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范文

2023-09-19

市场经济范文第1篇

摘 要:市场经济发展环境大变革,给很多以计划经济管理为主的企业管理带来影响,需要适应市场变化而做出相应的改变。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开始逐渐转向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在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上,通过树立与市场发展相互协调的管理理念,不断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组建科学的管理组织结构,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及合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来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新模式,促进企业顺利发展。

关键词:市场经济;企业经济;管理模式

一、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概述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变化,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其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主要是以国家划拨资金为主,企业的盈亏都由国家政府负责;第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以市场为导向,以竞争为核心,企业经济管理模式遵循企业经营目标与方针,充分结合生产与流通、经营战略与具体战术、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关系。

对于企业经济管理体系来说,首先,要明确企业最高管理者的職能;企业最高管理者要了解企业经济规章制度和经济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并且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对企业的经济管理体系进行策划,对企业经济管理方针与目标进行制定,从而保证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完善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其次,要明确企业经济管理体系代表的设置与职能;一般情况下,企业经济管理体系代表是通过企业最高管理者的制定设置的,并且会授予其相应的职责与权限。

二、基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十分迅猛,但是和西方国家相比,起步还是比较晚,这就表示我国企业经济管理依然处于发展阶段,而且,受到西方国家的影响,很多企业都在使用西方国家使用的经济管理模式,这种经济管理并不是十分适用于我国的企业。总的来说,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在我国现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着如下问题:

1、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虽然很多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意识到了企业经济管理的必要性,但是对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根据笔者的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企业制定的企业经济管理制度仍旧照搬西方国家的管理制度,存在着很多的漏洞,比如,很多企业存在着领导乱指挥、员工执行力差等的现象;还有的企业没有明确各个部门承担的责任,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2、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足

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良好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企业管理中占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但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存在着很多不足:很多企业在进行招聘的时候,将重点放在了岗位人才的招聘上,并没有进行管理人才的招聘,使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难以开展;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仍旧采用行政方式,具有很浓厚的“官本位”意味;还有的企业没有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规范,使得员工的流动性较大,工作出现不连贯的现象。

3、企业组织不够灵活

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相比,我国市场经济是比较落后的,发展的时间也比较短,这就使得大部分企业仍旧采取传统的计划经济时期的组织结构,不能根据现在的市场经济进行相应的灵活变通,亟需淘汰或者优化。另外,很多企业在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时候,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并没有意识到企业组织结构的重要性,企业如果按照这种理念发展下去,一定会出现生存问题。

三、如何对处于市场经济下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进行改善

1、对传统经济管理理念的革新

市场经济下,经济管理模式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实际管理成果。因此,企业的经济管理理念就需要不断革新,现在我国经济管理理念已经基本成型,要使企业经济管理模式达到优化,就还要在具有我国经济特点的管理模式下再加入企业特色[2]。首先要根据国家法律制度和要求,完善企业制度,再对企业人员进行先进理念的灌输。在后续的生产经营活动当中,适当的改善企业当前的经济管理方式,对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与讨论,得出更加完备的经济管理模式。并通过不断实施与分析,制作出更贴近市场要求的经济管理模式。并在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完备过程当中,加强对和方面的调整与控制,实现管理的全面化。例如,房地产企业在对企业进行经济管理模式改革的基础上,可以提高其他部门的管理水平,例如提高营销策划中心对市场需求,场地建设要求的调查,还可以积极推行环保、公益方面的建设,并且强化对经营成本的控制。这样做可以促使企业规范化、精细化等多模式的构成。

2、确立经济管理的方向

新型的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产生和体系化是市场经济出现的必然。旧式经济体制下的经济管理模式不能实时地应对市场需求的变换。企业为了能够在竞争当中不被淘汰,就必须根据企业特色对经济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并根据企业近期的目标,使企业经济管理具有明确的方向。充分利用客户需求调查和网络市场指标,多进行网络媒体调查和客户问卷调查,既要满足企业发展目标,又要迎合客户需求,从这两方面出发确立确定完备的经济管理方向。

3、完备市场经济管理机制

企业如果不对市场管理机制进行革新,企业就难以在逐渐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生存和发展。完善市场经济管理体制重点在于对管理部门的精确定位,对管理人员职权的精准划分,既要划分明确,又要保障所拥有的职权是否满足日常的管理活动所需要[3]。单独设立一个经济管理部门,并充分完善它的管理机制和权力范围,通过中枢部门的协调达到每个部门和生产的流畅运行。完备的经济管理机制,能够把实际运营漏洞及时暴露出来,并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一个重要的中枢经济部门可以监督各个部门的活动,促进企业整体运营[4]。为了确保一个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顺利进行,企业要不断完备经济管理制度,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对公司内的掌控制度,企业内部的组织要根据公司的制度来进行。并且确保公司股东的知情权,审计人员要认真核查,实事求是,及时找出并改正所存在的问题。

4、完备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人力资源管理的完善在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当中也是不可确实的一部分。完备的人力资源管理首先需要做到是:根据企业发展目标制定对策,有目的性的培训员工,全面提高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高度和素质。企业在对员工创新和发展这方面也不可忽视,建立创新奖励机制,为创新型人才提供相应的平台,并增强部门岗位的发展,让员工通过个人的实际操作,提升员工的实干性。再次是把企业的发展目标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位员工,在逐步完善的过程当中,严格把关公司人员的吸纳,充分吸纳高质量人才,提升公司员工的幸福感和团队意识,增加员工福利。

结语: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非常重要,它不但对企业社会经济效益的实现与否起到决定性作用,还影响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因此,企业要完善经济管理制度,增强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完善企业组织结构,从而保证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生军.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探析[J].中国商论,2016,(07)

[2]朱强开.浅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J].新经济,2016,(18)

[3]陈卫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6(1)

[4]刘慧杰.罗颖峰.周晓利.基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电力物资企业管理方法探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1)

市场经济范文第2篇

摘要:在我国实行市场经济,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但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还有其弱点和缺陷,存在“市场失效”问题,进而提出政府宏观调控的必要性。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施宏观调控的简要回顾,实证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既有利于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又能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文章结合当前我国市场经济运行的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实施宏观调控的重点和调控措施。

关键词:市场机制;宏观调控;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方式

一、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以市场竞争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经济运行方式。市场经济运行方式,适合于社会化大生产、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在我国实行市场经济,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促进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中,虽然市场能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但自身有其弱点和消极方面,这就是“市场失效”问题。“市场失效”主要表现为:市场不能调节具有外部性的行为;市场很难调节公共物品的生产和供给;产品生产的垄断,导致富有效率的价格机制弱化甚至失效;信息不完全,难以实现“市场成功”;收入分配不公,导致“市场失效”。上述引起市场失效的情况表明,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依靠市场调节这只“看不见的手”,显然不能解决市场本身固有的弱点和缺陷。由于“市场失效”的存在,政府宏观调控就成为必然,因为政府宏观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能够有效地弥补市场经济的缺陷。

宏观调控,是国家对国民经济总量进行的调节与控制。政府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经济增长速度与资源配置偏离、商品价格与价值严重偏离的经济运行状态进行调节、控制,引导和规范市场经济的最佳运行。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经济体制转型以来,经济运行经历了几次周期性波动,即“增长-过热-衰退”循环。我国政府针对经济过热、总供给与总需求失衡的状况,及时进行宏观调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保证了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二者互相依赖,不可分割。宏观调控要以市场配置资源和市场调节为基础,市场经济运行离不开国家宏观调控的补充。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模式。这种体制,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又可以抑制市场经济的消极作用;既有利于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又能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则以无限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为目的,当经济危机爆发时,受害最大的是广

大劳动者。

二、坚持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

坚持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平稳、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要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强化宏观调控的科学性,突出针对性,注重实效性,从而可以保证经济运行的健康发展。

(一)强化科学的宏观调控

在宏观调控过程中,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统筹兼顾,克服急于求成思想,避免顾此失彼,防止经济运行发生“大起大落”,运用宏观调控把握经济发展的方向、节奏,促使经济发展进程符合客观经济规律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在实施宏观调控过程中,要切实处理好如下重大关系:生产与需求相适应;经济增长速度与提高质量效益相统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与就业创业相协调;实施财政、货币政策与加强财政、金融监控相结合;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与加强宏观调控相互促进。

(二)结合实际针对重点实施宏观调控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健康发展。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经济增长堪称“奇迹”,GDP在全世界名列第三,外汇储备世界第一。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表明,我国30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解决了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的贫困问题。但是,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我国出口贸易受阻,经济增长下滑。我国长期以来,靠投资和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方式,面临世界金融风险的严峻挑战。这种靠投资和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方式,一方面造成环境和资源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因民生领域欠账不少,又造成内需不足,越来越难以维持经济的高速发展。这种经济发展方式,无论是否发生世界金融危机,在其边际收益最大化后,调整发展方式的周期迟早都会到来,世界金融危机将这种周期大大提前了,并成为迫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外在契机。所以,从表面看世界金融危机冲击的是出口产业,实际上冲击的是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方式,表现为高投入、高增长、高出口、低消费的主要特点。经济高增长是靠生产要素的高投入获得的,而并非技术创新获得。这种经济高增长会刺激资源价格和要素价格的上涨,由此引发资产价格膨胀,也成为从货币与商品渠道推高通货膨胀的因素。以上分析表明,我国现存的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转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客观地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任务之一,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2、扩大内需,提高国内消费水平。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是,经济增长速度与国民消费水平相比,却显得很不协调。国民消费率指标,能够反映出内需不足、消费水平不高的现状。2000年国民消费率为62.3%,2006年为49.9%,2007年为49%,消费水平呈下降的趋势,已经低于世界平均消费水平。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具有庞大的内需市场,扩大内需经济,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经济增长和赶超世界发展的原动力来自内部,发展内需经济,扩大国内需求,提高国民消费水平,是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最佳选择。扩大内需既能拉动经济增长,又能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符合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根本要求。当然,扩大内需并不意味着发展外需经济不重要,要在扩大内需经济的同时,稳定外需经济的发展。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不失时机地加快外需经济的发展。

3、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结构调整,要按照扩大内需与稳定外需相结合的原则,运用税收、信贷等经济手段进行客观引导、规范、调节和控制。一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一方面,调整方向,以扩大国内需求为重点,优先发展民生产业,引导竞争力差、出口受阻的外向型经济实体向内需经济转型,促进涉及广大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等生存必需的产业以及文化、旅游、服务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从提升产业竞争力和经济增长出发,增强产品生产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二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调整按生产要素分配与劳动收入的比例,增加劳动收入的分配份额;调整经济实体管理人员、特别是高管层人员与普通劳动者收入分配的比例,缩小分配差距。通过调整收入分配,增强广大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的消费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4、加强对银行信贷的监管,抑制通货膨胀,防御金融风险。在金融全球化局势下,金融往往是产生系统性风险进而引发经济危机的主要因素,2008年美国由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就是典型的例子。我国银行对房地产贷款,也潜在较大的风险。潜在风险的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1)房地产贷款上升速度过快,是房地产过度膨胀的指标之一。近几年房地产贷款增长率超过25%,比金融机构全部人民币贷款增长率高20个百分点。2006-2007年,12家H股上市房地产公司抵押贷款平均同比增长53%,而非抵押贷款平均同比增长286%。2008年前三季度,各类房地产贷款增加4264亿元,占全部中长期贷款增加额的37%,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增加1350亿元,同比增加1006亿元(林跃勤,2009)。

(2)全国商品房存量市场巨大,空置面积超过1亿平方米,占全国城市住宅面积的5%以上。

(3)房价持续大幅度上涨,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房价上涨幅度,已大大超出居民收入的增长水平。为什么房地产业发展迅速、市场存量巨大,房价还持续大幅度上涨呢?究其原因有五个方面:一是土地资源有限。在人们思想上形成了房价必然上涨的认识,尽管消费能力不足,也要争先贷款购置住房。二是低息贷款为房地产开发商提供了廉价的资本。我国目前银行信贷具有高储蓄、低利率的特点,房地产开发商通过低息贷款,取得廉价资本,再通过提高房价,获取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三是投机商炒作房价。采取囤积住房,散布虚假信息等手段,合伙抱团抬价,从中获取高额利润。四是土地和原材料涨价。从表面上看,由于土地和原材料涨价,使房价上涨。实质上是由于房地产发展过热,造成土地、原材料短缺,推高了土地和原材料价格。五是房地产行业垄断。通过市场竞争,逐渐形成了行业垄断,市场调节价格的机制弱化或失效,垄断开发商成为市场价格的决定者。

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银行贷款大量投入房地产行业,房地产市场存量较大,房价大幅上涨,导致房价膨胀、泡沫积累增多。在住房销售萎缩,加上银行对房地产开发商借贷和展期困难的情况下,将会造成负债率较高的开发商资金链吃紧甚至断裂,形成恶性循环。开发商一旦无能力偿还贷款,就会把巨额风险转移到银行。房价严重膨胀、泡沫积累增多,潜在较大的金融风险,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点和难点。在实施宏观调控过程中,一方面要综合运用财政、金融等经济手段,发挥价格、税收、利率等杠杆的调节作用,抑制房价上涨,促进其回落并贴近价值;另一方面,运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进行监督管理,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并采取必要的限价措施,实行双向调控。同时,加强金融监管,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增强监管手段和约束力,增进监管机构的权威性,建立良好的金融秩序,保护投资者权益,防范金融风险,把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

(三)注重宏观调控的实际效果

中央政府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规定和措施,中央财政预算安排了上万亿元的资金,用于刺激消费、扶助民生、拉动增长,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但是,能否收到预期效果,也是全国上下乃至世界各国关注的大事。因此,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把财政下拨的资金花在刀刃上,充分发挥资金的最佳使用效率。这就要求各级政府求真务实,克服利益趋动的本位主义倾向,切实抓好政策、措施和资金使用的落实,防止宏观调控失效。

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是经济学家们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新自由主义”和“华盛顿共识”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反对政府干预经济,认为政府除了保护产权、制定竞争规则外,不应该管更多的事情,政府从经济中一退出,市场马上就会繁荣。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的政府迅速退出许多经济领域。但是,其结果却因政府作用的过度削弱,还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衰退和社会混乱。我国的经济改革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把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起来,既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又保持政府对经济运行的调控和管理。这对“新自由主义”和“华盛顿共识”反对政府干预经济的观点,是一个实证否定。市场经济活动,是一个不断运动的变量系统,而宏观调控则随着市场经济的运行,不断地发挥作用和完善。市场经济离不开宏观调控,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越发展,宏观调控越重要。

参考文献:

1、邹东涛.中国道路与中国模式[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李成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3、谷书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M].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吉林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考核办公室)

市场经济范文第3篇

[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 体育行业也借此东风出现一个新的发展契机,一个以体育服务为宗旨, 以体育经营为手段, 以体育产品为内容的体育市场应运而生。体育市场孕育着体育经济,它可以为社会提供体育消费服务产品、体育信息、体育健身娱乐场所, 它能够调节体育市场的数量、规模与结构,提供就业机会,为国家增加税收等等。 纵观我国当前的体育行业, 它的经济价值纬度并未得到彰显,为此我们必须树立体育经济理念和加强体育经济研究。

[关键词] 体育市场 体育经济 经济分析

一、前言

我国加入WTO以后,市场机制、市场变革、市场竞争,构成了新的市场经济格局,迎来了经济腾飞的可喜景象。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各行各业的改革,我国的体育行业同样遭到了规模空前的发展浪潮的冲击,收到了改革带来的巨大成果。因此,我们必须改变把体育仅仅看成是纯福利和纯消费的事业,应树立体育也是产业的新观念。2008年奥运会的申办成功,竞技体育的一浪高过一浪,不仅显示了中国体育在硬件、软件上的强大实力,让世人刮目相看,而且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体育与经济相互作用的成果。

二、制约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

1.人口体育素养普遍不高

早在20世纪60年代, 西方某些国家就明确提出体育的经济价值, 以及终身体育的思想。我国虽然也曾在理论上给予了一定的探讨, 但并未产生真正的经济效益。封建意识形态领域中的“重文轻武”思想始终趋于主流, 导致近现代教育的指导思想与实践运作貌合神离, 这又塑造了人们对体育的偏见, 使体育未能充分地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其积极影响。体育产业的发展往往雷声响, 雨点小, 社会人群的价值偏向, 造成了体育意识的淡漠, 这是人们体育素养普遍偏低的主要原因, 如果这种错误的价值观念得不到纠正, 势必阻碍体育经济的发展。

2.体育产业布局和结构不合理,且发展不平衡

我国体育产业布局和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地域发展不平衡,呈现出城乡之间和东西部之间的差距。由于受经济、文化、思想观念和资源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我国的东部特别是沿海的大中城市如上海、广州等,体育消费水平较高,且体育产业已成为本地区的投资热点。而西部地区如宁夏、青海等地,体育消费投入微乎其微。仅以体育彩票为例,2005年广州39.1亿元,甘肃2.5亿元,可见地域发展的极度不平衡。第二,运动项目产业开发不平衡。由于运动项目的竞技水平、观赏性、普及程度和在国际上取得成绩的含金量有较大差别等方面的原因,致使其产业资源价值、市场容量和效益有很大差别,如足球、篮球、乒乓球、网球和田径的个别项目等市场开发已有一定规模且带来一定效益,但除此之外的其他项目难以进入市场,当然也就获得相应的经济绩效。

3.政策扶持疲软乏力

在英、美等体育经济发达的国家,政府为了扶持本国体育经济的发展,都相应地在政策上给以倾斜、扶持。对体育部门举办的体育比赛、体育场馆的经营收入, 都不同程度地减免税收, 企业出资赞助体育比赛, 可以记入企业生产成本或作广告支出, 修建体育场馆可以享受土地征用的优惠政策和低息贷款等。而我国在这方面的扶持力度却相形见绌,还远远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政策倾斜往往是一个新兴产业必要的助推剂,体育产业迫切需要政策扶持以尽快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如前所述,这在体育经济发达的国家已有成功的经验,所以要想扭转我国体育经济颓废疲软的态势,政府也必须转变政策理路,放宽经济发展的视界。

4.体育消费欲望持续低糜

需求支配供给,消费助长生产。长期以来, 作为影响体育经济发展的媒介甚至生产厂家, 都未能对体育的效力进行必要有效的宣传,导致决策和经营的失败。人们担心自己投出的经济成本得不到相应的价值回报, 因此, 对于体育消费的欲望当然不高, 保持在观望与等待状态之中。体育经济要发展, 各经济实体必须注重实际产品的价值验证和健身效力的宣传力度。通过科学论证, 分析解决适合不同个体需求的“短、平、快”系列运动产品。体育产品生产销售厂家应摒弃牟取暴利的经营思想, 研制适合不同经济群体消费水平的体育产品, 考虑在不同产品结构中增强必要的简易健身功能的指导法则, 使产品的价值与消费者的消费意识相吻合

5.相关产业潜能没有充分发挥,产业质量不高

体育产业进入市场就必须遵循市场运行的基本法则,通过市场对体育产业的资源配置发挥基础作用。体育产业的资产很大一部分表现为无形资产。在无形资产开发和利用方面,我们虽摸索出一些成功的经验,如1998年的第13届亚运会期间,有30家中外企业购买了中国代表团专用标志的特许使用权、赞助款等共计3800多万元,但和其他国家相比此收入差距依然悬殊。目前的我国体育产业较注意有形资产的利用,如体育场馆的租借和经营,但对无形资产,如对各賽事活动的会徽、会标、冠名权及指定产品,各协会、俱乐部自身标志、队名无形价值等重视开发不够。从体育用品市场上看,高档产品市场的大部分仍被国外著名的体育用品公司直接生产或合资生产,而国内体育用品行业中的一些明星企业高档产品在整体上仍有很大差距,许多体育用品企业没能开发新的名牌产品,普遍存在着款式品种陈旧、质量低劣的现象。产业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各类体育企业的规模相对较小、管理水平较低、经营管理理念落后和市场竞争力较弱。大部分体育企业还处于小本经营状态,缺乏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经营方式落后,缺乏品牌意识。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体育用品企业能否创造出国际知名品牌将是我国体育产业所面临的严峻问题。

三、现代体育的市场化、产业化

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这一重大决策,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注入了一股蓬勃发展的崭新动力。它给体育带来的是前所未有的自我发展机遇和刻不容缓的自我完善任务。作为第三产业的体育,现在就必须积极主动地同市场经济接轨,尽快建立和完善体育市场经济体系。使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向与世界体育的时代潮流进一步地协调运转。

1.体育与经济间的关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体育属于第三产业的明确定位,为我国现代体育和市场经济携手共进、同步发展开辟了新的领域和途径。这样各大公司和企业就可以利用国际和国内各种大型体育比赛这一媒介,利用广告和电视转播权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推销产品,占据市场,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人们把此称作“体育搭台,经济唱戏”。而体育界各代表队的训练与比赛所需经费,又得到了各大公司和企业的赞助与承包,从而使体育的发展获得了活力与后劲,人们又把这称作“经济搭台,体育唱戏”。二者是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市场经济有着旺盛的开发欲望和竞争需求,而现代体育又具有激烈竞争的特性和强劲的招徕功能及广告效应,两者内在特质的一致性和各自优势的互补性,形成了如影随形不可分离的格局。随着市场体制和体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随着体育与经济越来越密切地相互介入、渗透、结缘,现代体育与市场经济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分彼此,浑然一体”的全新境界。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体育市场经济。

2.体育的经济价值

世界体育已被实践证明,体育本身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作为一种产业大有潜力,因而体育成为了各国国民经济领域中颇有前途的产业部门。如日本体育产业产值在本国十大产业中排名第6;美国体育产业总值超过了实力雄厚的石油工业、汽车制造业和航空业。英国体育产业的就业人数达37.6万人,超过了农业、煤炭工业的就业人口,每年创产值达70亿英镑,政府获得财税收入30亿英镑,相当于政府用于体育事业开支的5倍。竞技体育商业化与全民健身、休闲、娱乐体育的不断发展,使得体育需求与消费日益增多,从而促进了我国体育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近年来,我国体育、特别是体育用品市场已有了很大发展,到目前为止,体育用品生产企业已发展到500多家,其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还有一定出口能力。

3.建立社会主义体育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是我国体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计划经济下的传统观念和运行机制,已经日益阻碍着体育的进一步发展,显示出很大的滞后性。而建立了体育市场经济就可以进行合理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配置,充分发挥体育的多元功能和整体效应,更好地遵循市场经济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全面提高体育工作的效益和效率。从竞技体育的角度讲,要尽快实现以奥林匹克运动会为最高层次的竞技体育战略,在各重大国际体育比赛中创更多的纪录,夺更多的金牌,从而提高我国的国际威望和增加全民族的凝聚力,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为经济建设服好务。竞技体育从发展的眼光讲,一定要尽快走上社会化、产业化、职业化和商业化的道路,从社会中获取雄厚的物质基础和人才资源,以开拓和培育体育市场。它将会为市场经济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大批身体健康、体质强壮的劳动生产力大军。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消费观念和体育健康意识也在不断加强,购买力有了很大提高。为此,要积极培育和开辟群众体育消费市场,建立“群众体育,群众办”的管理体制和群众体育自我投资的运行机制。同时各地要建立群众体育管理人员培训中心,积极搞好体育部门的服务产业,使群众体育的消费市场更好地运转起来。

四、改革建议

为了加快我国体育产业化的进程,促使体育同市场经济全面接轨与联手,建立体育市场经济体系,推动我国体育与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特尝试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转变观念,实行体制改革

体育既然已经明确产业定位,就理应按现代企业体制建立和運作。实行政事、政企、政群分开。体育行政机构要加强社会管理职能,建立产业管理部门,使体育走向社会,进入市场。

2.力促体育产业市场主体多元化

体育社会化带动产权的社会化,要打破地区、部门和所有制界限,鼓励不同所有制的企事业单位投资兴办体育经营实体,使体育产业市场主体在数量、结构和规模等方面都上一个新台阶,这是体育产业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

3.形成较为完备的体育产业市场体系

要在完善体育用品市场的基础上,大力培育和发展体育健身娱乐市场、体育竞赛市场、体育人才市场、体育技术信息市场和体育无形资产交易市场等。促进各类体育专业市场的发育和成长是体育产业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4.走科技兴体之路

建立科研和训练联合机制,科研为运动队提供有偿服务使体育科技从公益型走向经营型,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需求,参与竞争,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科技训练作用,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

5.体育产业开发要兼顾有形资产向无形资产

要加大对体育竞赛转播权、体育产品专利权、体育广告制作权、中国奥委会标志,以及全国性综合运动竞赛的会徽、会标、吉祥物等体育无形资产进行商业开发的力度,使体育产业在开发项目上实现本体化、多样化。

6.要实现体育产业市场管理的法制化

体育产业市场管理的法制化是促进体育产业健康、有序、规范发展的根本保证。要加紧制定和出台与《体育法》相配套的体育产业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明确规范各类体育投资者、体育赞助商、体育俱乐部、运动员、体育协会、体育中介公司、体育经纪人、体育管理者及社会各方面的权利、责任与义务,实行依法治体,确保体育产业市场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鲍明晓:体育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李朝晖:我国居民体育消费合理化问题初探[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

[3]谢俊英:河北体育产业的现状分析与立法对策[J].产业经济,2006

[4]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M].生活新知读书三联书店,1997

市场经济范文第4篇

摘 要:加入WTO之后,我国的经济发展大家有目共睹,市场经济体制也在不断的改革和完善,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经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想要在市场经济中脱颖而出,不断的创新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势在必行,企业要在此过程中找到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经济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企业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获得很好的发展。本篇文章针对市场经济环境下,对于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做了细致的分析和研究,意在与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关键词:市场经济;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探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转型已经是必然的发展历程,我们国家目前是处于市场化的经济体制,各行各业都会收到市场经济的影响,现阶段市场经济在逐渐转型,想要在未来的经济活动中咱有一席之地,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变和调整,对于企业的自身发展而言,加快转变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是企业做强做大的必经之路,能够促进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长远的发展,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盈利,只有把企业内部的经济管理模式工作做好,才能够更好的利用资金,发展企业经济,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现状

(一)企业经济管理制度不健全

现在大部分的企业还没有专门的经济管理部门,也没有相应的团队进行管理,一旦有经济管理分析的问题出现时,都是企业临时调动人员进行兼职管理,展开经济管理的工作,并没有制定可行的方案和计划,对管理的各项细则不够清晰明了,会造成不恰当的控制,以此同时企业没有一个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大部分的企业经济管理制度都有一定的不足,以至于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上受到一定的阻碍,导致经济管理工作成效非常低,有的企业即使是制定了经济管理制度,但是不适应自身企业的发展方向,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现有的经济资源,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不到促进作用。

(二)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落后

首先我们从大环境看经济管理模式,大部分的企业在经济管理模式上都比较形式化,基本上都是纸上谈兵,没有进行实际的实施,所以企业的效益一直停滞不前,并没有什么起色,归根结底是因为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太过守旧,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还被企业所使用,都把目光集中于计划和生产领域,没有为企业发展进行长远的思考,一味的只想把企业做大,最终造成了粗放式的经济模式,然而粗矿的经济模式只是在当下提升了经济效益,但是随着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变化,这种管理模式并不能一直受用,并且會严重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长期下去,企业的经济漏洞可能会越来越大,影响企业的利益最大化目标。

(三)企业的经济管理框架不完善

与一般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的比较缓慢,而且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也与一般国家有些不同,这是我国经济管理框架不够完善的根本原因,我国会出现一种也有的经济体制,这种模式是固有的保守,与我们的思想模式都有一定的关系,与发达国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经济管理框架的不完善,会对整个企业的发展非常的不利,企业容易过于追求眼前利益而放弃企业未来长期的稳定发展,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只能也不能全面的发挥出来。

(四)企业人力资源不合理

人员的配置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资源,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之一,从我国各个企业的人力资源配备来看,目前大部分的企业 还是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从企业来看,招聘的员工的水平参吃不齐,整体素质都不太高,没有进行专业的培训,经济管理能力非常低,在企业经济活动中,不能够发挥主观的能动性,没有责任主体的观念,其次,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不完善,也可以说是有的企业根本就没有建立激励机制,无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企业在经济管理活动中,总是强调要各位员工有认真的态度,但是并没有在实质上进行激励和鼓励,员工没有工作的热情,直接影响了员工的信心,造成人员流动过于频繁的现象发生,最终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

(一)企业需要不断的完善经济管理制度

第一步,企业要根据自身企业发展的方向,建立科学完善的经济管理体制和制度,要设立专门的部门,并组建优秀的团队,并进行合理的分工,在分工上要科学,区分出每个人的职责,明白自己需要做些什么,并且分工不能重复,保证每个人都能高效的工作,保证对各部门和各岗位的分工能够做到有效的管理,其次是企业在建设经管模式时,要树立各管理部门的权威,让员工对其管理有所信服。最后加强制度创新的力度,通过对企业内部结构的调整以促进产品的市场占有量,这是科学先进的运作。制度创新需要企业的所有人员的参与,实施全面监管,使得企业进行人性化的管理。

(二)企业的发展依据市场动态,创新企业经济管理模式

在市场经济发展中,企业要面临变化莫测的市场经济动态,企业需要扩展自己的经营范围。企业的发展需要符合国家经济政策,同时针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企业满足自身发展的趋势,调整自己的市场经济管理模式。其实企业选择自己的经济管理模式的时候,应该依据国家的市场经济模式,同时把市场动态和经济管理模式相结合,按照企业发展的方向个战略计划。及时的创新经济管理模式,可以是一种经济管理模式结合,也可以是多种结合,最终才能发挥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作用。

(三)组建企业经济组织框架,健全内部组织体系

现代企业需要改变以往的经济组织框架模式,不断地重视改革和创新精神,以适应新时代社会经济的新形势。针对企业的经济组织框架工作来说,企业的调整是必须的,只有不断的依据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分析企业的经济组织动态,与市场有机结合,同时利用信息科技的手段,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才能不断完善企业的经济组织框架。企业重视组织框架的凝聚力的培养,为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不断用发展的眼光看的问题,广纳贤言,形成自己内部组织框架形式,重视各部门人的工作责任,理清责任分工,同时重视信息平台建设,组织框架利用信息平台,完善企业的经济组织框架,最终才能够健全企业内部的经济组织框架,明确好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促进企业的经济活动秩序有序进行。

(四)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培养专业的人才队伍

现阶段市场经济之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优秀的人才不能能够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还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尤其现代信息时代,各个行业之间重视人才的培养。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创新也需要重视人才的管理,尤其是高素质的人才。企业从自身的发展实际情况考虑,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采取政策聘请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制定完善的奖励制度,鼓励人才的工作创新,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规范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企业重视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工作素质和专业能力,最大限度的发挥企业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采取公平,公正的态度进行人才考核机制,破格提拔优秀的人才,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可以进行拓展训练,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最终提升企业的市场战斗力,促进企业构建完善的经济管理模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对于企业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创新和调整经济管理模式已经迫在眉睫,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取得长久的发展和胜利,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是关键所在,要不断的进行管理制度的创新,重视人才的培养,丢掉守旧的经济管理模式,加强经济框架的健全,以高水平的经济管理模式带动企业全面的创新,优化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减少企业运营的成本,让企业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为企业能够提高整体经济效益,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高立铭.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分析[J].现代商业.2016(05)

[2]张平.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创新问题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05)

[3]雷真.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01)

市场经济范文第5篇

【摘要】银行信用资产是以信用为基础,建立的以贷款为资本的信用凭证。市场经济则是信用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信用依赖程度很高。在市场经济下,信用资产是市场经济的前提与基础,对市场经济中的围观主体经济活动起了启动和引导的作用,同时也为其活动提供了现金的工具和条件。

【关键词】信用资产 市场经济 赊销凭证

一、信用资产及市场经济

信用资产的定义是企业以信用为基础,利用资本向他人赊销商品或提供劳务时所形成的应收账款或应收票据。信用资产的内容主要为无担保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其主要特点是:赊销商品项目是确定的,交易商品的数量有一定限制,回收期一般比较稳定、明确。在实际操作中,如果信用资产过多,则应收账款过多管理费用上升,坏账增多,企业资产风险增大。信用资产一般作用是当遇到通过延长付款期或增加信用资产数量,扩大销售量;通过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和產量的增加,实现规模经济。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了适应日益变化的国际化经济形势,经济环境由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那么市场经济是什么?在宏微观经济学中给出了如下的定义:市场经济通常以市场为手段,利用市场主体的平等、公平自由交换的环境,形成社会的分工、合作,从而达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辅以法律的、行政的、计划的调节手段。

二、市场经济实质

长期以来,固有观念深入人心,认为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法制起着重要的控制与调节作用,对于市场秩序的维护,公平交易的进行,只能通过法律法规来实现。出台大量法律、法规是一个好现象,但我们却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即是人们在法制下进行交易,并不是最有效的方式,实际上当前需建立一个更正确的根本观念:从本质上来说,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经济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石,决定论市场经济的最终走向;而法制只是市场经济、信用经济的保障,在其中只是起着工具和手段的作用。

三、市场经济与信用关系

市场经济的稳步发展受到信用的影响,一个社会信用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市场经济的大趋势。在国家不进行严格的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之时,没有信用的市场经济将会受到严重损害。

如在市场经济下,为了刺激消费,银行都有小额贷款(甚至是无抵押贷款)和信用卡服务。客户向银行申请小额贷款或者利用信用卡刷卡购物消费,到了还款期,再将欠款还给银行。如此一轮的行为,刺激了消费,带动了市场经济。但如果在此环节中没有信用保证,到期不还款,既会给客户自身带来不良的信誉,又会致使银行资金链受到影响,严重甚至会造成资金链的锻炼,进而扰乱市场秩序。

四、信用资产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与意义

(一)信用资产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前提与基础

市场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是建立在机器化大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上的商品经济。其主要特征是资源配置主要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来实现,但市场机制的核心内容仍是商品交换,而商品交换的基本原则就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等价交换。当交换关系变得日益复杂化的时候,不断扩展的市场关系便渐渐构建了彼此之间的相联、互为制约的信用关系,整个经济活动就被信用关系相联结。这种信用关系作为一种独立的经济关系而得到充分发展,并维系着错综繁杂的市场交换关系,从而建立井井有条的市场秩序。从这里可以看出,从商品经济的交换到市场经济扩大了的交换,乃至市场机制下的市场关系,都是以信用为基本准则的。

市场信用资产可以保障市场资源配置尽可能发挥效率,使得经济主体减少不确定性成本,使得市场经济活动与交易不断持续下去。因此,只要经济中存在着不确定性,就会有通过获取信息减少不确定性的可能性,从而凸显信用资产的作用。

信用资产系延长了博弈过程与时间,延长了交易的持续性,保障了市场的健康发展。在信用制度与信用管理体系共同约束的基础上,发展信用资产,使各个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与交易中建立与交易对方良好的信用关系。

信用管理行业及其机构的社会化信用服务活动,也是为了各种经济活动与交易健康有序进行,是市场经济运行效率的保障。在整个市场体系中,需要利用信用资产进行专业化的管理和服务。因此,市场经济以及各种交易活动需要信用资产的管理。

(二)信用资产是市场微观主体经济活动的源动力

众多的微观主体的在参与一切社会经济活动时往往是从信用开始的,是从筹资活动开始的,需要信用资产作为其经济活动的启动器。

首先, 市场经济的基本个体是个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参与到市场经济活动中去,都在作为信用需求者的同时也作为了信用供给者。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不可能不和银行打交道,在需要一笔资金而又无法筹措时,银行的贷款就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但这些资金的发放是建立在个体信用良好的前提下,也就是这也依赖于信用作为保证的信用资产,是在一定条件下给与微观主体。利用贷款,个人能够将这些资金再次投入到市场经济中去,从而创造出源源不断的动力。

其次,在金融机构的角度来看,在当今社会,信用资产在个人经济活动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随着生活成本、特别是诸如住房、汽车等设施的昂贵费用与相对较低生活水平的差距拉开,信用资产越来越成为当前个人需求资金来源的主要方式。

(三)基于小额贷款的银行信用资产是先进的工具和条件

信用创造了信用流通工具和转账结算制度,节约了社会流通费用。而市场经济则最大可能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或者个人在从事经济活动时,向银行申请贷款并将得到的贷款用于市场经济中时,其行为就是信用资产的申请及使用,在该过程中,向银行申请信用资产,减少了资本的流通环节,加快了资金的周转速度,提高了企业或者个人参与经济活动的效率。因此银行借贷形式的信用资产对于整个市场经济活动来说,提供了一种先进的工具。特别是现今生活,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无外乎车、房等基本人类生活问题,以及相较于企业并购资金来说的小额资本的使用。据了解,对于个人来说房子占了个人资金支出中的最重要一部分;而对于企业来说多笔的小额资金远比一两笔的大额资金更能发挥作用。因此对于银行信用资产,特别是小额贷款的信用资产,其为个人和企业的经济活动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创造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条件。

五、结语

事实证明,信用资产的飞速发展,是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的,是满足人类社会经济进步的必然趋势。市场经济越发达,就越需要信用资产,而在信用资产之中,小额信用资产(即小额贷款)正越来越受到企业和用户的欢迎,且不论是在发达国家、新兴的工业化国家或是不太发展的发展中国家,尽管各国受到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历史与传统的影响,信用资产发展的速度与规模各不相同,但几乎每个国家都重视信用资产,尤其是小额资产的使用,这是历史的潮流,在不久的将来,市场经济将会遍布信用资产,届时社会信用将会迎来一个蓬勃发展的时代。

(编辑:陈岑)

市场经济范文第6篇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社会进一步发展、市场经济进一步完善,一些老国企,特别是一些肩负社会职责的老国企渐渐失去昔日的辉煌,退去了原有的诸多光环,已风光不再,且步履蹒跚,举步维艰。因此,现阶段国有企业要担负起新的历史使命,适应市场的新要求,通过有理、有序的“收缩”,有进有退,以适应新的市场要求,以求自身与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老国企;市场经济;退出

1 “退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我国的国有企业数量众多,涵盖的行业与领域过广,且企业缺少生机,负担沉重。按照党的十六大的战略部署:“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独立经营的企业外”,其他国有企业都要“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合作多元化,重要的企业国家控股”。这就对国有企业今后的改制改革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思路。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其一,利于国有经济就重避轻。就国有经济总体而言,在非主要行业及关键领域缺乏竞争优势即为“短”,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占据制高点即为“长”。国有企业早日从非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退出”恰恰是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六大精神的一个重要举措。由此可见,通过“退出”国有经济一定能在“退出”的过程中,摆脱沉重的包袱,轻装上阵,扬长避短。通过一定规律的国有企业的“退出”及其他合理流动方式,必将会更加明晰地界定国有资产的用武之地,使其轻装快捷的追求为全民资产特性所决定的社会政治职能和社会普遍服务或公众利益。一是规模的有序“退出”,不仅表现在直观上的数量的大幅减少,而且更具国有资产功能实现的质量的提升。在“退出”中,主要保留或组建少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其他领域国有企业将逐步地退出。这就表明国有资产将不再以国有企业为唯一载体或主要载体。而且即使是为数不多的国有企业,也只能是集中于关乎国计民生的“主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即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或服务的行业,以及一些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在一些非主要行业和关键领域考虑退出。国家不仅可从中筹集巨资,用到更需要的牵涉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而且退出后,相应地国家对国有企业沉重的监管成本也就会化为乌有,减少了管理成本,为国家节了资。同时,“退出”后,使得国民经济结构有了新的调整与整合。“退出”有助于国有资产实现三大“集中”:一是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二是向“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方式”集中,三是向具有相当规模和实力、发展前景好的大企业集团集中。“退出”作为资本运营方式或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方式,原本就是继续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而一定规模的有序“退出”,将再一次强化或确定人类社会对创办国有企业的原始初衷。促进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之间的结构调整,即国有经济要通过一定规模的存量“退出”,腾出更多的非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以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部分国有企业从非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退出”,是直接关乎整个国民经济的结构调整与优化的。既然国有企业在一般的竞争领域并不具备竞争优势,其价值空间比较集中在少数几个“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那么就应“顾全大局”,实施义不容辞的“退出”策略。任何的消极与抵触都是不可取的、不负责任的。当为数众多的国有企业在市场化改革中有序“退出”后,那些留在或活跃在为非国有企业不能介入、不愿介入或无力介入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国有企业才可能真正成为“少而精”或“关键的少数”。它们按照市场经济协调发展的运行原则来经营国有资产,在调节和平衡社会生活等方面发挥独特的功能,从而与非国有企业共同构成相得益彰、互为呼应的新型企业群体,这就重建或重塑了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乃至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之间的新型市场关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在运作方式、经营和管理模式上虽然各有各的不同、各有侧重,但必须对国民经济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负责任,必须承认和维护国有经济或非国有经济与国民经济的利益一致性。因此说,我们不能为了国有经济的利益,为了困难重重的国有企业而不惜损害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长期以来,许多人都认为国有企业理所当然是市场竞争的主体,这是错误的。通过国有企业的有序“退出”,国有企业一旦不再成为市场经济竞争的主体,就会大大缩减监管负担、监管压力、监管成本,有利于国有资产监管部门集中精力去提高运营质量与效果。其实,当今世界,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就应该还国有企业以本来面目与功能,让其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发挥其最大效能。让国有企业去干国民经济需要而非国有企业不愿干、不能下、干不了的事情,这就体现了我们改革企业的新思路,这就体现了我们顺应时势、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同时也会使我们的国企面对现实、丢掉幻想、勇于改革、急流勇进,在激烈而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永立潮头、凯歌高奏。

2 “退出”是市场经济的必然

一个从短缺经济制度下走过来的企业,其企业的经历、兴衰不言而喻。其中有其辉煌的过去,也有其不堪重负、步履艰辛的现在。但是,长期以来,企业的有序退出是在经济界、理论界的纸上谈兵,真正付诸实践的少而又少,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关于企业“退出”的研究,英国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已阐述。他认为企业是一个有生有死的生物有机体。而西方经济学家巴顿.富勒甚至认为“退出”是一种投资行为,这就更值得人们深思了。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界、理论界对“退出”虽有认识,但没有得到大力支持,甚至还不时表现出种种混乱。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问题。从这一层面看我国市场经济的理论建设的确处在“初级阶段”。人们认为国有企业要建立也能够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可以使国有企业再造辉煌。其实,其不知现代企业制度原来就不是或不该是为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独资企业设立的,其现实针对性不仅表现为对国有企业相当程度的“排他”,而且本身还隐含着对部分国有企业“退出”的允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最多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而不可能在国有企业本身实现或者由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独资企业内产生出来。正如有的学者分析道: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在国有独资企业内很难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际上,不仅国有独资公司,而一般的国有控股公司、国有独资企业也很难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所谓的“产权清晰”,大家都知道,在我国国有企业的产权是非常清晰的,国家就是国有资产唯一的所有者,也即产权是清晰明了的,不存在任何异议。但问题是国有资产根本无法落实或者找到做为自然人的最终所有者,而被授权履行出资者身份的人,也不过是国有资产的“代表”而已,而“代表”本身并不是出资者。这就意味着国有企业即便有再多、再严的监管,原本基于产权的相应责任与风险的最终承担者还是无从寻觅,更无法落实到人头。这样,所谓的“产权清晰”,对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言,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应当致力解决作为自然人的最终所有者的缺位问题。事实上,就国有企业改革的出发点而言,一直以来人们都试图绕过“产权”这个根本问题,试图在不触及产权制度的前提下,通过扩大企业自主权、改善内部管理、分离“企业办社会”、分离主辅产业、减少富余人员等来扭转国有企业之困境。但是,试的方法不少,效果却不佳。没有使国有企业从根本上摆脱困境、渡过难关。殊不知产权制度改革不到位及由此对用人制度、分配制度的不良制约,才是影响国有企业活力的制度性根源。于是“产权清晰”问题就不得不被历史性地推到了改革的前沿。而从长远来看,国有企业一旦要解决“产权清晰”问题,要实现从国家所有的“产权清晰”到自然人所有的“产权清晰”的转变,就必然从根本上要求转化或改制为非国有企业。再者,国有企业出现决策失误,给国家、企业、职工造成重大损失和影响,而企业的领导却大多不会因此而受到多大的责任追究,顶多受一些这样那样的处分而已,有的甚至还移地升官,另有任用。因为这样的制度无法让其承担对企业的全部责任。从理论上讲,国有企业领导人是不可能像民营企业者那样自主决策或者自主地进行所有决策的。这样就可以说国有企业实质上是找不到一个真正作为自然人、对企业负责的老板的。在多数的情况之下,国有企业的领导人实质上是企业的行政官员。难怪一些西方国家的国有企业领导人采取直接任命制,或者直接从公务员队伍中选派,或者干脆实行公务员管理办法。这样做,或许更准确些,更贴近国有企业的性质。在我国建国后相当一个历史时期的计划经济制度下,国有企业听命于国家、政府,同时又对市场进行垄断、保护。国有企业不享有自主的决策权,自然也就不对所有决策承担全部风险。而国家面对如此众多的国有企业又不可能什么都管,因此就存在管理上的“真空”地带,谁也没有能去全心全意地管理企业,企业难以做到权、责、利的完全统一。另一方面因不承担最终责任,极易产生在企业的决策上的拍脑袋,凭主观想象,从而贻误战机、危机四伏。因此,需要企业通过改制转型变寻找具有或者包括作为自然人的最终所有者的“产权清晰”。另外,作为国有企业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政、企之间存在着天然的维系。国家作为出资者,作为最终所有者不可能也不应该放弃对国有企业的监督与管理。因此讲,在人权、事权、财产权等方面必然会有自己的安排与规划,并且要求付诸实施。这是国有企业的产权属性决定的,它无异地证明了“政”与“企”之间密切的、天然的联系。空谈“政企”分开不过是人们的一厢情愿自己。当然,这并不是说国家对国家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事务都横加干预。相反,设法减少国家对国企的行政干预,也许正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提出的“政企分开”的积极意图。再者,“委托代理”制能否解决企业与政府的“政企分开”问题。一些论者认为通过“委托代理”就能做到“政企分开”。但是,正如前述,归根到底,还是摆脱不了产权所有这个根本性的问题。国家做为出资人,既可像原先那样通过众多行政部门来管理国有企业,也可通过机构改革、撤并,成立机构来对国有企业进行集中管理。不过,万变不离其宗,国有企业乃至整个国有资产最终还是别无选择,只能按照国家的政策意图、战略安排去运作,以实现更为有效的执行政府意图、实现政府与企业利益的一致性。这实际上恰恰是“改”与“企”之间的紧密化,而不是“分开”。那只“看得见的手”可以是强硬形态,同时也可以是温情似水。但是,一旦需要,谁也挡不住“该出手时就出手”。而为国有企业设计的“委托代理”关系如果过于复杂、层次太高、链条过长,还更可能加剧经营意识层层弱化,从而加大监管成本与流失风险。这是需要深思的问题。

上一篇:小时候我很范文下一篇:防汛工作意见建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