,为本省(区)范围内的第二代公民身份证。

(3)区域人口管理信息化系统。区域指省、市、自治区以下行政地区。其人口管理信息化的基本内容同国家是一致的,只是各区域发展不平衡,各有其特殊性发展目标、计划安排和政策法规。

2.2 人口管理信息化指标体系

人口管理信息化指标体系是根据国家人口管理信息化体系及其五要素的要求,选择能够反映人口管理信息化体系各要素水平的指标,并对各指标进行加权、排序、综合而组成的指标量度体系。通过对关键的信息化指标的统计与分析,可以定量地衡量国家、省区、城市、等系统的信息化程度,提高推进人口管理信息化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对于有效指导和促进信息化建设,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和发展计划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的人口管理信息化指标体系正在研究制定完善过程之中。

3 人口管理信息化的基本特征

关于这个问题,许多同志都作了论述。特征是事物的特殊性表现,其所反映的内容有本质性的、有现象性的、有评估性的。

人口管理信息化的本质特征是人口管理的现代化,现代化的理念、现代化的人口信息资源共享、现代化的人口管理方法手段、现代化的人口管理环境和条件。人口管理信息化的技术表现特征有人口管理技术的数字化、网络化、计算机化、智能化、多媒体化、综合化、立体化等。

4 实现人口管理信息化的过程

人口管理信息化是信息科学技术在公安人口管理应用的过程。这个过程又可以从两个层面推动:一是社会层面,二是技术层面。

4.1 实现人口管理信息化的社会过程

从社会学的角度认识,信息化就是信息科学技术的社会化,即信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融合、相互影响过程。我国的人口管理信息化进程发展速度较快,但全国发展水平不均衡,人口管理信息综合应用水平还比较低,主要制约因素是国家发展不均衡,基础薄弱,人才和经费不足。

4.2 实现人口管理信息化的技术过程

人口管理信息化要通过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来实现。信息技术作用于人口管理信息化的过程,大致有以下四个层面。

(1)基础条件建设。即人口管理信息设备设施建设、人口信息资源(信息库)建设和公安信息网络建设。这是人口管理信息化最基本的建设,必须先行一步。目前我国的人口管理信息化在这方面工作已经取得一定成绩。

(2)人才和制度建设。人才是关键,有了必要的技术人才就是有了技术。人口管理信息化要把人才建设放在首位,通过岗位培训、院校培养和外部引进解决所需人才。制度建设的重点是两个方面,一是对人的行为规范,二是对技术(设备)的标准规范,两条缺一不可。

(3)信息技术应用过程。这是人口管理信息化的内在操作运行过程。对于人口管理来说,这个过程就是:人口信息技术深入公安人口管理,与日常工作整合;深入各基层单位,精心设计恰当运用信息技术,优化人口管理过程;深入人口管理全过程,使之在人口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尽可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力求产生最大的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功能。人口信息技术“三深入”应该作为我们的一项人口管理信息原则。

(4)信息技术发展及其标准化过程。信息技术是当前世界上发展最为迅速的技术。它的不断发展为信息化创造了高技术、高质量、高效益,使信息化成为一个永无止境的长期过程。因此,公安部人口信息主管部门及时追踪信息技术发展前沿,及时制定了在人口信息领域的国家和部颁标准,不断提高人口管理信息化的标准化程度。

5 实现人口管理信息化的策略

为了能够又快又好地实现人口管理信息化的既定发展目标,国家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和策略,大致可以归纳为“4句话32个字”:党委引导;逐级推动;突出重点,试点先行;依托金盾,各方协同;以人为本,广泛应用。

多年以来,全国各级公安机关在党委政府领导和支持下,按照公安部的统一部署,认真积极开展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使这项工作取得迅速发展。到目前,实现了派出所、市级、省级、部级多极联网的人口信息管理体系,现正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系统向更高水平前进。

摘要:人口管理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科学技术理论、国家信息化理论和方针是人口信息的基础。

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通过对我国地理信息系统人才需求状况以及专业教育现状的调研分析,结合我校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教育实际情况,提出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板块式教学体系”的教学新模式,并从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板块式教学体系:实践教学

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以及21世纪的前沿技术,已经深入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如何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对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要求,如何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本科教育与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进行有效衔接和转换,以便更好地解决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就业与个人发展问题,进而全方位推进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整体发展,已成为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学科快速发展的瓶颈问题。

一、地理信息系统人才市场需求

 1.地理信息系统人才市场需求现状及趋势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及产业,而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育是地理信息系统学科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根基和源泉。在1998年全国普通高校本科504个专业压缩至249个专业的情况下,教育部特别增设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这一点就足以证明地理信息系统在教育事业和产业发展具有特殊优势和生命力。

地理信息系统产业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进入起步阶段。随着不断发展,到2008年,我国地理信息系统产业产值已经超过600亿元,从业人员约40万人,从业机构超过1万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人才需求将不断增加,特别是与地理信息系统相关的高端技术研发人才和综合管理人才严重缺乏。相关分析指出,在未来五年的时间里,全球地理信息系统市场有望增长50%,复合年增长率在9,3%左右。随着地理空间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内从事地理信息系统研发的高科技企业的增多,对地理信息系统人才的需求还将增加。

2.地理信息系统人才市场需求中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的情况来看,目前总体就业状况不容乐观。

曾有人在地理信息系统论坛上对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学生作了两项调查,分别是“毕业前理想的地理信息系统工作”和“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旨在依此分析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及如今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需求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想成为“地理信息系统程序员”的占了绝大多数,从毕业后的就业来看,从事“地理信息系统程序员”的就业人员也是最多的;其次则是从事“地理信息系统相关行业”,这些相关行业主要有地图数据处理、测量、地理信息系统相关软件的使用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教育等。在调查中令人担忧和值得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教学人员思考的是,毕业前居然就有9.5%的人选择“早就想离开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了”,毕业后居然有12.8%的人所从事的工作“与地理信息系统一点关系都没有”。由此可见学生的就业状况并不理想,这不仅仅与就业市场及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生的个人素质有关。

同时,有人也曾做过在对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满意程度调查中,选“有信心”的人占58.7%,选“随机遇”的人占14.3%,选“前途茫茫”的人占27%。这说明大多数毕业生对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前景还很有信心,但同时也有不少人对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前途感到迷茫。

《2009中国地理信息产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中的相关数据显示,求职者和招聘负责人都一致认为“学校课程设置不合理,动手能力差”是就业难的主要因素之一。

由此可见,我国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很大,但更需要动手能力强或有经验的人才。这也对高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育提出了挑战,需要高校的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育适应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市场需求。

二、我国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地理信息系统科技与产业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育事业也蓬勃发展。目前,我国开设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有近180所高校,加上一些科研机构,全国约有200多个教育单位,在校学生约达4万之众。

尽管如此,我国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育还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地理信息系统蓬勃发展的需要,底子薄、问题多是我国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育的基本现状。在当前开设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高校中,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地理学背景的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另一类则是具有测绘背景的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但由于受到师资的限制,使得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体系过于庞杂,主次关系不明确,难以使学生掌握系统性的专业知识。

 2.由于各个高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在确立或调整教学计划时缺乏统一的指导方针与思路,造成教学体系混乱,影响了教学效果。

 3.由于受到教学硬件限制,学生动手能力训练不足,尤其是创新型教学实践欠缺。

三、“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板块式教学体系”的建设

1.“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板块式教学体系”建设出发点

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是教育的主要目标。通过对前人的研究结果和国内多所开设有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院校以及地理信息系统就业市场的调研,发现当前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本科教育已经不能适应地理信息系统学科和产业发展的需求。

针对这一现实问题并结合新的教学理念,我校提出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板块式教学体系”。并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1) 根据地理信息系统学科的“变与不变”进行教学改革。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集计算机科学、地理学、测绘科学、空间科学和管理科学等为一体的新兴边缘学科,从而使得地理信息系统学科的知识体系非常庞大,所以不可能在大学四年的教学中教给学生全部相关知识,即使可能也是过时的知识。

因此,我们需要认真研究地理信息系统知识体系,从中找出那些基本理论和基础技术相对不变的知识体系,将其作为教学中相对不变的部分。而对更新较快的知识体系随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以适应其变化。

(2)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在信息社会里,像过去那种“学四年而管用一生”的培养模式是不可行的,人们必须“终身学习”,而大学仅仅是人生不断学习的过程中较为集中的重要阶段。因此地理信息系统人才的培养模式,应在注重基础理论教育的基础上,加强专业素质教育,强调专业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

(3) 注重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高校培养的人才最终要面向市场,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力求培养出适应市场需要的人才。针对近几年的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本科生就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状况,结合课程体系优化和教学改革,我们特别强调要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板块式教学体系”建设实践

以“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板块式教学体系”为出发点来修订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学计划,进而形成“保持专业主

干课程稳定,并根据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发展动态及市场需求变化适时调整辅助课程”的教学体系改革方案。

改革的具体方法与措施包括:围绕板块式教学体系结构精简课程,加强主干课程课时,强化教学实践环节:合理安排授课时序,对低年级安排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高年级则根据市场需求动态开设专业选修课和相应的实习课,提升专业技能和创新意识,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和培养。

在“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板块式教学体系”中,其核心内容是“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板块式课程体系”。整个课程体系又分为“核心课程体系”、“技术支撑课程体系”和“基础理论课程体系”,从而形成了7大专业板块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对独立的结构体系。

各板块的相互联系及其主干课程如下图和下表所不。

(1)核心课程体系。由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及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组成。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是学生学习其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基础;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应用是训练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是训练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通过核心课程体系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增强动手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对地理信息系统人才的需求。

(2)技术支撑课程体系。由“测量、地图、遥感、计算机”四大板块组成,各板块具有特定的教学功能。

现代测量学板块:“测量”是获取地学空间信息的常规方法,其成果(通常是“点源”数据)是编制地图和构建应用型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数据来源,因此现代测量学板块是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元素。

现代地图学板块:“地图”是地学空间信息在各种研究介质上的模型化表示,是地理学相关各专业科研成果的最常见的可视化形式,无论现代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如何发展,地图始终是地学数据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遥感技术板块:“遥感”是利用航空、航天测量平台和高科技传感设备对地球表面的空间信息进行远距离摄取的技术,是一种区别于传统测量方法的“无接触式”测量方式。

计算机技术板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的重要支撑,如果没有计算机领域内的可视化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与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的持续发展与支持,地理信息系统将成为“无本之木”。

(3)基础理论课程体系。由“地理学、数学”两大板块组成,各板块的作用、分工及联系如下。

地理学基础板块:地理学的基本知识与理论是构建应用型地理信息系统的必要前提,而地理信息系统反过来又是解决大多数现代地理学问题的崭新技术。因此,该板块对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提供理论,也提供解决某些地理信息系统问题的方法。

数学基础板块:数学方法及其模型是计算机运行必需的理论和技术基础,同时也是解决复杂地理学问题的高效途径,地理信息系统的数学课程板块中的“离散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理论可以为地理学建模提供必要的思想方法。

参考文献:

[1]3sNews,首届地理信息产业招聘会吸引万名求职者[EB/OL],http://www,3snews,net/html/83/n-25483,html,2009-11-03,

[2]贾泽露,刘耀林等,从市场需求看我国高校GIS教学改革[n地理空阃信息,2006(4):75-77,

[3]张岳,GIS专业就业市场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7,

[4]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2009中国地理信息产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R],3sNews视讯传媒,2009,

[5]黄杳元,马劲松,高校GIS专业人才培养若干问题的探讨[J],国土资源遥感,2002(3):5-8,

[6]刘万青,李同升,李天文等,高校GIS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渐进式改革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8(2):13-15,

[资助项目:陕西省教学改革项目“测量学精品课程建设”;西北大学教学改革项目“测量学精品课程建设、测绘科学技术教学团队建设”]

[责任编辑:余大品]

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地理信息系统在近些年已经有了不小的发展,在水文学以及水资源管理中都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因此本文就将根据地理信息系统来分析在水文学以及水资源管理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水文学、水资源管理、应用

一.前言

地理信息系统就是将地理数据库作为基础进行空间数据分析以及数据处理的技术,之后随着地理信息系统的不断发展也成为了一门新兴的地理学科,这是一门集中了地球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三种的综合学科。

二.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发展过程

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是以计算机以及传感这两项技术为基础,对勘测地域的地理信息进行全方位的展示,主要就是通过空间信息模型进行展示的。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库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数据的分析,数据库的数据也会随之更新。地理信息系统还能够根据传感器将传感器反馈回来的信息进行绘图,通过绘图也能够详细的了解勘测地域的地理信息。

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专题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工具库、区域信息系统。其中专题信息系统的特点就是优先目标以及专业,其中包括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以及水土流失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工具库就是能够进行分析一系列操作的软件包,能够分析以及管理自然资源、环境等信息。区域信息系统就是对区域内的信息进行研究,这一优点就是能够根据区域的不同进行不同规模的研究。

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主要有四种,第一种就是分析,这一功能能够画出地下水位等值线图以及地下水库的容量,这样就能够准确的对未来地下水资源的变化进行分析预测。第二个功能是水资源调度,这一功能是说明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让能够创造更大经济效益的行业使用更多的水资源。第三个功能就是信息检索,这一功能就是对数据库中的水文资料进行查询。第四功能就是模拟决策,它能够根据系统的分析结果进行模拟,并对结果进行评价,之后将预测的结果输入决策模型中。

地理信息系统这一项技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现,之后随着这一技术的不断发展,也逐渐形成了一门新兴的学科。地理信息系统运用于水文学领域最早在上世纪的七十年代,主要是进行数据的处理以及分析工作,之后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计算机以及遥感等技术也运用到了地理信息系统之上,通过这些技术的互相结合,水资源规划、调度、配置等问题都能够得到解决。我国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运用于国土勘测、水土资源管理等方面。

三.地理信息系统在水文学以及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一)地理信息系统在水文模拟中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在水文模拟中的应用主要是将与模型相关的数据以及实验结果等进行收集、归纳、操作等,之后将水文模型进行细化,从中得出水文学的实质,并对水文学加深了解。在大多数的水文学案例中都具有三维空间的特色,因此水文模拟采用的模型大部分是三维空间分配模型。地理信息系统是由两个单独的实体形成的,这两个单独的实体结合之后才有可能得到科学的地理数据,所以才会利用两个实体的结合来对水文模拟进行改造。关于这一应用的最新的方法就是将数据统计分析与数学两者结合,经过试验证实在水文模拟方面也能够有不错的结果,主要能够运用到洪水的预测、水污染的预估等。

(二)地理信息系统在水文数据管理中的应用

水文数据管理是一件麻烦的事情,但是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的运用,将水文数据管理的复杂程度降低了很多,这主要是因为水文数据的管理包含的内容十分繁杂,有地理数据管理、水文模拟数据的管理等,我国的地理信息系统在水文数据管理中主要运用在水质数据、供水数据以及传感数据的管理上。这是因为我国的水质部门对于水质数据的要求很高,因此地理信息系统在我国水质部门的应用愈发广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地理信息系统也不断的发展,水文工作者可以通过与制图工具的结合实现更深入的研究,这样就让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范围更加的广泛。这样地理信息系统不仅仅让数据采集能力得到了提升、分析以及管理能力也都得到了提升。

(三)地理信息系统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1.水资源的调查评价

地理信息系统对水资源的调查评价就是对水资源的利用情况等进行分析以及评价,这一应用就是将地理信息技术运用在水文模拟以及水资源的评价上。

2.水环境监测管理

地理信息系统在水坏境的监测管理上也得到了应用,主要就是对已经被污染过的河海湖泊进行实时的监控,对水资源的恶化情况进行更为深入、详细的了解,并对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监测。除此之外地理信息系统还能够对过度开采引起的地面下沉的现象进行监控,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以及管理能力,对资料进行快速的查询,并进行分析,这样就能够对水环境的检测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详细的了解。

3.防洪

我国历史上就出现过很多的洪涝灾害,至今我国的洪涝灾害对我国人民生活的影响仍然存在。地理信息系统同样也能够运用到防洪中去。防洪系统就是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进行建设的,它能够根据已经建立的防洪区域社会经济数据库,进行实时信息的采集之后就能够对洪水情况的分析,再根据全球定位系统能够快速的帮助人们进行决策。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的防洪决策系统在许多地方已经成功使用,这项技术也很成熟,计算的时间也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而逐渐的缩短,这一切都标志着将地理信息系统运用到防洪中的这一应用的可用度已经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4.区域地下水资源管理

地理信息系统还可以运用到区域地下水资源管理中去,这一应用的基本想法也是凭借着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进行的,将地理信息系统与更多的数据库系统连接,将同一地区的地址、水文等各种数据信息都输入到数据库中,这就形成了区域地下水资源管理系统,然后再进行后期的開发就能够正常的使用。

四.将地理信息系统运用到水文学以及水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

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减少对环境的重视,这都造成了世界上的资源越来越少的现象。在地球上资源的分布并不是均匀的因此有许多的资源都面临着枯竭的危机,水资源也正面临着这一严峻的问题。水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任何生物离开水都不能够继续生存,因此水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我国属于水资源缺乏国家,怎样高效的利用水资源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地理信息系统就能够对水资源的利用以及管理起到很大的作用,通过地理信息系统,人们能够详细正确的了解水资源的分布情况、之后还能够根据这些情况的收集,对水资源进行管理,这样就能够保证更加准确、高效的利用水资源。除此之外,地理信息系统还能够对已经污染的水资源进行监测,将它们进行监测管理,防止出现污染区域加大、程度加深的情况。因此地理信息系统不管是对水文学还是水资源管理都十分的重要。

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严峻,这一问题也成为了影响经济增长的一项原因,而通过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利用就能够缓解这一问题,提高对水资源的正确使用率以及对水资源的管理效率,而地理信息系统也随着水资源的日渐减少被逐渐重视,人们深入对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地理信息系统能够不断的进步,我国的社会经济也能够继续的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强. 基于生态水文学理论的西北旱区水资源管理初探[J]. 价值工程,2016,18:199-201.

[2]康青勇. 浅谈地理信息系统在水文水资源方面的应用[J]. 四川水泥,2016,08:321.

[3]陈洁. 黄河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山东大学,2012.

[4]李玲.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D].北京交通大学,2014.

[5]邱炳谦. 地理信息系统在水文水资源应用探究[J]. 农家顾问,2015,06:54.

[6]温荣平. 试论地理信息系统在水文水资源中的应用[J]. 黑龙江水利,2015,09:60-62.

[7]吴爱民. 地理信息系统在水文学和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 农业与技术,2014,08:254.

上一篇:特殊性城市老年教育论文范文下一篇:语文创造力教育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