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审计范文

2023-09-22

公立医院审计范文第1篇

(一) 跟踪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审计工作先后经历了财政收支审计和工程价款结算审计阶段, 两者都是以事后审计为主, 审计的理念依然是事后纠错, 尽管能够挽回一部分损失, 但审计价值的体现并不充分, 事后审计的对象往往是已经落成的建设项目, 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类舞弊现象无法监督, 如隐蔽工程真实性、变更理由是否充分、程序是否到位等问题, 事后审计是无法核实与确认的, 导致审计结论失真。因此, 各大公立医院开展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跟踪审计逐渐成为趋势。

(二) 对审计进行跟踪的紧迫性

投资效益的提高、项目管理的严谨、廉洁风貌的盛行等都是在公立医院建设项目审计力度被加强的基础上实现的。那么要加强审计力度就要进行跟踪审计。在本文中所提到的跟踪审计是指转变传统的审计理念, 扩大范围, 即工程项目建设中的主体单位、建设单位都要包含在内, 例如设计、造价咨询等, 这样才能有效地做到对整个过程的跟踪监督。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仅有利于投资目标的控制、还是贪污行为预防的重要方法。

二、医院进行跟踪审计的方式和过程要点

(一) 主要方式

公立医院在对基建项目进行跟踪审计的过程找中主要会采取以下的两种方式, 1、针对规模不大的项目常会直接让医院的内部审计部门自己开展;2、对于专业人员、能力、器械使用等会请专业的工程造价咨询公司和会计事务所等作为中介机构帮忙开展。而采用此方法的也是针对于一些投资较大的项目。跟踪审计的对象是基建项目, 主要旨在让基建项目的绩效有所提高并同时对被审计对象进行恰当的监督与反馈。而审计的质量与双方的利益密切相关, 所以在选择方式和造价咨询公司等都十分重要。

从目前的社会情况来看, 公立医院在选择中介机构时会以招投标的方式来选择, 尽量选择出资质较好, 价格合理的机构。那么在进行协审单位选择的过程中也一定要对单位的内部管理模式、人员专业能力、绩效、诚信、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充分地了解和考核。而在考核的过程中也要对基建项目建设的主要负责人的各方面专业能力格外关注。

(二) 过程要点

在对基建项目跟踪审计的过程中要格外地注意一下的几个要点:

(1) 基建项目的开工条件。在项目开展之前要对各环节和前期工作进行充分地准备。例如提前办理好审批领证的工作、科学设置项目管理机构等、参与基建项目建设额双方各自规章制度的完善。

(2) 验收隐藏工程。所谓隐藏工程是指被埋藏在物体之中看不见的建筑材料。例如电气管线、房屋基础等。隐藏工程必须经过建设、建立、施工三方的共同的会签之后才能隐蔽。因为隐藏工程是不外露于表面, 所以一旦其中出现任何的问题都需要将他们重新翻出维修后再隐藏, 这样一来不仅会造成非常大的工程量也会造成资源等非常大的损失。那么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就需要跟踪审计的人员到达现场对施工进行有必要的监督跟踪, 同时做好记录。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不符合规定的情况, 就要及时地向上级反应情况并做出相应的对策。

三、公立医院进行跟踪审计的对策分析

(1) 找准进行审计的合理时机。普遍的情况下审计介入的时机也是要根据工程实施周期长短来决定的, 对于周期相对来说比较短暂的项目就需要尽快地介入其中, 那么对于周期相对较长的过程项目来说, 就要进行更加细致的分化, 要依照不同的时期, 不同的施工阶段合理有序并及时的介入其中, 看展跟踪审计工作。

(2) 建立评价体系。这里所指的评价体系是包含了服务质量与费用。培养既专业又可以进行良好沟通的审计人员。主要是从人员业务能力辨别、对跟踪审计成果的运用等方面培养。与此同时医院也要相应地建立起更加科学有效的招投标方案, 并且对服务和费用评价体系相挂钩。为了让跟踪审计在施工全过程中充分发挥它的优势就要在招投标是选择技术好、资质好、服务好的协审单位, 与医院共同组建起一支包含内审人员、咨询师等的跟踪审计小组。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加强合作提高效率与质量。

(3) 对全过程的经济活动进行审查、分析与评价。全过程是指从立项到交付的整个过程。有利于双方的共同和各方利益。但由于其中也存在的一些例如和监理单位有部分职能的重叠等缺陷是可能会造成利益冲突甚至是损失。除此之外, 如果介入机构的诚信出现问题或是其他的也是会造成利益的损失。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医院是必须要自己对基建项目承担起责任。

摘要:近些年来,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公立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也逐渐增加, 然而随之在投资过程中出现了结算审计模式中的不足, 导致事后的投资成本难以控制。本文将对此问题进行进一步探索研究讨论并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公立医院,基础设施建设,跟踪审计

参考文献

[1] 宋亚洲.我国公立医院的审计主体框架研究——基于文献分析法[J].现代医院管理2015 (3) .

公立医院审计范文第2篇

一、基本情况

(一) 审计定义

医疗欠费包含医方责任欠费及非医方责任欠费两类。医方责任欠费是指医院关系户形成的欠费、参加医疗保险患者的欠费或与医保机构存在未定结算金额的欠费、法院认定的医院责任的医疗纠纷病人的欠费、医院存在应催缴、未催缴、无催缴记录的医疗欠费;非医方责任欠费是指非以上事项的, 不以盈利为目的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的, 如突发事件中的受害者欠费、三无人员医疗欠费、病人擅自离院因押金不足造成的欠费, 已接受社会、团体、个人捐助, 或已接受政府专项补助, 或已申请相关救助基金资助的, 不应纳入计算。非医方责任欠费是医疗欠费的再细分, 也是一种必然的细分。目前医院财务制度及医院会计制度关于坏账准备的要求是“医院应按应收医疗款和其他应收款的账面余额的3%—5%计提坏账准备, 列入支出项目, 计入成本”[1], 笔者认为方式方法过于简单粗暴, 例如100个亿元医疗收入的地区, 3-5个亿的坏账, 其中因医方责任形成的欠费部分, 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下的国有资产流失, 进一步细分医疗欠费, 是科学的、合理的精细化管理需求。

(二) 审计程序

审计应获取并查看医院制订的与医疗欠费相关的管理制度及催缴记录, 检查制度是否完善并得到正确执行, 向医院的医务部门、财务部门、收费部门、业务科室进行询问、调查并记录医院对医疗欠费的实际管理情况, 主要是欠费管理的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及是否履行欠费催缴行为, 登记催缴记录等, 了解医院相关工作人员关于医疗欠费的催缴意识, 结合会计凭证及相关资料验证其记录的真实性、准确性, 获取医院审计期间的医疗欠费明细, 复核相关会计科目记账的准确性、完整性, 核对医院的收费管理系统, 收费系统的欠费金额是否与财务账一致, 是否存在医疗欠费长期或跨年度滞留收费系统, 未报向财务部门, 未计入医院医疗收入的情况, 按照重要性水平及不可预见性程序抽查与医疗欠费相关的会计凭证及附件, 重大金额的医疗欠费, 应逐一核对病人病历等资料, 核对账证、账实的一致性, 向医院了解并要求其标注重大医疗欠费的原因, 检查重大欠费病人的出院记录及其他与医疗纠纷有关的资料, 最后从医疗欠费中剥离医方责任的欠费, 审定专属于非医方责任的医疗欠费金额, 减去存在捐赠或专项补助的部分, 编制非医方责任医疗欠费明细及汇总情况, 复核审计工作底稿, 出具专项审计报告。

二、非医方责任欠费审计的重难点

(一) 账务方面

主要风险点一是部分欠费会计核算不完整, 欠费的发生不挂账, 相关会计科目使用不准确, 收费及结算系统操作不及时, 如已出院患者的欠费在科目“应收在院病人医疗款”核算, 未正确归集到科目“应收医疗款-出院病人欠费”, 或住院病房护士在欠费患者自行离院时, 未及时操作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来结束计费, 存在病人已离院但系统仍未结束计费的情况, 导致系统部分欠费明细金额高于财务入账金额;二是欠费会计核算存在记账滞后的情形, 应确认于当年的医疗收入记在下一年度, 直接影响当年度会计账目的准确性、完整性与及时性, 若当年医院处于亏损边缘, 则直接影响其当年累计结余的正负情况;三是财务就医疗欠费的记账机制边界模糊, 难以区分医方责任欠费及非医方责任欠费, 医院关系户形成的欠费等医方责任欠费直接坏账处理, 财务人员业务不熟, 有相关救助基金资助、专项补助支持的非医方责任欠费, 未充分了解及使用, 错误计入医疗欠费。

审计在财务方面主要建议, 医院应落实好对医疗欠费的精准入账工作, 做到账实一致, 保证好账务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及时性, 收费部门应及时填制“门诊病人欠费情况表”和“住院病人欠费情况统计表”, 交财务部门进行账务处理, 未按时提交欠费统计表的, 财务部门应及时跟进, 每月做好欠费的整理与核对工作, 按时入账, 避免跨期记账对会计期末资产和负债的影响, 如发现不相符, 应及时查明原因, 以防挪用、伪造、贪污等舞弊行为发生;增加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 明确医方责任欠费及非医方责任欠费的界限, 有条件的分子科目记账, 或分类备注标记, 有相关救助基金资助、专项补助支持的, 应增加培训、反复强调并加强二次审核管理, 避免医疗欠费的错误入账或及时纠正错误的入账。

(二) 管理方面

主要风险点一是医院的医疗欠费管理制度内容不完善、不健全, 存在未明确医疗欠费坏账确认标准及确认医疗欠费坏账核销的范围、未规定欠费管理人员岗位责任、未明确欠费追讨程序及未规范记录方式等现象;二是医疗欠费管理制度健全的医院, 存在履行不到位的情况, 或相关欠费管理岗位履职不到位, 或无专人负责病人的欠费催缴, 相关应催缴人员相互推诿, 存在有催缴但对欠费追缴情况未进行记录的情况;三是在入院患者办理住院手续时未按标准收取押金, 当发现押金不足时, 未及时通知患者补交押金, 不利于减少患者欠费。

审计在管理财务方面主要建议, 医院应完善医疗欠费管理制度, 明确欠费管理部门职责, 加强欠费审批及担保管理, 强化欠费催缴力度, 专人负责病人欠费催缴。具体措施一是医院应完善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依据医院自身情况, 设置相应的欠费管理岗, 岗位严格履行催款职责, 坚守原则, 秉公办事, 加强在院病人欠费管理, 每月深入科室, 掌握病人缴费情况, 协助科室催收欠款, 减少病人欠费情况, 并认真审核病人欠费的各项原始资料, 妥善保管, 对涂改、伪造、销毁欠费凭据者严肃处理, 就欠费病人原始资料不清, 记录出错, 统计数据不准确等情况应及时纠正;二是在欠费的追缴上, 由欠费管理岗负责催缴, 超过一个月不结账的, 记录追缴过程及通话记录, 对不同欠费原因进行分类登记分析, 必要时可联系欠费病人单位, 对已出院的欠费患者超过三个月的, 应将欠费患者资料交由医院的法务部门进行依法追缴, 邮寄律师函, 使用法律手段挽回经济损失, 欠费超一年的, 经过各种追缴手段仍无法追回的, 应严格区分医方责任欠费及非医方责任欠费, 非医方责任欠费则上报主管部门依据地区政府政策及审批程序后, 作坏账处理, 医方责任欠费报院领导班子及党委会研究;三是医院非医方责任欠费一般不与责任科室的绩效奖金挂钩, 但相关责任人或责任科室不协助催收欠费致使欠费无法收回的情况除外;四是医院应加强收费信息系统建设, 将医院医疗欠费管理制度明确的内部控制程序写入信息管理系统, 减少人为干预, 增加欠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五是在押金方面, 医院应按照住院押金收取标准收取患者住院押金, 每日审核清查患者的欠费情况, 如发现押金不足时应及时通知患者或其家属, 以便其及时补交押金, 如患者未足额缴交押金又急需住院时, 应经收治医生和上级领导签字同意后方可办理入院手续, 情况紧急的可后补签字手续;六是建立诚信记录系统, 恶意欠费的患者, 在不违背公益性原则的前提下严格限制其下次入院, 有条件的地区可就诚信记录联网。

三、结语

公立医院在履行其救死扶伤的医疗救治标准时, 难以避免的产生非医方责任欠费;公立医院非医方责任欠费审计是其他专项审计, 是公立医院医疗欠费精细化管理下的产物, 是个别地区政府对医疗领域大力支持的体现, 是现代医院管理及审计内涵式发展的双向延伸。公立医院的非医方责任欠费管理存在地区个别政策不同, 但其管理的实质基本相同, 笔者根据审计所得浅谈几点思考, 盼可为公立医院公益性的维护保驾护航。

摘要:公立医院履行其公益性职能, 对已提供医疗服务的患者, 但因其无法偿付、偿付能力不足、恶意逃费、法院认定的未缴欠费款等, 形成的公立医院非医方责任医疗欠费, 为弥补公立医院的此项支出, 个别地方政府按公立医院非医方责任欠费审计的审定金额给予的一定比例财政支持, 即体现了政府举办公立医院的本位, 又有助于调动公立医院和医务人员积极性, 减轻公立医院资金压力, 为公立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定心丸”的作用。

关键词:公立医院,非医方责任欠费审计,风险点,建议

参考文献

公立医院审计范文第3篇

摘 要:本文以医患关系的现状为切入点,通过对出现医患冲突的原因进行分析出,挖掘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本原因,从不同的方面来探讨解决这种现状的途径,来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保证正常的医疗秩序。

关键词:医患冲突;责任;医患关系;解决途径

一、当前我国公立医院医患关系紧张造成的危害

(一)医务工作者和医院的医疗工作无法进行。当患者或家属对医务工作者进行人身伤害,或者是设灵堂,或拒缴住院费用的时候,医务工作者和医院的正常的工作和医疗活动就无法进行了,必须有一部分医务工作者来处理这些事情,这可能又会影响到其他患者的治疗,又加大了医患之间的矛盾,使得发生医患冲突的可能性更大。

(二)损害患者的切身利益。患者对医生和医院不信任、对医疗过程心存怀疑,当医生提出一个有益的建议时,患者会怀疑医生的目的和初衷,有可能会拒绝最佳的治疗方案。医生认为患者完全不懂医疗活动和医学知识,愈加不想与患者多进行交流和沟通。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方案和缺少交流和沟通,使得医患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张。

(三)不利于我国医学的发展和进步。医患冲突发生后,医务工作者要分出自己的一部分甚至全部精力处理解决发生的矛盾和纠纷,不能将更多的精力用来潜心钻研医学,不利于我国医学的发展进步和创新,这样很多疾病和难题还是无法解决,医患关系仍然无法从根本上缓解和改善。

二、造成我国公立医院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分析

造成当前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是很复杂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以医生为代表的医方的责任,但是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我国进行医疗体制改革实行市场经济,公立医院的经营要进行成本核算,自负盈亏。下面进行一一分析:

(一)制度、体制不健全。我国的医疗改革刚开始,相应的制度和体制都不健全:(1)医疗保险制度不健全。我国虽然实行医疗保险制度,但是人民的医保报销的比例和地域等都有限制,能够真正报销的费用非常有限,这样,大医院的高额医疗费用就加剧了医患关系的紧张。(2)医疗风险的分担机制不健全。由于技术和设备的限制,医生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现在我国发生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之后,没有专门的机构解决,患者只能找医生和医院,医院和医生要承担一部分甚至全部的责任和医疗赔偿,导致医患关系紧张。

(二)制度的不健全使得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大。现在医务工作者由于受到多因素的制约,工作压力很大,尤其是在大型的综合型医院工作的医务工作人员,每天面对大量的患者,工作量大、工作压力大,使得他们的工作态度可能会出现冷漠、不耐烦,无法顾及患者的感情和感受,或者由于过度劳累而出现失误,这就使得医患关系变得更加紧张。

(三)工作压力的加大使得有些医务工作者的医德沦丧。医院的工作人员受生活环境的影响,人情淡漠,医患关系淡化,经常会出现不耐烦、高声呵斥甚至是爆粗口的现象,不会顾及患者及家属的感受,不近人情,此时患者和家属的情感本来就比较脆弱,这样就很容易发生医患冲突。有的可能由于生活压力或者是受环境的熏陶,不顾医德,收受红包,患者在医院的费用本来就很高了,再加上红包的费用,就使得患者更加难以接受,医患关系紧张的可能性就加大了。

(四)媒体错误引导舆论。现代社会的媒体比较发达,医院也更受人关注,一般媒体会同情弱者,有的时候不顾事实,对事情进行歪曲报道或者对事件大发展推波助澜,加之,现在很多大医院为了使自己医院的声誉不受影响,不管责任到底在谁,就赶紧用钱息事宁人,使得社会大众更加相信媒体,使医患之间的矛盾不断扩大。

(五)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患者不信任医务工作者。患者见到部分医生素质低下,医德沦陷,就会对医生这个职业产生怀疑,就更容易发生医患冲突。加上在患者的观念里,大型医院技术设备是最好的,这里是他们最后的希望,当患者的希望没有实现的时候,患者的情绪可能就会失控,发生医患冲突的可能性加大。患者认为大型医院的医务工作人员的技术较高,对他们的要求相对也会高一些,同时宽容度就会降低,这样发生医患冲突的可能性就会增大。

三、解决我国公立医院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对策

要治理和缓解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的路径主要从不同的方面来进行,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改善和治理我国当前的医患紧张的关系一定会有很好的效果。

(一)健全相关的制度和体制。(1)虽然我国城市和乡村都有医疗保险,但是我国的医疗保险刚刚开始建立,还有很多不完善、不健全的地方。可以借鑒国外一些国家的经验,患者患病的负担由国家和保险公司共同承担,目前我国的保险行业发展的还不够成熟,政府应该扶植保险行业的发展。(2)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有关的医疗风险的分担机制,当医疗风险分担机制建立成熟后,会有专门的处理机构来解决此类事件,医生只要潜心钻研医术即可,医术的提高和改进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治愈,这又对医患关系的改善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要保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其实,出现医患关系紧张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看病难”“看病贵”,我国家府每年只负担医疗总费用的17%,剩下的全部要个人自己负担,而在国外的一些国家政府承担的医疗费用都达到了50%以上,还有包括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国家,实行全民免费医疗。国家财政投入的加大,保证医院的公益性,将会大大减轻患者和医院以及医生的压力,这对于缓解医患关系有很大的作用。

(三)制定有关医患冲突的法律法规,成立专门的机构。要将医疗资源进行合理分配,要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公平合理的将医疗资源进行分配,这样就提高了基层医院的医疗水平,同时也减轻了大型医院的医疗压力,这对于缓解医患关系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当发生冲突和矛盾的时候,患者直接去有关的机构就可以了,有关机构将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对纠纷进行处理,这样就打消了发生冲突和矛盾时,患者想从中获得经济赔偿的想法,对于改善医患关系是很有帮助的。

(四)医院要对信息进行公开。由于在医疗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患者对医疗活动、医疗过程和医务工作者存在怀疑,如果医院将收费标准、一些医疗活动和程序及一些相关的规定公开,让患者对这些有更深更准确的认识,提高患者对这些信息的了解程度,从而对改善医患关系起到很好的效果。在医院内部设立监督医生和医务工作者的工作是否符合规定和规范的专门机构,防止医务工作者在工作中违规操作损害患者的利益,使医务工作者严格遵守工作规范和规定。

(五)要重视媒体的引导作用。媒体在现代社会是一个很好用的工具,医方要正确引导、善于使用和把握媒体。在平时就要与各方媒体搞好关系,对各媒体要平等相待,要及时向媒体提供准确的信息、全面的信息,让媒体真实地报道情况,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的作用。要学习新闻传播知识和技能,学会与媒体沟通,不断提高宣传工作水平。

(六)要使患者对医院和医生有一个正确的期望。患者身患疾病之后,就将自身康复的期望全都寄托在了医生和医院的身上,当他们所有的期望被不良的结果所代替时,心里会有一个落差,还很可能出现情绪失控。这就要求医生和所有的医务工作者在进行在进行医疗活动之前对患者讲清楚医疗活动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情况和出现不好结果的概率,让患者有一个前期的心理准备,这样就会大大降低发生冲突的概率,对于改善医患关系有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特约评论员刘晓忠,医患悲剧链下的双输博弈[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2] 艾军,如何处理好医患关系,促进医疗卫生改革[A],急慢性创面治疗新技术专题系列研讨讨会之感染创面综合治疗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公立医院审计范文第4篇

随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推进,公立医院现行绩效薪酬制度不能完全适应改革发展形势的要求。随着“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政策的出台,医院探索建立一套适用的绩效薪酬分配方案势在必行。医院现有的绩效薪酬分配制度难以适应医院对员工激励、服务风险与成本管理的需求,本文对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将RBRVS绩效管理系统应用于公立医院薪酬分配体系中,进行了相关探讨。

一、公立医院引入RBRVS绩效管理系统的背景及原因

医药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对公立医院的运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立医院日常管理需要更加强调集约化和精细化。作为公立医院管理中重要一环的绩效薪酬分配制度,也必须更快地适应当前大环境和形势下的要求。公立医院现有的以收减支为主要依据的创收型绩效薪酬分配制度难以适应医院对员工激励、服务风险与成本管理的需求,存在着绩效薪酬未能完全直接和人员生产力或工作量相结合、缺乏考核的明确机制,多数科室分配流于人头形式、部门收入与成本支出缺乏监督机制或力度不强、部分部门工作附加价值容易被忽略、未能有效反映部门人力过剩或不足的问题等弊端,因此也就造成了成本控制力度较弱、同工不同酬、缺少高风险,高技术激励、绩效薪酬分配不均衡等问题。

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建立以公益性质和运行效率为核心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健全以服务质量、数量和患者满意度为核心的内部分配机制,提高医务人员待遇,提高医务人员积极性。这也为公立医院绩效薪酬改革指明了方向:建立以岗位工作量和服务质量为主要考核内容的公立医院绩效薪酬分配制度。

RBRVS绩效管理系统完全打破了现有的以收减支为依据的激励机制, 是以资源消耗为基础,以相对价值为尺度,主要是根据医师在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所消耗的资源成本来客观地测定其费用,以岗位工作量和服务质量为主要考核内容的现代薪酬分配制度。该绩效管理系统将公立医院薪酬激励往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工作强度、技术含量上引导,充分体现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倡导的政策方向,让医生不仅多劳多得,而且更注重技术含量。

二、RBRVS绩效管理系统的基本构架

RBRVS的英文全称是Resource-Based Relative Value Scale(以资源为基础的相对价值尺度),由哈佛大学华裔教授萧庆伦(英文名:William Hsiao)领衔的专家团队开发而成,是指以资源消耗为基础,以相对价值为尺度,支付医师劳务费用的方法。其构成如下:

三、RBRVS绩效管理系统的核心原则

(一)服务医院战略,体现正确导向(导向性)——方案设计的依据

绩效薪酬改革方案以医院发展战略为导向,鼓励扩大服务量、提升效率、优化病种和收入结构。

(二)符合政策约束,创新分配机制(合规性)—— 审核方案的参考

符合国家卫健委提出的“九不准 ”要求,符合国家卫健委、社保部、财政部《关于加强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评价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政策的要求。

(三)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和结构调整(公平性)——保证实施落地

通过绩效薪酬增量,依据医院的历史因素、实际情况和行业发展规律调整各岗位的分配结构。

(四)劳动价值主导,统筹学科发展(全局性)—— 权衡收益及成本

依据工作量 、工作质量(劳动强度 、技术含量、风险程度)、直接成本、关键绩效指标结果进行绩效薪酬分配,统筹考量绩效制度对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导向作用。

(五)直接成本为口径直接纳入绩效方案(强化成本控制)—— 精细化成本管控

成本口径上体现资源的消耗与占用,鼓励各科室节约成本,提高效率。成本包括设备使用费、人力成本、耗材等。

(六)绩效薪酬分配实行院科两级核算(院科两级管理)—— 平衡管控与放权

为临床、医技科室建立二次分配指导原则,供科室参考制定二次分配方案。

四、RBRVS绩效管理系统的具体操作

(一)工作流程

启动会议(RBRVS绩效方案说明介绍)、职能部门科室访谈、系统管道建立及数据导入、RBRVS点值设定及新旧绩效薪酬比对、期中绩效方案汇报:医院初步框架介绍、绩效方案数据公示及各临床科室访谈、二次绩效方案汇报、指导医院老师操作绩效系统、新绩效方案报告提交、正式实施RBRVS绩效等10项。

(二)各类人员的绩效薪酬考核量化方式

1.临床医生:判读费+执行费+出院人数*CMI权重系数*等级照护费+ (材料收入-材料支出)* A%- (医师可控成本+医师其他成本)*0.5-医师工资。其中判读费是指医师判读检查、化验等结果,并做出诊断所得奖金;执行费是指医师人员执行操作各项检查、治疗手术、诊察、会诊等所得奖金;判读费和执行费是医生工作量收入,等于各RBRVS项目点值*数量*医师费率。A%是指根据医院实际运营情况确定的绩效薪酬分配百分比;可控成本是指科室或者病区领用的不可收费的材料(医护共同管理各50%);其他成本是指科室或者病区应承担的折旧、水电、房屋、维修等成本(医护共同管理各50% )。

2.护理人员:护理费+护理治疗费+(床日总量+入院人数*3+出院人数*3)*护理时数*照护单价+(材料收入-材料支出)* A%-(护理可控成本+护理其他成本)*0.5-护理工资。其中护理费是指护理人员在执行等级護理、一般专项护理、吸痰护理等所得奖金;护理治疗费:护理人员亲自执行各治疗项目、或者配合医师执行所得奖金;护理时数是指一个病人一天内得到护理人员直接照护的时间;入院人数和出院人数*3是因为根据相关文献记载,护理人员在照护一个新入院或出院的病人所花费的工作量大约是照护一个在院病人工作量的三倍。

3.医技人员:RBRVS项目点值*工作量*医师费率+(材料收入-材料支出)* A%-(医技可控成本+医技其他成本)-医技工资。其中,医技岗位工作量分为:执行项目工作量(医技部门的医师、技师亲自操作执行工量,如放射科的拍片、阅片等工作);服务人次工作量(B超彩超、多普勒、脑电图、验血等检查、检验人次);特殊项目工作量(在影像引导下的操作项目,RBRVS系统已经分别给出了医技科室和临床操作科室的点值,需要对一个项目进行拆分)。

五、RBRVS绩效管理系统的优势

RBRVS绩效管理系统改变了传统模式下的以医疗收支结余为核算基础的绩效分配方式,以医疗项目的工作量来分配绩效薪酬,充分考虑了在医疗服务中各项消耗之间的差异,体现了每一个医疗服务项目的劳动价值,更具有公平性和公正性,实现了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分配原则,向临床一线及具有技术含量的关键岗位倾斜,能够充分调动广大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RBRVS绩效管理系统将原来传统模式下“全成本”概念改为“可控成本”并将之在绩效薪酬中扣除,这样充分考虑了医院经营成本的不同属性和性质,将科室不能管控的成本排除在外,从而也起到了增强成本管控的效果,实现良性循环。

在传统的以“收减支”为主要依据的绩效薪酬分配模式下,临床医生、护理人员及医技人员的薪酬分配方式大体相同,而RBRVS绩效管理系统是以不同服务项目的资源消耗为基础,以相对价值为尺度,考虑了医护技不同类型人员的工作时间和劳动强度(脑力消耗及临床判断、技术技能及体力消耗、承担风险的压力),绩效考核的导向性更加明确。

六、结语

RBRVS绩效管理系统打破了原有绩效薪酬分配的局限性,更好的体现了国家相关政策要求的多劳多得的原则,做到了绩效薪酬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高技术岗位倾斜,充分调动了广大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医院的运营成本也得到了有效控制,实现了临床业务与财务一体化的融合,为医院的整体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作者单位:天津市环湖医院)

公立医院审计范文第5篇

[摘 要]文章研究分析了公立医院绩效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公立医院深化绩效管理改革的措施,在实际操作和管理层面对处理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的相关关系作出了深入思考。

[关键词] 公立医院;系统;参与度;绩效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18.35.118

1 引 言

2017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深化医药卫生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新时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新战略和新方向。在国家推出新医改的时代背景下,公立医院如何针对自身在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效解决公立医院绩效管理残留的弊端,在思想和机制上进行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的变革,推出适应市场经济和新医改要求的公立医院绩效管理新体系就成为当务之急,这也正是医院绩效管理工作的基本方向和重要目标。

2 公立医院绩效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绩效管理体系建设滞后

当前相当数量的公立医院存在着绩效管理体系和系统建设不完善、不科学的问题。由于没有绩效管理体系作为支撑,医院的运营、服务和诊疗等相关工作一直处于低水平管理的状态。同样的绩效管理工作,由于没有其他体系的支持会直接出现系统性不完善、功能性不强大的隐患,造成公立医院在发展过程中绩效管理工作的价值难以体现,更对公立医院的长远发展和战略目标形成长期性、系统性的阻碍作用。

2.2 绩效管理群众参与度不高

医院进行的绩效管理和实施的改革,存在着医院干群参与度不高的实际问题。在公立医院绩效管理体系十分复杂、管理对象多种多样的情况下,不高的参与度会产生医院内部各科室、各部门、各员工之间对绩效管理认可度不足的隐患。最后结果是难以发挥全员参与、集体努力、密切配合、共同创新的优势,产生绩效管理工作的长期停顿和效能低下问题。在医院决策层面,一些领导更看重诊疗、科研、服务等专业目标,将绩效管理仅仅看作经济调控的手段。这样就不能为绩效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和资源支撑,也难以为绩效管理改革作出应有的帮助和指导。在管理层面上,人员和单位对绩效管理工作更多地看作本单位的独立工作,不能实现小系统和大系统统一的规范。从基层层面上看,一些员工个体将绩效看作自己应得的工资,管理就是对自己利益的干扰从而造成抵制绩效管理的行为出现。

2.3 绩效管理方法落后

公立医院绩效管理上出现的方法和体系落后比较集中表现在评价体系和方式上的落后。不能建立绩效管理的基本价值取向和管理思想,更多地仅关注绩效的结果。对医院绩效不能进行有效鉴别和区分,导致不同职位和科室间的人员出现对绩效管理的不同评价。特别是在医院管理结构复杂、人员构成多样的前提下,更容易出现考评漏洞,难以形成绩效管理的共识和认可,引起一些个体对绩效管理的抵制。此外,在公立医院绩效管理方法上,对服务、诊疗、管理等方面的绩效没有科学的分类、甄别和定位,容易出现公立医院绩效管理更多地向经济目标和效益价值倾斜,容易出现公立医院过度追求经济效益的趋势,进而产生经济效益管理强于绩效管理的倾向,形成公立医院从上而下、自左而右结构层面上的互动性、协作性不良,发挥不了绩效管理真正的价值和功能。

3 公立医院深化绩效管理改革的措施

3.1 完善公立医院绩效管理体系

公立医院要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建立起完善和科学的绩效管理系统。将公立医院的战略发展目标、领导责任机制、组织管理体系、工作方法和手段全部融合在绩效管理体系之中,使其能够贯穿于医院运营、服务、诊疗、调控等各项工作和各个过程之中,使其形成绩效管理的合力,更好地帮助医院在经济、管理等层面上顺应新医改的大目标和大方向。医院的各科室主任在实施绩效管理的过程中,要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共同完成医院绩效目标的制定,从而实现医院的远景规划和战略目标。

3.2 提升医院全员参与绩效管理的水平

群众是力量的源泉。进行公立医院绩效管理工作,实施新医改下的公立医院绩效管理变革离不开医院各个层级、各个个体的支持和努力。只有在全员参与、集体努力、密切配合、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才能建立起顺应新医改趋势、适应市场经济的绩效管理新机制和新体系,也才能进一步提升公立医院绩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能。在公立医院决策层面上,要提升决策者对绩效管理的重视,将绩效管理列为医院发展的保障和目标。全面认知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的工作价值和功能,给予绩效管理工作更多的决策支持、组织引导和资源保障,真正建立起有利于公立医院展开绩效管理的组织结构和功能系统。帮助绩效管理工作更好地實现自身的价值和目标。对于管理层面和员工要加强绩效管理的教育和宣传,充分调动医院管理者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充分发展员工个体的主动性和创作性,真正将绩效管理内化成为管理者和员工的共识,夯实绩效管理工作开展的群众和文化基础。

3.3 引入BSC绩效评价方法

针对公立医院绩效管理存在的方法和评价方面的漏洞,研究认为应该将BSC引入公立医院绩效评价和管理工作之中。BSC是平衡计分卡评价方式的简称,在欧美国家医院中有着广泛的使用。BSC主要的功能就是借用问卷调查、专家分析和组织内研讨的方式建立起一整套记分评价系统,将医院各项职能、服务和管理等工作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并针对性地赋予不同的数值。这样不但可以形成公立医院整体上的新体系,也可以有效区分不同岗位和不同职位的绩效,以便作出更为系统的绩效评价,进而更好地展开管理工作。引入BSC绩效评价方法过程中,医院应该立足于自身公益的组织特点和功能定位,以此来平衡绩效划分之中的利益冲突。在BSC绩效评价方法应用过程中还应该建立绩效管理的专职性岗位,真正将公立医院长期发展和员工效能提升作为核心目标,并使其确立在绩效管理的主要方向和内容之中,真正发挥BSC绩效评价方法的发展和保障价值,推进医院绩效管理的创新和变革进程。

4 结 论

党和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职能和社会定位在新医改的背景下正在逐步清晰。公立医院实施系统而全面的绩效管理成为必然的方向和趋势。只有通过完善、公平、系统的绩效管理,医院的运营、服务和诊疗等相关行为才能得到全面的管理和控制,国家关于新医改的《意见》也才能得到系统落实。当前公立医院要继续利用绩效管理这一有效机制和手段,针对具体和典型性问题进行变革,在系统、机制、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构建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的新体系。在完善医院绩效管理的同时,探索构建具有生命力和适应性的公立医院绩效管理新系统。

参考文献:

[1] 毛静馥,韩淑杰.医院绩效管理功能分析与应用 [J].中国卫生产业,2004(4):84-85.

[2] 沈群红.中国非营利医院绩效管理的作用与基本原则 [J].中国医院,2004,8(12):18-23.

[3] 林燕.新医改形势下公立医院绩效管理优化问题研究 [J].人力资源管理,2018(2):92-93.

[4] 王国华.公立医院绩效管理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168-169.

[5] 张雅芬.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的意义及其措施探讨 [J].中国集体经济,2012(9):221-222.

[6] 宋丽莉.公立医院绩效管理中的问题与改进 [J].人力资源管理,2012(7):208-209.

公立医院审计范文第6篇

第一, 医院管理层对内部控制不重视。公立医院管理人员对医院财务工作认识不深刻, 对内部控制认识不到位, 没有意识到新医改形势下内部控制制度对医院今后发展的重要意义。由于医院的医疗服务性质, 领导层往往偏重医疗技术、科研教育建设工作, 淡化医院财务管理, 对医院内部控制的分工、权责划分不明确, 忽视了内部控制是贯穿于医院内部活动的各个环节。此外, 耗用大量资金培养优秀医疗工作者的同时, 忽视了专业内部控制人员的培养。

第二, 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监督评价机制缺乏。我国目前没有明确出台医院内部控制的相关制度, 各公立医院在制定本单位内控制度时会存在制度范围不全面、科室间职责划分不明确、不贴切本单位实际情况、内控风险评估和预防不到位、可操作性差等问题。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的同时, 医院内部监督审计部门不具备较高水平的监管能力, 医院外部监督评价部分又基本缺失, 内外部监督机制流于形式, 都大大削弱了内部控制的执行效果和力度。

第三, 相关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和水平较低。医院现在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主要从事会计核算和账务处理工作, 对医院内部控制的认识度和专业度普遍较弱, 没有系统学习过内部控制的相关知识, 同时, 财务人员结构老化、更新意识薄弱、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力差等, 导致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推展缓慢。面对新医改形势下医院的激烈竞争, 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已经刻不容缓。

第四, 内部审计部门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内部审计部门往往从属于财务部门或纪检部门, 其职能仍停留事后的查错纠弊层次上, 不能起到内部控制的监督检查效能。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普遍较低, 对内部控制知识、会计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不熟悉, 人员专业结构不合理。内部审计手段上仍存在人工操作较多, 计算机等高新技术使用率较低的问题。某些单位的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较差, 容易受医院领导层影响, 降低了其内部控制监察效果。

2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策略

为弥补医院内部控制体系的不足, 增强财务风险防范程度, 提升医院运营管理水平, 应采取以下内部控制策略:

2.1 增强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

医院管理层应增强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充分意识到内部控制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调动各科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鼓励全员参与、全科室参与, 促进全院内控工作的贯彻实施, 确保公立医院经营管理成效, 节约运营成本。认识到内部控制对保证医院财务信息真实有效、权责划分合理规范、运营决策科学精准、经营活动合法合规和医院资产安全及优化使用的重要意义。

2.2 健全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财政部2012年11月颁布的《单位内控规范》指出:内部控制是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 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 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内部控制体系由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组成。内部控制环境方面, 医院应设置纪检监督审计办公室, 负责医院内部监督的工作。同时, 员工的聘用、培训、辞退和薪酬、考核、晋升、奖惩及轮换制度都应有明确的规定。风险评估分为单位层面风险和业务活动层面风险, 合理设定风险目标、实施风险识别、准确风险分析、及时风险应对, 完成风险评估。医院设立三重一大审批流程、合同审核制度、建立医院采购流程、运营分析和绩效考核管理。信息沟通层面, 确保数据和信息资料公开透明, 增进科室之间的相互联系, 提高工作效率。重视计算机高新技术的应用, 防止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发生。通过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 对医院内部控制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发现内控漏洞, 保证顺利实施。

2.3 提高会计内部控制人员专业水平

会计内部控制人员的专业水平是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关键。医院应积极引进财会专业知识扎实, 业务技能熟练, 并且能掌握计算机技术的高素质人才。重视现有人才的在职培训和深造, 为其继续教育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对会计内部控制人员进行定期考核, 划分等级, 对不合格人员进行专业教育, 再次考核不合格者要换岗和惩罚。定期进行职业道德普法教育, 确保会计内部控制人员遵守职业道德, 提高医院会计内部控制执行力。

2.4 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部门作用

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对医院内部控制的再控制。内部审计部门对资金管理、业务收支、招标采购等方面审计出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 测算、研究并报告审计结果, 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最佳解决方案和改进建议, 从而降低医院风险损失, 提高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在内部审计过程中, 除了选任业务水平、思想素质过硬的内审人员外, 还要保证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 保证内部审计工作客观公正进行。

3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意义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 能确保医院各项业务活动的有序进行, 保证财务数据信息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准确性, 规范医院经营活动, 提高医院经营战略前瞻性。良好的内部监督审计机制, 能够有效规避和控制潜在风险, 维护医院党风廉政建设的良好风气, 防止某些人利用职权、徇私舞弊、挪用公款, 给单位公共资产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医院各部门岗位职责划分明确, 有利于部门之间的良性沟通与协作, 职责模糊点减少, 工作效率提高。在内部控制的规范和约束下,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医院资源利用率最大化, 节约医院运营成本, 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提升医院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摘要:随着现阶段医疗改革不断深入发展,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对医院发展的作用逐步凸显。然而, 当今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相对不完善, 医院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不足, 内部审计部门发挥作用不充分, 相关内部控制的专业管理人才综合素质较低等, 都阻碍了医院内部控制的发展。为了规范医院各项运营活动, 规避内部控制缺失带来的风险损失, 提高医院工作效率, 各公立医院应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内部控制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提升医院管理水平, 促进医院在医改大潮中良性发展。

上一篇:贾平凹散文精选范文下一篇:公共事业管理前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