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与建设工程范文

2023-09-23

建筑工程与建设工程范文第1篇

【摘 要】本文对工程质量控制的概念及各施工阶段工程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分析,重点对施工资料的内容及其管理作出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质量控制;施工资料;资料管理

工程质量控制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了把工程质量从事后检查把关,转向事前控制,达到“预防为主”的目的,必须加强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施工资料是工程质量的客观见证,它是建设项目进行过程检查、质量评定、竣工验收的依据,是建设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1.工程质量控制

1.1质量控制的概念

质量控制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工程产品质量是在一系列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该生产活动,必须在受控状态下进行,才能生产出满足质量要求的工程产品。工程质量控制要从投入因素(即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入手,同时加强生产工艺标准化、施工行为规范化的管理,进而保证产品满足质量要求。

1.2工程质量控制的内容

工程质量控制贯穿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包括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交工验收阶段。

1.2.1施工准备阶段的控制内容

施工准备是为了满足工程施工正常开展所进行的前期准备工作,并要确保进入生产过程的各要素和生产工艺符合要求。控制内容包括:图纸会审、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原材料、构配件是否符合质量要求,施工机具是否满足数量、质量的要求;施工技术力量和劳务力量能否满足需要,包括特殊工种是否具备应有的操作技能和资格、工种间的搭接是否合理等。具体控制形式如:1)核查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2)审查分包单位和试验室的资质;3)审查施工单位的测量放线;4)签认材料、构配件、设备质量;5)检查进场主要施工设备;6)审查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等。

1.2.2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①严格遵守工艺规程或施工规范。工艺规程或施工规范规定了各道工序的操作规程、作业要点、工作程序和质量要求。施工前要向操作者进行书面交底,并认真贯彻执行,以确保施工行为的规范化。

②施工工序质量控制。工序是工程项目分步实现的最小单元,工程质量控制必须落实到工序质量控制。工序质量控制要从影响施工质量的五大因素(即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入手,使产品质量数据波动处于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工序检验,判断施工工序质量是否符合标准,以及是否处于稳定状态。具体做法包括:对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工序设立工序质量控制点,目的是监控工序按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从而获得最多的合格产品和最大的经济效益;对施工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如各项隐蔽工序质量,在进行必要控制的同时,还要做好验证记录。此项质量控制包括质量特性的实测记录和验证签证;工序间的交接质量控制:要求施工单位实行自检、互检、交接检和专业性的质量检查,保证不合格工序不转人下道工序。

1.2.3交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单位工程或单项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要进行自检,检查施工合同和图纸规定的施工项目是否全部完成,工程质量是否符合规范和图纸要求。同时,要加强成品保护工作。施工项目部的上级部门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验收标准,对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全面签定,评定等级,作为竣工交付的依据。

2.施工资料管理

施工资料内容很多,涉及方方面面,从施工开始至竣工验收,凡是与工程有关的活动都需要按规范、规程、标准的规定同步记录下来,形成施工资料。施工资料不齐全、不完整,就不能指导施工,更不能反映所完工程的质量状况,工程也无法进行验收。以市政工程为例施工单位的工程资料包括:施工资料和施工质量检验与验收资料。

2.1施工资料

施工资料是施工过程中的原始记录,应随工程进展同步进行整理,绝对不可对原始资料的数据随意进行剔除或更改,更不能在工程完工后再填写。施工资料的形成应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应的法律、法规,并符合工程合同与设计文件的规定。在进行施工资料编制时,每一张表、每一个数据都要按要求认真的检查和填写。施工资料的组成:

2.1.1施工管理资料。内容有工程概况表、项目大事记、施工日志、工程质量事故资料等。

2.1.2施工技术文件。内容有施工组织设计(项目管理规划)及审批表,图纸审查记录、设计交底记录,技术交底记录,设计变更、洽商记录等。

2.1.3施工物资资料。内容有工程物资选样送审表,产品合格证,设备、配(备)件开箱检查记录,材料、配件检验记录,预制混凝土构件、管材进场抽检记录等。

2.1.4施工测量检测资料。内容有施工复核记录、沉降观测记录等。

2.1.5施工记录资料。内容有隐蔽工程检查记录,中间检查交接记录。

2.1.6施工试验记录。

2.1.7施工验收资料。内容有工程竣工验收鉴定书,工程竣工报告等。

2.2施工质量检验与验收资料

2.2.1施工质量检验

施工质量的检验项目划分为: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和单位工程。各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和单位工程的检验均含对主要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合格检验。

检验批可根据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和专业工程特点按施工段、伸缩缝等进行划分。分项工程可由1个或几个检验批组成。分项工程可按主要工种、材料、施工工艺、设备类别等进行划分。当分项工程为1个检验批或不宜划分检验批时,可不设检验批。分项工程表中的各检验项在设计文件中发生时,按设计规定检查验收;当设计文件中未发生,在施工中以技术措施形式出现时,由施工单位和相关部门协商处理;当以施工实体形式永久性存在时,应按规定检查验收。分项工程应由施工项目部专职检验员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验,质量合格应符合:A主控项目的质量抽检检验全部合格;B一般项目中实测(允许偏差)项目抽样检验的合格率达到80%;C分项工程(检驗批)工程质量检验记录应完整。

分部工程的划分可按专业工程特点、建筑部位确定。当分部工程较大或较复杂时,可按材料种类、施工特点、施工程序、专业系统及类别划分为若干子分部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施工质量应由施工项目部技术质量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验。质量合格应符合:A该分部(子分部)工程的所有分项工程质量均检验合格;B该分部(子分部)工程中有关结构安全及使用功能的检验和抽样检验结果符合规定;C质量控制资料和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检验记录完整。

单位工程应是具备独立施工条件并能形成独立使用功能的构筑物,或是具有独立施工条件并进行独立核算的工程标段项目。施工质量检验由施工单位自行组织。单位工程施工质量应由项目部经理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验。质量合格应符合:A该单位工程中所有的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检验合格;B该单位工程中有关结构安全及使用功能的检验和抽样检验结果符合规定;C观感质量检验应符合要求;D质量控制资料和单位工程质量检验记录完整。

2.2.2施工质量验收资料

在1个检验批或分项工程由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由施工单位填写《分项(检验批)工程施工报验表》,报工程监理单位,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按照规定进行验收。

分部(子分部)工程由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填写《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检验记录》并填写《分部(子分部)工程施工报验表》报工程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组织工程项目部的技术负责人及有关方面负责人进行验收。

单位工程由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填写《单位工程质量检验记录》、《单位工程施工报验表》并提交规定的资料,经监理工程师签认并同意验收。建设单位接到监理工程师同意正式验收的报告后,由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设计、监理单位(项目)负责人进行验收,并填写《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

3.结语

工程质量控制和施工资料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可以体现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是当前我国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改革形势的需要。

建筑工程与建设工程范文第2篇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领域,工程变更问题是在环境因素、工程项目设计因素、工程勘察因素和施工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下,从工程的施工技术、施工方法等方面入手,对已经批准的施工方案级原有的招标文件中的设计方案进行变更的过程,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一些不确定性因素,是引发这一问题的主要因素。在工程变更问题出现以后,已经完成的施工项目可能面临着重新施工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项目施工索赔问题和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工作难度的提升,就成为了工程变更以后所要面对的两大重要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变更管理;原因

1建筑工程变更的原因分析

1.1工程承包商方面的原因

在工程施工中,一些建筑工程变更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工程承包商引起的,他们因为自身专业水平低,业务素质低下,对于施工设计图纸内容的理解不到位,就会出现施工不规范、无法达到设计文件的要求。同时,施工中还有施工稳定性和安全性不足、工艺技术不规范引起的工程变更问题。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不少承包商因为受到现场施工条件的限制,加上新技术、新材料以及施工工艺等因素的影响,难以按照工程设计图纸开展施工工作,以免出现工程变更问题。

1.2工程设计方面的原因

第一,由于工程设计师专业能力不足,业务素质水平较低,没有与相关专业部门加强沟通,也没有认真分析工程项目实际,在此基础上开展工程设计工作,很多时候,设计人员在尚未调查获得施工现场地质状况时就开展施工方案设计工作,致使设计图纸方案与实际情况相互脱节,进而出现建筑工程变更问题。第二,因工程施工工期紧张,要求设计人员在较短的时间内编制出施工设计方案,势必存在考虑不周的地方,不利于设计规范性与科学性的提升。这样一来,如果按照施工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施工,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多种施工问题,也就需要进行工程变更。

2工程变更带来的影响

2.1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工程变更势必会对工程项目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譬如在某建筑工程项目中,施工单位按照业主的要求,将建筑内的一部分大开间改为小开间。看似是单纯地对部分建筑功能进行了更改,然而,建筑内部的空调、供暖、通风、给排水、电气系统等均需要进行重新规划和施工。部分已经完工的内容进行更改难度巨大,例如在装修之前就已经埋设好的电气管线等更改起来难度就会非常大,即便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硬性调整,效果显然是十分欠佳的。

2.2引发施工索赔

在工程建设项目中,若出现了工程变更现象,不仅会增加施工成本,还会对工程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产生影响,一旦中间的沟通协调不到位,就十分容易导致索赔现象的发生。同时一些工程变更的提出,要求施工单位对施工人员、施工机械设备以及施工工艺进行调整,必然会产生额外费用,施工索赔更是无法避免。

2.3加大投資控制难度

因工程变更,原有的工程量清单中没有针对变更项目的计价依据,致使承包商需对工程单价进行重新协商,也会对招标成果产生较大影响,增加了投资控制的难度。

3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中工程变更管理的策略

3.1制定工程变更的签证处理流程

工程变更后如果没有一定科学的处理流程是很难妥善安排的,变更过程中签证的流程性一定要提前规划好,而签证蕴含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两点:第一是工程变更不是因为本人的责任而造成经济上的损失;第二一旦在工程变更的过程中造成了经济上的损失对方必须赔偿。处理流程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一切都是建立在法律基础和实际情况的条件下,主要按照以下的流程进行办理:首先在变更发生的情况下需要在28天之内提出签证通知书;接下来在变更发生之后需要在7天之内要求承包商提交工程计量申请表和合同范本,根据合同范本上所注释的内容在28天内统一格式的提供相关资料和工程签证;最后在双方意见统一的情况下可以对材料进行补充或者是变更。

3.2明确工程变更责任方

在建筑工程发生工程变更时要明确工程变更责任方。因业主方发生工程变更的原因有以下几种:①业主方讲述建筑工程时,讲述错误,所以需要工程变更;②不能按照合同正常施工,可能是地质情况出现问题需要工程变更;③由于业主需要,改变施工方案,导致工程变更;④由于建筑方的进程问题,业主方提出新的要求,为了按照时间完成建筑工程,要求施工变更。因建筑方造成的施工变更有以下几种:①由于施工人员出现不可避免的错误,必须工程变更才能使建筑工程正常运转;②由于建筑方不能按照合同上的时间完成建筑工作,建筑方需要对原有方案进行工程变更;③在建筑工程中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要继续正常建筑需要工程变更。

3.3落实变更评审机制

在建筑工程出现工程变更问题以后,对工程的变更数量造价投入和工期进度等问题的控制,是变更评审工作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优势。监理机构和工程发包单位之间的协同作用,是对这一机制的实效性进行提升的辅助因素。在建筑工程出现工程变更问题以后,评审机构首先需要对工程变更的必要性进行核实,进而在让工程发包单位在对这一问题进行进一步核实以后,从这一问题对工程项目的影响入手,对工程变更的等级问题进行明确。在工程变更申请脱离施工合同承受范围的情况下,针对工程变更对工程整体性质所带来的影响。工程变更的申请方需要在工程变更会议开始之前制定出多套施工方案,在变更会议中对最优化的施工方案进行确定。在工程现场条件允许情况下,对施工变更方案的现场指导,可以让建筑工程在对造价问题进行有效控制的基础上,实现价值和利益的最大化。针对一些国家投资的建筑项目的工程变更问题,国家有关部门也需要对监理单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监督权进行进一步的强化,以便让这一类工程在工程变更以后的后续工作得到较为妥善的解决。这就表明对监理机构的作用的强化,是对变更机制进行落实的一种表现形式。

3.4做好对施工当中变更的记录工作

变更的并不是工程建设原本就有的内容,所以必须要在工程建设中做好记录,才能够控制好质量。变更不能以竞标的形式来控制造价,为了能够有效控制造价,变更通常会为维持合同原本的标准要求,采用原来的中标单价进行报价。对于超出合同区域的变更,可以拒绝变更,或者向上级请示,重新针对变更的项目进行招标,控制工程的造价。对于工程中的每一个变更,都需要做好各方面的记录,无论是变更的审批流程、承包商的监督记录、施工记录等等,并做好现场照片和影像资料的保留,在变更任务完成之后也要及时进行验收。通过变更资料,承包商可以避免和发包商之间发生矛盾,控制好变更的每个关键程序,减少经济纠纷。

3.5增强项目施工管理

为了能够主动地控制好工程的变更,就需要加强项目施工的而管理。通常,项目施工都是工程施工跨度最大难度最高的阶段,对工程建设的管理十分困难,会有大量的投资和工程量都集中在其中。为了提升项目施工的而管理水平,需要项目管理部门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并且在项目质量的控制上更加注意,以便能够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前提下,合理的使用各项施工技术,最科学地进行人力、财力和物力的调动,优化资源,这样才能够避免因为工程变更导致工程造价过高,寻找到节省项目投资的变更方法。

4结束语

针对工程变更的管理,需要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进行,并且在变更的过程中做好相关的审批工作,通过监理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做好审核,做好变更各方面的记录,利用项目管理等方法做好控制,灵活地使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变更,从而保证工程的经济效益,控制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探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工程变更管理[J].赵宝泉.四川水泥.2020(06)

[2]建设项目工程变更管理及控制对策分析[J].付霞.四川水泥.2020(06)

建筑工程与建设工程范文第3篇

前言:长期以来, 建筑行业都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 建筑领域的发展能够推动城市化建设, 为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助力, 与GDP的增长具有正相关性。但是, 在发展中我们也要正视这种发展下发展模式的显著问题。现今, 与之相对的新型建筑方式——装配式建筑方式的应用, 能够将建筑施工像零件组装的形式一样组装起来, 使得工程效率更快、环境牺牲率更低、科技含量高。这完全符合未来建筑领域的发展理念, 因此, 装配式建筑工程与现浇建筑工程成本对比与实证分析成为现今较为热门的话题, 如何对其进行应用, 成为相关人员应深思的问题。

1. 装配式建筑与现浇建筑

随着环保理念的提出, 我国建筑在发展中也不断将这样的施工理念作为新兴建筑行业发展的标志之一。因此, 装配式建筑、建筑产业化也逐渐成为一种行业趋势。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我国已经有30多个省市就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相关配套设施使用出台了指导意见, 也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将装配式建筑应用在城市建设中。

装配式建筑就是以标准化为施工原则, 渗透在设计、生产、施工等各个环节, 通过一体化装修的方式来建造建筑。通俗的解释可以将整个建筑看作是一辆汽车, 各个施工环节看作为汽车的零部件, 通过组装的方式将这些零部件组合起来, 完成汽车的安装工作。这样的方式能更好地对整个工程中的质量、工期、人工和成本等综合控制, 并且解决了产业转型、提质增效和“用工荒”等棘手问题, 这也是国家大力倡导新型城市化建设的需要。

目前装配式建筑得到国家很多政策补贴和支持, 比如建筑单方补贴, 容积率补贴等等不同方式, 主要是因为装配式建筑确实有很多优于现浇建筑的地方:

现浇建筑的劣势问题: (1) 现浇建筑工程施工制造中产生的垃圾较多, 就建筑垃圾的处理问题就会成为城市发展的负担问题; (2) 现浇建筑工程作业环境污染严重, 水资源的浪费、粉尘污染、噪声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 (3) 现浇建筑工程作业主要依靠的就是人力, 很难使工程质量得到保障; (4) 劳动效率低下, 人工工资上涨, 不断导致建筑成本的增加; (5) 施工工期较长, 材料浪费严重。

装配式建筑的优势体现: (1) 节省资源。就装配式建筑中的预制构件而言, 不用搭设外架, 只需要对危险部分位置安装安全围栏即可, 因此, 无论是人力还是建筑材料上, 都能够节省一定的资源。 (2) 缩短工期。例如, 在塔吊布置上, 保障其合理性、预制构件供应及时的情况下, 建筑建造速度要快于现浇筑施工。 (3) 减少污染。装配式建筑中产生垃圾和污染较少, 尤其针对水资源浪费、粉尘、污水处理、噪声等环境问题的改善优势突出。 (4) 外立面形式丰富多彩。采用预制构件可以进行复杂的建筑形式建设, 而且保障了外立面质量, 一次成型, 没有多余的安装环节。

通过上文的分析, 能够得出装配式建筑在应用中优越于现浇建筑, 在建设中, 将建筑所用材料、构件由工厂进行生产, 在施工现场进行装配即可, 有效的避免了人工作业误差, 保证了建筑的质量, 提高了生产效率。既然优势这么明显, 又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情, 为什么推进缓慢?制约装配式建筑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就是相较于传统的现浇建造方式, 装配式建造方式的增量成本偏高, 主要原因体现在目前装配程度不高, 标准化程度低, 设计、施工、安装一体的总承包单位专业水平不足, 生产装配式构件厂家少等。下文就以某一工程实例为分析对象, 重点分析装配式建筑与现浇筑建筑的成本。

2. 基于实例分析—装配式建筑与现浇筑建筑的成本对比

本文以宁波奉化某一小区为例, 该项目整体装配化率达50%, 楼栋预制率30%, 预制构件主要是预制叠合板、预制楼梯板、预制外墙、预制阳台、预制设备平台等, 如下图1所示。

选取户型一致, 楼层一致的两栋楼, 其中A栋楼采用装配式建设, 预制率30%, B栋楼采用现浇建设, 预制构件单价如图2所示, 综合预制构件成品价3913元/m3, 1047元/m3, 综合包干单价4960元/m3, 该费用已综合考虑塔吊型号提升增加的措施费用。

就主体结构而言, A栋楼建筑+结构+措施费单方造价为1678元/m2 (不含独立分包的铝合金门窗、栏杆等) , 而B栋楼单方造价为1280元/m2, 增量成本为398元/m2 (其中措施费约增加40元m2) 。

3. 装配式建筑成本较高的原因分析

通过上述案例分析, 装配式建筑增量成本主要体现在预制构件在PC构件的综合单价较现浇构件的综合单价高, B栋现浇构件综合单价1853元/m3, 装配式建筑的综合单价约4960元/m3, 增加3104元/m3 (含措施增加费用) 。从成本的构成来看, PC构件的成本支出占装配式建筑成本的比重较大, 因此在协调PC构件价格、支撑费用、吊装费用、运输费用等费用上, 都需要进行合理的价格谈判。

从招投标部门的市场调查结果来看, PC构件成本费用与项目的规模、装配程度、设计标准化有关, 如果规模较大、采购量多且设计标准化高, 那么生产厂家开模的分摊费用就能降低, PC构件采购成本同样能降低。就生产厂家的实际情况而言, PC构件的成本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两项, 固定成本就是指在生产PC构件中固定的生产构件的总成本, 这也是生产厂家能够给到建筑企业构件价格的最低区间。变动成本就是能够根据土地、厂房、设备、税费等影响, 尤其是税费, 政府为了鼓励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将增值税调整为17%, 能够抵部分进项税。

另外本项目墙体仅部分按照装配式结构, 虽然装配式建筑的墙体较为平整, 可减少抹灰遍数, 但为了现浇结构墙、砌体墙保持同一水平线, 因此本项目抹灰费用也没有降低。且外立面非采用保温一体化的装配形式, 而是传统的真石漆和保温砂浆, 对成本、工期、质量也不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本项目B栋楼现浇结构5天一层的工期, 而实际上, 装配率低的情况下, A栋楼工期达到8天一层, 这对成本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这也是装配式建筑不能够彻底在市场中广泛应用的原因, 企业的建筑施工都是以盈利为目的, 即便装配式建筑有着众多的优势, 在没有极其优惠的相关政策的支持下, 装配式建筑的高成本还是会使很多建筑企业望而却步。

由于装配式建筑工程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工程建设模式, 所以在技术人员方面、相关建筑环境完善方面都尚不健全。因此, 可能在现阶段的就装配式施工而言, 成本处理上文涉及的实际技术、材料等成本外, 还要在施工管理、施工标准制定、质量检验上有着更多的费用支出。但是, 随着建筑市场的逐渐完善, 我们能够清晰的看出未来随着装配程度地提高, 包括水电预制、装修预制、外立面保温外墙装饰一体化等高度集成条件下, 装配式的增量成本一定能有所降低, 甚至从建筑全寿命周期而言, 装配式建筑的成本一定远低于现浇结构。

结束语:装配式建筑工程与现浇建筑工程成本对比与实证分析在加强对装配式建筑工程与现浇建筑工程成本的认识, 分析装配式建筑工程与现浇建筑工程成本之间的成本差异上有着重要意义, 对于我国建筑领域的发展也具有特殊意义。在这个过程中, 通过就工程中土建工程的成本分析, 能够清晰的从数据中看出两者的成本差异, 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 也要明确随着PC构件等材料、设备的逐渐发展, 其成本费用也会随之降低, 成为建筑领域中不可或缺的施工模式。此外, 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应用并不表示现浇建筑工程逐渐被替代, 要根据实际的工程设计与需要, 对施工工程模式进行有效选择。

摘要:传统的现浇筑建筑工程施工模式, 具有施工周期长、环境破坏大、施工效率低下等问题, 在建设中虽然能够在一定上满足我国新时期对于大规模建筑的要求, 但是对于环境牺牲较大, 严重与国家未来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相悖, 不是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 而装配式建筑工程模式恰好能够弥补传统现浇筑建筑的缺陷, 以一种更加环保、更高效率的方式推动建筑施工的发展。由于我国相关研究装配式建筑工程模式的理论研究较少, 鉴于此, 本文以装配式建筑与现浇筑建筑成本差异为切入点, 基于实证分析装配式建筑与现浇筑建筑的成本对比, 找出装配式建筑成本较高的原因。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现浇建筑,成本,实证分析

参考文献

[1] 方保林.基于价值工程的装配式建筑与常规现浇建筑成本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 2017 (12) :120-121.

[2] 宋诺, 姜永生, 王德东.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施工阶段可持续性差异研究——基于某项目的实证分析[J].工程管理学报, 2017, 31 (6) :34-38.

建筑工程与建设工程范文第4篇

【摘要】随着电力行业的迅猛发展,电力工程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构成,对电力工程预算管理中的劳动定额进行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劳动定额与工程预算管理入手,探讨了当今当前电力工程中劳动定额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意见,有一定的参考与指导意义。

【关键词】工程预算管理;劳动定额;电力工程

1.劳动定额与工程预算管理

电力工程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构成。因为电力工程的技术性很强,施工规模和投资都比较大,在进行电力工程建筑时,必须依照相关的规章制度,对电力企业实行严格的工程预算管理。工程预算,即指在一定时间内,根据资料及实际情况,为具体电力工程项目的收入、支出情况制定计划,并且,根据货币形式,评价相应的工程项目的投入,进而反映出电力工程的实际经济效果。定额是一种既定的标准额度,也是对特定事物进行处理的数量界限,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应用普遍。劳动定额即指一定的技术、生产、以及组织的条件下,运用科学的方法,采用具体计量形式,规定工作进程及劳动中的消耗量的限额。对劳动者而言,劳动定额反应劳动效率定量要求,也是反映劳动成果的重要尺度。随着现代电力工程分工协作的发展及完善,对其进行科学的工程预算管理的要求愈来愈高,也应当配有科学、合理、先进的劳动定额,其对电力工程生产、经营以及管理等各个方面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现代电力工程中,如果要提高工程的工作效率及管理水平,应当大力加强电力工程管理中劳动定额的管理工作,对其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及探讨和解决。

2.当前电力工程劳动定额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对劳动定额管理工作的重视

由于很多电力工程的生产任务十分紧张繁忙,在实际中,经常存在为了赶进度,完成任务,在实际生产工作中不重视劳动定额管理工作的情况,经常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很多电力工程只把劳动定额认为是奖金分配与计划编制的依据,不能真正发挥其在工程实际过程中组织协调,生产计划以及员工激励等方面更为重要的作用,实际工作中,其权威性和严肃性不能得到维护,定额控制难度很大。

2.2 人员专业素质较低且不稳定

电力工程中,经常因为对劳动定额管理工作的重视度低,工作人员很多都是技术岗位或一线工人,他们经过简单培训后,便可以转行从事劳动定额管理工作,普遍会有专业素质偏低的现象。相关劳动定额管理的知识缺乏、管理意识淡薄,很使得他们很难适应管理工作;另外,由于劳动定额工作人员的岗位系数偏低,职称评定难,待遇偏低,这使得一些文化及专业素质较高的员工从事该项工作时,也有不安心,不稳定的情况发生。

2.3 劳动定额管理的基础工作薄弱

定额编制方法的不平衡性。大多数电力企业劳动定额编制方法依然是经验估工法,该方法会受到人员水平以及经验局限的影响,制定出的往往会出现或高或低的情况,准确性低,水平不平衡。劳动定额实施的偏差。从大多数电力企业劳动定额实施情况来看,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劳动定额不能随及时下达到一线岗位,导致管理与生产脱节;管理人员不能很好地与同一线工人及时沟通,导致工人不能努力完成任务,反而想方设法向管理层要求放宽定额,出现工作上的消极怠慢。劳动定额修订的滞后性。劳动定额的修订是劳动定额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新定额产生的标志。由于之前工作的脱节,使得劳动定额的修订工作无法与实际相适应。同时,还存在管理层经常调整劳动定额,使得定额修订或制定不合理,额带有随意性,影响其贯彻与执行。

3.工程管理中定额管理的改进建议

3.1 确定合理的劳动组织

工程管理中,劳动组织的构成的基础是劳动分工与协作,而其作用,是已当前劳动组织形式为为内容,对不同劳动者、劳动班组以及机械进行测定,并通过工效的研究方法,进而研究出当前劳动形式中存在的细微问题,以寻求新的、合理的以及比较科学的劳动组织形式。电力工程中,有电气化改建工程、新线一次电气化工程以及有线电气化技术改选工程等等。这些工程形式,无论在在施工组织、操作、以及技术等方面都有很大大差异,同时,又会受到自身运行设备例如“断电接地”或“施工、封闭点”的约束。所以,在电气工程建设以及扩建施工的过程中,所有的施工单位应当根据不同施工工程形式的特点、工作量以及工作内容等,采取科学、合理的劳动组织形式以及施工方法,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益。比如在工作工程中,施工单位可以通过对现场实况及资料的测定及分析,首先确定停电施工作业程序的劳动组织形式,其作业程序为申报停电作业计划、填写停电作业票、要令、验电接地、停电施工、拆除临时接地线、消令、恢复送电、运营观察、结束等系列程序。

3.2 确定先进合理的定额水平

劳动定额管理的核心是劳动定额水平,所有劳动定额作业及管理的进行都应当围绕“定额水平”这个中心环節。所有,电力工程中定额管理的关键便是确定正确的劳动定额水平,确定时应当遵循合理、先进、科学的原则。先进合理的定额水平,是低于先进生产者或高于现行一般水平的水平,它既指个别先进生产者的水平,也不是大多数工人已经达到的水平。劳动定额水平不仅要先进的施工生产技术以及新的技术革新成果,还要考虑到改进劳动操作方法、组织以及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可能性、方法推广的先进技术经验,同时,还应该实事求是地分析情况,因时因地制宜,将施工生产、管理、技术,劳动者的文化程度、体质、以及思想状况等许多方面的因素考虑在内,反映出实际可以达到的生产水平。资料分析表明,劳动定额的普遍水平介于平均完成水平以及先进平均完成水平之间。

4.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劳动定额电力工程的预算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电力工程中,企业施工定额的编制、人工成本的控制管理以及行业预算定额的补充等都离不开劳动定额。虽然目前的定额管理存在着许多问题,但是,劳动定额的完善以及定额体系动态管理的建立需要所有电力工程人员的工程努力,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范存良.关于搞好国有煤矿企业劳动定额工作的探讨[J].经济师,行业经济,2004(4).

[2]尹国富.关于国有煤矿企业劳动定额管理的思考[J].中国高新技术煤矿企业,2009(4).

[3]桑华.新时期劳动定额管理的若干对策[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11).

[4]杨德民.劳动定额管理的定位与发展[J].航天工业管理,2003(5).

[5]安鸿章.劳动定额管理的新特点和新趋势[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2(1).

作者简介:田芯铭,四川大英人,大学本科,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公司安装工程工作定额、劳动定额分析。

建筑工程与建设工程范文第5篇

摘 要:以高等工程教育中工程设计能力培养为核心,明晰了高等工程教育培养现代工程师的目标,阐述了工程设计能力是现代工程师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在确立工程设计及其内涵的基础上,论述总结了工程设计教育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工程设计方法。最后提出了院校工程教育阶段工程设计能力培养的实施环节、途径和方法,并讨论分析了各环节的内容与目标。实践表明这些环节、途径和方法的实施对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培养和提升效果明显。

关键词:工程教育 ; 现代工程师 ; 工程设计教育;工程设计能力

当前我国正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产业,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国的必然选择,创新特别是技术创新,主体是企业,关键靠人才。高等工程教育担负着培养各种类型的创新型“工程师”和生产服务一线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以工程设计能力为核心的工程实践能力训练是高等工程教育的本质所在,强调通过现代工程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教育,通过工程设计能力培养和工程实践训练,使工科本科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现代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因此,本文主要讨论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济背景下,工程教育中本科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主要包括高等工程教育及其目标,现代工程师的能力要求,工程设计及其方法,院校工程教育阶段(工程设计教育)的工程设计能力培养等四个方面的内容。通过分析讨论使工程教育中更加突出工程设计能力培养,更加科学合理、规范有效地设置和实施工程设计能力培养环节,培养以创新为特征的时代所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

1 高等工程教育及其目标

教育承担着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重大社会使命。高等工程教育是教育科学与工程技术的交叉与融合,是专业教育。它的显著特点有三个:一是以技术科学作为主要学科基础;二是以工程技术应用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三是以培养能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工程师为人才培养目标。[1],技术科学基础与工程技术应用之间的矛盾运动构成了高等工程教育区别于其它类高等教育的特殊性。技术科学是基础科学与工程技术之间联系的桥梁,其内涵是“研究相邻几门工程技术方面普遍出现的问题---共同性自然规律,把工程实际中所用的许多设计原则加以提炼、整理和总结,使之上升成为理论,因而就能够把各个不同领域的工程实际的共同性显示出来,并服务于工程技术”[1]。基于高等工程教育的特征、内涵,院校工程教育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使受教育者获得较为系统的理工学科的理论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使其在毕业时具备成为合格现代工程师的基本素质和条件,或者称为现代工程师的毛坯。

2 现代工程师的能力目标

高等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工程师,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的多层次、多类型的现代工程师。因此,必须用符合时代要求的先进的现代工程教育观指导现代工程师培养。理论知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工程实践训练之间的关系、地位与内容融合问题一直是高等工程教育讨论的核心问题,因而其改革的重点和策略一直围绕着核心问题而展开。长期的工程教育实践使教育者深刻反思、认识到:培养现代工程师,必须坚持科学教育与工程实践训练并重的核心理念。二者并重并统一于工程师培养过程的工程教育观是现代工程教育观的核心内容。现代工程对现代工程师的基本素养和能力要求也证明了现代工程教育观的科学合理性。现代工程已经形成了以市场需求为源驱动力,以研究开发、技术设计、制造运行、营销管理和咨询服务等为主要服务环节,以有效供给市场、提高供给质量为目的,以绿色技术、绿色制造、绿色产品和资源循环为工程理念的工程生命周期,如图1所示。其中,最基本的是研发、设计、制造和营销,而设计处于中心地位,是联系他们的纽带。

设计活动的驱动输入是基于主体需求和研发的初步试验品,其输出结果是明晰和规范的纸质和电子图式(图示、图形)模型、程序及操作流程和相应的技术说明文档,也包括在不同的设计阶段试制的样机或实物模型。制造(建造)的驱动输入是设计输出的结果,其输出是投放市场或服务社会的工业产品(软件、硬件)与服务。在经营销售与服务活动过程中,工业产品完成自己的寿命(主要是产品或者设备的技术寿命和经济寿命),从而为下一代产品设计提供新的需求和技术信息。这就要求现代工程师必须掌握扎实的自然、人文社会和管理科学基础,掌握以技术科学为主要学科基础、工程技术专业知识与技能,并能够综合应用科学的知识、方法和技术手段分析和解决各种工程实际问题。 [2]美国经过大量研究论证,发现产品成本的70%由设计阶段决定,有效的设计能够提高产品质量、减少成本、缩短生产周期,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3]因此,工程设计能力,包括工程创意创新设计能力是现代工程師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它决定着国家工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能否走在世界前列。必须将工程设计能力培养包括科学知识、工程设计理论方法、工具手段和创新意识、能力等贯穿于工程教育全过程。

3 工程设计及其方法

设计是基于某种需求的有目的性的创造活动,设计需要有创意构思和设想计划。在我国2012年公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门类设置中,设计学第一次独立以一级学科的形式出现,设计学的主要研究领域有工程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信息与交互设计和手工艺设计等。

3.1 工程设计的内涵与发展

辞海[4]中关于工程设计概念的外延侧重于建造性工程设计,实际上除建造性工程设计外,还有大量的不断延伸和拓展的制造性工程设计。本文主要讨论制造性工程设计,就是将多种材料经过多个复杂的加工处理过程,做出一种新的复合材料或者、产品、设备、装置、装备和系统来的工程设计方法。工程设计的研究内容注重于功能、性能、结构、材料、环境、成本、程序、工艺和流程等。文献[5]将工程设计的内涵概括为:工程设计实际上是求解一个工程问题的思维和实践过程。进一步说,也就是在给定的初始状态和各种约束条件下,经过构思和创造,解决有关参数的选择与优化问题、设备工具与工序的选择、各种界面的衔接与匹配问题、工程组织管理问题,效率、效力和功能的提升与优化问题,形成一个能够从初始状态经过一系列中间环节转化为现实目标状态的设计结果的活动过程。该设计结果可以是工程设计图纸、运作方案、工程规划(计划)、工程规范和工程标准等,更为显著的特征是,在工程实践中依据这些工程设计结果,可以建造或者制造出人造物来。

伴随着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的发展,工程设计的演化大体可分为传统工程设计、现代工程设计和创新设计三个阶段。[6]传统工程设计,指工业革命之前的工程设计活动,是基于个体和手工作坊制的师徒口头传授经验和技艺的设计,设计工作主要在于产品或系统功能的构造。工匠既是设计者、制造者也是销售者,制造过程主要依靠手工完成。现代工程设计开始于工业革命之后,特别是电气化时代的出现,社会化机器大生产的分工,设计逐渐和制造分离开来,逐步形成了专业的设计工程师。这时,大学也将工程设计作为课程教学的内容,1852年,德国Reuleaux教授的《机械原理》教材问世,工程设计主要基于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创造应用价值,通过市场竞争与选择创造经济品牌价值。在此阶段,工程设计理论与方法学,工程设计方法与技术,设计自动化方法和技术,设计工具等逐步建立、形成和发展。工程设计作为广义制造中的核心和灵魂等到确立。20世纪60年代,美国、英国和德国发起了一系列的有关工程设计的研究活动。德国提出了“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在设计”的口号,对工业中获得的经验进行提升和理论概括,1976年,Pahl和Beiti教授的《工程设计学问世》,随后被译成了包括中文在内的七种语言,成为指导工程设计的经典著作。[7]美国主要通过从外部观察对工程设计过程进行归纳概括,目的在于建立工程设计理论和支持工具。目前我们国内流行的仿真、工程设计支持软件几乎全部是美国公司的产品。基于传统工程设计、现代工程设计而成长起来的创新设计,设计的过程、方法、对象、制造和经营服务都依赖于互联网环境、知识信息大数据,设计更具有个性化、定制式和系统创新的特征,设计以绿色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为未来发展方向。在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内,以系统建模与优化计算等先进工程设计技术为支撑,建立具有丰富设计知识库和模拟仿真的数字化智能设计系统,并能够在不同地域的虚拟数字化环境里并行、协同地完成全数字化产品设计,结构、功能和性能的计算、优化仿真和整体装配运行。[8]创新设计是我们当前和后续努力达到和实现的目标,通过创新设计引领我国制造业强国、现代化国家的实现。创新设计的实施需要大批的掌握创新设计理论、技术和方法的人才支撑,以工程设计的教授与学习为核心的工程设计教育,就成为了高等工程教育培养现代工程师的第一位的核心的内容。

3.2 工程设计的显著特点

世界著名空气动力学大师冯·卡门说:科学家发现(discover)已经存在的世界;工程师创造(create)一个过去从来没有的世界。后来有人补充说,艺术家想象(imagine)一个过去和将来都“不存在”的世界。因此,“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技术创新”和“工程设计”成了固定搭配词语。工程设计把工程和科学明显的区分开来了。科学研究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工程问题的解答具有非唯一性,是在多项约束和矛盾冲突中协调实现的。因此,工程设计的显著特点包括:创造性、复杂性、选择性和妥协性。工程设计要求工程师以工程可实现性为必须前提条件,针对实际的工程问题给出可行的、可操作的实施方案。

3.3 工程设计基本方法

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特别是细分的各工程领域在其单元(部件)、设备、系统及其产品或者工艺流程的设计方法上各有特点,综合各方共性,讨论一般工程设计的基本环节、内容要求,对提高工程设计教育质量,培养适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工程技术人才是有重要意义的。一个基本的设计过程通常包括:需求调查与分析,制定设计方案,模型制作,方案测试评估与优化和编制用户手册等主要环节,是一个具有反馈和循环的动态过程。设计流程如图2所示。

(1)需求分析。以需求为源驱动力,发现与明晰工程设计问题,以形成设计要求说明书文档为标志。设计要求说明书的主要内容包括:设计对象的总体目标,功能要求,性能指标(技术指标或总体技术水平的要求),结构外观要求,环境目标要求,安全性,可靠性要求,成本要求和时限要求,等等。

(2)方案设计。以所形成的设计要求说明书内容为目标,收集设计所需要的信息完成设计分析;以工程设计的主要因素为主线,提出尽可能多的设计构思,将最能取得希望效果的构思以功能结构图、模型、语言和文字等方式呈现出来;进而对各种构思进行筛选,从而获得实现目标的比较满意的设计方案。

(3)模型(原型)制作。以获得的满意设计方案为指导,以模型(原型)制作或者开发原型机为主要任务,发展构思、检验产品的造型结构以及零部件的装配关系,进一步完善产品设计方案。该环节包括图样绘制和制作模型两个阶段,产生工作原理图、整体和局部结构图(包括加工要求)、装配图和不同的模型制作。现代设计过程中广泛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技术,模型或原型连接、装配和试验,全部在计算机支持的可视化系统中可以完成。

(4)方案测试、评估与优化。测试的目的是检验产品在结构、功能和技术性能等方面是否达到了设计要求说明书的指标要求,同时,对设计方案和产品进行全面的评估,以便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

(5)编写用户手册。用户手册也称为产品说明书,它可以帮助消费者正确使用、保养产品,有效发挥产品使用价值。产品说明书一般由标题,正文和标记等组成,要求语言准确、通俗、简洁、内容条理清楚。

4 工程设计能力培养

工程设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工科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培养必须以掌握和运用工程设计方法为主要内容。院校工程教育中的工程实践训练担负着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特别是创新设计能力的重任,通过工程实践教育、训练,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培养必须分层次循序渐进,由基础的初步设计、综合到创新,由相对独立到交叉融合。相应的环节包括: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实训,科技创新和学科竞赛,毕业设计等。

設计性、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是培养学生设计能力的基础。其中,设计能力的培养过程是在明确实验目标任务与要求的基础上(需求),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设计方案)、选择仪器设备、自行搭接实验线路(模型制作)、拟定实验步骤、完成实验任务(方案测试)、撰写实验报告与交流等阶段组成。这是工程设计能力培养的起步,必须把工程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融入其中,指导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从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到专业课,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项目的数量应依次增加。以项目数计,总的设计性、综合性的项目数应在60%以上。

课程设计:该环节是在工程基础课程、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之后设置,与课程学习内容紧密相关的具有综合性的小系统、产品或者设备、单元(部件)等的设计/开发任务。主要包括任务确立、市场分析、方案设计、加工制作、调试运行、分析测试和撰写设计报告的全过程。总体课程设计设置数目不少于3个。通过训练,使学生能够巩固和提升工程设计能力,将所学习的工程设计理论和方法、专门领域的设计知识、设计支持工具(CAD、CAE、EDA)等方法和工具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起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同时,能够考虑各种约束关系。

综合实训:为提升工科大学生工程技术设计能力而设置工程实训环节,实训以各专业工程技术专题为基础、实施“实践(习)+培训”的工程实践训练。真实的企业环境,严格的企业运营管理制度和市场化的设计项目实战是达到综合实训目标的三大必备要素。

科技创新和学科竞赛:是工程设计能力和个性化培养的重要途径。根据兴趣和特长,学生自由选择项目,撰写提交项目申请书(包括项目的依据和需求,实施方案,仪器设备和工具,项目计划与经费预算等),自行组织3人左右的项目团队。指导教师团队对学生选题进行答辩,确定资助项目与经费,项目完成时必须提供设计作品,进行验收和答辩。此基础上,进一步选拔部分学生参加如电子设计竞赛、“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和机器人竞赛等学科竞赛项目。实践证明,这些科技创新活动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有效提高学生设计、综合能力,运用新型设计/开发工具的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

毕业设计:是工科各专业本科生在院校工程教育阶段工程设计能力培养的最后一个全面的综合性实践环节,是针对某一课题任务(企业实际问题)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技术和设计开发工具来构思设计方案,并予以实现的创新过程。具体需要完成调研选题、需求分析、文献综述、方案论证、系统设计、分析测试、性能分析与交流和撰写设计报告等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步骤。毕业设计题目类型可分为工程设计型、实验设计研究型和软件设计/开发型等。此环节采取校内外相结合,以校外企业实践基地为主来实施。

依照上述思想,作者及其团队在江苏理工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教学实践中实施了多年,学生普遍掌握了基本的工程设计方法,具备了工程设计的初步能力。近10年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学生获得了全国电子设计竞赛省级三等奖以上奖项85项,近6年获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44项,近4年的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智能车竞赛获得赛区二等奖以上奖项15项、全国一等奖2项,近3年的全国大学生物联网工程设计竞赛赛区特等奖2项、全国二等奖1项。

5 结语

综上所述,紧紧围绕院高等工程教育中工程设计能力培养问题,从高等工程教育及其目标、现代工程师的能力要求、工程设计及其方法、院校工程教育阶段(工程设计教育)的工程设计能力培养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和探讨。目的使得工程教育中更加突出工程设计能力培养,更加科学合理、规范高效地设置和实施工程设计能力培养环节,培养适应以创新设计为时代特征的工程技术人才,为实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 张光斗,王冀生.中国高等工程教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2] 余寿文,王孙禺.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师的培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3):1-7.

[3] 雷庆,王敏 .工程设计与工程设计教育的历史解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38-44.

[4]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Z]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

[5] 殷瑞钰,汪应洛,李伯聪.工程哲学[M]. 2版.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6] 路甬祥. 关于设计进化的再思考[J].机械工程导报,2014(2):3-5.

[7] 冯培恩. 设计、创新及其发展环境[J].机械工程导报,2014(2):24-28.

[8] 周济.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J].机械工程导报,2013(1/2):3-9.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Engineering Design Ability

LUO Yin-sheng, YU Yang, TAO Wei-ge, LIU Xiao-jie, SONG Wei

(School of Electrical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angzhou 213001, China)

Key words: engineering education; modern engineer; engineering design education; engineering design ability

責任编辑 祁秀春

建筑工程与建设工程范文第6篇

本专业培养具备烟草化学、卷烟加工工艺、卷烟产品设计、烟草质量检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掌握一定的烟草种植理论与技术,能在烟草相关单位或部门从事技术与设计、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卷烟工艺学、烟草化学、烟草原料初加工、卷烟调香学、烟草机械、烟草原料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掌握烟草主要成份的分析方法和烟叶复烤发酵、卷烟加工、产品设计以及烟叶生产的原理和基本技能;具有在烟草行业内从事生产管理、研究开发、质量控制的基本能力。

三、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扎实的烟草化学、卷烟调香学、烟草原料初加工、卷烟工艺学、烟草品质检测、卷烟物流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了解卷烟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前沿及其发展趋势,具有卷烟配方与调香技术设计、新产品研发的初步能力。

3、具备卷烟工艺管理、卷烟原辅材料研发的初步能力,掌握烟叶复烤发酵、卷烟制造的生产工艺技术。

4、具有烟草理化成份分析与检测、烟草质量评价及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5、熟悉烟草法规,了解国际、国内烟草产业发展趋势和相关政策,并具有一定的烟草专卖管理和市场营销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知识、处理信息的能力,并具备较强的研究决策、组织管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四、主干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

五、核心课程

卷烟工艺学、烟草原料初加工、烟草化学、卷烟调香学、卷烟机械、烟叶分级、烟叶品质分析、烟草原料学。

六、主要实践环节及主要专业实

主要实践环节:卷烟工艺实习、烟草加工设备实习、电工与自控实习、卷烟调香学实习、生产实习与毕业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烟草原料初加工实验、卷烟配方设计实验、卷烟调香学实验、烟草加工工艺实验、烟叶分级实验。

七、学制 4年。

八、全学程时间安

全学程以4年计共201周,其中:理论教学109周,实践教学38周,入学教育1周,毕业教育1周,军事训练2周,考试8周,寒暑假37周,机动5周。另分散安排劳动4周,利用假期进行社会实践2周。

总学时为2560,其中必修课2074学时,占81%,选修课486学时,占19%;选修课中人文社科类不少于150学时,其余由学生自选。

九、毕业最低学分要求

学生取得下列学分,可取得业务方面的毕业资格:

必修课学分105.5学分,选修课学分21.6学分,实践等其它环节40学分,毕业论文(设计)学分5,合计172.1学分。

选修课学分中人文社科类不少于7.5学分,其余学生自选;在实践等其它环节中,系列学术报告不少于2学分(至少6次),其余为自然科学类和社会实践、科研训练学分。参加过社会实践和科研训练的记2学分。

上一篇:药理学课程范文下一篇:声颂协会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