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法与教育方针范文

2023-09-17

教育法与教育方针范文第1篇

赏识不是表扬,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表扬是用得最多的手段,却又是不易操作好、把握好的方法。赏识就是一种心态,包括爱、理解、尊重、信任、认同、接纳、宽容、鼓励等,而表扬是赏识的一种外化手段,是一种具体的教育方式,说到底只是一种评价,基本是通过语言(也包括身体语言)来传达成人对孩子的态度。所以说赏识和表扬是不同的概念,赏识决不仅是表扬,其内涵比表扬更丰富。

真正的赏识教育,是善于发现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加以赞赏,以此激励他们前进。但是我们要注意,即使是表扬,也应该慎重。记得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良好行为的表扬,教师必须十分谨慎,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形成这样的看法:完成应当完成的良好的、正确的行为,是为了得到表扬,孩子们把自己的良好行为不应视作特别了不起的行为。”因此,我们在赞赏的同时,还要教育孩子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缺点,不能只看到自己的优点,无视自己缺点的存在,不能用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

二、“挫折教育”不是吃苦教育,而是对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

曾经我班有一个小女孩,平时比较争强好胜,有一天,小伙伴没有和她分享玩具,她很不高兴,竟然在班上说,要“杀”了同伴;还有一个孩子,由于父母关系不是很好,在班上只要遇上点事就嚷嚷着要离家出走,动辄用头撞墙……这一系列的现象都说明:现在的孩子,他们的生活环境过于优越,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意志品质和生活能力确实比较差,经不起一点风吹雨打,缺乏应付挫折的能力,一旦遭遇挫折,他们的想法和做法往往很极端。目前,关于“挫折教育”的准确含义,很多人仍缺乏共识。有不少人把“挫折教育”看成“吃苦教育”,认为就是让孩子们多吃点苦,多受点累;有的人把“挫折教育”理解成“生存教育”;有的人则干脆把“挫折教育”理解成“通过设置挫折情景使孩子感受挫折困难的教育”……然而,这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挫折教育,真正的“挫折教育”应该是抗挫折教育,是一种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使孩子有勇气面对困难,有机智应付困境和有能力解决难题。“挫折教育”决不是苛刻的批评、大声的谩骂和严厉的责打或者与孩子对着干,在幼儿教育中应针对孩子的不同特点,根据幼儿自身发展的规律,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因势利导地对幼儿进行抗挫折能力的培养,教他们学会如何面对失败。

失败和挫折本身并不可怕,关键是如何对待的问题。如果以正确、积极的态度来看,它们就可能成为孩子前进的动力。反之,则可能使孩子产生一些消极的心理效应,甚至对他们的心理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当幼儿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时,家长和教师应该鼓励他们用积极向上的态度去面对,消除其畏惧困难的心理,帮助指导他们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在幼儿解决困难之后进行表扬肯定,使他们在面对以后的困难时有更大的信心。而当他们尝试失败之后也要及时进行鼓励、支持,帮助他们寻找其他的办法,或者与他们分担不愉快,避免他们形成逃避困难的心理。

三、保持对孩子的适度期望和正确评价,让“赏识教育”和“挫折教育”产生最佳合力

适度的期望有利于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促进孩子向我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但如果期望过高,就会使孩子对自己的能力预计不足或对困难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从而产生强烈的受挫感,对自己失去信心。现在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普遍较差,这与家长对孩子的过高期望是有关的。家长既要相信孩子能做好、有发展的潜力,又要注意从孩子自身特点出发,在日常行为中找到教育契机,从缺点中找到闪光点,运用赏识鼓励的方法把缺点转化为优点,使孩子有足够的勇气面对困难,努力争取成功。另外无论孩子做事成功还是失败都要给予正确的评价,使孩子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错在哪里、怎样改进,从而逐渐明确是非标准,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从容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挫折。

教育法与教育方针范文第2篇

摘要:经过7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教育扶贫经历了新中国扶贫教育、新时期扶贫教育、新时代教育精准扶贫3个阶段,这有利于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了我国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使得我国已经逐渐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过渡。目前我国教育扶贫已经进入了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的目标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因此教育扶贫的实践路径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的目标转向与实践路径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以供借鉴。

关键词: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目标转向;实践路径

引言

所谓的后扶贫时期就是指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扶贫进入了“以转型性次生贫困”为主要特点的时期。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将长期存在,次生贫困人口基数比较大、贫困维度非常广、致贫风险比较高,因此脱贫仍然是经济发展过程面临的重要问题。教育扶贫是是脱贫的根本途径,能有有效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在后扶贫时期更加强调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这有利于提高贫困地区的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的建设。因此对于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的目标转向与实践路径进行探讨是非常有必要抹

1.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的目标转向

近年来,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全面小康,这也就意味着绝对贫困基本消除,教育扶贫也由最初的脱贫转向现在的减贫,从而实现纾减相对脱贫和可持续性发展目标,从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体来说,我国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的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后期扶贫时期的教育扶贫主要是由外在的动力向内在的动力转变,在后扶贫时期更加重视教育的公平与正义,通过“扶贫、扶志、扶智”,以此来激发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激发贫困个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②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的任务是从阻断贫困代向保障阶层合理流动转变,教育是贫困人口获得优质资源和社会福利的重要渠道,使得贫困人口在这些社会资源的支撑下能够跻身“优势”社会阶层。因此后扶贫时期的教育扶贫的重点应该是保障社会阶层合理流动机制,使得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也能够接触到一些优质的社会资源,得到更好的保障,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③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的途径是提升乡村人力素质,不论是教育扶贫的制度或者政策,都是紧紧围绕着“扶贫”二字展开的,其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为了更好很快地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就需要提升乡村人力综合素质,从而确保脱贫人口不返贫,推动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④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的政策从完善制度向提升效能转变,后扶贫时期的教育扶贫面临着更加复杂的问题,教育的重点在于如何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的自我发展动力,因此教育扶贫政策应该注重充分发挥自己的效能,比如更多关注教育扶贫政策体系的公平性和有效性、努力建设高效、稳定抹教育扶贫体制等,从而为我国教育扶贫事业提供制度保障。

2.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的实践路径

目前我国已经消除了绝对贫困,但是相对贫困仍然长期存在,因此在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的路径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但是其核心目标都在于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其本质就是通过教育实现贫困人口可持续发展,人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提升人的综合素质和内在发展的动力,这是一种新的价值取向,从教育扶贫的角度来说就是通过为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从而使得贫困人口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激发他们的主动性,从而增强贫困人口的内生发展动力,从而实现真正意义的扶贫,坚决杜绝返贫现象,从而使得教育扶贫实现价值最大化。在教育扶贫初期,受到国家整体贫困状况的现状,通过建设学校、完善硬件设施等外部资源,以此来普及国家义务教育。目前我们国家已经消除了绝对贫困,已经基本实现了教育起点公平,因此后扶贫时期的教育过程的扶贫。在具体实施教育扶贫政策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整个教育扶贫事业的过程进行科学的评估。通过贫困地区组织实施区域性开放式扶贫,提高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从而培养出一大批专业的技术人才,以此来促进我国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关注教育公平与教育公正。后扶贫时期,原发性、绝对性的贫困已经基本消除,教育扶贫也逐渐向激发相对人口的内在动力转变。贫困群体已经不仅仅是脱贫的对象,而是脱贫致富的主体,有着巨大的潜力。通过“三扶”结合,以此来激发我国目前贫困人口发展的内在潜力,激发他们想要积极向上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帮助贫困群体实现自身的价值,彻底杜绝返贫现象。

其次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其本质就是实现共享发展、实践共享正义、实行共享治理,共享是社会和谐安全的重要保障,这也是中国特色扶贫道路共享理念的核心价值要求,共享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已经消除了绝对贫困,但是相对贫困仍然长期存在。在这一背景下,阶层流动是贫困地区人口的主要需求,而教育是阶层流动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一定要把握好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切入点,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确保教育的相对公平与公正,而且还应该不断优化教育资源,为贫困地区人口提供良好的教育内容。贫困地区人口通过接受教育来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此来增强他们的文化素养,使得贫困地区的人口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能有更高的就业层次,获得一份比较体面的工作。与此同时,这也增加了贫困地区人口的收入途径,使得贫困人口的收入不再局限于土地,这将大大增加人们的收入,改善人们的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致富,彻底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水平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农村人口对教育、医疗、交通等基础设施有了更高的要求。当然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所带来的高知识技能和好生产率,以此来提高个人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能力,因此这就后扶贫时期的教育扶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教育是贫困地区人口获得社会福利和优质社会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教育给学生提供跻身优势社会阶层的机会。因此后扶贫时期的教育扶贫的重点在于构建一个良好的社会阶层合理流动机制,使得相对贫困的地区人口能够接受到更加优质和公平的教育,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和教育资源,从而能够享受到更高品质的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使得贫困地区人口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有利于维护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

然后是提升贫困地区人力素质。要想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提高贫困地区人力素质,开发乡村人力资源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与内在动力。而教育是提升贫困地区人力素质的重要措施,这就更加凸显了教育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同时提升贫困地区的人力素质也为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提供了发展的方向,从而推动我国教育扶贫事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将后扶贫实际的教育事业和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从现代人力资本的角度来说,人力资本是促进一个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定要提高农村人力资本的存量和质量。但是目前我国人力资本的质量还比较低,农村地区人口的教育程度比较低,初中文凭的人数占到了农村地区总人数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在绝对贫困消除之后,人力资本缺乏依然是制约乡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而开发人力资本的关键在于教育。只有通过教育培训才能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水平,进而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和存量,进而为乡村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人才支持,推动农村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后扶贫时期的教育扶贫关键在于“扶贫”,所有的扶贫政策和制度都是紧紧围绕这个各种所展开,充分发挥教育公平性,进而促进我国教育资源的均匀发展,把贫困地区人口视为脱贫致富的主体,从而真正体现出教育扶贫的益扶贫性,进而实现教育公平与教育正义。目前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经济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但是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我国农村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这也给后时期教育扶贫赋予了新的内涵。为了更好的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这就要求教育培养出来更多高质量、高水平人才,为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后扶贫时期的教育扶贫以提升贫困人口素质为核心目标,正确应对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三农问题,进而推进我国乡村文明建设,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推力。后扶贫时期的教育扶贫更加重视由单向的教育资源转向对贫困地区人力资本的开发,以此来提高农村人口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彻底杜绝返贫现象,进而促进我国乡村经济的发展。

最后是后扶贫时期的教育扶贫政策,从完善教育扶贫制度向提升教育扶贫制度的效能所转变,从而使得贫困地区的人口能够享受到教育公正和教育公平。在教育扶贫前期,面对我们国家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通过完善教育扶贫制度来推动教育扶贫事业的发展,进而实现教育扶贫的目标。但是在后扶贫时期,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更加复杂,教育扶贫的制度和政策的重点在于如何消除相对贫困现象,如何更好的激发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的能力和意识?为了防止出现返贫现象,教育扶贫的制度和政策应该更加注重效能的发挥。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密切关注教育扶贫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比如政策执行的薄弱性,为了确保教育扶贫政策传递的准确性,将国家所颁布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建立高效、稳定的教育扶贫政策机制,进而实现教育公平和教育公正,充分发挥教育扶贫政策的效能。后扶贫时期的基层教育主要是通过解决目前乡村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从而促进贫困地区教育的协调发展。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教育扶贫事业已经为我国贫困地区构建了完整的教育扶贫体系。后扶贫时期的基层教育体系改革的重点在于突破行政主义的局限,其关键在于激发贫困地区人口参与基层教育改革的积极性和热情,从而提升基层教育体系改革的有效性。因此后扶贫时期的教育扶贫的价值追求是通过基层教育体系改革,构建良好的教育文化环境,使得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更优质的社会资源和福利。但是目前我国基层教育管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基层教育主管部门的双层领导机制对基层教育的决策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为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不但要受到当地政府的领导,而且还要受到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这就使得基层教育主管部门在把握工作重点、工作方向的时候会出现左右为难、顾此失彼的问题。②社会人员的参与是教育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政府占教育主体与志愿追求公益两者之间的理论存在一定的矛盾,对于后扶贫时期的教育扶贫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后扶贫时期的教育基层治理中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利用教育扶贫政策和制度的优势,从而增加贫困地区人口的幸福感、充分发挥教育政策和教育制度的实际效能。因此,在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的过程中,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①严格制定后教育时期教育扶贫的标准,规范基层教育主管部门的行为,加大对于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督力度,确保国家制定的教育扶贫政策能够落到实处。②在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的过程中,一定要强调教育扶贫的协同效应,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激发教育扶贫的活力。把贫困地区的人口不仅是当做教育扶贫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由最初的“共治”转向“善治”,充分发挥教育扶贫政策的实际效能。③进一步提升教育扶贫政策的精准度,将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更好的区分开,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对于不同的人适应不同类型的教育,以此来促进我国教育扶贫事业的发展。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工作的重点在于如何巩固教育扶贫的成果、推动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目前我国已经消除了绝对贫困,但是相对贫困仍然长期存在,因此在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的目标、路径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但是无论如何变化,都紧紧围绕着人的可持续发展展开。作为教育扶贫工作人员,一定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并紧紧围绕这一点,展开教育扶贫活动,从而推动我国教育扶贫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魏有兴,杨佳惠.后扶貧时期教育扶贫的目标转向与实践进路[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3):336-337.

[2]林玲.新时代教育精准扶贫的发展转向及实施策略[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8(03):129-133.

[3]詹雯.“正面管教”在教育扶贫工作中的实践路径探索[J].教师,2017(11):112-113.

教育法与教育方针范文第3篇

浅谈舞蹈与素质教育

作者姓名:

所在学校:

间:

浅谈舞蹈与素质教育

摘要:推行素质教育是学校面向21世纪的重要任务。而舞蹈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舞蹈是集音乐和舞蹈于一体的新型课程,是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改革实践。对增强学生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个性发展、审美能力、道德培养、创造能力、爱心教育等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道德培养;创造能力;爱心教育;美育

目前我国的素质教育已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它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教育,其根本目的是使学生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及身心、审美、劳动素质都得到提高,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艺术教育则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艺术教育,就不是完备的素质教育。

舞蹈作为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在素质教育中它对少儿起着显著重要。可以说舞蹈教育与少儿素质教育的意义在狭义上指的是个人身心艺术修养的教育,在广义上意味人类境界的完善与升华,是对少儿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手段。

一、通过舞蹈渗透对少儿道德培养

教育家陶行知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

舞蹈是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而少儿舞蹈大都有故事性、情节性及深刻的教育性,孩子们在学习、排练、表演舞蹈的过程中,能学会认识事物的真、善、美。如我校为纪念建党90周年排练的由四年级两个班的小朋友表演的少儿情景剧《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虽然小朋友们领略不了歌词的妙处,但对世俗生活的理解却能够入木三分。尤其是二十一世纪的孩子全都是在蜜罐里长大的,“忆苦思甜”应该成为当今孩子的必修课,让孩子们在每一段歌词描绘的诗情画意中感受旧社会的人民过着苦难的日子,从而激发学生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努力学习。在排练过程中要求少儿不是简单的模仿动作,而是通过少儿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发自内心地将具体的舞蹈动作表现出来,它是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再如根据歌曲改编的舞蹈《学习雷锋好榜样》,歌曲曲调自然流畅,歌词朗朗上口,再编配上少儿感兴趣的舞蹈动作,使学习雷锋这抽象、深刻的教育内容,在少儿理解的基础上和少儿边唱边跳的真切表演过程中完成了。少儿通过学习表演,自然而然地懂得了助人为乐、尊老爱幼这些平时需要无数遍说教才能明白的道理。此外,通过舞蹈的学习,不仅使孩子在形体上得到良好的训练,对心灵更是一种美的陶冶。如“集体舞,可培养集体主义思想,团结友爱精神,增强遵章守纪观念。”

二、通过舞蹈培养少儿创造力

我们常说“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这是因为孩子具有创造力,他们天生好动,喜欢新鲜、变化的事物。善于幻想,而舞蹈正是在这方面给他们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为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它集音乐感受、身体动作、节奏变化、感情表达于一身,少儿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与训练,掌握了一些舞蹈语汇并具备了一定的表演能力,这时运用即兴舞蹈这种形式来激发少儿的创造力,会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我曾上过《小树叶找妈妈》一课,音乐具体形象,既有风声、雨声,又有树叶被风吹动的沙沙声,上课时在我做了简单的提示后,先安排他们欣赏音乐,然后由孩子们讲述出自己所感受的情景,这时孩子们情绪激动,发言热烈而且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接着,我便组织孩子们一边听着音乐,一边进行小树叶离开大树妈妈和找妈妈的情景表演,经过多次练习后,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表现力明显得到了提高,他们有的随风飘舞,有的随雨水的流淌缓慢移动,有的分散或集中原地旋转、自由舞动,像画一样将“秋天的落叶”的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由于创造性思维是人大脑活动的结果,因此创造力的发挥与智力的开展是相辅相成的。在舞蹈过程中,人会尽力使身体的动作相协调,从而使大脑不断地调整,所以舞蹈能促使少儿的创造潜能得以极大的开发。

三、通过舞蹈对少儿进行爱心教育

在孩子们的心灵纯净如水、生活无忧无虑的时候,正是对他们进行爱心教育的最佳时期。将爱心教育融入舞蹈,通过舞蹈的表现让孩子们真实地感受生活的美好,激发他们爱亲人、爱大家、爱社会、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如舞蹈课本剧《卖火柴的小女孩》,描述了一个没有妈妈,也没有家,生活充满着艰辛的可怜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小女孩生活在那个人剥削人的黑暗社会,既没人来关心她,也没有人来爱护她!通过这样的舞蹈使少儿体会到自己有爸爸、妈妈,有家,有人关心,有人爱,生活得多么的幸福。再让他们和卖火柴的小姑娘的遭遇做对比,从而激发孩子的同情心,使其自发地表现出关心、爱护的情感。类似的舞蹈还有很多,都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使孩子明白自己得到了许多人和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关心、爱护,自己也可以去关心、爱护别人,学会在得到的同时,如何去回报,去献出自己的爱心。

四、通过舞蹈熏陶少儿的审美情趣

美育的基本功能就是塑造完美的人格。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康的强大源泉。”美好事物总是客观存在的、具有吸引力的。爱美是人的天性,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即使是少儿也不例外,舞蹈具有认识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功能,是对少儿进行美育教育的一种良好的形式。如:

(一)舞蹈可以促进少儿的生长发育。运动可以使新陈代谢显着增强,从而促进了身体各部的生长发育。像少儿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也是骨骼的生长时期,运动可增加骨的血液供给,使骨组织能得到更多的营养物质:运动又能给生长骨骼的骨骺以适当刺激,从而促进骨的生长。因此舞蹈训练促进少儿的身高增长。据统计调查,同样性别同年龄的少儿,参加舞蹈训练的比不参加舞蹈训练的,身高平均要高4-8厘米。

(二)舞蹈训练能够改善改善少儿的形体,带来美的改变。人体的形态与机能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先天因素,由遗传决定。但是,后天的影响也起着一定的作用。舞蹈训练可以使身体变得挺拔,克服弯腰驼背等一些不良的身体姿态;科学化、规范化的舞蹈训练还有助于少儿各围度的均衡发展。研究表明,同性别同年龄的少儿,参加舞蹈训练的比不参加舞蹈训练的,身体各部位的围度测量指标要更匀称。经过舞蹈训练,关节的活动幅度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而关节灵活性的提高,使人的动作舒展优美而协调,从而姿态优美动人。

(三)舞蹈有利于提高生理机能。舞蹈训练过程中全身都在运动,它的跳跃、呼吸的运用能够改善心肺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提高心肺系统对运动的适应水平,这将减少患心脏病的危险性,降低血压和增加骨骼密度,同时使人精力和体力更加充沛,不易疲劳。

(四)舞蹈训练还会使少儿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发生适应性的改善,促进视觉、听觉、本体感觉等各种感觉功能的提高,促进思维与智力的发展,改善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提高肢体的协调性、灵活性,使大脑更灵活、健全和细密,反应更迅速,动作更灵敏。

(五)舞蹈能够提高少儿的身体素质。经过舞蹈训练,少儿的力量、柔韧性、控制、稳定性、协调性、灵活性和耐力等方面的身体素质都会得到提高,这使少儿能够灵活自如地把握与运用身体,准确无误地完成日常行动或特殊形式的身体运动,做出各种动作,敏捷地应付突如其来的变化以避免身体伤害。

(六)舞蹈能够促进少儿的心理健康发展。舞蹈使人的听觉、动觉等几乎所有的感觉器官都发挥作用,整个身心都投入了进去,生命机能得到了总动员。因此,能够发泄情感、驱散郁闷、缓解亢进的肌张力和精神紧张,并使大脑皮层得到休息,使人感觉心情舒畅,从而稳定情绪,改善心境。如优美动听的音乐会使少儿在舞蹈的过程变得生动有趣,使其心理上完全放松,无拘无束,没有压力,有助于少儿的身心健康,再是,少儿在学习舞蹈过程中,还可以接触到不同风格的民间舞蹈,了解到许多美丽的民间传说及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等,使其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开阔了眼界。这些都是舞蹈对少儿产生的最直接、最显著的美育功能。

教育法与教育方针范文第4篇

围绕当下的教育热点,记者摘取纲要中与高等教育相关的问题,请北京市教委政策研究与法制工作处处长熊红为读者解读《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教育与职业》:《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如何提高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作了哪些部署?

熊红:提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是首都实现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世界城市发展目标对高等教育的迫切要求。《北京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以下六方面的任务和措施。一是高等学校要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把育人作为学校和教师的首要职责,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主要内容,把创新人才和高素质人才培养作为学校评价的重要因素,教学资源向教学一线倾斜。二是深入推进“北京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加大教学投入,深化教学改革,教学应更加注重创新性、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和选择性,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三是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和完善学分制,鼓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选择学习方向和学习进程。四是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图书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内实习基地、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鼓励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和学科竞赛,着力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科研水平。五是积极推动综合性教育教学改革,完善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完善教学绩效监控评估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六是大力推进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健全完善中外联合培养研究生机制。建立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追踪机制。

《教育与职业》:如何进一步提高北京高等教育的水平?

熊红:为了进一步提高北京高等教育的水平,建设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质量一流、开放融通的首都高等教育体系,大力提升首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能力、知识创新能力、社会贡献能力,为国家建设和北京发展提供高端人才支撑和科技智力服务。《北京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发展任务。

首先,要支持和加快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和高水平大学建设。以多种形式为中央在京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和高水平大学提供支持和保障。加强重点学科、交叉学科和首都高校学科群建设,以专业和学科发展推动更多首都高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大学。

其次,建立首都高等教育发展协调机制,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中央院校和市属高校的沟通与合作,破除体制局限,促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整合共享,联合开展学科专业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合力创造首都高等教育优势品牌。

再次,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加强对市属高校发展定位、空间布局、学科专业的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市属高校合理定位、整合资源,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建设一批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地方大学及学科。

《教育与职业》:如何推进人才培养体制和模式的改革?

熊红:人才培养是教育的核心,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技能型人才和创新人才,是未来十年我市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为此,《北京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从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等方面破除障碍,形成具有首都特色、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一是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终身学习、系统培养的观念,努力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健康、持续发展;二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更加灵活开放的学习制度,探索建立高等学校学生校际转学制度;三是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深化课程教材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四是建立学科专业结构的动态优化机制,形成教学内容更新机制,提高人才培养针对性;五是构建合作培养、实践育人的资源平台,推进联合培养人才机制;六是建立全市统一的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标准,建立各个学段的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和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及教学反馈系统;七是完善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方法和基本程序。完善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和质量年报制度,建立社会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八是改进人才评价及选用制度,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环境。

《教育与职业》:如何增强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

熊红:高等学校是国家基础研究的主力军,是高新技术研究的重要方面军,是实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生力军。为了增强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北京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要求。一是要求高等学校结合自身特色和科研方面的优势,坚持服务国家和首都发展建设与鼓励自由探索相结合,加强基础研究;以重大实际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应用研究。二是创新高等学校科研体制,创新运行机制与管理制度,促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与集成的有效衔接。三是加强经费使用管理,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四是推动科研基地发展,支持高等学校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工程研究中心。五是鼓励北京高校与海内外高水平教育科研机构、著名企业建立联合研发基地,建设一批科研创新团队,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六是加强北京市大学科技园建设,构建北京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培育战略新兴产业,提高高等学校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区域创新能力。

《教育与职业》:如何提升高等学校的社会贡献力?

熊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所以,面向社会开展全方位的服务,是高等学校肩负的重要社会责任。为了提升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和贡献力,《北京教育规划纲要》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措施。一是紧密围绕北京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开展科研攻关,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高等学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孵化一批产业效益高、社会效益大的科技成果。三是发挥高等学校知识文化优势,引领社会文化发展,积极为社会成员提供多样化、高层次继续教育,广泛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普遍提高社会公众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四是鼓励和支持高等学校结合自身特色和专业优势,积极开展决策咨询,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五是鼓励师生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志愿服务,为促进首都经济社會的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教育与职业》:如何鼓励和支持民办教育发展?

熊红:截至目前,北京市共有民办普通高校15所,当年毕业生2.2万人,招生1.9万人,在校生7.3万人。民办教育已成为首都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人民群众对多样化教育的需求。为了鼓励和支持民办教育并引导民办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北京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鼓励和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五项措施。一是将民办教育纳入整个教育规划中统筹考虑,使之成为首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鼓励社会力量以独立举办、共同举办等多种形式,捐资、出资兴办教育;三是依法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四是健全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扶持政策,市、区(县)两级政府采取专项资助、给予奖励等措施支持民办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促进民办教育有特色、高水平发展;五是依法明确各类民办学校变更和退出机制,完善民办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对民办学校的管理和监督。

《教育与职业》:如何大力开展继续教育,建立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

熊红:大力开展继续教育,建立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是满足广大社会成员更新知识、提高能力和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先进的学习型城市的重要途径。关于如何大力开展继续教育,建立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北京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以下建设任务。

第一,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建立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定期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鼓励行业、企业联合职业院校建立培训中心,为企业在职人员提供岗位培训,为转岗、失业人员提供职业培训。第二,发展社区教育,健全社区教育体制,依托社区教育培训机构面向广大社区居民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培训。第三,鼓励各类学校、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等社会文化教育机构面向广大市民开展多形式、多内容的社会教育。充分发挥各类新闻媒体的社会教育功能。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广泛开展老年教育、妇女教育、外来务工人员教育。大力开展家长教育,普遍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第四,加大政府对农村成人教育与培训的统筹领导,健全区县、乡镇和村庄三级农村成人教育办学网络。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和农转非人员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第五,建设北京开放大学,形成开放的继续教育平台,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服务。第六,健全北京市学习型城市建设统筹领导体制,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发展,促进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创新学习制度,建立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与衔接机制,构建市民终身学习“立交桥”。探索建立“学分银行”“市民终身学习卡”等终身学习制度。

链接:

《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高教部分

建设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质量一流、开放融通的首都高等教育体系,大力提升首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能力、知识创新能力和社会贡献能力,为国家及北京发展提供高端人才支撑和科技智力服务。

(十三)建设高水平大学。支持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和高水平大学建设。以多种形式为中央在京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和高水平大学提供支持和保障。建立首都高等教育发展协调机制。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中央在京高校和市属高校的沟通与合作,联合开展学科专业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

全面提升市属高校办学水平。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加强对市属高校发展定位、空间布局、学科专业的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市属高校科学定位,整合资源,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建设一批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地方大学及学科。

(十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要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把育人作为学校和教师的首要职责,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主要内容,把培养创新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作为学校评价的重要因素,推动教学资源向教学一线倾斜。更加注重教学的创新性、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和选择性,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继续推进“北京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结构,加大本市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建设,鼓励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加强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和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逐步完善学分制和弹性学制。鼓励高校建立学分互认机制。试点跨专业、跨学科、跨学校的选课制度。鼓励高校建设教学联盟。继续推进“北京高校科学技术与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建立产学研联合培养和国内外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机制。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建立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建设北京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状态数据系统,形成北京高等學校教学质量监测制度。

(十五)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创新高校科研体制,完善科研评价和激励机制。支持高校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工程研究中心。鼓励高校与海内外高水平教育科研机构、著名企业联合建立研发基地。建设一批科研创新团队。加强北京市大学科技园建设,构建北京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十六)提升社会贡献力。高校要紧密围绕北京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开展科研攻关,服务首都发展。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孵化一批经济效益高、社会效益大的科技成果。发挥知识文化优势,引领社会文化发展,积极为社会成员提供多样化、高层次的继续教育。广泛开展科学普及工作,全面提高社会公众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积极参与决策咨询,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鼓励师生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志愿服务。

摘自《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教育法与教育方针范文第5篇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机关实施“三生教育”工作推进会。这次会议的目的是: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凝心聚力,振奋精神,动员厅机关各处室、各直属事业单位的全体干部职工共同肩负起实施“三生教育”的历史使命。借此机会,我代表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党组讲几点意见。

一、准确理解“三生教育”的科学内涵和主要任务

“三生教育”,就是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也就是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标过程。从根本讲,“三生教育”是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求,建设现代教育价值体系的事业。

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通过生命教育,使学生认识人类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认识个体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认识生命的生老病死等过程,认识自然界其他物种的生命存在和发展规律,最终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要以个体的生命为着眼点,在与自我、他人、自然建立和谐关系的过程中,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

生存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念的教育。通过生存教育,使学生认识生存及提高生存能力的意义,树立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正确生存观;帮助学生建立适合个体的生存追求,学会判断和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学会应对生存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善待生存挫折,形成一定的劳动能力,能够合法、高效和较好地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

生活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确立正确的生活观,追求个人、家庭、团体、民族、国家和人类幸福生活的教育。通过生活教育,让学生理解生活是由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和公共生活等若干方面组成;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感恩之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生活追求;教育学生学会正确的生活比较和生活选择,理解生活的真谛,能够处理好收入与消费、学习与休闲、工作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认识生活的意义,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

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三者之间互为条件、密不可分、相辅相成,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生命教育是前提、是根本,生存教育是基础、是关键,生活教育是方向、是目标。

二、深刻领会实施“三生教育”的重要意义

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在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及省八次党代会精神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深入分析世情、国情、省情、教情,立足新的历史起点,提出把实施“三生教育”作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来抓。这是符合国家要求,合乎教育规律,顺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需要的。

首先,实施“三生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集中体现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体现在人的素质的提高上。“三生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使个体人转化为社会人,使人真正成其为人的教育,是培养“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的教育。

其次,实施“三生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根本理念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素质教育关注人的素质提升和内在发展、和谐成长,具有基础性、主动性、发展性、实践性、创新性等特征。“三生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成人、成才,着力开启学生心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一脉相承的。

再次,实施“三生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任务。现代教育是坚持以人为本,坚守教育公平,适应当代、引领未来的事业。现代教育具有人本化、大众化、社会化、国际化、现代化和公平性、民主性、科学性、法制性、创新性等特点。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现代化,本质是促进人的现代化,核心是培养适应当代社会和未来社会需要的人。发展现代教育必须坚持以教师为本,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本;发展现代教育,事业发展是根本,体制机制创新是关键,建设现代教育价值体系是核心。“三生教育”立足于帮助个体成长,着眼于建设现代教育价值体系,着力促进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努力培养建设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现代人。

第四,实施“三生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立足点,更是当代教育实践的共同价值追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目的。“三生教育”站在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融合的高度,从人文关怀的高度出发,关注人类发展面临的普遍问题,关注个体生命、生存、生活的基本问题,关注学生主动、健康、全面发展的问题,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入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开展教育,从人生的起点上逐步构建个体成长的基础,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和现实性。

第五,实施“三生教育”是实现家庭幸福,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幸福是人生的终极目的,家庭幸福必须以家庭成员的幸福追求为前提。帮助和引导学生从小建立高尚的幸福观,去追求一种真正有意义的生活,是实现家庭幸福的基础。家庭幸福以每个家庭成员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为标志。社会和谐从根本上讲是人的和谐,是生命的和谐、生存的和谐、生活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开展“三生教育”,对帮助学生增强爱心、感恩之心和社会责任感,从小树立正确的家庭幸福观,培养为幸福生活而奋斗的激情、理智和意志力,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正确处理实施“三生教育”的几个关系

认识上要正确处理好“三生教育”与素质教育、德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三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切入点。我们必须按照推进素质教育的理念、思路、办法、渠道来实施“三生教育”。只有这样,这个“基础工程”才能名副其实。“三生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我们抓“三生教育”,不是在国家德育范畴以外另搞一套,也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为了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战略方针,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绳,结合时代特征、社会需要、教育规律和学生实际,抓实抓好德育的重要内容,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三生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具体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首要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教育系统的具体化,就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价值体系建设。实施“三生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建设现代教育价值体系。因此,我们认为,“三生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具体要求和体现。

实施“三生教育”要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三生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开设“三生教育”课程,不是在现有课程基础上简单地加上一门课程或减去一门课程,需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整合课程资源的前提是不得削减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和课时、学分。一要处理好在“三生教育”课程中集中教育和在其他课程中渗透教育的关系。二是开设“三生教育”课程与减轻学生经济负担的关系。义务教育阶段的“三生教育”教材纳入向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的范围;其他阶段的“三生教育”教材,按照教材征订办法和使用管理规范执行;除“三生教育”教材以外的相关学习资料,不得要求学生统一征订。三是实施“三生教育”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关系。要按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强化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四是开课与其他工作的关系。“三生教育”进教材、进课堂是实施“三生教育”的基础,但仅靠编写教材和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必须把“三生教育”贯穿到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环节中,渗透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中,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合力。

四、实施“三生教育”的工作进展情况

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党组今年2月19日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在全国率先提出在各级各类学校学生中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要求。此后,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立即着手从各方面推进工作。

一是从2月份至今,通过境外考察和省内外调研等,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实施“三生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科学性、操作性等进行研究。二是在5月19日,即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者哀悼日举办了“云南学校开展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座谈会”,第一次面向社会各界传递了实施“三生教育”的信息;8月13日,召开了云南省实施“三生教育”工作视频会议,除在昆明设主会场以外,在其他州、市设立了93个分会场,总计约15000人参加了会议。三是成立了由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三生教育”领导小组。四是制定了《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决定》及《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教育厅关于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五是在云南省教育厅门户网站开通了“三生教育”直通车主题网站。六是7月中旬,分别供幼儿园、小学(分为低段和高段)、初中、高中、中职、高校使用的“三生教育”系列教材正式定稿并交付出版。七是今年秋季学期在昆明市、曲靖市、楚雄州、玉溪市、红河州、大理州及其他州、市的部分县(市、区)和全省各高校、省属部分中专学校实施“三生教育”。八是举办了云南省实施“三生教育”第一期师资培训班,近400名教师参加了培训。九是在本周内组成10个组到16个州、市,对包括实施“三生教育”在内的重点工作进行调研指导。

从总体上看,实施“三生教育”领导重视、组织严密、思路清晰、工作有序,抓得紧、进展快、步子稳,初见成效。广大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普遍反映较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广泛认同及共鸣,实现了良好开局。这一切,既是高校工委、教育厅党组集体智慧的结晶,又是全厅干部职工群策群力、共同努力的成果,更是专家学者、干部师生及社会各界支持帮助的结果。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这一个工作才刚刚起步,这一项事业才刚刚开始,在思想认识、组织领导、体制机制、保障条件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下一步,我们要根据坚持正确方向、扎实推进工作、加强制度建设、不负时代使命的思路,切实做好各项工作。

五、共同肩负起实施“三生教育”的历史使命

实施“三生教育”,是党的希望,是人民的要求,是时代的呼唤,是学生的需要。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全体干部职工要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担当起实施“三生教育”的重任。

一要坚定信心,克服顾虑。此前,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没有明确提出过“三生教育”的整体概念。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健康心智和实践能力,就应该从关注人的生命、生存、生活等基本问题入手。通过实现培养人的功能,最终促进教育社会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的达成。从这个意义上说,我省实施“三生教育”是教育本质的回归,是教育规律的反映,是实现教育核心功能的体现。

二要科学对待,认真学习。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既能找到一些理论的依据,又能找到一些历史的渊源。教育本身就是一项传承与创新并举的伟大事业。但是,我省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在研究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把“三生教育”作为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求,建设现代教育价值体系的根本,在全国首家提出来的。从理论到政策,再到实践,很多东西都需要我们重新学习、认真研究、科学对待。

三要务实创新,提高执行力和创造力。实施“三生教育”首先要务实、抓实、落实、求实,做到既积极推进,又扎扎实实;既营造良好氛围,又稳健发展。厅机关各处室、各直属事业单位和全体干部职工都要树立“一盘棋”的思想,认真贯彻落实高校工委、教育厅党组作出的决定,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不断提高执行力,提高服务水平,提高履职能力,把“三生教育”贯穿到各处室、各直属事业单位的工作中,融入到每个干部职工的本职工作中。“三生教育”是一项创新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又是一项开放性、包容性很强的事业。这为我们结合各自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留下了广阔的空间。我们每一个干部职工,在方向上、精神上、工作上、宣传上与组织保持高度一致的同时,要主动积极地做“三生教育”的宣传者、实践者、研究者。通过我们的言行和工作,不断引领“三生教育”、丰富“三生教育”、完善“三生教育”,同时也使自己在“三生教育”的实践过程中不断获得成长与进步。

同志们,实施“三生教育”的目标已经明确,让我们共同肩负起历史使命,在创新上思考,在务实上着力,在探索中提高,在总结中前进,为实现“三生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持续推进而不断奋斗。

◇责任编辑矣 勇◇

教育法与教育方针范文第6篇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人们的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精神世界也日益丰富。在此背景下,人们开始关注生命价值,特别是对学生的生命教育。由此,如何将生命教育与初中生物教学有机结合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一种趋势。文章对为何需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做出解释,及结合实际提出在初中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命教育;渗透;实践

如何让学生在生物学习的过程中体会生命的价值,对生命有着更深的体悟,是每一位生物教学工作者应当思考的问题。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是教师的一个选择,这能让学生更易吸收生物知识、体悟生命价值。

一、 初中生物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一)初中生物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目的

初中是一个学生思想形成、体悟生命价值的重要阶段。因此,如何使学生在这个阶段得到正确的生命教育是教师生物教学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初中学生都需要学习生物,因为这不仅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生物知识,还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态度去面对自然界的种种生命,最终提高学生方方面面的素质。但教师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以单一的方式去传授学生知识,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加以生命教育,那教师的教学内容将是多元的,也更具吸引力。初中教育渗透生命教育,能让学生更加深入更加正确的认识生命,也能让学生理解到生命背后存在的价值。除此以外,学生也将明白如何正确的去对待不同生命之间的关系,即尊重每一条鲜活的生命。生命教育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需要接受的教育,因为学生只有理解到了生命的真正意义后,才能知道生活和学习是为了什么,才能形成自己的格局观和为人处世的态度。

(二)初中生物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注意事项

为了更好的使初中生物教学和生命教学有机融合,初中生物教学工作者需要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需要考虑到学生对生命的现有定义的正确与否以及他们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教师教学的对象是学生,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去接受生物教育和生命教育,才能让更加深刻地理解生命价值,这也就要求教师的思想观念不能一成不变,而应与时俱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让学生充分明白生命教育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责任感的目的。当然,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还需要教师生物教学工作者充分了解与把握教材知识和课外延伸知识,以便教师更好地去做好生命教育工作。

除此以外,作为教学者的教师必须有丰富的生命体验和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只有这样,初中生物教学与生命教育的结合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初中生物教学和生命教育都讲究学生的体验和认知程度,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感情,生命教育更是如此。当然,在此过程中,学生也应对此充满感情,而教师只有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明白生命的价值才能激发他们最纯真的感情,才能使得初中生物教學渗透生命教育是有意义的。另外,教师还应考虑到学科知识能否应用到现实中的问题,知识的积累往往是通过选择再保留下来的,既有科学的严谨性又有人文中的感性。初中生物教学与生命教育的结合也必须考虑到这个问题。生命教育是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把握人生命在自然界中的存在价值和在社会中存在的形式。对于不同的人来说,生命存在的意义都是不同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只有让生物科学更具人文价值,让学生对生命的体悟更加深刻,初中生物教学才能更好地与生命教育结合。

二、 使生命教育更好的渗透到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做法

初中生物教学渗透生命教育不应该是从单一的角度切入,教师初中生物教育工作者应该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经历,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切实有效的方法:

(一)提前制订课程安排,更好的进行生命教育

只有在教学方案上精心准备,适时地进行生命教育或者以生命教育为核心进行课堂教学,才能使生命教育更好地渗透初中生物教学当中。初中生物教学渗透生命教育需要人文与科学结合,也就是说初中生物教学工作者应当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悟生命,以达到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目的。这就需要初中生物老师自己要清楚教学内容、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再结合学生接受生命教育能力的不同制定合适的课程安排。在教学过程中,要避免内容的单一重复和结构上的不清晰,否则学生不仅不能在课堂上得到相应的收获,还会导致学生对生命背后的价值理解不到位,也就是说生物教学工作者没能达到让生命教育渗透到初中生物教学的目的。因此,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切身感悟生命,理解生命的含义和背后的价值,就需要教学工作者在课程安排上精心准备,结合实际情况,让生命教育渗透到初中生物教学当中。

例如,在学习“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再结合相关的模型进行知识的讲解。在学习的过程中,穿插与“生命起源”有关的图片或者适时的播放一些与“生命起源”有关的纪录片。以这种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学生能从理性和感性的角度理解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对生命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当学生对知识掌握熟悉以后,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在体悟生命的过程中理解生命的含义和生命背后存在的价值。

(二)引导学生进行生物科学探究,感悟生命

初中生物教材中有大量的开放式的探究性课题,这也就意味着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无法避免这些生物科学探究。生物科学探究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以及对周围环境中生物的观察能力,这与生命教育在本质上有很大的相同点。因此,在生物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悟生命,思考生命的内涵是初中生物教师的一个必然选择,这也能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生物知识,培养其自主思考能力,让教师的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初中生物教学渗透生命教育无法避免生物科学探究与生命教育的有机结合,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应该在这些探究活动上狠下功夫,以帮助学生在生物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好的生命教育。

例如,学生周围的环境中有大量的生命,不管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让学生对周边生物的观察,思考这些生物存在的意义和这些生物背后的价值,便能让学生对生命的感悟更上一个台阶。校园内随处可见的树木的树皮就是一个很好的观察对象,外表皮是树木最外层部的死组织,由角质化的细胞组成,树皮除了能防寒防暑防止病虫害之外,主要是为了运送养料,这是树木能茁壮成长的重要原因。对校园内类似的生物进行观察和思考,学生就更能明白生命的强大和生命的含义。初中生物教材中类似的科学探究活动还有很多,教师合理的利用这些探究活动,结合生命教育,学生在获得相应的生物知识以外还能对生命有更深的认识,教师就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通过小组讨论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态度

初中阶段是一个学生思想初步形成的重要阶段,为了培养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和珍爱生命的态度,初中生物教师便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主讨论相应课题。让学生以小组讨论学习能避免学生对知识感到疲倦,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在这样的情况下,生命教育就能更好地渗透初中生物教学中。当然,在讨论学习之前,初中生物教师应当提前确定讨论话题,让学生做好充分准备,避免讨论时出现不可控的状况。在讨论的过程中还应让学生结合对生命的理解和相关知识发表评论,进而加强他们对生命的认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比如,在学习“健康地生活”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发布研讨话题,让学生自主思考健康生活需要注意哪些方面,让学生在课堂下准备相应的资料和知识点。在讨论酗酒和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时,可以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发表感论。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明白健康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如此一来,学生便能懂得珍惜生命的重要性和关爱他人生命的必要性。以这样的方式教学,生命教育也就有了实际意义和价值,初中生物教师的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更好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让生命教育渗透到初中生物教学中切实有效。

(四)定期举办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演讲活动

初中生物教学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加深他们对生命内涵的理解,让他们懂得生命并热爱生命,初中生物教师可以通过定期举办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演讲活动来吸引学生主动的学习。精彩的演讲能使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主动地去理解相关知识,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感悟生命教育的意义。当然,初中生物教师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应注意学生的理解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及时地理解并获得相应的知识。为了让学生的注意力时刻集中,演讲的内容和形式不能是单一的。为了丰富演讲内容,让结构更清晰,教师应当结合自身生命体验和相关生物知识,并熟悉这些知识,这样,才能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并主动的去理解生命背后的价值。

比如,在讲解“保护生命多样性”的课题时,初中生物教师可以在演讲开始前播放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視频或者图片,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后结合自身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和感悟进行讲解,在学习的同时穿插自己的生命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生命价值观,让学生明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所在。最终让学生坚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信念,以达到初中生物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目的。

三、 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生物教学渗透生命教育是当今初中生物教师的一个选择,这不仅能够让学生获得相应的生物知识,还能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价值观,让学生健康阳光的成长。当然,只有当一个学生热爱生命时,他才能对生命价值观有正确的认识,才知道如何保护生命。一个学生人格的健全不仅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还应对生命有自己的感悟,需要有属于自己的正确生命价值观,还要懂得生命存在的意义,也只有做到了这些,学生获得的知识才是有意义的。所以,作为初中生物教师的教师必须承担起这个责任,让生命教育更好地渗透初中生物教学中。

参考文献:

[1]张忱.初中生物课堂对学生生命意识培养的思考与实践[C]∥2019年教育与教师发展研讨会论文集,2019.

[2]王健芳,江陈盈.生命教育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11):143.

[3]田玉川.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J].科普童话,2017.

作者简介:胡锶齐,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第一中学。

上一篇:室内设计与设计范文下一篇:图书馆季度总结范文