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论文范文

2023-09-16

大学毕业生论文范文第1篇

1 鲜明的培训主题和清晰的培训目标

大学毕业生个性鲜明, 热情活泼, 心中装满了憧憬与期待。为此, 以他们为培训对象的培训必须有鲜明的培训主题。2008年, 河南省电力公司大学毕业生岗前培训的主题是“奉献河南电力, 展现青春风采”, 鲜明的培训主题与大学生鲜明的个性相呼应。

为了帮助刚毕业的大学生了解电力企业, 引导他们正确客观地认知企业, 调整心态, 培养他们的归属感、责任感, 引导他们如何去创造和实现自身的价值, 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团队意识, 结合电力企业实际, 培训课程的设置应力求实现以下目标: (1) 认知企业。增强新员工的归属感, 培养团队精神, 了解电力, 热爱电力; (2) 认知自我。树立企业意识、管理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适应电力企业生产和发展要求; (3) 迈好入职第一步。端正职业态度, 提升职业素养, 能结合企业发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2 培训方案

企业希望新员工能够迅速熟悉岗位职责、具备岗位技能、胜任本职工作, 迅速为企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而新人职的大学生们更为关注的是待遇、个人发展空间等等问题。由于两者的关注点出现偏差, 那么由企业单方面制定的培训方案很难让大学生们产生兴趣, 导致培训效果不佳。所以在制定培训方案时一定要从双方关注的共同点切入, 才能引起共鸣, 培训效果才能显著。

2.1 培训内容设置

培训内容作为培训方案的主要组成部分, 一定要保证实施后能够达到预期的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可以从军事、拓展训练到组织纪律性、高效执行力、团队精神, 从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到员工个人的职业生涯设计、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到员工的职业态度、从应知的规章制度到应会的自我管理、岗位技能, 同时要指导大学生们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 (培训课程设置见表1) 。

2.2 培训氛围营造

对于刚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来说, 如果能够在培训中营造良好氛围, 引导得当, 让他们以企业为荣, 产生强烈的为企业工作和奉献的愿望, 那么岗前培训无疑是很成功的。

培训氛围的营造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 在培训内容上可以介绍企业的发展史、奋斗史、成功史, 让他们觉得选择这个企业是正确的, 融入企业能够学到知识和技能, 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其次, 用事实对新员工进行激励, 证明企业为他们提供了施展才能的广阔天地。例如, 可以通过介绍一些具体案例, 如员工在职业生涯发展方面的成功案例;也可以请青年优秀员工做报告或与大学毕业生座谈等。

细节决定成败, 培训氛围的营造还体现在细节上。2008年河南电力系统大学毕业生岗前培训中教室的布置渲染了培训氛围: (1) 教室正面背板内容:奉献河南电力, 展现青春风采。 (2) 教室后面背板内容:全体学员签字的倡议书。倡议书的标题是:奉献河南电力, 展现青春风采。 (3) 教室两侧标语内容:企业文化 (企业宗旨、企业精神、企业理念、奋斗方向、管理理念等) 。

这种突出培训主题和企业文化的培训环境布置无疑给正在参加培训的大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加速了他们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 结语

通过在鲜明的培训主题和清晰的培训目标引领下的大学毕业生岗前培训方案的实施, 可以帮助大学毕业生了解电网和公司现状, 引导他们正确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 走好职业生涯的第一步;培养他们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实现从学生到员工的转变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 新进员工人职培训必不可少, 而且培训方案及形式并非一成不变, 在企业高速发展的今天, 选择一种适合企业新进员工的入职培训方案将是企业人才培养的第一步, 也是尤为关键的一步, 它将为企业的长远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摘要:本文从大学毕业生和企业双方关注的共同点出发, 在鲜明的培训主题和清晰的培训目标引领下, 给出了适合大学毕业生的岗前培训方案。

大学毕业生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三;毕业班;班主任;德育教育

高三阶段的学生学习是非常紧张的,没有非常多的时间来接受德育教育,那么就需要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开展德育教育,这样对于高三学生的成长是非常有利的。

一、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意义

(一)营造氛围,促进学生学习

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之一就是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在高三阶段,学生压力是非常大的,除了通过传统的方式来降低学生的压力,还需要通过德育教育来增强学生某些方面的优秀品质。比如在高三阶段学生就需要有非常强的自律性,能够有自强心,能够在面对诱惑时坚定住自己的内心,而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德育教育来不断增强学生的德育水平从而实现。

(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德育教育的最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能够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充满正能量。高三学生的生活是非常紧张的,基本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进行学科复习,很少有时间能够接受系统的德育教育。但是对于高三学生来说,德育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良好的道德品质能够伴随学生的一生,所以高三阶段的德育教育应当具有持续性,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能够与学生进行长时间的接触,因此通过班级管理来实行德育教育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德育教育在高三阶段不间断,为学生升入大学做好准备。

二、高三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

(一)开展工作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高三阶段,班主任没有大块的时间来开展德育教育,只能够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内容,因此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开展德育教育之前,班主任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首先,班主任需要在班级内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让每一位学生在这种学习氛围中提升学习的效率,这能够给班级管理德育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高三班主任需要细化每一天的管理内容,包括每天要处理的班级事务、要开展的德育内容、开展班级管理的方式等,这种工作流程的细化能够提升班级管理和德育教育的有效性。最后,高三班主任要能够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将班级的事务和德育教育内容进行充分的融合,在无声处开展德育教育,从而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做好表率起带头作用

对于高三学生来说,其实身体和心理都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在这个阶段学习是最重要的,由此他们可能会忽略了言行举止的重要性,导致德育水平下降。那么高三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能够直接对学生进行批评和教育,这可能会导致学生学习的心态崩溃,那么教师就需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做好榜样,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能够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和穿衣打扮进行严格要求,在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时候,能够让学生在与班主任接触的过程中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找到自己的不足指出,从而实现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目的。例如,笔者在进行高三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会轻声细语、慢条斯理地和学生进行谈话,让学生逐渐的地静下来,然后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去影响学生,从而尽量降低对高三学生状态的影响,以此来实现德育教育。

(三)制定一套符合班情的管理制度

班级管理最重要的就是班级的规章制度,但是对于高三学生来说符合班情的管理制度是极其重要的,教师制定的管理制度应当是具有人情味的,应当尽量减少强制性的内容,否则会对学生的紧张状态产生影响,不利于学生的高三总复习。例如,笔者在制定管理制度的过程中,会在高三开始的阶段邀请学生一同制定接下来一年的管理制度,尽量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能够在管理制度的约束下有较强的自律性。其次,笔者在对待犯错误的学生时,会表现出超出常人的耐心和爱心,这样就可以给学生一种温暖的感觉,有利于开展德育教育。总之,在管理的过程中制定一套符合班情的管理制度是极其重要的,不仅有利于班级管理,还能够提升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四)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良好的班级氛围对于对于教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当一个班级能够拥有良好的氛围时,学生就能够感受到自己是班级当中的一份子,为了能够让班级更好的发展,学生个体就需要有较强的自律性,要能够维护班级的荣誉,这对于开展德育教育是非常有帮助的。对于高三学生来说,他们的心智已经接近成熟,其道德水准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在班级中营造出良好的氛围不仅可以让学生很好地融入高三班集体中,还能够降低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迷茫、无助感,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这也能够给德育教育带来非常大的帮助。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三年级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高三学生所面临来自于高考的压力是巨大的,他们的心理和身体都处于紧张的状态,因此在开展德育教育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处处维护他们学习的状态,让他们不仅能够提升学习效果,还能够不断提升德育水平,促进高三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喻俊邦. 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创新研究[J]. 2021(2019-7):37-37.

[2] 列炳祺. 提高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研究[J]. 读与写(上,下旬), 2020, 017(003):258.

[3] 李贵. 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认识与实践研究[J]. 2021(2015-10):240-.

大学毕业生论文范文第3篇

2、网络舆情视域下高职大学生德育工作对策研究

3、学院太极在当代大学生德育中的作用与意义?

4、从他律到自律:新时代大学生德育之思

5、通识教育与大学生德育教育创新

6、如何应对网络时代对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

7、加强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探析

8、将红色基因注入大学生德育工作的细枝末节

9、试析高校资助工作对大学生德育的促进作用

10、“大思政”教育视野下的大学生德育时效性分析

11、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有效路径探析

12、隐性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德育教育

13、弘扬传统节庆文化 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

14、“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学分银行在大学生德育考评中的应用研究

15、“德商”理论的大学生德育工作启示

16、校地合作大学生德育模式的探索

17、网络直播对大学生德育实践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18、学分制下大学生德育考核体系的创新研究

19、新时期大学生德育教育应加强以人为本的德育观

20、关于医学院校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21、管理学专业大学生德育途径探析

22、探索大学生德育实践新路径

23、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生德育新途径的探索

24、延安精神应用于当代大学生德育的背景指认及实践探索

25、“大思政”格局下的高校大学生德育实效性研究

26、当代大学生德育现状及高校德育策略分析

27、新媒体时代高职大学生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28、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德育困境及策略研究

29、论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德育的路径

30、基于戏剧艺术教育视角的大学生德育路径实践创新

31、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德育教育初探

32、大学生德育供给侧改革的基本路径

33、川西北地区大学生德育课现状分析与改革探索

34、谈涉农大学生德育与创业团队精神培养

35、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抓手推进大学生德育工作

36、浅探校训精神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37、论校园节日文化活动与大学生德育实效性

38、浅谈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德育工作模式

39、浅议课堂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作用

40、弘扬雷锋精神与大学生德育生活化的思考

41、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途径研究

42、大学生德育实效性研究综述与提升对策

43、立德树人视角下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有效路径研究

44、当代大学生德育生态危机及化解路径

45、当代大学生德育培养有效途径探析

46、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德育构建策略的思考

47、关于社会志愿服务对受助大学生德育影响的研究

48、人文视角下大学生德育的创新路径

49、论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关联

大学毕业生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农村生源大学生既是改革的受益者,其学习生活又受到极大挑战。中国今后的高考、高教制度改革及农村的各项改革,都要充分考虑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利益,为他们的成才创造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高考 高等教育 改革 农村生源大学生 影响

[作者简介]李晓荣(1974- ),女,陕西三原人,盐城工学院社会科学部,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盐城 22405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盐城工学院博士引进课题“中国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农村公共领域问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KR2011024)

农村生源大学生是指在农村地区出生、成长并考入城市地区各类大学的大学生。上大学后,他们的户口大多从农村地区转入城市,实现了在城乡二元体制下由农村人向城市人(或准城市人)的转变,完成了身份上的跨越。他们还部分地承担着让父母子侄离开农村进入城市的责任。关注农村生源大学生,就是关注农村教育,就是关注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高考制度对农村生源大学生的不利影响

高考制度的恢复给了农村生源大学生改变命运的机遇,如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所说,“高考是农村跟贫困家庭的小孩改变命运的最有效方式。”①但是,高考制度的一些改革措施也对农村生源大学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重新恢复后的高考制度,逐渐增添了诸多灵活自主的手段,但由于操作封闭、监督不力等原因,招生时呈现“城市中心”的特点,导致城乡考生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一)分地域招生带来的不利影响

高考分地域招生,是指高校招生名额在各省(包括直辖市)进行分布,每个省的考生在其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填报志愿,按高考分数择优录取。但是,高校招生名额在各省的分布极不均衡,在高校所在地的招生人数较多。例如,2005年,复旦大学上海生源达63.1%;武汉大学的湖北生源超过了50%;南京大学的江苏生源达到40%;中山大学的广东本地生源占62.4%。②分地域招生使高校云集的大城市的录取比例大大高于其他地区。据统计,按城乡人口比折算,20世纪80年代城市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是乡村的9.6~12.8倍,90年代城市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是乡村的5.8倍。③这意味着农村生源大学生要通过更多的努力、考更高的分数,才能享有跟城市的同龄人同样的高等教育机会。这违背了宪法中“我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的规定。在这种形势下,“高考移民”现象层出不穷,不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分省命题带来的不利影响

分省命题,即以省、直辖市、自治区为单位组织高考命题。2000年上海率先打破了全国统一命题的传统,十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紧随其后,也相继实行自主命题。分省命题体现了多样化和选择性的课程改革思路,但并没有解决分地域招生带来的教育不公平及对农村生源学生的招生歧视,而只是以地区间的相对平衡掩盖了城乡的不公平。甚至有人认为,“各省单独命题是对高校招生地域歧视的纵容和鼓励,相对于科举制度,是倒退的。”④

(三)调整计划带来的不利影响

各高校根据不同地区考生在不同年份考试成绩的具体变化,可以在适当范围内调整招生名额分配计划,使高校在招生时掌握必要的灵活性。这种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由于操作的“灵活性”,某些人进行违规操作,将“计划外指标”高价出售,或预留给某些高干、富家子弟或本校教职工子女。这不仅助长了职务腐败,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也是对农村生源学生利益的直接侵害。

(四)加分制度带来的不利影响

2006年出台了高考加分制度,规定少数民族、三好学生等都能在高考中获得加分权。高考加分政策的初衷,是软化过于僵硬的“唯分数论”,以实现更大程度上的招生公平。但是,由于加分的操作过程封闭且不受监督,评价标准主观性因素过多,而容易滋生腐败。有关系、有背景的学生一开始就将其他没关系、没背景的学生置于不利地位,对没关系、没门路的农村考生来说,情况甚至更加恶劣。另外,在加分制度中,不仅农村生源大学生受到不公正待遇,农村籍的退役士兵也受到了歧视。“自谋职业的城镇退役士兵报考普通高等学校的,投档总分可增加10分,其中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投档总分可增加20分。”⑤这说明高考加分制度改革只是深化了招生的“城市中心”价值论,而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高等教育不公平的问题。

(五)保送制度带来的不利影响

实行保送制度的本意是弥补高考笔试的不足,创设一种使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然而,人为因素的干扰,致使操作环节严重失范,而这一制度也被异化为“推劣不推良、送官不送民”。因为缺乏严格有效的监督管理,一些学校和强势人物通过特权或权钱交易的腐败行为攫取短缺的高等教育资源,使得保送制度以牺牲社会公平为代价照顾少数特权阶层,更加损害了农村考生的利益。

(六)自主招生带来的不利影响

自主招生是指高校通过自主考试选拔具有超常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或在文学、艺术、体育等方面有特殊才能,或综合素质名列前茅的应届高中毕业生,通过考试并签订协议后,即使高考分数低于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也可被录取。自主招生扩大了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对考生有了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并以高校自主选拔录取为导向,推动了基础教育改革,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但在自主选拔录取中也明显体现了“城市中心”的取向:一是文学、艺术、体育等方面的特长生,多是学习条件优越的城市学生;二是缺乏完善的选拔程序和监督机制,自主招生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舞弊现象会造成竞争的不公平。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自主招生中城市考生和农村考生不可能公平竞争。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严重不合理,语、数、理、化等常规课程教师偏多,音、体、美和英语、信息技术教师普遍短缺。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自然没有城市考生高,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没有提高综合素质的潜力。由于农村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自主招生制度事实上只是城市考生上大学的捷径,并且在客观上造成对稀缺的农村教育资源的掠夺。

二、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给农村生源大学生带来的不利影响

如果说高考制度的改革体现了“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是对农村学生的一种利益剥夺。那么,高等教育制度的一些改革,特别是收费制度和就业方式的改革则加剧了这种利益剥夺。

1988年前的中国高等教育免费,1989年学费200元,之后的学费节节攀升,2007年在5000~10000元之间。⑥根据成本分担理论,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受益者,理应分担高等教育的部分成本,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以及高等教育私人收益率的提高,收取一定比例的学费也无可厚非。但是,收费只能是政府教育投入的重要补充,不能成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基础,更不能不考虑人民群众的实际承受力。目前的高校收费标准,已到了居民家庭尤其是农村居民家庭承受能力的极限:大学学费加上住宿费及基本生活费开支等,以每个大学生每年8000元为标准,一个本科生4年的花费,相当于一个处于相对贫困线的农民41年的收入(2004年我国农民年平均纯收入为2936元,国家相对贫困线为人均年收入882元)。⑦

大学学费暴涨后,大学生的生源结构也发生很大变化。1980年代,高校中农村生源占30%多,1999年底,农村生源学生只占17.7%。⑧这样的结果说明:第一,大学教育对广大的农村学生来说,是一种不公平的竞争;第二,大学从“以成绩取人”变为“以钱取人”;第三,考上大学的农村学生,有的被迫退学,或者选择上学费较便宜的学校。这样一来,学校将会流失更多的农村生源,不仅影响农村生源大学生和他们家庭的利益,甚至危害社会的发展进步和长治久安。在农村与城市人均年收入差距已达8172.5元⑨的今天,大学高收费不仅影响到了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农村市场的开拓,与中央三令五申的“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方针相悖,与中央“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相违。

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某些改革也对农村大学生产生了不利影响。1994年,国务院文件明确提出“逐步实行大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制度”。高校就业制度从分配制向双选制度的改革是一个进步:第一,体现了市场竞争的原则;第二,减轻了国家的财政负担;第三,通过就业压力刺激了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保证了教学质量;第四,让学生失去了安全感,却迎来了自由。但是,双选制度也带来诸多社会问题:由于高校扩招,处在激烈竞争中的大学生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处境更是雪上加霜。由于我国目前的就业市场发展还不完善,拥有一定社会资本的城市生源大学生即使能力不强,也很容易压倒那些没关系、没资本的农村生源大学生。由于整体上缺乏社会背景和经济背景,再加上人际交往能力相对薄弱,农村大学生在双向选择中始终处于劣势地位。很多农村家庭投入巨大的成本让孩子读大学,希望他们将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和家庭的状况。但在目前的就业制度下,农村大学生充分就业率偏低,一些人由此动摇了对党和政府的信心。另外,由于大量的农村生源大学生不能就业,或者就业之后也只有微薄的工资,在教育投入和产出严重不成比例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农村中小学学生便主动或被动地选择了辍学打工,新一轮的“读书无用论”在农村中蔓延。

三、维护农村生源大学生利益的政策建议

(一)深化高考制度改革

1.取消分地域招生。为了维护高考的公平,首先要取消现行的分地域招生的办法,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录取分数线,真正实现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但是,对于新疆、西藏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可适当降低录取分数线,以提高当地的教育水平。当前,高校招生计划的投放,并不是按照考生数量来均衡分配。优秀高等教育资源严重分布不均,教育资源比较丰富的东部城市招生录取的比例特别高。这也相应地减少了农村学生进入高等学校(尤其是重点大学)的机会。

2.限制高校特招生。维护高考公平,保障农村生源大学生利益还要限制高校特招生,减少招生中的腐败现象。包括高考成绩外的种种加分、特长生、保送生和定向生等。在中国目前的状况下,能占用这些加分或免试进入大学的,通常是社会资源比较丰富的城市学生,而这恰恰减少了农村生源进入高校的机会。

3.招生向农村学生倾斜。当前许多高校在招生时,本地的、城市的生源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这无疑增大了农村尤其是偏远地区农村学生进入大学学习的难度。针对我国的具体国情,可以在高校招生过程中,通过某种方式,针对城市、农村、本地和外地生源的不同特点,按相应的比例择优录取,以增加农村学生进入高校学习的机会。高校招生向农村倾斜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农村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农村现代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组成部分。农村现代化需要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高等教育大众化需要农村广阔天地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因而,把两者结合起来,使高等教育通向农村,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⑩

4.内容兼顾农村学生特点。高考内容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不能只有利于城市考生而忽略农村考生。由于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农村学生在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上无法与城市学生相比拟。因此,在设置高考内容时,既要避免怪题、难题的出现,又要深入教材、切实考查学生能力,还要给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公平的起跑线。

(二)改革高等教育制度

1.改革高校的收费制度,让每个能考上大学的农村学生上得起学。第一,发展“订单式”教育,减免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学费。由企事业单位与一些农村生源大学生签订协议,该单位承担其部分或全部学习费用,学生毕业后去这个单位工作。第二,国家资助农村大学生上学。对来自农村且毕业后愿意回家乡工作的贫困大学生,在与当地政府签订回乡工作协议后,国家给予一定的资助帮他们完成学业。第三,增加农村生源大学生免费上学的名额。2007年秋季,我国六所教育部属的师范院校开始招收免费师范生,这一举措可以为其他地区和类型的学校借鉴并逐步推广。第四,相关部门应出台农村学生考上重点大学可获优惠或者减免学费等政策,以吸引农村学生报考,减少农村生源的流失。第五,高校通过奖学金、助学金等方式来资助农村生源大学生,或者给农村学生提供一些勤工俭学的机会,帮助他们摆脱经济困境。

2.改革高校的就业制度,关注农村大学生就业。第一,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来保障农村大学生就业。要加强国家对大学生就业的宏观调控和规范引导,从政治、经济、教育、人事、户籍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尽快建立起规范统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和就业保护机制,坚决取缔限制人才流动的歧视性政策,保护农村生源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合理调控毕业生流向。打破就业的城乡待遇差别,鼓励农村大学生到农村就业,为投身新农村建设的毕业生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一定的安家费和创业风险资金,在税收、贷款、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方面实行优惠。第二,高等院校要使课程设置与时代需求紧密结合。高校在大幅扩招的情况下要保障教学质量,应大力改革教学内容、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尤其要加强实验教学、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有序组织、具体落实和过程监管。只有有效解决学校所学与社会所需的问题,才能培养出基本功扎实、综合素质高、创新思维活、工作能力强、适应面宽、具有国际视野的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促进农村大学生的充分就业。第三,社会应通力合作,为农村大学生就业创造各种条件。社会各界应通力合作,营造农村大学生就业的良好氛围,引导他们合理、有序就业。用人单位应降低招聘门槛,不要过于强调学生的学历、工作经验、家庭出身、性别等,给农村大学生创造一个好的就业环境。高校应和企业保持密切的联系,沟通就业信息,根据市场需要调整人才培养计划。

(三)其他方面的改革

1.改革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户籍制度是导致高考竞争的根源。农村孩子进城,除少数人参军后转干、转业有机会外,只有考大学这一条路。因此,农村把考大学叫‘考户口’”。11改革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不仅使公民自由迁徙的权利能够得到保障,使农村学生正确对待上大学的意义,端正自己的人生态度;还可以解决目前“千军万马勇闯独木桥”的高考过热现象,解决应试教育压抑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死读书”“读死书”的现象,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改革农村生源大学生的户籍管理制度。目前农村生源大学生户籍管理制度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第一,由于某些干部的官僚作风,使农村户籍不容易迁出;第二,有些农村大学生户籍迁出之后,就失去了土地和村民的各种待遇;第三,迁出容易迁入难,导致一些找不到工作的农村大学生生活无着落。政府要完善农村生源大学生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首先,应该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切实为农村大学生办好事、办实事,而不是摆架子、故意刁难;其次,国家应该对农村大学生在校期间的集体收益作出统一规定。虽然因升学转出户口,但公民受教育的权利是宪法明确规定的,因此在校学生的集体收益应得到保障。最后,对于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农村大学生,应该从政策上允许他们自由迁回原来的户籍地,使他们的生活有所保障,从而减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2.深化以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第一,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村大学生的家庭负担。农村税费改革大大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农业基础得到加强,农民负担明显减轻,从而为农村生源大学生解除了后顾之忧。第二,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为农村大学生提供后备力量。让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得起学,完整地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第三,改革农村高中教育。将农村高中与本地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结合起来发展。农村高中既可为高校输送优秀学生,又能让高考落榜的农村学生学到一些职业技能,为农村输送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合格劳动者。第四,大力推进城乡改革,消除体制性障碍。只有使农村经济得到发展、农民生活富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学生流失的问题。

回首三十多年的改革,农村生源大学生群体既获得了更多的机会,也遇到来自各个方面的更多挑战。改革还在继续,在其进一步的深化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利益,给他们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使他们和城市里的同龄人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注释]

①朱清时.高考是我心中的痛[N].新民周刊,2007-07-20.

②廖利文.浅析数字鸿沟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公平问题[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264.

③赵叶珠.家庭背景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J].青年研究,2000(3):35.

④康珂.从科举制的兴衰探讨当前高考的改革走向[J].时代经贸,2007(5):176.

⑤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部门关于扶持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优惠政策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4]10号)[Z].2004-01-20.

⑥中国新闻网.记者探访11所部属高校:大学收费向“国标”看齐[N].人民日报,2007-07-06.

⑦海蓝蓝.国家助学别忘了高中贫困生[N].中国青年报,2007-07-05.

⑧孙立平.大学生农村生源减少的忧虑[J].领导文萃,2006(2):19.

⑨原琳.农业部: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增至8172.5元[N].北京商报,2007-09-14.

⑩潘懋元.高等教育:历史、现实与未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593.

11杨学为.高考改革与国情[J].求是,1999(5):33.

大学毕业生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大学毕业生 就业协议 劳动合同

严峻的就业形势、激烈的人才竞争,意味着用人单位将有更大的选择余地、更高的人才要求,而我们的毕业生社会经验缺乏、求职心切,又缺乏相关法律知识,一些用人单位就可能会利用人才市场丰富的人才资源,提出不公平的用人条件和规避法律制度的劳动制度。为此,大学生在毕业求职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和运用相关法律法规,维护好自己的权益。

在高校毕业生求职择业的一系列流程中,最可能发生法律问题的环节即签署就业协议书及劳动合同的环节,本文将围绕上述两各个环节展开重点论述。

一、了解毕业生求职中的基本劳动权利

增强大学生毕业求职过程中的法制意识,首先要引导毕业生熟悉毕业求职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这是毕业生权益自我保护的前提

1.劳动权

我国《宪法》、《劳动法》都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我国公民的就业权,不因民族、种族、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

2.平等就业权

毕业生在参加就业求职过程中,应当享有平等就业权。平等就业,应当包括及时、全面准确的获取就业信息,就业时公平、公正、择优推荐等。公正推荐是学校的基本责任,也是毕业生享有的最基本的权利。

3.公平待遇权

用人单位录用毕业生的过程中,应当公平、公正、一视同仁。公平受录用权是毕业生最为迫切需要得到维护的权益。

4.接受就业指导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五十九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为毕业生、结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从学校接受就业指导服务是毕业生的一项重要权益。各高校应成立专门的学生的就业指导机构,配备专门人员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

二、签订毕业就业协议书及其补充条款时应注意的问题

就业协议书俗称“三方协议”,由学校做见证,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的有法律效力的意向性协议。从法律属性角度分析,就业协议书是一种预约合同,预约合同具有与其他合同相同的法律效力,当事人违反就业协议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就业协议虽然形式上涉及到学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三方,但真正的权利义务主体是用人单位和毕业生。

1.查明用人单位主体资格

许多毕业生求职心切,在接到用人单位发出的录用通知后,没有认真了解和考察单位的具体情况,就不假思索地立即签约。实际情况是,不少草率签约的毕业生,最后被骗、陷入协议纠纷或者入错行的不在少数。为此,避免这种情况,在签约之前应查明用人单位是否具有主体资格,即审查其是否为依法成立的组织。

2.确认具体协议条款明确合法

协议书的内容是整份协议书的关键部分,毕业生一定要认真审查。首先,审查协议的内容是否合法,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和政策;其次审查和仔细推敲双方权利和义务是否合理,是否存在歧视性条款;第三要审查清楚协议本身外是否有附件及补充协议,并审查清楚其内容。相关法律规定,就业协议书内容至少应具备以下条款才能具有法律效力:服务期工作岗位、工资报酬、福利待遇、协议变更和终止条款、违约责任等。

3.签订就业协议书的程序要合乎程序规定

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协商一致,签约时要注意完整地履行手续。首先,毕业生要签名并写清签字时间;其次,用人单位及其上级主管部门必须加盖用人单位公章并注明时间,不能用个人签字代替单位公章;第三,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签字后需将协议书交给学校毕业生分配主管部门履行相关手续,以便及时制定就业计划和顺利派遣。

4.看清违约条款,明确违约责任

违约责任是指协议当事人因过错而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协议规定的义务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它是保证协议履行的有效手段。在协议内容中,应详细表述当事人双方的违约情形及违约后应负的责任,同时还应写明当事人违约后通过何种方式、途径来承担责任。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当事人双方履行协议,也有利于以后违约纠纷的解决。由于协议书通常情况下由用人单位起草的,所以,在签订就业协议过程中,毕业生要对违约责任条款充分关注,看是否存在对毕业生不利的条款。

三、签订劳动合同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后,用人单位会与毕业生签订一份正式的劳动合同,从而确定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劳动关系。劳动合同签订后,就业协议就自动终止了。当然,就业协议中相关的试用期、薪资待遇、合同期限等是作为劳动合同相应条款的主要依据。

签订劳动合同前,毕业生应要求用人单位提供关于单位规章制度、劳动条件等方面的信息,以确保毕业生对用人单位基本信息的知情权。如果用人单位没有提供上述信息,则可以认为用人单位没有履行告知义务,并造成受聘人员不受用人单位相关管理制度约束的法律后果。对于用人单位,毕业生也要承担个人基本信息的告知义务。但是,求职人员关于自己基本信息的告知义务以用人单位相关要求的提出为前提。

相对于就业协议而言,劳动合同具有更强的约束力,与毕业生切身利益也更相关,所以,签订劳动合同的时候,要特别关注几个条款。

1.必备条款

必备条款关乎毕业生直接的利益,把工作岗位、地点、上下班时间和加班时间限度以及试用期限和待遇、正式聘用后的薪金待遇等有关问题确定下来,既可避免不良单位的欺骗,又可避免因彼此沟通不畅引起误会。

2.约定条款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一般情况下,劳动合同也是单位草拟的,所以约定条款需要更加引起毕业生的注意,对于对方设定的不公平、不对等的条款,要予以修改或拒绝。

3.试用期条款

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为相互考察、了解对方当事人而约定的期限。《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4.其他需要关注的条款

(1)违法不签合同单位须付双薪

根据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仍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除在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期间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工资外,还应视为双方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违约金”有上限

根据规定,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除培训服务期和竞业限制可以约定劳动者违约金之外,其余任何名义的违约金都属违法。

(3)单位未依法缴社保费

单位未依法缴社保费,劳动者可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4)收取“押金”最高可罚2000元

根据规定,用人单位以担保等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标准处罚。

四、毕业生权利遭到侵害,维权时需注意的法律事项

由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不尽成熟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尚不健全,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不公平现象,对毕业生就业求职正当权益予以侵害。针对侵犯自身就业权益的行为,毕业生有权向用人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进行申诉并听取他们的处理意见。同时也可以提交给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进行调节和仲裁,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首先,要了解劳动争议制度的基本模式。我国劳动争议制度的基本模式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自愿选择调解,调解不成必经地方劳动仲裁处理,如对劳动仲裁不服的当事人可以想地方人民法院起诉。这一模式说明当事人可以选择双方协商解决纠纷,如协商不成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不经劳动仲裁不得直接到法院起诉。

其次,要了解程序规则。作为刚刚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既要了解实体权利,也要掌握程序的规则。其一,劳动者解除合同应该提前30日以书名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其二,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其三,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向人民法院起诉,这些重要日期,除非不可抗力,必须在法定的的期限内去主张权利,(即要求调解或诉讼)否则超过有效期限,权利将不能被保护。

总之,高校学生事务工作者要引导学生增强法律意识,储备和更新法律知识,并注意法律法规的地域性和时效性。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才能在求职过程中免受不法单位的侵害。毕业生求职是高校对学生的最后一次教育,学校要加强就业指导中对法律问题的指导,提前预防法律问题的产生。

参考文献:

[1]公丕祥.中国法律基础[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刘俊坤.就业全程指导[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

[3]王长义.毕业生求职中应该关注和运用的法律法规[J].职业与教育,2007,(9).

[4]孙丽华.大学生就业的法律保障[J].茂名学院学报,2003,(2).

[5]解廷民.毕业生求职中个人权益的法律保护[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4,(4).

[6]张冬梅.就业协议书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之策[J].中国大学就业,2005,(24).

[7]许均秀.大学生求职就业的法律保障分析[J].就业时空,2007,(20).

[8]刘金凌.大学生就业常见法律问题[J].辽宁师专学报,2011,(1).

[9]李新省,刘正刚.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常见的被侵权行为[J].交通职业教育,2009,(4).

大学毕业生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毕业实习 毕业设计 指导教师负责制 环境工程专业

目前,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都是在实习基地集中实习的基础上进行选题,实习一般是以班级为单位,由两名实习指导教师带队到各实习单位与专业相关的部门进行参观学习。由于受实习单位安全责任、岗位责任等方面因素限制,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不能深入到生产岗位,再加上实习之前没有进行毕业设计选题和实习任务布置,实习期间通常不能有针对性的去学习和研究问题。由于没有对岗位和工艺、设备的深刻了解,所以,毕业实习效果往往不理想,学生反映学不到东西、流于形式、走马观花,甚至认为毕业实习就是走过场,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学生思想懈怠、毕业设计的质量无法保证,变成了纸上谈兵的大作业。所以,为保证本科生的实习效果和毕业设计质量,实习方式改革变得十分重要。

1 环境工程专业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环境工程专业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归纳为负担重、效果差、缺实践、无结合。

(1)受到实习经费、实习基地数量、交通食宿等因素的限制,安排几十人的集中毕业实习会给教学工作增加较重的负担,选择实习内容符合教学和毕业设计要求、食宿方便、实习管理费用合理的实习地点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而且实习人数多,不方便管理,实习单位的接待压力也很大,虽有入厂的安全教育,但几十人的安全管理对实习单位和学校来讲仍然有很大的困难。

(2)为保证几十人毕业设计选题不雷同,毕业实习去的地方可能比较多,但往往导致没有重点,通常是几十人一起范范看了几套工艺流程,而且现场不比教室,是流动的学习形式,比较松散,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差的学生就会容易溜号,两三个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技术人员现场的实习讲解和讨论无法保证每个人都参与其中,实习流于形式,变成了参观,实习效果不好,而且返回学校后对于现场的问题基本没有机会进一步学习。

(3)受实习单位工作时间安排、岗位责任的限制大,实习不能深入到岗位,学生对工程实践了解有限,而且很多合作多年的实习基地内容有限且陈旧,学生实习时不能接触最前沿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更没有机会对某工艺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而一些更适合的实习地点由于接待能力有限、路途遥远、实习管理费用高、实习地点不集中等原因不被考虑。

(4)由于授课任务等其他工作的需要,几十人的毕业实习通常仅由两三名实习指导教师负责实习现场的工作,而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对具体的实习内容和工艺特点了解有限,命题时不能有针对性的去解决工程实践中的问题,而只能是提出一些常规性问题进行毕业设计,大家实习内容一样,实习报告相互参考,敷衍了事,结合毕业实习进行的毕业设计内容相近,教师命题费劲,为避免雷同,往往实际命题偏离了实习内容,变成了不同数据下成熟理论与计算方法的简单重复,使毕业设计的深度和难度受到很大限制,致使毕业设计质量受到影响。

2 本科生毕业实习与设计“指导教师负责制”模式的探索

自2002年开始指导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在小范围内进行了一些有针对性的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尝试,总结历年指导毕业设计的经验,研究提出了本科生毕业实习与设计“指导教师全程负责制”的模式,重点在于解决学校毕业实习的具体困难、改善毕业实习效果,加强学生对解决工程实践中的问题和科学研究的能力,从而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研究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2.1 毕业实习化整为零

毕业设计指导教师都是有多年教学和科研经验的专业课教师,由于工作、学习、科研合作、早年毕业的学生以及同学朋友等原因,在专业领域和很多公司、单位及相关的技术人员有深厚和广泛的联系,指导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科研项目、技术合作课题、研究方向和专长进行毕业设计的命题,由学生进行选择或师生双选,确定每个学生的指导教师和毕业设计题目(方向),再由指导教师安排所指导学生的实习时间、地点和实习内容,确定现场指导技术人员。这种化整为零的实习方式的优势体现在以下方面:

(1)指导教师可以把自己指导的十来个学生分别安排到三四个不同的、合适的实习地点分散实习,充分发挥、利用每个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能力,实习地点数量大大增加,减轻集中实习给教学管理工作和实习单位带来的负担。

(2)每个实习地点都是只有几个人的小规模的实习,方便学生的安全管理。现场指导技术人员和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联系密切,认真负责,可随时解决学生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在安全的前提下可深入到实习岗位,安全问题和实习效果能得到保障。

(3)实习过程中重视工程实践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和深入探讨;提倡和鼓励突破与创新,尝试着通过实验等手段切实去解决问题,如成分复杂的生产废水的处理、工艺运行参数的确定以及工艺优化和方案改革,在实验设计、工艺规划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2.2 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毕业设计是一个学生四年本科学习成果的集中呈现,而毕业实习效果是毕业设计质量的基本保障,以往的集中实习导致毕业设计千篇一律,成了一份照搬设计手册的大作业。由指导教师安排的分散实习使学生毕业设计的选题范围更广,实习过程中接触到的工艺、技术更先进,还可以尝试着通过实验等手段切实去解决在工程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习和研究的积极性,有助于真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而且其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对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指导教师负责制的毕业实习对于毕业设计质量提高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生的毕业实习是在指导教师的安排下带着问题的实习,现场技术人员指导详尽,实习内容专而且精,并能深入到岗位,对工程实践的认识更深刻,所有数据来自现场,使毕业设计不再是纸上谈兵。

(2)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负责制的分散实习往往结合教师的科研工作进行,让本科生有机会参与到指导教师的科研工作中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意识和基本方法,对于实习单位工程运行中存在问题的解决也具有理论意义。

(3)结合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科研工作进行的毕业实习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到专业领域的前沿技术。新技术的层出不穷,再加

上受到专业教材编写周期、授课学时的影响,学生往往在理论学习中没有机会对这些新技术、新工艺进行系统的学习,实习中的补充学习可有效拓展学生的学习内容,丰富了毕业设计的内容。

(4)毕业设计重视工程实际中疑难问题的解决和探讨,鼓励学生尝试着通过实验等手段切实去解决在工程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使毕业设计真正成为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和培养创新能力的手段,毕业设计成果可以以学术论文的形式来体现,提升本科生能力培养的水平。

3 本科生毕业实习与设计“指导教师负责制”模式应用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本科生毕业实习与设计“指导教师负责制”模式具有普遍意义,在应用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确定合适的实习地点,合理安排实习内容并有效考核。需要在毕业实习前和实习单位进行有效地沟通,联系好实习单位的现场指导技术人员,在安全的前提下保证实习质量,并由实习单位为实习学生开具实习及表现证明。

(2)学生和指导教师一起确定合适的毕业设计方向,实习前就布置好实习任务。由于毕业设计内容和实习密切相关,所以实习前指导教师必须进行详细的实习内容讲解和实习任务安排,要让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深入的实习。

(3)指导教师和现场联系紧密,随时解决问题。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亲临每个实习单位,熟悉学生的实习对象和工作范围,和现场指导技术人员紧密联系,掌握学生实习情况和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便及时解决。

(4)保证实验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需要进行实验时,应保证现场和学生回到学校以后的实验条件,指导学生进行实验,使所设计内容有可靠的实验数据作支撑,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

(5)实习经费不足的解决方法。分散实习的实习经费比较灵活,学生可以以岗位实习的形式参与生产环节或以其它形式同实习单位进行沟通协商,参与指导教师科研工作的同学的实习经费缺口也可由科研经费补足。

4 结语

在以往的指导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尝试着分散安排学生到各地实习,并指导学生进行了《天津港海水淡化工艺设计》等多项工程的设计,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是本科生毕业实习与设计“指导教师负责制”模式的切实应用。通过对本科生毕业实习与设计“指导教师负责制”模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可得出以下结论:

(1)本科生毕业实习与设计“指导教师负责制”模式指导能有效减轻学校和实习单位负担。分散的、带着问题的实习,也能更好的保证实习效果,有利于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2)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相结合的实习安排和毕业设计指导,可明显提升毕业设计水平,促使学生进行研究型学习,同时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上一篇:社会学基础论文范文下一篇:建筑装饰施工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