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社会范文

2023-09-19

经济与社会范文第1篇

关键词:发展观;公平;效率

1. 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制定并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地提出了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党中央深刻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站在历史和时代的新高度,进一步回答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我国必须发展和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科学发展观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解决我国当前诸多矛盾和问题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以人为本,要求发展的目的不是为少数人利益,也不是为发展而发展,而是为了不断满足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健康安全和全面发展的需要。以人为本,不仅要求发展是为了人,而且要求发展必须依靠人,要求通过发展不断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要求发展必须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全面发展的含义,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包括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还包括上述各个大的方面中各个组成部分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要求全面发展所包括的各个大的方面以及各个大方面的各个组成部分在发展中都是相互协调的;不仅是同向发展的,而且发展速度或数量比例关系是相互适应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是强调发展进程的连续性、持久性。

20多年来的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巨大成就,但是同时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发展不平衡所引发的社会经济问题也始终横亘在我们面前。这些现实告诉我们,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不能仅仅依靠单纯的经济增长,而且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增进全体人民的福利。正如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之一斯蒂格利茨所言:“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增长,而是社会的全面改造。”科学新发展观的提出,就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新认识,即经济增长本身不能完全代表发展,发展应涵盖经济结构、经济制度、管理方式、技术进步在内的经济进步和社会发展这样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因而,我们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应重视各种非经济因素和经济因素的关联性,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

鉴于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 1 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公平观与效率观。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必将形成新的经济公平观与效率观。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收入分配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个人收入分配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理论依据如下:其一,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属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我们必须利用当前有利的国际形势,抓住机遇,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其二,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大力发挥市场机制对经济活动进行调节的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把人力物力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参与国际竞争,加快经济发展,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其三,过去几十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强调公平有余,很少讲求效率,平均主义的工资分配,“大锅饭”的劳保福利制度,助长了人们的依赖思想,缺乏竞争意识,不能适应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不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明确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诚然,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就是在个人劳动报酬方面要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平均主义,实行多劳多得,合理拉开差距;坚持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政策,提倡先富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合理拉开差距的同时,采取措施,克服收入差距悬殊,防止两极分化。对于必然出现的贫富差距,1992年邓小平曾经指出:“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20多年来,对提升我国经济实力、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一段时期以来,人们在这一原则的理解上还存在着一些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认识。片面追求GDP使得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加,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加剧,经济增长方式落后,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和竞争力不强等。更有甚者,有些地方、有些领导以GDP的增长考核政府官员的业绩,甚至以牺牲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代价。

2. 传统发展观下的经济效率与公平

传统发展观中,发展的涵义基本上就是经济增长,衡量发展的一般指标就是经济增长总量和经济增长速度。在这一发展观下,经济学意义上的“效率”,基本上是指生产性效率,通常被简单地定义为:“资源投入与产品产出之比”。“公平”主要强调的是收入差距的大小,关注的是结果的公平。

正是在这一传统的发展观和经济公平、效率观下,我们坚持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发展方针。在这一方针指导下,我国的经济迅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年,中国经济获得年均9%左右的经济增长率,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9748 2 亿元。与此同时,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1978-199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33。57元上升到2150元,增加了近16.1倍。城镇居民家庭的人均年收入也从1981年的500.40元上升到1998年的5454元,增加了近10.9倍。但是,在传统的发展观下,经济公平与经济效率之间的冲突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主张明显地带有“追求生产性效率”的倾向。于是,产生了一些不良的后果与问题:一是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及政府管理机制的缺陷,导致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腐败行为和权钱交易对公平与正义造成巨大的威胁和侵害。

在总量经济与居民总收入高增长的同时,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在90年代却不断扩大。据调查,1994年中国居民按家庭人均收入计量的基尼系数陡升至0.43,比1989年的0.3上涨了43%。并且,90年代中国居民收入差距迅速拉大,是同最低收入阶层状况相对或绝对恶化联系在一起的。在日趋繁荣、现代的城市中,与高收入聚集相对的是“新贫困阶层”的形成。在这一阶层中,有较大一部分是原国有企业的下岗职工。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都是曾经为国家做出过较大贡献的,甚至还有劳模。在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他们一直拿着微薄的工薪,把大量的劳动贡献与经济剩余拿来支持国家的重化工业建设。现在,由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及产业结构调整等原因,使得他们原有的工作岗位减少甚至不存在了,他们也随之下岗失业了。而此时,他们年事已高,学习新技艺变得十分困难,生活收入又因下岗失业变得很少甚至没有。这显然是有失公平的。在政府和组织的支持帮助下,在社会保障和最低生活费用的发放下,他们在基本生活消费方面勉强能得到保证。但是,“兼顾公平”因缺乏健全的制度和政策支持、尤其是成熟的社会保障制度而流于形式和表面;经济增长中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由于与后富的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之间因缺乏有效的带动机制和渠道,致使带动效果不佳,弱势阶层在不断扩大。弱势阶层在医疗卫生、住房、教育方面困难重重,举步维艰。一旦遇上个疾病、灾害的,他们便连生存都成了问题。

90年代中国居民收入差距迅速拉大,是同寻租泛滥、腐败蔓延交织并存的。90年代以来大规模要素市场化与超常的投资推动,在为国民经济创造了高增长条件的同时,也创造了广泛、普遍、巨额的各种“租金”,从而诱发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寻租活动,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滋生蔓延很快。一部分人通过在借贷市场、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上打通关节获取差价的手段谋取巨额收益。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不少官员、国企经营管理者贪污、受贿、非法获益等腐败行为大增。

无疑,可以通过寻租和腐败获得巨额收益的人毕竟只占人口比例的少数。但是各种寻租、腐败所攫取的收入,却占居民收入量相当大的比重。据有关专家估算,90年代以来的几年(截至1995年),金融机构流失的利差约为3000亿元,还不包括因寻租导致不当、违规款的本金坏帐损失;房地产,主要是土地批租中流失国家应得的差价收益4000亿元;证券市场中寻求上市、公款炒股、买卖额度等大约2000亿元;基建工程、项目审批、进出口批文倒卖以及一些交易、采购中行贿等,造成国家、机构、法人收益或资产流失约5000亿元。这种同寻租、腐败相关甚密的收入差距迅速拉大,无论以怎样的价值标准来看,都是严重的不公平,而且它会对生产性创新与国民经济长期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极坏影响。

3. 科学发展观下的社会经济公平与效率关系

3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其实质就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回顾刚刚走过的路,重新审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科学发展观下的经济效率与经济公平的涵义与传统发展观下的经济公平与效率涵义有了以上区别,所以科学发展观下的公平与效率关系也有所不同。

首先,经济公平与效率之间是相互统

一、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经济的公平必然促进效率。“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而要做到“以人为本”,最首要、最根本的就是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人,赋予他们同等的、最基本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实践也证明,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公平,经济效率才有可能实现。这是因为,效率的提高,取决于生产过程中各要素的有机组合。而各要素中,最根本、最重要、起决定作用的要素是人的要素。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进取精神是一切效率的源泉。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积极性、创造性和进取精神,依赖于经济主体获取经济利益机会赋予上的公平、获得经济利益多少与做出的贡献相称上的公平。如果不能给各主体以各种平等的经济权利和均等的机会,不能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仅会严重挫伤各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还可能诱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损害经济效率。只有给广大劳动者以各种平等的权利和均等的机会,才能调动每一个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最佳配置,从而促进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效率有助于推动经济公平,实现更高层次上的经济公平。只有经济效率的不断提高,才能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机会,为实现经济的公平提供物质条件。只有提高效率,共同富裕才会成为可能。另外,只有效率的不断提高,为社会创造更为发达的物质文明,才能为推动人们遵纪守法、履行社会义务等精神文明创造条件。

其次,片面地强调经济公平或经济效率都会引致公平与效率关系的紧张,都是与科学发展观相违背的。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关键在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改革开放25年来,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我们之所以经得起国际国内各种风浪的考验,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之所以不断提高,归根到底是由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很大进步,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因此,我们需要保持一定的经济效率和经济增长速度,不能片面强调结果公正。如果片面地强调结果公平,就会不可避免地抹煞劳动者在工作上的实际差别,造成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与劳动贡献出现脱节现象,往往会出现“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平均主义结局,这必将严重挫伤那些干得多而且干得好的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进取精神,与“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核心相违背,不利于效率的提高。我国传统计划经济时的状况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另一方面,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率,特别是生产性效率,在一定条件下又可能会造成不公平,不能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经济发展需要一定的速度,特别是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需要长期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但是我们不能片面地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率。我们追求的经济发展,是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协调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效率来自于竞争。激烈的竞争造就了经济的高效率,推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优胜劣汰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4 的客观规律,竞争中的获胜者自然地获得越来越多的收入,而失败者必然要减少收入,甚至破产。而竞争结果的不断累积势必会造成收入差距的扩大,出现两极分化,使许多人一出生就丧失了获得起码生存条件和受教育的机会,更谈不上经济公平了。长期如此,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难以实现。

第三,保持合理的收入差距,应是经济公平的题中应有之意。只有保持合理的收入差距,追求客观分配结果的相对公平,才能维持社会劳动力的再生产,为效率的提高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从而使效率成为可能;只有实现一定程度的结果公平,才能维护社会秩序,避免社会冲突,为经济高效运行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历史经验证明,没有一定程度的结果公平,要持久地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是不可能的,在一个秩序混乱的国家是无效率可言的。

第四,经济效率为实现较高水平的相对结果公平提供物质前提。实现结果公平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社会保障制度,而国家的社会保障基金的主要来源是税收。要增加社会保障基金,必须增加税收,而税收的提高一是靠提高税率,二是靠增加税基(即增加国民收入)。税率的提高总是有一个极限的。在税率适度的前提下,增加税收的最好办法是增加税基,而税基的增加依赖于各经济主体效率的提高。只有各经济主体效率的不断提高,才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财富,使共同富裕成为现实。这体现了新发展观下“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的思想。

可见,遵循科学发展观,经济效率与经济公平之间就会日益协调与相容。它们之间的协调与互促也必将有利于整个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有利于消减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促进人类文明。

经济与社会范文第2篇

摘要: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我国经济制度经过了怎样的变迁,社会经济的发展又是如何,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的变化, 2012年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又将如何。

关键词: 形成,比较,发展,2012总体思路。

我国的经济制度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以及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展开,我国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0世纪5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整个国民经济实力非常弱小的条件下,我国能够集中主要力量开展以156个重大项目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比较迅速的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了很多弊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权力过于集中,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持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针对经济建设中出现的这些问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如何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进行了积极地探索。但由于在思想上没有摆脱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分别看作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的束缚,当时提出的改革措施至多只是加强一些市场调节的力度和作用,不可能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总的框架。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已经提出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1979年,他提出社会主义应当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才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虽然这一提法仍然坚持计划经济主体框架不变,但它允许市场调节存在和发挥作用。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概念,明确肯定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要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的”,新的运行体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后来又提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1992年,邓小平于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①】这一精辟论述,从理论上破除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制度属性的陈旧观念,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根据这一思想,1992年6月,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讲话中第一次提出了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建立新经济体制的建议。党的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使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实现了又一次重大突破。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其基本内容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不断深化改革和建设,20世纪末,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长期以来,不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还是西方经济学都一直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根据这一理论认识,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一体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经济发展曾起过积极作用,但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展开,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经济关系日益复杂化,这一体制日益显现出它固有的弊端,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从根本上制约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发挥。

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国民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但尽管如此,由于传统理论和传统观念的束缚,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仍然得以延续。

(1)改革开放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

从20世纪70年末开始,我国逐渐走上市场取向的改革之路。①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乡镇企业的兴起,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加速了农村经济市场化的进程。②随着企业自主权的逐步扩大和经营机制的逐步转换,多种经济成分参与的流通体制的逐步形成,促进了物资、劳动力、资金、技术、信息在城乡市场的流动,初步显示了市场的作用和活力。③特区经济蓬勃发展,对外开放从沿海向内地扩展,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与国际市场的衔接。事实说明,市场作用发挥比较充分的地方,经济活力就比较强,发展态势也比较好。正是这些市场取向的改革,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模式的确立提供了实践基础。

(2)理论探索的成果。

邓小平在总结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和改革开放实践中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冲破禁区,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邓小平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是社会主义利用这种方法来发展社会生产力。把这

当作方法,不会影响整个社会主义,不会重新回到资本主义。"1992年初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江泽民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并在党的十四大得到确认。2007年,党的十七大根据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实现的经济发展目标,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要取得重大进展的要求,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越性在哪里?就在四个坚持。”【②】江泽民也强调:“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这并非多余,并非„画蛇添足‟,而恰恰相反,这是„画龙点睛‟。所谓„点睛‟,就是点明我们市场经济的性质。”【③】

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成功经验,就是必须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使全社会充满改革发展的创造活力。30年来,我们既在深刻而广泛的变革中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又创造性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更好的实现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的比较 “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300670亿元(图1),年均实际增长9.8%,是同期世界经济增长率的3倍多。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15780元(图2),农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4761元(图3),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400多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由210.6亿元增加到21788.5亿元,货物进出口总额由208亿美元增加到25616亿美元,外汇储备由1.7亿美元增加到19460亿美元,财政收入从1132亿元增长到61316.9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增加到25616亿美元。中国的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总量中所占位次,由第10位上升到第3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国有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实力和控制力进一步增强,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到2007年,国有工商企业资产总额超过35万亿元;销售收入达18万亿元,利润总额超过1.6万亿元,上缴税金超过1.5万亿元。城乡集体经济、合作经济也迅速发展。同时,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也在快速发展,成为中国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提供新就业岗位的主渠道和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多样化物质文化需求的生力军。2008年,全国登记个体工商户2917.33万户,私营企业657.42万家。城镇非公有制单位就业人员的比例,从1978年的0.2%增加到2007年的75.7%。

经济与社会范文第3篇

摘 要:为探究内蒙古水资源消耗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情况,构建了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与产业结构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水资源发展评价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黄河上游内蒙古自治区2009—2018年水资源消耗和产业结构发展及其耦合协调时空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内蒙古水资源消耗状况不断改善,从注重引黄转变为促进治黄为主,实现水质水量长线发展;②内蒙古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空间差异显著;③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协调度不断提高,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性。

关键词:水资源;产业结构;耦合协调度模型;黄河上游;内蒙古

doi:10.3969/j.issn.1000-1379.2021.07.013

引用格式:孟之琳,薛永基,张园圆.内蒙古水资源与产业结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人民黄河,2021,43(7):67-72.

Key words: water resources; industrial structure; coupling coordination model; Upper Yellow River; Inner Mongolia

產业结构是决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优化产业结构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产业发展需要水资源的支撑,其在不同产业之间的分配方式极大影响着产业结构转变。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研究水资源综合利用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促使产业结构向低消耗水资源的方向转变,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对于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众多学者对产业结构与水资源利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有学者认为产业结构与水资源的耦合协调度为高或中等关联水平[1-2],也有学者认为二者耦合关系不强[3-4]。就黄河流域的产业结构与水资源利用关系而言,王文彬等[5]研究发现黄河流域各省区在产业结构合理化方面有较大差别,可通过科技创新实现黄河流域产业结构升级;王海英等[6]提出要优化耗水较大的产业结构,建立节水型社会经济体系。而利用耦合关系模型研究黄河流域水资源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很少,笔者以内蒙古为例,探究黄河流域水资源与产业结构之间的耦合关系。

1 水资源综合利用与产业结构耦合协调发展的机理分析

本文把水资源消耗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联动定义为耦合关系。水资源综合利用和产业结构的耦合体现在胁迫和制约两个方面[7]:一方面,产业升级转型对水资源的需求更为全面,水资源综合利用不仅要满足产业结构合理化、高效化过程中三次产业变动所需水资源供应量需求,还要追求水质和利用率的提升;另一方面,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会影响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水资源投入、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即产业升级受限于环境承载力和政府干预[8]。具体来说,若一个地区的产业升级转型速度过快,则不仅水资源需求会急剧增加,而且会破坏生态环境和超过环境承载力,导致水资源短缺和产业效益低下[9];但若过于强调水资源保护而忽略了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则产业结构失衡,经济发展受限,支撑水资源保护的资金规模也会受到限制[10]。综上所述,水资源和产业的关系复杂,如何优化产业结构同时提升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是黄河流域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的关键(见图1)。

2 实证分析

2.1 研究方法

(1)发展评价模型。在评价水资源综合利用与产业结构發展阶段时,设x1、x2、…、xm为描述水资源综合利用或产业结构的m个指标,建立函数:

指标xj的标准化处理公式为

式中:xmax、xmin分别为指标的最大值、最小值。

(2)耦合度模型。依据水资源综合利用和产业结构的作用机理,构建水资源综合利用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度模型:

式中:MA为水资源综合利用指数;MB为产业结构指数;C为耦合度,耦合度越小说明其衡量的变量间联动程度较小,系统发展趋向无序,耦合度越大则系统有序化发展。

(3)耦合协调度模型。为了更精准度量水资源综合利用和产业结构系统的整体效能,引入耦合协调度:

式中:D为耦合协调度;T为综合发展评价指数,用来度量系统的整体效能;f(x)为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加权贡献度;g(y)为产业结构的加权贡献度;a、b为参数,因水资源综合利用和产业结构同等重要,故均取0. 5。

参照文献[11]的协调度划分标准,建立耦合发展阶段判别标准(见表1)。

2.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选取水资源本底条件、水资源开发利用负荷、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水资源产业利用效率和水资源管理水平5个子系统18项指标来反映水资源系统情况[12],选取三次产业变动情况、劳动力分布结构、产业部门贡献率和固定资产投资分布结构4个子系统12项指标来反映经济发展状况[13]。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见表2。参照文献[14],采用熵权法确定准则层(子系统)的权重;参照文献[15-16],采用等权方法确定指标权重,以此得到各子系统指标对水资源综合利用和产业结构耦合协调关系的重要程度。

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生产总值和其贡献率等数据来源于2010—2019年《中国统计年鉴》《黄河年鉴》。人均水资源量、年降水量、城市自来水普及率等数据来源于《内蒙古统计年鉴》(2010—2019年)。

3 结果分析

3.1 内蒙古自治区水资源综合利用与产业结构的综合发展水平

3.1.1 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时空测度分析

(1)时间测度分析。根据式(1),计算得到2009—2018年内蒙古水资源综合利用指数MA及5个子系统的评价指数,见图2。图2表明:①内蒙古水资源综合利用指数逐年增大,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尤其2013年出现一个跳跃式增长。原因是2009—2018年内蒙古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工程建设,尤其是2013年以来推行水权改革,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在水资源本底条件改善的基础上,水贫困状况不断改善。②内蒙古水资源产业利用效率在2009—2014年实现大幅度提升,2014—2018年保持在较高水平。③内蒙古水资源管理水平在2009—2018年呈横向拉伸的N形,水资源管理水平在2018年达到新的高度。

(2)空间测度分析。根据式(1)计算得到2018年内蒙古12个地级市的水资源综合利用指数,见表3。将水资源综合利用指数划分为4级:MA≤0.20,水资源综合利用极度不均;0.200.50,水资源综合利用轻度不均。内蒙古水资源综合利用呈现空间分布不均衡的特点。总体而言,蒙中(乌兰察布市、包头市、呼和浩特市)水资源综合利用较蒙北(呼伦贝尔市、兴安盟)、蒙东(锡林郭勒盟、赤峰市、通辽市)和蒙西(阿拉善盟、巴彦淖尔市、乌海市、鄂尔多斯市)水平低,利用效率低,水资源问题突出。水资源综合利用与当地大气降水负相关,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效率还受当地经济活动影响,例如大兴安岭和阴山山脉以东和以南的主要农业区和半农半牧区,农业用水比例均在54%以上,农业用水管理相对落后、节水灌溉条件不足,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较低。蒙中3个地级市均处于水资源综合利用中度不均程度,蒙北、蒙东和蒙西各有一个地级市(盟)处于水资源综合利用中度不均程度,其他地级市(盟)均处于轻度不均程度,水资源问题不突出。呼伦贝尔市供水能力较强,弥补了工业废水处理设施的不足。通辽市和鄂尔多斯市水资源管理水平较高,可以有效地缓解水资源供给压力。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乌海市地处黄河流域,水资源总量相对富足,水资源管理水平和开发利用程度较高,但水资源产业利用效率较低。

3.1.2 产业结构发展时空测度分析

(1)时间测度分析。根据式(1),计算得到2009—2018年内蒙古产业结构指数MB及4个子系统的评价指数,见图3。图3表明:①内蒙古在2009—2018年产业结构指数平缓上升,实现了产业结构平稳升级。2010年产业结构水平处于低谷,2011—2018年随着政策支持和经济恢复,产业结构稳步优化。②内蒙古劳动力在三次产业分布的变动较小,2009—2014年逐渐向二三产业转移,促进了二三产业的发展和转型。2014年内蒙古第三产业从业者数量达到顶峰,完成了2010年国家倡导的产业结构转型。2014年之后国家对于林草保护和农牧业的重视,使劳动力出现了连续回流,产业结构指数阶段性下降。③内蒙古2009—2016年投资分布和产业部门贡献增长平稳,在农牧民进入产业化经营链条和产业投资激增的条件下,2017—2018年产业部门贡献率出现了突破性发展。

(2)空间测度分析。根据式(1),计算得到内蒙古自治区12个地级市产业结构综合指数MB,见表4。将各地级市MB划分为4类:0

3.2 内蒙古自治区水资源综合利用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协调度评价

(1)时间测度分析。根据式(3)和式(4),计算得到2009—2018年内蒙古水资源综合利用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度C、评价指数T、耦合协调度D(见图4)。

图4表明:内蒙古水资源综合利用与产业结构之间耦合协调度逐步提升。根据表1判别标准,可得水资源消耗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等级由严重失调逐渐向初级失调过渡,大致可分为2个阶段:2009—2017年为协调发展阶段(2009—2011年为勉强协调阶段,2012—2013年为初级协调阶段,2014—2017年为中级协调阶段),2018年为高度协调阶段。

内蒙古水资源综合利用与产业结构的发展阶段见图5。2009—2010年产业结构指数很小,处于严重失调衰退状态。2011—2013年水资源利用率大幅提升,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指数增长较快。2014—2018年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稳中有升,产业结构指数总体呈快速增长趋势。

产业结构与水资源综合利用之间是相互制约与相互作用的耦合關系,区域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需要两大系统处于协调发展状态。依据图5,对比图2和图3可知,水资源综合利用和产业结构的耦合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产业结构影响水资源的负荷、利用和管理水平。2013—2018年内蒙古的第三产业快速平稳发展,劳动力逐渐由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流动,水资源负荷逐渐加重。因此,水资源开发利用负荷子系统与三次产业变动情况和劳动力分布结构子系统呈现明显耦合关系。水资源产业利用效率子系统与劳动力分布结构和产业部门贡献率子系统耦合关系显著。水资源在三次产业的分配曲线基本与劳动力分布结构变化曲线一致,并在2010年和2017年受到三次产业部门贡献率差异影响,进行了水资源利用的再分配。水资源管理水平子系统与固定资产投资分布结构子系统耦合关系主要体现在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增减直接影响当年的水利管理政策和设施建设,进而影响水利管理水平。因而产业结构向合理化、均衡化转变时,保证水资源的“质”与“量”能够提高用水效率。另一方面,水资源供给和利用情况限制产业结构发展[17]。三次产业变动情况与水资源本底条件和水资源管理水平耦合关系显著,尤其体现在三次产业结构变动和水利年投资额与水利管理制度建设的协调性上。水资源在产业结构中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能够带动产业结构走向合理化和均衡化。劳动力分布结构受到水资源开发利用负荷的限制和水资源产业利用效率的影响,产业部门贡献率则与固定资产投资分布结构有直接关系。

(2)空间测度分析。根据式(3)和式(4),计算得到内蒙古各地市2018年水资源综合利用和产业结构发展的耦合协调度。依据表1分类标准,利用ArcGIS软件得到内蒙古水资源综合利用和产业结构耦合协调类型的空间分布(见图6)。由图6可知:内蒙古水资源综合利用和产业结构耦合协调度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性。2018年只有呼和浩特市属于中级协调程度的发展类型,巴彦淖尔、乌兰察布和兴安盟3个地级市处于勉强协调程度的发展类型,其他8个地级市处于初级协调程度的发展类型。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 论

(1)内蒙古水资源综合利用状况不断改善。从水资源综合利用指数动态演化来看,内蒙古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高,水资源供给面临困境。内蒙古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少,为支持产业经济发展,各行业用水量不断增加;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比例过高,水资源配置不合理;用水户节水意识不强,加剧了水资源短缺。为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内蒙古加强了水质治理和水权管理,2016年黄河干流盟市间水权转让试点是内蒙古首次运用市场机制配置水资源的重要实践,实现了黄河干流盟市间水资源合理配置。从区域来看,蒙中地区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较蒙北和蒙西的低,水短缺问题突出。蒙中3个地级市均处于水资源综合利用中度不均程度,蒙北、蒙东和蒙西各有一个地级市(盟)处于水资源综合利用中度不均程度;其他地级市(盟)均处于轻度不均程度,水资源问题不突出。黄河流经地区均表现出水资源总量相对富足,管理水平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从产业结构指数动态演化来看,内蒙古在2009—2018年实现了产业结构平稳升级。产业结构指数平缓上升,三次产业变动明显,劳动力逐步向二三产业转移。固定资产投资较为平稳,2017—2018年产业部门贡献率大幅增长。

(3)水资源综合利用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协调度不断提高,但仍为初级失调阶段。从时序变化来看,水资源消耗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等级由严重失调经历3个阶段逐渐向初级失调过渡。总体来说,内蒙古的水资源综合利用和产业结构耦合水平较低,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水资源利用能力受限于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需加大资金投入;二是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比重大,这是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与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从地区分布来看,水资源综合利用和产业结构耦合协调度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性。

4.2 建 议

为进一步提高内蒙古水资源利用和产业结构耦合协调度水平,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在继续加强水资源管理和治理的同时,保障产业结构优化用水需求。水资源管理需注重区域间、产业间的科学分配,明晰、规范水权交易,实现可持续利用和产业结构优化,满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2)要注意产业转型和水资源保护并重。通过构建生态保护体系,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推动水土流失和水环境治理,并对传统产业实施生态化改造。

(3)在保证产业结构优化的前提下,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倡导农业科技创新,尤其是节水改造,鼓励推广低耗水农作物,推动城乡生活节水,在提倡节水和保证生产的同时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 焦士兴,王安周,张馨歆,等.经济新常态下河南省产业结构与水资源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20,29(2):358-365.

[2] 陈晓,李景保,王飞,等.南京市产业结构与用水结构互动耦合机制及关联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7,40(4):8-13.

[3] 刘轶芳,刘彦兵,黄姗姗.产业结构与水资源消耗结构的关联关系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4,34(4):861-869.

[4] ISAAC M.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Water Reform Feasibility in Australia[J]. Water Supply,2003,3(1-2):395-403.

[5] 王文彬,王延榮,许冉.水资源约束下黄河流域产业结构变迁规律及其影响因素[J].工业技术经济,2020,39(6):138-145.

[6] 王海英,董锁成,尤飞.黄河沿岸地带水资源约束下的产业结构优化与调整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13(2):82-86.

[7] 王丽芳,苏建军,黄解宇.山西省森林公园旅游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3,31(8):98-104.

[8] MAO K R, ZHANG Q, XUE Y, et al. Toward a Socio-Political Approach to Water Management: Successes and Limitations of IWRM Programs in Rural North-Western China[J]. Frontiers of Earth Science,2020,14(2):268-285.

[9] 刘青利,崔思静.河南省水贫困与城镇化耦合协调时空特征[J].人民黄河,2020,42(8):62-66,72.

[10] 邢霞,修长百,刘玉春.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J].软科学,2020,34(8):44-50.

[11] 都沁军,于香梅.河北省城市环境:经济协调度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6,31(13):109-110.

[12] 刘珊,吴成国,潘争伟,等.基于集对分析的区域产业结构与用水结构协调评价[J].水资源保护,2016,32(3):64-68,152.

[13] 储德银,建克成.财政政策与产业结构调整:基于总量与结构效应双重视角的实证分析[J].经济学家,2014,25(2):80-91.

[14] 魏敏,李书昊.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度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8,35(11):3-20.

[15] 孙冬营,刘新波,龙兴乐,等.基于WPI模型的中国水贫困时空异质性研究[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9(5):104-114,116.

[16] 谭清美,夏后学.市民化视角下新型城镇化与产业集聚耦合效果评判[J].农业技术经济,2017,35(4):106-115.

[17] 沈洁,张永恒,周冰.黄河流域产业生态化评价及优化路径研究[J].人民黄河,2020,42(10):6-10.

【责任编辑 张华兴】

经济与社会范文第4篇

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与传媒业的融合引发了广泛的关注,种种迹象表明,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或将持续推动并深化传媒业的创新变革。由聂有兵编著的《虚拟现实:最后的传播》(2017年4月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一书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对当下传播环境、传播方式、传播影响等传播学理论与实践内容进行了与时俱进的分析与拓展,并对虚拟现实技术下的传播实践活动提出了科学、客观、有效的预警、预判和指导,进而促进了虚拟现实技术下现代传媒行业的高速创新发展。

该书理论性强,且包含对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的哲学反思与探究,引发了人们对虚拟现实下传媒行业发展的深层次思考。全书共包括十一个专题:第一个专题名为“虚拟化生存时代来临”,介绍了现代语境下“虚拟”“虚拟化生存”的含义,其中着重论述了虚拟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人们对虚拟技术的认知基础;第二个专题名为“生活方式——分裂的人和派系”,论述了虚拟技术应用下人类环境、形态等方面的分裂与发展,并指出在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的生活方式下,人类的意识、思维、情感、记忆等都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转化为电子化的数据,促进虚拟与现实交叉融合;第三个专题名为“最后的媒介”,论述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下传者、受众、媒介形式、媒介内容、媒介传播效果的转变;第四个专题名为“大众媒体的变革”,指出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下大众媒体形态的变革、速度和广度的变革、权限和满足需求的变革,以及功能的变革等;第五个专题名为“新闻的变革”,探讨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下新闻的定义、新媒体的发展、新闻的功能效果、新闻市场的运行、沉浸式新闻的发展,以及未来的虚拟现实新闻等;第六个专题名为“广告/公关的变革”,论述了虚拟化生存时代的消费、生产、市场、广告创意、广告成本预算等;第七个专题名为“虚拟现实、电影和电视”,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在电影、电视中的应用创意;第八个专题名为“娱乐至上:虚拟现实和游戏/娱乐的变革”,论述了虚拟现实技术在游戏、娱乐行业的影响和应用路径;第九个专题名为“伦理:人与机器的关系”,论述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下传媒伦理范式的转变,市场正呼唤新的法律、道德体系与媒体伦理体系;第十个专题名为“虚拟现实带来的一些哲学问题与思考”,进一步探讨了虚拟化生存下人们对自我意识、真实感、虚拟造物等问题的分析和思考;第十一个专题名为“生存意义的终极拷问”,从现有的科幻类文艺作品出发,如《黑客帝国》《超验骇客》《超体》等,讨论虚拟现实技术带来的机遇和危机。整体而言,该书立足现实,并以前瞻性的眼光探讨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对当前的技术研发、行业变革和未来的创新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虚拟现实技术在传媒业的应用前景

虚拟现实技术是当前技术环境下的前沿技术、创新性技术、颠覆性技术。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提出和深入研究,虚拟现实技术产业化发展正在成为当下一个不容小觑的重要风口。2016年,國际消费电子展(CES)上,虚拟现实技术以及增强现实技术的相关产品数量就增长了77%,而在国内,对虚拟现实的关注度自2014年开始就不断上升,国内外科技巨头纷纷加入到虚拟现实技术的研发之争和虚拟现实技术产业化的市场之争中。显然,虚拟现实技术所带来的思维变革给民众和市场带来了许多新的期待,人们开始憧憬并预测虚拟现实技术成熟之后的应用场景和应用效果,以期更早更快地适应虚拟现实技术带来的影响。在传媒行业中,传媒人也在积极探索虚拟现实技术与传媒业相结合的方式路径,并以前瞻性的研究眼光探讨了虚拟现实技术成熟之后的传媒环境、传媒技术、传媒法治与道德体系等内容。具体来说,虚拟现实技术在传媒业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虚拟现实技术能够通过技术打造虚拟化、立体化和动态化的真实场景,丰富人们的视觉接受信息,优化人们的信息接受体验,进而给人们带来更好的传媒服务,从这个角度来说,虚拟现实技术与传媒业的融合是现代科技创新环境下满足用户更高需求的必然选择。目前来看,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创新是走在产品创新前头的,技术还未成熟,但是用户的期待值却始终在不断攀升,可以预测到,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进一步研发升级,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将很快吸引用户的眼光,满足用户对虚拟现实技术的期待性需求,进而引领用户在科技生活方式方面的潮流。所以,为了能够长远地预测并满足受众的需求,长久保持传媒行业的行业活力,传媒人需要持续关注前沿技术,关注虚拟现实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状况,并对受众的期待进行前瞻性的数据分析和总结,进而让虚拟现实技术与传媒行业的结合能够更好更快地释放创新力量,满足受众不断变化、拓展与升级的需求。

另一方面,虚拟现实技术的产业化发展涉及较广,不仅包括硬件行业、软件行业,还包括游戏、娱乐、影视、传媒、广告等其他行业,产业潜力巨大,其技术的研发、成熟、应用和升级都是对整个社会经济市场的创新颠覆,对传媒行业来说,只有及时了解、预测并应用虚拟现实技术,传媒行业才能够在瞬息万变的传媒传播市场中始终保持敏锐的市场眼光,抓住科技创新进步的机遇,实现传媒行业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需要考虑多行业的合作与交流,毋庸置疑的是,硬件、软件等技术的支持必不可少,只有软硬件技术到位了,虚拟现实技术才能够真正地打开市场,但同时,虚拟现实技术对产品、内容、渠道、媒介平台的依赖也同样重要。也就是说,虚拟现实技术与传媒业的结合需要逐步打造一个一体化的、生态化的产业圈,颠覆传统的传媒传播模式,进而让虚拟化生存方式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创建迥乎不同但大有可为的未来虚拟世界。

二、虚拟现实技术下传媒业的变革路径

虚拟现实技术在传媒业变革中具有未来可期的广阔前景,要想更好地把握虚拟现实技术创新时代的机遇和挑战,传媒行业需要与时俱进地了解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特点、功能、应用路径,在技术成熟之前就做好相关的实践准备,确保虚拟现实技术能够更好更快地在传媒业变革中发挥积极作用。虚拟现实技术下传媒业的变革路径探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第一,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下,传媒业可以有效改变传统的传者受者关系,增加传者与受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并在此基础上,丰富传媒传播的内容与形式,给受者带来更好的信息接受体验,让受众得以真正地沉浸在虚拟现实中。从传媒专业的角度来说,虚拟现实技术本身就是一种信息技术变革奇观,它将过去单一、扁平的信息集合转变成了无限接近现实的多样、多角度、多感官、立体化和实时化的信息集合,让受众在接受信息的时候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真实感、在场感和沉浸感。所以,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下传媒业的变革可以以新的媒介创新为切入点,引入具有创新意义的虚拟现实传播媒介,开拓新的虚拟现实信息传播渠道和平台,打造新的传者受者关系,让受者在接受更立体化信息的同时,也让受者在第一视角的虚拟现实技术体验中增强参与感和互动感,激发受者的兴趣,提高信息传播的有效性,优化信息传播的效果。

第二,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下,传媒业的全媒体融合将进一步加快,传统媒体、新媒体、虚拟现实平台将进一步融合,并在此基础上创建更适合用户的信息传播渠道与平台。全媒体融合是当下传媒行业变革发展的一大显著趋势,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构建了多元化、多层次的现代传媒体系,而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个立体化的新媒介形式,它将进一步促进新旧媒体的融合,并在技术的创新推动下,让新旧媒体的内容和资源能够更好地为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服务,不断扩大传媒业的信息规模和信息质量。当下,虚拟现实技术还不够成熟,在产品内容、3D画质、数据计算能力、便携续航、动态动作、精准度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發展。鉴于此,传媒业的全媒体融合和虚拟现实技术应用需要全面借助传统媒体、新媒体的技术优势、资源优势、渠道优势和平台优势,逐步推进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升级,让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在传媒业的改革实践中不断进步和发展。

第三,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下,传媒业的变革还将体现在传媒业的业态面貌与结构转变上,立体化的产业链将给传媒业带来更大的机遇和挑战。虚拟现实技术在很多行业都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也能给很多领域带来创新性的思维变革、技术变革与模式变革,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虚拟现实技术与传媒业的结合不能只局限于传媒领域,还应该在更大的产业生态圈范围内探讨虚拟现实技术下传媒业与其他行业、领域的竞争与合作,开拓传媒业变革创新的专业视野,让传媒业得以更好地融入现代市场的竞争与合作当中,促进虚拟现实技术的产业化发展。需要注意的是,要想更好地促进虚拟现实技术的产业化发展,传媒业需要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与总结,构建规范化的法治与道德体系、全媒体传播体系以及相关的技术与效果标准,以保证传媒业的变革创新能够科学有序地进行,并在与其他行业进行竞争与合作的时候保持相对的专业优势。

笔者在研读《虚拟现实:最后的传播》一书之后认为,虚拟现实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有助于加快传媒业的变革与创新,其思维的变革、信息技术的变革、传者受者互动模式的变革都将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传媒业的业态面貌和结构。基于此,我国应当高度重视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运用前瞻性的市场眼光,分析并洞见传媒业的变革机遇和挑战,借助虚拟现实技术的创新风口,让传媒业的创新发展能够更加高效高质,充分满足市场与受众更高的需求和期待。

经济与社会范文第5篇

务。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强化工作责任

为进一步加强对优化经济环境工作的组织领导,结合局机关干部竞争上岗的情况,局成立优化经济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局长郑家火任组长,常务副局长刘庆达、副局长符中智、副局长皮辉、副局长陈仕平、纪委书记石瑞来任副组长,杨定波、曹正清、周定久、伍云、叶拥军、徐春华、袁宏开、曾庆淼为成员。下设三个小组,即医疗组:组长符中智,副组长叶拥军;法制监督组:组长陈仕平、副组长袁宏开;疾控组:组长皮辉,副组长徐春华。分别负责相应整改任务的落实。成立综合办公室,由曾庆淼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优化经济环境工作的协调。领导小组对全年的整改工作负全责,具体任务落实到科室和个人,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听取小组成员的工作情况汇报,了解整改措施的落实及进展情况,每半年进行一次工作总结。将整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纳入机关工作人员和市直单位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内容。报请市纪委、市优化办同意后,定期接受市优化办的现场督导和检查,及时改进工作方法,扩大工作成果。

二、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政务公开

1、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及时更新和充实常德卫生网的内容,让群众通过网络直接获取卫生信息和知识,了解卫生工作动态。及时回复群众反映的问题。

承办科室:办公室

2、加强窗口建设。配齐配强政务中l心卫生窗口工作人员,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水平,把政务窗口建成卫生形象窗口。

承办科室:法监科

3、依法做好行政审批工作。保留的17个审批项目,全部进入政务中心,实行“一站式”办理,简化办事手续,方便办事群众。

承办科室:法监科

4、抓好院务公开。医疗机构要建立健全医疗信息公示制度,保障患者的知情权,及时公开病历和处方评议监督结果、药品使用分析情况等,认真落实医院政务公开。

承办科室:医政中医科

5、实行挂牌上岗,方便群众监督。医务人员和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均要挂牌或持证上岗,随时接受群众和服务对象的监督。承办科室:医政中医科、法监科

6、实行承诺公开。向社会发出Ⅸ常德市卫生局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告知书》和《常德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廉政承诺告知书》,明确监督内容和相关责任人,广泛宣传,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在全市开展评选“五好”(即勤奋学习好、依法行政好、文明服务好、廉政建设好、科学管理好)卫生监督所和优秀监督员的活动,并将结果在媒体公示。

承办科室:监察室、法监科

三、实行全面监管,重塑卫生形象

1、向市直医疗单位派出特邀监督员,搞好日常监督。由市纪委与市卫生局联合下文,明确特邀监督员的权力与工作职责,保障其监督工作的开展。

承办科室:监察室

2、主动接受患者评议。医疗单位对每个住院病人均需发放测评表,对每个出院患者搞好随访,并建立相应台帐与档案。综合满意度低于90%的,要限期整改,并视情节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承办科室:医政中医科

3、定期测评市直单位和全体卫生监督员。在市优化办的指导下,组织优化环境监督员、业主代表、群众代表于4月、10月份开展测评活动,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承办科室:监察室

4、重视抓好对执法行为的内部日常监督。局监察室与市卫生监督所稽察科合署办公,受理群众举报,及时查处执法过程中的违法违规问题。

承办科室:监察室

5、继续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和争创“医德医风示范医院”活动。大力倡导“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改善服务环境,提高医技水平,确保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纠纷,杜绝医疗事故。搞好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检查与清理。医疗单位每季度进行一次自查、市卫生局每半年组织一次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进行公示,及时纠正和查处自立项目收费、分解收费、重复收费等问题。

承办科室:医政中医科、规财科、监察室

四、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健全卫生服务体系

l、推进乡镇卫生院建设。在管好、用好现有乡镇卫生院,抓好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的基础上,积极争取扩大试点范围,力争2008年前九个区县市全部列入试点。由基妇科牵头,积极抓好农村卫技人员的业务培训和乡镇防保队伍建设。加强乡村两级医疗机构的建设,特别是抓好全科医生的培训和村卫生室的业务建设,使农村群众看病难

的问题有根本性的缓解。

承办科室:基妇科

2、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的建设。总结推广创建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的成功经验,尽快抓好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建设,改变目前小病上大医院,小医院“吃不饱”、大医院“挤破门”的现象,使群众健康需求得到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的满足。

承办科室:基妇科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严肃查处收受红包、回扣、开单提成等问题

1、继续抓好医德医风教育,及时发现、培养、宣传一批有良好的医德、有精湛的技术、有广泛的口碑的医务工作先进典型。

承办科室:监察室、人事科、医政中医科

2、对违纪问题严查快结。在搞好正面教育的同时,严肃查处违纪违规问题。对损害患者利益的问题,特别是滥检查、乱收费,收受回扣等问题,发现一起,严查一起,决不手软。年内案件办结率达100%。

承办科室:监察室

3、继续完善和规范药品(耗材)集中招标采购工作,推行医用设备的招标采购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专家库,重视做好招标药品的市场价格调查,确保评标的公平、公正。

承办科室:招标办、监察室

卫生服务示范区的成功经验,尽快抓好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建设,改变目前小病上大医院,小医院“吃不饱”、大医院“挤破门”的现象,使群众健康需求得到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的满足。

经济与社会范文第6篇

摘要: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的产生,简要介绍了澳大利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体系的构建,以及澳大利亚全民、全社会、全方位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模式和开放性、全面性、多样性、整合性、实践性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环境;可持续发展;教育体系;模式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生态环境质量最好的国家之一,被誉为全球最适宜居住的国家。澳大利亚幅员辽阔,人烟稀少,植被丰富,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客观基础,但主要原因是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作为国策,视为立国生存之本,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方向标,建立有较完整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法律法规和严格的监督保障机制。更为重要的是构建有较完整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体系,在全社会、全方位长期坚持不懈地开展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与宣传,从而使澳大利亚从政府到企业、机构、社区、学校及公民具有良好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意识,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工作与行为以及各类活动中,形成了“人人参与、全社会参与,重环境教育实践”的特色,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澳大利亚人民行为的自觉。

一、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的产生

“可持续发展是这样一种发展,它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要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可持续发展与人口、环境、资源、经济等紧密联系,可持续发展概念与理论一经提出即受到全世界的广泛认可,成为全球最为广泛关注的问题,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发展方兴未艾。

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二十一世纪议程》,正式提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尤为重要的是《21世纪议程》提出:“教育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和发展问题的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此,世界环境教育发生了重要转向,由以前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成为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环境教育。1995年希腊雅典环境教育会议,重点讨论,如何将环境教育重新定向到可持续发展方向;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希腊塞萨洛尼召开了名为“环境与社会国际会议——教育和公众意识为可持续未来服务”的会议,并发表《塞萨洛尼宣言》,指出环境教育是为了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二、澳大利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体系构建

澳大利亚政府分三个层次:联邦政府(Commo- nwealth Government)、州政府(State Government)、地方政府(Local Government),根据澳大利亚联邦宪法,教育事务由各州、领地政府负责管理,联邦政府没有法律上的义务。各州、领地政府对教育的责任包括对初级和中等教育的行政管理和拨款,对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行政管理和拨款。联邦政府通过联邦拨款、设立专门教育项目等手段,通过已经设立的“联邦教育培训和就业部长会议”等多个全国性教育机构等机制,介入对教育事务的管理,如负责高等教育的拨款,对学校、职业教育和培训提供补充经费,加强对土著居民、岛屿居民、移民的教育和培训,开展国与国间的合作与交流等等。除了重要的拨款功能以外,联邦政府也在促进全澳教育和培训的公平性、一致性和连续性方面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全球环境教育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澳大利亚的环境教育是世界上发展较早也较完善的国家之一,1970年澳大利亚科学院召开教育与环境危机会议,1979年成立澳大利亚环境教育协会;1983年,澳洲联邦国家事务及环境部设立环境科,1987年,课程设置中心鼓励各州制定环境教育政策。20世纪90年代澳大利亚确立了可持续发展教育基本方向。1995年环境领土厅及环境教育协会召开全国环境教育研讨会,1999年联邦政府发布环境教育文件:今天改变明天。20世纪90年代末,《阿德莱德直言》提出了环境教育的目标:“学校应全面、充分地发展所有学生的智慧和能力,当学生离开学校后,能关注和理解他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并形成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和技能。”2000年,澳大利亚环境与遗产部又出台了《为了可持续未来的环境教育国家行动计划》,要求在整个国家水平上实施环境教育。2005年7月,即“联合国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2005-2014年)国际实施计划”的第一年,澳大利亚环境与遗产部颁布了《为了可持续未来的教育——澳大利亚学校环境教育国家声明》,为学校环境教育提供了前景、目标和实施框架。2009年4月澳大利亚政府颁布了《可持续地生活——澳大利亚政府可持续发展教育国家行动计划》。该《行动计划》是澳大利亚全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其目的是使所有澳大利亚人具备可持续地生活所需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和动机、行动。它为澳大利亚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提供了框架,并提出了四大行动策略。

新南威尔士州是澳大利亚经济、教育最发达的州,其多年来视环境为生命的价值观使其在环境教育上一直走在全国发展的前列。新南威尔士州的环境教育有很长的发展历史,20世纪60年代始在州环境教育协会等的支持下,成立了许多环境教育组织以促进环境教育的发展,建立了许多环境教育中心和动物园教育中心,在20世纪70年代随着国际环境教育的进展而逐渐形成并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起,中小学环境教育开始日趋有序,1989年发布了新州幼儿园至12年级环境教育课程声明,要求州内所有公立学校必须使用该声明作为指导文件进行环境教育。正式把环境教育内容纳入到学校的课程中,并作为学校教育的关键领域之一。在总结这个课程政策实施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并从国内外环境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最新进展出发,2001年7月,教育和培训部颁布了《学校环境教育政策》,并使《政策》在实践中完全取代1989年的《环境教育课程声明》,规定各学校必须制定学校环境教育管理计划,并必须作为学校总体管理计划的一部分,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对学校环境教育的指导理念和具体实践进行重要改革和发展。

澳大利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体系是在政府主导下构建,并紧随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展而发展的。

三、澳大利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体系

在澳大利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渗透在中小学、高校及校外教育中,是政府主导下全民、全方位的、全社会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体系。州教育行政部门及地方政府负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工作,制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工作政策,推广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项目,指导监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施。

在澳大利亚,各中小学在州“环境教育课程声明”政策文件指导下,制定学校环境教育管理计划,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各州从学前教育阶段就开设社会与环境教育课程(SOSE),并将其作为澳大利亚八大核心学习领域之一。在小学和中学,各科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都渗透有关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如将水资源、能源、生物多样性、废物处理、管理自然资源等有关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容融合渗透在科学、历史、地理、英语、数学、艺术等课程中。根据不同年龄、不同人群设计不同的可持续发展学习内容,提出不同要求。如幼儿园——我的小小世界天气、一年级——水的来源,二年级校园考察,三年级——种植物,四年级——设计挑战:改良节水设计,五年级——野外实地考察: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六年级——节能计划。地方政府通过拨款和奖励鼓励可持续性学校建设,开展可持续性学校活动,成立地方环境与可持续性学校网,培训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师资,组织学生参加州政府环保会议等等。

澳大利亚各高校把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内容课程纳入学生必选课或选修课程中,如悉尼大学在农业、食品及自然资源学院,建筑、设计及规划学院,工程及信息学院,科学学院,法学院,医学院,商学院,科学历史及哲学学院等18个院系都开设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相关课程,不仅在本科层次而且许多专业在研究生课程中也涉及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课程,悉尼大学还设有可持续发展硕士学位。此外,还有麦考瑞大学、墨尔本大学、迪肯大学都设有环境与科学工程院系,都开设有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相关课程。在澳洲教师及科研人员开展各类项目科研,都必须进行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论证,说明项目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及影响,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及影响对科研项目立项具有一票否决权。

四、澳大利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与教学模式

1999年澳大利亚召开的环境教育国际会议,发布了《今天塑造明天:为了可持续未来的环境教育》官方报告,提出了环境教育的实践性、整和性、参与性等原则,并利用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和整和性的学校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尤其强调学习者的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在实现环境教育目标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2000年,澳大利亚环境与遗产部出台的《为了可持续未来的环境教育国家行动计划》,要求在整个国家水平上实施环境教育国际会议所提出的原则。在以上世界和国家环境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教育部发现,以往的环境教育政策过于强调培养学生对自己环境的责任感,全球意识未受到重视,而且把环境教育只局限于课程教学中。为此,他们进行进一步修正,强调以可持续发展的整体观为指导原则,更加突出环境教育目标和理念的开放性、全面性,方法途径的多样性、整合性,强化实施过程的实践性。

中小学通过校内堆肥、观察昆虫、无脊动物蚯蚓的养殖、蔬菜种植、本校的水、电用量等观察、实践、调查等实践,使学生带着问题开展调查式学习,学生教学生、孩子教孩子、成立学习探究小组、高中生带领小学生、校级合作等多种学习模式,“教给他们熟悉的事件、人们和环境”;“就力所能及的爱护环境的方式提出建议和方法,并且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通过校内节水、节电调研分析及建议,使学生“识别、探究、说明和讨论影响到自己及其自己所生活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各种因素”;研究“人们如何关注本地区,包括他们采取的各种行动及其有关考虑,如关于公共场所的规定、垃圾控制、物质的再利用和重复使用以便减少对于环境的影响”;学习“各个地方自然环境的性质怎样影响着人们的活动,而自然环境又怎样受到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其活动的影响”;“探究和参与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计划,如社区内纸张的重复使用或者在家庭和学校节约用水”等等,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关心人类,关心社会与自然。从幼儿教育起,逐步树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世界观,要求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树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观、未来观,认识“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命形式都通过生态系统结合为一体,并依赖生态系统得以更好的生存”、“社会就及经济体系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全世界人类都通过社会系统联系在一起,并依赖这个社会系统得以更好的生存”。要求不仅要建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更要从全球出发,考虑未来,积极采取行动,为创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不断提高人们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行为能力。

澳大利亚在强化学校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同时,注重整和整个社会资源开展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行业、企业、社区、非政府组织都积极参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建设,积极投入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工作并作为应尽职责,在每个公园、植物园、动物园、自然保护区、水处理厂以及社区都建立环境教育基地,配备相关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干事,通过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如无脊椎动物的认识、植物的识别、废品回收、雨水收集利用、社区植树、灌木林修复等实践,让人们直接参与环境保护过程,认识生物多样性,强化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意识,激发对环保的情感和责任感,使学生、青年、广大民众以实际行动广泛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如自觉参与植树、清理垃圾、拯救动物,居民房屋前后的花园和草坪,按政府有关部门的统一规划和要求自我负责栽植和管护。全民、全社会、全方位开展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推进了澳大利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澳大利亚全民、全社会、全方位开展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基本做法与成功经验给我们以启发与借鉴,我国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一定要坚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必须从基础教育开始,开展持久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要增强全民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忧患意识,加强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宣传和示范,强化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全球意识、合作意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创造生态及社会都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张华,张悦.澳大利亚环境教育对中国的启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26(8):130-131.

[2] 丛立新.澳大利亚“社会与环境教育”课程评价[J].比较教育研究,2004,25(1):22-26.

[3] 祝怀新,李玉静.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学校环境教育的政策和实践[J].环境教育,2006,(1):41-44.

[4] 卢越,赵崴.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国际发展导论[J].理论观察,2009,55(1):122-123.

上一篇:开学典礼观后感范文下一篇:证券公司柜台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