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技巧范文

2023-09-21

高中数学技巧范文第1篇

1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问的缺陷

1.1 形 式过于单一

在传统的高重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通常都是单一的一对一的回答方式,教师采用提问的方式主要是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 同时了解某个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然而这种方式使得没有回答问题的学生放松了精神,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同时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判断学生回答问题正确与否之后,直接给出正确答案,不利于学生的思考和总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注重死记硬背一些解题方法和步骤,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更不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这种方法容易导致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产生混淆的现象,只是脉络不清晰,学习效率极其低下[1]。

1.2 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伴随着近年来,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给高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高中教学不仅要以知识的传授为主,更要注重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提出问题,只留给学生回答对错的时间, 而不让学生自主分析问题正确或者错误的原因,一个数学问题的正确思路和解决方法都是由教师来进行讲解和回答的。这种教学模式剥夺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学生在课堂中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不利于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更不利于学生扎实的掌握基础知识,从而教师尽心尽力的授课,达到的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2]。

2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改革策略

2.1 科学设置课堂数学问题

新课改要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提问,应注重问题内容与高重数学教学内容的相符,不仅要能够符合本堂课程的教学内容,还要与本学期的教学内容相关联,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数学知识的框架,对数学学习能够进行整体和系统的掌握。科学设置课堂数学问题,要求教师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精心进行问题设计,将问题的设置与已经学过的知识相连接,还要引出新的教学内容,例如,在讲授圆与直线位置关系的时候,通过提问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将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画出来,这一过程中,学生得到了充分的思考,并且积极参与到了学习当中,对学习感到很有兴趣,然后再由教师对圆与直线的具体关系进行讲解, 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3]。

2.2 重视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提问知识重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提出问题之后,很快就会将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直接传授给学生,这种教学方法,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不利于学生提高数学思维,更不利于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提高。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高中数学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提出数学问题之后,留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使学生在思考过程中深刻认识到自己疑问,再有教师进行解答,学生会觉得豁然开朗,对知识的记忆也就更加深刻,教学效率也就能够有所提高。

2.3 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适中

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在课前直接提出本堂课程中最重要的知识点,作为一个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这种做法使得学生感到困惑,对问题难以下手,同时还会使学生感到数学问题难度很大,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恐惧心理,不利于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到学习生活中来,因此教师在对数学问题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数学问题的难易程度,最好能够贴近学生的生活,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例如,等差数列的讲解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在黑板上列出等差数列的组合:12,14,16,18……和11,13,15,17……等,让学生努力进行观察数字特点,以此来导入新课程的内容, 通过总结为学生解决疑惑, 通过灵活的设问,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高中数学具有逻辑性和思维型较强的特点, 数学知识深奥难懂,教师应该有效利用课堂提问,及时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重视问题设置的科学性,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加系统化,重视学生对问题思考的过程,从而对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还要注意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适中,才能够消除学生学习数学的恐惧心理,逐渐建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摘要:在高中的学习过程中,数学的学习至关重要,它是高中学习的三大主科之一,由于深奥难懂的特点,很容易给学生造成分数差距。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经常采用提问的方法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提问,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从而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然而,传统的课堂提问还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提高,伴随着近年来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数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转变提问方式,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

高中数学技巧范文第2篇

仿句,就是根据试题设置的语言环境和提供的例句句式特点,在充分了解语意、感受语脉、品味语境的基础上,仿写一个或几个内容相同、句式一致的句子。仿句常与修辞手法结合起来考查,也经常同连贯题结合起来考查。仿句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考查学生对语言规律的认识与提炼能力,也考查学生对语言、语法修辞的积累与运用。它题目虽小,但所涉及的能力层次比较高。

[解题思路点拨]

1.认真读题,审清题目要求(包括明示要求和隐含要求),把握思考的方向。

2.认真分析例句,弄清例句特点。

①内容上,仿句应与例句思想一致,内容贯通,相互映衬。

②试题往往给出了句式,或要求与某一画线语句句式相同,这样,句式的一致就成了仿句是否符合要求的关键。所以,答题时要注意例句的句式特点,尤其是分句间的关系,关联词语也要一一对应。有时,例句在标点中也有暗示,如分号要填并列关系的复句,冒号表示要总括。

③注意例句的修辞手法,仿句要与之相同。

④注意例句的感情基调,例句要褒,仿句就不能贬,仿句要与例句的感情基调一致。

3.组织语言仿写,如果和比喻结合起来考查,还要注意展开联想和想象,选好喻体。

4.检查仿句是否符合要求。

[题型例析]

一、续写式

〖2006.杭州市课改卷〗根据语境,仿照划线句子,接写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我们应该心存感激,感激生活对我们的厚爱。我们没有捕鱼耕种,却能品尝到美味佳肴;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存感激,是一种明朗的心境,一种人性的光辉。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贪婪与抱怨;__________。

〖解析〗此题要求根据语境,仿照划线句子的句式特点,续写句子。仿照第一个划线句写出的句子要符合“我们没有„„却能„„”的句式特点,仿照第二个划线句写出的句子要符合“多一份„„就少一份„„”的句式特点。要求内容合理,句式基本相同,语意贯通。示例:①我们没有采桑织布,却能享受到锦衣华服。②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苛刻与冷漠。

二、套写式

〖2006·大连市课改卷〗仿照画线句子,写一段话,介绍自己的家乡特色。

来到首都北京,你会领略天安门的雄伟壮丽,品尝烤鸭的香嫩甜美,一定会不虚此行。

仿句:来到我的家乡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定会不虚此行。

〖解析〗套写式仿写与续写式仿写的不同就在于,套写式仿写的句子在内容上不需与例句保持连贯性,只需在形式上符合例句的句式特点即可。仿写的内容开放性更大。示例:①你会领略滨海路的旖旎秀丽,品尝海鲜的新鲜美味。②你会领略大黑山的巍峨壮丽,感受新港的迷人魅力。

三、改写式

〖2006·天津市课改卷〗参照加点的文字,改写画线部分,使这段话形成句式整齐的排比句。

理想不是现成的粮食,而是一粒需要我去播种的种子;理想不是绘就的画卷,而是一张白纸,需要我去描画;理想不是葱笼的绿洲,而是一片荒漠,需要我去开垦。

〖解析〗由于画线部分的句子与下面的句子句法结构不一致,所以无法使这段话形成句式整齐的排比句。如果把画线部分的句子改写成“理想不是现成的粮食,而是一粒种子,需要我去播种”,就与下文句法结构一致了,这样才能使这段话形成句式整齐的排比句。注意的是,改写时不得加字、减字。

四、图文式

〖2006·河南课改卷〗仿照下面的例子,对“采”字作解说。(插图略)

比:“比”字,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人,两个并列的人挨得很近。“比”,最初的意思是并列。如:比邻。

采:

〖解析〗这是一道很有创意的图文式仿写题,由插图和文字说明两部分组成,其中文字是对插图内容的解说。试题选取的两个汉字都是会意字,会意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组合在一起,产生一个具有新意义的字。两幅插图是对两个会意字的形象诠释,对“采”字作解说,就是将插图的形象诠释为语言文字。因此,答题首先要仔细观察图示,挖掘出其中的隐含信息,然后仿照例句的句式特点,对插图内容作解说。示例:上部是一只手在抓取,下部是结满果实的树,上下两部分合起来的意思是摘树上的果实。“采”,最初的意思是采集、选取。如:采摘、采取等

五、名人名言式

〖2006·广东江门市课改卷〗仿照示例,运用古诗文名句,再写一句话。

示例:结识古仁人,我赞赏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

仿写:结识古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名人名言式仿句题就是仿照示例的句式,引用名人名言写一句话,这类试题注重考查学生对语言、古诗文名句的积累与运用。答题要注意诗句内容要与古仁人相符。示例:我慨叹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离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的悲壮。

六、名著感悟式

〖2006·包头市课改卷〗联系自己的读书实际,仿照“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正气歌》学得做人的原则”写一句话。我从《__________》学得__________

〖解析〗此题要求仿照划线句的句式,联系自己的读书实际,写出自己读一部名著后的感悟(所得)。第一空填一部名著,第二空填阅读感悟(所得)。示例:①从《童年》学得对待苦难的态度②从《西游记》学得神奇的想象。

七、托物寓意式

〖2006·绍兴市课改卷〗。读下面两首小诗,选择其中一首,进行仿写。

(一)

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

(二)

空中的鸟!

何必和笼里的同伴争噪呢? 你自有你的天地。

仿写:

〖解析〗此题要求仿照示例写一首小诗。首先分析这两首小诗的特点:这两首小诗都是通过某一种事物,借助托物言志(借物抒怀)的手法,运用某种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某种抽象的道理,言简意丰,蕴含哲理。明确了两首小诗的特点,接下来就可以进行仿写了。仿写时,先选好一种事物,然后仿照示例中的两首小诗的格式和句法(包括标点),按照两首小诗的特点进行仿写。

示例:

(一) ①山间的花!/你迎风摇摆时,/忧愁便抖落了。 ②田里的谷穗,/你弯腰俯首时,/心里便踏实了。

(二) ①空中的鸟!/何必羡慕飘浮的云呢?/你自有你的灵性。

②地上的蜗牛!/何必与壮硕的水牛比力气呢?/你自有你的能耐。 ③海中的鱼,何必和池中的同伴喧闹呢?你自有你的天地。

仿写句子,即依照已有句子的形式造出新的句子来。这一类题目从思维的角度看,是考查考生的联想思维能力和迁移能力;从语法的角度看,是考查学生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能力;从表达方面看,是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 综观这三点,怎样仿写好句子呢?本人认为主要注重以下三方面:

一、形式的制约性

(1)句式的限制

与例句的句式相同或相似,这是仿写在形式上最基本的要求。仿写时,可视试题的要求与例句的特点,写成相应的对偶句、对应句、排比句或句式相似的短文等。

(2)修辞的要求

运用修辞手法仿写句子,这是仿写在形式上最常见的要求。仿写时,应根据试题要求或例句特点,正确使用各种修辞方法,特别注意不能忽略隐含在例句中的修辞方法。

例如:仿照下面的例句,任选一个事物分别从正面和反面立意,写出两个对人生有警示作用的句子。

彩虹 正面:为让别人赏心悦目,献上自己七彩的人生。

反面:只务虚而不务实,决定了它只能昙花一现。 仿写:落叶 正面:为让树干得到滋养,献出自己短暂的生命。

反面:只享乐而不扎根,决定了它只能随风飘落。 简析两个句子都仿用了例句的句式,都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用象征的手法突出了人生的寓意。

二、文意的统一性

(1)表意的特点

仿写要切合材料的语境。要做到句意的连贯和统一,切合语境是仿写的重要原则。从题型看,仿写主要有嵌入式、续写式和提供范例式三种,前两种形式的仿写不仅要考虑与上下文的衔接和照应,还要注意仿写内容与语境的一致性,甚至也包括用语特点、情感基调和文体风格等,这是仿写时最容易被忽略也最难以把握的地方。相比于前两种形式,提供范例的仿写就要自由得多,但这种自由主要表现在仿写内容不再受到语料的制约,而在行文特点等方面仍须与提供的范例力求相似。

(2)选材的技巧

高中数学技巧范文第3篇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并准确概括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第二种模式 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第三种模式 分析语言特色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第四种模式 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第五种模式 一词领全诗型

2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

(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答题示例: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第六种模式 情感、主旨型

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提问变体: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或者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

答题步骤:

(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

(3)抒发什么情感

答题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06年全国卷2)

南柯子 王炎

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2)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相感情。

答: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步骤一)(因为没有什么特别的表达技巧,所以步骤二跳过)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步骤三)

再如: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05年全国卷2)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

3 答: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步骤一)作者主要是通过这幅想像的画面,(步骤二)来表现“思家”的。(步骤三 题目已经说明情感)(想像1分,画面描绘2分)

*第七种模式 评价题型

提问方式:评价题是先列举出一首或几首诗词,再引用一段古代诗词评论家或后世人对诗词特点的评论语,要求你先判断这个评论是否正确,是否合理,然后阐明理由。这种题型酷似政史考试中的判断说理题。其实这类题型只是前六类题型的变体,没有直接提出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分析问的是内容、主旨,还是表达技巧,然后结合问题和诗歌进行恰当的表述。

答题思路:

(1)认真审题

(2)深入阅读理解诗词

(3)结合诗歌内容,结合评论答题

答题注意:紧扣诗文内容,点面结合地分析;阐明理由时,紧扣评论关键词

答题示例: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作简要说明

分析:这是一首典型的诗词评价题型。诗歌本意很明了,但命题者借用西方一句诗来概括其艺术特色,回答时思维要稍稍转个弯。所谓“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以小见大,管中窥豹的写法。本文借出土的文物---折戟和吴国二女----二乔来展现三国时期的政治风云变幻。

答案参考: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诗人却通过“小物”“小事”来表现的。诗由一个小小的文物“折戟”,联想到汉未分裂动荡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可谓说是“一粒沙里见世界”。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有情味,有风韵,可谓‟“半瓣花上说人情”。

*第八种模式 比较评价题型

提问方式: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

答题思路:

(1)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

(2)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

(3)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答题示例: 16.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05年浙江卷)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解析:题目有两问,第一问是问表现手法上的共同点,不要求分析,所以只写出表现手法就可以,当然如果具体说明,也没错。第二问要求分析这两首咏物诗表达出的情感的不同,因此答题时,要按照情感主旨型模式答全两方面的内容

答:第一问:都用了拟人表现手法。

第二问: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步骤一)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步骤二)

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步骤一)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步骤二)

高考攻坚:语文诗歌鉴赏题万能答题模式例说 河北平泉一中王树德

一、 炼字型

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4、答题模式: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②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③展开联想和想像,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摹景象;④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二、分析意境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 ①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一赏析。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分析诗歌意境,一要注意物象的特点,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

4、答题模式:①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②展开联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③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能用两个双音节形容词概括出来,如:雄浑壮阔、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怆等;④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

三、分析句意型

1、提问方式:这句诗好在哪里?

2、提问变体: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和作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5

3、解答分析:一句诗可能是写景的,可能是抒情的,可能是写人的。写人的方法包括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等。理解一句诗一定要联系上下句并结合全诗进行。

4、答题模式:①阐明语表义,有时要发掘它的深层意思;②分析诗句在写景或抒情或写人方面的表达作用。③简要说明艺术效果。

四、分析语言特色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 提问变体:①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②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3、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这类题要求学生最好能知人论事,因为不同的作者语言风格不一样,如李白雄浑飘逸而杜甫则是沉郁顿挫。但有时候我们不熟悉作者也可以从诗中读出语言风格,有的晓畅明快,有的民歌风味十足等等。

4、答题模式:①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准确点明语言特色(简练传神、凝练沉郁、入木三分、炼字精巧、一字传神、对仗工稳、语近情遥、庄谐俱见……);②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③阐述诗中用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五、分析主旨型题

1、提问方式: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主旨?

2、提问变体:请分析某句诗蕴含了作者当时何种心情。

3、解答分析:分析主旨往往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⑴涉及的文化常识、生活常识、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和自然现象;⑵某一诗句的大意或内涵;⑶诗人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志向追求、生活经历;⑷时代背景、社会现实。

4、答题模式:①分析具体诗句写了什么;②抒发了什么情感,暗寓了什么。

六、分析技巧型题

1、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提问变体: ①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②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3、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首先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其次,要对诗句进行全面多角度分析。

4、答题模式:①准确地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修辞手法:正反对比、巧用比喻、妙用比拟、夸张得体等。表现手法:衬托、对比、虚实、大小等);②结合诗句分析,何以见得是用了这种手法;③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旨意。

来不及了。看过去的练习题吧。 第一,先把答题的框架模式记住

第二,认真对每个框架下的东西分析,想想为什么会这么回答 第三,如果有心把各个不懂的词查查字典 第四,问老师 第五,听天由命

第六,千万不要想不开

6 古代诗歌鉴赏题型设计及答题思路

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境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1:

春行即兴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步骤一)。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步骤二)。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步骤三)。 答题示例2:

游月陂

宋•程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1)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3分)

[参考答案]诗人写了百尺高台、美丽的水光月色,树林和泉声,(1分)营造了宁静(或静谧、幽静等)(1分)的意境,表达了诗人闲适(或恬淡、自在)(1分)的心情。

(2)“林下泉声静自来”一句诗用什么表现手法?请简析其效果?(3分)

[参考答案]反衬(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1分)。淙淙的泉声更突出了月夜的寂静。(2分)

第二种模式 分析技巧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7 3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4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1: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第三联运用了夸张手法(步骤一)写出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步骤二),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步骤三)。 答题示例2:

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

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①堵:座。 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 ③轩举:意气飞扬。 (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主要运用了衬托的手法。② 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来衬托鹰的形象。(把“衬托”答成“烘托”也算对) (2)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①“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表达了猛气犹存、老当益壮的情怀。②“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表达了期待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志向。

第三种模式 分析语言特色

1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3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4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1: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突出的语言特点。

8 [参考答案]清新、自然、质朴(步骤一),描绘的清江、梁上燕、水中鸥构成了一派恬静优雅的自然田园景象;老妻画纸为棋局的痴情憨态,望而可爱;稚子敲针作钓钩的天真无邪,弥足可爱(步骤二)。不作雕饰,自然成趣,生活意味十足(步骤三)。

第四种模式 炼字型

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4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1 :

华子岗

裴迪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请谈谈“侵”“拂”两个字的妙处。

[参考答案]“侵”字写夕阳余辉逐渐消退的过程(步骤一),展现了诗人在夕阳中一步步下山的生动情景(步骤二)。“拂”字运用拟人手法,增强了动感(步骤一),也使人想见山色的青翠可爱、柔和多姿(步骤二)。这两个动词写云光山翠对诗人的眷恋不舍之情,折射出诗人对华子岗的喜爱与留恋(步骤三)。 答题示例2 :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问:结合作品简析《旅夜书怀》第三联中的两个虚词“岂”“应”使用的妙处。 [参考答案]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的意思是“(我的)名誉哪里是因为文章而显扬呢?(我的)官位也真该因年老多病而罢退”。(步骤二)诗人本是以诗文自负的,而一个“岂”字说,表达了内心的愤懑之情。诗人本是想建功立业的,而一个“应”字反其意而用,表达了受排挤被罢官的无可奈何的情绪。“岂”“应”二字,将一个不得志者的心理表现得颇为准确、精炼、传神。(步骤三) 答题示例3: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1)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画面,请为这幅画面拟一个小标题。(2分) [参考答案]驿站秋夜难眠图

(2)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

9 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颈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

答题示例4: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芽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分) [参考答案]用“日暮”即落日,“月初白”即初升的月亮这两个意象,表现时间由傍晚到明月初升的变化,表现作者的孤独寂寞情感。

(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 [参考答案]“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句中“穿”字写出了在萧萧落叶中穿行,而无人相伴的孤独。一人独坐而无聊,一个“数”字表现了主人公的动作神态,更表现出闲极无聊的寂寞情感。

第五种模式 一词领全诗型

1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2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3答题步骤:

(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答题示例1: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参考答案]“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答题示例2:

江阴浮远堂

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得最为强烈和集中(步骤一)。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眺的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蹊径,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之情(步骤二)。

答题示例3:

山行即事

王质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荷雨洒衣湿,苹①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②。

10 [注]①:一种水草。②酲:chéng,酒后神志不清有如患病的感觉,诗中指精神不振的样子。

(1)诗的首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是如何统领全诗的?(3分) [参考答案]拟人手法(1分)。由首联浮云不定议“阴晴”领起,颔联写“荷雨”、“湿”——下起雨来;颈联写“日出”——太阳又出来了。(2分,合情理即可给分)。 (2)颈联所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3分)

[参考答案]借喜鹊的喧声表现对“日出”的喜悦;雨霁日出,波平如镜,爱水的“鸥”尽情地玩乐。有声有形、有动有静,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富有情趣(2分)。诗人精神愉快、神清气爽(1分,意思对即可给分)。

第六种模式 情感、主旨型

1.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2.提问变体: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或者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 3.答题步骤:

(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 (3)抒发什么情感

答题示例1:

南柯子 王炎

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步骤一)(因为没有什么特别的表达技巧,所以步骤二跳过)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步骤三) 答题示例2: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

[参考答案]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步骤一)作者主要是通过这幅想像的画面,(步骤二)来表现“思家”的。(步骤三 题目已经说明情感)(想像1分,画面描绘2分)

第七种模式 评价题型

1提问方式:评价题是先列举出一首或几首诗词,再引用一段古代诗词评论家或后世人对诗词特点的评论语,要求你先判断这个评论是否正确,是否合理,然后阐明理由。

2这种题型酷似政史考试中的判断说理题。其实这类题型只是前六类题型的变体,没有直接提出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分析问的是内容、主旨,还是表达技巧,然后结合问题和诗歌进行恰当的表述。 3答题思路: (1)认真审题

(2)深入阅读理解诗词

11 (3)结合诗歌内容,结合评论答题

4答题注意:紧扣诗文内容,点面结合地分析;阐明理由时,紧扣评论关键词 答题示例: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作简要说明

[分析]这是一首典型的诗词评价题型。诗歌本意很明了,但命题者借用西方一句诗来概括其艺术特色,回答时思维要稍稍转个弯。所谓“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以小见大,管中窥豹的写法。本文借出土的文物---折戟和吴国二女——二乔来展现三国时期的政治风云变幻。

[答案参考]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诗人却通过“小物”“小事”来表现的。诗由一个小小的文物“折戟”,联想到汉未分裂动荡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可谓说是“一粒沙里见世界”。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有情味,有风韵,可谓‟“半瓣花上说人情”。

第八种模式 比较评价题型

1提问方式: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

2答题思路:

(1)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

(2)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

(3)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答题示例: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分析]题目有两问,第一问是问表现手法上的共同点,不要求分析,所以只写出表现手法就可以,当然如果具体说明,也没错。第二问要求分析这两首咏物诗表达出的情感的不同,因此答题时,要按照情感主旨型模式答全两方面的内容。 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步骤一)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步骤二)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步骤一)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步骤二)都用了拟人表现手法。[答案参考] [特别提示]不论回答何种问题,都应尽量涉及三方面的内容:诗歌相关内容、表达技巧、诗歌主旨。例如第五种模式的示例,答案中已包含内容和主旨两方面的内容,如果加上“„折柳‟运用了双关修辞,既指听到的折柳曲,又指联想到的现实生活中的折柳相送的生活场景”,那么就万无一失了。

12

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事物形象(景物、山川草木等)表现诗人的主观的感情。客观事物形象,不仅是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更是含有“意”(情感)的形象,即“意象”。意象是诗人情感显现的载体。

常用意象及内涵如下:

折柳:表示惜别怀远、赠送寄思。 折梅:表示别离、赠送寄思。

斜阳:表示日暮,含有某些凄惨之感。 残月:表示不圆满,孤独忧愁的心绪。 短笛:表示送别、思乡,寄寓思念之情。 落叶:表示悲秋,含有悲苦之意。 牡丹:表示富贵、大方。

荷花:表示夏季,清雅高洁。 兰草:表示高洁、友谊。 秋风:表示萧条、冷落。

归雁:表示思乡之情,游子思念故乡。

黄昏:孤寂、悲伤、悲愁。

芳草:①惜时,人生苦短。②知音。③离情。多比喻凄婉离恨或不息 。 春天:伤春,感叹时间易逝。还有惜春、感春、春恨、春怨、春怀。 秋天:萧条、肃杀、感叹身世之苦。还有惊秋、悲秋、秋思、秋怀。 细雨、烟雾:愁绪、郁闷。 玉门关:征夫离绪。

浮云:飘泊不定,喻游子。

杜鹃(子规):①因其声凄惨,故有凄凉、哀伤之意。②思亲之情,归家之念,乡愁乡思。

青松:节操刚正、坚贞。

杨花、柳絮:愁绪、烦人,飘零、离散。 浮萍:漂泊不定。

菊花:恬然自处,傲然不屈,隐逸。 莲花:纯洁、脱俗、高洁。 梅花:孤傲、脱俗、不屈。 落花:伤春、伤别。 流水:愁绪连绵不断。 月亮:思乡,思人。

大海:心胸开阔,包容一切。

长亭、灞桥:送别的地方,喻送别。 关山月:征夫思家,思妇怀远。 雪:心志忠贞,品格高尚。 蝉:品行高洁。

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霜;思乡。

梅子:比喻少女的怀春。 丁香:愁思,情结。

芭蕉:常与孤独忧愁凄凉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13 桃花:美女的容颜。

青鸟(鱼):表达相思。

孤雁(孤鸿、断鸿):表达漂泊流离、孤凄忧虑的羁旅之情或孤傲、孤高和受尽迫害等情感。

羌笛、胡笳、琵琶:古代西部的乐器,所发出的是凄切或悲壮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往往表示戍边思归。

水:常常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流水又象征着韶光飞逝,永不回头。水是爱情和友情等柔情的象征。

西楼:仅是个象征性的概念,或指闺房,或指曾经聚会之所,或指孤独寂寞的居所,或指登高望月怀远的地点。在诗词中,西楼多属泛指,常指伤心地,是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爱人、友人的处所。

凭栏:意为“依靠着栏杆站着”,但在诗词中使用“凭栏”“倚栏”“凭阑”等词语,或表示怀远,或表示凭吊,或表示抑郁愁苦,或表示慷慨激昂。

(二)意境

“意”就是指作者的主观感情,“境”是指作者所创设的生活图景,主要是由景物构成。“意境”就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场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有两两相对的概念:

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 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朦胧。 繁复—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喧闹。 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静。

(三)借助节日表示情感

1、春日(含有喜庆、希望、美好之意)

借助常见的物象有:春风、青山、梅花、粉蝶、霞日、横管、春光、东风、晴云、柳絮、新燕、新莺、春色、杜鹃、花树、草芽、黄鹂、黄鸟、芭蕉、春昼、草色、杨花、浮萍、绿葵、翠柳、翠微、早燕、桂花、红树、海棠、绿锦、兰花、黄蜂、麦雨、柳花、垂柳、娇莺、芍药、蔷薇、桃花、杏花、红杏、绿波、春雨、兰溪、鹅湖、鸳鸯、桃红、飞燕、点红、戏蝶、山榴、晴翠、棠梨、春流、梨花、白鸥、芳树、白鹭、烟笼、梅杏、菜花、鞭笋、鹊声等。

2、夏日(表示青春、热烈、畅舒情怀)

借助常见的物象有:子规、蚕桑、蛙声、蜻蜓、小荷、黄梅、梅子、鸣蛙、雨蓑、枇杷、种瓜、菜花、芙蓉、莲花、荷香、荷叶、藕花、榴花、榴红、早菱、初莲、白鹭、鸣蝉、萤火、浓阴、莲叶、黑云、稻畦等。

3、秋日(多表示凄清、悲苦、乡思之意。常用愁、孤、残、寂、冷、昏、黄等字)

借助常见的物象有:寒山、秋水、孤烟、芦花、秋夕、秋荷、残阳、桐叶、衰草、黄叶、流萤、霜晴、秋兰、露冷、霜天、鸿声、落叶、夕阳、霜气、夕岚、秋月、冷露、冷桂、寒雁、残霞、渔火、寒塘、去雁、老松、半月、霜月、婵娟、凉雁、虫吟、雁阵、月斜、塞鸿、霜叶、枫林、西风、霜华、寒星、北雁、菊黄、黄花、桔子、蟋蟀、采菊、菊花、荞麦、燕去、清秋、独鹤、昏鸦、寒山、飞霜、清笳、孤灯、林高、残雨、浅沙、荷尽、菊残、橙黄、斜阳等。

4、冬日(表示傲寒、旅景、狩猎、艰难、咏雪等)

借助常见的物象有:冬雪、寒关、琼枝、飞花、江雪、天寒、风雪、草尽、沙雪等。

5、元日(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含有喜庆之意。

6、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热闹之意。

7、寒食节、清明节,怀念、情意绵绵之意。

8、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纪念之意。

9、七夕,农历七月初七,多表达爱情。

10、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表示思人,团圆之意。

11、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表示登高怀乡思人。

12、除夕,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团圆之意

五、鉴赏术语

(一)形象方面

生动、活泼、鲜明、优美、绚丽、明丽、雄奇、峻峭、险峻、雄伟、柔美、意象、意境、明媚、萧瑟、萧条、寂静、清冷、清幽、灿烂、凄冷、凄清、寥廓、辽阔、浩渺等。

(二)语言方面

清新、朴素、雅致、平实、华丽、通俗、幽默、活泼、庄重、简约、简洁、精练、凝练、洗练、含蓄、明快、诙谐等。

(三)表达技巧方面(见上)

(四)思想情感

喜悦、愉快、欢快、激动、兴奋、忧愁、悲苦、孤苦、深刻、建功立业、壮志未酬、积极、消极、旷达、洒脱、悲愤、乐观、悲观等。

1、忧国伤时

⑴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的《过华清宫》。 ⑵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的《春望》。

⑶同情人民的疾苦。如白居易的《卖炭翁》。 ⑷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杜甫《登楼》。

2、建功报国

⑴建功立业的渴望。如陆游的《书愤》。

⑵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的《从军行》。

⑶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⑷山河沦丧的痛苦。如陆游的《示儿》。

⑸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⑹揭露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如杜甫的《兵车行》。 ⑺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的《涉江》。

3、思乡怀人

⑴羁旅愁思。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

⑵思亲念友。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⑶边关乡思。如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⑷闺中怀人。如王昌龄的《闺怨》。

4、生活杂感

⑴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如王维的《山居秋暝》。 ⑵昔盛今衰的感慨。如姜夔的《扬州慢》。

15 ⑶借古讽今的情怀。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⑷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⑸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的《琵琶行》。 ⑹告慰平生的喜悦。如杜甫的《春夜喜雨》。

5、长亭送别

⑴依依不舍的留念。如柳永的《雨霖铃》。

⑵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高中数学技巧范文第4篇

一、立志是学习动力的源泉 立志是走向成功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这旅程的尽头就有一个成功在等待,来庆贺你努力的结果。” 作为一个高中学生,应该学会把握时代的脉博,面向未来,立振兴祖国之志,立自我成才之志,还要逐步培养和树立自己的专业方面的志向和理想。有了远大的志向抱负,就有力争上游、奋斗成才的强大动力,刻苦学习,努力争取优异的成绩。

二、跨越好从初中到高中的学习台阶 初、高中之间,在知识上有它的连续性。初中所学过的知识,都是高中学习的知识基础。但是,跟初中比较起来,高中各学科在知识广度、内容深度上有明显的提高。因此,认识高、初中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方面有什么不同,做好思想准备,并主动积极地创造条件,尽快适应各科学习,是非常必要的。相对初中的学习,高中的学习跨越了知识和能力两大台阶。高中的知识内容与知识结构与初中相比出现了两个飞跃: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大大提高。在能力方面,高中的学习对同学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抽象概括思维能力、逻辑推理思维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自学能力等等都要求有较大的发展和提高。从初中阶段进入到高中阶段,在学习上要跨上一个较高的台阶。为了顺利地跨越这一台阶,我们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要以新的、不同于初中的学习方法,学好高中的课程。

三、寻找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1.努力做到全面发展与培养个性特长相结合 中学生应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就学科学习来说,也要全面发展。语文、英语作为语言文字的基本工具,数学作为运算的基本工具,首先必须学好;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作为现代科技的基础,也要努力学好;政治课的学习,能使我们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历史、地理知识以及音乐、美术等艺术科目,对于文化修养和思想境界的提高,以及培养对高雅艺术的欣赏鉴别能力的发展,都是不可缺少的。 2.学会读书 成功的学问家,都有着迷地读书的特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作为中学生,读书,首先要读好课本,然后还要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 (1)正确使用课本 课本,是教与学的根据。

要学习好各个学科,必须重视并学会阅读课本。有些同学不知道应该怎样使用课本,往往只是在课后从书本中找出解题的公式,把习题做出来,就以为是读了课本了。这种用书的方法,在高中是决不可行的。在不同的学习环节中,都要阅读课本,但有不同的要求。在上课前,最好先预习课本中将要讲授的内容,这一遍是略读,只要知道将要讲什么就可以了,有不明白之处记下来,课堂上认真听明白它。预习是为了使听课心中有数,提高听课效率。课后第一件事不是做练习,而是阅读课文。课后复习,是消化阶段,是自己进行深入理解、分析综合的积极思维过程,必须及时地、仔细地、逐字逐句地阅读课本,并在此基础上,动脑动手,积极消化。最后,在学完每章之后,还应把整章课文再阅读,做一个全章总结,把全章内容整理成有纲有目的系统内容,有系统地掌握它。这是一种知识归纳。 (2)广泛的课外阅读 除了精读课本外,为了开拓自己的视野,培养自学能力,还应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特别是科普书籍和报刊。对科普报刊上的文章,除了自己特别有兴趣的可以精读外,一般只要泛读就可以了。在泛读中可能遇到一些自己读不懂或读得不太懂的问题,这不要紧,从阅读中知道有这么一回事,也是有益处的,这种阅读的主要意义在于扩大你的知识面,活跃你的思维。 3.认真做好实验 实验是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基础和最重要的研究方法。在学习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时,实验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巩固有关知识。因此,必须学会实验。 (1)要认真学好历史上的著名实验。 学习这些历史上著名实验的实验方法、实验原理和实验装置,可以启发我们自己的思路,使我们在自己进行实验时可以进行借鉴,吸取其精华,并认识到对现象的认真观察和科学归纳的重要性。 (2)正确观察演示实验。 课堂上的演示实验,是教师进行*作,引导我们正确观察、从实验中分析总结得出规律的实验。这时我们虽然没有机会动手,但在实验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地看和听,还可以充分地思考。观察演示实验。首先要认真听清老师关于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和怎样安排实验的讲解,明确实验目的,知道要考虑哪些因素,排除什么干扰,用什么仪器,它们的作用如何等等。在演示的过程中,要看清每个步骤的目的、*作过程、现象变化过程、怎样做可以获得成功、怎样将导致失败等等。总之,看演示实验,要认真观察和思考,把注意力放在观察和思考实验目的、原理、装置、实验*作步骤和变化过程上,而不能单看实验结果,更不能只觉得好看、好玩就心满意足了。 (3)认真动手做好实验。 教学中安排的学生实验,是极为宝贵的学习机会。百闻不如一见,更不如一做,要真正掌握实验技能,必须通过自己的实践。 “六要六不要”: 一要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做到胸有全局。不要心中无数,实验中手忙脚乱,实验后对实验结果茫茫然。 二要理解仪器性能及使用注意事项,爱护仪器。不要随意玩弄,任意乱用。 三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及变化过程细节,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粗心大意看热闹。 四要操作规范,养成良好的实验素养,这是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和取得实验成功的保证。不要随心所欲、胡乱操作甚至损坏仪器。 五要既动手又动脑,不但在操作上下功夫,而且积极动脑深入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不要光做不思考。 六要认真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找出产生误差的原因,填好实验报告。不要潦草马虎,为了得到满意结果而拼凑数据。 4.养成做练习的良好习惯和规范 做练习是高中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历来为同学们所重视,它对透彻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起很大的作用。要做好练习,必须有良好的习惯。如果只追求解题的答案和数量,陷入题海中,必然收效甚微。理解掌握基础知识,是正确完成练习的前提条件。基本概念、规律是解题的依据。不会解题或解题错误,常常是因为基本概念和规律没有理解好的缘故。 做练习的正确方法和良好习惯应是怎样的呢? 首先要认真审阅题目。例如在解物理题时,首先应认真分析研究对象和物理过程。要仔细阅读题目中每一句,每一个概念,每一个数字,每一个单位,使自己清楚题意。然后确定研究对象是哪个物体或哪个系统,这些对象经历什么过程,从而确定解题的目标和依据。画草图是帮助我们分析题目,使题目形象化、具体化的途径。要把已知条件和未知量一一列出。练习题中的已知条件,有的是直接给出为已知数,有的不是直接给出,而是间接给出,隐含在一些给出的数值或信息中,要通过分析,根据一些相互关系,才能求出来。根据题意分析,找出各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确定解题的物理公式。要特别注意某些习题中的近似条件或发生转折的临界状态。还要注意许多物理习题,由于思考的角度和思路不同,选择的研究对象不同,运用的物理公式和数学方法不同,可有几种不同的解法。做习题时,进行一题多解的练习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对各种解法加以分析比较,不但能使知识融会贯通,而且能学会选择最简捷、最巧妙的解法。在运算中,必须统一单位制。解物理习题,不能一解出结果就认为达到目的了,还要研究这些结果是否合理,是否已经齐全,是否有取值范围,等等。必须确认答案已经全面合理,正确无误,解题才算结束。做练习时,要注意培养认真严谨的学风,做到表达规范。练习、测验经老师批改发回后,不能只看分数,要认真研究老师批改中指出的问题,检查发现自己在理解和运用知识方

面的漏洞和错误,及时补上和改正。应建立一个错题记录,仔细分析原因,找出相应的薄弱知识点加以强化,这样才有可能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5.掌握记忆的方法 学习中,有大量的知识都要求我们记忆,以便随时可以拿出来加以应用。怎样才能迅速、完整、准确地记住它们呢?理解是记忆的基础。进入了高中阶段,更要强调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在理解和记忆的结合上有更高的要求。理科的概念和规律有些似乎简单,有些则很抽象、复杂,不论如何,在学习时都应加以分析,弄清来龙去脉,突出要素,抓住关键,这样就能加深印象,可以在达到理解的同时记忆下来,并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能灵活运用了。(突出重点记忆法)在研究某些问题时,许多概念、规律往往成组出现。在学习时除了弄清它们的来龙去脉,还应纵横比较,弄清如何得来,如何应用,如何从一些公式推出另一些公式,还应将它们与有关的相类似的公式从形式上、内容上、特征上加以比较鉴别。可以进行列表类比、知识归类,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区别。这样,对较为复杂的内容,也能理出体系和线索,并能清晰地记忆和运用它们。(对比联系归类记忆法)反复自我捡查,反复应用,是巩固记忆的必要步骤。每节课后的复习、单元复习、解题应用、实验*作、学期学年复习,都应有计划做好安排,才能不断巩固自己的记忆。 四.把学知识和学方法结合起来,发展能力 学习中,不但要掌握各科的基础知识,而且要与学习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结合起来,培养有效地从事学习、工作和探索未知事物的能力。有了这些能力,就可以学得快而好,长大后就有更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发明创造能力。在解题时,不能只会解就算了,而是要提高到掌握解题的基本方法的高度。在高中阶段,要培养的能力是多方面的,下面主要谈谈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问题。观察能力 一个有较强的观察能力的学生,在观察实验时和自己做实验时,就能抓住过程和现象的特征,能够敏锐地发现一些原来设想不到的或有细微差别的现象,也能从周围的日常生活中获得很多的知识。怎样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呢?观察时必须目的明确、专心致志,抓住观察现象的特征。对实验的每一步骤,都要明确主要是探索或验证什么,把观察的注意力集中到这点上。观察还必须精细,留心有什么新的现象发生,而不是浮光掠影、视而不见。我们还要敏于观察,对一些现象还要反复观察。在观察过程中积极思考,在实践中就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思维包括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推理、想象等过程。应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应用等培养思维能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要学到知识,还要学到科学的思维方法,发展思维能力。要提高思维能力,就要经常用比较法进行学习。首先,在学习每一个新概念时,不但听老师讲解,还要自己进行比较,找出相似的例子,加深认识。第二,学到意义相近的概念、规律时加以比较,从多角度、多方面分析其区别与联系。经常用比较法进行学习,可以学会全面分析问题,从多种事物发现它们的联系、区别和各自特征,使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得到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学习中既要善于动脑,也要善于动手。实际*作能力主要指能够做出东西来,并且养成一系列有关智力的意志品质(如事前设计好*作步骤、能正确使用仪器和工具、注意准确和精密、及早纠正偏差或迅速改用更合理的方案等)。课堂上做好分组实验和随堂小实验,在课外积极参加各种创意实验设计和科技发明创造活动,都能使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很好的提高。在课堂、课外的实验和各项设计、制作活动中,都要努力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结合起来,培养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自己的创造才能,首先要学会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爱因斯坦说过:“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要敢于对已有的结论提出疑问,敢于抒发自己的不同意见,敢于通过自己的探索去“发现”知识。要通过课内老师指引下的研究性学习,以及课外自订题目、独立进行的研究性的探索,体验知识的发现过程,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求异,学会创新。要知道,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创造,要想将来在科学上有所建树,是离不开创造性思维的。今天具有创新性的学习精神,他日就能在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抢占科技发展高级领域中的“制高点”,进而控制一大片的开阔地带,成为攀登科技高峰的优秀人才。 4 高一新生各科学习指南 整个高一是痛苦夹杂着快乐,奋力拼搏的一年。高一刚刚开学的时候会比较辛苦,有好多知识比较抽象,很难懂,可是对于学习是不能急的,要慢慢来。 数学:高一上学期的数学是基础,一定要学好,否则高考可能会吃亏.数学课前一定要提前预习,课堂上认真听讲,如果打笔记和听讲有冲突的话,就要着重听讲,老师讲的是最重要的,课后要认真巩固复习,做点习题.不要求多,但要求精。 英语:因为用的是新教材,不要认为课文不重要,其实最重要的还是书本上的课文,语法也要了解,多看点英语杂志,如《英语沙龙》、《英语广场》等等.听力呢用《疯狂英语》比较不错,另外21世纪报英语版能提高我们的阅读水平。 语文: 语文要注重积累,文言文很重要,作文也很重要,今年高考又另增加了熟语的考察,句子改错,等等。 物理: 我的物理学的最差,所以只能借鉴别人的学习方法了。刚开始的物理和初中的不太能接上,好像是知识断层,第一章讲的是力,怎么说

呢,力是非常非常重要,整个高一都能和它扯上关系,物理拒绝想当然,不要以为它简单,有道是"想当然,害死人"物理学习中不仅要多做题,而且要看课本,任何学科基础知识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学到摩檫力就开始感觉到难度了,它是一个槛,要学会如何分析力,才能进一步学习更深的课本内容。物理是最形象和直观的一门经验性科学.学好物理,对定理概念的模型化,形象化是非常重要的,初中的物理可以通过记忆来学习而高中的物理更注重理解,推理和思维能力.大致可分为:力学,热学,电学,磁学和光学,高一主要是力学。当然,没有一定的学习方法仍然解不了题,强调是"恰当"二字,同一种题目就有好多解题方法,有隔离法,整体法,假设法,归纳法,守恒法,临界法等,但要通过总结来解决。 化学: 关于数理化的学习,有一件大有裨益的事可以做的,就是有机会的话尽量不局限于老师的讲课速度,适当给自己加提前量,超前自学。化学被人称为第二外语,原因就是需要记忆的东西比较多,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氧化性还原性等.这些知识往往很零碎,但做选择题和推断题时这些往往是突破口.记住众多的知识点,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由于高中化学的理论色彩很强,注重理解和各个知识点的联系,这里需要强调联系和推理能力,没有这些能力你也许会学会其中的某一章,或各个章节,但一旦综合考察,仍然是捉襟见肘。高一的化学方程式很多,也数不清,但它们有记忆方法,用类似记忆法就可以了,记住一个,理解记住其它的。然后就是元素周期表,同周期,同主族之间的关系,理清关系对做推断题有很大的帮助。学习电解质这一节,要注意电离平衡,电子式的写法,等等。化学并不难学,学不好往往是因为概念不清,该记住的东西没有记住。学好化学没有捷径,只有在全面掌握书本知识的前提下,作题才有效果。 数学: 所有学科中数学是最容易失分也是最容易得分的。于我个人而言,数学只要下到功夫,就一定会有成效,可以先看书本,把书本上的每一题都做会,例题尤其重要,基础训练在做完做会,另外再做一些资料考试成绩就会见涨。高中的数学一定要打笔记,另外还要有一个错题本,记录自己所有做错的题目,考试前看一看会有很大的帮助,做题时不能死记硬背,要理解,会解题方法就会做同一类型的所有题目。高一数学的函数这一章在高考中占有很大的分量.选择题还有技巧,可以用代入法做题,排除法等。 英语: 英语学习主要分为词汇、语法,阅读与作文四部分,听力也很重要(口语也很重要,只是高考中没有要求)。词汇是基石,没有一定的词汇量,其余都学不下去,因为中国人学外语最困难的是缺乏语言环境,因此记忆课文内的单词最好的办法是把相关的课文背出来,背诵课文的好处远不止记忆单词而已,可以熟悉语法,可以培养学外语不可或缺的语感.当然背诵课文很费时,你可以挑重要的句子背。英语中有很多中词,介词,动词,名词等,要学会分类,词组也很重要。看课外读物时会碰到不认识的单词,不要立即去查字典要学会猜意思。一定要有一本英语字典,这是英语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5 高一新生为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做好准备 高中与初中比较,无论是课程设置、授课方法,还是教育、管理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别。高中课程知识量大、难度大、综合性强、系统性强。为了帮助你们顺利完成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我们高一每个学科组的老师向你们温馨提示: 语文:

1、广泛阅读各类书刊,扩展知识面。《读者》、《语文报》、《小小说选刊》、《读写月报》、中外名著、你所佩服的作家的系列作品。

2、善于积累,不仅要读,还要记笔记。要思考生活中类似的事情。

3、工具书是学识最渊博的老师。你要准备两本工具书,一是《现代汉语词典》,一是《古代汉语字典》,有条件还可以准备一本《成语词典》。

4、买本字帖,练练字。 数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是一门工具学科。尤其是高中数学,它能充分锻炼、展示你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你在科学探索道路上乘坐的飞行器,是你在知识海洋中遨游的军舰。在即将步入高中的假期中,希望你:首先培养对数学的兴趣,独立思考初中阶段感兴趣的数学问题,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享受其中的乐趣。其次,可以认真阅读高一数学课本,仔细揣摩字里行间所蕴涵的玄机,最好能带着疑问入校,激发入校后的求知欲。第三,在假期中,认真锻炼你的徒手运算能力,远离计算器。 英语:高中阶段对英语词汇的要求提高。一词多义、一词多词性的现象较普遍;阅读量、阅读速度、理解深度、表达能力都较初中阶段增加或提高,大家可以利用暑假进一步复习巩固初中阶段所学的词汇、语法,特别是句子结构和时态;为了尽快适应高中阶段课堂教学以听说为主的特点,同学们应适当恢复加强口语听力的训练;学会利用工具书(《牛津高阶第六版英语字典》等)、网络及报刊扩大阅读量。 物理:

1、“物质”准备。认真地把初中教材通读一遍,尤其是力学、电学部分要精读,为顺利实现从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的知识跨越奠定基础。

2、“精神”准备。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长期研究和实践表明,有的同学之所以学不好物理,其根本原因就是对物理不感兴趣。通过读书或上网查询你会发现物理和我们的生活关系竟是如此密切,物理世界是如此奥妙无穷,变化莫测,博大精深,精彩纷呈。亲爱的同学们,行动起来吧,你前面的路会越走越宽广! 化学:

1、借一本高一化学课本预习第一章,认识和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可将初中所有方程式都写出逐一判断,也可借助高一课本第二章和第四章中的部分方

程式练习)。

2、从化学对生活和生产的指导意义中体会化学学科的重要性,培养对化学的浓厚的学习兴趣。并根据自己的成绩及爱好,从时间上适当安排对化学的投入,以确保新学期自己在年级中的霸主地位。 生物:有时间翻翻初中课本或上网时多关注一些生物学的发展,高中所学的知识有些与之紧密相连。有机会参加社会实践,接进大自然获得感性认识。另外,向以往的同学了解衡中的日常行为规范和管理模式。以备进入衡中后尽快适应快节奏的学习生活。 历史:你想畅游历史长河,感受历史变迁吗?高一全体历史老师温馨提示:把初中历史课本通览一遍,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初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为高中阶段历史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2、向认识的衡中学生了解一下初中与高中历史学习的不同,以便开学后尽快完成由初中到高中学习的过渡。

3、可以看一些与中国历史有关电视节目、历史书籍;还可以在网上浏览阅读一些历史古迹图片、中外历史趣闻等,增强提高对历史的兴趣。 地理:

1、在关注世界杯的同时,也去了解相关国家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风土人情。

2、注意每天收看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了解天气符号(如:晴天、阴天、多云、小雨、大雨、雷雨、风向以及风力大小等);并特别注意重要天气系统的发展变化(如台风);了解省会城市的地理位置和天气状况。

高中数学技巧范文第5篇

好的开头是作文成功的一半

——作文开头技巧

学习目标:掌握作文的开头技巧,让自己作文的开头精彩起来。

清代著名文艺理论家李渔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人一见惊目,不愿弃去。”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作文开头技法,千姿百态,风情万种;“凤头”亮相,一叶知秋。开篇落笔,如果能够石破天惊、涌现精华,则全篇就如高崖泻水,气势如洪。那真是“心动神驰一瞬间,先声夺人看开篇!”

一、课前自主学习:开头方法、成功范例及技巧点拨

技巧一:单刀直入之开门见山法。开头不绕圈子,直接点题,用托尔斯泰的话说,就是“一开始就走向目的”。《白杨礼赞》一开头就触及题旨:“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由于这种写法干脆利落,入题快捷,不枝不蔓,所以应为考场作文开头的首选方法。 ..

例1:当小树从黝黑湿润的土地破壳而出的那一刻,它知道,是土地给予了它生命。于是,它便跨过重重艰难险阻,想要长成参天大树,来报答他的土地母亲。心存感激,我们就能像这棵小树一样,跨过生命中种种沟壑。(《心存感激》)

例2:痛苦的时候,你会回家,用眼泪尽情发泄;心烦的时候,你会回家,让家的温暖驱散心中的乌云;家——融进去的是悲伤,化解出来的是快乐;家——接纳的是难过,释放的是开心。家真好!(《家,真好》)

技巧点拨:例1,运用比喻的手法直入主题;例2,运用排比的形式将自己对“家”的感受毫无遮掩的表达出来。为全文定下了基调。

技巧二:设问置疑式。先倒叙事情的结果,设置悬念,或先设问破题,引起下文。如《枣核》的开头:“动身访美之前,……可是却很蹊跷。”又如《万紫千红的花》开头设问:“花为什么会有各种美丽鲜艳的色彩呢?”

技巧点拨:这种开头方法,其目的是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关注,激发读者的兴趣,同时增加文章的曲折,显现文章的布局之美。当然,这种开头形式要注意巧妙运用,避免单

一、或追求形式上的好奇。

技巧三:联想回忆,巧妙叙述

例1:独立小院,月光如水,静静地流泻在我的身边,我感到了心沉水底的清凉,引起了对你的不尽的思念!曾记得也是这样一个月色溶溶的夜晚,我把你送上了开往异乡的列车„„1

小小年纪,孤身一人在异乡奋斗的你,一切还好吗?《当我面对“溶溶月色”的时候》)例2:“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歌声在房间的上空回旋着。东子拿着父亲的信,泪水溢满了脸颊。三年了,东子离开家整整三年了,三年来父亲的一封封信已将东子心中的仇恨化为乌有。东子掩卷而思,思绪又回到了三年前。《常回家看看》)

技巧点拨:例1,先写月色,由溶溶月色引发了“我”的联想,这种开头,洋溢着一种浓郁的情感氛围,利于抒发情感。例2, 从一首流行歌曲入手,引发文中人物的思考,使思绪回到从前,巧妙地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间。

技巧四:突出矛盾,渲染气氛

例1:“你这书记趁早别当了,半点用也没有!”从学校风尘仆仆赶来的我,离家门还有百来米远,就闻到了一股浓浓的火药味,听到了妈妈对爸爸的呵斥声,一种“黑云压城”的感觉猛烈袭上我的心头。妈妈也是多事,爸爸干什么她都要干预一通,搞不好就暴跳如雷。好在爸爸宰相肚里能撑船,每次都是任凭妈妈一阵暴风骤雨过后,才用几句绵里藏针的话收拾残局。今天不知又为了什么。《“民主墙”的风波》)

技巧点拨:记叙文的写作要善于制造矛盾,在矛盾中展开故事情节才能吸引人。本文开头就抖出一个矛盾冲突。目的是要迅速抓住读者的心,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技巧五:巧用修辞,展示文采

例1: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驱散了凛冽的寒霜;爱心是久旱后的一场甘霖,滋润了龟裂的心田;爱心是汪洋中的一个航标,指明了新生的希望。《把爱心带给他人》)

例2:假如我是小鸟,我会记住那出生时的巢穴;假如我是树苗,我无法忘记那滋养我的土地;假如我是江河,那雪域高原成为我记忆中的烙印;假如„„无论我是什么,无论我以什么方式存在,我可以忘记周围的一切,甚至可以抛弃自己,但有一样东西是不可泯灭的——那就是回报。《诠释回报》)

例3: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落落余晖,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的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华,我摘一束最灿烂的;对人以和,待人用善,待人和善。《待人和善》)

技巧点拨:修辞是语言运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巧妙而又贴切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常能使语言增添许多风采。

技巧六:描写环境,烘托背景

例1:紫红色的云霞充满着整片天空,其中还有一轮血似的夕阳,如此暖意的画面显现出“最美不过夕阳红”的温馨与从容之感,暖得让人沉醉,暖得让人迷恋。《把黎明的美丽带给曾失落的我》)

例2:晚风吹过河面上最后一波涟漪,夕阳收起它最后一首余晖,秋霜目送去最后一只归雁。我们默默地站着,目光游离在那若即若离的记忆之门上。当许许多多都已凋尽,我们起码还可以对自己说:“别伤心,我已体验过那种感觉,虽然只是曾经拥有。”《曾经拥有》)

技巧点拨: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记叙文、散文的写作中,环境描写是不可少的。环境描写可以渲染气氛,可以衬托人物、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如果在文章的开头先进行一段简洁的环境描写,既可以为文章提供一个特定的背景,又能使文章形成一种特殊的氛围。技巧七:广泛引用,突出主题

例1:在短暂的生命里寻找永恒。柏拉图如是说。——题记。(《翅膀载梦向远方》)例2: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英雄.诗》)

例3:“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 每当我吟诵这句诗,心中便有说不出的陶醉。心也朦胧,眼也朦胧,眼前真个展现了同一幅画来。《陶醉》)、

技巧点拨:让语言美起来,引用不失为一个良策。古今中外,名言佳句、俗语谚语很多,若能巧妙引用,定能使文章增色许多,不但可以引出下文的内容,还能帮助理解文章主题,引起读者的兴趣,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当然,引用时要尽量准确,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技巧八:作文中的亮点——题记开头法

“题记”是放在作文标题和正文之间的一段或几段概括性极强的文字,它能揭示文章的主旨或体现作者的情感。因题记的位置比较特殊,如果题记拟写得当,有题记的作文的脖项就像被挂上了一串闪着耀眼光亮的珍珠项链,能为作文增添诱人的艺术魅力。

一、巧用比喻,形象含蓄

例1:日子像手中的细沙,一不留意,就纷纷从指间流逝,而且义无反顾。——《翻检日子》 例2:或许,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片戈壁滩,而我们一生的努力,就是让那里开满鲜花。——《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

技巧点拨:例1,将日子比作滑滑的掌中细沙,这本身就很富有动感和美感,点出日子之本质,贴切而又饱含哲理。例2,将人生喻为花朵,使文章增加了浓郁的诗意与深邃的哲理,说理精彩,显示作者开阔的视野与丰富的积累。

二、活用诗句,增强底蕴

例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独上高楼》

例2: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炼,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那时花开》

技巧点拨:例1,作者巧用诗词作题记,不仅体现了本文的主旨,而且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底蕴。例2,巧妙地用泰戈尔名言,增添了文章的深度。

三、对比反衬,凸显主旨

例1:高楼越来越多,空间越来越小。冷漠越来越多,温情越来越少。然而,感动,正以它清淡却足以令人动容的方式,诠释人文的内涵。——《感动,点一瓣心香》

例2: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只失去了一小部分;如果你失去了健康,你只失去了一小半;如果你失去了诚信,那你就几乎一贫如洗了。——《是谁在赞美皇帝的新装》

技巧点拨:例1,采用两组对比,客观而冷静地展示了残酷的现实,但作者高扬主旋律,看到了时代的亮色,“悲”而不“怨”,“暗”中有“亮”,凸现了“感动”的意义,令人眼前一亮。例2,为突出主旨,用对比的方式层层推进,先言钱之重要,继而写健康之重要,最后一句用“如果你失去了诚信,那你就几乎一贫如洗了”,主旨一目了然,便于读者宏观把握。

四、层递排比,增强语势

例1:年幼时,父亲是一道港湾;年轻时,父亲是一尊偶像;中年时,父亲是一段岁月;年暮时,父亲是一部史书。——《如山父爱》

技巧点拨:例1,从句式上看,简洁整齐;从内容上看,富有诗情画意;从修辞上看,全句构成排比,每个分句又是一个精美的比喻,它形象地道出了父亲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的重要影响与作用,反映了作者对父亲的尊敬与感激之情,排比造势,酣畅淋漓。

五、点晴一笔,照亮全文

例1:朝阳与落日总是更能令人感动,只是因为那一刻他将正午的锋芒熔成了圆润的辉光。 ——《圆润锋芒》

例2:我是这耀眼的瞬间/是划过天边的刹那火焰/我为你来看我不顾一切/我将熄灭永不能再回来/我在这里啊/就在这里啊/惊鸿一般短暂/像夏花一样绚烂——《生如夏花》

技巧点拨:例1,正文通过两幅图画展开联想,列举了大量少年才华横溢的诗人最后成为渐臻圆满、真正成熟起来的文人,提示了年少时的锋芒,在成长中会使自己圆润、丰盈的人生哲理。题记用富有诗意的语言,将文章的旨意表达得淋漓尽致。

例2,通过流行歌曲——朴树的《生如夏花》中的歌词,表达了在短暂的中学时光中,也要创造辉煌的主题,开篇揭旨,凤头展彩,力求表达恰切妥当、精练有力,让你的考场作文——靓丽夺目,光彩照人。

二、课中合作探究:

1. 你最喜欢哪几种开头方式?并简述理由。

2. 要想让自己的作文开头精彩起来,你认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该怎样做?

三、精讲点拨:

1.老师重点推荐:写好开头的几种技法:

1、开门见山;2巧用修辞;

3、广泛引用;

4、亮点题记

推荐理由:

1、能让读者快速把握主旨,知道你的立意之新或立意之深;

2、能向读者展示你的语文素养和写作才华,如果再加上漂亮的书写,一定会让读者为你竖起大拇指。

2.写好开头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开门见山,并不是不讲文采;

2、巧用修辞并不是堆砌修辞;

3、引用精当,并不是多多益善;

4、亮点题记,并不是越长越好。

四、训练提升:

教师下水文:1《人生需要掌声》2《把微笑带给生活》

1、人生的鼓掌永远不能停息!它永远激励着人追求灵魂的高尚与完美,掌声比爱心、比金钱更重要。让掌声响起来,人生需要掌声。--《人生需要掌声》题记式开头

2、当你失落丧气时,你希望有人给你勇气;当你犹豫彷徨时,你希望有人给你理解;当你精神穷困时,你希望给你热烈的掌声-人生需要掌声。

《人生需要掌声》开门见山式开头

3、人生,就像开放在郊外的野花,万紫千红,芳香四溢,人生的掌声,犹如阳光雨露,滋润着每一叶花瓣。恩赐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而掌声比恩赐更重要,精神的鼓励激励着每一个孤独无助的人。

《人生需要掌声》巧用修辞开头

1、世上有一种不会凋谢的花朵,那是微笑。它不分四季、不论南北,只要有人群的地方都会开放。越是高洁的心灵,微笑之花越美。--《把微笑带给生活》题记式开头

2、把微笑带给生活,用微笑去点缀生命。不用再苦苦寻觅快乐,乞求光阴的怜悯,而是含着微笑走过四季,再将它们贮藏成幸福的美酒,享受一生。《把微笑带给生活》 开门见山式开头

3、把微笑带给生活,有如阳光普照大地的粲然,清风抚摸树林的温暖,夕阳燃烧天堂的炽热,浪花冲刷礁石的激情……《把微笑带给生活》巧用修辞开头

学生写作参考题目:

1.人生需要掌声2.把微笑带给生活3. 我们一起走过

4、.难忘的经历

五、 展示交流 (根据不同的开头方式,分类展示,学生点评)

六、课后反思提高:阅读原来的作文,修改开头,对比反思,提高能力。

教学反思:写作历来就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加难点,很多同学写作时都感觉无从入手,通过写作序列化分步训练,学生头脑中有了较清晰的思路,对照自己过去的作文找出了不足,同时也学会了如何去分类积累写作素材和一些相关的写作技巧,提高了写作兴趣。当然写作并非一日之功,但只要有了兴趣、对了方向,学生很快就会体验到写作进步的快乐,不断进步的。本课不足之处,一课时有点短,展示评价时间不足。

高中数学技巧范文第6篇

随着家庭影响的复杂化和社会竞争的加剧以及升学压力的增大,高中学生中出现了一些带普遍性的心理弱点或品德偏差。有的自制力差、怨天尤人、自寻烦恼;有的只能适应顺境,受不得委屈、挫折,遇到困难茫然失措;有的情绪不稳定、好嫉妒、好猜疑;有的过于自尊、虚荣、自我中心、不尊重人;有的逃学、打架甚至偷窃、“早恋”,等等。运用传统的思想工作方法解决这些心理或品德问题,往往收效甚微或无能为力,面对棘手事件时更是一筹莫展。面对学校德育的困境,领导和教师都很困惑。而通过多渠道的心理辅导来优化思想教育方法,就是一把能提高德育实效、打开学生心灵之窗的钥匙。

(一)开设心理辅导课进行认知辅导

笔者认为,自我意识是人格的核心,生活态度反映着学生的人格倾向,学习、情绪和人际问题又是他们在校生活中的主要困惑,应对方式则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水平。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上讲,这些方面既决定着学生的学习生活的适应程度,也决定着他们的终生发展。职高中生心理健康的问题均非医学意义上的心理疾病或精神障碍,而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疑惑和精神烦恼,可以通过各种心理应对方法和教育措施得以预防和消除。为此我们开设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辅导课。授课时间为每两周一节,内容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从高一开始系列化的心理辅导或心理素质教育,帮助他们适当缓解高考压力,指导他们进行正常的人际沟通,学会正确看待自己以及处理生活中的问题,努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以激发学习热情。全方位完善学生心理结构,创设内外和谐的心理环境。

(二)组织同类学生进行团体辅导

在平时接触中,我们了解到各班都有一些父母离异的学生。毫无疑问,家庭的破裂对于子女的成长是极大的消极因素,这些孩子的心理会因为家庭的变故而发生很大的变化。一般来说,离异家庭的孩子在学习、行为、心理。品德等方面都容易出现一些困难和偏差。如导致子女养成不良品行,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被遗弃感以及怨恨感等消极情感等等。有些孩子因此缺乏生活和学习上的自信心,甚至产生行为障碍。还有些孩子思维及想象能力受到损伤,最终出现性格缺陷。他们常见的不良性格有散漫、保守、见异思迁、逆来顺受、随波逐流、目空一切、孤芳自赏、盲目冲动等。破碎的家庭带给孩子的是残缺不全的教育和多种负面影响,使孩子形成精神缺陷,抑制了他们个性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对此,我们把部分父母已离异或正面临离异的学生组织在一起,通过细致观察,了解心理特征,把握教育契机,给予关爱和情感补偿,培养健康心理,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正视挫折,培养顽强的意志力。用心理辅导手段来校正其的心理缺陷,同时亲近学生家长,加强沟通,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子观。并定期让他们互相启发,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事后了解,收效良好。

(三)运用心理周记进行个体辅导

“心理周记”的育人功能十分明显。为了改善班主任工作的现状,我校政教处对原自发性的心理周记作了制度化的要求。在心理周记中,学生们有的倾诉烦恼,有的寻求帮助,有的提出批评、建议,有的反映情况。教师则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给予疏导、教育和帮助。特别有意义的是:通过心理周记的沟通,挖掘出了打架、逃学、考试作弊等棘手事件和嫉妒、自傲等品德偏差的心理原因,经对症下药,解决了一些过去长期未能解决的老大难问题。心理周记制度的确立把原先处于不规范和无序的状态引上了轨道,班主任开始真正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到他们的喜、怒、哀、乐。了解到他们的经历和家庭环境,能有针对性地、真心诚意地为学生排忧解难,不仅有效地改善了师生关系,而且促进了整个班级管理的正常运转。

(四)改造谈话教育渗透心理辅导

个别谈话是思想工作的常用手段,但因过多的空洞说教,通常谈话效果并不理想,学生拒之以千里。真心诚意地“晓之以理”学生也未必领情。谈话教育中融入心理辅导技巧以后,往往容易走近学生的心灵。如有位学生考试作弊,监考教师就这样开始谈话“今天你把小纸条放在桌子上,老师想一定是有原因的,能说说为什么吗?”结果学生把事情的前因后果、班内的有关情况和盘托出,容易发现问题的根源,便于因势利导。如果用指责的口气“你为什么作弊”开场,谈话教育就无法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其效果可想而知。当学生犯错时,说一句“你这样做,一定是有原因的”;当学生遇到难处时,道一声“要是我也会和你一样……”这些心理辅导中表达理解的技巧,已被许多教师应用在日常的谈话教育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五)处理棘手事件进行契机辅导

处理偶发或棘手事件时,有意识地运用心理辅导的方法和原理,有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有一次学生纷纷要求撤换工作方法不当、但责任心极强、工作热情很高的科代表。任课老师对全班学生做了一次“角色换位”的心理辅导:先引导大家讨论科代表的优缺点,学生们指出缺点后,一致公认了科代表责任心强的优点。教师接着问:“如果你是科代表,老师撤了你的职,心里感受如何?”“承受不了。”“那么,大家愿不愿意给她一次改正的机会?”这件事最终解决得十分圆满,科代表深刻地认识并彻底改正了自己的不足,其他学生也学会了宽容和理解。实践证明,运用心理辅导处理偶发或棘手事件,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德育工作的实践说明:心理辅导虽然不能解决所有的德育问题,但却能有效地改善整个德育的面貌。发挥学校自身的优势——长期积累的心理教育基础,不断地改进德育的方法,就一定会提高德育的实效。

上一篇:跟着幸福走范文下一篇:描写学校的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