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艺术教育范文

2023-09-22

设计艺术教育范文第1篇

摘要:对于设计艺术,过去往往仅局限在比较窄的专业领域和操作范围之内,设计师所用到的也不过是比较单一的学科知识和技能,而传承的途径也比较单一,多是以师承关系确定这门技艺的延续轨迹。但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深入,社会变革的逐步加剧,城市人口的急速扩张等因素的加入,这种单一的设计生产方式逐步无法满足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也就暴露出种种在变革过程中的弊端。这种弊端的表现不仅仅在设计艺术领域中,它们也和相应的社会环境的发展和变革紧密相连。

关键词:设计艺术;城市化;艺术创作;文化建设;审美观念

Analysis upon Problems of Artistic Design in Urbanization Process

ZHU Guang-yu

对于设计艺术,过去往往仅局限在比较窄的专业领域和操作范围之内,设计师所用到的也不过是比较单一的学科知识和技能,而传承的途径也比较单一,多是以师承关系确定这门技艺的延续轨迹。但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深入,社会变革的逐步加剧,城市人口的急速扩张等因素的加入,这种单一的设计生产方式逐步无法满足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也就暴露出种种在变革过程中的弊端。这种弊端的表现不仅仅在设计艺术领域中,它们也和相应的社会环境的发展和变革紧密相连。

20世纪50至60年代,这一状况开始得以转变。这种转变得益于发生于20世纪40年代中末期兴起,并广泛传播并迅速发展起来的“控制论”、“运筹学”和“系统工程”,这为设计艺术进入真正的科学领域奠定了一条理性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对于一系列哲学和心理学问题在设计领域下关注,引导着设计艺术向更加关注人性化的方向发展;再次,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的急剧增强丰富了设计艺术更多理性的决策机制。这种情况下发展起来的现代设计艺术学科,无论在单一学科的技术性局限上,还是普通设计活动的相关性上,都有了很大的突破,真正将“设计艺术”引入到了现代科学的范畴而加以探讨。

设计艺术,既然是一门以“人为事物”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①,他就必然要涉及到物质和精神的两方面问题,而归根结底,这种针对人为事物的创造活动还是建立在思想层面的。在这一点上,东西方的理解还是有些许不同的。西方是以笛卡尔的二元论哲学理念发展起来的一条主张世界有精神和物质两个独立本原的哲学学说。在这条道路的指引下,西方的理性主义和分析的思维方式占据主导,进而发展出“重分析”的思维模式,这也就决定了西方的设计艺术中理性分析的成分占据主导,法国思想家让•雅克•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在18世纪中叶的出版,更是将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以契约的形式固定下来,为西方社会的设计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契约”在整体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性,这更进一步地加强了理性分析能力在整体设计中的重要地位。东方则是以老庄的道家思想发展起来的一条强调对于事物的感性认识和整体观念的思维模式,这种混沌的思维模式直接引导着东方古代设计思想中“重经验”的研究方法和理解方法,在这种家族传承式的理念引导之下,“家族观念”通过历代王朝的更替,在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各个层面上得以加固,使得人们对于传统的设计事物的理解更多地关注于其所体现的思想内涵上。“家族”,“亲情”的观念始终支配着传统设计艺术发展的脚步。

在工业社会时期,西方重视分析性的思维和机械性的标准形成了当时普遍的社会价值观。这种重视物质基础的工业社会的进步,其局限性在于就“物质”本身来进行设计分析,进而展开设计,而忽视了系统性的“结构”内在的制约力。随着城市扩大化建设和工业化建设脚步的加快,这最终导致了全球性的资源和能源的逐步枯竭,环境污染问题逐步凸显,经济活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而“理性分析”是否能解决设计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也广受质疑。而东方以系统设计中的均衡性为设计理念的“整体性”思维,适时地弥补了理性设计的不足,特别是在网络信息化如此发达的当今社会,信息交互通过互联网的技术手段支持,正以极高的效率和质量改变和冲击着人们的传统观念。设计艺术也越来越多地表现出对作品中“精神性”内涵的注重,它要求设计师不仅能够驾驭设计中的技术性和物质性的环节,更能从整体的“经济系统”、“环境保全系统”、“制度结构系统”等各个部分适应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发展方向。当然,东西方在思想领域的不同由来已久,这种思维模式的差异直接影响了其设计观念和发展路径的变化。

批评设计艺术中的“唯理性观”:赫伯特•A•西蒙于1969年首次正式提出了“设计科学”的概念,并于1981年出版《关于人为事物的科学》一书,奠定了现代西方设计科学的理论基础。该书的主要从传统的自然科学领域以及工程设计规范这两个方面,将当时已经初见端倪的设计科学加以概括,归纳和总结。今天,我们再次考察赫伯特•A•西蒙的理论,依然可以看到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设计艺术”和“设计学”是有区别的。前者还要求设计师更多地掌握一些艺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这种在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的修养,往往更有助于设计师理解设计艺术的内涵,进而更有利于定位自己的设计方向和研究路径。

设计学作为一门研究人为事物的科学,其研究对象的覆盖面是非常宽广的。不同学科对于设计的定义必然包含不同的理解和差别,而和艺术相结合的设计艺术,其研究对象必然是包含有艺术成分的人造物。这也可以看作是设计学在艺术领域的一种变异,而这种变异使得设计学融入了更多的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同时,借助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和信息化网络技术的发展,结合着声光电等电子器材的支持,设计艺术正在通过多媒体的手段,以崭新的面貌刺激着人们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乃至味觉,这也和艺术作用于人的基本方法有着微妙的共通之处。意大利设计师弗朗索瓦•布尔克哈特曾针对20世纪60年代德国“合理化赋予理性、系统性以及逻辑近乎无限的统治权”

②提出批判:“与唯理论的、实证主义观点相对立的思维方式同样影响到设计,这种人文主义的思维方式产生于对灵魂深处世界及对自我的寻找过程,这是带有理想化和主观色彩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将感情和感觉推到首要位置。艺术性的生产是人类自由发挥的典型,在艺术家当中倾向于个性发挥。”

就现代主义阶段来说,设计科学中的“唯理性观”确实在其存在的历史时期,给予当时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文化的发展以有力的推进作用,例如1927年在德国生产的法兰克福整体厨房,它为缓解当时德国的住房短缺问题,以及传统厨房与餐厅分离的空间浪费问题提供了合理的解决方案,整体厨房的空间利用率大大提高,设计师玛格丽特甚至在设计厨房色彩的时候,也是通过色彩测试得到统计数据,进而选取苍蝇最不喜欢的蓝色来设计厨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厨房的卫生问题。在整体厨房已经普及的今天,个性化的因素越来越多地融入到设计过程中来,业主不但可以根据自己生活习惯定制整体厨房的规划方案,更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材质和色彩。可见,这种依靠理性分析的方法进行的设计方案,固然可以使得设计的适用性的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但同时它也抹杀了主观情感和人文情怀的文化气息。时至今日,个性化的设计方案越来越多地被大设计公司所采纳,用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不同需求。

“市场”在设计艺术中的重要性:当前社会,设计师更加需要根据人的不同需求决定不同的设计方案和市场营销策略。因此,对于市场的重视也直接决定了设计师的设计理念的表达,在我们这个日益扩大的城市化进程中的市场认可度。但是,市场的认可是否就意味着成功的设计?设计师的作品不但应该考虑“迎合”市场的问题,更多地还应该考虑到“引导”市场的走向。而这种“迎合”与“引导”的前提,当然是以市场调查的准确定位为依据的,没有准确的市场定位,不用说引导,连起码的迎合都未必能够成功,这当然也是设计方案的无法通过或直接导致失败的关键因素之一。美国设计师罗威(Raimond Ferdinand Loewy,1893-1986)“在阐述艺术设计特征时,强调艺术家、工程师、经济学家和消费专家的劳动不可分割地联在一起。在艺术设计中,特别重要的是要考虑到消费心理,因为产品即使设计完美、制作精良、价格合理,仍然可能销售不旺。只有当消费者确信需要这些产品时,需求才会产生。罗威把艺术设计师说成是特殊的社会活动家,其目的是发现劣质产品,以改进的产品替代它。”

④20世纪30年代,美国正流行“流线形造型”的设计风格,罗威所设计的流线型冰箱也将这种圆角弧面的造型风格引入其中,但冰箱顶部的弧线并不适宜于美国家庭主妇从冰箱中取出物品暂时放置于冰箱顶盖上的习惯,罗威在后来的设计方案中发现了这一缺憾并改正了他的设计方案,使得流线型冰箱在美国热卖。据此他也劝诫他的雇员“不要盲从时尚,脱离功能的形式,不论怎样美丽,也是毫无价值的。”由此可见,对于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的把握,不但可以促进设计的完善和改进,更可以引导市场的走向。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到现在也不过才经历了十几年的时间,很多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和法制建设还很不完善,这也同时影响到了设计艺术的“市场运作环节”。不重视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建设,而一味地停滞在技术层面的探索,必然导致设计方案的盲目性和市场运作效果不佳的状况。在针对设计艺术的市场化方向进行研究的同时,各种面对消费者和消费心理研究的设计理论应该也引起设计师足够的重视。我们知道,就单个的人来说,其需求大体可以分为“个体保存”和“快感追求”两个不同的层次,在个体保存的前提下追求审美愉悦是市场大众的普遍消费准则。从蒙昧时代逐渐走向文明社会的我们,逐渐由个体保存发展出“集团保存”,用来保护集团的整体利益不受侵犯,因此,不同的利益集团就要通过各种手段来维持本集团的利益。当这种利益达到平衡时,双方可以相安无事,但当利益平衡被打破时,便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战争。而战争带来了环境的破坏和重建。设计师正是在这种往复循环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无论是建筑师、工业设计师、平面设计师还是艺术家,其生存的环境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他们创作的过程,这就更要求设计师有着长远的和发展的设计眼光,准确地对自己所处的时代(时间轴)、生存的社会环境(物质轴)和相关的制度体系、法律体系(制度轴),以及当时人们的消费心理和设计师应该具备的足够的思想层面的知识储备(精神轴)等有所把握,只有在这种多重轴向的分量定位中,才能真正做到“把握时代的脉搏”,做出更好的,符合实际情况的设计作品。

我国在设计艺术教育方面的探索工作,自20世纪初期以来,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得益于前辈艺术家和设计师的不懈努力,我国对于设计艺术教育方面无论在西方设计思想的引入,还是在本土化设计思想的延伸和发展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1905年,清政府正式宣布了废科举、兴学堂的命令。1906年,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学堂(东南大学和中央大学的前身)创立,开启了中国新式美术教育的先河。当时仿照西方和日本的艺术设计专业设置的课程,在图画手工科开设了素描、水彩、油画、用器画、图案画,中国传统绘画等专业课,手工课还有金、木、竹、漆等门类的手工艺课程,其他课程还有外文、中文、以及与测绘有关的一些物理、几何课程等。此后,各地相继效仿两江优级师范学堂的做法,先后出现了保定优级师范学堂图画手工科、杭州的浙江优级师范学堂图画手工科、广州的广东优级师范学校图画手工科等等。1918年,我国第一所由国家兴办的美术学校——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中央美术学院前身)成立,当时学校设立了中国画、西洋画和图案三个系。1928年,杭州成立了国立艺术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1929年,学校又更名为“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设有绘画、图案、雕塑三个系。

在我国早期的设计艺术教育方面,一些留学海外的学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陈之佛于1918年留学日本,随后进入东京美术学校(即今东京艺术大学)工艺图案科学习,1923年回国后曾在上海、广州、南京等地担任图案设计科的教授工作,引入了日本对于设计艺术的一些先进理念。刘既漂、庞薰琹、雷圭元等留学法国,并陆续回国担任图案设计教育的工作,他们引入了欧洲的一些对于设计艺术方面的理论思想,都为我国的现代设计艺术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⑤。

我国早些年把“设计艺术”称之为“图案”、“工艺美术”或“美术工艺”。这里有必要对这几个概念进行澄清,以便于更好地理解“设计艺术”的概念在我国的切实意义。“图案”,顾名思义,即是“图形化的设计方案”之简称,《辞海》艺术分册中对于“图案”条目的解释是:“广义指对某种器物的造型结构、色彩、纹饰进行工艺处理而事先设计的施工方案,制成图样,通称图案。有的器物(如某些木器家具等)除了造型结构,别无装饰纹样,亦属图案范畴(或称立体图案)。狭义则指器物上的装饰纹样和色彩而言。”《现代汉语词典》中“图案”的条目解释则是:“有装饰意味的花纹或图形,以结构整齐、匀称、调和为特点,多用在纺织品、工艺美术品和建筑物上。”

⑥我国二十世纪早期的著名图案设计家陈之佛先生于1928年应广州美术专科学校聘请,担任图案科主任,并在广州举办了第一次图案作品展览会,同年他也提出:“换言之,即使我们要制作用于衣食住行上所必要的物品之时,考虑一种适应于物品的形状、模样、色彩,把这个再绘于纸上的就叫图案。”

⑦雷圭元先生在其《图案基础》一书中对于图案的定义综述为:“图案是实用美术、装饰美术、建筑美术方面,关于形式、色彩、结构的预先设计。在工艺材料、用途、经济、生产等条件制约下,制成图样,装饰纹样等方案的通称。”

⑧俞剑华先生更是在1929年出版的《最新图案法》总论部分写道:“图案(design)一语,近始萌于吾国,然十分了解其意义及画法者,尚不多见。国人既欲发展工业,改良制造品,以与东西洋相抗衡,则图案之讲求,刻不容缓;上至美术工艺,下迨日用什器,如制一物,必先有一物之图案,工艺与图案实不可须臾离。”

⑨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对于“图案”的理解,在过去和现在的理解上是有偏差的。过去,我们沿用了日本学者手岛精一提出的“图案”的概念,这是为了改变传统手工艺中制作与设计混为一体、随意性强的做法,从而在工业生产中把图案(设计)和工艺明确地区分开来。

⑩这种对于图案这一概念的理解,显然不能完全适应当时的机械化生产的需要而逐渐被“工艺美术”(或称“美术工艺”)这一概念所取代。

陈之佛先生对于20世纪初期欧洲和日本的设计运动比较熟悉,他曾先后撰写《现代表现派之美术工艺》(1929年)、《现代法兰西之美术工艺》(1932年)和《欧洲美育思想的变迁》(1934年)等文章,介绍了西方的工艺美术运动和第一届世界工业博览会的情况。“工艺美术”这一概念也随着欧洲“工艺美术运动”的思想逐步引进到我国。严格意义上来说,“工艺美术”是一个复合词,工艺在我国古代有专指,所谓“工”泛指工匠艺人、手工业劳动者。在古籍中单独用“工”字时,有工艺、工巧、精巧、精致、擅长之意。又作为官名,有时还特指从事音乐艺术的乐师。而“艺”呢,最初意为种植,后也指才能、技艺、准则、限度。美术则是一个外来的词语,泛指造型艺术。因此,在工艺美术一词的使用之初,还同时存在着图案、实用美术、实用艺术等异形同质的概念,人们试图对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说,而其本质和趋向则是一致的。而此时,中国正是新兴而薄弱的大机器工业化生产时期,工艺美术又在某种程度上被植入了“工业设计”的概念。当然,“工艺美术”和“设计艺术”在某些方面确实存在着一些共通的属性:其一,从内在属性讲,它们都表现出技术与艺术的融合,需要一定的技术加工手段、物质材料和能源的支持,这就使得二者都表现出需要自然学科支持的态势。其二,从外延属性来讲,它们都受到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艺术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表现出人文内涵的属性。

无疑,现代设计艺术的概念是随着工业革命的成果——机械化大生产这一经济模式发展起来的,以传统的“图案”、“美术工艺”或“工艺美术”来限定“设计艺术”的概念已经不再够用了,尽管设计艺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曾经以不同的面貌在我国出现,但是今天“Design”(设计)的含义愈加宽泛了,可以说凡是具有目的性的改造人为事物的活动都能称之为设计。因此,在这一背景下,将传统的“图案”、“工艺美术”(或“美术工艺”),甚至于伴随着机械化大生产而发展起来的“工业设计”的概念相互区分开来,更有助于理解“设计艺术”在当代视野下的发展状况。

传统的工艺美术与现代化大生产背景下的现代设计艺术之间,既存在着明显的区隔,也在某些层面有互通之处,厘清二者的关系能够使我们更清楚地看到当代我国设计艺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今天为社会所普遍接受的观念是,设计为工业化时代的产物,它是与工艺美术或传统手工艺直接对抗的。1851年在伦敦举办的第一届世界工业博览会上,暴露出了机械工业产品的粗制滥造,造型丑陋且无人情味的诸多弊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创始人威廉•莫里斯(1834-1896)提出了“只有艺术家动手做出的东西才是真正完美的”理论,由此直接引发了新艺术运动,而且也对欧美大陆的现代设计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近代发展起来的机械化大生产的特点是以分工协作的“流水线”式的作业系统为基础的,这种作业系统的优越性是能够借助机械化的力量,快速高效地生成工业产品,以批量生产来满足社会最广泛的需求;然而,其缺憾也在于此,由于生产工序的僵化,工人生产方式的变化,原先存在于传统手工艺美术中那种温情脉脉的人文气息逐渐被抹杀,而造成了“工人”与“艺术家”的分野。

我国的现代设计艺术在不断地认知传统工艺美术和不断地扬弃20世纪以来的工艺美术理念中获得的,而这个过程从艺术院校的系名变化中也能窥见一斑,最先是工艺美术系,下设专业称为实用美术,有别于“纯艺术”(国、油、版、雕),包括:装潢设计、服装设计、染织设计、工业设计、环艺设计等,其后是设计系,现在是设计分院,而其下设专业基本保持不变。随着我国高考扩招政策的全面展开,设计类专业每年的报考学生数不断攀升,慕名而至的学生更是人数众多,但是在众多的设计类院校的学生中,恐怕对于传统工艺美术和现代化机械大生产背景下的现代设计艺术之间的关系的理解,还是混沌的多于清醒的,工艺美术与设计艺术之间的这种互为依存、互为价值的,甚至可以说是休戚与共的关系,依然没有引起众多的从事设计艺术工作的设计师们的重视。因此,“对于传统的、经验型的工艺美术教育而言,设计教育新模式的建立具有革命和创造的意义。旧有的工艺美术教育带有浓厚的经验成分和偏重‘美术’的思想,不能适应大工业化社会对设计人才的培养的需要,毕业学生更多地偏向于‘艺术型’而不是‘设计型’,传统的工艺经验与以绘画代替设计的思想成为这种设计教育不能适应时代要求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明确为大工业生产提供设计、提供设计人才的方向应当是设计教育的目标,如果培养的不是设计师而是画家,培养的不是面向大工业生产的设计师而是新的手工艺工作者,这种设计教育就应当是值得思考的。在设计教育中,必须树立设计的观念,即必须抛弃以美术为基础的教育方式,高度重视技术、科学、经济、生产条件等各方面的因素,确立为大工业生产提供设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提供设计人才的方向,在培养和造就学生的创造能力、动手制作能力、设计能力上下功夫。”

B11当然,这种“传统工艺美术教育”和“大工业生产的现代设计艺术教育”之间的区别有时并非界限明显。工艺美术在艺术研究中不断被肯定,展现出独有价值的同时,也成为艺术结构分析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和参照系。从18世纪的工业革命后出现纯艺术与实用美术的分野,一直到20世纪的艺术理论家发出“艺术在某一层次上就是技术”的论述,使我们逐渐认识到对艺术的起源、艺术发展史、艺术家,甚至某些艺术现象的分析都不能完全分离对工艺美术的研究,因为它已经成为一面透射现代设计艺术发展的镜子。它在物质性层面与现代设计艺术的互通,能更清楚地反映出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这时的工艺美术不再局限在造物艺术的框架之内,它的枝蔓已延伸到民俗学、艺术学、文化人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使人们从文化的角度对工艺美术有了—个全新的认识。这对于设计来说无疑又打开了一扇拓展思路之门,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设计也是工艺美术体现存在和艺术价值的手段和方式。因为我们无法摆脱传统工艺美术思想的影响,而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又必需适时适量地对传统工艺美术思想进行修正,因此只有在工艺美术和现代设计艺术中间找到一种可以相互磨合的平衡点,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我国当代设计艺术的优势。

毋庸置疑,当前的设计艺术是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中走出来的,因此,对于当代视野下的设计艺术,要理解它的深刻内涵,更需要从“现代主义”设计,甚至更早的工业革命时期的历史维度中去寻求发展的脉络。这不仅涉及到设计艺术自身的定位问题,更是每个设计艺术工作者体现其设计风格,把握自身发展方向的必由之路。

① 赫伯特•A•西蒙著,杨砾译《关于人为事物的科学》,解放军出版社,1985年版。

②李砚祖编著《外国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上)》,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3页。

③同上。

④凌继尧、徐恒醇著《艺术设计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89页。

⑤同④,第210-212页。

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161页。

⑦陈之佛《陈之佛文集》,江苏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243页。

⑧雷圭元《图案基础》,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第3页。

⑨转引自李砚祖《建立中国的设计艺术学》,《设计艺术学研究》,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⑩同④,第213页。

B11 李砚祖《设计教育与工业化世界》,《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十五年》,山东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30-31页。

设计艺术教育范文第2篇

视知觉有时会受到视觉生理机能和生活文化经验积淀的同时作用。人的感觉并非先天就有的功能, 没有体验过的东西可能无法感受到, 而丰富的生活经验又有可能使某种感觉功能格外发达。视觉所感受到的不仅是眼前所见的信息, 过去积累的信息也会参与影响。而且, 由于生活环境、视觉经验、生活体验及专业知识的不同, 对同一形式的认知会出现差异, 这种差异来自生活和社会, 与先天的个性差异有所不同。正如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中指出:“眼前所得到的经验, 从来都不是凭空出现的, 它是从一个人毕生所获取的无数经验当中发展出来的最新经验。因此, 新的经验图式, 总是与过去所知觉到的各种形状的记忆痕迹相联系。”

2 视觉经验与视觉传达对象

好的设计作品需要知己知彼。所谓知己, 就是有从视觉主体方面了解人的视觉功能、研究感知过程的真实状态;所谓知彼, 就是从视觉的对象方面认识形式的相对关系。对设计而言, 不仅仅是解决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问题, 更重要的是要传播有效的信息。传播有效、准确、可靠的信息是设计信息传播的首要法则, 它是设计成功的重要保证。传播的对象是人和人群结构而成的受众群体。设计元素是否能引起观者视觉经验的共鸣, 取决于刺激物的结构所拥有的力量与它唤起的有关记忆痕迹的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

3 视觉传达专业教学中创意思维培养的方法

作为一名艺术设计的老师, 在教学方法上如何创新、如何使用启发式教学。一直成为笔者探讨和研究的话题。在教学工作中, 笔者把培养、激发、提升学生的原创能力与创新思维作为主要目标, 具体做法如下几点。

3.1 从趣味练习中进行创意初体验

对于入学新生来说, 他们虽然具有一定的美术功底, 但对于设计还比较陌生, 如何使他们在有趣的练习及轻松的氛围里对设计、创意及想象进行初体验, 关系到将来他们对于设计的态度, 轻松地创意初体验会使学生快乐的面对将来有关的设计学习及工作。在新生入学的第一次课上, 笔者会让学生共同来做一个趣味练习。给学生几个基本几何形。分别是圆形、方形和三角形, 让他们任意给三个几何形分别加些什么, 使它成为另外一种东西。比如给圆形下边加一条曲线就会出现气球的形态。再给学生一个时间的限制, 比如限时30分钟, 让每个同学独立完成, 不要互相参考。还可以把它当做一次小比赛来激励学生认真尽力的完成, 以在同样时间内完成的图形个数作为评判标准。

这个练习看似简单, 但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会不自觉的扩大学生的思维范围, 开发学生的想象力, 并使新生对设计、创意、想象有一个快乐的初体验。

3.2 鼓励团队合作进行创意

对于学生来说, 将来的设计习作大多是需要团队合作来完成的, 在教学时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及方法与培养他们独立思考是同等重要的, 两者并不矛盾, 教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如何对待他人意见, 如何摆正自己作品的位置, 又如何从团队合作中学习他人的长处是非常重要的。

团队创意中学生较容易出现的问题有两种:一种是有的学生因为怕受到他人的批评或不能得到他人认同而不愿说出自己的主意, 在创意时不够自信。另一种则正好相反, 这种学生非常自信, 也很善于说出自己的主意, 但却不能冷静听取他人意见, 觉得自己的想法是最好的, 其他人必须认同。这两种问题对于学生将来的设计之路及性格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需要一个有效的方法来解决, 而美国创造学家Alex F.Osbom于1939年首创的一种创造性技法头脑风暴法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在教学中得以尝试采用。头脑风暴法是以10~12人为一个小组, 集体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创意的方法。提倡轮流发言, 以求量为先, 再以量生质, 提出的创意越多, 得到好创意的可能性就越大。在创意过程中, 不能批评他人的主意, 以免产生中断和消极思想, 但可以在他人的基础上进行更好的创意。每个小组还应有一个知识丰富的组长, 来掌控全场节奏及气氛。使之轻松并能引导和激发组员思考。使大家能够畅所欲言。再由一个小组成员来对所有发言做记录, 供下阶段大家再集体评价选择。这种方法不仅能使学生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 以一个良好的心态来进行创意活动。并且能通过学生们良好状态的感染来扩大学生的思维范围, 解除一些思维定势, 使1+1可以等于无限大, 一个创意加上另外一个创意可以产生无限的创意力量。

3.3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3.3.1 认识好的设计, 了解设计动向

由于学生的知识面贫乏。常常很难分辨好的设计与不好的设计。分辨能力影响创新设计能力。因此, 在课堂里笔者经常给出国内外设计师的优秀设计作品, 在多看的基础上讲解什么是好的设计。其次给出好的设计书的书目指导学生去图书馆或者书店阅读。提高判断力是重要的任务。

对于视觉传达设计来说, 创新是设计的灵魂。设计上要想创新, 就得时刻了解和关注世界设计动向、开扩学生的眼界、跟上设计步伐, 以免做井底之蛙。我们要鼓励学生常上知名的设计网站;阅读各类设计杂志;要学生多参观设计展, 从而了解设计动向。

3.3.2 注重人文化知识的学习和积累

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创新不仅仅立足技术表现方式上的创新, 而是对设计理念、视觉语言及表现方法的共同创新, 所以有新意的设计绝不是简单的材料的更换, 还需要有深刻的理念和内涵。视觉传达设计对于设计师本人的文化修养及积累要求颇高, 注重个人文化的积累对视觉传达专业的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教学中要时刻提醒学生注意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多看书。尤其是关于人类文化的书籍, 多去各地旅游写生, 体会和记录当地的民俗及特有的文化风格, 了解其历史, 这些对学生将来的设计创新都是一种积累。

并且, 在设计中的技术表现方法上, 视觉传达设计还会跟物理、化学及一些边缘学科有关, 比如当前困扰人类的环境问题。在世界范围呼吁节能减排, 倡导回收再利用, 这个问题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的包装设计课程就有一定的联系, 作为一个包装设计者, 就有义务为此做出努力, 在进行包装设计时, 对包装材料的了解和应用及对物理力学的灵活使用及创新, 都能对节能回收再利用起到积极的作用。而这些仅靠设计理论知识是无法完成的。

摘要:主要谈了视觉传达设计的内容, 以及相应的设计教育的人文美学。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教育,人文美学

参考文献

[1] 张治.论视觉传达教学的创新[Z].2005.

[2] 王小玲.CI策划与设计使用教程[M].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6.

设计艺术教育范文第3篇

一、艺术设计教育中设计伦理教育的问题

目前,各高校的艺术设计学科只是专注于建立自己的方法论,艺术设计教育主要还是以“设计史”、“设计概论”、“设计方法论”、“设计美学”以及与各个门类相关课程为主干的教学体系。在课程教学中,绝大部分还只是注重于艺术设计的技巧、方法与思维的培养,针对“艺术设计伦理学”的课程并没有涵盖于其内,关于艺术设计伦理教育的体系框架更是没有。

教师在教学中也只是着注于为学生讲解消费经济时代背景下的实用主义和审美原则,对于设计伦理的思考、设计人文精神的培养相对薄弱。这也就造成艺术设计完全被消费文化所操纵,反映到学生的设计作品上,体现出只是关注物质而忽视精神的表现和文化的探索。这样完全市场化的教育最终培养的学生思想中伦理道德的意识淡薄,许多年轻设计师的设计目的仅仅是为了推动消费从而获利,设计中伦理道德意识几乎完全被忽视。

再者,审视当下国内围绕设计伦理及其教育的理论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可以说是相对比较薄弱。相关理论的研究多是围绕“以人为本”、“绿色设计”等口号式的主题展开,流于空泛,理论研究成果未能对实践产生较大影响。所以面对诸多问题,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如何开展设计伦理学的相关理论研究及其教育实践。

二、设计伦理教育回归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艺术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的生存质量,但是伦理缺失下的艺术设计只会无限刺激人类的“物质欲望”,无休止的物欲追求导致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等问题,最终与人的生存发展背道而驰,也导致人类整体道德水平的滑坡。因此,当下艺术设计更需要从用伦理的视角来观照,要追求伦理境界,在设计造物中体现精神意蕴,渗透伦理内涵。

作为艺术设计教育,当前高校的培养目标不但要从培养适应市场的应用型人才角度出发,还要以推动人、自然、社会之间协调发展为己任,加强社会、人文、生态等方面学科的渗透,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为人类共同的发展而设计,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培养具备鲜明的是非观和正确的价值观的设计人才。

设计伦理应该是艺术设计学科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构建设计伦理课程体系来平衡和协调人、社会和环境三者的关系的价值标准,引导学生从宏观、整体和系统的角度去认识设计并进行创造,探讨和研究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作为艺术设计教育者也应由过去单纯的知识和设计经验的传授者向信息资源的调配者和引导者转变。将设计伦理学的内容列入艺术设计教育中,把伦理性设计作为一种设计态度、设计思想、设计理念。让设计伦理观念真正成为学生专业思想中的自觉意识,并在其指引下寻求有效的设计策略与方法。

三、设计伦理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实践

从国内来看,设计伦理的专业教育尚处在探索阶段,相关的实践经验也比较欠缺,很多设计伦理课程的建设仍处在思想性的操作层面上。但我们可以参照一些发达国家的做法,不是把设计伦理作为一个纯思想性的东西来建设,而是一个可操作的、制度性的东西来建设。所以,设计伦理的教育我们可以从理论研究、课程体系、相关的教学模式三位一体的学科建设模式进行发展。

(一)构建课程体系。参照小威廉姆斯·E·多尔的后现代课程模体理论可以建立设计伦理学科的课程体系组织结构,主要应包括:学科脉络、价值意义、学科本质、学科原理、实践应用、反思与批判、未来发展等主体部分,在此基础上再细分出具体的分支结构。

(二)实践教学模式。设计伦理教学除了以专门的设计伦理课程开设外尤其应注重设计伦理的实践性。通过专业设计课程中实际案例的分析讲解,将学习和设计现实、学生兴趣和思考判断结合起来,在教学中增强学生的设计伦理意识。

1.设计思维中具有设计伦理意识。设计意识不仅是设计师对外界事物的感悟,更是其从心得发现向设计行动转化的心理活动。所以,有必要将设计伦理意识纳入到设计教育中去,强化学生的设计伦理意识,让设计伦理意识真正成为他们设计工作中自觉的组成部分。

2.设计伦理成为设计理念。采用设计伦理与设计理念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具备具有伦理观的设计理念,在设计时关照到人与物、人与自然、物与物以及使用人的心理感受,从而使设计创造的过程成为社会责任传递的过程,使设计使用的过程成为社会责任感化教育的过程。

3.设计伦理作为设计技能。将设计伦理作为一种设计的“技能”并不是具体的设计章法,引导学生以设计伦理的角度审视人、自然、社会等与人造物之间存在的不和谐问题,并以适宜手段进行合理设计与处理,不仅要顺应自然法则,而且还要顺应人的社会行为规范。

设计艺术教育范文第4篇

摘 要: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是目前高校教育发展的导向。本文站在生态系统的角度考量艺术设计专业与创新创业(简称“双创”)教育融合的方法与过程,并从3个层面展开研究:多主体参与、课程的多层次构建以及多形态的互动,注重核心主体与校外主体之间的多层次互动,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多层次课程结构,形成多层次、多主体、多形态的艺术设计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关键词:艺术设计;创新创业;“互联网+”;生态系统

自1999年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就提出了“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1]全国众多高等院校相继广泛开展了双创教育,探索双创教育教学体系。创新是国家倡导的社会主旋律,双创教育已经成为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1 创新创业教育与艺术设计专业相融合

欧洲奥斯陆创业教育认为,“需要建立必要的机制来帮助创新创业教育贯穿整个专业课程学习,因此也需要多个学科领域更好的整合”。艺术设计专业涵盖各类设计学方向,各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各不相同,但都在“大设计”学科属性下开展艺术设计专业教育。[2]设计类专业都有统一的培养目標,培养具备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课程教学与实践通常相互结合,产生大量的设计作品,这些创意作品既是双创的优质资源,又是这类专业学生的先天优势。双创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意转化能力、项目管理能力、风险控制能力,[3]将学生的创新思维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既提升了同学们的设计创意落地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创新思维。因此,可以说双创教育是对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进一步延伸。

2 艺术设计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构建

近些年,我国双创教育在国家政策支持、高校探索实践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教育研究者逐渐将生态系统的概念引入双创教育体系。如2018年河南大学臧玲玲撰写的《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生态系统的生成逻辑与建设路径》将生态系统的概念引入高校双创教育课程及具体的建设实施路径;2019年重庆科技学院谢家建撰写《高校“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系统的内在逻辑与建设路径》,提出高校“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环境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生态系统;2019年天津科技大学张付英撰写《创业生态环境下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以工业工程专业为例》,以工业工程专业为例提出构建双创教育的培养体系。这些研究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更科学、完善的理念与实施路径,同时也为艺术设计专业“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参考。

生态系统是一种动态平衡系统,存在物质、信息、能量方面的交换。高校双创教育同样具备生态系统的各项特征,完全可以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4]

本文引入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概念,从生态系统的视角考量艺术设计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中不同主体、内部要素等的相互作用关系,探索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与双创的融合途径。

3 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发展路径

艺术设计专业双创生态系统有3个特点:一是多主体参与,强调生态系统的参与主体应是多个,包括高校、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二是课程的多层次结构,按照不同主体的不同需求,构建多层次的课程组织结构;三是多形态互动,既有师生之间、也有与企业间的互动,既有个体间的、又有团体间的互动等。围绕构建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课程生态体系这一核心,构建集多主体参与、多层次结构及多形态互动于一体的课程生态系统。

3.1 多主体参与

学校、教师、学生是教育生态系统的核心部分,在生态系统的运行和发展中起关键作用。其中学校作为创业教育打破专业间壁垒的主导者,起政策引导、支持的重要导向作用。学校应建立健全团队的搭建体系,及时识别、发现、孵化好的创业项目,帮助构建健全的团队体系;同时围绕完善高校创新创业工作,构建服务创新创业的服务机构、构建创新创业教学体系、开创创新创业辅导课程。

在核心主体外,政府、企业、组织、校友等,都是双创教育的重要参与者,应充分调动各类社会资源,打通高校与这些社会资源之间的藩篱,特别是与政府、企业之间的屏障,为双创教育提供各种各样的支持与资源保障。

3.2 构建多层次结构的艺术设计课程生态系统

艺术设计的创新创业课程生态系统由不同要素及资源组成,其中既包括宏观层面的课程培养目标的调整、培养方式的变化,又包括微观层面的教学模式制定、教学方法的改变、师资培育、实践平台的搭建环节以及课程的具体实施、课程考核等基本教学环节。

3.2.1 宏观层次:构建融合性的艺术设计课程体系

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培养融合的过程中,双创教育可以分为3个阶段: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创业家精神的培养。创新思维是双创教育的基础,也是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的核心内容,在培养传统创新思维的基础上,课程结合创业基础课程、创业方法等内容,开展双创基础教育;创新能力培养既是知识与技能的积累过程,又是教学与实践的结合过程,通过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最后通过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保障激励制度等,培养大学生的企业家精神。

在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的安排上,将双创教育纳入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目标。在目前的课程体系下,将双创教育与专业课程结合起来。改革专业基础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增加创新、创业部分的知识与实践环节的训练,有层次、分阶段地将创新创业理念与实践方法融合在专业课程的日常教学中,按照年级层次分别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以适应创新创业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设置“低年级重思维,中年级重方法,高年级重创业”的递进式课程体系。在实践课程方面,通过与企业的多方面合作、参与校内外双创活动和赛事、搭建创新实践平台等方式,帮助学生实现项目的落地和转化,从而增加学生创业经验、强化双创意识。

3.2.2 微观层次:教学模式融合与教学方法转变

传统的艺术设计培养方案中将专业设计的综合能力与技能分解到各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利用课堂时间讲授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等内容,设计实践则利用课下作业或实习实践课程完成。专业化边界的模糊、专业内容的大量交叉导致传统教学过程中对专业内容的讲授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多样化需求,丰富、优质的网络教学资源也未得到充分应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自主性、能动性。同时,实践类课程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动手练习存在脱节,学生很难将课程理论体系贯穿在一起,缺乏专业的整体认知与认同,从而产生专业学习的倦怠感。

第一,通过“互联网+”教学模式的引入,开创一系列面向未来的教学模式改革:形式丰富化、方式混合化、本质自主化。逐步推行和普及互联网教学模式,如反转课堂、混合课程等课堂形式,实现教与学的反转,将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与创新创业的理论、原理、方法的讲授提前录制成短而小的授课视频,还可以在互联网中寻找相关资源,并上传至互联网课程平台,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学习促进者”,组建学习共同体,通过课堂与线上的交流与引导,促进学生对新、旧知识的迁移与联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将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理论与实践的转化上,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设计指导与讨论。

第二,以实践作为课程导向,搭建多种实践教学平台。设计的创意思维、创新创业中行动能力的转化都需要大量的实践作为纽带,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层次、多模块、多阶段的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培养学生基于专业的创新创业能力。可以统筹运用校内外实践资源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包括对学院、学校、企业、政府的各级各类创新实践平台的运用。

专业课程教学推行以实践为导向的课程实施方案,关注学习的过程与质量,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增加课程的实践性,提供项目化的学习体验,创建企业导师制,在项目设计运行过程中邀请企业导师加入,使学生得到更接近生产实践的科学研究方法。

充分运用校内的实习实验设施,增强课程实践性。尽可能多地将课程实践内容转移至模型室、实验室,盘活实验室资源,将概念创意转化为实物产品,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促进其优秀创意的转化。

实施工作室教学模式。在工作室运行过程中,教师以项目为教学核心,引入专业实战的学习项目或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课题与比赛,将知识点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联系起来,从而以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中心,使学生通过问题的解决领会知识的内涵与应用。这些项目成果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成果转化,通过推广原创设计,完成产业链式的设计推广,突出原创的设计产品,提升团队整体的设计能力、产品开发能力、推广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这些过程正是创新创业的完整体验过程。在此基础上,工作室教学可以通过以老带新的团队运作模式,团队成员有明确的分工,且兼备成员的分工。

实行产学研一体化:通过与企业的项目合作或实施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建立企业实训基地,让在校大学生在学习阶段就有机会参与企业实际设计、生产活动,了解企业运行模式以及盈利模式。

充分应用校级、市级众创空间和创业孵化基地,开展创新创业的实战演练,鼓励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与注册公司,学校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帮扶与支持、进行一对一的跟踪指导,及时解决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构建创新创业竞赛体系,紧密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创业大赛以及各级设计类别大赛,如红点奖、Good Design奖设计大赛、全国工业设计大赛、大广赛等,将创新创业比赛与教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3.3 多形态互动

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中,各主体间的互动形成了信息流动,这些互动既有教与学之间发生的信息流动,又有学校、政府与教师、学生的政策鼓励、政策保障、教学环境构建等内容的互动;既有学校与校友及各类校外主体参与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产生的互动,又有学生、教师与企业、投资人等社会组织发生的互动。这些共同组成了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中多层次、多形态的互动形式,促进了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并为这个系统注入了生命和活力。

4 结语

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是高校双创教育的必经之路,通过艺术设计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建立良好的双创教育机制,可以促进艺术设计专业与双创教育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荣海平,武伟强.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培养[J].大学教育,2015(4):47-48.

[2] 贾丽丽.文化創意产业背景下的高校艺术设计特色化教育模式研究[J].艺术研究,2015(2):98-100.

[3] 孙昀,杨珺,贾委.高等学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策略[J].价值工程,2016(20):193-194.

[4] 臧玲玲,梅伟惠.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生态系统的生成逻辑与建设路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2019,37(01):28-34+170-17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18年度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NGJGH2018112

作者简介:边坤(1982—),女,内蒙古人,硕士,内蒙古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工业设计相关研究。

设计艺术教育范文第5篇

摘要:素质教育在高职院校中虽然已经得到了一定发展,但目前仍然是以专业技能教育为主,职业素质教育更多地还停留在宣传概念上,特别是像艺术设计这样涉及领域宽、多元文化要求广的专业职业素质教育更显缺乏。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职业素质教育要求知识结构更加合理、文化素养多元化、更具创新与实践能力。

关键词:高职;艺术设计;职业素质教育

一、职业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1.国家倡导素质教育。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2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发布《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从这一系列教育政策的颁布,我们不难看出国家对素质教育的大力支持与倡导,对高职院校而言,职业素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国民素质的提高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毕业生职业素质的高低则是衡量职业院校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

2.社会注重职业素质。科技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随着时间的推移“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当今社会在知识结构、职业技能之外,对人才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职业素质要求,例如:创新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合作能力、学习能力、人文精神、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等。职业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可以由毕业院校、职业资格证书、实践经验等考量,易于评判;而职业素质更深层次所代表的职业道德、职业作风、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等素质不是直接可见的,具有隐蔽性。随着市场竞争充分、社会多元化,社会往往更加关注人才的隐性职业素质。

二、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职业素质教育重点

1.关注“素质冰山”海面以下的内容。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于1973年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素质冰山模型,认为个体的素质就像海面上漂浮的一座冰山,分为表面的“冰山海面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海面以下部分”。其中,“冰山海面以上部分”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外在表现,是容易了解与测量的部分,相对而言也比较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代表表层的特征,不能区分绩效优劣。而“冰山海面以下部分”包括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特质和动机,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的部分,它们不太容易通过外界的影响而得到改变,但却对人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显然,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职业素质教育应该由学校、学生、企业共同协作,以整座“冰山”为着眼点,并以培养海面以上的职业素质为基础,重点放在“素质冰山”海面以下的内容。

2.企业的用人标准。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企业认同“素质冰山”海面以下内容,他们的选才标准由注重毕业生的学习成绩转变为更看重学习能力,重视毕业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要求毕业生能够适应企业现有的文化,具备综合素质。

三、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职业素质教育要求

艺术设计专业综合职业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方位、宽领域、多层面的教育,它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等,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协调和补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设计职业素质教育功能体系。

1.身心健康、审美与正确价值取向。物质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化,兴趣爱好更加广泛、多样化。更需要树立科学的健康观,既做到身体健康又做到心理健康,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坚强的意志、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健康的审美都是优秀艺术设计人才所必需具备的职业素质。

卡西尔说:“科学在思想中给予我们以秩序;道德在行动中给予我们以秩序;艺术则在对可见、可触、可听的外观之把握中给予我们以秩序。”由此可见,艺术也是道德秩序的表现形式也具有引导道德走向的功能。艺术设计具有文化属性,艺术设计既有物质文化又是精神文化,也是二者的共融,艺术设计具有社会价值传播功能。艺术设计人才拥有健康的审美与正确的价值取向是服务社会经济建设、传播主流文化价值的保证。

2.职业道德与职业意识。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责任心、职业意识。艺术设计专业特征必须具备如主流文化市场意识、市场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服务意识、知识产权与法律意识、竞争意识、创业意识等。

3.合理的知识结构与多元的文化素养。艺术设计由于涉及领域广泛,且要求有更深的文化底蕴,故需要学生拥有合理知识体系与多元的文化素养。围绕专业知识拓展信息技术、人文知识、管理知识、市场知识、心理知识等。

4.专业技能。牢固掌握所学专业知识,具有较新的专业理论,熟悉掌握应用技术知识和一定的管理知识、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与动手能力。

5.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锐意进取,勇于探索,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如学习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开发创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应变处理能力等。

四、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职业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措施

艺术设计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因其涉及领域具有创造性,并不像其他工程实践类专业只要按部就班练好基本功,按照操作规范、操作流程进行就可以了。因为艺术设计是创造性工作,其高度依赖设计人员的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对目标系统的理解能力。因此,对艺术设计从业人员的本身所需的综合素质除了专业知识、良好的基本功(包括绘画、色彩、建模等),还需要其他领域的相关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而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有限的教育时限里如何完成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并保证教学质量尤为关键。

1.建立艺术设计专业职业素质教育培养标准。根据市场人才岗位需求、人才职业素质要求,结合本专业培养目标建立完善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职业素质教育培养标准。素质教育标准需涵盖艺术设计学生所需身体素质培养、心理素质培养、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培养、知识产权与法制基础培养、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专业技能培养,从而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通过用职业素质教育培养标准来指导教学,服务于教学。

2.优化课程体系并开设专业职业素质教育课程。优化现有以专业技能和核心的课程体系与职业素质教育权重,有针对性地开设专门的艺术设计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合理优化专业知识体系,拓展多元的文化素养。通过素质教育课程教育来补充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所需素质的空白,增强學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符合度,从而全面拓宽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在专业教学中实施职业素质教育。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与理论知识有助于增强学生自信心,并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相关领域知识。在专业课程教学中通过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改革使更多的职业素质内容走进课堂,使之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方式在日常专业教学中实施,从而实现职业素质教育,达到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之目的。

4.深化校企合作、增强学生实践活动。“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是一种有效的职业教育模式,目前在国内高职院校中已经得到广泛开展,通过此方式校企实习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学校可以掌握市场对人才的最直接、最真实的职业素质要求,并贯彻与教学实践,企业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人才订单式培养,为企业的人才战略提供保障。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学生提供企业实践机会,为实现素质教育需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使学校的校内职业教育与企业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对企业真实岗位的理解、熟悉企业操作流程、适应企业运营模式,从而引导学生有效加强学习、实践,并为学生未来就业奠定基础。

5.建立艺术设计专业职业素质教育评价体系。通过改革课程考核方式、考核权重,来调控、引导、深化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素质教育。在考核与评价体系的建立中需立足现状、着眼未来,充分考虑目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素质教育欠缺的事实,并在考核与评价体系中落实社会对艺术设计职业素质的要求。在考核体系中既要包括职业技能教育也要涵盖职业素质与创新能力、创新意识。通过考核指标与评价体系中权重来引导高职院校师生对素质教育的重视与落实,从而实现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综合素质教育的均衡发展。

[陈皓: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媒体与艺术系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数字媒体艺术教育与理论研究]

设计艺术教育范文第6篇

[摘要]文章基于目前高等教育中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开设中重实践轻理论的现实状况,论证理论课的开设对学生拥有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提升学生专业设计理念的必要性,以及课程建设途径,以表达对艺术设计专业理论课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期待。

[关键词]艺术设计理论课程技能

[作者简介]盛希希(1972- ),女,河南光山人,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当代艺术。(广东广州510507)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文化创意产业视角下的城市发展——以深圳华侨城创意园为例”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yyb132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各国之间的技术竞争已转为设计与人才的竞争。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具有核心地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关键。课程建设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学习者的身心发展水平。长期以来,我国从专业美术院校的类型到专业课程的设置基本上是几十年一贯制,很多院校的课程开设并不完善和科学。以艺术设计专业为例,多数院校只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往往忽视艺术理论课程,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重视不足,这一点从高校的重技轻道上可以得到验证。鉴于这种状况,笔者认为,认真研究和合理开设艺术理论课,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修养,对提升学生理论知识和专业设计素质十分重要。

一、艺术设计专业理论课程现状分析

设计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已经成为高校的热门话题,其课程改革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即使不少美术院系也意识到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必须着眼于学生的专业发展,但由于对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理论研究的严重缺失,在建构课程体系时,只得延续以前课程设置的老方法。多数艺术设计专业理论课大都设置相似,主要是在公共课程里讲授,并没有对当代艺术设计发生的原因做出全面的哲学思考,同时将现代自然科学的新发现和应用视为与艺术无关。理论支持十分缺乏,是制约当代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原因,也是我们这样一个设计大国难以出现设计大师的重要原因。艺术设计专业理论课程一直得不到重视,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重技轻道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方法一直都是注重学生技术的培养,急功近利,以纯粹的短期实用主义为导向,提倡短、平、快的原则。追求“强技艺”,学生的专业能力也是用这种标准来衡量。因为技能最“实用”,模仿最容易,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对艺术本身及相关理论缺乏深度思考,没有站在历史和世界的角度思考设计的本质。因对深层次理论问题的思考严重缺乏,在课程安排上对理论课的重视程度更显得不足。以至于现在还有人认为,理论课可有可无,看不见摸不着,是纸上谈兵,开设理论课是浪费时间。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兴趣也不高,从而严重地影响了老师的教学积极性和艺术设计理论课程的建设。

(二)教学目的不明晰

在制订教学计划的过程中,从事设计和从事理论的教师强调的重点不一样。理论教师强调理论素养极端重要,设计教师强调专业能力极端重要。不少艺术设计教师,其自身理论专业知识不全面。学生长期接受各种技法训练,艺术理论水平的训练非常欠缺,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理论水平和论文质量是可想而知的。现在很多学院和老师一心只为了培养“大师”,有的过于关注各种设计大赛和获奖名次,为了设计而设计、得奖而设计。因此,要做好理论与技术相结合,关键要明确我们培养学生的最终目的。

二、艺术设计专业理论课开设的必要性

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新的设计与创作手段。除了专业理论课程,当代哲学、现象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方面与艺术的交叉,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认知角度,从而促使我们去思考新的认知概念,进而指导我们的艺术设计与创作。因此,重视理论课的开设与教学,能够使我们保持清晰的专业思路。

(一)理论课程指导实践

理論指导实践的进行,实践促进理论的发展。设计教育是培养设计技能,传授设计理想,进而推动社会进步的活动。艺术理论的学习可以提高艺术素养,提升设计理念,扩大知识面。对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和工作岗位后传达设计思想,与人顺畅沟通,发展专业潜能,超越自己的知识范围而有所创新,都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学生人文素质修养不高、艺术理论课的认知上显得十分薄弱、艺术理论知识及设计理念探索缺乏、没有宽广的知识背景和审美作依托、知识面狭窄,这样设计与创作出来的作品,其表现出的思想就会显得苍白无力,没有内涵。所以,一个合格的设计师在掌握“技”的基础上,要强化“道”的修养,否则设计就成了无源之水。

(二)理论促进实践

从现代视觉艺术发展来看,艺术门类之间的界限愈来愈模糊,艺术与科学技术的交叉关系已越来越密切。越来越多的设计师认识到设计知识传统框架封闭状态的局限性,正在把眼光从狭窄的知识层面移向更广阔的空间,并在理论与实践中进行着各种探索活动。艺术作为人文科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并非指艺术的实践和具体活动,而是艺术科学,也就是原理性的理论。实际上,理论和交叉性学科对实践的展开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因为有的技法性理论既是实用的理论,又是具体的方法。艺术设计不仅仅与人的吃、穿、住、行越来越密切,从理性思维的角度看,更重要的是其不纯粹性。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属于高等教育指导性专业,开设相关理论课对培养学生的设计观念和设计思路十分重要。学生通过对材料理论课的学习,能够认识植物的麦秸、藤条,认识各种玻璃纸、报纸、墙纸,掌握金属材料、木质材质的属性、特征及功能。学生在熟练这些材料的属性后,再去实习劳动技能。这时学生会更加仔细地理解木、金属、玻璃、石材、织物等的特性,去尝试设计各种材质的家具。因此,到具体实施时,可以从易后难,先设计使用一种材料的产品,然后设计综合各种材料的产品,这会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结构思维,学生也会更加关注材料结构属性的客观性和知识的系统性。这对发展学生发明创新能力的提升、思维的准确性和明晰性的增强、对材料质感和结构的敏感等,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对于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通过对透视和空间知觉规律的掌握,对画法几何原理、设计史及人机工程等课程的学习,在未来家具设计中十分有益。1925年,马克·布鲁尔设计了一批钢管家具,通过钢管、帆布、玻璃、木材、皮革、编织品等材料,设计出造型优美、结构简单合理的产品,并很快地在欧洲流行起来。1928年,他又设计出了著名的“S型钢管椅”,时至今天仍很有市场。马克·布鲁尔在家具设计领域中的成功不仅在于对生产方式的考虑,更在于其对新材料的性能及理论的掌握。因此,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中理论课及交叉学科的教授,对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设计观念、创新意识,并在其作品中所包含人文精神,都显得十分必要。

三、艺术设计理论课程建设的途径

(一)因材施教

由于专业理论课程都是基础课程的主线,而且不同专业方向的偏重也有所不同,因此,在理论课程的讲授上也应该存在差别。对于术科专业的学生而言,理论课程提供的是中西艺术史的发展脉络,风格与技法的演变是教学重点。对于艺术史专业的学生而言,理论教育应引导学生思考,提供艺术发展的动因。如视觉艺术类的专业偏重当代和现代的艺术史教学;设计与应用艺术类的专业则偏重应用艺术中当代设计史的讲授;艺术与习俗史主要以当代艺术史作为重点内容,建筑史专业以当代建筑史部分作为重点。总之,理论课程需要因材施教。

(二)改进教学方法

对于艺术设计类学生来说,培养和强化学生的技能,是艺术教育设计专业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因为它对于强化学生未来专业的敏锐观察力与感受力十分重要,能够训练学生眼、脑、手密切配合、协调一致,避免纸上空谈或“眼高手低”,是一种最为有效的途径。不过,“强技能”对于培养未来的设计师固然十分必要,但作为终极目的则不可取。这种结果,最终会使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滑向制造“缺文化”“少创意”之匠人的歧途。因此,需要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对学生理论能力的培养(如对文学、哲学 、社会学、艺术史、图像学、符号学、自然科学等诸多门类的研究和学习以及了解)和对思辨能力的培养。

(三)借鉴西方经验

真正艺术市场化的国家,优秀大师并不谋取专职教师的职位,教师与大师并不挂钩。在西方艺术类院校,艺术创作也是从社会上请知名大师上课,即“邀请教授”,学院固定教授还是以教学为主。道理很简单:会教学的老师设计未必得心应手,设计得心应手又有成就的大师未必能教好学。西方的教育理念长期以来一直比较关注理论课与交叉学科的培養。他们艺术院校本科课程设置的内容包罗万象,课程综合性很强,涉猎范围非常广泛。不仅有各种相关的艺术设计史课程,也有艺术心理学、社会经济与文化,还有许多艺术评论与艺术流派的研讨会等。这样学生的作品才会介入到各个领域,同时也加强了对各门学科的深刻认识。学生的思维很自然地推向周边的生活,很容易触发他们的兴趣。它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活跃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极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对问题敏锐的观察力。这样的教学能使学生拥有分析和判断能力,具有批判精神和独立思考的精神。

对基础课程的教授,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在艺术设计基础课程对真实三维空间的训练中,我们可以从想象的三维空间开始训练,接着上升到对立体空间、生活空间、社会空间、文学空间、哲学空间等不同的理解。由于基础教育和知识结构的不同,因此中西方对艺术的认知范围也不同。在教学中,应加强美术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强化学生运用美术史方法论对作品进行探讨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同时,现象学、时空结构等也是分析美术作品的因素,运用文化与历史的关联去认识艺术作品。比如在讲授当代与现代艺术史时,以古代艺术史作为背景。讲授当代珠宝应用的历史时,老师可以介绍大量的珠宝设计灵感来自古代某个时期的绘画作品。通过这样的途径,艺术史就成为本国文化与艺术不断创新的灵感源泉,真正实现理论指导实践。

我们对艺术史课程的重视程度存在着很大不足,需要加深对艺术史的了解。我们的学生不仅要向前看,还要再回头看,这样才能开阔视野。设计师的知识结构不仅制约着他们的思维机制、心理形态、审美意识,而且制约着他们具体构思的实际活动。因此,借鉴西方已有的成熟经验,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理论课程体系,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卫和.从专业教育到教育专业[J].美术学报,2009(4).

[2]董占军.西方现代设计艺术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3]张幼云.美术教育大视野:中外高等美术教育比较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上一篇:公共服务科年中总结范文下一篇:钢筋实训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