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英语课程范文

2023-09-21

综合英语课程范文第1篇

词汇教学一直是英语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英语专业大纲》对英语专业学生词汇量有着明确的要求。英语专业四级对词汇的要求为“通过基础英语课、阅读课和其他途径认知词汇5500-6500个, 正确而熟练地运用其中的3000-4000个及其最基本的搭配。”也就是说英语专业在参加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时应该掌握5500-6500个被动词汇, 在阅读时看懂即可。同时要熟练掌握3000-4000个主动词汇或搭配, 不但要求能看懂还要求能在口语和写作等语言输出中熟练运用这些主动词汇。

综合英语是英语专业一年级和二年级学时最多的专业基础课程, 学生的主动词汇主要来自综合英语课堂。但传统的词汇教学往往以翻译教学法为主。课堂词汇讲解的程序通常是教师列出要讲解的单词, 脱离课文语境, 用举例翻译或造句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为了应付检查或测试, 往往也会机械记忆词汇, 死记硬背。[1]

除此之外, 传统教学方法过度强调教师的教, 忽视了学生的学, 强调面面俱到, 从音、形、义等几个方面进行全面介绍。“填鸭式教学”和“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比较常见。教师在提供词汇相关完备信息的同时, 忽视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把学生看成是被动接受的个体, 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词汇教学效率较低。

2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 (constructivism) 是由瑞士的皮亚杰 (J.Piaget) 提出来的。建构主义认为人的意识是一个建构客观世界的概念体系, 人有能力去观察世界, 并做出解释。思维的发展与个人的亲身经历密切相关, 并主要来自认知者对世界的观察和建构。因此, 个人知识主要通过与他人的交流与合作而获得。所以, 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教学活动应该着眼于培养学生在知识、能力、个性、社会性等方面得到发展。[2]

建构主义学习观有三大主要观点: (1) 学习不是从头开始的, 而是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和背景之上。外界刺激与原有认知结构交互作用, 才产生了知识。 (2) 学生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下, 借助他人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积极地进行意义构建, 才能获得知识。因此, 学生获取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能力, 而不是取决于学生记忆和背诵所讲内容的能力。 (3) 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 学习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下, 借助他人的帮助, 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来实现的。[3]

3 基于建构主义的情境词汇教学法

建构主义学习观对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词汇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传统词汇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没有鼓励学生自己主动建构自己词汇水平, 效果不佳。为了提高词汇教学效率, 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完成一系列活动, 通过与别人协作与交流积极建构自己的词汇储备。

词汇的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根据建构主义理论, 教师作为指导者应该提供必要的情境, 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 让学生在反复的操练中潜移默化地熟练掌握词汇。教师可以将任务布置为作业, 学生必须在课下积极主动预习词汇, 课上才能把活动做好, 在一定的情境下, 通过协作表演, 词汇基础才能更牢固。

3.1 情境词汇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情境词汇教学法就是根据建构主义理论而来, 强调在具体的情境中, 指导学生将已经学到的词汇和英语知识充分展示出来, 在具体的情境中掌握词汇。

情境词汇教学法要求教师明确下达所布置的任务, 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 开展活动的前提是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词汇, 查词典, 自学词汇。在前一节课, 将全班分成小组, 每组五人左右。如一个班25人左右, 可以分为五组。教师给每组三个课文核心词汇。例如, 在综合英语第一课Half a Day授课时, 前一节课留作业就可以给其中一个组三个词cling, glance和halt, 其它各组也收到三个其它核心词汇。

第二步, 教师说明在下节上课时每个组选三名代表将三个核心词汇写到黑板上, 大声读出词汇, 给出核心词汇的一个主要用法例句。如其中一名学生可以用英文重复英文例句两遍:Theword cling means“to hold closely”.Let me give you an example.He held me in his arms like a child and we clung desperately together.然后点坐在下面的学生复述英文句子, 并

翻译, 这时给出句子的学生对重复和翻译进行点评补充, 教师也可以给予必要点评和指导。

第三步, 该组所有学生利用这三个词完成一项英文情境表演任务。英文情境表演任务由老师设定, 形式可以是小短剧、现场采访或讲故事等, 在前一节下课时就布置下去。在完成该英文情境表演任务时, 要用到刚才讲过的三个核心词汇, 如cling glance和halt, 且必须用到三个词汇的主要用法。用英文布置任务如下:If you were an interviewer and were going to interview four job candidates who performed very poorly in a job interview, how would the interview go?Please use the following three key words:cling, glance and halt.

第四步, 表演过后, 小组代表让坐在下面的学生重复刚才情境活动中含有三个核心词汇的句子并翻译, 教师对学生的表演和回答进行点评。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 学生一直是课堂的中心, 学生自己找例句, 学生提问下面的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完成以词汇用法展示为重点的情境表演任务, 学生重复句子。无论台上表演还是台下观看的学生, 精神都高度集中。台上的学生想要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台下的学生很紧张, 集中精力去看表演, 否则无法复述包含核心词的句子, 无法回答出来问题。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 教师的角色从一个“满堂灌”的信息提供者转变成了一个指导者, 教师必须花心思设计教学活动, 准确传达任务和要求, 对学生的语音和用词进行点评和修正。

这种词汇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正是建构主义理念。学生通过彼此协作完成表演, 同时又学习了词汇, 且能在具体的情境中尝试使用词汇, 有助于熟练掌握词汇用法, 增加主动词汇量。

3.2 情境教学法实际运用中的问题及对策

首先, 教学任务下达必须明确, 必须要求学生在完成情境任务中使用词汇的主要用法。在实际运用中如果没有明确这一点, 学生就可能会自己把任务简单化。例如, 三个核心词汇中的一个单词是cling, 在学生情境中两人对话如下:

A:B, look at this word-cling.What does it mean?

B:It means hold something closely.

在这一对话中, 学生并没有将cling一词的用法体现出来, 因此是不符合要求的, 需要在点评时及时指出必须用出cling的主要用法, 布置任务时就必须十分明确, 让学生逐渐养成好习惯。

其次, 和传统词汇教学法相比, 情境词汇教学法传授的信息量没有那么大。传统教学法注重大量信息灌输, 而情境教学法更注重学生操练, 因此学生必须在课外花更多时间自学词汇, 学习词汇用法, 并准备课堂活动。也就是说, 学生需要学会自学自练, 自己构建自己的词汇量。因此,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也是采用情境教学法的目的之一。

4 结论

基于建构主义之上的情境词汇教学法是综合英语词汇教学改革的方向, 它能调动学生积极性, 寓教于乐, 指导学生在自学的同时, 提高学生在口语和写作中英语词汇的运用水平, 为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词汇教学, 乃至整个英语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

摘要:词汇教学在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程教学中十分重要, 但传统词汇教学方法效率较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注重人在情境中通过协作和体验来学习, 基于建构主义的情境词汇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是英语专业词汇教学改革的新方向。

关键词:建构主义,情境词汇教学法,综合英语,英语专业

参考文献

[1] 曹丽美.英语词汇教学-化“消极”为“积极”[J].大众文艺, 2009 (3) :180-181.

[2] 陈洪特.建构主义教学观与大学英语教学[J].双语学习, 2007 (9) :4-5.

综合英语课程范文第2篇

1 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的内涵

英国教育社会学家巴兹尔·伯恩斯坦根据课程内容之间关系的不同提出了集合型课程和整合型课程的概念。前者不同学科内容间边界清晰, 而后者不同学科内容间界限模糊。相应地, 前者指分科课程, 后者是综合课程, 二者是对应而生的。

综合课程的英文表达为“i n t e g r a t i o n curriculum”, 意如其名, 其含义指把本来具有内在联系而又人为地被割裂的内容重新整合为一体的课程模式。[1]其既覆盖学科知识, 也包括学生的主体经验。综合课程意图弥合原本密切关联的知识内容之间人为的分割, 在尊重知识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以及社会进步的要求对其加以统整。与综合课程相比, 分科课程所包含的知识内容彼此间更具有相对独立性, 界限更为分明, 更主要以分科而非整合的方式向学生传递知识, 强调课程内容的逻辑性与系统性。

通过对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的界定可以发现, 二者的划分并非绝对。正如伯恩斯坦所言“课程这种信息系统的基本建构是通过分类强度的变化而形成的”。从分科课程到综合课程实际上是一种渐变的过程。在分科课程中也存在知识的整合, 但整合的比例和程度要逊于综合课程。综合课程因整合程度不同, 从弱到强依次为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和活动课程。而在整合程度较低的综合课程如相关课程中依然留有较明显的分科的痕迹。

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虽然依据知识之间的关系而定义, 但二者内涵的差异却并非仅限于此。二者在师生关系、评价方式等教学的方方面面都存在不同。在师生关系方面, 分科课程中不同学科内容边界清晰, 师生角色明确, 在教学活动中严格遵循着既定的行为准则。教师一般具有较大的权力, 控制着整个教学过程。综合课程中各学科内容界限模糊, 不仅相联系的学科知识得到了整合, 出现了交叉学科与跨学科, 而且学生个人的日常经验也成为课程的重要内容, 他们对课程与教学活动有了更大的控制权。在评价方式方面, 分科课程中教师具有较大的权威, 他们是对学生评价的决定者。评价标准往往是外在于学生的、单一的、绝对的, 如考试成绩。综合课程中伴随学生权力的强化, 评价方式也日益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呈现出多元化、灵活化的趋势, 如学生的内在能力。

2 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的关系

在对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内涵的探讨中我们对二者已有了初步的认识, 二者既相互区别, 又有密切联系, 下面将详述二者间的关系。

2.1 不同的理论基础

知识是课程的来源之一, 课程是对知识的选择组织, 对知识的不同看法影响着课程的形成, 知识观成为课程的重要理论基础。从理论基础出发认识两种课程, 更有利于从本质上把握二者的区别。

在知识生成方面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理论:欧洲大陆哲学的“科学的理性主义”、英美哲学的经验论以及建构主义知识论。这三种理论与不同历史时期知识的发展状态密切相连, 影响着课程的制定。

在人类认识早期, 人们主要依靠哲学思辨或数学推理的方法从笼统的整体上形成对世界的认识, 相应地科学的理性主义重视理性、逻辑在知识获取过程中的重要性。随着科技的进步, 人们逐渐重视利用科学手段认识世界, 获取的知识日益广泛深刻, 对知识分门别类成为必然, 课程相应地也以分科为主。在这种历史条件下, 经验论应运而生, 强调观察与实验是获得知识的可靠渠道。科学的理性主义与经验论二者虽然在知识的获得途径方面有不同看法, 但都指导着分科课程的生成, 认为知识一经形成, 就是唯一的普遍的客观的真理。课程依据国家权威和学科逻辑制定而成, 再依靠不容置疑的知识的具体化身——教师, 传递给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地位, 教学活动失去了创造性。

建构主义知识论认为知识源于主客体间的相互作用, 是通过人的能动性活动把人与客观世界相联系而生成的。其强调知识的多元化独特性与相对性, 指出不存在唯一的普遍的绝对的知识, 个体的本地的民间的知识都被纳入课程——学科知识与生活经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都得到了有机整合。以建构主义知识论为基础的综合课程在广泛接纳各类知识的同时, 也赋予学生、教师以及学校以新的权力。主动探究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教师和学校可以更多地从本校本地的实际出发从事教育教学活动, 评价主体日趋多元化评价方式日益多样化。

2.2 互补的教育功能

虽然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建立于不同的理论基础, 存在着诸多差异, 但二者并非截然对立, 在教育功能方面反而相互补充, 共同构成完整的课程体系。

分科课程重视基础知识技能的系统传递, 有利于教学效率与质量的保证;但学科分割使学生难以对世界形成完整的认识, 某些学科内容的重叠还造成学生重复学习, 加重了他们的负担。综合课程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自然、社会与人生, 获得丰富全面的知识;但又缺乏了分科课程的有序性与严密性。

分科课程强调专业性, 有助于某一学科的深入研究, 适合某一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但往往因过于偏重某一方面的学习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课程利于学生形成比较宽厚的普通科学文化知识基础和比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但在专业知识技能培养方面有所欠缺。

分科课程注重系统性与逻辑性, 更多强调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 其教材编写、知识传递以及教学评价的依据相对单一, 比较容易把握、有章可循;但也因此常常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以及不同学校地区间的差异, 不能很好地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综合课程具有开放性与整合性的特征, 更加重视学生的情感、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养成;但这也为制定明确的课程标准带来了难度, 如果不能妥善处理“综合”常常会成为“拼合”。

总之, 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知识观, 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 各自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二者有机整合才能取长补短, 使课程在教育活动中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

3 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的整合

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的整合不仅包括二者之间的统整, 也包含二者各自内部的建设。其内部建设是二者整合的基础, 只有二者的优势真正得以发挥, 二者的统整才能有效实现。

3.1 二者的内部建设

分科课程强调学科间的区分, 注重学科的相对独立性, 但并不是要切断学科之间的天然联系。当前课程中出现的各学科彼此封闭、相互隔绝的现象并非分科课程的本有特征, 而是因人们对分科课程缺乏正确理解造成的。因此, 要有效实施综合课程, 建构合理的课程体系, 必须从改进分科课程开始。在更适宜实施分科课程的情况下, 如意图培养在高精尖领域学有所长的人才时, 要使分科课程的组织更符合学科之间的本质联系以及学生的可接受程度。

综合课程把相互关联的知识有机整合在一起, 更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但综合课程并非万能, 适用于一切教育情境。此外, 综合课程内部依据不同的标准也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中知识一体化和教师合作化的程度都相应有所不同, 在教育活动中只有对这些类型既有准确的定位又能把其有机统整才会构成完整的综合课程。目前在综合课程建设中许多学科内容之间仍然是一种机械联系而非有机整合。在综合课程的编写、传递以及评价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往往并没有摆脱分科课程的思维框架, 还尚未发现科目之间的同质性。

总之, 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本身并无优劣之分, 只存在哪种教育情境中运用何种课程更为合理的问题。当前, 我们必须克服传统教育思维的框架, 要做到从知识之间、从教育与生活之间的本质联系出发来制定实施课程。

3.2 二者的有机整合

系统论指出整体的功能大于局部之合。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在完成自身建设的基础上, 还要进行有机统整, 这样才能实现二者功能的最大化。

从教育系统的纵向方面看,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综合与分科课程的要求并不相同。为了给学生奠定比较坚实的普通科学文化基础, 使他们对世界形成完整的认识, 也为了符合低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 课程一般以综合为主。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 课程体系中综合课程的比重逐渐降低, 分科课程的比重则在提高。在高等教育特别是其研究生阶段, 学生的学习方向将集中于某门学科或某个研究领域的某一方面, 这时分科课程逻辑性与精细化的特点将更符合学习的要求。但值得注意的是,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并不能彼此取代, 只能是某一阶段以某一类型为主。

从教育系统的横向方面看, 一方面, 在学习的某一阶段, 由于对不同知识的要求不同, 有些知识以分科形式传递给学生, 有些知识则采用综合形式。通才的培养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其要求即使在高等教育阶段, 学生也不能仅专注于自己的专业领域, 其他方面的学习也要成为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专业教育采用分科形式, 而普通教育采用综合形式可能更为适合。另一方面, 不论分科课程还是综合课程, 作为学校教育的体现形式, 二者都必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 都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变化的实际, 都要做到和系统学校教育之外的各种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

摘要: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课程, 却又都是完整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将从二者的内涵、关系以及整合三方面对其做出分析, 以期对二者形成更加清晰的认识。

关键词:综合课程,分科课程,内涵,关系,整合

参考文献

[1] 有宝华.综合课程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2001:16.

[2] Michael.F.D.Yong.知识与控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65.

[3] 丛立新.课程论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4] 谢维和.综合课程建设与伯恩斯坦的编码理论[J].教育研究, 2003 (8) .

[5] 刘丽玲.论巴兹尔.伯恩斯坦的教学话语理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4) .

[6] 李晓宏.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浅论[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3 (6) .

[7] 王金娜, 冯建军.课程知识的合法性与合法性权力主体——一个社会学的视角[J].教育科学论坛, 2006 (3) .

综合英语课程范文第3篇

我校进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是在启动新课程实验的背景下开始进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本次课程改革新设置的一门必修课,一本教材,没有教参,课程资源要靠师生共同去开发,如何实施要靠教师去探索。我们边学边做边研究,摸着石头过河,在艰难中起步。现在回想期间艰难探索的历程,酸甜苦辣尽在其中。如果说我校综合实践活动已经初见成效的话,我觉得主要得益于以下几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一、专题讲座,学科——理论先行

如何使教师们很快地熟悉综合实践活动,这门新课程中的“新”课程,了解它与传统的语文、数学学科有着很大的不同,首先要求教师认真学习理论,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了解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性质、特点、目标、内容、原则、评价及管理。鉴于此,上学期初,我们对全校教师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学生成长的绿洲》专题学习讲座,并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实施做了周密部署,使教师对本课程有了系统的认识和了解,同时还组织任课老师认真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为此项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学校还组织教师登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专题”,及时捕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发展的新理论、新动态,学习其中的优秀案例,借鉴成功经验,为学生自主活动、教师学

习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提供帮助。

二、结合校本,整合创新——积极行动

(一)整合学校特色,创新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课要有生命力,要凸显特色,就得与校本课程、学校特色结合起来,所以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又一大特色是:制定凸显学校特色的活动设计方案。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我校教学特色。我们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创建了两个标准化的多媒体教室,并开通了校园网,电脑进教室,实现了“班班通”。教师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时,有意识地将计算机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机地整合,使课堂小天地连接着网络大世界。如

——在多媒体网络教室里,五年级学生正在教师引导下点击鼠标,打开“http://www.jxol.net/yyzdwyn/index.htm”进入“《音乐之都维也纳》专题学习——走进维也纳”。随着舒缓轻柔的音乐,配着优美清晰的多媒体画面,教师引领着学生走进“音乐之都维也纳”,了解奥地利风景如画的地理环境,欣赏连绵不绝的维也纳森林,风姿卓越的蓝色多瑙河;瞻仰造型逼真的音乐家雕像;聆听着巴赫、莫扎特、肖邦等音乐家的旷世杰作天籁之音;流连于金碧辉煌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陶醉于气势磅礴高雅热烈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随后让学生们交流对这座音乐之都的总体印象。

——四年级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网上搜索,《走进菊的世界》综

合实践活动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欣赏中国名菊的风姿绰约,品评菊花美名的诗情画意,感受给菊花命名的喜悦兴奋…… 思维在点击中跳跃,情感在欣赏中升华,个性在交流中飞扬,无拘无束,跨越中外的网络课堂成了学生们综合实践活动的乐园,放飞个性驰骋想象的天堂。

(二)结合校本教材,展示多彩活动

我校组织教师利用假期编写了《启蒙》系列校本教材。这六册校本教材选取了一些千古传诵的名家名篇,让孩子在记忆的年龄段积累这些古诗文,培养他们对语言的感受、领悟和想象能力,帮助他们加厚和刷新人生的底色,提高文化品位,增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我们也围绕校本教材开展系列综合实践活动:一年级“《三字经》诵读比赛”;二年级“小小成语摘录卡评比”;三年级“《弟子规》表演背”;四年级“趣游古诗园”;五年级“名言警句书签制作”;六年级“古诗新唱”等。在这些学生们喜闻乐见的读读,背背,画画,演演,写写,唱唱活动中,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古文化,从中积淀古文的形式,受到思想的熏陶,更重要的是丰富多彩的活动给了学生一个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展示自己个性的舞台,回忆七彩童年的一段经历。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令老师们刮目相看。

(三)围绕地方特色,开展系列活动

我们在充分利用学校的已有设备的基础上,加强与当地企事业单位等活动基地建立长期联系,开辟校外活动基地,发挥社区教

育优势,加强学校、家庭与社会三者之间的联系。

三月,为了让学生深切的体验母爱的伟大,体验母亲十月怀胎的艰辛,在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学校开展了“护蛋体验活动”。每个学生当一周“鸡妈妈”,写《护蛋日记》和《给妈妈的感恩信》,争当“护蛋英雄”,从护蛋体验中感受母亲养育自己的不易,懂得孝亲敬长的道理,从和母亲的互动交流中,促进沟通,学会感恩。

四月,为了配合校大队部“看家乡新貌、寻家乡名人、做校园小名人”方案的实施,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了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与探索活动,

1、参观家乡名企业——江苏省名企业苏青集团;

2、瞻仰家乡名址——张大烈纪念馆;

3、调查家乡名河——富贝河;

综合英语课程范文第4篇

王庄镇中心小学 徐焕新

一、课题背景

进入新世纪,温室气体排放引起了全球的关注,“低碳生活”的概念也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意愿也越来越强烈。低碳经济成为了影响整个社会发展的主流,低碳生活延伸到了生活、工作、交通等各个领域。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当前全球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理解低碳生活的相关知识,学会节能减排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能够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初步分析和处理,学会利用处理的信息进行交流。

(2)学会合作、讨论、分析,科学决策,形成共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温室气体排放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形成关注人类生活环境的情怀,养成低碳生活的习惯,并将这一现代理念进行大众传播。

三、教具准备:课件、题板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群有趣的动物朋友,想看吗?(播放课件、音乐)

师:它们可爱吗,它们做了什么,让你们觉得可爱?它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二)了解天气变热的原因

师:现在天气为什么越来越热?教师板书现象:天气越来越热。教师指学生回答变热的原因。

师:(课件)科学家们认为,由于人类过量排放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水蒸气,这些气体会使我们身边的空气变得像厚厚的玻璃,罩住了地球,地球被扣在里面,散不了热,就像被关在温室里面,透不了气,就像发烧一样,所以现在的天气越来越热。这种现象叫温室效应。教师板书:温室效应。

(三)了解温室效应的影响

师:温室效应有哪些影响?请看一段短片。(播放课件、音乐)

师:这样下去,我们将走向世界末日,那么我们要不要救一救我们的地球?所以,我们要怎么做?

学生回答:

PPT显示低碳——

师:低碳生活的概念

师:我们小学生可以怎么做?

教师总结:我们普通家庭日常生活其实都在源源不断地直接或间接地排放着二氧化碳气体。

只要我们坚持节约,养成习惯,就能救地球。

(四)确定课题,分组研究

师:给我们的活动起个名字吧!教师板书课题-------低碳生活 从我做起。 师:同学们最想研究什么问题? 师:学生分组

课件出示要求:1,选出一名组长。 2,共同填写题板。

3,小组汇报。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上台秀一秀。 各小组展示

五、教师总结

综合英语课程范文第5篇

摘自:《综合实践活动网》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它承载着新课程的意蕴,突显出教师的课程意识。但是由于没有教科书,又成为课改的一大难点。那么,如何突破这一难点,我认为教师参与是关键,课程资源开发是核心。任何课程的有效实施,都需要利用和开发大量的课程资源,而综合实践活动这一特殊的课程形态更强调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因为学生的发展不仅仅是通过教材、通过课堂来实现的,课程意义的生成离不开学生的“生活世界”,也离不开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社会背景。根据几年来的实践探索,我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面向学生生活,开发活动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是面向学生生活领域的课程,所以课程内容不应来源于书本,而应源于学生生活。我们知道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其中蕴含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学习资源。而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回归生活空间,捕捉生活素材,探究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

1、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课程资源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用心去发现,就能找到寓于日常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如生活中常常会发生油溅到身上,钢笔水溅到身上的事情,但如何能将他们洗掉?有心的老师就设计了《生活中的小窍门》主题活动,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想办法去解决问题。犹如不吃早餐,爱吃零食,甚至挑食偏食,这是多数孩子存在的不良饮食习惯,根据这一现象,可以开展《早餐的学问》《营养早餐》《饮食与健康》《饮食与肥胖》《吃零食的危害》等主题研究活动,让学生了解饮食与健康的关系,掌握合理饮食的有关知识,做到合理饮食,健康生活。还可以根据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和问题设计,如《生活中的一次性用品》《垃圾与我们的生活》《身边浪费现象的调查》《中小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等等。

2、与学生兴趣爱好相结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内在动力。只有当学生喜欢、有迫切学习探究愿望时,才有可能自觉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学生的爱好是多种多样的,涉及的面很广泛,如果我们能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这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学习的重要资源。例如,学生多数喜欢动物,可以设计《动物世界真奇妙》《有趣的昆虫世界》《我家的小宠物》等活动,引导学生观察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增强喜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思想情感。有的同学喜欢车,可设计《走进车的世界》《我与赛车》《汽车与交通》等系列活动,组织学生对喜欢的车进行研究,同时指导学生制作简易的小汽车和举行赛车活动。这样,不但让学生对汽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还有的同学喜欢吹泡泡,可设计《七彩泡的秘密》《泡泡糖的旅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探究中了解泡泡的秘密,提高了环保意识。

二、面向社会生活开发活动主题

教育即生活,社会即课堂。社会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教科书,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用之不尽的资源库。只要我们拥有一双发现资源的慧眼,就一定能从社会生活中捕捉到适合孩子们学习实践的最好资源。

1、关注社会抓住热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综合课程四大领域之一,让学生面对社会,走进社区,通过考察、访问、调查、搜集资料等活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反映社会事物和现象,培养他们为社会尽责的使命感。我们知道,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社会上的热点问题都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社会上方方面面的信息都会对学生以触动。如审奥成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中国人,老师可组织学生以《舞动的北京》为主题设计活动。组织学生观看审奥成功新闻发布会录像;搜集历届奥运会主题、会徽、吉祥物;设计班徽、校徽的制作方案;畅想青岛世园会,畅游中国文化。犹如,结合国家提出的八项规定,可以设计系列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资料搜集,社会调查,实地采访等,并通过调查报告、故事演讲、先进事迹报告、办手抄报和红领巾广播站等形式,让学生知规定。还可以根据社会上某一时期人们关注的问题设计主题活动。如3.15与365,下岗与就业,老人与养老问题等等都可以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研究内容。

2、依托社区体现特色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不但要源于生活,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还要依托社区,体现地区特色。首先可组织学生讨论家乡有哪些特色,你想了解些什么?然后共同确定要研究的问题。位于瓦房店市松树乡有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老师们便利用了这一资源设计了《走进家乡——崂山》主题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家乡崂山的沧桑历史和风景名胜,感受家乡人聪明才智;有的老师根据家乡驰名中外的特产产业这一特色,设计了《崂山茶》主题活动。组织学生了解家乡崂山茶的历史、种植、管理和制作工艺;还有的老师能根据家乡是水果之乡这一特点,设计了《家乡水果知多少》和《果树嫁接》等实践活动。这些都是孩子们看得见,摸得着,又有条件研究的活动主题,所以他们研究的兴趣更高,感受更深,体验更多,效果也更好。

三、走近大自然开发课程资源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云腾致雨,露结为霜,这一切就出现在学生身边,它既是简单的又是深奥的,既是熟悉的又是陌生的。引导学生亲近自然,走进自然,拥抱自然,已成为时代赋予给我们的历史使命。

1、结合季节变化开发活动主题

大自然的风雷雨电,鸟语花香,春夏秋冬都可以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从大自然的风貌与变迁中,我们可以开发出许许多多活动主题。如,春天来了,可设计《春天的盛会》引导学生到野外去寻找春天,去搜集春天的故事,去描绘、歌颂春天,以感受春天给我们带来的快乐。秋天到了,秋高气爽,秋叶飘落,漫山遍野瓜果飘香,可以设计《美丽的秋天》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寻找秋天的特点,感受秋天的美丽,体验收获的快乐。冬天来临,大自然将出现许多奇妙的现象,教师可引导学生去观察、去发现、去探究大自然的奥秘,并根据观察到的奇妙现象去设计活动。如《奇妙的冬天》《动物冬眠》《千姿百态的窗花》《眼镜上的白雾从何来》《美丽的树挂》等等,通过对冬天里一些奇妙现象的探究,将使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体验发现探究的乐趣。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户外活动,学会冬季自我保健的常识。

2、引导发现探究奥秘

儿童是自然之子,他们在大自然千变万化的神韵中观察、发现、探索,感受与体验大自然的奥秘。如,近几年东北、华北地区出现沙尘暴天气,对这一自然现象同学们很感兴趣,有的老师便设计了《走进沙尘暴》主题研究活动,引导学生去探究沙尘暴的形成与防治,去了解它的危害。《家乡的石头会说话》主题研究活动,是老师根据家乡山上那千姿百态且赋有灵性的石头而设计的。

四、与学校生活相结合丰富课程内容

学校是学生学习活动主要场所,是陶冶情操,浸染灵魂的地方。可以说它是一本丰厚的教科书。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这一资源,可以大大丰富综合课程的内容。

1、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我们知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综合程度最高的一门课程,它与各学科领域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综合课程不仅为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平台,而且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育中拓展和加深。如:语文五年级的“了解家乡”实践活动,就可以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结合,开展走进家乡,了解家乡的社会实践活动。科学课的“有趣的昆虫”“自行车转动的奥秘”“种子的旅行”“气候与季节”“影子的秘密”等,社会课的“通讯与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的传媒世界”“生活中的交通与安全”“走进家乡”等学习内容都可以与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主题统整,开展综合性的实践研究活动,这样,既拓展了综合实践主题活动内容,又使学科领域的知识在综合课中得到运用、延伸、重组与提升。

2、与校本课程相结合

作为一种综合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特别强调与其它类型课程的整合,以及多样学习方式的整合。克服以往单一的学科知识逻辑序列的弊端,突出领域意识和问题意识。所以,综合实践活动课要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有效结合。校本课程与综合课程资源可共享,因为他们在内容的选择上都是以学校为基础,以所在社区为依托,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一所学校无论是开发校本课程,还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都会受学校本身所具有的课程资源的限制而只能共同利用现存有限的资源,所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可以从校本课程、地方课程中寻找研究主题。

3、与少先队活动相结合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也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宝贵的课程资源,二者的有机结合,不但可以丰富综合课的内容,也使德育教育更富实效性。结合少先队德育教育内容,引导学生讨论研究,自主确定大、中队会的主题和分主题,并参与主题活动呈现形式的设计以及时间、人员安排,会场布置等活动。这样,不但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利用各类节日开发活动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是丰富的,除了研究探索与自我、社会、自然相关的问题,还可以开发各类节日资源。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也是综合课程学习研究的内容。如中国传统节日,西方的节日及校园的节日,这些节日都有厚重的文化积淀,把节日文化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形式引入到学生心灵之中,让他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古朴、典雅,西方文化的浪漫温情,校园文化的亲切热情。如《春节习俗知多少》《正月里来闹元宵》《粽子飘香》《八月十五月儿明》都是根据我国传统节日而设计的活动。通过这些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去了解民间习俗,亲历活动过程,感受、欣赏元宵灯会,同时参与糊花灯,扎风筝,包粽子等各种动手制作活动。这样既可以了解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又可以提高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

近几年,学校的节日越来越丰富。如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英语节等,这些节日与学生更贴近,也深受学生的欢迎。所以,校园节日也是综合实践活动一大课程资源。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引导学生不但要积极参与校园节日活动,还要参与节日活动内容的选择和活动形式的设计。让学生在乐中学,动中思,玩中得到发展。

综合英语课程范文第6篇

摘要:“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课程是安全工程本科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课程,在安全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安全专业综合型人才,这门课程应该从课程人才培养目标出发,结合学校办学特色,从修订教学大纲、调整教学内容、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实验建设等方面着手进行建设。

关键词: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教学改革;安全工程;案例教学

作者简介:林日亿(1973-),男,湖南桂阳人,中国石油大学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工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热能利用;梁金国(1963-),男,山东昌乐人,中国石油大学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热能利用。(山东 东营 257061)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石油大学教改项目“安全工程专业‘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BK-B200625)的部分研究成果。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课程是安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起着联结本专业基础课与技术课的桥梁作用。可见本课程在该专业的重要性,其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安全专业本科生的质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以下简称“我校”)自2000年开始招生安全工程专业,并于2002年开设本课程。由于是新招专业的新开课程,在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方面较其他学校的同类专业存在较大的差距。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对本课程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得到了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适应人才培养目标,修订课程教学大纲

1.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独特的知识结构。因此,在安全工程专业教育过程中针对特殊行业的安全,应该进行突出行业特点的安全工程专业教育。只有通过科学而全面的课程设置,让学生充分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深入掌握安全科技知识,培养出安全工程技术及安全管理工程人才,才能较全面掌握安全科学理论和技术原理,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预防性的处理,避免了经验主义造成的事故预防滞后性和片面性的缺点。[1]我校的安全工程专业正是通过石油、石化行业特点开展安全教育,培养出适于该行业的高层次安全专业人才,其培养目标为:培养掌握现代石油、石化工业生产过程中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方法,从事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科学和研究、安全监察与管理、安全健康环境检测、安全设计与生产、安全教育与培训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2]

在专业培养目标的总体框架下,开设课程的培养目标就应与专业培养目标相符合。另外,随着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大学生既是懂理论又会实践的全才。在此基础上制定的“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课程的培养目标为: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热力学的宏观研究方法,掌握热能与机械能之间的转换规律和能量有效利用的理论,获得热量传递规律的基础知识,能够正确运用热力学基本原理和定律分析计算各种热力过程、热力循环,能够正确利用传热规律分析工程传热问题,使学生具备分析解决实际工程热问题的基本能力,初步培养安全用热的能力,并为学生学习有关的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课程培养目标提出了培养学生安全用热的能力,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这与以往“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课程目标有所不同,以往仅仅对热能转换与利用、传递现象进行分析和具体应用,而对于安全工程专业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符合专业培养计划和目标。

2.课程的教学大纲

根据“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课程培养目标,在原有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对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课程目标中增加了“培养学生分析和避免热能转换与传递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热安全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该专业学生的安全用热能力。

(2)将教材改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张学学、李贵馥编写的《热工基础》,并补充教学辅助材料。

(3)在课程基本要求中,将“混合气体及其性质”、“气体辐射”、“非稳态传热”、“导热问题的数值解法基础”作为重要内容提出,同时要求学生“了解由于热能的转换与传递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学会避免类似问题的计算方法”。

(4)在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建议中,将工程热力学内容缩减2学时,主要删除了热力学第二定律一章中“克劳修斯不等式”和“热能的可用性即火用参数”等内容。增加2学时用于辅助教学材料主要内容的讲解。

二、完善课程教学内容,调整课程教学体系

1.教学内容与学校办学特色相统一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课程主要阐述热能的有效利用以及与此有关的热现象的基本规律。本课程总的教学思想是:通过热力学的学习,掌握基本热力过程与典型热力循环分析、提高循环效率的途径;通过传热学的学习掌握导热、对流换热、辐射换热的基本规律和求解方法,掌握控制(强化或削弱)热量传递过程的技术措施及换热器的热计算方法。

我校是2002年开始新设安全工程专业,依托我校以“石油”作为办学特色的思想,主要培养学生从事涉及石油、石化等设施系统安全方面的工作。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必须进行适当的调整,以符合学校的专业特色。基于此,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补充和调整,具体有如下几点。

(1)调整了部分教学重点内容:1)由于混合气体存在燃烧、爆炸的可能性,将“混合气体及其性质”作为重点教学内容提出,而将“克劳修斯不等式”和“热能的可用性即火用参数”等内容作为了解性内容讲解;2)将传热学部分的“导热”内容作为重点,这是基于工程材料受热后应力改变方面考虑,力求让学生掌握热应力分析方法避免安全隐患。

(2)补充了教学辅助教学材料:为了体现我校的石油特色且与学生毕业后的工作挂钩,补充了一些在石油开采和运输环节热能转换与传递过程中可能发生安全问题的内容作为教学辅助内容,包括:热采井井筒应力数值计算、换热器管板和壳体热应力的强度分析、油池火灾热辐射下的最小安全距离、爆炸极限在油库安全中的应用分析等。利用上课小专题、课后发材料给学生自学等形式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认识该课程在专业中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教学内容应与专业平台建设相吻合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要求,拓宽专业口径、增强就业的适应性,需要进行专业平台建设。安全专业从众多的专业课中提炼本专业共同的工程技术原理和方法,构建专业平台课程体系。[3,4]课程教学体系一般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3个层次组成,新办专业必须明确哪些课程是专业基础课、哪些是专业课,以便任课教师明确课程性质,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课程就是其中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是后续专业课程中涉及热能转换与传递规律和设备内容的基础和桥梁。因此,课程的开始就应按照课程体系层次安排,而不能先开设专业基础课,后开基础课。进行学科建设时,应组织召开专业教学研讨会,进行教学计划的安排和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避免不按照课程衔接顺序开课,同时避免出现有些教学内容重复和遗漏等问题。

三、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加强实验教学环节

1.板书结合多媒体教学,构成立体教学结构

“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属于专业基础课,具有较深的理论和丰富的数学表达方式,表现为理论推导多、公式多。以往的传统板书式教学方法非常适合,通过教师边写黑板边讲解的过程,学生掌握非常容易,且印象深刻。但是,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单一的板书教学形式已经不能完全呈现一些教学内容,而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声、形、色及动作,能更好地将深奥的抽象内容、实际工业过程得以充分的展示,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效果毋庸置疑。但是,多媒体教学也应避免简单的文字描述、大量的文字罗列、页面切换快、教师讲得快等不足,应利用生动的动画图像、清晰的文字注解和优美的声音等多媒体信息将课程内容展现出来。另外,应对教学内容进行划分,哪些内容采用板书讲解,哪些内容采用多媒体展示。通过传统和新型教学手段结合,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相得益彰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科研与教学的有机结合,使教学科研并举。一方面,教学能促进科研。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不仅需要看教材教参、查文献资料等进行备课,而且还要向同事、同行请教,课堂教学中学生或好或差的反映也需要我们不断思考和总结。此外,备课、讲课和答疑等环节也不断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及时纠正自身原来的一些对概念和问题不清晰、似是而非的理解,强化一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对科研工作有所帮助。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会形成一些新的想法和思路,成为科学研究的火花。另一方面,科研也能促进教学。通过参与和开展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科研,就能及时掌握本学科最新的发展动态,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本学科的特点、研究方法及其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并在讲课时,将自己的科研体会、科研成果、学术动态等补充到教学过程中,不仅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习的动力,而且能提高教学质量。反之,就难以对所教学的内容深刻理解、融会贯通,思路狭隘,讲起来生硬空洞,听起来索然无味,课堂死气沉沉。

3.采用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5,6]是安全专业最为常见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的典型安全事故案例一方面能囊括专业工程的所有知识点,是对专业工程的全面认识;另一方面各种经典的案例本身就是一个良好的教育典范,大部分的安全法律法规、规范都是通过血的教训总结出来的。通过案例分析法使枯燥的理论变成一个个具体的案例,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使学生完成查资料、讨论、分析、提出整改措施、总结经验教训的一体化学习过程,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激发了思维积极性。比如讲混合气体热力性质时,结合某瓦斯爆炸案例,可以给学生讲解瓦斯爆炸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定浓度的甲烷、一定温度的引火源和足够的氧,从而分析混合气体配比的极限条件,如何避免等。又如讲非稳态导热问题时,可以结合某过热器管破裂案例,分析其破裂的原因:长期超温,外表面在高温粉尘的冲刷和氧化作用下逐渐减薄,局部热应力集中导致材料屈服变形等。

4.课程实验教学建设

实验教学是课程教学的延续,也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通过实验教学环节,不仅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实验的开设应注意一些问题:(1)避免以往“小型、分散、积少成多”的实验室建设思路。我校安全专业实验室建设起步晚,在实验室建设中应遵循“结合学科前沿和专业特色”的原则,通过邀请专家科学论证,集中资金进行建设、并实现院系实验资源的共享。(2)与教学大纲一致。新修订的教学大纲一般考虑了学科和课程的发展,实验教学也应跟上形势,不能凭借单一的仪器仪表进行,可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来丰富实验教学,如采用计算机模拟实验、可视化教学录像等。(3)防止实验和课程教学脱节。[6]以往的教学环节安排往往先学习理论知识,再做实验,时间跨越比较大,容易导致脱节现象。应当把实验融入到教学环节中去,利用实验环节学习理论知识,而不是巩固理论知识。

四、结束语

我校安全工程专业是结合学校行业特点开设的特色专业,随着石油、石化行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安全专业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要求我们不断的探索和思考。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应顺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学习、发现和总结,才能有效的提高“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精神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翟小伟,邓军.突出行业特点的安全工程专业教育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18(1):90-94.

[2]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务处.本科生培养方案.2008:92-96.

[3]付祥钊.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本科教育设置平台课程的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4,13(3):58-59,62.

[4]林日亿.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课程建设的思考[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S1):67-69.

[5]葛秀坤,邵辉,赵庆贤.高素质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探讨[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8,9(3):113-115.

[6]陈川.关于安全专业教学的若干思考[J].管理观察,2009,(2):148-149.

(责任编辑:苏宇嵬)

上一篇:学生总结报告范文下一篇:阑尾炎手术病人的护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