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范文

2023-12-30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范文第1篇

3. 小学综合实践课整体教学设计

1. 课 题:美丽的风筝

2. 活动背景分析:

3. 一个好的主题直接决定着一项活动的成功与否。根据四年级学生,他们学习兴趣浓,学习热情高,但是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却比较低,选择什么样的主题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适应他们的年龄特点呢?活动的主题也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条件:感兴趣、贴近生活、亲历体验、预知结论有价值。

4. 春天这个美丽的季节到了,春意盎然,春暖花开。孩子们放风筝好时节。美丽的风筝在天空中变化万千,多姿多彩,构成一副生动的画面。孩子们欢呼雀跃,到底风筝的世界是怎样的世界哪?第一只风筝是什么样子的哪?风筝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哪?它有哪些种类哪?面对这些天真,活泼的孩子们,我萌生了这样一个主题,我要带着他们一同走进风筝的世界。于是我

制定了主题的活动目标 5. 知识目标:

6. 从风筝的历史入手,引导学生了解它的历史和影响,指导学生积极探索和发现。 4. 能力目标:

1. 对学生搜集到的材料进行筛选,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 2. 通过学生自主调查,得出结论,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 3. 组织学生自己动手画动画人物,提高学生思维创造力。

1. 情感目标:

1. 针对学生的成果汇报,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2. 培养师生、生生之间的交往与沟通能力。

3. 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取长补短,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一. 准备阶段

5.

2. 阶段目标:

3. 引导学生的提出自己感兴趣有关风筝的问题 4. 2.学生寻找合作伙伴。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一) 主题的确立

本次活动的学习方式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主题并在研究的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因为从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来看,任何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都必须是围绕某一个问题的提出、探究和解决来开展;从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性”特征来看,作为思维活动的“研究”,其过程必须通过问题的探究来呈现。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也就没有研究性学习。为了使研究活动有地放失,所以我将大部分时间用到指导学生提出:有研究的价值、贴近主题、具体

明确的问题上。

我首先指导学生根据《美丽的风筝》这个主题,根据他们平时对风筝的认识,从中找出他们最想了解哪些知识。于是学生们畅所欲言,经过筛选列出了四项内容供各个小组进行选择:风筝的历史,(风筝的起源,风筝的风俗,风筝的发展史),风筝的结构(按大小分,按形状分,风筝的五大流派)关于风

筝节,风筝的简易的做法。

设计意图: 集体研究交流,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制定研究计划、小组成员明确任务、合作完成探究。

(二)划分小组

1. 根据学生的喜欢方面、爱好兴趣,及自己的特长进行划分小组。 2. 通过选定的几个子主题,由学生的意愿和兴趣特长自主选择小组,推举组

长,集体讨论为自己组命名。

在小组中有了分工,分散活动。进行调查采访并整理自己的

计划、资料、过程记录,并整理成册。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并善于发现自己的特长,让学生认清自身价值。

1.

(三)制定小组活动计划

2. 小组成员间针对自己组的主题制定出一系列计划,教师帮助每

组学生制定并完善小组计划。

3. 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围绕自己组的主题,制定出小组计划,广泛征求学生,老师的意见,师生共同完善小组活动计划。 4.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多种能力,5.

并发挥小组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二. 实施阶段

5. 阶段目标:

1. 根据小组计划开展特色活动。记载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体验。

3. 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特长,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有效开发学生的各种课

程资源。

(一) 实施的准备

(二) 收集资料

6. 老师对于小组的活动计划,加以及时和细致的讲解、分工、并从中找出疑问。帮助学生解决在收集、调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鼓励学生从多种渠道展开搜集,从中选取有价值的信息。

教给学生行之有效的整理、分析、归纳资料的方法

7. 学生根据教师的亲临指导,进一步完善计划,并根据自己组的

主题特点进行质疑。 8.

(三)归纳整理

9. 老师帮助学生解决在收集、调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鼓励学生。并引导学生从多种渠道展开搜集,从中选取有价值的信息。

10.学生选择的材料要适合自己组的主题,有无太大价值的信息要进行筛选。自主分析、整理资料,对自己组有用的资料进行整合,对其他组有用的资料可以互赠,找出不足,加以修正。 11.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收获,体验成功的快乐。培

养各组学生之间的团结互助的精神。)

三. 总结阶段

12.阶段目标:

1. 应用所学的各种方法。利用身边可利用的资源设计预演。 2. 放飞风筝放飞理想,感受春天的美好。体验生活的快乐。

(一) 展示设计:

13.组织学生找出适合自己组的汇报展示形式,并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预演,从中找到不足,并及时修改。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和创新思维能力

14.各小组以幻灯片,手抄报的形式,交流汇报。

15.(二)成果展示: 16.风筝的起源 17.风筝起源于中国,最早的风筝是鲁班的老师古代哲学家墨翟制造的。据《韩非子·外储说》载:墨翟居鲁山(今山东青州一带)“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是说墨子研究了三年,终于用木头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墨子制造

的这只“木鹞”就是中国最早的风筝。 18.风筝的历史

19.汉朝以后,由于纸的发明和应用,在制作风筝时,逐渐以纸代木。称为“纸鸢”。五代时,又在纸鸢上系竹哨,风吹竹哨,声如筝鸣故以后称“风筝。唐宋时期,现属潍坊各地扎放风筝已很普遍。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今潍坊诸城人)的《清明上河图》就有六名儿童在放风筝,足以佐证。明清时期,潍坊的

风筝达到极盛

6. 到了唐代(公元618~907年)中期,社会进入了繁荣稳定的发展阶段,风筝的功用开始从军事用途转向娱乐,同时由于纸业的发展,风筝的制作材料也由丝绢转而开始使用纸张。风筝逐渐走向民间,类型也丰富起来。宋代(公元960~1279年),风筝的流传更为广泛。当时由于文人的参加,风筝在扎制和装饰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同时由于社

会上对风筝的需求,制作风筝发展为一种专门的职业。

7. 明清时代(公元1368~1911年)是中国风筝发展的鼎盛时期,明清风筝在大小、样式、扎制技术、装饰和放飞技艺上都有了超越前代的巨大进步。当时的文人亲手扎绘风筝,除自己放飞外,还赠送亲友,并认为这是一种极为风雅的活动。近年来,中国的风筝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放风筝开始作为体育运动项目和健身娱乐活动普及起来。

1. 在过去,放风筝还常有祭祀的成份在其中,俗称“放晦气”。 8. 《红楼梦》里放风筝的那段就有这方面的描写 :“黛玉见风力紧了,登时线尽,风筝随风去了。众人都说:‘林姑娘的病根儿都放去了,咱们大家都放了罢。’于是丫头们拿过一把剪子来,铰断了线,那风筝都飘飘随风而去。一时只有鸡蛋大,一展眼只剩下一点黑星儿一会就不见了。”

1. 看来那时放风筝真是要把风筝线剪断,让风筝带着吉祥的祝愿,

放风筝飞走的。(附图片)

2. 设计意图: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主动的探究和学习了有关风筝方面的知识,培养他们的研究兴趣和参与热情。)

3. 风筝的结构 4. 按形状分:

5. 鸟形风筝 虫形风筝 水族风筝 人物风筝 字形风筝

6. 器皿风筝 其它变形图案或几何图形的风筝

7. 风筝的五大流派: 8. 北京沙燕风筝 9. 天津软翅风筝 10.山东长串风筝 11.南通六角板鹞 12.广东灵芝风筝 13.(在介绍五大流派的基础上,我们还找出了各流派风筝的代表的作品,同学们一同观赏。在交流汇报中增长了知识面。)

14.关于风筝节 15.(略)

16.风筝的简易做法:

1. 同学们先说出自己知道的风筝的做法。 1. 一起来研究风筝的标准做法。 2. 做自己心中最美的风筝。(动手操作课)

17.指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师生、生生之间的交往与沟通能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收获,体验成功的快乐。培

养各组学生之间的团结互助的精神。 2. 赏析评价:

9. 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展示后对学生进行评价鼓励为主,改善、纠正。通过预演及成品展示,学生先自评。然后再听取其他组及老师的意见,从中取长补短。

1.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取长补短,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2. 我认为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综合实践课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立足生活实际,选择题材贴近生活和学生的自身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拓展,让学生的学习活动回归生活,回归社会,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并在情境中体验、学习、思考和

提高。与此同时,教师与学生也共同成长。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范文第2篇

信庄小学

综合实践活动学校评价方案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无论是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还是教师专业的提高抑或是课程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靠学校的评价得以实现,因此,建立促进学校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一)评价的原则

1、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是当代教育评价的重要方面,它不仅仅是评价学校的优劣,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学校有个性的发展,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因此,在评价过程中,我们应通过评价帮助学校改进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不足;帮助学校探索新课程的实施方法、总结成功的经验;用肯定性评价调动学校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

2、自主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学校评价是指向学校的评价,只有学校才能最真实地评价其内容、实施过程是否真正能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成长、促进学校特色形成。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学校评价过程中要重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及对自身的评价。

3、指导性原则

教研管理部门,对学校的评价,要贯彻指导性原则。无论是评价指标的确立还是评价的实施,都要使评价的过程成为对学校和教师的指导过程。

4、特色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开发应立足学生兴趣、社区特色和学校传统特色。每个学校的社区环境不同、学校发展目标不同、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也不同,因此,每个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都应有自己的特点,在实施学校评价时就要注意各校的差异性,立足学校鲜明特色的形成。

5、开放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其目标、内容、评价都应随着学生活动的变化而变化。此外,开放性还表现在:在开展学校评价时要充分给予学校展示交流的机会。通过经验交流、成果展示等形式使每个学校都将自己的经验介绍出来。

(二)评价的内容

1、课程设置

(1)是否按国家课程设置的要求设置了课程。按照要求,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国家设置的必修课程,小学每周开设2节,中学每周开设3节。 (2)课程设置是否合理。是否以主题活动的方式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四个要素之间是否进行了有机的整合。

2、制定方案、计划情况

(1)学校是否制定了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 (2)是否制定了分年级的计划?

(3)方案、计划的制定是否有明确的教育思想和长远的规划? (4)是否有切实可行的操作性措施等方面。

3、组织机构的建立

(1)学校应选派认真负责、富有创造力的中层干部或校级领导主抓综合实践活动课。

(2)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小组,吸收有独创精神的教师为小组成员,负责全校各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

(3)学校要明确规定所有的教师都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指导工作。不可借故推卸责任。

(4)学校应聘请各领域学有专长的人士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教师。

4、师资安排

(1)学校应统筹规划,落实指导教师,组建年级指导组。 (2)在校教师均有承担综合实践课程的责任和义务。

(3)跨学科的探究性活动和专项社会实践活动应根据教学内容确定一名教师为主学科的指导教师,各学科应根据学期初计划分工落实,责任到人。 (4)积极利用当地社会资源,聘请兼职教师。

5、校本培训的开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课程开发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规划设计能力、探究能力、收集、处理、反思信息的能力和问题意识。开展长期的多种形式的系统培训,势在必行。学校是否开展系统的校本培训,也是综合实践活动学校评价的重要内容。

(1)培训内容:理论培训、技术培训(方案、个案报告的撰写)、研究方法培训。

(2)培训方式:专题讲座、专题研讨、经验交流、个别指导

6、管理制度的制定情况

学校应充分认识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要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列入教学工作计划,任何班级不得以任何名义挤占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时间。学校还应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以确保开齐、开足、开好这门课程。这些制度包括:师资配备制度、教师工作量制度、教师奖励制度、教师教研制度、教师培训制度等。

7、资源开发利用

综合实践活动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具有高度的依赖性,没有丰富的课程资源,综合实践活动就无法开展。因此,能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也是评价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资源的开发利用的评价可考虑如下几点:

(1)学校校外资源开发与利用情况(地区、社区、家庭课程资源)

(2)学校人才资源开发与利用情况(校内指导教师资源、校外人才资源) (3)信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情况

8、课程实施情况

学校各项管理制度的建立只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第一步,能否按照既定的方针贯彻落实才是课程实施的关键。课程的实施情况可以从学生的表现、家长的反馈、社会的反响等方面来评价。

(三)评价的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学校评价尚属起步阶段,有待不断完善。根据学校评价原则,可采取如下评价方法:

1、组织学校进行自我表现

经常开展校际经验交流、成果展示活动,使学校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提高知名度,满足学校自我表现的要求。

2、组织学校进行自我评价

学校自评工作,是由学校建立自评小组,根据评价内容和标准,开展自评活动。

(1)建立学校自评小组。自评小组由学校行政、教研组长、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组成。

(2)通过查阅资料、座谈、实地观察、调查问卷等方法,有计划地开展自评工作。

(3)撰写自评报告。其内容及基本要求: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情况,如所开展的活动、学生的发展情况、课程研究的专题及进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家长、社会的反响等;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推进的措施;建议或要求。

3、建立学校管理评价制度。

建立定期对学校进行互评、不定期进行展示性评价、随时进行自评的评价管理制度以及表彰奖励制度,运用激励机制,调动学校领导和教师参与 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四)评价实施建议:

因为我县的综合实践活动刚刚起步,在对学校进行评价时,以自评为主,重点考察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和落实以及课程的实施情况。详见附表四。

县教育局将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与管理工作列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考评项目,并依据《吴桥县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指标体系》对学校进行检查与评定。评价结果将作为对各学校全年考评的依据。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范文第3篇

一、依托特色,凸显活动参与性

综合实践活动必须要凸显全员参与这个特征。本学年,我们以达标创特为契机,根据学校的特色优势,举办了《体验武术,快乐成长》这样一个主题综合实践活动,我们以武术为主题,以体验为主线,将各个活动串点成线,因为我校有着良好的研究底蕴。活动中,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组织了“武术知识竞赛”、 “班级文化墙的评比”、“武术知识小报的评比”、“武术征文评比”。活动研究由理论衍生到活动实践,要求全员参与,活动中,同学大量阅读了武术知识方面的资料、了解了武术的起源、了解武术明星的成长里程、学习了身边的武术小明星、观看激动人心的表演赛,在一系列的武术主题活动中体会了武术的精髓和拼搏的精神。同时为了体现活动的实践性特点,我们编写了校本课程《体验武术,快乐成长》,在各个年级开设武术课,在校园内推行武术操,利用大课间活动做武术操,在潜移默化中,使武术渗透于我们学生每一天的活动中。一系列的活动使同学们在学到武术技能的同时又了解了武术的自身文化底蕴,更爱上了武术运动,使武术特色在我校更具生命力与延续力。

二、结合时代特点,强调活动的实效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学生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方式,转变学生那种单一的以知识授受为基本方式、以知识结果的获得为直接目的的学习活动,强调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如探究、调查、访问、考察、操作、服务、劳动实践和技术实践等。我校据不同年级的活动要求,学生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经历了实地观察、考察访谈、问卷调查、宣传动员等活动,他们观察、采访,在观察中学会了较为科学的统计方法;他们拍照、访问居民,访问环保局的专家;他们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总结,在一系列的活动中,他们学到了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培养了观察、思考、动手实验、社会交际、科学统计等各种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调查”、“实验”、“探究”、“服务”、“劳动”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从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及活动方案和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都是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决定的,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办代替学生的活动。他们在活动中增长了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通过设计多样化的活动,提供学生多元自主的学习机会,满足小学生发展个人兴趣、专长的需要。

三、开发本地资源、让创新的翅膀飞起来

综合实践活动超越学习书本知识的局限,要求学生从生活、社会现实中提出问题,围绕人与自然、人与他人或社会、人与自我、人与文化等方面,自主提出活动主题,并深入自然情境、社会背景或社会活动领域,开展探究、社会参与性体验、实践等学习活动,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整体认识,发展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学会了怎样开展研究,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更重要的是,他们知道了保护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心里多了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感。因而。综合实践活动为密切学生与生活、学生与社会的联系,架起一座桥梁。让创新的翅膀飞起来

四、关注节日,了解民俗文化

中国历史博大精深,中国的民俗文化都具有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内涵,本学年,我们结合具体的时间,组织

三、四年级的学生研究了“国庆”、“中秋”两个在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节日。在活动中,同学们研究了两个节日的来历,各地过节的习俗,在查找资料、采访、写感想、设计制作生肖和年画、动手绘制手抄报、设计自己喜欢的月饼的同时,充分发挥了自己内在的潜质,各尽所能,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树立了自信,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朝气。在研究月饼的制作时,同学们在画、做中充分感受到活动的快乐,而且锻炼了制作能力,通过比一比谁的月饼最漂亮,学生的积极性更高了,另外给月饼取名、配诗也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回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以来的工作,我们缺乏经验,因此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也留下了太多的遗憾,但是,我们感到欣慰,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活动中学生们得到的锻炼是多方面的,是前所未有的。学生们学会了查阅资料的各种方法,学会了对大量资料的取舍,学会了记录自己的研究过程,学会了交流,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很多很多,这些能力的进步对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都是很至关重要的,我们相信,下一阶段综合实践活动,我们会搞得更出色!

xxxxxxxxxxxx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范文第4篇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观摩学习

第一堂是由曾经获得全国综合实践活动竞赛课初中组第一名的巴蜀中学 (鲁能校区) 英语教师王老师的课, 题为《我的“财富”我做主——提升我的FQ》, 主要针对初中生的“理财”教育校本课程, 其目的是培养具有“财商、情商、智商”的当代综合型人才。课堂上她首先是发给学生相关资料, 财商性格测试问卷, 提出本堂课的核心问题——中学生如何管理好几笔主要财务。然后, 让学生认真阅读资料、填写问卷调查并展示探究活动。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教师充分调动其积极性, 引导小组交流, 合作探究, 共同解决同学们都感到棘手的问题。活动一:“谁”动了我的“money”, 分析对学生提出的譬如零花钱的安排是否合理, 有无需要改进。活动二:1为“理财病号”把脉、2为“理财病号”开处方。最后, 选出各小组代表畅所欲言, 并归纳总结如何做好财富主人。怎样提升FQ值, 本堂课从三方面进行阐述:我的财富计划、假如我当家, 用好压岁钱。课题新颖实用, 融生动性、趣味性于一体, 切合学生心理, 学生参与积极性。一位英语教师能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全国大赛中夺魁, 的确有其独到之处。

第二堂课是高中综合实践活动, 由巴蜀中学本部教师张老师随意抽调了鲁能巴蜀学校高一年级某班学生在阶梯教室授课, 题为《在选择中绽放》。主要针对高中学生如何搞好研究性学习, 旨在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 特别是寒暑假期, 完成必修的23学时。在课堂上, 老师提出把问题上升为课题的基本方法, 并请了曾经荣获第全国青少年创新大赛一等奖的杨姓同学来阐述他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由这位优秀学长以其切身体会做引导, 极具说服力, 极大地刺激了学弟学妹们的视觉神经, 充分调动了同学们完成必修课程的积极性, 亦增强了听课的所有师生搞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信心。

通过观摩学习示范课, 聆听专家和名校优秀教师代表们那声情并茂富有哲理的精彩点评, 我更加体会到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其它学科课程相比的不同之处。它没有现成的教材, 没有固定的模式, 没有传统的经验, 更没有专业的师资, 这对于一线教师来说, 意味着困难, 意味着挑战。我还从重庆市教科院综合实践活动专家组曹磊老师那里了解到, 有不少语文、英语、物理、生物等学科教师凭借深入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而被聘任为“研究员”, 这远比只凭其本学科获聘该称号要容易得多。由此, 我真切窥见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亮光, 领悟了这一新兴学科给予的机遇, 心境变得豁然开朗。

会后, 我们认真参观了巴蜀中学的综合实践活动展板, 向部分学生了解了他们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大体情况, 从而感悟到学校除了狠抓教学质量外, 也认真搞好科技教育、综合实践、课程辅助等各类活动, 特别是为学生提供参与各项活动的机会, 为学生才能的展示搭建了平台, 为学生个性的塑造提供了机遇, 为学生终身的发展拓宽了视野。这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二、特色学校参观考察

为了更好地学习如何抓好办学特色这一主题, 我们联系了重庆市书法家协会李文岗副主席, 酉阳县书法家协会张斌主席、杨胜兴副主席, 他们一致地推荐了重庆市知名书法特色学校——重庆北碚实验小学, 在校长们高规格的迎接下, 我们参观考察了该校的教室文化、走廊文化、运动场文化等校园文化建设, 并对专用书法教室、书法电脑教学等硬件设施进行了体验。同时, 深入了解到学校是如何在全校师生中一如既往地贯彻落实这一艺术特色, 切实做到100%的师生领悟“学书励志”的办学理念, 深刻理解“一字一画打基础, 一言一行促发展”的校训。教育要发展, 首先教师要得到发展。学校请书法院的名师授课, 不断锤炼教师素质, 提高全体教师的整体水平, 从校长到科任教师每天都必须完成书法作业。十多年坚持的特色之路, 该校校长经常参加全国特色学校的研讨会并作重要报告和经验交流。“特色之路、理念先到”让我油然而生敬意。在和校长握手告别后, 我们又通过西南大学唐教授联系了西师附中。在门卫室打通该校专任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的电话后, 我与梁老师用相机记录了该校的办学理念、文化长廊, 知识橱窗、综合实践活动专栏、校园海报等校园文化建设。特别是校园海报与综合实践活动课剪影给我们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考察参观了两所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和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辅导活动的开展情况, 让我们耳目一新, 重庆名校确实名不虚传!

三、关于我校活动课开展的反思

经历了“走出去”观摩学习和参观考察, 再结合我校课程开设的实际情况, 我感到:

1. 部分师生不完全理解综合实践课程的内涵, 综合实践课程, 其实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 以学生自主选择的、直接体验的、研究探索的学习为课程基本方式, 以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的主题为课程基本内容, 以学生个性养成为课程基本任务的非学科性课程。

2.科技教育、社会实践、课程辅助活动课教师总量与实际需求存在一定差距。目前, 我校这类学科教师均是其他学科教师兼任。

3. 少数教师重视中考统考学科, 对艺体课、科技、综合实践、课程辅助活动存在认识偏差, 没有把这类课程提高到是落实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和个性发展的高度来认真予以落实。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范文第5篇

一、、“准备阶段”的指导

准备阶段包括确定课题和制定研究方案。

首先是选题。教师要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选题的过程同时也是锻炼学生、提高学生能力的过程。教师应善于倾听学生想法,并给学生表达想法的机会。教师可鼓励学生观察社会生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由学生自主选择,亲身体验,引导他们选择有助于他们发展的积极健康的课题。

其次是确定课题。教师应针对学生文化、科学知识基础、兴趣爱好、所处社区背景和自然条件等因素,引导学生确立合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活动主题。即在课题选择时不仅要立足于学生的兴趣,还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可能存在的困难等。如果学生操作起来困难重重,就会影响到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活动的效果,那么,再好的课题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最后,教师要协助学生制定研究方案。研究方案应包括课题研究的纬度、时间的估计、小组内的分工、搜集资料的方法等。如果学生是首次接触综合实践活动,那么在研究之初,教师需要做研究思想和研究方法的指导。对于研究方法,教师的指导不必过细,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慢慢学习和掌握。学生对课题作了大体规划以后,教师要进行检查,看其计划是否具有合理性与可行性。

二、“实施阶段”的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自由度,以及各种自主参与活动的条件,以拓展教学活动空间和活动内容,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

在实施阶段,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开阔的空间,让他们充分地展示自我,大胆地想,大胆地做,把想法都体现在活动。教师在理论上要进行指导,并在学生遇到困难时鼓舞他们的信心。如在“营造高质量生活环境”课题中,教师是学生到居民区采访时的安全卫士,并帮助他们克服采访之初的紧张情绪,至于具体的操作则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自己展开;如果调查问卷的发放被拒绝,教师应在鼓励他们的同时,组织大家总结原因,并找到解决的办法,从而提高他们参与社会实践和彼此协作的能力。

在实施阶段,教师还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言行,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抓住时机渗透与人相处的道理,引导他们搞好人际关系,从而形成探究活动所必需的和谐气氛。在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给他们技术上的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借鉴一些已有的经验,使他们少走弯路,避免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上的浪费;对学生的一些有创意的想法和做法,教师一定要及时给以肯定和赞扬;当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挫折时,教师要及时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帮助他们战胜困难。

三、“总结和展示阶段”的指导

在活动总结阶段,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活动过程中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形成结论,指导学生撰写活动报告,引导学生对活动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总结可以以小组汇报的形式进行,各小组就课题的研究过程、研究结果、研究心得等向全班汇报,其他同学可以向小组成员提出问题;可以采用师生讨论会的形式,指导教师与小组学生一起讨论课题的成功与不足;也可以让学生写反思日记,来记录活动中的收获及心得体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还可以通过主题演讲、辩论赛等方式进行总结。

在成果交流展示阶段,各小组确立汇报方式后,教师在学生排练过程中可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能力,张扬个性。如,在展示形式上可用图片、表格、幻灯片、动画演示、音乐配诵等,展示内容可涉及各学科的知识,合作方式可采用一人解说一人演示的动静式、多人齐上的角色表演分配式等。多种富有创意的展示形式有利于学生提出富有创意的问题、想法,激发他们思维活动的创新。在展示活动中,通过各小组互动的形式,学生能了解其他小组的实践课题,并促成他们的新的思考,从而产生新的实践课题。

大连市第三十八中学 孙喜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范文第6篇

---城内小学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经验交流材料

湖北省谷城县城关镇城内小学 李红云

我们城内小学是一所具有百余年历史的老校,现有31个教学班,2149名学生,专职教师125名。新课程实施以来,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出现在我校师生面前,如何让师生了解这门课程?如何帮助教师学好这门课?如何对担任这门课的教师是进行有效培训„„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我校在多年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始终坚持走校本教研之路,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增强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效,促进教师发展。我们的做法是:

一、理论学习,在学习中消化运用

如果教师的教育理论观念模糊就会导致行动的盲目,为此,我们非常重视教师理论知识的培训,通过理论培训让教师树立科学、先进的教育观念。在综合实践活动理论学习中,我们首先以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为主,同时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论与方法》《综合实践活动案例》《研究性学习指导手册》《综合实践活动研究与培训》等。为了让教师们在学习理论知识中不感到枯燥,我们在开展教研活动中改变了以往传统的边学边做笔记的学习模式,注重学习方法的灵活性,多样化,尽量使枯燥的内容变得有趣,使抽象的概念变得易懂。如:我们在组织学习《指导纲要》时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1)集体通读,布置思考题。(2)个人自学,完成思考题。(3)集体讨论,交流学习体会。(4)形成文字,装订成册。通过反复学习,大家对《指导纲要》有了较深理解,特别是通过讨论,教师们对教学态度的认识更加清楚,教育目标更加明确,对课程实施的方法课堂教学模式有了清晣的思路。为了检验学到的教学理论是否真正用于实践,接着我们又组织第二个阶段的活动,即把学习的理论用于教学实践中,如:我们要求所有教师都选择以《走进春天》为主题设计一份教案,教师们精心准备,用学到的理论知识设计主题活动,并写下一份份说课材料,同时根据教案设计和说课情况评选出优秀教案,极大调动了教师参与热情。

二、交流互动,在交流中共同发展

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设专任教师2人,兼职教师15人,这些教师不可能每个都有外出学习的机会。因此,我们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让教师们在组内的互助互学、互相交流、共同成长。

1、集体备课交流。在学期初,教研组根据各年级的实际情况,结合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整体规划,商量制定一学期的主题内容,并在每月两次的集体备课时,进行交流讨论。一是教师们都能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进行讨论研究。例如:四年级教师在准备研究性学习主题活动过程中,对学生确定子课题这一环节,采取的是教师分配子课题的形式,后经实践发现采取这种形式分配子课题,会封闭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研究,发挥不了自己的特长。经过组内成员的反复研究、讨论,决定在子课题分派时先由全班同学对子课题进行由难到易去排序(难易是指课题研究内容),然后再逐个分析,最后从所谓最难的课题开始进行招标,让那些竞争意识强又有能力的同学承担最难的子课题,解决了过去有些难题无人愿意承担或即使有人承担但效果不好的问题。招标的方式既给各类学生以用武之地,还大大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改变了学生由被动式学习变为主动式学习,学会了利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二是交流新课程理念,自编教材。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并没有固定的教材,教研组能够根据学校的周围环境、学生的特点以及相关学科进行自编教材。如:校本教材在实施过程中,教研组教师多次聘请学科教师参与学生专业知识问题的辅导。六(1)班在开展《珍惜水资源》课题活动时,碰到水污染问题时,指导老师多次找到科学老师皮海英了解怎样净化水、怎样撰写调查报告?又找到美术指导教师程婧询问怎样办宣传画、手抄报,找音乐教师帮助编排快板《节约用水三字经》„„同时教师根据自己班级的情况和自己上课的习惯,以及对教材的理解对教案进行个性化的修改,并注明修改的原因,课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为教研组交流和教材的修改积累许多有益的经验与启示。通过对校本教材的实践,教研组初步确立了以下活动主题:三年级《谷城名人谱》《影子的乐园》《学唱家乡民歌》四年级:《辛亥革命英雄杨洪胜》《我是谷城小导游》《谷城民间习俗的探究》、《寻访谷城民间艺人》五年级:《我心中的英雄》《谷城神话故事知多少》《谷城方言知多少》《谷城民间工艺的调查研究》六年级:《探寻神农氏》《家乡的名胜古迹》《走进谷城老街》《走进谷城大薤山》等。

2、课堂教学交流。为保证新课程指导纲要的落实,我们要求每位教师在实施过程中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各种有利于实践的环境,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会遇到哪些困难,会提出哪些问题,需要怎样的帮助,需要怎样的指点„„把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看作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为了深化课堂教学的研究,推动课改实验的发展,教研组每学年定期开展“示范课、研讨课、优质课、观摩课”等“四课”活动。一是让参加过市、县活动课学习的教师讲一节示范课,为其他老师抛砖引玉,如彭丽老师在参加省综合实践活动学习回来后主讲了一节《关注校园安全》让教师了解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堂教学结构。二是上好研讨课。课题实验老师根据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研究,然后由一位教师执教。如:龚月玲老师针对如何选择课题、怎样进行小组分工、怎样制订计划等问题主讲了一节《身边的食品安全》的研讨课。课后主讲老师进行了自我反思,其他老师进行听课、评课,共同研究解决的办法。三是开展优质课赛。为了促进教师们的全员参与,认真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组每年开展一次优质课比赛,老师们的参与热情很高。四是举办观摩课活动。每月由一个年级提供一节观摩课,执教人把实验研究做法、体会进行生动、详尽的展示,其他教师进行听课、评课,这样做从实施层面上解决了活动课的困惑。教研组通过“四课”教研活动的开展,给教师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和探讨的机会,教师们在教学中不断反思,将“四课”上的精华延伸运用于日常的教学活动,不仅授课教师在教学方面会有所提高,其他听课老师也会从中获取教学经验。

3、教学反思交流。我们要求教师积极撰写教学反思,记载和积累实践中的体会、经验。感悟学,并要求教师参与综合实践活动个人博客,把每月的教学反思上传到个人博客中,全体教师均可以阅读。除了原有的每月一篇摘记、一篇反思,每学期一篇教学论文、一篇案例的基本要求之外,我们还要求教师的教学体会及听课教师的评课进行更深一步的反思。正是在这样的理论—实践—反思—实践过程中,教师的理论与实践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三是课后反思,提高定课研究的质量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既离不开实践,更离不开反思。为此我们要求每位教师讲课后,及时从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学生学法和创新点上进行反思,把反思所得及时写在“教学反思录”上,教师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的反思,及时发现教学上的问题,改变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水平。如:我校一名刚参教的年轻教师上了一节《品德与生活》的课改汇报课,整节课很热闹,一个活动接一个活动,从表面上看体现了《品德与生活》的活动性特征,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平台,但活动无序,无针对性,且效果不佳。课后,通过评课,该教师明白了活动要动而不乱,要有序、有效、有针对性,课堂教学要在“民主开放”与“秩序、规则”之间寻找结合点,教师的教学艺术与教学机智要建立在尊重、信任、赞赏学生的基础上。该教师从反思中尝到了甜头,在教学反思中不断成长,今春,在县优质课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三、课题研究,在研究中提升

我校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积极组织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树立教师既是知识传授者又是教育教学研究者的理念,让课题研究为教师发展助力,让教师在研究中提升。

1、主课题研究。在“校本教研”的实施中,教研组以国家级课题“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为主课题进行研究,教师们在摸索着前进,在研究中提升,探讨了一套教学模式。一是探讨了一套课案编写模式:主题活动编写模式为活动主题—活动目标—活动准备—实践过程—活动评价。课题研究编写模式为研究背景—研究目标—研究准备—研究过程—研究评价。作品制作编写模式为制作背景—制作目标—制作准备—制作过程—制作评价。科技制作编写模式为项目选题—项目构思—项目准备—项目过程—项目评价。二是落实了课堂教学模式,我们把课堂教学结构归纳为:主结构:序言—过程——归纳(小结)教师:引导——点拨——小结 学生:活动——体验——感受。三是在课题研究及实践中还开发了60多个活动主题,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提供了大量的课程资源。

2、小课题的研究。为了帮助教师克服对“研究”的畏难情绪,调动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我们鼓励教研组以年级为单位,将自己在开展主题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求得组内成员的启发和帮助,然后将问题带筛选后确定为小课题,积极开展小课题研究,这样能唤醒了教师们的研究意识,促进了教师从“教书匠”向“研究者”的转变。如:在一次专题研究课中,三年级学生对实施计划阶段感到困惑,有时力不从心,教研组成员便将怎样实施计划作为子课题,然后进行研究探讨,经过我们多次的切磋找到有效的方法加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从讨论中推敲并完善出精彩的案例。通过多年的探索,我校教师树立了“来自教学的关键问题就是研究课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研究,参与研究本身就是成果”的观念,教师们在课题研究中实实在在解决了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存在的许多问题。

几年来,通过学习、定课研究、反思,教师们不仅关注课堂,更关注社会实践;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更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不仅关注学生的成绩,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近几年来,学校先后有10多名教师在国家、省、市、县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大赛获得一等奖;有40多人次的论文、案例、课件在国家、省、市、县获奖或发表。有100多名学生在书法、绘画、科技、作文、文艺汇演、体育等方面获得奖励。

上一篇:学校中考工作总结范文下一篇:校园接力赛加油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