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的渊源范文

2023-09-21

国际法的渊源范文第1篇

凉州宫灯一直是历史上一段传奇的佳话, 被后人无数次赞叹和歌颂。《开元遣事》中记载到, 玄宗皇帝李隆基于唐开元初在精通法术的叶法善陪伴下, 在正月十五日晚上抵达凉州观灯, 结束之后便前往酒楼, 因行程安排匆忙, 身上毫无分文, 借镂铁如意作抵押。在众多历史传记书中, 现在能看到的早期记载是《太平广记》卷二十六引《仙传拾遗》中的一段:开元初, 正月望夜, 玄宗移仗于上阳宫以观灯。尚方匠毛顺心, 结构彩楼三十余间, 金翠珠玉, 间厕其内。以灯为龙、凤、螭、豹腾踯之状, 似非人力。玄宗见大悦, 促召师观于楼下, 人莫知之。玄宗曰:“师顷尝游乎?”曰:“适自彼来, 便蒙急召。”于是令玄宗闭目, 约曰:“必不得妄视, 若误有所视, 必有非常惊骇。”如其言, 闭目距跃, 已在霄汉。俄而足已及地。曰:“可以观矣。”既睹影灯, 连亘数十里, 车马骈阗, 士女纷委。玄宗于凉州, 以镂铁如意质酒, 翌日命中使, 托以他事, 使于凉州, 因求如意以还, 验之非谬。

又说, 开元年初的元宵之夜, 唐玄宗身处大明宫内, 眺望远方的西边天空, 整片通红, 似如火烧, 究其缘由, 有说是凉州正在举办灯会。虽然这个解释很夸张, 凉州灯火纵然再万人空巷的盛大, 地处千里之外的长安是不可能通过天空云彩变化而察觉到的, 但是从言语中也能够看到凉州灯会盛况深入当朝人心。唐玄宗听人说, 天下的元宵节, 京师最好, 除此之外只有凉州的元宵节与此媲美。他召道长叶法善一起连夜赶往凉州观灯。唐玄宗凉州观灯只是一个引子。不过, 从这传说中从侧面说明唐人的元宵节是非常的隆重。

此外, 在《广德神异录》也有记载这个故事。其七十七行卷中依照《仙传拾遗》中的叙事而写, 两者有多个想通点。至于镂铁如意质酒的记录, 《仙传拾遗》中唐玄宗是主人公, 而《广德神异录》却把叶法善作为事件主人公。后来唐懿宗咸通进士王棨, 根据这个故事又写成了律赋《玄宗幸西凉府观灯赋》 (见《全唐文》卷七百六十九) .主要描写正月十五日晚上召叶法善陪同玄宗飞行到凉州后观灯的情景。在王棨的笔下凉州的灯会好似天上人间般的美景, 给人“千条银烛, 十里香尘”的应接不暇的眼花缭乱, 更能让人有“红楼逦迤以如昼, 清夜荧煌而似春”如梦般的身临其境的错觉。王棨在文中还描述到, “彩揺金像之色, 光夺玉蟾之影。”进一步烘托了凉州灯会的繁荣景象。更让人惊讶的是赋中描绘的凉州的灯形态多变, 有形如鸭子灯的金色灯, 看上去金光四散非常耀眼, 还有荷花形状的白色灯, 如同是天上的繁星落地一般璀璨, 多样造型的灯也给灯会增添了一抹有趣的色彩。”王棨用活泼生动的语言词汇描绘了唐代凉州元宵节的盛况, 人影参差, 香麝四溢, 犹如天上人间般的存在。在唐人小说《集异记》中也存在类似的描述。灯会是唐代的特色节日的庆祝方式之一, 关于此的诗词歌赋更是不少, 灯会的热闹盛况激发了诗人作家们的灵感创作, 带来了别样的情感体验, 其中大多数都是积极地节日情感表达, 例如有“火树银花合, 星桥铁锁开。”“一曲笙歌春如海, 千门灯火夜似昼。”等多样风格各异的描述。可见凉州宫灯灯会在民间的盛行, 凉州宫灯由此而得名。

国际法的渊源范文第2篇

中国茶文化和日本茶文化都是东方文化的奇葩,在世界文明史上,各显风采,要想更内在地、更深刻地了解中日两个民族,不了解中国茶文化和日本茶文化,都难以全面地了解。因为中国的茶文化和日本的茶文化都蕴含丰富,充分体现了各自的民族特性。

日本茶文化源于中国的茶文化,然而,从最初的不断模仿到不断的改造并注入日本的民族特色,而最终成为代表和体现日本民族性的文化。本文通过对这两种文化进行比较,以说明这两种文化所体现的民族性和在各自的思想文化中的不同地位及不同的历史作用。

关键词:中国; 日本; 茶道; 文化; 渊源

一、 茶文化的定义及研究目的、意义

(一)文化及茶文化的定义。文化是人们生活样式的全部,是人们亲手创建的有形无形的成果的总和,每个民族、地域、社会都有自己的文化,通过不断的交流得以发展,尤其在哲学、艺术、科学、宗教等领域发展迅猛。文化由人类创造并推进了人类和社会的进步关于茶文化先学大家们有各自不同的定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茶文化以茶为载体传播各种文化,茶和文化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特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茶道是茶文化直接的表现形式之一,现今的茶道追求修身养性,遵从礼法,日本饮茶起源于镰仓时代,后发展成诸多派系。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茶由中国传入日本,成为日本传统文化的代表,也是中日两国文化的象征,因此也可以说茶是中日交流的结晶和见证。研究日本茶道,对于促进对日本文化的了解有重大意义。而且在当今这个物质化世界,竞争更加激烈,人们的心理也容易失衡,人际关系紧张,而茶道中的“和、静、清、寂”正是当今世界所需要的,因此,提倡茶文化,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二、提出问题

茶道精神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可以从茶在日本的由来,发展及所传达的精神方面来考虑中国对日本茶文化的影响,此外,还可以考虑其作用和历史地位。

三、 研究方法并收集资料

(一)收集资料。本文不仅有老师的细心指导,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收集有关茶文化的资料,以确认其中的人物、时间、历史事件都是正确的。

(二)研究方法。读很多有关茶文化的文献,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选取素材,观点,发现茶的起源,发展和历史,探求茶文化的社会意义。

四、 茶的起源及茶文化的发展

(一) 茶的起源。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清代郝懿行在《证俗文》中指出:“茗饮之法,始见于汉末,而已萌芽于前汉。司马相如凡将篇有?F诧,王褒僮约有武阳买荼。”郝懿行认为饮茶始于东汉末,而萌芽于西汉。西汉著名辞赋家王褒《僮约》“烹荼尽具”的约定,是关于饮茶最早的可信记载。《僮约》中有“烹荼尽具”、“武阳买荼”,一般都认为“烹荼”、“买荼”之“荼”为茶。《僮约》订于两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故中国人饮茶不会晚于公元前一世纪中叶的西汉晚期。我们认为中国的饮茶始于西汉,而饮茶晚于茶的食用、药用,中国人发现茶和用茶则远在西汉以前,甚至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

(二)茶文化的发展。茶在中国有着根深蒂固的地位。茶文化是东方文化的精髓,是东方民族不朽的文化遗产之一。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的?l源地,也是最早发现、利用茶叶的国家。中国茶,是文人异士会面必不可缺的一种东西。这些人能在茶中喝出友谊、喝出交情。中国人,自然谦和,不重形式。所以不管是唐代的茶经,宋代的大观论茶,或明代的茶疏,一般人民将饮茶融成生活一部份,没有什么仪式,没有任何宗教色彩。中国茶与中国文化息息相关,是中国礼仪之邦的体现点之一。

从汉魏、两晋、南北朝开始以来,饮茶风俗从巴蜀地区向中原广大地区传播,茶文化由萌芽逐渐发展。王褒是四川资中人,买茶之地为四川彭山。最早对茶有过记载的王褒、司马相如、扬雄均是蜀人,可见是巴蜀之人发明饮茶。当今世界广泛流传的种茶、制茶和饮茶习俗,都是由我国向外传播出去的。据推测,中国茶叶传播到国外,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五、 日本茶道的发展

约于公元五世纪南北朝时,我国的茶叶就开始陆续输出至东南亚邻国及亚洲其他地区。公元80

5、806年,日本最澄、空海禅师来我国留学,归国时携回茶籽试种;宋代的荣西禅师又从我国传入茶籽种植。

据记载,中国茶传入日本可以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期是奈良时代(六朝―唐),虽然这一时期没有记载文献,但是1422年的《公事根源》有记载,圣武天皇赏赐给僧侣遣唐使带来的茶叶,当时唐朝把茶叶当做药来使用,而这一点也被日本人所学习;第二期是平安时代(六朝―唐),日本佛教徒最澄和空海于804年和遣唐使一起乘船回到唐朝,最澄于805年回到日本,空海于806年回到日本,两人在传播佛教的同时,也带回了我国的茶叶。在当时的日本,茶属于珍贵物种,因此只有天皇、僧侣及贵族阶级等人才可以喝,庶民是喝不到的。《茶经》详细记载了茶的起源、制法、饮用以及茶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茶书:第三期是镰仓时代(宋),此时代有荣西去我国学习临济宗,同时,为日本带去了茶籽,茶的功效很容易被日本人接受,中国的陆羽被称作“茶祖”“茶圣”“茶神”,而日本的茶祖是荣西,他也有卓越的功绩。因此,这一时期随着茶产量的增加,能喝到茶的庶民也逐渐增加了。以上三个时期都是以抹茶法为主,而从第四期江户时代(明)开始更盛行煎茶法,江户前期,隐元禅师晚年应日本长崎兴福寺之请赴日弘法,从福建省来到日本,带去了当时明朝盛行的煎茶法,永谷宗?矣?1738年将煎茶法成功进行改良。现在饮茶成为日本人的日常,茶在超市和便利店都有卖,在居酒屋也经常喝乌龙茶。

茶文化作为我国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在日本得到了登峰造极的发挥,它并不是并不是简单的模仿和吸收,而是从最初的模仿到不断改造,最终形成了深含日本民族特色的茶道文化,并成为日本的国粹,享誉世界。日本的茶道非常注重精神主义,有一种“脱离世俗 别具风格”的精神表达。

六、 儒教、道教、佛教和茶道

茶道文化是儒教、道教、佛教等诸家思想的结合,结合了唐代文化的特色,奠定了茶文化的基础,创造了茶道精神。其中,“和、敬、清、寂”形象地表达了茶道精神,“和、敬”表达主客心灵相通的意蕴,而“清、寂”则表达出茶院和茶室之间微妙的关系。“和”即同事之间相互协作,和睦相处,“敬”即朋友之间的相互尊敬,“清”即身心清净,心无杂念,“寂”即普通,以平常心看待事物。

(一)道教和茶道。暂且不谈饮茶始于道教这种说法的真假性,在道教中,茶道实现了人生的艺术的完美结合,道教主张的“天人合一”“无为而治”思想和茶道的协调(也就是“和”的精神)相一致,中国的历史学家说道教思想是对道教“生于现世术”的回答,也就是说道家思想在现在也是以自我为中心展开的。现在是无限移动的,处于相对性的主要地位,相对性对于调整来说是重要的,是具有艺术性的。道教和儒教、佛教不一样,道教会调整周围的生活环境,从生活的痛苦中看到美好的一面。

老子主张虚无当中存在本质的东西,可以说虚无当中包含着全部,也就是说在什么都没有的空间里也存在运动的可能;自己无论在怎样的情况下可以支配自由不被践踏,那是因为整体通常是由部分来支配的,这种教育思想具有自我解脱的意蕴,这和茶道精神相同。

茶道在生活中有很多的表现形式,虽然可能会觉得茶室和日常生活中的有所不同,实际上那正是人们生活的场所。所有的事物和自己一体化,身处其中,过更加自由的生活,所以说日常生活和茶室没有区别,同处一个世界。

茶道的主流是包含着道教老庄思想的“禅”,茶道的全部理想,就是从“在人生微小的事情中学习到重要的东西”这样的禅的思想中得来的,道家思想为茶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禅就是其中真实存在的东西。

(二)儒教和茶道。镰仓时代日本传来了供僧侣学习的程朱理学,这是继佛教以后,接受了中国的儒学、老庄思想和道教的影响。日本人从镰仓时期开始,就集儒教、佛教和神道为一体,不久,在室町时代末期,儒教从禅宗当中独立,但是,实际上在接近国家安定期的江户时期开始扩展,江户幕府把程朱理学定位官方学说,朱子理学很受欢迎,随着儒学的发展,不仅程朱理学,古学派、折衷学派也积极扩展,据资料记载,儒学对武士道和茶道有很大的影响。

儒学思想是中国百家思想的纲领,也是茶道思想的主体。儒家思想中的“中庸”和“仁礼”被用于茶道,在饮茶的时候能够促进交流,创造氛围,增加友人之间的情谊,而且在烹茶的时候,可以进行自我反省,从而客观地认识自己和世界。内省不仅可以增进理解,促进协调,而且还可以增进友好发展。在儒教中可以实现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的调和,或者可以说实现个人和社会共同进步的理想,这就是茶道的基本理念。

(三)佛教(禅)和茶道。日本的茶文化由中国传播而来,在文化传播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佛教的僧侣们,他们带着茶的种子和茶器回归,把茶作为药来使用,而且以他们为中心把饮茶传播开来,所以说,日本的茶文化结缘于佛教的传播。

佛教的修行可以达到净化精神的作用:而?U就是集身心于一体,达到无我无心的境地,所以说宗教是茶道主要的因素,茶道存在意义的根源,最明了的定义就是茶道是禅的化身。

茶道深受儒教、道教和佛教三种精神的影响,佛教中的禅给茶文化带来了巨大发展,融合儒教形成了茶礼来敬奉先祖,而且融合道教进一步发展。

总之,茶源于中国,后传入日本,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成熟,茶道文化是社会的重要机能,对社会政治、经济,特别是文化有着及其深刻的影响,发扬此传统文化,能够净化风气,促进国际交流,“以茶会友 共同发展”。本论文从茶的历史、发展和精神方面讲述了中国茶文化对日本茶道的影响,茶的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泛,形式多样,鉴于自身文化素养不足,分析不到位,今后会加大研究力度。

[参考文献]

[1]滕军.中日茶文化交流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9.

[2]张立新 孔繁志.日本概况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8.

[3]褚艳.解读中日茶文化的异同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蓝晓萍.中国的饮茶与日本的茶道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5]原味日本语:中国文化、日本文化快乐读解/(日)平山崇编著.―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9.2.

[6]兵藤裕己.日本の文学.(日)?|京美?g,2004

[7]施由明.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比较略论J.农业考古,2002年02期.

[8]日本:(日)大森和夫,(日)大森弘子著.-2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8.

[9]久松真一.1984.茶道的哲学M.思想社.

[10]郭孟良.2003.中国茶史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11]千宗室.1983.『茶?U』と我が国茶道の?s史的意?xM.淡交社.

[12]川腾平太.1987.茶の文化と文明.?|京.小学?^.

[13]守屋毅.1981.茶の文化その?t合的研究第一部.淡交社.

[14]王国安?要英.2000.茶与中国文化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5]董尚胜?王建荣.2003.茶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16]黄志根.2000.中国茶文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国际法的渊源范文第3篇

沅江三棒鼓作为三棒鼓的分支, 与土家族三棒鼓和汉族其他地区传统的三棒鼓 (如湖南、湖北等地汉族地区) 有同有异, 在当地影响深远。

1 历史渊源

三棒鼓历史悠久, 相传产生于唐宋时期。《中国民间艺术大辞典》和《中国音乐词典》中三棒鼓词条有相似的描述:一种技艺性歌舞、曲艺。盛行于湖南、湖北等省。……唐代有称“三杖 (鼓) ”的。宋代陈《乐书》记载:“唐咸通中有王文举好弄三杖, 打撩万无一失, 近世民间犹尚此乐。”元代有“花棒鼓”, 明代以来才始称三棒鼓。《纲鉴》载:唐朝有个名叫吴月坚的“手抛三个木棒”, “唱词出口成章”。

《沅江县志》记载:清初, 三棒鼓、渔鼓两项曲艺最受群众喜欢, 流行甚广。三棒鼓相传在明清时期由湖北传入, 县境赤山等地最为流行。三棒鼓旧时是一种乞讨工具, 自然灾害和社会现状逼迫着身怀绝技的劳动人民拿起三棒鼓流浪四方, 用手中的三根帮子乞讨过活, 这也大大推动了三棒鼓的流传推广。《县志》记载:1980年春节, 全县出动包括34班三棒鼓演员等近两万人表演, 观众达数十万人次。可见当时民间艺术蓬勃发展, 三棒鼓广受欢迎。

在采访途中, 我听到这样的传说:明朝时期, 武艺高强的苏子健、苏兰雕两兄妹扮作三棒鼓艺人, 一举攻破地方富豪占据的九大华府城, 劫富救贫。两苏被认为是三棒鼓的祖先。而沅江三棒鼓的始祖则多被认为是已故的赤山龙虎林场人涂小凤, 据说他曾在湖北洪湖学艺, 后回家乡传道授业, 所带学徒两百有余, 影响颇大。

2 表演形式和特色

沅江三棒鼓是一种通过自耍自编自唱自敲的方式, 将杂技、演唱、表演融合而成的民间曲艺形式, 其表演一般分为两人或三人, 最初表演者为一男一女, 男人掌鼓, 女人掌锣, 后逐渐演变成师徒两人的合作演出。表演不分角色, 打鼓的被称为上手, 打鼓、丢棒 (球、刀) 、演唱同时进行, 是表演的核心。敲锣的称作下手, 主要是配合上手伴奏伴唱。三人表演, 则有一人专门丢刀杂耍, 伴唱附和。

音乐形态上, 三棒鼓的曲调相对固定, 每一种不同的风格采用相对固定的曲调演唱, 以不变应万变。

方言演唱, 俗而不烂, 别具韵味。民谣常说“十里不同风, 五里不同音”, 建立在大众口语基础上的民间曲艺, 通俗易懂的方言更易被老百姓接受。“区别这些地方戏的最显著的特征是方言而不是声腔, ......声腔可以随方言改, 方言却不肯随声腔改”。

唱词方面, 词谱分为根据史诗、传说等改编而成的老本子和创作者即兴表演、脱口而出并以褒扬为主的脱口赞。三棒鼓之初作为“讨米家什”, 表演者为解决生计背着行囊挨家挨户表演, 称之为“缘门”, 到各家各户一般先唱随口赞, 迎合主人喜好。如果听众有要求, 再打一处老本子。

表演工具:民间流传着“一棒三个眼, 内方外叉圆, 三九二十七个钱, 拿起到处玩。”三棒鼓道具要求严格, 鼓架为三尺三, 双面牛皮鼓需七寸三, 棒子七寸半, 一个棒子上有四个眼, 每个眼需分别镶嵌三枚铜钱。三根棒子的表演招式众多, 如“刘海砍樵”、“毛国金打铁”、“满妹子纺棉纱”、“猴子打跟头”、“鲤鱼跳龙门”、“张飞跨马”等。

形态结构:曲谱一般为“逢四行腔”, 唱词多为“五、五、七、五”字句, 调式最为“徵调”。意为每四句为一板, 每一板歌词字数为五五七五, 锣鼓节奏为三一五三一。如《陈木匠做官》选段:锣鼓啼悠悠/个位听从头/听陈木匠把官做/故事有情由/康熙八年间/有个陈朝善/家住河南南阳县/家财有万千……

相比汉族其他地方的三棒鼓与土家族三棒鼓, 沅江三棒鼓有同有异见表1。

沅江三棒鼓不同于完全意义上的汉族或土家族三棒鼓。究其原因, 与沅江市的天然地理位置和历史人文内涵有着紧密联系。沅江市位于湖南省北部, 濒临洞庭湖滨, 衔湘、资、沅、澧四水, 迄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 是洞庭湖区最早的县治之一。早在五千多年前, 现境内漉湖等地已形成原始部落, 春秋战国时期, 沅江成为了湘楚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赤山岛位于市西北沅、澧二水汇合处, 四面环水, 是洞庭湖西部的一个狭长小岛, 近山近水的地理环境导致沅江人民能方便与外界沟通交流, 三棒鼓也随之传播。同时, 深厚的人文内涵将三棒鼓吸收并进行本土化的改造, 使其适合本土群众的需求。

3 沅江三棒鼓的功能转变

三棒鼓集唱、耍、打一体, 具有娱乐、审美、宣传、新闻传播等众多特征,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 沅江三棒鼓的功能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

3.1 娱乐功能

“唱起三棒鼓/实在学得苦/瞒着爹妈买锣鼓/出门请师父”这是我在采访赤山老艺人苏克钢时, 苏老先生总结学艺经历的三棒鼓词。技术要过硬, 唱功需磨练。三棒鼓词长则上百板 (四句为一板) , 短则几十板, 随口赞更需要演员的口头表达、反映和应变能力。三棒鼓最初确实能为艺人们带来经济收入, 艺人学习的初衷或许有异, 但是要想赢得适当回报, 表演必须以趣味性第一, 用风趣朴实的语言表达思想, 观众才会心悦诚服。

如今, 三棒鼓的娱乐功能已逐渐丧失“娱乐至上”的时代, 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大家有了更多的选择, 电影电视等科技的进步加上流行音乐的盛行, 三棒鼓早已不再是人们农闲之余唯一的娱乐方式。

3.2 宣传教育功能

三棒鼓工具简单、表演方便、能深入群众, 田野乡间或者大街小巷都能成为艺人们自由表演的舞台, 这也是三棒鼓能在文革时期例外的存活下来的重要原因。在孙畅人等老艺人创作的三棒鼓新词《赤山是个好地方》中:锣鼓叮当响/小调唱开腔/歌儿不唱别地方/单表俺赤山/赤山好地方/俗称渔米乡/八百里洞庭翻金浪/宝岛嵌中央……整首三棒鼓词就是一张赤山的旅游宣传单, 将赤山的历史现状、人文景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概括起来。

从很多三棒鼓的歌词手抄本看, 三棒鼓词多有明显的思想教育作用, 如《劝世文》:为民把国报/为官担国保/为父必须把子教/为子要行孝/百事孝为先/忠孝两双全/父母恩情大如天/忠孝心不变/为人要知晓/要知父母劳/父母恩情比天高/听我书中表……一首《劝世文》化深刻为浅显教育世人为善为忠为孝。

随着社会的发展, 接受和传播信息的渠道愈发多样, 三棒鼓重要的政治宣传功能也渐渐淡化, 相比三棒鼓, 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手段带来的宣传教育作用似乎更加简便快捷。

3.3 文化传承功能

口耳相传的民间文化, 书面记载少, 用通俗的花鼓形式表现民间文化的三棒鼓作为文化传承的有力载体, 保留民间风俗和历史的同时, 也大大传播了主流文化。

三棒鼓的表演是一种力量与技艺的融合, 表演时, 艺人们装束朴素自然, 一切取自生活源自生活。三棒鼓的朴素的审美体验不仅体现在形式上, 更体现在语言、形式、人物、内容等方面。沅江三棒鼓在红白喜事上使用较多, 艺人们用随口赞表达对亡者的悼念, 歌声凄戚, 歌者动情, 听者泣泪。而在红喜事的演艺上, 三棒鼓则采用完全不同的曲调, 用热烈的花鼓为一对新人送上美好的祝福。这些说明了三棒鼓所折射出来的沅江人民对于生与死的态度。

沅江三棒鼓成为沅江人民表达思想的一种方式, 集中表现了沅江人民勤劳积极的性格内涵、质朴大方的审美取向。但是随着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渐渐消失, 民间文化面临失传的危险。

4 融入主流文化, 保护民间曲艺

社会飞速发展, 烙着“俗”字印痕的三棒鼓却愈发遭到冷落。老艺人逐个去世, 在现代媒体电视电影的强烈冲击下, 年轻人对此不屑一顾, 地方领导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重视……据调查, 解放初期会三棒鼓的艺人有300余人, 现今却不足20人, 最长者是85岁的苏志刚老人, 最年轻的是47岁的康志文。笔者认为, 要想抢救并传承民间文化, 唯一的途径是其与主流文化融合。

“在教学过程中, 无论政事地, 还是数理化, 我以曲艺 (其中的一种, 又叫三棒鼓或者花鼓) 教学生记故事或公式等, 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湖北的彭文前老师将文言文改成三棒鼓词, 大大提高了教学水平。恩施艺人向前和参加湖南卫视“谁是英雄”栏目现场表演三棒鼓丢刀技艺, 后又被“乡村发现”栏目采访。媒体的报道大大提高了艺人的知名度, 推广了民间曲艺。

以上事例启示我们, 沅江三棒鼓融入主流文化首先应该使传统的自娱自乐模式的三棒鼓走向市场化。文化馆或者相关部门可以从服饰、道具、音乐、布景等方面对三棒鼓进行整体而全面的包装, 在保留本土艺术原汁原味的基础上, 加入流行元素迎合大众口味;增强与媒体的联系, 通过现代媒体扩大其影响;成立民俗艺术团等团体, 倡导学习、广泛招生, 保证三棒鼓后继有人;指定专门人员或部门系统调查研究三棒鼓, 加强文字和影像记载;建立专门的三棒鼓表演场所, 如北京茶楼里含灯大鼓艺人每天都会固定时间表演, 可借鉴此形式;三棒鼓可以与沅江正在发展的旅游有机结合, 在如洞庭渔火节等大型政府或者民间活动中, 三棒鼓都可以作为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出现……

中国五千年久远的历史所带来灿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域文化与民俗精神的结合体, 无不浸润着各自的审美情趣, 其整体价值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扎根、生长、发展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三棒鼓作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 他表现了蕴藏在文化底层的历史、社会形态和民间文化, 其艺术的价值不只在于三棒鼓这种曲艺本身, 最为重要的在于以三棒鼓为聚合点而构建的传统美学特质及哲学意味, 贯穿于中华亚文化的发展当中。因此保护、传承三棒鼓, 弘扬民族文化已势在必行。

摘要:沅江三棒鼓作为一种有几百年历史的民间传统曲艺, 曾在沅江市广泛流传, 境内赤山岛最为盛行, 探索其历史源流、表现形式和人文背景将有助于了解地方文明, 进一步达到保护三棒鼓这种濒临灭绝的地方非物质遗产的目的。

关键词:沅江三棒鼓,民间曲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

参考文献

[1] 宋俊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刍议[J].江西社会科学, 2006 (1) .

[2] 范敬军[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保护语言与文化多样性文件汇编[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6.

[3] 郑传寅.传统文化与古典戏曲[M].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4 (1) .

国际法的渊源范文第4篇

摘 要: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的改革和推进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保障。职业教育真正要做到“依法治教”,必须严格立法程序,完善职业立法体系,及时补充、更新法规内容,加强执法和监督力度。

关键词:职业教育法;立法体系;立法程序;法规内容

一、《职业教育法》在立法和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立法体系不完善,缺少配套法规

《职业教育法》对职业教育的实际规范和保障作用,有赖于配套法规的全面建设、立法体系的协调、系统化。目前,我国关于职业教育的基本立法由《职业教育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三部法律组成。但多为原则性规定,实际操作层面,主要依靠大量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发挥作用,明显存在配套法规地域性强、数量少、位阶低、内容不全面等问题,法律调整过程也存在许多空白之处,教育失范现象大量存在,很多应由其调整的教育关系和教育行为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综观世界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均普遍建立有内容全面、体系完整的职业教育立法体系。如产业大国日本,目前已颁布的职业教育法规有百余部,主要有:《产业教育振兴法》、《职业训练法》、《职业能力开发促进法》、《职业训练基本计划》、《雇佣对策法》、《职业安定法》等,[1]已形成较为完善全面的职业教育立法体系,对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复苏和产业经济现代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促进作用。

2.法规内容陈旧单一,有待及时更新和补充

我国《职业教育法》颁行时间早,职业教育起步晚、发展慢,长期处于落后状态,《职业教育法》中未能体现职业教育的最新发展成果,法规内容明显陈旧滞后,主要表现为:

第一,对高等职业教育规定不足。从体系、内容上看,《职业教育法》主要是在规范初等和中等职业教育,对高等职业教育只在第13条中简略提及:“高等职业教育由高等职业学校或普通高等学校实施”。而没有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师资队伍建设、专业设置、招生就业等问题作出明确规定。但从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看,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作用和意义日益彰显。市场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必然要求职业教育的层次相应提高,要着重培养掌握高端技能的技术精英,这在发达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已经得到证实。目前,西方国家的职业教育已发展至博士教育层次,我国台湾地区也从上世纪50年代的高中阶段职业技术教育起步,迅猛发展形成中等职业教育、技术专科、技术本科以及技术硕士和博士共同构成的层次丰富、类别全面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这对今后我们发展、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第二,对促进就业内容规定不足。随着我国经济模式、产业结构的转型和调整,近些年来,失业人群大幅增加。为了保障社会秩序的安定和谐、市场经济的稳定有序发展,国家需要对这类失业人员及时提供特殊职业技术培训,使其转化为企业急需的特殊技术人才,实现企业效益和社会利益的同步提高。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法》第7条虽明文指出“国家应采取措施组织失业人员接受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但未能就此进一步规定具体的促进措施、途径以及相关机构的责任,使得此条规范未免流于空谈,不能起到保障失业人员顺利进入职业教育机制、促进就业的实际作用。

第三,对职业资格证书的发放管理规定不严。职业资格证书是证明受训人员掌握基本技能、保证其专业上岗的重要凭证。《职业教育法》第8条和第20条指出:“职业教育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持证上岗。”就业过程中,持“双证”或“多证”的受训者也极具竞争优势,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但目前实践中,应付式培训、买卖证书、证出多门、乱办班、乱收费的现象还较为多见,反映出职业资格证书管理工作的混乱和不科学,管理制度也缺陷较多。长此以往,若不尽快严格职业资格证书管理制度和技能型人才的有效培养工作,中国制造业必然面临具备所需的实际技能型技工严重匮乏、高素质产业人才供应短缺的真实困境。

3.办学主体单一,缺乏对国际化规则的考量

《职业教育法》是以《宪法》为依据、以《教育法》、《劳动法》为基础而制定的。依《教育法》第25条规定,目前国家只允许境内主体以非营利目的举办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职业技术教育也适用此条。然而该条显然已不合时代发展潮流。不允许投资者以营利目的办学,这既违背了教育产业的基本原理,又与我国的教育实践不相符合,亟待变更。此外,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按照《WTO服务贸易总协定》中国民待遇原则和市场准入原则之内容,应当逐步开放产品、资本、技术、劳务、文化、教育等市场。这样就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内容、质量、形式、体系等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现实中也急需大量国际性产业人才的培养。因此,允许境外组织、机构在我国设立培训机构或与我国合作办学,依凭其已积累的丰富职业教育经验和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优势,必将促进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竞争新格局的形成和国内职业教育办学水平的迅速提高,这也是符合我们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的。

4.职业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执法监督力度较弱

《职业教育法》第27条明确指出:“国务院用于举办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经费应当逐步增长。”而事实上,中央财政中该项经费的支出却在呈下降趋势。如“十五”期间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已从“九五”期间的每年5000万元减至每年2000万元,地方财政的实际配套经费也一度减少。虽然一些地方也在积极制定政策,加大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但仍缺乏明确制度实现其固定化和长期化,难免流于政策的短期效应和较弱效力,经费使用的明显短缺现状也严重阻碍了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其中制度方面的原因在于:虽然已有明文要求,但对于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保障措施还明显规定不足,执法环节缺少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各级政府中劳动、教育、人事、计划、财政、税收等部门职责不清,行业、企业的法定义务不明,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的自身职责也不确定,法制监督环节未能设立严格、有效制度。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做到依法行政、有效监督,也无法确保职业教育经费的及时投入、落实到位。

二、关于完善《职业教育法》的若干建议

1.构建系统的职业教育法体系,改进职业教育立法技术

为了促进《职业教育法》的全面推广、有效施行,应努力构建内容全面、层级系统清晰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职业教育立法体系应由一个基本法、若干单行法以及地方性职业教育实施办法共同组成。可借鉴域外(如德国)职业教育立法的有益经验,制定《企业职业培训条例》、《实训教师资格条例》、《职业教育考试条例》、《职业教育投入办法》、《就业与职业培训办法》等一系列配套行政法规,形成以《职业教育法》为基本法,辅之以大量职业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业性法规而构成的上下有序、内容全面、形式完整、协调统一的职业教育立法体系,为职业教育的全面、规范发展奠定坚实的法律基础;立法程序方面,应加强立法前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工作,明确划分立法权限,规范创制程序,确保立法程序的严密性;立法技术的运用方面,应着力提高表述语言的严谨、确定性和法规结构的统一、协调性,做到整体结构逻辑完整、总体一致、条文设置合理、语言简洁规范、内容明确具体,增强《职业教育法》的实际可操作性。

2.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促进就业的有关内容,严格职业资格证书管理工作

迄今为止,大学一直是按照供给方的逻辑提供教育服务。而现在,需将这种教育与需求方的逻辑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此思想指导下,职业教育领域中高等职业教育应是未来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重点。因而,应在《职业教育法》中及时补充有关内容,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并具体规范其形式、性质、任务、管理职责、发展途径以及与其它教育层次间的关系。应在目前以大专教育为主的基础上,努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本科层次乃至研究生层次教育,并结合我国当前的教育结构和学校设置状况实现其发展方式的多样化,同时明确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普通教育的相互衔接、转换方式。此外,还应及时补充对失业人群提供特殊职业教育、促进其再就业的内容,以及职业资格证书的取得、管理、责任制度,根据国际化要求,及时更新各类人员的任职资格、考核标准。切实施行“先培训,后就业”,建立严格的任职资格制度和劳动证书准入制度,实现职业资格的规范化、职业教育的高端化和失业人群向实用技能型人才的迅速转化。

3.综合各地实施细则中适应性较强内容,及时更新、完善法规内容

因《职业教育法》条文多为抽象的原则性规定,在实际适用过程中,主要是以地方性法规、条例为补充来弥补自身不足。目前全国已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针对职业教育发展问题制定了相关的地方性法规,为创造性地发展地方职业教育确立了方向。但职业教育长期以地方性法规作为其基本规则是不行的,它必然产生法律实施过程中的明显差异性问题:即在一国法律之下,各地方实际在操作不同、甚至是大相径庭的做法。这实际已将《职业教育法》降低至“办法、条例、意见”层级的法律渊源,降低了公众对该法的重视程度,也影响其内容的确定性、规范性,造成了职业教育发展程度的明显不均衡状态和公民接受职业教育机会的不平等状况。因此,在修改《职业教育法》过程中,应重视对各地方相关地方性法规的全面总结、归纳,从中提炼出适用范围广、效果好、操作性强的内容,及时补充、更新至现行《职业教育法》当中。

4.扩大职业教育办学主体范围,实现与WTO规则的接轨

我国加入WTO后,对文化、教育市场的开放已作出原则性承诺,但对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开放程度和开放时间还未作具体说明。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实质为“经济联合国”,加入WTO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必将产生深远影响。在此影响下,与国际用工标准相符也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新趋势。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发展联系最直接、最紧密的一种教育方式,是将人力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主要途径,也是我国实现全面工业化的重要基础,因此有必要根据WTO规则中的市场准入、国民待遇原则,全面考察西方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进程,依照WTO规则要求,作出具体的开放时间承诺,有限、有序、逐步地放开职业教育市场,扩大职业教育办学主体的范围,允许境外职业教育培训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借助其丰富的职业教育经验优势,为我国培养大量掌握现代工业技能、具有工作创新意识的技术人才。同时,应突破职业教育非营利性目的的法定局限,吸引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办学,充分发挥各类经济主体的作用,发展民办教育和中外合作办学,并制定配套政策进行扶持、资助,通过其自身营利运转促使其良性循环。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利于扩大教育资源、教育规模,都可以进行大胆尝试、积极探索。

5.依法行政,强化监督,加大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力度

一部法律颁行后,只有针对现实需要不断加强执行力度,并对实施状况进行有效监督,该法才能真正发挥实际作用。目前,中国社会整体对职业教育比较歧视,对职业院校认可程度不高,尤其是对农民的职业教育落后、培训经费不足,严重影响到“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因此,《职业教育法》应继续强调职业教育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尤其要强调保障职业教育经费的全面落实到位,逐步提高公众对职业教育的认同和重视程度。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落实方面,首先,应细化《职业教育法》的具体实施办法,完善对应的经费责任制度,设置具体、严格的保障措施,使实施中职责分解到位、依法行政、执法必严;其次,要解决实施中的监督缺位问题。应加强权力机关的监督职能,强化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力度,密切各行政部门间的沟通合作,明确其内部责任划分和追究制度。同时,重视社会舆论和群众监督作用的发挥,使广大公众、社会组织能以多种方式积极参与监督全过程,保证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实际落实到位、逐年递增,促使各级政府始终把职业教育(特别是农民职业培训)放在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实现我国职业教育的全面、持续、良性、快速、规模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彭爽.西方五国的职业教育立法的主要特征及对我国的启示.当代教育论坛[J].2006(3).

责任编辑:钱国华

国际法的渊源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饮食文化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中国与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外国朋友在品尝中国美食的同时,也想了解每道菜名的含义、使用原料、烹饪方法等。因此,中式菜肴的准确英译在传播中华饮食文化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英译中式菜肴,不仅仅是语言层次上的转换,更重要的是在文化层次上的进一步转换。

中式菜肴的翻译尤其要注意翻译与文化的关系,因为许多中式菜肴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而且许多菜点的命名为食客添情助兴。比如,许多菜肴常以中华民族喜闻乐见的动、植物和象征荣华富贵的物品来命名,或带有民间色彩,或带有艺术性,力求雅典、美妙,富于文采,用以迎合食客们审美的食趣,寓意吉祥的祝愿。通过菜肴名称这一窗口,食客可以领略中国文化特别是民俗文化的绚丽多彩,领略到中国烹饪的浩瀚繁杂,博大精深。因此,翻译中式菜肴时我们需要做到“再现源语文化特征和再现源语文化信息”。

一、烹饪文化及烹饪方法的英译

中国菜烹饪的过程复杂,包括备料、刀工、火候、烹法等方面。要熟练而准确地将中式菜肴英译,除了熟知菜肴常用原料的英译外,还必须对菜的加工、烹饪及其在英语中的对应语了如指掌。

1.刀工(cutting

中国烹饪,刀工十分讲究,历来有“三分原料,七分加工”的说法,厨师总是因料施刀,根据不同的原料,采用不同的切割法,横刀、直刀、厚刀、薄刀、切花等,刀法对菜的质量有莫大的影响。譬如切猪、牛肉,猪、牛肉是有纹理的,顺着文理切,纤维长,炒出来的肉就韧。所以,炒肉片的肉,切时要横着纹理切。

翻译工作者为了译好菜名,应该了解中国菜的一些刀法。

有些中国菜的原料正式开切前,要有所加工,如去鳞( scaling)、剥皮(skinning)、剔骨(boning)、脱壳(shelling )、腌制(pick-ling)等。去鳞鱼译为(scaled rsh)、去皮肉(skinned pork ) ,剔骨鸡(boned chicken)、虾仁(shelled shrimp)、咸蛋(salted egg)、皮蛋( preserved egg)、酸菜(pickled vegetables),等等。

切中国菜常用的刀法有:切片(slicing)、切丝(shredding) ,切丁(dicing)、切柳(rlleting )、切方块(cubing )、剁碎(mining)、捣烂(mashing) ,酿( stuffing)等。刀法英译时往往用动词的过去分词形式或是名词表达。如:肉片(sliced pork或pork slices )、鸡丁(diced chicken或chicken dices)、肉饼(mined meat或meat mince)、蒜泥(mashed garlic或garlic mash)、等等。

2.火候(cooking temperatures)

烹饪中国菜,掌握火候至关重要。这是因为一方面,菜的原料结构迥然不同,有的软,有的硬,有的脆,有的韧;另一方面,切的形状各异,块、片、丝、条,厚薄不等,长短不一。因此,生菜下锅,温度的高低,时间的长短必须恰到好处,才能使菜鲜美可口,保证菜的质量。中国烹饪的火候有文火(slow rre; gentle heat)、武火(high heat)和文武火(moderate temperature )之分。用什么样的火进行烹饪取决于什么样的原料和形状的菜。以鸡为例,如果是嫩鸡并切片,就宜高温快炒,这样炒出来的鸡肉鲜嫩可口;要是用慢火煮,鸡肉就会硬而韧。如果是老鸡,只能炯或炖,若炒食,鸡肉会咬不动。

3.烹饪方法(cooking techniques)

中国菜的烹饪方法很多,为了方便翻译,可把中国菜常用的烹饪技法作如下分类。 一是煲、煮、炖。煲、煮、炖的共同特点是把食物置于有水的炊具中,然后加温,使食物变熟。煲(stewed ):把食物放人一个煲中,加水加温煮。如,煲牛脯( Stew Brisket or Stewed Brisket)。煮(boiled ):把食物放在有水的锅里煮。如,煮鸡蛋(Boiled Egg)。煮有快煮和慢煮(instant boiling/quick一boiling and slow一boiling)两种。炖( stewed ):垠煮食品使之熟烂。如,炖肉(Stewed Pork ) 。

二是煎、炒、炸。煎、炒、炸的共同之处是烹制食品不用水,只用油。将油置于锅内,加高温使食物至熟。“煎、炒、炸”译为英语时均用场( - ing)一词,只是加不同的修饰语。煎(fried or pan一fried )锅里放少量的油加热,把食物置于其中使表面至黄。如,煎鱼(Fried Fish)。炒(sti;一fried ):锅里放少量的油加热,后放人食物并不停翻炒直至熟。如,炒鱿鱼(Stir一fried Sliced Squid)。然而,“炒蛋”的英译却是Scrambled Egg,不译Sti:一fried Egg。另有一词是“爆" ( quick一fried),"爆”是炒的一种方式,快速的炒使食物至熟。如,爆牛肉(Quick一fried Beef )。炸(deep一fried ):把食物放进滚沸的油里使之熟。炸有“干炸”(dry deep一fried )、软炸(soft deep一fried)和酥炸(crisp deep一fried)之分,翻译时,一般均译为deep一fried。如,炸排骨(Deep一fried Spareribs)。

三是烧、炯、扒。烧(braised ):先用油炸,后加进酱油等作料烧。如,红烧鲤鱼(Braised Carp with Brown Sauce )。炯( braised ):紧盖锅盖,用文火把食物煮熟或炖烂。如,黄炯鸭块( Braised Duck with Brown Sauce )。扒(stewed or braised ):用文火将食物喂或炖烂。如,扒羊肉(Stewed or Braised Mutton ) 。

四是烘、烤、焙。烘、烤、焙共同之处是食物与明火直接接触或放在铁架上烧,或者放在烤箱里烤。烘(baked ):用火或热气使食物变热、变干至熟。如,烘面包(Baked Bread )。烤( roast , barbecued ):食物在火上烤使之干、至熟。如,烤鸭( Roast Duck,这是唯一不用过去分词的译法)叉烤肉(Barbe-cued Pork)。焙(baked):用干热使食物变至熟。如、焙土豆片(Baked Potato Chips)。

五是蒸、熏、灼(余)、酿(填)。蒸( steamed ):利用水蒸气的热力使食物热至熟。如,粉蒸肉(Steamed Pork with RiceFlour) 。熏(smoked):用烟熏来调制食品,使其有一种特殊味道。如,熏鱼(Smoked Fish)。灼、余( scalded ):如,白灼基围虾 ( Scalded Shrimps ) ,永花生米(Scalded Peanut ) 。酿、填 ( stuffed ):如,酿豆腐(Bean Curd Stuffed with Minced Pork ) ,酉良 卿鱼(Stewed Carp Stuffed with Minced Pork)。

以上列举的是中国菜的一些主要烹饪方法。只要熟悉这 些技法,翻译起来就会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二、饮食文化与菜肴英译的技巧

现今的中国菜肴英译方法普遍采用音译、直译(写实)、意译(写意)和直译、意译相结合的方法,但有一趋向值得注意,即崇尚“写意”型,也就是另一意义上的“写实”型,一味摒弃菜名中代表中国饮食文化的“行话隐语”,只图使人了解菜式的实际意义,而忽略了其中寓含的文化精华,有人说这样就可以避免使人被复杂古怪的菜名搞的一头雾水,食欲大减。笔者认为大可不必,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不仅会使食客食欲大减,而且还会使对中国文化神往不已的外国朋友们大失所望。菜名的英译,应尽可能保留其富含的文化色彩。以下从保留中国文化色彩与中菜命名这两个方面来探讨中菜英译的技巧。

第一,以菜式原料和烹饪方法命名的中菜,即所谓的“写实型”,大都可以采用直译法。中国饮食资源极其丰富,烹饪方法更是难以计数,大都是国外未必有的,所以在这一情况下直译当然也可以保留文化色彩。这一观点在现今翻译界也是大都认同的。如:

清蒸甲鱼Steamed Turtle菠萝鸭片Sliced Duck with Pine-apple红烧全鱼Fish with Brown Sauce香菇蒸鸡Steamed Chicken with Mushroom。此类菜名的英译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烹饪方法一般以动词的过去分词形式出现;二是一个菜式中如果不止一种原料,翻译时一般译作“烹饪方式+主料+with+其他配料”。如:青椒牛肉丝Stir一fried Shredded Beef with Green Pepper。三是一个菜式中,如采用特别的酱料和作料,可在译名后加“within +酱(作)料”。例如:油浸绍鱼Steamed Pomfret in Oil;蚝油鸡球Chicken Balls with Oyster Sauce。四是有些菜式,烹饪方法并不十分重要,可以不译出来。如:蟹粉鱼唇Shark’s Lip with Crabmeat。

第二,以地名命名的菜式在英译过程中要注意保留本土文化,反映地方特色烹饪技艺和风味。此类菜名可有三种译法。一是直译地名原料法。如:广东香肠Guangdong Sausage。二是菜名反映地方风味时,英译时可在地名后加style(风味)。如:京酱牛肉Beef Cooked with Soy Sauce, Beijing Style。三是菜名中的原料为地方特产时,其译名为:烹饪方法+地名+原料。如:南京板鸭Steamed Nanjing Duck。

有些菜式各地皆有,而某处的特别独到有名,英译时即使原菜名中无地名,也可在后面加上地名,如粤菜有一名菜叉烧,是香料腌制的一种烤瘦肉,为广东特有。如果译为一般的烤肉,译文就未尽菜谱之意。因此,叉烧可译为Roast印iced Filletof Pork , Guangdong Style。又如潮洲烧雁鹅,可译为ChaozhouRoast Goose或Roast Goose,Chaozhou Style。

第三,中国独有的特色食品的英译,音译法是得到普遍认可的。如饺子、粽子、点心、锅贴、测羊肉都可音译为Jiaozi,Zongzi , Dianxin , Guotie , Shuanyangrou,再辅以简明解释。

第四,以药膳命名者。中药是我国独有的宝贵财富,自古 以来,人们就知道与饮食巧妙的结合起来,制成药膳,这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特色之一。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药膳的营养、保健、治病和延年益寿的作用,各大餐厅饭店里均有药膳菜肴。做好此类菜名的英译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常见的药膳菜肴有:构祀粥,西洋参炖鸡,双鞭壮阳汤,杜仲腰花,当归炖羊 肉等。药膳菜名的翻译有一定难度,因为绝大多数中药材没有相对应的英文名,如果直译为拉丁学名,如把当归译成Angeli casinensis,天麻译成Gastrodiaelata,绝大多数食客不会知道是什么药物,更不用说知道它们的疗效和滋补作用了。所以,我们应简译药名,除少数相应英文名或较为熟悉几种药物外,一般都译作herbs(药草),如“天麻炖鸡”可译为Stewed Chicken with Herbs,然后将疗效及滋补作用译出附在菜名后面。对于某些形象不雅的中药,如“牛鞭”,按字面意思译成whips既不雅,又令人迷惑。有人将其译为ox一tail,采用委婉语,以求与中文“牛鞭”的委婉语一致,笔者认为是可取的。

第五,以历史典故命名的菜名的英译。在中式菜肴中,有 一部分是由某个人创始,或与某人有关,因而以其姓名命名,如 东坡肉、狗不理包子、麻婆豆腐等。有一部分则是与某个历史 事件或传说有关而直接以该事件或传说而命名,如佛跳墙、大救驾(安徽寿县名』点。传说赵匡胤围困寿县九个月才得以占领,进城后劳累过度致病。厨师以猪油、面粉、果仁等精制一圆饼进呈,赵食后不久即康复。赵匡胤当皇帝后,赐该点心名“大救驾”。这类菜名一般比较复杂,不可以大而化之以某一固定译法为定则,应当灵活处理,在最大程度上保留这些深具中国文化特色的典故,让外国食客吃得香,“想”得美。这类菜名的英译一般有以下几种处理办法。

一是以人名及其典故命名的,人名用音译或直译,菜名用直译方法。例如:东坡肉Dongpo Braised Pork麻婆豆腐MapoBean Curd宋嫂鱼羹Sister Song’s Fish Potage叫化鸡Beggar’s chicken;在译名后还可以辅以典故的解释,如“宫保鸡丁”,传统译法通常为Diced Chicken with Chili and Peanuts in Hot Sauce(invented by Gong Bao in the Qing Dynasty),虽然后面括号里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该典故,保留了部分文化色彩,但仍给人一种喧宾夺主的感觉,反不如译为:Gong Bao Diced Chicken(diced chicken with chili and peanuts in hot sauce,invented by Gong Bao in the Qing Dynasty)也就是上面所说的直译法辅以简单解释的方法。二是以传说、典故命名者,传统译法也是按“写实”型菜名译法直接译出该菜式的原料及烹调方法,然后用括号加上该菜的直译。笔者认为这也是一种反宾为主的做法,只让外国客人了解了菜肴所包含的浅文化层次的外在表象,而把让客人了解其深文化层次的内在表现放在了次位,其实这些外在表现客人是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而有所了解的,而其内在表现你不讲,客人是无从知晓的,而这内在表现又是尤其重要的,所以此种译法是不妥的。而先直译或音译,保留浓重的文化特色,再在括号里辅以“写实”型菜名译法直接译出原料、烹法是更可取的。如“佛跳墙”,原先译作Assorted Meat and Vegetables Cooked in Embers(Fotiaoqiang一lured by its smell,even the Buddha jump the wall );不如译作Fotiaoqiang一The Buddha Jumped the Wall for Luring by Its Smell( Assorted meat and vegeta-tiles cooked in emb。二),这样岂不更加明了,主次分明,相得益彰。还有前面讲的“大救驾”,译作Dajiujia—A Kernel Pastry Snack of Shouxian ( A town),that once came to the rescue of an Emperor。

三是由于这类菜式含有很深的文化内涵,短短的菜名翻译无法解释得透彻,刘增羽先生的意见颇有道理,“在英译名之外再提供一个简短的背景说明”,以便食客加深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解。随着当今世界学汉语的热潮再次升温,像此类含典故的名菜可以偏向于先音译后解释的方法,如上所说的佛跳墙、大救驾、东坡肉等。

第六,以中华民族喜闻乐见的动、植物和象征着荣华富贵的物品来命名者及以吉祥语命名者。在中式菜谱里,以“龙”、“凤”、“鸳鸯”、“如意”、“芙蓉”、“翡翠”、“元宝”、“荷包”等中华民族喜闻乐见的动植物和象征着荣华富贵的物品来命名的菜名比比皆是。如“凤凰展翅”、“祥龙献瑞”、“龙凤呈样”、 “鸳鸯鱿鱼”、“芙蓉鸡片”、“元宝鱼翅”、“翡翠妒鱼卷”等。菜 名悦耳动听,象征着吉祥如意,荣华富贵。以吉祥语命名的菜 名往往用来表示祝福,多用于节日、生日、结婚等喜筵上,反映了中国人民趋吉的文化心理如“全家福”(山东名菜。由二十多种原料组成,主要有海参、鲍鱼、鱼肚、鸡、鸭、冬菇、菜心等。在山东各地多用老年寿诞、新婚喜庆、婴儿满月、合家团圆的喜庆宴席,以取吉祥之意)。这类菜名还有”老少平安’。等:此类菜名的英译,不少人崇尚所谓某些原料的“转译”,比如“凤凰玉米羹”中的“凤凰”,不译成英语意为长生鸟的“凤凰”( phoenix ),而转译作其真实原料“鸡蛋”( egg ),甚至于粤菜的“西湖牛肉羹”中的“西湖”,也被人转译为所谓真面目的“’鸡蛋”。如此,“凤凰”所代表的吉祥如意便不可知,“鸡蛋牛肉羹”中的鸡蛋在其中也无法使人联想起杭州西湖的“三潭映月”。所以将“凤凰玉米羹”译作Phoenix ( egg ) Corn Thick Soup ,“西湖牛肉羹”译作West Lake ( egg) Beef Soup较好。还有人将“凤凰拼盘”译作Assorted Cold Dishes in the Shape of a Phoe-nix,也是好的例子。还有一个“龙虎凤大烩”,人们一般将“龙虎凤”转译为三种原材料“蛇猫鸡”,即Thick Soup of Snake,Cat and Chicken,笔者认为,这种译法是叫人大倒胃口的,“龙虎凤”,多么漂亮吉祥的名字,却译作“蛇猫鸡”下三滥般的名字,所以还是译作Soup of Dragon ( snake ) Tiger ( cat ) and Phoenix ( chicken)好。有人认为“一卵孵双凤”不可译为Two Phoenix Hatched from One Egg,应译作Chicken Steamed in Water Melon,为什么不把二者结合起来呢?译为Two Phoenix Hatched from One Egg (tow chicken steamed in water melon )。还有含有“芙蓉”这类美丽事物的菜名如“‘芙蓉鸡片”、“甜芙蓉燕窝”、“出水芙蓉鸭”和“芙蓉蟹片”的芙蓉都被转译为其原材料“蛋白”( egg一white ),不能不说是使这些菜肴大失色彩,大减魅力。有人将一芙蓉海参”译为Sea Cucumber in the Shape and Colour of H363SCUS,将“鸳鸯菜汤”译为W ater一shield with Floating Manda-rin Duck就很贴切,有美感,笔者认为很值得借鉴。以上谈的是以吉祥事物命名的菜名,再看看以吉祥语命名的中菜的译法。人们通常采用意译为主,后加注释的方法,如菜名“老少平安”译为Steamed Bean Curd and Minced Fish( the whole family is well ),而从我们关于中国文化与中菜英译的关系来看,使人们领略到更深层次文化的内在表现显得更加重要,所以译出菜名所蕴含的祝福含义更重要,而菜肴本身的原料和制法便在次要,所以不如译为The Whole Family Is Well ( steamed bean curd and minced fish )。还有菜名“全家福”便可译作Happiness to the Whole Family(stewed assorted meats/hotchpotch,mixed with sea cucumber, squid, abdomen of fish,chicken,duck,fish ball, shrimp, black mushrooms and fungus etc.)。

第七,以一些美丽漂亮有趣的事物或形象情景命名的菜式。对于这类菜名的英译,不少人认为可摒弃中文菜名中美好形象和韵味,而只要使外国朋友明白菜是由什么做的,怎么做的就行了,笔者认为这只是停留在表现菜名的外在表象文化上,所以是不可取的。有些人认为“白雪映红梅”(蒸虾蟹肉饼,面上点缀着蟹卵)不可以译作Red Plums Reflected on White Snow,要译成Steamed Patties of Crabmeat and Minced Shrimp with Crab Roe on Top;“金华玉树鸡”(浙江金华特产火腿而著名,青菜形似玉树,即火腿青菜鸡)不可以译成Chicken Cooked with Golden Flower and Jade Tree,要译成Sliced Chicken and Ham with Greens;"翡翠虾仁”只可以译成Stir一fried Shrimps with Peas;“百花酿北菇”应译成Mushrooms Stuffed with Minced Shrimps ;“雪积银钟”应译成Stewed Mushrooms Stuffed with White Fungus;“雪耳余架装”只能译为Scalded White Fungus wish Veiled Lady ;“蚂蚁上树”应译成Bean Vermicelli wish Spicy Meat Sauce。这类译法要么完全不保留菜名的美丽丰韵,要么扭曲这种美丽丰韵,都是对中国美文化的损害。笔者认为可以找到保留这些美丽丰韵的方法:

白雪映红梅Red Plums Reflected White Snow( steamed patties of crabmeat and minced shrimp with crab roe on top)金华玉树鸡Sliced Chicken with Golden Flower(Jinhua ham)and JadeTree(greens)翡翠虾仁Stir一fried Shrimps with Jade ( peas )百花酿北菇North Mushrooms Stuffed with Flowers( mined fungus) 雪积银钟White一snow on Silver Clock ( stewed mushrooms staffed with fungus)雪耳余架装White一snow Ear Lady ( scalded white with veil)蚂蚁上树Ants Climb Tree ( bean vermicelliwith spicy meat)有人将“红烧狮子头”译为Lions Head Casserole ,“白雪蟹斗”译为Snow一white Crab in Shell也是绝好的例子。

第八,中式菜肴讲究色、香、味、形俱全,而其命名也有许多以此为据。如“灯影牛肉”取的是其形,薄如纸,明如玉磐,能在灯影下照出物象,以此得名。由于这类菜名所含的文化色彩不是特别强,所以在英译时可以灵活处理。若是可以两全其美,既可以述其形、色、味、香,又可使人对菜名明了清晰,当然很好,如前所谈的“白雪映红梅”便可以很形象地译出其色、其意境。又如“四围碟”可以很简单地译为Four Small Cold Di-shes,“酸甜黄花鱼”其味“酸甜”也很好译出来Sweet and Sour Croaker,一样的例子还有“麻辣豆腐”译作Spicy Bean Curd,“鱼香肉丝”译为Sauteed Pork Shreds Flavored with Fish Sauce。但有些既无关文化之雅,又难直译其色、其香、其味、其形的,在英语又可以由其它词代替而使人十分明了,就不必牵强去保留其文化色彩,不如意译即可。如“红烧羊肉”中之色“红”很难译,意译为Stewed Mutton就很明了;还有‘.五香牛肉”之“香”也不用直译,意译为Spiced Beef即可。“香酥鸭”译为Crisp Fried Duck。

国际法的渊源范文第6篇

( 一) 国家起源学说

十八世纪的欧洲正处于翻天覆地的变革时代, 卢梭作为身处变革洪流之中的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 顺应了当时社会的发展潮流, 为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发展壮大, 卢梭开始建立社会契约论以便建立一个民主、文明的社会。

在阐述国家起源问题时, 卢梭做出了这样的一个假设:人类在最初孤独的野蛮人时期, 每个人都有维护自己利益的绝对权利和绝对自由。为了维护自身的安全和自由, “自由人”自觉的将一部分权利让渡给一个人或一部分人, 从而建立起国家。国家主权就是自由人平等的将自己的部分权利上交给国家, 并且由国家来进行支配每个人的绝对的力量和权利。

( 二) 公意: 人民主权建立的基础

“社会契约”与“公意”理论是紧密联系的。公意, 即人们的共同意志, 是订立社会契约、建立政治共同体的基础, 公意使国家与个人之间建立起桥梁, 国家是在“公意”指导下进行统治, 人民必须服从“公意”。卢梭以全体人民的“公意”来指导和约束国家行使主权, 以保证国家主权为全体人民所有所用。因此主权“不外是公意的运用”, 全体人民的“公意”的基础上制订法律, 由此人民行使其主权所有者的权力了。

因此, 在卢梭看来, 国家的全部权力源于人民, 属于人民。而人民主权是以公意为基础建立的绝对的、集中的权力, 即不能倾向于某个个别利益, 必须从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出发, 以避免丧失其天然的公正性。

( 三) 卢梭人民主权的基本内涵

第一, 主权不可转让他人。过去有将人的主权可以转让给君主的的观点, 但是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极力反对该观点。“主权既然不外是公意的运用, 所以就永远不能转让; 并且主权既然只不过是一个集体的生命, 只能由他自己来代表自己, 权力可以转移, 但是意志却不可以。”[1]卢梭认为主权来自于人民, 体现人民公共意志, 以此指导国家, 实现人民的共同利益。作为人的一般意志, 公意不能转让, 人民只能代表自己行使主权拥有着的权利, 转让权力就意味着权力消失, 即失去生命的意义。

第二, 主权不可分割, 批驳了三权分立学说及其君主立宪主张。“意志要末是公意, 要末不是; 它要末是人民共同体的意志, 要末就只是一部分人的”。[2]“在前一种情形下, 这种意志一经宣示就成为一种主权行为, 并且构成法律。在第二种情形下, 它使只是一种个别意志或者是一种行政行为, 至多也不过是一道命令而己。”[3]可见在卢梭看来, 相对于统计意义上的集体意志, 更强调的是本质意义上的统一意志, 即公意。

第三, 主权不可侵犯, 资产阶级这一阶级的专政被抬至高无上的地位。主权不可侵犯, 任何力量不可超越主权, 即便是法律, 甚至是契约本身。在霍布斯的观点下认为, 君主拥有绝对的主权, 人民的财产和权利没有资格享受, 完全受到君主的任意处置。但是卢梭的观点恰恰相反, 他认为人民拥有绝对的权利, 人民的主权不受侵犯, 政府做的一切事的宗旨都是为了人民。

总的说来, 卢梭建立在社会契约学说之上的人民主权理论, 闪耀着的民主主义的光辉, 全体人民用“公意”共同订立社会契约, 以建立民主的自由的国家政权。首次提出人民应当成为国家的主人。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集中反映了当时法国资产阶级下层民众的意愿, 吹响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战斗的号角。

二、马克思对卢梭人民主权思想理论的扬弃

卢梭的人民主权学说是在社会契约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它带有唯心主义思想, 但是马克思的人民主权学说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扬弃、批判和理论革新, 它运用了科学的唯物主义思想, 让人民主权学说更具科学化。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将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进行扬弃, 通过唯物主义的思想将此思想进行继承和发扬

马克思恩格斯肯定卢梭的主权属于人民的思想。

其一, 卢梭和马克思均主张人民拥有自己的权利。

在卢梭看来, 国家作为政治共同体, 是来源于每一个个体一切权利全部都转让给整个集体”, [4]因此而产生政治共同体, 契约国家即刻产生。人民作为主权者, 通过契约所得到的权力是均等的、绝对的, 主权不能转让, 不可转让, 人民享有主权的绝对性和完整性。马克思的无产阶级专政认为人民的主权是为人民自己所掌握, 政府不能将其权利剥夺, 要为人民服务, 代为人民执行权力, 人民享有绝对主权。卢梭也认为, 人民的主权为人民所有, 国家应该让人民享有自己的权利。不论是卢梭还是马克思的人民主权思想, 他们都认为要坚持人民当家做主的思想。

从卢梭人民主权学说中可以看出,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政府不是在替人民执掌国家, 而是在人民的委托下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作为政府, 仅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 并没有支配人民的权力。卢梭的这一思想为马克思民主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来源。作为国家主权的所有者, 人民不仅享有立法权, 政府作为被委托者, 具体执行人民的意志。

其二, 马克思充分肯定了卢梭在欧洲反封建斗争中发挥的历史进步作用, 并继承了卢梭人民主权理论中的暴力革命因素。

在卢梭看来, 权力的来源是人民, 国家真正的主权者并非政府首脑, 政府首脑只能作为人民公仆, 当公仆不能完成主权所有者赋予他的任务时, 只能被作为主权者的人民罢免。暴力革命是斗争形式之一。马克思人民主权理论受卢梭理论中的“暴力革命因素”一定程度的影响, 马克思提出当旧有的政府不能代表人民的利益, 不能为人民服务, 而要剥削和压迫人民时, 人民便可以通过暴力手段推翻该政府, 从而夺回本属于自己的主权。马克思人民主权理论是革命的、战斗的理论, 但并非鼓动人们随心所欲、随时随地地发生暴动, 暴力革命只是人民获取主权的手段, 而不是人民组成民主型国家的目的。只有在阶级矛盾激化到不可调和的地步, 暴力革命才到了成熟的时机。暴力革命作为一种政治斗争方式, 虽有一定的极端性, 但是从一定程度上说, 没有暴力革命就不会有人类社会的解放和进步。

( 二) 马克思通过运用唯物历史观来对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进行了扬弃

其一, 卢梭认为“公意”是一种政治空想, 而马克思反对这一点, 马克思认为该观点脱离了现实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对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进行批判和继承, 扬弃和超越,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主权理论在此基础上成为无产阶级性质的人民主权理论。马克思指出, 在阶级社会中, “全体人民”这一整体只能存在于理论之中, 而不可能存于现实。只有消灭阶级差别和私有制度, 由全体人民行使体现公意的国家主权才有可能实现, 否则只能是历史唯心主义的政治空想。

其二, 卢梭忽视了重要的政治角色———无产阶级在社会历史发展所发挥的作用, 卢梭的的人民主权思想自始至终服务于资产阶级。这一学说赋予了现代国家以政治上的合法性, 强调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一致的, 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顺应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剥削和政治上的统治的需要, 是服务于资产阶级的, 是资产阶级的意志的体现。而在马克思人民主权理论中, 人民主权思想于实践中表现为“人民当家作主”。前仆后继的马克思主义者对“人民主权”理论不断进行实践基础上的完善, 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现代政治文明建设的指路灯。

上述可见, 卢梭是近代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 而“人民主权”思想, 作为其政治哲学思想体系中的核心部分, 为马克思合理地批判和继承, 扬弃和超越。两位思想家的人民主权学说都是经典, 都具有极高的价值。

摘要:当今社会, 马克思的人民主权思想占据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大部分学者都认为马克思的人民主权思想主要来源于卢梭的政治学思想, 马克思的人民主权思想是卢梭的政治学思想的继承和超越。在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中, 不可转让、不可分割、人民主权至高无上以及政府权力都是来自于人民, 他们都是受人民的委托、被人民监督, 政府官员就是人民的公仆。这些思想都与马克思的人民主权思想有着紧密的关系。研究马克思的人民主权思想和卢梭的政治学思想之间的联系, 有助于我们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关键词:卢梭,马克思,人民主权,渊源

参考文献

[1] 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31.

[2] 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33.

[3] 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36.

上一篇:高中学生社会实践总结范文下一篇:风险管理与保险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