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新型智库范文

2024-03-13

建设新型智库范文第1篇

所谓新型智库, 其中一点就在于与传统智库相比, 新型智库的建设将更加注重协同性、整体性和系统性。建设高水平的地方新型特色智库, 是时代的要求, 必须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整合区域资源, 以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出发点, 为地方政府决策的出谋划策, 正视智库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我国地方各类智库蓬勃发展, 包括政府、高校、社会和媒体等多个主体, 但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 尚存在若干问题, 主要表现在高端人才与创新团队匮乏;研究力量分散, 高质量成果少, 综合性不足;基础与应用研究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从研究到决策之间的机制不够顺畅;智库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度和人才流动度较低, 缺少共同参与、联合攻关, 难以形成整体联动。

(二) 原因分析

以上问题有多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智库间合作意识和能力不足, 还存在着圈子文化;二是各个智库间发展不平衡, 导致相互依赖的结构不合理, 合作难以发生并持续[2];三是智库数量、种类不断增多, 很难建立起统一的行政管理体制;四是智库之间没有稳固的联系枢纽, 协调运行机制尚不健全。认识好当前地方新型特色智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并予以解决, 才能更好地发挥地方智库的功能。

二、基本策略

(一) 准确把握内涵

地方特色智库的实质是地方政府的智囊团、思想库, 应是以地方的政策研究为己任、以影响公共政策和舆论为目的。“智”包括智慧、智力、智能, 突出思想智慧, 体现思想闪光;“库”是库存、储存, 预先有很多的准备, 需要什么就可以供给, 它是思想库、资源库。

(二) 突出中国和地方特色

智库是现代社会的产物, 应突出中国智库的特点。地方新型特色智库要坚持党的领导、把握政策导向;深入探索国情和地方情;坚持科学精神、鼓励大胆探索;坚持围绕大局、坚持改革创新、规范智库发展。

(三) 明确分工与定位

当前地方智库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多, 纵向角度可分为不同层级, 横向角度可分为不同学科或不同主体。

各类智库应有各自的分工和定位, 比如说, 对于市级智库, 服务的主要对象是省、市还是县级政府, 需要明确。对于不同的分工和定位, 理论方法和工具是不同的, 这也决定了智库建设的多样性。随着智库的蓬勃发展, 需警惕智库的泛滥, 反对一哄而上, 重复建设。

(四) 坚持以现实问题为导向

地方智库应以地方的公共政策和发展问题为研究对象, 以决策咨询为服务目标[3]。以研究地方现实性决策问题为重心, 致力于解决现实具体问题, 服务于现实社会, 强调实用性、时效性、对策性强的“经世致用”式研究, 起到思想、知识、学术成果转化的储备库作用。

(五) 注重与互联网、大数据的有机融合

利用社会系统工程的“人机结合、人网结合、以人为本”等理念, 解决地方新型特色智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实现“互联网+”、大数据与智库建设的有机融合, 将最新的技术运用到智库研究方法中, 实现决策的科学化、迅捷化和程序化。

三、具体措施

(一) 组织架构

充分发挥政府部门智库的中枢作用, 形成政府牵头的地方智库中心, 建立健全智库的统筹治理机制。由于政府智库处在政策网络的中心, 充分了解党和政府的决策需求信息, 联络范围较广, 工作覆盖面宽, 因此可承担地方智库管理的职能, 根据党和政府决策的需要协调各方智库资源, 既能避免重复研究, 更能围绕问题组织各智库的相互协作。

(二) 人才支持

智库建设需要一大批专业性的智库人才, 这关系到地方智库的整体水平和转型升级问题。当前地方智库缺乏拥有智库相关理论, 掌握政策研究的方法、熟悉国情地情及决策流程的研究人员, 尤其是领导型、领军型的人才更是稀缺。

MPP (Master of Public Policy, 公共政策专业硕士) 教育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普遍设立的一项学位教育, 是出于满足智库人才需要而开设的培训项目, 是培养智库人才的有效途径。此外地方智库中心可通过聘任兼职研究员、培训交流等方式提高地方智库人员的整体研究水平。

(三) 经费保障

地方新型特色智库的发展应在体制上保证它的独立性, 服务于社会, 杜绝资金提供方对智库的干预, 避免智库的公关公司化。当前, 我国地方智库的独立性不足, 官方智库严重依赖政府, 因而难以成长为有自己立场的智库。比较而言, 社会智库更具有独立性, 价值取向更中立, 但由于其在资金、信息、渠道等方面的存在问题, 长期处于边缘境地[4]。因此, 要加大对智库的扶持力度, 尤其是对社会智库的扶持力度, 以增强智库的独立性。

(四) 政策环境

智库的评估是地方智库建设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 将评估结果与对智库的经费投入挂钩, 同时作为智库进出机制的依据[5]。政府出台激励机制, 保证对个人决策咨询成果的认可。各类智库建立决策咨询类成果的评价机制, 使智库研究人员有持续的积极性进行决策咨询的研究。如高校智库可建立科研型和智库型成果的双评价体系, 将决策咨询类成果纳入凭职、评奖和年终考核范围。

四、区域协同体系

(一) 成果发布机制

将智库成果分为内刊和外刊两种, 内刊在政府的统筹下, 依靠成熟通畅的报送反馈渠道, 在政府内部发行, 外刊对社会公开发表。智库中心一方面将地方智库专家的成果通过网站、微信等平台对公众进行发布, 另一方面与图书馆和社区合作, 邀请智库专家为公众做讲座, 宣传政府政策。地方新型特色智库要有畅通的报送渠道把智库成果推送到相关部门。要有专门部门负责组织决策咨询专报的撰写与编辑, 报送到有关部门。如被政府部门采纳或者被领导批示, 及时反馈给各个智库和个人。

(二) 协同研究机制

由于政府决策问题往往涉及的多个方面, 不是靠某个学者、某个学科甚至某个单位的力量就能够真正解决的, 需要多个智库联合攻关, 开展多学科的交叉研究, 才能取得高水平的成果, 这就需要建立健全智库协调运行机制。一方面建立不同层级、不同领域智库间的联合机制, 实现各智库间在信息、物资、人才等方面交流共享的通道, 形成结合紧密的智库网络, 进行集中和协调。另一方面, 形成以问题、课题为中心的协作机制, 从课题的设计开始起就考虑各层次、各领域智库间的合作, 使协作研究成为常态化、制度化。

(三) 培训交流机制

为提高地方智库的决策咨询研究水平, 智库中心可组织邀请智库专家进行研讨和交流, 内容包括国内外智库建设经验、研究成果分享、决策咨询报告撰写技巧等;建立“旋转门”机制, 让智库研究人员到政府部门挂职锻炼, 丰富研究者的实践经验, 熟悉地情及政府决策流程。

(四) 资源共享机制

当前, 各类智库与政府部门联系不够紧密, 研究者不了解政府的需要, 导致提供的研究成果与政府的实际需求相脱节。各类智库间缺少信息和资源共享机制, 研究中各自为政, 单兵作战, 缺乏交流与借鉴, 研究人员不了解其他人正在做什么, 完成的怎么样, 这一方面导致重复研究和资源浪费, 另一方面也阻碍研究向纵深发展。因此, 应建立数据开放共享机制。智库中心建立数据库, 向研究人员开放, 为他们提供优质的研究资料和信息, 加强数据积累, 使数据库成为研究人员进行政策咨询研究的可靠保障。

摘要:与传统智库相比, 新型特色智库的建设更加注重协同性、整体性和系统性。然而, 当前我国地方智库在建设发展中存在协同性严重欠缺的问题, 区域内缺少统筹治理机制, 智库间信息资源的共享度和交流度低, 难以形成围绕问题共同参与、联合攻关、整体联动的局面。本文在区域协同视角下, 针对以上问题, 从基本策略、具体措施和协同体系构建等方面提出地方新型特色智库的建设路径。

关键词:地方智库,区域协同,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Z].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 2015-01-20.

[2] 魏艳芳.增强我国智库间的协同作战能力[N].光明网, 2018-03-21.

[3] 陈俊贤, 柳亦博, 崔树芝.加强多方协同创新, 建设首都新型智库[N].人民论坛网, 2016-01-28.

[4] 钟曼丽, 杨宝强.社会智库创新建设:外部协同及其内部运行机制的二维视角[J].情报杂志, 2018 (11) :36-41.

建设新型智库范文第2篇

摘要:[目的/意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提高成果转化率及提升服务政府决策的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方法/过程]本文明确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咨询服务过程参与者的角色定位,论述了政府—新型智库—智库研究人员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构建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多层激励模型,并对其进行求解与仿真,分析了政府激励系数、智库组织激励系数以及研究人员努力程度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政府激励系数与智库组织管理水平正相关,与智库咨询服务社会化转换系数负相关;智库激励系数与智库组织管理水平负相关,与智库咨询服务社会化转换系数正相关;而双重监管对双层激励机制产生正向影响。因此,政府与新型智库应相互配合、各有侧重设计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多层激励机制。

关键词:新型智库    双重委托代理模型    决策咨询服务    激励机制

分类号:C932.6

DOI: 10.19318/j.cnki.issn.2096-1634.2022.01.04

1  引言

纵观当今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历程,智库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益成为国家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开启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全新篇章[1]。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已进入“快车道”,全国各地各种类型的智库大量涌现,国家高端智库“领头雁”的示范效应日益显现,较好体现了智库咨政建言和理论创新的功能。然而,与当前我国政府决策对智库的期待和现实需求及发达国家智库提供的高质量智慧服务相比,我国智库服务政府决策的能力相对滞后,能够将成果转化为有效社会公共决策的智库较少[2]。因此,调动与激励智库组织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政府对智库组织的激励和监督,提高智库研究人员知识创新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全面提升智库服务政府决策水平,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值得全身心投入的长期战略任务。

学者们关于新型智库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学者们对建设目标、方向以及主要路径进行了深入研究。例如,杨亚琴[3]分析了当前中国智库现代化建设存在的困难问题,提出加快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现代化建设的对策建议;梁炜等[4]提出了中国特色新型科技智库建设的基本路径,包括建设目标、价值取向、基本特征、体系构架和支撑条件;文宏等[5]利用内容分析法,以党和政府的政策文本为研究素材,提出“目标引导—资源配置—环境开放—合作协同”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发展的逻辑。也有学者从数据资源的视角出发研究新型智库建设。例如,黄晓斌等[6]从需求规划、资源内容以及合作机制等角度,研究了新型智库信息资源建设的问题;陆丽娜等[7]从科学数据监管的角度对高校新型智库建设进行策略分析,提出建立以数据为基础的高校智库决策方式;罗繁明等[8]设计了基于大数据的特色新型智库信息化平台。②新型智库治理。石伟[9]从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重大决策意见征集制度、政策評估制度、政府购买决策咨询服务制度、舆论引导机制等五个方面入手,提出制度保障策略;汪桥红等[10]分析了当前我国智库治理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智库治理体系的对策建议;郭宝等[11]分析了智库治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探讨智库治理路径结构,并分析了美国智库治理案例。③新型智库评价。黄晋鸿等[12]构建了智库行为评价指标体系,以全国31家省市级社会科学院为评价对象,对地方社会科学院智库行为进行分析;汤建军等[13]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评价指标体系——“天井模型”;方茜[14]构建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影响力的层次分析结构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2016年473家智库的影响力进行了评价;张颖等[15]辨析智库评价的情报作用,围绕智库评价与情报工作的共性、流程和方法3个维度,解析智库评价与情报工作的关系。④新型智库激励。唐平秋等[16]基于期望理论,分析了高校智库研究人员激励的困境与对策;孙瑞英等[17]提出我国高校智库联盟激励机制,包括工作激励机制、报酬激励机制、精神荣誉激励机制、有效沟通激励机制;陈海贝等[18]构建了智库与政府之间的激励模型,给出了最优合同设计。

纵观已有研究,学者们主要从新型智库建设目标、路径与对策、智库治理、智库评价等方面展开研究,虽然已有研究涉及新型智库激励,但主要是单一对象激励,鲜少从“政府—智库组织—智库研究人员”三者关系视角出发,论述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多层激励机制。因此,本文基于双重委托代理理论,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决策执行服务行为进行探究,分析政府、新型智库与智库研究人员之间的委托关系和利益关系,并建立起三者之间的激励模型,设计新型智库的多层激励机制,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提高成果转化率及提升咨询服务能力提供帮助。

2  智库咨询服务中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分析

2.1  智库咨询服务中的角色定位

政府,是指国家进行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机关,代表着社会公共权力,可以被看作一种制定和实施公共决策、实现有序统治的机构。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动态发展与深刻变化以及多种内外因素的交互作用,我国政府面临的决策难度和复杂程度变得越来越大,亟需专业研究机构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与智慧服务。因此,政府是智库产品的需求方和购买方,可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智库购买政策调研、发展规划、服务咨询、决策论证、文稿草拟等软性服务[19]。

智库是从事公共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的重要机构,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决策需要不断发展壮大的“思想工厂”[20]。智库接受政府委托进行针对性的调查和研究,为政府提供咨政建言和决策支持,是智库产品的生产方和供应商。智库提供的研究报告、咨询服务、战略规划等产品成为政府购买服务的重点内容,而智库通过竞争获取政府购买服务的资格,同时促进行业的优胜劣汰,增强自身服务公共决策的质量和水平。

智库研究人员是由智库组织聘任的具有深厚理论知识素养、较强的研究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专、兼职研究人员。智库研究人员接受智库组织的统一安排管理,以项目的形式承担具体的决策咨询任务,通过深入调查和研究,形成观点鲜明、逻辑严谨、表述顺畅和具备可操作性的智库产品。智库的研究人员是智库产品的具体生产者,其智力成果集中体现为智库产品。

2.2  双重委托代理的应用条件

委托代理理论,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伯利(Burley)等以现代公司治理为起点所提出的,目的在于平衡委托方与代理方之间的契约关系,构建满足双方条件的最优化契约。而本文所涉及的双重委托代理,在两个传统参与方的模式下,增加一个参与方形成双重代理的三级供应链,包括政府、新型智库组织以及智库内部的研究人员。中间方即委托人又是代理人,以委托双方公认的指标体系进行双重激励。

委托代理关系的建立需要满足一定条件。首先,委托代理行为的参与方都处在信息非对称的环境中。本文所涉及的参与方中,政府优势在于把控了社会发展的大政方针,对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方向和创新改革都有全面的规划,但是对于智库组织内部的研究开发进程无法实时监控;智库组织汇集了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有足够能力为政府解决难题,但同时对于政府未来的发展政策难以预料。因此,本文双重委托代理的各参与方满足信息不对称的条件。其次,双重委托代理的行为主体追求效用的最大化,通过契约合同关系的订立,形成行为主体间激励与约束的协同关系,在保证激励机制有效运行的同时,实现行为主体的最优效用。因此,双重委托代理理论适用于本文对于智库激励机制的研究。

2.3  政府—新型智库—研究人员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

政府购买新型智库决策咨询服务的过程中存在双重委托代理关系,包括政府与智库组织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和智库组织与智库研究人员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从双重委托代理的角度来看,政府、新型智库与智库研究人员通过契约合同相互联系起来,构成关于智库知识成果的三级供应链。政府与一些智库组织长期合作,形成稳定的代理关系;同时,政府也会通过项目申请、投招标等方式,与一些智库组织形成短期的委托代理关系。而智库与其研究人员通过聘任合同,形成长期稳定的委托代理关系。其中,政府既是购买服务的委托方,又是咨询服务的消费者,在委托智库进行项目调研、撰写咨政建议的同时,也对智库的努力程度、项目进度以及成果质量进行监督。智库作为委托代理行为的中间人,一方面,代理政府的决策咨询委托,接受政府购买服务行为的报酬与奖惩;另一方面,组织智库研究人员进行项目的开发与研究,对研究人员工作的努力程度和效果进行监督检查。智库研究人员既是购买服务的受托代理人,又是智库成果的生产者,代理咨询服务获取新型智库组织报酬,并提高自身效用。政府—新型智库—智库研究人员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如图1所示。在双重委托代理关系中,政府、智库组织和智库研究人员本质上都属于理性经济人。政府以实现社会公共效益的最大化为目标;智库组织在保证自身效益的同时,来实现政府的最优公共决策;智库研究人员以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为目标。

3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激励模型构建

3.1  研究假设和参数说明

基于上述中国特色新型智库项目委托-代理关系分析,本文尝试通过建立委托-代理模型来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多层激励机制进行研究。

(1)假设政府和新型智库组织都是风险中性,完全理性的;智库的研究人员作为自然人是完全理性,但风险规避的。因此,对于智库研究人员效用函数的表达,本文引用阿罗-帕拉特风险厌恶效用函数表示为u(k) = –e–rk。其中,r为智库研究人员的风险规避系数,其表达式为r = μ′′(k)/μ′(k),k为智库研究人员所获得的收入报酬。

(2)假设只考虑一家新型智库组织为政府提供咨询服务,不存在与其他智库组织间的合作或竞争关系,并且不考虑智库组织内部研究人员之间的竞争和流动性。

(3)假设政府与新型智库的目标都是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而智库研究人员的目标是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

(4)假设智库研究人员的工作成本用其努力程度来代替,工作成本c(x)与其努力程度x和努力所投入的边际成本b(努力成本系数)有关,

即智库研究人员所投入的工作成本。当

x=0时,c(x)=0,说明当个人不付出努力时就不会发生努力成本,x越大即智库研究人员的努力程度越大,努力成本越大,随之带来的负效用也越大。

本文所涉及的关键参数及含义如表1所示。

3.2  效用函数的确定

3.2.1  智库研究人员效用函数    智库研究人员在整个咨询服务项目中的绩效产出主要与自身的努力程度和新型智库内部的管理水平有关。因此,绩效函数为y=ax+θ。其中,θ代表与努力程度不相关的环境风险因子,其方差σ2越小,表明绩效的产出水平大部分取决于研究人员的努力水平。根据新型智库内部的委托代理契约合同,智库研究人员获得固定报酬?0,在绩效产出的基础上以系数?对其进行激励。当y>y0时,新型智库以?的比例对研究人员进行正向激励;当y<y0时,新型智库以?的比例对研究人员进行负激励。因此,智库研究人员所获得的报酬收入为?0+?(ax+θ–y0),且其努力成本为,智库研究人员的收益

函数为

(1)

由于智库研究人员对风险的规避性,效用函数表达为u(X) = –e–rk,因此,智庫研究人员效用函数期望值的确定性等价收入为

(2)

3.2.2  新型智库效用函数    根据政府对购买新型智库决策咨询服务的委托代理契约合同,除了固定的报酬P0以外,政府需要根据该项目成果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对新型智库进行系数为t的激励。社会效益用(hx+λ)表示,即智库研究人员努力程度的社会化转换,则该激励函数表示为T=t(hx+λ)。除此之外,智库组织还要对智库研究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其监督所产生的成本表示为G = g – ηx。其中,η体现出智库的监管力度,随着研究人员努力程度的提高,智库内部的整体监管成本就会减少。因此,新型智库的收益函数为

(3)

由于新型智库属于风险中性,因此其效用函数的期望值为

(4)

3.2.3  政府效用函数    根据政府对购买新型智库决策咨询服务的委托代理契约合同,政府可以获得智库服务成果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即(1–t)(hx+λ)。同时,政府也要对新型智库内部的经营管理和知识成果的质量进行监督,其监督成本表示为M=m–β(ax+θ)。其中,β体现出政府的监管力度,具体以整体绩效的产出为基础进行监督。因此,地方政府的收益函数为

(5)

由于政府属于风险中性,因此效用函数的期望值为

(6)

3.3  双重委托代理下的新型智库激励模型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的设立条件,激励政策必须使得参与方满足参与约束(IR)和激励相容约束(IC)。其中,参与约束是指代理人接受委托人所委托的任务时,获得的收益要大于不接受该任务的保留效用;激励相容约束,是指代理人接受委托任务时应满足自身效用的最大化,这样才能保证代理人参与到委托活动中[21-22]。

因此,本文假设智库研究人员投入成本c(x)所获得的最高效用函数为u(X0),X0表示工作人员的最高机会收益,即选择其他委托时可能获得的保留效用;u(D0)表示新型智库所能获得的最高效用函数,D0表示其可能获得的最高机会收益。则分别存在和以个体和新型智库的效用最大化。

综上所述,基于双重委托代理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多层激励模型为

(7)

(8)

(9)

(10)

(11)

3.4  模型求解

对智库研究人员的激励相容约束公式(10),求解关于努力程度x的一阶偏导并使其为零,得到最优的智库研究人员努力水平,即

(12)

由公式(12)可以看出,智库研究人员的努力水平x*与智库组织管理水平a正相关,与研究人员努力的边际成本b负相关,与智库对研究人员的激励系数?正相关。

将公式(12)代入公式(4)中,得到在智库研究人员效用最大化的情况下新型智库组织的激励相容约束,并对其中新型智库激励系数?求一阶偏导数使其为零。因此,满足新型智库效益最大化的激励系数为

(13)

将公式(13)代入公式(6),得出同时满足智库研究人员和新型智库效用最大化的政府期望效用,并对其中政府激励系数t求一阶偏导数使其为零。因此,满足政府对智库组织最优激励系数为

(14)

由公式(14)可以看出,政府对智库组织的激励系数t*与智库研究人员努力的边际成本b负相关,与新型智库组织的监管力度η负相关,与政府的监管力度β正相关。当β<1时,存在,则政府对智

库组织的激励系数t*与新型智库决策服务产生社会效益的转换系数h负相关;当β>1时,

,则政府对智库组织

的激励系数t*与智库内部的组织管理水平a正相关。

将公式(14)代入公式(13)中,得到智库对研究人员最优激励系数为

(15)

由公式(15)可以看出,新型智库对智库内部工作人员的激励系数?*与新型智库决策服务产生社会效益的转换系数h正相关,与新型智库的监管力度η正相关,与政府的监管力度β正相关,与智库工作人员努力的边际成本b正相关。存在,则新型智库对智库

内部工作人员的激励系数?*与新型智库内部的组织管理水平a负相关。

将公式(15)代入到公式(12)中,得到智库研究人员最优的努力水平为

(16)

由公式(16)可以看出,智库组织研究人员的努力水平x*与社会效益的转换系数h正相关,与新型智库的监管力度η和政府的监管力度β正相关。

4  模型数值仿真

政府激励系数t、智库组织的激励系数?和智库研究人员努力程度x,与智库组织管理水平a、智库工作人员努力的边际成本b、新型智库决策服务产生社会效益的转换系数h、新型智库的监管力度η以及政府的监管力度β参数密切相关。为了探究各参数变化对新型智库激励的影响,本文采用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对上述参数进行数值运算,并对运算结果进行仿真处理。为了验证上述分析方法在随机情况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设置参数的初始数值为a=3,h=300,b=1,η=5,β=5,然后再逐步调整数值大小,以考察在不同参数变化下政府激励系数t、新型智库的激励系数?和智库研究人员努力程度x的变动情况,结果如表2所示。

4.1  政府对智库组织的激励系数与其他因素的关系

智库组织管理水平与政府的激励系数呈现正相关关系。智库组织管理水平越高,政府的激励效果越好。智库管理水平的提高意味着智库组织管理规范、运营良好,研究人员处于宽松、创新的文化氛围中,其研究能力和咨询服务水平可以较好地在项目中体现,政府的激励机制落实在高管理水平的智库组织相应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在智库管理处于较低水平时,政府为了智库组织的发展会提高对智库的激励;当智库的管理达到一定水平时,政府对智库组织的激励逐步趋于平缓。

智库咨询服务所产生效益的社会化转换系数与政府的激励系数呈现负相关关系。随着智库咨询服务所产生效益的社會化转换系数的增大,咨询服务项目社会化收益不断增加,智库组织可以获得更高的成就满足,此时,即便政府的激励水平逐渐降低,智库组织也会积极主动进行咨询项目研究。因此,政府不需要设定过高的激励也能确保项目的进行,并且可以有效地控制成本,政府的激励最终减小到趋于平缓。

智库与政府的双重监督对政府激励系数的影响如图2所示。政府监管力度越大,其激励系数也逐渐增大;而在智库监管力度同比增大时,政府的激励系数逐渐减小。政府的监管力度越大,代表其重视程度越高,政府会相应设定更高的激励系数。而双重监督同比增大时,政府的激励在一定程度上被抵消。因此,政府与智库组织需要在监管时各有侧重,共同发挥监督效果,提高激励水平。

4.2  新型智库对智库内部研究人员的激励系数与其他因素的关系

随着智库组织管理水平的提高,智库内部研究人员的激励系数逐渐降低。新型智库组织管理水平越高,组织结构更清晰、管理制度更规范,研究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也随之提升,智库组织研发效率、咨询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逐渐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即使智库组织设定较低水平的激励,也能达到较好的咨询服务效果。

随着智库咨询服务所产生效益的社会化转换系数的增大,智库组织对研究人员的激励同比增大。咨询服务社会化转换系数的增大,意味着政府咨询服务项目带来了持续的社会收益,这表明新型智库咨询服务更好地转化为社会福利,为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支持,这也是智库组织存在的价值所在。因此,智库组织为了获得较高的转换系数,必然设定较高的激励系数,而较高的组织激励水平,也会带来智库咨询服务成果的高转换。

智库与政府的双重监督对智库内部研究人员的激励产生积极的正向影响,如图3所示。当政府和智库监督力度不断增大时,智库组织对研究人员的激励系数也按一定比例稳步增大,且政府监督力度对于智库的激励系数影响更大。政府对智库的监督力度直接表现为政府对智库的重视程度,随着政府监督力量的上升,智库对研究人员的激励也随之增大。

图3  双重监管对于智库激励的影响

Figure 3  Impact of dual regulation on think tank incentive

4.3  智庫研究人员的努力程度与其他因素的关系

智库研究人员努力的边际成本与其努力程度呈现负相关关系。当研究人员努力的边际成本逐渐增加时,其努力程度不断下降,从急速的下降趋势最终趋于平稳状态。研究人员较高的努力边际成本会产生较大的负效应,因此,研究人员往往不愿意付出更多的劳动。

智库组织管理水平与智库研究人员的努力程度呈现正相关关系。智库组织管理水平越高,智库研究人员的工作就会越努力,即高水平的组织管理可以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身心良好的工作环境,能够更加激发出研究人员的创造力与工作热情。

智库对研究人员的激励与研究人员的努力程度呈现正相关关系。随着智库激励系数的增大,工作人员的努力水平也随之增大,即智库组织激励机制使得研究人员愿意付出更多努力,但是受到努力边际成本的影响,研究人员的努力水平在有限理性的范围内呈上升趋势,然后趋于平缓。

智库与政府的双重监督对于智库研究人员努力水平的影响如图4所示。两种监督力度的增加都会给研究人员努力水平带来积极的影响,随着监督力度的提高,政府与智库组织对于咨询服务项目质量的把控趋于严格,并且对于项目研发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更能激发研究人员的工作热情与创新能力。从同比增加的监管力度来看,智库组织的监管更为直接地影响研究人员的努力水平。

图4  双重监管对于智库研究人员努力水平的影响

Figure 4  Impact of dual regulation on the effort level of think tank researchers

5  结论

本文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作为研究对象,将智库激励作为决策变量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多层激励机制进行数学建模及仿真分析,拓展组织激励和个人激励研究,丰富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相关研究。基于双重委托代理视角,本文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咨询服务过程进行分析,构建了政府、新型智库组织和智库研究人员三者之间的双重委托代理模型,并对其进行求解与仿真,分析政府激励智库组织和智库组织激励内部研究人员时,主要因素对智库激励的影响。本文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政府对新型智库组织的激励与智库组织管理水平、双重监管力度正相关,与智库咨询服务所产生效益的社会化转换系数负相关。因此,政府需要在新型智库发展过程中为其提供必需的资源和条件,支持和引导新型智库走上健康、规范的创新发展道路,促使新型智库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咨询服务能力,带来更大的社会效益,从而实现自我激励。其次,新型智库组织对内部研究人员的激励与双重监管力度、智库咨询服务所产生效益的社会化转换系数正相关,与智库组织管理水平负相关;而智库研究人员的努力程度与智库组织管理水平、双重监管力度正相关,与智库研究人员努力的边际成本负相关。因此,新型智库组织为了实现激励效用最大化,既要设计合理的监管机制与政府监管形成有效配合,又要为研究人员提供良好的资源和条件,帮助研究人员提高创新水平和咨询服务能力,并通过咨询服务成果的社会化应用,提高研发人员的成就满足感,抵消努力带来的负效应,提升智库研究人员的产出份额和努力程度。

随着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建设与发展,党和政府在决策咨询服务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应坚持党的领导,在政府的带领下积极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智库体系,完善智库的发展规划,建立起多层次、宽领域的发展格局;建立政府购买决策咨询服务制度和评估制度,通过契约合同明确买卖双方的责任和义务,第三方评估智库成果质量,可以有效地增加决策的科学性;构建决策咨询服务平台,使得政府的研发项目和智库组织的成果实时对接,加大智库成果的转化力度;积极建立和推行专利成果的保护政策,强化成果保护观念,并提高科研开发的积极性。

本文虽然按照理论分析、模型构建、数值模拟和参数分析的思路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激励机制进行了系统探讨,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从研究内容来看,需要继续细化新型智库创新激励双重委托-代理关系的构成要素,从多个维度对双层激励机制影响因素进行阐释;从研究方法来看,可以采取组态分析的方法对新型智库组织激励要素及其内部关系进行分析,探索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激励的多组态路径。

参考文献:

[1] 王方.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内涵、建设实践及着力点研究[J].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21, 6(1): 36-41.

[2] 杨万东. 构建激励机制提升智库成果转化效率[N].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8-11-16(006).

[3] 杨亚琴.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以智库影响力评价为视角的分析[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1, 36(1): 70-78.

[4] 梁炜, 陈京京, 代水平. 中国特色新型科技智库建设的现状评价和实现路径研究[J]. 科学管理研究, 2019, 37(1): 5-8.

[5] 文宏, 李玉玲. 目标引导、资源驱动与环境培育: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内在逻辑: 基于82份政策的文本内容分析[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1(1): 63-74.

[6] 黄晓斌, 吴高. 我国地方智库信息资源建设现状、问题与策略分析: 以广东地方特色新型智库为例[J]. 图书馆, 2020(12): 27-33.

[7] 陆丽娜, 于啸. 面向科学数据监管的高校新型智库建设策略研究: 以黑龙江省高校新型智库建设为例[J]. 情报科学, 2020, 38(3): 119-123.

[8] 罗繁明, 袁俊, 赵恒煜. 基于大数据的特色新型智库平台建设研究: 以广东智库信息化平台为例[J]. 情报资料工作, 2020, 41(5): 42-48.

[9] 石伟. 国家治理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制度保障[J]. 行政管理改革, 2021(3): 50-57.

[10] 汪桥红, 周丽, 刘嘉伟.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治理体系构建研究[J]. 学海, 2018(6): 117-121.

[11] 郭宝, 卓翔芝. 智库治理路径结构研究[J]. 情报杂志, 2020, 39(6): 119-127, 142.

[12] 黄晋鸿, 曲海燕. 新时代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行为评价研究: 基于2016—2019年全国31家省级社会科学院的调查数据[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21, 44(7): 44-49, 57.

[13] 汤建军, 郑代良, 黄渊基.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评价体系初探[J]. 湘潭大學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42(4): 12-16.

[14] 方茜. 基于系统理论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影响力评价及特征分析[J]. 经济体制改革, 2018(2): 164-171.

[15] 张颖, 初景利, 栾瑞英. 情报视角下的智库评价[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20, 43(10): 69-73.

[16] 唐平秋, 蒋晓飞. 基于期望理论的高校智库研究人员激励: 困境与对策[J]. 中国行政管理, 2017(1): 63-66.

[17] 孙瑞英, 王浩. 我国高校智库联盟内聚外联的激励机制设计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 2019, 63(14): 13-19.

[18] 陈海贝, 卓翔芝. 基于委托代理模型的智库激励机制研究[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21(2): 38-44.

[19] 张旭. 智 库思想市场与政府购买决策咨询服务的中国路径[J]. 情报科学, 2017, 35(6): 51-56.

[20] 任恒. 政府向新型智库购买决策咨询服务: 模式、困境及其对策[J]. 情报杂志, 2018, 37(7): 31-37, 106.

[21] 赵丽梅. 基于双重委托-代理的科研团队成员知识创新激励机制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22): 143-151.

[22] 张彦博, 段天然, 陈阳阳. 基于双重委托代理的企业绿色技术应用道德风险分析[J]. 工业技术经济, 2020, 39(5): 83-90.

作者贡献说明:

金晓彤:设计构思,模型建立求解,数据分析,论文起草;

张笑楠:版本修订,论文语言修改;

拱  茁:资料查找;

刘雨彤:资料查找。

Research on Multi-Level Incentive Mechanism of New Think Tank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Double Principal-Agent Theory

Jin Xiaotong  Zhang Xiaonan  Liu Yutong  Gong Zuo

School of Government Management,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116029

收稿日期:2021-08-09     修回日期:2021-09-04

建设新型智库范文第3篇

智库亦称为思想库、智囊团等, 是以影响公共决策为目标, 从事政策研究和决策服务的机构[1]。高校作为人才聚集地, 在我国新型智库体系中占据重要的角色地位。我国的高校智库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 从最初的缓慢摸索到如今的迅猛拓展, 目前为止国内共有超过700家的高校智库, 但根据《2017中国智库报告》的数据显示, 入选综合影响力前100位的智库有19家高校智库, 综合影响力前20位的智库仅有1家高校智库, 这与庞大的高校智库数量及众多的社科研究人才并不相匹配[2]。对于智库人才培养理念和方法的探寻有助于全面提升智库的功能, 让高校学生参与到智库研究项目之中, 真正的成为智库研究可持续发展的主力军, 培养出能够适应智库知识体系的创新型研究人才。

二、高校在智库方向人才的培养现状及意义

(一) 高校智库人才培养现状

高校智库多挂靠二级学院, 智库核心人才及专家团队成员多为所在院校的教师, 身兼双重身份的高校教师要完成大量的教学科研, 难以兼顾智库的课题重任, 高校智库出现成果同质化严重, 决策咨询转化率一系列问题[3]。如何更好的利用和组织高校的人才资源、发挥学科门类丰富、基础研究力量雄厚、国际学术交流广泛等天然优势, 使智库功能得以最大化的发挥, 是目前高校智库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目前的文献研究多是对于高校作为智库的人才贡献“学者库”的层面, 却很少有关注到智库究竟需要什么样类型的人才, 对怎样培养相应的人才也缺乏理论视角的归纳。

(二) 高校智库方向人才培养意义

将高校数量庞大的大学生作为人才培养的对象参与智库项目中可以很好的锻炼其组织、规划、协调能力, 参与社会调查, 发现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及时有效的开展智库人才培养工作, 不仅可以使智库与高校之间加深纽带关系, 也可以使高校学生真正的得以锻炼, 有效的节省了智库的人力成本, 使智库核心人员及管理者能够着手于智库的战略, 管理及成果传播, 为高校学生进入智库工作打下基础, 为实现了库人才资源的可持续性的发展提供空间。

三、通识教育的内涵和发展概述

通识教育一词产生于美国, 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自由教育以及欧洲大学的博雅教育。21世纪初, 这种培养人才的方式逐渐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 随后慢慢在各大高校扩散开。教育思想的形成都是基于相应的教育目标、政治及社会环境。通识教育作为当今教育界的主流趋势, 它既是一种教育思想, 也是实现通识教育目的的教育内容, 还能体现通识教育理念、实现通识教育目标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4]。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通识教育的主流观点, 反映其共同的教育目标:即“通识”不仅使在于知识的广博, 以及完善的知识结构, 而是强调“以人为本”提升人文素养、思辨批判的能力, 开阔视野, 健全人格, 形成自己的独立思想并具备相应的表达能力, 从而成为“完的整人”。而这一系列的教育目标与智库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着完美的契合之处。因此, 在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浪潮之中, 理解通识教育的内涵, 在智库人才培养中借鉴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 对于智库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通识教育理念对高校智库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启示

通识教育不是对于专业教育的排斥, 而是具备跨出专业界限的知识结构, 以培养人的健全人格为目标, 注重促进学生内在价值和精神世界的觉醒, 注重文化理念和知识能力的整合。智库作为非学术组织, 其日常工作不像科研机构那样只专注于相关行业领域, 而是解决社会现实问题, 为决策提供咨询和直接的解决方案, 处理综合性较强的复杂信息。将高校学生吸纳为智库的成员, 需要其角色和能力上快速转变。

(一) 高智库人才应养成良好人文素养

通识教育旨在“以人为本”, 培养有健全人格、广阔视野的人。新型智库以资政为民为建设方向, 以公共政策为研究对象, 要求智库成员熟悉国际及国内形势, 具备国际化视野及良好的道德情操和价值导向, 坚持正确政治立场, 爱国为民, 具有社会责任感[5]。在智库这一集聚智力资源的整体之中, 发挥协作, 顾全大局。对于这一目标的培养, 使其不仅能够成为智库的中流砥柱, 更是有能力成为政策的制定者, 甚至国家的领导者。

(二) 高校智库人才要形成完整知识结构

通识教育模式下, 在拥有基本知识和教育经验的基础上, 综合形成自己的专业方向。知识面的层面来讲, 通识教育同时涵盖了社会人文和历史等领域, 强调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的协调发展。智库影响力的根源来自于其学术科研实力, 智库人才在献策谏言中需要避免“以管窥天, 不见整全“的错误, 而是才学广博, 识古通今, 并融会贯通, 使知识能力能够广泛的运用和迁移、整合。因此在智库人才的培养中要注意通过科学的知识管理, 构筑合理的知识结构, 培养创新力, 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三) 高校智库人才应该具备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通识教育中对历史进行追溯和反省, 以求推陈出新。人本创造学家高桥浩指出:“创造的原理, 最终是信息的截断和再组”[6]。这就要求智库人才能不断从原先的知识中发现问题, 然后去创造出新的知识, 并把新知识表达出来。智库面临的课题每一个都是独一无二的, 在政策分析和服务与决策过程中, 对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要求很高, 要能够以独立的创新思维能力去解决问题, 总结归纳, 进行推理。因此, 智库人才的培养应以启发为主, 培养信息收集能力, 思辨能力, 注重知识交叉渗透和掌握多学科研究方法基础上产生独立的价值判断, 从而通过优秀的成果产出提升智库成果的质量。

(四) 高智库人才应拥有语言体系相关的表达能力

知识经济时代的传播特点决定了智库是一个信息协作的整体, 智库谏言有其独特的语言体系, 进行政策建言和舆论引导, 要求每个背景不同的智库工作者能够更好的相互交流, 具备协作意识。智库成果的广泛推广传播有赖于形成期刊、简报、会议讲座、论坛等, 多渠道的发布, 高校智库人才可利用大学自身的资源和平台并借助社会渠道, 赢得公众的理解与支持, 使智库成果影响到政策, 从而提升智库的整体公共影响力。智库智库人才培养, 不仅要注重提升自身表达能力, 精确输出个人思想, 在团队相互协作中畅通沟通渠道, 还要从智库成果传播角度提升智库成果的扩散能力。

五、高校智库人才培养的建议

有效依托大学学科与设施资源, 加强智库与高校的有效互动, 使智库人才培养与高校教育相融合, 借鉴通识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通过一系列的提高学生参与智库项目的积极度, 提升高校智库在学生中的普及度, 提供智库实习和交流的机会, 让智库不再神秘莫测。

(一) 明确高校智库创新人才培养理念

高校智库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人才培养活动的开展需要培养理念的支撑。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曾提到, 目前中国的大学教育, 最缺乏的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一是缺乏跨学科的广度, 二是缺乏对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7], 对于高校智库方向人才的培养需要克服同样的问题。通识教育的理念不仅适用于高校教育, 也是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所需要的, 对高校智库人才培养理念的形成和发展同所在高校具有高度的协同性。因此, 高校智库人才培养理念的建立可以充分借鉴通识教育的培养理念, 基于高校学生的综合素养现状, 以及高校智库所需创新人才的特征, 与时俱进推行适合新型高校智库发展所需的高校智库人才培养理念。

(二) 进一步优化高校智库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 应该基于高校智库的建设使命, 结合高校本科生及研究生不同阶段的差异, 在日常教学中, 不仅要注重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 更要注重其他综合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养成良好的个人能力、引导学生的观念转变。

1. 对于本科生阶段

应依托本校的智库建设所拥有资源, 让本科生参与智库相关社团、举办沙龙和讲座, 丰富教学资源。讲解如何获取及把控智库一手信息, 鼓励学生参与到智库相关的调研工作, 撰写调研报告。为智库核心团队减轻时间, 亦可以提升大学生参与智库的积极性.对于表现优异的本科生, 可选作为常规辅助人才的储备力量,

2. 对于研究生阶段

由于研究生阶段学生可以通过导师接触到前沿的课题和研究, 基本学术素养与研究能力较高, 对于智库相关课题的参与, 可以进一步提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加强个人与智库、校际智库间的合作与交流, 提供其他参与智库培训的渠道, 进行相关毕业论文的撰写, 通过相关考核可以提前进入智库进行实习和科研工作并定期参加智库组织的论坛及讨论活动。

(三) 鼓励高校师生共同参与智库本身的研究

对于智库本身的研究不同于智库研究, 我国高校智库建设还尚属于初级阶段, 高校学生对于智库建设的研究提出见解, 有助于提升其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将智库上升至理论高度, 开阔视野, 感受良好的智库文化氛围。对国内智库与国外智库的对比和借鉴, 并提出良好的改善建议。也能更了解智库的组织分工, 搭配和协调方式, 对于高校师生只有进一步更加了解智库的运作, 才能更好的为进一步进入智库工作打下基础。成为智库发展方向的谏言人, 智库资政效果的评估人, 维护高校智库的持续健康发展。

六、结语

人才培养非一蹴而就, 在高校开展智库人才培养, 不仅可以降低智库人才培养成本, 也有助于改善高等教育的空洞化, 学生缺乏自主意识的现状。本文旨在探索智库所需人才的特质及培养目标, 提高高校对于智库人才培养的意识, 但是对于具体的培养方式仍需要进一步探寻, 结合通识教育的理念形成独特的智库人才培养理念, 通过长期和短期项目来进一步实现。在智库人才培养实践的过程中注定会面临各种困难, 将人才的培养上升到战略高度, 提高重视程度, 高校智库影响力提升则指日可待。

【相关链接】

《高校创新教育》首先介绍了创新的理论渊源和基本知识, 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创新技法的训练, 落脚点放在高校在校生的创新实践知识上。《高校创新教育》在学术思想上吸收各家之长, 在结构体系上融创造、创新、创业于一体, 在内容上力求接近读者的学习、工作与生活, 在写作上力求简练、有所创新。《高校创新教育》系统地介绍了创新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可供理论研究者参考, 亦可作为高等院校创新教育教材, 也可用于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进行创新能力培训, 同时还适用于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学历的各界人士阅读, 是开发人们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的有益工具。该书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为目标, 以构建创新体系为基点, 吸收国内外创新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编写而成。

摘要:当今知识经济时代, 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象征。高校作为独立的学术机构, 其自身环境优越, 是智库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想基地.而随着高校学生规模的逐步扩大, 教育形式流于表面, 所学领域相对狭窄、单一的专业教育已无法完全满足智库人才成长所需的基础环境。本文通过总结高校智库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 梳理创新型智库人才特质, 理清通识教育内涵, 分析通识教育与智库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系, 并提出了高校智库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通识教育,创新型,智库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 胡光宇.大学智库[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5:27.

[2] 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2017年中国智库报告[R].2018-02-06.

[3] 朱宏亮, 蒋燕.中国高校智库发展现状与未来策略思考[J].高校教育管理2016 (2) 47-48.

[4] 庞海芍.通识教育的三个层面[J].复旦教育论坛, 2007 (10) :26-27.

[5] 毛建茹.大学智库与人才培养[J].高教探索, 2017 (12) :16-17.

[6] 赵承福, 陈泽河.创造教育研究新进展[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2.

建设新型智库范文第4篇

大数据是支撑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要“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健全决策咨询机制”。大数据研究对智库建设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大数据改变智库研究的数据意识。作为信息载体,大数据可以使智库研究者的“数据意识”有所转变,既重视直接数据,也重视关联数据和比较数据,既重视单一数据,也重视多元数据和互动数据,从而有效提高决策前定量分析的可靠性。

大数据技术为智库研究提供强有力的工具支撑。大数据海量、非结构化的特点,决定了智库研究者要对数据进行清洗分析,需要清洗工具、分析工具、存储设备等。随着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大数据处理技术日新月异,增强了数据的收集、挖掘、清洗和分析能力,为智库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处理手段,使大数据分析成为智库研究的重要手段。

大数据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智库“资政启民”的效率。基于大数据瞬时、即时的特点,智库获知公众意见的渠道会更加便捷,从而极大地提升了智库的决策咨询能力。

国家高端智库的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一项研究表明,中国的决策失误率约为30%,西方发达国家却只有5%左右。这说明,我国智库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撑的能力、水平和影响力还不够。从研究成果的质量看,目前国内智库偏重对当前具体问题的临时性、应急性、短期性的研究,普遍缺乏前瞻性、储备性、战略性研究,真正能够对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发挥作用的思想性、创新性、系统性的成果不多,基于定性分析的判断多,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成果少。国家决策越来越重视发挥智库的作用。

国家高端智库的形成。智库在国家决策中的“资政建言”作用是逐步形成的。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发挥思想库作用”。这是在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要重视发挥智库的作用。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这是在中共中央文件中首次提出“智库”概念,表明智库建设已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4年3月,总书记在访问德国时强调,中德两国要加强政府、政党、议会、智库交往,把智库合作提升到了国家外交层面,“智库外交”成为我国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第二轨道”。

2014年10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审议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会上总书记强调,我们进行治国理政,必须善于集中各方面智慧、凝聚最广泛力量,要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和国际影响力的高端智库,重视专业化智库建设,重点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这表明,党和政府对智库发展有了新的要求,要建立一批为国家决策服务的高端智库。

国家高端智库的作用。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文件提出,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的高端智库,充分发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公共外交等重要功能;并明确国家专业化高端智库要为决策提供咨询,要在理论上进行探索,要有效引导舆论,服务社会公众,发挥国际交流作用。

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2015年12月1日,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高端智库的基本职责是服务国家决策,围绕国家发展战略,提升咨政建言能力,以科学咨询支撑科学决策。高端智库应在阐发中国理论、贡献中国智慧方面走在前列;要树立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保持应有的学术追求和学术担当,全面深入地总结中国实践、提炼中国经验,用中国理论回答中国问题,用中国话语解读中国道路,更好地在国际上发出中国声音,让世界真正读懂中国,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中国思想、中国价值。

2016年5月17日,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智库建设要把重点放在提高研究质量、推动内容创新上;要加强决策部门同智库的信息共享和互动交流,把党政部门政策研究同智库对策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和推动智库建设健康发展、更好发挥作用。

国家高端智库的特点。《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高端智库应是“国家亟需、特色鲜明、制度创新、引领发展”,就是要坚持高端定位,有突出的专业特色,有较强的理论和政策创新能力,以高质量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国家高端智库要为决策提供智力服务,必须具备5个特点:一是围绕政府决策,提出可操作的建议,研究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储备性的政策问题;二是引导社会舆论,发挥“资政启民”作用,阐发中国理论、贡献中国智慧,解读宣传国家政策,引导社会预期;三是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开展智库研究合作,配合国家对外战略开展对外交往活动,在世界舞台上能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思想”,响亮地提出“中国主张”,及时地发出“中国声音”,能在国家战略决策中,提出具有独创性、重要性的知识贡献、思想贡献;四是具有一支国际视野高水平的专家团队,能在国际智库思想交流中提供中国的思想和智慧;五是有完善高效的运行机制,为智库研究提供内部管理的制度保障。

提供精准依据

决策咨询研究需要大数据分析的信息化技术作支撑。《国家高端智库管理办法(试行)》对高端智库的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一要具有功能完备的信息采集分析系统,拥有专业资料室和网站;二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加强专业数据库、案例库和信息系统平台建设,为决策咨询研究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技术保障。

智库信息化建设需要专业化的大数据服务。信息系统、专业数据库、大数据分析是专业高端智库开展问题研究分析的基础工具,是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咨询和政策建议的信息基础。大数据时代,专业化分工使智库可以不必自己专门建设所需要的数据库、网络信息系统,进行大数据分析,可以将需求外包给专业数据信息服务公司和网络服务公司,而智库应将精力更多地专注于决策咨询服务上。

建设新型智库范文第5篇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对智库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好。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开创新局面,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深入研究新形势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不断提高解决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时代赋予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光荣使命。积极适应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准确把握规律,开展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事关我国决策咨询体制重大改革,事关国家软实力载体的建设成效,事关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责任重大。

改革发展任务越是艰巨繁重,越需要强大的智力支持。近几年来,发展研究中心立足我国国情,体现中国特色,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指引,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牢把握为中央决策服务的根本方向,不断增强为中央决策服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唯实求真,守正出新,以完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增强综合研判和战略谋划能力,进一步提高经济社会政策研究的质量和水平,全面建设国家高端智库,努力为国家软实力建设作出新贡献。

建设新型智库范文第6篇

建设方案

温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

2011年6月20日

引 言

“创意产业”概念最早来源于英国,1998年,英国出台《创意产业路径文件》,首次明确提出创意产业的概念,并定义为“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由此,创意产业迅速引起各国的关注和重视。我国政府对于创意产业非常重视,国家的“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对促进文化创意产业进行了规划,国家还出台了一些具体的行业政策。同时各地也根据自身创意资源和产业基础制定了很多相应的地区性创意产业政策。

创意产业通常包括广告、建筑艺术、艺术和古董市场、手工艺品、时尚设计、电影与录像、交互式互动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业、软件及计算机服务、电视和广播等等。此外,还包括旅游、会展、博物馆和美术馆、遗产和体育等。据粗略估计,全球目前从事创意产业的人有1到1.5亿.

如今,创意产业早已不再仅仅是一个理念,而是有着巨大经济效益的直接现实。约翰•霍金斯在《创意经济》一书中明确指出,全世界创意经济每天创造220亿美元,并以5%的速度递增。在一些国家,增长的速度更快,美国达14%,英国为12%。纵观全球,发达国家的众多创意产品、营销、服务,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创意经济浪潮,席卷世界。各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创意产业的发展,把其作为国家发展的一项国策,放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上来把握,

以各自独擅的取向、领域和方式迅速发展,展现了一副创意产业全球蜂起的热烈景象。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中国创意产业目前也有很大发展,尤其是香港、台湾地区,创意文化产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崛起。上海、深圳、北京等城市积极推动创意型行业的发展,正在建立一批具有开创意义的创意产业基地。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设计思想以跟进和模仿为主,自主创意能力不强,还没有打造出有世界影响的创意作品。而且国外的创意设计早已延伸到工业生产的方方面面,已脱离了那种单纯为创意的模式,不断涌现出具有革命性的新产品、新作品,在全球市场创造了一系列的商业神话。

很多实例均已证明,无论是单纯的创意商品,还是在工业领城里引入高水平的创意因素,都会创造出可观的市场效益,创意设计可以大幅度提高商品的附加值,也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具体体现,而且还具有无污染、利润率高等优势,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发达国家才不遗余力地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

一、温州东瓯智库创意产业园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是完善区域创新平台建设的客观要求

市委、市政府一贯重视区域创新平台的建设,把平台建设作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加快科技强市建设步伐、促进我市创新型城市迈进的主要抓手。现阶段,温州市区域创新平台的建设工作在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有力地推动了创新工作,在某些领域里,

区域创新平台已经开始运转,取得了初步的积极效果。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产业的发展。但由于我市在区域创新平台建设上起步较晚,要建设完善的城市区域创新区域创新平台,还需要进一步加快建设速度和力度,关键是要加快重点行业的创新平台建设工作,增强重点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服装、鞋革、眼镜等行业向来是我市是重点龙头行业,长期以来有力地促进了温州经济的发展。但这些企业大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规模普遍不大,但企业数量众多,整个行业规模可观,而且这种模式也有其优势。但我们也应看到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温州支柱行业企业总体的规模小,产品低端,打价格战等等因素,都是高悬在每个企业主头上的一把“达克摩利斯”之剑,随着传统产业的衰退和转型,企业如果再不去反思和警醒,再不转型升级,再不去寻求创新,企业的生存将更加艰难。建设温州东瓯智库创意产业园,符合我市传统行业的发展需要,是推动温州企业向着产业链高端迈进的必由之路,是打破温州企业以往的单纯依靠低端投入、薄利多销、靠劳动力价格优势取胜模式的利器,是推动企业由“温州制造”向“温州创造”转变的主要载体,也是建设温州区域创新平台的组成部分。

(二)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

自主创新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是发展的原动力和综合实力的关键因素。温州的传统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到如今已面临着一个重要的产业转折升级的时期。当前

由于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资源环境的约束、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用人成本的提高等多因素的影响,依靠传统粗放式的经营模式来维系生产的运行和保证市场的盈利已步履艰难。这种局面非独温州产业所面对,各行业无不面临产业升级转型的课题挑战,当前,温州主要行业的企业都在探讨企业生产运营升级转型的重大历史性问题,这已是温州各行业企业要生存、发展下去必须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转型升级事关温州企业的整体发展大计。在当前的经济竞争环境和今后经济发展趋势下,企业原地踏步保持固有的模式,只能是陷入发展的困难。

通过建设温州东瓯智库创意产业园,以合作的发式吸纳行业中的一流创意人才来温州创业,引入外脑提升我市支柱产业整体的创新设计水平,加强行业的研发力度,提出新的设计思路和开发新的生产工艺技术,不断增强产业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提高企业创新意识,促进企业积极主动地寻求升级转型之路,为企业从传统的生产模式向着先进的现代生产模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技术基础,实现温州企业的持续稳定的发展。

(三)直接带动创意产业的发展

建设温州东瓯智库创意产业园,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也有利于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传统行业和创意的关联度非常紧密,发展创意产业是制造企业的最大渴求,整个传统行业产业链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一个是制造业,属于产业链的基础,是产业链的加工车间;另一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创意设计业,属于产业链的

高端,是产业的大脑。在目前所有行业的生产制造具有明显同质化的今天,在创意上创造出与众不同的商品,往往是企业取胜的重要法宝。因此要大力发展创意产业,首先需要打造出一条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的完整创意产业链,建设温州东瓯智库创意产业园,将促进个人、工作室和创意公司的创新和实现创意创新快速产业化,直接增加传统产业的附加值,发挥创意对于传统产业应有的直接推动作用,提高轻工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有力地加强行业竞争力,创造更大的市场价值。

(四)是构筑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温州“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做大三产,构筑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同时提出加快构筑鞋样设计、包装设计等九大公共设计创意产业平台,提高创意设计水平,争取建立多个“温州市创意产业中心”,加快文化创意、文化艺术、工艺美术等重点文化产业发展,带动旅游、会展、体育等文化关联产业发展,提升服装皮革、印刷、礼品、打火机、家具等特色轻工业的创意设计水平,积极创建国家级创意设计中心,以文化带动特色优势轻工业提升。推动文化与品牌战略的融合,在品牌中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提升品牌的文化附加值。因此,建设温州东瓯智库创意产业园,加快构筑我市特色创意产业平台将是我市的一项长期政策。建设温州东瓯智库创意产业园,既是对于温州市政府提出的构筑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的积极响应,更是促进温州第三产业建设,推动温州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将为我市发展现代服务业做出有力的贡献。

(五)是聚集创意高层人才的重要平台

人才是发展温州创意产业的保证,建设温州东瓯智库创意产业园,开放产业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为创意设计人才提供良好的创意产业创业环境和条件,通过招商、合作引进国内外一批著名的设计师、设计工作室入驻。我市建设创意设计平台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温州本身就具有庞大的轻工产业群支撑,创意设计人才在这块舞台上能够尽现才华,充分展示自身在创意设计上的实力,从而英雄找到用武之地。同时配合相应的优惠政策,定会形成我市创意人才经济的景象,形成创意人才引进、聚集、培养、使用、创业的高地。

二、性质、目标、功能、选址、布局

(一)性质

温州东瓯智库创意产业园由温州市经济贸易委员会主管,温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主办,浙江奥美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

(二)目标

中心依托温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浙江奥美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现有科技、人才的资源条件,建设支撑温州及至全省先进制造产业发展的创意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及人才引进与培养平台。

(三)功能

致力于创建温州制造业创造意设计、工艺改进、产业升级、人才培养的公共平台,为本地制造业的提升提供专业化的创新和创意设计服务,其具体功能如下:

1、构建面向温州传统产业的创意设计公共平台,着力解决制造

产业中创意设计中重大、关键、共性的技术问题。

2、构建创意设计平台,为企业开展产品设计提供多种形式创意服务,以工业设计为核心,包含品牌企划、平面设计、包装设计等。

3、建立创业服务平台,为创意设计研发人才和企业提供一流的创业服务,将平台的项目成果向我市内传统企业的转移,与企业进行对接,为我市的传统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该平台主要包括技术中介、交流合作、信息咨询、市场调研、专利服务、设计服务、品牌企划等。

4、建立创意人才培养基地,面向企业、政府部门、大专院校和其他机构开展创意人才培训实习、开放资源,为创意人才的引进、本地创意人才的培养及创业提供舞台,使之成为我市传统行业的高端创意人才的聚集中心。

(四)地址与布局

1、选址:落户温州市黎明工业区

2、布局:中心由创意设计区、商务服务区、展示培训区和行政管理区四大部分组成。

三、建设规模和资金

规划建设面积20000平方米,其中首期4000平方米,位于黎明工业区67号厂房,设计布局创意设计区1000-1500平方米,商务服务区1000平方米,展示培训区500-1000平方米,行政管理区500平方米,首期预期投资约500万元,采取企业出资,政府监管。

四 、管理与运作模式

创意园是由温州市经济贸易委员会主管,为业务主管单位;温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参与组织筹备工作,为主办单位;实行企业投资建设,协会组织筹备,企业参与建设,开展企业化运作,提供一站式服务。

(一)管理模块

1、职能部门

(1)行政办公室,负责中心日常行政管理工作,兼负引进、招聘中心的工作人员,管理中心的各项人事工作及宣传接待工作。

(2)对外合作部,负责中心业务拓展,各业务部门协调、市场开发;负责开展各类学术报告、高峰论坛、会展、大赛、产品展示等各项活动的安排策划.

2、 业务部门

(1)设计中心,是中心的核心业务部门,负责开展有关产业的一切创新、创意和设计工作。依托专业化的创意设计团队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创意设计服务。

(2)商务中心,是中心的公共服务部门,负责为入驻机构提供高品质的商务服务,依托中心配套的多功能会议中心、商务酒吧,可以开展会议、会客、休闲等各种活动。

(3)培训中心,负责为企业、本中心培育合格创意设计人才,做好人才储备工作,作为相关大专院校学生的创业实习基地,保障这个创意设计人才的供应。

(二)运作模式

中心按市场化、公司化方式运作,作为协会主办的专业化、公共性平台,有关机关给与一定政策支持,通过政府引导,吸引专业化、社会化的公司和个人参与中心建设和经营,发挥企业的主导作用,

(三)经营模式

创意园为打造温州品牌工业设计及品牌包装基地,为从事工业设计和品牌企划等相关文化创意产业的大中型企业、工作室以及大学生提供平台,为公益性公共服务平台。

五、发展规划

(一)第一阶段(现在至2011年6月至7月):准备阶段

提请项目并立项,成立温州东瓯智库创意产业园建设项目管理小组,组长由分管理创意的相应领导担任,下设相应副组长,由温州市创意产业协会和其他相关企业负责人担任,组长负责整个项目建设的指导、监督和落实工作,决策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统筹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副组长负责制定具体工作计划并负责具体建设工作,根据不同分工,各负其责。

(二)第二阶段(2011年8月至12月):试运营阶段

发布中心成立信息,广泛吸纳社会各界创意设计精英和企业前来加盟,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合作方式,共谋发展。

有步骤,有计划地全面展开中心的各项业务工作,全面彻底地摸清当前创意设计产业现状,全面搜集全国乃至世界主要地区的创意产

业和市场情况,建立中心数据库,利用一到两个月时间,全面培训中心工作人员。与重点企业建立固定长效的沟通机制,摸清市场发展趋势,在全面掌握各种所需信息之后,通过详细的开会讨论,制定近期工作计划。随时跟踪中心试运行期间开展的项目进展情况,随时作出调整,完善中心各业务部门的工作,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三)第三阶段(进入2012年以后):步入正规阶段

园区成为温州市制造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推动力,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构建温州市制造产业的“创意中心”,辐射附件地区。成为温州乃至浙江创意产业的亮点。建设成浙江具有较高研究和创意设计水平的创意设计平台。

上一篇:接收证件证明范文下一篇:军事游戏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