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课题论文题目范文

2024-01-06

思政课课题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思政课课题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2、职业院校学生社团融入思政教育的路径

3、“大思政”背景下独立学院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路径

4、新时代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5、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与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

6、党建引领,答好“课程思政”时代问卷

7、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校课程思政育人机制研究

8、如何上好立德树人关键课程

9、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贡献教研力量

10、课程思政在应用型本科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中的融入路径分析

11、北京大学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2、关于加强新时代民办本科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思考

13、“八个统一”: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政课中的教育价值探析

14、课程思政视阈下物流管理专业思政育人体系研究与实践

15、“四史”元素融入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

16、打造优质思政课教学课堂 ,全面提升思政课育人质量

17、装备制造业视域下实践课程思政教育工作刍议

18、新文科背景下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策略

19、红色旅游资源融入高校思政实践教学的路径研究

20、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政治素质的四重维度

21、教育学生成为有信仰的人

22、立德树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3、引领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24、浅析提升初中思政课育人功能的策略

25、一体化课程思政的内涵理解与路径优化

26、CIPP模式视域下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提升刍论

27、后疫情时代基于混合学习理论的高校思政育人模式初探

28、全人教育理论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29、翻转课堂与高校思政课混合型模式融合的研究

30、中国版本图书馆月度CIP数据精选

31、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意蕴及实现路径

32、高校思政课中党史教育的融合探讨

33、“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探讨

34、基于“三教”改革的《学前教育学》课程思政探索高职院校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管理模式构建探讨

35、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36、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建设应坚持真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

37、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水利专业《顶岗实习》课程改革与应对策略

38、“课程思政”融入基础医学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39、诊断学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的实践与探讨

40、民办高校英语精读课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的探索研究

41、“大思政”背景下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路径研究

42、改革开放以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演进逻辑与基本经验

43、“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医学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对策

44、思政课是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

45、新时代大中小幼课程思政一体化实证研究

46、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关系辨析

47、艺术类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探索

48、学习“七一”重要讲话 提升会计课程思政建设水平

49、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玉溪探索

思政课课题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摘要在“三全育人”教育理念指导下,“大思政”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并借助课程思政理念加速高校教育改革进程。但在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期间,发现仍存在一定缺陷,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现存不足,并提出针对性解决对策,旨在对现有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进行优化,拓展课程思政广度与深度,将“三全育人”、“立德树人”理念落到实处。

关键词 课程思政 高校 建设路径

The optimization path of promot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ZHOU Xinyi

(Shaan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Xi’an, Shaanxi 710300)

1高校課程思政建设现存不足

1.1整体认知性缺乏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存在较大差异,要求将思政理念良好融入高校课程中,具有较强的完整性,但在当前课程思政建设期间,教育主体并未意识到课程思政的整体性特点,制约了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课程思政要求教育主体根据教学内容将思想政治理念良好融入课程学习的各个方面,于专业教学设计期间主动挖掘出课程潜在思政教育元素,同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及道德修养。现阶段教育主体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尚停留在表面,具体表现在以下两点:第一,并未正确了解课程思政内涵,使部分课程教学时仅为迎合思政教育指标而形式化融入思政元素,教育内涵不佳;第二,教育主体对课程思政缺乏深度认同,尚未形成课程思政实践自觉性,继而阻碍了课程思政建设。

1.2实施方案流于表面

教学课程设计及教材均为高校严格筛选的结果,思政育人价值丰富,需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挖掘出课程潜在思政教育资源,使专业课程知识具有思想道德引导效果。高校课程教师不仅需将知识内容传递给学生,更应以课程为载体展开思想道德教育,使高校课程教育起到课程育人、思政育人双重效果,体现课程价值。在现阶段课程思政实施方案中,为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课程思政改革,多采用“动员式”“命令式”做法,要求课程教育“植入”思政理念,使专业课程表现出“课程思政”形成,得到形式上的“教育美观”;此外,课程思政计划深度不足,内涵缺乏,使思政元素在课程融合期间过于生硬,使学生无法真切感受与理解思政内容,出现“生搬硬套”“教育不协调”问题。[1]

1.3协同效益有待提升

课程思政建设涉及高校不同部门、不同学院、不可专业、不同课程,在建设课程思政时,“各自为政”问题较为显著,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工作职责均存在差异,同时缺乏整体化统筹协调组织,使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协同效果不佳。第一,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间存在隔阂,并未构建深层次协同机制,课程思政的建设需把握好融合的度,做好分工写作,突出协同重点,在实际教学期间,部分教学主体仅按以往习惯组织教学活动,采用思政课程教学方式,将思政知识简单嵌入专业教学中,使思政元素并未与专业课程深度融合,且对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缺乏挖掘。除此之外,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效果不佳,表现为“硬性灌输”与“机械重复”,使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缺乏良性互动,衔接不足,继而制约了课程思政的发展建设。第二,高校专业课程间缺乏联系,并未突出专业课程特色,使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思政元素呈现出千篇一律的现象,使课程思政缺乏实效,专业侧重点并未突显。例如:高等数学课程应注意培养学生攻坚克难、钻研奋进精神;英语课程体系应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建筑专业课程应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引导其积极参与到家国建设中;工程学课程需使学生形成大国崛起、技术创新意识,不同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侧重点不同,需在教学期间寻找出专业课程的思政特点,形成专业课程独特思政风格,但当前建设期间,教学主体并未意识到专业课程间思政关联,协同互动较少,缺乏思政分工,使课程思政育人效果受限。

1.4评价体系尚未完善

课程思政重在培养学生道德观点及价值思维,具有隐性教育特点,这就导致课程思政评价存在一定难度,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期间,因隐性教育的缘故,对课程思政的实践教学评价有所忽视。在当前教育背景下,课程思政为高校改革创新的重点,致力于细化课程教学内容,确保课程思政教学可顺利推进,但对课程思政效果评估缺乏重视,并未将评价工作纳入高校课程思政体系与教学评估体系中,在课程思政实践教学存在效果不佳问题时无法提出应对措施,此为缺乏课程思政评价与反馈的弊端。因此不难看出,在未来课程思政建设中,需以现有评价体系为基础,逐步摸索符合高校实际情况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通过完整的评价体系促进课程思政理念顺利落实,从思政与专业知识两个角度衡量学生课程表现,对人才展开精准评价,为课程思政育人提供依据。

1.5课程思政实践不足

课程思政不止存在于课程知识传授中,更需引导学生在真实体验中感受思政理念,理论结合实践,以此塑造完整的课程思政体系,但高校现阶段课程思政建设期间,将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均放在课程知识传递中,以讲授的方式灌输思政理念,这就导致学生认为思政为“高大上”的东西,与切身生活联系不大,继而产生思政德育不重要的错误认知,阻碍课程思政建设进程。在现代化背景下,高校纷纷开展教学改革,逐步认识到了实践活动的育人价值,加大了对实践活动的重视,但从课程思政角度来看,实践活动形式较为单一,主要采用讲座等方式组织实践活动,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课程思政效果不佳,此外并未结合新一代大学生思维特点及行为习惯设计课程思政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不足的情况下无法深入理解思政信息。

2课程思政在高校中的建设路径优化策略

2.1培养价值认同感

第一,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完善高校教学过程,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落实到课程研究的所有环节,从各学科课程中挖掘出其内蕴思政价值,使专业教学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对学生进行引导。[2]第二,对专业教师的错误认知进行纠正,避免由认知偏差限制教学活动效度,此时高校需引导教师感悟课程思政价值意旨,使其沉淀专业知识,从专业行业实际发展形势及人才需求中挖掘思政精神,使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相辅相成,从专业及思政的角度看待人才培养任务,将思政理念良好融入专业课程中,使学生在专业课程背景下锻炼自身思维,完善自身价值观念,以此提升当代大学生综合素养。第三,采用课程思政会议或专项培训的方式,对教师现有错误观念进行改进,使高校教师均意识到课程思政的育人方法与育人价值,弱化由错误认识带来的不良效果,继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思政教学中,使学生在专业课程中提升专业素养及道德观念,使价值引领、能力培养育人目标同步实现。

2.2优化教学实施设计

首先,厘清高校内所有部门、专业、课程的思政职责,将思政理念良好融入专业课程讲授过程中,并结合新时代思想制定多学科专业的课程思政方案,针对专业特点及差异明确课程思政重心,突出学科特色属性,实现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的无缝衔接。其次,在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逐步完善课程思政方案,优化教学大纲,使课程管理更为高效,在完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同时,使其更贴合高校课程实际情况。最后,加强高校课程组织建设,组建课程思政监督小组,落实督导听课制度,将课程思政作为督导听课的重点,便于高校课程管理团队明确当前思政践行效果,并以督导听课第三者的方式准确判断出课程思政教学缺陷与优点,为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的优化工作奠定基础,此外,督导听课制度可有效提高专业教师对可课程思政的重视,并可以此为依据修订课程思政教学章程,使课程思政更为规范有序。[3]

2.3构建协同育人机制

第一,引导思政课程教师与专业课程教师展开良性互动,使两者在交互合作中挖掘出专业课程的潜在思政元素,并探寻思政元素在专业课程中的融入方式,对思政育人目标进行优化调整,确保思政教育深度。除此之外,應构建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资源同步挖掘机制,深化教师间的联系,在专业教师及思政教师共同努力下完善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并为不同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提供支撑。第二,在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的同时,主要打破不同专业课程间的教学壁垒,使专业教师认识到不同课程间的差异与特点,以此为依据得出不同课程的思政教育侧重点,使课程思政更为高效。第三,对专业课程思政内容进行定位,引导专业教师重新审视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以原有专业课程知识为载体,根据思政元素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将其良好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以此加快高校课程思政的建设步伐。

2.4完善思政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是对学生、教师的考核,且可对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展开评估,为使专业教师意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需根据课程思政内容设计特色化评价指标,优化评价体系,使课程思政改革更为深入。首先,需明确课程思政评价主体,为保障评估效果,评价主体需由教学管理者、专业教师、第三方评价机构、学生,从不同主体视角对高校课程思政体系进行评价,根据多方主体评价结果展开逆向分析,并做出针对性优化。其次,为全面了解不同主体对当前课程思政评价的看法,探究课程思政教学实效,需科学设置课程思政评价维度,针对不同主体设计不同评价视角,确保课程思政体系完整科学。在以教师为代表的管理者维度,需将课程思政实际育人效果纳入办学质量评估体系中,由教师等教学管理者探究现阶段课程思政体系的教学质量效果;专业教师维度中,需客观真实评估学生在专业课程思政环节中表现出的态度、情感及价值观走向,对学生专业知识、学科伦理、职业操守等方进行评估;第三方评价机构主要为评估当前高校课程思政体系是否完整,教学模式是否符合教育发展形势;学生评价维度主要为了解学生对课程思政的看法,对课程思政教学方式及内容做出评估,学生作为课程思政的主要接触者与参与者,且评价意见尤为关键。最后,将多方评价进行整合,得出现阶段课程思政体系主要缺陷,以评价结果为依据对课程思政体系做出调整,完善评价反馈机制,以课程思政评价体系为手段,推动课程思政建设进程。课程思政的落脚点为学生,课程思政可通过思政理念引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定学生思政信念与民族信仰。此外,思政素养提升并非一蹴而就,需循序渐进,因此课程思政评价体系需以发展性为原则,并突出课程思政评价为定性评价,注重过程评价,使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感受思政理念。[4]

2.5构建全面实践机制

课程思政实践可分为课堂实践与课外实践,将思政理念渗透到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思政理念。

课堂实践活动:教师可根据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设计趣味性实践活动,如主题辩论赛等,由教师设计课程思政辩论主题,使学生分为观点对立的双方,学生在主题辩论中完成思想碰撞,对思政观点进一步理解消化;此外教师还可将时政热点、行业大事件融入课程思政教学中,使学生们在特定情景中形成思政理念,引导学生展开不同角度思考专业知识,体会实践活动中蕴含的思想价值;组织情景剧编排课程活动,使学生以专业课程榜样典范成长历程或具有思政教育价值的故事为依据自主编排情景剧,使学生自主搜集资料与排练,在情景剧中融入自身观点,并使学生在情景剧演绎期间感受榜样典范及专业故事中所蕴含的正能量,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的兴趣,并使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良好融合。

课外实践活动:学生走出课堂所感受到的课程思政知识更为真实,高校可组织一系列课程思政校园活动,如学科竞赛、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巩固专业知识,体会思政理念。例如:高校可借鉴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模式,组织“超级大课堂”活动,由专业教师与学生共同参加,圍绕某专业课程思政观点展开探究与“PK”,教师与学生展开观点碰撞,在“PK”期间实现思政理念的传递,以此补充课程思政实践活动形式。[5]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在课程思政建设期间仍存在一定不足,导致课程思政育人价值尚未体现,并制约了高校“大思政”育人机制的建设,为使当代大学生深入理解思政内涵,塑造健全人格,形成正面价值观,需针对高校实际情况逐步完善课程思政实施计划,明确课程思政育人价值,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构成协同育人机制,完善评价体系,丰富课程思政实践活动,以此实现课程思想建设路径的优化。

参考文献

[1]李敏.构建高校课程思政“三全育人”模式的思考[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20):43-45.

[2]杨真,刘方涛,周毅.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08):187-188.

[3]石定芳,廖婧茜.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本真、阻碍与进路[J].现代教育管理,2021(04):38-44.

[4]刘珊珊,汪忠国.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新内涵与新路径[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21,41(02):52-56+63.

[5]元善喜,彭雪容.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困境与优化路径[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21):83-84.

思政课课题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关健词:大学生;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

理想,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有可能实现的信念,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一种追求。信念是建立在认识和情感基础上的思想意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自己认为正确并坚信不移的观念。[1]多数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但理想有不同的层次,我们这里特指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青年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中坚力量,我们党历来重视对青年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十八大特别强调:“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程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干课程之一,更应将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其重要使命。

一、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中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意义

第一,这是完成课程教学目标,实现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重要保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终帮助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信念。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中融入并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是实现该课程教学目标和任务的重要内容与保证,这也是“原理”这门课程的灵魂所在。

第二,这是促进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实现高校人才培养战略任务的需要。

现在在校的大学生,基本上出生于“95”后,主体上来说是积极向上、阳光健康的,但由于“95”后大学生所处的社会形势、国际形势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部分“95”后大学生在现实中呈现出没有目标,没有方向,对自己的未来茫然没有计划,责任感缺失,心理脆弱,拜金主义等各种表现。这些表现从根本上来说都是因为学生缺乏科学远大的理想信念。因此,树立正确远大的理想信念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解决大学生诸多问题的基础,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也应该成为高校教育之根本。[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为理论基础,融于教学,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信念,形成理想信念的认同感和积极向上的阳光的精神面貌,规范自己的行为,更好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实现高校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人才培养战略任务。

第三,这是党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的需要。

青年大學生是国家未来高层次人才和党政干部队伍的一个重要来源。能不能不断培养造就不仅知识丰富、能力胜任而且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的党政干部队伍,是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强弱与否,党的执政地位巩固与否的根本性的问题,其中党政干部的理想信念问题又是重中之重。因此,在高校思政课程教学中融入、贯彻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对大学生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信念,培养出政治素质过硬的建设者,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意义重大。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状况分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中大多教师能按照教学目标要求及内容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坚定信念。但实际教学中却仍存在着诸如方式不恰当、路径不清晰、效果不明显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方面。

首先,从教师方面看:一方面,个别教师自身缺乏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对理想信念的教育重视不够,不仅不能在课堂上向大学生输入正能量,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还有可能将自己负面价值观传递给学生。有的教师由于在理想信念方面自身底气不足,不能理直气壮地向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往往将教学变成单纯的哲学知识与政治经济学知识的讲授,变成“纯知识型”的教学,将教学过程变成传授知识的过程,而忽视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忽视其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的养成。另一方面,即便老师能按教学目标要求在课程教学中有意识渗透理想信念的讲授,也由于知识能力水平、思政课大班教学模式等多种制约因素影响,只能使用传统方式教学,缺乏易于被学生特别是当今“95”后大学生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方法,也使得这种理想信念教育苍白无力,不能让大学生信服,实效性大打折扣。

其次,从受教育的大学生方面,“95”后大学生个性张扬独立,具备较强的主体意识,批判精神强,勇于挑战传统与权威,对教师的教育也不再坚信不移;他们离不开网络,也深受网络影响,网络上良莠不齐的各种思潮误导着这些世界观尚不稳定但可塑性很强的大学生;加之受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中一些实用功利主义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对理想信念存在误解,认为信念理想信念抽象虚无,认为谈理想信念太遥远,太不切合个人实际利益,对相关教学拒之千里,这使得开展理想信念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

三、创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该课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部分,对大学生政治信仰、人生理想、综合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在“原理”课程教学中融入并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刻不容缓。

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除了首先坚定教师自身的理想信念外,从教学角度,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寻求“95”后大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改革创新,是增强理想信念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

(一)要丰富授课形式,改革创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方式方法,融入理想信念教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理论性强、逻辑性严密,政治性突出,传统教学模式下往往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在此环境下与学生谈理想信念,更易引起学生反感,这就需要改革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一,引导学生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深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立场、观点和方法。

只有以科学性为前提的“信”才不是盲信、愚信,马克思主义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完整而严密的科学体系,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是理想信念的基础,理想信念动摇的本质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背离。

将理想信念教育融于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选取有代表性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引导学生阅读,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关注大学生成长中的困惑,满足他们成长中对理想信念的需求,让他们切实认识到理想信念教育受益终身,从而更能自觉、主动地接受理想信念教育。

第二,结合课程内容,充分发掘教材的教育资源,指导学生观看有关红色影视片。

影视片借声、光、色以及图像、声音和文字,从视觉、听觉方面触及人的认知系统,克服了文本教学情景化不强、单调枯燥的弊病,可以带给学生直观的视觉感受,教学情境的动态化、生活化、社会化,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从学习中得到乐趣和启迪。

红色影视拥有丰富而独特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资源,除了本身蕴含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外,还多有相当深厚的思想底蕴和思想教育意义,因此也是难得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素材。教师可以精选情节和内容,紧密联系教材,向学生介绍革命前辈的事迹,引导学生理性思考“人生的真正价值”“人怎样树立坚定的信念”等问题,使他们在思考中坚定自己的信念。这种教学方式使教学变得更加形象有趣,“95”后大学生们更易于接受,在思想上不知不觉产生变化,并以积极的态度接受,这样的效果是纯理论的说教无法替代的。

第三,“原理”课程教学中可利用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各族人民在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及其载体,包括革命旧址遗址、文献文物和凝结在其中的革命传统的物质与精神的总和。红色文化资源内涵丰富、功能独特,具有超越时空强烈感染力、说服力和震撼力,具有鲜明的思政治教育功能,是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鲜活而生动的教材。[3]

例如:在笔者所在地福建省三明地区,三明是重点革命老区,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史。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叶剑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从事过革命工作,领导老区人民开展革命斗争,中央红军曾在这里浴血奋战,三明苏区人民也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作出重大贡献。全市参加红军的有23000多人,游击队员14400多人,赤卫队员13600多人。同时,三明老区的战争年代遭受敌人的严重摧残,被毁灭村庄295个,土地荒芜52062亩,遭敌杀害7300多人,上英名錄的烈士就有4700多人。全市12个县(市、区)全部是革命老区,书写了数不胜数的三明人民引以为豪的壮举。

因此,让学生走出校门去参观红色苏区、革命老区、物质文明与精神建设好的乡镇,将红色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让学生切实感觉到党的方针的正确和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民族自豪感、责任感和奉献意识,对于促进大学生坚定信念、了解国情,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四,充分利用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加强与学生的思想沟通,助力理想信念教育。

“95”后大学生作为网络世界的“原住民”,善于通过网络进行沟通交流。教师应充分利用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与学生建立网络联系,在网络媒体上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状况,回答学生实际问题,解答其思想困惑,进一步引导其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课堂上面对面授课方式有时会让学生感觉教师居高临下,而网络交流师生之间的对话较平等,而且它可突破时间、地点的局限,教育可随时随地进行,学生可在与教师的日常交流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师的世界观、价值观等,从而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二)探索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内容上融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課程,在许多教学内容中都贯穿着理想信念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在其中渗透进理想信念教育。

例如:在讲授《绪论》 “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可向学生讲明“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创造美好生活有什么意义?”从而使学生明白努力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对于自身成长的意义。让学生明白:青年大学生要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就是要解决好理想信念问题,要牢固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4]

实际上,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各章教学中,都能找到与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相契合的内容,教师可采用不同的形式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到各章节的教学中。

综上所述,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政课的责任所在,但在新形势下,面对“95”后,乃至“00”后的大学生,思政课需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形式多样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以提高教学的实效。

参考文献:

[1]闫方洁.公费师范生理想信念教育视阈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体系创新[J].思想教育研究,2012(06).

[2]黄爱宝.“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中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J].南京化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1).

[3]吴鸣.红色文化资源在高职思政课理想信念教育中的运用[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2).

[4]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年修订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8.

[5]马利.理想信念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探析[J].高教学刊,2016(02):194-195.

[6]陈红.近十年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综述[J].高教学刊,2015(16):191-192.

[7]顾峥,钟伟娜.浅谈“四位一体”理想信念教育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作用[J].高教学刊,2017(08):159-160.

思政课课题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摘  要: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任务艰巨。将案例教学引入思政课有助于增强课程的感染力、提高课堂“抬头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实践中,思政课案例教学存在案例脱离教材、理论讲授弱化、案例选取不当、实施方法不当等问题。只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才可以更好地利用案例教学,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困境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严峻的挑战。时代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使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日趋呈现多元化的态势,价值追求功利化的倾向也越来越严重,在互联网和电子智能设备等新的信息、知识获取方式的冲击下,高校思政课教学陷入了一个比较窘困的境地,学生坐不住、听不进、学不会的情况十分普遍。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因此,将案例教学引入思政课,对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将案例教学引入高校思政课的意义

案例教学最早由哈佛大学法学院兰德尔教授提出,该方法最初被应用于法学课程的教育,后因其教学效果显著而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管理学、心理学、市场学等领域的教学活动之中[1]。案例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教学以实现某种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具有直观性、互动性和启发性三个特征。直观性,是指学生可以通过教师对案例的现场展示、学生在课堂对案例的讨论更加直观地感受案例教学内容;互动性,是指教师在组织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发表意见、并与学生交流信息、思想碰撞的教学形态;启发性,是指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案例的分析讨论,使学生能够利用案例验证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利用案例的经验教训提高学生理性认识、升华学生道德思想的教学状态。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的核心理论课程,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马克思主义是思政课教学的唯一指导思想,并贯穿于思政课教学的各个环节;二是思政课坚持无产阶级的政治立场,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三是思政课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组织教学活动[2]。思政课的上述特点決定了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教学方法在整体上更偏重理论教学,也导致了教学形式僵化、格式化严重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限制了思政课程整体教学目标的实现。将案例教学应用于高校思政课,有助于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立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选择、运用、呈现和分析案例,帮助大学生理解思政课教学内容,提高思想道德境界。

引入案例教学对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意义在于:第一,它可以增强思政课的感染力和亲和力。案例教学注重案例的呈现,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可以使思政课的理论教学更加生动和深入,师生通过案例的分析和研讨,实现了双向的互动和交流,改变了以往僵化的课堂氛围,容易形成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也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促使教学效果提升。第二,它可以提高思政课的“抬头率”。学生“抬头率”不高一直是高校思政课课堂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一方面是课程本身理论性太强,授课内容较为枯燥,另一方面是大学生对思政课不太重视,觉得学而无用。在思政课中引入案例教学,可以通过案例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抬头率”[3]。第三,它有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思政课以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为根本目标,但僵化呆板的理论灌输方式,不但不能起到思想教育的作用,还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而案例教学注重通过案例去讲道理、利用案例进行道德升华,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思维逻辑能力,也可以帮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辩证性地分析问题,在解决案例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知识结构和道德素养,实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案例选择标准

思政课的案例教学涉及案例选择、案例讨论、案例总结三个主要环节。对于任何课程来说,选择合适的案例是案例教学面临的首要问题。特别是思政课,具有很强的理论相关性,具有教学价值的案例,就必须要与课程中的理论内容密切相关,只有选择这样的案例,教师才可以通过案例教学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理论。如何选择案例,选择什么样的案例,都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考验。在思政课的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取应当遵循以下几个标准:

一是典型性。案例的典型性主要指案例所涉及的人物、事迹、争议、内容、思想等方面能够准确反映思政课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具有典型的代表性[4]。典型案例具有涉及关系全面、涵盖知识点丰富、具有代表性、能够引起广泛思想共鸣的特征。在思政课的案例教学中,选择与教学内容契合的典型案例,不但可以系统考察和锻炼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内容,还可以加深学生的理性认识,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是真实性。案例的真实性是提升案例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真实案例的好处在于,它源于生活现实,反映现实生活,是真实情境的描述。它反映出来的问题,很可能就是学生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或在将来的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5]。真实的案例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不仅更容易使学生信服,而且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现实,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在思政课的案例教学中,选择真实的案例,能够激发学生对案例本身的关注热情,也会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程本身的认可度,提高学生思想上的共鸣,起到更好的德育效果。

三是针对性。案例要根据所讲授的内容有针对性的进行选择,不能脱离教育对象,也不能偏离教育主题。要针对大学生思维活跃的特点,针对性地选择开放性的案例,使学生能够充分参与讨论,发挥自身的个性和思维能动性;要考虑到大学生的知识构成和知识背景,针对性地选择更易于发挥大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案例,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提高自身的素质[6];选取社会上出现的新思想、新观念、新做法,使学生能够直面复杂的现实,提高认知能力和辨识能力,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

四是贴近性。案例的贴近性是指案例涉及的人物、关系、环境、时代、思想等内容与教学对象具有紧密的联系。高校思政课选择的案例应当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和实际。相对于远离大学生日常生活和现实生活的案例,那些发生在大学生身边的、贴近大学生活的、对大学生具有影响的、现实感更强的案例,更能让大学生感到真实、真切,也更有助于激发学生讨论热情和学习兴趣。将这些案例用于教学也更容易引起大学生的思想共鸣,通过案例进行的道德教育也会更加有效。

五是时代性。思政课的内核是思想政治教育,其教学内容应当紧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这个时代主题。因此思政课的案例选择,应当紧扣时代主题、紧贴时代脉搏、富有时代气息。即使是一些典型案例,本身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但如果年代久远,从中学教育就被反复使用,学生已经司空见惯,就不会在高校学生中引起共鸣。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及时发觉具有时代特征,能够引起共鸣的典型案例。

六是启发性。案例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它要求通过案例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学到一定的知识,同时还要给学生一定的启发和感悟。思政课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应重视探索案例的启发性价值,即案例能否给学生带来一种精神上和价值观方面的启示,如体会到做人的道理、学会生活的经验、带来心灵的启示或是获得道德感的升华[7],要优先选择那些教育性强、有一定深度、启发性大的案例,以此启发学生的认知,提升学生的境界,引导学生践行。

三、当前思政课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将案例教学等同于事例教学

实践中,一些教师对案例教学的性质认识存在一定偏差,将案例教学等同于事例教学。认为案例就是举例,是让学生听的,通过举例证明某种观点和价值取向的正确性,然后利用这种观点和价值取向去教导学生。这种看法其实是错误的。实际上,案例不是举例,也不是讲故事,其目的不在于证明某种观点的正误,也不在于灌输某种价值观念。案例教学是通过师生互动的模式,让学生参与案例的分析过程,引导学生观察、认识、分析和解决案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案例教学强调学生在案例分析过程中的主体性,教师起的是引导和启发的作用,而不是灌输和教导学生。通过参与案例讨论的方式,锻炼学生的能力,启发学生的思维,是案例教学的目的。而举例教学是传统教学方法的延续,这种教学方法仍是以教师的传授和灌输知识为主,学生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将案例等同于举例,用大量举例的方法论证观点,灌输价值,导致思政课堂仍然是教师“一言堂”的格局[8],课堂教学也仍未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

(二)案例脱离教材情况严重

实践中,一些教师一味追求案例教学的形式,不考虑课程的整体性以及具体的课程内容,在课程的每個部分或每一堂课,都要引入一个或多个案例。这种为了表现案例教学而生硬地引入案例的做法,会出现大量案例脱离教材的情况。因为,思政课总有一些内容只能通过传统的理论授课形式传授给学生,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案例教学。如果案例脱离了教材,在不适当的地方引入不适当的案例,就会破坏课程的整体性,给学生带来很多疑惑,甚至误导,学生不能通过这些案例贯通所学的知识,也不能理解案例与教材内容之间的关系,讨论虽然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但没有教材支撑,案例教学就会沦为没有营养的“快餐”教学,不利于学生获得知识,提高道德素养,也会影响整体的教学效果。

(三)理论讲授被严重弱化

现实中,一些思政课教师没有认清案例教学和传统理论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在思政课案例教学改革的语境下,许多教师偏重案例教学,轻视理论教学,甚至将二者截然对立起来,在案例教学中完全抛弃了理论教学。导致一些课程的案例教学全程把“案例”作为教学的中心点,而课程本身的理论知识体系和理论问题则被束之高阁。实践中,有许多教师为了突出案例教学的方法,弱化了理论讲授内容,引入案例过多或者案例分析占用课堂时间过多,甚至跳过了理论讲授的部分,将思政课变成了故事课或者案例课,整个课堂没有理论铺垫和知识讲授,纯粹是为了讲案例而授课,把案例作为中心,这就偏离了思政课的教学主旨,不能起到思想教育的效果。思政课的案例教学,应当是借助“案例”这一工具,启发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看待、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案例分析是教学手段,它跟理论讲授同样重要,都是思政课不可或缺的教学方式。“为案例而教学”和“为理论而教学”都是有失偏颇的[9]。

(四)案例的选取不科学

当前我国高校思政课的案例教学在案例选择上普遍性地存在许多问题,诸如:经典的案例较多,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案例少,不能在学生中引起广泛的认同;抽象性案例较多,应用性的案例较少,不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程式化的案例较多,开放性的案例较少,不能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历史性的案例较多,涉及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的案例较少,不能锻炼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等等。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对案例的重要性缺乏认识,目的性不明确,选取比较随意。一些教师只注重案例的思想性,而忽视了案例的时代性;一些教师只注重案例的经典性,而忽略了案例的针对性;一些教师只注重案例的真实性,而忽视了案例的代表性;一些教师只注重案例的导向性,而忽视了案例的开放性;还有一些教师则一味偏重案例的趣味性,为了满足学生猎奇的心态选取一些与课程无关、思想偏激、导向性不强、教育性不强的案例,案例讨论下来,除了热闹的课堂气氛外,学生在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方面都毫无所获,这样的案例就失去了思政课教学的意义。

(五)案例教学实施不恰当

实践中,一些教师虽然在课堂中引入了案例,但在教学时仍然使用了传统的教授方法。不重视学生的讨论,不给学生互动的空间,自问自答,不考虑学生的感受,不注重案例的分析,没有启发性引导,导致虽然有案例,但整个课堂仍然是教师一个人的讲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如果不注重实践内容,将学生视为了“单向度的人”,就忽视了学生的内在精神方面的需求,也就变成了罗列历史史实和纯粹的文本理论,不仅不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也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实践素养与能力[10]。同其他教学方法一样,案例教学也有它自身的逻辑结构和实施程序,并不是在课程中引入案例就是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有一套科学严谨的方法,如什么时候引入案例,引入哪种类型的案例,怎么组织课堂,如何展开讨论,等等。现实中一些教师不重视案例教学的整体设计,或没有选取合适的案例;或没有理论作为铺垫,没有对案例缺乏必要的说明,直接导入案例;或局限于单一的案例呈现和讨论方式;或在案例分析的过程或草草了事或繁冗拖沓,案例总结没有理论分析,也没有思想升华;或案例引入过多过滥,脱离教学主题。以上这些都不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思政课案例教学改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将案例教学应用于思政课无疑可以起到提升教学效果的作用,但如果运用不好就会适得其反,在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运用案例教学需要关注、重视和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思政課的案例教学应当坚持正确的导向。就高等教育而言,它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的前沿阵地,我国的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因此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11]。政治导向性是思政课教学要坚持的首要原则,思政课课程本身强调不仅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而且更强调通过课程教学过程塑造大学生的思想,实现德育的效果。因此,思政课的案例教学也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唯物辩证主义方法,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关注改革和社会发展问题,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根本问题。

第二,思政课的案例教学不能脱离教材本身。实践中的一个教学误区是为了案例而找案例,使得思政课案例教学完全脱离教材内容,导致案例分析与讲课主旨无关,形成了案例教材“两张皮”的情况。实际上,就案例教学的本质而言,案例是为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服务的。案例不能取代教材,也不能脱离教材。因为案例本身不具备体系性和整体性,只凭案例是无法支撑起政治理论课宏大的课程框架的。而且案例的开放性和多元化特征弱化了案例教学本身的思想导向。思政课的核心是思想政治教育,案例脱离教材,就没有了支撑,没有了理论依据,失去了研讨方向,就成为了无本之木,无法实现德育的目标。因此,案例的选取必须以教材内容密切相关,与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完美契合。只有做到案例和教材两者兼顾,才能使教材和案例相辅相成。

第三,思政课的案例教学不能全面否定传统教学的作用。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的知识传授为主,是灌输型的教育。其缺点很明显:一是形式比较僵化,师生之间的身份差异明显;二是课堂较为枯燥,缺乏师生互动。案例教学则更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作用,通过案例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使教学形式生动。但案例教学也有弊端,案例是以“碎片化”的方式呈现,一方面它不具备传统教学法所具有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单凭案例的学习很难掌握整个课程的知识;另一方面案例教学不涉及理论基础教育,在缺乏理论支撑的情况下,案例研讨很难有深度。政治理论课归根结底是政治课,不是专业课,如果完全采用案例教学,只重视培养学生的实操技能,就不能起到德育的效果。思政课中存在大量无法通过案例展现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只能借助传统的教学方法加以讲授。因此,思政课的案例要依托于理论,且能够反映理论,被理论所用,教师只有合理把握二者的关系,熟练运用两种教学方法,使之相互促进和补充,才能达到思政课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

第四,思政课的案例教学应坚持方法多样、方式多样、形式多样的原则。应当明确,案例教学仅仅是众多教学方法中的一种,必须与其他教学方法密切结合,整体配合,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思政课案例教学的优势,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也有很多方式,如事例教学、案例分析、案例观摩、翻转课堂等等,案例教学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思政课堂不能仅仅局限于其中的一种教学方式,否则也会使案例教学变得单调和僵化;另外,思政课案例教学中案例的呈现也有多样化的形式,比如可以是图片、漫画和图表,也可以是音频、视频和录像,等等,如果案例教学仅局限于其中的某一种形式,则会让学生感到视觉疲劳,降低学习兴趣。因此,只有坚持方法多样、方式多样、形式多样的原则,才能起到提升思政课案例教学的实际效果。

第五,思政课的案例教学要做到适当性和适度性的统一。由于思政课与一般的专业课不同,它负有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特殊使命。所以,在教学活动中,选取的案例要适当,要以正面教育为主,注重在教学中弘扬社会的主旋律。切忌在教学活动中大肆渲染社会的负面现象,向学生灌输大量的负面思想。即使选择“反面案例”,也不能局限于批判现实,而应当通过案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国情和各种社会现象,学会理性分析,明辨是非,从案例中得到有益启示。另外,案例教学的运用还应当做到数量适度和难易适度。将案例引入思政课教学虽然能激发学生兴趣,但如果在课堂盲目的罗列、展示和引入过多的案例,不但会造成学生对案例的疲劳,也会挤占宝贵的理论授课时间,冲淡教学主题。案例的选择难易也要适度,案例太简单,没有讨论性;案例太复杂,超出学生能力范围,因此案例的难度要适中。

第六,思政课的案例教学应当坚持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统一。当前案例教学实施的一个误区就是,教师完全将案例发放给学生,而放弃了课堂的主导地位。一些教师过分强调学生的教育主体性,一味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在选择案例时随意选取与主题无关、教育意义不大的案例,在课堂讨论时,也任由学生信马由缰地讨论和发言,导致案例教学沦为没有营养的“快餐”式教育。实际上,案例教学首先要重视教师的教学主导地位,教师应根据所讲授内容的特点和对象的知识结构选择恰当、典型的案例,在案例研讨过程中随时观察、了解学生情况,及时引导和把控案例讨论的走向,要对研讨过程出现的问题及时修正,对正确的观点予以肯定,升华案例主题,加深学生理解和认识,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一言堂”的弊端,确立教师知识分享者、学生引导者和启发者的身份,给学生创造一个平等、民主、开放的课堂讨论环境,实现师生的共同参与和多重互动,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蔣桂萍.案例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应用[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73-75.

[2]付强,杨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7):66-68.

[3]顾恩平.案例教学在高校“概论”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8(21):99-101.

[4]李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案例教学法研究[J].大众文艺,2019(24):205-206.

[5]尹晓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策略论[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9(2):92-95.

[6]郑晓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案例教学初探[J].长沙大学学报,2008(4):157-158.

[7]孟庆刚.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遴选应坚持的原则[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6(3):31-33.

[8]郭纯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运用现状分析[J].新西部,2018(6):139-140.

[9]任建霞.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法的三个误用[J].学理论,2010(16):262-263.

[10]易永平.供给侧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对策思考[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9,21(6):109-112.

[11]吴德军.立德树人背景下案例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7(21):84-86.

思政课课题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关键词:思政课;案例教学;高校

从现实情况来看,一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案例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关键问题在于教师选择的教学案例存在问题,要么年代久远,缺乏时代感;要么太高大上,不契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要么太呆板,开放性、启发性不足;等等。这严重制约了案例教学的优势发挥。基于此,提升思政课案例教学的实效性,亟须探求案例选择的基本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

思政课案例教学与其他课程的案例教学相比,具有突出的个性特征,这种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其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此,“在教学案例的选择过程中,首先需要坚持正确的导向性。一方面要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1]。应着重选择正面案例,力求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应选择那些能够让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案例;重点选择能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案例。另一方面,还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在案例甄选过程中,应着重选择能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案例,力求挑选体现以人为本、共享公正、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原则的案例,把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划清楚,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总之,在选择案例时,一定要着眼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质和道德法律素养,着眼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政治任务。

二、针对性原则

在思政课案例教学中,教师在选择案例时,不能闲庭散步,漫无目的,而是要始终做到有的放矢,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和针对性。首先,要针对教学内容来选案例。从根本意义上来讲,教学案例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只是教学的辅助工具,教学案例必须要与教学目标和内容有机融合起来,才有实际价值和意义。因此,“老师一定针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来选案例,并不是什么内容都需要案例教学,只有那些需要重点阐释的核心内容和学理性很强的难点,才是实施案例教学的主要场域,案例选择也主要集中在这些地方”[2]。其次,要针对学生实际来选案例。教师在选教学案例时,一定要细致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切实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针对其思想困惑,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来选匹配的案例。最后,针对教师实际来选案例。教师是案例教学的主导者,对案例教学起着牵引作用。教师在选案例时,一定要依據自身的专业背景、兴趣爱好、社会阅历等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各种困难和挑战,尽量选取那些自己熟悉的,比较能把握的案例,不宜选取自身难以驾驭的案例。

三、典型性原则

客观物质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各种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精神现象层出不穷,这为我们实施案例教学提供了丰厚的案例资源。加之思政课本身具有很强的涵括性和包容性,涉及的领域内容又十分广泛,与之关联的案例数不胜数。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教学案例时,决不能奉行拿来主义,而是要依据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精挑细选,优中选优,力求选出最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把深刻的概念、判断和基本原理等阐释清楚,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同时,在挑选案例时,还应挑选一些具有典型示范和警示意义的正、反两方面的经典案例,在案例比较中,使教学的启示意义更加深刻,教学过程更具震撼性。

四、真实性原则

客观真实性是教学案例的基本属性,对保障思政课案例教学的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在选择教学案例时,一定要坚持客观真实性原则,仔细审查案例中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结局等要素,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和生活逻辑,尽量选取那些可信度高的案例。不宜选取那些道听途说,根本无法考证的案例,也不宜在原有的案例基础上去改头换面、添油加醋,为吸引学生去虚构惊心动魄的情节,改变案例本身的味道,更不宜坐在办公椅上纯粹杜撰虚构各种故事案例。这些人为“制造”的案例,不仅起不到吸引学生,教育学生的目的,而且还会引起学生的强烈反感,降低教师和教授理论的可信度和权威。因此,教师在选择案例时,一定要实事求是,并尽量保持案例本身的原汁原味,这样,学生才会感觉真实可信,才会感兴趣。

五、本土化原则

当前,我们一些教师在实施案例教学时,感觉效果不是很好,究其原因在于其所选的案例不贴近现实,不贴近生活,不贴近学生实际,虽然这些案例足够经典,也能够阐明相关理论,但是学生却丝毫不感兴趣,缺乏积极参与讨论的热情和欲望。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案例时,需要遵从本土化原则。“所谓本土化,就是要选那些在学生接受视阈范围内的,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和阅历紧密相关的案例,这些案例,他们要么亲身经历过;要么亲自看见过;要么亲耳听闻过,这样才会感觉真实可信,又富有感染力,学生也有意愿去参与讨论。”[3]进言之,教师在选择案例时,最好能做到以下几个相关,即与学生实际生活学习相关,与学生所在学校相关,与学生所在省市相关,与学生所学专业背景相关,与学生年龄身份相关等,只有这些案例,才能让学生产生思想和情感共鸣,从而进一步拉近教与学、理论与生活之间的距离,由此大大提升案例教学的实效性和吸引力。

六、生动性原则

理论本身具有深刻性、抽象性特点,其内在的逻辑结构和关系错综复杂,要把复杂抽象的理论课上得有声有色,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更何况思政课还不是学生的专业课,在学生眼中,这些课一直给他们以枯燥的、乏味的、教条的形象,基于此,在思政课中实施案例教学十分必要,而案例的选择也十分关键。怎么样才能把枯燥的、乏味的、教条的思政课上得活灵活现呢?秘诀之一就是教师在选择教学案例时,不宜选取那些理论性过强,看起来枯燥晦涩的案例,而应选择那些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带有很强趣味性、故事性的案例,只有这样的案例,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符合学生的口味,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故事中,在高潮迭起的情节中,开启理论飞翔的翅膀,真正做到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获得快乐,使思政课成为他们终生难忘的好课。

七、时效性原则

现存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世界是发展变化的,人的思想观念也是发展变化的。作为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政课,具有鲜明的与时俱进的品格。当前,高校思政课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时效性不足,新时期的大学生青春活泼,喜欢流行时尚,密切關注现实,渴望了解并分析社会实践不断提出的新问题,但思政理论课却跟不上实践和时代步伐,教学内容比较陈旧,教学案例更新也不够及时,不能有效满足学生的这些需求。基于此,教师在选择教学案例时,一定要坚持时效性原则。一方面,对于年代比较久远的经典历史案例,可以使用,但是一定要把其与现实热点有机联系起来,尽量挖掘其现实价值和意义。另一方面,我们更多还是要选择最近发生的新鲜案例,特别是具有新闻性质的案例,这些案例在时空上与学生较为接近,他们比较感兴趣,也有新鲜感。利用这些鲜活案例,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科学辩证的分析,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解答各种社会热点问题,也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提高思政课的吸引力和实用性。

八、多样化原则

思政课要改变呆板、陈腐的旧形象,需要借助于案例教学,而案例教学要上得活泼生动,丰富多彩,则需要教师在选择教学案例时贯彻多样化原则。从案例的来源角度看,需要广开案源,既要从报纸上,网络上,电视上,广播上找寻案例,也需要从学生身上,从别人那里听说,从自身的生活经历中去探寻案例,做生活上的有心人。从案例的性质来看,既要多选择真面典型案例,也要适量选择一些经典的反面代表性案例。从案例的形式来看,既要大量选择音频、视频、文字、图片等“死”案例,也要尽力选取一些实物、活人等“活”案例。从内容来看,既要选择故事性、新闻性案例,也要寻找挖掘生活类、学习类、现象类的案例。最终,我们的案例库会丰富多彩,学生“吃”起来会鲜美可口,有滋有味,从而提升思政课案例教学的魅力。

九、适度性原则

思政课案例教学,还需注意把握分寸,掌握火候,坚持适度性原则。首先,在选择案例的多少方面,并非是越多越好,而是要突出一个“精”字,同类型案例选取一到两个最具代表性,最具启发意义的就可以了。其次,所选案例的大小、长短、难易等,也要讲究一个度。案例过大、过长、过难会严重挤占教学时间,也会增加教师和学生理解研讨的难度;而过小、过短、过易又会使学生觉得嚼之无味,不过瘾,没有思考、讨论的空间,也会大大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所以,对于案例的大小、长短、难易都需要仔细琢磨,把握好度。最后,对案例的具体使用也要把握好度。当前,有些教师片面认为案例使用好像越多越好,以至于节节有案例,课课讲案例,把案例教学弄成了故事会、评书会等,认为这样便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其实不然,案例过多,学生反而会被这种案中案搞得晕头转向,一学期下来,感觉没有什么实质性收获。其实,案例使用过度,不仅会大量挤压课程教学的时间,而且会影响学生对相关知识、原理的理解掌握,效果并不理想。所以,运用案例,也有一个度,精要案例适宜用在引人入胜时,适宜用在阐释教学重点、难点的地方,这样才会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教学效果才会好。

参考文献:

[1]王继全,陆树程.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法的几个

原则[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5).

[2]李学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4,(9).

[3]李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本土化教学案例研究[J].黑

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2).

上一篇:唐传奇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大数据会计方面的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